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过程写作教学法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法,直译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nows在加拿大的MeMaster大学医学院首创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己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目前,PBL的教学方法己在世界多所医学院校逐渐推广应用,在国内也逐渐得到许多教育专家的推荐。传统的PBL教学法主要应用于学生的课堂教学,目前在国内也有将PBL教学法应用于实验教学中的报道,有学者将其应用于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中,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笔者在工作期间,应用PBL教学法指导完成了2名本科毕业生的论文写作,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1.研究对象
广东药学院药学专业2004级本科实习生1名,广州中医药大学药学专业2004级本科实习生1名。
2.方法
应用PBL教学法指导实习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将PBL教学理念贯穿于科研选题、文献检索、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论文撰写等全过程中,以求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3.结果与讨论
3.1 论文选题 选题是做好毕业论文的首要环节,它直接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毕业论文选题应该既要面向科研训练,又要突出实用性;要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选题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突出实用性:与临床一线用药情况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是突出科研性:上学生参与到科研课题中,了解所学专业发展的新水平、新动向。
本着这样的目的,笔者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利用PBL教学法的原则,允许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探索,对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始终将决定权交予学生手中。学生为了与教师的研宄方向一致以便得到更好的指导,往往偏向于选择带教老师的研宄方向,我院药学部的研宄方向较多,学生可以从药物经济学、临床用药合理性、药代学、药剂学等多方面进行选题。由于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论文写作,往往会感觉毫无头绪可循,在论文选题上,没有弄清楚自己实际要研宄的方向和所要进行的工作,所以初步定的研宄方向不是最终方向的现象非常常见,这种情况下,要对学生循循善诱,可以组织小型的讨论会,和学生一起讨论,使之明白各种研宄的方向和目的,并且推荐一些优秀的综述让学生了解各研宄课题的最新发展。
例如笔者的两名学生在选题上,经历了一些波折:两名学生对于用药合理性的问题非常感兴趣,经常就一些临床用药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其中一些意见非常中肯,学生自己也想把自己毕业论文的方向定位临床合理用药。但是在具体的选题上,学生感到困惑:我院是一家大型的三甲医院,住院部床位数一千多张,门诊量连续十几年位居全国第一,有较多专科,形成了自己有特色的治疗;所以有很多关于合理用药的问题可以归纳选题,进而作为一个有深度的问题进行探讨。学生在面临这种形势时,感觉到头绪繁杂,最初定研宄方向为外科手术病人预防用药的合理性调查,之后又打算研宄妇科病人使用某种药物的药物经济学的研宄,最终经过数次讨论,考虑到:我院心脏专科实力较强,心血管药物的进展较快,同时短期内又有大量专科处方备查,门诊药房抗高血压药物齐全,所以最终定方向为‘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使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始终将决定权交予学生,而学生自己带着问题有目标的进行文献的阅读,专科知识的积累,最终决定选题。
3.2 文献检索 一旦决定了研宄方向,立即组织学生进入文献的查新和准备。这个过程教师不可能也不应该将所需文献全部查出交与学生,只能对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技术的训练。例如组织学生阅读教师的研宄课题申请书和发表的相关论文,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课题的概况;利用数据库信息查阅资料的方法,讲解传授经验,并重点介绍合理用药的重要期刊。
文献检索是论文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尽量多的占有有效的文献,可以对自己的课题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同时多读文献,和不同作者进行思想的碰撞,有时会有非常好的想法,对自己的论文设计、写作帮助很大。例如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在文献查阅中,查阅关于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物“spironolac-tone”,觉得查阅到的文献较少,后来在讨论会上,大家指出“螺内酷”是我院医生习惯用的药名,建议同时检索“aldactone”结果查阅到得文献数量立即有大量提高;还有如何更好的使用数据库,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关键词、主题词的检索,这些问题都是大家相互讨论得到解答,而不是带教老师一句话简答,所以学生印象深刻,而且没有厌烦情绪。
3.3 论文设计和实施 论文的设计是关键的环节,在实验设计方面,要求学生在文献查新后开始实验设计,提出课题的研宄目标、方案和方法,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实验方案,根据各自情况对学生的设计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其中的每一个环节,笔者都遵循PBL教学法的准则,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例如在学生的实验设计中决定对于门诊使用抗高血压的药物进行合理性的分析,那么需要收集什么资料、如何收集、如何建立自己的数据库等问题,都是带教老师引导学生提出,再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我院是一所中西医结合的医院,在门诊的高血压病人中,往往是中药、中成药、西药同时使用,这样用药的病人和纯粹使用西药的病人,如何评判结果?高血压病人往往合并其它的慢性疾病,有些药物不仅仅是针对高血压这一种病症,这样的用药该如何分组?类似的问题,在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具体实行的过程中,都会不断出现,遇到这样的问题,带教老师组织了几次文献的学习与讨论,引导学生建立资料的纳入或排除标准,逐步将实验进行下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面对新的问题,又不断地在老师的指导下,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际的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4 分析与论文写作数据分析 是学生都比较畏惧的一个问题,例如笔者辅导的广东药学院的学生在数据分析时,觉得自己收集的一部分病例使用的一些复方药物无法归类,例如北京降压0号其组分为每片含氢氯噻嗪12.5mg氨苯蝶啶12.5mg,硫酸双肼屈嗪12.5mg利血平0.1mg复方川芎胶囊包括川芎和当归,松龄血脉康胶囊包括鲜松、叶葛根、珍珠层粉。这些药物不能归类到己经设置的药物分类中,笔者提示可以另外设置一组复方组,将复方药物单独统计,最终结果也比较满意。
同时,在论文写作中遇到的一些格式问题、措辞问题都是采取提示或者讨论的方式,结果学生增长了知识,文章也完成得较好。
3.5 论文的评价使用 PBL教学法指导2名本科毕业生完成的2篇毕业论文,在毕业答辩中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并且这种教学方法也受到了带教老师的认同。在以往的药学实习中,毕业论文的写作往往是被带教老师忽视的一个问题,有些带教老师忙于日常工作,无暇对学生的论文写作进行深入思考,往往会将自己的一部分课题交与学生完成,对于论文从选题到完成的整个过程没有认真辅导,学生则毫无经验与头绪,最终没有学到应有的知识。选用PBL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4.结论
PBL教学法认为学生要面对所遇到的问题,并在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帮助和提高。对解决问题的认识过程先要进行思考,进一步从逻辑分析上加以认识。通过实践和思考,用这种学习方式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PBL的特征,PBL教学法己成为世界医学教学改革的趋势之一,目前我国开展PBL教学的院校逐渐增多,PBL教学法的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体现和认同。在药学教育中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自学能九从而达到独立自学、发挥个性、符合药学职业要求的目的。
关键词:微时代;英语写作;信息媒介;自主学习
一直以来,高校的英语写作不仅是英语专业教学的难点,更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害怕提及的一门课程。从对在校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几个方面的考核来看,学生最薄弱的就是英语写作部分,因此,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非常重要。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常见的写作教学方法
当前,在各大高校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比较流行的有以下几种英语写作教学法:
