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际贸易方式论文范文

国际贸易方式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际贸易方式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际贸易方式论文

第1篇:国际贸易方式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FCR 运输单据 信用证 对比分析 风险防范

一、FCR单证的含义 FCR:Forwarders Certificate of Recei pt (FIATA Document)货运人收讫货物证明,是国际货物运输协会联合会(以下简称FIATA)给其组织内部国际货运人推荐使用的单据。这是FIATA制定的关于国际货运收到发运给指定收货人的货物的标准凭证。国际货运收到货物后,立即将其收货凭证交与发货人,作为对货物负有责任的正式确认书。该收货凭证为非转让单据,且只可以签发一份正本。 二、出现FCR单证的原因 除了正式的海运提单B/L外,为便于贸易操作,现在出现了一些外观类似、也能作为提货依据,但不具备物权证明的提单变形。比如FCR(Forwarders Certificate of Rec eipt)FTBL(FORW ARDERS THROGH BILLS OF LADING)等。严格说来,这些单据只属于“承运人收据”,即货运人证明已经从发货人手中接收了货物。

操作上与货代提单没什么差别,但却有实质上不同。出现这种单据的原因,主要是买家于出口地采购数量大,或者有商采购,或者有分公司直接下单采购的时候,货物集中运送,除可以节省运送时间外,又能够节省运费,因此商或者分公司往往指示出口商,或者供应商将货物交给承运人,由承运人预先向船公司包下若干货柜,而后由承运人负责装柜,待货物运抵卸货港或目的地时,再由承运人负责领柜或分送至不同地区的收货人,如此将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和费用。在这种方式下,跟船公司签定运输契约的是承运人而不是托运人或发货人(SHIPPER),因此托运人或发货人将货物交给承运人以后,得到的单据是承运人收据而不是海运提单。目前,许多国际超市买家如WALL-MART、K-MARK等,多采用这种方式。

三、FCR的几个特点

(1)FCR一般只出现在FOB条款下;

(2)FCR只是收据,而非提单这样的物权证明;

(3)FCR如同CargoReceipt似的,谁都可以开具;

(4)进口商不需要FCR就能够提货;(

5)表面上的风险承担方是承运方 四、FCR单证与海运提单的区别 FCR是国际货物运输协会联合会(以下简称FIATA)给其组织内部国际货运人推荐使用的单据,从其字面含义看,该单据仅是货运人收到货物后出具的收据而不是运输单证,但根据FIATA出具的FCR样本和FCR的使用情况,货运人均在FCR正面显著位置记载:“我们基于不可撤消的指示将货物置于收货人控制之下或交予收货人。”在FCR仅记载“将货物置于收货人控制之下”时,货运人和收货人之间属委托合同法律关系,货运人根据收货人的指示为收货人收集货物、进行拼箱、租船订舱等,此时FCR仅具有货物收据的功能,不是海上货物运输单证,与提单的区别显而易见。但当FCR记载“将货物交予收货人”。即货运人承诺按照FCR记载的运输要求“运送”货物至目的地时,则货运人实际上处于无船承运人的法律地位。其签发的FCR应视为运输单证,系运输合同的证明,受我国海商法的调整。应属于“提单以外的单证”。

我国海商法第八十条规定:承运人签发提单以外的单证是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承运人接收该单证中所列货物的初步证据。由此可见,货运人签发的FCR和提单有相同之处,均是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证明和承运人接收货物的收据。两者至少存在以下几点区别:

(一)FCR与提单的法律效力不同。提单是物权凭证,谁拥有提单,谁就拥有对货物的所有权。提单的转移代表货物所有权的转移。而FCR不是物权凭证,不代表货物所有权,它仅仅说明货运人接收货物的承运,是签发给托运人的货物收据。

(二)FCR与提单的交付货物约束性不同。提单是承运人保证据以交付货物的单证,而FCR不具有该项特点。我国海商法明确规 定,提单中载明向记名人交付货物,或者按照指示人的指示交付货物,或者向提单持有人交付货物的条款,构成承运人据以交付货物的保证。因此,如果是记名提单,承运人应向记名的收货人交付货物,如果是指示提单,承运人应按指示人的指示交付货物,如果是不记名提单,承运人应将货物交给提单持有人。如果承运人未凭提单交付货物则应对根据提单有权提货的人因此遭受的损失负赔偿责任。而我国海商法未规定FCR等提单以外的单证也是承运人据以交付货物的保证,因此承运人不凭FCR将货物交付收货人不违反法律的规定。FCR一般都在正面显著位置明确记载“货物将直接发送收货人”,只要托运人接受了该单据,即应受该项约定的约束。因此承运人不凭FCR将货物交付给收货人也不违反运输合同的约定,可见在用FCR代替提单的运输方式下,承运人直接向收货人交付货物既不违法也不违约,无须对托运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三)FCR与提单的采用前提不同。FCR一般只出现在FOB价格条款和EXW(工厂交货)价格条款下,提单的使用则无此局限。在FCR运输方式下,货物买方多为著名的国际超市或大型建筑项目的采购商,这些客户的订单一般具有量大、周期长的特点,一份订单很可能分多次运输,买方为节省时间和运费,在订立买卖合同时常常要求采用FOB价格条款或EXW 价格条款,毕竟船公司给大买家的运费要比给普通客户的运费低得多。在上述价格条款下,货物运输由买方控制,买方往往指定卖方将货物交给货运人,由货运人预先向船公司包下若干货柜,而后由货运人负责装柜,待货物运抵目的地时,再由货运人在目的地的人负责领柜并分送至不同地区的收货人。从上述业务操作流程可以看出,和船公司签订海上运输合同的是货运人而不是托运人,因此托运人将货物交给货运人以后得到的单据是FCR而不是海运提单,除非托运人在签订买卖合同时不同意用FCR代替海运提单。而提单的适用一般与买卖合同约定的价格条款无关,只要买卖合同约定凭提单结汇,则货物由承运人接收或者装船后,只要托运人提出要求,承运人就应当签发提单。

