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道理与桥梁专业技术范文

道理与桥梁专业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道理与桥梁专业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道理与桥梁专业技术

第1篇:道理与桥梁专业技术范文

关键字:道路;桥梁;养护;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way transportation, heavy traffic increases rapidly, so to strengthen the reasonable maintenance of the bridge is very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the road and bridge management issues in the analysis, and proposed the maintenance strategy.

Keywords: road; bridge; maintenance;

中图分类号:U4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伴随城乡一体化建设规模的不断发展,大规模的立体交通体系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桥梁数量的与日俱增已经给城市的道路管理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城市道路桥梁管理和养护维修的任务也在不断加大,相应的责任也越来越重。

一、道路桥梁日常养护的重大意义 虽然在道路桥梁日常养护上做了不少工作,但从这几年的养护维修情况看,我们还是习惯于等到路面损坏了,才进行维修,出现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况。这既有没有充分认识到日常养护重要性的主观原因,也有一些体制上的客观原因。日常养护实质上是一种长周期的强制保养措施,它是在道路桥梁处于良好状况,或者是有某些病害先兆时进行,是一种费用—效益比非常良好的养护措施。美国科氏路面解决方案提到,美国道路业曾通过对几十万公里不同等级道路的跟踪,发现这些道路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有一个共同的变化特征:一条质量合格的道路,在使用寿命75%的时间内性能下降40%,这一阶段称之为日常养护阶段,如不能及时养护,在随后12%的使用寿命时间内,性能再次下降40%,从而造成养护成本大幅度的增加,这一阶段称之为矫正养护阶段,并通过调查统计得出每投入1元日常养护资金可节约3—10元矫正性养护资金的结论。目前,大修周期一般为6~8年,我们只要加强日常养护,将大修周期延长1~2年,也可以创造很好的经济效益,所以,从经济上可看出日常养护的重大意义。

二、道路桥梁设施的管理问题

1.道路桥梁设施档案资料不齐。据调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现有道路桥梁技术档案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着不全、错漏甚至缺失的问题。 我们在近几年的桥梁检测与管理中,虽对道路桥梁静态数据进行了部分修正与补缺, 但由于道路桥梁的竣工、巡检、养护技术等其它资料的不全,导致数据的准确性与可信度较低,不利于我们对桥梁管养工作分析。

2.道路桥梁管理模式和手段落后。我国的道路桥梁管理仍为落后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缺少科学的、系统的检测评价方法。大多道路桥梁的养护管理都主要根据工程师的经验来进行。通过对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部分地区的调查,约30%的道路桥梁需进行不同程度上的维修处理,急需加固改造的道路桥梁约占总数的6%,但30%~40%的道路桥梁技术档案却已丢失。严重影响了道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

3.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在大多数城市中,虽有专业人员负责道路桥梁养护工作,但很多道路桥梁养护管理只有一些简易装备,难以承担高端养护管理工作。

其次,道路桥梁养护管理这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养护管理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应该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非专业养护管理人员很难胜任。道路桥梁养护技术人员,应该深入了解国内外道路桥梁的病害,然后在自己的工作中有针对性的作相关工作,提高养护水平。

4养护经费投入太小。据统计,我国每年对道路桥梁养护投入的经费相对于道路桥梁的病害相对较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道路桥梁养护工作的开展,使得养护工作时常歇置。

三、做好生产计划、日常养护工作

为了确保市政设施的完好,在不宜施工的冬季,技术人员一方面加强业务学习,安全培训,另一方面对全市道路桥梁进行普查,建立健全道路、桥梁基本资料卡,把破损的情况记录下来,由生产技术科编排全年和每月的工作计划,统一进行养护维修。对车行道路面、各种井口进行维修,对破损、高低不平、松动的人行道进行修补,确保道路基础设施完好率在85%以上。

在进行道路维修养护时,我们根据《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的要求,不同的病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针对性的修复,把握季节气候特点进行养护,力求整修出新,提档升级。干旱季节,开挖路槽处理病害,抓紧在汛期之前,及时封补沥青面层裂缝,高温季节适时处理泛油、拥包、波浪等病害,并根据病害程度分为单、双层沥青面层。在修复沥青路面时,必须先用铣刨机洗出外形,修成一定的几何图形,再进行整体罩面修复,以使修复的路面接茬平顺、美观整齐、平整密实。当天不能修复的路面,设置安全标志。如原路面为混凝土路面,用切割机切割到原基础,原板块损坏较大时,整个拆除。对一些高低不平松动、碎裂的人行道挖开重新铺设,损坏严重的找平或按照新型的人行道结构进行修补,逐步用荷兰砖代替了彩板,不仅基础的强度和砖的厚度提高了,而且美观大方,抗载力强。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我们加大了城市道路维护机械的投入,近年来依次添置了摊铺机、压路机、和载重汽车等。

四、狠抓质量管理,降低养护成本,延长道路使用周期。

第2篇:道理与桥梁专业技术范文

关键词:路桥;建设;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U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of guangzhou city, the urban road &bridge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business also vigorous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for the urban road &bridge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ridge maintenance and construction of some of the views.

Keywords: luqiao;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management

0. 引 言

自古以来,筑路修桥一直是行善积德的好事,路桥的修葺一直是关乎民生的大计。进入了改革开放以后,若要富先筑路的道理为大家普遍接受,广州能成为华南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了便捷的交通,在今后,广州经济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路桥的建设和发展 到目前为止,该市的市政道路和公路建设也正朝着稳步有序的方向发展,道路网格化也初具规模,这些道路网络已为广州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现代城市发展对城市道路和公路的使用也提出了相应的更高要求,现代道路已不仅停留在道路的通行能力的满足 ,而更侧重于突出城市的面貌和环境改观的综合,为此我们在道路建设和管理中提出了畅绿洁美的要求,着重建立建设和管理并重的理念,全面规划科学设计创新制度专业管理,将路桥建设和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1. 路桥养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1.1路桥管理部门职能不完善。由于受人员、资金及设备的影响, 对路桥病害部位不能及时检测及养护, 造成路桥带病作业, 影响了路桥的良好使用。

1.2历史原因造成的“先天不足”。在建路、桥时受资金和技术力量等因素影响, 难免存在设计、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手段等方面的问题, 施工质量存在一定的缺陷, 从而影响到路桥的使用寿命。

1.3繁重的交通运输量及大量超载车辆的运行。由于运输量的增加, 不仅导致道路的病害出现, 也加快了路桥病害的发展, 使路桥的寿命和使用状况大大降低。

1.4环境因素对路桥的危害。在风、霜、雨、雪等恶劣气候的侵蚀下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使路桥在交付使用后, 会逐渐出现裂缝、破损、锈蚀、变位等现象, 由于在日常维修养护中缺乏经常性的检查,早期病害不能被及时发现而得到有效处理, 最终使得钢筋锈蚀、小裂缝发展成大裂缝、混凝土发生脱落等,正所谓“小病不治酿成大病”, 导致路桥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衰老加快。

