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业团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团队是什么?
假如你一个人能做完所有的事,当然就不需要团队。但问题是你能么?团队更多的时候只是个无可奈何的结果,它的存在,是基于1+1大于2的良好愿望。
1、团队成员构成。
就我个人经验而言,创业之初一定要找性格相同的伙伴,这样工作效率高、决策快,更适应“先生存”的企业法则;
等到企业做到一定程度时,再找性格互补的伙伴。此时“生存”问题已暂时解决,性格相近的人在一起,容易站在同样的高度看问题,犯同样的错误,不太利于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2、核心团队的持续认同。
很多创业者之所以失败,不是死在创业初期最困难的时候,而是败在企业快速发展时核心团队却不能持续认同而最终分崩离析。
我自己就有这方面的教训。当初刚创业对,大家心潮澎湃、干劲冲天,一起加班、一起熬夜、一起追客户,同甘共苦;等到企业发展了、赚钱了,相应的问题也就出来了:凭什么老板得大头自己得小头?等等。
如果利润全分配完,肯定不行;如果不分配,他们只有工资,也不行。最终导致团队成员各奔东西。其中一些人离开之后,自己开了公司,让我平白给自己增添了几个竞争对手,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竞争对手,那是非常了解自己的对手。这就是因为没有解决团队持续认同所带来的伤害。
要解决持续认同的问题,团队成员之间必须做到“共创(业)共(分)享”。有三种方法可以借鉴:
分配干股。创业之初一般是一个人出钱,其他人出力,这就意味着其他人是打工的。如果他们一直打工,核心团队的概念就不能真正形成。这时,你要懂得“割肉”,分配部分干股给核心团队,把他们的劳动力转换成所有者的股份,从保姆变成主人。
我的经验就是,把股份无偿转让,让自己的份额从70%降到40%。但目前绝大多数的创业者好像还做不到这一点。
共同出资。这是一种相对成熟的做法。就是在开始创业时,大家共同出资,这样就避免了一个人出钱然后无偿分配干股的尴尬局面。只有大家一起出钱了,创业团队中的每个人才会都去珍惜、更加努力,才会形成真正一致的东西。对于没有太多资金的伙伴,甚至可以采取打借条充当股本的方式。
高薪。当然,也会有部分核心成员不一定在乎你给的股份,毕竟创业之初的干股或多或少有点空头支票的嫌疑,他们可能觉得高薪更实在。这时,你不妨主动或被动地采取纯粹高薪的方法。
3、核心层和管理层。
关键词:创业活动;创业机会;团队
一、引言
在特定的环境中,每个人都可能会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创业是一件非常值得去做的事情。但是在其他情况下,同一个人也可能不会选择创业行动。虽然是同一个人面临着创业问题,但是在不同的情境下对于创业会采取不同的行为。这表明,仅仅对于创业人员个体的研究并不能解释创业行为和创业结果。创业机会往往是创业者进行创业活动的动力,而且创业机会的存在是创业活动进一步开展的重要条件。创业机会逐渐地成为创业研究的重要话题,而且国外学者Shane和Venkataraman认为机会是创业过程的核心。因此,对于创业过程研究还需关注创业机会的影响作用。
二、创业机会的研究现状
1.创业机会的特性。创业机会是创业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过去的多数研究中将创业机会的特性视为众所周知的内容并没有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因此,创业机会特性的研究重新受到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注意。同时,不同的学者通过不同的视角对创业机会展开研究。例如,国内学者方世建等通过建构主义视角对创业机会进行研究。创业者与特定的创业情景相结合,便会促进创业机会的形成。创业者无非是创业机会的发现者和利用者,因此创业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创业机会的价值。创业的过程中会对创业机会进行识别、评估以及深度的开发利用。进而通过对机会的利用产生经济利益,作为创业活动进行的前提条件,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开发决定着创业活动的开展和价值的创造。
2.机会的出现。机会的存在一直受到极大的关注和争议,机会是否是“主观本体”还是“客观本体”推动了创业机会的研究。随着创业研究的进一步完善,多维整合的视角对创业机会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多维度的创业机会识别的视角打破了过去对于机会识别的单一解释维度,并且跨越了机会本体论问题的争议。同时,在主动搜寻与意外发现两个方面的基础之上,细分出四种不同的机会发现方式,即惊喜发现、周密搜寻、坐享其成以及意外发现。越来越多的的创业活动研究认为,创业者的个体特征以及机会的特征会影响机会的识别与利用。因此,创业者与创业机会之间的动态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同时,在创业过程中创业机会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于团队以及创业活动的影响作用。
三、创业机会对团队的影响
1.团队的组建。机会通常被认为是,一个与机会相匹配的人所进行的探索性活动的结果一定是成功的。大多数的人认为机会是个人的主观感知,并且机会的感知会促使创业成员的创业行为。创业团队成员发现并识别创业机会对于创业行为的实施十分重要。在创业活动的早期阶段,创业人员的机会识别能力和创业行动与创业的发展和进程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机会感知能力和机会识别能力较高的创业团队,能够及时的掌握机会并有效地利用。同时,识别能力较高的团队,他们组建创业团队的速度也较快。研究发现,仅仅靠个别成员去识别机会是很困难的,需要团队共同去发现和利用机会,并形成他们共同的目标。在共同目标建立的基础之上,便开始他们的创业活动。同时,随着目标的完成团队会不断地扩大,实力也会增强。
2.团队机会信念。创业团队创业行动的结果固有的不确定性,使得对机会的正确把握也是不确定的。虽然,创业成员无法完全消除对机会的怀疑,但是对机会可行性的识别能力可以减少这种怀疑。为此,创业成员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提高他们对机会识别的技能以及坚定机会的信念。创业人员对机会的信念坚定,有利于克服创业活动中成员怀疑心理增加的问题。实际上,在创业过程中有时候成员的坚定信念会得到巩固,然而在其他情况下,他们的信念会受到挑战而动摇。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成员对机会可行性和可探索性的识别发生了变化。创业成员无法精确地预测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因此创业者以及创业团队都有可能出现失误导致损失。创业团队需要坚定机会信念并且增加主动承担风险的意愿,毕竟会由于创业环境的变化迅速使得对于机会的主观感知可能出现偏差和滞后。
四、创业机会对创业活动的影响
1.创业机会影响创业活动进程。创业活动进程的推进受到创业人员的努力和创业行动的影响。创业机会很大可能的会促进创业者的创业行动,然而创业机会的作用的发挥也需要创业人员的行动来催化。机会并不是意味着注入主观想法,而是更加注重创业过程中的行动。创业机会属于创业理念,但是机会缺乏自我推进机制。所以创业机会需要思考,更需要采取行动。一个简单的创业想法并不能称之为创业机会,除非采取一定的行动。创业机会从创业行动中产生,并且会依照创业行动而发生改变。在现实中,一部分人采取了创业行动是因为他们克服了创业不确定性的干扰。然而,并未采取创业行为的人往往对创业行动充满了怀疑并且缺乏他们所需要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创业人员往往不相信创业机会同时对不确定性风险的恐惧会妨碍创业活动的推进。
