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讨论式教学法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可见书法往往反映一个人的学识、性格、气质和风度等。的字奔放、豪迈、龙飞凤舞、气吞山河,足以表现出他那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气魄。的字苍劲、清晰、严谨,表现了他坚定而谨慎的性格和苍松翠柏般的道德风范。书法是民族历史文明的精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就自己的浅陋之见,谈几点对硬笔书法教学的体会:
一、教师的字是学生的活字贴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都有共同感受,一个教师若能在第一堂课中板书写出漂亮的字体,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迅速地提高威信,从而课堂效果非常好。这是因为教师写出美观、大方、清晰的字,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精力集中到讲课的内容上来,提高了课堂效果。同时,好的板书会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会自觉不自觉的摹仿,这样就培养了学生严肃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从老师的板书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总之,教师的字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但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还应练出一手漂亮的字,并掌握一定的书法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修养,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启蒙,使之终身受益。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培养书法审美情操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越高,求知欲望越强,学习就越主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指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从野心或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情的爱和热忱产生,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书的兴趣深植于艺术的、审美的土壤之中。因此,引导和激发这种兴趣必须从艺术的、审美的角度出发,才能奏效。怎样才能激发学习兴趣,陶冶审美情操呢?
首先,定点要准,取法要高。书法有实用和艺术双重性质。写字是基础,书法是升华。书法不仅要求正确的书写,更重于书写技巧、章法、意境,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书法教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美育,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情操,才能使这种兴趣经久不衰,甚至终生以之。古人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所以硬笔书法教学取法要高,在教学中将书法理论、书法史、书法美学等丰富多彩的内容融会贯通,就能更强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其次,书法学习要引导得法。初始阶段,要启发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只有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书写水平与社会的需要、自我的精神需求发生强烈冲突时,才会对掌握知识寄以很大的希望。孔子说:“不愤不悱,不启不发”。学书法不象学舞蹈、音乐、绘画那样生动、练久了会感到清苦乏味,会出现停滞,有的学生往往半途而废。这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点破迷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坡在《柳氏二外生求笔迹》中写道:“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一些书法理论,如:《青少年书法》、《中国钢笔书法》等,以理论指导实践,使二者有机结合。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书法欣赏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书艺延革、风格变化、书体特点等,使学生感悟中国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和理解感悟能力,在加上对绘画、雕塑、工艺美术、音乐、文学等姐妹艺术的欣赏,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在练习过程中可穿插一些古人勤学苦练书法的故事和轶闻趣事,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觉得学习硬笔书法很有意思。另外,对于课堂练习都应及时予以评点。评点时用劣中求优的方法,给予肯定和表扬,并指出关键不足,让学生感到自己不断进步,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劲头。同时展示优秀作品,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激励更多的学生专心读贴、临贴,这样的评价反馈,使得学生注意力充分集中,当堂动手改正、当堂树立形象、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书兴趣,有益于迅速提高他们的书写水平。
再次,创造机会,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人都有一种充分显示个人存在价值的基本需要,都希望有创造性的生活,而中学生这方面的表现欲则显得特别强烈。我们应给予热情的支持。如组织校园书法展览和书法比赛,鼓励学生参加市、省乃至全国举办的书画展,在去年九月县文联和墨怡社组织的“向阳杯”少儿书法现场比赛中我校一位同学荣获一等奖,其余几位同学获得了优秀奖,通过这次参与,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激发了学生学习书法的浓厚兴趣。在让学生走出去的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利用社会各界的艺术力量来进行教学。3月中旬学校领导邀请了另一学校的张老师来我校进行书法讲座,预计一个小时的讲座,延时到一个半小时,尤其在师生互动时,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提问,那种对书法艺术求知的欲望深深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老师,讲座结束时大家还意犹未尽呢!通过此次讲座学生学书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三、学书必先求法
第一,选贴。书坛对选什么贴入门众说纷纭,一般主张先临平稳的字体。如篆书、隶书、楷书,因它讲究笔法,点画清晰,横平竖直,易于掌握,行、草结体变化大,运笔复杂,初学者难于掌握。就个人的看法认为,对于中学生应考虑其实用性,最好先练楷书。目前钢笔书法字贴很多,因此,学生在选贴时可因人而宜,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规范、工整的贴作为练字的范本。
第二,以临为主,心手并用。临摹字贴是练好字的必由之路,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古今任何一个书法家无不是临贴上用功的。他们之所以成为一代艺术大师,都是初临一家,后临百家,将众家之长熔为一炉而自出新意,写出自己的风格面貌。因此,要练好字除勤学苦练之外,还要讲究临习的方法。即临贴四多:(1)多读;(2)多思,就是边读边琢磨每个字的用笔结构特点或作品的神韵;(3)多临,在细心观察和动脑思考之后,做到意在笔先,对笔画的长短、粗细、各部件的比例位置,作品的气势、神韵等都做到心中有数,才落笔临写;(4)多对照,每临完一个字或通篇作品时就和字贴对照反复比较,查出差距,然后再临写。黄庭坚的《论书》说:“佳贴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法,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可见临摹时一定要神采为上,以形传神。
第三,精读熟背,重在应用。所谓精读熟背,指练字不能贪多求快,每天临贴要少,逐渐增加,反复临写达到背着贴能默写的程度,为了巩固记忆要养成“空临”的习惯。同时要使书法练习和实践运用相结合,突出书法教学的实用性,配合语文及其它课程的教师抓好作业书写。
[关键词]市场营销团队学习体验学习实践能力
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市场营销人员的要求日益提高,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能否尽快适应市场的要求,是我们迫切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问题的关键是要深入分析当今社会市场的需求,了解当代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特点,即弄清供给与需求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指出需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市场营销团队体验式的教学方法。
一、市场对营销人员的要求与当代营销专业毕业生的特点
外部市场环境竞争日趋激烈,致使企业对营销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营销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市场对营销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因为营销工作的许多方面,如了解市场需求,进行市场调研、营销环境分析、产品试销、与客户进行洽谈、产品的促销等都离不开良好的沟通能力。
2.营销人员应具备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除了应具备专业的知识以外,还应当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敬业的精神;二是合作的态度。在市场营销领域里有一句经典的行话,要做好营销工作必须先学会做人,再做营销。这里的做人就是要求营销人员应具备的营销工作职业素养,它是干好营销工作的基础。
