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学基础范文

护理学基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学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理学基础

第1篇:护理学基础范文

1.1花费大量教学学时,考核效率低下目前的护理操作技能考核评价方式是在每项操作训练完成之后,由老师根据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考核给出具体分数。以1个60人班级为例,学生完成1项操作考核通常需要的时间是15min,如果分2组2位老师监考,需要7.5h才能完成全班的考核。考核所需学时较多,会影响整个教学进度。如果要在安排的2或4学时内完成所有学生的考核,则老师必须同时对2位以上学生进行监考。监考过程中,由于监考教师注意力有限,很难对学生的操作进行客观评价。

1.2考核不能起到很好的反馈以及矫正作用以静脉输液为例,该节内容安排8学时实验学时,示教安排2学时,练习2学时,考核安排4学时,作为基础护理学一项非常重要的操作练习学时数太少,学生在2学时的练习当中,很难熟练掌握这项操作技术。同时受考核学时限制,该操作考试由2位老师监考,每位监考老师同时对3~4名学生进行考核,监考老师无法仔细认真察看每位学生的操作,无法客观公正给予考核评价,更不能体现考核的反馈及矫正作用。如何在考核中将考核技能训练效果与操作评价反馈相结合,同时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探索了在口腔护理操作中进行同伴考核评价法,以期克服以往教学考核中存在的弊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2同伴考核评价法的主要内容

2.1确定考核目的及评估标准以书面的形式确定口腔护理考核目的及考核评估标准,详细制定考核评分标准,操作考核评分表打印出来并且发放给全班同学。

2.2同伴考核者的挑选从班级当中挑选16名平时成绩较为优秀同时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责任心强的学生,作为同伴考核评价者。

2.3同伴考核者培训、考核同伴考核者与非同伴考核者在口腔护理操作练习上并无差异,仍然是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安排进行,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同伴考核者进行考核,确保同伴考核者在操作技能知识上面具有考核能力。考核结束后教师对所有的考核者进行统一的培训,强调考核的注意事项。2.4考核过程将接受同伴考核评价的学生随机分为8个考试小组,每一考核小组安排2位同伴考核考官,按照已经确定的考核评价标准进行考核。考核评价标准为一式两份,同伴考官应在评分表上及时记录考试过程中的扣分情况,考核结束后2位同伴考官要对被考核者进行口头考核情况反馈,同时将一份考核评价表交给被考核者。另外一份考核评价表留底存档,用于统计该被考核者该项操作考核得分。

3同伴考核评价法的实施体会

3.1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建构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教师应当在教学当中发挥主导作用,但同时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同伴考核评价法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考核评价,在考核其他同学过程中也是在进行学习,同时也能帮助被考核的同学清楚知道自己操作的缺点,这种考核方式较以往的考核方式更为严格,考核过程明了、公开,在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考核压力的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练习的兴趣,使他们练习时更认真、更仔细。

3.2提高了操作教学质量同伴考核评价法较以往的考核形式更为严格,参与的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更大,练习也更认真。特别是成为同伴考核评价者的这部分学生,因为承担了考核评价的任务,对其来说是一种荣誉,同时也是一种压力,他们不希望自己的操作表现落后于其他非同伴考核评价者,这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更加端正,练习也更刻苦,操作技术水平也提高得很快。

3.3教师监督应该贯穿于整个同伴考核评价的全过程很多的教育者虽然提倡同伴评价,但同时也担心它的准确性或客观性,Carson等[2]发现,中国学生不愿意批评同伴或反对同伴的意见,这些都会削弱同伴互评的有效性。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有些同伴评价者面对的如果是与自己关系良好的被评价者,往之不能客观地指出被评价者的问题,当然有些评价不准确也与同伴评价者自身操作水平有关,种种因素的存在使得教师对整个考核过程的监督非常有必要。

4小结

第2篇:护理学基础范文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技能操作是培养护生护理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将课程“微课程”化也是护理教学信息化教育资源改革的重要措施。微课以其直观的视频、图像,富有感染力的音效、动画,弥补了传统教材设计的缺陷,也改变了教师单一的教学模式。因此,在信息化改革的浪潮之下,对护理学基础的“微课”设计和开发研究显得很有意义。该文就如何围绕重点难点、护理技能操作、案例分析等重新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对微课开发中的教学设计进行简单的经验介绍和总结。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育,护理;微课;教学设计

随着2010年胡铁生老师关于微课概念的提出,微课以其“短小精致,使用便捷;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半结构化,便于扩充;资源丰富,情境真实”[1]的特点,在很多学科领域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开发和使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在微课的开发中,84.44%的教师认为“微视频”是其主要的教学呈现方式[3],且在护理学基础课程的传统授课中,护理技能操作视频一直是学生在护理技能训练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在护理学基础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中开发微课,围绕重点难点、护理技能操作、案例分析等重新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将会更加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那么,设计和开发护理学基础“微课程”时应注意哪些原则,又如何通过微课提高学生护理技能的实践效果,作者在微课的开发和教学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1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微课的特点在于其“目标明确、短小精悍”[4],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避免将微课设计成为变相的灌输式授课。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就是要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提供持续便捷的可循环学习资料,让学生在课外根据自己的学习层、学习能力及学习特点来支配自己的时间,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这将是微课设计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视频还可以在设计中加入练习、课外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等,避免微课也成为单纯的灌输式授课。