2.创业机会影响创业活动结果。实际上,创业活动的进程和结果都会受到创业机会的影响。经验派学者认为,机会具有新颖、独特、一定的范围和变化的特点,而且机会的特征和创业的特征都会对创业活动和结果产生影响。创业行为的最终结果不可能会被准确的预测到,并且机会未来的不确定性也不易得到解决。在创业过程中,创业人员有时会不愿意承担这些不确定性。而且,创业行动的不确定性特征会影响到创业人员的创业行动。创业人员是否会采取创业行动,取决于他对个人判断能力的依赖程度以及行动不确定性的程度。创业活动的推进受到阻碍,会严重影响创业结果。因此,创业者对所选择的机会未来和回报的信心,要压制这些不确定性的干扰。在创业过程中,不确定性的承担以及评估,会直接影响到创业活动的开展和结果。
五、结语
创业机会对于团队和创业活动的影响作用十分重要,而且受到极大的重视。机会的识别以及机会的利用,往往会决定团队和创业行动的结果。而且,机会会促进创业活动的进行以及创业行动的成功。之前对于机会的研究中并未解释机会是否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即使创业团队由于机会的鼓动而创业,结果却是失败了,但是这不足以证明失败的结果归因于机会的特性。创业机会与创业者正确合理的匹配,才会更好的发挥机会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机会的利用和开发,需要更多的能力要求以及情景要求。因此,在创业过程中创业机会的识别、评估以及有效地利用都十分的关键,任何一个过程出现不合理的情况都会导致创业活动的终止甚至是失败。
参考文献:
[1]Davidsson P.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 and the entrepreneurship nexus: A re-conceptualiz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15, 30(5): 674-695.
[2]Shane S, Venkataraman S.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0, 25(1): 217-226.
[3]方世建,孙累累,方文丽.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创业机会研究经典模型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 35(5):2-13.
[4]杨静,王重鸣.创业机会研究前沿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5):9-17.
[5]Mcmullen J S, Shepherd D A.Entrepreneurial action and the role of uncertainty in the theory of the entrepreneur[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6, 31(1): 132-152.
[6]Dimov D.Nascent entrepreneurs and venture emergence: Opportunity confidence, human capital, and early planning[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10, 47(6): 1123-1153.
[7]Harper D A.Towards a theory of entrepreneurial team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8, 23(6): 613-626.
[8]Dimov D.Grappling with the unbearable elusiveness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11, 35(1): 57-81.
[9]Shepherd D A, Mcmullen J S, Jennings P D.The formation of opportunity beliefs: Overcoming ignorance and reducing doubt[J].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2007, 1(1-2): 75-95.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创业团队设计理论;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055X(2013)06-0119-03
2008年的金融海啸,已然过去4年之久,虽然当时的中国受到损伤在世界范围内并不算最严重,但金融海啸对我国就业岗位造成的问题依然严峻。在国家不断出台就业政策的情况下,大学生也自寻出路,不少人投身另一种解决自身前途的方式――创业。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是党提出的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大方针。在此号召下,全国各地高校纷纷设立创业教育学院,创业教育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但目前社会舆论对大学生创业并不看好,常见报端的多数是一些创业失败的案例。本次研究为了了解大学生创业的真实情况,针对大学生创业团队设计了问题,并进行了调研。
本研究自行编制问卷,内容涉及已创业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已创业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已创业大学生对大学生团队设计考虑的因素;以及高校教师对大学生创业团队所持的态度(包括教师认为的团队所有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教师对大学生创业的指导情况)。
本调查面向全国各大高校大学生,以已经进行实际创业的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共回收已创业大学生问卷1771份,有效问卷1673份,有效率9447%;对问卷的178个变量做信度分析得到Cronbach's Alpha信度系数α=0822,在005的置信水平下α下界为0807,上界为0837,该信度系数满足社会研究对信度的要求。针对创业团队设计方面量表的信度分析Cronbach's Alpha信度系数α=0871。说明报告中得出的相关结论具有较强的可信度。问卷回收后使用统计软件SPSS190分析数据。
一、团队设计理论概述
目前,学术界就本文中所提到的“团队设计”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团队效能评价模型研究》[1] 的作者在该篇论文中给出团队设计理论的定义为“团队设计主要是指团队为了明确自身在商业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定位(生态位)而规划的一些团队静态的可设计的特质。”并运用严谨的数学方法对“团队设计”这一概念进行了理论模型构建。该论文中所提到的团队设计变量是一些能够显著影响团队效能的因子,分别是目标、规模、成员的技能组合、成员的异质性、成员间的熟悉度、工作规范和权力结构。该论文中所用的量表信度系数α=0914,具备很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基于创业团队设计视角的创业团队建设
一个新创业企业战略的选择和执行,与其说依赖于其创办者个人的特质、背景和行为,倒不如说更决定于整个高管团队的特质、行为和经验以及团队成员一起合作的程度和质量。[2] 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创业活动越来越多的是基于一个创业团队而非单个创业者,并且创业团队的绩效明显要优于单个创业者。[3 ]但创业企业发展的阶段性是存在的,如何在创业的各个阶段,保证创业团队的高绩效,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对创业团队构成多元化或多样性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主要运用团队设计理论对创业团队建设进行探讨。
