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阅读论文范文

阅读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阅读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阅读论文

第1篇:阅读论文范文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别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议论文阅读的要求,也是中考议论文阅读考查的能力要求。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考语文试题中议论文的命题受到重视,笔者统计了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考查课外议论文阅读的占70%左右。考查的内容除议论文的文体阅读能力外,更注重学生综合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考点详解】

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对于议论文阅读能力的考查,除了议论文文体所特有的知识点外,还考查非议论文文体的有关考点。议论文文体阅读能力的主要考点有:⒈论点的辨析、判断、提取、归纳;⒉论据类型的认识、分析、补写;⒊论证方法的辨识、理解;⒋论证结构的理解;⒌议论文语言风格的体会。非议论文文体阅读能力的主要考点有:⒈考查搜集、提取信息的能力;⒉理解、概括文章的内容;⒊考查把握句子、段落的过渡、衔接、呼应及其作用的能力;⒋考查评价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考向预测】

在今后的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试题的设计上,将会更加贯彻新课标理念和精神。“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等理念将进一步在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中体现出来。今后,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的命题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1.文本材料注重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的渗透。从近年的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试题看,其文化内涵已融入到阅读材料中。选文力图反映时代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注重对学生在思想教育、品德教育、人生观教育等方面的引导。

2.重视基本阅读能力,兼顾文体阅读能力。近年中考议论文阅读题的设计,都注重了对基本阅读能力的考查,有的地区议论文阅读设题几乎都是基本阅读能力。可以预见,今后的中考议论文阅读题对基本阅读能力的考查比重将会加大。考查文体阅读能力,主要是考查运用文体知识阅读议论文的能力,直接考查识记、判断文体知识的题目将会很少出现。

3.更加强化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悟是阅读的出发点和归宿。突出考查整体阅读能力,有助于改变阅读教学中片面肢解课文和机械训练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议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心论点,即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持的见解和主张,也包括对文中某个观点的理解。②对文章思路的理解。文章思路是作者运用材料布局谋篇,表达主题的思想轨迹。议论文的思路理解主要体现在论证方式、方法的考查,论述层次的划分等。

4.试题的开放性将会增加。近几年在中考中不断增加开放性试题。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主题,是教育肩负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开放性试题承载着创新的火花,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开放性试题既有开放的一面,立足于“灵活”,留给考生广阔的思维空间,使考生能够充分张扬个性,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也有限制的一面,即关于内容、形式等,提出显性或隐性的要求,成为评定答案的重要依据。总之,随着中考语文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外议论文阅读的考点将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复习时,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感悟,用议论文的相关知识点去解读议论文,用精读和略读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宽自己的视野。

【解题指导】

1.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

在议论文阅读中,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词语:①体现作者观点的词语;②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③反映深层次含义的词语;④反映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⑤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阅读议论文,就要抓住这些关键性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反复琢磨。好的议论文,不仅能以理服人,而且能以情动人,具有强烈的感性色彩。其中的语言饱含感情,掷地有声。仔细体味这样的语言,作者的见解、主张就会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同学们在品味词语含义时,容易停留在一般理解的浅层次上,导致词义理解的不完整或表面化。正确分析关键词语的含义,“在文中”是关键,词不离句是理解词语的基本原则。联系语境,从作者的思想倾向、词语的感彩、语体特点、风格特点等方面揣摩才能准确解释词语的含义。体会词语在文中的作用,具体地说,就是思考“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 ?这个词好在哪里?不用行不行?”对于使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的词语的理解,则需要弄清手法上的特点,进而借助前后文来界定该词语的含义。

2.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关键性语句,就是文中对表述内容、点明(暗示)中心、表达情感起重要作用的语句,如中心句、过渡句、照应句、总结句、抒情句、议论句等。关键语句往往带有画龙点睛的功效,找关键语句目的在于找出“画外音”,挖掘深刻含蓄的思想内容。

阅读议论文时,孤立地理解语句特别是关键性语句,是不能正确把握句意的,只有将关键语句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深刻含义才会浮出水面。一是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理解整个句子的含义。运用分析词义的办法,联系整个句子甚至全文中心,分析词语的作用,说明句子所表达的含义或思想感情。二是根据修辞方法来理解。先弄清楚该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然后根据这种修辞的特征、功能,结合具体语境,琢磨、分析句子所表达的是什么含义,有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摘取或归纳论点。

论点,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基本观点,也是文章阐述的中心问题,而中心论点是作者观点的核心。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位置因文而异,多放在文章开头,但也不尽相同。放在开头的,较易把握,但也要慎重,必须通读全文审读才可确认是不是中心论点。放在结尾的,往往先提出分论点,层层论述,在结尾处归纳出中心论点。放在文中的,往往观点的提出有一个过程,经过一番论辩后,再提出中心论点,驳论文、读后感,多采取此法。还有的中心论点隐含在论证中,需要读者很好地研究文章和题目的各种关系,才能归纳出来。很多时候,题目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不管放在何处,只要留心题目、论点的位置、分析议论展开后的段落、层次结构,中心论点是可以找到的。另外,需要注意论点语句的特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它不能以疑问句式、短语、比喻等形式出现。

4.论据类型的认识、分析,论据的补写。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它是被论点统率,为论点服务的。常用的论据有两种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具有代表性的事实和史实;道理论据指经过人们实践检验的,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自然科学原理、定理、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格言、警句等。论点和论据是密不可分的,论据应当是典型的,符合科学或事实的,有力量的。论据的补写也是近年常见的议论文考查题型,答题的关键一是把握论点,二是要分析补写的论据与论点是否一致,论据是否能够证明论点,论据的可靠性、正确性如何。

5.论证方法的判定及作用分析。

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论证的方法较多,其作用都是为了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判定和分析论证方法的前提是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主要特点。论证的方法常见的主要有:演绎论证,先提出中心论点,再摆事实讲道理,进行分析。归纳论证,即先摆事实讲道理,再归纳结论。举例论证,即列举事例作为论据来论证论点。引用论证,即引用理论(名言、格言、定理、法则)来论证论点,又叫理论论证。对比论证,就是把相对立的事实或相悖的观点进行对比分析,以证明作者的观点。比喻论证,即以形象的比喻证明观点,从语言上,表现为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论述的对象作本体,再设出与这个对象本质上有相似点的喻体,进行阐述。归谬论证,也叫引申法,由反面论点,引申出错误的结论,以对方反面论点。这几种方法在文章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6.文章结构。