(四)FCR与提单被银行接受的条件不同。银行接受提单和FCR的条件有所不同。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第1924条规定:无论是什么样的运输单据,必须表明承运人名称,并由下列人员签署:承运人或其具名人,或者船长或其具名人。承运人,船长或人的任何签字必须标明其承运人,船长或人的身份。人的任何签字心须标明其系代表承运人还是船长签字。提单作为承运人签发的运输单据,系物权凭证,属于UCP600接受的运输单据的范畴。

而FCR 的签发人为货运人,FCR只具有货物收据的作用,仅表明货运人将根据约定将货物发送到目的地,不代表物权,不具有“通过将纸面单据(PAPERDOCUMENT)交给另一方就将在途货物的权利转移给另一方”的功能,所以通常该运输单据不被银行所接受,除非开证人在信用证中明示“FCR是可接受的”。 (五)FCR与提单的可转让性不同。依据我国海商法的规定,除记名提单外,指示提单和不记名提单均可转让,可转让性意味着提单持有人可以在目的地通过提交单证来获得货物所有权,而不论此时的提单持有人是否是和货物托运人签订买卖合同的买方。FCR与提单不同,在目的地交付货物并不依赖FCR的转递,原因在于FCR不具有与交付相关的固有属性即可转让性,FCR是不可转让的单证,货物只能交给FCR记名的收货人。 五、使用FCR单证的风险以及防范 与信用证提单结算方式对比,FCR单证结算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一)若客户直接要求使用FCR单证结算,非信用证方式结算。这种情况主要是发生在卖方或发货人的货运是买方指定的,并且该货代是国际货物运输协会联合会的内部会员时,由货运签发给发货人FCR单证,卖方可以直接凭此单证向银行结算货款,无需买方开立信用证。这种情况下,买方省去了开立信用证的费用,并且可以及时通过货代提货。但是对于卖方风险较大,有可能是发货了,而银行不予以结汇,买方却可以先行提货。这显然与信用证结算相比,卖方承担较大风险,有可能会货款两空。

(二)若信用证中规定使用的不是B/L,而是FCR时,这种条款下,虽然是信用证结算,但没有使用正式的海运提单,客户可能通过与货运公司勾结,先行提货。如果是信用证提单结算的话,卖方持提单通过信用证方式结算货款,买方首先要开立信用证,提单才通过银 行传递到买方,买方不付款是不可能提货的,提单就代表货物的所有权,买方付款获得提单后,才拥有对货物的所有权。所以,使用FCR的风险仍然由卖方承担。

(三)若采用FCR结算的进口商为信誉良好的著名的国际超市买家时,出口厂商和银行也普遍接受这一条款。因为,在FCR条件下,对厂家来说,往往做FOB比做CFR价格要划算些,毕竟船公司给大买家的运费,要比给普通厂商的低得多(欧基港几乎低1/3,且不受季节波动影响),这对厂商是有一定吸引力的。而且,买家所选择的承运 人都是具实力且关系良好的船代,一般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实际上还是由出口厂商承担风险的。因为超市买家的订单,一般都有量大、周期长的特点,一张订单很可能会分许多次出 货,一年多才出完也很常见。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出现什么问题,买家就会掌握主动权,利用FCR的特点,先行提货,不影响自己的销售,同时随便找个什么理由暂时不赎单不给钱,给出口厂商带来资金周转压力。除非出口厂商与买家撕破脸打官司,但这种情况显然不太可能,劳神费力花钱不说,还有剩下的货物交还是不交?特别是某些产品季节性强,资金占用多,专为某个买家生产的货物,转卖他人往往损失颇大。各项因素考虑下来,出口厂家多半会选择吃点亏,息事宁人。 因此,对于FCR要相当谨慎。特别对于那些容易出问题的单,如原料紧张,价格波动大、订单下得太晚等等的,宁愿承担运费波动风险,也要坚持做CFR或CIF以及信用证提单结算。因为,信用证提单结算在上述情况下的风险都远远低于FCR单证结算,大大保护了卖方的利益。

第2篇:国际贸易方式论文范文

1.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随着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国际贸易供应链的形成和电子商务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步伐,促进了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使得国际贸易融资在方式上和市场组织形式上均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的变化。

1.1 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为了顺应国际贸易供应链的新的发展趋势,一些国际大银行已不再只是对客户在国际贸易中的某个环节或阶段进行局部的融资,而是更加关注客户在整个贸易周期的需求,从买卖双方签订合同开始,追踪整个供应链中货物及资金的走向。

1.2 开展国内信用证业务,创新应收账款融资

国内贸易的特点和性质上与国际贸易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可将国际贸易融资的操作方式移植到国内贸易融资上,根据我国目前的信用环境和业务风险程度,开展国内信用证业务。银行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大力开展保理、福费廷和出口商票等融资业务,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采用第三方买断、资产证券化、风险参与、再担保等方式来分担风险,提高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能力,进而促进贸易融资和银行汇票的发展。

1.3 创新管理方式,实施贸易融资电子化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普及,银行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参与国际电子结算支付系统。电子商务平台既能为买方提供了货到付款交易的自由,又可为卖方提供支付的保护,为银行、保险公司、运输公司提供业务资源,为客户获得业务资源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贸易的风险。

2.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2.1 融资模式落后,融资对象集中

目前,国内各银行办理的贸易融资业务仍是以传统方式为主,约占贸易融资总量的70%,比如出口打包贷款、进出口押汇等。而相对于保理、福费廷等较为复杂的业务则开展十分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

2.2 缺少有效的贸易融资风险防范措施,风险控制手段落后

虽然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较为复杂,但也是可以利用科学方法进行有效的预测和防范的。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和企业也都建立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但仍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粗放经营,没有针对金融危机环境下的国际贸易融资的业务和风险进行周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因而使得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隐患较大。

2.3 缺乏精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对商业银行和企业内部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而言,我国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国际结算、信贷、法律等知识水平不高,因而急需一大批精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趋势。

2.4 融资市场秩序混乱,竞争不规范

第3篇:国际贸易方式论文范文

[论文摘 要]在国际贸易人文化发展这种重要趋势的背景下,研究其对未来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所带来的影响有着重大的意义;探讨建立以人文贸易为基础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把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应对贸易壁垒列入“人文贸易”的系统化研究范畴,也有助于大大提高贸易政策的有效性、全面性。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内涵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经贸的变化和发展,在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框架下,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正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悄然形成,即贸易的人文化(即人文贸易)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体现,它通过以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安排,特别是“贸易与环境”等问题纳入WTO新一轮多哈发展议程,使国际贸易活动不仅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而且关注人类发展中的社会问题。

