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摄影课程总结范文

摄影课程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摄影课程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摄影课程总结

第1篇:摄影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摄影 课程改革

随着摄影技术的普及,高校对摄影课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它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类课程广泛存在于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动画设计等专业,成为艺术设计类专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有些学校开设了与摄影相关的公共选修课,还有的将摄影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课程。

摄影课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摄影行业的发展,但摄影教学存在的问题却影响了摄影发展的进度。笔者就目前已有的摄影课进行调研,分析结果显示不管是什么性质的摄影课,所采用的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和课程设计都大同小异,没有专业和学情的针对性,没有体现摄影在专业学习中的作用和特点。要想发挥摄影课的作用必须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针对课程存在的环境,开发满足学校性质、适应专业需求、适合学生特点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本次研究是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摄影课为例,对高职教育体系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摄影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针对目前该校本专业的特征,研究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

一、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的特色

近年来,高职一直在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的工作,可以说各院校的改革百花齐放,各不相同,研究学校高职专业下的课程改革,要明确学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这样才能与学校高职教育的整体思路吻合。

高职教育建设与改革的重心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创新办学模式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培养双证融合的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综合能力为目标,重视岗位技能培养与职业素质的养成。

在教学中弱化专业研究,突出强化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经济的能力,这是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点。所以对摄影课进行课程改革的核心点是要以满足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目标。

二、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摄影课的作用

设计类专业中的摄影课不同于摄影专业中的摄影课,所以要明确摄影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作用和地位,才能开发适合本专业需求的摄影课。

摄影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作用是随处可见的,我们身边许多包装、海报、型录等设计作品,都是通过摄影的手段记录下图像,然后进行再设计。摄影课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从学科性质上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它是集营销、摄影、设计、印刷、展示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所以,摄影目前已经成为支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存在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摄影课是一门艺术与技术高度结合的课程,对于提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执行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感受能力等综合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所以开设摄影课有助于本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为对摄影感兴趣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摄影学习的机会。

三、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摄影课存在的问题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高职建设的过程中,进行了全新的专业开发,并对其中的拓展课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效果显著,而作为基础课的摄影课一直沿用本科的上课模式,没有凸显学校高职教学的特色。摄影课在整个专业中的作用不可或缺,但就目前的授课内容和形式来说,难以满足专业学习的需求,存在问题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教学目标没有针对性

目前学校所有设计类专业中摄影课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都是大同小异,没有专业和学情的针对性,不管哪个专业下的摄影课,教学目标一般都设定为以一定的摄影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指导,去介绍摄影的发展、原理、器材、冲洗等,重点讲授摄影用光、曝光、构图等。但这样的教学目标显然是不准确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摄影课,应该是为培养平面设计师服务的。

(二)实训项目设计不系统

项目的设计不系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是时间有限,多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摄影课的上课时间短,一般为2―3周,30―50学时不等,从时间上看,有限的时间里无法进行系统的摄影学习。其次是实训内容设计不系统,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教学目标的偏离,导致实训项目的设计忽视了摄影在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的最终作用和意义。

(三)考核单一

传统的考核单一,基本上是学生做、教师评,学生最终成绩由任课教师定。高职教育是要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所以教学要以实训带动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企业深度结合,应更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设计和制作能力。而考核作为教学的一部分,不应仅仅是教师的工作,要发挥学生自主考核的主观能动性,借鉴企业考核员工的制度,使课程考核行业化,考核应由学生、教师、企业教师三者共同完成。

四、摄影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目前,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摄影课普遍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抛开学校性质、专业特点做课程,这样导致高职学生毕业后没有任何优势,相比本科学生来说,没有足够的时间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相比中专技校的学生来说,没有更早地进入社会,积累经验。所以必须进行开发校本特色的课程改革,才能促进专业发展和学生就业。

在对摄影课程进行改革前,首先要了解学校本专业的特点,分析专业课程开发思路。本专业的课程开发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行业、市场为依据进行的课程开发(见表1):

根据视觉传达设计行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确定8门职业基础课程,如表1中的艺术造型训练、设计造型基础、视觉传达设计原理、设计思维训练、设计策划与管理、摄影基础、丝网印刷技能、印刷实务、计算机辅助设计。

根据视觉传达设计人员核心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确定7门职业岗位课程,如表1中的设计策划与管理、设计草图表现、图形(像)处理与制作、文字信息处理与制作、图文信息处理与制作、输出技能实训、印刷装订与制作。

根据专业对应岗位群的工作过程与程序,充分考虑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确定6门职业拓展课程,如表1中的标志设计与制作、包装设计与制作、VI设计与制作、型录设计与制作、书籍装帧设计与制作、海报设计与制作。

通过目前行业反馈的信息,上述以就业为导向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开发模式,适合本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培养。而本专业下的课程也应该以行业为指导进行课程的改革和教学,才能将这一课程体系的教学效果最大化。

