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国教育论文范文

中国教育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国教育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国教育论文

第1篇:中国教育论文范文

我们以新世纪以来最重要的高中教育改革即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例来说明“国际视野”和“本土实践”之间的张力的样态和性质。透视这次改革,可以发现它具有更为鲜明的国际视野,能从全球的眼光来审视和勾勒中国高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愿景与思路。首先从改革文本来看,改革方案的设计整体上体现了借鉴世界实质来说主要是西方国家高中教育模式的倾向,例如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学分制、课程选修制和模块课程等。其次从学术话语上来说,伴随着课程改革,各种各样的教育理论话语空前繁荣和多元化,尽管各种学术论述流品很杂,但整体来说是与世界教育理论的学术话语声音更趋一致,更多吸收和借鉴(有些怀有忧虑的人称之为“移植”)了西方教育学术话语体系。任何教育改革都蕴含着某些教育价值观以及思想逻辑的转型,是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较之于以往的改革,更为根本性地触动了我国现实运作的高中教育文化肌理,并且在思想层面指向批判我国的传统高中教育实践模式及与其高度结盟的传统主流教育教学理论。因此改革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引出了较大的反弹。在理论层面的反弹表现为有的学者所归纳的所谓“洋化派”和“国情派”的对立,在实践层面的反弹则常被人们归结为“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张力,实际上这两种对立的本质是一样的,都体现的是“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之间的张力,所谓“理想主义”的指控其潜台词就是过于移植西方经验而忽视本国教育国情之意。在此我们暂不涉及所谓“洋化派”和“国情派”的对立在理论上的是是非非,而只是想说明,树立这种对立是沿袭了近代以来我国思想界垂之久远的中西之争传统。在这种传统中,所谓“国情派”一方总是以警惕或贬抑外来思想与文化以及论证自身思想与文化的的优越性与合理性为特点,并伴随着一种历史的情愫,即对所谓西方文化殖民主义的担忧。从历史上来看,尽管有中西之争的传统,中国社会的进步总体上来说是沿着向西方学习的脚步迈进,尤其在走进全球化的今天,这种脚步不但没有减缓,相反还有加速之意。回到高中教育改革的问题上来谈,在教育走向国际化的今天,我国高中教育改革自然也不能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它会持续地面对“国际视野”和“本土实践”之间的逻辑张力。处在这种张力中,如果我们足够自信、开放、宽容和智慧,就应该超越传统的中西之争中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保持向世界和未来开放的积极心态,用更为理性的思想姿态和更为精致化的学术方式看待和处理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中西教育学术话语和教育实践的张力,并在改革过程中确立这样一个思想前提,即西方教育学术视角和框架的多元化、丰富性和深刻性可以为推动我们反诸自我地发现问题、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更为良好的理智启示,我国的高中教育改革,必须在国际视野内发现一切有助于我们持续地深化改革的理智资源。

二、国际视野下的高中教育及其改革

对国际视域下的高中教育发展和改革特点的把握,可从两个纬度展开,其一是分析国际组织有关高中教育发展的构想,其二是总结西方发达国家高中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特点。

(一)国际组织有关高中教育的见解

许多国际组织都有对教育议题的关注,不过在这里我们集中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下简称经合组织)这两个相对更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的有关高中教育的论述。

1.基本的教育发展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教育视为优先事项,并为其设置了总的活动目标,即“实现高质量的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1]“高质量”、“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这三个关键词共相辅佐,构架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基本教育哲学。其中,“全民教育”的内涵和目标是“满足全体儿童、青年和成人的基本学习需要”。[2]“终身学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视为核心概念,它运用这个概念来构想受过教育的人的理想素质形象并规范教育的目的。“高质量”概念体现着其发展优质全民教育的诉求,不过要清楚的是,该组织的教育质量观在价值取向上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它超越以认知能力为主的质量认定取向,把生活技能的开发作为重点。经合组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价值观念上有基本一致性,尤其是终身学习概念在其教育论述中更占主导地位。

2.理想的高中教育形象

两个国际组织对高中教育的诠释,体现在它们对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和目的的理解上面。需要结合“全民教育”概念来谈高中教育的性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际上是根据全民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来界定何谓基础教育的,质而言之,从内涵上来说,是把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教育理解为基础教育,从外延上来说,则把全民普及化教育称为基础教育。进入21世纪后,全民教育的外延已经从初等教育前推到初级中等教育,相应地“基础教育的概念已经演变到包括了初级中等教育”。[3]换言之,就此而言,高中教育尚不属于基础教育。但是,从内涵上来说,例如在第47届国际教育大会文件《面向所有青年的优质教育:挑战、趋势和优先事项》[4]中,是把小学到高中的教育在整体上进行思考的,要而言之是认为高中教育实质上是在小学和初中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基本学习需要和培养基本能力的基础教育。不过,在高中阶段,对基本学习需要的界定不能仅限于读、写、算等基础能力,而是需要在终身学习的概念下,针对高中学生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性质加以重新界定。质而言之,它是一种面向升学和就业需要的认知能力和进入生活的能力的统一,具体来说,它包括适应高等教育阶段理智学习需要的思维与认知能力、适应就业世界需要的技术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以及适应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等。综合地具备上述能力,是两个国际组织所构想的理想的高中生素质形象。但是,许多国家的高中教育设计通常分为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两途,它们各自领走了一种专属性的自然任务,前者聚焦升学,后者聚焦就业,由于专守自己的任务领域,两者往往相互区隔,从而使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目标落空。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原则性建议是:扩大对普通教育的理解,认为“普通教育的概念必须显著地加以扩大,使它明确地包括社会经济方面的、技术方面的和实践方面的知识”;[5]加强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沟通,认为“在整个高中教育阶段,应该确保学习者在普通和职业两个分轨之间自由运动”。[6]经合组织也认为应“平衡普通和职业高中教育……强调终身学习使得职业和普通教育更为紧密地结合起来了……应把职业元素引入传统的学术性普通教育课程(例如法国、芬兰、英格兰和威尔士)”。[7]