(1)结果教学法。注重模M、背诵以及英语写作基础知识的传授,但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2)过程教学法。比较注重写作信息的收集、结构的组织等过程。(3)体裁教学法。通过对范文的阅读和理解,掌握一定的图示结构,进行模拟写作。(4)过程体裁教学法。这种是2000年才提出的新的教学法,它融合了前面三种写作教学法的优势,引导学生认识语篇,掌握图示结构,写出高质量的英语作文。广大教师经过辛苦实践发现,对学生写作帮助最大的就是过程体裁教学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微时代,如何让过程体裁教学法的作用得到最好的发挥已经成广大教师讨论的焦点。
二、微时代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微时代,指的是由MOOC、微课、微博、微信、QQ等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所组成的文化信息大发展的时代,充分发挥这些信息传播媒介的作用,实现英语学习环境情景化、教学内容多元化将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大学英语写作课程也不例外。
1.微时代增加了阅读信息的输入,为大学英语写作提供了素材。微时代下,基于二语习得输入与输出理论,过程体裁教学法指导下的英语写作遵循着“写读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英语写作在输出之前,必须达到一定信息量的积累和输入,才有内容输出。
2.微时代增加了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有了足够的素材进行英语作文仿写以及独立的英语写作,学生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平台互相评阅、分析与交流,整体英语写作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又得到了提升。
三、微时代环境下大学英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随着电子科技设备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将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引入大学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中,也算是顺应了时展的要求。但是,这也对教师、学生、教学环境和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对教师的要求。首先,教师面临的就是角色的转变,从“主体”变为“主导”,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英语写作的方法,从传授英语写作方法转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写作。比如,写作课课前预习的时候,可以提前利用MOOC资源和微课资源,带领学生思考某个主题英语写作的方式,课堂中也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带领学生分析作文范例,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利用写作课上的时间满堂灌写作要求与写作规则,避免出现学生练习写作机会少而教师讲解多的情况。其次,担任英语写作课的教师需要具备更加深厚的专业知识,比如吃透写作教材的内容,然后能够将写作课程内容分解为若干知识点,但是又保持各知识点之间的系统性和关联性,保证学生认知发展中的连贯性。再次,作为微时代环境下的写作课教师,要懂得充分利用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引导学生找到最新的资源,服务于教学主线。最后,教师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熟悉移动设备、电子设备的使用。
2.对学生的要求。基于微时代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吸收为积极学习,能够有足够的空间独自进行范文分析、论文仿写和论文修改的工作。其次,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在浩瀚的资源里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
3.对教学环境及设备的要求。微时代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所依赖的是网络这个平台,需要学校加强对多媒体和网络这些硬件设施的建设,满足最基本的需求;另外,微时代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要求我们能逐步开发出更加简单易于操作、更适合这门课程的系统和平台。
四、结论
尽管微时代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有了很多的便利条件,也更加的人性化,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很多的问题。首先,不能过于追求效果和创意而忽略内容,防止过度注重资源的制作形式;其次,要注意资源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比如,把每个写作的点关联起来,整合出连贯的写作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英语写作课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相对落后于其它四项基本技能。本文拟从教师方面入手探讨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方法,指出教师要融合不同的教学法、培养学生写作策略和改进作文评议模式。
一、前言
作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必修课,写作通过书面表达体现学习者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实现语言习得的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写作却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尽管教师们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但收效甚微。如何改进英语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拟从教师层面来论述如何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教学水平。
二、融合不同的教学法
目前,写作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模式有成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和体裁教学法。一直以来,成果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其教学模式是:教师讲解写作理论教师分析范文教师命题学生模仿范文写作教师批改作文,成果教学法强调写作中语言知识的掌握,注重词汇、语法使用的正确性。在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的整个写作过程完全处在教师的支配下,缺少自由发挥的空间,写作成了机械输入——机械输出的过程,显得枯燥乏味。
与传统的成果教学法不同,过程教学法视写作为过程,而非仅注重最终的写作成品。它是一种“非线形的、探索性的、生成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习作者不断地去发现、整理自己的思想观点”(zamel,1983:17)。claudia l. keh (1990)把过程教学法分为七个步骤:输入阶段写初稿阶段同学互评阶段写二稿阶段教师批阅阶段师生交流阶段定稿。自始至终,过程法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包含学生之间的互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广开思路,发挥想象力,提高写作兴趣。实践证明,过程教学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其写作的自信心,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然而,过程导教学法比较耽误时间,不适用于有特殊目的的短期培训课程。(祁寿华,2001:65)。体裁教学法注重引导学生掌握不同体裁的语篇,交际目的和篇章结构。
每一种教学法都有其长处和不足,随着外语教学的发展,单一的教学法已不能适应大学英语写作课教学。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将成果法、过程法、体裁法融为一体,扬长避短,灵活运用。
三、培养学生写作策略
写作策略是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构思、搜集材料、撰写草稿、修改、评价作品所采取的有目的的思维和行动,涉及写前策略、写中策略和写后策略。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策略,让学生融入写作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应用和掌握写作策略。
写前阶段用于搜集材料、阅读、计划构思,涉及的策略有审题和列提纲。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审题、理解题意和根据要求列提纲,搭起文章的写作框架。写作阶段是一个一方面写下已有的想法,另一方面不断思考新观点的过程。教师对学生写中策略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词汇、句子、段落和篇章层面。词汇层面,应指导学生准确用词,避免中式英语,词汇要富于变化,避免单一重复,如喜欢可以用like,love,be fond of,be keen of,enjoy等表示,要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适合的词汇。句子层面,句子按使用目的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按结构可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和并列复合句,按修辞角度可分为松散句、圆周句和对偶句(丁往道,2005:35—37)。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使用不同种类、结构、形式的句子,使文章鲜明、生动、有活力。段落层面,应指导学生做到主题明确、前后照应、衔接一致。篇章层面,要指导学生做到行文流畅、内容充实、段落连贯、过渡自然。写后阶段主要是准备公开作品,使其以某种形式呈现出来,采取的策略有准备最后的成稿、决定作品和大家分享或发表(陈艳龙,2006:93)。