在传统人文主义的影响下,国际贸易的指导思想以谋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和对物质财富的最大限度占有为目的。不管是重商主义理论,还是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H-O原理都只是重视贸易的总量,很少顾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导致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对立,使人类社会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失衡、贫富分化等。

现代人文主义思想从根源上改变了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错误价值导向。以1995年建立的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旗帜鲜明地将可持续发展写入前言,作为一个重要宗旨,这是对GATT宗旨的重大发展。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牢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目标,是着眼于全球的长远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幸福,防止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的倾向,防止由于一味地追求某一时期生产与贸易的发展,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以至从根本上动摇国际贸易的基础,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从GATT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演变成WTO对世界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反映出WTO寻求的人类对资源利用能力的扩大主要表现在对资源利用质的提高,而非对资源利用量的扩大;从更深层次上讲,也是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的体现,是贸易人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的动摇

第一,对指导国际贸易理论价值取向的哲学思考。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现代经济学基本的核心假设,是现代经济学产生、发展和研究工作的核心与起点。经济学研究主要建立在人们受自身利益驱动并能做出理性决策的假设基础之上。现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在国际贸易内形化的新价值取向。人文贸易的哲学基础现代人文主义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文主义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和意义的精神。其哲学价值取向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完全不同的,对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严重挑战。

第二,对传统自由贸易能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质疑。关于自由贸易可以改善经济福利的论断是经济学中最古老和最广泛接受的原则之一。它在构造国际政治、政府和制度框架(比如,单一市场地区,如欧盟和WTO)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自由贸易理论论证的条件假设中都没有把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负面影响计入生产成本。没有考虑环境成本的“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其实是一种“虚拟”、“现时”的增长,其增长的背后忽略了“现实”、“延时”的补偿成本,如果考虑环境成本带来的财富和福利的损失,传统的自由贸易会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结论实际上可能站不住脚。 转贴于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

随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如何协调环境与贸易的关系,对多边贸易体制的许多基本原则提出了挑战。如生产过程和方法(PPM)问题和双重环境标准的争论对现有国民待遇原则提出了质疑;环境补贴和与环境成本内在化有关的生态倾销问题使得人们重新思考公平贸易原则;发展中国家在保护环境方面能否享有特殊待遇等。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将从新的角度思考两者的协调问题。

三、建立以人文贸易为基础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初步探讨

(一)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目标

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必须以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对外贸易的人文化发展。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应与人文化发展方向内涵是一致的。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应跳出传统意义上的片面追求贸易额的“可持续”增长,而是在关注贸易总量的同时还应关注贸易的实际质量,从以物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从追求短期利益的可持续发展到追求长期综合利益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主要措施

第一,重新审视对外贸易效益来源,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外贸的增长方式,必须重新审视外贸效益来源。首先必须建立人文贸易的评价体系,在衡量外贸效益的经济指标体系中增加生态指标和社会指标,客观评估外贸对国家经济、生态、社会带来的整体影响。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外贸效益的来源,对资源投入与贸易收益严重失衡的产业进行技术革新,减少其负外部性,促进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外贸收益的现实增长。

第二,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加强贸易与环保法规、政策的协调,充分考虑贸易政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环境政策对贸易的扭曲代价,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双赢;其二是建立人文贸易措施保护体系,推行绿色贸易行动计划,合理建立中国产品绿色标准体系,既可以增加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产品的实际竞争力,又可以实现以人为本,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的保障体系。

第三,构建应对国际贸易“人文壁垒”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国际贸易的人文化发展伴随着“人文壁垒”的产生,为了防止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需构建相关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对人文贸易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引起的“人文壁垒”的变化因素进行监测、识别、评价、预测、预防控制并及时矫正不良发展的趋势,以保证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看

[1]Ota Sik, Fred Eidlin, William Graf:For a Humane Economic Democracy,Journalof Economic Literature [M]Vol, 24, No, 3 (Sep, 1986), pp,1233-1234

[美]理查德T德乔治.经济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美]马克A卢兹.经济学的人本化[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第4篇:国际贸易方式论文范文

一、合作教学法概述

(一)合作教学法的含义

合作教学法主要利用各小组的分工合作,共同利用资源,互相支持去完成学习;并利用小组本位的评核及各组间的比赛,营造团队比赛的气氛,以增进学习效果,使学习机会更为平等,学习动机更为强烈。

(二)合作教学法的策略

1.小组成绩分工法

简称STAD,是典型的合作教学,其原理是将学生分成4―5人一组,尽量使每一组的学生结构具有最大的差异,其差异结构类似于整个班级的结构。采用演讲法或讨论法学习,以学生过去的成绩为基准,每人进步成绩均可为团体加分。各组练习中的表现,最优的与最优的比,差的与差的比,构成不同的分阵。

2.小组游戏比赛法

简称TGT,与STAD类似。学生也分成5人左右小组,每组均为异质性小组,并有每周一次的竞赛。教学的程序,先由教师讲述第一节课,然后分给工作单。同一组的成员共同进行学习,并随时举行评量,以确定各组员以学习精熟。在小组练习之后,有学末竞赛。采用能力分级法;各组同程度的成员互为比赛对手。不论哪一级的选手,凡得第一名的均赢得相同的分数。TGT的教学策略与STAD主要差异是以学艺竞赛代替考试。

3.团体研究

薛伦(Sharan,1976)所提出,将教学分为几个主题,并将全班分为多个小组分别负责这些主题,而每一小组成员再针对该组主题进行分工。每一小组准备其所负责的主主题并向全班同学报告。学生成绩以小组报告质量和其他相关的团体表现为依据。本法所强调的是分工合作与共同分享团体努力的成果。

4.拼图式教学

由阿伦逊(Aronson,1978)设计。将教材分成若干小题,负责相同小题的各组代表先成立专家组,共同研讨该小题至精熟。然后各自回到自己的组,负责将研讨的内容教给同组其他同学。

