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设备点检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电厂电气设备检修 事故检修 状态检修 定期检修 检修原则
前言
现代生产、生活离不开电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电厂的数量和规模得到了迅速的增加和快速的扩大,特别在市场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要想取得经济进步、社会发展和电力行业振兴就必须加强电厂的管理和技术工作。电厂电气设备检修既是一项基本的技术工作,又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通过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可以达到确保电厂安全稳定运行,为发展提供能源供应,实现电力行业综合目标的目的。无论从电厂本身,还是从电力行业的角度上看,加强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工作的作用非常显著,新时期更要发挥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潜在价值,有可靠的电厂电气设备检修技术和管理确保效果,促进电力企业得到全面的完善和发展。电厂电气设备检修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应该结合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实际工作的前提下,了解电厂电气设备检修方法和工作的意义,在主观上充分重视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工作的细节和重点,在准确把握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工作当前现状的前提下,寻找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管理、原则、步骤和改进措施,丰富和发展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理论和实际经验,在促进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工作深化的同时,确保电厂电气设备的稳定,进而实现电厂安全运行,完成社会赋予电厂和电力行业的任务和目标。
1研究电厂电气设备检修方法的实际意义
电厂电气设备检修方法的研究意义
电厂电气设备检修方法是科学规范进行电厂工作的重要组成,不仅可以确保电气设备间的正常运行,而且有利于提高电厂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电厂的运营效率。完善电气设备的检修方法有利于提高电气设备的可用系数,在节省大量的维护检测费用和降低维修成本的基础上,减小电厂电气设备故障发热发生,延长电厂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在电力工作中必须加强电厂电气设备检修方法的研究,到达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使设备的高效率运行的目的。
2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现状
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在目前已经出现了初步的技术结构和工作体系,但同时也存在着各种不足和缺憾,首先,对于电气设备的检修技术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和标准;其次,电厂电气设备检修主要依靠操作者习惯和工作经验来确定;其三,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工作类型以定期检修和故障检修为主,而对于状态检修应用较少。最后,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机制还存在着不足。
3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方法
3.1电厂电气设备的事故检修
事故检修就是在电厂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或者事故后才进行的非计划性的检修。由于这种维修方式较为被动,所以一般仅用于对生产影响较小的非重点设备、配置冗余的设备或者那些设计较为简单且修复比较容易的设备。
3.2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定期检修
定期检修方式是一种以时间为基础形成的预防式检修方案。因为电气设备出现故障引起的经济损失逐渐增多,仅靠事故检修往往是不够的。定期检修具有固定周期,而且不论电气设备的状态好坏,都要定期地进行检修,最大限度地延迟或者阻止设备故障的发生,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可靠性。但是这种定期检修需要依靠企业较高的财力人力物力。
3.3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状态检修
状态检修就是通过对电气设备的监测,按照当前设备的状态来进行检修的一种方式。它是在定期检修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更为经济效益一种的检修方式。该种检修方法是根据对电气设备的定期检查结果、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得出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尽量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就能够检测到并进行有效的检修,对设备易出故障的部位进行改造,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4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步骤
首先,电厂评估,明确对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想要达到具体什么目标,开展对设备的可靠性和电气设备的管理体制的评估。其次,人员管理,对电厂电气设备检修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分配,完善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管理体制技术准备。其三,在保证已有的检修技术掌握的基础上,运用新技术丰富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手段。最后,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实施及完善,根据现有的监测数据和对设备的健康状态诊断,进行设备的检修。
5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改进
加强对电厂电气设备检修人员的组织和领导;制定详细的规章准则;采取多种手段准确掌握设备状态:注意加强定期检测的手段,开展在线监测;对评估结果展开研究试验及分析。
结语
总而言之,电厂电气设备检修是一项结合管理和技术元素的复杂性系统工作,包含着电力、管理、系统等诸多科学知识内容,并兼具技巧性和灵活性,在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实际工作中要根据电厂特点,采用有步骤、有条理的手段,规范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细节,更好地完善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管理和技术体系,切实通过电厂电气设备检修达到提高设备可靠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提高电厂管理和技术水准的前提下,提高电厂劳动绩效,促进电力企业改革的深化。对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加强还有很多方式和方法,还需要同仁在结合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工作实际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凝练和梳理,形成符合电力行业和电厂特点的电厂电气设备检修措施,促进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向更高的角度和更深的层面上发展、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郭顺,王维平.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与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7)
[2]王瑞峰.关于电力企业设备检修管理的科学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0(03)
[3]蔡秋水.分析电厂电气设备状态维修技术与在线监测技术[J].广东科技,2009(8)
关键词:电厂 电气设备 检修方法 研究
中图分类号:TN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081-01
当前群众的生活和电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群众对于电气装置的使用,对于电力的规定也在显著的提升.我们国家的规划活动中也明确的指出了相关的规定.由于电气装置的使用量变多,对于其检修的规定也要相应的强化.只有切实的做到此类规定才可以尽量的降低损耗,进而从基础上提升装置的稳定性,合乎群众对于电气装置的规定。
1 开展电气装置检修活动的作用
