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惊蛰文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分类定点放置的重要性脑外急诊患者多,需护士密切观察病情的一级患者多,工作计划性时常被打乱,时常面对着应急的处理,对规范用药、高风险药、抢救用药、备用药的定点分类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极大地方便护士的操作,减少用药的差错。
1.2根据药物使用中不同的风险度,加注不同标识负责收药的办公护士在清点药物时应在高风险药物的盒子上用红色笔注明药物的名称,以提示使用药物的护士加强注意,护士在为病人使用此类药物时要悬挂科内专门制作的“特殊药物”标识并告之患者陪护。
1.3限量按要求储存,及时补充,严格交班对可能给患者造成不良损害的高风险药物,应根据病区的情况定量存储,对使用情况进行登记,严格交班,及时补充,对要求避光(硝普钠等)、低温(胰岛素,肝素钠等)保存的药物应按药物说明书的要求执行,以免影响药物的用药效果,从而保证用药质量和安全。
2严格核心制度的落实
2.1查对制度的执行在临床管理实践中,认真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可以有效防范和减少用药的差错发生。
2.2交接班制度的到位我们规定了不仅应重视白班早晨责任护士、护士长与夜班护士的交接,也应重视其他各班的交接班质量。护士长不定时到病区抽查夜班护士的交接班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不仅重视病情的交接,对特殊用药患者的穿刺部位、用药名称、剂量都要准确交接,要求加强巡视,及时观察到异常,给予妥善处理。
3加强静脉治疗小组成员的职责,分享经验教训
我科有2位高年资的护士为全院静脉治疗小组的成员,每月静脉治疗小组会召开一次会议,对全院静脉药物治疗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我们要求这2位成员应及时传达静脉治疗小组会议精神,指导科室成员在静脉用药中出现不良事件的处理,使患者的损害程度降至最低。
4营造安全文化,加强防范意识
4.1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强化用药安全责任护士长每月应组织科内护理人员学习与护理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把用药安全与全院的医疗护理安全紧密结合,将用药安全纳入护理目标管理,对薄弱环节、重点人群应特别关注,通过教育,使大家明确:用药安全,我之责任。
4.2认识用药风险,鼓励药物不良事件报告
4.2.1识别风险,共同参与神经外科患者由于其专业的特点,患者静脉用药的长期性、多样性、高风险药物的常规使用、患者表达能力的丧失等因素导致了用药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护士应予以识别,不仅提醒自己重视,也应履行好对患者及陪护的告知义务,让患者也参与用药的安全注意。
4.2.2鼓励用药不良事件的报告,促进静脉用药的安全应完善用药不良事件无障碍自愿上报系统,建立无惩罚性的文化环境,对护士而言,可以正视用药过程中的不良事件,不会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采取隐瞒不报态度,从而能及时上报用药不良事件,管理者将上报信息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防治同类不良事件再次发生,促进静脉用药的安全。
5正确选用静脉用药穿刺工具
为了减少静脉用药过程中的风险,应尽量少用头皮钢针,选择静脉留置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必要时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对静脉用药时间将超过一个月的患者大力推行使用PICC,以防止药物外渗可能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和损害。
6合理安排人员,建立预警机制,保证静脉用药的安全
6.1有效利用人力资源护士长应有效利用有限的人员,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热情,人员搭配合理,各班人员岗位责任明确,薄弱时段增加人力,弹性排班,有效保证静脉用药的安全。
6.2建立预警机制护士长应通过多渠道的教育提高护士对静脉用药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来规范护士的行为,对发生用药不良事件报告程序给予公示,让每位护士了解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是难免的,一旦发生,应正确面对,积极处理,从而真正做到有效防范,保证神经外科静脉用药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郭颖,徐连文,冯丽芳,齐宏亮.高警讯药物在内科系统的安全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310-311.
哪个上回?
我也忘了,时间太久了!
