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童年的诗范文

关于童年的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童年的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童年的诗

第1篇:关于童年的诗范文

关键词: 少年儿童古筝教学 基础训练 教学方法 审美教育

古筝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最早称之为“秦筝”。据考证,筝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广泛流传,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自秦汉以来,古筝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并与当地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相融汇,形成了各种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流派,有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内蒙筝六个派系,现在简称南北派(下面流派可按南北两大方面分,而现代筝的派别主要分南北两派,大多为长江以南、长江以北),其筝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

古筝之所以被奉为“群声之主,众乐之师”,就是因其好听易学,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多年来,在众多筝家名流的共同努力下,出现了“华夏正声扬四海,古乐新韵播五洲”的可喜局面,使中国筝既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又为祖国的文化艺术在世界争得荣誉,逐步形成古筝“国际化”的趋向。而当今古筝因其音色优美,又易于上手,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的青睐,使古筝艺术的发展日益繁荣。随着古筝学习队伍的不断扩大,古筝艺术的教学和表演有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人们对古筝的偏爱,以及它的广泛普及,古筝教学如何适应时代需要的问题,已迫切地摆在我们的面前。为此,我就几年来自己在古筝教学中的实践,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严格规范的基础训练

有些人学筝感到越学越有意思,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爱学。即便遇到点困难,也愈发兴奋。而有些人学筝一开始感到很有意思,可越学越感到难,越学越没兴趣,越学越不爱学,以至于半途而废。为什么会这样?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

打好基础,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比如刚开始学琴的时候,就应该严格要求规范的弹奏姿势。学弹古筝的姿势,一般采用坐式,特殊场合采用站式。古代采用过盘式、跪式。由于流派的不同,筝的放置位置、筝架、琴凳也不同。有的用琴桌式筝架,有的用类似人字形的筝架,还有的就放在腿上演奏。一般来说琴桌式筝架比较稳固、牢靠,琴桌的面板有助于古筝弹奏的共鸣,以便于发音;琴桌的高低以适合放腿为宜,坐的高低位置,应以方便演奏为原则。如坐的位置过高,上身容易前倾;坐的位置过低,身体双手容易紧张;人字形筝架比较方便携带。演奏者坐的姿势应该是:两腿自然分开,上身端正,两臂和双手松弛而自然抬起,精神饱满,态度自然。在演奏时既不要驼背,更不要过分挺胸;既不要拘紧,又不要松垮,切忌摇头晃脑、脚找拍子等坏毛病。正确的演奏姿势是:右脚蹬在固定筝架的踏板上,头部略俯视,双手按乐曲开头的指法自然伸出,做好弹奏准备。

学筝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有的人学筝,一个星期就能学一首曲子,隔着许多曲子蹭蹭往上跳,再甩掉一些不学的,几年就把古筝学完了,这不好。在学筝过程中要学好一首再去学另一首,而不要学得绊绊磕磕就换下一首学。要高标准、严要求,有曲不惊人誓不休的精神,不要过多追求别人的夸奖表扬,而要追求不断的批评指正。在学筝上要有长远一点的目标,做到天长日久、时时勤奋,而不要希望几分钟热血,一朝一夕就可以学好弹筝。对于学筝,不但要有兴趣,更要有意志,兴趣只解决爱学问题,意志则能解决学好的问题。不要图虚荣,要求收获,虚荣只解决表面问题,收获才解决长久性问题。弹筝练曲不要听而不闻,而要听出什么来,多思考、多琢磨,多在乐曲情感意境表现上下功夫,精益求精。

二、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在古筝教学上,不要局限在考级给定的每级十首曲目上,而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调整、补充,把整体学习上的时间放宽加长一些,多学些曲子,把基础打好。即使是初级曲目的曲子,真要弹得非常好,说句实在话,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有的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上采取每个级别里选学一两首后,就采用较大幅度的跨进式教学,导致基本功很不扎实,以致越往中、高级曲目学,越感到吃力,同时也养成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惯,缺少认认真真的精神,贪多求快,不讲效果质量,出现学多少、忘多少,仅剩几首也是绊绊磕磕的难堪局面。其实初级阶段不只是让学生学会几首考试晋级曲,还应同时把相关的知识加以灌输,让他们多知道一些、多学一些,知道如何去学、如何去练,练到什么程度算好,从小就有一种严格的标准,而不是降低标准,放松要求,而是提高心灵的境界、艺术的境界,把基础打好,把基本功练好,即使在这上面多花点精力、多用点时间也要做,只有这样才能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有发展。

