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方茶文化论文范文

地方茶文化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方茶文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方茶文化论文

第1篇:地方茶文化论文范文

1.1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性

第一,以学生为中心,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程度、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自始至终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第二,以教师为主导,整体把握课程并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选修《中国茶文化》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每个学生家乡都有与茶文化相关的风俗习惯。每次开课的第一堂课,笔者以湘西苗族风俗习惯中与茶有关的婚俗以及湖南特有的虫屎茶等为例,亲身体会生活中的茶文化。

1.2体验式教学调动学生求知欲

一方面,在讲解茶的分类命名、茶的评鉴冲泡以及茶水礼仪等相关章节,笔者将代表性茶类和茶具带进课堂,并就每种茶和茶具的特点及用途当场示范“绿叶红镶边”、“三龙护鼎”和“凤凰三点头”等茶艺用语的真实含义;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随机抽取一种备用茶,推选代表初步判断茶叶品种和质量优劣,让学生对实物有切身的感性认识,增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收集地方名茶,或利用课余时间到各大商场、超市和茶叶专卖店收集茶样,或自行调研茶叶价格和消费水平等。

2教学手段改革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把《中国茶文化》课件中文字、图形、影象、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媒体信息数位化,并将其集成在一起,具有交互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在茶的分类和茶的冲泡技艺等章节讲授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穿插播放了教学短片“六大茶类”和“茶艺表演”等短片;在讲解茶文化在电影等艺术创作的作用时,以视频的形式展示了电影“绿茶”和“茶色生香”等片段中以茶为载体的艺术表达形式。以上多媒体技术将《中国茶文化》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3多元化考核体系改革

3.1课堂笔记与出勤

课堂笔记与出勤占总分的30%,其中课堂笔记随机检查2次,分优、良、合格和不合格4个等级,占总分15%;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5%,缺课3次以上者视为自动放弃该公共选修课。笔者每次开课的第一节课重点强调了课堂笔记和出勤的重要性,促使学生积极出勤,并及时总结、记录课堂上的知识点。笔者在统计《中国茶文化》课程出勤时,每缺一次课扣3分,平时成绩少于12分。

3.2课件制作与课堂讨论

课件制作与课堂讨论占总分40%。笔者围绕当前茶文化的动态,准备了“茶文化发展是硬件重要还是软件重要”、“茶文化与生活”和“茶与健康”等10余项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组内成员明确分工,任选一项议题课后搜集资料,整理并制作ppt展示汇报,最后根据每组汇报情况展开讨论。每组汇报计时5分钟,教师及学生评委根据课件制作和汇报情况综合打分。以上环节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3课程论文写作

课程论文写作对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自主查阅科研文献和培养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术等综合素质发挥重要作用。公共选修课《中国茶文化》课程论文的写作是考核学生掌握茶文化系统知识程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教师规定课程论文的框架,学生自主选题,教师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学术写作规范要求。笔者以“爱茶者说”、“品茶品人”以及“茶品人品”等立题,要求学生从中任选其一,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中国茶文化的理解,字数3000左右。以上课程论文写作部分占总分30%。

4结语

第2篇:地方茶文化论文范文

散落在我国各地的古村落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承载着我国农耕社会的生态记忆。我国古村落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2000年徽州村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以来,国内许多学者从建筑艺术、人居空间、历史文化、社会结构、保护与开发等方面对我国古村落进行了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学者逐渐意识到古村落旅游开发的重要性,包括李艳英的论文《福建南靖县石桥古村落保护和发展策略研究》,她认为,应深入研究村落的生长记忆、空间形态,从点线面等图形关系去研究村落的空间构成,并从中挖掘村落建筑特色、空间等内容。事实上,并非任何一个村落都可以称之为“古村落”的,古村落的“古”,首先,体现在它有五六百年以上的历史,其次,它应该是具有一定的建筑价值、景观价值和民俗价值。古村落文化遗产是一个庞大系统的综合体,包括具有历史学、人类学、美学、艺术价值的建筑物、遗址和文物等等的总和。

2 古村落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

“古村落是一个功能复合的多文化空间,它承载着生产文化、生活文化和精神文化,也传递着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是文化的历时性、共时性的统一,是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的集合体,也是生产、生活节律活动的承载地”。著名的古村落保护专家冯骥才认为,文化遗产既有物质的部分,也有非物质的部分,古村落就是这种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综合体,它既包括了以物质形式凝固下来的“躯体”部分,也包含了大量靠人的言行传承下来的“灵魂”部分。例如,生活的民俗、信仰的民俗、节日的民俗、婚丧嫁娶的民俗,还有各种各样的民族艺术,这些共同形成了一整套的地方风情。由此可见,古村落文化遗产既包含了具有显性化特征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包含了隐藏于物质文化遗产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 浮梁古村落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

江西历史文化悠久,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而掩盖在江西景德镇陶瓷文化光环下的浮梁古村落群不太为人所知,它主要包括瑶里、东埠、勒功、沧溪、江村、严台、磻溪、桃墅村等这些具有相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古村落。经过千年积淀的浮梁古村落文化遗产类型丰富,包含有多方面的内容,是很有价值的旅游资源。

(1)最具原真性的景观价值。浮梁古村落历史悠久,数目众多。其中,瑶里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沧溪村和严台村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浮梁古村落大多位于四面环山的自然环境中,陆路交通不便,相对闭塞,而昌江及其支流又把古村落和外面的世界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多样而又统一的自然环境空间布局。浮梁古村落远离市区,原真性十足。众多村落选址都依山傍水,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村中一山一石、一桥一水都如同一幅幅山水画,成为美好的自然景观。瑶里古时盛产制瓷原料——瓷石和釉料。所以,瑶里人们早在唐代就开始制作瓷器。有“瓷都之源”美称的瑶里古镇自古以来以瓷为业,发展了制瓷胎釉原料生产、水道运输等产业,至今保留了明清时期兴起的古码头,既有便于人们生活之用的码头,也有供瓷业运输的码头,这些都已成为瑶里古镇的特色旅游风光。此外,浮梁茶文化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朝,至今仍是重要的产茶区。这些茶园和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完美融合,每到采茶之际,茶园都是茶农忙碌的情景,构筑了天人合一的完美景象。

(2)技艺高超的建筑文化价值。游览浮梁古村落,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独特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徽派建筑群。由于景德镇地处赣、皖二省交界处,明清时期与徽商贸易往来十分频繁。因此,浮梁古村落群深受徽派建筑的影响,至今遗留下来的明清时期徽派古建居多,具有马头墙、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特色。浮梁古村落现存有大量的公共建筑,包括“一步岭”、“蜚英坊”等牌楼、“三贡坊”街亭和“严溪锁钥”、“朝水门楼”、“张水门楼”等门楼、理学祠、敦本堂、程氏宗祠、汪氏宗祠、张氏宗祠等公共宗祠。此外,民居建筑多是院落式建筑,建筑工艺精湛,雕刻技法更是娴熟。村落建筑中处处可以看到雕刻精美、具有传统吉祥文化寓意的砖雕、木雕和石雕等,装饰性强。这些珍贵的建筑遗存反映了浮梁独具地域性的建筑景观和历史风貌,成为浮梁古村落最具价值的旅游资源。