摄影课是本专业中一门重要的职业基础课,只有进行适当的课程改革,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以下是根据近年来对学校本专业摄影课的授课经验归纳的摄影课需要改革的内容:

(一)以行业为指导、就业为导向确定适合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需求的教学目标

高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学生,是以能够顺利从事助理级平面设计师工作为目标的,所以本专业中所开设的课程都应该为这一目标服务。本专业中的摄影课的教学目标,不是培养摄影师助理,而是为培养具备摄影技能和修图技巧的平面设计师(助理级)做准备。在有限的时间里,只有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才能使课程效果最大化,更大程度地发挥课程在专业中的作用。

高职课堂教学的任务包括两部分:一是学习做人;二是学习做事。做人是要做一个具备岗位工作基本素质的人;做事是要通过学习能够掌握职业岗位的工作技能。为了满足高职课堂的两点任务,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和岗位能力对接。

通过对同类院校同专业和行业企业的调研,总结与本专业摄影课相关的岗位包括:摄影师助理、初级修图师、平面设计师(助理级)。参考国家摄影师初级资格证书和平面设计师(助理级)资格证书的内容,分析行业中岗位的工作任务,对三个岗位能力进行归纳,结果如表2显示分别为助理级平面设计师对应的能力、初级摄影师对应的能力、初级修图师对应的能力。通过对三个岗位能力的分析归纳,将摄影课的课程目标初定为:掌握摄影器材的基本操作能力(相机操作、灯光控制等)、创新能力、与人沟通交流能力、审美能力、图像摄取能力、图像筛选能力、后期处理图片能力、发散思考能力、执行能力、色彩搭配能力、辅助摄影师拍摄能力等。

检验初定的摄影课的课程目标是否准确,是否能够满足后期专业课学习的需求,要通过后期职业岗位课和职业拓展课的学习才能得到验证。

通过表3的分析可以看出,通过摄影课的学习可以完成《图形(像)信息处理与制作》《图文组织处理与制作》《包装设计与制作》《型录设计与制作》《海报设计与制作》等课程中相关能力的培养。例如摄影课可以解决《包装设计与制作》课程中图像摄取、筛选与处理、执行能力、发散思考的能力、辅助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后期处理图片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表3)。

所以我们初步确定的以行业为指导、就业为导向的摄影课的课程能力目标,定位合理,能够满足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需求,能为后续课程做好服务工作。

(二)设计系统化的实训项目,以工作室为依托,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驱动实训项目的实施

为了发挥摄影课在本专业中的作用,必须做好学时的分配,通过多方面调研比较,学习周设计为4周,总学时为60学时,确保完成系统化实训的时间。

项目化教学现在已经不是新鲜的名称,很多学校的课程都采用项目化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盲目的项目教学会使教学程式化,所以课程设计也要因材施教,结合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本专业学生的情况,设计满足课堂教学需求的实训项目。

针对近年来教学的积累和行业调研走访的分析,笔者设计了四个实训项目,项目设计的内容是以摄影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作用作为主线进行开发的,符合人们对新鲜事物的认知顺序:先了解设计中的照片;再去认识拍摄照片的器材,进行模仿拍摄;然后明确摄影作品在设计作品中的处理,全面了解和认识摄影作品在设计中的获取和使用。通过有序的实训,将本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揉碎分解,融入到具体的实训项目中,学生能够掌握设计作品中摄影作品的获取、筛选和后期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表4是摄影课设计的四个实训项目,其中上课地点的变更是我们课程实施中的亮点,根据项目的教学需求调整上课地点,营造项目实施的氛围。以学校现有图文工作室、影像工作室为支撑,利用我们现有的校企合作单位,将企业中的项目引入课题中,以工作过程或工作任务为参考对课程进行设计。

项目一的实训目的是认识照片在设计中的作用,实训地点选择在图文工作室。图文工作室承担的工作是图片的设计、处理、输出、打印,在这里学生可以得到图像筛选能力、后期处理图片能力、审美能力等训练。通过该项目的训练,学生能够明确设计、打印、印刷、制作对摄影作品的要求。

项目二的实训是走进相机开始了解拍摄的过程,实训地点是在影像工作室。影像工作室有影棚、灯光器材、摄影器材等设备,学生通过模仿优秀摄影作品,进行拍摄练习,熟悉摄影器材。

项目三需要借助校企合作单位来完成实训,教师要联系足够的企业,协助教学,企业在哪里进行拍摄,哪里就是项目实施的地点。通过该项目的实训,学生分组对实际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拍摄,做好摄影师助理的工作。

