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保险专业自荐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你骗我骗大家骗
王海是西昌某高校计算机专业2003年的毕业生,
在成都一家公司干网页设计工作。能进这家公司,王海那份让人刮目相看的自荐书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计算机三级毕业,Photoshop图片处理、C语言程序设计等等精通,还有在多家网络公司兼职,有实践的经验……”用人单位一看,当即拍板要人,并作出承诺:工资每月1500元,要签劳工合同,要办保险,有福利,工作内容是进行网页的设计……
谁知道,一个月后王海就和公司爆发了“战争”。原因很简单:公司不但没跟他签合同,没办医疗保险,而且还只发400元月薪。
王海遂和公司理论。但该公司经理振振有辞地说:“承诺的待遇是正式员工才有的,你刚毕业,当然有个试用期。”王海责问当初招聘的时候为何不讲清楚,经理说:“你一上办公桌我就知道你是个新手,根本不熟悉网页的制作,没点破是给你面子。”王海一下子就哑了——他根本不懂许多东西,也从未在哪家网络公司兼职过,王海仅仅有过几次的社会实践而已。结果在王海面前的只有“哑巴吃黄连”和自动辞职两条路。王海承认在自荐书里“做了手脚”,但他认为用人单位也不对:“他们常常会开出一些根本就办不到或不想办到的‘优厚待遇’吸引我们”,在王海眼里,大家都在欺骗,应聘者不做手脚就要吃亏。
像类似王海之类的许多高校毕业生及待业青年还很多。
用人单位:能力最重要
大家知道,一家单位的“战斗力”有多强,除了自身管理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力资源的利用问题。
中国联通凉山分公司综合部经理吕亚明深有感触:“去年我公司施行中国联通CDMA千人再就业工程,报名的许多人中自荐书上写得非常精彩,非常有能力,但是当在本公司试用了几个月后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情,做工作不卖力,口才不行等等问题就出现,最后他们不得不将部分工作人员辞退。”
他还认为:“自荐书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还要跟应聘者进行交谈,在交谈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应聘者的许多能力。”他认为,人都有虚荣心,应聘者一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自荐书上添油加醋,所以,他们除了看作品外,更靠自己的眼睛给对方打分。
在记者采访的数家用人单位中有三分之二表示:一旦发现能力与自荐书出入较大的,将毫不留情地被请走。
学子之辩:这是自我包装!
师专外语系的李某透露,他班上有一个学生会干事,自荐书上变成了学生会主席;一个在外面干过两个月家教的学生说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中文系一个已毕业的学生原仅在某报实习过,在自荐书上却成了“兼职记者”……像这种抬高自己的情况在相当一部分学生中存在,“他们这是在完成一种自我包装,可以理解。”
西昌师专张利认为,自荐书本身就是一个人修养、能力的载体之一,在客观的基础上把自荐书“做”得好一点,既可表现自己的才能,又能获得用人单位好感,何乐而不为 “即使有些‘水分’,也可让人在实践中去‘挤干’嘛。”
可能正在阅读的您并未觉得这一天有什么特别,但是对残疾人大学生而言,这一天却显得非比寻常。
小李,来自四川,4岁时因车祸失去右腿,身为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她,这一天早早等在了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门前。因为她知道,在这一天结束的时候,也许,她将有一份称心的工作。
这是第十九个“全国助残日”,也是北京市第八届残疾人大学生专场招聘会的举办日。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数百位残疾人大学生来到这里,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求职。
“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小李兴奋地说着,“来北京是因为这里就业机会多,发展前景好。”从她的眼神中能看得出那心头闪烁着的希望。