3.营销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实操能力。从事实际的营销工作,要求能将所学的市场营销原理灵活运用于实践中,这就要求我们的毕业生能进行市场营销相关工作,如市场调查的计划、组织、实施、分析市场调查结果,最后形成完整的市场调查报告。
4.营销人员应具备有良好的合作精神。现代社会是一个十倍速改变的社会,目前的社会不崇尚英雄,更需要团队的合作,因为只有合作起来,才能适应多变的环境,个人的能力面对如此快速变革的社会环境,实在是有限的很,而营销工作更是如此。所以,营销从业人员必须学会如何跟他人进行良好的合作,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经调查发现,当代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具有的显著特点是:当代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或是兄弟姐妹少,从小在父辈们百般呵护中长大,受到的挫折少,自主意识强,团队合作精神欠缺,没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责任感弱和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差。这些特点与社会市场需求差异大,就需要我们在营销教学中刻意地缩小社会需求与供给的差异,以满足市场对我们毕业生的需求。
二、传统市场营销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市场营销教学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件构成的系统,教师在这个系统中处于主宰的地位。所以传统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其特点是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市场营销的思想及重要知识点和实践方法传递给学生或者说是灌输给学生。传统教学方式带来的直接后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摧残。采取以教师为主体拼命灌输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学习兴趣就荡然无存。
2.学生的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营销人员不仅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更加看重的是其实际的操作能力,而传统的市场营销学的教学难以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结果是大学毕业生极可能自己都推销不出去。
3.学生既无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也不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这与市场需求有相当的差距,导致学生上岗容易,下岗也迅速的后果。
三、团队体验式学习的特征
1.团队体验式学习的内涵。何谓团队体验式学习呢?团队体验式学习就是指在营造一个仿真的实践环境,使学生置身于一个逼真的环境中,通过身临其境般的亲身经历运用自己的经验、理论知识来达到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目的,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整个体验学习的过程不是单个个体进行,而由具有共同学习目标的学习团队共同努力合作完成的2.团队体验式学习的特征。团队体验式学习,学生成了教学的主体,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并且以团队为单位展开,无论是学习计划的制定,过程的引导,绩效考核体系的设置,学生是主体,且学生间相互合作学习贯穿始终。这种主动地参与式团队学习模式具有特征为:(1)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今80后的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自信,讨厌说教,但乐于动手,体验式的学习方式较传统的说教方式学习更容易为他们所接受,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市场营销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兴趣。(2)有利于培养80后大学生的责任感。团队体验式学习,考核体系完备,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3)可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体验式学习任务的完成,需要成员之间真诚、平等的沟通,有助于学习成员沟通能力增强。(4)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整个学习与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团队成员必须相互依赖、互敬互重、相互帮助,共度难关,良好的职业素养与团队的合作精神通过团队体验式营销学习过程得以养成。(5)学以致用,有利于使学生获得一定市场营销实践能力。市场营销团队体验式学习的精髓是“LearningByDoing”,就是要进行各种形式的营销实践“体验”,为学生及时提供了一个运用知识的空间,使学生成功地进入活生生的现实环境和思想交流之中,营销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等到显著锻炼与提高。
四、团队体验式教学的实现
团队体验式教学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要导学,不要讲课。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播者,转换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探索创新的引导者,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市场营销团队体验式教学需要由四个教学环节构成的完整教学链条来实现。
1.团队体验式教学的设计。系统科学的教学设计是保证市场营销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
2.团队体验式教学的组织。其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市场营销教研室教学任务合理分配,另一方面是促使学生形成有效学习团队,各团队成员分工与带队老师接洽等工作,在这个阶段具体确定。
3.团队体验式教学的实施。具体来讲,教师首先要向学习团队明确学习任务或项目,并明确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团队如何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价与改进方案指导。整个过程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合适的问题、情景、活动等发,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挖掘学生学习潜能,要求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感悟营销之道。充分体现教师扮演教练角色,学生是真正的运动员,学习成果的取得只能靠学生自己。通过学习团队共同体验学习营销的过程,让80后的大学生真实体验创新、感悟营销,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团队体验式教学效果给予评估。这个阶段,每个教师需要对自己指导团队体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结合预期目标体系进行对比,成果评价是优、良、中、差,要得出结论,分析原因。学生学习团队也要给自己团队打分,给出得分的理由,对于做得差的方面需要认真剖析原因。最后师生一起面对面地畅所欲言地沟通,共同评价学习成果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5.团队体验式教学改进。在团队体验式教学成果评价与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团队需要共同一起总结团队体验式市场营销教学中成功与失败之处,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改进策略,为更好地开展下一次的市场营销教学工作提供实质性帮助。
五、团队体验式教学可能存在的一些障碍
团队体验式营销教学是市场营销教学的新的教学方式,新事物就需要有恰当的土壤,没有合适的环境其成功实施就会遇到障碍,总体来讲主要有这样一些阻碍。一是学生配合的意愿是否强烈,这关乎成败;二是教师是否有愿望以及能否打破传统的市场营销教育模式也是一大障碍;三是确定合适的体验营销项目也是一大难题,案例教学、创办营销策划公司、举办创业大赛、专题研究、项目实践等,需要结合教学时间的长短、学生的能力与兴趣、学校的拥有的资源与条件、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等方方面面综合考虑才能确定。
基于市场需求的团队体验式营销教学的成功实施,将达到丰富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学生能真实感悟营销,体验营销,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意识、学生的营销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工作责任感得以形成,为更好地融入营销实战打下坚实基础,应当成为今后市场营销教学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得元:怎样进行分组讨论式教学[J].青海教育,2004,(12)
[关键词]问题讨论式教学法;临床护理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4-0143-02
1讨论式教学法在国内外都相当盛行,在教学法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利用该法组织教学,教师作为“导演”,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思维探索活动。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状态。学生看问题的方法不同,会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来揭示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基本规律的实质,如果就这些不同观点和看法展开讨论,就会形成强烈的外部刺激,引起学生的高度兴趣和注意,从而产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协同性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是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思想。