1.5在路桥的日常管养技术工作中, 因资料的不完善、欠缺等, 难以系统、完整地建立和完善路桥技术档案, 造成对路桥的经常性和定期检查不能及时进行。

2. 路桥建设方面

2.1择优聘用项目负责人。施工项目管理要求强化组织协调作用。由于工程项目在施工生产活动的单件性,一旦产生问题难以补救会造成不良后果。参与施工的人员不断在流动,组织工作量很大;施工环境在露天作业,工期长需要的资源广。整个施工活动涉及到复杂的经济关系、技术关系、法律关系、行政关系和人际关系等,故施工项目管理中的组织协调工作最为艰难、复杂、多变,这些都必须通过强化组织协调的办法才能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其强化的关键就是优选项目负责人,选用德才兼备的项目负责人是施工企业搞好项目管理的重要条件和首要任务。项目负责人应具有独立的指挥能力和决策能力,具有一定深度的专业技术知识,具有相当广度的专业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具有高超的领导艺术和良好的组织管理及协调能力,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现场施工阅历,还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使之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必须的体力以适应施工艰苦环境的要求。

2.2提高施工管理中的科技含量和规范施工行为。为了提高施工管理中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推行规范化施工,必须力求提高管理队伍的科学技术水平。首先,要加强施工质量自检人员的培训,为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创造良好的学习锻炼环境,促其成才;改善施工质量自检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其二,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工程技术施工规范,严格执行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程序,加强质量管理中的开工申请报告、质量验收单、中间交工证书三个主要环节的质量控制。加强管理和跟踪质量监督,扩大预先提示范围,在每个施工环节中做到人员、时间、工作三到位。其三,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做好交工验收的质量自检工作。工程完工后,交工验收质量鉴定工作尤其重要,作为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制定质量监督实施方案,组织人员,认真检查,公正、合理、客观的评定施工质量情况,按分项、分部、分单位,对工程逐项认真评定,提出质量鉴定意见,处理好施工质量缺陷,提请交工验收。

2.3加强机械化施工水平,确保工程质量进一步提升。施工机械的配备、选择、使用和维修要合理。正确选择施工项目机械就是保证施工机械处于良好状态,减少闲置和损坏,提高使用效率及产出水平。配备机械时应综合考虑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使用费和维修费、能源耗损费、占用操作人员和辅助人员的数量、安全性、稳定性及操作难度和灵活性。合理组织机械设备施工,加强维修管理,实行人机固定,坚持使用效益与个人利益挂钩,培养机务队伍和特种机械维修人员。

2.4施工要出精品工程。项目是展示企业形象最直接、最有代表性的窗口。从微观的角度

说,社会从项目了解企业,企业从项目走向市场。社会各界、建设单位往往通过这个窗口看企业,通过项目管理到位不到位,施工人员精神状态高不高,工程质量好不好,工程进度快不快等各方面的情况来了解和评价企业。从宏观的角度讲,每一个项目也是政府对外展示经济、文化、形象的窗口。

路桥建设的项目管理直接体现在工程施工和工地管理上。施工成本的控制,科学管理的实施,先进工艺、先进技术的运用,经济效益的获取,都必须通过创新管理来实现。在项目管理中要切实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施工规范,力争做到项目上的一切行动要以“建精品、创名牌”、“开工必优、一次成优、全面创优”的标准要求为目标;要注重理解设计、科学组

织,立足实际,积极探索适应市场发展的道路,树立精益求精的精品意识。

3. 路桥管理方面

我们在公路网管理中一直强调“建管并举”,说明养护管理和建设管理负有同等重要的责任,如何将公路管理好养护好,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3.1坚持专业管理。

养护工作并不是道路建设的附属工程,它是路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技术性、 理论性、知识性比较强的工作,所以养护人员必须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做出准确治理方案。这首先需要一支懂业务、懂技术、懂管理的职工队伍,针对目前情况,要达到这一点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来解决职工业务水平的提高。如制定各部门、各岗位用人标准,在符合标准的人员中优中选优,竞争上岗,对于在岗人员必须进行各自领域的专业培训。养护工作比较苦,越是恶劣天气的时候,越是工作的繁重阶段,夏冒酷署,冬顶严寒,每天步行几公里是常有的事情,养护事情繁多,重复性大,连续性强,涉及面广,必须培养造就一批即能当“指挥员”,也能当“战斗员”,即具有“一专多能”的人才。我们必须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推广应用于公路养护工作。如路面冬季修补用冷铺混合料技术,路面常温灌缝材料,冬季融雪材料等。另一方面,以往养护用人工,运输靠四轮,管理凭经验的做法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公路养护管理的需要,因此必须培养一支反应快速、技术熟练、设备配套的机械化养护队伍,才能保证养护的及时性、快捷性、扩大养护面积,提供工作效率。

3.2坚持数字化管理、网络管理、实时监控。

在今后公路的养护管理中,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技术、网络化等新技术的应用,与路面养护管理信息系统或路面质量评价系统一起来应用。将公路的各项要素与地理要素的空间属性联系起来,既可以从地图上的路段、桥梁、涵洞等地理要素查询得到相应对象的数字、文档、图形、图象及视频、音频信息,也可以由路段编号、桥梁编号等标识信息查询得到其空间方面的信息。对于公路养护管理中的检测结果及调查得到的路面病害等动态信

息,可运用可视化技术将数量庞大的数据拟合到地理要素上,得到直观的复合地图,一目了然地了解道路或桥梁的质量,为技术和管理人员制定养护管理方案提供全面的参考。目前的设备及管理水平还未达到这样的高度,但我们可以坚持数字化管理、网络管理、实时监控这样一个理念,逐步完善我们的工作,提升我们的公路养护管理水平。

第3篇:道理与桥梁专业技术范文

[关键词] 合作社 运行 建议 茶叶

一、王湾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运行与发展

桐柏王湾茶叶专业合作社前身为桐柏县吴城镇茶叶协会,由吴城镇利用当地适应种茶的产业优势,以农民为主体,采取“政府引导、能人带头、农户自愿”的办法,于2006年 5月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协会依法进行规范改造,于2008年9月9日,由程春生等55名种茶大户正式在桐柏工商局注册成立了“桐柏王湾茶叶专业合作社”。协会和合作社成立以来,围绕培养壮大茶叶产业,对内着力提高茶农组织化程度,统一引进优良品种,加强老茶园改造,开展新技术培训,强化生产协作与分工,对外组织注册商标,统一生产销售,培育品牌,拓展市场,架起茶农与大市场之间的桥梁。至2008年底,会员增加到230人,入社茶园面积新增1500亩,形成了3000亩的王湾茶叶无公害生产基地,使每亩丰产茶园纯收入可达5000~8000元,社员户均收入20000元以上,比入社前户均增收2000元,带动周边农户300余户种植茶叶1000余亩,户均增收500元以上,有效地拉动了茶叶规模化的发展。2008年2月协会被南阳市科技表彰为“三创一带”先进单位,理事长程春生为先进个人;2008年4月理事长程春生当选为桐柏县劳动模范;2008年12月,合作社被省科技厅表彰为科普先进集体,理事长程春生为先进个人;2009年3月理事长程春生被县委县政府推选为南阳市人大代表;2009年11月合作社被省农业厅确定为全省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其主要的运作模式:

1.统一生产销售,规避市场风险

2006年协会为促进茶农生产经营,提高王湾茶叶在市场的竞争力,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了王湾茶叶商标,统一印制产品包装,统一品质管理,统一打造品牌,带领会员和农户抱团创市场。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协会筹建了茶叶购销公司,一方面统一购进优良品种和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统一实行生产技术标准,统一收购农户的干茶叶产品,统一包装销售,实行产、供、销一体化服务,解决了农户的卖茶难的后顾之忧。为了打破传统卖季节茶的习惯,协会又新建一个三吨位的茶叶保鲜库,使茶农的干茶产品能长期稳定的运作,有效的回避了市场的风险。

2.培育品牌,架起农户与市场对接的桥梁

为了打造“王湾茶叶”品牌促进对外销售,合作社(协会)组织社员严格执行统一的生产技术标准,精选名茶参展各类茶事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王湾”绿茶在桐柏县名优茶评比活动中,多次荣获“金奖”、“银奖”、“一等奖”、“二等奖”,2008年4月,在信阳第十六届茶文化节“盛弘杯”名优绿茶评比中荣获“银奖”。20 08年10月,在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的中国(郑州)国际茶叶博览会上,王湾茶叶专业合作社选送的“王湾茶叶”,经严格评审茶获“金奖”。向外闯市场,不仅使“王湾茶叶”受到省内外一致好,也把“王湾茶叶”推向了大市场,促进了茶叶生产的良性循环,增加了茶农的经济收入,有效地拉动了茶叶的规模化发展。

3.严格依法加强内部管理,促进规范化建设

严格执行《农民专业合作法》的基本原则和各项规定,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议事制度、社务公开制度和民主协商、一人一票的规定,民主选举理事会、监事会。按照“以人为本,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科学发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生产在家,服务靠社”。运作上着力办理一家一户想干干不了,或干了不划算的事,实现既分工又协作,并以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技术服务为后盾,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产品生产标准,统一商品和包装,统一对外销售。财务管理上,建立个人账户,年终结算拿出70%的盈余额,按社员和合作社的交易量(额),返还给社员,既体现了多劳多得,又规范了产品销售市场,提升了“王湾茶”的品牌价值。

二、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在推进茶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1.架起了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新桥梁

市场风险是农户分散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茶叶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生产加工销售的农户组织起来,按照市场规律运转,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一方面,解决茶产品销售不畅等难题,降低了销售成本,极大地规避了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合作社以社员为带动,联合千家万户,走规模化发展道路,其规模优势、品牌优势逐渐凸现出来,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2.开辟了农民增收新途径

茶叶专业合作社成功解决了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经营难题。把单个农户组织起来,统一生产技术服务,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有效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拓宽了农民增收新渠道。

3.搭建了农业信息技术服务新平台

桐柏县王湾茶叶专业合作社依托资源和产业,由种茶大户、农村能人牵头组建起来,这些人信息灵、懂技术、会经营,通过合作社平台把信息、技术直接播到农户,增强了农户获取信息、技术能力,解决了农户信息难寻,门路难找,技术难求,产品难销等问题。合作社上联科研院所,下联千家万户,既是先进技术的需求者,也是直接应用者、受益者和传播者,使新信息、新品种、新技术便捷、高效进入农户,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有,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促进农业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

4.提供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新载体

合作社是以专业技术能手、率先致富经济能人为核心的,自身示范带动效果好,对农民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年来,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全县无公害茶叶产业发展较快,有5.1万亩已建和规划面积获得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近500t桐柏茶叶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获得了市场准入的金字招牌,打响了桐柏山淮河源农产品品牌。

5.培育了农民自觉入市依法履责的新意识

合作社带领农民走向了市场,使农民尝到了市场经济的甜头,也使农民懂得了一些市场运作的游戏规则。成立合作社后,会员成了进入市场的主体,章程与合同的履行是每个会员的义务,加之合作社会员的亲缘地缘关系约束,使会员的诚信意识得到了提高,懂得了维护全局,就等于维护自己的长远利益的道理。合作社质量意识、对外形象和履约意识明显增强,近年来未发生过缺斤少两、以次充好等现象和安全事故。

三、启示与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建设的必然产物。目前,我县茶叶生产还存在着发展步伐较慢,标准化建设滞后,质量安全水平低,市场风险大、茶农收入不稳定等突出问题。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经营规模小,一家一户的小生产难以与全球一体化的大市场相对接。必须改变长期以来主抓产品而不注重生产者和生产组织的做法,转向依靠广大农户的联合与合作来实现经营规模的扩大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提高,最终解决政府“统”不了,部门“包”不了,单家独户“干”不了的难题。王湾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实践证明,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对推动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解决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和农产品销售,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助于农户的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相对接,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当前,合作社是个新生的农民组织,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培育和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必须站在培育产业的高度,各方配合,共同促进。

1.加强产业规划,培育市场竞争主体

一是县委政府要把茶叶规模化发展纳入财政支持重点,设立专项资金对茶叶专业合作社给予扶持,促进茶园种植规模发展。要高起点规划,发挥茶园建设的多种功能,使其既能保护水土流失,美化生态环境,又能提高经济增收,同时对打造新桐柏淮源文化旅游事业有着一定的辅助作用。二是要以茶叶专业合作社为生产单位,统一打造“桐柏玉叶”品牌,把桐柏茶叶与桐柏历史文化融合到一起,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和国内外大型茶博会,来提高桐柏茶的知名度打造市场,以市场为导向,推动桐柏茶叶的市场化发展。三是要鼓励对茶叶发展有事业心的能人,走出家门,到郑州、北京等茶叶大市场上去发展,或诚招大市场的商代销桐柏茶叶,来增加茶叶的利润空间,提高桐柏茶的品质,拉动茶农长期稳定的经济增收。

2.落实有关扶持政策,依法促进规范化建设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刚刚起步,合作社组建、登记注册、运行和管理机制还存在不规范、不到位等问题,应大力支持依法帮扶解决。一是要进一步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培训工作,落实培训经费,有计划、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培训基地干部、业务人员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做到应用熟练、指导正确、服务尽力。二是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员制度,县乡村三级都要尽快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具体指导合作社开展规范化建设及产业化经营。同时建立和健全考核奖惩机制,使辅导员联系制度落到实处。三是建立示范引导扶持制度。要借鉴外地扶持政策经验,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优先在特色产业专业村、特色产业集中区域培训发展,通过示范带动,引导有发展意愿的广大群众建立自己的专业合作社。县政府要出台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惠政策,特别是要对重点合作社在启动资金上给予具体的扶持。四是依法落实财政支持、项目扶持、金融助力、税收优惠等专项扶持政策,综合协调各相关单位,创造有利于合作社组建和发展壮大的良好公平的社会环境。工商局要认真落实四免政策,即:免登记费、免收工本费、免予年检、免予(一般不进行)经济处罚,并在其经营活动中工商管理按农民自产自销对待,税务、金融部门也要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中央1号文件等的规定制定详细的扶持政策,卫生、环保、技术监督等涉前置审批项目管理和组织机构代码、QS认证等生产监管单位也要减化程序依法给予支持。

