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技术创新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国外协同创新相关研究
协同理论创始人Haken将协同定义为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互相合作,使整个系统形成各组成部分所不存在的新质的构造与特性。自然界的协同与管理学上的协同在深层次上有很强的相似性,许多学者逐步把自然界的协同理念运用于管理学科。学者Ansoff在研究公司的多元化问题时提出战略协同,第一次将协同的理念运用于管理学。随后,Hiroyukiltami将Ansoff的协同理念细分为互补和协同效应。VeronicaSer-rano在协同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协同创新的概念,即各个创新主体要素进行涉及知识、资源、行为、绩效的系统性的优化、合作、创新的过程。PeterGloor则着重指出协同创新是由自我激励的主体通过合作实现共同的创新目标。
(二)国内协同创新相关研究
国内协同创新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企业内部为研究重点的协同创新。郭斌等从系统、组合的视角出发,在对企业组合创新的研究中发现,组合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在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受组织和技术因素制约的系统性协同创新行为,并将其分为三个层次。陈劲等通过研究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过程,提出企业要进行有效的协同创新管理,就必须以协同创新功能为主线、以因子系统联系为基础建立全面、系统的协同创新管理架构。第二阶段为产业集群方面的协同创新。许箫迪、王子龙基于战略联盟行为主体间的协同关系建立了企业协同创新模型,研究了确立战略联盟协同创新的目标前提,价值基础及终止条件。万幼清、邓明然基于知识视角对影响集群协同创新绩效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绩效模型,认为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的知识基础差异较大,拥有的知识类型也不同,说明产业集群能够充分发挥企业间各方的知识基础优势,极大提高了协同创新绩效。第三阶段为基于产学研视角的协同创新。何郁冰探索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认为“战略—知识—组织”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是产学研的协同创新的基础、核心和保证。许振洲等从知识流动视角出发,将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分为知识共享、知识创造和知识优势,形成三个递进演化阶段,通过分析各阶段运行的内在机理、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的协同特征,初步构建了基于知识流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的理论框架。
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协同创新
对于产学研中形成的战略联盟,政府部门给出了概念界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指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对这一概念,我们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去理解:联盟是各创新主体之间以解决重大需求为纽带的协同合作的同盟,该形式与合同、协议等短期合作不同,与兼并及收购有很大区别;联盟强调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之间协同合作,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企业或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目标,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为形式;联盟是联盟成员以独立法人的身份依法建立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关系,是一种相对稳定的、长期的协同合作关系,而不是基于某个产学研项目而建立的临时、短期的一般性的合作关系。然而,战略联盟与协同创新并不是简单组合就能产生协同效应的,只有当大学、研究机构向联盟及其各创新主体之间创新要素系统性的整合到一定的程度后,才能形成联盟各创新要素多边协同和合作创新。因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一种新的创新模式,其本质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创新。它通过联盟内部各创新要素之间以及各创新要素与内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竞争合作、相互依赖促进,驱使联盟内创新资源在协同合作、共享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创新机制,进而得到动态持续的协同发展。以系统的视角分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创新机理就是联盟协同创新各主体、各组织内外部的合作方式与彼此关系的总和。包括各组成主体,以及系统与主体之间、主体与主体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等关系的总和。
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创新机理
(一)协同创新体制
协同创新体制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各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结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本质与“2011计划”的实质内容可见当前主要的体制为:政府引导,企业、高校、研究机构自主协同合作体制。在这一体制中,企业是协同创新的需求方及投入方。企业虽具有资金、设备、营销和市场经验等能力优势,但却缺少基础性原理知识和科技人力资源。Lee认为,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的主要动机是获取互补性研究成果、进入新技术领域及开发新产品。每个联盟都是因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大需求,针对创新任务而开展,创新物质资源的投入和创新活动的组织,主要来自企业的组织。高校及科研机构是协同创新的智力提供者。其强大的基础研究实力和专业人才储备能很好地弥补企业在此方面的劣势,而企业也能为其提供必要的研究经费和实用性研究指导。因此,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传统的技术转移路径正在发生改变,高校及科研机构已不再是由企业筛选技术、选择合作被动参与方。根据“2011计划”精神,“高校主动协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的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尤其是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应是一项重要的政策亮点”。政府起推动、引导作用。政府推动是政府根据国家或地方重大需求,通过行政和政策手段引导各主体根据实际紧密协同,在不同的层次、以不同的方式,积极推动体制改革,踊跃参与协同创新。对我国而言,政府的推动及引导作用越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就越高,共享资源越多,参与程序越深,互补性越强。另外,从西方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看,风险投资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有研究认为风险投资是战略联盟运行达到成熟程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然而,目前在我国尚未建立完善风险投资体制机制,随着我国产业技术联盟的发展,风险投资机构也将在产业技术战略联盟中占有一席之地。在这一体制中,核心关键要具备六个要素。
(1)需求牵引。即联盟成立的根本原因,联盟服务于谁或者什么重大需求,目的要很明确。
(2)问题导向。需求中存在什么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多个方面,靠某一组织无法完成。
(3)任务驱动。各创新主体具体要完成的任务,各创新主体之间以系统方式有逻辑地整合,实现多边的协同。
(4)要素整合。为解决任务而集合相关的要素。
(5)机制创新。要建立为解决任务而协同的机制,无固定的常规模式,根据实际需要而制定。
(6)实效突出。不以传统的科技评价模式来进行评价,而以解决实际的问题,原需求的成效来客观评价。
(二)协同创新的机制
协同创新机制是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各主体、各组织的内部合作方式与要素关系的总和。它是一个复杂的关系系统,应遵循三大原则。
1.知识在知识场中扩散的动机和动力最大化原则
联盟协同创新的本质是基于合作的知识创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可视为知识在其中扩散的知识场,动机和动力是影响知识在知识场内扩散的两个很重要的指标,其中动机决定知识扩散的目标,动力则决定知识扩散的速度和程度。显然,当知识扩散的动机和动力最大时,知识创新绩效最大化。在动力中有一项重要的因素是以知识为主的资源互补性最大化因素。显而易见,战略联盟形成原因之一是基于资源的相互依赖性,主体之间资源的不可流动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程度越高,其他主体与之结成战略联盟的可能性越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体之间资源属性类型互异,表明各主体之间更能形成资源互补的优势,更大地提高协同创新的绩效,这表明联盟主体之间的知识互补是联盟协同创新的基础。
2.技术转移梯度最小与创新能力差距适度化原则