(3)丰厚的民俗文化价值。浮梁古村落内,许多居民仍过着朴素的农家生活,自给自足,多以茶叶为经济来源,为民俗、茶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可能。浮梁古村落文化底蕴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颇多,包括优美的民间传说、保留完整的姓氏族谱、浓厚的景德镇地方语言、著名的瑶里山歌、采茶歌、婚嫁习俗和节庆风俗等。例如,严台村的村名就有一个传说。相传东汉名士庄光因远离政治,避光武帝名讳,改名为严子陵隐居于此,与山水为伴,过着耕读和富春桥垂钓的生活,古村因此得名严溪。严台村在古代是茶叶贸易的中心地段,在景德镇瓷器艺术土壤中产生的茶文化形成了本地特有的瓷茶文化。其中,“天祥”茶号工夫红茶曾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太平洋地方博览会上获“巴拿马金质奖章”和奖状,其制作技艺堪称一绝,这些具有历史人文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待深入挖掘。

(4)独特的茶文化价值。浮梁产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代,是中国名茶和贡茶的重要产地,至今仍是我国重要的产茶区。瑶里镇被誉为“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严台、桃墅和潘溪均也是茶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古村落,生产茶叶的茶园占地面积很大,村民仍在进行茶叶种植和经营。浮梁茶文化影响下的种茶、采茶、品茶等作为特色旅游资源,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从2004至今,景德镇已在浮梁举办了九届“景德镇·浮梁茶文化旅游节”,以茶文化为契机,带动浮梁古村落当地的瓷文化、茶文化、民俗旅游项目的发展。古村落如同一 个博物馆,包容性强,旅游价值极高。因此,浮梁古村落的开发势在必行,目前,瑶里古镇已形成特色旅游景区。但是,开发的前提是保护,有形的物质文化遗存与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共同承载着古村落的历史记忆,我们只有在保护中适度开发,才能够保留这优越的自然风光和原真性的生活习俗为我旅游所用。

参考文献:

WALSH K.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past:Museums and

heritage in the post-modern world.London:Rout-

Ledge,1992.

第3篇:地方茶文化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茶饮”史话

 

茶与可可、咖啡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在这三大饮料中,只有茶的故乡在中国。种茶、制茶和饮茶都起源于中国。但茶叶在中国成为一种普遍的饮料,并进而走向世界却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岁月。

中国对茶的饮用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神农氏时代。相传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先祖神农氏创立了医学。为了帮助人们战胜疾病,他通过遍尝百草来识别和了解药性,寻找治病的药草。有的草会含有毒性。据说有一日他尝了72种毒草,中毒72次。但是他都通过饮用一种神奇的药草而化险为夷。这种神草名叫“荼”。“荼”就是后来的茶。茶在古代还被称为“茗”,“皋芦木”。从这个传说看,中国人开始认识茶树及其药用功能已经有5000余年的历史了。

从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我国先民发现茶也有二、三千年的历史了。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中就有了“采荼薪樗”的诗句了。意思是说农夫们采摘茶叶,砍柴为薪。世界上饮茶,种茶起源于中国,那么中国的茶树栽培和饮用又起源于那里呢?研究表明,它起源于巴蜀地区人文历史论文,即今天的四川一带。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认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东晋《华阳国志·巴志》上记载:“就丹、漆、荼、蜜……皆纳贡之。”意思是说古代四川向中原地区交纳,丹药,油漆、茶叶、蜂蜜等当地特产。从地名学来看,蜀国在古代又称为葭萌郡。葭萌是古蜀人对茶叶的一种称谓。因此葭萌郡的意思是茶郡之意,即生产茶的地方论文服务。历史记载,西汉时巴蜀一带便已经饮茶成风。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茶具出售。茶具的市场化正是茶饮普及化的表现,也是茶饮民间化、群众化的结果。

三国两晋时期,饮茶之风在中国的范围日渐扩大。特别是当时的文人更是把以茶待客作为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正是由于文人们的参与,中国的茶饮很快发展演变成茶艺,并进而形成独特的中国茶文化。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盛行,和尚坐禅破睡,饮茶发挥了独特的功效。因此各地的寺院开始大量种茶和饮茶。饮茶之风也就随之盛行开来,当时的人们称“茶佛一味”。唐朝时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顶峰,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也推动了茶饮之风在世界范围的流行和传播。世界历史上第一部,并且也是最重要的一部有关茶饮的学术专著,陆羽的《茶经》就在这一时期问世。为了纪念陆羽在推动中国茶文化方面的独特贡献,人们把“茶神”的桂冠送给了他,并将他供奉在官府的茶叶库和民间的茶肆之中。自唐以后,茶饮之风不但在中国大行其道,并成了人们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而且随着各国商人,使者纷纷前来唐朝进行商贸和文化交流,而将茶饮之风也带到了世界各地。中国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确切讲来应该称为“丝茶之路”,因为茶叶也是当时商贸交流的重要商品。中国的近邻日本茶道之风更是盛行。据说唐朝时日本高僧最澄来中国求佛,回国时将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进行种植并获得成功人文历史论文,从此日本人也开始有了饮茶的习惯,并将中国的茶艺技术发扬光大,形成了在今天仍然风靡全日本的具有大和民族特点的日本茶道文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中国人饮茶已不但是为了解渴、保健和提神,而是将茶饮当作一项高雅而又精致的艺术生活来看待。茶除了它的实用功效外同时也富有欣赏情趣,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能鉴别茶的优劣,更带有神思遐想和通过茶因所产生的情趣。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或浓或淡的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或与朋友对饮,不但能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还可以在细啜慢饮之中,得到美的享受,使精神境界提升到一种高雅艺术境界之中。正因为茶饮的这种功效它特别受到历代文人墨客们的青睐和追捧。也正是他们的参与,使茶饮已变成了国人的一种文化行为。品茶待客成了我们生活中一项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

第4篇:地方茶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观光茶园;景观设计;景观要素

“啜苦咽甘,茶也”,作为茶叶的故乡,茶树栽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饮茶风尚自唐代盛行,更有“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的说法,自古至今深受国人喜爱,茶的发展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今高速的城市化建设,使得城市的发展逐渐与传统的农耕文明相脱离,故而农业观光旅游日益兴起。