第4篇:道理与桥梁专业技术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 班主任工作 思考

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职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务实高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旨使班集体建设卓有成效,以造就大批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1.重视专业思想教育

在我国,职业教育较之于普通教育,其先天的“营养不足”和后天的“发育不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认同度准心的偏移。而家长在指导学生进行专业选择时,又往往因认识的局限表现出各种不理性的举措。以致学生在进校后情绪波动大,思想不稳定,极易掉进“学习无用论”的怪圈,及早并及时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尤为重要。主要表现在:①过早辍学;②挤大、中专升学独木桥;③急功近利行为,学技术无用论特别是近年来招生难是近年来全国范围内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形成应该说是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自然结果。

专业思想教育应以集中教育为主,渗透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并结合职业道德课同时进行。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楚国家教育结构的调整,使学生了解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与发展动态,懂得技术学院与大中专学校是同一层次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其次要讲明职业教育在科教兴国、振兴经济、提高全民素质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懂得读技校一样有前途的道理。再次,结合市场人才需求现状和专业发展的前景、优势,使学生尽快地了解并熟悉本专业概况及人才需求规格,以便调整自己认识和行动上的偏差。同时,还应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并参与社会实践,或者请已经就业的优秀毕业生作专题报告会,以唤起学生的自信和激发其专业兴趣。也可就各种媒体上出现的与专业相关素材作针对性的点评和举办专题知识讲座,使学生能把思维面和认识面拓宽到课堂之外。

2.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

由于受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的影响,无论是社会、家庭,抑或是学校、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片面地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或唯一标准。如此基调和环境,也就促成了学生目标定位的不科学性。部分学生虽然天天都在盟誓,但没有一天对自己满意过;虽然天天都在努力,但最终还是事倍功半。久而久之,信心和斗志丧失贻尽,留下的只有对自己的不满意和不愉快。

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自己:明白自己的优点、缺点所在;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分清哪些事该做,哪些事该马上做,该怎样做;思考自己的过去,审视自己的现在,设计自己的将来。其次,目标定位要合理并切合自身实际,注意目标定位的多向性和绩效性。再次,要求学生在做到学习上进步的同时,还应加强自身能力和特长的培养,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保持严谨的生活作风,把学习近期目标同就业长远目标结合起来。这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3.注重过程,强化管理

技术学院教师所从事的是把人力转化为技能,把技能转化为生产力的劳动,是把技校生培养成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劳动者的职业。因此,我们首先应加强常规管理工作,从严要求并正确引导学生,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其次,要把握正确的心理导向,使之形成正确的消费观、成才观和价值观;再次,应同步地把行业规范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和做好铺垫;此外,开展好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多加强指导并充分挖掘和利用活动中的教育因子,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竞争真实的存在,使学生在活动中去认真地玩味发展和表现自我的成功喜悦,以激发学生不断开拓、不断进取和敢于创新的顽强精神。

4.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

学生们往往很在乎老师的评价,在意老师能否公平、公正,实事求是,一视同仁。有鉴于此,班主任必须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

一是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从学生所处的角度、位置、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领悟学生的所思所感所为,给与学生同等的关注。

二是学会欣赏和信任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发现,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尽量给与鼓励和热切的期待。

第5篇:道理与桥梁专业技术范文

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职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务实高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旨使班集体建设卓有成效,以造就大批合格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一、重视专业思想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较之于普通教育,其先天的“营养不足”和后天的“发育不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认同度准心的偏移。而家长在指导学生进行专业选择时,又往往因认识的局限表现出各种不理性的举措。以致学生在进校后情绪波动大,思想不稳定,极易掉进“职高无用论”的怪圈,及早并及时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尤为重要。专业思想教育应以集中教育为主,渗透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并结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道德教育同时进行。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楚国家教育结构的调整,使学生了解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与发展动态,懂得职高与普高是同一层次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其次要讲明职业教育在科教兴国、振兴经济、提高全民素质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懂得读职高一样有前途的道理。再次,结合市场人才需求现状和专业发展的前景、优势,使学生尽快地了解并熟悉本专业概况及人才需求规格,以便调整自己认识和行动上的偏差。同时,还应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并参与社会实践,或者请已经就业的优秀毕业生作专题报告会,以唤起学生的自信和激发其专业兴趣。也可就各种媒体上出现的与专业相关素材作针对性的点评和举办专题知识讲座,使学生能把思维面和认识面拓宽到课堂之外。

二、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由于受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的影响,无论是社会、家庭,抑或是学校、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片面地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或唯一标准。如此基调和环境,也就促成了学生目标定位的不科学性。部分学生虽然天天都在盟誓,但没有一天对自己满意过;虽然天天都在努力,但最终还是事倍功半。久而久之,信心和斗志丧失贻尽,留下的只有对自己的不满意和不愉快。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自己:明白自己的优点、缺点所在;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分清哪些事该做,哪些事该马上做,该怎样做;思考自己的过去,审视自己的现在,设计自己的将来。其次,目标定位要合理并切合自身实际,注意目标定位的多向性和绩效性。再次,要求学生在做到学习上进步的同时,还应加强自身能力和特长的培养,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保持严谨的生活作风,这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注重过程,强化管理职业中学教师所从事的是把人力转化为智力,把智力转化为生产力的劳动,是把职校生培养成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劳动者的职业。因此,我们首先应加强常规管理工作,从严要求并正确引导学生,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其次,要把握正确的心理导向,使之形成正确的消费观、成才观和价值观;再次,应同步地把行业规范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和做好铺垫;此外,开展好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多加强指导并充分挖掘和利用活动中的教育因子,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竞争真实的存在,使学生在活动中去认真地玩味发展和表现自我的成功喜悦,以激发学生不断开拓、不断进取和敢于创新的顽强精神。

四、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学生们往往很在乎老师的评价,在意老师能否公平、公正,实事求是,一视同仁。有鉴于此,班主任必须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一是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从学生所处的角度、位置、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领悟学生的所思所感所为,给与学生同等的关注。二是学会欣赏和信任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发现,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尽量给与鼓励和热切的期待。三是不吝惜爱心的投入。多与学生交心谈心,使之觉得老师在乎他、关心他和信任他,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变学生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自我管理。四是因势利导、以情动人。用真诚和鼓励,唤起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感受进步,走出自卑的阴影,去玩味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愉悦和幸福。