正确的写作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整体上系统地分析学生的语言水平、学习需要、课程要求、写作任务的特点和目的,在具体的写作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写作策略(侯香勤,2007:72)。
四、改进评议模式
传统的作文评阅主要有两个弊端:(一)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只侧重语法、句法、词汇等语言形式的使用,而忽视内容、篇章结构、逻辑思维等因素,这种只改错误或简单给分的方式会使学生逐渐丧失英语写作的兴趣;(二)目前的写作教学中,修改和评价作文均由教师一人完成,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反馈的分数,而对反馈中的评语和修改处视而不见。因为在学生的传统意识中,批改作业只是老师的事,与己无关,因而反馈效果极差。
针对上述现象,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改革。首先,修改作文时,可采取学生互评互改和教师抽样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完成初稿后,除交给老师评阅外,还可同时交给3位同学,每位同学要对自己收到的作文进行修改和评价。这样可以强化和拓展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为同学变相建立长期的笔友,极大地刺激学生写作的动机(王静,2008:114)。其次,学生接到同学的反馈意见对初稿加工改正后,把修改稿交给老师,老师要在课堂上比较分析初稿和修改稿,让学生了解自己写作中的问题从而进行改进。然后,教师再提供参考作文让学生比照和对比,有助于他们了解自己写作的不足之处,从而加以改正。最后,教师批改作文时,不要停留在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层面,要从文章的篇章结构出发,对学生的作文从整体上做出中肯的评语。还有,教师不要更正学生作文中的所有错误,而是要把错误标示出来,让学生课下自己订正,或与同学相互交换订正,以提高其学习自主性。
五、结语
总之,在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中,写作最能反映一个人的语言功底。作为产出性技能的写作在增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英语综合能力,提高整体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中占据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zamel,v.the composing processes of advanced esl students:six case studies [a].tesol quarterly[j].1983:17.
[2]陈艳龙.从学习者主体看大学英语写作困境及对策[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6,(2):93.
[3]丁往道.英语写作手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4]侯香勤.大学英语写作课教学刍议[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9):72.
“过程体裁教学法”把写作看作是一个过程,侧重于写作构思、资料收集、写作、修改和最终定稿的过程,而不是将重点放在最终的写作结果上,这样就能更好地使学生深入了解写作理论的意义,并意识到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过程体裁教学法”无疑能很好地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协作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写作过程的重要性,并逐步掌握写作技巧,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一 什么是“过程体裁教学法”
写作是一种通过运用语言知识来实现社会交际目的的工作,在过程体裁教学理论中,通常都是将写作与社会相联系,并且在实际的“过程体裁教学法”中,教师的教学重点也会进行有意识的转变,不再专注成稿的讲解,而是侧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体裁意识与写作意识的培养。在写作过程中,教师通过范文的讲解,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并划分小组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互改,充分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使学生把握写作步骤,并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写作能力。
二 “过程体裁教学法”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步骤
1.教师分析范文
教师对范文进行介绍,并为学生分析范文的体裁及该体裁的语言特点、篇章结构及交际目的等,让学生在掌握文章体裁类型的同时也了解该体裁的语境要素,通过对体裁语言特点、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等要素进行把握来进一步掌握该体裁的交际目的,从而使学生能全面地对该体裁有深入的了解。
2.学生进行模仿写作
在对范文体裁进行讲解和把握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体裁语境要素,通过分析题目来归纳出文章的写作目的、篇章结构,并对文章的语言特色进行定位来进行模仿写作。在这一环节学生可与组内成员进行信息共享和讨论来共同完成写作。
3.学生独立完成写作
经过前几个环节的讲解与训练后,教师可以找出与范文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写作。可适当要求学生就题目来拟订文章的提纲及写作的计划。学生要运用课堂所学的体裁知识和相关语境要素来完成初稿,并独立进行修改和编辑从而完成写作任务。
4.课堂修改与评价
完成写作后,学生可与组内成员进行互改,指出错误,然后教师再进行统一的批改。这样既能让学生明了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又便于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评价与指导,最后由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改正,并形成完整的终稿。
三 结合“过程体裁教学法”探索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途径
1.拓宽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传统教学体制的影响,导致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无法为“过程体裁教学法”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样就要求教师对课堂进行适当的拓展,不再让学习局限在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在进行范文讲解阶段,教师可以充分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材料收集并进行分析,再由小组代表在课堂上宣讲分析结果。教师可参与到学生的分析过程中,引导分析的方向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遵循实践性原则,引导学生构建写作体系
在范文体裁的分析与仿写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循序渐进的写作理念,先就某一写作技巧进行重点训练,并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及时的总结与反思。一段时间后,教师在开始讲解另一范文的体裁与仿写技巧时,可要求学生在已学过写作技巧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添加,并通过小组互评和修改及时巩固自身知识,加强写作技巧的训练与实践,从而保证写作教学的效率。
3.最大限度地利用课时教学,强化学生写作能力
说明文和议论文向来是写作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有限的写作课程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对范文体裁进行分析。针对说明文与议论文这两大重点写作体裁,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收集热门话题的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专题讨论,让学生实时把握文章的时效性。同时,在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后,教师也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所写文章进行总结与归纳,把握文章的结构与语言特征,使其能以最好的状态通过英语等级考试。
4.规范写作评估规则,强化教师课堂监督职能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七环节;项目教学法;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120-02
近年来,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任务”进行教学活动的方法已成为高职院校很多学科首选的教学方式。笔者在借鉴项目化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近三年的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探讨了七环节教学步骤:项目(任务)驱动创设情景模拟写作范文评析病文指正互动评改成果展示,对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七环节项目教学法的步骤
项目驱动 项目(任务)驱动是项目教学法的第一步,即以设计项目为载体的“典型工作任务”去驱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模拟或完成今后将接触到的工作任务,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掌握特定的专业技能和与之相关联的职业能力。在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中,笔者结合高职生的学习认知规律与应用文写作教学特点,将《应用文写作》课程整合为五大项目:筹划迎新晚会——毕业就业应聘活动——成立公司——年终总结——依法维权。“筹划迎新晚会”主要是让学生完成校园迎接新生晚会工作所需的日常条据和专用书信;“毕业就业应聘活动”是通过模拟毕业求职活动,完成毕业论文与求职文书的写作任务;“成立公司”是根据大学生创立公司过程所需的相关应用文,完成调研文书、报请商洽公文、计划总结文书、礼仪文书的写作任务;“年终总结”主要是完成会务文书的写作任务;“依法维权”项目则为维护个人与公司合法权益所需要的规章制度、合同文书、诉讼文书的写作。这六大项目任务环环相扣,明确清晰又紧密联系现实社会,有助于引领学生带着具体工作任务去学习各类应用文书。
