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课程体育教学范文

新课程体育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课程体育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课程体育教学

第1篇:新课程体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教学 新课程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制约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发展。随着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实施,我们体育老师只有不断改教学理念和方法,才能使小学体育教学变得更为有效,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一、课前充分准备,不上无准备之课

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兴趣,课前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充分。

1.制定分层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生具有差异性的特点,教师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制定,首先按照学生学情将他们分成较好、中等、较差三个等级,然后根据每一等级的接受能力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争取做到不求人人优秀,但求人人进步。体育教师还应注意在制定目标时把握好目标的难度,要求过高会打击小学生的自信心,要求过低又不能起到明显的效果,因此,事宜的难度设置非常重要,要让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既能体会挫折,又能感受成功,最终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这样才能真正领略到体育的魅力所在。

2.运动场地与器材要准备充分

这一准备非常重要,准备好运动场地和器材能达到让学生看一眼就激发起运动兴趣的欲望,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刺激产生由衷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还要给予小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践,让他们自己摸索与发现,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体会喜悦。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要求我们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为此,要实现体育教学的高效课堂,我们就必须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此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1.小组自主探究

为了变学生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的能力,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心理,在学习某些探索性项目(如篮球、足球等)时,我都会采取小组自主探究教学方式,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选派一名小组长负责。给同学们留下训练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考虑、研究、探索,最后每组派代表汇报探索的结果,然后我针对他们探索的结果做总结性评价,多鼓励学生去探索。整个课堂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情绪高涨,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良好。

2.“体育乐园”

创设“体育乐园”是我在课前或学习短跑、长跑、跳远等相对简单、枯燥的教学内容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经常采取的方式。课前我拿出各式各样的体育器械,在规定时间(8-10分钟)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玩耍,健身为主,也可以友伴自由结合,效果自评或互评,我随时巡回指导、辅导。10分钟的自由健身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满足了学生不同层次、不同个性需要,激发了学生好奇、好玩的天性,学生活动后身心愉悦、情绪高涨,再进行下面的项目训练效果会得到保障。

3.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我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特别在训练一些难度高的项目时,我会根据学生的整体素质、运动水平、兴趣爱好分成若干个小组,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学活动、教学任务。在合作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发挥,自主探索,自由交流,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都达到最大化,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合作过程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实现了共同的目标,共同分享成果,体验了成功的乐趣,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良好的情感交流、人际关系与团结协作能力。

4.“游戏超市”

游戏每个学生都喜欢,把游戏贯穿于教学中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但如果一节课或一周只玩一个游戏,喜欢这个游戏的学生会很积极、主动参与,不喜欢这个游戏学生兴趣则不高涨,勉强参与而已,最后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据此,我大胆采用“游戏超市”的教学方式,同时给学生提供好几个游戏,分别说明游戏的规则、方法等,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并互相参与,我只是给予恰当的指导。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游戏,玩起来就会投入,教学效果甚佳。

三、兼顾身体素质和德育功能强化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它对推动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到动力、导向和保证作用,是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实体育教学的本身就还包含了德育工作的内容与方法。例如观看奥运竞赛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各种团体竞技比赛能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奋力拼搏的精神;各种集体项目的练习能够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各种高强度,大容量的训练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在德育工作方面的优势,全面提高小学生道德水平。

四、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有效的评价能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传统的教学评价偏重于学习结果,忽视了学习过程,导致评价缺乏激励。这对能力差但平时表现积极的学生很不公平。新课改以来,体育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每个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评价,力求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也能行”,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如教授投垒球,如果全体学生都用同样标准的垒球,那些体质弱、个子小、力量差的学生会很吃亏,得不到较好的成绩,评价结果也就不会科学、准备。如果再加入一个集中动作的评价,注重学生执球的动作要领,忽视结果,这样学生就不会过度在意自己的结果,就可以集中改进自己的执球姿势,而执球姿势是练好垒球最重要的环节,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今后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广大体育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新课程意识,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和需要去安排体育教学内容,改进教学形式等,以此提高新课标的进一步实施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刘涛.怎样充分利用与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J].中国学校体育,2003,(04)

第2篇:新课程体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 健康 体育教学

Simply talking about new course reformation and new PE teaching

WANG Chang-zheng

Abstract: How to carry out new course standard and carry out the requirements of new outline in PE teaching? The article makes some attempt of using new course reformation combining with teaching practice, and discusses how to make course plan design of PE innovative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expatiating the basic theory of "PE innovative education" to make own effort to make innovative education practice.