由于电厂的电力领域获取了非常显著的成就,此时与之相关的检修措施的探索活动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综合完善的检修措施不但可以确保电气装置的运作稳定,同时还可以显著的提升其运作的功效。完善相关的检修措施对于电厂单位来将有着非常可观的效益。其能够提升装置的可用指数,提升其供电的水平和稳定性,而且还可以节省维护资金,降低维修费用,降低问题的发生几率,最主要的是能够提升设备的使用时间。由于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供电规定的变化,此时电气装置也开始不断的向着自动化等的层次之中进步。为了确保电气装置的稳定运作,确保装置的运行有较高的效率,电厂的管控工作者要强化对其管控的力度,认真的开展检修相关的活动。
2 当前电气装置检修管控的具体状态分析
如今,我们过埃及的该项检修活动还存在一些的不利现象。国家对于该项检修的技术未设置综合化的规定,通常是结合各个区域的装置的具体特征以及检测的喜好等等内容来论述的。很多的检修活动,均是以预防性为主的,然后搭配一些问题检修等措施。
此类检修的模式有着很多的不利现象。由于电气装置不断的向着高效化以及繁琐话的方向发展,此时我们国家的检修体系已经无法合乎发展的规定了。所以,要切实的强化相关的检修力度,寻求更加优秀,更加综合化的检修以及管控体系。
3 当前的电气装置的检修管控状态分析
3.1 关于检修管控措施
人们非常的关注该项检修科技的探索,而且我们国家在这方面也获取了很多的成就。从机械化朝着电气化进步的过程之中,此类检修以及维护的措施也在切实的进步。使用的检修管控措施通常可以分成三个类型。分别是事故以及定期和状态三类的检修措施。
3.1.1 事故检修
这种措施是说当装置发生问题之后才开展的检修活动。因为此类措施并不是一种积极性的活动,因此其通常用到那些对活动干扰较小的不是关键意义的装置之中。
3.1.2 定期检修
它也被称作是规划性质的检修。此类措施是一类将时间当成是前提措施的检修活动。由于电气装置发生不利现象而导致的亏损显著的变多,单纯的靠着事故性的检修活动的话很显然是不合理的。此类检修措施有非常多的优势。比如其时间是固定的,而且不管装置的状态优劣都要在规定的时间之中检修,进而避免了问题的发生几率,确保了装置的运行稳定。不过它比较的耗费人力以及物力等资源。
3.1.3 状态检修
它是说经由对装置的监测,结合目前的装置特征开展的一类检修活动。其是在上述的措施的前提下得到的一类非常有经济性的措施。此类检修措施是结合对装置的定期的检测信息以及其他的一些检测得到的信息而开展的一项处理活动,其一般是在装置出现不利现象以前的时候就可以获取相关的信息,而且对其开展适当的处理,对于装置容易发生问题的区域开展适当的革新,进而显著的提升装置的稳定性以及实效性特征。
3.2 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原则
一般对电厂电气设备进行检修时,要求退出当前运行。无论是全面的定期预防性检测,还是拆装性检修,各类电气设备之间是会互关联并相互影响。为了尽可能减少停用的损失以及设备的可用性,应在对各类设备进行检修前作充分的统筹安排,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及相应对策。我们不应单纯把电气设备定位为合格和不合格仅仅两种状态。这将无法做出最正确、最详细的状态分析和评估。因此,应采用量化的设备分类评价,将设备从需要立即退出运行到目前为最优状态的细分。
3.3 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操作步骤
目前,我国的电气设备的检修工作,以状态检修的步骤操作为例。
(1)电厂评估。
首先要明确对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想要达到具体什么目标;然后应对设备的可靠性进行评;下一步是评估现有的电气设备的管理体制,并对现有的检修技术和体制进行具体研究和讨论。
(2)人员管理。
要对不同岗位职责的人员的技能培训和实施工作进行基本的组织和分配;完善对设备的管理体制,达到适应检修需要的状态;最后应实现现代化网络的检修管理系统。
(3)技术准备。
对于设备的状态检修工作离不开先进而完善的技术,因此,应在保证已有的检修技术已达到完善的前提基础下,能够对设备进行状态检修的同时,再补充正确的、有把握的、新的技术手段。
(4)实施及完善。
在完成前面的几个步骤之后,可以开始逐步进行状态检修的工作,状态检修的重点就是根据现有的监测数据和对设备的健康状态诊断,进行设备的检修,并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和推广。
3.4 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改进措施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对人员的组织和领导,制定详细的规章准则,进行检修专业技术的学习研讨以及外出学习。采取多种手段准确掌握设备状态:注意加强定期检测的手段,开展在线监测,充分利用监测结果和当前状态对设备进行评估,对评估结果展开研究试验及分析。
总之,对于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技术包涵了多种学科的知识内容。它使大量的复杂的检修工作变成有条理、有步骤性的检测工作,此时过去的那种非常的耗费人力资源,耗费物质的检修活动变得非常的节省时间,而且能够最大化的节约资源。为了确保电厂的电气装置相关的检修以及维护活动可以顺畅的发展,获取显著的意义,就要切实的对此类单位的电气装置开展深入的检修相关的探索活动,从而有效的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时长,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电力企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顺,王维平.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与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7).
[2] 王瑞峰.关于电力企业设备检修管理的科学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0(3).
[3] 王运金.电厂电气设备故障分析及管理[J].科技传播,2010(7).
[4] 李博.电厂电气运行中某些常见故障之浅见[J].广东科技,2009(20).
关键词:电气设备;维修方法与实践;检测方法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重点就是重工业,它的发展进度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我国的重工业一直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在生产过程中,电气设备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是影响到工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如果电气设备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维修,甚至会带来重大的安全事故。
一、电气设备的维修方法与实践
水闸工程电气设备维修保养好是否规范标准对水闸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电气设备的维修保养规程,认真检查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松动、泄露、磨损、振动、发热、压力异常等故障,这些故障不但影响设备正常运行,严重时会酿成事故,因此要经常对电气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保养和调正,发现故障,及时排除,防患与未然。做好电气设备维修保养注意以下几点:
1、水闸工程电气设备的维修保养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维修保养方式,对一般电气设备主要采取清洁、紧固、、调正防腐、防冻及外观表面检查就能满足正常运行,但对长期运行的电气设备要采取巡视检查、定期切换、轮流使用等方式进行强制保养,并做好设备运行情况日常维护资料的填写和整理。
2、水闸电气设备的维修保养要求操作人员对电气设备的外观、加油、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定时巡视并记录各运行参数,随时注意电气设备工作是否有异常,做好设备及环境清洁,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对存在故障或者安全隐患的电气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对部分需要解体的电气设备,要认真对内外彻底清扫、擦洗、疏通,并检查安全装置是否正常工作、部件运转是否灵活、油位指示器是否指示正常,电气线路和自控元器动作是否正常等,对电气设备维修保养主要是清除事故隐患,延长设备施工寿命,发挥设备的技术功能和经济特性。
3、根据电气设备的运行规律、检查结果及维修保养情况判断电气设备是否需要检修,并根据此情况编制检修计划,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修保养。对经过清洗、更换和修复少量零件的能正常工作的不大修,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对影响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需要大修的要及时对设备进行修复或更换磨损的零部件,使电气设备恢复到原有的技术特性,确保电气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水闸电气设备的检修是有计划进行的,对需要检修的设备要预先安排停机检修日期,确定修理内容和进度,提前做好检修所需的人力、备件、修理材料等,检修完成后要总结记录,以便以后出现类似设备故障方便查阅,同时要做好电气设备的监测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
4、检修后工作规定