3.对高中教育模式变革的呼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我们从现有的中等教育或高中教育模式中看到的“都是一种被肢解成众多学科(语言、数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等)的知识王国”,[8]“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知识更新的速度超过了人类代代相替速度的情况。然而,此时的中等教育,仍像它创建时一样,继续我行我素,仿佛它是永恒的”。[9]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经合组织都认为,未来的高中教育改革,应该在整体上改变高中教育的模式,包括改革课程和其它学习材料,改变结构、学校环境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思维方式,不如此就无法真正适应面向21世纪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时代需要。

(二)西方发达国家高中教育及其改革的特点

西方发达国家的高中教育及其改革趋势是我们主要的参照分析对象,这些发达国家的高中教育模式的特点以及改革的方向和创造性对其它国家来说还是具有磁吸效应的。

1.西方国家高中教育的文化特点

西方国家的高中教育各有差异,但是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有共同或相似的高中教育文化,这种高中教育文化由它们的社会和教育价值观、教育文化遗产和经济文化背景共同塑造和支撑。可以把这种高中教育文化的精神内核根本地概括为在教育目的上对学生个人化发展的高度重视并相应在制度上体现对多元化的尊重。这种文化精神已经内化为西方人的教育信念,不会随着改革被轻易动摇和摒弃。它会在课程、教学、评价和管理等学校的各个方面体现和烘托出来,在此我们不一一展开说明,而是切入到大学自主招生制度以及高中课程设计和管理两个方面略作铺排。就大学自主招生制度而言,美国是西方国家实施这种制度的典范。美国大学录取学生的标准是多元化的,主要包括: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成绩,类似高考的SAT测试每年举行7次,学生任选一次或多次参加,从中选取最好成绩提交给所申请的大学;其次是高中期间的课程选修情况及平时成绩;最后是有实质重要性的综合素质考察。在这种招生制度和招生标准下,美国的高中并没有发展出类似我国的高考主义。例如SAT测试对学生升学意义重大,但据在美国某私立高中任教的某位来自中国的老师说,美国高中普遍不开设SAT课程,最多不过是学生自愿报名,课后辅导,在美国的多年教学经验使他深刻体验了美国教育的理念,即“反对任何以考试为唯一目的的教学,因为这种行为并没有教育价值”。[10]就课程设计和管理而言,例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芬兰等西方国家的高中普遍实行学分制和课程选修制。这种制度体现了西方高中教育重视“选择性”的课程文化,这种课程文化的基本旨趣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美国高中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选修课是兴趣取向的,学生在这类课程上的选择自由自不待言,就是在必修课上学生也有较大的弹性选修空间,它采取分层设置,一般都分为基础水平、一般水平和高级水平,这种分层设置尊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芬兰的高中课程改革创新和高中教育质量一直为世界各国津津乐道。其从1994年开始的课程改革,致力于丰富课程的类别和增加学生的课程选修空间,为达此目的,其在课程与教学管理上多有创新和突破,包括实行弹性学制、短学期制、无年级授课制度和模块课程等。

2.西方国家高中教育改革的基本态势

要客观地把握西方国家高中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和趋势并不轻松,如果仅凭一些不完整的零散信息很可能导致轻率的判断。例如有的学者就仅仅根据一些美国高中教育改革的片断性信息就得出了美国教育是在向中国学习的论断并同时为“应试教育”做合理性辩护。[11]可以把西方国家的高中教育改革历史总体概括为知识中心取向、兴趣中心取向和社会中心取向相互交锋和融合的过程,并没有哪种取向始终占据主流或被彻底摒弃。例如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和被时常误解的杜威教育哲学在美国上世纪50年代走向式微,但是其持守的兴趣中心取向或社会中心取向并没有被打倒,而是作为教育文化遗产和教育精神被传承下来,并影响着美国及西方现今的高中课程和教学文化。不过,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高中教育改革有一条较为清晰的主线,则这条主线就是对提高教育质量的日益重视,并且它总体上是知识中心取向的。这条主线的形成在宏观上是由于在全球化时代“竞争”这一元素的推动及基于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态的分析而对人才规格的定位,在微观上则是由于一些国际教育测量与评估结果推动的对本国高中教育质量的担忧与反思,尤其是一些东方国家在这些国际测试结果上的相对优势更加强化了这种担忧。作为对策,西方国家普遍在国家层面强化了对高中教育的改革,主要的策略包括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强化核心课程,提高学术标准,运用考试手段,等等。但是,这些改革取向并没有根本上脱离他们的高中教育文化,譬如注重“选择性”的课程文化并没有被根本动摇,再譬如即使强化了考试手段的运用,考试也主要还是停留在作为手段的功能上面,并没有完全异变为高中教育的目的。