情景设计 情景设计是项目化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在以上项目任务驱动下,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学生在实际生活和今后工作中将会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需要运用应用文来表达的工作任务,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地进行“仿真”训练。如“筹划迎新晚会”项目,主要是引领学生完成两项学习任务。第一项是写作条据文书:(1)购买所需物品,你到财务处领取钱款,需要撰写借条。(2)购物回校后,你把物品上交财物管理处,管理人员清点并收下物品后,需要写收条交给你。(3)到学院工会领取音响设备,你需要撰写领条。(4)去租借音响设备时,碰巧负责人不在,你预约下午再来,需要给对方写下留言条。(5)李××同学因病不能参加晚会活动,需要向教师写请假条。第二项是写作专用书信:(1)向城区体育局申请租借体育馆;(2)前往城区体育馆布置晚会场地,你需要带上介绍信,以证明身份;(3)邀请学院领导和校外嘉宾参加,你需要撰写邀请函;(4)晚会顺利结束后,你需要撰写感谢信向支持本次活动的有关单位或领导表示感谢。又如在“年终总结”项目,创设模拟公司年终总结会议议程,由公司总经理作年终工作报告;让取得优秀成绩的销售部经理介绍工作经验;公司准备通报表彰开发部、市场部一年来对公司的突出贡献等。在这情景下拟出具体任务:(1)起草会议通知;(2)进行会议记录;(3)撰写会议纪要;(4)编制会议简报;(5)撰写表彰通报。这样的情景设计,提高了应用写作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好地意识到学习应用文写作是在培养一种技能和职业素养,是在为未来工作打好基础。
模拟写作 模拟写作是根据以上情景进行设计,让学生进行模拟写作(初稿),以达到先做后学、在做中学的目的。如前例“年终总结”项目,首先让学生明确任务要求,分解项目任务,扮演情景设计中的角色,以角色的身份构思,设身处地去分析问题,然后分组模拟公司的年终总结大会,让学生带着真实的工作任务去起草会议通知,进行会议记录,撰写会议纪要,编制会议简报,撰写表彰通报。模拟写作可以是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形成作品。这样,既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写作积极性,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范文评析 范文评析就是精选优秀范文进行分析、评价。如“成立公司”项目,精选一些在企业中有代表性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请示、报告等文书进行分析,以帮助学生对以上模拟写作文种的理解,使学生更直观认识该文种。范文评析的主要策略为:一是针对该文种的写作结构与格式要求进行评析,二是针对学生个体的细读要求,读懂读通,读出写作思路、写作方法,读出不同应用写作中因场合、身份不同而形成的不同语境情态等,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各类应用文的特性。范文评析,是帮助学生读懂应用文的客观需要,是增强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有效方式,更是培养务实严谨文风的基本途径。
病文指正 病文指正,即选择一些文体结构、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有缺陷的例文进行分析讨论,找出病症,说明理由,改正错误,使学生进一步明白为什么应用文不能这么写,不能那么写,如果这么写就会出现什么问题,那么写就会出现什么后果,从而吸取反面教训,以达到修改病文和正确撰写规范文种的目的。如“毕业就业应聘活动”项目,提供往届生的求职文书,让学生分析得失,从而懂得更好地推荐自我。又如“依法维权”项目,针对合同文书的特点,引入因表述不明确、价格不清楚、没有大写金额的合同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病文,使学生明白合同文书的差错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从而进一步明确应用文写作的严肃性,并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
互动评改 互动评改,是对以上模拟写作稿进行修改,每次模拟写作后都要求学生进行两次评改、交流。第一次评改是要求学生个人将其模拟写作稿(初稿)进行仔细检查修改后,作为第二次作业(修改稿)交给学习小组,由小组成员进行第二次评改,也可换组互相评价及教师面授评改,倡导相互讨论、争论,评改者以提出问题为主,可多批少改或不改。当然,作品中存在问题较多的,还需要作者反复修改,甚至推倒重来。评改的主要方法为:一看文种选择是否正确;二看文体结构格式是否规范;三看内容表达是否完整;四看语气表述是否得体;五看文面处理是否整洁。在互动评改过程中,教师进行检查督促,解答学生有争议的问题,及时发现并点评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互动评改,减轻了教师的作业批改量,也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互动研讨的热情和自我检查、自我完善的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常见应用文种的写作技巧和修改技能。
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是七环节教学步骤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学习成果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最终检验,因而在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并互动评改后,要求学生以自愿为原则或每个学习小组推荐一位优秀组员代表上台讲解其成果。讲解内容包括本次项目的过程、目的、重点以及写作成果等内容,并支持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如PPT、视频、电子杂志等)展示学习成果的同时,也发展其他能力,将《应用写作》与其他学科融合起来。成果展示给予学生展示优秀作品的机会,是学生自我对比、自我总结能力的体现,也是提高自信心、增强自我表现能力与提升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
对七环节项目教学法的评价
七环节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差异 (1)教学观念的差异。传统教学法以教师为主体,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学生掌握书本知识为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学生按教师的要求由个人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为取得好成绩而学习。七环节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做”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关注工作任务完成,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学生的学以个人与团队互助进行,独立或集体完成学习任务;教学既注意知识的基础性,也注意知识的开放性和应用性,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也培养了能力,提高人际交往等综合素质。(2)教学方法的差异。传统教学中教师按教材中章节知识系统教学;方法单一,主要以教师的讲解—分析—提问—学生练习—教师纠错为主要方式。七环节项目教学法有项目—驱动式、示范—模仿式、指导—自学式、提问—讨论式和引导—探究式,不是单一的课堂教学,而是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大教学,做到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灵活多样。(3)评价方式的差异。传统教学以教师封闭式评价学生为主,强调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情况和书面考试的结果。七环节项目教学法既关注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关注学习过程和知识的运用。在成果展示环节创设机会让学生向全班同学展示学习成果,由师生共同分享成果并进行公开评价,既提高学生在公众场合展示自已学习成果的能力,也提高其他同学对他人成果进行公平、公正评价的能力和素质。
运用七环节项目教学法的建议 首先,七环节项目教学法中采用学生作品展示方式进行课堂评价,让学生互相交流经验,分享学习成果,课堂气氛热烈,对上台的学生是很大的促进,但没有上台的学生容易松弛。所以,教师应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促使每一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过程,让人人有职责,个个有收获,防止表面作秀和凑热闹的现象。其次,七环节项目教学法是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其独特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流程,体现了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需要注意的是,项目教学法由于对学生相关专业知识结构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要求比较高,所以,项目教学法并不是每节课都用得上,更不能取代传统教学学以致用的方法。在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具体实践中,需要教师有计划、有准备地将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有机结合到一起,优势互补,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项目教学法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丽清,胡赛阳.应用文写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李雄华.“七环节分组实验教学法”初探[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2(7).
