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文化对比论文范文

中西文化对比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文化对比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西文化对比论文

第1篇:中西文化对比论文范文

中国亦或者西方国家,其独特的人文精神都蕴藏于文化底蕴中。但有人认为中国的文化可以说是具有人文色彩的文化,与西方及印度、阿拉伯等具有浓烈宗教性质的文化不同。而从古到今的城市规划理论演变中,正是由于文化传统中独特的人文特性的渗透,形成了具有不同文化风情的城市。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绚烂,城市化脚步的加快,使得这些几乎消失殆尽,城市文化文脉的兴起成为首要的任务,但是如何来兴起城市的文化确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中国城市理论的发展可以归结到公元前21世纪,但如今的发展已经将其思想摒弃一旁,城市文化渐渐丢失。西方的城市规划虽然起步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但其发展脱离不了文化革新进步,并且在历史进程中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伴随着国际间相互交流的扩大,使中国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即能保持本土传统文化,又能面向世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文化是我国现阶段首要目标

1人文传统在中国规划理论的体现

1.1“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渗透

中国古代对“自然”是没有认识的,今天我们所说的“自然”指的其实是古代的“天”对应的是“人”。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天的关系。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它追寻事物的本质都是互相联系的,让自己与天道归一。

《老子》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中心思想就是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相互融合、相互协调的。“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城市规划非常注重对自然界的尊重与维护,例如明清北京城,强调中心轴线,对称严谨,北放地坛,南置天坛,日月两坛东西分列,与天地呼应。规划透射出了当时统治者及哲学家对“天人合一”的向往与追求。又如唐长安城,里坊制布局,108坊沿中轴线对称布置、呈棋盘式布局。

1.2 儒家礼教思想的影响

《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可以看出儒家思想下的城市其实是君权制的体现,这一思想在我国历代都城中运用的也十分明显。

运用这一思想建造的城市有:明清北京城及隋唐长安城。在这些城市的布局上,都由一条中心道路做为城市的中轴线,体现了封建儒家理论的“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观点。认为君权皇权是至高无上的,用建筑语境加以渲染。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广泛应用的中轴线、对称的形式,是两种思想的寄托与体现。

1.3 墨家防御思想对城市理论的主导

墨子说过:“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所谓法仪就是法度,准则为各行业所制定的法度。法仪在中国古代社会是备受重视的治国之根本,人的行为准则依附于日常法度的确立,封建礼数的约束很小。在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制度下,城市制度就是规范人与空间的基本关系的规定与原则的体现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城市的布局、选址多以防御型为主,这种思想在战国时期应运而生,实际上是人们追求安全的满足。

1.4 道家风水思想的渗透

《管子・乘马》中记载:“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这种理论便是道家思想的起源。

管子的这一理论打破的封建礼教的束缚,引导城市向可持续发展迈进。同时强调了城市的主体人改造利用自然的能动性。

汉代长安的建设成为这一思想的代表,汉长安不规则的布局形式,也没有中心轴线。同时,其封建等级制度也十分模糊,规划中宫殿与居民区互相渗透穿插。为其以后的繁荣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5 宗教思想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东汉时期传入中国的佛教和春秋时期创建的道教在南北朝得到了繁荣发展,并影响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大量的宗庙和道观在城市涌现,城市的出现了石窟。城市的空间布局强调整体环境观念,强调城市自然和人工的整体和谐,强调城市的信仰和文化功能。

2人文传统在西方规划的体现

2.1 民主文化影响下的城市规划理论

在古代西方,公元前500年古希腊城邦时期提出的希波丹姆模式是最有代表意义的。城市布局形式为方格网的道路肌理,区别于中国的是,以广场做为城市的中心。反映了古希腊时期关注人居活动的人文情怀。西方后来的规划中都有这种思想的渗透,可以说,广场之于西方城市规划,有着很重的地位。

2.2 防御思想主导下的城市规划建设

时间慢慢变化,西方各国统治者欲望膨胀,各国版图逐渐扩张。罗马几乎征服了整个地中海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营寨城大量建在了被征服地区,其平面为长方形或方形,中间街道为十字,中心广场多为露天剧场或斗兽场。古罗马的营寨规划思想体现了军事控制的影响,体现统治者宣扬君权的思想。

2.3 文艺复兴影响下的城市规划建设

公元 14 至 16 世纪的文艺复兴影响了整个西方的文化。期间资本主义开始发出萌芽。艺术创作空前高涨,意大利的圣马可广场为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其将不同体量和风格的建筑与场地很好的融合,形成高度的建筑艺术水平。

2.4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文艺复兴运动下的城市建设还停留在建筑学的角度,城市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并非单体建筑的改造扩建与美学的追求就能解决的问题。与城市的实际规划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19 世纪末,深受空想社会主义影响的霍华德写出了《明天的田园城市》。

在书中,霍华德提出了建设田园城市并给予了理论论证,就是著名的三中磁力图解,简练的阐述了城市规划总体目标,城市和乡村的有利不利因素是互相穿插交织的。他提出“城乡磁体”学说(图一),认为设计者应当结合城乡的优点,是城市像磁铁那样互相吸引。这就是“田园城市”。

图一田园城市全貌

中心城市相对略大,建议为 58000 人,其他田园城市围绕中心而建为 32000 人,他用一幅简图表达了城乡结合的规划思想。

图二城乡结合的城市

在这副图中主要体现了他对于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视。同时,十分关注城市绿化。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是把城市作为主体研究的开端,他对诸如城市经济、绿化、人口密度等问题都提出了见解,对各种城市问题也相应提出解决办法。

中国从古到今的城市规划中渗透着传统文化,其所推崇的自然思想理论具有生态思想的理念。但是那种一味的追求顺应天是迷信的,限制了人们的世界观。加上封建君主制度中央集权的影响,人们忽略了城市规划的分析和总结,只按部就班的遵循传统,使得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更像是经验主义的产物。缺乏创新,这是落后于西方近代城市规划理论的重要原因。

西方的文化发展过程与城市规划理论同步发展,从最初的城市问题发展到宣扬人文精神的重塑。从城市的关怀提升到对人的关怀。此外,西方规划理论也与其方法论的实践同步。所以,西方的城市规划理论是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其指导的城市建设越来越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中国近代城市规划文化研究.学位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08.作者:郭建

(2)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影响.学术期刊《规划师》.2002年5期.作者:李轶华.

(3)浅析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文化与特色.学术期刊《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1期.作者:张健

第2篇:中西文化对比论文范文

【关键词】王韬 跨文化传播

一、“王韬研究”分期概述

在传统向现代演进的时代,王韬成为“口岸知识分子”①的典型代表,经历从“文人”到“译者”的蜕变。七十年的人生几经跌宕:译书、办报、游历、教学,柯文笔下的“新人”在中西文化与信仰的冲突中探索着。毋庸置疑,他是学者、政论家、文学家。但放眼流淌近代中国的滚滚“西潮”,一个头衔或许更配得上他的贡献——中西文化传播中的先行者。

党月异②《王韬研究世纪回顾》把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王韬研究大致分为始发期、持续期、发展期、深入期四个阶段。最近的一个阶段是从1990年至今,这个阶段的研究在王立群看来“突破了前期研究王韬生平和笼统整理介绍王韬著作的局限”③,全面而细致地考察了王韬的各种思想和活动。九十年代以后,相继问世的研究专著主要有两部《王韬评传》(忻平④1990、张海林⑤1993)、《王韬年谱》(张志春⑥1994)、《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王韬与晚清革命》。2012年,王立群《中国早期口岸知识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采用原典实证的研究方法,全面考察了王韬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活动以及西方文化的冲击给他观念上带来的变化。目前,这种对主人公跨文化传播中表现的关注已逐渐开辟出研究王韬新的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党月异在《王韬研究世纪回顾》中把王韬的事业划分为“报刊事业”、“中西文化交流”和“翻译事业”三个方面。总体看似没有问题,但细究起来却值得商榷。站在跨文化传播的角度,三者之间有重叠部分,翻译书籍作品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形式之一,而《循环日报》的创立尤其是政论文体的大量采用,其实同样是在给民众灌输西方制度思想,增进民众对西学世界的了解。