项目四是将实训过程中拍摄的作品进行筛选,并进行后期设计。通过该项目掌握后期设计对摄影作品的要求,掌握摄影作品删选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结合课程性质和行业工作的特点,课程设计采用项目单的形式执行,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项目开始前,给学生发放项目单,根据项目单教师引导完成必要的理论知识学习,项目单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起到了指导的作用。项目单的内容包括:项目目的、项目内容、项目要求、项目步骤、项目向导和项目体会。

(三)结合行业考核的特点,以任务单的形式进行项目过程的考核,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项目考核形式打破教师一言堂的传统考核模式,将考核的权利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测评,教师只需归纳出实训项目中的每个任务点,设计项目任务单,发放给学生。任务单对项目执行起到督促的作用,检查学生能完成每个环节实训的,任务执行的程度包括四个等级:完成、基本完成、部分完成、不能完成,学生根据自己对相应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勾选,这个环节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才能更好地完成实训考核。教师和企业一线的老师参与考核,对每个项目考核的结果进行不同等级的随机抽查,对学生自我考核起到监督的作用,同时解决实训中遗留的问题。

高职教育注重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所以要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训过程中反复灌输岗位职责和职业道德,让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转第页)

(接第页)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导,教师发放实训项目单学生执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解答问题根据任务单自我考核教师和企业教师分析考核结果总结归纳。

结语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开发和改革有其独特的地方,此次专业摄影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研究,利于学生专业的发展与学习,突出摄影课在专业学习中的作用和地位,改革思路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课程标准行业化。课程标准不能闭门造车,需要以行业作为指导,及时更新并融入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数年甚至数十年不变的课程标准,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教学内容要以职业技能技术培养和文化育人为主线,双管齐下。所以,摄影课的课程标准要和所在专业的行业结合,找到专业和摄影课的结合点。

其次是课程设计职业化。课堂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社会发展为目的,所以课程设计需要以相关岗位工作的过程作为参考。这种职业化的课程设计是将岗位工作任务融入课堂,需要学生做到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手脑都动起来。通过实际项目案例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从事行业工作的能力,从而稳步地过渡到就业。但是要做好课堂职业化,需要学校加大与校企的合作,及时更新从企业中引入的设计项目,才能满足课堂教学的需求。同时,这样的课程设计也对专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是能讲、会做的双师型教师,才能更好地实施职业化的课程设计。

最后是课程考核专业化。课程要改革,课程的考核必定要相应做出调整。改变传统的考核形式,参考行业考核任务的标准,制定相应的考核任务单,使课程考核更加专业化。

摄影课改革的思路清晰,特征明显,改革是以服务行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能够满足高职教育的需求,满足相应专业发展的需求。此次改革的方法可以普及到开设摄影课的相关其他专业中,一定会使相应专业的发展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王凡.数码相机在非专业摄影教学中的众多优势[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4.

[2]张晓凯.艺术设计专业的摄影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探索,2003(8).

[3]王晓娜,王彦霞,赵宇,等.建设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

[4]崔聪.数字时代高校摄影基础课程教学探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1(3).

[5]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6]杨国祥,丁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7]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8]马必学,刘晓欢.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职业与教育,2005.

[9]刘敏.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5).

[10]官宏云,王立霞.摄影摄像课程教学数字化的实践与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8(1).

[11]万剑,李兴远.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职业教育.

[12]陶红林,王作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

[13]刘斌.艺术设计专业中的摄影课程改革[J].科技信息,2009(22).

[14]林路.关于高等摄影教育的几点思考――全国高校摄影教育论文集[C].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5]夏峰,姜林.中国摄影教育任重而道远[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5).

[16]林燕.“行为导向型”教学法在摄影摄像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2007(10).

第2篇:摄影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摄影;实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116-03

一、摄影课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摄影课实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巩固学生所学知识。高职学生的摄影课实习一般安排在二年级或三年级上学期完成。学期开学二周内,任课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订实习计划。好的实习计划对于实习的顺利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习计划一般包括实习目的、实习时间、实习地点及路线、交通工具、经费预算等内容。实习目的一般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让学生掌握摄影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在实习中提高学生的摄影艺术观察能力与艺术表现技能技巧,运用摄影艺术视觉在生活中发现并捕捉可视的各种艺术形象与精彩瞬间,提高广告艺术设计、电脑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的摄影艺术全新观念与艺术思维能力。实习时间一般安排三到七天。时间太短达不到实习效果,时间太长会则影响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也不利于学生的安全。一般情况下,本省及周边地区三天就可以了。较远的地区一般是五天以上,但不超过七天。时间较长、路途较远的地区还要给学生购买保险。