1关于教学目标
孟建伟认为,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以书面形式处理工作事务的能力,而不是培养其人文素质。洪威雷、徐梅芳认为,应用文写作教学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核心,但要注意人文素质的培养。顾春军认为,应用写作不只是技巧的训练,更应该包含传统文化的传承,蕴含着伦理道德的守护。
2关于教学内容
孟建伟认为,写作技术是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写作技术主要包括写作模式、写作程序、写作技法和写作规则。[4]2007年他就这一问题进一步提出:培养应用文写作技能和表达素质是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核心;围绕这个重心和出发点,应着力从原理论、模式论、技法论、规则论、文体论等方面进一步充实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5]孟建伟指出,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例文选择存在用例随意、选择简略两个误区,他认为,例文的选择应该遵循规范典型、体现全貌、分别对待等原则。[6]例文解读,既要求熟悉格式,又要体味写作技术。[7]
3关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由于绝大多数研究者来自教学第一线,因此应用文写作的教法研究在整个应用文写作教学研究中占很大比重。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案例教学法、项目(任务)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或者是以上几者的综合。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分析讨论案例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赵颖认为,案例的选择要典型、简练。[8]李永宏认为,案例有两个来源,一是教师收集的资料,二是学生的习作。案例的选择要注意主旨的针对性和事例的典型性,所选案例要难易适度,要将疑问置于案例之中,等等;并对实行案例教学法的意义作了分析。[9]段宜杉认为“,任务驱动”的教学形式使教学环境情景化、问题化。在课堂实践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划分为“情境设置—提出任务”“知识补充—分析任务”“课堂实训—解决任务”“师生点评—检验任务”四个环节。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应注意工学结合,任务设置应与专业贴近,开展任务应选择合适的时机等。[10]单青、吴静认为,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包括两大类:着眼于模拟真实交际的任务和着眼于交际互动过程的任务。结合应用文写作的具体教学实践,他们探讨了教学任务的设计和实施,教学过程管理,教师的作用等问题。[11]叶芬认为,项目教学法是典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学方法。在高职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课程中开展项目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的职业岗位上按照教师布置的项目任务完成常用文书写作综合训练,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12]刘新英则列举了项目教学法的具体步骤。[13]诸晓梅提出开展活动化教学实验,目标之一就是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14]张科杰在介绍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改革的具体做法时,提出结合每一个项目的主题设置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未来职业工作的教学情境,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融入教学情境,顺利完成指定的工作任务。[15]如何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但现有的成果往往把情境教学法当作一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值得商榷。吴伟凡讨论的任务情境教学法综合运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16]张艳君讨论的动态实训教学法综合运用了案例教学训练法和情景模拟训练法。[17]高原提出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四种基本模式,即理性导引模式、感性导引模式、实用导引模式、实践导引模式。
4关于教材编写
部分研究者对应用文写作教材的编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张金英认为,应力求使学生通过新教材的学习,获得较扎实的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和常用应用文的写作实践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能成为企事业单位合格的初、中级文秘人员,以及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打下一定的基础。他还具体介绍了新教材的体例和章节。[19]胡海、余世民分析了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模拟情境”法与教材编写的关系,并提出教材的编写模式,使教学与教材相融合。他们还指出高职学校应用文写作教材编写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编写高职应用文写作教材的新思路及具体实施方法。[20]赵娇认为,高职财经应用写作教材的编写要基于“能力为本”的理念,突出财经特色,以“技法与范式”为编写重点,基于财经工作要求编排文种体系,体现技能性、应用性、实用性的特点。[21]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教材的编写应面向专业实际,面向学生实际,这固然不错,但笔者认为,教材的编写更应强调基础性,是否有必要为每个专业编一本专业应用文写作教材,值得商榷。这涉及到教材的二次开发问题,还有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整合的问题。
5关于教师素质
较多的研究者还关注到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主体———教师的素质问题。大家普遍认为,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一般的写作知识和能力,还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王婕认为,教师不仅要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还要具有广博的社会知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配合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育教学需要。[22]赵娟则调查了山东的几所高校,认为当今应用文写作教师队伍存在专任教师缺乏、性别比例失衡、职称结构不合理、课程认同感低、科研成果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互听课、参与写作实践等改善办法。
6关于应用文写作评价
应用文写作评价问题一直是应用文写作教学研究的盲点。孟建伟认为,应用写作有三个层次,即写出、写对、写好,并具体阐述了三个层次的评价要素。三个层次理论的理论价值在于为建立应用文写作层级理论提供初始依据,为建立应用文写作测评理论提供现实参考,为应用文写作目标的细化提供借鉴;实践价值在于为实施应用文的“等级教学”或“差异教学”提供参照,为应用文写作成品的评价和检验提供客观标准,帮助应用文写作主体树立更高的写作标杆。
7关于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去文学化”
2004年,陈天然首先提出现代应用文与文学的关系问题。2005年,姚思源在有关文章中追溯应用文文学化的历史渊源,阐述文学性之于应用文未来发展的重要性。2006年,孟建伟发表《应用文写作教学“去文学化”探讨》一文,对应用文写作教学“文学化”问题提出不同观点。文章发表后,激起强烈反响和热烈讨论,引起了一场持续一年多,有十几名学者、数十篇理论文章参加的学术争鸣,成为近年来中国应用文写作教学理论研究方面的一个热点。孟建伟认为,教师因专业背景所养成的文学思维定势,是导致应用文写作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发生偏移的重要原因。应该从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表达方法以及培养不同的“话语责任人”等方面,区分实用类、审美类两类文体,以社会职业工作需要为导向,以写作技术为重心,构建符合应用文自身特质的教学内容体系。时隔不久,王正撰文把应用文写作的“文学化”看作是教学的“流行病”,认为这种病的病灶在于“对学科特性和课程特色的模糊认识”,认为应用文的作用不是针对人的情感层面和理性层面,而是针对人的行为层面,它始终以可行性、可操作性作为文体特征。他还从教师教学、教育背景、教育体制三个方面阐释“去文学化”的必要性。洪威雷、徐梅芳部分赞同孟建伟的观点,认为“文学情结”背离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初衷,违背了应用文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应用文有自己的审美特征,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重点和教学内容的基础在于写作技术的训练。应用文写作教学“去文学化”,须理清“文学情结”与“文学化”、“文学专业思维定势”与“文学化”、“写作技术的训练”与“人文素质的培养”之间的关系。詹珊认为,应用文的“文”是一个复杂的合名词,它并不只有一个文体类型。不同文体类型的应用文由于针对性不同、作用不同以及接受对象不同,必须选择不同的话语来表现。“文学化”的内涵并不只是虚构、编造,它包括各种文学技巧、文学修辞方式的运用。