1观光茶园的简介

在农业观光旅游兴盛的潮流中,作为茶业新发展的观光茶园应运而生。观光茶园以传统的茶田为景观基础,满足茶叶种植的生产功能,并从形式与色彩上给人传播景观的美感,是一种强调景观视觉审美体验,在参与茶叶生产活动的同时开展休闲、娱乐、教育、旅游以及文化传承的农业景观类型。这样新型的茶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观光农业发展模式,对茶资源进行了多元化的利用与发展,有效的调整了传统茶产业结构,带动了经济生产的需求,促进了茶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光茶园有如下几点特性:1.1生产体验性茶叶生产是茶园的基本功能,观光茶园在传统的茶树种植与生产过程中强调可参与性,可以让人们体会茶叶种植、采摘、制作以及茶事活动,并从中获得农耕劳作的乐趣,拉近城市与自然的关系。1.2景观观赏性茶园的选址通常在自然条件良好的地区,茶田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在此基础上加入人工的规划与设计,使得茶园更有艺术观赏性,形成独特的茶园景观为农业观光旅游提供了发展条件。1.3休闲娱乐性观光茶园伴随农业旅游发展而来,在茶文化体验的同时具有休闲、度假、观光、游乐、购物等的综合旅游功能。可以让游客感受田园气息,从农田生活中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满足游客在高度城市化的现代生活中回归自然的质朴愿望。1.4文化教育性观光茶园让人们享受茶园景观风光之余,还感受了茶文化的魅力,是人们对于精神文明追求的体现。通过观光茶园可以学习到跟茶相关的知识,了解茶艺、茶道等茶文化艺术,对茶的物质文化发展起到传播与弘扬的促进作用。1.5生态可持续性观光茶园在常规的茶叶种植以外,重视整体生态环境氛围的营造,生物的多样性使得观光茶园有着良好的生态平衡,并且农业观光旅游的形式有助于带动绿色经济的发展,从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上都做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观光茶园的景观设计要素

观光茶园的景观营造是基于景观设计的要素来完成的。艺术的对茶园进行设计、规划与管理,借助科学的知识与文化的素养,运用生态可持续的理念对茶园的自然与人文要素合理的安排,最终设计出令人愉悦的观光茶园景观环境。2.1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自然要素2.1.1地形“相地合宜,构园得体”,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基础依托是地形要素。地形可以直接影响着观光茶园景观的美学特征、空间构成与空间感受。由于茶叶种植特性的需求,一般茶园多选择有地形起伏的山地、丘陵地形。“园地惟山林最佳,有高有低地,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地形变化丰富的山林地是自然天成的造园之选,有着自身独特的景观优势,因此只需对不理想的部分进行改造,结合茶园的具体情况设计观光景观。在地形起伏大的地方,借势造景,依附自然山体营造优美的观景区。相对平坦的地势则适合做功能性的景观节点,如茶文化广场,茶业科普园等。在对地形改造设计时尊重场地条件,以“师法自然”的态度结合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其他要素构成景观空间,尽量避免大规模的挖填方,合理的利用地形组织茶园排水,还可以考虑光照、风向、降水量等因素来创造茶园局地小气候。2.1.2植物植物是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景观要素,常与地形结合构成景观空间,营造出景观的生机活力与美感,观光茶园景观在植物配置上应该多元化的选择。茶树从尺寸上来划分可分为灌木、小乔木与乔木三类,设计可以依据不同类型的高度来配置茶树品种,能够丰富景观层次并且不同根系长度的茶树对土壤资源也能有效利用。在不影响茶树生长的情况下,适当种植一定面积的防护林,可以保育水土,也有利于局地小气候的形成以避免寒冷天气茶树冻害的发生。从景观效果上讲,也可以达到一定“障景”的功能,防护林有效的划分空间,控制了人们的视线,将所需的美景尽收眼底。茶树间可以套种经济林木,如柑橘、板栗、桃树、李树、柿树、橡胶树等,在视觉上制造出景观高差变化,也能增加农耕体验乐趣。茶田边缘可以种植一些农作物,最常见的是结合豆科植物种植,可以有效的增加土壤肥力,另一类就是种植油菜花等观花农作物,提升观光茶园的景观效果。2.1.3水体“悠悠烟水、澹澹云山”,水的融入会使茶园景色更加灵动活力,并且充满文人气质的山水画意情怀。茶园水景的设计可以增添景观的观赏性、体验性,还可以从实际功能上做到对局地小气候的温度调节,削减噪音、延伸空间感的作用。对于观光茶园水景的营造可以从水体的形态利用类型考虑。平静开阔的水面,如自然的湖泊、池塘,人工建造的水体面积则不宜过大,水体中可适当种植荷花、睡莲等观赏水生植物。在景观驳岸的处理上可以将自然驳岸与人工驳岸穿插设计,局部可以采用栈桥、亭榭的形式,注意水体倒影的特性,与茶田可产生呼应关系。对于流动的水体设计可以结合地形特征,在坡地的汇水处设计景观,以溪流、落水的形式将茶田多余的雨水有组织的排出,溪流两侧以自然边界为主,在高差大的地段可以用山石搭配植物设计景观叠水丰富景观空间。2.2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人文要素不同地域文化孕育着不同类型的景观,观光茶园的景观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还叠加了文化特性,在建设景观物质条件的同时还需满足游客在观光茶园游玩所需的精神文化需求。观光茶园景观的人文要素具体体现在建筑构筑物、景观道路与铺装、景观小品三个方面。2.2.1建筑构筑物观光茶园的建筑构筑物以服务性的公共建筑为主,如游客接待中心、茶业科普馆、茶文化博物馆等,通常作为观光茶园的核心功能区,因此设计时就不仅要考虑建筑的实用功能性,还需要结合茶文化设计建筑特色,体现与观光茶园主题的统一性。在水榭茶轩、林间茶室等观光茶园的小型构筑物设计时需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呼应关系,构筑物从形态与细部上可以利用茶文化元素来体现观光茶园的特色。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可以就地取材,使用竹、木、石材等乡土建筑材料,从实际上做到绿色生态设计。由于观光茶园具有的休闲娱乐性,为了满足游客的可游可居需求,观光茶园内可以考虑修建部分民居建筑,参考当地的建筑形式结合观光茶园特色,让游客可以更深入的感受茶园乡土风情。2.2.2园路、铺装园路是观光茶园交通流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主干道、次干道与景观步道,当茶园坡度大于8%时考虑以台阶的形式处理。观光茶园的主干道设计主要起引导与集散的作用,需要连接观光茶园的各个主要功能片区,道路宽度设计在5-8m,考虑为车行道。次干道道路宽度设计为2.5-5m,主要为游客进一步游览茶园提供交通道路。第三层次的观光茶园游园步道道路宽度设计为1.2-2m,设计可以借鉴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道路设计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紧密结合,步道、台阶、汀步、桥廊虚实变换,营造“曲径通幽”的景观意境。园内的铺装建议多采用质朴的自然透水性材料,如砾石、草木等,在铺装题材上可以选用与传统茶文化有关的元素符号,以增加观光茶园的文化氛围。2.2.3景观小品观光茶园的景观小品是表现茶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观光茶园内的雕塑、文化景墙等景观小品来体现茶诗歌赋、茶事名人、历史故事等,使得观光茶园景观在精神层面上能与游客有所互动,增加景观文化性的同时也让传统茶文化得到有效传播。此外,在观光茶园的座椅、路灯、垃圾箱等基础小品设施样式设计时也应当融入茶元素,体现观光茶园的主题性。