①要作出规定:检修工作结束时,设备状况(包括一、二次设备)应与工作前一样,如果不一样,检修人员要说明理由。②要严格履行工作结束手续,值班人员到现场仔细检查设备是否有变动,如开关、刀闸、地刀、地线、压板、保险的位置和状况等。③操作前,必须核对一次体系图,并查清与操作相关的一、二次设备状态。④根据操作使命、设备检修后的验收方案、新设备的起动方案,由操作人正确填写操作票并由监护人和现场负责人审核签名,确保操作票正确无误。现场运行负责人要根据每个值班员的技术营业水平、性格、生理和身体状态遴派监护人和操作人,对关键操作,站长或值班长要亲临现场监督;人事部门要遴选基础好,素质较高的专业人员加入运行队伍。对于操作不协调,操作人存在依靠监护人的心理这种现象。监护人与操作人既有分工又需呼应,平时就应故意识地进行练习;特殊情况下进行操作时,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明确指挥体式格局。行使通讯工具时需事先搜检是否无缺;监护人要注意本人的行为,让操作人消除依靠心理,例如,应该是操作人做的事,监护人不要取代;行走时,操作人先行,监护人在后监督,防止走错设备位置等。
二、电气设备的检测方法分析
1、制动器的维护
制动器(刹车)是启闭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它可以在启闭机停止运行时立刻刹住制动轮,使闸门停止升降,因此要求动作灵活、制动准确。若发现闸门自动沉降,应立即对制动器进行彻底检查及修理。①制动器的制动轮与制动瓦表面应不含任何油污、油漆及水分等,制动瓦与制动轮表面接触应达到全面积的70%以上。制动轮出现裂纹、砂眼等缺陷,必须进行整修或更换。制动带磨损严重,应予以更换;制动带的铆钉或螺钉断裂、脱落,应立即更换补齐。②电磁线圈应根据使用情况定期测试绝缘情况,若不符合要求,可做烘烤处理。衔铁应经常擦除油污,保证能紧密地与固定磁铁吻合。衔铁与制动杠杆、联接铰轴应经常涂油保养,保证动作灵活。③制动器的主弹簧应涂油脂保养,定期更换新油,使其不生锈,主弹簧变形,失去弹性时,应予更换。
(2)传动部分的维护
启闭机的各传动部件,如滚动轴承、联轴器、变速箱、变速齿轮、蜗轮、蜗杆、轴与轴瓦等,必须加强,以减少部件的磨损和保证传动部分的正常运转。维护及注意事项:①油料要充足,严禁在缺油情况下运行。②对启闭机摩擦部分,
2、电动机的维护
电动机的维护:①保持电动机外壳无灰尘污物,以利散热。②检查接线盒压线螺栓是否松动、烧伤。③检查轴承油脂状况,应保持填满轴承空腔的1/3~2/3,脏了及时更换。④拆下一边端盖,检查定子与转子之间的间隙是否均匀合格,以判断轴承磨损情况,如果不均匀,则拆下轴承进行检查,磨损严重的要及时更换。⑤每年至少用摇表测量电动机相间以及相对铁心的绝缘电阻1次,如果小于0.5 MΩ,说明线圈受潮,就需要进行烘干处理。一般的烘干温度约为100℃,烘干时间在20 h以上。⑥如果绕组绝缘老化,就需要刷浸绝缘漆。
3、操作设备的维护
操作设备的维护:①主要操作设备如闸刀、交流接触器、限位开关等,应该长期保持清洁干净、触点良好、机械传动部件灵活自如、接线头连接牢固。电机的稳压、过载保护装置必须性能可靠,接地应保证可靠。②应该经常检查调整上、下限位开关,使其有准确可靠的工作性能。③各类指示仪表,如电流表、电压表、高度开度仪等,应该按照规定进行检验,保证指示准确。电动机、操作设备、仪表的接线相序必须正确,以防因相序接错反转而造成事故。
4、零部件维修
钢闸门门叶及其梁系结构、臂杆等发生局部变形、扭曲、下垂时,应核算其强度和稳定性,并及时矫形、补强或更换。钢门体的局部构件锈损严重的,应按锈损程度,在其相应部位加固或更换。焊缝脱落、开裂锈损,应及时补焊。闸门行走支承装置的零部件出现下列情况时应更换,更换的零部件规格和安装质量应符合原设计要求:压合胶木滑道损伤或滑动面磨损严重;轴和轴套出现裂纹、压陷、变形、磨损严重;滚轮出现裂纹、磨损严重或锈死不转;主轨道变形、断裂、磨损严重或瓷砖轨道掉块、裂缝、釉面剥落。吊座与门体应联结牢固,销轴的活动部位应定期清洗加油。吊耳、吊座、绳套出现变形、裂纹或锈损严重时应更换。闸门的预埋件应有暴露部位非滑动面的保护措施,保持与基体联结牢固、表面平整、定期冲洗。闸门锁定装置必须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动作灵活,两侧锁定必须受力均匀。检修闸门放置应整齐有序,如局部破损或止水损坏,应及时进行修理。
结束语
电气设备的维修尽管可以避免定期维修带来的多种不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电气设备状维修的实施,将极大地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水平,并对电气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尚素臻.电气设备的维修与检测研究[J].科技资讯,2011(18):77.
【关键词】输变电设备;检修;策略;研究
一、输变电设备检修概述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命脉,因此保证输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工作尤为重要。正常运行的设备都可能会发生故障,所以要求对设备进行检修,所谓检修就是要确保设备保持实现其设计功能的状态。而检修的目的是降低设备故障的频率,减小设备故障的影响,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至少延长两次检修之间的时间间隔。按照设备检修计划安排的时间顺序,可以把整个检修体系分成3个层面:即检修策略层、检修安排层和检修实施层。
1.检修策略层
检修策略层研究的内容是:设备是否检修、何时修、修什么、如何修、如何进行检修保障、如何防控检修过程中存在的电网风险和作业风险、如何评估检修效果等。在设备层面上,利用设备信息和网络拓扑信息等,为每一个或每一类电力设备选择一种合理的检修方式。检修技术发展至今,出现了多种检修方式,如事后检修、预防检修、经济检修、状态检修及其他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
2.检修安排层
检修安排层主要针对某一种具体检修方式,研究如何具体安排,确定设备的检修周期及检修内容、根据检修内容制定检修计划及根据季节性因素及班组承载力对计划加以调整。在设备确定了检修方式后,对系统中所有设备的检修安排进行统筹考虑和检修优化,在整个系统层面上以时间为主线,按年、季、月、周检修计划模式,从点到面,全面梳理本企业反措、安全生产隐患及技术监督要求,严格遵循“一停多用”原则,合理安排年度、季度、月度及周停电检修计划。
3.检修具体实施层
检修具体实施层,研究设备检修的全过程管控,包括人员分配、设备可靠性管理、数据的综合管理、备品备件的管理、具体实施过程的管理、作业过程电网风险和作业风险管控、专业人员的培训等。根据部门职责落实具体的检修项目,如监控中心重点监控重载过载设备;运行部门跟踪各运维站及线路特巡特护结果、运行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检修部门负责反馈运行班组现场工作安全措施布置情况;检修部门通报检修班组现场修试进度;到岗到位人员负责监督检查施工方案、事故应急预案、作业风险措施的落实情况。通过运行、检修部门的相互督查,到岗到位人员的现场监督,安监部门不定期抽查,形成现场安全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闭环管理,以确保设备检修得到全程的管控落实。
二、输变电设备检修策略
输变电设备检修策略的目标是寻找一种最优的检修方式,早期我国电力企业普遍对所有设备采用固定的检修间隔,这大大增加了设备检修的工作时间和费用,频繁检修不但影响设备的可用系数,也直接影响着设备使用寿命。这种基于固定检修间隔的定期检修模式,存在以下三个缺点,第一“,一刀切”,没有考虑设备的实际情况,往往浪费人力物力。第二,近年来电网规模发展迅速,设备数量急剧增加,定检工作量剧增。第三,电网设备制造质量提升,早期的定检周期已不能适应设备管理水平的进步。
1.检修模式的演变和发展历程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企业步入大电网、大机组、大容量、特高压、交直流混合、远距离输电、智能电网的阶段,电力系统的复杂性明显增加,电网的安全稳定问题日渐突出,各个时期的设备管理与检修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事后检修,也称故障检修。事后检修是当设备发生故障或其它失效时进行的非计划性检修。因为故障的出现具有随机性,所以检修工作难以事先计划。事后检修是通过对设备是否出现功能性故障为判断依据,只有在设备发生故障并且不能继续运行时才对其进行检修。这种检修方式最适用于简单、价格较低且故障后影响不大的设备,其优点是检修比较方便,检修成本相对较低,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设备,减少因不必要的检修工作而造成的浪费。但是事后检修也存在很多缺点,会影响设备和人身安全,有可能会对系统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第二阶段是预防性计划检修。计划检修是通过设备的运行时间找出一个较合适的周期对设备进行检修,或者按事先规定好的操作次数对设备进行例检,此类检修的目的主要是预防设备发生故障。计划检修是根据设备以往的运行状况,统计出一定的规律,然后按照这个规律确定设备的检修类别、检修周期、检修工作内容、检修配件及材料等的检修方式。在设备检修中,人们逐步认识到有一些设备故障后的后果较为严重,故障不仅影响到设备自身的运行,还影响到了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不能再采用事后检修的方式对其进行维修,而应该采取预防性检修。该检修阶段对待故障的基本思想是以预防为主,着重考虑维护设备的安全性,减少故障的发生,很少考虑维修活动的经济效益。
第三阶段是以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为基础的状态检修,即基于设备状态的检修。状态检修或预知维修是从预防性检修发展而来的更高层次的检修体制,是一种以设备状态为基础、以预测设备状态发展趋势为依据的检修方式。它根据对设备的日常巡视、定期重点特巡、在线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所提供的信息、经过分析处理,判断设备的健康和性能劣化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并在设备故障发生或性能降低到不允许极限前有计划地安排检修。这种检修方式能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对设备进行检修,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可用率,还能有效降低检修费用。