相声《满腹经纶》中苗阜调侃:我这个心中非常地上下;
(旁边的王声发言了:苗老师,您是不是想说“忐忑”?
苗阜:啊!一上来就丢这个丑,我这个文化“造指”****
王声:文化“造诣”,您能用这种词就用这种词,不能用最好说大白话!)
那位说了:伟哥,您今儿个不是要跟我们聊经销商接新品牌的事吗,怎么说想相声来了!
别急,别急!《满腹经纶》是我听过的相声中最好笑的一段,真的没有之一。
我坐在电脑前打这段文字时,脑子中居然不由自主地想到这一段,写下来,搏君一笑,您贱笑贱笑啊!
伟哥这两个月马不停蹄地流窜于华南一带,每天是:起的比鸡早,睡的比“鸡”迟!
你懂的!
拜访了几十位经销商,通过与这些经销商的沟通和交流,不管生意有没有做成,感觉是受益非浅。
其中一个话题就是:新品牌,接还是不接?
各位容我掉一下书袋子,拽两句英文,都怪我小时候读书太好,一张嘴就忘不了 :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这是莎翁老先生最著名的某段台词,翻译成咱汉语就是: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大问题!
套用到经销商这里,那就是:接新品牌,还是不接,这是一个大问题!
一、经销商为什么要接新品牌?
1、终端卖场的需要:
目前这零售渠道日子也不好过,您没看2015年的财报一出来,基本上是“一家欢乐几家愁”吗。除了大润发日子过得好点,其他家过得都忒惨了点!更别说那些中小超市了。
所以这零售卖场也在不断地需求新品牌,来提升自己的生意!
就拿我接触到的经销商来说,零售卖场有找他们要男士品牌的,有找他们要孕妇品牌的,也有要找他们要进口品的,等等等等。
这说明终端卖场也在主动寻求变化以适应眼下越来越恶劣地竞争环境!
2、消费者的需要:
但更深层次地是消费者的需要;
今年是2016年了,90年出生的正常来讲都已经大学毕业3年了。
他们的思维方式、对产品的要求、对品牌的要求、接受信息的方式都已经发生了让人瞠目结舌地变化。
伟哥自认为还年轻,那天走到贵阳的某间大卖场,给人叫了声“大叔”!呵呵,呵呵!
不服不行!
这些新成长起来的消费者倒逼着经销商要不断寻找新的品牌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3、经销商自身发展的需要;
新品牌有可能是经销商二次创业的好机会。
只会做成熟产品的经销商是不行的。真正能体现你能力的,是给你一款新产品。在差不多的市场起点下,你和其他经销商比,做的怎么样?
反过来,一个善于推新产品的经销商,无论在策略、管理、执行、应对竞争方面,一定有过人之处,成长的机会就会越多!
二、接一个新品牌的步骤
1、自身情况分析:
这一点不用多说了,量力而为,量体裁衣,有多大碗咱吃多少饭!
2、某位经销商老板每次接新品都会召集内部员工进行新品引进讨论会。
在会上,老板不对产品表态,完全随着各位员工发言,且是按照事先设定的不同层面先后提出意见和疑问,经常会引起内部争论。
这样争论的好处就是能把大部分的问题都争出来,在分行分别摆出来逐一分析,在基本有个内部意见后,
3、再把让员工把新产品的样品资料送到一些有代表性的批发商或是终端客户那里去进行客户评论。当天下班时,大部分员工还可以带一些新产品的样品回家,通过员工的家人来从完全消费者的角度进行评估,
4、最后汇总多方意见,再来权衡评估这个新产品是否要引进。
三、重磅:经销商接新品牌必须考虑的几个方面
看到这,是不是有打磕睡的?!
重磅来了,这也是今天最想跟大家分享的。
经销商新品牌先要抛开不切实际地幻想,别总想接一个新品牌,得起码有以下几点:
品质好、
价格低(最好是能象大宝一样天天见)、
政策好(最好有10%-20%的返点)、
空中有广告、
地面有团队跟进、
有铺底、
全额报销进场费。
什么,没有以上的特点,厂家都不好意思出来跟人打招呼!