3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原则

3.1注重观光茶园景观的形式美观光茶园景观以农业茶田为基础景观元素,将茶田生产特色与自然景观因素结合起来,以简单的几何形态塑造了极具形式的景观美感。根据茶树的种植生长特性,茶田多以带状为单元分布模式,依附地形走势规则排列,在形态上组成曲线式、规整式等,形成连续、重复、渐变的茶田节奏韵律美感。在茶田与其他林木的组合中,高低的对比又形成了起伏、交错的韵律,增添了景观的空间动感。在色彩上,大面积种植的茶树决定了景观绿色的基调,茶田边缘的暖黄色调油菜花、豆科作物等可以适当的调剂观光茶园的景观颜色。此外,对于植物颜色的丰富可以采取点状装饰的方法,可以种植一些具有季节色彩变化的观赏性树木,如樱花、杜鹃、枫树、银杏等,使得观光茶园的景观四季不同,各有所赏,达到既有对比,又和谐统一的观光茶园景观效果。3.2思考观光茶园景观的文化性建设观光茶园景观还应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播性。茶文化的传播是观光茶园景观发展的精神层面升华,对于茶文化元素在观光茶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也是一种有效设计手段。观光茶园景观的文化传播多以旅游展示的形式开展,如举行传统茶文化节、采茶节等。此外,还可以思考延展观光茶园的景观茶文化体现方式:一是提炼茶文化符号,从图像形式上应用于观光茶园的景观空间中;二是从传统茶文化本身入手,结合观光茶园的景观空间的功能设计,在茶事文化上进行继承与发展;三是将传统茶文化体现在观光茶园的体验活动中,从衣食住行的日常方面潜移默化的向人们进行传统茶文化的传播。

4结语

长久以来人们对田园生活都有着一种向往之情,面对现代城市发展土地紧缺的情况,观光茶园景观的发展可以给忙碌的都市人带来多样的景观体验,同时也让茶园实现了生产与景观功能的促进发展,是一种健康的观光农业景观发展模式,对乡村与城市景观的融合发展做了有利的探索。

作者:米满宁 徐 瑞 单位: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第5篇:地方茶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本科 毕业论文 质量

毕业论文写作是高等院校本科生培养计划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与工科院校的其他专业相比,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学生的毕业论文的质量高低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毕业,更是对四年来所学知识的全面总结,也是对学生写作能力高低的检验。笔者通过抽样,对近年所指导、评阅的汉语言文学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调查研究发现, 从论题的选择、观点的提出, 到论据的运用、文字的表述, 问题多多, 不一而足。在毕业论文写作水平不断下降的今天,研究这个课题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南京林业大学2003——2008届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情况,针对毕业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一、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选题缺乏创新,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

与大多数高校相同,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专业的选题也是由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科目和研究方向,向学生提供选题的范围,然后教研室根据学号随机平均分配给指导教师。学生的选题主要侧重在新闻、公关、秘书、语言、文学、广告、文化等方面。2003——2008届论文共396篇,其中新闻类选题25篇,占6.3%;文化类选题23篇,占5.8%;广告类选题12篇,占3%;秘书类选题70篇,占18%;语言类选题38篇,占9.5%;文学类选题220篇,占56%;其他8篇,占1.4%。论文选题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结合秘书专业实际的很少。有的选题大而空,比如《周国平散文研究》、《浅析海岩小说的创作》、《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关于中国民营企业道德伦理的探讨》、《当代秘书素质要论》、《秘书美学浅谈》等,对于本科生来说,这些问题很难在8000字左右的文章中论述全面而深刻。有的选题虽有新意,比如《中国饮食类广告的文化内涵及其表现》、《秘书学研究现象新探》、《论秘书工作的管理效应》、《公共关系在企业秘书中的运用》等,但由于时间紧迫、资料查找困难、缺乏实践感性认识、投入写作精力不足等原因,泛泛而谈,缺乏说服力,影响了论文的写作质量。

2. 投入精力不足,抄袭现象严重

从六届学生的写作情况来看,因为选题陈旧,缺乏创新性,加上精力投入不足,每一届都有相当部分的学生的初稿抄袭已有的论文,而且屡禁不止。原文照抄的学生较少,大多学生将别人已发表的成果进行剪切粘贴、注水,拼凑为不少于8000字的论文。这些论文在指导老师的严格把关下大部分都被退回重写,如《浅论现当代文学创作中语言的突破创新与规范化》、《论李白诗歌中的送别情感》、《论中美文化下的姚木兰与郝思嘉》、《对解梦文化的思考》、《浅谈文学美与服饰美》、《试论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等。

3.论文写作格式不规范

规范的论文格式也是合格的毕业论文的要求,论文的标题、中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注释、文献综述、致谢等的撰写都要符合规范。比如《浅论古典诗词与阳羡茶文化》,这个标题有歧义,实际上作者主要论述的是阳羡茶文化在古诗词中的表现,标题可改为《从古典诗词透析阳羡茶文化》;英文摘要中语法、拼写错误很多;中文摘要中“本文”、“笔者”、“我”比比皆是,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残缺不全;有的正文通篇都用第一人称“我认为”,有的地方论述缺乏逻辑性与严密性,层次紊乱;错别字、病句较多;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注释不规范;小标题的序号标注欠规范、口语化严重;文献综述只是已有成果的综合,缺少评述等等。

4.口头表达能力欠缺

答辩主要是为了检验学生对论文的熟悉程度,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每届的答辩中,总有一些学生论文写得不错,但表达能力欠佳,影响了毕业论文的成绩。有的照本宣科;有的回答问题的时候抓不住重点,不能做到言简意赅;有的甚至因紧张而憋得满脸通红说不出话等等。这些对于文秘专业的同学来说,都是表达能力欠缺的表现。

转贴于

二、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

1.传统的选题方式缺乏科学性

传统的选题方式剥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他们将毕业论文写作等同于被动完成作业。另一方面,这种选题方式经常会使指导老师感到力不从心。比如研究外国文学的老师可能对武侠小说了解不是很深,研究文学的老师可能在语言学论文的指导方面也有困难,研究广告的老师对公关、秘书等领域也不一定有深入研究等等。

2.学生重视不够

从近几年来的写作实际来看,大部分文秘专业的学生不将毕业论文的写作当成毕业前的一个重要学习环节,他们不以为然,觉得写得好与不好都能毕业。有的学生甚至在写论文前没有进过图书馆,没有查阅过期刊;有的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不主动与指导老师联系;有的学生在交稿前几天才匆匆忙忙赶论文;有的学生认为答辩就是走过场,念念提要和目录,随便回答几句就行了。

3.就业、考研、考公务员与写作论文冲突

因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安排在大四,与学生实习、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在时间上发生冲突,部分文秘专业的学生将毕业论文看作就业、考研、实习的绊脚石,产生抵触的情绪。比如有的指导老师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催交论文时,有的学生竟然拒绝:“老师,我在外地,两周后才会学校。到时再说吧。”更有甚者给老师发短信:“我最讨厌做的就是这件事。”

4.语言表达的基本功不扎实

毕业论文的写作在人称、标题、摘要、关键词、标点、文献综述、序号标注、注释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缺少理论知识的指导和写作实践能力低。答辩过程中的结结巴巴一方面说明学生对论文研究与写作的过程不熟悉,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不高。

5.缺乏严厉有效的论文质量监控机制

对于不按时完成毕业论文或有严重抄袭现象的学生,学校应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处罚教育,否则会导致不良风气的盛行。事实上,很多学校考虑到学生的就业率和学生的前途,对学生采取过分宽容的态度。