2.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策略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是指在对设备作检修决策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兼顾设备检修的经济性,使设备检修后达到规定可用度的一种检修方式。其基本思路是:对设备进行功能与故障分析,明确设备各故障的后果;用规范化的逻辑决断方法,确定各故障的预防性检修对策;通过现场故障数据统计、状态评估、定量化建模等手段,在保证设备安全和完好的前提下,以检修停运损失最小为目标对设备的检修策略进行优化。优化决策是对设备是否检修,某些关键元器件是否更换的决策过程。决策过程包含两种状态:一是检修周期的调整;二是检修与更换的决策。
(1)检修周期的调整
(2)检修与更换的决策
设备到寿命周期末,就需要判断是否继续运行,还是检修后运行或是更新改造。判断的过程就是优化过程,其判断结果就是决策。方法有多种多样。通常有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策略(RCM)、全寿命周期成本(LCC)管理策略、状态检修(CBM)策略和设备风险评估等。
从电网运营特点和整个公司的目标来看,对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的期望是:①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事故发生,保证电网可靠性。②检修人员应按规程有目的、安全、最有效地完成设备检修工作。③延长设备检修周期和使用寿命。④降低运行和检修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因此,优化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高效、经济基础上。由于各地区的设备、人员素质、可靠性要求和运行环境不一样,不能采用“一刀切”的办法,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决策工作。电气设备状态检修优化决策可由LCC与设备风险评估法结合构成。其决策因子有:状态评估结果;LCC报告;设备在电网的重要性;故障后对用户可靠性带来的后果程度(监管惩罚)等。因此,应从节约检修成本,同时满足应有的可靠性要求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状态检修工作。只有采用有效的检测与检修策略,方能保证电网高效、经济运行。
三、结语
总之,只有通过不断探索、优化和实践,并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状态检修,主动检修、定期检修和故障抢修于一体,将各种检修方式进行优化的组合。只有不断总结经验,优化、融合各种检修技术,才能有效地控制了设备停运次数和停役时间,使各项电网运行指标取得了大幅度的提升,并提高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蓝少艺.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分析与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8(8).
[2]束洪春.电力系统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关键词: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试验;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1
供电企业的运行与发展,是为全民提供充足电能,以确保人们日常生活与生产工作得以顺利运行。然而,当供电企业设备运行到一定程度时,往往会出现严重故障,给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电网系统稳定运行,提高供电质量与效益是每一位从业者均应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近年来,有不少研究人员发现,对变电站一次设备进行检修与保养,能有效降低电网故障的发生率,延长电网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次数与成本,为供电企业带来更多效益。在本文中,笔者将对变电站内一次设备的检修与试验方法进行探讨,以供业内同行参考借鉴。
一、变电站一次设备的故障原因与检修
(一)隔离开关的故障原因与检修
隔离开关是变电站中故障发生率最高的一次设备,也是变电站最常见的故障源。一般情况下,隔离开关在制造过程中未对铜铝接触进行预处理,在安装期间未对接触面进行打磨,均会导致隔离开关无法完整贴合接触面,最终出现接触不良, 功能无法正常发挥的情况。 此外,隔离开关设计不合理也是导致隔离开关使用期间发生故障的主要因素,由于设计者未对隔离开关的使用条件与环境等因素进行全范围考量,所以最终产品容易出现触点过热的情况,最终引起故障的发生。
针对上述系列问题,可从隔离开关的制造与安装两方面着手。要求设计尽量合理化,并在安装前将接触面打磨平滑,确保隔离开关与接触面完全贴合。
(二)断路器的故障原因与检修
断路器起火、出现噪音、误动与拒动均为断路器的常见故障现象,拒动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蓄电池欠压、控制回路短路以及直流电压异常所引起的。断路器的二次间歇过程中,工作人员操作不当、线圈层间发生短路、线圈规格不合理等因素,均会引起直流电压异常。而断路器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感染,进而出现短路现象,其中主要包括系统操作失误、二次回路界限错误、直流系统瞬间过电压异常等。
面对上述断路器的故障问题,可通过系统故障的表象对故障原因进行判断。 一般情况下,可利用运行备用系统,查明断路器误动原因。当断路器发生越级跳闸情况时,维护人员应结合断路器的动作对故障原因进行判断,比如,若由保护动作引起的跳闸, 多为拒绝越级故障,此时可闭合拒跳断路器的隔离开关,持续向正常线路进行供电即可解决问题。倘若出现动作并非为保护动作引起的越级故障,则需将各条线路断开,采取逐一排除法,对每一条线路进行送点,找出故障线路。找到故障线路后,将该故障线路短路器隔离开关关闭,然后即可向正常电路继续供电。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故障原因的检修工作,均需建立在确保供电正常的基础上进行。
(三)变压器的故障原因与检修
变电器是变电站内的核心,是变电站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 就目前变电压检修经验来看,其主要故障包括引线短路、受潮老化以及运行出现噪音等。引起变电器故障的原因有很多,不过无论是哪一种故障,均应及时进行修理,否则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为电网的安全运行埋下隐患。
在对变压器进行检修时,应着重注意查看接线柱是否紧固,有无松动迹象。查看各引线间的焊接有无缝隙,是否牢靠,倘若发现存在老化、受潮或焊接不充分等现象,则需通过再次焊接或更换等方式对引线故障进行处理。此外,还需对变压器的运行环境与条件进行检查,确保运行条件足够干燥,并进行绝缘特性检验,以便及时察觉老化变压器,并在故障发生前进行对应的维护。当变压器在运行期间,发出异常噪音时,则可通过观察与检测的方式, 查看有无引线短路或零固件松动现象。
二、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试验方法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获得飞速发展,就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检修技术来看,状态检修技术获得广泛应用。状态技术检修实现了对设备运行全过程的监控,检修人员仅需根据监控反应出的设备运行情况,即可排查出故障部位与故障原因,并在故障对电网正常运行构成严重威胁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目前,我国对状态检修技术的应用还不够成熟,基本处于摸索阶段。为实现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管理,以确保变电站得以正常运行,大多数检修工作依然是通过定期检修与状态检修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的。
变电站一次设备的检修试验,主要是对变电站高压配电装置与主变压器进行在线检修试验。可通过局部放电与耐压试验的方式,对变压器进行检修试验。局部放电是对变压器的安装质量与应用性能进行检验,耐压试验是对绝缘强度进行检测。 对主变压器进行检修试验前,需结合主变室实际运营情况确定试验方法。可通过局部放电、微量水分检测以及分析溶解气体色谱法,完成对主变压器出现问题的挽救。进行在线检修高压配电装置绝缘性能试验期间,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对高压气配电装置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试验,另一方面是对绝缘气体质量与气体泄漏情况进行试验。其实,从在线实践试验中的种种迹象可了解到,局部检测与高压交流耐压结合的方式进行检修试验效果最为理想。不过考虑到实际操作中,检测对象的特殊性,因此试验难度系数高,因此很少被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一次设别的检修与试验是确保电网正常运行的有效措施,通过对变电站一次设备的定期保养与维护,能为变电站以及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行奠定良好基石,以确保供电质量能够满足用户需求,使供电企业获得良好发展。为提高检修效率与质量,供电企业在未来还应多引进先进理念与高新技术,满足电网维修试验的基本需求,为促进社会飞速发展与和谐稳定添加持续动力。
参考文献:
[1]夏崇震,吴爽.刍议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及试验方法[J].电子制作 ,2013,1314(08):238.