三、我国高中教育改革的行动展望

在国际视野的关照下,我们需要持续地对我国高中教育文化反诸自我的进行根本反思,并通过具体的高中教育改革设计,给予素质教育以不断成长的机会和空间。

(一)对我国高中教育文化的反思

我们吸收自西方的一些具体高中教育改革设计,实施起来往往困难重重。例如类似我国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被高度认同,并被其高中教育文化自然内化,但是在我国高中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这一课程却被高度边缘化。细细考究下来,这恐怕是由于我国30多年来逐步形成的高中文化基因对它产生了某种排异反应。我国高中教育文化的本质,用一句话来概括,恐怕就是现实中高度功利化的应试主义或高考主义逻辑。运用高考手段有其历史价值和现实基础,但是当它异变为教育实际目的的时候,我们一颗心念兹在兹的萦绕在其身上,所有高中教育的流弊几乎都由之相缘而生,并且陈陈相因。以高考主义为核心的高中教育文化,其流弊非止一端,但万物一马,我们在此切入到知识至上主义问题上略作展开。需要说明的是,对知识至上主义的反思,并非是要轻视知识或走向反知主义,而是要分析知识在高中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性质和实际处理方式。我国的知识至上主义的问题关键并非仅是过度重视知识,而是在于在应试主义的逻辑下,知识教学是由一种教条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知识观主导的。曾有一位美国高中生作为交换生在北京某重点高中就读,回国后于2009年在《波士顿环球报》撰文称在中国的课堂上“上课的目的是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向学生灌输尽可能多的知识,完全是为入学考试做准备……”。[12]在被教条化和功利化处理的知识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探究、体验、行动以及独立思考和批判等认知元素多付之阙如,从而让知识沦为杜威所说的伪理智和半观念的危险,并极大限制了知识之启迪和培养个体智慧成长的功能。这种知识至上主义在我国获得了主流教学理论的加持。这种理论的逻辑起点是认为学校教育就是要系统传授主要是在教科书中被以体系化、理论化和简约化的方式处理的所谓人类优秀知识遗产。获得了这种教学理论加持的我国高中教育,30多年来沿着知识至上主义的道路一往无前,并没有实质性地发展出兴趣取向和社会取向的课程文化。

(二)明确高中教育改革的逻辑

我国新世纪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提出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理念,在笔者看来,这种转轨的提法也代表了我国高中教育改革的逻辑转变。但是有的学者却因把“素质教育”概念重新理解为就是加强教育和重视知识之意,从而否定了这种转轨提法的合理性并消解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对立。这种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已经离题万里了。实际上,“素质教育”作为一个概念设计,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是和“应试教育”概念对立的,而“应试教育”概念作为一个贬义词是对学校教育在价值选择上把教育的工具价值最大化和狭隘化从而实质上悬置了教育的本体价值这种现实的一种抽象。“素质教育”概念则根本上体现的是以实现教育的本体价值为旨趣而做的教育想象,它的立足点是学生的个人化整体人格发展。因此,在概念设计和理论逻辑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对立的。不过具体到高中教育的改革设计来说,因为在现实中作为手段的“应试”与变成实际教育目的的“应试教育”是无法像在理论上那样容易做区分和切割的,因此在改革过程中不得不为应试教育的存在留出妥协空间,也正因为此,“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在改革的过程中将持续存在着逻辑张力。但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是成立的,改革就是要从国际视野上理解这种转轨的意义、内涵和思路,从而真正触动我国传统高中教育文化的根基,逐步松动“高考主义”的逻辑高唱入云、唯我独尊的状态,多从教育的本体价值角度着手调整和改变传统高中教育的模式。

(三)高中教育改革的行动框架

参照国际高中教育观及西方国家高中教育及其改革特点,以破解“应试主义”为核心的传统高中教育文化及实施素质教育为导向,我们可以在三个方面提出我国高中教育改革的行动建议。

1.重建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性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涵上实质已把高中教育整体理解为基础教育。我国的高中教育被严格分为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两途。两者各自在“高考主义”和“职业主义”的主导下,都不能真正体现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性质,都不能体现整体人格的基础养成之意,甚至职业高中干脆不被认定为基础教育。本着重建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性质的目的,需要在终身学习的理念框架下打破普通性和职业性的区隔,就普通高中教育而言,应扩大教育之“普通性”的内涵,把职业性、技术性和社会性等知识包括在内,就职业高中教育而言,也应摆脱“职业主义”的迷思,办学理念中应体现基础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性质。

2.变革大学招生制度和高考模式

可能松动“高考主义”的高中教育文化的根本出路还是要落实到大学招生制度和高考模式的改革上。实施大学自主招生是我国教育界多年的呼吁,大学招生的多元化标准会推动高中教育的素质教育方向。不过,大学自主招生必须和高考改革联系起来。我们的文化智慧在可见的将来还是无法摆脱高考手段的运用,但是我们可以对高考本身做出诸多改良设计,例如可以借鉴美国SAT测试的方式,突破一考定终身的窠臼,尝试一年举行多次高考,学生自愿报名参加一次或多次考试,并从中选取最好成绩作为大学录取成绩,这样做或可收松动高考主义之效。

3.突出课程设计和管理上的“选择性”原则

第2篇:中国教育论文范文

古有家法,今有家规。现如今,孩子一听大人的名字竟瑟瑟发抖,这种现象的确引人深思。

我的家庭是民主的。自我懂事起,爸爸和妈妈时常遵循我的意见。即使犯了错,也会意味深长的为我讲道理。我的隔壁有一个比我大几岁的哥哥,从小到大,只要他犯错,他的爸妈就会家规伺候,弄得他天天来我家躲避,终于有一天隔壁哥哥离家出走。为此他的爸妈后悔不已,当他们的儿子被警方找到时,孩子已成了一个十足的小混混。这就是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

倘若隔壁父母尊重他的孩子,也不会落得如此地步,同样这又是多少家庭的“典范”,换位思考,也将会毁掉多少天才、祖国的栋梁之才。家长的心思做儿女的何尝不知,只是孩子的自制力很差,自控力也不强,需要时间进行教育、疏导。如果只是一味的排斥、打骂,效果自然很差,但一味溺爱、放任自流则更是愚蠢的行为!家长这个角色也很难当,我也略知一二,但孩子永远是无辜的、天真的。适当的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国正在实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目的是培养科技人才,振兴中华!所以才会制定各种各样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从而避免未成年人受到伤害,家长应积极配合。

第3篇:中国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 中国文化 失语 文化导入 跨文化交流

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国的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和吸收,当今已成为多元文化的时代,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多元文化中。多元文化是与单一文化相对而言的,指在某一区域或阶层中同时有多种文化存在,这些文化相互独立同时又有着联系。在我国英语教学中融入母语文化的教学,对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还能有效地促进母语文化与英语之间的双向交流。然而,目前我国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问题严重,迫切需要改变这种局面。