三、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1.改革选题方式,将写作时间安排在大三

选题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将兴趣与专业相结合,尽量与指导教师的科研方向结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选题,教研室再根据学生选题方向确定指导老师。要选择可行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题目,尤其要结合文秘专业的实践。本科毕业论文之所以成为大学毕业生的负担,主要原因是毕业论文写作时间的安排不尽合理。多数学校都把毕业论文选题安排在大四第一个学期期末,把中期检查放在大四第二个学期也就是四月中旬左右,把答辩时间安排在五月底或六月初,而这一段时间正是毕业生实习或急于找工作的时间。面临当前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根本无暇顾及毕业论文; 就算考上研究生的学生也正忙于复试, 根本没有太多的精力写毕业论文。为避免写作时间与就业、实习、考研相冲突,将论文写作在大三即第五学期布置,在第六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任务书和计划书和论文初稿,大四主要完成论文的修改。这样错开时间就能避免写论文和找工作在时间上的直接冲突。毕竟大四第一个学期初的招聘会还比较少,毕业生还没有完全开始找工作,如果指导教师严格要求的话,毕业论文应该能够发挥它在锻炼学生能力方面应有的作用。   2.开设专门的论文写作课

文秘专业开设的写作课程主要有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新闻写作、广告文案写作,平均只有32课时。建议在大二增设毕业论文写作课与实习课,学时32,理论和实践各16学时,在学生理解论文写作理论的基础上锻炼学生论文写作实践能力,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训练,切实提高论文书面表达能力。在写作实践课上,可以通过演讲、主持、辩论、模拟答辩、模拟法庭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面试、答辩中能够从容面对,游刃有余。

3.完善论文质量监控机制

从大一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使他们明白为人为文都要诚实,这是道德的底线。让学生知道论文的剽窃与考试作弊一样会受到严重的处罚,并与学士学位的授予挂钩。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指导老师和学校教务部门要严格把好选题关、论文写作进度关、内容关、格式关,让学生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真正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论文完稿后可以借鉴南京其他高校的做法,利用图书馆论文过滤系统,如抄袭超过40%,论文即为不合格。尤其对初评为校优秀的论文,也应进行过滤,抄袭不能超过10%。对答辩中表现极差的学生要求二次答辩,如仍不合格,推迟毕业。

4.端正师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在毕业论文工作开展前,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端正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一方面,要使学生明确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毕业前学习的最后一关,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不少毕业生参加工作后接受实际工作,面临具体写作任务时,往往手足无措;甚至有些学生以高分考取研究生,撰写硕士学位论文时,连内容摘要、关键词、文献综述等都不会写,更谈不上内容的创新了,这些情况都与其大学阶段缺乏科学系统和实际的写作训练、忽视毕业论文写作环节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要让教师明确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是自己的重要职责,另一方面从富有创造性的学生身上,教师也能学到一些知识和技能,教学相长。

写作能力的高低对文秘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目前高校毕业论文整体水平下降的趋势下,结合各校专业实际,寻求解决的措施和有效的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第6篇:地方茶文化论文范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院校数量不断增加,这无疑给处于西部地区特别是贵州的高等院校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压力。无论在学生自身素质、办学条件,还是师资力量等方面,贵州的高等院校都与全国其他省份存在一定的差距。经济社会要发展,教育得先行,贵州要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抓好高等教育刻不容缓。

当前,如何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抓好贵州高等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指导贵州教育不断向前发展,是摆在各级教育部门尤其是各高校面前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

遵义师范学院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以“立足西部、服务山乡,推进‘强本增硕’、打造西部特色师院”为发展突破口,不断强化办学理念,丰富办学载体,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要求,扎实推进、务求实效,走出了一条“两欠”眢情下贵州高等院校特色创新的科学发展之路。

立足西部服务山乡

坐落在贵州黔北的遵义师范学院有着百年的办学历史,校园优美,设施齐全,教工达千,学生逾万,是贵州高等教育极其重要的一个因子,有“黔北教师摇篮”的美誉。

“如果将本科院校分为重点大学,老本科和新建本科三类,遵义师范学院不能与第一类相提并论,与老本科至今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在新建本科学校里,遵义师范学院由于地处西部难以与东部学校比高下,在西部又与四川、陕西、云南、广西等一些原来基础较好的新建本科院校有一定差距。准确地说,遵义师范学院目前的状况比那些升本后尚未通过教育部评估的院校强一点。”遵义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袁利民说。他告诉记者,目前学院落后的明显特征是师资队伍不强,科研水平不高,学科建设滞后。

“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发展,而且是快速稳健可持续地发展。”遵义师范学院院长周帆掷地有声。

遵义师范学院党委一班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立足自身实际,找准自身定位,通过调研、论证、甚至是碰撞和争执,最终达成一致,制定了立足西部、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培养西部山村教师为己任,以培养“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教师为特色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立足西部,服务山乡的发展路子。

据了解,遵义师范学院2001年由专科升为本科院校后,曾一度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盲目攀比老本科大学,过于注重学科的综合性发展,淡化了学校几十年为农村教育服务的优势。很快,他们发现此路不通,意识到作为一所地处西部山区的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在以往专科阶段已积累了培养农村初中教师的丰富经验,在当今农村中学急需大量合格本科师资的情况下,学院必须立足师范,服务新农村建设。

今年6月,遵义市湄潭县教育局面向社会公开招录28名往应届大学生,遵义师院22名2007届毕业生从省内外640多应考者中脱颖而出,占总录用人数的76%。

遵义县教育局局长贺孝忠说:“遵义师范学院有着百年师范办学历史,堪称教师摇篮。遵义县31个乡镇中学教师有60%以上是遵义师院的学生。遵义师院的学生有三大优点特别受欢迎,一是安心扎根基层,二是热爱教师职业,三是职业技能素质好。”

“强本争硕”拓展空间

“必须不遗余力地推进‘强本争硕’,只有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才有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才能真正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良性轨道。”遵义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袁利民说。

在推进“立足西部,服务山乡”的过程中,遵义师范学院以实际行动打基础夯实发展根基,一路走来可谓成绩斐然。然而遵义师范学院并没有“躺在成绩上睡大觉”,不甘心只做贵州高等教育的“小家碧玉”,而是站在发展基础之上继续推进和深化改革,致力于更高层次的发展,欲做全国高等教育的“大家闺秀”。基于此,院党委通过集思广益,再一次以开拓进取的发展思路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全面落实推进‘强本争硕’”的发展战略。

“强本”,即不断升华教学和教学管理改革,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本科专业人才;“争硕”,即以学科建设为基础,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着力建设重点学科,全面提高学院的科研水平,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提升教学,从而使学院达到硕士授权单位应有的水平。

“强本”方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并保证提高学生就业率;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加强课程建设,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研究,打造学生过硬的师范职业技能;大力加强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积极构建学生全面成才的教学体系……

“争硕”方面,整体推进学科建设;下大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始终立足本院实际,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创建自我特色……