[关键词]工业机械;检修方法;电气故障
中图分类号:TG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9-0050-01
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时常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所以发生故障是一种正常现象,会对工程机械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进一步影响企业生产效率,如果事故较为严重的,甚至威胁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后,维修电工能准确、迅速、安全的检查出故障,同时做好处理,尽快恢复工程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故障检修前的调查
当电气工业机械发生电气设备故障后,千万不能盲目动手检修。在进行检修前,要通过多种故障诊断方式来了解故障情况,从而根据故障发生的情况来诊断故障发生的位置,从而提升排查准确率。而排查方式主要有看、问、听、抹四种。
问:询问故障机械操作人员是发生故障时,设备与电路的运行情况,以及故障发生后机械处于什么状况中,比如,故障的发生有无周期性,发生的频率是多少,在故障发生时有没有异常震动、火花、冒烟、响声等。
看:对事故机械做外观观察,看故障发生后机械外观有无异常变化,比如:各种信号,有关指示装置的熔断器的情况等。
听:在线路尚能正常运行和不扩大故障范围、不损坏设备的基础上,可以通电细听电动机、试车、接触器等电气的声音有无异常。
抹:在关闭电源后,及时触摸变压器、电动机、熔断器、电磁线圈等有无过热现象。
二、采用逻辑分析法确定故障位置,有效缩小故障范围
逻辑分析法是根据电气控制线路的控制环境、控制原理的顺序和相互关系,结合故障情况作出的详细分析,进而有效缩小故障排查范围,进而确定故障发生的位置。分析电路的过程中,通常是从主电路开始排查,了解工业机械各机构与各运动部件采用了几台电动机拖动,每台电动机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原件有哪些,是怎样实现控制的,然后根据电动机主电路所用电器原件的图区、文字符号、相关控制要求,找到相关的控制电路。在做好以上工作之后,结合线路工作原理和故障情况,进行综合排查分析,即就可能确定故障发生的范围。
三、对故障进行检查
在确定了故障发生的范围之后,可以对故障范围内的连接导线、电器原件等进行外观检查。比如:熔断器的熔体熔断,导体接头有无脱落、有无松动等,都是进行故障排除的有效方法。
四、采用实验法,进一步缩小故障范围
在对外观进行检查后,如果没有发现故障发生点,可以根据故障现象,结合电路图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在不扩损害电气、不扩大事故范围、不摔伤机械设备的基础上,可以接通电源,对机械设备进行试验,或者解除机械负载接通电源试验,进而很清楚事故是在机械设备部分还是在电气设备部分,很清楚故障时在控制电路上还是在主电路上。通常情况下,应当先检查电路,大致的操作方法是:操作某一个开关或者按钮时,线路中有关的续电器、接触器将按照相关要求的顺序进行工作。如果依照这个顺序到某一个元件时,发现了异常现象,就清晰的说明该电路或者该电器元件存在问题。在确定了具体的短路或者电器元件后,再在此范围内进行检查和分析,通常就能找出故障的发生地点。等到控制电路的故障排除并且恢复正常运行后,再接通主电路,检查控制电路对主电路的控制情况,观测主电路的运行情况是否存在异常等。
五、检查机械液压是否存在故障
在大部分电气设备中,电气元件的运行都是由液压或者机械来推动的,至少的与液压以及机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在对工业机械电气设备故障进行检修时,还必须检查或者调整和排除液压、机械部分的故障,这一环节可以与机械维修人员进行配合完成。
六、修复和检修注意事项
当确定了故障点,在进行故障维修时,就需要进行试运转、修复、记录等,进而恢复设备正常运行,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注意好以下几点:
6.1在找出故障并进行修理时,必须注意的是找出的故障并不一定就是此次故障的最终点,还必须对造成此次故障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找出造成此次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找出根本原因之后在进行故障修复。
6.2在找出故障点后,在选择检修方法时,不同的故障点或者不同的故障部位,应当选择不同的维修方法,不能采取随意的更换补线、更换设备元件等方法,千万不能随便改动线路或者设备元件的部位,预防认为改动而发生事故。
6.3在对故障进行维修实践中,应最大限度的对故障进行恢复,争取处理到原来的样貌。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为了在短时间内恢复工业机械尽快运行,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采取一些维修允许的应急措施,但是绝不能违背维修原则。
6.4在对电气故障检修完成后,还必须对检修成果进行试运行检验,应当机械操作者配合完成,防止新故障的发生。
6.5每一次故障排查后,都必须对故障造成的原因、检修经验进行总结,同时做好相应的检修记录,供未来同类故障检修参考。并通过对大量事故的分析总结,才有有效的事故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第二次发生或者对电气设备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意见等。
七、总结
综上所述,上面是检查分析、电气、修复电气设备故障的方法和顺序以及检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检修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故障的具体情况和故障的性质特点等有选择性的调整,以便找到适合的检修方法,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事故点,做好检修工作,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黄英杰. 工业机械电气设备故障检修方法[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57-59.
[2]张玉洁. 标准审查简讯 国家标准《工业机械电气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审定会召开[J]. 中国标准导报,1994,04:21.
[3]樊永红. 工程机械与电气故障检修方法分析[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0,04:75-77+81.