伟哥从小就有一个宏大的愿望,一定要找一个“貌赛天仙、家财万贯、温柔贤良、学贯中西”的老婆,后来真有人给介绍了一下,以上几点都能满足。
结果:人家看不上我了!
这就像有人给你介绍对象,说这个女孩子样样都好:身材好、年纪轻、相貌美、脾气好、家庭条件好、父母好相处、房子车子都有了~~~~
你会想到什么?
条件这么好的怎么还没嫁出去?
您东莞回来的吧?
以前我在拜访一位经销商时,这位经销商朋友告诉我他们接新品牌主要考虑三点,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市场拜访,我完善了一下,把它总结成8点,经销商在接新品牌时从这8点来考虑,可能新品牌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1、厂家老板
这个品牌的老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不要看操盘手!
道理很简单:如果这个所谓的操盘手不能符合老板的做事风格,掉是尽早的事!
别谈什么企业文化,您就看老板的性格,看老板在行业的口碑!
老板的性格就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上的行为!
操盘手改变不了老板的性格。
打工的想跟资本家斗,小子,你还没睡醒吧!
在这里,我得特别感谢我之前的一位老板,这是一位让我非常敬重的人。现在虽然离开那家企业了,但不管走到哪个经销商那里,我总是不停地宣传这家公司的品牌是如何如何地好,可以作为重点来推,等等。
认识我的都知道我说的是哪家企业、哪位老板!
2、产品品质
一个品牌能否有长久的生命力,品质是关键!
尤其是在这个“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的时代!
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
但遗撼的是,好多经销商朋友一方面也知道这一点,一方面双犯上面我所说的毛病。
“你的产品价格太贵了,别的品牌是什么什么价格。我这消费者可能买不起”等等
3、品类补充
岂止消费者在“用品类思考,用品牌表达”。
经销商在决定接不接一个新品牌时,也要首先考虑到这个品牌是属于哪个品类,对我有没有互补作用。
如果是老品类,那这个品牌在我这又和我已经有的品牌有什么不同。
如果是全新品类,那就有可能创造全新的价值,但关键是这个品类是不是真的细分,还是伪品类。
4、品牌定位和品牌战略
刚说了“以品类思考,以品类表达”,经销商要与厂方的人员沟通,明确这个品牌的品牌定位是什么?有没有竞争力。
围绕品牌定位的资源配置又是什么,也就是品牌战略是什么。
有品牌定位不一定做得好,但没有品牌定位一定做不好!
这里又要特别注意:品牌定位与品牌战略一定是简单、清晰、易懂。让人听了以后恍然大悟:我们就是这么做的!而不是几十页的PPT详细我们的品牌战略是什么。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了。
5、厂家政策
厂家的政策是怎么样的,有没有吸引力!
和经销商已有的品牌相比较,有多大的差别!
如果利润率低,那这个品牌的周转率怎么样?
6、动销方案
赚多赚少都没关系,但这个品牌怎么在市场上动起来?
这是我拜访经销商,大家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
7、样板市场
这个新品牌有没有做得比较好的市场?
样板市场如果做得好,就具备了向外扩张的基础。
就好象一个经销商对我说:你们这个品牌在二十多年来就做了一个省,这一个省的销售回款已经比其他品牌所谓做全国市场的都多了,那你们已经具备了冲向全国市场的能力了。
8、业务素质
再好的产品是也是靠人做出来的。观察这个品牌的厂家业务人员的素质水平。
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有共识,在这不再啰嗦!
四、经销商应该怎样对待上门来寻求合作新品牌厂家的业务人员?