(1)临床课间实习阶段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护理学生能顺利进入临床实习的第一步,对以后的护理职业生涯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传统临床课间实习是一种基于经验的教学模式,基本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采取“填鸭式 ”的教学模式。护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临床护理知识,由于对临床实际情况不了解,护理专业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学科,造成对这些临床知识感到很抽象、理解上很困难,因而缺乏学习动力、学习兴趣不高,影响学习效果,从而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
(2)问题讨论式教学是以成熟的PBL教学模式为基础,将护理基础知识与临床技能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不仅针对常见病多发病,同时也针对学生即将面临的考研及考执业护士证的相关问题,增加学生学习的吸引力,很好地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提高了临床技能,在临床课间实习中复习护理基础理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2资料和方法
我们随机选取两个班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学生均由同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问题讨论教学方法。对两组学生分别通过书面理论测试和临床技能考核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具体实施如下:以5个学生为一个学习小组,第一,选择病例。教师根据骨科护理教学大纲要求,针对性选择病例,对要重点掌握的疾病,提出相关的问题。所提问题将基础护理理论与临床护理技能相结合,便于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分析,以利于学生很好的理论联系实践。第二,学生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通过查阅资料,通过教科书、信息化、查看病历、看病人、求教专家等途径,最终得到问题的答案,做到能自主的学习。第三,见习时由学生进行护理评估、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针对该病人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判断,最后提出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最后结合病例进行问题的讨论。讨论结束后,由带教教师对所提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3观察指标
观察对照组与实验组理论成绩、临床技能考核的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处理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4结论
问题讨论式教学从临床技能成绩和理论成绩来看,明显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收到明显的效果,提高了护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以后的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了教学质量,对于在临床一线工作护理人员,成为带教老师后要不断地加强护理理论的学习,才能更好地完成带教任务。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问题讨论式教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在每次课后,一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另一方面接受学生的建议和反馈意见。最后,在每一阶段见习教学结束后,我们再发放问卷调查表,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对5个批次共105名见习学员的调查表明,97%的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持认可和欢迎的态度,91%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今后的临床实习。因此,研究和探索临床见习的科学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对临床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笔者认为,该方法是一种可行、有效的见习教学模式,值得临床带教老师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卫宁,张贵荣,张静芬.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临床小讲课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04,6(4):6-7.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讨论法;成因
On the importance of high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of Discussion Method
Liang Wen-juan
【Abstract】Discussion Method continue to push forward with the new high school language curriculum reform, more and more subject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majority of teachers. It is an effective teaching practices advocated by the concept of modern education. The rise of the new curriculum, to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the link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especially, their performance in it fi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of the new curriculum and quality education; Furthermore, the increase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discussion session will help students questioned the ability of divergent thinking skills, explore the ability to cultivate; discussion session can also self-learning and universities better way to learn standards to avoid suited to students entering the university psychological.
【Key words】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Senior Chinese; Discussion method; Causes
当前,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讨论式教学法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讨论式教学法是指经过教师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就某一重要问题各抒己见,并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边交流,互相启发探讨、以寻求获取真知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方法。它是现代教育理念所倡导的一种有效的教学实践。新课改的要求和本质呼唤着课堂讨论的实施。
第一,课堂讨论符合了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具体要求。
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顺应时代的发展,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并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特别要重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课堂讨论强调的是合作学习,讨论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第二,课堂讨论体现了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实质。
高中语文新课改提出了很多方面的要求,它的本质应该是要求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方式的变革,也是教师教学行为变革、评价方式变革的出发点和依据。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实质和核心任务。