(三)合作式教学法的优缺点

1.优点

通过合作式教学有利于增进同学间的感情,加强合作,发挥个人的专长,提高工作效率。

2.缺点

有时候大家的意见分歧太多,争论不休,小组无法统一意见。另外小组讨论时,有时会有不愿分担责任的同伴,甚至推卸其责任,造成团体目标无法完成,影响团队的成绩。

二、国际贸易原理课程教学现状

国际贸易原理课程作为国贸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必修课,主要讲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基础知识,由于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需要进一步改革的地方。

1.教材普遍存在滞后性

国际贸易原理教材中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部分所占的篇幅较大,对现实意义更强的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只作了简单的论述,一些新的理论没有及时补充进去;教学重点不能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而改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不够,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理论的应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专业基础薄弱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作为国际贸易原理课程的先修课程,这些课程尽管在教学计划都有安排,但是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不理想,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势必会影响到国际贸易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3.教学方式以教师“满堂灌”为主

目前,很多高校在国际贸易原理过程中主要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方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无法实现教学一体化,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理论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

国际贸易原理课程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过分依赖教材,偏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忽视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合作式教学在国际贸易原理课程中的运用

(一)深化教学方法改革

不断开展教学研究,系统总结教学成果,突出能力培养核心,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更多采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设计,加强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1.开设研讨课与自主学习课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大班讲授,小班讨论”的授课方式,研讨课采用“课外准备、课堂讨论、师生互动”的方式。大班课学生人数控制在100―120人之间,小班讨论课学生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每个小班分成5个小组,每组6名左右学生。小组长的选举需要由学生民主推选,这样既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发言的机会,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在讲授比较优势理论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比较优势陷阱”的认识,对我国应如何发挥现有的比较优势,如何创造新的比较优势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在讲授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就哪个理论更适合目前的中国展开讨论。

2.结合案例进行合作式教学 国际贸易原理课程是国贸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了避免讨论变成纸上谈兵,在开展合作式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入现实案例教学,通过指导学生针对案例讨论,提高学生的专业敏感度。

3.增加课程小

论文 在开课初期,教师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部分留若干题目,学生选题开题,并撰写课程小论文。这样做,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学习借鉴能力,锻炼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评判能力、论文写作能力、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增设课前外经贸新闻环节

每节课课前留出5分钟由各小组轮流播报外经贸新闻,不仅可以拓展学社国内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口达表达能力,调动学生关心国际经贸大事的热情。

(二)加强教材建设

结合国际贸易理论新动态、学科前沿知识及学生课程能力培养新要求,编写《国际贸易》教材。强调理论教学的应用性、实践性,每章配备案例和能力素质训练设计;增加了贸易救济措施、原产地、普惠制等当代国际贸易中较为突出的实践性知识、工作过程性知识。结合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编写《国际贸易原理案例集》,理论教学与应用训练密切结合,强化案例的时代性、适用性。

第5篇:国际贸易方式论文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

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是面向企业培养其所需人才。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权的管理方式由原来的审批制改为备案登记制,准入门槛降低后,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大幅度增加。由于国际贸易特殊的贸易环境和运作惯例,外经贸业务工作具有较高的风险性、较强的专业性。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在员工招聘中倾向于录用动手能力强、能够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外贸人才。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业务量不大、设岗较少,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业务量大、部门分解较细、设岗较多,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过硬的专门操作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他们的贸易程序都是相同的。

出口贸易的基本程序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出易前的准备、签订出口合同和履行出口合同。出易前的准备包括编制出口计划、组织货源、国外市场和客户调查、制定出口经营方案、建立客户关系、开展广告宣传、办理商标注册;签订出口合同包括邀请发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履行出口合同包括以收取货款为核心的货物、租船订舱、办理保险、出口报关、办理保险、缮制单据、出口收汇核销、出口退税;必要时,还有出口索赔。

进口贸易的基本程序通常也包括三个阶段:进易前的准备、签订进口合同和履行进口合同。进易前的准备包括编制进口计划、国外市场和客户调查、制定进口经营方案、建立客户关系、选择交易对象;签订进口合同包括邀请发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履行进口合同包括以交付货款为核心的租船订舱、派船接运、办理保险、买汇、审核单据、进口付汇核销、进口报关、检验货物;必要时,还有进口索赔。

从国际贸易的进出口程序可以看出,国际贸易所涉及的业务环节非常多。因此,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具体来说,该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的技能和能力包括:①基本技能,如阅读技能、写作技能、现代办公设备操作技能、网上进行商务处理技能、商品检验技能、识别与填制外贸单证技能。②基本能力,如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变能力。③专业能力,如贸易业务处理能力、外语运用能力。

2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脱节

实习是学生在系统地完成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熟悉进出口业务程序的现场活动。毕业论文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运用所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撰写毕业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或设计工作的初步训练。但是,由于外贸业务量大,一项外贸业务涉及时间较长,从发盘到完成业务全过程可能经历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安排在不同的学期,它们之间相互脱节,学生很难在实习单位亲历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这样就造成了实习的非系统性,毕业论文选题、开题与实习脱节,难免脱离实际,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2.2 专业课案例教学不能相互衔接

案例教学是把实践案例进行处理后引入课堂,让学生根据案例提供的背景资料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案例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经历一系列事件和问题,接触各种各样的组织场景,通过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感觉能力和反应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各专业课任课教师均从所授课程角度出发组织案例教学,重点当然在所讲课程之中,这就导致不同课程的案例很难形成一项完整的、系统的国际贸易业务,学生也很难将多门课程的知识应用到一笔业务,这样就会造成所学知识的“无用性”,知识之间形成壁垒,很难相互衔接。

转贴于

2.3 课程设计组织难度大

通过课程设计考查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也是对理论教学效果的检验。但是,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所涉及的环节较多,如讯盘、发盘、还盘、接受,在合同磋商的每一个环节里,又涉及贸易术语、商品的数量和品质、商品的包装、商品的运输及保险、商品的检验、货款的收付以及索赔等。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还要联系其他课程的知识,不容易组织。

3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当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应具有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的自身特点,我们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制定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 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衔接