第6篇:道理与桥梁专业技术范文

×,×

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科委、县科协的支持和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宣传《科普法》,围绕全县经济建设和交通建设这一中心,不断提高系统干部职工的科技文化素质,全力做好旅途卫生、预防禽流感防治等科普宣传,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年度科普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工作领导,加大科普经费的投入

××我局确定了科普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措施,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科普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系统长年开展科普活动。年初,我局制定了《××县交通局关于年科普工作计划》,提出了全年科普工作的主要工作目标。局领导利用办公会、公路建设专题会,对交通科普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大力倡导科学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交通事业的全面进步。系统各单位也按照文件要求,各负其责,积极参与,形成齐抓共管局面。

××为全面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局领导高度重视,专门设立了科普工作办公室,做到“六有”,即有机构、有牌子、有桌子、有人员、有办公场所、有经费。同时系统各单位也配备了科普员,做到事事有人做,件件抓落实。科普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公益事业,资金的投入是确保创建活动各项任务完成的关键。我局坚持科普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全年投入科普经费余万元,保证了创建活动中各项费用支出,确保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大力运用科学技术,促进交通事业全面进步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交通行业的持续发展,已全面深入到系统干部职工的意识之中。为减轻环境污染压力,减轻汽车尾气排放量,我们对新增出租车的投放,均要求选择富康、羚羊两种车型,并安装油气双燃料()设备。重庆渝东汽车维修中心为特约改良点(市交委颁发许可证),加强了对汽车油改气的工作进程。从年以来,共改良出租车、公共汽车、教练车、船舶等共余辆次,其中年改良辆。改良后的车辆仍然可以以油为燃料,在使用天然气为燃料时,不仅大大减少排污量,而且大幅提高经济效益,节约燃料以上。此项科学技术的运用,有力地降低了车主的营运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公路建、管、养中,我们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行业进步。在公路建设中,坚持利用新知识、新技术解决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在川西桥到新华岔路口段,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大面积弹簧,采取换土措施后效果仍不理想。我们聘请富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查看分析后,决定采用煤灰和窑脚灰分层撒辅,解决了弹簧问题,保证路基强度。为克服水泥砼路面要求精度高、工艺不易控制,水灰比波动大,养生困难等缺点,我们调整了全县公路大修思路,改砼路面为沥青路面。为搞好沥青路面施工,一是花巨资购置了沥青混凝土拌和机、摊铺机等施工设备,组织工程技术人员钻研油路施工技术、培训机械操作人员,根据石料、沥青反复实验对比确定最佳油石配合比。二是第一次完全自主使用新设备、新工艺修建了公里沥青混凝土路面。为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我们制定了严密的施工方案,严格控制沥青温度、用量、石料级配、加热温度、压路机碾压秩序和频率。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建成了我县第一条高等级路面公路,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三是积极探索“下贯上拌”的沥青路面施工工艺铺筑路面。在国道曲水至夫马桥大修工程中,我们在进行充分科学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对大修路段采取了“下贯上拌”施工工艺:在洒透层沥青基础上,然后做浅贯油层,最后做沥青混凝土。采取“下贯上拌”工艺施工,每公里路段(按计算)可节约建设资金元,并且大大提高了路面平整度,延长了公路使用寿命。采用此工艺建成的路段,成为我县公路大修的样板路。“下贯上拌”工艺也受到市公路局、市交委的肯定,并在全市公路大修工程建设中推广。

××我们还充分利用成熟的科学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今年月份,我局启动了农村公路专项调查。为提高调查的准确性,我局投资近元,购买了全球卫星定位仪,对全县个村余农村公路逐一进行定位,并积极与市交委联系,将调查结果形成电子地图。我局将以此次调查为契机,对我县农村公路路网图进行宣传普及,提高村民修路、爱路、护路意识。

××三、开展形式多样科普活动,形成科普氛围

××为使全行业、全社会的人员参与交通、关注交通,形成良好的科普氛围,我们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围绕“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四科科普工作主线,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①深入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期间举办培训、咨询场次,发放宣传资料多份;②送科技下乡活动。利用春运高峰、黄金周、法制宣传月及其他纪念日等,组织和专门制作了科普图版、图片,深入乡镇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多体活动,开展“反、破迷信”宣传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让群众明白道理,理解政策,崇尚科学文明,通过讲座、出宣传栏、展图版、座谈形式,使居民文明意识明显增强,尊老爱幼、同结互助、倡导科学生活蔚然成风。

××二是抓好科普教育培训工作。积极送培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种施工、项目经理、监理等专业继续教育,同时主动与重庆交通学院联系,联合举办《道路与桥梁》专业大专班函授学习,为公路交通发展储备了一大批优秀的公路技术人才队伍。购置了一批专业图书供职工业余学习。与此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施工机械手的技能培训,经常组织机械操作人员开展机械岗位操作培训,系统地学习施工机械的原理、构造、常见故障的分析判断和简单维修,确保机械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机械性能,正确使用工程机械,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四、存在的问题及正步打算

××尽管我局的科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科研经费投入较少,设备仪器陈旧,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公路建设需要;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公路管养方面需加强科技经费投入等问题。

××年,我们将全面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公路建设、道路运输行业管理的全面进步,继续加大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全面促进交通行业的科技进步。

第7篇:道理与桥梁专业技术范文

关建词:暖通空调 实践型教学 项目驱动 1个1.5加3个0.5教学模式

1.暖通空调课程项目一条龙实践型教学模式的提出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本科生或研究生教育,职业教育重点培养 出具有实际操作技能,又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复合型技术人才,并不是培养出科技研究型人才, 以往的专业课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地位,专业知识教师讲得多么清晰,学生还是“一听就懂,一做就不会”。毕业设计部分学生互相抄袭,或者抄袭往届学生的毕业设计,教学中缺少学生实际操作动手的岗位实践能力,实质不能培养不出真材实料的学生,造成企业不愿意接纳新毕业生, 毕业生到了岗位,接触工作项目又不知道从何做起。笔者认为职业能力的提高不是简单地靠课堂上教师耐心地讲解,灌输就能实现的.而更多的是要依靠学生自身积极主动地参与和训练-反复实践,而实践型教学模式正是能够给学生提供动手与反复实践的平台。供暖空调该课程的特点使得它成实践型教学模式很好的“用武之地”,以下笔者根据一年的实践型教学成果,主要针对如何有效地开展暖通空调课程实践型教学进行探究与总结

2. 暖通空调专业课实践型项目一条龙教学的实施

实践型教学,重点不是项目,而是实践,如今高等职业教育欠缺的不仅是基础理论,而是真实岗位场景的实践活动,以项目为引领,学生须完成项目的相关专业基础理论、相关专业技能、相关的合作沟通能力,相关获取知识的能力。实现产销一条龙,理论-实践-理论-实践,通过项目与企业(企业岗位)结合,通过完成项目,体现学生所在的长处,体现学生相关的企业所在位置,产销一条龙生产的产品是并不是一个模子,而是各有特点的,是适应各种岗位的具有实践能力的学生。