高中阶段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阶段,是连接九年义务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过渡阶段,也是学生形成自主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主要阶段。因此,高中阶段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问题就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语文学科既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又是重点学科,历来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既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它体现出对学生自的尊重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学科之所以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因为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正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与策略。
讨论式教学法就是体现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的教学法,它是学生合作和探究这两种学习方式的结合,学生课堂讨论体现了合作学习,学生对讨论问题的深入思考体现了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三,课堂讨论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我们的教学方法也要灵活多变,推陈出新。要冲破过去那些陈旧的模式,寻找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课堂讨论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他们的思考,唤起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实现有实效的课堂讨论。因此,教师必须科学地设计问题,使学生发挥智力因素,形成创造型思维。我们应该力争使语文课堂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而且是灵动的﹑科学的﹑理性的、充满探究的。
课堂讨论的天职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哺育其个性,同时也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而不能压抑学生的思维。借助讨论与合作,可以帮助学生发现真理,谦逊地表达主见、宽容他人的主张、尊重真理、敢于彻底修正自己的错误。如果无视语文课堂讨论这种珍贵的教育功能和人格形成功能,就是放弃了语文教育的真正底蕴。
第四,课堂讨论的优越性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
1. 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课堂讨论优越性之一就是课堂的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新课程改革也强调了课堂的积极生成,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思维活跃,教学目标能够很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教学目标达成度高,首先应该目标要很明确。在一些课堂讨论过程中,我们往往发现一些教师的目标概念不是很明确。目标不明确,讨论的再多,课堂再热闹也只能是事倍功半,效果不好。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根据教材的特点,确立培养的目标,那就是:我能利用这个教材以及这节语文课的讨论,培养学生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课堂教学实践的主脉。
教学目标达成度高,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主要是考虑学生的基础、兴趣和需求。关注学生的全体,关注学生素质发展的全面。新课程改革关注课堂教学过程的生成性,也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因此作为教师,要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处理好学生中的一些突发事件。放任自流肯定不可取,更难保证目标的达成度。
2. 展现出个性化的思维
新课程理论指出,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
从思维发展的特点来看,高中生的思维已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但还处在浅层次,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事物加以分析和批判。有实效的课堂讨论就是要展现出学生的个性化的思维,使学生真正“动”起来。
有实效的课堂讨论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课堂的魅力在于一个新颖别致的教学设计,好的教学设计就像一瓶美味的葡萄酒,能引领学生在课堂内尽情遨游。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讨论中一个好的讨论问题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意设疑提问,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自己去探讨问题的精妙,发现问题之间的联系。比如,我在讲解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时,在第一课时学生已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故事情节有了大概了解,第二课时时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文章是从哪几方面体现出别里科夫是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套子”?如果有的话,你是如何看待这些“套子”的?假如让别里科夫与华连卡结婚,他们的婚姻会幸福吗?为什么?对这几个问题,学生很有兴趣,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学生们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的想像力。答案无非两种:幸福或者不幸福,便是理由却是五花八门。这样的问题讨论探究学习,能引领学生深入教学情境,扩展学生思维活动的广阔天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课堂讨论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在课堂讨论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去思考,寻求对一个问题的多种认识及解决一个问题的多种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时由于某些因素的触发,会突破平时的思维定势,有了不同的观点,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活课堂氛围。
结语:卢梭说过,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而通过讨论式教学这一途径,语文教学就可以摆脱沉闷、枯燥的形式主义,恢复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创造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地践行新课改精神。
参考文献
[1] 孙培云.高中语文教育【J】.科技教育.2010(09).
[2] 孙正君.浅谈语文教育的语感培养【J】,中国教育.2009(11).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探究与讨论式教学法;恰当设疑;阅读解疑;学生释疑;教师答疑;深思省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2-0037-02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普通高等师范院校语文教育和新闻、文秘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主干课。这门课程以“五四”以来的我国的文学史和作家的作品为教学内容,其中贯穿了该时期我国文艺思潮的发展和论争等内容。通过对这一时期我国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的学习和了解,可以还原该时期文学存在的图景,可以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知识、深刻的人文思想、丰富的想象能力、敏锐的审美感悟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力。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上运用探究与讨论式教学方法时,“探究”是目的,“讨论”是方法。所以,若缺乏“探究”精神,“讨论”就可能只是聊天。
一、探究与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实施
1.恰当质疑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在讲授某一文学史或作品前给学生布置供他们思考的习题,以让学生能带着问题去阅读相关资料。针对某一文学现象或某一部文学作品,教师只能根据教学大纲选择一到两个适合学生的问题以供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不能像采用讲授法那样面面俱到。这是因为,问题多了,学生的精力会分散,会抓不住重点,最后实质问题会得不到解决。比如在讲授经典戏剧《雷雨》时,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谁是《雷雨》的主人公?这看起来只是一道题,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对《雷雨》中的人物进行认真的分析,同时其中还必然兼有对于《雷雨》主题的分析。再如在讲授《游园惊梦》时,我也给学生布置了一道题:《游园惊梦》中的意识流的手法是如何体现的?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弄懂《游园惊梦》的内容,然后才能知道其中的对意识流的写作手法的运用。这个过程看似简单,看似只需教师在下课前用几分钟时间用多媒体课件对问题加以展示即可,实则体现了教师对于这个问题的十分成熟的理解,教师抛出的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游园惊梦》授课中的重点和难点。
2.阅读解疑