袁利民说:作为高校,教学质量永远是其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提高教学质量,根本在于构建一个能使教学质量可持续提升的机制和体制。“强本争硕”工作方针正是立足于遵义师范学院的实际,构建学院教学质量可持续提升的战略决策。

主动出击“抢占高地”

今年5月,《茶的途程》暨贵州茶文化研究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在遵义师范学院举行。研讨会的成功举行,对于贵州茶文化的研究以及茶文化的开发利用,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同月,由遵义师范学院科研处牵头,联系化学、生物、计科等理科系和中文、历史等文科系,与湄潭茶业园区共同研发茶业园区的土壤、气候、茶种以及茶文化、旅游开发等,签订科研合同资金达140余万元。

6月,遵义师院又与遵义县翔辉环保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合作,共同申报了科研经费高达300余万元的关于电厂废渣环保处理的国家级项目。通过这样的合作,不仅做到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还大幅度提高了遵义师范学院自身科研能力,提升了学院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与此同时,遵义师范学院还与遵义市科技局联合,立项的“蜜蜂受精卵箱外保存的研究”、“遵义大白姜的脱毒培养及试管姜诱导技术研究”、“乌江网箱养鱼细菌性疾病的中草药防治”、“金属材料在贵州酸雨环境中的腐蚀规律及行为预测”、“魔芋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与试管种芋的诱导研究”等项目,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直接目标。

今年6月10日至13日,作为2009“感知多彩贵州”系列活动之一,遵义师范学院7名优秀学生在学院副院长岑玲、团委副书记唐露萍、团委宣传实践部副部长范星佑老师的带领下赴广州中山大学进行校际交流。两地大学生将在学习、生活、创业等方面展开交流和讨论,相互沟通、学习,促进共同成长、成才。

自今年3月11日全省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遵义师范学院启动以来,该学院的各类学术交流活动逐渐频繁起来,与社会各界签订的各类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科研项目也逐日增多,全院上下正不断掀起“交流热”和“科研潮”。

一段时间以来,遵义师范学院与其他很多高校一样闭门搞科研,与外界缺乏应有的交流联系,导致信息不畅,教师的科研成果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研成果仅仅体现为报刊上发表几篇论文,给老师来的实惠仅限于评职称,给学校带来的好处仅限于统计论文数量。与此同时,地方经济的发展又追切需要科学技术的指导,地方政府和企业常常舍近求远,花高薪到外地去聘请科研技术人才。

通过对突出问题的查找,对当前现状的深入分析以及对过去工作的不断总结和反思,遵义师范学院充分认识到,要实现学院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关起门来办学,应该主动地走出去,不断加强对外沟通能力。同时积极与地方合作,不仅服务地方经济,还能增加学院的科研经费,提升学院的科研能力,从而在日益激烈的高校竞争中抢占到自己的发展高地。

第7篇:地方茶文化论文范文

摘要:人类社会从原始的吮血为汤,生肉为食逐步发展为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中国人口味之杂,堪称世界之冠,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差异,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口味于地理环境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本论文重点分析了重庆地区的饮食文化特色,旨在通过对重庆所处地理环境的研究,丰富人们对重庆饮食文化的了解。

关键词:饮食文化;地理环境;重庆

一、重庆饮食文化

1.渝派川菜

川菜是全国菜系之一,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其发祥地主要是重庆、成都两地。重庆的川菜博采全国各大菜系之长,兼收并蓄,妙味无穷。其烹饪制法有30多种,花色菜品有4000多个,味型20余种,香型10多种。[1]现在,大多数重庆人的饮食口味可以归纳为“麻、辣、烫、鲜、香”五个字。这其中“辣”就不必说了,不过西南地区的饮食普遍嗜辣,而重庆的食物能够在其中独树一帜的原因,我想就在于重庆地区的饮食并不一味地追求辣,而是将麻和辣相结合,使得食物更加鲜香。正是因为口味重,重庆人到外地生活,普遍感到饮食不适,觉得外地菜肴不麻、不辣、不鲜,吃在嘴里没有味,引不起食欲。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聪明的重庆人对山城饮食颇有一番考究,他们通过各种烹饪手段调制出千变万化的菜肴,渐渐地为重庆的地方饮食创出了一些品牌,如:鱼头火锅、狗肉汤锅、芋儿鸡等。其中,正宗的川菜味道一般都较浓辣,一些滋补菜系还以中药材及花朵入味,味道相当特别。食客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选择。

2.重庆火锅

重庆火锅原本也属于川菜的一种,但说到重庆饮食,就不得不单独把它提列出来。重庆火锅绝对是偏执狂热的人文地理,由红油、红汤、大辣、中辣、微辣延伸到大麻、中麻、微麻锅底。外地人很不解,全国火炉的重庆八月,温度40度,但重庆火锅馆门庭若市,人们在空调室、电风扇下,夹起毛肚、鸭肠呼儿嗨哟地狂吞。火锅起源于重庆的码头文化。以前的码头工人工资低,工作劳动强度又大,于是工人们就去买江边屠宰场里难以卖掉的价格低廉的动物内脏,然后把所有的菜不计荤素,统统煮到滚烫的水中,而江边的风大,为了保持食物的温度,锅下始终烧着火。这就是重庆火锅的雏形。后来经过时代的发展,火锅在重庆越来越普遍,成为重庆市民的心头好。虽然现在全国也有很多各式各样的火锅,比如北方的涮羊肉、江浙一带的海鲜火锅,但是重庆火锅作为一个地区的饮食特色,对重庆地区以及重庆人的影响,是其它地区决不能达到的。重庆人喜欢喝着啤酒吃火锅,无论男女,一上桌的豪迈气势,会让看着的人也热血沸腾、跃跃欲试。

3.小吃文化

在重庆,风味独特、品类繁多的小吃是重庆饮食文化百花园中一簇芳香的小花。作为一个移民城市,重庆从来不排外,这一点从重庆的小吃上就可以看得出来。重庆众多的小吃并非重庆特有,而是外来移民落户后在重庆发扬光大的。如兰花豆干、吴抄手、伦敦糕等均来自外地,但这绝不影响重庆把它们当做自己土生土长的小吃;麻圆、包心小汤圆也是各地都有,但重庆把它当做自己的特产;米花糖、桃片虽然与别地有些差别却是各地常见的小吃,重庆人也敝帚自珍当个宝贝,凉面、豆腐脑更是南北均有的小吃,加工变化后就成了自己的东西。[2]重庆小吃兼收并蓄,不排斥、不拒绝,虽然来自异地,却能融合本地口味精心改造,创造性地形成自己的特色,成为本地名小吃。

重庆也有自己独创的小吃,比如口水鸡、担担面、酸辣粉、凉粉、冰粉、凉虾、油醪糟、怪味胡豆、颗颗香干、凉糍粑、白市驿板鸭、灯影牛肉、提丝发糕、熨斗糕、王记鸭子等。相对外来小吃,重庆原创的小吃个性分明与众不同。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味型特点,很难找出同类与之相较,真正体现重庆人的大胆创新与聪明才智。正是这些本土小吃与外来小吃,一起形成了重庆小吃独特的系列。