实习地点的确定往往由摄影课老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课程内容的需要来选择。如有的教师喜欢去一些大众经常去的旅游景点,有的教师则喜欢去一些游客罕至但很有拍摄价值的地方。实习地点主要分四类:一类是名山大川,如湖南省张家界、青海省坎布拉等旅游景点;一类是历史遗迹、古城古镇,如平遥古城、凤凰古城、安徽黄山脚下的宏村、西递等;一类是道观寺庙、风土人情,如甘肃拉布愣寺;一类是特殊地形地貌,如陕北延川县乾坤湾、靖边县丹霞谷等。实习路线的规划往往贯彻了任课老师的拍摄思路,包含了上述中的一类、二类甚至三类拍摄地点。实习时间、实习路线的选定一般都比较紧凑、具体。以从西安到山西芮城、平遥实习为例。时间为三天。第一天,早8:00从西安出发前往山西芮城并在当地住宿。实习内容:参观永乐宫壁画及练习室内外摄影技法、建筑摄影技法、风景摄影技法。第二天,早7:00出发前往平遥古城并在当地住宿。实习内容:参观平遥古城、练习建筑摄影技法、人物摄影技法、新闻摄影技法。第三天,早上8点继续在平遥古城拍摄,11:00从平遥返回西安。再如从西安到陕北实习为例。时间为三天。第一天,早7点从西安出发,中午在延川县城用餐,下午到乾坤湾、清水湾拍摄,晚上在小程村住宿。第二天,早8点从小程村出发经延川县城、清涧、绥德到靖边县城用餐,然后参观丹霞谷地貌,拍摄2个小时后,赶往定边拍摄明长城遗址,晚上在靖边县城住宿。第三天,早8点赶往神树涧,拍摄古毛头柳;拍摄完成后赶往10公里外的统万城拍摄大夏国都遗址;中午在靖边县城用餐,返回西安。实习的交通工具基本上是大巴车。大巴车的优点是灵活快捷,便于拍完一处景点后能迅速登车赶往下个拍摄景点。有的老师喜欢选择一个景点较多的旅游城市,这时可以跟旅游公司联系,选择先乘坐火车前往,到达目的地后再乘坐大巴车到各个景点拍摄。上述的从西安到山西和陕北的实习都是直接乘大巴车前往并完成整个实习过程的。总之,实习工具的选择以安全和方便来定。经费预算也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实习的租车费、过桥费、加油费,带队老师的差旅费,学生的材料费,实习单位指导费等由学校承担;学生的食宿及景点门票由学生自行承担。实习计划制订后,摄影课老师向教学科提出实习申请。整个实习由教学副院长负责协调,教学科和专业主任负责审核把关。审核通过后,教务科负责会同指导教师做好实习的组织工作。

二、要做好摄影课实习,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细致

首先,任课老师应根据摄影课教学实习的具体情况做好安排。任课老师要在实习前对实习基地或单位进行实地考察,落实实习期间的食宿和教学条件,保证实习能按计划进行。编写、印发实习的大纲和要求,并召开实习动员会,向学生宣讲动员。出发前,检查学生实习的准备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其次,带队老师应将实习的要求和纪律向学生交代清楚。摄影课实习是摄影课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不得无故缺席。学生应明确实习的意义、目的、内容和应达到的效果以及注意事项;严格服从任课老师、带队老师的管理,对任课老师、带队老师的安排有异议时,应及时向任课老师或带队老师进行反映、协商解决;虚心学习,勇于创新,争取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及实习内容;实习期间学生应严格遵守实习纪律,对于不遵守纪律、不服从教师管理的学生,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再次,学生要把实验器材、换洗的衣服、常用药品准备仔细。身体不好的学生应随身携带药品以防身体不适,带队老师也要准备好晕车药、感冒药及治疗水土不服引起的肠胃不适的药品。最后,实习租用校外车辆,选择好驾驶员非常重要。