Key words: New course Health PE teaching

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崭新课题,体育课教些什么,该怎么教?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认真学习新课程的内容,抓住新课程改革的中心,有针对性地学习本专业的具体内容,领会其精神意图,学习、研究和改革实践相结合,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选择、更新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在体育课教学中作出一些新的尝试。

一、新课程改革中对学校体育改革的新思路

新课程是指2000年国家开展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新课程改革遵照:“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相结合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实际发展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1.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国情,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具有责任感: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具有民主和法制精神;形成初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适应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乐于创新、勤于动手,具有关心和保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身心健康、体质强壮,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

2.新课程中对学校体育的定位

在新课程的结构中重新界定了学校体育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是“基础教育”,而不是以往的定位:“是整个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国家教育部新编的《体育与健康》新大纲从2001年在全国实施,不仅从名称上把过去的《体育》改为《体育与健康》,更重要的是指导思想和教学观念有了重大突破,确定以健康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是与育人总目标要求一致的,因为健康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第一位的。新课标中还对新的健康概念予以阐述,即:“健康三维观”(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健康五要素说”(身体健康;情绪健康;智力健康;精神健康;社交健康)。新大纲还十分强调体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政策,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健康是每个人生存、生活、学习、工作的前提。新大纲的首要任务是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而改变以往的提法增强学生的体质。强调通过“三基”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自我锻炼,自我评价,为身体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奠定扎实的基础。在思想品德方面,强调了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功能,在教学内容、方法运用、成绩考核、教学评价等方面都作了重大改革。以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为核心,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程度为标志,贯彻以学生为主题的思想。新大纲在层次性、实用性、灵活性、特色性、人文性等方面都进行了补充和改革,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能,给学生有较大的选择余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二、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尝试

1.激励学生的活动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兴趣是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内部驱动力。”有兴趣才会有积极性,新课程非常重要的点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兴趣,竞争等手段精心策划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即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有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的教育工作都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不是每一种教学方法都能达到这一目的。笔者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情节式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力一面效果特别明显,通过游戏、故事、动画等学生平时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体育课灵活多变、迭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爱好得到发展,兴趣得到培养。在激励学生的活动兴趣方面,还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环境、生活经验、地域特点等条件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成富有趣味性且生活化的游戏,学生会更有兴趣,会更加积极地参与。②适当制造一定的紧张气氛。适当的紧张气氛会使学生有紧迫感,利用比赛形式进行活动可以促进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提高竞争意识,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更加努力地完成锻炼活动。③“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运用丰富的语言激励学生,要恰当地把握机会多给学生鼓励。如:“大家看某某的表演他做得真棒”,“我相信你能做的更完美”,“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你做得很好,继续努力”等语言进行激励,丰富形象的语言鼓励不仅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满足,还可以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活动的积极性。④此时无声胜有声,当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色时,教师对对他们的微笑、点头、竖大拇指等非语言性动作奖励也会给学生莫大的鼓舞;教师经常走近学生拍拍肩、摸摸头等,都是对学生表示出一种无声的赞扬,对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2.创设主动探索空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及新大纲的构建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阐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教材的总体设计,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方法运用等,都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的,体育教学改革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尝试和探索。在日常教学中当任何一种器械摆在学生面前时,老师都不告诉学生怎样玩,而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自己创编各种游戏玩法,发挥其创造性思维,然后进行比较,总结出更合理、更科学、更有趣的进行推广学习。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学生在活动中发展了思维,在思维中获得探索成功的喜悦感和满足感,增强了自信心和独立性,培养了创新精神。

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让所有的学生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有所发展,是新课程改革中评价体系的中心思想。《体育与健康》新大纲中对评价内容及态度、进步幅度、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为重点,有利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发展水平不同、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那些动作发展好的学生适当提高难度,让他们“玩得有劲”,对那些动作发展较差的学生适当地降低动作难度和要求,使他们也体会“成功的快乐”,特别是对那些动作技术水平一般且学习又很刻苦的学生更是一种激励。做好这点也是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改革中灵活性、层次性的要求。

4.全面贯彻落实“健康三维观”