这的确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因为招聘会上提供的岗位无论从适合的残疾类别,还是从涵盖的专业种类都比较广泛,更不必提松下,IBM、麦当劳等国际知名公司的出现为求职者带来的那份期待。
同时也将伴随着失落,面对提供的318个岗位,参会的600余位残疾人大学生最少也将有一半的人失望而归。
但是,还有等待,还在执著。
他们依然会怀着希望与失落在求职的道路上徘徊守候着……
残疾学生
刘青松(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肢残):
如果功力下够的话,将来一定能有出路
本科毕业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要找工作,我就想多在学校里待几年,不想出去,不知道这是逃避现实还是别的什么。我现在没有特悲观,我知道以后的路会很难,但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我觉得如果功力下够的话,将来一定能有出路,我一直是这样想的。可能有的残疾人同学认为找工作时最好是有学校的推荐,但我觉得如果学校要推荐吧,那相当于是照顾,这中间就有怜悯的成分了,对残疾人最好的尊重就是什么都不做,不要照顾,也不要给予太多的关注――这是我的一个想法。
张良(天津理工学院1999年毕业,现在铜陵有色金属公司工作,听力语言残疾):
要拿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
毕业那一天,我对自己很有信心,觉得什么都会。但是踏上社会后才觉得自己的知识好浅好浅!1999年夏天有一场大型招聘会场,我写好了自荐书,由于交流不方便,我姐姐陪我去招聘现场。把自荐书交给单位时,招聘负责人竟然说不需要聋哑人。那时候我深深地感觉到。我这么优秀的聋人竟然不愿意接受。后来又投了几份简历都不太顺利。几经波折,我现在在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公司,主要是管理档案资料。我感觉想找一份好工作真难,况且我们又是残疾人。所以要好好珍惜,而且也要认真做好。希望毕业大学生不要对职业期望值过高,工资要求不要太高。当遇到真正的困难,不要丧气,也不能怨父母。一定要拿自己的实力去证明,这样才会赢得单位的认可。
庞鑫(北京市实美职业高中高三学生):
希望残联多举办一些残疾人的专场招聘会
我今年高三,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可能考不上大学,所以就想直接工作,我学的是制冷专业,想找个这方面的工作,离家近一些的。现在国家对我们残疾人挺支持的,我经常看电视,前几天刚刚出台了一个专门促进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的文件。希望残联能多举办一些残疾人专场招聘会,越多越好,越多我们的机会就越多。
李同学(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应届本科毕业生,财务管理专业,肢残):
残疾人要自信。自信悬一种外延的能力
去年我在北京实习了5个月,学了很多东西,一下子视野就开阔了,这里平台比较大,机会比较多。虽然找工作困难,可是我还没有感受到特别大的压力,因为我一直还是挺顺利的。我在学校里一直成绩非常好,各方面美术啊写作啊都挺好。他们都说我是才女,所以一直自我感觉挺好,呵呵,我暂时还没有考虑户口啊工资水平啊,毕竟我还年轻,我才23岁啊,拼一拼也好,到大城市来走一走,对以后也是很好的,现在也不求太稳定的。我觉得残疾人还是要自信一些,能力是基础,自信是一种外延的能力,要觉得自己能做到,要相信奇迹。
郝勇(北京石景山社区大学,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2007年毕业,肢残):
我最先考虑的是自己的身体能不能承受,工资是最后才考虑的问题
我对工作的考虑可能和身边的同龄人不一样,一般人觉得趁着年轻应该多试试不同的工作。但对我来说,工作是关系一辈子的大事,需要认真对待。从2004年高中毕业,我就开始找工作了。最先是在快餐店做服务生,后来做过媒介推广与平面设计。因为经历过很多,我找工作的标准也和一般同学不一样了。普通人身体健康,可能首先会考虑薪水怎么样,但对我来说,这却是放在最后才会考虑的。我最先考虑的是这份工作自己的身体能不能承受。毕竟身体是自己的,这个不能将就。再就是工作的稳定性,相对薪水较高的工作。另外,我还是希望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这个不容易我也知道,但是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心里总会有干劲儿的。
宋洋(北京印刷学院,电子商务专业,2005年毕业,盲人):