1.1视频的时间长度严格控制在10min以内

据报道,人的注意力集中在10min之内,其对认知信息的接纳和加工将更为高效[5]。因此,微课设计前必须对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解析,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和考点。选题是不宜太大,应在有效的时间内解决1~2个重点问题,不要过分追求大而全,一方面知识可以讲透,另一方面学生也不至于走马观花地看热闹,做到单位时间的真正有效。

1.2一个重点,一段微课,做好知识的“分点化”教学

应做到“因材施教”,每一段微课视频针对解决一个教学重点或难点,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地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做到真正的片段式学习、个性化学习。微课设计也是翻转式课堂研发的基础,在设计时一定要有别于传统的授课录像。微课的“分点化”不是将传统的课程零散化、孤立化、盲目地切割不成体系,其在设计时要保持知识的融合创新和知识的连通性,可以根据一个主题、一个问题、一门课程等多系列微课的开发和整合,在“分点化”的同时又做到关联化和体系化[6]。

1.3多种形式展现案例的导引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其不但涵盖了护理的发展和理念也融汇了很多临床知识、护理心理、人际沟通、护理管理、卫生法规等多学科内容,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可以多手段、多角度地去表达,包括病例图片、音频、视频、电影片段、动画设计等。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护理学发展史时,可以播放一段南丁格尔的电影片段、“5.12护士节”护生授帽的视频、“非典”时《护士长日记》的故事、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的感言等;在感动的氛围中,抓住学生的心灵,唤起他们对护理职业的崇尚感,在教学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对护理职业的热爱。

1.4多技术手段展现多种类内容

微课的开发并没有固定的技术软件,作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内容来选择技术软件,如青霉素皮试液配置的计量计算,可以使用数位板;导尿术操作流程展示可以利用视频录像剪辑;PPT讲解的部分可以使用CamtasiaStudio等录屏软件;会声会影制作的视频测提示、标注也可以用来展现学习的记录过程等,只要使微课简明、清晰,技术手段可以不拘一格。

2实践性原则

微课的使用不仅可以用于学生课后的学习,在课堂学习中也可以巧妙地展示和引导。在传统的护理技能操作授课中,由于学生人数、物品和场地的限制,通常是教师先讲一次理论课,然后再安排一次实验课,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理论课看不见、摸不着,实践课理论注意事项记忆不清,操作过度模仿教师等情况。因此,在理论课堂中使用恰当的“微课”与临床案例结合突出护理技能操作的实践性原则,启发引导学生对于学习技能操作的兴趣,真正感受到良好的技能操作手法为患者减轻痛苦、配合医生临床治疗中所起到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乐于实践、主动探究,达到在思考中实践的目的;在实践课程中也可以加入“微课”,将原有的标准操作教学视频实践教学中学生容易出错的操作动作进行视频剪辑、切割,再配合动画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共享在校园网络中;同时也可以设置手机摄像拍摄的近景场地,这样学生在练习中就可以进行操作的自我比对和矫正,提高学生练习的操作质量。

3课题细微原则

对于只有5~10min的微课教学,因其时间较短,所以就要求在内容上要有所创新,“精”而“妙”是教师在“微课”教学设计时所要思考的关键。微课的“精”在于内容的选择上,其可以是教材中的某一重点、难点,也可以是教学中的某一精彩环节。设计时要做到内容上专一、设计上丰富、操作上简便,充分展现出教学的精华部分,既把问题讲清楚,又让学生喜欢,容易接受。微课的“妙”在于让教师观看,能清楚设计意图,领悟其设计之精妙;让学生观看,能通过其精巧的设计、形象生动的讲解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7]。比如,在平时的护理技能操作考核中,作者发现,学生较容易出现“无菌观念不强、容易跨越无菌区”的情况,于是作者针对这一问题专门制作了一段微课,这段微课将学生平时练习和考核中所出现的问题拍成录像和图片逐一列举和讲解,使学生快速而有效地掌握了无菌操作原则和操作技巧,所以本段微课上传到精品课程网站后受到了学生一致的好评。

4资源的完整性原则

微课的设计不是只有微视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配套资源的完整性。只有教学没有效果的检测,只有视频、案例没有反思和点评教师则无法交流和资源的再利用[8]。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微课使用场合(课前、课中、课后);不同类别观众(学生、教师),配备不同的教学资源。微课用于课前,其设计要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内容可以回顾先知,唤醒已有经验;微课用于课中的,设计要点在于强化学习兴趣,完成知识的内化,重点解析授课中的重难点、疑点、知识易混淆点;微课用于课后的,设计要点在于知识的巩固、扩展和迁移,内容上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并配有相应的练习,考核;微课用于学生的,教学资源配备上需要有微视频、微学案和微练习;微课用于教师交流的,资源配备上还需增加微课件、微教案、微反思、微点评等。总之,在目前现代化、信息化改革的浪潮和背景下,微课这一全新的学习方式将创立一种新的学习情境,将其应用到《护理学基础》理论和实践教学中,是提升护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便捷而高效的教学方式[9],其虚实结合、知识的动态化、趣味化,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思考和体会的感受,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因此,教师在微课的设计和开发中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学习,不但要分析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情、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有目的地进行资料收集,还要重新进行资源的整合[10]。如何根据本学科的教学特点设计出自主、即时、实用的微课,如何更好地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将是每一位教师所应思考的。未来一个颠覆性的课堂,将带来一次教学上新的变革。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谢同心.从一个成功案例谈微课的制作[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4(1):28-30.