关键词:电气设备;直观方法;测量电阻法;测量电压法
中图分类号:TM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31-0157-02
目前,部分设备维修人员对处理设备故障,特别是处理设备电气故障感到无从下手,心里茫然。但是对于一个企业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停机率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本文根据实际处理设备电气故障的一些经验总结出了常见的处理电气故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与大家共勉。
一、电气设备维修的基本原则
(一)充分了解故障现象之后再动手
当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首先应询问设备的使用者发生故障的经过及现象,对于故障设备进行充分了解。如果对于某些设备不是很熟悉,首先应熟悉该设备的电路原理,查看电路图。在准备工作做完之后,确保对电气元件的位置、功能、连接方式等都有准确把握以后方可进行拆卸。如没有组装图,应边拆卸边做标记、画图,便于故障排除后顺利恢复。
(二)维修前必须进行清洗工作
许多设备的工作条件比较差,设备有很多污垢和油腻,在维修之前应先用专用清洗液对设备的外壳、按钮、触点、接线柱等各个部位进行仔细的清洗工作。这样不但更加便于随后的维修工作,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许多电气故障都是由于脏、表面灰多造成接触不良而发生故障的,清洁后往往能排除故障。
(三)维修工作由外而内进行
维修时应先了解其使用年限,先检查设备的外壳有无明显裂痕和缺损,排除周边的原因,如果设备外部没有问题确定是设备内部的问题以后,再打开设备检查内部。如果在没有确定是内部还是外部原因时就进行盲目拆卸可能造成设备故障扩大。
(四)先机械后电气
现在的设备都是机电一体化,机械电气密切相关。从经验来看,设备故障往往是机电相联系的,首先应确定机械零件有无故障,再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以避免做无用功。对电路故障进行检查时,可首先利用检测仪器查找故障部位,确认是否是由于接触不良所造成的故障。如果排除了这一可能性,再有针对性地检查电气动作与机械运动的关系,才能准确判明故障部位。
(五)先静态后动态
在设备未通电的情况下,首先进行静态检查。静态检查的范围主要有电气设备的继电气、按钮、接触器、接线柱、热继电气、保险等,从而判断故障的所在。在通电实验,听声音、测参数、判故障。如电机缺相,可从转动的声音判断是否缺相。如接触器、继电气线圈坏,接触器、继电气往往会“噼噼啪啪”来回的吸合,因此能从声音初步判断出故障所在。通过检测电流、电压、阻值等进行比较也能判断出故障所在。
(六)先检查电源后检查设备
电源故障属于整体性故障。电源故障是电气系统中的整体性故障电源是电路和设备工作之源,在电气故障中占有很高比例。源头出了故障,整个电路和设备都将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当设备出现问题时,首先应该查找电源故障。电源故障可能因断线、虚接、保险烧损、电源板故障等引起。在排除电源故障的前提下,再查找其他方面的故障。
(七)先普遍后特殊
检查电气故障应先从常见、简单、普遍开始,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如接线是否松动、虚接、脱焊、变色。后特殊,再进行深入的检查,以找出原因。
二、维修方法及具体操作
(一)直观法
所谓直观法就是用眼看、耳听、鼻闻、手摸等方法直接根据电气故障的外部现象,检查和判断故障所在位置。以下为具体操作:
1.询问:在检查之前,首先需向操作者详细询问情况,包括故障的外部现象、大概位置、发生故障时的情况。如:热源是否靠近电气;有无异常气体、明火;有无腐蚀性物质侵入;故障后是否有人修理过等。
2.检查:根据询问中了解的情况,检查相关电气外部有无损坏;电路有无断路、松动、绝缘是否破坏;熔开关位置是否正确;电气有无进水;断器指示器是否跳出等。
3.试车:经过初步检查确认故障不会扩大之后,可以进一步进行试车,重复故障现象。试车时要注意观察有无异常气味,有无严重火花、有无异常声音等,如果以上现象任意出现其一,就马上断电,以避免故障扩大。
4.判断:
第一,火花。电气的触点在闭合、开断时、接线松动时均要产生火花,因此观察电气的火花有无、大小可判断故障电气的位置。如线鼻子与螺帽处有火花,说明接线松或接触不良;电气的触点闭合、开断电路时有火花,说明电路通,没有火花,说明电路不通;控制电动机的接触器主触点两相有火花、一相无火花时,表明无火花的一相触点接触不良或此相电路断路。三相中两相的火花比正常大,另一相比正常小,可初步判明为电动机闸间短路或接地。三相火花都比正常大,可能是电动机过载;在辅助电路中,接触器线圈电路通电后,衔铁不吸合,要分清是电路断路,还是接触器机械部分卡滞造成的,可按一下启动按钮,如按钮常开触点闭合位置断开时有轻微火花,说明电路通路,故障在机械部分,如触点间无火花,说明电路是断路。
第二,逻辑关系。电气的动作程序应符合电气说明书的顺序。如电路的电气动作早、晚、不动作,均说明该电路有故障。
此外,依据电气设备的温度、发出的声响、散发的气味等也可以对故障发生部位进行分析判断。直观法的优点是不但可以快速判断确定简单的故障,还可以把复杂的故障缩小到较小的范围。
(二)测量电阻法
测量电阻时,先断开电源,测量构成通路的电路的电阻若无穷大,说明电路断路;电阻很大,说明有触点、接线端子接触不良。从而可判断故障所在。如判断电机是否故障,可测量各绕组的电阻阻值和正常比较,很容易判断电机是否故障。如判断接触器是否正常,可测量线圈的阻值和正常比较,很容易判断接触器是否故障。
(三)测量电压法
电气都有其固定的供电方式和正常的电压值,测量电压法就是通过测量电气各点的电压与正常值进行比较,以迅速的判断电路的故障所在。常见的方法有分阶测量法,分段测量法和点测法。
(四)对比法
1.把检测到的各项数据和资料的正确参数比较。
2.把检测到的电气数据和同一型号的电气数据比较。
3.如同一电路由多个元件共同控制时,可以利用其他元件的动作来比较判断故障。以异步电动机为例,如果正反转电路的正转接触器不动作,可操作反转是否动作,如动作,则说明正转接触器坏,电机正常。如不动作,则说明正转接触器正常,电机坏。
4.有些电路故障不容易查找,再没有其他更好的处理方法时,可以用其他的相同型号和性能良好的电气配件加以互换进行试验,然后证实此电气故障是不是由该电气元件引起。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设备的利用率。用该法进行故障判断时应注意的问题有:拆下原有的原电气元件后,首先检查该元件是否已经损坏。如果确定了原电气元件是因为自身的原因造成损害之后,才可以换上新的电气元件,以免损耗新的电气元件,浪费维修成本。
(五)开路法
遇到短路或接地故障。可用开路法逐一判断。把多支路,一路一路的逐步开断,然后通电逐一判断是哪一路引起的短路或接地故障。也可从电气控制电路的中间开始查找,可以节约处理故障的时间。
(六)强迫闭合法
排除电气故障时一般是通过直观观察的办法寻找故障点,如果找不出则可以用恰当的方法和仪器再进行检测。这时可以采用一根绝缘棒将相关的接触器、继电气、电磁铁等用外力强行按下,闭合其常开触点,再对电气部分或机械部分的各种现象进行观察,如设备相应部分从不动到正常运动、电动机从不转动到转动等以判断故障。