首先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社会人,而不是残疾人
我做过网站设计,做过外贸、产品设计等等。我觉得,前途很光明,但现实是非常残酷的。我也参加过一般的招聘会,对残疾人来讲,实际上的就业面很窄,残疾类别啊,学历啊专业啊都有限制。几年的工作经历我觉得,首先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社会人,而不是残疾人,每个人在找工作的时候可能都会存在一些障碍,但是,自己尽量做到心态平和一些,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最起码我们能享受到普通大学生享受不到的很多政策上的优惠,每年都有。希望残疾人大学生要以平和的心态正视自己,包括正视自己的能力,尽量把姿态放低一些,如果你有10的水平,把自己放在8的位置上会好一些,这样你发展的空间会更大一些。
阎立峰(北京供销学校,市场营销专业,2003年毕业,肢残):
能够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我就心满意足了
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出来找工作,我学的专业是市场营销,大学毕业以后我做过多次与市场相关的工作,但时间都不长,收入也就400元左右。其实,我对工作的要求应该并不算高,最好是能继续自己所学的专业,当然,因为身体的原因,离家近一些是更好了,至于待遇无非是能保证基本的保险,工资在一个月1000到1500元之间就可以接受了。今年的工作更难找,能够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我就心满意足了。
用人单位
郑素珍(北京东风机车电器厂人事部主任):
多与组织和同事交流
我们单位现有职工120多人,残疾人职工48人,每年都会招聘一些残疾人。从我们企业角度看,残疾人就业困难主要是因为两点。一是就业环境有了变化,比方说以前我们所在区福利企业比较多,残疾人就业还是比较容易的,但从2007年开始,国家对残疾人政策调整以后,福利企业只有40多家了,这可以说是残疾人就业困难的一个因素。二是现在残疾人大学生也存
在挑三拣四、眼高手低的情况。我觉得残疾人大学生应该降低门槛,先就业,后择业。在平时工作中,我觉得残疾员工在一些方面更让人满意。残疾人对于工作岗位比较珍惜,而且特别踏实。像我们那里残疾人员工流动就很少,残疾人员工工作都很踏实,他们工作的效率也与健全人没有什么区别。如果要提什么希望的话,我们希望国家能给残疾人福利企业更多的政策上的优惠,而在平日里我们也希望残疾人职工能和正常职工加强沟通融合,遇到问题能多向组织反映,这样不仅能使自己走出封闭的小圈子,还会让我们直接知道他们真正有哪些需要。
王美旭(味千餐饮招聘负责人):
前期不怕累,起点不要高
残疾人大学生也有自己的优点,他们很聪明,工作积极,工作做的不错,我觉得他们跟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从企业这方面来说,我们要尽量给他们敞开窗口,但是残疾人大学生也应该从自身方面有所提高:应该不怕吃苦,前期不要太怕累,要求起点不要太高,要改变就业观念。另外,残疾人员工与普通员工交流比较少,应该多交流,毕竟作为一个集体多沟通才能多进步。
相关专家
王建军(中国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主任):
就业挑选与自身定位
结合教育部的数据,残疾人大学生本科加大专有5844人,中专有4000人左右。总的来说每年的应届残疾人毕业生中,中专以上学历总共不到一万人,这个总量不是很大,但是安置起来困难很多。一个是因为用人单位挑选,另一个残疾人大学生自身的挑选也很强,我们就业机构推荐的工作他们未必喜欢去,往往不是单位把他辞退了,而是自己主动离开,他们的想法也很多,会认为有些工作太单调没发展。所以我们认为,残疾人在受到高等教育之后,自身的定位、自我发展的前瞻性评估与现实有一定差距。应当怎么让他们认识引导自己,是我们的就业服务机构、特教机构需要考虑的问题。
涂强根(中国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就业处处长):
转变观念,加强联系,提高素养
这两年因为经济危机,就业压力很大,我觉得残疾人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应该把握这么三点:首先是自己要转变观念,不能眼高手低。按照国家要求多选择去基层,先就业再择业。第二,要加强和就业服务部门的联系。一个是公共服务机构,一个是残联的就业服务机构,这样可以掌握很多信息,去公共服务机构能享受普惠政策,国家普通的对大学生的优惠政策,另外还有一些特惠政策。如果残疾大学生能够坚持走普惠加特惠这两个方面的政策,应该说对他的就业还是有帮助的。第三是,个人劳动素养和技能要加强提高,咱们每年组织许多技能培训,上学接受的是普通教育,但许多用工单位看的不是学历而是业务,看的是工作经验和操作技能。所以我建议,要多参加这种培训学习,多掌握一门技术,这样就业、参加招聘会会比一般的学生更有优势。