知识创新在创新主体之间扩散,必须在一定知识位势区间内的高低知识位势主体之间进行,但位势差距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决定知识流动的强弱程度。如果差距太大,低位势可能不会向高位势学习,高位势也没有向低位势进行知识扩散的动力与动机。当联盟的知识转移能力较弱或知识难度太高时,知识转移在联盟中很难产生很大的协同创新效应。这其中就涉及到技术转移梯度的问题,即不同协同主体之间技术水平的相差程度。根据研究,技术成果总是沿着技术梯度最小的方向转移的,技术转移梯度越小,则通过协同创新达成技术转移的几率越大。同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各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差距需控制在一定的区间内。在一个产业技术战略联盟中,即使整个联盟的协同利益呈正向增长,但在联盟的某一或少数主体的知识或技术创新能力远远超过其他的协同主体,则该成员将会重新寻找得以使其自身利益更大化的战略联盟。创新能力差距化适度原则从另一角度看,也是知识与技术创新能力相适应原则,即知识的转移需要落地才能产生实际效益,否则只能成为摆设。这也是目前我国大学、研究机构的科学研究不能很好为市场所用的重要原因。
3.个体成本收益率最大化原则
所有联盟建立的最直接市场因素均是为了寻求成本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各创新主体通过联盟合作可稳定运营成本,进而减少收益成本,降低支付费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各参与主体进行协同创新的前提是单个主体参与所得的收益大于参与所付出的成本,而且参与创新活动的成本收益率高于单个主体行动的成本收益率。如果一项活动对于战略联盟能产生足够的协同利益,而对于其中某个个体产生的成本太高,或者成本收益率太低,那么这个个体也不可能采取行动。
四、结语与展望
众所周知,技术创新最为关键的是人才。而我国的现状是,多数的科研团队和研发人才聚集在高校和科研机构,还有一小部分集中在国有大企业集团,很大一部分民营企业都存在科研创新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而且,由于制度上的不健全和不完善,知识参与收入分配的落实如同“镜中月,水中花”,这就导致民营企业很难留住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此外,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具有局限性,大多数是家族式人才管理模式。这些都使得民营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远不如国有大企业,现有科技人员流失也非常严重,再加上部分民营企业管理者不尊重知识和人才,企业文化氛围不好,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严重贫乏,也会大大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和结果。
二、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分析
(一)政府部门的管理对策
1.创造为民营企业服务的环境,建立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促进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相应的政策内容包括完善政府采购、建设风险投资、支持创业、促使技术创新、重视人才培训、鼓励开拓市场、健全企业信用制度等方面。政府部门要以财政资金为引导,落实财政贷款贴息政策,鼓励民营企业从本年利润中提取技术创新基金,并给予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支持其他企业或者员工以入股参股的形式投资技术创新基金,按投资比例共负盈亏,构建多元化高层次的自主创新基金。技术创新的积极需求者和创造者是民营企业,因此,必须建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因为它能从根本上保障和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但是,民营企业创新体系要求高水平的服务与信誉保障与之相匹配。为民营企业建立优良的政策环境,是促进民营企业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在政府支持下,积极依靠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着力创建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政策环境。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相互高效配合,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真正达到技术创新的目的。同时,政府和社会要加大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
2.继续调整信贷政策,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商业银行作为自负盈亏的企业银行,收益与风险应该放在第一位。加强防范金融风险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在投融资方面,应该打破以往以企业规模、性质为支持与否的借贷框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诚信原则,提高对民营企业信贷投入的比重,从实质上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的合理资金要求。政府部门也应该通过多渠道全方位帮助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融资,真正为那些欠缺技术开发资金的企业雪中送炭,促进科技与资本的有效结合。政府部门通过监管融资主体的信用程度、融资企业的风险驾驭能力以及融资企业的还债能力,既可控制金融风险,又能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为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更多更简便的融资渠道。
(二)民营企业自身的管理对策
1.加强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
民营企业创建初期,发挥着巨大作用的是企业家精神。随着公司的逐步壮大和发展,原来支撑企业强劲发展的非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企业的管理,出现诸多不利的情况,长期下去,会严重制约企业的成长。民营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整合研发人力、物力资源,提高技术创新的规模经济效益,采取兼并联合、控股收购以及重组等多种形式,使企业的资产合理有效而高速地运转起来,进一步扩张生产经营规模,形成由少数企业掌控的市场垄断结构,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2.健全企业激励机制
在我国,民营企业激励方式过于单一,大多数企业采取直接加薪的方式。这样对企业而言,短期效益明显,但缺乏长期发展的后劲。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已大幅度提高,精神追求越发重要起来。民营企业重视员工的物质奖励,但精神激励更是不能滞后。精神激励的方式林林总总,概括起来有升职、培训、进修、股权激励等几种方式。调动企业员工的创造积极性,充分发挥其聪明才干,民营企业就要根据员工的专业水平,提供符合其专业及个人要求的交流平台和进修的机会,提升员工的专业层次和个人素养。股权激励作为精神激励中最重要的一种激励方式,是非常适合民营企业的。股权激励的激励力度大,投入多,能使被激励的员工有更强的归属感和主人翁精神。这样,既提升了企业的层次,又稳定了员工队伍,企业长足发展就有了保证。企业只有深入了解员工,体贴员工,增强员工的认同感,他们才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3.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团队
对民营企业而言,如何推动技术创新是至关重要的。要进行技术创新,关键是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因此,民营企业要奉行以人为本的人才战略,以建设高效的创新团队为主要内容,凝聚和造就一批极具创新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企业内部要建立对技术研发人员和普通员工的创新激励机制。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要给科研人员提供灵活宽松和身心愉悦的工作环境,人性化管理,严格绩效考核,根据绩效进行利益分配,使企业和个人达到双赢。二是提倡企业创新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是引领企业持续发展的长明灯。要重视企业创新文化氛围的创建,强化企业文化的熏陶,满足员工的学习需要,建立学习型和契约性组织,使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满足员工精神方面的需求。三是建立创新项目专项基金。通过这个项目基金,鼓励所有员工的创新行为。企业的员工如果有好的创意和优秀的想法,可以通过申报和评估的方法取得创新基金的支持,创新成功后还可以获得资助。
4.建立极具创造力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关键是做好产学研结合。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是绿色技术创新的中流砥柱,但其也面临经费匮乏、市场信息流通不畅、创新成果难以转化生成的难题,而民营企业正好缺乏过硬的技术。这样,二者可以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共同开发,实现双赢。企业要与科研机构、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在科技、教育、人才培训与引进项目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合作。此外,民营企业还要紧紧抓住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些重要课题,因为这些课题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建设课题,具有战略性意义,起着关键性作用。民营企业应该突破人才区域流动界限,集中优势资源,对这些重要重点课题展开攻关,扩大影响力,努力创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浙江华立集团创立于1970年9月28日,经营以医药为核心的多元化产业,位列中国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从2005年开始,华立集团的总资产与年营业收入双双超过百亿元人民币,员工已达到12000多人。华立集团之所以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与之坚持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目标是分不开的。一方面,华立集团积极建设企业的研发团队,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占据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华立集团积极展开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及高校的合作。比如,与英国牛津大学、泰国马其诺大学等国际名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开展科技公关,研发成果应用于本企业生产当中;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也建立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突破特殊领域的研究;引入科研市场化机制,制定激励政策,极大地调动技术研发人员的主动性。此外,利用资本手段获取技术,是华立在技术创新方法上的创新突破,直接从高端掌握了许多关键技术,迅速进入行业领先领域。当然,华立集团能够发展起来,跨出国门,走向世界,与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扶持是密不可分的。