4.饮茶文化

饮茶习俗是古重庆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饮茶的方式,茶馆的情趣上都别具一格,吸引中外游客的兴趣,体现出重庆古老文化传统和迷人的魅力。抗战时期寓居重庆的一位作家在回忆战时陪部重庆的文章中说“领略巴黎的风情在咖啡馆,领略重庆的风情在茶馆。写重庆,不可不写茶馆。用盖碗泡茶,泡上一碗,三朋四友,躺在竹椅上谈夭,想谈多久就多久。”足见重庆茶馆浓郁的巴渝风情韵味,为海内外游客所赞赏。

坐茶馆是重庆人的生活习俗,家里有茶不喝,偏要到茶馆吃茶。追溯其源,除了自古沿袭的生活习俗外,与重庆地理、气候等环境也有密切关系。重庆地势陡峭,人们爬坡上坎,走得脚腿酸软;尤其是漫长酷夏炎热的气候,走得汗流夹背,口干舌燥,很自然想找个歇脚解渴的地方。往往在坡顶和石梯高处、转弯的街口就有供人歇脚解渴的茶馆。昔时整个重庆城没有公园(直到民国18年始有一处占地1200平方文“尺地寸天”的“公园”),茶馆就成为人们休想、散心解闷的好去处。重庆城市房民居狭窄,亲友来访,无法在家中接待,往往起身招呼亲友;“走,茶馆吃茶去。”以茶待友、以茶会友,促膝谈心,既体面又方便。泡上一碗茶,想谈多久就谈多久,花费无几,十分称便。如若进一步分析,重庆人的饮茶之风,与重庆爱摆“龙门阵”之风习密切相关。重庆人豪爽热情、幽默风趣、男女老少都喜爱闲聊,侃起来就没完没了。

二、重庆所处地理位置对重庆饮食文化的影响

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为长江与嘉陵江、长江与乌江汇合处。所以重庆历来是长江上游水路交通枢纽,江边码头林立,商船穿梭频繁,旅人来往如鲫。并且和香港、上海类似,重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移民城市,在重庆主城区中,祖辈为土生重庆人的比例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大都是广东、上海、江苏、安徽籍移民的后代,他们把各地的饮食及其习俗带到重庆,把一些本地不出产的外地农副特产运到重庆,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重庆的饮食文化。例如川菜的形成则与“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活动有关。明代末年辣椒传入中国后,正是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时期。辣椒从广东、湖南、贵州向四川传入,[3]而此时重庆仍隶属于四川,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湖广移民将其长于红烧、吃辣的风俗带入正是这种移民影响。

三、重庆气候特征对重庆饮食文化的影响

重庆的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夏天炎热,冬天阴冷,降水充沛,湿度很大。重庆人为御风寒,驱潮气,常吃辣椒,饮烧酒,久而久之,同样也养成了重辛辣的饮食习惯。重庆地区光、热、水、等气候条件优越,十分有利与动植物的生长,加上重庆地区地形复杂,从河谷到丘陵,从山脚到山顶,气候类型多样,适宜全国大多数作物生长,因此,重庆地区的物产十分丰富。重庆盛产各种农副产品,优势品种有生猪、柑桔和茶叶等。丰富多彩的名特食品、名优农副产品,为重庆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所以,重庆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其形成和发展,与重庆地区独特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丰富的物产及其鲜明的人文特征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赵正荣.重庆饮食文化一瞥[M].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

第8篇:地方茶文化论文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线索,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面向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通过开设这门课程,可以提升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高职传统文化课程的教育功能表现为: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国情教育,人文精神培育,思想道德教育。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展了一系列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实践:优化课程内容、推行多样化考核方式、构建立体课程体系及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等;提高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思想认识,丰富课堂形式,融入地方元素等;建立有高职特色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要通过讲授中国传统文化整体体系和内在,使学生准确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自身修养。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性、深刻性、传承性和独特性等特点,可以从多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内容进行分解。本文期望结合高职教育特色,展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分析。

2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分析

2.1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要改变之前只将传统文化课作为现行专业课程体系的补充模式,要将传统文化课程提升到整个课程体系的基础性地位。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仅开设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为主的理论课程,并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选择其中某些内容深入讲授,开设更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内容。西北大学在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中就形成了一套自己成熟的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哲学精神、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文化、中国宗教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传统文化课程是民族性教育的直接体现。哈佛大学通过一系列的道德推理和社会分析课程来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俄罗斯也将祖国史、俄语与言语文化作为大学的必修课程,这表明俄罗斯大学对本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传统文化课在我国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原因就是“重科技轻人文”的影响,认为只有理工课程才能生产实际效益,人文课程没有实用价值。但是,我们发现,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科技相融合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

2.2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

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主要由两种结构模式构成:一是以基础课与专业课为主的“实质构成”;二是以必修课与选修课为主的“形式构成”。本文主要从专业课程体系的“形式构成”进行分析与探讨。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优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可以设置专业必修课与公共选修课课程。高职大学生具有思想活跃等特点,但是缺乏一定的学习积极性与耐力,因此,结合高职教育对象等特点,可以设置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公共选修课,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本文在参考现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以中国传统文化必修课为主,以特色鲜明的选修课为辅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其中,依据高职教育特色,应重点关注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

2.2.1专业必修课为主。

专业必修课是教育人才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保证,可以满足学生共性发展的要求。比如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学生应该能够基本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及发展历程,儒、佛、道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古代宗教、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中国民俗文化等内容。无论是高等本科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都必须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理论知识。尤其针对高职学生缺乏自学能力的特点,更要制定详实、系统的教学计划,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新颖的教学方法增强高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的兴趣。

2.2.2重视公共选修课建设。

公共选修课是为满足学生个人兴趣与爱好,促进学生个性需求发展而自主选择的课程。提高公共选修课的比重,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课课程改革与优化的趋势。选修课是围绕专业必修课进行的有效延伸,可以扩展知识面,使学生深入掌握专业技能。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公共选修课课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面对高职学生兴趣广泛的特点,建设中国传统文化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尤为重要。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应该重点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建设。虽然选修课起着对专业课程的辅助作用,但是并不能随意设置,不能只追求课程的热点与新奇。高职院校学生容易对传统文化课程理论知识感到枯燥,发展特色鲜明的公共选修课尤为必要。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设置符合本校特色的公共选修课课程内容。由此,高职院校设置中国传统文化公共选修课要求如下:①强调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内在联系。公共选修课的设置要符合专业教学总体目标,使学生能够在专业理论基础上,通过拓展新的知识内容,完善巩固专业知识。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在打造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为主的基础上,开设了《文学欣赏》、《美学与艺术鉴赏》及《古代文学专题》等课程,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论文学知识内涵与表现形式的融合。②选修课设置可以结合地方特色。地域是孕育传统文化的摇篮,不同的地域延续着不一样的文化传统。赣南师范学院结合当地地域特点,开设了“中央苏区文艺研究”“、客家音乐”及“客家民俗研究”等课程,实现了地方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传承。③选修课设置应该注重专业背景。高职院校一般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强调专业技能。比如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欠缺人文素养,针对这一现状,可以通过设置具有人文特色的公共选修课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针对本院工科背景,开设了《中西方文化比较》、《茶与茶文化》及《诗词之美》等课程。