对于学习古筝的专业学生来说,真正走上舞台展示自己,并得到大家的认可,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在上课中,要不断加强表演艺术的训练,在相当熟练的程度下加强对演奏作品的领悟力、表现力和感知能力训练。经常带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演出、观摩交流及一些器乐比赛,以增强学生学筝的兴趣和自信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我在多年的教学中,深深体会到老师、家长、学生的相互配合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不能呆板得教,要不断摸索好的教学方法;家长不可以认为孩子交给老师,自己就一身轻。对孩子,家长的督促和鼓励是不可少的。至于孩子,一定要认真学习乐理知识,掌握各种演奏技巧,坚持不懈的练习,这样才能在古筝艺术的学习中不断进步、提高。

三、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也就是美育,是以鲜明生动的形象作为手段,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与创造力,使学生得以全面的发展。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功能,而少年儿童的古筝弹奏训练作为音乐教育的一个分支,对于想象力、记忆力、意志力、观察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教授孩子弹奏古筝,不仅是通过训练手指的技能来促进脑部的发育,掌握有关音乐知识和古筝弹奏技巧,形成良好的音准概念、节奏感、读谱习惯,而且是在古筝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信心与兴趣,提高孩子对音乐美的感悟能力,从而提高其模仿能力、音乐记忆能力、创造美与表达美的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所以,在进行弹奏技巧的训练的时候,更应该注重审美教育,做到寓审美教育于技能教学之中,通过平时的古筝训练,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从而对其心灵的健康成长、个性的发展完善、智慧的启迪开发产生有益的促进作用。

第2篇:关于童年的诗范文

“哈哈……”伴随着银铃般清脆的声音,我想起了童年的生活。那时的我是幼稚的,是可爱的,是活泼的,同时做的事也是好笑的。在众多群星中,挑一颗明亮的星星,它使我记忆犹新。

评点:

以笑声开头,有先声夺人之效。

开头二:

每个人都有一个童年,而童年趣事就像海边那各种各样的贝壳,在海水的陪伴下闪闪发光,散发着五颜六色的光彩,数都数不完。如今我的手上还握着那一枚最闪光的贝壳,那也正是我最难忘的一件童年趣事。

评点:

把“童年趣事”比成“贝壳”,写出了“童年趣事”不仅多而且美好的特点,非常恰当。

编者语:

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其实没有固定的写法,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作文的需要,选择有个性的开头和结尾。本次收集多个有关“童年趣事”的好开头、好结尾,希望同学们在写这类作文时,可以借鉴一下。

开头三:

童年是一个宝盒,里面充满了童真与童趣;童年是一条五彩缤纷的织锦,编织着无数的天真与快乐;童年是一曲动听的歌,跳动着一个个生动好笑的音符。朋友,你们有幸福的童年吗?现在,就由我为大家讲述一个有趣的童年故事吧!

评点:

比喻兼排比式开头,既生动又有气势。

结尾一:

哈哈,我的童年就是这样,傻事、趣事一箩筐:给雪娃娃洗澡,给自己剃眉毛……也正是那么多趣事、傻事,组成了我那七彩的童年,欢乐的童年,令人留恋的童年。虽然这段金色时光正慢慢离我远去,我也早已不那么天真,但我相信我那些童年趣事一定会成为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评点:

总结全文,且抒发了“我”对童年时光的留恋之情。

结尾二:

这件发生在我童年时期的事虽然已经过去四年了,但是,它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它教育了我做什么事都不能粗心,不能轻易相信别人,要先判断一下这样做是对还是错,同学们千万不能像我这样鲁莽呀!

第3篇:关于童年的诗范文

关键词:志愿者 帮扶 视障儿童 教育

视障教育是特殊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盲生由于其视觉功能的缺陷,不仅在学习、生活和社会交际等各方面存在极大的困难,其身心健康和持续发展也会因此而受到严重影响。如何加强盲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盲校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复杂系统工程问题。学校不仅要帮助盲生摆脱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困扰,还要为盲生创造一个能充分发挥潜能、养成健全人格的环境。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肩负责任的大学生志愿者很自然的融入其中。可是面对特殊的弱势群体,非专业的志愿者如何利用自己所长帮助视障儿童提高他们的向上性与积极性,如何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以及增加社会亲和力是一个摆在“跃跃欲试”的志愿者面前的似乎无能为力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从小事着手,在细节上另辟蹊径并充分与特殊教育学校配合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才能让志愿者把力用到点上。