三、结论
塞罕坝机械林场于1962年建场,建场后平坦开阔地带使用履带拖拉机牵引植苗机进行机械造林,其他地块使用植苗锹,采取三锹半缝隙植苗法进行人工造林。到2004年在94666.67hm2经营面积上,营造起73333.33hm2人工林,至此大面积造林已基本结束。但是还有近6666.67hm2荒地、荒山,用常规方法无法栽植成活,这些地块大多立地条件较差,迹地造林地块土壤肥力降低,常规裸根造林成活率较低,很难成林。为此,近几年采取容器苗造林。容器苗造林具有根系完整、保水性能好、缓苗时间短、造林成活率高、延长造林季节能够迅速成林等优点。但也存在苗木成本高、栽植难度大等缺点。建场以来人工造林一直沿用前苏联的科落索夫植苗锹。这种植苗锹在容器苗造林中却无法使用,只能使用普通铁锹挖坑,投苗后再用铁锹埋土,最后手压挤实。这样一方面费工,一方面挤压不实,降低成活率。
2采取的林业生产技术创新措施及产生的客观效益
2.1造林工具改革及其作用
把具有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组织起来,成立职工创新工作室,解决林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既提高了林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也促进了林业生产水平上升。为了解决容器苗造林栽植难度大、成本高的难题,塞罕坝阴河林场职工创新工作室对容器苗栽植工具进行了改革。
2.1.1革新了打坑机钻头。以前栽植容器苗使用铁锹挖坑,现改为使用打坑机垂直打坑,深度与容器桶高度相等。打坑机是用小型汽油发动机带动钻头进行挖穴的机器。我们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在钻头尖端安装纵向切刀以便形成平底穴,与容器桶底面吻合;按容器桶的规格制作不同规格的钻头,钻头直径大于容器桶直径5cm保证挤实土坨所需的合理空间。将容器苗轻轻放入坑内,做到深浅适宜、不歪不偏。
2.1.2造林挤实铲用以回填土壤、挤实空隙、整平穴面。造林挤实铲由铲头、铲杆、手柄组成。用1cm厚、直径12cm的铁管截取7cm,中间切开制作成半圆形铲头、焊接60cm长、直径2cm铁管做铲杆,在铲杆顶端焊接20cm横管做手柄。用挤实铲将打坑机旋出穴面的土壤回填,随填随挤实,用铲头垂直夯实缝隙,用力适中,不能损坏土坨。最后用铲头整平穴面。造林挤实铲的发明和打坑机钻头的革新,解决了容器苗造林栽植难度大、工效低的难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还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2.2造林方法改革和栽植技术更新的效果
2.2.1土质贫瘠的沙丘、荒地采用3~4年优质壮苗进行裸根栽植,辅以生根粉、保水剂及沾泥浆栽植技术。这样的好处是:选用优质壮苗沾浆栽植解决了苗木失水问题,使用保水剂提高了苗木的抗旱能力,使用生根粉促进苗木及早扎根,大大提高了苗木的栽植成活率。目前塞罕坝攻坚造林裸根苗栽植成活率在90%以上。
2.2.2对土层瘠薄的石质山地采用大穴整地,用客土回填的方法改变苗木生长环境。具体做法是:在定点整地的基础上,把造林的穴面扩大、加深,把碎石全部清理,再回填配制好的基质土壤。栽植4年生的容器苗,然后一次性浇足水。这样的做法科学合理,造林成活率均在98%以上。
3林业生产技术创新在攻坚造林中的作用和产生的效益
中小企业历来是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世界各国,中小企业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技术创新又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起步较晚,技术创新能力还很弱。目前,国家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已相继出台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贷款体系指导意见》和《科技中小企业创业基金实施办法》等措施。因此,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其竞争实力,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现实选择。
1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及面临的困难
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看,目前中小企业总数已超过1000万家,在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已占总数的997%,占全国工业产值的60%,占全国工业企业实现利税的40%。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需求的重要途径,是活跃市场的基本力量,据1997年江苏省调查,从大中型国有企业下岗的职工,半数以上是通过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自主创业实现了再就业。同时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但从现实情况看,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面临不少困难。
1.1企业的组织制度制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从国际上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较大企业成功率高。这是因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大多是市场拉动型的,即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其主要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因此,中小企业灵活的机制十分有利于技术改进和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科技人员70%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中小企业的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很小,在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方面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以河南省中小企业为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条块分割、机构庞杂、产学研脱节到1996年,河南省县属以上的科研机构仍有300个之多。过多的科研机构游离于企业之外,不利于产学研的结合,科研经费、科研力量不能集中使用,造成了科技投入的普遍浪费,致使很多基础性、关键性和普遍性的生产技术问题不能解决,直接制约了技术创新的速度和进程。以部门和行业为核心的隶属关系的羁绊,给科技系统结构上的优化组合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设置了层层障碍,使科研单位与企业的一体化遇到了无法克服的体制困难。
1.1.2中试机构建设缓慢,成果转化瓶颈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中试机构建设、人才培养、设备配备、能源和原材料供给、科技服务保障等建设步伐缓慢,措施不力,政策落实不到位,结果致使作为成果转化之核心机制的中间试验活动发展缓慢,仍为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成果转化瓶颈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1.1.3落后技术、传统技术多相当一部分属于淘汰和限制技术。技术水平低,直接造成产品档次低、质量差、消耗浪费严重,污染环境。以乡镇企业为例,1996年以来该省先后被关停五小”乡镇企业达17300多家。
1.1.4适用技术少,专利技术和高新技术更少在该省效益尚可的中小企业中,基本上属于适用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和高技术所占比例甚小。
1.1.5技术装备水平落后该省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中小工业企业平均每户固定资产仅为41万元,工艺技术设备水平也比较落后,一些乡镇中小企业基本上仍属于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
1.1.6无力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开发和创新技术改造资金严重不足,投资增幅逐年回落,由八五”时期年均递增341%下降到九五”时期的年均17%,1997年又降到9%,以上虽然是一个省的情况,但据此推算,其他各省中小企业的情况也不乐观,甚至更为悲观。此外,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费和折旧提取比例都在一个很低的水平,甚至一部分企业根本就不提取,处于只能吃剩饭”的境地,也就难以谈及技术开发和创新。
1.2企业素质和企业经济实力影响技术创新
我国中小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国有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陷于困境,设备老化,冗员过多,大多处于亏损状态。非国有中小企业以乡镇企业为主体,高科技企业比重较小,从全国范围看,地区分布上也不平衡,东南部较发达,内地相对落后。但总体上以家庭企业”和亲友企业”为主流。在工程技术人员数量、素质、层次上与大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些技术人员常常忙于日常技术性工作,很难独立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同时由于经济实力影响,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用于技术创新的费用还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占销售收入15%的水平,从而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据我们对河南省南阳市的调查,该市乡镇企业中专学历的技术人员和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例只有142%和975%,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职工却高达69%,技术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也只有1%左右,不利于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