这个话题似乎不太方便说,因为每个经销商的性格不同。
但我有两个例子来表达一下我的观点:
第一个例子:一位我非常尊敬的经销商老大哥,在行业内的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在我第一次拜访他时,他请我吃饭。席间他说的一番话我至今记忆犹新:不管是哪个厂家、哪个品牌的业务人员,打电话打到我这来,不管他是直接找过来的,还是打着是谁谁谁介绍来的,只要我有时间,我就会见他一面,时间允许请对方吃个饭。当然能不能见第二次面就看具体情况了。因为我以前也做过业务,知道都不容易。
第二个例子是从网上文章看来的:某位经销商对公司内部管理的井井有条,可以抽出大块的时间来接待各个厂家的业务人员,当然也包括新品牌的业务人员。在办公室里,茶水等热情地接待,以至于各个厂家的业务人员都喜欢到他办公室喝茶,给他提供了大量的市场上的信息,对自己的生意帮助也很大。
五、当一个新品牌找到经销商时,注意了:不是你的朋友,就是你的敌人!
一个新品牌找到经销商,你没接,就有可能被你的竞争对手接了,你的朋友就变成你的敌人了。
关键词:强度折减系数 边坡稳定 屈服准则 误差分析
自弗伦纽期于1927年提出圆弧滑动法以来,至今已出现数十种土坡稳定分析方法,有极限平衡法、极限分析法、有限元法等。不少研究表明,各种方法所得稳定安全系数都比较接近,可以说,这些方法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精度。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长足发展,基于有限元的折减系数法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备受重视。与极限平衡法相比,它不需要任何假设,便能够自动地求得任意形状的临界滑移面以及对应的最小安全系数,同时它还可以真实的反映坡体失稳及塑性区的开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已有很多学者对折减系数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1,2,3],并在一些算例中得到了与极限平衡法十分接近的结果。但总体说来,此法仍未在工程界得到确认和推广,究其原因在于影响该法计算精度的因素很多,除了有限元法引入的误差外,还依赖于所选用的屈服准则。
此论文的目的有两点:(1)力图全面分析屈服条件和有限元法本身对折减系数法计算精度的影响,并提出应选用何种屈服准则以及提高有限元法计算精度的具体措施;(2)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对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影响最大的4个主要参数(H坡高、β坡角、C粘聚力、Φ摩擦角)对折减系数法计算精度的影响。从以往的计算结果来看,严格法(Spencer)所得稳定安全系数比简化Bishop法平均高出约2%~3%,而通过106个算例的比较分析,表明:折减系数法所得稳定安全系数比简化Bishop法平均高出约5.7%,且误差离散度极小,可以认为是正确的解答[4]。这有力地说明了将有限元折减系数法用于分析土坡稳定问题是可行的,但必须合理地选用屈服条件以及严格地控制有限元法的计算精度,同时也表明:有限元折减系数法所得安全系数稍微偏高,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1 折减系数法的基本原理
Bishop等将土坡稳定安全系数F定义为沿整个滑移面的抗剪强度与实际抗剪强度之比,工程中广为采用的各种极限平衡条分法便是以此来定义坡体稳定安全系数。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数法的基本思想与此一致,两者均可称之为强度储备安全度。因后者无法直接用公式计算安全系数,而需根据某种破坏判据来判定系统是否进入极限平衡状态,这样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定的人为误差。尽管如此,仍发展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平衡判据,如:限定求解迭代次数,当超过限值仍未收敛则认为破坏发生;或限定节点不平衡力与外荷载的比值大小;或利用可视化技术,当广义剪应变等值线自坡角与坡顶贯通则定义坡体破坏[3]。文中平衡判据取:当节点不平衡力与外荷载的比值大于10-3时便认为坡体破坏。
有限元折减系数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土体参数 C、Φ 值同时除以一个折减系数 Ftrial,得到一组新的C′、Φ′值,然后作为新的材料参数带入有限元进行试算,当计算正好收敛时,也即 Ftrial再稍大一些(数量级一般为10-3),计算便不收敛,对应的Ftrial被称为坡体的最小安全系数,此时土体达到临界状态,发生剪切破坏,具体计算步骤可参考文献[2],文中如无特别说明,计算结果均指达到临界状态时的 折减系数。
[关键词] 脑梗死;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尿酸;同型半胱氨酸
[中图分类号] R74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3(a)-005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ic acid and homocysteine level and carotid artery plaque st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108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une 2015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stable plaque group and unstable plaque group according to results of carotid artery ultrasonography.The level of uric acid and homocysteine were deceted by extrecting patients′ venous blood and then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dnce rate of unstable plaque among 108 patients was 38.0%,the averge level of uric acid and homocysteine was respectively (330.94±88.21) mmol/L and (16.92±4.60) μmol/L.The level of uric acid and homocysteine in unstable plaque group was the highest,which was respectively (373.13±81.37) mmol/L and (20.25±3.12) mmol/L;The stable group was followed respectively(326.79±74.46) mmol/L and (16.57±4.03) μmol/L,and the non-plaque group was the lowest,which was respectively (285.31±85.64) mmol/L and (13.35±3.75) μmol/L(P