《体育与健康》新大纲确定以趣味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以育人为总目标。现代健康概念中有明确定义: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贯彻落实“健康三维观”也是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有意创设一些困难情景,让学生经历一定的挫折,培养学生勇敢、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完全意义上的健康。我们要抓住新课程改革这一契机,探索出更多更好的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新方法、新手段、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靳玉乐等.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第3篇:新课程体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新课改;中学

一、正确理解新课程的含义

我们一直在说,做好中学体育教学首先就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那么什么是新课程的理念呢?在我们体育教学过程中新课程理念是这样要求的:新课改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要把学生的健康第一定为课程的中心目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强调的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的发展。但是这里所说的“健康”不单单指我们体育课所强调的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运动与参与和运动与技能这四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体育技能的专项知识,还应掌握体育生理、心理,卫生健康、社会安全等一系列技能,意味着我们教师要在新的课程理念下,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从而形成正确的、全新的教育观。

二、新课改下要创新教学模式

1.体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学校理论认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追求运动技能的规范和增强体力。这样教育出来的少年学生都是成人化动作、成人化思维。体育新课改背景下,快乐体育教学法力图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在追求学生体育知识技能提高的同时,也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一方面要让学生个性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以及参与运动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充分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也让体育教学过程又能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帮助学生更深地挖掘其从事运动的潜力和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在快乐体育思维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表现美的情感和能力。促使学生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体育教学是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的,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强调体育教学过程师生的交往、互动状态,这是与传统教学的重要区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但是,新课程标准实验下的一些体育课堂却出现了强调“讨论式”,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硬性规定一堂体育课教师的讲解不得超过十分钟,体育教师必要的传授、点拨也被视作没有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过去是教师问学生,现在完全由学生问教师,课堂似乎成了为体现学生主体性而进行的“教师答学生问”,这就把过去的师生关系完全颠倒。学生为主,教师则处于从属的地位了,师生关系被扭曲。其实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并不矛盾,要发挥教与学基本功能的作用,就要把以学生的学作为教学的主线,而体育教师的导,作为实现学生为主体的保障。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学不知道的、不易想到的和难理解的,也就是说在学生最需要之时、最需要之处给学生以指导和帮助,由此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恰当地把握教师讲与不讲、多讲与少讲的度,既能发挥教师施教的个性特点,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而真正体现出在新课程标准下师生的和谐关系。

3.改进体育教学方法

从尊重个人选择出发,新课标对教学方法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这意味着教师可以在保证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自由选择新旧教学方法,可以从旧的教学法中吸取有益的因素并对其进行改造,同时适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给学生尝试的机会在教学中,给学生尝试的机会体现在课程选择和课程教学两个方面。在课程选择方面,教师可以给学生尝试选择体育项目的机会,并通过体验项目来决定自己是否喜欢和适合该项目。这符合新课标中强调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要求,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启发和引导的作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素质是不是适合所选择的项目。传统的课教学,往往是老师进行示范,然后分解教学。这种授之以“鱼”的方法,抹杀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只是一味模仿老师的动作,而不能自主地去体会运动本身。如果让学生先去尝试体会,在尝试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弱点,同时教师有针对性地去观察学生的动作特点,然后对其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也可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在新的课程体系下,借助多媒体手段,放一些体育比赛的录像或与体育相关的电影,作些即兴的点评,即加强学生对体育理念的理解,同时也加强学生现代体育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4.开发有特色的体育项目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和特色,其内容纷繁复杂,风格各异,既有竞技性,又有娱乐性、趣味性和健身性,经过世代传承,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我国体育文化中的瑰宝、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锻炼价值和教育作用。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对象,制定出接近他们的年龄特点、生活方式及民族习俗的体育教学内容,精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普及性的传统体育项目,运用到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中。如:满族的珍珠球,朝鲜族的跳板、秋千,蒙古族的射箭、角力等。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贯彻到学校体育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接受教育,培养团结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和激起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5.要建立科学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

随着中学体育新课标的出台,在评价方面提出了全新的理念,新课程标准评价基本内涵表现为: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在评价方式上强调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相结合;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注重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评定;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但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问题重重。

参考文献:

第4篇:新课程体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体育 教学 方法 活动

大力推进体育教育尤其是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不但关系着教育改革的成效和个人的健康发展,而且关系着国家对全面发展的后备人才的需求,更关系到国家进步和强大的百年大计。笔者结合相关理论和多年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对小学体育教学谈了几点看法。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十分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情感体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三直接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理念的提出让教师感受到的最大冲击就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冲击。以往那种我发命令你执行的教育理念就要被一种和谐、自然、默契配合的氛围所替代,以往那种教师高高置于学生之上的观念可能也会被教师始终置身于学生之中不分彼此地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做法所取代。教师角色的转变是为了让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发挥应有的功能。