(一)、善于把握“听”

残障学家辛纳森认为“视障儿童需要培养耳朵、手和大脑的联系”,这就是说,对视障儿童的服务与对正常儿童的服务方式是不同的。对视障儿童读者来说,他们依靠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声音,国外心理学家Rieseman在1966年提出了“感觉通道说”,他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有些人善于通过“听”来学习而视障儿童就是这种“听觉型学习者”。他们对语言、声音、音乐等有着较强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巧合的是,在大学里活跃着各种丰富的社团组织,针对视障儿童的这一特征,一些语言类、音乐类等社团便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以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为例,相声小品社团就选择一些休息日、节假日等时间对他们进行相声表演或语言类的培训。同样,音乐类社团也选择合适的时间融入他们的生活,给他们带去优美的音乐,动听的歌声,同时还可以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乐器传授,既让视障儿童学到了东西,又为他们带来了欢乐,一举两得。

(二)、知觉补偿

在教育心理学上有一个知觉补偿原理,由于儿童视障在视力上有所缺陷,所以,根据教育学的研究,我们必然要选择在他们身体的其他方面对视障进行一定的弥补。而作为非特殊教育专业的志愿者,这种弥补可以通过“读”来进行。我们知道,视觉的缺陷必然影响到他们的阅读,他们所拥有的阅读资料必定远远少于我们。所以对于志愿者来讲,能够扩充他们的阅读量,让他们有机会“阅读”更多的书籍就是一种有效的帮扶方式。比如说,志愿者可以成立“心灵阅读”、“每周一评”等阅读小分队,精心选择适应他们的文章,定期的给他们阅读,开阔他们的视野,了解丰富的大千世界。实践证明,视障儿童有着比一般人更强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在聆听的过程,会很快的融入文章角色,对文章的情感和道理有着独特的理解,如果和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联合起来,相信效果会更加明显。

(三)、团辅弥补性格

通过两年多与视障儿童的交流,最大的感触是在盲生中存在两种明显的倾向:一是擅长于语言表达,又往往言过其实、言行不一致;二是木讷、不灵敏,疏于表现。应该说,这两种情况都与他们相对闭塞的生活环境有关系。如果不加以干预,势必会影响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对于大学生想要要扭转这种局面,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视障学生,提高他们的课外学习与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团队辅导是一个非常好的帮扶方式。通过选择一些集体性的活动,鼓励帮助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积极参与,有尺度的进行团队比赛,既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又满足了个人表现的欲望。

(四)、丰富课余生活

视障儿童由于视力的缺陷,行动上的不方便,课外活动便少了一份活力,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很少发现他们参加活动。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很多视障儿童是希望并愿意参加一些娱乐性的活动,只是没有专门的组织者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所以我们志愿者便可以从组织各种活动着手更好的为视障儿童服务,通过成立专门的“组织部”适时的为他们组织一些活动,如“盲童辩论赛”、“盲童百科知识竞赛”、“相声比赛”等各种丰富的活动,真正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快乐,学到知识。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 在2009年全国残联康复工作会上我们获悉:从2009年起,中央财政将拨出专项资金7.11亿元,以0-6岁的学龄前各类残疾儿童为主要对象,开展康复救助项目”等等,这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把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摆到了重要的位置,因此重视视障儿童的教育是必要的,也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作为大学生志愿者,作为时代的先锋,我们也有责任也有义务投入对特殊儿童的帮扶之中。我们相信只要每位特殊教育工作者和参与助残爱残的志愿者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以培养视障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实践中探索、反思、总结,那么视障儿童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成为一名有作为的公民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宗顺.学前特殊教育.创建和谐社会不应忽视的领域.中国特殊教育.2005.

[2]罗观怀.重视盲童的教育康复促进盲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中国视障教育.2007.

[3]彭霞光著.视力残疾儿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华夏出版社.1997.10.

[4]辛纳森.了解你残障的孩子.桂林:漓江出版社.1995.11.