三、要顺利完成摄影课实习,还需要在实习过程中任课老师和带队老师分工合作

一般情况下,摄影课实习学校会派出任课老师、一名班主任老师和一名行政人员前往。任课老师具体负责学生的摄影工作。除个别学生需要老师的具体指导外,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掌握基本的摄影技法。选择好的创作原型非常重要,有的需要学生自己寻找,有的需要任课老师的点拨。由于相机质量和效能的不同,显示器小的相机不能将整个景色全部包容,只能进行包抄拍摄。好的拍摄原型需要合适的光线,光线过强或过弱都不好。如果拍摄对象因为光线产生了阴影的话,就会直接影响拍摄效果。遇到好的拍摄原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旦遇到了,就要好好把握机会,直到拍摄满意为止。摄影课实习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如去甘肃、青海的实习过程中,任课老师就很好地利用了这点。在拉卜楞寺他看见有个小孩子,就主动给小孩子糖果,最后拍摄到了自己满意的作品。在草原上,有个镇的赛马比赛刚刚结束,任课老师主动上去沟通,镇长同意又进行了一次比赛,从而让学生们获得了良好的创作素材。有的任课老师常年带学生实习,与一些实习场所的人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朋友在学生的摄影实习过程中,往往能提供很多帮助。班主任老师负责实习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安全教育工作。有的学生自小娇生惯养,不肯吃苦,担心风吹日晒,遇到环境较差的拍摄地点就打退堂鼓。有的学生思想上不重视,把实习当成旅游,走马观花,随便拍几张了事。结果拍出的片子往往缺乏思想主题。班主任老师针对这些学生要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工作,督促他们合格地完成拍摄任务。有的拍摄地点比较危险,班主任老师要及时提醒学生在悬崖边、道路旁、高处必须小心。在下车拍摄时,提醒学生带好拍摄的工具;上车时,清点学生人数,提醒带好随身物品。行政老师的任务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协助任课老师和班主任老师顺利完成实习工作。具体负责师生的住宿及门票购买,师生实习情况与学校的沟通、保证司机良好的睡眠等。实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突发问题。如天气的变化,学生实习首先要保证学生的安全。有些学生身体素质较差,低血压或水土不服造成不能继续跟队实习。这种情况,一般是带队老师和班主任老师带领大多数学生继续赶往实习地点进行拍摄,行政人员带生病学生到就近的医院治疗。然后带他们到实习预定的宾馆休息。到少数民族地区实习时,提醒学生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及民族政策。实习中应避免学生与当地人发生冲突或过多联系,遇到危险情况,应当机立断,迅速撤离。有的学生还抱着追求女生的心理或者本来就是情侣的,他们的心思完全不在拍照上,甚至因感情问题闹出矛盾。遇到这种情况,需要老师及时发现予以友情提醒和引导,或以小组拍摄的形式使他们分离。行政老师还要把每天的实习情况汇总,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

四、外出实习回来后的总结工作必不可少

一是拍摄作品的整理筛选工作。有的作品要运用技术进行制作,根据自己的创作理念,加入自己的思想,形成较为充实的成品。经过严格的挑选和精心的制作从中选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交给老师作为作业。任课老师给出意见,使学生的摄影技术和创作理念有个质的飞跃。一般情况下,实习结束,学校要及时地开展摄影展览,向全校师生展示实习学生的成果。其中的优秀作品,任课老师还可推荐发表。二是学生拍摄经验的掌握。通过实习,任课老师的拍摄技巧、原型选择、创作意识等都会给学生很多帮助。学生要及时将这些和自己的实习经历对比,找出差距,总结经验,为今后自己的独立拍摄奠定基础。三是通过实习,很多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生活中的不足,增加了他们团队合作的意识,了解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性,明白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对他们独立性的培养和吃苦耐劳精神的磨炼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很多实习经历对有些学生来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有利于开阔眼界和培养良好的人格。

参考文献:

[1]西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手册[G].2010:119.

第3篇:摄影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摄影课;教学;探讨

0 引言

摄影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美术联系比较紧密,并有许多相通之处,如在广播电视大学美术专业课程安排上适当引入摄影课教学,对专业班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作过不少尝试,现将体会与实践介绍如下,以供同行们研讨。

1 摄影和美术相融,适时开设摄影课

摄影很早就成为各种造型艺术中最富于现实主义的一种大众化艺术。它和美术都属于造型艺术范畴,摄影与最接近的绘画来作比较,两者都同属于视觉艺术,无论在渊源上、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所表达的形象都具有直观性和可视性,都讲究造型、构图、意境、传神,都是在二维空间里表现艺术形象,只不过是造型手段、技巧、工具材料、制作工艺不同而已,摄影形象都是用光线描绘成的,故摄影作品又有“光画”之称。自摄影技术的发明开始,其天然的写实性,就对写实绘画产生很大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绘画艺术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发展到如今,特别是在工艺美术设计方面,已经广泛地应用摄影,可以说与摄影形影不离,相铺相成了。

综上所述,如果能紧紧地围绕美术教学为中心,在课程安排时间节点上,在二年级第一学期进行教学比较理想,因为学生到了二年级已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有了相当审美能力。理论和实践各7周时间,学习最基础的摄影知识,再在以后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巩固和钻研,不断提高技艺。

2 理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摄影知识

学习摄影,实际操作性很强,理论方面当然越详细越具体就越好,但如果学生只光有理论指导而忽略实践操作,将很难达到教学成效。所以应尽量要求学校购置基本的摄影教学器材,由于科技的发展带来工业技术的进步,现在摄影器材的更新日新月异,数码相机摄影大行其道,大有代替传统相机摄影之势,虽然用数码相机摄影方便了很多,但摄影的原理是一样的,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很多是相通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摄影的原理,掌握更丰富全面的摄影知识,在讲授摄影操作理论时还是应从传统摄影操作入手,再过度到数码摄影操作。怎样去组织教学,现分述如下:

2.1 摄影器材

摄影器材包括照相机种类和感光胶卷。摄影者只要真正熟悉了照相机和感光材料等的结构、性能和使用方法之后,才能在拍摄时得心应手,及时把镜头前的事物准确地记录或表达出来。熟悉传统摄影器材是初学者用相机获得清晰影像的保证。这一部分知识包括:1)透镜成像原理、相机镜头焦距、镜头种类及用途;2)传统相机和数码相机的种类、调节装置及使用常识;3)摄影景深的理解和应用;4)胶卷的主要性能及使用常识;5)摄影测光方式。

2.2 摄影曝光

影响摄影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曝光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未经曝光,胶卷或感光元件就无法记录被摄景物的影像,曝光正确,才有可能取得最佳影像效果,曝光不正确,无论采取什么方法进行补救,仍会在不同程度上损害影像的质量,或者说仍是无法取得最佳影像效果。学会正确曝光,需要长期努力,不断实践及总结经验,所以应着重阐述曝光原理与准确曝光方法,这方面知识涉及到相机的光圈和快门的操作及合理组合,达到正确曝光。

2.3 暗房操作(数码后期制作)

传统的暗房操作包括胶卷冲洗和照片制作,现在摄影技术日新月异,数码暗房已经可以取代传统的暗房操作了,但了解传统的暗房操作可以使学生在数码调整照片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鉴于这样的目的,教学时可以简单教授传统暗房的胶卷冲洗,内容包括显、定影药水的调配,显影、停影、定影、水洗、晾干等操作方法。这个传统的胶卷冲洗过程要求学生了解即可。如今数码相机已经普及,数码照片在高科技的支持下,方便拍摄与传播,有利存储、输出,与传统照片相比,数码照片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从传统暗房技术限制里解放出来,借助计算机的操作,照片的后期处理空间非常广阔,自由度非常大。所以,教学重点放在数码调整照片的制作上。处理数码照片首选软件是photoshop,让学生掌握photoshop的基本功能,掌握图像处理的一般工作流程和基本操作技术。

3 美术、摄影教学紧密结合,相互渗透,互相运用

第4篇:摄影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广告摄影;课程设计;视觉素养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11-0144-03

Design of Advertising Photography Course and the Shape of Visual Literacy

WANG Yuan-cheng, JI Zhi-yu(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Department,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411105, China)

Abstract :students of advertising should have good visual literacy. Good design of advertising photography course can make sure students improve this quality simply,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class,explaining theory, still life, portrait, Landscape and PS shot photography experiment,can stimulate them understand organization and selection object, light control,communication with objects. Then shape and improve their visual literacy.

Key words :advertising photography; course design; visual literacy

Internet :.cn

广告摄影是广告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它是一门实用艺术,能对商业信息进行富有感染力的视觉传播。此外,对广告摄影相关理论、技能的学习与运用,更是培养、提高广告人视觉素养的有效途径。所以,在广告学本科专业的教学中,广告摄影的课程设计与学生视觉素养的塑造有深入和紧密的联系。就此,什么是视觉素养,广告摄影的课程应该如何设计才能有效联结它,并促成学生在具体的教学和实践中明确内涵,予以提升,这些问题都是在读图时代的社会背景下,培养广告的专业人才时应重点思考的对象。

一、视觉素养的自主理解

视觉素养对广告专业的大学生具有重大的意义,表现在:第一,具有良好的视觉素养,有助于同学们在广告创作中,良好营造并控制作品的视觉感染力,有效吸引人们的注意;第二,视觉素养的高低常决定了同学们审美能力、艺术品位的高低,较高的视觉素养能支持同学们扩展创作思路,寻求广告作品视觉传达的差异化;第三,视觉素养与同学们的信息组织能力有直接联系,良好的视觉素养是广告信息图像化表达顺畅化、故事化、情感化、逻辑化的先决条件。

视觉素养的研究历史短,理解多元没形成统一认识。具体而言,视觉素养可以从视觉学习、视觉思维、视觉交流三方面来认识,由学习到形成思维再进行交流即为视觉素养内化到外显的过程①。其中,视觉思维能力的高低是视觉素养培养的核心。视觉化的思维运行是用图像化元素及符号来进行分析、判断、综合与推理世间万物,摄影与绘画是提高这种思维能力最为可靠的方式。此外,视觉素养的培养也是培养感知、解读和构造图像的素质与能力。感知图像即对图像具有较高的敏锐度;解读图像是能理解图像表达的主题和意义,能够看清图像处理的方式和手法;构造图像是能以生动的有效的方式运用图像来传情达意,具体表现在能够创作出优秀的图像化作品。现实行业中,广告的信息传输主要通过视觉渠道,所以广告人视觉素养的高低与整体专业能力的高低有紧密的联系。就此,感知、解读和构造图像的素质与能力成为必须,视觉学习、视觉思维、视觉交流也应是广告专业教学的重点内容。