二、王韬与中西书籍互译

王韬不仅协助麦都思将《圣经》等宗教作品翻译成中文,也在英华书院同理雅各合作将儒家经典译成英文。此外,王韬还与传教士合译过不少科技类书籍,如《格致新学提纲》、《华英通商事略》等。尽管著述颇丰,王韬的工作场所却主要集中在上海和香港两地。

1、上海墨海书馆

选择步父亲后尘前往墨海书馆的王韬,最有可能是出于经济利益。王宏志⑦ 《“卖身事夷”的王韬:当传统文士当上了译者》力主此类观点并结合证据详尽剖析。关于他在上海13年的翻译工作,有学者将其大致分为两期:前期以《圣经》、中文赞美诗等宗教作品为主,后期以科技、贸易类书籍为主。柯文的专著《传统与现代之间——王韬与晚清革命》提供了王韬参与《圣经》翻译的相关细节,包括成员构成、工作流程和时间安排等。就王韬对两期工作的态度而论,不少学者从王韬的自述中得出大体一致的结论:前期“消极应付、厌恶不已”,后期则“积极参与、引以为傲”。童元方和王立群等都察觉到了主人公前后微妙的心态变化以及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在王立群的专著《中国早期口岸知识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里,将前期厌恶抵触的原因归结为传教士中文功底差劲和文化差异带来的“内在抗拒”。童元方⑧《论王韬在上海的翻译工作》认为,后期翻译寄托了王韬“经世致用”的抱负。“以器通‘道’、藉‘器’见‘道’, 因中西之道相通而实现大同世界的理想”构成了佣书墨海的王韬独树一帜的思想内涵。不论王韬自身是否满意,他的翻译工作却在“第60届传教大会报告”中得到高度肯定,罗香林⑨《香港与中西文化交流》也对王韬参与的“代表本”《圣经》报以“文辞雅达、音节铿锵”的肯定。

2、香港英华书院

1862年,因政治避难而客居香港的王韬给理雅各当起了助手,工作性质与在上海类似——翻译。不同的是,这次是把儒家经典译成英文,使“东学得以西渐”。王立群《王韬与近代东学西渐》肯定了王韬在中西文化传播中的突出贡献,并在专著《中国早期口岸知识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中勾勒了王韬参与的不少细节,比如面对浩如烟海的各家注释,王韬不因个人喜好偏重一门一派等等。在英华书院的几年时间里,王韬直接参与翻译的经书共5部,分别是《书经》(第3卷)、《诗经》(第4卷)、《春秋》、《左传》(第5卷)、《礼记》(第7卷)。在与传教士的合作中,“华夷之辩”的心态普遍存在于传统文士的内心。如果说在上海翻译《圣经》的王韬多少存有“获罪名教”的痛苦与不安,那在香港翻译《中国经典》则充分填补了他“宣孔孟之道于西土”的虚荣心。王志宏《当传统文士当上了译者》深刻洞察了王韬的上述心态,并把这次的跨文化传播与中西文化的第一次接触进行对比,得出了“尽管传播方向各异,却都秉承‘以儒学为重心’”⑩的结论。由于在上海有着十几年与西人合作译书的经验,外加自身深厚的经学功底以及对“东学西传”的积极态度,王韬在英华的表现称得上可圈可点。理雅各将其誉为“最博通中国典籍”的学者。王立群《王韬与近代东学西渐》也认为正是王韬扎实细致的工作使译作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三、王韬与西学论著编撰

王韬一生著述颇丰。据学者统计截止目前约有40余种。这些书目中,涉及西学与中学的含量大体相当,而站在历史角度看,显然对西学的介绍更具分量。

1、科技类书籍编撰

王韬在上海除协助麦都思翻译《圣经》外,还花费大量时间与其他传教士们合译科技类书籍,主要有《格致新学提纲》(与艾约瑟合译)、《重学浅说》(与伟烈亚力合译)、《光学图说》(与艾约瑟合译)、《西国天学源流》(与伟烈亚力合译)等四本。《弢园著述总目》中对此做了记载,一部分学者如宋建昃⑾《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王韬》、童元方《论王韬在上海的翻译工作》等都对上述内容进行了考证和详尽分析。作为“译者”的王韬工作同时也留心西学知识,竭力让自己成为“学者”。并在工作之余以上述四部译本为原始材料,另外编撰了《西学原始考》、《西学图说》、《泰西著述考》等三部著作。王立群在专著《中国早期口岸知识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逐本考证了其内容和材料来源。可以说,王韬在介绍和传播西方的科技知识方面走在了时代的前面,在中西科技交流史上具有特殊意义。

2、文史类书籍编撰

在国外文学作品翻译方面,王韬可谓是最早的“试水者”。李景元⑿《王韬和他的翻译事业》指出翻译外国文学的第一人不是林杼而是王韬,并将法国《马赛曲》的早期翻译归功于他。此外,这篇论文还引述和评价了王韬“选材必严,取材必富,擦言必雅,立体必纯”的翻译主张。

在王韬的众多著作中,世界史方面的研究占有相当比例,其中尤以《法国志略》和《普法战纪》两部影响最为深远,在当时的中、日两国均引起较大反响。邹振环⒀《最早由中国人编译的欧洲战争史》介绍了王韬编撰的历程,并给予《普法战纪》高度评价,认为这是“近代世界史著作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欧洲当代专史”。忻平⒁《王韬与近代中国的法国史研究》则从体例、内容、评析等方面深入解读了这两部史著,认为“王韬治法国史绝非单纯为学术”,还寄托了个人“振兴中国”的夙愿。王韬对以法国史为典型代表的世界史的编撰对近代国人观察世界提供了全新窗口,引导人们通过阅读西方各国历史来深入了解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

3、贸易类书籍编撰

1857年,王韬与伟烈亚力合译的《华英通商事略》问世,并于同年在《六合丛谈》连载。对一个重农抑商的国家来说这部著作的意义可谓非凡,而“中国欲制西人以自强,亦莫如由商务始”的见识更是卓然超群。张广杰⒂《王韬商本思想论略》认为王韬的“商本思想”成形于欧洲游历归来以后。但不可否认,“羁旅香海”尤其是编译了《华英通商事略》之后的王韬在某种程度上已开启思想的转型。

4、综合类书籍编撰

1853年,王韬逐步参与《中西通书》这部综合性科学刊物的翻译与编订,并为之作序。序中,王韬以“用心不专”、“墨守成法”概括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王立群在专著《中国早期口岸知识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中认为“这在当时无疑是非常先进的观念”,并进一步揭示出王韬在编撰西学书籍过程中思想转变的信号。

四、游历海外、宣道异域

跨文化传播的形式除了以文字为载体的书籍,还有以声音为载体的演讲以及衣食为主体的习俗。按当时的条件,除了第一种方式的传播能做到跨越时空外,对于后两种来说则必须亲历亲为,零距离沟通。作为早期踏上西土的传统知识分子,王韬在幸运之余也多了份责任。