第4篇:关于童年的诗范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又称儿童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或冲动,且常伴焦虑、抑郁、对立违抗、品行障碍、学习困难等情绪与行为问题[1]。焦虑障碍(anxiety disorders)是以焦虑、恐怖、强迫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广义的概念不但包括特发于儿童期的情绪障碍,也包括在儿童少年期出现的各种类型的成年神经症,如DSM-IV 在“焦虑障碍”中列出的广泛性焦虑障碍(包括童年过度焦虑障碍) 、特定恐怖症(以往称为单纯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强迫障碍、惊恐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等。ADHD与焦虑障碍具有较高的共患病率。Bittner等对ADHD临床样本和普通儿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后发现,ADHD儿童中近30.0%伴焦虑障碍,而正常对照组仅有15.0%[2]。同样,国内也有对140例ADHD儿童和120例正常儿童进行访谈的报道,结果发现140例ADHD儿童中约有35%伴发焦虑障碍,而对照组儿童为5%[3]。由此可见,ADHD儿童更多的伴有焦虑障碍,而且有一部分人症状延续到成人,影响到成年以后的认知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4]。本研究探讨伴焦虑障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行为问题和自我意识水平的特点。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样本来自湖南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的调查资料。调查时间为2005年9月至2005年12月31日,对湖南省长沙、益阳、娄底、郴州、永州、怀化6个地区5~17岁中小学生采用“市区/乡镇-学校-班级”三级抽样方法,列出抽样名单,分级随机抽样。所抽学校按年级分层,每年级随机抽取1~2 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在所抽班级学生中选出调查对象,最后共选取9495人。用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第一阶段筛查,由调查儿童的父母、教师或抚养者填写自编儿童精神障碍调查筛查表,表中有1条选择“是”即为筛查阳性;第二阶段为临床诊断,由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资格的精神科临床医师对筛查阳性的儿童的家长、老师及本人进行访谈,采用(K-SADS-PL)[5]半定式诊断检查(含筛查、补充检查和儿童总评问卷),根据DSM-IV诊断标准进行临床诊断,从而选出单纯ADHD(仅具有ADHD诊断,无其他合并症)和伴焦虑障碍ADHD(仅合并焦虑障碍)儿童。从每年级筛查阴性者中随机抽取总人数20%的儿童进行临床诊断,临床诊断阴性者为正常儿童,根据病例组的性别比例随机抽取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最后选出3组儿童共544人,其中对照组214人(男161人,女53人)、单纯ADHD组219人(男175人,女44人)、伴焦虑障碍ADHD组111人(男78人,女33人),其平均年龄均为(10±3)岁。经比较,3组在年龄、性别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入组儿童由父母填写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儿童本人(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没有填写)填写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CSCS)。结果收回CBCL有效问卷544份,CSCS有效问卷453份(对照组182人、单纯ADHD组170人、伴焦虑障碍ADHD组101人)。

1.2工具

1.2.1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CBCL)[6]

包括行为问题和社会能力2部分。行为问题共113项,被归纳为9个因子,即退缩、躯体主诉、焦虑抑郁、社交问题、思维问题、注意问题、违纪行为、攻击行为、性问题,各项得分越高说明儿童行为问题越突出。社会能力包括7项,被归纳为3个因子,即活动情况、社交情况和学校情况,得分高表明儿童社会能力好。

1.2.2 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CSCS)[7]

共80项,分为6个分量表:行为、智力、躯体情况、焦虑、合群、幸福。该量表由儿童自己填写,施测者只对个别不认识的字进行讲解,以正性方法记分,即得分愈高,说明该方面自我评价越高,总分越高,表明儿童自我意识越好。

1.3 统计方法

所有资料用FOXPRO6.0建立数据库,数据经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SPSS11.5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并用LSD作两两比较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三组儿童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评分比较

单纯ADHD组行为问题各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社会能力各因子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伴焦虑障碍ADHD组行为问题各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社会能力中的社交情况、学校情况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伴焦虑障碍ADHD组行为问题各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单纯ADHD组(见表1)。

2.2三组儿童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评分比较

单纯ADHD组的各分量表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伴焦虑障碍ADHD组的行为、智力、焦虑、合群、幸福分及总分均小于对照组;伴焦虑障碍ADHD组的行为、焦虑、合群分及总分均小于单纯ADHD组(表2)。

3 讨 论

本研究显示,伴或单纯的ADHD儿童均较正常儿童存在诸多的行为问题。赵云静等[8]对70例ADHD 儿童与63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行为问题发生率(48.57%)明显高于对照组(12.70%),P