新理念、新课程、新课堂,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这就是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学内容的研究者、教学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由原来的讲解员、传授者转变为指导者、合作者,放弃“主导”,重视“引导”,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教学评价多样化,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可以提供教学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地调整和改进教学,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笔者在课题中最常用的评价方法有:言语评价(表扬的语言)、行为评价(微笑、抚摸、握手等)、物质评价(糖果、小星星、学习用品等),同时还让学生相互评价。

三、建立对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对转变学习方式有利的课程理念,在这些新的课程理念的关照下,新课程确立了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新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和谐、个性化地发展。体育课程改革十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法”,注重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趣的气氛中和愉快的体验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让学生自主练习,通过尝试、探索,学会学习的方法,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此外,还要加强教学民主,和学生一起研究和改进教与学的方法,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多采用游戏活动(但每节课不得超过3个游戏)、集体性的运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行为,多给学生提供互相帮助、互相指导的机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多为学生提供创造活动机会。如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想象各种动物的行走姿势,中、高年级参与一些游戏规则和方法的制定及改造,多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潜在功能进行探究,多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要避免自主变成自流、合作有形无神、探究过于泛化,或将体育课上成纯粹的游戏课。

四、教学内容要生活化,让学生乐于参与体育活动

体育源于生活。体育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越接近学生的经验,学生就越感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要善于把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常常发生的事件与体育课程结合起来,挑选学生平时熟悉的、喜欢的、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设计学生能够参与、乐于参与的体育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并能够掌握一些生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身体和心理方面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如:利用投掷教学内容,笔者在中、低年级教学中创设了《劳动的丰收》情景,通过“劳动模仿操:播种——丰收”等情节的贯穿,创设快乐的田间劳动情景,使学生不但能在具体的情景中得到学习和锻炼,同时也能用心灵去感悟劳动者的可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强化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培养高度的责任感

第5篇:新课程体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 快乐教学 体育课改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发展、蔓延,体育课堂上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但是令体育教师懊恼的是新课程下该怎样去上课。无论从教材还是《体育课程标准》上来看都没有说明如何组织教材,怎样上也没有特定的要求。体育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体育教学又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经过一年多的尝试初探,笔者认为,让“快乐体育”贯穿课堂,把“教”与“玩”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让学生在游戏中趣学

实际孩子自己也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兴趣游戏。这样学生在游戏玩乐中既满足了自身的多种需求,又达到了趣中练、趣学、学有成效的教学效果。兴趣是启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它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集“情景性、趣味性、新颖性、竞争性”为一体,深受广大少年儿童所喜爱。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根据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我把游戏作为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游戏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每节课都给学生以游戏的机会。课前经常让学生做一些集中注意力的游戏:“摸四位”“大小葫芦”“红黄蓝绿”“弹钢琴”等,使学生在一开始上课就能够达到思想和精神的集中,同时配合学生喜欢做的或自己遍创的游戏:“贴烧饼多样”“木头人”“大泡泡小泡泡”水果比赛“等为上好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课中,让学生做教师规定的创编游戏:多样接力、滚雪球、跳跃游戏、巧过封锁线、一驾马车、智取红旗等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展现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后经常让学生做一些放松肢体的游戏:形象泼冷水、气球爆炸、充气,小树发芽、火车零件修理、意念放松等使学生达到肢体和心理的充分放松。

二、让学生在情境中愉快学

情境教学是前几年所提倡的,它能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至今仍被教育同行所关注、重视和沿用。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很多内容教师都能创设适宜的情境使学生较愉快的接受知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如在教跳跃教材时:根据学生对小动物的偏爱,让学生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跳过教师设置的“小河沟”,如何跳的更远、更轻松、更省力?使学生在探询答案的情境中产生求知愿望,进而把这种欲望转移到跳跃方法的学习中。

又如较枯燥的体操、队列教学,我根据学生对解放军的崇敬之情让学生背着枪支去军营体验解放军的生活。到达军营看到解放军在教练员的指挥下纪律是那样严明、训练是那样刻苦,在烈日炎炎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豆大的汗水从脸颊往下流,但是他们却纹丝不动。他们站的是那么笔直,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感想如何?假如你是一名小站士你会怎么做呢?从而激励学生在迫切当好优秀战士的愿望下顺利进行队列体操教学。 转贴于