[3]朱宏洁,朱赟.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8):79-83.

[4]胡铁生.区域性优质微课资源的开发与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9-22.

[5]刘慧霞.微课在护理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11):489-490.

[6]李华伟,董海静,孙晓燕,等.行动导向教学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教育管理,2013,13(9):49-52.

[7]王竹立.微课热是暂时的,微课是长期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9):79.

[8]郑小军,张霞.微课的浅阅读趋向及其对策探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12):67-69.

[9]王秋月.“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4(8):57-59.

第3篇:护理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

教学方法

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1上好绪论课,开启学习兴趣大门

青年学生对初次接触的人和事容易产生好奇心和探索心理。从绪论课起就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护基课的愿望和兴趣,对以后的学习有重大意义。以详实的资料图片讲解护理学的发展与现状,结合国内外护理专业地位不断提升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护理人才需求预测,说明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好,且世界性护理人力资源短缺严重,学生毕业后出国就业机会较多。让学生充满希望与信心。

1.2多渠道开阔视野

为了加深学生对护理专业的理解,通过见习课或集中教学实践课组织学生到现代化医院参观,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过程,感受工作氛围;不定期邀请护理专家讲授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了解护士工作情况;开展学习讨论会;所有新生均需进行护士仪表、行为规范的训练与考核;观看卫生部录制的有关护理专业的教育宣传片。让学生有学习的动力。

2、加强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2.1更新教育新观念,适应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护理学科发展日新月异,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层出不穷。为了跟上护理学前进的步伐,教师在授课前坚持集体备课和学习,讨论护理理论及操作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教学改进方法,实现教师教育观念转变,要变“标准件”型教育观为创新型教育观,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传授知识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为保证课堂教学不与临床应用脱节,教师应轮流定期到临床医院进行临床实践,以强化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提高实践技能;要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以使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技术等跟上时代步伐,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

2.2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教育教学应全面开发每个人大脑中的各种智能,给每个人以多样化的选择。这种教学观就是针对不同的智力特点、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有所不同。承认学生掌握领会知识是艰苦的脑力活动,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学生。教师要使自己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富有创意的学习应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使护基课堂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焕发生命力的神圣殿堂。

3、教学方法的改进

3.1多媒体教学组合,丰富教学手段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特点是职业性明确,应用性较强。因此利用现代化视听手段,充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网上资料、多媒体课件、电视、幻灯、录像、投影、模型等)来辅助教学,增加教学容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既开阔学生视野,诱发学生想象,使课堂更生动、直观、精彩;也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所从事的职业的了解和熟悉,增加了感性认识,同时在教学当中进行示范性教学,师生分别做操作演示,以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其实际动手能力。

3.2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实用性知识

更新《护理学基础》的教学内容,避免各章节内容出现交叉重叠现象,准确、及时、充分地反映本课程的最新成果和临床护理发展动态。为了让学生实习及毕业后能尽早适应临床工作,在教学中,对一些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有关伦理道德、卫生法规等内容进行补充讲解。如、医疗护理文件书写的有关新要求、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的新进展、压疮治疗的新方法、医疗事故处理的条例等,通过多媒体等形式展示给学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3运用情景和角色扮演,开展师生互动式教学

教学中注重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体现人文关怀。对有些内容设置情景,角色扮演。

3.4抓好技能训练,加强考核力度

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最根本的特色,力求用最先进的设备、教学设施和手段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我们按照广西区卫生厅印发的技能训练标准,在时间、操作程序和质量上严格要求。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接受严格、规范而有系统的职业训练,包括从最简单的基本功训练到学会操作使用现代化设备等,力争使学生在就业前就能学到一门从业技能。这也是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

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熟练地掌握护理操作,在每学期期中与期末均选择临床常用操作项目作为必考内容。按照学校要求由原来的单纯理论考核,改为理论课与操作课都作为一门单独课程记录成绩。操作考核时,让学生随机抽签选择考试内容,考核标准包括操作熟练程度、沟通能力、用物准备的针对性及对患者的关爱及健康教育。另外还在每年“12国际护士节”举行大规模技能操作比赛,这既规范了技能操作,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了竞争的意识、心理素质及集体荣誉感。

第4篇:护理学基础范文

(一)调查对象

将2010级入学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将314名新生随机分成8个班,随机抽取两个班作为实验组,随机抽取两个班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同学护理学基础课按教改模式授课,对照组同学按传统教学模式授课。最终对两组学生的各项成绩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二)方法