关键词:电气设备 故障维修 方法实践
一. 电气设备维修的十项原则
1. 先动口再动手
对于有故障的电气设备,不应急于动手,应先询问产生故障的前后经过及故障现象。对于生疏的设备,还应先熟悉电路原理和结构特点,遵守相应规则。拆卸前要充分熟悉每个电气部件的功能、位置、连接方式以及与周围其他器件的关系,在没有组装图的情况下,应一边拆卸,一边画草图,并记上标记。
2. 先外部后内部
应先检查设备有无明显裂痕、缺损,了解其维修史、使用年限等,然后再对机内进行检查。拆前应排队周边的故障因素,确定为机内故障后才能拆卸,否则,盲目拆卸,可能将设备越修越坏。
3. 先机械后电气
只有在确定机械零件无故障后,再进行电气方面的检查。检查电路故障时,应利用检测仪器寻找故障部位,确认无接触不良故障后,再有针对性地查看线路与机械的运作关系,以免误判。
4. 先静态后动态
在设备未通电时,判断电气设备按钮、接触器、热继电器以及保险丝的好坏,从而判定故障的所在。通电试验,听其声、测参数、判断故障,最后进行维修。如在电动机缺相时,若测量三相电压值无法着判别时,就应该听其声,单独测每相对地电压,方可判断哪一相缺损。
5. 先清洁后维修
对污染较重的电气设备,先对其按钮、接线点、接触点进行清洁,检查外部控制键是否失灵。许多故障都是由脏污及导电尘块引起的,一经清洁故障往往会排除。
6. 先电源后设备
电源部分的故障率在整个故障设备中占的比例很高,所以先检修电源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7. 先普遍后特殊
因装配配件质量或其他设备故障而引起的故障,一般占常见故障的50%左右。电气设备的特殊故障多为软故障,要靠经验和仪表来测量和维修。
8. 先外围后内部
先不要急于更换损坏的电气部件,在确认外围设备电路正常时,再考虑更换损坏的电气部件。
9. 先直流后交流
检修时,必须先检查直流回路静态工作点,再交流回路动态工作点。
10. 先故障后调试
对于调试和故障并存的电气设备,应先排除故障,再进行调试,调试必须在电气线路速的前提下进行。
二. 检查方法和操作实践
1. 直观法
直观法是根据电器故障的外部表现,通过看、闻、听等手段,检查、判断故障的方法。
(1)
检查步骤:
调查情况:向操作者和故障在场人员询问情况,包括故障外部表现、大致部位、发生故障时环境情况。如有无异常气体、明火、热源是否靠近电器、有无腐蚀性气体侵入、有无漏水,是否有人修理过,修理的内容等等。
初步检查:根据调查的情况,看有关电器外部有无损坏、连线有无断路、松动,绝缘有无烧焦,螺旋熔断器的熔断指示器是否跳出,电器有无进水、油垢,开关位置是否正确等。
试车:通过初步检查,确认有会使故障进一步扩大和造成人身、设备事故后,可进一步试车检查,试车中要注意有无严重跳火、异常气味、异常声音等现象,一经发现应立即停车,切断电源。注意检查电器的温升及电器的动作程序是否符合电气设备原理图的要求,从而发现故障部位。
(2)
检查方法:
观察火花:电器的触点在闭合、分断电路或导线线头松动时会产生火花,因此可以根据火花的有无、大小等现象来检查电器故障。例如,正常紧固的导线与螺钉间发现有火花时,说明线头松动或接触不良。电器的触点在闭合、分断电路时跳火说明电路通,不跳火说明电路不通。控制电动机的接触器主触点两相有火花、一相无火花时,表明无火花的一相触点接触不良或这一相电路断路;三相中两相的火花比正常大,别一相比正常小,可初步判断为电动机相间短路或接地;三相火花都比正常大,可能是电动机过载或机械部分卡住。在辅助电路中,接触器线圈电路通电后,衔铁不吸合,要分清是电路断路还是接触器机械部分卡住造成的。可按一下启动按钮,如按钮常开触点闭合位置断开时有轻微的火花,说明电路通路,故障在接触器的机械部分;如触点间无火花,说明电路是断路。
动作程序:电器的动作程序应符合电气说明书和图纸的要求。如某一电路上的电器动作过早、过晚或不动作,说明该电路或电器有故障。
另外,还可以根据电器发出的声音、温度、压力、气味等分析判断故障。运用直观法,不但可以确定简单的故障,还可以把较复杂的故障缩小到较小的范围。
2. 测量电压法
测量电压法是根据电器的供电方式,测量各点的电压值与电流值并与正常值比较。具体可分为分阶测量法、分段测量法和点测法。
3. 测电阻法
可分为分阶测量法和分段测量法。这两种方法适用于开关、电器分布距离较大的电气设备。
4. 对比、置换元件、逐步开路(或接入)法
(1)对比法:把检测数据与图纸资料及平时记录的正常参数相比较来判断故障。对无资料又无平时记录的电器,可与同型号的完好电器相比较。
电路中的电器元件属于同样控制性质或多个元件共同控制同一设备时,可以利用其他相似的或同一电源的元件动作情况来判断故障。
(2)置转换元件法:某些电路的故障原因不易确定或检查时间过长时,但是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利用率,可转换同一相性能良好的元器件实验,以证实故障是否由此电器引起。
运用转换元件法检查时应注意,当把原电器拆下后,要认真检查是否已经损坏,只有肯定是由于该电器本身因素造成损坏时,才能换上新电器,以免新换元件再次损坏。
(3)逐步开路(或接入)法:多支路并联且控制较复杂的电路短路或接地时,一般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如冒烟、有火花等。电动机内部或带有护罩的电路短路、接地时,除熔断器熔断外,不易发现其他外部现象。这种情况可采用逐步开路(或接入)法检查。
逐步开路法:遇到难以检查的短路或接地故障,可重新更换熔体,把多支路交联电路,一路一路逐步或重点地从电路中断开,然后通电试验,若熔断器一再熔断,故障就在刚刚断开的这条电路上。然后再将这条支路分成几段,逐段地接入电路。当接入某段电路时熔断器又熔断,故障就在这段电路及某电器元件上。这种方法简单,但容易把损坏不严重的电器元件彻底烧毁。
逐步接入法:电路出现短路或接地故障时,换上新熔断器逐步或重点地将各支路一条一条的接入电源,重新试验。当接到某段时熔断器又熔断,故障就在刚刚接入的这条电路及其所包含的电器元件上。
5. 强迫闭合法
在排队电器故障时,经过直观检查后没有找到故障点而手下也没有适当的仪表进行测量,可用一绝缘棒将有关继电器、接触器、电磁铁等用外力强行按下,使其常开触点闭合,然后观察电器部分或机械部分出现的各种现象,如电动机从不转到转动,设备相应的部分从不动到正常运行等。
6. 短接法
设备电路或电器的故障大致归纳为短路、过载、断路、接地、接线错误、电器的电磁及机械部分故障等六类。诸类故障中出现较多的为断路故障。它包括导线断路、虚连、松动、触点接触不良、虚焊、假焊、熔断器熔断等。对这类故障除用电阻法、电压法检查外,还有一种更为简单可靠的方法,就是短接法。方法是用一根良好绝缘的导线,将所怀疑的断路部位短路接起来,如短接到某处,电路工作恢复正常,说明该处断路。具体操作可分为局部短接法和长短接法。
以上几种检查方法,要活学活用,遵守安全操作规章。
中图分类号:TM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378-02
一、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意义