我们首先对原有的时间短而又分散的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进行了整合,统一调整为四周的专业实习,将原来为期十三周的毕业论文调整为十八周,调整前后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总周数却没有变化。然后,在学期安排上也进行了调整:专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前四周进行,毕业论文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四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后四周进行,第二阶段为后十四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后十四周进行,专业实习恰好置于毕业论文的两个阶段中间。

改革之后,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深入相关企业,选择一笔或几笔完整的国际贸易业务,利用毕业论文前四周的时间和寒假进行选题、开题和收集资料,从而确保论文选题的客观性和实用性;在接下来的四周专业实习期间里,学生依据选定的论文题目和完整的国际贸易业务,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继续在企业里进一步了解、熟悉相关的业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毕业论文最后的十四周里,学生要确定论文撰写提纲、查阅资料、撰写、修改、审查、进行答辩等环节。

通过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衔接,可以使学生在实习单位亲历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开题、撰写等环节紧密联系实际,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2 按国际贸易业务程序统一制定案例教学方案

我们通过组织专业课教师进行共同商讨、相互沟通,依据一项完整的、系统的国际贸易业务和程序,最终制定出来一套统一的案例教学方案,所有专业课的案例都按照业务程序融合在其中,确保了案例教学相互衔接,便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掌握,提高了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另外,我们学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与中国石油辽阳石油化纤公司相邻,可以组织学生到辽化对其国际贸易业务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在企业进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校企合作共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企业有更多的感性认识,还可以将各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联系并运用到实际。

3.3 情景模拟组织课程设计

为了解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计难以组织的问题,我们采取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情景模拟教学形式。按照国际贸易相关业务和程序要求,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都有自己的工作和职责,发给学生一些背景资料,要求学生认真研读,也可以查找相关资料作为补充,模仿国际贸易业务的实际操作,进行模拟训练,可以对出口报价、结算以及所涉及的单证等业务进行模拟。学生在模拟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沟通、商讨,共同理解、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和方法,学生的学习乐趣倍增。

第6篇:国际贸易方式论文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 网络 国际贸易 教学

目前,各高校都在大力发展校园网建设并积极开展数字化教学,各高校的网络环境越来越成熟,这些为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有效的网络支持。另外,教育部已明确把数字化教学作为对高校进行水平评估的一项考核指标。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主要包括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具体内容、合同履行的一系列流程以及一般贸易做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学习方法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听课,而应该着重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尤其是在目前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下,学生应该把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切实全面地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研究背景

( 一) 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过去,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还不普及,教学硬件及软件设备还不够完善时,老师们侧重以书本为中心,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除此之外,很多老师都是大学一毕业就教书,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因此直接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意义的空洞的练习,这些高职学生走向社会后,很多连基本的贸易操作都不会,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距离企业期望相差太远,直接影响到学生就业及高职招生。在这种情况下, 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都充分意识到培养实操性人才的重要性。学生深入企业学习并实习的机会并不多,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网络辅助教学,以网络为窗口,获取更多资料和信息;以网络为平台,模拟实践操作,从而克服传统教学方面的不足。

( 二)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百度百科对“多媒体”的定义概括如下: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简言之,多媒体技术就是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的技术。其中这三性是多媒体技术的精髓,借助于这三种特性,人们可以主动地进行检索、提问和回答,为实务教学带来非常大的益处,因此被广泛使用于教育领域中。

( 三) 网络时代对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要求

现在,几乎所有工作都需要网络提供支持,这点在国际贸易工作中体现的尤为突出,如贸易公司之间,贸易公司与银行、保险公司、物流公司、海关、商检和政府等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数据交换、电子邮件往来、网络会议以及广告宣传等。涉外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即可获得贸易投资机会和完成相关进出口履约手续的申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益和工作效率。从事国际贸易事务的企业,大多数都在线开展了全球业务,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国际间贸易往来的一种快捷有效的重要途径。因此,电子商务时代需要的是能通过网络进行交流的能力。

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

网络资源最大的优势是信息量大,信息更新速度快,而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把丰富的网络资源充分有效地融合到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去,势必可以突破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局限性。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建立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优势,建议如下。

(一)建立模拟操作平台

由于学生深入企业学习和实习的机会很少,模拟实验室的建立将更加实用可行,为学生提供了模拟操作的平台。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从寻找客户到交易谈判到合同的履行,涉及到函电写作、成本核算、价格换算、合同签订及制单审单等重要环节,在实际工作中,国际贸易各业务环节的实施也是通过网络手段,因此通过网络模拟操作平台,学生可以较为真实的体验实际工作。

(二)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过程中,既要时时关注行业背景和产品知识,也需要关注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国际惯例的修订和应用,通过互联网,能够及时快速地掌握相关信息,这是书本难以做到的。国际贸易实务的任课教师可以建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网站,在网站这个平台上,老师和学生都可以上传或者链接有用的信息和资源,通过浏览网站和资源了解相关行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学生和老师可以通过网站,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也可以加入其它相关论坛进行交流和学习。

(三)建立毕业论文交流平台

毕业设计(论文)网站已经在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外语与旅游系四届学生中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只有查阅大量的资料、积累大量的基础知识并结合实习期间的工作经验才能够写出好的文章。通过毕业论文交流平台公开并展示自己的论文,无形中形成一种压力,而且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并相互监督,有效避免抄袭现象,同时也方便教师及时修改审阅。 除此之外,老师和学生如果发现好的论文资源都可以传到该网站上,已经毕业的学生,在工作中积累的工作经验和教训也可以在该平台上进行交流。这些资源可供教师和学生作为论文或课题研究的来源并指导实际工作。

三、数字化教学的模式探析

首先建立一个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学习网站作为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辅助教学,网站应涵盖的内容可参考图1。

通过网络平台,教师和学生的付出和努力都会直接体现在网页上,将教师的教学过程、学习过程、研究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并整合在一起,形成学习共同体,促成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反思和改进,给教师提供机会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形成对内容、课程和学习者的新的认知和观念。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已经建立了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网站,网址如下:http:///course/view.php?id=62,此网站2010年建立,通过两年多的使用,教师和学生都深刻感受到网站的建立对教学和学习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网站辅助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讲授型