1.教学场所。优化教学过程,告别教室,走进“模拟病房”,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操作课程都进入“模拟病房”,做到“做中学”“学中做”,争取让学生感知真实的工作情境,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学以致用。

2.以“责任护士工作流程”为导向设计课程教学安排。临床护士工作琐碎、复杂、多变,但是每天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责任护士的工作是最有代表性的,她们有着自己的工作流程,学生必须熟知这些流程,并有针对性地在模拟病房环境中练习,这样学生就能真正适应临床,与临床接轨。总结医院责任护士工作流程,形成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护理学基础课程,主要是让学生熟悉医院的规章制度、责任护士的工作流程,掌握晨护内容。教师把每项工作需要掌握的技术和知识呈现出来,先把每项技术分离讲解、练习,然后再用案例的方式“串联”起来形成体系。这样既锻炼学生自学、分析病例的能力,又锻炼学生适应临床环境的能力。学期末学生去医院实践。二年级学习的是“治疗、输液、注射、执行长、短期医嘱”等内容,学期末学生去医院实践。三年级运用病例综合模拟责任护士工作流程。四年级医院实习9个月。

3.教学形式变革。上课时,将1个班的学生按要求分组上课,每组10位学生,每组都由1位教师带领,小班教学,这样每位学生都会得到教师的一对一辅导。

4.多样化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样,包括:

①模拟临床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有的扮演护士,有的扮演病人,再轮流交换。

②“理实一体化”教学,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③开展项目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一个典型的项目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项目任务”,从而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三)效果评价

1.过程评价。

(1)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及实验完成情况等方面,审视本人的学习态度、掌握情况,从中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清晰的认识。

(2)小组互评。组长组织小组互评,从组员的角度评价同学的学习及任务实施情况。本环节意在培养学生互相勉励、共同进步的学习精神。

2.教师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贯穿整个任务实施的全过程。具体内容包括:学习态度、案例分析能力、整体护理运用的能力、交流讨论参与度、平时测验和作业等情况。

3.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即总评成绩,包括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实习成绩,其中理论成绩中的期中考试(共计2次)、期末考试(共计3次)、礼仪态度(共计5次)、平时测验和作业(共计40次)由学校教师负责,而整体护理运用(共计30次)、案例分析(共计30次)、操作成绩(共计60次)由教师和临床带教老师共同完成,实习成绩(共计9次)由每科带教教师完成,将每项成绩按平均分得出,然后按其所占比例得出各项总评成绩。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统一评价标准。

(四)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研究中采用均值和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推断(p<0.05)。

二、结果

研究结果如下:两组案例分析、整体护理运用、平时测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但两组礼仪态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实习成绩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另外,技能比赛获奖学生和实习期间医院护理部点名表扬的学生均在实验组。

三、讨论

(一)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了中专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

实验组的案例分析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分析主要原因是:在学生综合练习操作之前,教师将会给学生不同的案例,让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上课时让学生为“病人”提供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护理,以晨护为例,晨护包含很多操作:口护、翻身、洗头、全身擦浴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机械的练习某项操作,进入医院后,学生遇到具体的病人时,不知如何将所学的操作应用到病人身上,但是新的教学模式教会了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不同病情的病人,晨护的内容也应有所不同,这遵循了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强调了学习主体通过行动实现能力的内化与运用,正是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体现。

(二)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了中专学生整体护理运用能力

护理工作应该按照护理程序进行,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步骤和行动,学生对护理对象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进行全面的整体护理,从而达到最佳的护理状态。临床需要具备这种工作能力的护士,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此方面的能力。教学中,给予学生案例,让学生学会评估病人,发现问题,提出诊断,制订计划,并进行实施和评价,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因此,实验组的案例分析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三)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了中专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

实验组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及理论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原因是:教师利用多元化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纯讲授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让学生按自己认知的过程,边动手边记忆,记忆经过内化后,知识掌握牢固,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习表现

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操作能力和实习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此部分内容的成绩主要由临床带教教师和护士长完成,更具有代表性。对这些人群进行访谈,她们认为: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基护教师讲解的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都是按照课本要求,这跟医院的操作和理论要求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学生接受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时比较被动,今后见习、实习不能适应临床,学生知识学习不扎实,动手能力较差,对于临床实践工作仍然不熟悉。学生上课也缺乏积极主动性,能够掌握的知识点有限,教学效果和成绩也不理想;而以“责任护士工作流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学生能很好地适应临床护士工作流程,甚至能很好地独立完成各项工作。

四、结论

第5篇:护理学基础范文

1 建立一个科学实用,布局合理的实验室

护理实验室是护生进入医院临床实习前验证及巩固理论知识、训练基础操作和综合技能,培养综合素质和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基地。建立一个科学实用,布局合理的实验室是护理教学的首要条件。我院根据护理教学特点建立了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的三层实验楼,本着一室多用,资源共享的原则。设有模拟重症监护室、急诊室、模拟精房、护士站、治疗室等。当护生们进入模拟病房,清洁、安静、设施齐全的室内环境,如同置身于临床医院。培养了护生们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使教学与实际临床上作情景紧密联系起来,增强了护生们的学习兴趣及操作信心。还设有6个宽敞的训练室,经过严格训练,同学们技能操作正规、无菌观念强,受到了所在的实习医院带教老师的好评。