项目教学并不是教师讲授项目涉及到的单一基础理论,单一技能,而是实际岗位所涉及到的各种常用技能。也就是以实际岗位需要调整教学内容,以实际岗位为导向,实际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工作能力。

教学中,首先引出项目,学生将完成的程度,并且展示不同岗位不同企业的真实项目成果。让学生产生完成项目的最初认识,激发好奇心及求知欲。项目不是单一的,而是根据学生接受层次的不同,分成不同学习小组,例如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07级在室内供暖学习中,教师完成室内供暖常用形式所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及技能的理论教学,然后引导学生为完成项目进行方案确定。进一步激发学生完成项目的欲望。此时教师以鼓励为主,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学生在完成项目遇到困难时,教师并不是直接展示答案,启发学生寻求工具,利用现行的施工、设计、网络资源完成项目,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知识更新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教师最大限度引导学生完成实际岗位的真实项目。

实践型教学一定要与行业发展、岗位要求相配合,在讲授专业课的同时,关注行业的最新动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突出暖通空调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并把敬业爱岗和高度的责任心教育贯穿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知道“纸上学来终觉浅.深谙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实践型教学实施方案,总的原则应该是设法让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内容产生探究的兴趣,并设法让学生感到是自己经过积极的探索与努力才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同学们就会从心理上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并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积极寻找下一个问题答案的愿望,为培养出创新人才打下基础。

3. 实践型教学与企业合作的重要意义,

实践型教学,如果离开了企业,离开了实际工作岗位,此种教学就是空中楼阁,失去了项目教学的实际意义。 项目并不是虚构的,结合1.5加3个0.5的教学模式,在”理论(1.5)-实践(0.5)-理论(0.5)-实践(0.5)”中第一次实践(0.5)中最初目的是完成企业的真实项目,第二次实践目的为学生找到就业岗位,被企业所接受,企业同时也了解了学生的培养过程。不排斥新毕业生,此时教师的地位是企业与学校的桥梁,构建者,要求教师为双师型人才,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技能,确保为企业创造利益被企业认可。例如本校07级学生在2009年的6月至10月的第一个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分别到空调公司,设计公司、安装公司。其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了黑龙江省龙江二中的新校区的教学楼、艺体馆、宿舍楼、食堂、外网设计,此过程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受到了良好的效果,在第二个实践(0.5)中有大部分同学被设计公司、空调公司、建筑公司录用,顶岗实习,将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也为本专业获得了荣誉。

4. 教师在实践型教学的地位

在此实践型教学模式中,除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外,教师的作用仍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是学生寻求和掌握岗位技能的引导者和评论者。教师既要有更多的智慧与技巧,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动”关系,共同调整好项目完成的进度与深度,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很好地完成预定的实践内容,另外教师还应具有根据岗位需要打破学科界限,根据岗位需要调整教学内容的能力,由于篇幅所限不再举例。实践型教学方法让同学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专业技能的学习中来,变以往的被动式学习为现在的主动式学习,大幅提升同学们学习兴趣的同时,显著地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努力按照新的教学模式的内在要求,努力探索,不断完善,一定会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暖通空调专业在教法上不断改革与探索,并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创建学训一体的‘项目教学法’,构建融入职业标准的课程模式”的教改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8篇:道理与桥梁专业技术范文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武汉 450052)

摘要:课程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高职教育在课程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避免简单地把文化建设理解为文化课程的建设,而是要将知识传授与观念、理念、思维的培养协同起来,推行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本文基于高职铁道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多年教学实践与研究,提出了构建高职专业技术课程文化建设的概念、思路与途径。

关键词 :铁道工程专业;工程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2-0089-04

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已取得了很多成果。其中,将知识传播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已经形成共识。从培养综合能力,提高从事职业活动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方法能力的角度,把课程知识作为载体,将文化教育渗透其中,形成反映课程知识与能力特征的课程文化,从而使课程教育立体化,可以让学生不再执著于课程知识的“迷宫”。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是铁道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知识课程,以道路桥面类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为基础,主要教授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圬工结构构件的设计原理,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何合理选择构件截面尺寸及其联结方式,并根据作用的情况验算构件的承载力、稳定性、挠度和裂缝等问题,它为学习铁道工程、桥梁隧道构造物的设计计算与施工技术奠定理论基础。

当我们从传授知识的视角,将其视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时,我们意识到了这门课程对规范条文的概念、实质的理解与应用能力的重要性。

结构的静力平衡条件与事物的生存法则

静力平衡条件是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无论是单筋矩形截面,或双筋矩形截面或T形截面,基本计算式从两个方面得到,一是水平力平衡,二是弯矩平衡。以单筋矩形截面为例:

由水平力平衡,即∑H=0,可得

fcd·bx=fsd·As(1)

由弯矩平衡,即∑M=0,可得

根据按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设计的原则得出两个公式:

公式的适用条件是

X≤ξ0h0(5)

结构计算的目的要求得到As并确定梁体截面尺寸b和h0。从数学的角度,在给定已知参数的情况下,用公式(1)、与公式(3)或(4)两个方程就可以解出包括在内的两个未知数。

这种结构设计计算的关键不在于解方程的技巧,而在于对计算公式适用条件的选择。需要讨论x≤ξbh0的条件是否满足。一是要考虑平衡建立的基础条件:承载能力达到极限状态下梁在下部截面上发生了什么?二是要考虑梁的配筋条件设定得是否合理,钢筋过多还是过少。

从知识的角度,我们引导学生把问题简单化,即只要会解这个二元二次方程就行了;强调从思维能力的角度,需要学生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任何事物处于平衡状态都是有条件的。

事物的平衡条件包括两个方面——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在这里客观条件就是要求梁的极限承载能力发生时既不能钢筋太少,也不能钢筋太多,即公式(5)、(6)给定的条件;主观条件则是由自己设定的,设计者一开始假设的参数as(公式中h0=(h-as))是否合理。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主要不是在解题熟练程度上的长进,而是对适用条件的掌握,懂得了自己设定的条件会成为所得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当跳出这种计算,我们会发现,世上事物的许多不平衡往往确实存在着客观条件限制,这是我们很难改变的,但更多情况下是由于我们自身设定的偏差。调整设定值,问题就能得到圆满的解决。

结构设计的多方案性与三分法思维

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所面对的工程项目具有四大特性,即作业条件与环境的开放性;时间、地点、资源的制约性;项目本身与最终成果的唯一性;进度、成本、质量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等特征。因此具体到每一个设计结果,答案不是唯一的。在结构设计原理的设计案例中,有时未知数条件过多需要假设,有时需要多次修改反复验算,条件不同答案就不同。对于一个梁的承载能力计算,满足同样的荷载要求,梁的截面与配筋方案可以是多样的,关键看设计者在计算过程中将什么视为主要因素。我们在批阅学生完成的设计方案时,对其答案不应该简单地用“√”或“×”来进行判断。很多情况下,要从他考虑问题的角度考察其过程是否正确,考虑的因素是否齐全,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考虑设计问题。