阅读解疑由阅读文本、随机讨论和最后形成文字材料等环节组成。认真阅读文本是学生参与讨论的前提,只这一个环节就实现了对于以往的讲授法的质的超越。讲授法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运用讲授法,学生只要记好笔记并在考前对之加以背诵就能拿到高分,看不看文本都无关紧要。这自然激不起学生看书的兴趣。相反,使用探究与讨论式的教学法,讨论时每个学生都要或都可以展示自己的观点,会让学生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由此阅读作品也自然就成了他们必须完成的一项学习任务。因为教师要的答案并不是文学史教材已经归纳好的,所以即使学生能认真阅读作品,他们也未必能得出自己非常确定的结论。此时,随机讨论便自然是学生的一种需要了。有时候,针对某个重点问题学生们会展开热烈的争论,甚至争论得面红耳赤。争论本身就是一个或肯定、或质疑、或反驳的过程,这对促进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探讨和理解是十分有益的。通过讨论或争论,学生们思考成熟了,观点明确了,就可以动笔形成文字材料,就可以用这种材料在课堂上发言。
3.学生释疑
学生释疑即学生在课堂上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实施探究与讨论式教学法时,这个环节经常会冷场,原因是大多数学生由于准备不充分而不愿发言。这时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以鼓励,尤其是要设法让没有准备发言的学生勇敢地站起来说出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与当同时,教师也一定要做好“无人喝彩”的准备,即真的“干启不发”的状况出现时,自己也不能急躁,不能放弃,要一边讲授相关内容,一边鼓励学生发言。在通常情况下,冷场是不会持续很久的,只要教师能循循善诱,僵局总是会被打破的。教师还应该具备在现场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讲评或总结的能力,对于正确的观点要加以肯定,并提示其他同学予以记录;对于错误的、有分歧观点,则应组织学生进一步展开讨论。在此环节中,如果学生能积极踊跃地发言,教师一定要对之加以引导,即引导学生针对某一问题沿着正确的思路由浅入深地予以探讨,不能四面出击,否则会劳而无功。比如在讲授《锻炼锻炼》时,我向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如何看待杨小四?”学生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根据杨小四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进行分析,吃不饱时的狡猾、小腿疼时的蛮横和支书的“和事佬”作风等都只能作为论证杨小四性格的佐证材料,不能突出加以强调。
4.教师答疑
教师答疑就是教师要针对学生释疑过程中的错误加以纠正或解释,其中也包括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挖掘,也包括教师对问题的必要的画龙点睛。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要想给人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在学生解读文本之前,教师必须深入细致地钻研文本,然后形成自己的认识,同时教师还要设想学生对问题的可能产生的看法,还要设想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只有经过这种较充分的准备,教师在课堂上才能应付自如,才能对学生予以正确的引导。例如在讲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时,学生一般不能从一开始就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 学生会认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的诗句表达了海子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感。此时,教师若提示学生再看一看海子的生平,再进一步了解他仅25年的生命历程,同时也说明此诗的创作时间是海子自杀前的两个月,那么学生的思想感情就会受到触动,就会对该诗中的一些字眼再进行玩味,比如进一步玩味“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之后,再经过讨论,再加上教师给出的一个参考性的结论,即本诗是海子自杀前的宣言,是海子伤心的绝笔。如此之后,就会给学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5.深思省疑
深思省疑就是要求学生在课下对问题再作进一步的反思。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只是昙花一现,要想使学生对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还必须有课下的理解、消化和吸收。为此,笔者经常鼓励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上的发言或提出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进一步进行研究。如果是观点明确,思路清晰,就要及时形成论文,以供大家共同赏阅;如果是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则更要及时地将它记录下来,以供进一步探讨。这个“省疑”的过程是学生对自己的每一次思考的一个总结,同时也是他的下一次思考的开始,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学习的环节。“省疑”过程是学生论文形成的过程。有了这个收束的过程,探究与讨论式教学法才真正能以“讨论”达到“探究”的目的。
二、探究与讨论式教学法的长处
首先,探究与讨论式教学符合人本思想,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性质也是契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是真正的“人的文学”,它实践着“五四”精神,即“人本思想”。“‘五四’文学革命是一次地地道道的革命,它不仅画出了旧文学与新文学的明确分界,还初步确立了作为新文学主体的‘新人’的本体精神。换句话说,现代意义上的‘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构成了‘五四’文学革命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主要贡献”[2]。因此,学习这样一门课程我们自然要培养学生的人本精神,要使学生树立起自己的作为主人翁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关注人的生命及其价值,探索人生的真谛。只有将这种“五四”精神体现在中国现当文学的讲授中,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本学科的学科内涵。探究与讨论式教学能给每一个想发言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运用这种展示,他们会亲手绘制出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的地图。
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探究与讨论式教学法视学生为课堂的核心,尊重学生的意愿,首先重视为学生创设一种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以让学生能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在这种环境里,学生不会产生危机感,不会惧怕受到批评。其次,在这种环境里,教师和同学的认可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会使他们敢于探索,乐于找到论据来充实自己的看法,敢于坚持自己的看法。这也会让学生逐步学会有效的学习和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最后,坚持不懈地采用探究与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内独自阅读和思考,然后将自己的所得表达出来,会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会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挖掘。“讨论法通过引发问题激荡人的思维,把潜藏在人的意识深处的才能激发出来,把每一个人都视为是新思想和新知识的创造者,会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展现自我、表达自我、开发自我,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把握自己的思想,主动地发展自己”[3]。
第三,学生将自己思考成熟的看法形成论文,有助于学生的就业。俗语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写出论文也就是“收口”。没有最后这个”收口”的过程,他们以前的思考和所得很快就会被遗忘的;相反,如果收好了这个“口”,则会获益无穷。实践证明,写作过专业论文的学生,他们在写作毕业论文时就会知道如何构思、如何组织语言、如何围绕中心阐述自己的观点。这种能力在答考研试卷时会让导师另眼相看。就因为有这一条,所以我院每年都有优秀的学生考取了名牌大学的研究生。
三、运用探究与讨论式教学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其一,运用探究与讨论式教学法会使得课堂的涵盖量变得较小,一般只能讨论一个到两个问题。但这个缺憾比较容易解决,解决的办法就是教师可将探究与讨论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结合起来。
其二,运用探究与讨论式教学法容易导致学生的两极分化。善于表达、基础较好的学生会从中尝到甜头;不愿认真准备的学生,则往往会在课堂上被边缘化。这是运用探究与讨论式教学法时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并且也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问题。
其三,目前学生课业压力较大,有效阅读时间有限,所以就导致运用探究与讨论式教学法容易流于表面。运用探究与讨论式教学法是需要给学生以较多的时间的,但目前文学院学生每周都要上30多个学时的课。披星戴月地上课使学生甚感疲劳,经常抱怨没有时间看书,所以课堂讨论就往往没有深度,没有内容。每当这个时候,教师便有些进退两难:终止讨论,怕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任由没有实质内容的讨论讨论下去,又怕耽误时间。这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较为棘手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金学,张宝歌. 构建探究讨论式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J]. 中国高等教育,2011(23).