三、“快乐”游戏式教学方法的尝试

游戏是一项最受少年儿童喜欢的综合性、集体性的体育项目。它具有一定的竞赛性和趣味性。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快乐、愉悦、和谐的情感与气氛。在游戏教学中,还可通过情境的创设,实施情境教学方法,让学生沉浸在一定的情境氛围内,使少年儿童寻求现实生活场景,与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相协调;通过游戏中情境的创设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并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通过情境的创设,为学习田径、球类等项目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爱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比较容易模仿和接收新鲜事物,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侧重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游戏形式渗透在教学中,寓教于玩。小学生的情趣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和游戏相结合,且通过情境的创设、实施情境教学,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也能在游戏中体现教学内容,并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以生活情境展开教学,促进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一项游戏只有一种游戏方法,而我在教学中一般采用多种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如:“织鱼网”,教师先创设情境,“海上有很多鱼,我们要去捉它们,怎么办呢?”学生说用鱼网捕捉,教师讲解游戏方法,“织个鱼网”捕鱼,我把学生平均分成人数相等的六个小组,进行织鱼网游戏,学生每人手拿一根布条,教师预先拿两根标枪插在泥地上,上面平行地系着两根绳子,让学生听到口令后,跑过去织鱼网,看那一组最先把布条系完那组为胜,然后再让学生把织好鱼网的布条解下来,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仅能反映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使游戏活动的气氛更加活跃。接下来我再让学生用织好的鱼网捕鱼,先让三名同学手拉着手做鱼网,其它学生分散在半块篮球场上当鱼。用两张网同时捕鱼,捕后连接起来,三人的手不能分开,接着由五人组成鱼网,用两张网同时捕鱼,要求:1、不出圈,不破网;2、碰到就算抓到。通过教学我认为采用了多样的游戏方法,能激活了同学们的活动情绪,既提高了同学们的反应能力和灵敏性。

第6篇:新课程体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体育教学;教学思考

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现在基础教育中的一次深刻变革,新理念、新教材和新评价,对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和更严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溶入新课程。做为新时期的高中体育教师如何去发扬传统教学的优势,又能尽快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做为一名高中学体育老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新课程的要求谈谈我个人一些看法。

一、建立良好的健康思想

随着生产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物质生活的较大改善以及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多,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参加健身锻炼的人日益渐长,健康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每天晨练、跑步、打球的人络绎不绝,加入体育锻炼的人群越来越广,终身锻炼的意识已深入人心,从增进学生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二、关心学生,关注学生成长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的无兴趣,学生学的无乐趣。新课程以“以一切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如,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三、调整状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在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

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真正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和身体不好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和能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指导者,传统的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更是成绩的判定者和绝对的控制者,而且,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合作者,使教学过程转变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例如,在学习广播体操时,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纠正错误动作,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了让师生共同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学习的方式,学生先跟着多媒体演示观察、模仿创造发现学习等步骤,在老师的鼓励和学生的共同探究下逐步掌握基本要领。整个过程教师只是学生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在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中学生帮助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师生如此合作起着事半功倍效果。 四、创造新教学模式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体育教学法层出不穷,有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动机迁移法、成功教学法、创造思维法、兴趣教学法等,从而改变单一的传授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在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五、改变传统模式,构建新开型结构

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来自苏联的“四段教学模式”,其表现形式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目标单一,组织形式死板,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培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如在准备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跑完之后就是做徒手操,无论遇到什么课题都是如此。这种固定模式的教学结构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活动时间和空间,阻碍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对体育活动散失兴趣,不利于创造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第7篇:新课程体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 和谐教育 体育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表现在教育领域就是和谐教育。

1传统体育教学中不和谐因素分析

传统体育课堂教学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的过程,基本上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单向传递,课堂教学氛围过于简单,师生缺乏交流,这以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新课标对体育教学的需要,其不和谐因素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1)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的不和谐。(2)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的不和谐。(3)教师自身掌握的知识层面与学生需求层面的不和谐。(4)统一尺度的评价方式和学生个体差异性的不和谐。

2和谐教育思想理论依据以及概念界定

2.1和谐教育思想的理论依据

和谐教育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中源远流长,并且有很长的生命力,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思想。