一、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迷失及具体表现

(一)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迷失

目前,人们已经意识到学习文化与学习语言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所以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对英美文化进行学习。人们也不再争论在学习英语时是否需要学习英语文化,而是讨论如何学习英语文化、教师应该怎样教。然而,近年来,西方文化在我国非常盛行,尤其是在校园中。学生们已经开始适应吃快餐的生活,过西方的节日,喜欢说唱音乐。学生作为年轻人,对西洋事物感兴趣并没错,这也是因为他们学习英语时接触到了西方文化。然而,如果让学生使用英语来对本民族的文化进行介绍时,他们却哑口无言。我国之所以要对广大的学生进行英语教学,其目的是为了帮助我国与国际之间进行更好的交流,一方面能够学习世界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另一方面还可以使用英语这门世界语言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民族风俗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所以,英语教学是为了双向交流。然而,当前许多学生在与外国人交流英语文化时,能够说出一口流利的英文,能用英文侃侃而谈,但是当外国人对我国文化感兴趣时,他们却无法表达本国文化,这不仅让外国朋友感到非常吃惊,同时也让国人感到担忧。英语教学本要进行跨国交流、双向文化交流,但是当前的情况却是单向交流,这也表明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在英语教学中,对目的语文化的关注较多,而忽视了母语文化。

(二)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具体表现

1.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孤立

在学习英语时,语言知识往往会发生迁移,发生正迁移时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而如果发生负迁移,则会阻碍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在学习英语前,我国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够使用母语进行交流。所以,英语交际能力的获得必然受到母语交际能力的影响。而人类交际的手段都是相同的,所以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能够促进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是英语知识发生正迁移的重要保障。但是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往往没有关注这种正迁移的作用,而把重点放在了英语与汉语交际模式的差异上,在此进行研究必定会产生负迁移,导致母语正迁移的影响效果逐渐丧失。即便是英语与汉语文化相异,但是其中也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从一些俗语中就能看出来这些共性,如:“花钱如流水”英语为“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血浓于水”英语为“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英语与汉语之间还是有较多相似地方的,可以此为突破点,打破英语与汉语之间缺乏往来的现象,把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避免中国文化受到孤立。

2.跨文化交流的片面理解

在英语教学中,由于教材中的内容有限、教学方法需要改变等问题,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产生崇洋思想,日益严重。与英语文化受到的特殊待遇不同,在英语课堂中,汉语文化却受到冷落,没有获得与英语文化平等的地位。所以,学生在生活中往往谈论着国外的文化,而对我国自身的文化却了解不多。如果说我们之前在国际交流中遇到各种各样的交流障碍是由于对西方文化的不了解,但是如今当我们在英语教育中大量融入西方文化后,中国文化的含量几乎空白。在国际交流中,这种负面的影响作用更为严重。前国家副主席曾经对我国英语教学中的汉语文化缺失感到痛心,他说我们的学生无法用英语表达一个“早饭吃了什么的”简单问题,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不知道用英语如何表达“包子”“油条”“稀饭”等。而当外国人想要询问儒教文化时,我们的学生却是空有满腹经纶,但就是不能正确表达,有时候甚至都不知道孔子的英文译名。如此简单的问题都无法回答,那么,弘扬中国文化、推广中国文化的任务就更无从谈起。所以,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缺失的现象必须引起每一位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改变外语教育的错误观念,要坚持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目前,比较可喜的是广大英语教师以及英语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中国文化缺失的问题,并且都积极寻找对策,开始着手解决该问题。

二、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意义

(一)英语语言学习的重要保障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之一,也是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文化的传播需要借助语言的力量,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正是由于这种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加强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在教学中,对比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之间的相似点和差异点能够加深对二者共性的认识,这也利于英语学习。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主要是将英语的语言基本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并非通过英语学习重新对汉语文化进行认识。学习英语的学生基本上已经对汉语的文化有所了解,所以在学习英语时,通过英语对各种文化进行的理解都是以汉语文化的理解为基础。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可借助自身对汉语以及汉语文化的理解,促进对英语的理解;可增加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降低负迁移,提升英语交际能力。所以,在英语学习中融入母语文化,也是英语语言学的需要。

(二)培养国际文化交流能力的需要

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种错误观点,认为只要能够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技能,了解英语文化环境,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就具备了国际交流能力,就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在改革开放之后的这些年来,英语作为一种强势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影响巨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无意识地接受了西方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追捧先进科技,热衷西方文化,甚至产生了西方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却对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文化没有任何兴趣。国际交流是双向的交流,是文化的互相传递。交流的双方都应该对彼此的文化和风俗有所了解,充分尊重对方的文化,在这样的基础上,跨文化交流才能够正常进行。拥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是英语教学中一直非常注重和培养的,然而在教学中,如果仅仅重视了英语文化的教育而忽视了母语文化,那么在跨文化交流当中只能进行单向交流,而这种交流也并非真正的双向跨文化交流。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在强调英语文化学习的同时,也要融入汉语文化。另外,在英语学习中加入汉语文化的学习,学生们对母语文化的了解加深,也能够与西方文化形成对比,发现其中的差异,无意间就提升了跨文化交流意识,促进了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如果在英语语言学习中只关注到了西方文化的输入,忽视了中国文化的学习,会造成学生在使用英语时不能够表达出中国文化,或者表达效果较差,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在跨文化交流中就会处于被动的地位。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加入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平等、互利的跨国文化交流的要求。

(三)中国文化的继承和传播的要求

学英语不仅要学习如何使用英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同时也要学会用英语将我国的文化传播到国外,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要求,不仅在于在跨国交流中能够双向交流,更在于能够将我国的优秀文化向世界进行传播。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把西方文化学习放在重要位置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尝试使用英语表达我国的灿烂文化,将我国文化传播出去。然而长期以来,西方文化在我国英语教学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英语学习者在表达西方文化时比较流畅,而表达中国文化时,一方面是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多,一方面就是了解中国文化但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所以向外推广中国文化也就更加困难。正是由于这种情况,所以必须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渗透中国文化,加强对本国文化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文化自我意识,避免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之后产生崇洋的思想。同时,广大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要注重培养使用英语表达我国文化的能力,做到用熟练的英语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做中国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如果我们国人都不能够用英语向世界展现我国的文化,又怎能让世界来了解我国文化?