(一)创业团队设计的七大指标
1目标
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管理大师德鲁克如是说。为团队设立一个目标,不难理解,这是团队设计时首要的任务。笔者的调研结果也显示,在团队不稳定原因中,“创业成员之间因为性格、理念不合,导致目标和策略价值观有冲突”占了224%,为最大的问题。
2规模
规模是指团队成员个数,团队成员的个数直接影响到了信息的交流。假设一个成员数为N的团队,团队内部就包含了N* (N-1)/2种沟通关系,不难发现,N的数值越大,沟通关系就越复杂,沟通就越难以达到有效。
3技能组合
一个人绝对不可能拥有创业所需要的所有技能,因此团队成员中一些基本技能的互补是创业企业能够发展的重要条件。分析调研结果可以知道,创业团队对成员选择考虑的方面对于“拥有的技术具有互补性”(667%)相对于其他方面考虑的为最少。
4异质性
本文说的异质性指的是团队成员的性别、个性、背景、态度或经验因素的总体差异,着重强调的是不同性格的差异。同样,在导致团队不稳定的因素中,“创业成员之间性格、理念的不合”(224%)也可以看出,成员之间的性格会直接影响到团队稳定。
5熟悉度
熟悉度是指团队成员之间的了解程度,调研结果显示在选择团队成员时有382%的人倾向于选择同学,327%的人倾向于选择社会朋友,可以看出,多数创业大学生希望和熟悉的人一起创业。
6工作规范
工作规范是指具体工作中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比如说“没有不可抗拒原因,上班不准迟到早退”等等。
7权力结构
这里的权力结构说的是汇报流程和决策流程,是对团队组织结构的一种描述。该因素和团队规模有关,在创业团队多采用扁平结构的情况下,规模越大权力结构就越复杂。
(二)高绩效团队建设的主要关注点
1设计创业团队时应力求成员目标一致
为团队设计一个目标,上文已经说过,这是必要的也是理所当然的。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第五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求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符的工作,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成为自我所期望成为的人物。有自我实现需求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而团队的目标是团队成员共同的自我实现的目标,应该是最能团结团队成员的因素。但是就实际调研结果来看,已创业的大学生表示因为“目标和策略价值观有冲突”(224%)导致团队不稳定,是创业团队最大的问题。
针对实际出现的问题,设计创业团队的目标时,一方面,在选择成员时应考察影响成员目标的性别、个性、背景、态度或经验等因素,评估成员目前目标以及未来可能变化的目标;另一方面,在创业过程中考察团队成员目标变化,及时提出激励或者退出策略。
2设计创业团队时应尽量保证团队成员技能的互补性
创业团队建立之初,在选择成员时往往看重的是“经验”(249%)以及“资金”(153%),对于“不同专业的人”(116%)考虑较少,这就导致了技能组合不完整,会存在重叠和缺失的现象。技能重叠,一方面,会导致人才的浪费,增加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技能重叠会产生一个严重的问题――多头领导,多头领导是因为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导致一个下属同时接受多个上级领导的现象。这时候整个组织的信息传导机制就会打乱,下属在执行命令或者再往下一级传递信息的时候就会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听谁的命令。技能缺失,可想而知,必然将会导致企业平稳运营出现极大的缺陷。
在创业团队建立之初也许不能够找到最合适的技能组合互补性的人选,这时候与其苦苦寻找,不如选择具有可塑性的人才进行培养,这种情况也能以较小的成本得到较高的利益。
3设计创业团队时应建立相应的工作规范和准则
创业的具体事务还是要人去做的,那么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出于各种原因的值得鼓励的行为和不值得鼓励的行为。其中有一些是经常性的,有一些是偶然性的,那么对于经常出现的行为应该规定明确的准则,也就是所说的行为规范,以达到提高团队运作效率的目的。
除了一些基本的工作规范例如每个人都要各尽所能,承担实质性工作以外,成功与不成功的团队对于类似以下问题通常会采用不同的回答,并采取相应不同的行为方式。[4] 各个职位的绩效如何评估?使用什么方式的激励措施才能保证公平?招聘与提拔的手段有哪些?还包括公司其他事务,如会议制度,与外部沟通的渠道,物资的管理等如何确定?
另外,根据调研数据,有173%的人认为“创业期初无明确利润分配方案”是导致团队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仅次于“创业成员之间因为性格、理念不合,导致目标和策略价值观有冲突”(224%)居于第二的位置,因此,笔者认为在创业初期应该确定的规范和准则还应包括详细的利润分配方案,这可以有效的解决创业中可能发生的利润分配矛盾。
三、总结
符合团队设计理论的技能互补性的企业,基本职能要包括营销、研发、生产、财务、人力五大部分。需要设置的岗位要有总经理、营销主管、研发主管、生产主管、人力资源主管和财务主管。因此,在设计团队时则应考虑五大职能的人员配置,保证“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但是在实际的创业过程中,因为团队设计理论中其他的条件不符合,或者是行业的特点不同,或者在创业初期并没有明确的人员职位安排,或者是企业所处于的发展阶段的限制,并不能保证每个职位都会有专职人员,但是,其职能的互补性在目前或者在未来可以确定的时间点是完整的,本质上技能是互补的或者正朝着互补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枫 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团队效能评价模型研究[D] 上海: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
[2]刘燕,吴道友 创业团队研究的理论视角及其进展[J] 人类工效学,2008(01):66
关于创业的界定,比较权威的是斯蒂文森对创业下的定义,即“创业是一个人(不管是独立的还是在一个组织内部)追踪和捕获机会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当时控制的资源无关。”关于创业团队的界定,理论界还没有统一的定论。大多学者认为:创业团队是联合起来创立一个企业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这些个体有着共同的利益,而且在企业的前创业期就已经存在。Kamm认为,创业团队是经过构想,决定共同创业并成立公司的一群人。Gartner等指出,创业团队应包括直接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人,应该把董事会尤其是占有一定股权的投资者包括在内。还有的学者则认为创业团队是参与且全身心投入公司创立过程,并共同克服创业困难和分享创业乐趣的全体成员。如LeonSchjoedt就认为在创业初期履行职责、执行任务的成员都可被认为是创业团队的成员。也有学者认为创业团队指的是在公司成立之初执掌公司的人或是在公司营运的前两年加盟公司的成员,但不包括没有公司股权的一般雇员。我国大学生创业团队多是由一些私交很好而在一起的伙伴组成的,多是由人际关系来寻找共同创业的伙伴,或是有相似的理念和观点,基于对某一技术的狂热而结合。