1、欧洲之行

1867年,王韬随理雅各前往英国,游历欧洲近三年时间。这期间,零距离接触西方文明的王韬逐步意识到中、西文化具有各自特点,无分贵贱。但彼此缺乏了解的事实让他自觉的承担起传播儒家哲学与文化的使命。通过《漫游随录》不难发现,王韬跨文化传播的一条主要途径就是演讲,地点包括在理雅各故乡亨得利的教堂、在金亚尔乡书院、在爱丁堡的教堂、在牛津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对此,王立群在专著《中国早期口岸知识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中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据她阐述,在王韬的演讲中,“吟诵诗词”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就演讲的反馈效果来看,王韬自己是比较满意的。不是“诸女皆相顾微笑”⒃就是“一堂听着,无不鼓掌蹈足,同声称赞,墙壁为震”⒄等等。当然,这样用词难免有夸张成分,但不可否认这样的传播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一部分西方人士对中国文化的偏见。另外,演讲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精通汉学的理雅各的穿针引线,是他劲道的翻译让王韬的讲述精彩纷呈。

逗留英伦期间,王韬曾将所带的中国典籍赠送给牛津大学和大英博物馆,被誉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盛举”。对于这起“置书英国事件”的几个细节如“书籍存放何处?”“共多少书籍?”“是赠还是买?”等,多位学者间存在争议。田正平、叶哲铭⒅《重新认识王韬在中外文化教育交流中的置书英国事件》梳理了各家的意见,推测出王韬置书地应为大英博物馆,有203本共712卷中国书,被购买的可能性大。

2、日本之旅

1879年,王韬开启历时百日的日本之行,并据此写下《扶桑游记》。但实际上,他对日本的关注早在墨海书馆时便已出发。通过英美传教士,王韬逐步意识到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的变化。而凭借几部欧洲史著蜚声海外的王韬受邀前往日本进行文化交流。舒习龙⒆《晚清江苏人与日本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将王韬在日的文化活动做了大体描述,主要是与日本文士“相互拜谒、切磋学问、探讨诗词”。此外,舒习龙还进一步把这些文士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华文明的钦慕者;另一类则是西方文明的同路人。

关于王韬对日本态度的嬗变和矛盾,王立群《从王韬看十九世纪中叶中国文人的日本观》认为,在王韬笔下的日本西化运动是彻底的,单从日本角度看值得肯定,但崛起后的日本不断以威胁中国为代价则令王韬无法释怀。此外,王立群还提出,“对中国文化在日本遭遇的冷落,王韬也深感惋惜和遗憾。”⒇

五、王韬的办报经历

在近代口岸知识分子中,王韬的影响力可谓巨大。究其缘由,除游历海外的特殊经历外,离不开办报活动的推动。学者王立群在专著《中国早期口岸知识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中按时间顺序,将其办报经历大致梳理如下:参与《遐迩贯珍》文字校对和发行、兼任《孖刺西报》中文附录《近事编录》编辑、香港《华字日报》主笔。1874年,《循环日报》创办,王韬的新闻事业步入顶峰。

《循环日报》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内容方面提出“君主立宪”等政治改良方案。形式上,政论文体则开启一代文风。王韬晚年,一部分政论文章被汇集成《弢园文录外编》出版,成为后人研究其新闻思想、改良思想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六、王韬与格致书院

在李鸿章的默许下,王韬回到上海,为献言献策。当初正因科举而受拒仕途之外的王韬,在人生最后的十几年里把大部分精力留给了“教书育人”,在格致书院践行自己“传播西学、教育新人”的教育理念。通过王韬《格致书院课艺》和傅兰雅《格致书院会讲西学章程》,不少学者(如王立群)认为,王韬接管下的格致书院与传统教育相比,从招生到教学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为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另外,王尔敏专著《上海格致书院志略》对王韬在书院“考课”等一系列举措进行详细考证和记录。

结语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关于王韬的研究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几百篇论文的发表和五部专著的出版就是最好说明。尽管如此,对王韬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仍有较大上升空间。一方面新的史料不断被挖掘和整理,如浙江师范大学的陈玉兰《王韬著作整理》项目获得高校古委会规划立项等;另一方面,新的理论视角不断涌现,新闻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史学等领域的共同推进和交叉分析或将成为未来研究的主流。

参考文献

①柯文[美]:《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6

②党月异,《王韬研究世纪回顾》[J].《德州学院学报》,2003(10)

③王立群:《中国早期口岸知识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王韬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4

④忻平:《王韬评传》[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⑤张海林:《王韬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⑥张志春:《王韬年谱》[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⑦⑩王宏志,《“卖身事夷”的王韬:当传统文士当上了译者》[J].《复旦学报》,2011(2)

⑧童元方:《论王韬在上海的翻译工作》[J].《上海科技翻译》,2000(1)

⑨罗香林:《香港与中西文化交流》[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61:78

⑾宋建昃,《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王韬》[J].《夏之卷》,2001

⑿李景元,《王韬和他的翻译事业》[J].《中国翻译》,1991(3)

⒀邹振环,《最早由中国人编译的欧洲战争史》[J].《编辑学刊》,1994(4)

⒁忻平,《王韬与近代中国的法国史研究》[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书季刊》,1994(1)

⒂张广杰,《王韬商本思想论略》[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1)

⒃⒄王韬:《漫游随录卷三》[M]:P135、97

⒅田正平、叶哲铭,《重新认识王韬在中外文化教育交流中的置书英国事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3)

⒆舒习龙,《晚清江苏人与日本文化的交流和融合》[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4)

⒇王立群,《从王韬看十九世纪中叶中国文人的日本观》[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3)

第3篇:中西文化对比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中西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可避免地映射了中西文化差异。因此,在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潜移默化地渗透中西文化差异教育,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这样才能使他们掌握语言的背景、内涵,从而恰当地运用商务英语进行商务活动。

中西文化各自的形成背景和发展过程不同,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因而存在很大的差异。语言作为文化的基本传媒形式之一,不可避免地映射了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商务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如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中西文化差异教育。让学生感知了解并熟悉掌握两者之间的差异,从而为正确使用地道的英语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一般来说,中西文化差异有以下几个因素:

1对事物认识的文化差异

例如, dragon(龙)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吉祥、权力、威望的象征。而在西方神话传说中,却表示邪恶的怪物。在中世纪,dragon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satan)就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另外,dragon还有“泼妇”的意思,由此可知,dragon在英语国家人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特别小心。东亚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四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被西方人称为“亚洲四小龙”,将其翻译成英语four asian dragons恐怕不太妥当。有人建议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文化信息的对等,因为tiger(老虎)在西方人心中是一种强悍的动物,至少不会让人联想到某种可怕的动物。再者,tiger一词收在1993年版的《牛津英语词典增补本第二卷》(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additions seriesⅱ)中的释义:a nickname for any one of the more successful smaller economies ofeastasia, esp. those of hong kong,singapore,taiwan,and south korea.(任何一个在经济上较为成功的东亚小国或地区,尤其指香港、新加坡、台湾和韩国。)所以说,将“亚洲四小龙”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在文化信息方面基本达到了对等。

再如,我国著名的“白象”牌电池,翻译成英语white elephant,语义信息对等虽然不错,但从文化信息对等来看却是糟糕的翻译,因为white elephant在西方国家中意思是“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这个含义源自一个传说。相传有个国王讨厌手下的一个大臣,为了惩罚他,国王送给该大臣一头白色的大象。该大臣发觉这头象非常棘手,因为是国王送给他的,他既不敢转送给他人,更不敢宰杀,只好小心地侍侯着它。可是白象的胃口极大,把大臣给吃穷了。由此可知,英语国家的人恐怕不会买牌子为white elephant的电池,因为消费者不愿买“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那么。“白象”牌电池应该怎样翻译呢?我们可以考虑用一种西方人心中象征着强大、有力量的动物lion来代替,将“白象”译成brown lion。如果买来的电池威力无比,顾客何乐而不为呢?