(1)中国古代教育论著。《学记》指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思是,优秀教师的教学,在于善于引导: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道而弗牵,师生关系才会融洽;强而弗抑,学习起来才能愉快;开而弗达,才能独立思考,这就叫做善于教育诱导。这就是和谐教育思想的一种阐释。

(2)世界教育理论。主张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性教育”的教育理论,主张师生应以情感交流为特征;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理论,强调教育过程应最大限度地发扬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强调应以和谐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2.2和谐教育概念解读

和谐教育就是以科学理论指导,以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需求相和谐为宗旨,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从教学过程上可以认为,和谐教育过程应是师生平等相处、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民主合作的过程,而且,和谐既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又是一种动态的优化过程,也是教学追求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

3 课改下和谐体育教学的重新认识

3.1转变教学观念,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按着新课程标要求上课,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框架,拓宽了课程学习内容,教学“以人为本”,从“健康第一”的角度和学生的个性出发,尊重学生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给学生一个充分发挥、创造的空间。对于学生来说,体育学习上一点一滴的成功,都是他们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根本源泉,都是树立学习信心的根本保证。对于教师来说,会找到教学方向,找到目标,使教师在教学上认识到:体育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学行为上“教师要学生学”向“学生自愿学”的课堂转变,达到教师的合理教育引导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的有机结合。

3.2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和谐体育教学的基础,课堂教学就是通过师生、生生的多边互动,通过相互的沟通理解,信任砥砺,不断形成的。教师在授课中是主导,是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处于学习主体地位。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主动与学生进行“朋友式”的双向交流,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3.3精心设计和谐体育课堂教学

和谐体育课堂有利于启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积极思维与理解、学生自觉性的培养、开发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个性特点和集体荣誉感。

3.4注重引导,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合作意识应是个人意愿、感觉、情感、思维等过程的心理总和,主体意识、情感意识、参与意识是合作的重要因素。

(1)强化主体意识的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不但要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还要全面观察分析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的潜在的闪光点,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使他们的思维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

第8篇:新课程体育教学范文

一、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例如,在上一年级立定跳远课时,我改变了以往惯用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纠正错误动作”这一传统的“格式化”教学方式,采用了让学生在师生共同创设的虚拟的动物王国运动会中,学习模仿各种动物的双脚起跳、双脚落地(立定跳)的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思考创造发现学习等步骤,在老师的鼓励和师生共同探讨、实践下掌握了动作技能。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服务者,在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中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一旁起着鼓励、促进作用,如此合作教学较以往事半功倍。

二、制定适应新课改的课堂教学目标

体育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突出体育教学的全体性,把学生间的显著个体差异作为确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多层次教学。当然,在层次的划分上,一个学生一个目标是不现实的,但把学生分成几个身体条件相近的小组则完全是可以做到的。这样做,能使每个学生都有相宜的目标,让学生的个体要求和教学目标尽可能地统一起来。并使学生明确知道,只要自己达到这个目标,就是成功者。

1、直接性的教学目标:指向学生传授“三基”,教会学生一些必需的运动技术、技能和基础体育知识,发展学生的素质。2、发展性的教学目标:指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技能和习惯。3、可持续性的发展目标:指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开发学生智力,体验良好情感,体会运动乐趣,陶冶高尚情操,塑造完美人格,努力实现体育课的“启智、求和、调心、育人、健身”目标。

三、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探究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所以教师选用教学方法时要重视学生的合理要求,提高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并创造条件使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成功的满足,引导学生增强体育意识和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必须考虑以下几点:1、教学时,教师应提出多种练习方法,供学生参考,使其择好而行,以适应学生因身高、体重、智力、运动动机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在心理上得到满足,生理上得到锻炼,都能获得新知识,并在技术上得到提高。2、重视学生个体的培养和发展,满足学生的创造欲,不必过分强调行动一致,提倡“形散而神不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结构

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来自苏联的“四段教学模式”,其表现形式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目标单一,组织形式死板,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培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第9篇:新课程体育教学范文