讲授型模式是目前网络教育课程实施中被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一种模式。教师课前准备好授课材料,包括课件、教案、音频、视频或图片等,每堂课结束,教师就把相应的资料到网站上,供学生课后复习及参考。

(二)因材施教型

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也有差异,课堂上教师肯定无法全部兼顾,通过网络平台,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可以通过QQ、E-mail或者论坛交流的方式与教师进行沟通,老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帮助更多的学生排疑解难,掌握知识。

(三) 探究型

所谓的探究型教学模式,是指学习者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寻求帮助来解决问题,锻炼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信息查找的方向,指导学生查找、收集、分析相关信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正确有效的途径,寻找正确的答案。

(四)协作型

利用网络,融合任务驱动教学法或项目教学法,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针对自己的工作任务进行交流与合作,并且需要通过虚拟交易平台,与自己的贸易伙伴进行业务沟通,教师主要扮演师傅或者导师的角色,对各个小组进行指导。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这四种模式应该穿插使用,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整合。

四、总结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由于各种限制因素,学生很难有机会深入企业、工厂或相关部门亲身体验和感受真实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充分利用数字校园环境,模拟实训室设置商检、海关、银行、保险公司、货代公司和工厂等各国际贸易相关单位,并配合相应的图片和单证,使学生能感受到比较真实的业务氛围,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网络教学的效果。通过模拟操作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长此以往,毕业后才能更好地与实际工作接轨。

参考文献

[1] 郑贵庆. 高校数字化教学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2(10).

[2] 原玲玲. 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4).

[3] 刘瑶.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网络外贸论坛的运用[J]. 电子商务,2009(11).

第7篇:国际贸易方式论文范文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7-0070-02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外贸企业对于国际贸易人才各方面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因此在员工招聘中倾向于录用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这样就要求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除了要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要具备的实践能力包括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具体如图1,而这些专业技能与能力的培养又必须通过实践教学体系得以实现。

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也是落实邢台学院应用型办学定位的必然要求。我院办学定位于教学应用型地方院校,明确服务地方经济、注重实践的办学方向。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正是我院办学指导思想的体现。2010年7月,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也是特色专业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因此,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就显得十分重要。

2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实践教学体系是整个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由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具体包括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等要素。

2.1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着眼学生就业岗位和发展的需要,将学生培养成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熟悉有关国际贸易的政策、法规和惯例,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邢台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定位于以就业为导向,依托地方经济特点,贴紧地方外贸企业的需求,培养掌握扎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基础理论,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业务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

2.2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具体化。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由以下五个环节组成。

2.2.1认知实践

认知实践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接触社会、锻炼学生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体验。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认知实践环节通常是由专业教师组织、指导和带领学生到外贸公司、企业、海关等单位进行观摩,了解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外贸发展前景、进出口产品状况及外贸的整个运作流程。同时也请有外贸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做报告,介绍国内外国际贸易发展状况,外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经验教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实践认知。

2.2.2社会实践

我院十分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实践教学内容,分配一定的学分,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到外贸公司、外贸型生产企业以及海关、商检机构、保险公司、银行等展开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通过撰写调查报告可以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国情和企业的现实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2.3实验室模拟教学

国际贸易实验室模拟教学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借助模拟、仿真手段和虚拟环境,应用信息资源和软件资源进行教学的方式。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引进南京世格国际贸易模拟软件、浙科国际贸易模拟教学软件、单证教学软件、国际贸易仿真沙盘等软件对学生进行模拟教学。在实验室模拟教学中教师只是起指导的作用,要以学生为中心,利用软件提供国际贸易模拟业务操作,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进口商、出口商、生产商、进口地银行、出口地银行和辅助人员等角色的相互配合、相互交易来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让学生体会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要面临的工作环境和需要处理的各种具体问题,培养和锻炼学生在模拟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4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所有理论课程之后,到实习单位进行实地实习,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教学过程。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习单位的联系和确定可采取院系联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单位合作、学生自主联系等灵活多样的方式。通过毕业实习,学生可熟悉进出口各环节及相关业务的操作技能,掌握国际贸易与国际结算的实际运作过程,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2.5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学生必须完成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要经历选题、开题、查阅资料、撰写、修改、定稿、评审、答辩等各个环节,从选题到最后答辩的每一个环节专业指导教师都从严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整理文献资料和实际调研,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独立的分析、研究和探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2.3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是确保教学目标完成的重要要素,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实践教学评价考核体系。

(1)建立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关于实践教学大纲的规定;实践教学文件的编写规范;担负实践教学工作人员的管理规定;实验室、实训室、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实践教学检查、评价、奖惩等方面的规定等。

(2)建立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实践教学监控体系是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现的重要手段,我院构筑了以教师、学生、教学督导团和信息员为主的教学监督链结构。教学督导团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师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检查,学生信息员定期对于教师的教学环节进行评价和总结,并采用简报方式进行反馈。

(3)建立实践教学评价考核体系。实践教学评价考核体系是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重要前提,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考核体系能够有效地检验实践教学效果。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制订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实践教学条件评价、实践教学过程评价、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等。实践教学评价考核的具体方式可以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评定。

2.4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是保障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保障、资源物质保障、财务保障等方面。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通过下列途径建设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邢台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不断按照专业建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等三个层次来引进和培养师资队伍,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及“双师型”教学队伍的建设。一是学校选派专业教师到外贸机构挂职锻炼,获得直接的外贸业务经验。二是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教师外出进修,相继派出教师到北二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进修学习,不断地获取最新的教学资源、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三是外聘行业专家指导国际贸易实践教学。如请今麦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强久集团业务经理、邢台市进出口检验检疫局、技术监督局等专业人员为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指导。

(2)加强资源物质保障。为了更好的建设我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学校进一步完善保障实践教学所需要具备的教学资源,提供实践教学所需要的资金支持,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在保障实践教学所需要的设施、设备、材料等物质条件上。

(3)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例如,邢台学院与河北强久集团签署协议,在校内建立邢久车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即实训基地。在公司为学生开辟实习岗位,学生享受带薪实习待遇,由公司的业务员对学生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学生利用强久集团的自行车产品进行国际贸易业务。充分利用河北邢久车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把国际贸易实务操作引入到课堂,让学生“真题真做”,实现了高校实践教学环节与企业外贸业务的直接对接。

参考文献

[1]尚爱英.加强国际贸易特色专业建设服务地方经济[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6).