从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来看,其组织机理基本如下:只要某个人得到一项产品或技术专利或一个新点子,他就会去着手组成所需要的团队。这使得大学生创业团队具有以下特点:拥有共同的愿景、团队成员间的异质化、互信合作的气氛。大学生创业团队的价值创造过程实际就是一个知识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过程。大学生创业团队基本上没有自己的资本,而是通过做出好的《创业计划书》来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再利用投资资金作为资本创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所以大学生创业团队价值创造的三个重要步骤是选择项目、做出《创业计划书》和创建公司运作系统。通过这三个步骤,大学生创业团队才能逐步将理论实践化、经济化,运用理论知识将产品推向市场,使项目产业化,使投资增值,用知识创造价值。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团队的人员流失率很高,大学生创业团队比较容易分裂。导致创业团队不稳定甚至走向分裂的主要有三大因素:创业成员之间因为性格、理念不合,导致目标和策略价值观有冲突;随着企业规模的增长,创业团队成员的能力不足;团队在创立初期无明确的利润分配方案。
二、大学生创业团队结构分析
1、调研基本对象与范围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大一、大二、大三暑期留校的在读大学生,其中大一占7.14%,大二占到84.13%,大三占到8.73%。涉及文、理、工、农、管理、经济、师范类等学科,共计30多个专业。共发放问卷350份,有效问卷300份,调查的有效率为85.7%。其中,调查对象中男生比例37.3%,女生比例62.7%。
2、调研基本内容
(1)大学生创业团队的人口学结构。第一,性别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大学生创业人口统计学特征首先表示为性别差异。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由于在个人特性、风险倾向和心理特质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对创业的态度也有所区别。根据调查结果的统计,55.32%的女大学生有创业意愿,75.89%的男大学生有创业意愿,男大学生的创业意愿远高于女大学生。第二,家庭环境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家庭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为的重要因素。在被调查对象的家庭收入中,被调查对象家庭年收入大部分在5万以下,即刚刚达到国家的温饱水平;少数家庭年收入在5万~10万之间;极少数的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比例如图1所示。第三,创业认知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创业者对“创业”的认知差异对创业意愿也有较大的影响。“创业”是一个简单易懂的词汇,但对于创业的概念却很多。每个人对“创业”的理解认识都有所不同,在大学生对“创业”理解的问卷调查中,20.63%的人认为创业就是开办一个企业或公司,59.52%的人认为只要开创一份事业都可以叫创业,接近20%的调查对象认为创业不必“大”,策划一个小型项目或开发一个前沿的科技也可称之为“创业”。以上结果表明“创业”一词,可大可小,因人而异。比例如图2所示。第四,大学生创业时在团队成员选择方面,通常倾向于选择自己的同学、朋友等。据调查显示,63.49%的大学生选择自己的大学同学,24.60%的人选择自己的社会朋友一起创业,相对较小比率的人会选择比自己高年级或低年级的大学生一起创业,选择自己的亲戚一起创业的人尤其少,仅占到调查对象总数的3.17%。比例如图3所示。
(2)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第一,知识结构。创业团队的知识结构表现为宝塔型知识结构、蜘蛛网型知识结构、幕帘型知识结构三种类型。宝塔型是一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为宝塔型底部,学科前沿知识为高峰塔顶的知识结构;蛛网型是以所学的专业知识为中心,与其他专业相近的、有较大相互作用的知识作为网状连接的知识结构;幕帘型主要是个体知识结构与组织整体知识结构的有机结合,与组织内其他成员的知识结构非常和谐的知识结构。在创业者应用的知识结构调查中,大学生认为创业团队主要具有蛛网型的知识结构,以实现创业过程中的知识互补。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部分人认为知识结构交叉、知识面相对较广的人才更适合创业,其中蜘蛛网型知识结构占到48.41%,幕帘型知识结构占到32.54%,其他部分则认同宝塔型知识结构。比例如图4所示,表明了广博的知识见解更有利于创业。从以上分析结果得知,大学生创业仅具备自身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除此之外还应掌握一些创业过程中必备的一些知识。可以学习一些创业课程,比如创业学、市场经济理论、管理理论与知识、法律知识等。有经验的创业者或受过良好教育的准创业者将有能力提高其新创事业的存活能力,通过适当的课程可以使其具备创业精神、能力等,协助其开创新事业与创业、经营成功等。第二,能力结构。成功的创业团队应该具备哪些基本能力,是众多研究的重点。笔者对创业者应具备的能力调查数据显示,创业者最重要的能力是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超过50%的调查对象认为这两种能力最重要,只有9.52%的人认为专业知识为创业者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应变能力、用人能力、学习能力等其他各种能力所占的比重相当,说明创业对创业者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创业者必须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从而降低风险。比例如图5所示。一是人际交往能力。创业的过程就是不断熟悉社会,同时让社会熟悉自己的过程。大学生要敢于面向社会,把自己的事业与集体的、社会的事业沟通起来,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从而获得能量、信息以及各方面的支持。二是创新能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具有卓越的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的基本条件。无论是技术上的创新、营销上的创新、管理上的创新都能带来巨额的经济效益。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首先要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三是专业知识水平。精通的专业技术是创业成功的最基本前提。大学生在创业选项中,往往在自己专业领域创业成功率较高。所以,大学生要从事创业活动并期望成功,必须根据自己的创业意向,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四是经管能力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能力,它直接关系到创业活动的效率和成败。首先要善于经营,熟悉市场行情,要懂得市场经营策略、销售策略,具备市场调查能力、市场分析能力等。创业环境时刻在变化,市场信息也瞬息万变,创业机会稍纵即逝,所以有关市场的技能是必备的。五是应变能力。应变能力是灵活机动、锐意创新,根据社会的变化和市场上新的需求,迅速采取相应对策的能力。面对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市场变化,只有掌握应变能力才能迅速捕捉有效信息,才能根据市场需求,采取应对措施。六是其他相关能力与素质。每个人在创业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法律问题,所以大学生创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了解掌握国家有关的政策,要做到用足、用活政策,依法行事,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外,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处理、传递的能力也起着很大的辅助作用,它指的是理解和活用信息的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时代,谁获得的有效信息多、快,谁就能处于领先位置。