2 配置功能先进的实验设备,是提高护理操作技能的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应用于临床的先进设备不断普及,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全自动洗胃机等。这就要求护理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必须与临床匹配,以满足高层次护理专业实践教学需要。

首先,我院在实验教学中运用现代高新技术设备,除常规使用投影仪、录像及多媒体课件以外,还新增设了开放式护理辅助教学系统、多媒体护理教学观摩示敷及示教系统、网络版交互式急救医学模拟系统等。使直观病案教学与直接示教操作相结合,从而与临床护理工作相接轨,增强了护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了实验课堂的吸收率,同时又培养了护生的责任感及不断创新能力。

其次,我院给护理实验室配置了一些先进的实验模型和各种数量充足的实验物品和器械,如电子导尿模型、高级成人护理模型、带解剖结构臀部注射模型、多功能局部模型等,以及无菌手套、无菌溶液、输液器、注射器、治疗盘、止血钳等来满足教学中护生实验习的需要。同时严格要求护生操作规范,树立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

3 集体备课、统一规范操作,提高教师的示教能力

基础护理实验课主要是基本技能操作,要求无菌观念强,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操作过程繁琐等,正如前人所说:护理工作是精细艺术中最精细的。因此要求实验指导教师,在指导护生中要不断适应,并对实际操作产生兴趣。我校结合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及护理学基础课程的特点,制定出实验计划和大纲,把开设的项目、课时、教学目标,方式、方法及实验步骤等内容作出明确要求,集体备课统一操作程序,使实验教师按计划规范组织实验教学并及时对反馈的意见进行修改,使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操作技术。

第6篇:护理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 《护理学基础》 护基教师 教学魅力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学生跨入护理专业的“入门”第一课。护基教师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位护士专业教师,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她们高尚的人品、渊博的学识、较强的能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迷人的风采、精湛的教学艺术都会对护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并形成独特的教学魅力。健康、高尚的护理教师形象对护理专业学生的作用是最直接的,是任何其他课程的教师所不能替代的,它更容易使护生产生价值认同,并自觉培养与效仿[1]。因此,在《护理学基础》的教学实践中,护理教师将教学魅力融入教学过程中,可使学生耳濡目染护理教师的职业素养、人格品行,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护理职业形象。

一、端庄的的职业形象

从上《护理学基础》的第一堂课起,护基教师就戴护士帽,头发前不遮眉,侧不掩耳,后不过肩,护士服清洁、平整,身着白色工作裤,脚穿白色软底护士鞋,站立有姿,行走有态,落座有相,举手有礼,淡扫红唇,面带微笑,展示在学生面前,将一个清爽、秀丽、端庄、文雅的标准临床护士的职业形象确立在学生的思想深处。

二、优美、娴熟的操作

护理学基础教学包含理论和操作教学,尤其在操作教学过程中,护基教师高雅得体的仪表装束、从容、熟练、美观、适度地操作动作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受到感染,从而逐渐培养她们的护士职业素养[2]。教师的行为是学生模仿的直接对象,所以护基教师不仅要练就熟练的护理技能,而且要将肢体语言与操作动作协调、舒展,把护理技术之精与操作艺术之美融为一体,展示给学生。如示教铺床操作,护基教师将清洁的被褥折叠排放有序,把“放、展、包、叠”的基本动作要素融入到舒展、敏捷、迅速、优美的体态中,沉着冷静、肌肉放松、舒展自如,给人以快而不乱的感觉。

三、温柔、可亲的语言

在护理操作教学过程中,护基教师课前精心准备不同患者的交流语言,在操作前解释、操作中指导、操作后交代各环节有目地的和病人进行沟通、交流。如操作前问候并称赞病人:“你感觉好些了吗?”“你今天的气色好多了!”以示对病人重视和鼓励,使其振作起来,有信心,愿意合作;操作中重视病人的感受,多用“请”字,当病人对疼痛有反应时,给予理解和同情,并主动地解释:“这次操作会给你带来不适感,我会尽力减轻你的痛苦。”操作后礼貌地道别:“好好休息吧!我过会再来看你。”护基教师柔美的语言细腻润泽、缓缓流泻,如三月春雨,润物无声、沁人心脾,使病人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也使学生在美的语言环境中接受知识,教育她们以美好的语言与他人沟通、交流[3]。

四、良好的护理专业素养

一个好的护基教师,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敬业爱岗,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必须向她们进行专业思想、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将护士应具备的专业素质通过实践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在护生面前,使每次示范教学成为最直观的职业素质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要融入自己对护理专业的理解、热爱,对服务对象的关心、爱心、耐心,对工作的细心和责任心。如为模型人示教后整理好示教人的衣服、纽扣,肢体摆放舒适,整理好床单位;为真人示教,示教后都将扮演“患者”的护生轻轻扶起,用手将其鞋子放回取用方便的位置,并真诚致谢。操作中表现出的对“病人”的爱心、细心、高度的责任心,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科学严谨的态度和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服务态度,会使护生对护基教师良好的专业素质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对护理工作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并表现出敬佩、好奇和跃跃欲试的心态。同时护基教师应因势利导,将护理人员应具备爱心和责任心,护理工作需要奉献和技巧通过护理操作向学生传递,使护生认识到护理工作的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激发护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进而培养其职业意识、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