2005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在海关办理注册登记的进出口企业就有20多万家。随着企业进出口业务量的增加,企业对具有较高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必将增大。而目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却存在着一些不足,学生学习更多地是为了期末能有个好成绩,而对实践锻炼不重视,导致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很快进入角色,以致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不高。为了改变这种教学与实践脱节的局面,在总结和借鉴各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应用递进式教学法,即通过理论讲授、案例教学、模拟实训、项目实践、评价考核与意见反馈六个阶段,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具有一定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业务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外贸人才。
一、递进式教学法的实施设计
本文分六个方面介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递进式教学法的实施设计:
1.理论讲授。理论教学内容以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为准,以必需、够用为度。根据各章节内容的特点,讲授理论以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结合进行,同时兼顾自学与研讨等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教学,即通过边讲边议、布置热点问题、学生查询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学生写出论文等多种形式。
2.案例教学。在讲解理论知识之后,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设计案例,以一个典型企业的进出易过程为实例,贯穿国际贸易实务的全部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了解整个背景的情况下强化每个环节的知识,突出内容的连贯性和可操作性,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布置案例作业供学生练习,学生本文由收集整理利用所学知识来分析现实中的贸易纠纷案件,做到学以致用。在此过程中,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推理能力都将得到提高。
3.模拟实训。随着我院医药营销学科仿真实验室的启用和《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操作系统》教学软件的应用,可设定仿真的国际贸易环境,由教师、学生分别扮演出口方、进口方、海关、银行、检验检疫、运输、保险、税务等各部门的角色,进行国际贸易中各环节的模拟实际操作。学生在仿真的国际贸易环境中,亲自实践掌握进出口业务的过程和规则,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好地适应外经贸企业实际操作岗位的需求。
4.项目实践。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初步与当地几家外贸公司合作建立松散型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模拟实训结束后,由任课教师和企业精英共同提出多个项目,供学生选择,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带着这些专业项目到企业走访、调研,最后提交科研小论文。通过项目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和应用已有的知识,在国际贸易的业务第一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评价考核。鉴于以上四个阶段的学习与训练,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全程化考核方式。即对学生平时课堂参与状况、作业完成情况特别是实践教学中的表现等进行全面考核,记入成绩,并加大日常考核的比重。学生成绩由作业、分析报告、笔试、讨论和小论文等几部分组成。期末卷面考试以理论知识为主,只占总成绩的40%;课堂讨论或专题分析报告占总成绩的5%;案例分析报告占总成绩的20%;模拟实训成绩占总成绩的20%;项目实践论文占总成绩的25%。
6.教学沟通与意见反馈。为保证教学效果,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或学期结束后可采取以下两种形式进行教学沟通,及时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法:第一,每学期开学三周左右,以问卷形式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希望和要求,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每学期结束后举办一次由学院督导团、学科全体教师、各班学生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就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热点问题进行交流,反馈各方面的意见,建立教与学的沟通渠道,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
二、递进式教学法实施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在理论讲授阶段,教师要注意对讨论过程的控制,可根据课程的内容特点,采用全班讨论、小组讨论、同桌讨论等多种讨论形式,对于重点和难点内容,可采用聘请实际业务精英讲解的方式授课。
第二,在案例分析阶段,重点应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
转贴于
上。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交给学生课前预习。上课时,教师不进行系统的课堂讲授,而是对所选案例提出问题和学生共同讨论,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运用原始资料陈述、分析、论证,并提出自己对案件的处理方案。
第三,在模拟实训阶段,要制定实训教学考核办法及实训成绩评定办法,在实际教学中严格履行,使学生们认识到模拟实训阶段的重要性,以提高实训教学的效果。
第四,在项目实践阶段,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只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的指导,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整个实践过程和实践论文。
第五,在评定考核阶段,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调整各部分考核结果占总成绩的比例。
第六,在教育沟通与意见反馈阶段,应及时解决反馈问题,调整教学方法的不足,使递进式教学法尽早得以完善。
[关键词]教学方法改革 参与式教学 主体性
我系自从2007年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以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感觉到这门课程实用性很强,如果按照老师讲授、学生学习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的话,往往忽略了和学生的交流,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更好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我系从2008年开始将参与式教学法引入该门课程的教学之中,教学相长,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一、参与式教学法的内涵和理论依据
参与式教学方法(Participatory Teaching Method)是目前普遍倡导的一种进行教学研究方法:“是一种合作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利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加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学者和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心理学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的理论以及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根据心理学的观点,人的需要可分为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外在性需要所瞄准和指向的目标或诱激物是当事者本身无法控制,而被外界环境所支配的。与此相反,内在性需要的满足和激励动力则来自当事者所从事的工作和学习本身,当事者可从工作或学习活动本身,或者从完成任务时所呈现的某些因素而得到满足。这种教学方法突出和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到学习中去,创造了师生间和谐统一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二、在《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中实施参与式教学改革的依据
1.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是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利益的存在与分配,贸易格局的形成与状态的学科,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国际贸易的理论、政策和规则等,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和综合应用性的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既要夯实学生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让学生掌握国际贸易政策措施,又要强化和拓展学生的探索意识,并让学生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分析未来职业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及其变化的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等等,使学生将来能较好地适应国际竞争。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教学存在以下问题,难以满足需要。
(1)学生自学能力较差,基本上不知道通过网络猎取最新的国际贸易知识。
如商务部开辟了很多服务网,学生可以从中知道中国与他国的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情况,中国外资的利用情况等,还有WTO等英文网站都是学生了解国际贸知识的窗口。