3结语

第9篇:地方茶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地域文化;环境艺术设计;教育

一、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现状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新了,人们对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环境艺术设计在市场的推动下飞速发展,这门新兴学科成为当前的热门专业之一,全国大多数院校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并且招生人数不断增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且不同类型的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办学模式大不相同:工科类院校侧重建筑空间与工程技术能力的教育,师范类院校则更侧重空间艺术造型和陈设装饰艺术教育。另外,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发展迅速,社会对于相关的人才需求也各不相同,不同院校所拥有的校园文化和办学条件也不一样。因此,我们提倡多元的、多层面的、富有地域个性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

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地域文化特殊意义

1.地域文化是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落脚点

环境艺术设计是强调多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的专业,目标是为人类设计舒适的生活空间。所谓生存空间,以人类日常生活的建筑内外环境为主。其中,建筑外部环境设计又被称为景观设计,“景观”一词由英文landscape翻译而来,英文landscape源于荷兰语landschap,意为“地区,一片土地”。其设计空间不是无限延伸的自然空间,而有一定的界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景观设计必须巧妙地结合选址,整合周边资源,推动景观生态建设。从传承地域文化的角度来说,人类所生活的建筑内外环境处于特定的区域中,该地区的文化与习俗也深受当地环境的影响,从而形成地方区域共同的审美倾向和文化特征,展现出鲜明的地方色彩。因此,不得不说地域文化是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落脚点,因为环境艺术设计最终会服务于某个特定区域,所以需要将该地域丰富多彩的文化以环境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反过来,地域文化也可在某种程度上促进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在更高层次上取得特色化、个性化的发展,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更优秀的设计人才。如,我国地域辽阔,北有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南有山清水秀的岭南园林,东有玲珑纤秀的苏州园林。位于不同地域的环境空间,也受到该区域的地域文化影响。将环境空间与地域文化结合,利用当地包罗万象的自然与人文要素,形成富有场地识别感的空间,这是长期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与自然环境的一种智慧的相处方式,形成了个人和民族的充满归属感的可持续发展场所。具体而言,当地自然与人文要素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依据和创意源泉,脱离这些因素或忽视这些设计经验是不可取的。另外,在当前如火如荼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部分人向往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的环境模式,其环境往往表现为对称大广场、人工湖、热带植物等样貌,一些设计师刻意模仿发达城市的环境设计,缺少对自身所处的设计场地的文化解读。

2.地域文化丰富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课程资源

导致目前城市环境设计存在雷同现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忽视培养本土设计师。本土设计师通常更熟悉地域文化、风土人情,面对城乡建设面貌雷同、文化差异缩小的问题,本土设计师的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如何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培养优秀的本土设计师是地方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需要解决的问题。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可以有计划地将地域文化引入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因为地域文化不但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意源泉,而且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可为其所用,使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具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如,教师可引导学生考察、调研当地的地域文化,并解读、归纳、发散这些地域文化特征,最终结合地域文化展开环境艺术创意设计。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培养高素质人才,还能够赋予地域文化更多的活力。地域文化是人们身边的一种特殊文化,包括村落文化、建筑(民居)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习俗等内容,从某种程度而言是该地区人们的乡音乡情、民族信仰。地域文化的特殊性就在于既丰富多彩又独一无二,既是一种民族力量,又是一种无形的地域资源,更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宝贵的课程资源,是地方院校有别于其他院校的一种特殊资源。另外,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引入对本土文化的深入关注,并使其得到批判性的开发和传承,可以让一部分人摆脱对环境艺术设计教育“AutoCAD+3dsMax”的固有印象,取而代之的是艺术基础和文化张力。而且,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融入地域文化以后,其教学将直接反映该地区的社会现象、经济特点、文化特征等内容,可以更有效地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与社会接轨,缩短毕业生适应社会的时间,提高学生的自信。

3.地域文化促进学生的创作兴趣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融入地域文化后,不仅加速更新了教育理念,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使教育回归本源、回归人。因为,地域文化是一种源于生活的本土文化,是学生在生活当中切身体会到的文化,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该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也有利于该地区的健康、和谐、快速发展。总之,地域文化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特殊文化,是一个区域的物质根源和精神的凝聚力,每个特定区域都有自己的本土文化,它涵盖了方言、戏曲、特色小吃、文化遗产、风俗等内容。这些内容反映了各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全球化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更应该培养学生立足本土文化、支持文化差异,引导学生用现代的艺术设计形式表达传统的地域文化,使地域文化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具体来说,传承地域文化并非简单地复制某个文化符号,而是通过教育的途径引导学生传递文化、解构文化,并能够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解读、传承、开发地域文化,使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既富有传统地域文化的归属感,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

三、传承地域文化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途径

1.激活地域文化情感

首先,地域文化是指不同地域的饮食、建筑、风俗、宗教、语言等内容塑造了该地域人们的感知和观念,从而体现出的地域性或本土化的文化,如北京的胡同文化、安徽的徽文化、苏州的文儒文化等。这种由文化形成的精神体验促成了地域文化情感。其次,激活学生的地域文化情感,并使学生将其运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中,是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要点。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按家乡分组,让其讨论,并引导学生通过图片、手绘、文字的形式,展示家乡的地标、饮食、风俗、地图等内容,最后以ppt的形式分组汇报,通过这种形式达到激活学生的地域文化情感的目的,并为下一步构建富有地域文化特征的环境艺术设计做好基础资料准备。如,某个信阳地区的小组选择以信阳毛尖茶的地域特征作为广场设计的着眼点,与信阳毛尖有关的缘起、种植、采摘、泡制、形态、色彩、推广等内容,甚至是信阳毛尖的神话传说、国外的茶文化等,都构成了其设计的基础资料,为后期创作富有生命力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开设地域特色的课程

地域特色的课程将本区域特有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通过课程的形式生动地展现在课堂当中,其特点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地域文化。如,作为中华文明之源的中原文化内涵丰富,拥有内敛圆润的瓷器文化、多元包容的民族文化、端庄秀丽的建筑文化、与时俱进的戏曲文化等。豫剧、汴绣、开封年画独具魅力,至今仍旧被众多爱好者喜爱。这些地域文化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而言既珍贵又独特。再如,作为毛尖的发源地,信阳素有“山水茶都”之称;不仅如此,信阳人文荟萃,在文化领域也有众多成就,如,信阳的罗山皮影、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楚风豫韵皖情,艺术特色鲜明,受到众多人的喜爱。这些地域文化艺术正是独具特色的教育资源、创作资源。信阳师范学院利用这一地域优势,开设了茶包装专题设计、茶展厅设计、信阳民歌鉴赏等特色课程,这类特色课程为学生打开了传承创新之门。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富有生命力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更应该饱含地域文化情感。通过激活地域文化情感,对地域文化进行解读,最终通过环境艺术设计的形式进行表达和展现,让人们可感、可触、可观、可听,这种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方法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还深化了人们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并达到了传承地域文化的目的。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16-GH-030);信阳师范学院青年基金项目(2015-QNJX-20150115)。

参考文献:

[1]林菁.关于中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现状的思考//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研究分会,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第三届全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