(3)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性格结构。优秀团队的性格共性。俗语中“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因此,性格与创业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系。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没有个性的创业者,就很难创造出有前景的事业。纵然多数人创业成功有其不可复制的机遇,但是能够把握机遇的人都有其果断坚毅的性格,创业者以个人的性格影响到所经营的事业中,让事业也深深烙上了这种性格。通过大量文献的搜集、整理,总结归纳出优秀团队的七大性格共性,具体阐述如下。一是进取精神,是一种向上的、立志有所作为的精神状态。二是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三是务实,就是讲究实际、实事求是。四是冒险精神,指的是一个人的胆量,敢于做别人不敢之事。五是合作精神,即有与他人互相配合完成工作或目标的性格特征,这一性格特征通常是在后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塑造出来的。六是自信乐观。自信即相信自己,有信心;乐观即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也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七是意志坚定,即面对困难勇于克服,对于要达成的目标不放弃。在创业团队成员最重要的性格特点调查中,超过60%的人认为乐观、热情、真诚是选择团队成员时最看重的,其中80.95%的调查对象认为真诚最重要;26.19%的人认为善良是最需要看重的性格特点,其他性格特征所占比率较小;65.87%的人认为自私是团队成员最忌讳的性格特征,急躁次之,所占比率达到42.86%;30.16%的人认为自大是最忌讳的性格特征;27.78%的人选择了悲观;17.46%的人认为冷漠最为忌讳。这些都有利地证实了优秀团队都有优秀的性格共性。另外,在偏向创业方面的性格中,勇气、吃苦耐劳的精神、毅力和抗挫折能力、社会责任感等在创业团队中也是相当关键的因素。
三、结语
未光科技,经营“未来之光”
“未光科技”创业团队的队长谢佳颖是位干练的大四女生。她首先简要地向记者介绍了“未光科技”这一创业项目的相关情况。
“未光科技”项目的核心是致力于“属于光通讯领域的基于FSO的可见光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的科学研发和市场营销。目前,这一新科技已经成功申请了国家专利,在我国光通讯领域具有重大的开发潜力和经济价值。
“属于光通讯领域的基于FSO的可见光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及其相关产品,将解决目前通讯技术中排沟布线的困难和局域网共享时安全性差、成本高的弊端,帮助实现我们对通讯速度快、稳定性强、使用成本低、信息安全保密性强的要求。
谢佳颖说,可见光在多领域的广泛应用预示着一个“光时代”的到来,所以,他们将自己的项目团队以及未来创立的公司命名为“未光”。一方面是希望这个团队能够在未来发出耀眼的光芒;另一方面,也暗示着可见光将成为未来科技的宠儿。
同甘苦共患难默契十足
在联系谢佳颖做采访时,她说“团队是大家的”,提议将另外两名主力队友请来一起接受访问,浓浓友情可见一斑。当副队长孙广易和后期主要负责人蓝舰现身后,三人相视而笑,记者才发现原来未经商量,三个人却很一致地穿了黑底藏蓝色花式的上衣:谢佳颖的长袖T恤突显干练气质;蓝舰的黑色衬衫低调稳重;孙广易带蓝色条文的休闲外套很是阳光帅气。虽然风格各异,但三人看起来十分协调。谢佳颖笑着向我们解释道:“我们这个团队在去年‘挑战杯’比赛时就在一起了,所以现在大家都很默契。最初决定参加‘U势界’比赛也是希望大家能继续在一起工作。”
辉煌的成绩和默契的友谊并不是轻松得到的。从组成团队共同准备比赛时起,熬夜就成了家常便饭。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学楼二楼的一间教室,被他们称为“黑暗会议室”。因为学校规定教学楼晚上十一点后熄灯,而他们为了讨论项目中的问题,经常需要开会至深夜,因此大家不得不摸黑讨论。其中,上百页的产品策划书是最让人头痛的,有位成员在电脑前整整打了三天三夜,以至于练就了敲击着键盘也能够打盹的本领。“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当时虽然很辛苦,但不知道为什么只要想到有大家在,就愿意去无私地做这些事情。”谢佳颖向我们回味往事时完全像个孩子一样,脸上写满甜蜜。
三次大赛,打造精英团队
“我敢说,在所有参赛队伍中没有哪支团队能够比我们更团结,更优秀。”来自暨大会计专业的孙广易这样骄傲地评价自己的团队。
2007年底,谢佳颖在老师黄晓霞的指导下,以“可变光衰减器的市场推广”为项目,参加了暨南大学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比赛。通过老师、同学的介绍和学校BBS的招纳,她最终召集了来自理工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等不同专业的7名成员,共同进行项目的策划和研究。这就是“未光科技”的雏形和第一批人马。
“因为专业不同,我们的分工很明确,大家各司其职,并且互相学习,指出项目中每一处不科学的地方。”孙广易向记者解释到,“不同专业领域的观点相互碰撞,经常会产生很多有趣的灵感,我们把每次讨论都称作一次‘头脑风暴’。从队友身上我们也能学到很多自己不懂的东西。”在学校“挑战杯”比赛中,他们的团队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体,被评审老师们一致看好,但因项目过于专业,只得到了银奖。
2008年6月,谢佳颖带领经过小规模人员变动的队伍再接再厉,以 “基于脸部识别技术的汽车警醒系统”为项目,参加了广东省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由于有了上次比赛的磨合,整个队伍更加团结,也更加自信。在后面的比赛中,无论是方案设计还是现场答辩,队员们都处理得游刃有余。然而,由于产品自身存在着警醒误报的弊端,这次比赛他们最终也只拿到了铜奖。但是他们的表现赢得了所有评委的好评。
如今,进入大四的谢佳颖面临着考研和找工作的双重压力,但她却再次带队,以原班主力上阵挑战“U势界”,并且已经取得了相当优异的成绩。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支敢于挑战的团队,精英的团队。
队友支持创业,团队帮助铺路
工商管理专业大四的蓝舰今年即将踏上社会,“三巨头”中外表最为低调稳重的他却是一个很有主见的热血青年。在大部分队友和同学选择读研深造或直接就业的环境下,他却顶住家里父母的反对,下决心在拿到学位证后自己创业。
问:“为什么会想到创业?”
蓝:“在企业里工管类的工作很少能真正学到东西,如果单纯积累人脉,自己创业也同样有机会认识更多的人啊!”
问:“家人都支持你创业吗?”