王显芳(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
保持心态,扬长避短
我们学校的残疾人大学生不是很多,但他们都有一个特点,素质很高。现在我们学校的毕业生都是双向选择,学校对他们很关心,会主动向用人单位进行推荐。如果要给我们的残疾大学生提些建议,我觉得首先应该提高自己的素质,做职场当中有用的人,这样总会找到合适的岗位。其次,残疾人大学生在就业压力和困难面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残疾人大学生也不例外,尽可能和社会的需求相结合,要扬长避短,要让自己身体某一方面的不足不会给别人带来不便,这是残疾人大学生在择业时应当注意的问题,也是用人单位最关心的问题。
叶先桃(安徽省铜陵市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主任):
我们有信心为残疾人大学生找到工作
从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经济危机对我们影响不大,在外地上学的残疾人大学生如果愿意回到家乡就业,我们残联有信心给他们找到工作。我们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文件,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政策。首先是摸清大学生就业的情况,本市多少人在外面就业,多少人在本地就业。第二,我们采取了一一对接的方式,对没有就业的大学生,根据文化的层次、技能掌握情况、残疾类别等进行具体的就业服务和指导,只要学生有就业愿望,只要愿意接受培训,我们就免费给予培训。第三就是信息搜集,通过按比例就业的渠道,通过福利性企业,通过社会各界公益性岗位的捐助,看看有多少岗位适合我们的大学生,尽可能争取层次高一些的、稳定一些的岗位给我们的大学生。
手机
大学生去摆摊卖肉……
研究生求职时零底薪……
十几个大学生应聘搓澡工……
正值韶华的女大学生自溺于水池,在日记中留下最后的声音:“为什么这么难?”……
当你看到这些信息的时候,你会知道,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是当初的天之骄子,而被上帝甩到世间,去尝试生活的酸甜苦辣,哪怕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哪怕他们曾经是上帝的宠儿,在今天他们共同面临着一个日渐严峻的问题―一就业。
关于就业的感受,笔者应该是很有发言权的。我们两个,一个去年毕业,一个今年毕业,正赶上经济危机和就业危机的风口浪尖,而且我们都是典型的“三无”人员――没钱、没背景、没有北京户口,这或许能代表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状况。然而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找到了工作。可回想找工作的经历,其中酸楚,一言难尽。曾经有一次参加招聘会,为了给用人单位一个比较职业化的形象,省吃俭用买了一套职业装,谁知道到招聘会的现场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谁还顾得上形象,前拥后挤,头发乱了,扣子掉了,好不容易递出去十几份简历,回到学校,双脚都磨出大水泡来,可是两个星期过去了,依然杳无音讯,而他们通常说,一个星期会有答复。到处奔波、屡次被拒、漫长的等待,亲人的期盼,由希望到失望的心理落差……这些,怎一个苦字了得!
我们如此,那残疾人大学生呢?
2008年我负责“我与残联20周年”征文栏目,很多残疾人作者投来稿件,讲述自己考大学的经历。那时候,残疾人能受教育已经不错了,考大学更是困难重重,他们人生最大的目标可能就是上大学,为什么?因为考上大学就能摆脱困境,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考上大学就等于一步登天”。经过党和政府以及中国残联的努力,现在残疾人考大学已经没有什么障碍了,可是他们又得面临新的问题――大学毕业之后的出路在哪里?如果考大学不能解决就业问题,那上大学又有什么意义?他们还依靠什么来解决生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