2颜色的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的人对颜色的认识尽管有相似之处,但他们对各种颜色的感觉有可能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其原因在于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例如,蓝色在英语国家有忧郁的含义,美国有“蓝色星期一”(blue monday),指心情不好的星期一。blue sky在英语中意思是“没有价值”,所以,把“蓝天”牌台灯翻译成blue sky lamp,意思便是“没有用的台灯”,这样的台灯怎能销得出去呢?另外,埃及人和比利时人视蓝色为倒霉的颜色。蓝色在中国人心中一般不会引起“忧郁”或“倒霉”的联想。尽管如此,世界知名品牌“蓝鸟”汽车并不是“伤心的鸟”的汽车,否则怎么会用blue bird作为汽车商标呢? blue bird是产于北美的蓝色鸣鸟,其文化含义是“幸福”,所以,英语国家人驾驶blue bird牌的汽车,心中的文化取向是“幸福”。但是,驾驶blue bird牌汽车的中国人恐怕不知道身在“福”中,而只感到驾驶世界名牌汽车是一种身价的体现和财富的象征。英语国家视“红色”为残暴、不吉利,红色意味着流血。在中国红色预示着喜庆,中国人结婚习惯穿红色衣服。经商时,商人希望“开门红”。经营赚钱了,大家都来分“红利”。某员工工作出色,老板发给他“红包”。美国人一般不喜欢紫色;法国入不喜欢墨绿色却偏爱蓝色。在马来西亚,绿色被认为与疾病有关。巴西人忌讳棕黄色。西方人视白色为纯洁、美好的象征,在中国白色有不吉祥的文化含义。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可能将绿色和“缺少经验”联系起来,而在中国绿色代表春天,象征新生和希望。

 

3数字的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在西方,“十三”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其原因就是与圣经故事中耶稣被他的第十三个门徒犹大出卖有关。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避免使用“十三”这个数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字“十三”没有这种文化含义,但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近来这种蕴涵也被国人所接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因为与“久”同音,所以“九”经常用来表示“长久”的意思。例如,我国历史中,皇帝都崇拜“九”,希望其天下长治久安。因此,我国便有“999”药品。英语中的nine没有这种含义。但不要把用“666”作商标的商品出口到英国,因为“666”在《圣经》里象征魔鬼。“七”在欧美国家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商标为“7-up”的饮料翻译或汉语为“七喜”,而不是“七上”。英语国家的人心目中的“七”相当于中国人的“八”。“七”对英语国家人是个大吉大利的数字,投掷中以“七”为胜利。商标还有mild seven、7-eleven(连锁店)。但在我国,“七”是个普通的数字。上海生产的“三枪”牌内衣,是名牌产品,翻译成英语three guns。如果将three guns牌内衣出口到日本、哥伦比亚及北非地区,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因为“三”在这些国家表示“积极”的意思。但是,在乍得、贝宁等地,则不能将“三枪”翻译成three guns,因为在乍得像“三” ,这样的奇数表示“消极”的意思,在贝宁“三”含有“巫术”的意思。

教师在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使他们了解以上列举的中西文化差异因素,提高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按学生需要定期组织视听说活动。在视听说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对听力口语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开拓其国际视野。定期举办英文短剧表演、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交际能力,而且还能提供给学生接触英美文化信息的机会,增强学生对英美文化的兴趣。开展一些有关汉语文化和英美文化的对比讲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文化和英美文化之间的差异,克服文化障碍,排除母语对理解英语信息的干扰。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利用图片、视频、电影电视节目等手段,在课堂上创造英美文化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电影作为一种生动的教学媒体和学习资源,可以再现真实、丰富的语言学习情景,加深对英美国家文化的了解,以便更透彻地理解中西文化差异。 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促进了对英语语言的透彻理解,对语言智能的开发有辅助作用,对语言的理解有激活作用。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竭尽全力为学生创造英语氛围,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找出中西差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营造文化背景知识氛围包括外部氛围和活动内的语言氛围两方面。外部氛围包括在教室内外张贴英美名人的照片、反映英美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照片、外国风景画,课间播放一些英文歌曲,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组织邀请、交流活动。活动内的语言氛围,包括请外教或留学生与本校学生进行交流,给每个学生起一个英文名,可以让他们在英语活动中体验到自己在“扮演”外国人,考虑到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自信、流利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从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之,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传承文化的载体,而语言的学习旨在运用,在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中西文化差异,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多角度地了解英语语言的背景和内涵,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商务英语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其在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第4篇:中西文化对比论文范文

一、教学理念:寻求工具性、审美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学术界对大学语文的定位存在多种争论:一是强调工具性。主张大学语文应该回归传统的知识性、工具性教育,重点培养大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一是突出审美性。主张大学语文“以经典的或优秀的母语(汉语)书面文本为材料、以阅读解析鉴赏为主要方式,注重学生素质提升的教育教学活动。”[1]一是彰显人文性。认为大学语文的出路应是:“大幅度地提升教材的人文含量,使之能直接触及乃至正面应对大学生‘精神成人’时所难免的‘成长的烦恼’,从而让同学能在一片弥散想象的诗意空间去体悟宇宙人生、历史与世界。”[2]三种观点均对目前的大学语文教育现状进行了反思,都有充分的现实依据,显示出其合理的一面。

但是,大学生经过中学阶段的基础训练,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语言文字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就课时设置而言,大学语文课一般在40个课时左右,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系统讲授语言文学基础知识,恶补基本的语文技能训练,显然勉为其难。对于少数语文读写能力不足的学生,不妨通过《公共写作》、《普通话训练教程》等选修课来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大学语文应该淡化工具性,区别、超越于中学语文。正如徐中玉先生所说:“现在的‘大学语文’课程,必须重视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当然仍要注意,但不断渐进,进一步还得讲究兼顾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性、创新性乃至深刻的人生哲理性。总目标乃在提高大学生的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3]因此,大学语文不应满足于增加语言文学知识,教学重点必须转向更高的层次,应该坚持“从文学、文化相结合的角度,融语文的工具性教育于人文性与审美性教育之中,引导学生做具有人文意识和审美素养的高质量人才。所以,寻求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审美性的契合,才是大学语文定位的方向。”[4]

具体来看,加强大学语文的审美性、人文性对于农业院校尤为迫切。由于专业原因,农业院校的学生对于自然界的理解感知大多基于实用的角度,这种功能性的片面理解不利于丰富人性的提升。因为技能教育与生俱来的功利倾向,缺乏人文理念的有效约束,就会适得其反。因此,大学语文课应积极引导学生研读文化经典,深入作品、作家世界之中,去感受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于潜移默化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自觉地传承优良的文化传统,以审美的方式看待人生,去体验人生的智慧,追问生存的终极意义。

现代社会是一种崇尚多元、尊重个性的时代。如陈寅恪所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乃现代大学之道。如果再沿袭中学语文解决字词句、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的简单模式,无异于画地为牢。相反,大学语文课应该设置更多富有意义的开放性话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而突出对人文性的强调。在自由平等的交流中,倾听不同的声音,切实改变寻求唯一的标准答案的倾向。对于教材中涉及的经典作品的理解,更应坚持学术观点的多元与开放,让学生熟悉各种不同的观点,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例如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解读,通行的观点认为表现了人与自然、与厄运顽强对抗,体现了老渔夫圣地亚哥永不屈服的意志,展现了抗争英雄的形象。其实,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联系当下的现实,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抗关系的负面意义,也可以比较中西文化传统不同的自然观的影响等等。这种求异求变的教学策略,显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材编写:讲述“人生成长的故事”