儿童自我意识是反映儿童对自己在环境和社会中所处地位的认识,也反映了评价自身的价值观念。如果儿童的自我意识出现不良,则会对儿童的行为、学习和社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本研究显示伴或不伴焦虑障碍ADHD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都明显比正常儿童差。患儿对自己的总评价是很低的,负面看法较多,对自己的行为、智力、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方面都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王梦龙等[11]对61名ADHD儿童和80名正常儿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除躯体情况外,ADHD儿童其他各项自我意识评分及总分,均小于正常对照组儿童(P

致谢:北京回龙观医院费立鹏教授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张学教授负责的中华医学基金会(CMB)的技术支持和资助。

参考文献

[1]熊忠贵,徐海青,石淑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2):1007-1008.

[2]Bittner A,Goodwin RD,Wittchen HU,et a1.What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anxiety disorders predict subsequent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Clin Psychiatry,2004,65:61.

[3]耿耀国,苏林雁,李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研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l(l3):843-844.

[4]Harpin VA.The effect of ADHD on the life of an individual,their family,and community from preschool tolife[J].Arch Dis Child,2005,90(1):12-17.

[5]Kaufman J,Birmaher B,Brent D,et al.Kiddie SADS-Present and Lifetime Version (K-SADS-PL).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School of Medicine,Western Psychiatric Institute and Clinics,1996.

[6]苏林雁,李雪荣,罗学荣,等.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的再标准化及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2):67-69.

[7]苏林雁,罗学荣,张纪水,等.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的中国城市常模[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31-34.

[8]赵云静,郗春艳,马学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行为问题的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2):140-141.

[9]Bowen R,Chavira DA,Bailey K,et al.Nature of anxiety comorbid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children from a pediatric primary care setting[J].Psychiat Res,2008,157:201-209.

[10]苏林雁.儿童焦虑障碍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5):43.

[11]王梦龙,黄旭,静进,等.ADHD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行为特征的相关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2):3087-3089.

第5篇:关于童年的诗范文

心理认同是就是个体对目标的认同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就在军队中对青年官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有效心理认同机制的形成,对于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心理认同机制是指青年官兵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内心体悟、心理认同和自觉践行,其内容主要包括理性认同机制、情感认同机制、实践强化机制。

理性认同机制是指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理论的来说服、引导广大官兵达成理性共识,从而使其在理性上认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并将之作为自身行动指南的机制。情感认同机制是指青年官兵主体在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无数次接触感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集信任、感激、热情、激情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于一体的心理机制。实践强化机制是指青年官兵主体主动去寻找并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来解决疑惑、应对问题、调节认知行为等机制。

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机制的特点

(一)理性认同机制具有层次低、功利性强的特点

尽管青年官兵主体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理性认同的主流是积极的,但作为在多元文化交融和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长大的青年一代,由于对党和国家的历史和现状缺乏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容易对很多重大问题认识不到位,再加上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很容易糟到落后思想的侵蚀。在工作学习过程中也表现出了强烈的功利性,对能带来直接好处的工作学习是加倍努力,对陶冶情操或见效不是很直接的就习惯敷衍了事。

(二)情感认同机制具有不稳定、不理性的特点

情感认同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体现了青年官兵对党对人民的热爱。对军人身份的荣誉感和道德感,但少部分青年官兵却对这些精神的认同表现出随着个人情感波动带来的不稳定性。

(三)实践强化机制面临行动力不足的问题

青年官兵的主体意识强,参与意识、公平意识、效率意识等行为标准和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加突出地表现了出来,这固然有利于主体性、能动性,但也要警惕可能的极端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的危险。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发生冲突时,在公义与私利的取舍中不少青年官兵往往会表现出个人主义倾向。进而在自觉践行上大打折扣。

三、心理认同机制对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中的一些启示

(一)遵循青年官兵认知规律,充分发挥理性认同机制作用

心理认同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植入过程,是一种对事物态度的变化过程。也就是说,人们接受某一理论的过程先是被动地从表面上改变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再慢慢地过渡到自觉接受。并据此来不断修正自己的信念与行为,最后才能达到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这一内容。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正确的理性认知会形成人们对事物科学的判断,而这种建立在理论的彻底性上的认知才具有吸引力。青年官兵主体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决定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的彻底性。因此,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同机制是指实现理论上的说服,引导官兵达成理性上的共识,从而使其首先在思想上认同。进而将之作为自身行动指南的机制。