议论文的基本框架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三段论证程式”,但不同的文章,根据内容、问题的需要,又往往演化出多种结构方式,如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对比式、综合式,等等。要注意分析议论文的论证过程,把握它的思路,理清它的结构。分析结构有两个重点:一是分析段落、层次;二是分析论证方法的使用。分析段落层次时,首先看文章到什么地方完成了提出问题的任务;从什么地方开始分析问题;到什么地方结束,归纳出结论。在分析问题时,还要注意论证方法的使用,如有的段集中使用事实举例的论证方法,有的段则侧重引用名人名言进行论证,有的段则集中阐述道理进行论证。段落的领起句往往是关键,要紧紧抓住它进行分析认知。

7.内容探究。

内容探究是议论文阅读的一个重点,概括文章内容(或全文内容,或部分语段内容),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文中寻找表现中心的句子;另一种则是用自己的话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做这类题要从宏观上把握文章,在细微处寻觅答案。从宏观上把握,即从作者的思路出发,进行分析,挖掘其深层含义。在细微处寻觅,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扣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留心文中提示性、暗示性、总结性的词句,要注意文中的议论句、格言、警句等;概括道理要由事及理、由物及理,归宿是“理”,“理”应有普遍性、哲理性、深刻性;答题时,要善于组织文中的词句或者格言、名言、警句等,概括内容一定要扣住文章的主旨进行生发。

第2篇:阅读论文范文

文段中句子之间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组合的手段标志也常常是各不相同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关联的方式、指代的方式、物联的方式、时空的方式等等。我们在考场阅读题中,就要利用这些文段组合的方式去分析文段的结构,准确把握文段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找出中心句的相关因子作答、进行中心句的逻辑分析解题、进行中心句的关联判断答问三种得用中心句来解答考场阅读题的方法。

根据中心句的相关因子作答

根据中心句的相关因子作答就是说在文段阅读中,只要中心句是明确的,就一定要充分使用好中心句,利用并逐一在文段中落实中心句的相关因子,这样,我们的理解就会比较踏实。因为一般的情况下,中心句与它所在的文段中的每一个句子,有一种融洽的关系,也就是说,中心句既不应该大于文段里的支撑句,也不应该小于支撑句,更不会游离于支撑句。根据中心句的这一特点,我们在对文段进行阅读分析时,逐一落实了中心句的相关因子,也就全面准确把握了文段的真正含义。

如:1989年高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所选的关于朱自清先生新诗现代化理论的文段,其后第五题: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作者是从几个方面论述的?把每层意思概括成一个句子,每句前用序号标明。

这道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并要求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概括。回答第一问,要弄清楚这段文字的层次结构:第一句提出论题,然后展开论述,这时如果注意寻找文中提示层次的关联词语,就会发现“……首先注意到的……”、“……还以十分明确的语言……”和“……他也着重于……”中的“首先”、“还”、“也”,它们所在的位置正是文段分为三层的语词标志。因此,第一问的答案为“三个方面”概括层意,在这里主要表现为考查考生选取中心句的能力和摘取关键词语组成句子的能力。也就是说,中心句的相关因子在这里就是本题目所要求作答的内容了。第一层首尾都有中心句在相互呼应,因此,把它们摘出来就是答案,即“①新诗与时代及时代先进思潮之间有血肉联系”。第二句首句是中心句,可以直接拿来就是所需的答案,即“②从新诗运动开始,就有社会主义倾向的诗”。第三层没有明显的中心句,需要我们摘取关键语句,把它们联缀成为一句话就是:新诗人所表达的国家观念是一个现代化的理想的完美的中国。标准答案为“③新诗中的‘爱国诗’所表达的国家观念是一个现代化的理想的完美的中国”。

根据对中心句的逻辑分析解题

在考场阅读题中,常常会有根据某一文段进行解答的试题。解答这一类的试题,常常需要我们对整个文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中心句的逻辑分析进行解题是极为重要的。如果一个文段有比较明确的中心句,就一定要认真分析中心句的内容要素,分析它与整个文段的逻辑关系,有了这一个文段分析的坚实基础,再来解答针对该文段所设计的题目,又有何难可言呢?

如:1993年高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所选的“创造思考教学”一文后面的第四题:第二段引述了《学会生存》中的一些话,作者引用这些话要说明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为两点。

再读文章的第二段可以看出,该段后半部分是要求打标点符号,而前半部分是引用以及引用的强调,后半部分是分析。文段的中心句在哪里?文段第一句“指出”,文段第二句“强调”,文段第三句“因此”而进行分析,根据这一逻辑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文段的第二句为中心句:“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的双重力量是并存的”。它揭示了本文段论述的两个方面的内容。根据“人们越来越要求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潜能都解放出来”一语,可以概括出答案的第一点“①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要求培养创造能力”。根据中心句后的“因此”的内容,即“有必要警惕教学中妨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一句,就可以概括出答案的第二点,即“②当前存在着扼制创造力的因素”。

根据中心句的关联度判断解题

有的题目,要求我们就某一文段的内容进行解答的题目,往往可以根据中心句所涉及到的以及相关的方面进行解答。

如:1988年高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所选的“红山文化”一文后面的第二题中的第二小题:第四段主要说明了:

A.以龙和花(华)为标志的两种古文化的结合。

B.以龙和花(华)为标志的两种不同文化真正结合到一起的证据。

C.以龙和花(华)为标志的两种不同文化结合的地点、时间。

第3篇:阅读论文范文

关键词:议论文阅读;思辨;解读;思路

议论文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从而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而阅读是初中教学的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

一、要求与现状

近几年,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文体在中考试题中呈现三足鼎立局面。议论文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下工夫来攻克的一块阵地,拿下来,初中语文教学的工作才算圆满。

1.要求

新课标以及中考对议论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议论文,能借助议论文的文体知识,把握议论文的论点,明确文章的论据,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的论述层次,理解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体会语言的严密性。