扬州大学文学院写作教研室的部分老师对孟建伟的观点提出不同看法。柳宏认为,“文学因素”不必“荡然无存”,可以“适度引入”,可以成为一个参照和窗口;这种引入需要教师理性驾驭和启发指点,只要教学中心指向应用文写作,只要将应用文写作当作工具和手段,就不会导致对教学目标的背离。孙永良认为,应用文写作教学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基本技能型课程。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讲解和剖析应用文写作知识点,使学生在应用文写作实践中遵守应用文写作规范,运用写作技术,达到应用文写作要求。冯晓斌认为,应用文写作教学要注意明确教学目的、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实现教学手法的创新。李晓莉认为,应用文写作教学是“文学化”还是“去文学化”并不重要,关键是看教学效果,即学生写出来的应用文本质上是不是应用文,能不能准确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姜艳提出实用类与审美类文章能否联姻的问题。张宏梁认为,应用文写作适当吸收一些文学手段反而是好事。尉天骄认为,在目前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缺乏“上游源头”理论的状况相当普遍。教师的“文学思维定势”在教学中通常造成双重错位:既没有分清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的差别,也没有分清知识、鉴赏与写作的不同。但应用文与文学作品在“道”的层面上是有联系的,应用文写作需要借用一定的文学手法,要根据文种区别对待。张建勤认为,从关注“人本”的角度出发,没有必要刻意追求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去文学化”。从教学的目标要求到学生的学习要求,都不可能接受应用文写作课程“文学化”。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文学化”本身对于应用文写作教学理论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具有文学色彩的示范文本是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所以“去文学化”难以实现。之后,孟建伟老师作出回应。他认为,探讨应用文写作“去文学化”问题需要遵循两个前提:一是教学的范畴,二是在这一范畴下的教学内容的择定。在教学的特殊背景下,教师的文学情结导致了教学内容择定的偏移,进而导致教学目的的偏移。从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基本目的看,“去文学化”正是对人本的关注。有道是,真理不辩不明。这场学术争鸣讨论的内容已远远超出“文学化”这一话题。研究者们对应用文与文学作品的联系和区别、应用文的内涵与外延、应用文写作与思维的关系,以及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做了深入探讨,涌现出一批质量上乘的论文,对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
8关于应用文写作与思维能力
2005年,尉天骄在《应用写作》杂志上撰文,认为现在的大学生不论面对事实性材料还是观念性材料,只习惯于复述,却不善于加工,不会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提炼。这都是思维能力欠缺的体现。他在分析了问题的症结后提出对策,认为应用文写作教学必须走出“知识介绍为主”的藩篱,正确对待应用文写作中的模式问题,鼓励学生在“写”之外多下功夫。[35]
9关于应用文写作文化
胡颖华提出了“非语言语境”的概念。她认为,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对应用文写作文化的深入挖掘,引导学生探究非语言语境,形成多元化、立体的课堂教学。她提出两种办法。首先,授课内容多元化,引导学生认知应用文写作的非语言语境,具体包括公务环境的认知和沟通语境的认知。写作之前要将自己置身于沟通语境中,分析并明确受众需要什么,然后根据受众的特点来组织文字信息。其次,因地制宜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非语言语境的便利条件,包括教学案例化和训练情景化两个方面。郭小琲认为,现代应用文写作文化具有符号性、可变性等特点,它反映了写作主体在五四以来的文化感受和文化心理,并在文体、结构等方面表现出规范化特征。现代应用文写作文化显示出与传统应用文写作文化迥然不同的写作策略。10关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大家关注较多的还有多媒体技术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影响。张文香认为,可以利用多媒体充实教学内容,“还原”实际使用情境,实现互动的写作训练。王晓东等人开发了开放式CAI多媒体应用写作教学系统。该系统以多媒体教室或校园网络为依托,利用Word平台设计了10个模块,包含应用文写作知识、例文范文、训练模板和参考练习等内容。该系统开放式的设计模式,方便使用者根据自己的要求增添新的例文或模板。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顾春军认为,应该加大网络电子资源的开发利用。就目前而言,阻碍应用文写作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最大问题是教学软件奇缺。
关键词:医学论文;论文写作;高校语文;教学方法
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明确了核心素养是: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此框架下形成研究产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语文核心素养的构建基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其中,写作能力是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关键途径,也是当前学生适应社会岗位的重要能力。[1]在高校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中,学生可能产生较多的感悟与理解,这些感悟可能对医学的发展和学生自身的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受限于学生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的欠缺,部分学生难以准确表达其感悟与理解,制约了学生的医学研究能力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高校医学院校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医学知识与实践经验,还应当具备良好的论文写作能力,要求高校语文教学应对医学生开展针对性教学,为学生论文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意义
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开展医学生论文写作教学,对于学生、学校和社会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大学时期是人生学习的黄金阶段,在此阶段就注重培养医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对医学生来说是大有裨益的。因为他们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者,其写作能力直接关系到其文献发表数量与质量,从而对学生的职业生涯产生直接的影响。论文写作能力是医学生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医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论文写作能力,才能顺利完成各种医学文书,例如:实验报告、病例讨论、调查报告、医学会议纪要、毕业论文等[2]。而且就业后也难免需要撰写大量的病历、完成科研论文。如果不具备论文写作能力,医学生从上学到工作,无时不刻都会受到负面影响,从而阻碍个人的发展。正如科学家卢嘉锡说:“一个只会创造,不会表达的人,不能算是一个真正合格的科学工作者。”因此,医学论文的写作是医学院校培养医学生科研能力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学习,让医学生敢于动笔、乐于动笔,并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这对医学生来说,将会是一生的财富。当前,文献发表类型与数量也是评价医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是职称评级和晋升的重要依据,通过在高校中开展医学论文写作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写作能力培养和发展的机会,促进学生掌握医学论文写作技巧,提高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从而将临床实践经验转化为可供参考的医学知识,实现学生自身知识的增长与能力的提升。[3]