工程结构设计需要多方案比较,这是由工程设计的特性决定的。在结构设计原理学习中,特别鼓励学生对同一设计案例作出多种方案。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工程思维能力,即充分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运筹性;正确处理方案的可靠性与可错性、容错性;积极调动设计者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面对一个命题,我们往往容易急于做出判断,得出结论:即对于一个问题仅得出“是”或“非”这种两分法答案。然而,社会是开放的,环境是开放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思维也必须开阔。“斟酌”是一种工作方法,古人说的“三思而后行”就是要求我们做多方案比较,权衡不同的因素在命题中的影响作用,对于每一个答案不能简单地用“是”或“非”、“好”或“不好”来做判断,这就是“三分法”。

三分法是一种思维模式,是一种对事物决策强调理性思考过程的方法,也是从事工程结构设计的智慧之一。三分法思维能够有效地避免人们在决策过程中种种偏执、武断、急躁、冲动情绪的影响。对于未来从事结构工程施工与维护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来说,善于权衡利弊,反复论证,培养三分法思维,并能有效地应用于工程专业的生产实践中,是一种可贵的职业素质。

受弯构件试验梁的设计与创新思维的实践性特征

图1是用于分析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受力全过程与破坏特征的试验梁。

从学习知识的角度,介绍这个梁具有纯受弯构件的特性,且属于弯矩为恒值就可以了。当我们进一步分析构件的弯矩图与剪力图特征时,发现学生对于“为什么是这种梁,而不是其他形式的梁”更有兴趣。通常,我们简单地表述一个受弯构件是下页图2中a的受力形式,即一个梁体在跨中受到一个集中力。这时的弯矩分布呈现为倒三角形,而剪力分布在整个梁体上,左侧为正,右侧为负。比较下页图2中a与b可以发现,当由一个集中力演变为两个集中力时,构件的受弯与受剪特性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个演变过程叫做“一生二”的过程。

作为试验梁,测试数据的基本要求是符合规律性,因此试验条件必须具备良好的重演性,试验影响因素必须具有确定性或唯一性。显然,下页图2中a构件梁体的每个截面弯矩值都不同,每个截面既受弯矩又受剪力,不能满足试验研究的基本条件。进而对梁体的特定截面分别进行剪力与弯矩计算发现,采用b的集中力分布使得在梁体的CD段出现纯受弯与弯矩为恒值的特征。由一个集中力到两个集中力,是集中力的数量变化,而引起的结果是受力性质的改变。经过对知识的深入挖掘,当我们再看试验梁构造时,学生会发出“这张图很完美”的感叹,因为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实际上,这个过程是完成任何工程技术试验研究的必由之路。

当我们对一张受力图感到亲切的时候,我们收获的不再是简单的知识,而是由知识上升为一种能力,一种摸索工程技术实验方法的能力,一种解决问题的智慧,一种对事物规律性探索的愿望。这是“一生二”的过程——由关注一张图,变成了弄清楚两张图。

年轻人对世界是充满好奇的,这种好奇是创造力的源泉。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把课程中蕴含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出来、展示出来,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比孤立地开一门课程去教育学生如何创新要真切得多。因此,我们在研究高职教育改革时,要讲透“是什么”,因为这是知识层面规定,也应该根据内容需要讲清楚“为什么”,这是涉及能力培养的需要,有时还需要讲讲“是怎么来的”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是涉及素质层面的内容。把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结合在一门课程的教学中,强调课程的综合教学,而不是把各门课程孤立开来,仅仅“承包”规定的知识传授内容,这才是我们教育教学改革的出路,是我们倡导课程文化建立的立意所在。

结构三向受压特征与人的自我约束与保护

柱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受压构件,一般采用普通箍筋形成柱的骨架结构。当柱承受的轴向压力很大,而其截面尺寸又受到限制不能加大时,无论怎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或增加纵向主钢筋用量都不足以承受这种轴向压力,此时可以采取螺旋箍筋柱形式以提高柱的承载力。

所谓螺旋箍筋柱,就是用间距比普通钢筋混凝土柱小得多的闭合钢筋将柱的核心混凝土围箍起来犹如形成一个套筒,通过这种作用可以有效地限制核心混凝土的横向变形,从而提高柱的承载能力。螺旋箍筋是一种构造,它形成的柱则是一种与普通混凝土结构不同性质的构件。在普通结构中,如果混凝土承受超过自身极限承载能力的作用时,结构就会被破坏;而在螺旋箍筋柱中,轴向压力增大会伴随混凝土的变形,但是由于有螺旋箍筋的围箍作用,使得混凝土不能发生自由横向变形,我们把这样一种受力状态叫做“三向受压”。即当构件承受z轴方向的压力时,如果对构件的两个侧向x、y轴方向施加压力,则可以提高对z轴方向压力的承载能力。形象地称为,如果“有人撑腰”则顶住压力的能力增强。

这是提高结构构件受压承载能力的原理。我们不是在课堂把它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来讨论这个问题,而是要进一步追问通过这个案例能够得到什么样的人生感悟。

所谓人的进步,指的是能力的提高,通常就要面对新的更大的压力。从力学的角度,应力与应变、受力与产生变形永远是相伴而生的。面对过大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压力,人们产生身体与行为上的变形是自然的,问题在于,你对承受这种压力是否做好了准备,即面对各种变形提供相应的自我约束与保护。在压力不大时,这种约束或许并不发生效用,而一旦压力很大时,没有严格的自我约束是不可能承受的。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往往是那些懂得自我约束的人,想不受约束而顺利承担重任的“混凝土人”是不存在的。螺旋箍筋的道理还可以启示我们去理解制度、法律及社会约束以及如何保障社会秩序的有效运行。

结构耐久性设计方法与解决矛盾的分类法

工程结构设计讨论的是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耐久性与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共同组成结构功能的三大指标。

耐久性是指结构对气候变化、化学侵蚀、物理作用或任何其他破坏过程的抵抗能力。其中的影响因素分别来自对混凝土的损伤(裂缝、破碎、酥裂、磨损、溶蚀等),对钢筋锈蚀、脆化、疲劳、应力腐蚀以及对钢筋与混凝土之间黏结作用的削弱。结构耐久性取决于混凝土材料的自身特征和结构的使用环境。

在结构设计中,设计规范提出了按结构使用环境进行耐久性设计的概念,明确规定了不同使用环境下结构耐久性的基本要求,对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最低强度等级、最大氯离子含量和碱含量等做出了限值规定。环境条件划分成四大类别,分别针对:Ⅰ类温暖或寒冷地区的大气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接触的环境;Ⅱ类严寒地区的大气环境、使用除冰盐环境、滨海环境;Ⅲ类海水环境;Ⅳ类为受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同时依据这种对环境影响程度的等级分类,分别制定抗冻等级选用标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标准等一系列要求。

学习这一条例规定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什么?耐久性设计面对的主要是环境的影响,作为结构本身是无法改变环境的,于是要提高耐久性必须使结构适应不同的环境。怎么适应?