二、广告摄影的课程设计

通过摄影训练来提高大学生的视觉素养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式。我们知道,摄影本身就是一种视觉表达,透过取景、构图实现视觉选择,组合光圈与快门获得图像,表现自己的视觉思考和观念。它最大的优势在于随意性和灵活性,随时随地都可以拍摄并进行自主训练。现实生活中,相对与绘画,摄影方面的技术更易掌握,所以,视觉素养的提升摄影可谓是最佳、快速的手段与方式。

广告摄影课程作为广告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秉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推进方式,训练同学们的摄影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视觉素养。如:理论部分包含有摄影的系统观念和技术方法;实践部分要求同学们运用单反相机在摄影棚或室外开展系统的实验。摄影的系统观念和技术方法的讲解用8个课时;实践分成4个部分,每个部分用6个课时分别开展静物、人物、外景、合成摄影的专项实验,6个课时中4个课时开展实践,2个课时对获得的作品进行评析与指导。同学们的分小组实验中,虽然显性的课时共计32个,但隐性的教学时间投入常有120个课时左右。

第一,静物摄影。作为学生摄影课程的入门训练,一方面老师要重述摄影观念,强调同学们激活自己的视觉敏感度,要用镜头来观察物体,要用光线来塑造物体;另一方面注重技术方法的具体演示,让同学们熟悉相机的功能和拍摄的步骤,包括静物的摆放、布光、测光、构图和曝光等。静物摄影在学校专业的摄影棚进行,对于开始学习摄影的同学们来说易于施行并能不断尝试,可以保证他们熟悉相机的功能和摄影的步骤。

第二,人物摄影。相比于静物摄影,人物摄影的难度有所提升。其一,人的活动性和人物神情出现的瞬间性,增加了获取拍摄时机的难度;其二,不同人物的动态与角度需要运用不同的光线,要求同学们对光线应用有一定的掌控力。同学们需强化摄影技术的运用,增强对光线的掌控力,在全面提升拍摄水平的同时丰富对视觉表现的认识。这里,人物的拍摄必然需要拍摄者与模特儿的互动,与拍摄对象的交流、互动是人物摄影工作的常态,也是视觉方式呈现人物对象精、气、神应该开展的引导性工作。

第三,外景拍摄。外景具有很高的丰富度,有静物、人物、动物、植物等各类可以拍摄和表现的对象,对象的状态可能是静止的,也可能是运动的。这样对同学们摄影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训练的强度进一步增加,视觉素养的塑造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外景拍摄包括动态抓拍、追随拍摄,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随机性和及时性。这一阶段实验中,对象、环境与光线均无法随意控制,考验同学们的预判能力和快速反应技巧,要求他们能熟练操作相机,并能迅速对拍摄对象做出反应。在这种压力下训练,有利于培养同学们敏锐的视觉感知力、判断力以及摄取力。

第四,合成摄影。合成是广告摄影中最为核心的摄影技法,需要在广告目的和执行创意的要求下,预先进行多个场景的安排和设想,让拍摄的不同对象,能够在后期的处理下能有效、合理、真实地融合在一起,落实广告创意以传达特定的信息。合成摄影是对静物、人物和外景拍摄的结合运用,表现在应对不同场景被摄物体的角度、光线、相互关系、逻辑联系进行安排、控制。这里,摄影和后期的图形处理能力都是训练的对象,需要对图形开展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同学们视觉素养的内涵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进行了多角度的塑造。

三、摄影实践与视觉素养

通过对广告摄影教学步骤针对性的设计,让同学们在静物、人物、外景、合成摄影的实践中渐次提高摄影技法、控制能力和认识水平,保障了教学的实际效果。同学们摄影能力有明显的提升,视觉素养得到了丰富和完善。以2012、2013级同学的广告摄影课为例,可以看到教学产生的效果表现为:第一,同学们明确了事物的图像化表现需要组织与选择,摄影不是机械复制而是合目的的创造;第二,认识到了光线是图像化表现核心的控制元素,对光线的有效控制决定了图像的视觉感染力;第三,领悟到了深入了解被摄对象和与其有效沟通,是视觉作品具有精、气、神的基本保障。

从静物摄影实验情况来看,作为首次的摄影实践,同学前期还没有进入摄影创作的积极状态,常到摄影棚后才寻找有什么静物可以用来拍摄,而不是事先组织和选择,策划好需要拍摄的主题及内容。灯光的运用停留在照亮物体层面,不会利用光影为物体的形态表现、色彩呈现加分。例如初期同学们拍摄贺卡,平铺并用树叶衬托,作品虽然还好看却很平淡;后期同学们已经理解预先组织和选择的意义,会寻找不同的表现手段,如将贺卡摆放的方位进行多样调整,灯光的角度和高度也在进行变化以获取生动的光比效应,这些工作增强了图像的主题性、简洁性和感染力。如2012级学生孟冉所言“以前是:呀,真好看快拍下来;现在是:呀,有感觉快拍下来”。