全国高校大学语文的教材大概有1 000余种。与数量之多形成鲜明对比,是教材编写质量上的良莠不齐。毋庸讳言,大多数教材仍未突破传统的文体式编写体例和文学史式编写体例,缺乏整体性综合视野,类似于高中阶段的语文读本。教材编写的困局也反映出传统教学理念的根深蒂固。正是教学模式上的固化思维,导致创新性教材的缺乏。当然,近期也出现了几部特色鲜明、影响较大的典范性教材:如夏中义主编的《大学新语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注重人文精神主题的弘扬;温儒敏主编的《高等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按25个文化专题形式编写;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则注意选文的当下性,并注意引进多媒体数字教学资源参与教学。在借鉴上述教材优点的基础上,2006年我们编撰了《大学语文》教材,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成为全国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2008年获得了全国农林院校优秀教材奖。

第5篇:中西文化对比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翻译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间的交流。而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翻译障碍往往会导致译文信息的失真。传统的“以语言转换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文化因素,加强学生的母语文化素养,以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文化为切入点,并辅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对文化的敏锐性的尝试将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文化障碍,实现语言间的顺利转换。

    一、语言、文化与翻译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而传统的翻译观往往将翻译局限于语句结构的简单转换,忽视了翻译是跨文化信息交流与交换的本质。Juri Loman指出“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中心的。’,tl]这说明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它深刻地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民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获得的智慧与经验。语言的使用必须要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个性。因此,我们在进行翻译时,应从跨文化的视角,充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避免翻译信息的走失,确保译文的原汁原味。

    在翻译的过程中,仅仅掌握一些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是完全不够的,毕竟我们所翻译的内容并不是语言符号本身,而是它们所承载的文化。文化很复杂,主要包含群体成员共享的知识、信仰、道德、风俗等。而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是蕴含在语言层面的小文化,即一些词语、惯用法等所包含的文化因素,而这些都是可译的。刀良好的双语(母语和第二外语)文化修养和综合知识功底会帮助我们译出好的作品。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恰当地引人文化因素,有意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助于学生克服文化障碍,实现语言间的顺利转换。

    二、文化差异与翻译

    中西间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体现在语言的各个方面。比如,中国人重写轻说,主张慎言;而以柏拉图为代表的西方人却主张雄辩、畅言;中国人提倡中庸之道,表达委婉含蓄;而西方人却推崇直截了当,清晰明了。因此,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翻译的障碍是不容忽视的,这种差异往往会导致翻译信息的失真和走失。

    1.地域文化差异

    地域文化是指在地理、环境、气候作用下而形成的文化。莎士比亚有一着名的诗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summer' s day? Thou art lovelier and more temperate.',莎士比亚有把自己的情人比做美丽的夏日,我们如果从中国文化出发,将很难理解这样的柔情。由于英国属于高纬度国家,夏季的平均气温也只在20度左右,正是凉风习习,好不浪漫的时节,因此,这样的比喻也就是情理中的了。此外,南北半球的差异,也会影响到人们对环境的认知。在中国,河水东南流,所以就有“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诗句,而西方河水一般是向西北流人大海,那么汉诗“功名富贵若常在,汉水亦应西北流”的英译就要考虑到地域文化的差异了。对“西北流”可以做变通处理,译为"backwards”就解决了双方的理解难题了。

    2.宗教文化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家、道教和佛教的影响,形成了我国颇具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譬如,“佛法无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得道升天”。而西方信仰基督教,相信上帝创世之说。《圣经》极大影响了西方语言,“aspoor as a church mouse"(家徒四壁),"Judas' kiss"(死亡之吻)。当处理这些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词汇时,简单的直译是不够的,一定要结合相应的文化典故加以意译。那么,从宗教文化角度出发,把佛教用语“阿弥托佛”译为基督教中的“God bless you!”则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3.风俗差异

    最为典型的是针对“龙”的文化内涵上,中西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在中国,龙被视为神物,我们为是龙的传人而自豪。古有龙袍、龙颜一说,而现今我们又用“龙飞凤舞”、“生龙活虎”来形容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而在怪经》当中,龙(the Great Dragon)代表了黑暗势力,那么如把“望子成龙”死译为“expecting one' s child to be adragon"则完全丧失了语言背后文化的意象。因此,出于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把“龙”译为“Loog”而非“dragon" 。同样,对于一些英语词汇的翻译也应兼顾到中国文化。比如LANCOME兰翘、Ardor雅黛、VICHY薇姿、Avon雅芳等诸多国外品牌译名采用了“芳”、“黛”、“雅”、“姿”等汉字,迎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三、将文化意识引入翻译教学

    我国着名的翻译家王佐良先生曾说“不了解语言当中的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而对于翻译教学而言,目的并非在于教会学生进行简单的文字转换,而在于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翻译规律和技巧,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形成正确的翻译思维,从而实现语言间“保真”转换。因此,文化原则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加强学生母语文化素养

    恩格斯曾说“只有将母语同其他语言对比时,你才能真正的懂得所学的语言。”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会大大提高学生对外国语的理解力。在翻译过程中,学生总会以母语为参照对另一种语言进行理解与比对。对母语文化深刻的理解,也会帮助学生对文化差异形成一个系统的、理性的认识,进而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真正好的翻译,熟悉文化甚至比掌握语言更为重要。

    2.增加学生文化信息量的摄入

    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习惯于被动的接受相关的文化知识,而没有饱含热情地主动涉猎一些有关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历史、民风民俗、典故传奇等方面的信息,结果就造成了翻译教学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而学生也只有在进行翻译演练的时候才意识到捉襟见肘的事实。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合适的翻译素材,激发学生对未知文化现象进行探究的热情,再辅以必要的指导,对学生进行文化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给予肯定。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扩大文化信息的涉猎面,同时实现信息共享。

第6篇:中西文化对比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知识的了解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英语阅读理解。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太原师范学院的学生中作了关于西方文化与英语学习之间关系的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西方文化的教与学两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在大学英语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们应通过各种方法,有意识地加强西方文化方面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1引言

文化一词历史久远,涵义广泛。在我国,“文化”一词可追溯至西汉,意指帝王文治和教化,与“武功”相对。如刘向《说苑·指武》云:“圣人之治天一,先文德而后武务。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旧文译自拉丁文cul-tura,英文写作Culture,原意为耕作土地,后引申为培养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 19世纪中叶,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人文学科在西方兴起,文化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逐步成为概括以上新兴学科现代色彩的重要术语。最早把文化作为专门术语使用的是英国“人类学之父”泰勒(E·B·Tylo)。他在《原始文化》(1871年)一书中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尽管文化看似包罗万象,但大多学者认为文化大致包含三方面含义:观念形态、精神产品、生活方式,包括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心理特征、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认知能力等等。

语言作为文化载体,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反映了社会现象,而一切社会现象又都是文化现象,所以语言与文化相互交融。有学者指出,人说话的能力是天生的,但说某种语言如英语的能力则是文化的。原因在于,语言作为某一社会的成员们所共有的交流体系,不仅可以深度描写该语言所在的文化的价值形态,而且可以显示其使用者的独特的思维与世界观。在一定社会环境下,被英语框定并体现出思维特征和精神气质的,就是盎格鲁·萨克逊文化的核心。文化之于语言学习的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在以往的语言教学中,语言常常被简单地理解为交际工具,而且,交际过程也被简化并符号化为“编码一发送一接受一解码”。交际这一现实需要被理解为语言唯一的和全部的意义;语言中所包含的和难以回避的其他意义似乎被边缘化乃至全然忽视了。在英语教育和教学的过程中,如何传授文化,如何从文化的视角来促进教学已经成为了英语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问题。