1.3政府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也制约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由于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因素,以前国家的技术改造投资几乎都集中在大中型国有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不够重视。使一些有潜力、发展快、技术含量高的中小企业不能健康地成长,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3.1资金投入不足以河南省为例,八五”期间,河南省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累计10598亿元,加上1996年累计也不超过14208亿元,实际使用总量累计分别是9463亿元和12603亿元。主要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三项费用八五”期间累计只有499亿元,加上1996年累计也不过699亿元。这种投入的绝对数量是很小的。
1.3.2扶持企业技术开发与创新的政策力度不够1993年财税体制改革,取消了新产品减免税政策,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企业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加上对中小企业而言,新产品开发风险很大,缺乏资金支持,致使近几年来,全省新产品的开发一直呈下滑趋势。近两年来,该省财政用于直接扶持企业技术开发的资金仅为700万元,占省科技三项费用的1/10,而其他兄弟省市,此项资金都占科技三项费用的30%以上,有的达到50%以上,而且在银行信贷、税收等方面对于企业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研制给予优惠政策。在此情况下,该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将受到极大影响。此外,由于技术创新存在着市场、技术、制造等不确定性所造成的风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高投入、高风险,需要政府和企业自身的重视,才能顺利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2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初探技术创新是一项与市场密切相关的活动,企业必须在市场机制的激励下从事创新。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必须与国家创新体系相结合,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
2.1模仿创新战略针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力量薄弱、实验和设备手段相对落后的实际,为推动技术创新,首先应采取模仿创新战略。模仿创新战略是具有模仿创新能力的企业的战略选择。模仿创新并不完全照搬照抄袭别人的技术,它同样要投入一定的研究开发力量,以对率先者的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因而模仿创新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一种渐进性的创新行为。由于模仿创新不仅可以使吸收开发的针对性大大增强,这就回避了研究开发竞争所带来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与自主创新战略上相比,模仿创新战略是一种风险较低的战略。日本在这方面做得较有典型性。日本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是照搬别人的技术,而是对引进技术不断进行研究改进和创新。日本中小企业在技术引进和开发过程中,首先是从研究开发某项专门技术开始,进而确立企业的主导技术。然后,根据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以主导技术为核心,吸收其他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领域,实现企业的多角化经营。这样,当某一种产品滞销,就可以马上转产,使企业具有分散风险、适应环境变化的内在调节能力。
2.2联合创新战略中小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结成较为紧密的联系,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开发市场,从而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采用联合竞争战略的中小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弱弱联合,优势互补,克服单个企业无法克服的困难和危机,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我国中小企业可采取以行业为依托的联合模式和区域联合创新模式等形式。(1)以行业为依托的联合创新是利用本行业的资料、人才、技术等优势,组成技术开发小组,以合同形式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项目开发。这种模式一般适于开发产品(或项目)使用范围行业性强或某方面的技术人才集中在某一部门。如煤炭行业、化工行业、医药行业等。在有关行业产品技术开发上,与本行业相关的高等院校、研究所等联合开发可以取长补短,降低创新风险。如三明制药厂和福建医学院联合开发的蛇酶注射液项目,金陵制药厂与江苏省中医学院合作开发的治疗脑血栓的中药脉络宁等都属国内首创,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区域联合创新是由地方科委、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自愿参加。地方科委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协调企业、科研院所、金融部门为某一项目成立专门的技术开发小组,以合同形式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要实现的目标。这种技术创新模式往往以推动区域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为目标。如由江苏省科委、扬州水箱厂、扬州有机化工厂、南京理工大学等联合完成的国家863”项目和CIMS工程,就属国内首创。该项目的完成不仅提高了合作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江苏省企业的科技进步。
2.3与大企业合作创新战略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利用分工协作的优势,与大企业合作,一方面发挥自身创新机制灵活、市场反应快的优势,另一方面可利用大企业的科技、设备、资金等优势,快速开发新产品、新技术。
这是根据中小企业力量单薄、产品单一的特点而制定的一种经营战略。大企业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必然要摆脱大而全”的生产体制的桎梏,求助于社会分工与协作,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依赖性,为中小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生存空间,所以称这种相互信赖关系为生存互补战略。中小企业在决定自己的生产方向时,不是着力于开发新产品,而是接受一个或几个大企业的长期固定的定货,与大企业建立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如日本的松下电器公司,与它协作的中小企业约有1200多家,所需的零部件70%~80%都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所以说中小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中小企业之间所建立的相互信赖、共同发展的关系。
中小企业在实施这种战略的同时,还必须解决好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桥梁建造以悬索桥、斜拉桥以及拱桥为主。拱桥作为我国独特的传统代表性桥梁,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其设计充满艺术性,在园林造景中显现得尤为突出。现代大型桥梁以悬索桥和斜拉桥为代表,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突破性地建成了南浦大桥,这标志着我国在现代桥梁的建造已达到世界级水平,也奠定了我国桥梁建设飞跃发展的基石。1999年江阴长江大桥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我国第一、世界第四大桥,作为我国第一座超1000米的悬索桥,它标志着我国在桥梁建造水平上至了世界第六;2009年重庆朝天门大桥建成通车,成为“世界第一大拱桥”,主跨长达552米;2008年建成启用的杭州湾大桥,成为我国最长、世界第三长的跨海大桥,这些足以说明我国的桥梁建设水平已然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随着国力的增强,我国桥梁建筑频率以及桥梁规模都已达到国际顶尖水平,预示着我国正处于桥梁建设蒸蒸日上的阶段。然而建设速度的加快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为了赶进度和赶工期或者为了追求国内第一甚至世界第一,在设计时考虑不周全,设计极限化而没有特色,由于设计周期短而仓促粗放地进行设计,致使有创意、有特点的设计少。总体而言,我国现阶段桥梁设计理论以及结构构造体系依然有待完善,另外在施工方面以及使用期限的安全性上都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2桥梁设计的注意事项
桥梁设计最主要的是结构设计,而结构设计的关键就在于结构分析的到位与否以及结构方案制定得是否合理,其次是构件与连接的设计,为保证安全性,所有设计都必须采用规范要求的安全系数和可靠指标。在现代桥梁的设计中,不少设计者并没有为了增强结构的安全性,而从设计到施工再到使用整个过程上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
2.1重视结构耐久性