蓝:“我父母都不同意我创业,他们觉得我输不起,但是我的想法刚好相反:因为我年轻,什么都没有,所以我不担心失败。而且即使失败了,我也相信自己能在经历和心态上得到更多的收获。”
其实从大一起,认为大学生不能脱离社会的蓝舰从就开始为创业梦做准备:在餐厅送外卖、在酒吧做全职服务员……“要做就从人下人开始做,这样能帮助自己尽早接触真实的社会。”而也正是抱着这样的观点,他在大学期间做过很多种兼职甚至全职工作,并且希望借助“U势界”的比赛锻炼自己的创业能力:“‘U势界’是个很好的平台,我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开始我的创业路。”
而打算毕业后读研或者找工作的谢佳颖和孙广易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就业压力,但是为了理想、为了朋友仍旧全身心地带领团队参加比赛。“这次比赛对要创业的蓝舰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因此,我们每个队员都义不容辞地积极参与项目制作,帮助他铺好创业之路。”
首先在理念上要正确。要坚信组织能够健康发展下去,不要一开始就想着失败,尤其不要用经典的理论“只能共苦,不能共甘”、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过河拆桥等来支配自己的思想,脑子里根本不应有这种想法,有这种想法本身就为失败的结局埋下了种子,就像刚开始学习骑自行车一样,发现前面马路中间有一障碍,于是乎你越不想碰上石头,偏偏最后还是碰上了。因为你的精力集中于失败了,你必然失败。
其次,持续不断地沟通。开始要沟通,遇到问题也要沟通,解决问题时也要沟通,有矛盾时更要沟通,多想有利组织发展的事情。有不同的看法,不要在公开场合辩论,不要把矛盾展示给下属。
第三,发现小人钻空子,坚决开除。领导之间的矛盾,不要让下属来评论,来解决。
如果双方沟通有困难时,就主动寻找外方的力量,尤其双方都信得过的好朋友来解铃,但不要露出太明显的痕迹。如果发现组织中的小人来利用领导之间的矛盾分歧达到个人的目的和损害组织利益,那就毫不犹豫地坚决开除,不论他是什么人。
第四,就事论事。当双方矛盾冲突到两个阵营的矛盾时,外力也不能解决时应停止争论,停止人事波动,就问题来解决问题,不要就人来讨论。
第五,换种环境换心境。双方应出去郊游,散心,不要纠缠在矛盾之中,毕竟双方同是莫逆之交、毕竟是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是世界最紧密的关系,大家撇开工作问题和事业上的矛盾,出去多讨论了人生话题,休闲话题,把利益看淡一些。
第六、丑话说在前面。最初创业时就把该说的话说到,该立的字据一定要立到。把最基本的责权利说个明白透彻,尤其股权、利益分配更要说清楚,包括增资、扩股、融资、撤资、人事安排、解散等等。
第七,及时协调立据。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在最初计划周全,事情是随时都有可能变化的,合作运营过程中,遇到新问题新矛盾一定先说清楚立下字句再行动,千万不要先干再说,因为事情发生后都是朝着自己有利的一方考虑。先干再说,看似快了,其实埋下祸患的种子,将来就不是速度快慢的问题,而是风起云涌、企业组织颠覆性的运动的根源。
第八,不要太计较小事。难得糊涂对创业合作的各方都是保养自己心灵的鸡汤和企业组织运转的剂,这与前面讲的丑话在前和及时立据看似矛盾,其实不矛盾,前者讲的是在没有形成事实的情况向下的做法,后者是说事实已经形成了就不要太计较了。计较了也于事无补。其实,过后经常会发现双方的计较毫无实际意义。
第九,不要轻易地考验考验对方。创业者团队合作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考验还会出事,更何况有意考验对方时,对方肯定经不住考验,因为当你考验对方时,对方不知道,只能是顺着你设定的情景运行,结果肯定是和你设想的一致――没有经得起考验。如果对方知道你在考验他,那你也肯定考验不出来,因为他在心理上和行为上都进行了设防。这不但是瞎子点灯白费蜡,而且还会伤了和气,心理上出现了裂痕。所以既然是合作,就不要动辄考验考验对方,考验是基于不信任为前提的。
一、创业团队以及创业网络的基本内涵
(一)创业团队的基本内涵
创业团队是一种社会团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以及组织构成的,并且根据各自不同的优点和特点进行一定的分工,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并且都可以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共同承担一定的风险。
(二)创业网络的基本内涵
创业网络是创业者和外部环境之间的一种联系,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这种网络关系包含了创业者的思维方法以及资源和行动。
二、大学生的创业团队在构建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缺乏一定的政策以及?Y金的大力支持
众所周知,大学生在构建创业团队的过程中,是需要大量的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的。但是由于创建者都是在校大学生,所以缺乏一定的资金,并且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所以,导致他们不够了解相关的政策,这都不利于大学生创业团队的顺利构建。
(二)没有合理的角色分工
团队的构建以及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成员之间的和谐以及团结的合作。在大学生构建创业团队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实际经验,所以不善于对成员进行一定的合理的分工。
(三)大学生容易感情用事,很难做出理智的决策
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构建,大多是同学以及老乡或者是朋友之间进行一定的构建。所以在创业的团队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情感关系,所以在进行一定的决策时,容易感情用事,不够理智。
(四)没有核心的企业领导者
在大学生的创业初期,缺乏一定的核心任务。在创业团队中并没有明确的核心领导,所以这种创业团队缺少了一定的凝聚力。
(五)管理制度不够科学规范
基于企业网络视角而建成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成员之间都是有着一定的情感纽带的。所以,缺少一定的科学的规范的管理制度,成员的工作热情得不到一定的激励,容易产生矛盾。
三、在企业网络视角下,如何构建起优秀的大学生创业团队
优秀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同时也有利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优秀的创业团队的成员应该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以及技能。通过一定的信息平台,实现大学生创业优秀团队的构建。
(一)确定创业团队的领导者,并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整个创业团队的发展,都必须有专业的领导者。所以,在构建大学生优秀的创业团队时,应该选择具有高能力高水平的领导者,来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职能以及作用。在创业团队中,作为领导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权利以及责任,带领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成员一起设定合理的科学的创业目标,并且积极的鼓励大学生成员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作为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的领导者,应该有能力很好的解决成员之间的一些矛盾和冲突,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应该更多地与成员进行沟通,了解成员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可以有效地解决团队之间的各种矛盾,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二)建立起合理的规范的团队管理制度
在构建大学生创业团队的过程中,必须应该建立起科学的规范的团队管理制度。在具体的规章制度中,应该让大学生成员明确创业团队的具体目标,并且明确所涉及的领域。同时,成员有权知道创业资金的情况,并且设置一定的权利及职责。明确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可以保证大学生创业团队的顺利构建以及开展工作。除此之外,在具体的规章制度中,应该建立起一定的惩罚以及奖励的制度,建立这种制度可以有效地监督大学生成员的工作,对其行动进行一定约束。面对表现好的创业团队的成员,应该及时的进行奖励以及表彰,从而激发团队成员的创业的积极性以及自信心。同时应该建立起一定的企业的核心精神,促使成员形成一种积极进取,努力工作的精神态度。