2.现状

在议论文教学过程中,通过研究发现,学生在议论文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为理不清文章思路,找不准文章的中心论点等。在做议论文阅读时,特别是思辨性较强的文章,往往不知所云,感到无所适从,无处下手。

二、意义

初中议论文教学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一个重要起点,它起到了台阶的作用。在初中阶段,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议论文分析的方法,了解议论文的框架结构,从而对一些事情拥有自己的看法,并通过笔墨表达出来,这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是很好的衔接,对于学生的思辨能力、思维水平、思想意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提高和完善有极大的帮助。

三、原因分析

1.议论文出现时间较晚

以苏教版为例,议论文阅读出现在九年级上册,作为中考三大阅读之一,九年级才对议论文进行教学,时间上有一些迟。加之九年级教学的特殊性,大多数在新年之前就已结课,学生真正接触议论文只有半年左右时间,因此,在学生心底的印象比较浅,导致议论文掌握比较困难。

2.典范议论文较少

在九年级上册课本中,议论性文章主要有《敬业与乐业》《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傅雷家书》《致女儿的信》。这些文章前两篇为演讲稿,文章长,整体把握较困难。后两篇是书信,随意性较强,均不太适合作为议论文进行教学。在第四单元中出现的文章类似《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对于议论文的基本知识有了一些讲解,对于学生把握较为有利。议论性文章少,典范性文章更少,这是议论文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

四、措施对策

1.提早引入一些文质兼美的议论文

教师应该广泛阅读,在八年级或者更早为学生引入一些文质兼美、贴近生活、时代感强的小文章,对于议论文教学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2.提高学生议论文文本解读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要教会学生分析文本,指导学生阅读,掌握阅读的基本思路,以点带面,通篇把握。

3.阅读规律与方法点拨

引导学生理清议论文的思路,我们要教给学生一些规律和技巧,给学生一些答题模式,引导他们总结规律,得出属于自己的

东西。

4.联系实际,进行写作练习

对于身边事,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议论文的写作练习,从另一方面对学生议论文的阅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通过以上这些方式,对学生进行议论文阅读教学,一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学生将来的语文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4篇:阅读论文范文

提问是阅读教学中使用得最频繁的教法之一。目前语文教学中已形成众多流派,不管哪一派都离不开设计问题、提出问题、运用问题,开启学生心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提问呢?本人认为,要研究阅读教学如何提问,首先要探讨何以要提问。

作为一种教法,提问是师生课堂会话的方式。提问是一种言语行为,属“语用”范畴,提问时使用的问句属“语形”范畴,而问句中包含的问题属“语义”范畴。

二十世纪科学哲学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发现智力活动的起点在发现和提出问题。英国科学家波普尔科学发现的模式就是:“问题(1)——假设(猜测)——验证——问题(2)”。因此,问题也是教师启发学生,打开思路,开发智力的钥匙。布鲁纳的“发现法”,第一步设卡,即让学生认识上产生矛盾,发现问题;第二步设法,就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框架或认识结构,在教师点拔下试作解答;第三步验证,如果解答正确,也即动用旧框架同化了新信息,进一步丰富了已有的框架,如果错了则帮助学生调整或转换旧框架,形成新框架;第四步小结,即反馈、总结。认识心理学中的“SQ4R阅读方法”,首先是预习或概观,在此基础上即是“提问”,然后精读(阅读、思考),最后是复述和复习,以加深记忆;其主要特征就在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对教材进行细致、深化的加工。

阅读理解有不同层次。章熊先生分为:(1)复述性理解(着眼于表层信息,侧重记忆);(2)解释性理解(通过信息加工,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转化为自己的认识);(3)评价性理解(对文章价值作用评价);(4)创造性理解(超越本文,探索新问题,提出新见解)。按章先生的意见,四个层次由低到高排列,而中学阶段的阅读理解应以一、二两项为本(注:《特级教师——专家学者之选》。)。理解的层次不同,问题的层面和提问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低年级使用的谈话法适用于复述性理解,提出反常问题,克服学生思维定势使用于创造性理解。本人认为,狭义的理解应指“解释性理解”,是实现阅读目标的关键,也是阅读智力活动的核心,想象、欣赏、评价、记忆、创造、应用都以此为基础。

西方解释学是关于文本意义的解释和理解的一种理论与方法或哲学,有助于探讨“解释性理解”的本质。解释学认为,阅读是读者和本文的对话、交流。伽达默尔说:“使留传下来的本文成为解释的对象,就意味着它向解释者提出问题,……理解本文也就是理解这个问题”;而“问题的重建变成了我们自己的提问,这种重建可以把本文意义理解为其回答”,“我们这些努力要求理解的人,必须通过自己让本文讲话”(注:《哲学译丛》1986年第三期。)。作为接受者总是以提问者身份出现,而作为本文则以对答者身份出现,双方建立起问答的伙伴关系;而理解就是通过对话、问答而达到“视界融合”的过程。所谓视界是一个从已有知识框架出发所能理解的可能范围,读者不断从自己已有视界出发,进入本文的视界,形成一个既非自己也非本文的新视界,具有新的可能性。达到理解的标准就是解释学家所说的“解释学循环”——整体只有通过理解它的部分才能得到理解,而对部分的理解又只能通过对整体的理解。“解释学循环”有两层意思:

(一)古典解释学认为,作品自身作为整体包括意义、风格、结构等,作品的各部分诸如章节、词句等,必须放在这个整体中才获得理解与意义;而作品相对于产生它的整个历史文化背景而言,又是这一文化背景的部分,作品必须放在这一历史文化背景的整体关系中才能得到理解。对这一层次的“解释学循环”,钱钟书先生表述得最为清楚:“乾嘉‘朴学’教人,必知字之诂,然后识句之意,而后通全篇之义,进而窥全书之指。虽然,是特一边耳,亦祗初桄耳。复须解全篇之义乃至全书之指(“志”),庶得以定某句之意(“词”),解全句之意,庶得以定某字之诂(“文”),或并须晓会作者立言之宗尚,当时流行之文风,以及修词异宜之著述体裁,方概知全篇或全书之指归。积小以明大,而又举大以贯小,推末以至本,而又探本以穷末;交互往复,庶几乎义解圆足而免于偏枯,所谓‘阐释之循环’者是矣。”(注:钱锺书《管锥篇》第一册,中华书局出版。)