一、关爱。

热爱学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起码的要求。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学生在中学阶段,其心理的基本需要中情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师爱能营造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对孩子多一些理解、信任、尊重、宽容,少一些批评、埋怨,可使学生产生信赖、仰慕和感激,进而去追求成为老师所导向的人,所以教师必须敞开胸怀“爱”学生,这是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首备条件。我所任教班级中的一个比较调皮的学生,活泼好动,不注意课堂纪律,在一次体育课中,由于没有掌握动作要领,导致他的脚踝受伤。我没有训斥他,而是快步跑到他的面前,问明了伤情,主动帮助他脱掉鞋子、袜子,认真的为他做起了按摩,由于我太投入的为他按摩,以至于没有看到孩子的表情。等我抬起头,问他还疼不疼的时候,我看到孩子哭了。我问他,是不是还疼,要是不行就去医院。孩子激动地说:“老师,谢谢您!” 听到孩子的这句话,我心里也热乎乎的。自从那次以后,这个学生每次上体育课都积极帮忙拿器械,主动关心帮助其他学生,改变了以前“傻调皮”的毛病。

二、平等。

就是放下教师的架子,平等的和学生交流,和学生交朋友。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虽然还有点儿稚嫩,不那么成熟,但他们同样也渴望得到和大人一样的待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最值得信赖的,至高无上的,但是由于我们经常高高在上的说教,在师生之间形成了一堵无形的墙。如果想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我认为就必须要耐心、真诚地关怀学生,平易近人的与他们做朋友是最好的方法,可以与学生一起学习和探讨,用平等的眼光看待这些“小大人们”。教师与学生谈话的时候,居高临下,冰冷的态度,空洞的说教,一味的批评,都会导致学生的厌恶情绪,讨厌你,害怕你,从而远离你。所以,我们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用爱心感化他们,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们接受你、信任你、喜欢你。这样在相互尊重的情形下,更有利于开展教学工作,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在一次队行练习时,我改变了用命令式口语指挥学生练习的传统,先做完一套动作,接着和学生们一起喊口令,并按照口令共同做动作,然后由学生轮流带领全体师生喊口令,做动作。在这个过程中我成了学生中的一员,和他们的交流不再困难,有的学生还说,老师您的这个动作不标准等等之类的话,我感觉这节体育课的气氛很好,因为老师就在他们中间,老师同样也会犯错误,老师没有摆架子,所以他们学习的劲头十足,感情都非常投入,于是很快学生们都学会了整套动作。

三、激励。

激励学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可能都会用到的方法之一。怎样更好的用好“激将法”,值得我们探讨。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励、需要和动机有密切关系,当产生某种需要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不安的紧张的心理状态,这是激励的起点,在遇到能够满足需求的目标时,这些紧张的心理状态就会转化为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某种新的生理、心理要求又满足不了,从而又产生出新的需要和刺激,于是又引起新的行为和激励过程,如此周而复始,延续不断。学生的学习是由动机激起和推动的,学习兴趣是内部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激励学习最有效的动机。

激发学生的动机和兴趣,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年龄、性格、爱好、特长及学生的自身需要;其次要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娱乐因素,运用体育特有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好奇欲、求知欲、探索欲。第三,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多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使其做到“亲其师,信其道”。第四,要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体育兴趣。在一次教学生做双杠动作时,一名男生身体素质很好,但是由于恐惧、害怕而不敢上杠,即使上了杠,也不敢做动作。在这时候,我把全体男生集合到一边,把一名双杠动作做的很好的女生叫过来,让她演示双杠动作的要领,当她演示完后,我走到刚才那位男生旁边,拍着他的肩膀说:“你能行”。结果这名男生一看连女生都做得这么好,又有这多男生在旁边看着,激起了他的斗志,加上老师的鼓励,他走到杠前,双手抓杠,利落的上了杠,几个规定动作完成后,稳稳落地,全体师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四、赞美。

学生普遍存在着爱表扬怕批评的心理,如何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点,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就要恰到好处的“评”。心理学家认为“赞美犹如孩子的营养剂”。一句由衷的赞美,可以让丧失信心,在困难面前徘徊止步的学生鼓起勇气,让表现好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的加以表扬、鼓励。在运动之前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地完成动作,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学生实际出发,给进步学生以鼓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荣誉感及自觉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批评时,根据学生心理,把批评放在赞扬之后,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有一学生的体育技能较好,但纪律观念差,在集体中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我在当众赞扬他的基本素质和运动技能之后,点出要当一名优秀学生,还需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该生听后,默默的点了点头,此后明显加强了对自己的自律。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强化这一理念,是新的课改形势下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如果做到了上述几点,我们的体育课堂就会变得更加和谐,不仅仅是给学生一个健康的身体,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正视困难,树立勇于挑战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