(2)教学方法落后。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往往以教师的理论教学为中心,教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的学。这种讲授式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它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它忽略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3)在考核方式上,手段过于呆板和单一,没有真正发挥出考试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采用的是闭卷笔试形式。在闭卷笔试中客观题太多,案例分析题比重小,虽然也参考平时分数,但由于对平时成绩的把握缺乏科学性、系统性,考试试卷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目标没有论证,随意性较大。
2.参与式教学法的优势
参与式教学法是指师生双方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并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这一方法充分调动了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营造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和谐、愉快、健康的学习氛围,是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融合和统一。教学实践表明,参与式教学法能够加强学生的内在激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渗透参与式教学法,学生便能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满足,学习效率也定会得到显著提高。
三、参与式教学法在《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中教学的实践
1.课前参与
在上课之前,教师先利用校内网或公共邮箱公布自己的教学内容方案,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兴趣,向教学内容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师根据学生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点评,确定最终教学方案。这样在上课之前就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为课堂参与做好准备。
2.课中参与
在整个课堂环节中,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1)学生参与导入新课
教师在导入新课前,先通过问题或者案例,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一般来说,教师可以使用两种类型的案列, 第一种是解释型案例, 即通过案例来解释某个理论知识。这种案例一般比较简单,却构成《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最基础的知识点,比如用“民用航空器制造市场”的案例来解释什么是战略贸易政策。第二种是综合型案例,它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中几个知识点融合起来,需要学生将自身所学结合思考,进一步对案例进行分析,例如通过“中国彩电对美国的倾销案”,让学生对“如何看待倾销和反倾销”进行深入思考。这类型的案列通常难度较大,能激发学生的挑战性,让学生在在掌握已知的同时探索未知知识。
(2)指导学生自学
如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到底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知识时,对简单的内容可以安排学生自学,教师通过案例或其他问题检查学生自学的情况,无需花费过多的时间解释;对重点概念,原理进行解释,促使学生思考重点,发现疑难。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时间,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组织学生讨论
课堂讨论是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直接方式。教师提出要讨论的问题,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找资料,进行准备。教师可以采用学生发言,分组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指明问题的性质,思考的方向,肯定学生的新观点,新想法,帮助修正学生不正确的观点。比如,教师在讲授“非关税壁垒”时,可以设计问题,进行配额和关税的进一步比较,让学生分组参加讨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3.课后参与
(1)学生参与小结
在课堂结束时,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进行小结。这样既可以及时的反馈信息,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参与感。教师可以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进行点评,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学生参与社会调查,
学生不但要吸收知识,更要消化和运用知识。学生可以利用广东出口型企业较多的特点,到企业或贸易公司进行实地考察,撰写小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和学习心得等,将实践融入在教学之中,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写作水平。
传统教学中,往往用考试来评定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参与式教学要和学生的成绩考核制度配套起来,可以将学生的课堂表现,案例分析,实践调查,课后论文结合起来,适当的采用开卷考试或论文的形式来确定学生的最终成绩。
四、参与式教学法的效果
1.理论结合实际,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参与式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案例教学,专题研讨,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学生认真思考,动手操作,积极发言,通过主动参与,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学生也普遍反映收获更大。
2.互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参与式教学是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学生参与的过程就是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过程:相互分工,相互适应,更要相互帮助才能解决问题。学生的合作意思和社交能力往往都得到提高,而且课堂气氛也得到调节。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展知识面
参与式教学法能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定位中释放出来,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果在教学中只教授学生如何从事进出口贸易某项事务的操作,而没有办法让学生真正掌握这样操作的理由,学生在将来工作中是很难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工作环境的。参与式教学法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是是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五、结论
参与式教学法为学生提供自我实现的机会,在《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参与式教学中,并不是刻意让学生去寻找正确答案,而是寻找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参与式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勤于动手,对培养学生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大有益处。参与式作为一种进口的教学方法,能否本土化,能否在素质教育中灿烂成一片,离不开一线教师的实践。教师要通过平时积累,认真备课,尊重学生,善于归纳,把握好参与式教学法在实际中的应用。相信我们在解决了许多困难后,思维会更加敏锐,对一些教与学的定位也会改变,这意味着我们的思想产生了一个飞跃,参与式教学的种子已在头脑中发芽了。
参考文献:
[1]陈 华: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形式与应用,《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年第六期,159-161页
[2]单 颖:参与式教学方法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皖西学院》,2006年第四期,160-162页
[3]姚晓燕:参与式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实施要领,《甘肃高师学报》,2005年第一期,89-91页
[关键词]高职学生;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我院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高职会计专业对于毕业论文的要求,和本科有一定的区别。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高技能人才,学科体系重点在于技能型工作。基于这个基本指导思想要求学生运用三年来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结合在实际单位所遇到的实际情况,提出发现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毕业论文也是高职院校综合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机会,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教学环节。本人从2009年起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通过总结三届学生的毕业论文情况,发现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由于调研力度不够,缺少实例论证,明显缺乏说服力,更有部分学生的论文存在着明显的抄袭现象。因此,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选题失误
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毕业论文的第一步,学生需要结合自己在工作单位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自身能力情况进行选题,并由指导老师负责把关。但是许多学生都徘徊“写什么”的困惑之中。大部分学生的选题范围过大,很多人潜意识的认为选题范围大则涵盖的内容就多,可以写的东西也就比较多,却忽略了自身能力存在的不足,选题过于空、大、泛,远远超出学生的驾驭能力。比如我院2011届毕业生中有个学生的选题为“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作为一名高职的会计专业学生,还没有足够的视角去审视整个会计工作所存在的问题,所以很明显,此选题不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而做出的选择。还有一些毕业论文选题涵盖内容过于狭小,可操作性不强,没能发挥出学生自身的水平。
2、参考抄袭问题严重