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改革设备维修制度,变传统的定期检修为预知维修。故障诊断是根据设备和工艺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信息来识别和诊断的。由于信息的多样性,几乎涉及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需要广泛的理论基础。为了开发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对于别的领域中的诊断方法、别的学科中的理论、方法以及各种现代化仪器的最新成就都需要给予高度重视,比如振动测试和信号分析、声光发射技术、红外测温技术、热象技术、油液分析技术以及各种无损检测技术。可见,故障诊断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同时也对设备的维修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二、电气设备故障诊断要诀
口问;眼看;耳听;鼻闻;手摸;表测;试验。
三、电气设备维修的十项原则
(一)先动口再动手
对于有故障的电气设备,不应急于动手,应先询问产生故障的前后经过以及故障现象。对于生疏的设备,还应先熟悉设备的电路原理和结构特点,遵守相应规则。有必要拆卸的,拆卸前要充分熟悉每个电气部件的功能、位置、连接方式以及与周围其他器件的关系,在没有组装图的情况下,应一边拆卸,一边画草图,并记上标记。
(二)先外部后内部
设备出现故障后,应先检查设备有无明显裂痕、缺损,从设备外观上先行判断,其次了解其维修史、使用年限等,然后再对设备内部进行检查。拆卸前应先排除周边的故障因素,确定为设备内部故障后才能拆卸,否则,盲目拆卸,可能将设备越修越坏。
(三)先机械后电气
只有在确定机械零件无故障后,再进行电气方面的检查。检查电路故障时,应利用检测仪器寻找故障部位,确认无接触不良、缺相、接地、短路、段相等故障后,再有针对性地查看线路与机械的运作关系,以免误判。
(四)先静态后动态
在设备未通电时,判断电气设备按钮、接触器、热继电器以及保险丝的好坏,从而判定故障的所在。通电试验时,听其声、测参数、判断故障,最后进行维修。如在电动机缺相时,若测量三相电压值无法判别时,就应该听其声,单独测每相对地电压,方可判断哪一相缺相。
(五)先清洁后维修
对污染较重的电气设备,先对其按钮、接线点、接触点进行清洁,检查外部控制键是否失灵。许多故障都是由脏污导致接触不良引起的,一经清洁故障往往会排除。
(六)先电源后设备
电源部分的故障率在整个设备故障中占的比例很高,所以先检修电源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七)先普遍后特殊
因装配配件质量或其他设备故障而引起的故障,一般占常见故障的50%左右。电气设备的特殊故障多为软故障,要靠经验和仪表测量来判断和维修。
(八)先后内部
先不要急于更换损坏的电气部件,必须在确认设备电路正常时,再考虑更换损坏的电气部件。
(九)先直流后交流
检修时,必须先检查直流回路静态工作点,再检查交流回路动态工作点。
(十)先故障后调试
对于调试和故障并存的电气设备,应先排除故障,再进行调试,调试必须在电气线路正常的前提下进行。
四、检查方法和操作实践
(一)直观法
直观法是根据电器故障的外部表现,通过看、闻、听等手段,检查、判断故障的方法。
1、检查步骤
调查情况:向操作者和故障在场人员询问情况,包括故障外部表现、大致部位、发生故障时环境情况。如有无异常气体、明火、热源是否靠近电器、有无腐蚀性气体侵入、有无漏水,是否有人修理过,修理的内容等等。
初步检查:根据调查的情况,看有关电器外部有无损坏、连线有无断路、松动,绝缘有无烧焦,螺旋熔断器的熔断指示器是否跳出,电器有无进水、油垢,开关位置是否正确等。
试车:通过初步检查,确认无使故障进一步扩大和造成人身、设备事故后,方可试车检查,试车中要注意有无各种异常现象,一经发现应立即停车,切断电源,根据试车中所发生或出现的故障现象及显示,从而判断故障部位。
2、检查方法
观察火花:电器的触点在闭合、分断电路或导线线头松动时会产生火花,因此可以根据火花的有无、大小等现象来检查电器故障。例如,正常紧固的导线与螺钉间发现有火花时,说明线头松动或接触不良。电器的触点在闭合、分断电路时跳火说明电路通,不跳火说明电路不通。控制电动机的接触器主触点两相有火花、一相无火花时,表明无火花的一相触点接触不良或这一相电路断路;三相中两相的火花比正常大,别一相比正常小,可初步判断为电动机相间短路或接地;三相火花都比正常大,可能是电动机过载或机械部分卡住。在辅助电路中,接触器线圈电路通电后,衔铁不吸合,要分清是电路断路还是接触器机械部分卡住造成的。可按一下启动按钮,如按钮常开触点闭合位置断开时有轻微的火花,说明电路通路,故障在接触器的机械部分;如触点间无火花,说明电路是断路。
动作程序:电器的动作程序应符合电气说明书和图纸的要求。如某一电路上的电器动作过早、过晚或不动作,说明该电路或电器有故障。另外,还可以根据电器发出的声音、温度、压力、气味等分析判断故障。运用直观法,不但可以确定简单的故障,还可以把较复杂的故障缩小到较小的范围。
(二)测量电压法
测量电压法是根据电器的供电方式,测量各点的电压值与电流值并与正常值比较。如有异常或与正常值出入较大,说明该点或该回路有故障,需进一步进行检查。
(三)测电阻法
可分为分阶测量法和分段测量法。这两种方法适用于开关、电器分布距离较大的电气设备。
(四)对比、置换元件、逐步开路(或接入)法
1、对比法:把检测数据与图纸资料及平时记录的正常参数相比较来判断故障。对无资料又无平时记录的电器,可与同型号的完好电器相比较。电路中的电器元件属于同样控制性质或多个元件共同控制同一设备时,可以利用其他相似的或同一电源的元件动作情况来判断故障。
2、置转换元件法:某些电路的故障原因不易确定或检查时间过长时,但是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利用率,可转换同一相性能良好的元器件实验,以证实故障是否由此电器引起。运用转换元件法检查时应注意,当把原电器拆下后,要认真检查是否已经损坏,只有肯定是由于该电器本身因素造成损坏时,才能换上新电器,以免新换元件再次损坏。
3、逐步开路(或接入)法:多支路并联且控制较复杂的电路短路或接地时,一般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如冒烟、有火花等。电动机内部或带有护罩的电路短路、接地时,除熔断器熔断外,不易发现其他外部现象。这种情况可采用逐步开路(或接入)法检查。
(1)逐步开路法:遇到难以检查的短路或接地故障,可重新更换熔体,把多支路交联电路,一路一路逐步或重点地从电路中断开,然后通电试验,若熔断器一再熔断,故障就在刚刚断开的这条电路上。然后再将这条支路分成几段,逐段地接入电路。当接入某段电路时熔断器又熔断,故障就在这段电路及某电器元件上。这种方法简单,但容易把损坏不严重的电器元件彻底烧毁。
(2)逐步接入法:电路出现短路或接地故障时,换上新熔断器逐步或重点地将各支路一条一条的接入电源,重新试验。当接到某段时熔断器又熔断,故障就在刚刚接入的这条电路及其所包含的电器元件上.
(五)强迫闭合法
在排除电器故障时,经过直观检查后没有找到故障点而手下也没有适当的仪表进行测量,可用一绝缘棒将有关继电器、接触器、电磁铁等用外力强行按下,使其常开触点闭合,然后观察电器部分或机械部分出现的各种现象,如电动机从不转到转动,设备相应的部分从不动到正常运行等。
(六)短接法
设备电路或电器的故障大致归纳为短路、过载、断路、接地、接线错误、电器的电磁及机械部分故障等六类。诸类故障中出现较多的为断路故障。它包括导线断路、虚连、松动、触点接触不良、虚焊、假焊、熔断器熔断等。对这类故障除用电阻法、电压法检查外,还有一种更为简单可靠的方法,就是短接法。方法是用一根良好绝缘的导线,将所怀疑的断路部位短路接起来,如短接到某处,电路工作恢复正常,说明该处断路。具体操作可分为局部短接法和长短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