阅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活动,也是英语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本文以实证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英语学习者的西方文化素养并探讨这种素养与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阅读之间的相关性,从而阐明文化对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2大学生对西方文化与英语学习关系的看法

调查是在2005年11月太原师范学院第三届大学英语文化知识竞赛后马上进行的,接受本次问卷调查的是大学一二年级学生。经过筛选,调查者最后选出485份有效的答卷,比较均匀地来自于各个非英语专业院系,因此问卷的结果可以大致反映出学生们整体上对西方文化与英语学习之间关系的看法以及大学英语教师在其阅读教学中对西方文化的重视程度等。(答卷中某些项目上存在选择缺失现象)

学习英语的目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们于西方文化方面的真正重视程度。问卷调查表第一项关于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57. 93 %)学英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33.4%的学生是为了胜任将来的工作,只有7. 21%的学生是为了了解相关文化或者为了学术研究。

本结论说明对英语学习真正感兴趣的学生的比例是很小的,如果再考虑到西方文化,尤其是其中的价值观念,在英语教学中较一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更加广泛复杂和缺乏系统,那么可以肯定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是非常缺乏的。这一推论与第三项即对“跨文化意识”的理解的结果相吻合:84.74%的被调查者不太清楚或者根本不懂“跨文化意识”。

第四项旨在调查学生对“英语与西方文化的关系”的总体认识,而第五项是具体到“西方文化背景对其本人学习英语的重要性”的描述。反馈者对这两项都给予了积极的肯定,认为英语与西方文化关系十分或比较密切的比例占到95. 25%,说明被反馈者充分认识到英语与西方文化的紧密联系。认为西方文化背景对自己学习英语十分重要或比较重要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为88. 86%,有力支持了第四项的结论。然而,在第二项即对西方文化,尤其价值观的态度方面回答十分重视或比较重视的反馈者只占到总人数的45.97 %。这说明在日常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对西方文化学习的实际重视程度并不高。

最后一项的调查可以给出部分的解释。认为其教师经常提示文化语词的反馈者只占到总人数的19. 17%,回答有时提示的占到55. 88%,从这里可以了解到大学英语课堂上的西方文化内容不足和缺乏系统性。

归纳起来,被调查者尽管在总体上积极认同西方文化对于其英语学习有重要意义,但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却很缺乏。原因一是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不是十分的浓厚,因此学生们缺乏深究文化内涵的动力;再就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在西方文化的输人方面缺乏量和系统,学生们缺乏这方面的引导;还有就是文化内容本身所具有的广泛性、复杂性和不系统性也给学生们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造成了困难。

3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融入西方文化知识

阅读是一种认知活动,所以首先要对比中国人与西方人的语言思维文化的差异。对于已具有一定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大学生而言,从自己的语言思维习惯上是可以窥视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系统思维为主体。这一思维方式与西方思维决然不同,中国人思维特征:重整体,轻个体,重综合,轻分析;西方人思维特征:重个体,轻整体,重分析,轻综合。中华民族的宗教意识淡薄,也是因为古人在“天人合一”的观念影响下,人与神趋向和谐的统一,都是大家庭的一员,上帝派天子统治下民,上帝如同祖先父母般地护佑百姓;而西方神与人的关系是分不开的,对立的,人对神要绝对服从,从而顶礼膜拜。另外,中国古代辉煌的思想、文化科技成果与西方近现代科技进步均是各自思维方式所产生的结果。所以思维方式不分好坏之说,只能说中西方思维习惯方式存在差异,我们应了解它们的差异,并使它们相融合,就能更加完善各自的思维习惯方式。就阅读教学而言,两种思维方式的融合对我们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及内含有很大的帮助和作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全新版的综合教程的第二册第一单元Learning , Chinese一Style就是美国人谈中西文化基础教育的炯然不同,尤其在“creativity"(创新)和“skill"(技能)孰前孰后的问题上进行实例分析,但课文中没有评价,只是谈培养教育的各自不同方式等,在结尾处,作者写道:Can we gather, from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extremes, a superior way to approach education, perhapsstriking a better balance between the poles of creativity and basicskills?(我们能否从中美两个极端中寻求一种更好的教育方式,它或许能在创造力与基本技能这两极端之间获得更好的平衡?)这段话就是倡导融合中西方教育模式是最佳教育模式。其实我们也坚信中西方文化必将走向融合,并通过互存互补而共同创造发展的新局面。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提倡中西文化知识是平等重要的。

了解到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各自不同,在阅读英语文章时,就首先要考虑到西方人的写作特点肯定与中国人写的文章特色不尽一致,一般来讲,英文的文章语言用词很具体(重个体),例子较多,且分散(重分析),由此文章结构就显得有些凌乱不是很严谨。所以中国人在阅读英文文章时,开始要尽量排除系统思维的干扰,否则就会形成理解上的模糊和笼统性,提倡学生增强西方人的分析性,经过个体分析或文字细节分析,再利用我们系统思维习惯理解文章的主题及文化内涵等。

尤其对于大学新生而言,他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几乎都是为了应试,而且对于西方文化及背景知识在阅读中的意义的认识很淡薄。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大学一年级学生阅读英语文章时,要始终贯穿文化教学的理念,尽快让学生养成在阅读文章时,有意识地发现西方文化知识并能对比中西文化的价值等。

如《大学英语》全新版综合教程第一册的第一课:Writ-ing for Myself,其中有一单词“spaghetti"(意大}}J式细面条),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单词作为文化背景知识的切人点,谈谈意大利与中国面食文化的差异,并扩充相应的英语词汇:山西的刀削面(pared noodles )、北京的炸酱面(noodles servedwith fried bean sauce )、兰州的拉面(dial)等。再比如,《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五课:A Valentine Story讲一对恋人的爱情故事,教师可将“Valentine’ s Day"(情人节)与中国的“七夕节”作对比。在本教材中的第四课Tony Trivisonno’s American Dream体现了美国人对生活态度及追求的人生价值,是值得我们中国青年人学习的。而且,“美国梦”是美国文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今天的“美国梦”已成为美国人思想意识中的核心部分,但它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含义。比如有些美国人认为:The Ameri-can Dream is at the end of the rainbow(可望而不可及的)。在德·克雷夫科的名言中:“美国人是一个根据新的原则行事的新人,是一个把旧的偏见和特性抛在身后而采用新的生活方式的新人。就是这个“新’,字就强调了美国和美国人跟欧洲大陆和欧洲人的不同。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教育学生在阅读西方作品时,取其有价值的文化内容为我所用,比如“美国梦”的乐观精神和创新精神就值得强调。当然,教师在讲授西方文化知识时,必须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精神来学习来认识外来的文化而非盲目地加以认同。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西方文化知识的输人外,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扩展他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总之,通过课堂内外的西方文化的学习,要使学生们对西方文化的学习更加感兴趣,更广泛深人和系统,这样必然会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

第7篇:中西文化对比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而对于语言的文化背景,特别是文化差异重视不够,致使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存在很多问题。从教学实际出发,提出一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并结合课文中的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论证。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交流。从现实意义上讲,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我们和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尤其是我国加人世贸组织以来,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成为各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即将到来的2008年奥运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让我们迫切地感受到学习英语这门世界语言的重要性,而在此类盛会期间跨文化交际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文化差异无疑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障碍。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也不难发现,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方面存在诸多间题。所以,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形式的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文化的导人。重视文化差异及其对语言学习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中正确灵活地运用语言。