我国大约从20年前开始重视桥梁结构的耐久性,当时仅仅局限于从材料的角度,利用模拟实验、统计分析进行研究,虽然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要想与时俱进,在技术上实现飞跃,必须适当地改变思路,从结构与设计上来分析改善桥梁的耐久性。同时要考虑到施工人员的接受度、操作方式和实际完成情况,重视细节处理。在研究结构计算方法时不仅要考虑桥梁总体构造,还要将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偶然因素包括在内。
2.2对疲劳损伤的进一步研究
桥梁在投入使用后,由于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承受车辆以及风带来的荷载,而这些荷载都属于动荷载,这会使桥梁结构内部的应力不断变换,一般桥梁在建造过程中采用的都是混合材料,其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微小的缝隙,而这些缝隙长期受到变化应力的作用,极有可能逐渐发展、合并,最终形成桥梁表面的宏观裂纹,影响桥梁结构的稳定性,例如在桥梁工程中被广泛使用的钢筋砼,由于其抗拉性能差,往往会出现裂缝,这就是累积造成的桥梁结构疲劳损伤,若不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处理和控制,将会造成桥梁结构脆性断裂等灾难性的后果。疲劳损伤在早期是很难被检测和发觉的,所以必须重视这项研究,防范于未然。
2.3桥梁的超载问题
目前国内超载现象屡禁不止,车辆超载对桥梁造成的损害不容忽视。由于超载,作用于桥体结构的荷载应力增大,加剧了疲劳损伤,严重的甚至造成桥梁表面结构被破坏;另外,作为桥梁安全性与耐久性的重要威胁,超载会对桥体内部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从而改变了桥梁正常负载下的工作状态,严重影响桥体结构的寿命。
2.4借鉴国外的经验与成果
纵观国内现状,由于施工质量与管理水平不够高,造成桥梁使用寿命较短,维护费用昂贵,安全事故频发。就目前来看,这些现象是有其存在的必然性的,设计人员必须正视这一点。在基础设施条件上,我们与国外是有差别的,在设计时要采用符合国情的安全度与设计方法来调节匹配施工管理与材料工艺,主动且有效地保证桥梁的使用性能。同时,对欧美国家先进的经验和技术成果可以适当地拿来借鉴。特别是在结构体系的选材以及细节处理上,这点在国外做得比较到位,比如欧洲国家在建筑设计上十分重视结构物的性能设计,设计内容会考虑到结构的裂缝和形变、受振动的情况以及美观性、疲劳度等,力求制造出来的成品具有美观、强健、耐腐蚀、抗疲劳等优良的性能。我国应学习并吸取这套结构物性能设计理论,从本质上对建筑结构使用过程中体现出的服务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其发生的规律与机理以及该性能受到弱化的原因,从而掌握并进一步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结构设计方法与理念。
2.5仿生材料与新功能桥梁的探索
当今的桥梁建造技术主要得益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发现和使用,而这亦是源于人类对大自然天然材料库的加工重塑。当初园丁通过对植物根部的探索与观察,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钢筋混凝土材料,对建筑行业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在桥梁设计领域更是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材料作为桥梁结构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需要与时俱进地开发与创新。如今倡导可持续发展,在建造桥梁方面,设计人员应当探寻如何运用现有建筑材料使其发挥最大特性的方法。随着科学的发展,仿生材料作为新生的物资,极有可能对桥梁工程改革发展的未来再一次掀起浪潮,它将完美地对传统钢筋混凝土材料进行改良,若设计精妙,甚至可以取而代之。工程师在设计时应该适当融入些大自然的规律,在提升桥梁使用性能的同时丰富桥体结构。比如利用研究自然界水消融和腐蚀的原理来设计研发桥梁防水材料与涂装层材料;新型蓄光型自发光材料凭借其优良的“自给自足”特性已广泛用于公路标志,设计师可尝试将其运用于桥梁涂装上,结合各种染色料,使桥梁结构白天充满丰富的色彩感,到了夜间可自发光照明,从而取代原始的电力照明,大大降低了能耗,实现了桥梁的可持续发展。
3结语
关键词:职工培训;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特征日益明显,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同煤集团培训工作要顺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就必须不断学习、求知与创新,必须切实转变创新培训思维模式,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职工队伍。
1树立创新培训观念,把创新能力培训纳入到职工培训体系
1.1树立创新培训观念
树立创新培训观念是培训创新的前提,我们已处于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它一方面以人文素养为基础,一方面又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这两方面的统一使它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处理、传播和应用之上。要使职工培训在知识经济中顺应趋势,在人才培养和技术推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更好地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要求,把创新能力培训纳入到整个培训体系中。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大同矿务局成立于1949年8月30日,2000年7月改制为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现有总资产750亿元,职工20万,矿井54对,分布在山西和内蒙古,东西跨度300多km、南北跨度600多km的区域内。2008年煤炭产销量1.22亿t,连续4年突破亿吨。现已形成煤炭为主,电力、化工、冶金、机械制造等多业并举的特大型综合能源集团。正在建设的晋北煤炭基地是国家规划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矿山的技术水平、建设规模、发展速度在国内都走在前列,但主要生产设备及工艺大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这也决定了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顺应这一要求,公司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同煤”的口号,要求开拓思路、转变思维、创新培训方式,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推动创新型矿山建设。
1.2把创新能力培训纳入到整个员工培训体系中
职工培训既要向职工传授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也要重视职工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培训的整体功能是难以实现的。为了利于开展创新培训,应构建集科研、培训、生产为一体的培训体系,由同煤集团科研部门收集国内外最新技术信息及其发展方向和单位技术应用状况。培训部门设计培训方案并组织培训,生产部门及时反馈生产动态。全公司形成了一个“培训—提高—创新—再培训—再提高—再创新”的良好态势。
职工的创新培训是每一个企业创新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同煤集团把开展创新培训课堂“搬”到了井下,不仅将井上的书本延伸到井下的现场教,还把触角直接拓展到采掘工作面。每月组织教师到井下为一线员工进行一次现场观摩教学。学员们在井下工作面边看边听。边学边讨论,教学操作结合。原本在井上课堂难理解的“排距”、“掏槽眼”等操作方法通过现场示范变得简单易懂了。另外,同煤集团加大对员工的创新培训力度,成立公司、矿、区三级培训网络体系,选拔理论水平高和工作经验丰富的科技人员和老工人担任授课老师,坚持做到“培训一个、合格一个、上岗一个”,使接受培训的员工逐渐成为各自岗位上的顶梁柱。
2建立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要开展创新培训,首先必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样教师才能主动去探索新知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寻求新途径,并在实施创新培训的过程中,打破传统的容易束缚学员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就必须建立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培训教师队伍。近年来,大同煤矿集团根据员工的不同文化程次、不同工种、不同技术专业,建立了专业的师资队伍,从而保证了企业职工培训的质量。另外,每年都要送职教老师到省内外院校、培训机构学习,一方面提高老师的专业技术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让老师开拓眼界,树立新的培训理念,以满足创新培训的师资要求。
3创立员工教育培训的全新体制和模式
大同煤矿集团的技术装备先进,尤其是采矿技术装备水平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为了更好地驾驭现代化矿山,把同煤集团建成世界一流的矿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采取了多管齐下、灌疏结合的方法,创立了员工教育培训的全新体制和模式。集团公司建设成了一大批三级、四级技术培训基地;编制下发了大量通俗易懂的读物,培训目标直指一线、二线员工,通过密集的理论研讨、高级讲座、集中学习、定时抽查和现场培训考核等形式,全面提高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集团公司在员工立足岗位成才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从员工素质教育上,开辟了技校、党校和工大等教育培训平台,让员工学有门道;在技术教育上,利用现有培训基地紧紧和生产现场结合起来,坚持学练结合,使员工练有渠道;在后备员工队伍建设上,以同煤大学为依托,变招工为招生,按照计划专门培养矿山急需技术员工作为储备,使全公司后备员工补有通道。另外,同煤集团从改革培训机制人手,在全公司范围内推行了员工“双级制”,即员工等级制和员工技术等级制。员工技术等级制按各专业员工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考试成绩来评定,分初、中、高3个级别,分别享受相应上浮岗位系数0.15、0.3、0.6的不同待遇,员工等级制就是依据员工技术等级划分为首席员工、优秀员工、合格员工和待培员工,首席员工享受年薪制待遇,优秀员工采用工资补贴方式进行奖励,合格员工按标准工资执行,待培员工则进人培训中心进行再培训,直到合格后方可上岗,培训期间只给基本工资。这种以专业技术素质为主要考核标准的员工“双级”体系,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员工钻业务的积极性。