现在社会信息化程度逐年增高,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其他渠道得到各方面的信息。但这也为学生去做毕业论文时抄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大多数学生对于自己的选题联系实际不够,缺乏深入的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网上资料。论文的写作变成了“复制”加“粘贴”,至多对所复制的资料进行“剪碎”和“转述”。论文缺乏创新观点和内容。
3、学生撰写论文的水平参差不齐
我院对于学生毕业论文的要求包括论文的内容及格式两个部分。对于论文的内容,大部分学生视角都比较狭隘,或者空洞无实际意义。本来要求3000字的论文,学生在交第一稿的时候往往文章只有不到2000字:或者走另外一个极端,从好几个地方生搬硬套,凑了将近6000字的论文,但是内容却毫无实际意义。对于论文的格式,尽管我们在给学生布置论文的时候都已经把格式的要求讲的非常明白,但是还会有70%的学生的论文格式不符合要求。很大一部分学生连如何设置合适的行间距都不会操作。
二、提高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一)加强学生对自身写作能力的培养
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积累。这期间需要老师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安排,同时也需要同学们的积极配合。
1、增强学生的主观意识。向学生灌输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使学生在主观上形成一种意识。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增加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要求。这样,在进行毕业论文创作时,学生就会更加积极主动。
2、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在大学期间,最重要的是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首先要做好思想工作,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整个过程当中能够持之以恒,能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学会会计方法与技术。其次,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在校内和校外,让学生接受多种实践教学的锻炼,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定期邀请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传授会计实务理念。适时邀请一些企业家、经营管理者、财务总监等来学院开展实践性知识讲座,介绍前沿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结合现实中的会计案例解读会计实务方法,介绍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会计准则变化后所产生的经济后果等。
(二)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
高职的教育理念就是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点对于会计专业来说有更大的意义。所以,从学生一入学开始,就应该双管齐下,在不放松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加大实训课的力度。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对所学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这样到了实习时在工作岗位上才能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在深化教学改革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从源头开始准备。为了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并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从人才培养方案这个源头提前安排准备。
2、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与提高教学质量所采用的重要手段。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基本是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成效,但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出来的只能是理论不深、实践不精的教条型人才,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我们积极探索各种启发式教学法和行动导向教学法,比如案例教学法、问答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问题导向法、项目教学法、技术规程教学法等。
参考文献
[1]曹禧修,新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写作之症候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
[2]周晓斌,钟瑶,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形象化指导初摊[J],当代教育论坛,2005.23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改革;研讨式教学法
一、《企业战略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战略管理》是我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学科。要上好这门课程,教学应侧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动脑思考,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校是一所“以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培养内容的新型教育教学观念的应用型高校,非常重视包括《企业战略管理》在内的各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改革成果。但是目前该门课程的教学依然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的传统应试教育。这种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课堂气氛沉闷,难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很多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也往往不知道如何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知识去解决问题,导致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的脱节。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深化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
二、研讨式教学法综述
研讨式教学法起源于早期的德国大学,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教学方法。国外对研讨式教学理论研究较为丰富,如杜威提出了“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和五步教学法(教师给学生创造一个与实际课题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去查找资料主动提出质疑问题研究),提出设想性解决方案,再进行推理和实证检验。杜威认为,“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提出质疑是最关键的一步,如果学生不能主动发现感兴趣的问题,那么其他的步骤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他还认为,“‘形势’的创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对话,讨论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在我国,众多学者为探索在高校实施素质教育而尝试开展研讨式教学。郭汉民认为,研讨式即研究讨论式,研究与讨论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一门课程始终的方法。唐洪俊认为,“研讨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以课程授课内容和学生以知识积累为基础,教师指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发现问题、研讨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曾宪皆认为,研讨式教学是“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来获取知识和强化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苗东利认为,“研讨式教学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然后师生共同查找资料,研究、讨论、实践、探索,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我国学者对研讨式教学法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成效给予了肯定。研讨式教学已经在各种高等教育实践中得到应用,在不同层次的教育中都得到推广,充分应用于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乃至政治思想教育等各个教学领域。研讨式教学分为四阶段、五步法、七步法。四阶段包括:准备阶段、学习与研究阶段、研究成果展示阶段、评价与总结阶段这四个步骤。实施研讨式教学的原则主要由课题的设计原则和教学原则两部分组成。五步法分为:指导选题、独立探索、小组交流、大班讲评和总结提高五个步骤。七步法包括:教学示范和布置任务;学生查找资料,撰写论文;小组研讨;学生讲述,师生评议,教师做阶段性的综述。其中研讨式教学的准备工作是基础和保障,对于提高我国高校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而研讨式教学的准备对于整个教学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
研讨式教学法是西方发达国家高校采取的一种主要教学方法。国外对有关研讨式教学理论的介绍和评述较多,实证研究较少。在我国许多学者对于研讨式教学的内涵、意义等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且在各学科领域也在不断地尝试运用此教学方法。然而,研讨式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以下几个重要问题。(1)研讨式教学只是教师自发式应用,缺少有组织地系统研究及推广。(2)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活动,研讨式教学法对所有的学生并不完全适用,不能一味地推崇。(3)研讨式教学的研究停留在空洞的理论说教上或是经验总结,缺少务实的研究。(4)教师素质亟需全面提升。部分教师对其建构主义理论基础的理解还停留在表层,理论研究现状基本停留在引进和解释上,缺乏进一步的系统探讨。
三、积极推进研讨式教学法在《企业战略管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