(二)当代解释学认为,更重要的是解释者的前理解(已有知识框架)形成的视野(整体)与作品(部分)的关系。读者已有的知识框架是向本文敞开的倾向性,在已有框架引导下进行理解活动,同时也在理解活动中受到检验、调整、修正,使本文的意义显现出来,因此理解决不是消极地复制本文,而是一种“生产性”、“构成性”的努力。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永远是由整体(读者的前理解)运动到部分(作品),又回到整体(读者所达到的新的理解)的理解。而所有部分与整体的和谐状态便是正确理解的标准。

根据当代认知科学研究成果,阅读理解同时存在两种信息加工方式:资料驱策加工和概念驱策加工(注:J.R.安德森《认知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资料驱策加工”是对来自本文的信息加工,本文从低到高有如下分析平面:语音平面、书写平面、词汇语义平面、句法平面、语篇平面和语篇所指平面。对本文各平面从高到低,从低到高的加工相当于“解释学循环”的第一层意思。可是读者的心智并不是一张“白纸”,本文仅仅是信息的一个来源,其它信息还来源于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一个人对有关本文的知识越多,理解效果越好,就能以最短时间、最少努力,有选择地使用最有成效的线索探索文章语义和句法制约关系,从本文中构造出意义,这种加工方式称为“概念驱策加工”。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当于解释学家说的“前理解”,因此这种加工方式也相当于“解释学循环”的第二层意思。任何认识的发生、发展都是认识的外源因素和认识的内源因素双向作用的结果,阅读也是双向建构,阅读理解要达到两个平衡:作为客观的本文的整体和部分的协调,作为主体认知框架的平衡。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达到“解释性理解”,起导读作用。这就要遵循“解释学循环”的原则,启发学生同时进行两种方式的信息加工,提高理解水平,培养迁移能力。

以上主要从解释学维度讨论了何以要提问,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问就有了根据。

课堂提问的组成是阶梯式的:最高层次是“课”,其次是“课段”,再次是“回合”(一次问和答),最低层次是“话步”(教师的“问”和学生的“答”)。

我们先讨论“回合”。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并没有信息沟,教师提问并不是要从学生那里获得信息,而是要启发学生获得信息或检查学生是否已获得信息。一般会话结构是两话步:一种是A(问)——B(答),A(再问)——B(再答);一种是A(问)——B(答),B(问)——A(答)。而课堂会话结构是三话步:T(教师问)——S(学生答)——T(教师评价小结)。第三话步是信息的反馈,即使有学生能作出正确回答,但不等于所有学生都能回答,应重复学生的回答以面向全体学生。

由回合到课段,提问有一个开始到结束的框架,每次提问都有一个焦点,如何组织一个课段的提问呢?遵循“解释学循环”的原则,大致有两种方式。

(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1、由表层到深层,由具体到抽象。于漪老师《七根火柴》第21节的提问设计是:(1)无名战士留给人间的最后话语是什么?(2)无名战士留给人间的最后动作是什么?(这两个是表层问题。)(3)这些言行显示了他怎样的心灵、怎样的精神?(4)和一般人相比,他的伟大之处是什么?(这两个是深层问题。)《截肢和输血》第1节提问:(1)白求恩同志是在怎样的气候下赶路的?(冷)(2)作者怎样描写冷?(这两个是具体的问题)(3)作者着力描写气候寒冷的用意是什么?(这个问题较抽象。)

2、层层深入。如钱梦龙老师《捕蛇者说》第1节的提问:(1)这种蛇特别,文中用了哪一个字?(“异”)(2)“异”在哪里?(归纳为:色、毒、用)(3)作者突出了哪一个?(“毒”)(4)为什么?(陪衬赋敛之毒)(5)为什么永州人民还“争奔走焉”?(将捕蛇和纳税联在一起)后一问句的焦点以上一问句提供的新信息为依托,层层递进。

(二)整体——部分——整体。

本人在教《白杨礼赞》第7节的提问设计是:(1)上一节从外形上写白杨树不平凡,本节从哪一方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呢?(内在气质)(2)作者调动哪些手段赞美白杨树的内在气质?(排比、比喻、拟人、对比、欲扬先抑)(3)“伟丈夫”和“好女子”对比,这个“好”是什么含义?(美丽)(4)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对比和隐喻?(突出其壮美,并由赞美树过渡到赞美人)(5)作者用什么手法进而揭示其象征意义?(反问排比句)(6)这几个排比句之间有什么联系?(由外到内,层层深入)(7)四个反问句句式上有什么变化,怎样逐步深化点出象征意义?(略)(8)这一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赞美的所在,精华所在)。

在组织课段提问时,要防止孤立式的提问。一位新教师教读《挖荠菜》第2节提了三个问题:(1)“馋”是什么意思?(2)馋到什么程度?(3)饿到什么程度?关键要问:为什么要写馋(突出饿)和写“饿”反映了什么,才能由表及里。

在课堂上,提问的展示由“回合”到“课段”,再到“课”;可是教师在设计提问时是从“课”到“课段”再到“回合”的,当然要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解释学循环的原则。就对本文的信息加工而言,审题、辨体、理思路等是“整体”,章节、词句是“部分”。理思路特别重要,思路是文章结构之本,作者思路依托纵向线索逐步组成句、段、章节、篇等横断组织,使文章既可切分,又可组合,给读者探求和理解作者思路提供了可能性。叶老说:“启发与指点,我意宜注意范文作者如何达到此思想认识又如何表达之。所谓篇章结构,皆由此而定。”(注:《叶圣陶语文教育话集》下册。)就学生已有知识框架和本文的关系而言,学生的前理解是整体,本文是部分。教师应温故知新,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当不能同化时,便应启发学生通过自我调节变更旧框架或创立新框架,直至达到新的平衡。整“课”的提问设计方式有:

(一)顺序式(从高层次到低层次,从上文到下文)。

于漪老师《春》的提问设计:(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去迎接春天的?哪几节写迎春?(2)作者用彩笔给我们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哪几节描绘春天?(3)作者满怀喜悦歌颂了春天,哪几节写了颂春?(以上三个问题理思路,是高层次的,从上文到下文)(4)作者描绘了哪几幅图画?……在讨论“春雨图”时,问(5)雨中的屋子是怎样的?(6)雨中的人是怎样的?(7)雨中的树是怎样的?(8)雨中的草是怎样的?……(这些问题是低层次的,由上文到下文)。

(二)辐射式(从高层次到低层次,但由核心问题带动其它子问题)。

本人教《人类的语言》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已初步具有说明文的知识框架,要充分发挥学生已有框架的同化、顺应功能。提问设计如下:(1)本文说明对象是“人类的语言”,课文中什么地方表述了人类语言的特征?(第二节下半段)(2)这一部分的层次有什么特点?(先分后总:一方面……,一方面……,一句话……)(3)第一方面说了什么?(语言的音)(4)第二方面说了什么?(语言的义)(5)两方面合起来语言的特点是什么?(音义结合体,生成性、创造性。)(6)课文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这一特点?(比较)(7)跟什么比较?(鹦鹉学舌和猩猩的“手势语”)(8)分别比较什么?(鹦鹉有音无义,猩猩有义无音)(9)和人类语言相比,两者相同的是什么?(没有生成性)(10)第二节开头几句是什么表达手法?(不是说明而是叙述。)(11)起什么作用?(引出比较对象,娓娓道来,饶有趣味。)(12)第一节起什么作用?(通过比较,提出说明对象。)(13)突出了什么?(只有人类才有语言)再讨论第三节。(14)人类语言用声音做载体有什么优越性?(略)(15)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比较)(16)和什么比较?(听觉和视觉,声音和手势。)(17)这一节的比较和第一节的比较有什么不同?(对比和同类比较)(18)这种优越性绝对的吗?(启发学生明了口头语言受时空局限,进入文明社会后就产生了文字,又使用了视觉。)

当然这两种方式可以混合,在顺序式的某个课段中可以用辐射式,在辐射式中某个课段可以用顺序式。

问题本身没有真假,但有恰当、不恰当之分。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预设或称为背景蕴涵命题,即问答双方共有的已知信息。提问不恰当有如下表现:

1、预设虚假,问题无意义。有一位新教师上《必须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一文时,问学生“糖衣炮弹是什么东西?”文中的“糖衣炮弹”是比喻,却预设为一样东西,问题就没有意义。

2、预设过少。(1)大而无当。一位教师在讲完《枣核》后问:海外朋友是怎样的人?是他的外貌、职业还是他的性格……?其实教师要问的是通过枣核和家庭布置寄托了他怎样的情怀?一般的提问应已知七、八十,未知二、三十为恰当。(2)提问新知识。新知识应温故而引入,教师讲解。

3、预设过多。《老哥哥》一文中对一位长工的称谓由“哥哥”改为“老李”,一位教师问:称呼的改变反映了等级社会中什么情况?问题本身已给了答案。

当然这些不当是一般而言的。有时教师为检查学生掌握课文新信息情况,故意使用预设虚假的问题。如钱梦龙先生教《愚公移山》时,故意问学生“孩子的爸爸为什么不去阻止他呢?”就是要检查学生有没有理解上文“孀妻”、“遗男”的含义,这种问题顿时使课堂气氛活跃,可谓化腐朽为神奇。

第5篇:阅读论文范文

叶圣陶先生曾说:“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入境”就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去,使学生由一个旁观者变为一个当局者,去亲近人物,去“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和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在这种情境下,有感情朗读就水到渠成了。在教《军神》一课时,学生读了一遍又一遍,总觉得不满意,特别是表现坚强的句子,总觉得学生读的语气缺乏力量,不够坚强,显示不出的军神气概。我便带领学生们了解当年作战时的情景,体会刀割生肉的疼痛,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在当时的情况下,动手术不打麻药,还数着刀数的所忍受的巨大的痛苦。学生们想着想着,读着读着,越读越有力量,一个性格似钢铁,顽强勇敢的一个军人的高大形象,巍然屹立在大家面前。

二、让学生品尝课文,与文本对话

“品尝”课文如同“品尝”美味佳肴,美味佳肴不品不尝就失去了“美味”,课文不品尝就失去了“美意”,失去了作家的美意,失去了编者的美意,失去了小学语文教育的美意,失去了时代的美意。所以课文要品尝,会品尝课文的学生是真正会学语文的人,进而发展成为会学习的人。像《西湖》、《北大荒的秋天》、《快手刘》等,都是一些可品可尝的好文章。

三、让学生探究阅读,培养创新意识

第6篇:阅读论文范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横向流程是认读、朗读到诵读。若是学生拿起课本,读书支支吾吾很多字都不认识,语句读不通顺,怎能做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呢?只有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文本中,五官并用,形象记忆深刻,再加教师点拨,更能引发朗读兴趣,形成良好阅读习惯。讲读课中,把读放在首要位置,范读正音,整体感知文本信息,培养语感,提高审美意识,体验作者真实心境。之后学生努力地读书发现文本中的关键词句,琢磨体会走进文本的情感境地。阅读教学中,教师准确把握教学机遇,正确引导,恰到好处教给学生的疑惑难解问题进行指点,让学生深入地体会到作者典范的语言,结构安排合理恰当,思想深入到生活实际中,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设定自己努力的方向,达到了读书的目的。这样,节省了不必要的问答环节,提高了阅读效率。

二、熟读精思,品味其义

读的要求有三:读正确、有所思、会质疑。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的思维跟上阅读的速度,一边读一边想。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在认真地读每一句话,理解重点词句,找关键语句,回答问题。在学生的思索和理解中再现文本画面,抓住中心内容,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得当的表达,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深入了解文本的思想所在,受到感染。再者进行文本阅读,体会作者写作的目的表现的手法,学生会联系自己的写作实践,树立明确的人生价值观,分清是非、正误,拓展自己的思维。教师适时地提出问题,渗透人文思想、合作精神,达到整合教学的目的,这是阅读的一大益处。