理论教育越彻底性,就越能吸引广大青年官兵。就越能引导他们的理性认同,进而内化为价值认同。所以,我们需要从青年官兵的认知规律出发,努力研究官兵认知的心理过程,以科学的理论体系为导向,解答官兵普遍关心的问题,努力化解官兵的困惑和迷惘,纠正官兵认识上的偏差,进而帮助官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把握青年官兵情感特点,充分发挥情感认同机制作用

情感认同机制是指建立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基础上,充分调动和激发青年官兵的信任、热情与激情等积极情感。当代青年的情感非常丰富,但波动非常大。控制也很困难。对于青年官兵来讲,往往遇到的不是什么认知上的障碍,而是情感上无法接受。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青年同志的情感心理过程的规律。注意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进行通情达理、和风细雨的教育,才可能真正使他们达到情感上的认同。这就要求在培育过程中要以伟大、炽热的情感,真心实意地去关心、理解、激发和培养青年官兵的积极情感,克服消极情感,充分发挥情感认同机制的作用,通过青年官兵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情感体验。来使其认知符合要求,并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

(三)依据青年官兵的行为特点,充分发挥实践强化机制的作用

第6篇:关于童年的诗范文

各市气象局、气象学会,各有关会员单位,省局各直属单位: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2007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天气、气候、水和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进程中,在不破坏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使自然—经济—社会得到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人类社会的进步,更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永续发展。片面依靠对自然界的掠夺和破坏环境来发展经济,必然会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给人类自身发展带来毁灭性灾难。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日益呈现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并由此带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的事实,已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加,给世界和我国、我省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气象灾害对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3%—6%,而气象灾害引发的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经济等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则难以估计。全球变暖还严重地影响我国生态、资源、环境等安全,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为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全省各级气象部门、各有关会员单位要紧密结合“天气、气候、水和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围绕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和江苏气象事业为全面推进“两个率先”、实现“四个一流”的宏伟目标,积极组织开展世界气象日纪念宣传活动,扩大气象工作的社会影响。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世界气象日期间,省气象局、省气象学会将组织在宁气象部门、气象院校及有关会员单位,联合开展多项活动。各市气象部门可结合当地实际,通过举办报告会、座谈会、科技咨询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并广泛邀请当地党政领导、政府部门和广大气象服务用户代表参加,以扩大纪念活动的影响。

二、各市气象局和所有具备对外开放条件的气象台站、气象科普基地,要精心组织对外开放活动,广泛邀请大、中、小学学生和社会各界前来参观,积极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增进公众对气象工作和气象知识的了解。

三、应围绕世界气象日主题和“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理念,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应认真做好宣传策划,精心准备宣传材料,主动与当地主要新闻单位联系,广泛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舆论工具,采用专版、专栏、专题等多种形式,宣传气象工作,普及气象知识,扩大气象工作的影响。

四、请各市气象局、气象学会在4月1日前将纪念世界气象日活动的情况报送江苏省气象局办公室和江苏省气象学会秘书处。

第7篇:关于童年的诗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音乐;演出形式;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058-01

一、传统的音乐表演形式体现作品蕴含的自身诉求

从传统的音乐表演形式来看,音乐表演者需要思考如何将音乐创作者的乐谱转化为音响,尽可能表现音乐创作者的音乐意图,使听众能够接收相对正确的乐谱所传达的信息。基于这样的原因音乐表演者在表演作品时更多的是需要考虑怎么表现出作品中蕴含的音乐意图,也可以说音乐表演的形式与内容是受制于作品本身的,从另一个方面来理解,也可以说是受制于音乐创作者的。

二、传统的音乐表演形式体现表演者的审美追求

在传统的音乐表演形式中,乐谱作为主要依据和出发点对音乐表演者起到指示的作用。即使如此,由于乐谱只能记录符号而不能记录音响,乐谱中也只有音高和节奏是固定不变的,对于音色、律动等其它因素在乐谱上均无记录,这样就造成了乐谱记录的“空缺”,音乐表演者在表现音乐作品的时候就只能依靠在对作品背景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审美情趣及经验来决定。这样就留给了音乐表演者更多的自主空间。