[Key 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Carotid artery plaque;Stability;Uric acid;Homocysteine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已有证据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损是导致急性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原因,并对患者的预后产生重要影响[1-2]。易破损的斑块是指有破裂倾向、易导致血栓形成和(或)进展速度较快的斑块,也被称之为“不稳定斑块”,因此,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既往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研究多集中于血脂代谢异常和血糖升高,而对于尿酸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报道较少[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尿酸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结合颈动脉超声检查,探讨血尿酸和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诊疗的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1例,女性47例,年龄44~88岁,平均(66.04±9.18)岁,血栓形成性梗死51例,栓塞性梗死38例,腔隙性梗死1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4],并均经MRI和(或)CT检查明确为新发缺血性脑梗死。排除标准:①痛风、糖尿病酮症、恶性肿瘤、急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可能影响血尿酸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者;②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周围血管性疾病等有明确栓子来源者;③近期有外伤、手术或脑出血者;④服用叶酸、避孕药及正在应用胰岛素者。
1.2 检测方法
1.2.1 颈动脉超声检测 常规检查双侧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部和颈内动脉,二维图像观察血管壁、血管内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有无斑块形成等参数。操作规范及诊断标准参照参考文献[5]。斑块超声诊断标准:IMT>1.2 mm为斑块形成,斑块质地与周围组织相比呈低回声,形态不规则,向管腔突出者为软斑;呈强回声或中回声,且表面光滑、边缘清晰者为硬斑;呈混合回声,同时存在软、硬斑块者称为混合型斑块。硬斑为稳定性斑块,软斑和混合性斑块为不稳定斑块[6]。
1.2.2 血尿酸和同型半胱氨酸检查 所有患者入院后第2天清晨抽取空腹8 h后静脉血标本5 ml,采血后2 h内送检验科,采用西门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酸水平,其中,男性≥420 mmol/L,女性≥360 mmol/L诊断为高尿酸血症;通过同型半胱氨酸分析仪及其专用配套试剂,采用高效相色谱分析法测定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15 μmol/L判断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所有操作均由同一组专业检验师完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108例患者中,发现颈动脉斑块者73例(67.6%),其中稳定斑块者32例(29.6%),不稳定斑块者41例(38.0%),无斑块者35例(32.4%)。
2.2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血尿酸和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相关性
108例患者的血尿酸平均水平为(330.94±88.21) mmol/L,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平均水平为(16.92±4.60) μmol/L;各组的血尿酸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结果见表1。
2.3不同水平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的不稳定斑块发生率的比较
108例患者按照高尿酸血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诊断标准分为伴有或无伴有两组。其中伴有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不稳定斑块发生率(54.0%)显著高于无伴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29.6%)(χ2=6.188,P =0.013);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不稳定斑块发生率(52.2%)显著高于无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12.8%)(χ2=16.385,P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己被公认是引发缺血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其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内皮细胞的损伤,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而斑块形成是动脉血管对内膜损伤作出反应的结果[7]。颈动脉斑块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明显特征,其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斑块的稳定性与其性质有密切关联,斑块内是否出血、表面是否规则、有无溃疡或血栓形成等,都直接影响斑块的稳定性。典型斑块由纤维帽和脂核组成,斑块内脂质核心所占的比例越大,纤维帽越薄,越易发生破裂,斑块越趋于不稳定[8]。不稳定的斑块易脱落和(或)破裂,产生栓子或形成血栓,进而堵塞远端血管。