三、讲究形式,深入文本、提高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本来很容易知道其中的意思,但并不是机械地、翻来覆去地读,要讲究方法,对爱读书的学生及时表扬,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避免单调枯燥,灵活掌握读书时的动向,真正能看进去,及时弥补不足,提高阅读效果。我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上阅读课之前,制定学习方案,确定学习目标,有目的地去读,范读引领逐步培养学生的读书意识和提升朗读水平。在教学研究中,在要斟酌低、中、高年级的学生不同的层次需求的同时,还要兼顾范读中语感的表达。练习过程中,要有清晰的阅读要求,在认读、通读、朗读、诵读、吟咏这几个过程中,观察学生阅读进程,逐渐深入,一步一步完成学习目标。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读准每一个字的音节,句句渗入情感,自然进入文本思想,表情朗读、动作演示,学生主动进入书中的画面,接近主人公,体会文本的思想所在,对其内容产生兴趣,至此一气呵成,读完文本,反复思考加深印象,阅读兴趣自然生成。学生反复吟读最终领悟到课文的意境,感受到美的愉悦,自然也就培养了阅读的兴趣。

(二)创设朗读氛围,进入情感境界学习《秋天到》一诗,感悟秋天的丰收景象,提示学生读想结合,棉花、大豆、高粱、稻子喜人的果实让人兴奋不已,体会农民伯伯的喜悦心情,自然而然地读出喜悦的感情。果然,学生感情表达得充沛。

第7篇:阅读论文范文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阅读。从内容上讲,风景美、风俗美、人性美、人情美和人格美,都是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优秀作品中的美是客观存在的,有优美、壮美、凄美,都是作者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作为审美活动的阅读,应该从文本中感受美,发现美。“诗言志”,“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这些古人读书的原则和方法,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被黑格尔称之为“现代哲学之父”的法国笛卡尔认为:阅读经典作品,“就如同与历代最高贵的人交谈一样,他们是过去时代那些书的作者;不仅如此,这种交谈的内容还是作者经过深思熟虑的,在其中展现给我们的不是别的,而是他们最优秀的思想”。笛卡尔在这里说的是作品里的人物思想美和人格美,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挖掘这些美,对学生的人格铸造大有裨益。除了引导学生发现人格美以外,应使学生体验作品的语言美。可以让学生摘抄一些优美词语、精彩片断、名言警句等,指导他们在对话、作文中运用。阅读,就是要让学生从感知语言、品味语言,到领悟语言,进而运用语言。

此外,阅读要融合生活。有近一半的学生在课堂上对所学的内容不感兴趣,他们有的自己看书,有的干脆就讲话。这样就形成了老师讲老师的、学生自己干自己的怪现象。课堂缺少灵气,缺少活气,有的只是应试教育的一团死气。在这样的氛围下,怎么能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西方有句谚语:“把上帝的东西还给上帝,把恺撒的东西还给恺撒。”我们在这里似乎也可以说:把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语文课堂要回归生活,阅读自然也不能脱离生活。我们可以把社会人生、现实生活中学生比较关心的,分为若干个大话题,下属许多子话题,指导学生围绕话题进行阅读,以发挥阅读的教育功能、认识功能、陶冶功能,而不是仅仅将目光停滞在语文教学这个层面上。如围绕“理想”这一话题,学生阅读有关名人名家的阐述,加以讨论,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远大的理想。我们可以开设许多话题,也可以让学生自创话题,如贫穷与教育,环境保护、子女教育、传统美德、影视欣赏等等。阅读融合了生活,学生就有了阅读的兴趣,教师的指导也就如鱼得水,而不是泛泛地空谈。如一位教师上《长亭送别》一课时,充分开放课堂,让学生自己表演戏剧分别时的情境。学生表演,学生评价。教师趁机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通过读去体验、去感受、去感悟。这样的课把“读”、“评”、“议”融为一体,真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生活表演中就完成了对文章阅读的理解。

另外,要读写互动。阅读,可以带着问题去读,也可以漫无边际地浏览。前人生活与我们当代的生活不可同日而语,但前人同样经历着日出日落,也曾为爱而着迷,也曾苦苦探寻生存之路,也同样承受着悲欢离合的人生四季。名作之所以历久弥新,就是古人用最清晰的语言,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个重大的主题。这样,教师就应该指导学生认识古今社会,认识不同的人生,鼓励学生为写而读、为读而写。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又说:“阅读得其方,写作之能力亦即随而增长。”读和写的关系是输入和输出关系,就像人体摄取营养,储存能量那样。读可以让学生接触许许多多的文章样式和品种,它们能为写提供良好的方式和借鉴。但是,读也靠写来促。写的过程中词语的运用,篇章的结构,都会受到所读文章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写不下去了,会有意识地去阅读,以寻求启发和借鉴。如此,读写要紧密结合,要根据课堂所学的内容精心设计作文题,给学生压力,让他们带着任务,有目的有选择地阅读,从而更好地完成作文教学工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向身边生活要素材:感动中国、中国骄傲、道德模范……向古典诗词要素材:沈园回眸、易水壮行、柳永醉卧、霸王别姬、东坡悼妻、勾践尝粪、子胥白头、怀古凭吊……向中外文学要素材:《再别康桥》、《面朝大海》、《老人与海》、《哈姆雷特》……在阅读中感悟人生,在感悟中重读经典。

总之,没有阅读的人生是狭窄的人生,是肤浅的人生,是缺乏个性的人生。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新大纲虽然规定了阅读的数量,对一些好的作品也进行了推荐,但学生在阅读中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这就要求老师予以指导,并定期检查,使学生课外阅读真正收到效益。

第8篇:阅读论文范文

2001年7月,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公布,令人耳目一新。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必须进行系统的改革,并对课程性质和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阶段目标作出了远比大纲深入具体的阐述和规定。从大纲到课程标准,是跨世纪的历史飞跃,值得庆贺,更须深入学习。

本文仅就阅读的功能谈点体会。

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首先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我理解这句话至少包含三层信息。