[2]张汝根.国际贸易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

第8篇:国际贸易方式论文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实践能力;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1-0167-02

1 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必须强化实践教学

独立学院是本科办学层次,不是一般专科层次的学校,不能只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职业专门化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独立学院要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并重,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本科层次人才比高职高专培养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有更强的适应性与发展后劲。当然,独立学院也不能像其他普通本科院校那样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独立学院的理论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定基本理论、学会分析方法,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协调,知识、素质与能力协调,比其他普通高校培养的人才要有更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与技巧,能较快地适应岗位需求,解决实际问题。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迅速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立,对外经贸人才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人才招聘的现实显示,那些具有扎实英语能力、掌握现代化经济贸易理论与实际操作技能、动手能力强、能够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国际贸易应用型创新人才已成为目前最为抢手的人才。独立学院的国贸专业应该确立掌握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强化外语训练,突出实践环节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够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运用外语、电子信息技术,具备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实际能力与操作技巧,能够独立分析、解决国际贸易领域的实际问题,成为熟练的贸易业务操作员的创新型、外向型、实践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

2 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与体系

2.1 培养基本方法与能力的实践

外语、计算机等公共课程,每门课用50%的学时来进行实验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熟练地掌握外语,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具有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从事国贸活动的能力。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程,每门课安排不少于10学时的实验实践时间。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把握“理论够用、重在方法与能力”,采用案例讨论式等教学方法,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方法,培养能力。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以及计量与模型、统计与预测、规范与实证、静态与动态等分析方法,认真分析与研究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打好基础,并能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养成不断获取、更新与应用知识的基本能力,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培养专业技巧与能力的实践

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写作、进出口企业决算、外汇理论与实务、报关实务等专业课程,每门课安排不少于12学时的实验实践时间。而进出口贸易模拟操作、外贸单证制作均是实验实践课程。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依托模拟实习平台,在仿真的国际商务环境中扮演进出口商、进出口地银行等相关角色,熟悉进出易前的准备、签订、履行进出口合同这样一笔完整的进出口贸易业务各个环节的操作,切身体会贸易全过程,掌握市场商情的调查、分析,信息操作,合同签署,单证制作和流转等专项技能,把知识向能力转化,增强学生专业实践操作能力。

2.3 培养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实践

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外自主创新等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习是学生在系统地完成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熟悉进出口业务程序的实践活动,在实习中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学习新知识,锻炼、提高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独立工作的能力。毕业论文是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实践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较为复杂的国际经济与贸易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自主创新等实践有利于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现实,培养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创新能力等。

3 提高国贸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3.1 提高实践教学师资素质

培养“双师型”教师,丰富实践教学能力与经验,提高师资素质,是搞好实践教学的决定性因素。一是有计划地安排国贸专业教师到其他院校培训学习,到外经贸企业等实际业务部门进行调研、实习或挂职锻炼。二是支持教师报考国际商务师等相关业务的国家从业资格证。三是聘请既懂理论又有较强国贸实际操作能力的企业老总为兼职教授,定期来校进行业务专题讲座,聘请业务骨干为兼职实践教学教师。四是聘任具有业务实践才能的人才为专职实践教师。五是教师要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运用讨论式、启发式、情景式、案例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案例教学,选取实际工作中的典型材料作为教学内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案例提供的背景资料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经历一系列事件与问题,接触各种各样的组织场景,通过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活跃思维,开阔视野,培养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感觉能力和反应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建立稳定的实践场所

要采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方法来建立稳定的实践场所。一是要根据国际贸易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更新内容,完善校内专业实验室,使学生学习、掌握与实际相符的操作技能。二是让学生在虚拟的贸易环境中通过角色扮演,亲身操作货物贸易买卖过程中的询盘、发盘、还盘等各项环节业务,完成进出口业务的流程,锻炼、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三是争取经贸局、海关、税务局等一些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接受学生的专题调研学习与相关业务实践。四是逐步探索互利共赢机制,与外经贸企业形成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真正发挥实习就业基地的实践作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开拓创新等能力,有利于学生在毕业前就积累一定的人际交往与工作经验,缩短就业磨合期,也有利于企业从中发现、选拔人才。

3.3 提高毕业实习与论文质量

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18周的时间进行,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需要深化改革,确实提高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实践教学效果。一是把毕业实习与论文统一起来整体安排,从第七学期的最后4周开始。根据授课、研究方向、职称等情况把教师分成若干组,相应确定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几个主题,与学生商定,由2~3名专业教师带队联系到外经贸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最后确定具体的论文题目与指导教师,学生继续在企业里进一步了解、熟悉相关部门的业务,亲历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讨解决问题办法,并对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提出自己的建议,形成有实际内容的实习报告。学生边实习边查阅资料开始撰写论文。二是教师认真负责,严格按计划指导学生查阅资料、撰写提纲与论文、修改与审查、答辩与归档等环节。除了规范格式外,在内容上也要有翔实的材料,要密切联系实际,尤其是调研、实习企业的实际,提出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提高论文质量,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3.4 强化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试

参加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试,获得从业资格证书,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是重要的实践环节。一是在教学计划中规定学生在毕业前至少获得1~2 种从业资格证书,获得相应学分,并制订相应的奖励措施,让学生既有压力也有动力,早计划备考,使其在毕业时能达到企业要求的相关技能等级,以提高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二是专业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内容的衔接,帮助学生应考。三是与社会职业资格考试机构联系,及时获取有关信息,帮助学生参加各种社会职业技能考试,取得外销员,单证员,报关员,国际货代业务员,报检员,大学英语四、六级等职业资格证书,毕业后能较快持证上岗。

3.5 开展学生课外创新实践

课外实践是课内实践的补充与提升,能够了解社会、接触实践,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科研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一是把课外创新实践作为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管理。二是采取形式多样、动员全体学生参与,要根据不同年级开展假期社会调查、到企业参观学习接触实际业务、请专家来开专业讲座、与企业共建模拟操作的实务实践活动等,要动员组织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自主创业创新活动、科研基金立项等。三是坚持密切联系专业计划与课程学习,以训练提高实践能力为目的,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四是充分发挥团支部、学生会、专业社团的主体作用,专业教师认真指导,学生自主谋划实践。