尿酸是体内嘌呤类物质被分解代谢后产生的弱酸性结晶状化合物,当体内代谢异常导致尿酸形成过多或出现排泄障碍时,可导致血尿酸含量升高。相关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缺血性脑病呈独立相关的关系[9],但高尿酸血症与动脉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参与氧化应激,引起脂质的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从而加快动脉斑块的形成;②尿酸在代谢过程中伴随有氧自由基产生,可直接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引起局部血管炎症反应;③尿酸盐结晶并沉积于血管壁,可进一步激活血小板,通过释放5-羟色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导致血液凝固性增加,促进血栓形成;④通过刺激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释放蛋白酶和炎症介质,促使血管平滑肌增生导致血管狭窄;⑤降低血中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浓度,氧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10-11]。
多项研究结果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12-13]。同型半胱氨酸又称高半胱氨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是一种含硫氨基酸,也是腺苷蛋氨酸水解反应的产物,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很低。同型半胱氨酸在代谢过程中易发生自身氧化,引起过氧化物、氧自由基生成增多,损害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破坏内皮细胞再生能力;还可以增强血小板活性,促进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破坏血管内凝血-纤溶平衡,增加纤维蛋白原生成,促进凝血及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14]。另有研究显示,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可促进其内部形成巯基内酯,与低密度脂蛋白相结合形成复合体,进而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促进平滑肌增殖,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15]。
本项研究结果表明,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出现不稳定颈动脉斑块的患者的平均血尿酸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高于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进一步分析表明,随着血尿酸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升高,不稳定斑块的发生率也显著提高,说明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不稳定斑块的发生与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伴有高尿酸血症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出现不稳定斑块的风险要高于尿酸或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低的患者。因此,应用干预高尿酸血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药物对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敏,辛小燕,杨健,等.急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8):830-832.
[2] 裘丽红,李武艳,李晓娜,等.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8):27-29.
[3] 董亚贤,尧慧燕,石红婷,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5, 23(7):717-721.
[4] 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3.
[5] 华扬,高山,吴钢,等.经颅多普勒超声操作规范及诊断标准指南[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8,5(2):2-6.
[6] Naghavi M,Libby P,Falk E,et al.From vulnerable plaque to vulnerable patient:a call for new definitions and risk assessment strategies:Part Ⅰ[J].Circulation,2003,108(14):1644-1672.
[7] 吕芳,马维青,王国娟,等.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2,20(2):192-193.
[8] 于明月,牛慧敏,刘欣,等.斑块稳定性和血脂水平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J].医学综述,2015,21(1):192-193.
[9] 李治鹏,梁利波,陈程,等.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塞发病的相关性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6(5):744-746.
[10] Krishnan E,Pandya BJ,Chung L,et al.Hyperuricemia and the risk for subclinical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Cdata from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J].Arthritis Res Ther,2011,13(2):R66.
[11] 张艳梅,刘太珍,田军.血清尿酸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的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8):878.
[12] 陈国栋,刘兵荣,肖瑾,等.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4,21(1):32-35.
[13] 杨丽娜,李鹤松,杨昕,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34(10):1012-1014.
[14] 何晟,柯开富.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卒中[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2,20(7):53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