一、阅读具有多重功能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功能的认识受制于语文学科性质观。1963年大纲奠定了“工具性”的地位,1978年大纲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与读写训练“相辅相成”,1986年大纲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都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但在半个世纪中,语文教育实际上大多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两极摇摆,直到20世纪末,把语文课变成纯工具训练的现象到处可见,而“语文教育就是精神教育”的极端主张也时有耳闻。其实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证明:在世界语文教育中,不论是西方古典的欧洲模式、现代西方美国模式,还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模式,“都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兼顾实用性和教育性,既有技能目标又含价值目标,肩负培养能力和陶冶情操以利学生发展双重任务”①。《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作了新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尊重客观规律的,也是辩证的。

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性质定位,为审视阅读教学提供了依据。我理解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是……重要途径”的表述不是严格的科学定义,而是的阐释。其核心理念是“阅读功能多重论”,从而否定了与人相对的“阅读功能单一论”。

我国有悠久的阅读传统和丰富的阅读经验,阅读有多重功能似乎是常识,但在相当长时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真正起作用的似乎只剩下了一句话——“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或“阅读是吸收”。更由于误解和曲解,阅读功能单一论或者把阅读变成了写作的附庸,或者变成纯工具训练,或者变成空洞的政治说教,结果或两败俱伤,或一事无成,白白糟蹋了本应用于阅读的大好时光。

现代阅读学认为:“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书面文化的精神消费,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②这种阅读基本观点表明,阅读自有写作不可替代的多重功能。

我曾撰文认为:阅读文章有认知、实用和审美三重功能。认知功能:文章是社会进程的永久档案,是客观世界的真实映像,是思维创造的物化形态。阅读文章是读者认知客观世界的向导。实用功能:文章是社会交际的必备工具,是文化传播的可靠载体。阅读文章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审美功能:阅读文章可以增强审美意识,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审美创造精神。文章是作者审美观照的结晶,又是读者审美欣赏的观象③。我还曾认为:文章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传媒,也是政治和外交斗争的有力武器④。当然这里讲的包括文章写作、传播、阅读、实践的全过程。在《阅读学新论》一书中我们曾指出,阅读有求知、开智、立德、审美四个方面的育人成才功能,还从教育、文化、经济、政治方面论证了阅读的经国济世功能⑤。

新课程标准在论述语文课程地位时曾提出“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依我的理解,新课程标准列举的阅读四重功能,“搜集处理信息”是实用功能,“认识世界、发展思维”是认知功能,“获得审美体验”是审美功能。这是语文教育纲领性文件对现代阅读学研究成果的吸收和发展,是语文课程“工具人文统一”的性质观在阅读教学中的阐发,又是语文课程“多重工能”观的体现,还与课程总目标中“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等内容前后照应。四者依次对应智育、德育、体育、美育,这样有利于把基础教育的宏观目标落实到阅读教学的具体操作之中。

我把阅读的多重功能比喻为“四重奏”。“四重奏”,指四件乐器的演奏同一乐曲。如“钢琴四重奏”,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钢琴演奏。声部虽有高、低、刚、柔之别,但旋律是和谐的,节奏是一致的。有效的阅读过程,可以同时实现求知、开智、立德、审美多重功能。

二、实用是阅读的首要功能

阅读“四重奏”,不是各奏各调,也不是平分秋色,而是有主有次的。这正如“弦四重奏”以两把小提琴为主,“钢琴四重奏”中钢琴是核心。

我曾把阅读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直接目标——培养阅读能力,间接目标——发展思维能力、潜在目标——陶冶思想情操⑥。意在强调培养阅读能力、注重实际应用,是阅读的首要任务。

从社会实践看,语言是“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⑦。现代人阅读,首先是为了社会交际,为了生存和发展。行政管理人员读公文,经营管理者读商务函件,师生读教科书,一般人读报刊、书信、电报,都是为了解决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新课程标准把“搜集处理信息”这一实用功能置于首要位置,表现出了求实精神和现代意识。

从课程设置看,开智、立德、审美,都不是语文一个学科的职责,而培养语言能力则责无旁贷。叶圣陶早就指出:阅读与写作的训练“他科是不负责的,全在国文教学的肩膀上”,这是语文教学“独当其任的任”⑧。

我国的文学教育多年受到冷落,近年大纲、课程标准加强文学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如果把文学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唯一内容,则是不明智的。

这里大约存在两个误解:

一是只有文学作品才具备审美功能。其实审美教育并非文学作品的专利,非文学作品的一般文章,内容和形式都蕴含丰富的美质,文章阅读同样可以获得审美体验,文章教学的美育天地十分广阔⑨。学生阅读实用文章,也可以“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搜集处理信息”的实用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中,非文学作品的一般文章应该占有适当比例,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加大文学阅读的分量。

二是认为能读文学作品就会读一般文章。文学作品诚然是广义文章的高级形式,但能读《离骚》未必会读《资本论》,能读《三国演义》也未必会读《相对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著作)的阅读,与文学作品的阅读,还是有许多不同之处的。

朱光潜先生曾借一棵古松讲过实用的、科学的和审美的三种态度。阅读的目的兼顾向善、求真、审美。对大多数普通读者来说,实用还是第一位的。阅读教学把实用功能置于首位,审美教育作为潜在功能,才是符合实际的。

三、阅读是和谐的心理过程

从行为结果看,阅读的多重功能用我国的成语“一箭双雕”“一石三鸟”“一车杀四卒”来比喻也未尝不可。我喻之为“四重奏”,有三层意思。

首先,阅读产生整体综合效应。四重功能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大致同时完成的。一个阅读主体,每次阅读的目标可能并不一样,有时重在求知,有时重在消遣,但在阅读活动中,其他功能也随之得以实现。浏览一部小说,本业间在消遣,阅读过程中读者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却不知不觉受到作者的潜在影响,也会学到许多自然或人文知识,同时思维得到锻炼而发展。这种内在联系是不易察觉的,但又是紧密的、不可分割的。就像我们聆听四重奏获得的是整体印象,阅读也应追求整体感悟、整体把握。