三、英语教学中输入中国文化的措施

(一)在教材中融入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

让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一直以来都是英语教学的目的,英语教材对英语学习者具有引导作用,也是英语学习者的重要学习依据。但是,英语教材内容的设计长期以来只关注到了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介绍,教材中几乎没有对中国文化进行引荐的内容。当前的英语教材当中,所有的课文几乎都是围绕着英语国家文化而展开的,只有极少部分的文章会略微提及中国文化,造成教学中缺少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课程内容,而此方面的英文资料又比较欠缺。长此以往,英语学习者对如何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接触得较少,这就造成了无法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现象。所以,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改变英语教学单一性以及片面性的局面,让英语教材中能够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平等性。英语教材中要增加更多的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要涉及多个方面,如文学、艺术、历史等,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具备中国特色的文化融入教材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这些内容可以通过我国优秀文学作品的译本获得,也可以通过中国文化的相关英语文章获得。这样,通过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的加入,将传授文化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学习统一在一起,让学生掌握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就必须发挥教师的作用。英语教师一方面承担着英语教学的任务,另一方面身上还肩负着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英语教师必须加强对自身母语文化的了解,使用英语来传承中国文化。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不断学习中国文化,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两点作用:一是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课堂教学中老师的引导作用很明显。教师向学生介绍英语语言文化无可厚非,但与此同时,还必须要将中国文化推荐给学生,引导学生发现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既要领会西方文化的精髓,同时还要学会如何使用英语正确地表达中国文化。教师要将汉语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展示出来,充分发挥汉语的正迁移作用。且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课外学习的引导,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等多种途径自主学习如何使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教师在向学生推荐优秀英文文学作品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多阅读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的英译版,这样学才能了解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区别,同时也能够提升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培养平等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另外,杂志、报纸、电影等多种媒体都是学生学习中国文化英语表达方式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对中国文化表达方式的学习中。

四、结语

我国进行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英语能够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同时弘扬我国文化。但在当今的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问题非常严重,英语学习者往往能够使用英语表达英语语言文化,但是却无法表达出中国文化,这不利于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所以,必须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教会学生学会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还促进了平等的跨文化交流,也实现了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 逄晶,付建军.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 彭小红,车艳.英语教学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J].怀化学院学报,2007(9).

[5] 沈春蕾.影响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要素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4).

[6] 王红成.大学英语网络教学试验研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12).

[7] 王红成.元认知策略指导下的写作教学试验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4(3).

[8] 杨倩.跨文化交际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及对策[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6).

[9] 张军.高校联盟研究国内外现状综述及其对江苏地区公办本科高校联盟的启示[J].语文学刊,2013(15).

第4篇:中国教育论文范文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若要导入中国的文化,教师要首先弄清楚中国文化的精髓具体是什么。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认真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会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有作为基本哲理的阴阳五行思想;解释大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天人统一思想;指导解决社会问题的中庸思想等,这些内容渗透在很多文化表现和文化领域中,对学生的思想起着指导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比较各种文化,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中国文化,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教导他们用英语表达中国的文化,为中西文化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树立平等的文化意识

通过解决中西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不平等现象,可以使中西文化实现真正的沟通和交流。要解决不平等的意识,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在思想上树立文化平等、语言平等的观念。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学习英语是为了进行交流,进行跨文化交流。此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学会使用英语传播和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不同文化的交流应彼此尊重,本着互相平等的原则进行交流和对话,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融合。

(三)注重在教学中引入中国文化

语言教学不仅仅要培养学生在语法、语音和词汇等方面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双向的活动,既包括对相同文化的吸收接纳,又包括对自身国家文化的交流与传递,因此它是一个文化融合的过程。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东西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不平衡(西方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占有强势的地位,使中国文化失去了自身的特色,从而陷入被其他文化同化的危局之中)是不能进行正常跨文化交际的最重要的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中国文化,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联系起来,加强两种文化的互动和交流。

中国文化受古代儒家、道家、法家、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重视人与自然统一的独特文化。西方人擅长的是以抽象思维进行分析,而中国人擅长从整体上以具体直观的思维分析事情。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内敛的特点,而西方的文化观念强调自我发展、特立独行。同理,若要理解东方文化中的内涵,先要了解中国文化观念所崇尚的丝毫不为个人利益着想,一心一意做有利于他人的信念。

第5篇:中国教育论文范文

语文课堂的思想品德教育要适时、自然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自然也是如此,不能单为“爱国”而“爱国”。把语文课当成政治课,是违背语文课的教学规律的,这就要求我们合理利用文本,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能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文本,多是文质兼美的,其思想的丰富性、语言的优美性、人物形象的生动性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因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例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首先为我们刻画了一位年事已高、生活贫困、悲苦而无助的老人形象,狂风吹掉了屋顶的茅草,拄杖的老人拼命地追,他气喘吁吁,体力不支,顽皮的孩子抱着茅草跑了,老人用力的喊,直到口干舌燥,还是没能喊回顽童。老人无奈的回家了,半夜里,雨漏进了破茅屋,老人面对爱子,面对冰冷的破被子,痛苦而无助,此时此刻,主人公很自然地会发出呐喊,而他的呐喊实在出人意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原来,身处漏雨茅屋的主人想到的竟然不是自己,而是和自己处境相似的“寒士”。文章最后,作者又用“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作为对自己理想的补充,令人感动。文本分析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我们甚至不用明确要求学生学习主人公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就会如春雨,如甘露,点点滴滴,沁入学生心田,成为其高尚思想中最活跃的一部分。