4开展课堂教学与技能操作培训重在创新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职工队伍,不仅要在教学课堂上开展创新教学、掌握必要理论知识,而且要在生产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必要基本技能,运用所学知识,开展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4.1在教学中培养学员创新思维的能力
同煤集团培训部门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备课,设置一定的情景,确定要达到的目标,然后提出问题,由学员针对问题进行探讨,教师则启发学员求异思维,鼓励学员思维的多样性、新颖性、独创性,从而培养学员创新思维的能力。另外。同煤集团以多种渠道齐头并进,引导职工拓宽视野,全方位、多视角地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为此,公司先后邀请北京大学张国有教授、中国企业文化协会孟凡驰教授、山西省水利局、大同大学、同煤集团公司等专业人员举办专题讲座,从思维上使职工开阔眼界,有效地激发了职工竞相成才的热情。通过多种培训教育活动,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公司培养了一大批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等复合型人才,基本满足了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1.1联盟的成立和发展目标在新形势下,合肥种业人提出了“抢占创新高地,打造‘种业之都’”的口号。在合肥市科技局的支持下,安徽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等16家单位于2013年1月发起成立了发起筹备成立了“合肥市生物育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我市生物育种产业到2015年产值突破200亿元,将合肥打造成为“基础研究有突破、商业化育种有特色、产业化有规模”的中国“种业之都”。目前,联盟共吸纳了合肥市辖区38家有一定规模的从事生物育种产业的企事业单位参加,包括科研机构3家、高校1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基金1家,企业是组成战略联盟的主体[12]。成立一年多来,除常规的理事会以及日常交流的活动,联盟开展了联盟成立大会、合肥市农作物生物育种南繁会议等在国内有影响力的活动,为合肥抢占生物育种创新高地做出了努力。
1.2联盟的建设情况借助知名专家智力优势,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联盟成立以来,专家委员会积极献言献策,帮助成员单位解疑答惑。联盟也聘请院士、知名专家等面向成员单位开展技术指导和学术培训。2013年5月19日,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邹吉承博士为联盟内成员作“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与审查意见的答复”的报告。2013年8月7日,在联盟成立大会上,邀请谢华安院士做育种报告会。2014年11月10日邀请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廖圣法博士作畜禽研发报告。利用现有研发平台,向联盟内成员提供服务。联盟各成员单位性质不同,发展方向有差别,进入行业时间有先后,致使个成员间的研发平台层次不均。基于联盟框架内,各成员单位间充分利用其他单位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海外实验室等优势研发平台,开展分子技术,以及品质、病害检测等方面的服务工作。以品种示范和学术交流,带动产业进步。联盟组织以品种示范,以及相关学术交流为桥梁,促进成员内单位互相进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其中,2014年2月28日在三亚主办的”合肥市农作物生物育种南繁工作成果展示暨产业研讨会”,参观考察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单位及联盟成员单位的科研育种基地和品种展示田。2013年12月9日在广东湛江市安徽江淮园艺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试验基地召开合肥南瓜育种成果展示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资源共享,解决共性问题。联盟内各单位互补性强,通过联盟为纽带,进行联合攻关,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共性关键问题。同时,建立了联盟工作群,各成员间在企业发展思路、育种技术、企业上市等方面的交流,加强了品种、科研平台之间的合作。通过联盟成员单位之间的合作,成功申报了2015年科技部政府援外项目、2015年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和2014国家发改委生物育种能力建设滚动项目等。为市政府提供政策决策支持。联盟定位为“产业的服务者,政府的智囊团”,在积极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为政府的提供决策依据。积极筹划建设皖江农业生物育种研究院;为合肥市《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加快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供建议;撰写了《合肥市生物育种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等报告。另外,近几年还承办部分国内有影响力的活动。如2013年9月2日-4日的“水稻产业技术发展报告会暨两系杂交中稻现场考察会”和2014年9月10日的“安徽张海银种业基金会促进奖颁奖暨荃银高科新品种展示考察汇报会”。承接农业部认定的国家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南方稻区企业区试联合体”。联盟成员单位紧密合作成功申报“安徽畜禽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与安徽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合肥立华畜禽有限公司、安徽安泰种猪育种有限公司和安徽长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申报。
2主要工作成效
2.1产业科技水平得到提升联盟成员单位包揽了安徽省和合肥市近几年的科技进步一等奖。特别是自联盟成立以来,更是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参与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13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排名第四);2014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3个农业类项目,均为联盟内单位获评,分别为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完成的“转基因作物风险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安徽农业大学主持的“沿淮低洼地农作物减灾增效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与应用”项目和“国审黄羽肉鸡新品种(配套系)的培育及应用”项目。在2013年合肥市科技进步奖评审中,安徽华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江淮园艺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别荣获一、二等奖。
2.2促进产业快速发展科技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核心。在经济下行形势下,联盟内企业营业收入仍有较大的增长。2013年,联盟内23家农作物种业企业营业收入近30亿元,较上年度增幅达11%;9家畜禽种业企业营业收入达20亿元。也正是在这种发展势头的促进下,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和财政部拨付专项资金3240万元,支持联盟内企业进行生物育种能力建设。同时,联盟单位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IPO工作已招股说明书,如进展顺利能成为全国第九家种业上市公司。安徽江淮园艺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筹备新三板挂牌工作,预计至2015年初,能够正式挂牌。
3相关建议
3.1设立生物育种专项,解决行业共性问题。利用项目资金、科技金融、风险投资等手段引导成员单位优势互补,针对行业共性的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参照国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凝练重大项目为抓手,设立专项。
3.2新品种后补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针对品种审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进行研发费用后补助,带动行业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促进成果转化。针对国审品种补贴100万元,省审补贴30万元,非主要农作物鉴定补贴5万元,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授权补贴2万元。
3.3深化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在联盟内进行试点。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切实释放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推行市级科研单位科研成果确权制度,鼓励科研人员到企业中兼职。
3.4进一步加强对联盟的建设支持。合肥市生物育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在市科技局大力支持下成立的,联盟开展以“产业的服务者,政府的智囊团”为宗旨的一系列活动,得到了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认可。下一步联盟希望在做好本职等工作同时,通过探索联盟工作机制、拓宽产业链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增加联盟工作内涵。希望科技局能继续支持联盟的发展,共同探索出一条合肥特色的种业发展之路。