五、优良的人格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想的多么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人格的作用。”护基教师角色形象的强烈示范性和影响力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而且应延伸至课外及日常生活中。首先在为人处事上,护基教师应追求高尚的情操和塑造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诚信、正直、宽厚、廉洁、敬业、勤奋,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做到说真话、办真事、做真人。一项调查问卷显示:护生在课后评论最多的是护理教师,从业务水平到言谈举止,从身姿服饰到音容笑貌。90%的护生对我校护理教师的职业角色形象持肯定态度,她们最喜欢护理教师担任班主任;94%的护生认为护理教师的角色榜样作用对其影响较大,她们由此而喜欢护理学基础这门课程。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护理教师无小节,时时处处皆楷模。

六、宽厚的知识

护基教师在追求事业、完善自身的同时,应该给学生树立一个博学多识的崇拜偶像,让知识的魅力震撼学生、打动学生,从而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将求知识、学做人和谐地融为一体。虽说护理学基础是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科,但护基教师要通过教学不断把学生从对护理学的一无所知引导到知之甚多,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护基教师付出很多艰苦的劳动。学生的每一点成长、每一点成绩,都体现了护理教师的集体力量和智慧。护基教师扎实的、系统而又全面的医学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不仅能使学生因护理教师的知识渊博产生敬佩感,而且能不断强化学生对护理学基础知识的记忆,从而对护理专业学习充满信心。

护生处在思想道德培养和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发展、定型的关键时期,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和思想道德的提高,不仅需要正确、系统的理论加以指导,而且需要有可资效仿的榜样。护理学基础教师应深刻认识“教育者先受教育”,“身教重于言教”的重要意义,严以律己、以身立教,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坚持用榜样的力量去教育和影响护生,此种无声教育往往胜过有声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童娃.基础护理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08):58-60.

第7篇:护理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护理;实验教学;整体护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006-01

《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专业行为和职业态度,帮助学生得到和提高经验,增强独立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和角色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应紧紧抓住“护理是诊断和处理对现有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这个主题,确立“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观念,贯穿护理程序工作方法的应用,突出科学性、人文性、社会性、综合性、整体性。下面就我校加强《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改革详述如下:

一、不断完善实验教学条件

1、完善实验教学硬件

我校在原有的中心实验室基础之上专门设立了基础护理实验室,目前具有一个示教室、一个准备室、四个实验室,更好地满足了《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的需要。近年来,我们顺应护理学的发展,不断引进先进设备,如呼吸机、吸引器、中心供氧装置、CPR技术训练模拟设备等,大大改善了教学环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2、完善实验操作规程

我们坚持采取“课前讨论,课后思考”的形式,集思广益、共同讨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将校本教材《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重新整理并出版,严格规范了实验课各项技术操作,严把《基础护理学》操作关。

二、积极采取多种教学措施和教学方法

1、我们大胆创新,应用学生的竞争心理,在实验操作中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把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作为主要任务,在实验教学中,首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分组练习,然后开展“小组竞赛”,最后分组讲评,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基础护理学》的兴趣。

课后实验室开放,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同学们在班内开展竞赛活动选拔操作能手,并在班内给予奖励。另外,我校每年举办“护理操作技能大赛”,强化了学生的参与和竞争意识。这些举措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认真练习,课后自觉练习,并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气氛,为学生临床实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我校教师不断改进《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内容,围绕着以病人为中心来解决实际问题重新设置实验项目,以案例形式设计实验,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融入护士角色和病人角色

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不仅学到了护理工作的方法和在各种情况下的行为规范,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配合能力、语言沟通能力、洞察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应变能力。新鲜有趣的情景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的认可,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我们始终坚持把“护理程序”作为一条主线贯穿护理实验教学始终

在临床见习中,让学生自己接触病人,通过沟通交流采集病史进行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护理措施,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以完善和确定护理措施。这种按临床特点综合性设计实验的方法,充分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与临床带教教师及时沟通,统一观点和思想认识,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和积极实践问题的环境,使学生处于课堂与临床实践相统一的教学环境中,提高学生临床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第8篇:护理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 基础护理学 实验 第一课

护理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培养护生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对护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验教学应有助于学生获得和提高直接的护理知识和操作经验,学会关心和参与,增强独立性和创造性,进而促进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和角色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基础护理学》实验的第一课是护理专业实验教学入门的第一课,也是护生感知护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笔者经过近几年的实验教学研究,针对护生初次接触专业实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现将教学体会介绍如下:

1护生初次接触专业实验时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等医学院校仍采用基础、专业和实习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在入学第一年的基础医学教育中,护生参与的实验课基本针对的是标本或数据,没有直观的感受到自己将来要从事的是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主线”的专业,从而导致护生对自己的专业定位模糊,没有深刻体会到护理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其次,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灌输式教学为主,重练习质量,忽视护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性。铺床法是《基础护理学》第一课的教学内容,多数护生反馈上完课后感觉疲劳,认为护理操作劳动性太强,使护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再次,有些护生尤其不是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容易受社会对护理的各种偏见的影响,认为护理工作主要是照顾病人,地位不高,看不到护理事业的发展空间,参与实践的时候会产生厌学、逆 反的情绪。