二、品析、感悟语言

语文教学说到底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品析和感悟,而品析、感悟语言的过程,也就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语文教师要设法让文字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思想化为学生的内心体验,从而达到思想境界的有效提升。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作者在文章开头就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他们沉迷于玩乐,终日无所事事;他们服饰怪异,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作者是这样描写的:“……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作者巧用比喻描写清国留学生辫子盘在头顶上的形态,又用反语“标致”表现作者的反感与嘲讽,并用动词“扭”表现清国留学生的扭捏之态。作者仅用寥寥数语便勾画了清国留学生附庸风雅、不学无术的丑态,表现了作者的失望与厌恶之情,因此作者离开东京前往仙台寻求真知。在仙台,一次看电影时日本学生狂呼“万岁”,而电影内容是枪毙中国人,这深深刺痛了鲁迅的心:“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至此,教师可以问学生“刺耳”的原因。很明显,日本学生的欢呼,伤害了鲁迅的民族自尊心,以致影响了他的职业选择。鲁迅赴日留学,本为学医,这次看电影之后,他弃医从文,改走文学救国的道路。

三、抓住教育契机

第6篇:中国教育论文范文

中国国力的强大和国际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经济的发展,英语作为一种在全世界广泛使用的语言,已在义务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摘要中提出了中国英语教育的弊端,本文接下来阐述如何克服这些弊端。

一、把思想教育与教学结合

众所周知,初中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并未完全成熟,还没有完全摆脱儿童的特点,他们刚刚长大,在思想上刚刚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如同一张白纸有待培养。他们兴趣广泛,缺乏定性,然而具有很大可塑性。由于他们心智上并不成熟,还没有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心理和对老师的崇拜心理,由于初中生初次接触英语,从积极的角度而言,他们会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新鲜感。从消极方面而言,他们会由于对汉语甚至方言的习惯性依赖,对英语产生排斥甚至恐惧心态。刚刚提到初中生在思想上还处在半幼稚状态,比较容易被外界或好或坏的事物影响,缺乏自己的主见,这时老师若能给予积极的引导和适时的,用爱心和耐心来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向他们灌输英汉双语同等的思想,就一定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例如在学生不能回答出理由时,要面带微笑其再深思深思,如果多加提示之后还是一语不发,则好言劝导其努力学习,不至于让他们产生消极沮丧心理。

二、加强训练,让学生感受英语的实用性

英语是一种广泛运用于全世界的语言,但在我国,英语的使用还是有待提高的。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不是孤立存在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如果处在一个说英语的国家,他的英语水平甚至会在短时间有大幅度提升。因为英语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故而老师不能单纯从语法或是理论的角度来照本宣科,反之,应该运用发散性思维,多把课本上的单词和句型结合实际来学以致用。

举个简单例子,例如今天英语课学习的是关于购物方面的句型,例如“How much”(多少钱)或“Howmany(much)do you want”(你要多少)等句型,在训练时,可以让学生到讲台前作对话的表演,为了加深学生的影响并且达到双语同时提高的效果,可以让学生先用汉语演练一遍,然后再用英语来进行对话,或以两人小组为单位,让同桌之间扮演买家和卖家,互相交替询问,以共同提高。如果学校具有相应的学习条件和学习设施,可以在周末或周五下午给学生组织英语角活动,让学生聚集在一起,大胆开口。同时,老师也要兴致勃勃参与到其中,与学生一起探讨一起进步。学生大胆练习,当老师发现学生发音方面的错误和缺陷时,则可以及时纠正,并予以,当学生表现得十分优秀时,则尝试给予赞扬,让学生建立自信心,从而增强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这样还能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更加贴心,老师能更好地发现学生的优缺点、现存理由和潜力,并且及时对学生的潜力进行挖掘。并且,在英语角活动中,老师要多学生来与自己对话,面带微笑,语速不宜过快,当学生出现迷茫的表情或无法对答时,老师就应该用中文予以翻译和解释。树立榜样,并且号召大家向优秀生学习,起到带头作用。在英语角活动结束之后,老师可以为大家的表现做出评价和总结,并且总结一周以来学习的知识点,也可半中文半英文的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从而做到温故而知新。教师也可以学生在课后多与家人、同学或朋友练习口语,让学生能够更多地熟悉,并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此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加强自学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第7篇:中国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语文 思路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239-01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主要构成,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拓展学员的视野,丰厚文化底蕴,提升学员辩证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员的人文精神、帮助学员树立高远的人生追求、提升爱国情怀与人生境界具有重要作用,为学员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高尚境界和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必要的人文素质支撑。

二、大学语文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语文要求学生具备探索精神和开放的视野,具备阅读理解、形象思维、写作演讲与表达交流等基本应用技能,作为“道器兼容”的学科,大学语文在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丰厚的人文底蕴方面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其教材中无论是古代文学还是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读,都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从“独立不迁”的屈原到“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带给学生的是刚正勇往、坚毅执着的情操;从“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带给学生的是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的名士风范;从“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杜甫到“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的艾青,带给学生的是关心民生疾苦、仁爱深广的爱国情怀,等等这些,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凝聚着中华民族人文情感、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的作品,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基因,闪耀着理性思维的光芒,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最佳学习内容和素材。

三、加强大学语文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路与方法

首先,应树立大学语文教学契合时展的教育理念。具体如下:

树立文化育人的理念。注重大学语文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深广影响,深刻挖掘课程的文化内涵、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培养学生成为品德高尚、情感健康、情趣高雅以及人格完善的优秀人才。

树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理念。以青年人成才为目标,以能力素质提升为核心,以创新教学方法为手段,加强基础理论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促进知识向能力、素质转化,实现人才培养全面发展。

树立以创新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倡导学生独立思考,不拘泥于传统的经验和方法。鼓励学员敢于思辨,不仅善于求同,更要善于求异。教学过程中尊重个性、培养个性。