参考文献:

第9篇:国际贸易方式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 基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及省内高职院同行关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改革的实践,本文作者发现该课程教学改革存在教学管理不合理、师资结构及质量有问题、实践教学不理想、考核方法落后和学生外语能力不足等制约因素,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猛和外贸人才急缺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外贸人才培养更显重要。《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南京交院(简称我院)管理系报关与国际货运、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8个专业的考试课程。近年来我院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本课程作为立项精品课程进行了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探索。基于我院及省内高职院同行的教学改革实践,本研究对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理论探讨。

1.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改革的制约因素

1.1教学管理不合理。

教学管理不合理严重影响本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教学任务安排不严谨造成师资变动频繁,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严重下滑。例如某高职院经管系在5年内教过本课程的教师竟有10人之多,导致某些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反而从事其它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还有的专业教师一个学期甚至同时教3—4门课程。二是教材选用混乱。例如有的教师从事某班本课程教学,但该班教材却是另外一个人订的;有的高职院教材频繁变动,甚至每个学期都换,有的选用教材还是本科教材。三是下企业难度较大。虽然有些高职院口头提倡工学结合,但真正本课程专业教师要求教学下企业时却往往无法如愿。原因有很多,比如经费、学生安全、教学督导和工作量核定问题等。

1.2师资结构及质量有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对师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要求非常高,但事实上高职院校该课程的许多教师不具备此条件。主要原因有:一是队伍结构不合理。有些教师是刚毕业的研究生,部分教师甚至是从其他专业转来的[1]。二是缺乏定期专业培训。有的教师数年得不到一次外出培训机会,也没有真正进入外贸企业进行社会实践。三是部分教师厌学及科研能力缺乏。许多贸易政策及操作实务是随着国际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国际贸易教学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但出于惰性,很多教师不愿继续学习,对国际贸易的新变化不关注,其知识结构是有缺陷的,有的教师甚至多年使用同一个教案。此外,科研能力是教学质量保证和提高的重要因素,但有的教师从来不愿写论文。

1.3实践教学不理想。

许多高职院国际贸易课程实践教学并不理想,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实践条件差。有的高职院国际贸易实训室仅有1套模拟操作软件,且模拟软件利用率也不高。二是部分高职院没有国际贸易实训室,国际贸易实践教学局限于书本理论讲解。三是少数国际贸易教师由于自身知识结构原因不能胜任实践环节的教学,因而忽略了许多实践部分的教学任务。四是实践教学局限于学校,没有进入企业,有的高职院校所谓的校企合作教学基地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职院评估的一纸空文。五是有经验的企业校外指导老师没有真正进入课堂教学,有些所谓的校外指导老师只是挂名而已。

1.4考核方法落后,学生外语能力不足。

许多高职院校仍沿袭传统的试卷考核方法,并要求填空、选择、问答等不同类型按一定比例搭配。这种考核方法对本课程实践教学创新带来一定的制约,教师为避免麻烦,会花大量时间按照传统的书本教学方法和思路进行教学,不愿尝试改革。考核方法落后的另一个方面是针对教师的,许多高职院对教师的考核标准陈旧,不利于从事教改的教师考核成绩提高,因而制约了教师进行教改的动力。此外,本课程的涉外性很强,高职学生外语能力相对不足给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许多学生看懂各类外文单证及专业贸易术语的花费时间较多。尤其是五年制高职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不到10%,对于此类学生,许多教师对单证、函电部分教学内容只作简单讲解。

2.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改革实践及思考建议

2.1组建课程教学团队,申请立项精品课程及自编教材。

组建一个稳定的专业课程教学团队是进行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通过多方沟通和努力,我组建了一个以4人为主讲教师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年龄在27—36岁之间,均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1人为在读博士,2人具有企业工作经验,1人具有丰富的单证培训经历,3人外语水平达到6级或专业8级水平。团队成功申报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院级精品课程,为教学改革提供了资金保障,团队成员均参与了自编教材的编写工作,并发表了学术论文40余篇。团队建设对本课程教学质量提高起了积极作用,团队成员多次获得教学质量奖。此外,团队骨干还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论坛,了解国际贸易环境及操作规则的变化,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修订,提高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2.2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教学下企业相关规则,鼓励企业外贸人员进入课堂教学。

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的机会仍然太少,部分教师的所谓暑期下企业实践证明也仅仅是找单位盖个社会实践章,并未真正下企业实践,这需要各高职院校下企业相关政策细则的出台与支持。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江苏省高职生第3学年大部分时间被安排为社会实习,这是学院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专业教师对实习学生的进一步专业知识指导有待加强,这也需要学院制定和完善指导教师下企业指导学生的工作细则与绩效考核制度。此外,教师要积极聘请校外有经验的外贸业务员进入课堂,为本课程教学提供新鲜知识。目前我院只是偶尔聘请部分专家进入学院做些讲座和交流,外聘专家数量与进入次数有待进一步提高。

2.3改革考核方法,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

改革传统的学生考核方法是本课程教学改革成功的前提,尤其是成绩比例制定和实践环节考核形式学院要尽量放权于专业教师。同时对于专业教师的考核也要有所创新,目前我院督导政策已开始鼓励教师进行工学结合、项目化教改,部分专业教师开始主动进行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其中,我所在团队在教学方法方面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实施双语教学。高职学生外语能力普遍不强,因此双语教学主要是对国际贸易关键词汇均用外文标出、各类单证和函电教学均采用中、外文2种语言详细解释。二是多媒体案例和外语教学相结合。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果,本课程一半内容是案例教学,且案例尽可能多地使用外文。国际贸易理论部分案例教学主要是定期给学生观看外文的国际贸易专题片,有利于提高学生外语能力,拓展其知识面。三是互动教学法的实施,主要是提前布置一些需要学生准备材料和思考性强的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自己准备发言稿,并在课堂上进行大讨论,对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活跃课堂气氛起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