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鼠会飞范文

老鼠会飞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鼠会飞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老鼠会飞

第1篇:老鼠会飞范文

【关键词】 老年;非体外循环;围术期护理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及安全性的提高,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数量逐年上升,并且多是老年患者,且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疾病,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在不需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进行冠脉搭桥,减少甚至避免了体外循环的损伤,具有出血少、用药少、拔管早、进食早、并发症少的有点,因此,护士应掌握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提高围术期护理水平,使保证手术成功。

1 临床资料

2008年元月到2012年10月,60岁以上的全组患者56例,其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在60到76岁间,其中合并高血压42例,合并糖尿病36例,稳定性心绞痛30例,不稳定26例。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和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因生理健康状况、家庭环境、个人素质、文化修养和自身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变现为焦虑、担忧、恐惧等,护士应采取观察法、访谈法等评估老年病人的心理问题,而多关心、体贴病人。

2.2 呼吸道准备 术前要治愈肺部疾患和严格控制吸烟。吸烟对术后恢复和肺部并发症的影响甚大,吸烟患者术后并发症可达非吸烟患者的4倍。术前戒烟(至少要在术前2-3个月戒烟)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并提高手术成功率。

2.3 术前指导 深呼吸训练:指导病人经鼻慢慢吸气,使腹部膨起,然后从嘴慢慢吐气。锻炼床上小便,经过练习有利于前列腺肥大患者消除心理压力,消除排尿困难的顾虑。饮食护理:一日三餐微饱为好,切忌暴饮暴食,低盐饮食,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减少总脂肪的摄入量,充足的膳食纤维,蔬菜、瓜果、多食粗粮;适量蛋白质饮食:宜选用含脂肪少、高生物价蛋白食物。药物指导:术前应用药物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

3 术后护理

3.1 加强呼吸道管理 老年患者咳嗽反射低下,为防止肺部感染,拔管前要调整好呼吸机指标,间断监测血气,拔管后给患者爱全乐2支q8h雾化,两小时要给患者翻身、坐起、叩背、协助咳痰。

3.2 循环系统的护理 术后要预防低心排,常规运用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硝酸甘油,确保冠状动脉灌注,防止冠状动脉痉挛,维持平均动脉血压9.5-12KPa,根据心率、血压、尿量及末梢循环等逐渐减量停用。根据病情调整剂量,以改善左心室功能与冠状动脉血供。

3.3 保持引流通畅 术后应每15-30分钟挤压引流管一次,平稳后可逐渐减少挤压次数,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等,患者循环稳定后,可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引流。

3.4 肾脏功能监测 因高血压、糖尿病都是慢性疾病,长期作用势必会造成肾脏功能的损伤,因此,术后要严密观察肾脏功能、尿量、色泽,记24小时尿量,以做到心中有数。

3.5 功能锻炼 鼓励患者尽快下床活动,活动有利于各脏器的正常功能恢复,但要嘱咐患者睡觉时,适当抬高下肢,避免取血管后下肢血液回流不畅,造成下肢水肿。

第2篇:老鼠会飞范文

关键词:

目前,我国用人单位拖欠或拒缴社会保险费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发生争议也越来越多。司法实践中,对此种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受案范围也存在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此种争议应不属于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仲裁机构和法院不应受理。

一、按照有关的规定,因社会保险发生的争议并不是指因社会保险费发生的争议,而是指因社会保险待遇发生的争议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很多人以此认为单位欠缴社会保险费应该属于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

其实,劳动部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若干问题解释》中,专门对其中的"保险"作了解释,即该"保险"是指社会保险,包括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待业保险、养老保险和病假待遇、死亡丧葬抚恤等社会保险待遇。也就是说所谓因"保险"发生的争议是指因"社会保险待遇"发生的争议,而不是指因用人单位欠缴社会保险费发生的争议。保险费与保险待遇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

二、缴纳社会保险费不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应该由劳动者直接要求用人单位履行该义务

根据我国的《劳动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收缴单位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税务机关。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会保险费,违反的是行政管理法规,损害的不只是劳动者个人的利益,还包括国家的整个社会保障制度。在征缴社会保险费中形成的法律关系是国家征缴部门与用人单位以及劳动者之间管理与被管理的行政关系,并非劳动争议当事人之间的民事关系。笔者认为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欠缴的保险费既无请求权,也无放弃权。社会保险费征缴的主体只能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税务机关。所以,因欠缴社会保险费发生的争议不属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民事纠纷,不应属于劳动仲裁和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