其次,教学内容上要重视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传承。

重视人文精神的传承,突出课堂人文性,就是要求大学语文教学中力求将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浓缩在几个选定的经典文化作品中,通过对作品的全面解读,力求带引学生对其篇章所触及的时代和社会有一定的认识,对于作者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卓尔不群的气质有更深的理解与感悟。通过语文的教学,去重新以人文情怀认识历史和社会,去继承、传播和积淀中国文学以至于世界文化中那些积极意义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从而达到大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学高度融合与支撑。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以下方面的导引与教学:

中华民族的贵“和”思想。以和为贵是典型的中华民族文化心态,厚德载物,兼容并蓄的文化精神,体现着宽广仁和的民族文化心理。回溯历史,无论是政治上的“大一统”,文化上的“天下一家”,还是文学上的“大团圆”,美学上的“以和为美”等这些情趣、情怀、情致都无不体现着“中和”思想,而这一思想也正是我们和谐社会至今所重视和传扬的。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天行健,君子亦自强不息”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修身和做人之道的重要体现。这种儒家推崇的崇高人格也正对于今天抑制世俗价值观的泛滥起到了重要作用。重视气节操守的民族性格,“喻于义”而“坦荡荡”的君子精神,对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仍有裨益。

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爱国精神。把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放在首位,这种爱国主义情怀深深积淀在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之中,感染和熏陶了中国历代无数志士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为乐”的儒家士子的大格局胸襟,“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大丈夫热血与洒脱的

气度,“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的赤子忠贞情怀以及“学而优则仕”的学子报国天下的心愿,都包涵着一种兴国利邦的抱负、为民请命的精神和对国家前途命运关心的忧患意识,这些对引导青年传承民族品质都是不无裨益的。

再次,大学语文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大学语文课程既立足本民族传统文化,同时又将视角延伸到当代中国、放大到世界文化背景下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点、重要地位,对当代中国的双重影响等,体现出历史的流动性,传统的延续性,充分体现了贯通古今中外的开阔视野和多元的阐释思路。另外,大学语文课程要历史辩证地对待传统文化。既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又包含对历史问题和社会现象的辩证分析,特别有利于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的提升和理性精神的培养。实现以人为本、潜移默化的人文精神教育,提高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8篇:中国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传统文化;分析

随着近几年社会发展的迅速,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多远文化和各种思潮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使得传统文化有逐渐缺失的危险。人们的精神世界匮乏,容易产生社会焦虑,为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埋下隐患的种子。相应的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就是要人们对中国的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使得人们对民族文化产生自信心,有自己的信仰,思想坚定,对人们的思想信仰产生巨大的凝聚力。

1、高中语文教育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1.1、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同时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知道本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百花齐放,曾经拥有璀璨辉煌的历史,增强了学生对本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敬畏之情,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能继承并发扬。

1.2、对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人物,他们的言行影响了一代一代的人,也教育和启发着后人,其中著名的儒家思想代表:孔子的言行就成为很多人尊崇的楷模,人们从优秀的文化中吸取精华,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

1.3、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效途径

目前的高中生都是在电子产品的耳濡目染中成长的,他们接触的信息量大,纷繁复杂,使得多元文化对学生的文化信仰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样就威胁着传统文化的逐渐缺失,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因此在语文的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和继承,使其源远流长,四季常青。

2、高中语文教育传统文化渗透的实施

2.1、以教材中的古诗为载体,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

在高中语文的古诗词中,有很多关于古人的人生观、民风、民俗以及行为道德文化都渗透在诗词中,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探求深层次的思想道德情感,将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古人的高尚品质和情操,并将这种思想内化到自己的言行中。例如,教师在教授《短歌行》这首诗时,通过介绍作者曹操创作这首诗的背景,传递了作者在赤壁大战失败后,面临连年的战乱,曹操已年事已高,对未能实现统一天下的愿望感到忧愁。但是他仍然不放弃,坚持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广招贤才,建功立业,体现出曹操的宏伟志向以及对人才的渴望。在教师的讲解中给学生传递了古人为了理想不屈不挠,将苦奋斗的精神,这值得我们每一位学生学习。

2.2、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课堂氛围,使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精神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提升学生的文化水平素养,将传统文化知识与内化的思想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给学生展示自己传统文化知识的机会。例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诗词比赛,强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有助于继承和发扬。教师在比赛中设置:诗词背诵、诗人创作风格、古诗翻译、诗词默写等环节,考察学生对中国古诗词的理解。例如,在《鸿门宴》中描写了哪些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文章通过语言动作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当学生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通过自己的总结得出文章所要传达的人文精神:樊哙在紧急的关头,不畏艰险闯入帐中,在紧张矛盾的冲突中刻画了樊哙豪爽、勇猛以及粗中带细的性格。

2.3、通过课外实践阅读活动,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课外阅读和通过阅读实践活动是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方法,教师指点学生阅读经典的诗文、名著等来积累自己的传统文化知识,并将文化知识与道德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将文化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真正做到传统文化与日常的行为实现有机统一。例如,教师指定学生阅读《雷雨》、《骆驼祥子》、《论语通则》等,通过阅读学生积累文化知识,并对字里行间进行深刻的思考,得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并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对于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这个多元化、信息化充斥的年代,更需要传统文化来成为人们精神的信仰和食粮,故而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传统文化修养,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变换教学方式整合科学有效的手段实施教学,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生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实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9篇:中国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教学衔接现状问题和影响因素解决对策

一、高一新生英语学习现状

为了深入具体地了解和掌握高一新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我校每年会对升入高中后不久的高一新生进行一次较正规的,由本校老师根据新课标对初中毕业生教学目标的要求所设置的统一测试。考试结果显示:许多中考中表现出色的,成绩优秀的学生摸底考试不及格,甚至有些中考取得满分的学生的成绩也仅限于及格。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曾经成绩优异的高一新生经历一段高一学习生活后,成绩急速下滑,从曾经的“优秀学生”转为“后进生”,以致自暴自弃。针对上述现状,笔者从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角度出发,以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为基础,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二、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2.1高中教学节奏快、容量大,学生无所适从。