(二)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发表文献质量与数量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高校学术氛围的重要体现,优化高校语文医学论文写作能力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医学教学成果向高质量论文的转化,从而提高学校的竞争实力。医学生的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可以提高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启迪他们的学术思想。这些学术思想是在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并且能通过论文的形式被不断地探索与交流,相互启迪,形成新的学术思想,以加快医学院校的教育事业的新发展。医学生论文的水平往往能够体现出医学院校的教学水平。医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高,学校是间接的受益者。因为学校是教育的场所,培养大批能创作出优秀医学论文的人才,这也是判断学校真实实力的一个标准。为适应当前中国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形势,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已是当务之急了,所以学术论文仍然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式。
(三)实现研究成果对社会的反馈
高校既是知识传承的阵地,也是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生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者,同时也是医学科学研究的探索者,通过高校语文医学论文写作教学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成果转化为可传播的知识,能够实现医学研究的积累与传播,进而促进医疗技术的突破,以高质量论文的形式实现对社会的反馈。医学生是将来从事临床及医疗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出较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这都是十分宝贵的,将这些经验和教训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并以论文形式发表交流,才能发挥巨大的指导与借鉴作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研和医疗水平,造福于人民。医学科研工作者的写作能力高,社会也是根本的受益者。因为医学的发展必将推动社会的发展。医学论文质量越高,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为写出高质量的医学论文打基础。所以高质量的医学论文对医学的发展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更是不可小觑的。
二、高校语文医学论文写作教学方法研究
(一)合理应用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实现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发展。在医学论文写作教学中,部分学生对医学论文的类型、结构、类型等认识不足,可能存在将研究论文与综述论文混淆的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将论文写作教学理论与教学案例有机结合起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论文格式、要素,能够加深学生对医学论文写作的理解。[4]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商学课程,通过选取真实的案例来提高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价值,在解说案例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掌握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技能。例如,在医学论文写作中,普遍要求表格采用“三线表”格式,通过案例教学方法,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三线表格式设置技巧,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案例教学应用中,教师应注意教学案例选择的科学性、代表性,围绕学生写作能力发展和课堂教学要求而选择教学案例,尽量避免选择界限不清、容易混淆的文献资料,提高学生对论文写作技巧的掌握。
(二)对比教学方法,明确不同类型医学论文区别
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医学论文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按文献资料来源划分,医学论文分为原著论文和编著论文;按写作目的划分,医学论文分为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按学科和课题性质划分,医学论文可分为基础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预防医学论文和康复医学论文。不同目的、类型的论文,其写作要求和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原著论文是作者开展的实验研究、临床观察、调查报告、病例报告、病例讨论等,是作者的第一手资料(即直接资料)。而编著论文则是根据已发表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合、阐述,从而实现医学某一领域、专题研究成果的梳理,即以间接资料为主,属于第三次文献。为了明确其中的差别,避免学生出现混淆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高校教师可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收集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不同类型医学论文写作之间的差别,从而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论文写作要点,促进高校医学论文规范化。
(三)强化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实践是巩固和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在高校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医学论文要素和格式要求,还应当组织开展论文仿写训练,巩固学生对论文写作知识的掌握。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结合医学生专业方向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数据,由学生自行搜集相关参考文献,并进行仿写训练。为了督促学生尽快完成,教师应与学生约定写作时限,学生完成仿写后以Word文档的形式交给教师。教师应研究、归类学生写作训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下一节课中进行集中讲解,实现论文写作教学的良性发展。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加强作文讲评和指导。讲评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以一项内容或一个题目为准进行现场片段仿写训练,之后对优秀和最差的文章进行交流,并自评和互评,明确学习什么,改正什么,使之共同提高。
(四)结合岗位需求,开展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新时代,医学生只有不断适应岗位要求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这其中包括病例分析、调查报告、临床观察等资料写作。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岗位要求,教师可根据学生专业情况,精心设计写作情境,组织学生讨论、研究病例报告、分析等资料包括哪些要素和阐述方式,并以此作为课堂作业,由学生讨论完成论文框架结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进行适当的启发和点评,从而加强学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满足医生岗位要求。
三、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医学论文写作是医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对自身、学校和社会都有着积极的作用,高校语文教师应注重教学观念的探索与发展,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高校语文写作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满足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培养要求和就业发展要求,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丽华,鞠善宏,王海艳.高校学生科技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从高校学报退稿率看高校学生论文质量[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8,27(1):26-28,117.