三、劳动者只有在实际发生退休、失业、患病、工伤等法定事由时,才享有社会保险待遇的请求权,因此发生的纠纷才属于劳动争议

社会保险费是由国家强制用人单位(也包括劳动者)缴纳的具有保险性质的、以劳动者为保险受益人的保险基金。社会保险费由国家作为基金投资人占有、使用并保值增值,劳动者只享有社会保险的期待权。在各项社会保险中,劳动者仅是国家规定的直接受益人,是社会保险待遇的权利主体,而不是社会保险费征缴关系中的权利主体。在行政征缴关系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并不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在法定情形没有出现前,只能请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向用人单位征缴社会保险费,而无权直接要求用人单位为自己履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

根据我国劳动法律规范的规定,劳动者只有在实际发生退休、失业、患病、工伤等法定情形时,才享有获得保险待遇的请求权。虽然劳动者无权直接要求用人单位为自己履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但是因用人单位没有或者没有足额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在退休、失业、患病、工伤等法定情形出现时,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就形成了债的关系,劳动者就具有了实际的诉权,可以直接要求用人单位依法负担社会保险待遇。双方因此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可以通过仲裁以及诉讼方式解决。

四、法律已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拒缴社会保险费时的强制征缴措施,没有必要再以仲裁或者诉讼方式确定用人单位是否应该缴纳

按照《劳动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是否缴纳社会保险费只需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确认既可(同时也只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才能确认),而无需仲裁机构或者法院确认。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没有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以直接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征缴。而且若以仲裁或者诉讼方式解决社会保险费的征缴争议,其仍需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因此以仲裁或者诉讼方式解决此种争议,实际上毫无必要。

五、若将因用人单位欠缴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争议作为劳动争议案件受理,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如果用人单位欠缴社会保险费,需要由该单位的每个劳动者都通过劳动仲裁或者诉讼方式要求用人单位履行缴纳义务,那必然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社会的不稳定。

第二,按劳动争议案件处理,往往存在时效问题。在仲裁和诉讼中往往以劳动者超过了一年时效为由不支持劳动者的请求,或者只支持缴纳最后一年的社会保险费。这对劳动者是极其不利的。而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征缴社会保险费,则是不存在时效问题的。

第三,生效仲裁裁决和判决的执行会遇到一些难题。一是很多情况下无法执行。因为社会保险是以用人单位全体职工作为参保对象,而不受理以单个职工的参保(个体工商户除外)。当用人单位按照裁决履行缴费义务时,社会保险机构一般不会受理。二是当劳动者持生效裁决和判决向法院申请执行时,用人单位也积极缴纳执行款,但社保机构拒绝接收。一是因为生效裁决文书所裁决单位的缴费金额不够。因为按照有关规定,企业的缴费基数是按工资总额计算的,而在个案的仲裁和诉讼中,裁决单位是按该职工本人的工资为基数计算的,使企业少缴了大量的社会保险费;二是因为很多情况下职工是在实际发生或者即将发生工伤、退休、疾病等情形时要求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的,如果社保机构接受单位补缴,必然导致其支付的保险待遇远远超过所接收的保险费,对保险基金构成严重的损害。这不符合保险的基本原理。

第3篇:老鼠会飞范文

美国研究者们采用数学模型,研究了过去美国50年内猫杀戮其他动物的数量,最终得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根据计算,每年光美国的猫就会杀死24亿只鸟和123亿只小型哺乳动物,死于猫口中的鸟类和哺乳动物数量,远远超过了禽流感、杀虫剂或碰撞窗户这些因素造成的动物死亡数。

不仅如此,假如动物法庭开庭了,猫将被指控33项种族屠杀罪,猫家族导致了包括33种世界各地物种的灭绝。比如,一只名叫Tibbles的宠物猫必将记入史册,当这只宠物猫与她的主人在1894年到达新西兰南岛时,它凭一己之力导致了世界上鹪鹩的灭绝(鹪鹩是当地仅有的一种很小的不会飞的鸟)。而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认为,之所以比起世界各地平均哺乳动物只有1.5%的灭绝率,澳大利亚特有的273种陆地哺乳动物中的11%灭绝了,野猫就是幕后主谋之一,另外一个主谋是红狐。

行动敏捷、爪子锋利并且天性嗜血,猫的这些特质注定它天生不是一个萌宠,而是一个杀手。然而它们比杀手还厉害,比如传播致命的疾病,研究已证实,野猫能传播鼠疫、狂犬病、猫白血病和神秘的寄生虫刚地弓形虫。2002年夏威夷野生乌鸦灭绝了,研究者认为部分原因就是野猫传播的弓形虫。

弓形虫存在于猫屎中,这种单细胞寄生虫进入别的动物大脑,会改变它们的行为,比如被感染的老鼠会对猫尿产生奇怪的兴趣。一些科学家相信弓形虫还会改变人类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调节多巴胺的水平,改变性格,对于那些遗传易感个体来说,可能会引发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