1.技术创新让企业拥有持久的竞争优势
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必须要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核心竞争力的保持,提高企业竞争力,帮助企业在市场中占据有力的地位,占据更多的市场资源,为企业创造巨额经济收益。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看,企业需要核心竞争力保持优势地位,而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是技术创新。因此企业需要依靠技术创新带动企业向前发展,技术创新是企业长期生存与发展的源动力,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2.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
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创新也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根本条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速度的加快,企业要遵循市场的发展规律与特征,科学合理调整自我发展战略。技术创新培育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企业一旦丧失核心竞争力,就会面临巨大的损失,甚至有可能让企业倒闭。
3.技术创新使企业成本降低,收益放大
技术创新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升企业产品的质量与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让企业处于市场中的优势地位。技术创新是企业对现有的各种资源、生产条件、组织架构与经营管理进行重新整合的一个过程,其目的是建立高效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从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技术创新需要投入一定的研究与开发成本,在产品的生产与经营过程中,技术创新是企业运用新技术实现规模经济性、增加经济收益的主要途径,技术创新的投入成本较低,常常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影响分析
1.企业战略实施的方向
企业通过对核心竞争力与市场形势的分析,进行专注与持续性的技术创新成本投入,集中一切资源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了使企业可以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满足市场发展要求,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成本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内在实力。例如美国SPACE-X公司,前期以发展信息化技术为主,在发现新的市场商机后就投入全部精力与成本到民用航天租赁领域,经过5年多时间的科技攻关终于成功发射卫星升入太空,并取得了与美国宇航局NASA的价值20亿美金的太空卫星委托服务垄断权,随后的几年时间SPACE-X的总裁埃隆马斯克又将技术创新的拓展延伸至电动汽车领域,独创特斯拉品牌,开辟了全新的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这都归功于SPACE-X公司不断的技术创新,才培育了SPACE-X公司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保持优势地位。
2.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加强组织内部管理体系的协调性,稳定性
通过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企业内部的各部门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工作配合能力逐步加强,在解决问题的效率上变得更有效。组织管理体系建设的完善,帮助企业可以更好地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在技术创新中可以协同工作,形成整体优势,提升技术创新的成功概率,降低风险。企业要让每一个员工深刻认识核心竞争力的内容,要定期开展核心竞争力评价会,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均衡发展。
3.只有不断技术创新,才能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长期优势,企业技术创新可以帮助内部员工获得新的学习机会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区技术创新
1996年10月,美国可持续发展总统委员会对生态工业园区提出了这样的定义:一个有计划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工业系统,寻求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的最小化、废物产生的最小化,并力图建立可持续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关系。
随着生态工业园区的出现及其日益的发展壮大,它对技术创新发展的影响也日益凸现出来。生态工业园区要求企业依靠科技进步,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
1推动了回收利用型技术的发展
随着生态工业园区的不断发展,生态经济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直接与物质流动模式相关,原有的物质流动模式造成经济活动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这使得人们不得不开始转向对回收利用型技术的关注。回收利用型技术的物质流动模式可以表示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通过对物质和能量最大限度的回收利用,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了尽可能小的程度,同时也大大的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达到了“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在加拿大Burnsde工业园区,通过回收废纸然后外运供其他公司生产衬垫板,另一家包装公司则重新利用电脑公司的过剩的聚苯乙烯;它还拥有各种回收和再利用公司,处理颜料盒、丝带重新涂墨、轮胎翻新和家具翻新等;另外还使用银回收系统回收印刷工厂的银;同时园区内的19家化学品生产销售公司还联合进行化学品交换。
在美国,查塔诺加(Chattanooga)生态工业园区,通过重新利用老工业企业的工业废弃物来减少污染和增进效益。如将旧钢铁铸造车间改造成一个利用太阳能处理废水的生态车间;紧邻的肥皂厂则循环利用废水;而肥皂厂旁边是利用肥皂厂副产作原料的一家工厂。这样就建立起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工业网络。Choctaw生态工业园区则基于园区所在地丰富的特定资源,也就是俄克拉何马州大量的废轮胎资源,通过采用高温分解技术将这些废轮胎资源化从而得到炭黑、塑化剂和废热等产品。
在我国,天津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的企业将汽车生产中的废钢及其它边角废料回收后,通过熔炼等加工过程制成钢锭,再提供给丰田模具工厂作为其生产模具的原料。另外,针对食品饮料业能源消耗量大且稳定的特点,天津开发区开展了企业内部和行业间的蒸汽梯级利用;并进行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共生合作,构建废水代谢链条。还致力于雨水的收集和再生利用;致力于垃圾分拣和再生,使危险废物实现资源化;以及有机废物堆肥化处理、剩余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广东南海生态工业园区也是一个成功的实现了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的例子。园区由设备加工、塑料生产、建筑陶瓷、铝型材和绿色板材等5大行业组成。根据技术可行性及保护环境的前提条件,核心企业及其相关的附属企业组成5个相对独立、相互共生的工业生态群落,通过物质和能量的相互交换,构成多种物质能量链接的生态链网络。在这其中,有3条属于闭合循环的生态链:环保仪器设备厂生产的产品在消费后报废予以拆解,其中可以再利用的零件供维修用或回到企业供生产用,不可再利用的零件经五金加工厂回炼成金属原材料,重新生产零件供给厂家生产仪器设备;可降解塑料厂产生的废塑料进入塑料添加剂厂用于生产增韧剂,然后返回可降解塑料厂供生产使用;绿色板材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树皮、木屑等,通过加工成生产板材用的胶黏剂,再次返回板材厂生产使用。园区内企业的废弃物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不仅降低了废物排放,而且还能吸收消化园区外的塑料废物、废旧五金等,不仅如此,每年还可通过节省原料和能源、处理废物使得成本降低、再利用废物等方式获得相当高的经济效益!
从这些闭合循环的设计上可以看出,园区企业间利用彼此生产中产生的副产品和废弃物作为再生资源,经过加工后重新返回系统循环使用。这种循环生产的理念,充分带动了回收利用型技术的发展,更很好的体现出了工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有效利用的理论。
2推动了物料消耗最小化的系统技术的发展
在生态工业园区,内部企业之间彼此利用“废物”,使企业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从而使物料消耗达到最小化。具体可从两个方面来考察。
一方面,产品的数量保持不变,而物料的消耗绝对减少。以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为例。该园区主要包括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其中,电厂向炼油厂和制药厂提供发电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将除尘脱硫的副产品工业石膏,全部供应附近的一家石膏厂作原料;将粉煤灰出售,供铺路和生产水泥之用;炼油厂产生的火焰气通过管道供给石膏厂用于石膏板生产的干燥,减少了火焰气的排空;酸气脱硫生产的稀硫酸供给附近的一家硫酸厂;炼油厂的脱硫气则供给电厂燃烧。另外,炼油厂的废水经过生物净化处理,通过管道向电厂输送冷却水用于冷却发电厂的发电机组,而发电厂产生的蒸汽回头又供给炼油厂;热电厂同时也把蒸汽出售给石膏公司和市政府;热电厂的脱硫装置使燃烧气体中的硫与石灰石产生反应,生成石膏供应给石膏材料厂作为原材料。而炼油厂生产的多余的燃气,又可以作为燃料供给发电厂和石膏厂。由此可见,通过对一系列的能减少物质消耗、封闭物质流的技术的应用,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极大地节约了相关公司的成本,并且带来了许多新的收益。据测算,在这些交换中产生的共生物料量大约相当于Asnaes电厂每年购买的煤量(200万t/年),亦或相当于Statoil精炼的北海原油吨数(480×104t)。由此可见,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通过形成一个有效的循环再利用网络,实现了绝对减少物料消耗的目的。同时,还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当地的环境,减少了污染。从生态学角度说,卡伦堡表现了一个简单的食物链的特征:生物体消耗其他生物体的废物和能源,彼此之间共依共存。