[2]陈帅.高校学报助推硕士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改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7(6):123-128.
[3]林加西.高校学报在科技论文写作学科建设中的作用[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3,33(5):98-100.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在听写的检查阶段,我们可以利用衔接理论对语篇进行分析,发现听写过程中的一些错误,及时进行纠正,从而提高听写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对听写教学的建议,希望教师在运用传统教学法的同时结合衔接理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校对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听写能力。
【关键词】在听写的检查阶段 可以利用衔接理论
对语篇进行分析 发现听写过程中的一些错误
及时进行纠正
提高听写能力
【本页关键词】职称论文 职称期刊 MBA论文写作 硕士毕业论文写作
【正文】
4 衔接理论给听写教学的启示教师在听写教学中,可以尝试结合衔接理论进行,把传统的听写教学方法,比如语音教学,听力教学,与之结合起来,有效地把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与自上而下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教师在听写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4.1 重视语言知识基本功首先通过严格的语音训练,让学生掌握英语语音特点,从而正确辩音。其次,要扩大词汇量。教师应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英语常用基本词的音、形、义及其用法。此外,还要具备扎实的语法知识,特别是目的语中有别于母语的地方,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词、句、段落、语义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英语综合能力。4.2 加强精听训练,增强语感教师应让学生多听,反复听,结合说、写、听。在听的过程中让学生大声重复所听到信息;或将他们听到的信息书写出来,进行核对。在听写训练时,要求学生学会快听关键词和意群,掌握信息要旨,学会记录笔记,培养预测能力,提高书写速度。4.3 结合衔接理论,提高学生校对能力以上两条建议基于学生在处理信息是尽可能的提高准确性和反应的灵敏性,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在最后的纠错阶段仍有很大余地提高听写成绩。在教学初始阶段,教师可以先对衔接理论进行一下简单介绍,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初步的和整体的认识。在接下来的听写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衔接手段在语篇中的具体运用展示给学生,并逐步帮助和鼓励学生自己发现语篇中衔接手段的运用,增强他们对衔接现象的敏感度,通过对衔接手段的专项训练,提高学生迅速发现常见的衔接手段的能力。
5 结论本文通过对TEM-4 听写测试中听写的心理过程特征的分析,结合Halliday 和Hasan 的语篇衔接理论的应用,提出衔接理论对听写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听写的检查阶段,我们可以利用衔接理论对语篇进行分析,发现听写过程中的一些错误,及时进行纠正,从而提高听写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对听写教学的建议,希望教师在运用传统教学法的同时结合衔接理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校对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听写能力。
【文章来源】/article/74/6208.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增强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结合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同时结合大学校园的具体环境特点,在生态学实验中增加探索性的研究内容,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切实可行的小实验。自选实验场所、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制实验器具等方法的使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提高,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加强[3]。在“实验四种群逻辑斯谛增长模型”的实验报告中,要求学生在校园附近选择一个植物种群,观察该种群增长过程,拟合该种群增长方程。“实验六生命表编制”的实验报告中,要求学生根据水蚤或落地生根的数量变化编制生命表,由学生培养水蚤或落地生根,定期观察,得到连续数据,完成生命表的编制。“实验九淡水生物群落分析”的实验报告中,要求学生设计一条河流或湖泊的淡水生物群落分析的实施方案。在实验课中,学生积极完成实验设计内容,增加了设计实验的能力以及野外实验的工作能力。
增加了学生实验数据整理、科技论文写作能力。(1)在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增加了文献检索方法的介绍。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文献检索的方法,学习校内图书馆数据库的使用,使学生熟练掌握常用的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学生对数据库的认识,提高了检索文献的能力。这样,学生查阅了大量文献,就可以对科研进展和实验设计有所了解,可以很好地准备实验和和设计实验内容,自己设计部分实验内容。(2)在实验教学改革中,重视学生对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学生在分析实验结果、整理实验数据后,由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使学生掌握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相关分析及方差分析等,增加了学生的绘图制表能力;使学生了解和熟悉SSPS统计软件和DPS统计软件的应用,完成统计结果的显著性分析。(3)同时,在课外,鼓励学生组成科技小组,完成查阅文献、设计实验,完成数据整理分析及论文写作,由固定的指导老师定期检查学生的论文撰写情况,提高了学生从事科研研究的兴趣,增强了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4)此外,教师提供著名院校相关的网址,引导学生学习最新的科研动态,鼓励学生上网学习自学著名学者的科研专题,创造了班级内良好的科研氛围,增强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增加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生态学教学改革可以包括应用设计性实验教学法、探索性实验教学法和导师制教学法三个不同阶段。所谓设计性实验教学法,是指学生根据一定的实验目的和要求,运用有关知识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用具、方法、步骤在头脑中进行构思并付诸实施的实验。设计性实验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性实验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形式。在探索性实验中,实验结束后提交总结报告,并由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答辩,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模拟了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对探索未知事物的热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师制教学法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只是培养个别学生学习教学计划以外内容的一种手段[4]。在生态学实验中,进行探索性实验教学,增加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的能动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形成团队进行研究的合作能力。
生态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存在不足以及需要改进之处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实验内容较少,应该增加实验的深度和广度。在生态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根据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任务及实习场地的条件等,在野外研究工作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具有探索性和综合性的实习内容,并尽可能让学生的野外实践活动内容与教师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善于钻研、勇于创新的素质和能力[5]。目前实验课主要参考付荣恕《生态学实验教程》和杨持《生态学实验与实习》两本教材,但是本专业的生态学实验课时比较少,实验内容设计了14个实验,可以在实验课讲义基础上,丰富实验内容,增加实验的深度和广度,结合生物科学专业特点编著实验教学教材。
实验基地较少,应该进一步重视实验课的实验基地的建设。按照生态学专题设置的需要多渠道开设校外实习基地,也可整合学校环教学资源,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实验和实践操作的平台[6]。目前实验课的野外内容主要在学校内以及附近的市内公园(杏林湖公园、双拥公园等)进行,没有大规模的野外生态学实验基地。在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中,提出增加资金投入进行基地建的建议,建设具有重要仪器设备、可以进行定点观测的生态学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