第一位的要求就是面对外部,对环境分门别类,将大气环境、水环境以及运营条件按影响严重程度不同进行等级分类;第二位的要求是面对内部,提出适应性要求,在设计措施、施工措施上做出规定,从而达到内部与外部的协调一致。

人们对于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很多的无能为力,你能够做的就是善于识别不同的环境情况,有了明确的认识与界限划分,才能做到区别对待。这里教给我们的工作方法是,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如果我们一头扎进去拼命地干,往往事倍功半。于是,首要的工作是进行分类,区别不同的对象进行排列、组合,形成轻重缓急、主次先后,尤其当这种无序是我们自身所无法控制的情况时,分类法是必要的、有效的。

我们能够控制与改变的是我们自身,不要指望用自身的固定条件能够适应各种环境,“以不变应万变”,必须善于调节自身条件以适应不同的环境。这里的关注点在于,你用最强势的条件去应对最一般的环境条件实际上是不合理的。比如说,采用最大的保护层厚度应对Ⅰ类环境是不恰当的。因为厚度本身也有其不利的影响,过厚的保护层容易开裂。人们发挥自身的能力一定要与所处的环境相适应,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工作需要,能力表现得过高同样也不一定适应工作需要。

结论

第一,专业课程文化的开发与建设是高职教育走向职业化、素质化培养目标的必然体现。不同的课程具有不同的知识领域特性,与之相适应的则是理念、实践与方法论特征,倡导课程文化建设,就是要提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知识中蕴含的逻辑、思维等方法传授给学生。

第二,知识、能力与素养是高职教育的三大目标,相互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不宜简单地针对三个目标分别制定措施,而必须将三大目标协同起来。它们的关系在于,知识是花朵,能力是树干,而素养是根须。掌握知识是第一层次目标,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可以适应知识更新的发展是能力培养,这是第二层次目标;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发现知识的规律,可以发掘、积累、创新知识是素养提升,是第三层次目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花朵繁茂,更要让树干强壮,根须发达,使知识之树常青。

第三,课程文化需要发现、发掘和总结。知识是表层,蕴藏于知识中的认识过程、思维方式、实践规律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去细致探究,才能有所心得,有所发现。因此,课程文化建设是一个钻研的过程、探索的过程、积累的过程、归纳总结的过程。

第四,课程文化建设依赖于课程教学团队的通力合作。任何文化的力量都源于集体。整个课程教学团队对课程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共识,对课程知识所蕴含思维、逻辑、规律的共同探究,是课程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课程文化建设的保障。

课程文化建设成功的标志,是学生通过课程教学收获了知识,多年以后虽知识逐渐淡化,而支撑这些知识的思想与方法仍植根在学生的脑海,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具有特定专门技术知识的智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加澍.对物理教学的哲学思考[J].课程·教学·教法,2005(7).

[2]孙元桃.结构设计原理(第3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3]曾仕强.中国式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王德如.善于课程文化自学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第9篇:道理与桥梁专业技术范文

坝心镇通过绿色证书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绿色证书培训;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044-1

1 绿色证书培训的新思路

坝心镇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作,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有力地调动了农民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了问题,经过反复的多点试验研究分析,我们提出了绿色证书培训的新思路,最终被实践证明全方位的绿色证书培训是坝心镇开展培训的有效途径。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当前四个需要都基本满足时,人更期望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指通过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结合这个理论,我们分析了大多数农民的需要,提出了农民科技培训的途径――以文化活动吸引农民、以知识讲座提升农民、以科技培训武装农民、以学历教育塑造农民。

2 农村绿色证书培训的途径

2.1 以文化活动吸引农民,增强农科部门的凝聚力

石屏县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演出到异龙、坝心、宝秀、龙朋等地,精彩的文艺节目吸引了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以当地产调结构后的特色产业、村民身边的人和事为题材的海菜腔、小品、烟盒舞受到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无论是春寒料峭,还是酷暑烈日,每场演出台下都是人山人海,不少观众步行几十里赶来看演出,有的来不及做饭,先饿着肚子看几个小时的戏再说。演出当中还不断穿插赠送“科技书刊、资料”等。有戏看,有书看,什么麻将、赌牌都没有人去搞了。石屏县的文艺科技宣传活动,以浩大的声势,强大的吸引力,确立了农业科技部门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农民喜欢科技,农民和农业科技人员交上了朋友。广大的农民群众对农科部门建立了感情,就会跟着农科部门走,绿色证书培训工作才能收到实效,才会蓬勃发展。

2.2 以知识讲座提升农民,增强农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

在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的边远山区,就存在着陈旧的、低层次的,与贫困经济相生相伴的落后生活观念,消极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构成了制约农村教育健康发展的障碍。因此,我们在思考和探索绿色证书培训的突破口时,考虑的是引发和满足农民的低层次需要,对农村落后生活观念的深层变革。

(1)通过开展题为“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等生动讲座,向农民阐明教子育儿的简单道理。人的本能中都存在养儿防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原始需求,刺激人的这种原始本能,引发农民为儿为女自觉主动学习的愿望,帮助其满足安全需要。

(2)通过开展题为“如何为人处事”、“村民道德规范”、“农村法律法规”等知识讲座,让农民知道如何与邻居相处、如何与人沟通、人的权利和义务等等,使农民感觉自身知识的不足,产生需要学习愿望,帮助其找到群体归属感。

(3)通过开展现代农民生活追求专题讲座,介绍小山村以外的人和事,介绍农民致富的典型事例,使农民认识、了解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自己只要通过学习和劳动一样可以生活得更好,一样可以为子女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帮助其实现自我尊重和受他人尊重的需要。

2.3 以科技培训武装农民,全方位、多层次的进行农技推广

坝心镇农业科技部门应因势利导,推进绿色证书培训工作,结合党员素质教育工程、农村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用技术培训以及百村千户万元增收行动等非学历教育加大培训力度;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重点项目重点工程为目标,开展各种培训。

通过科普示范村的建设,培养了蔬菜、果树、烟草、花卉、畜牧饲养、市场营销等各类初级人才,加速了名、特、优新品种的更新和农业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采用率、覆盖率,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仅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了农民收入,用科技知识武装了农民,还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了区域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2.4 以科技培训塑造农民,为农民架起实现理想的桥梁

通过开展多种科技培训武装农民,许多农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变,有一部分农民不满足于物质富裕的现状,想进一步发挥个人潜力,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即自我实现需要。针对农村工作季节性较强的特点,我们采取平时自学为主、农闲时节集中辅导的教学方式,同时配备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教学中侧重实际技能的培养,全力打造专业型、实用型人才,使他们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专业技术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3 结论与分析

实践证明,绿色证书培训的有效途径实际上就是首先引发、满足农民前四个需要的同时使农民产生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使农民不断打破对现实的满足感,产生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农民培训不能停留在科技培训这一单一的层面上,而是要开展全方位的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 邸鸿勋等.现代职业教育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 刘清.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论要.华夏出版社,1993.

[3] 面向经济建设、改革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