2 《基础护理学》实验第一课的重要性

《基础护理学》实验第一课是护理专业实验教学入门的第一课,也是护生感知护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因此,第一课在整个护理专业实验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使护生更好的完成基础和专业教育的衔接过渡,减少过程中产生消极负面影响,其教学目标不仅要求护生熟练掌握该堂课的操作技术,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良好的首因效应,让护生在穿上护士服的第一时间,在护生感知护理职业的第一步,使护生对护理这个神圣的职业充满热情,稳定专业思想,养成良好的专业行为和职业态度。同时,指导教师应善于引导护生顺利完成基础医学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过渡,提高护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进一步激发学习积极性和进取心。

3《基础护理学》实验第一课的教学改进方法

3、1 优化实验室资源,体现护理专业实验室的特色。加大实验室教学投资力度,缩短实验教学与临床护理工作的差距。逼真模拟医院环境,合理放置各项仪器设备,悬挂艺术画,将实验室布置得温馨、整洁,具有人文气息。第一课教师应安排一定时间介绍实验室的环境及设备的用途,使护生改变以往自然学科实验室的印象,在第一时间对将来要工作的环境充满好感,稳定护生专业思想。

3、2 规范要求护生着装、仪表、行为举止等,养成良好的专业行为和职业态度。教师应以身作责,以自身为榜样,在第一课时认真指导护生规范着装,要求护生不能佩戴首饰并讲明原由,强调“四轻”等工作原则。同时,强调实验课上不能随意坐卧病床等规则,培养护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在教学中综合实践护理美学、心理学、形体学、职业道德规范等课程知识, 使护生在穿上护士服的第一时间深深热爱白衣天使的这一职业,塑造端庄、优雅、干练的职业形象。

3、3精心组织教学环节,激发护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3、3、1 教师演示:《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计划安排较为紧凑,每次课开设的都是不同的操作技术。在短短的四个学时中要使护生掌握该项操作并能熟练应用,就要求实验教师必须精心组织各个教学环节。在教师演示这一环节中,护生已经过《基础护理学》理论的学习,同时观看过该操作技术的多媒体示教片,对该操作技术已有一定的印象。教师演示时应改变以往灌输式实验教学模式,讲解不必面面俱到,细致入微,而是侧重于演示重点、难点及操作原则,使护生不再只是单纯的模仿老师的手法,死记操作程序。教师演示应起引导作用,注重护生个性思维和应变能力的发展,还更多的时间给护生参与实验,在练习中思索,加深对操作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3、2护生练习:铺床法是《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第一课的内容,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基本、使用率较高的操作之一。多数护生练习结束后反映腰酸背痛,认为铺床法是一项劳动性强而技术含量不高的操作,从而对自己的专业在第一印象上产生误解,影响整个实验教学的效果,甚至对今后的职业产生负面消极的情感。这是因为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多数护生在练习时往往单纯地模仿教师的动作,按部就班地按书本的操作流程练习。操作机械,虽规范但过于死板,虽严谨但不灵活。护生练习几次后就明显感到疲倦,缺乏积极性。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采用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实践反思讨论法等指导护生参与练习,增加课堂趣味性,使护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譬如练习时护生扮演患者,护生能够体验到患者的感受,增强优质服务意识,更多的感受到护理工作的价值。同时,在练习中培养护生沟通、人际关系处理及团队协作能力,使护生从实验室就养成人性化护理的习惯。

3、3、3讨论总结:在护生练习后常规安排讨论总结环节,以往均是教师观察护生练习后的总结反馈,这样虽能进一步加深护生对操作的印像,但同时也制约了护生自身的实践反思。教师应该鼓励护生积极发言,勇于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铺床法中,指导教师可以引导护生从自己扮演患者的角度进行反馈。比如:在你扮演患者的过程中,你对为你操作的护士哪些地方不是很满意?如果你是患者,你希望铺床时护士应注意哪些细节?有“患者”回答:希望护士操作时动作轻柔、幅度小一些,尤其是更换被套时,如不注意细节,患者将暴露在被褥外,如环境过冷还会导致感冒等不良后果发生;当更换枕套时如果移动头的动作太快稍不注意就会夹住头发使患者感觉不适。诸如此类反馈,可以更加全面的进行实验效果的总结,使护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4引进新理念、新方法,激发护生的进取心。指导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定期进修深造,经常阅读国内外护理期刊,了解先进学术动态,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融入教学。教材的内容较临床实际相对有些滞后,实验指导教师应该应用循征医学理论指导护理实践,培养护生临床决策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中不要过分强调操作步骤的统一和动作的规范性,只要不违背操作原则,合理即可。针对铺床法这项操作,有诸多学者提出了临床更实用高效的操作方法,孙玉华老师研究表示将折好的被筒的尾端折于床垫下不科学,应为被子缩短紧绷,病人感觉不舒适,且肩膀外露,容易着凉,晨间护理时常常是护士刚折好后病人又拉出来,增加护士的工作量。唐青老师等在《改良铺床法临床应用研究》一文中表示,改良铺床法即大单左、右角打结法铺床时所耗费的时间比常规法减少50%-70%,铺床后床单元平整维持时间比常规法提高7倍,实用,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教学中可以引进临床先进的方法,使护生意识到护理操作应与时俱进,同时激发护生的进取心。