另一方面,产值相同的前提下,单位产值消耗的物料相对减少。鲁北生态工业园区,园区内部包括磷铵硫酸水泥联产、海水“一水多用”、盐碱电联产3条密切相关的生态产业链,这些产业链通过系统化、网络化,协同、共生,构成了一个生态型工业系统。
具体来讲,以磷铵、硫酸、水泥产业链为例。在磷铵、硫酸、水泥产业链(简称PSC)中,磷矿与硫酸制取得到的磷酸与合成氨反应制得磷铵,副产品磷石膏送往水泥厂生产水泥。富含SO2的水泥窑气送往硫酸厂生产硫酸和液体SO2,液体SO2用作生产溴素的原料。硫酸送往磷铵厂用于磷铵的生产。以煤矸石为燃料的热电厂产生的电力和蒸汽供各厂使用,锅炉副产的炉渣、炉灰作为混合材料生产水泥。在这个系统中,生产磷铵排放的废渣磷石膏,用于制造硫酸并联产水泥,而硫酸又再返回用于磷铵的生产,上一层产品的废弃物成为了下一层产品的原料。使得资源得到了高效的循环利用,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没有废弃物排出,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工业生态循环系统。这使得对磷矿的开采降到了最小的程度,同时也避免了对硫矿以及石灰石矿的开采,使对物料的消耗达到了最小化。据测算,它的磷铵成本比同类企业的产品成本低30%,水泥成本低20%,硫酸成本低50%。
我国山东鲁北工业园区创新出了3种关键性技术,以实现系统内部的物质与能源的循环与转换,这3种技术为: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磷石膏分解技术;补加高硫煤、窑外分解及控制氧化气氛技术。通过对这些技术的系统应用,实现了整个鲁北生态工业园的完整链接与运行,进而实现了降低物料消耗、综合利用资源、消除污染的目的。这种生态工业模式也必将进一步推动节约型技术的系统化发展。
3使环境治理技术集成化、系统化
治理整个生态工业园区的环境问题与治理单个工业企业的环境问题截然不同。在生态工业园区出现之前,前两代工业园区的企业彼此独立经营,缺乏企业间副产品与废弃物的有效流动和再利用,缺乏环境治理技术上的相互合作机制,致使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并且环境污染严重。
对生态工业园区而言,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不能够再局限于对一种有害废物的处理上。如在处理污水时,不能简单的只处理水污染问题,因为处理污水的同时还会产生有毒、有害的污泥。在处理某个成员企业的废弃物时,还要考虑到是否可以进行交换再利用,处理方法是否可以在成员企业间形成贯通的链条。这就要求环境治理技术要系统化。生态工业园区的企业成员间应该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境治理技术的链条。如供水——收集污水——污水处理——有害废物存放和处理——垃圾填埋,就是一个简单的环境治理技术的集成。
根据各生态工业园区所采用的环境治理技术的不同,又可划分为两类。一类均采用现有技术,对这些技术进行综合,使之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或者称之为一个集成;美国切克托生态工业园就属于此种类型。另一类是针对自身生产的特点,采用新开发的一整套技术,从而使环境治理技术达到系统化。广西贵糖生态工业园区可作为此类型的代表。
美国切克托生态工业园区通过集成现有技术,形成了一个生态型工业体系。它将回收的废旧塑料品直接供给塑料制造公司作为原材料。抽去废旧轮胎中的钢丝后,将其粉碎成橡胶颗粒,通过传动带输送到联邦循环技术公司进行高温热分解,得到塑化油和碳黑;而钢丝在集中处理后,作为钢材再利用;塑化油经管道输送到塑料制造公司加工处理,成为可用的塑料。塑料再经管道传送到两家公司,一家公司以此生产塑料标牌,另一家用来生产彩色胶片。碳黑以浆的形式经管道输送到另一家公司,以此生产小型硬胶轮胎。由此可见,切克托生态工业园区通过将这些废旧物资的回收与处理技术集成化,充分利用废弃物,使其分解后回收再利用,有效的形成了一个密闭的生态循环网络,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最大限度的减少了造成污染的废弃物的排放,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丰收。
贵糖生态工业园区以制糖业为主体,兼容了甘蔗种植业、造纸业和酒精业以及热电厂。众所周知,制糖业本身是一种排污多、污染重的行业,特别是在中国这种制糖技术比较落后的国家,制糖企业造成的污染和浪费一直是该行业比较难以克服的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贵港生态工业园区通过引进制糖业以外的其他相关企业,共同组成了一个生态工业链系统,成员企业间均存在着输入和输出的相互依赖关系,物质和能量在这条生态工业链中被系统化的利用,十分有效的提高了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净化率和转化率。例如,在制糖工艺中输出的废糖蜜,被酒精厂酒精车间作为资源用来生产能源酒精或食用酒精,酒精车间产生的酒精废液经过浓缩、干燥和补充必要养分后,制成复合肥,这样就使废糖蜜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减少了环境的污染;造纸中段的废水(碱性)与热电厂锅炉的含硫烟气(酸性)通过除尘脱硫塔进行中和反应,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促进水的重复利用,极大的减少了废水的排放。总之,贵糖生态工业园区通过除尘脱硫、回用水工程等系统化的环境治理技术,形成了包括处理废水、废气、生产水泥、轻钙等副产品以及利用酒精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酒精废液制造复合肥、向园区制造系统提供回用水的一个环境综合处理系统,充分体现了其环境治理技术的系统化,极大程度的解决了区域结构性环境污染问题。
4催化绿色技术革命
技术创新按创新的新度来分,可区分为重大技术创新和渐进技术创新。重大技术创新是指由于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和新技术革命所导致的创新。渐进技术创新是指技术原理无重大变化的产品和技术改进。重大技术创新可以是单元技术上的创新,也可以是同时涌现数种技术甚至是整个系统层次上的创新。后者亦可称之为蔟状式创新。IT业的技术创新形式就属于这种情况。众所周知,IT业作为当今信息时代的领头军,其技术的更新速度可谓是日新月异,往往一夜之间就会涌现出数种新技术,淘汰掉前一天还十分盛行的技术及产品。这就是典型的蔟状式创新。
由生态工业园区所引发的绿色技术革命就属于蔟状式创新。所谓绿色技术,是指能减少污染、降低消耗、治理污染或改善生态的技术体系。当今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枯竭、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为了解决这些环境问题,人类需要超越现代技术,寻求一种新的技术体系,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技术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绿色技术包括清洁生产技术、治理污染技术和改善生态技术。由此可见,绿色技术不仅要解决之前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还要防止未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
生态工业园区要求园区成员间在物质和能量的使用上形成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链或食物链,以实现物质与能量的封闭循环和废物最少化。为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改进现行技术,使技术向清洁生产、实现污染零排放方向发展。这就使得企业纷纷致力于发展绿色技术。在生态工业园区这样的大环境下,绿色技术是如雨后春笋般大批量的涌现出来的,这也就是蔟状式创新。这直接促成了整个系统层面上的绿色技术革命。
在小区域范围内,由于生态工业园区是以生态工业链为基本结构,园区企业间的排列结构类似于生物链,均存在着物质的输入输出关系,这就直接决定了园区内的绿色技术创新将以蔟状式涌现为主要特征。以日本腾泽(Fujiaswa)生态工业园区为例。为了实现由末端治理技术向减少废物和降解废物方面的转化,实现园区污染零排放的目标,园区迫切需要一系列的绿色适用技术。在这种情况下,腾泽(Fujiaswa)生态工业园区的上属公司EBARA公司开发出了各种废物转化新技术,主要包括硫化床气化燃烧和处理系统、烟道气处理系统、太阳能光电池系统、风能涡轮发电机、污水加热交换泵以及新型的燃料电池技术等。通过应用这些绿色技术,使得园区与传统的工业系统相比,估计降低40%的能源消耗,降低30%的水消耗,减少95%的废物排放和30%的二氧化碳排放。
对于整个社会层面上来讲,绿色技术的创新更不会是以零星出现、散状分布为特征的。随着生态工业园区的不断涌现及发展壮大,为了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目的,企业对绿色技术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而为了实现物质在整个社会系统内的良性闭合式循环,势必要求绿色技术形成一条绿色生产工艺的链条,主要包括水的重复利用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再循环、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等。
生态工业模式需要无害化新技术、新工艺的支撑,因此,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势必带来技术上的进步和竞争力的提高。但要实现这些技术上的突破,还需要政府、园区、企业的相互促进,从政策、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积极的配合。
参考文献
1罗宏,孟伟,冉圣宏.生态工业园区——理论与实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劳爱乐,耿勇.工业生态学和生态工业园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3王兆华等.生态工业园中两种工业共生模式比较研究[J].软科学,2002(2)
4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5王兆华,王国红,武春友.生态工业园: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