一、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和通讯手段使各国人民有更多接触的机会,世界在一定意义上变成了“地球村”。这使我们随时随地都可能进行跨文化交际,即使不与外国人面对面交谈,也可能进行跨文化交际。例如,在网络上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聊天,阅读外语小说,观看外国电影、电视节目的过程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总之,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只懂语言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交际问题。文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它和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如Byram所说,“文化教学的教育目的是增进对异民族文化的理解,减少对异民族文化的偏见。”学习者如果不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就无法排除由这些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因此,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其中就包括,必须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充分注意到各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理解、容忍和尊重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通过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识。而对文化差异的忽视,就会导致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使交际受阻进而产生隔阂、障碍和误解。

二、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大部分学生现在已经不再用“Have you eat-en?来打招呼;不再用,"No, No, It’s really nothing.“来回复别人的赞扬;也不再随便问有关年龄、薪水之类关乎西方人隐私的问题。但由于汉语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欠缺,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语用错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当我们走进大学英语课堂时,还会听到有不少学生用“Good morn-ing , teacher”来和老师问好。因为学生还是不明白,英语中的“teacher”是不可以当称呼语的,也不是尊称。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例1中国学生A想请美国老师B帮助办点事,他用汉语的习惯方式提出,结果没有引起共鸣。

A:Are you busy recently,Professor B

B:Yes. Very. I’ve been working on an English play that will be put on next week.

A:……

例2一位美国朋友A赞扬学生B的鞋子漂亮,学生因不知这仅是为了表示友好或引起谈话而导致出现尴尬。

A:Hi,B. You have a pair of beautiful shoes.

B: Thank you. My friend bought them for me in Shanghai. Do you like them

A:Oh,Yes. They look very comfortable.

B; Well. If you like them,I will ask him to buy a pair for you too.

A:……

文化差异不仅影响语言交流,在肢体语言的运用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不止一位外籍教师和笔者谈到,中国学生在跟他们说话时靠的太近没有距离感让他们感到很不舒服。同样,国外归来的一些朋友也抱怨说英国人太不友好,总跟你保持一定距离并且握手的时间很短暂。其实这些问题跟“友好”没有任何关系,都是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如果我们能在教授语言的同时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关于文化差异的知识,问题就完全可以避免并使交流更顺畅、更愉快。

三、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意识。多读一些有关西方文化的经典著作和学术杂志,经常看一些新的外国电影、电视片,结合教材总结、对比中西文化差异,以适应新的外语教学的要求。在具体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结合教材内容引入相关文化知识和典故。把文化知识与语言材料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能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更感兴趣,理解更加深刻,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角,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为交际做好准备。例如,《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三单元“The Present"讲的是一位老太太在八十岁生日那天非常渴望自己唯一的女儿能来看自己或至少为自己挑选一份礼物,可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女儿邮来的一张支票。在讲这一课的时候有必要介绍一下相关的文化背景,如,老年人在西方和东方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的社会价值是有很大差异的,而他们度过晚年的方式也和中国的老人有很大不同。再如《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单元“Going Home”中的“yellow handker-chief"(黄手帕)在整个文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应该让学生了解黄手帕或黄丝带在西方文化中象征对亲人的思念。

除了文化背景的介绍以外,还有必要一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典故知识。因为人们在说话和写作时都会引用历史、传说、文学或宗教中的人物或事件。典故的引用会使文学作品或语言更生动、更丰富。如《新编大学英语》第一册第十单元“Man and Animals”中提到"Noah’s Ark"(诺亚方舟),如能详细给学生讲述这一圣经典故或者让知道的同学来讲这个故事都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还有,在大学英语教材中总会有和圣诞节相关的文章,在讲这些文章的过程中引入一些有关圣诞节、耶酥和《圣经》中相关的故事,学生会很感兴趣并且能更深刻地了解这个西方人眼中最重要的节日。 2、比较中西文化。对比的方法是语言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在对比的过程中能使学生更加明确中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从而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在讲到((新编大学英语》第一册第四单元“Holi-days and Special Days”的时候,笔者让学生分别举出中国和西方的重要节日以及这些节日都有哪些特别的习俗,学生发言非常积极,之后就相关内容再加以补充,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节日的了解以及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识。再例如,《新编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一单元“Food”中讲到各国由于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有关食物的“Taboos"(禁忌)。教师可以扩展这个话题,让学生讲讲他们所知道的中西方文化中其它方面都有哪些禁忌,然后再补充更多西方文化中存在的禁忌。比如西方人忌讳13这个数字,英国人忌讳买东西砍价、不排队,忌讳问政治倾向等等,这对跨文化交际非常有用。学生如果能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中的禁忌和差异,就可以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很多冲突和尴尬。

3、介绍词汇中的文化内涵。英语语言中有很多包含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文化因素制约着它们的得体使用。因此,教师在讲授词汇的时候不仅要重视单词、词组的形式、意思和用法,同时也应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比如,我们都知道龙(dragon )这个词在中西文化中就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龙”是我们民族的图腾,人们认为它是神圣、吉祥的,例如,龙凤呈祥,龙飞凤舞,生龙活虎等都是“好”的意思。而在西方却恰恰相反,"dragon”通常表示罪恶、邪恶,让人感到恐怖。《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第三单元的新单词中出现了“straw"(稻草)这个词,而且课文中也有一句"This is the last straw"(最后一根稻草),在讲这个单词的时候就应该告诉学生中西方对“最后一根稻草”的理解是不同的,汉语中认为是最后的希望,而英语中“the last straw”意思是最不能忍受的、让人崩溃的事物。

4、重现情景。这个方法是指鼓励学生把语言材料中的内容生动地表演出来,重现生活中或课文故事情节中的场景,并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学生在交际中存在的错误并给予纠正。针对适当的教学内容,笔者曾多次让学生做过这样的活动,每次都比较成功,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以《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第一单元"The Dinner Party”为例,介绍文化背景的时候除了讲文章中涉及的女性在社会中受到的传统偏见外,还可以讲一下在西方做客时应注意的礼节。然后让学生几个人一组编演在英国人家里赴宴时的情景。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都能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有很好的表现,但从学生的表演中不难发现有些学生还是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来组织对话,这时就应提醒学生,西方人是比较直率的,这跟中国人的含蓄、客气和一再谦让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你在英国人家里一再谦让就很有可能要饿肚子了,因为他们认为“No”就是“No”。《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第三单元“My First Job”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基本了解了在西方申请一份工作的程序,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两人一组来表演面试的过程,并先给出一些面试时一般会问的间题让学生参考。这个活动可以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英语教学更加灵活,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最重要的是可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来使用语言,让他们养成利用一切机会运用英语交流的习惯。

第8篇:中西文化对比论文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研究英语教学;交际实践定位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3-0157-03

关于高校外语学习者要了解所学目标语言所立身的背景文化、培养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和能力的必要性无需赘述。国内外语专家、跨文化交际研究开拓者胡文仲[1]、贾玉新[2]很早就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成为外语教育的重要内容,外语教学必须与文化相结合。迄今为止,中国不少高校英语专业已经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部分高校也将它设置为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体系下的一门公选课程。跨文化交际研究涌现了一大批专著和论文。据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以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跨文化交际学概论》,邓炎昌、刘润清的《语言与文化》和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等为代表的专著达到70余部,论文7 000余篇[3]。

作为一门学科,跨文化交际研究已经建构了比较完整的理论和课程体系,但就该学科和课程的实践性目的而言,大学跨文化交际教学如何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仍有待探索。文章通过总结、透视目前大学跨文化交际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有必要在理念上实现以交际实践为基础的定位转向。

一、跨文化交际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学跨文化交际教学总体呈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特征,主要表现和原因如下。