总之,《基础护理学》实验第一课在护理实验教学乃至整个护理专业教育中占重要地位。实验指导教师应重视第一课的实验教学,并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引导护生更好的进入专业学习状态,培养专业思想稳定、有责任心和爱心、专业技术过硬的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文华.《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和思考[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2):1019.

[2] 刘进忠,喻望云,汪说之.论面向21世纪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 [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0,16(9):546.

第9篇:护理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实验课;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9-0159-02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学习临床各种护理技术的基础,其实验课是培养护生基本操作技能的一项重要环节[1]。贯彻“以学生为本,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的实验教学理念[2].将单一“演示―指导―考核”的教学模式改为“实验的理论重点讲解―演示―练习―指导―总结操作重点―开放实验练习―分析错误的视频―课外实践―观看视频―考核”新型教学模式,录制教学视频,教师间相互学习并提供学生课后学习。本研究对此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调查问卷包括:自行设计的课程教学调查问卷。

2.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学生和教师两部分,2014级护理学专业学生发放85份,收回81份,有效率95.29%。教师5人接受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份,有效率100%。

3.调查实施方法:采用整体抽样方法2015年12月对护理学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4.资料统计方法:所有问卷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二、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2013级学生采用单一教学方法,教学演示法即老师示教后学生分小组练习指导,下课前进行总结。2014级同学采用多样教学方法即老师先理论重点讲解后示教演示,第一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操作,学生梳理操作流程分组练习,下课前学生回示教师总结操作重点。

2.录制教学视频。录制任职教师的教学视频,课后发给学生课外学习。

3.课后开放实验练习和课外实践。利用周末时间开放实验,实验内容复习上课内容和新的教学内容。课外实践:安排学生到幼儿园、社区,进行实践活动。

4.纠错视频。2014级学生安排观看往届学生操作视频纠正错误的环节。

5.考核。使用护理学基础技能试验标准量表进行考核,以病例为背景,现场抽取考核内容。

三、调查结果

1.一般情况:81份有效问卷,男生5名占6.1%,女生76名占93.82%。年龄:20.05±1.17。男教师1人,女教师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实验师1人。

2.基础护理学实验课教学情况调查。(1)调查显示(见表1):学生对对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操作演示的教学方法比较认可,占100%,但对于新的教学模式还一些建议。(2)学生技能成绩的比较(见表2),2014级与2013级学生成绩有显著差异,p

四、讨论

1.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动手的能力新型教学模式中上n内容重点讲解和反复强调,观看操作错误视频和提供教学视频学习,有助于学生反复梳理操作流程,对操作细节处加深印象。开放实验增加了学生练习的时间提高技术。2014级的技能操作考试成绩明显优于2013级,说明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现代护患是共同参与型的关系,病人不再被动的接受治疗而是积极乐观的接受治疗[3]。过去老师演示一遍学生学着模仿,在考试前的空白期,学生把操作流程和细节忘记,成绩不太理想。调查65.4%的学生希望有教学视频可课后学习。提供教学视频,学生自由安排课后学习时间,可考前重点复习,提高操作技术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3.促进教师教学模式的改进提高教学质量新型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加上视频学习,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老师的技术。同时规范了教师操作的手法和细节处,保证操作标准规范统一。教师加强练习上课时演示2次,重点讲解细节处,提高了教学质量。在实验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等,给学生创造真是的病患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方式与习惯,提升护理决策能力和信息获取与运用能力[4],提高学习兴趣。

4.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5]。在调查中学生反映设备老化需要更新。学院注重实践技能,提高护理工作技术和操作要求,实验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希望利用仿真模拟系统,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录制视频建立护理多功能的实验室。以精致生动来抓住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6]。

本次调查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多位老师操作细节处不统一,部分视频无法传送学生、视频不清晰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参考文献:

[1]张慧敏,吴惠琼.“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2):2065-2066.

[2]Neil A,Halpern,M,Pastores,etial.Castical care medicine in the United States 1985-2000:Ananalysisofbedmumbers,use,andcosts[J].Critical Care Mdeicine,2007,(29):52-54

[3]杨英.护理教育必须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型[J].护士进修杂志,2014,18(3):234.

[4]沈洁,姜安丽,李芳芳,等.临床综合模拟情境讨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研究[J].护理杂志,2015,25(12B):55-56.

[5]周凤琴.《护理学基础》实训课教学模式探讨[J].学科教育,2016,(5):301.

[6]刘唯一.浅谈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J].科技与教育,2016,(2):38.

Practice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of Course Fundamentals of Nursing Speciality

LU Yu-miao,FU Yan-fen,LI Zhan-qiong,YAN Wen-jing

(School of Nursing,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