其次,阅读的心理过程是和谐的。正如“四重奏”的四种乐器,虽然声部有高有低,但节奏是一致的,旋律是和谐的,高音低音组成和弦,风格统一,不谐调的就成为噪音。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技能,在披文得意、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中,文章所描述的世界图像就展现在读者眼前,同时也获得审美体验,其过程如行云流水,自然而和谐。

第三,阅读的潜在影响深远。优秀作品的影响力,可以延续相当长时间,古人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是说雅乐有延时效应。伟大作品引起的心灵震荡,甚至能影响人的一生,改变人的命运。古今中外都不乏这样的例证。

总之,新课程标准对阅读功能的诠释,比较全面,表述也恰当。其内涵很丰富,应该仔细领会。我理解“认识世界”应包括认识自然和社会、历史和现实,还包括反观自身,认识自我。“发展思维”,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还有创造性思维。“搜集处理信息”是现代阅读的重要功能。但阅读的实用功能不限于搜集处理信息。阅读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现代件下,从作者到读者的传输时间已经缩短到最低限度。通过因特网,人们可以查阅刚刚发表的论文,可以读到朋友几秒钟前发来的E-mail,也可以一人或多人同时在网上聊天,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如果把“搜集处理信息”改为“交流信息”,似乎更能体现现代阅读双向互动的特点。审美阅读过程一般要经感知审美对象、激发审美情操、培养审美观念、参与审美鉴赏等阶段,理想的结果是引发审美创造。新课程标准提到的“获得审美体验”,是阅读审美过程的重要阶段,能否有更恰当的表述也还可以考虑。

上述肤浅体会,恳请专家和同仁指正。

注释:①甘其勋《中外语文学科性质观之比较》,见《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论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版。

②⑤⑥曾祥芹主编《阅读学新论》,语文出版社1999年9月版。

③甘其勋《文章的功能》,见《文章学教程》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版。

④甘其勋《论文章的经济和政治功能》,原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⑦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第9篇:阅读论文范文

最早提出图式这个哲学概念的学者,是德国哲学家康德。上世纪初期,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首次把图式概念引入心理学。1932年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进一步发展了图式,并赋予了图式新的概念。1980年,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姆哈特经过一系列的研究,把图式这一概念发展成了完整的一套理论,为完善图式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Carrel和Eidtelheld认为,任何文章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要理解文章,读者就必须启用已有的图式,再结合文章所输出的信息,不断构建语篇知识,才能完成对文章的正确理解。背景知识就是指读者在阅读前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这种背景知识也被称为图式。彭聘龄把图式称之为“心理图式”或“心理组织”,认为图式是个人已有类似经验的一种组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纷纷从事阅读理论的研究,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图式理论就是众多成果中最突出最有影响力阅读理论。自德国哲学家Kant在1781年最早提出图式这一概念以来,二十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期间Anderson,Rumelhart,Carrel,Johnson,Hudson都曾把图式概念引入英语阅读。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很多学者在英语阅读领域中,尝试应用图式理论进行研究实验,并认为图式理论在指导英语阅读理解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也日益增多。顾晔通过研究,得到这一结论:图式理论不仅在英语教学内容、英语教学环节和教学重点上起着指导作用,同时对教材编写有着导向作用。李慧敏指出图式理论能帮助读者掌握文章中所蕴含的语言知识、语篇知识和背景知识,同时揭示了这些知识与英语阅读的关系。吴学容在研究中之处怎样激活图式,并介绍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图式的方法。温焜用实验的手段来证明,在教学环节设计中,只有分层次运用图式理论,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二、基于图式理论的高中英语教学

按照内容来划分,图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语言图式是读者先前已有的语言知识,包括词汇、句型和语法方面的知识。读者有了一定的语言知识,才能对文章的语言符号进行解码,语言图式是进行英语阅读的基础。根据语言图式,学生的语言知识直接影响到阅读理解的熟读和正确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扩大学生词汇量,教授基本句型和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能力。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在文章讨论的主题、内容和文化方面的知识。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拥有的内容图式越丰富,对文章本身的依赖性就越少,阅读时难度就越低,阅读的速度就越快,理解的正确率就越高。由此可见,教师除了重视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还应注重对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特别要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有敏感性和鉴别力。修辞图式是指读者在文章体裁和篇章结构方面的知识。要想进行有效的阅读,首先要具备篇章知识,不具备篇章知识的读者是很难讲究阅阅读效率的。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掌握不同的文章体裁、修辞手法和篇章结构方面的知识。阅读理解是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相互作用的结果。读者对文章中语言符号进行解码,需要语言图式参与,而要对文章内容加以辨析、推测和验证,则需要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的运用。要进行有效阅读,读者就得依靠这三种图式,缺一不可。

三、研究实验

为了证实图式理论对高中英语阅读有效提高的可行性,我设计了一个实验,以任教的两个平行班高一(2)和高一(3)为实验对象。两个班级总人数均为40人,每个班男生20人女生20人,出生于1997至1998年之间。两个班的英语入学成绩相差无几,分别为87.56分和87.42分。在我进行阅读前测前,两个班级的阅读课时一致、内容和作业统一。(2)班作为实验班,采取图式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3)班作为对照班,继续采取传统的阅读教学。在实验前,我进行了前测,以比较两个班的差异。前测测试题是在英语学习辅导报高一2013-2014学年中,5套英语考试卷中精挑细选的阅读理解题,四篇阅读,总分30分。为了确保成绩的真实性,实验班和对照班均由班主任监考,测试时间一致,测试内容、容量及分值相同。从表中不难发现,实验班在前测中的平均成绩为18.6分,对照班的平均成绩为18.4分,均分相差无几,三个分数段的学生人数也都差不多,所以,两个班级的阅读能力在实验前是相当的。后测使用的试题也是从《英语学习辅导报》上精心挑选的,跟前测相比:题量一样,分值一样,难度相当,参加测试对象不变,同样均由两个班级的班主任老师监考。表中数据表明,在后测中实验班均分比对照班的均分高整整2分,阅读成绩要明显高于对照班。由各分数段的学生人数分布得知:实验班的高分段人数远远多于对照班,同时低分段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班,低分段人数的减少说明学生的阅读成绩在提高,甚至已经进入高分段了。所以,实验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显著的。

四、结论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