三、传统的音乐表演形式具有不可重复性的特征

在传统的音乐表演形式中,音乐创作者、音乐表演者以及音乐欣赏者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音乐职能。很显然,音乐创作者的职能在于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音乐表演者尽可能地按照音乐创作者的意图表现音乐,音乐欣赏者的职能就是聆听。音乐表演者是介于音乐创作者和音乐欣赏者之间的“媒介”,他担任着将乐谱转化为音响的重任,不同的音乐表演者在表现同一首音乐作品的时候是有所不同,然而正是由于这样的不可重复性为音乐艺术增添了魅力。

四、传统的音乐表演形式需要建立在音乐表演者娴熟的技术之上

在传统的音乐表演形式中,音乐表演者要将作品完整地表现出来是需要具有驾驭音乐的能力的,这种能力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技术”。音乐表演者的技术包含了生理上的表现音乐的技能和精神上的理解音乐的能力。可以说音乐作品的表现一定程度上是需要依赖表演者的技术的。但是计算机音乐的出现,使音乐的音响通过电子计算机技术呈现,不论多么复杂的技术都不会对音乐作品的表现造成影响。

五、计算机音乐作品的类型划分

计算机音乐作为现代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表演形式随着音乐创作观念及技法的不断发展,从比较单一的形式开始向多元的形式转变。按照计算机音乐作品创作的观念及演出时的技术需要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一)演奏者加上传感器及计算机音乐

演奏者加上传感器及计算机音乐的表演方式由演奏者、传感器、计算机音乐三个方面构成,其中表演者可以是演奏者或者是舞蹈者,光感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收集的表演者的动作被转化为数字信号触发计算机软件中已经预置好的计算机音乐来完成表演。

(二)演唱(奏)者加上预置计算机音乐

演唱(奏)者加上预置计算机音乐的表演形式是由计算机音乐作曲家已经创作并预置好的计算机音乐加上实时演唱(奏)构成的。其中参与表演的演唱(奏)者可以是一名,也可以是多名。预置的计算机音乐是作曲家前期已经制作完成的,并将其刻录或存储在CD或多媒体存储器中,在现场演出的时候,现场的演唱(奏)者根据预置的音乐提示共同完成表演。

(三)演唱(奏)者加上数字影像及计算机音乐

演唱(奏)者加上数字影像及计算机音乐是由演唱(奏)者、数字影像、计算机音乐三个要素共同构成的。在这种表演形式中,数字影像和计算机音乐都可以是预置或是实时的,但为了保证演出时的效果一般使用预置比较多,这种表演形式结合了声音及影像,给观众以立体审美感受,而且观众可以借助影像更好地了解音乐所要传达的内容。

(四)演唱(奏)者加上互动效果器

演唱(奏)者加上互动效果器的表演形式和演唱(奏)者加上实时效果的表演形式非常类似,都是通过效果器对声音进行处理,不同的是两者效果器工作的方式不太一样,预置效果器是事先已经将参数调制好,在演出过程中不能调制,而互动效果器是运用特定的交互软件平台(Max、MSP、Jitter),在表演中表演者可以根据需要来触发效果器。

“21世纪的今天,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日渐明显,很多陈旧的观念被打破或重组。音乐的表演形式也越来越趋于多样化”[1],虽然我们不能确定是否每一首计算机音乐作品都需要以这些形式表演,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随创作观念的不断更新计算机音乐的表演形式会继续不断地推陈出新。

参考文献:

第8篇:关于童年的诗范文

[关键词]食管癌;紫杉醇;顺铂;化疗

[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8(b)-163-02

食管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很高。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2%。近年来食管癌的治疗强调多种模式的联合应用,术后同步放化疗已逐渐成为治疗局部食管痛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但随机研究的结果一直存在争议没有得到统一的答案,且术前同步放化疗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研究证实了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手术相比提高了胃及胃食管结合处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但对于食管癌而言,术后同步放化疗能否取得同样的效果还不得而知,而且目前还没有一项研究能够证实手术与同步放化疗的最佳顺序。基于这个问题。我院肿瘤中心对86例食管痈根治术后患者开展了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的临床研究。有报道显示TP(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同现有的化疗方案相比疗效提高,可以明显延长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期。紫杉醇为一种新型抗微管药,可使癌细胞阻滞于放射敏感性最高的G2及M期。具有显著的放射增敏作用,与此同时,顺铂亦有较强放射增敏作用。故本研究中化疗采用了TP方案,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86例食管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其中,男56例,女30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53岁;食管癌病程最长10年,最短2年。临床表现均有进行性吞咽困难,先是难咽干硬食物,继而只能进半流质,流质,最后滴水难进。所有患者均经x线、CY、超声内镜检查、脱落细胞学检查、纤维食管镜检查确诊。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放弃或不能手术的情况下。对照组给予单纯放疗,实验组给予紫杉醇(PTX)加顺铂(DDP)同步化疗联合放疗。即第1、8天静脉滴注PTX 80 mg/m(sup)2(/sup),第1-3天静脉滴注DDP40 mg/m(sup)2(/sup),21 d为1个周期。治疗前对所有患者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详细全身检查及妇科检查,辅助检查如B超等。