(三)充分利用社会网络资源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一定的信息平台来进行众筹的集资活动。这样有利于创业团队得到一定的资金力量的支持,除此之外,应该充分了解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合理的应用,从而促使大学生创业团队的顺利构建。
(四)进行合理的分工,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
在企业创业网络视角下,大学生优秀团队构建的过程中,存在着角色分工不够明确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应该进行合理的分工从而促进成员之间进行密切的协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每一位成员都必须有一定的指定领域内的工作,这样可以培养成员的专业技能并且积累一定的丰厚的工作经验,有利于创业团队的壮大。除此之外,在对大学生成员进行合理分工之后,成员之间不能只是独立的个体,应该进行密切的合作,在日常的工作中,应该资源共享并且相互交流一定的知识以及技能,共同的总结经验,相互之间取长补短。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创业团队的整体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团队的成长和壮大。
关键词:成长 精神世界 思维 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a)-0111-02
创业团队管理是大学生创业成员的成长必经之路,鼓励成员参与及相互合作,学习管理和做好团队建设,致力于组织发展,当今管理方式可以说是合作式管理。随着创新创业理念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加入创新创业队伍当中,笔者也有幸成为其中一员,笔者相信包括其在内的大学生创业爱好者将成为大众创业、f众创新的一股巨大力量。
1 建设团队精神世界
(1)统一思维方式。蒙牛的牛根生曾经说过:“创业其实没有什么,就是凭借自己的力量做成一件事就行。”你做成功某件事就可能树立一种企业思维方式,而企业或者团队一旦有了统一的思维方式,再做任何事情都会事半功倍,创业者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
(2)形成自发的工作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所谓的没有态度根本做不成创业就是源于每个人对待事情的态度和一丝不苟。创业即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所以团队成员切忌等着别人给自己安排工作,总是服从分配被动工作,而应不断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1]。也就是说管理者在创业的初期就要以此目标来考核成员而精减士兵。
(3)培养艰苦卓绝的精神,坚持不懈的意志。“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创业的艰难可想而知。跟苦难做伴,与艰辛为伍,风餐露宿时时有,荣华富贵只是子虚乌有。创业者唯有运筹帷幄、奋发图强,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2]。
以笔者在创业的时候的经历和得到的一些数据来说,社会和市场经济是异常残酷的,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其实真正在创业大军中的成功率仅仅占2%~5%。就拿创业环境和国家政策支持比较好的浙江大学来说,去年11月,总理到访浙江大学时,曾勉励同学们用创新成果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随后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积极推进高校建设 创业学院的意见》,提出2017年建立30所示范创业学院,形成10万人左右在校生规模,根据跟踪调查统计,2014届浙大毕业生创业率达到5.04%,高于全国高校水平[3]。
究其根源,除了大学生创业经验、销售、推广等不足,还在于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下,没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所以,管理者应树立团队的艰苦卓绝精神和坚持不懈意志。很多创业者虽然能独善其身,但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短板,于是笔者总结了一些解决团队管理误区的措施,希望我们携手创业,共同进步。
2 团队创新开发管理方法
(1)精减团队成员,留住精英。创业团队唯有做到人尽其力才能与时俱进,成员过多则会三五成群、高谈嬉笑,淡忘最初的创业目标,丢失步履维艰的创业过程。假若当中存在几个纨绔子弟,好逸恶劳的风气便会悄悄滋长,日新月异无从谈起,固步自封成为常态。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创业通常是以技术创新为主,因此人力资源最重要的是高素质。对于项目核心技术人员,要舍得花投资选聘最优秀的专业人才。曾经就有人说,一个优秀的程序员可以抵得过100个普通的程序员,对于数量极少的这种人才,应当在薪酬、员工期权等方面尽可能予以优厚待遇。
(2)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创业团队要制定一个发展目标,根据现状进行细化分解,让每个团队成员都明白自己的发展方向。明确目标,统一思路,兄弟齐心,其力断金 即使日后运营出现问题,团队成员也能够齐心协力去解决。
(3)提高团队的开发能力。所谓创业,“创”字当头,因而团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是团队发展的关键。这就要求团队成员强化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的整体决策能力。与此同时,加强团队专业技能培训也很重要。针对性强,实用性强,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使成员能够很快进入角色,企业建设蒸蒸日上。如果团队内部能力有限,也要调动资源,聘请专业老师顾问帮忙。因为很多时候,外来的和尚能念经。
3 矛盾解决方法
(1)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作为团队管理者要站在不同成员的位置思考问题,不能忽略处于执行位置员工的处境。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曾经指出:“未来竞争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以及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有效沟通是任何管理艺术的精髓[4]。具体制定良好的沟通机制:第一,就是通过正式的沟通渠道,如周会、月会和座谈会。第二,就是通过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如电子邮件、周末聚餐、短途出游等。旨在建立融洽的关系和稳固的友谊,即通过情感交流以达到良好沟通的目的。还有唐太宗关于下级向上级进言就有一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2)随时协调关系提高效率。如果团队运行机制不灵活,就无法达到继续激活团队成员斗志的作用。当其发展到一定阶段,效率问题就会凸显。团队成员的主观能动性降低,没有了创业的激情,始终无法实现创业的宏图大志。因此我们要注意个人价值与团队价值的最大化。关注个人与团队的关系,使其形成一致的方向相互促进发展。
管理这一体系中最重要的就是管理者或者说是决策者。管理者和团队成员或团队之间要取得微妙的平衡。管理者不能推脱团队业绩最终的责任,授权并不意味着放弃控制。给团队成员越多的自治和自由,他们遵守共同的目标就显得越重要。好的团队是灵活的,他们可以在管理者的决策和最适合的团队解决方案之间取得平衡[5]。实际上,在功能完善的团队,成员相互之间具有高度的信任感,管理者在做出某些决定时不必讨论,也不必解释。相反,无效的团队中缺乏信任感,即使管理者做最明白的事情或无关紧要的建议,团队成员都要质疑并提出疑问。
终极意义上来说,团队成长过程也是文化磨合和道德认同的过程。通过精神建设,创新开发管理方法,解决团队内部矛盾,在此过程中团队建设和企业规模日就月将,继而创业者功成名就,企业屹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沃尔特・艾萨克森.史蒂夫・乔布斯传[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2] 王晓晔.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3,5
(15):105-106.