由于受高考制度的制约及升学压力的影响,高中英语课堂往往是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内容繁多,时间紧迫。结果,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气氛沉闷,使得习惯于初中活跃的课堂气氛,直观的教学模式,变化多样的操练形式的高一新生难以适应高中学习生活,从而出现了高中英语生词难记、语法难用、课文难懂、练习难做的困窘局面。

2.2学生不会记笔记,不能及时有效地梳理整合知识点。

升入高中后,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课堂笔记的记录和整理。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力图将老师讲的一字不落地都记下来,要不就等老师明确告诉才知道哪些需做记录,自己难以判断主次和重难点,造成了顾此失彼,或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得不偿失;另有部分学生则认为老师讲的全在教材中,没必要做笔记,结果复习时没有参照;还有部分学生笔记做了课后不能及时有效地梳理整合。以上这些显现出学生不懂得把握老师讲课的精髓,不会抓学习规律、知识体系,只是一味盲目的学习。

2.3延用机械的词汇记忆法,对相当数额的新词望而生畏。

长期以来,词汇一直是困扰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难题。学生经常抱怨单词记不住、记不准、记不牢,从而产生恐惧感、厌倦感,以至于看到单词就头痛,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更不用说高中课标所要求的3500~4000个词汇。

2.4语法知识不系统,难以在短时间内建构语法知识框架。

除受词汇困扰之外,高一新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有语法知识的淡薄,具体表现在对英语语法术语知之甚少,词性辨析困难,不懂得句子中的成分划分,难以把握不同词性与不同的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2.5阅读量有限,阅读技能和策略匮乏,缺乏阅读能力。

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由于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太少,过不了语言关;另一方面阅读方法不科学,习惯于指读、笔读、回读、出生朗读等阅读方法,或是过分重视每个生词的词义,忽略文章的篇章处理,即所谓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加之阅读技能和策略欠佳,阅读速度太慢,难以根据语境中的提示和构词法猜词意,无法准确把握文章中的主要事实和中心思想,不能根据上下文全面掌握文章的主旨和文章段落的寓意,难以达到教学大纲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要求。

2.6开放式的作业无从下手。

高一新生中绝大部分仍停留在初中被动的学习环境中,总习惯性地将作业默认为是“写单词”、“记单词”——只做有书面要求的任务,而忽略听、说、读、背等无形任务的训练。而这些作为英语学科中“软指标”的作业恰恰是学好英语的关键环节之一。

2.7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只重视课堂45分钟教师引导下的学习,不知道预习—听课—巩固是一个整体的学习过程,过分依赖老师,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不知道上课如何记笔记,如何自主高效完成本学科中的大量的“软指标”的作业,没有语言积累的习惯等。

三、教学顺利衔接的解决对策

新课标和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学生在义务教学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地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要达到这个总目标,就必须首先解决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现就上述衔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

3.1促进初高中教学学段的交流与沟通。

新课程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使初、高中英语教材编排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一致性,这为高一年级的教学衔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作为高中教师,关键是要熟悉初中教材,了解初中教材中要求学生应该掌握的词汇、句型和语法,这样才能在高中起始年级的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逐步引导学生贯通知识经络,矫正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要做到上述几点,高中教师就要有“向下”的意识,多听初中教师的课,多与初中教师沟通交流,了解自己教育对象已有的知识储备。

3.2注重初高中生心理的转变,做好英语教学形式的衔接。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从心理上来说有朦胧的成人感,有独立与创新的愿望,对自己的能力信心日趋上升。因此,高中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端正,既不能让学生有升入高中了就可以放松一下的想法,又不能让学生有进入高中英语特难的畏惧心理,消除他们的消极情绪和思想顾虑,要让学生们认识到高一年级是整个高中阶段打基础的关键阶段,应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3.3学习加强学生的语音训练,帮助学生高效记忆单词。

对于单词,其实天底下没有背不好单词的人,只有不愿背单词的人及不善于有效背单词的人。因此,首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保证自己激昂的学习斗志和积极心态;其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先掌握基本的读音规则,引导其把握单词的字母组合,通过音标逐步拼写单词;再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构词法中的词汇合成、转化、派生及词根等规则记忆单词;最后,教师还可尝试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背诵单词,使学生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3.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懂得自主学习。

要想使学生学习行之有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证。首先,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词汇方面、篇章理解方面预习,并且记录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以便加以解决;其次,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中学教学大纲指出:在听、说、读、写综合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而且是高考的重头戏。因此,要指导学生学会跳读、略读等阅读技能,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猜词意,使学生获得独立阅读的能力。另外,应使学生养成做好笔记的习惯。还要指导学生对平时阅读中遇到的重点词汇、句型做好摘记。

3.5把握全局,加强学法引导,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的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而调查中发现,学生最喜欢的学习内容及方法依次是:文化背景介绍、小组讨论和游戏表演;而教师最常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依次是:语法讲解、课文结构分析和作业讲评,这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为改变这种局面,教师可以加强和鼓励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高一阶段的英语教学需要耐心和恒心,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是重要环节,解决得好,学生便可以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顺利完成高中学业。相信初高中教师在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后,一定能把英语的衔接做好,从而实现新课标对学生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的统一,过程和方法的统一,情感与价值观的统一,突出学生的主体。

参考文献:

[1]李伟敏.中学阅读教学本质及教学过程探讨.东北师大出版社,2005

[2]董翠翠.《高中英语教材》(修订版)的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2006

[3]史海霞.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常见误区及解决对策.考试高考英语,2008,11~12

[4]张静.初高中英语衔接问题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