1.3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按WHO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按WHO急性及亚急性标准分为O~Ⅳ度,共5个级别。每日记录化疗、放疗的毒性反应,每周期化疗、放疗前3 d内体检。每周期化疗、放疗后行影响学检查评价客观肿瘤变化。有效的评定标准为:CR+PR+SD,若患者为PD则认为无效。

1.4预后指标

总生存率(0S):从治疗开始至死亡或随访截至时间计算;无病生存率(DFS):从治疗开始至首次诊断复发或转移的时间计算;局控率:从治疗开始至首次诊断局部复发的时间计算: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从治疗开始至首次诊断远处转移的时间。

同时对肺、血液、皮肤黏膜等治疗毒性反应进行分级评价,治疗期间每周记录KPS评分、血常规和早期毒性反应。毒副反应评价标准:放疗急性毒副反应按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早期放射反应标准评定;晚期放射损伤按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和欧洲癌症研究治疗中心(RTOG/E,ORTC)分级方案评定;化疗毒性反应按WHO制订的抗癌药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的分度标准评定。

1.5观察与记录

观察并记录患者使用药物后的病情变化情况和引起的不良反应,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定。按疼痛评分、镇痛药用量、KPS评分、体重增加3项指标,1项有效、其他2项稳定者为有效,3项全部稳定者为稳定,其他任何1项无效为无效。

1.6统计学方法

统计结果运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运用x(sup)2(/sup)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以P

2结果

2.1两组有效率比较

在实验组43例中,35例有效;在对照组43例中,29例有效。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1.39%(35/43)和67/44%(29/4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纽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过程中发现两组的毒性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主要为白细胞下降/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放射性食管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分别为5例和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62%(5/43)和20.93%(9/43),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第9篇:关于童年的诗范文

*—*年度文明机关和*年文明处(科)室、青年文明号评比工作即将展开。为了做好评比工作,现将申报等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文明机关为县处级以上(含县处级)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机关、审判机关、人民团体。

文明处(科)室为县处级以上(含县处级)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机关、审判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内设2人(含2人)以上的处(科)室。

青年文明号为市级机关各单位(包括下属单位)人数在3人(含3人)以上、成员中35周岁以下青年占60%以上的青年集体(处、科、室、分局、所、站、班、组、队等)、青年岗位和青年工程。

同时具备文明处(科)室和青年文明号范围条件的限报一项。

二、申报条件及程序

申报的基本条件、标准、细则及程序按照《文明机关创建工作实施意见》(连委工发〔*〕11号)、《关于开展创建文明处(科)室活动的意见》(连委工发〔*〕55号)、《关于在市级机关深入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意见》(连委工发〔*〕59号)执行。其中文明机关由本机关的创建领导小组直接向市级机关工委、市机关文明委申报,文明处(科)室、青年文明号先向主管部门的创建领导小组申报,主管部门创建领导小组检查验收同意后,再通过主管部门的创建领导小组向市级机关工委、市机关文明委申报。

为了体现文明处(科)室、青年文明号的群众公认度,要求对申报文明处(科)室的处(科)室和申报青年文明号的青年集体,由单位的创建领导小组在本单位范围内组织干部职工进行测评(测评表附后),其中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80%以上方具备申报资格。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召集部分服务对象进行专项测评。文明处(科)室的申报比例原则上不超过本单位内设处(科)室的20%[其中5个处(科)室以下的单位可以申报一个]。

市机关文明委、市级机关工委将对所有申报文明机关、文明处(科)室、青年文明号的机关、处(科)室、单位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验收的方式既有明察,也有暗访。在检查验收的同时,还将通过新闻媒体将所有申报机关、处(科)室、单位向社会公示,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反映。

三、有关要求

1、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文明机关、文明处(科)室、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的意义,高度重视这次评比工作。要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机关、单位、处(科)室广泛参与这次申报评比活动,通过申报评比推动本单位创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