[3] 王颖,刘清月.浅析大学生创业团队[J].教育论坛,2012,9
(145):66.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业团队;探索
中图分类号:G35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创业教育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目前,全球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开设了与创业相关的课程。在我国,随着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和我国就业压力的突显,创业教育已上升到国家政策的层面,也成为高校研究探索的任务之一。世界已经进入以智慧博取成功、以创业实现自我理想的时代。自主创业是新一代大学生面对当前就业压力、塑造自己理想人生的最佳选择,也是体现和发挥自己创造能力的最好形式。面对需求,高校应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如何去做?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为培养目标,对创业者的培养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在产品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面向工程教育,以工程任务为载体,对大学生开展工程教育,使学生在大学阶段具备基本的创业意识,实践和创新能力。本文面向应用型教育,结合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实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业团队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一、创业团队培养模式探讨
大学生创业团队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提高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最佳平台。对于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从应用型教育角度出发,创业团队的培养,从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对培养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了解创业,但不一定具有创业的理想,近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有积极的创业热情;有部分同学对创业有兴趣,但他们不会主动去创业,当他们有好的机遇时,也有可能去创业;对创业没有兴趣的只有极少数人。有创业的想法不代表一定会去创业,更多的是停留在思考阶段,行动的只是少数,创业成功的更是少之又少。同时大学生提出,最希望学校能给予的创业支持。鉴于大多数大学生的创业想法和创业能力,结合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实例,提出面向工程教育,基于“学长制”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培养模式。
1.学长制引领
学长制是通过聘任有创业经验的高年级学生,即创业团队成员,政治觉悟高、成绩优秀、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对低年级学生提供帮扶、指导、教育模式的个性化服务而实现的创业方式,学长与新生低年级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亦师亦友,减少了教师和学生沟通的障碍,具有针对性较强的特点。“教学相长”在教会学弟学妹学会如何创业,如何工作的同时,自身能力也得到提高,双方受益匪浅。因此,学长制是一个双赢的模式,基于学长制引领,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培养大学生创业团队有着显著的成效。
2.创业团队构建
以“学长制”作为引领,构建创业团队。依托校办企业,从应用型教育角度而言,作为创业团队,要有绝对的制度体系,以工程任务作为载体,明确创业目标,在同专业或跨专业中招募团队成员,进行计划策略、职权角色等的分工。创业团队构建过程中,角色可以进行轮岗,从而使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更加明确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使创业团队更加融合,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体现了团队合作精神。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结合,不断提升自身的创业和创新能力。
3、荣誉与激励
学校出台相应政策,将创业收入转化为相应的学分,对创业团队成员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方法。在激励的同时,也要进行相应的荣誉奖励。可以增加大学生参与创业团队的信心,同时激励大学生更加勇敢地加入创业团队。
二、创业团队组建需要的创业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完美的创业团队的组建,首先需要良好的创业教育,高校的创业教育严重影响着创业团队的组建,创业团队与创业教育是相互作用的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创业团队的正常运行是对创业教育成功的一种体现,成功的创业教育才能培养出应用性、创业型的人才。
1、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理解
现代的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创新创业教育更是一种求新求变的精神,创业教育更注重的是大学生世界的变化和商机的出现,通过系统的教育激发学生自身的创业激情、创业精神、创业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思维方式,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停留在形式上的简单的学历教育,这种教育更多的体现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以及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的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工作之中,这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进行经营和买卖,整体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达到,学习和应用的结合,学习和做事的结合,学习和设计的结合,学习和改革的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学习和创新的一个结合,真正的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最佳效果,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就此为目标,并能够将工程任务引入教学之中,很好的领会了应用型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的一种形式。
2、现代应用型高等教育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完美创业团队的组建,首先要有一群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在现代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大学生,我国创业高校的教育由教师的培训到现在的创业教育,由曾经单一的课堂教学到现在的多种形式的教学,但是在很多的方面还是不够完善,很多的应用型高等教育院校还停留在表面的教育改革上,没有实施真正的创业性教育,所谓的创业团队也是徒有虚名,没有发挥到创业团度的作用。
创业对象不同设置不同的课程是实现创业教育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在面对不同的对象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培训和教育,这也是现代创业教育的不足之处,针对一些想要简单的了解的高校学生,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讲座或者是短期的培训,或者是真实工作环境的感受,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的指导和相关知识的讲解,针对想要具体学习相关的创业知识的学生应该开设一门课程进行系统的学习,这样效果会更好,让学生能够更加专业化,而且所开设的课程一定要能够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所有的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在教学或培训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指导和实训的练习,让学生真正的掌握和理解相关的理论,锻炼创业性精神和思维能力,让学生既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体现自身的价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开发潜在的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为学生提供创业的平台,学生由于社会实践的经验比较少,资源较少,自己寻找创业的平台可能会很难,如果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一个平台,会促进创业团队的形成,鼓励学生创业的想法,学校搭建多层次的创业平台,利用学校现有的企业或者基地,为学生提供便利的条件,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办学模式是“政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教学做合一”,一个专业,一个实体,由于有企业实体,所以更容易进行相关的教学,并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创业机会和平台。
优秀师资力量的缺乏,是现在导致创业教育及创业团队不成熟的重要原因之一,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了本校学生的综合水平,培养应用性、创业型人才要求教师是双师型,既要有相关的理论知识,还有创业的经验,即不仅仅拥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还要具备相关的职业能力及素养,对于学生实践的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双师型人才现在社会很缺少,这是难得的资源,一般的院校无法做到这一点,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有“校内+校外,全职+兼职”的师资模式,互帮互助的形式,这是提供师资优化的较好模式。
以岗位为导向的教育,创业团队的组建要以岗位创业为导向,创业团队的组建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所学专业,考虑未来就业的相关岗位,以岗位为导向的教育涉及到教师、学生、学校和校外的相关企业等多方面的利益,实施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保证岗位教育是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岗位创业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让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学生潜心学习本专业的相关创业知识,既锻炼了自身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同时也巩固了所学的专业知识,并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真正成为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性、创业型的知识经济时代所缺乏的人才,成为有责任感和现代化技能的职业人。
创业教育需要相关政策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成功的创业教育可以开发和鼓励学生创业的激情,就业难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难题,毕业生日见增多,供大于求的状况导致很多的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创业教育需要政府的相关支持和鼓励,美国的创业教育发展相对比较好,创业型就业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美国就业政策成功的核心,创业型教育为美国培养出了一批创业型人才,解决了就业问题,使美国在知识经济时代持续发展,独领。想要提高中国的经济能力,教育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想要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形成浓厚的创业风气,这样才能解决社会关注的就业难问题,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品质。
高度重视学历教育而忽视甚至放弃了非学历教育,考试成了检验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成绩和学历能否真的能够衡量学生的真实能力,这是一个不攻自破的问题,关于非学历的教育而民营培训机构则在政策的引导下,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快速进行市场定位,迅速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培训项目,竞争能力与日俱增,品牌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已经成为非学历教育市场的主力军。忽视或放弃非学历教育市场,只专注于学历教育市场的这种发展结构将无法完成和服务于终身教育的任务。在现代应用型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中,必须打破办学结构中学历教育一枝独秀的局面,从重在高等学历教育向构建终身教育、全民学习的方向转变,实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同步发展,实现更加有效的服务于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功能。
结束语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从创业团队的组建开始。良好创业团队的实现,必须要求有良好的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围绕创业教育为核心,树立以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理论知识和创业的能力并重的大学生教育,创业团队的教育形式是一种最佳的锻炼方式,要将创业教育和创业团队的形式充分的融入现代的应用型高等教育之中,完善现代的教育,培养应用性、创业型的社会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邵波.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质属性[J].职教论坛,2014,13:9-13.
[2]魏春石.高等教育下创业团队建立与探究――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为例[J].职业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