(一)课程教学内容和模式以知识理论教育为主

跨文化交际学进入中国大学课程体系一方面源于中国经济开放和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兴起于大学外语教育要培养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理念:大学教育旨在“复合型人才”素质培养,外语人才不仅要最大程度掌

握和具备运用异国语言的能力,同时还要在人文知识和意识方面增加输入,成为具有较好知识深度、知识结构和分析能力的人才[3]。基于这一理念而开设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其基本定位是传递异国文化知识信息,促使学生掌握异国文化以有利于交际,因此,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理论阐述和文化对比分析。

从高校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材内容来看,多数教材遵循同一模式:先总体探讨介绍跨文化交际学及其发展历程,然后从不同角度分专题对跨文化交际涉及的种种语言文化要素及其对交际产生的可能影响进行列举对比分析。例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包括:文化和交际的定义、特性、特征和类型,文化与交际的关系,对学科的奠定和发展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人物及其核心理论,价值观与,价值观与习俗、礼仪和行为,跨文化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文化及其差异对跨文化商务谈判和跨文化营销的影响等[4]。各类跨文化交际课程教材以大篇幅列举中西文化的不同,以及国与国之间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部分教材和研究探讨了现实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冲突和误解[5],但对如何通过挖掘引发交际冲突的原因来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却未进一步深入阐述。现有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内容在拓展学生视野,增加文化知识输入上有一定效果,但太过理论化的输入与实际交际能力培养之间还存在一定距离。

从教学方法和途径上看,目前大学跨文化交际课程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即系统介绍相关的知识理论;讨论,即学生在课堂就某一话题或者案例展开讨论;主题研讨,即学生就某一主题搜集资料,课堂进行演示讲解[4]。主要围绕中西文化的差异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跨文化交际过程的要领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这一教学理论性成分居多,缺乏针对解决实际跨文化交际问题的演练。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的大学跨文化交际课程侧重“跨文化”,而不是跨文化背景下的实际交际,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能力培养。

(二)缺乏多学科的介入

作为一门兴起于西方的学科,跨文化交际学进入中国最早见于外语类语言和文化研究,一开始就与外语语言文化研究、外语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国内多数相关的著作和论文大多由英语语言文化研究者完成[6],研究成果涵盖了跨文化语义、语用和语篇等多个方面,主要从语言文化观念理论的视角作探讨。现有跨文化交际课程一般由外语教师开设,教学效果直接受外语教师自身的学科知识和研究兴趣影响。此外,英语在中国外语研究和教学中的突出地位也使现有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多集中于文化现象和内涵的对比,缺乏多样文化性。

第9篇:中西文化对比论文范文

论文摘 要: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在全球化趋势明显的今天,正确认识跨文化交际教育的重要性,提高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地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英语教学应该实行语言教学和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相结合的方式,认识和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

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不仅是语言形式的沟通,而且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代表,而英美文化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使得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现象屡屡出现,成为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一大障碍。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因此,我国的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体验和实践,培养他们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开阔视野,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提高文化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的总称(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目前每个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1.加强教师自身文化修养。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是关键。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还是依靠英语教材、课堂和英语教师的传授来获取知识。所以,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时刻明确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除此之外,英语教师还要利用周围一切条件,不断为学生组织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对比文化差异。

董亚芬指出,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是该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言材料中,篇章、句子甚至每个词无不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通过文化对比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文化差异包含的内容庞杂繁多,下述四方面尤其值得重视。

(1)词汇差异

词汇是英语表达的基础。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的时候喜欢把每个单词都与一个汉语词汇联系在一起,以便记忆。然而我们在使用某个英语单词时不能只注意其语意层面,还要从跨文化的角度进行揣度。比如“red”(红色)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崇尚色,体现了中国人民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被赋予喜庆和吉祥之意。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带有很强的贬义色彩,带有“危险”、“激进”、“流血”、“暴力”的意思。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在翻译《红楼梦》时,为了保留“红”在汉语中的文化内涵,把标题直译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引起英美读者对“red”一词产生不好的联想。后来英国汉学家霍克斯将该标题意译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石头记》)。因此,在平常的词汇积累中注意从文化异同的角度加以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2)语用差异

任何语言都是某种社会文化的反映,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所引起的语用差异。中国人在彼此见面时常常会问对方:“吃了吗?”“去哪儿啊?”这样的问候在中国人看来非常亲切,然而在西方人看来却非常难以理解甚至是气愤。中国人认为这样的问候能体现对对方的关心,而外国人则认为中国人想要了解他们的隐私。还有“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不了解它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很难理解它的文化内涵,就会导致交际失败。可见,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先了解该语言民族的社会文化。

(3)思维差异

文化的不同通常引起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含蓄、谦让、儒雅,而英美人崇尚自由,勇于表现个性。所以,对别人的赞美,中国人会说“哪里哪里”“不敢当”“过奖了”,西方人一般说“谢谢”;表示感谢时,中国人往往会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不用客气等,英美人则会说:It’s my pleasure/Thank you。这都反映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两种文化,一个是以“你”为中心,一个是以“我”为中心。

(4)体态文化差异

肢体语言也是人类进行交际活动的重要工具,中西方不同的肢体语言体现了不同的体态文化。如拥抱、握手、亲吻、手势语等属西方人的体态语言,而中国的体态文化不包含这些过于亲昵的动作。了解并学会运用体态语对文化交际是大有益处的,如耸肩表示“I don’t know”;掌心向上伸开双臂则表示无能为力或无可奈何。

3.重视本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培养跨文化意识敏锐度。

了解并熟知本民族文化是培养跨文化意识敏锐度的前提。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刘润清教授曾经指出:“文化教学,这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西方文化,而且要懂得本族文化,二者并重。”这是因为跨文化交际是双方的。作为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我们必须在了解和熟知中国文化特点和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学习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并学会用英语表达本族传统文化,宣传本族优秀文化,让西方人了解更多的中华文化,比如中国的太极拳(Taiji)、武术(Wushu)、功夫(Kongfu)、气功(Qigong)、衙门(Yamen)、曲艺(Quyi)、二胡(Erhu)、麻将(Mahjang)等。我们要夯实本族文化的功底,不失时机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让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这样有利于双方的相互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时效性。

中西文化的比较性学习是培养跨文化意识敏锐度的关键。跨文化意识敏锐度是一种对有别于母语文化的他国或他族文化的反映度和感知度,它是以母语文化为参照体系。敏锐度的加强有赖于母语文化和异国文化的同步提高。然而敏锐度的高低并不与文化知识的多少成正比,而是有赖于对中外文化的对比性研究学习。

4.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文化渗透。

(1)讲解法

讲解法是课堂文化教学最为直接的方法。教师直接结合教材内容对相关的文化知识加以讲解。

(2)对比法

对比法是文化教学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对比,学生可以发现母语和目的语的语言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异同,了解异族文化的特殊性。比如从称呼、招呼语、告别、做客、谦虚、道歉、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将中西文化进行对比,可以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敏锐度。

(3)阅读法

阅读文学作品是文化学习的一个主要方法。因为文学作品是社会文化的反映,所以,要想了解英语国家文化,阅读一定量的文学作品会有很大的帮助,从中可以找到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

(4)实践法

实践法是实现文化教学目的最直接的方式,文化教学的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各种资料让学生对中西方不同民族在价值观念、政治信念、宗教信仰、社会准则、道德标准及思维方式等方面有所了解,然后为学生创造各种机会进行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

三、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脱离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孤立地教授语言知识。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既教授语言,又传播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跨越文化差异障碍,减少文化休克现象,增加交际的有效性和成功交际的体验。

参考文献

[1].试析跨文化交际与高校英语教学.英语教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