就人物摄影来看,前期同学们与模特交流较少,没有情感的触动,也不能有效引导模特进行造型,难把握和捕捉模特儿巅峰状态的精、气、神。不断的实践中同学们能够与被拍摄对象进行有效沟通,并营造愉快的拍摄氛围,基本都会尝试利用剪影、侧逆光等办法进行人物拍摄,并敢于主动尝试新方法。如13级同学刘丹谈到“以前不会摄影也不会看……觉得好像谁都可以,但是学了摄影之后才意识到那些照片从技术上来说各方面包括光影,视角等等的都是有讲究的,而且重要的是那些照片里是有感情融入的,一张照片不只有技术,再有感情的加盟才能是好的。”

外景拍摄有较大的复杂度,干扰因素多,环境和光线不容易选择和控制,有主题、有目的拍摄要克服很多困难,更需深度认识事物图像化表现组织与选择对象的重要性。可喜的是,同学们在经过静物、人物的拍摄训练后,已经掌握了拍摄的基本技术手法,具有了一定操作能力,在寻找主体拍摄物时已经有了耐心并能进行图像化的判断和思考。如,寻找延伸线来构图,形成空间深度来增强图像的感染力;利用对比为照片添加趣味性;借助门窗等框架为照片添加边框;运用快门速度的变换、镜头变焦的拉或伸来摄取动态形象等。正如12级同学成雨洲谈到“相机中的视角很小,能够体现的内容相比眼睛来说少太多。但还要在这有限的空间内体现一个主题,这就需要去选择内容,排除次要的画面。”

合成摄影是对同学们图形能力的综合训练,是广告摄影中的核心技能,需要对广告主题、创意有深度的了解,应着重控制拍摄物、场景、光线、角度、比例的协调与配合。同学们都享受这一实验内容,敢于积极面对这些挑战,拍摄场地一片欢声笑语。良好的合成摄影能力,为同学们发挥想象力,创作多样的图像作品提供了实现保障。计划下拍摄的图片经过后期PS的处理,生成了各种有趣的、生动的、差异化的作品,是想象力的放飞也见到视觉处理的神奇。合成摄影是广告人在创作上的常务性工作,是视觉素养的综合体现。就教学的此实验环节而言,视觉领域上的感知、解读和构造图像的能力在此要综合运用,同学们控制作品的视觉感染力、寻求作品视觉传达的差异化、保障信息图像化表达顺畅化等能力的直接体现。13级黎欣霞同学谈到“合成摄影要做好并非简单,前期的构思和拍摄很重要。要是一开始就一味地在PS里操作,反而会因为思路不清晰而浪费时间。最后,合成摄影真神奇!”

四、结 语

摄影教学是塑造、提高广告专业学生视觉素养一条简便的、有效的途径,虽然实验初期,生疏下手足无措,但在大量的实践后,控制能力大有改变,专业素养、作品质量明显提高。同学们在视觉表现认识深化“光影的效果是拥有魔力的”“通过光影表达一种情感或者某种特定内涵是很巧妙的过程”“就算有好的灵感也必须要有好的专业素养做基础才能拍出更好的照片”“摄影意境最重要”等是同学们后期的自主总结。可见,广告摄影课程的良好设计对学生视觉素养的塑造有决定性的意义。就笔者开展的摄影教学活动而言同学们有可喜的收获,诚然也存在不少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实践的现场辅导投入不够,这需要不断良化教学设计以求改善。

注释:

① 张舒予.视觉文化概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30 .

参考文献:

[1] 郑之、王振武、郑琳 著.广告摄影实战技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7.

第5篇:摄影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手机摄影;项目化教学;公选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7-0038-03

随着智能手机拍照功能的逐步强大,图片分享的移动社交形式的兴起,手机成为人们最便捷的摄影工具,具备随身携带、传输迅速的优势。在高职院校开设《手机摄影》公共选修课程,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针对新兴的手机摄影课程,国内外极少开设,因此,我们借鉴项目化教学理论,对比相关课程的教材及教法,对《手机摄影》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的课程设计,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课程的学习对象及现状

通过访谈,了解到当前在校大学生基本是以手机作为日常通讯工具,而手机拍照是最常使用的手机功能之一。在课程学习前,学生已有一定的手机拍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大部分学生使用过微信、微博、人人网等移动社交软件进行图片分享,部分学生安装并使用手机图片处理软件。大部分同学认为学好本课程会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帮助,认为该课程很有趣,很乐意与同学老师一起交流学习。

公共选修课已成为高职高专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修课的科学拓展和重要补充。国内现有的摄影类教材大多数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编写,框架大而全,内容泛而杂,《手机摄影》作为新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公选课,很难选择适合本课程定位的教材。传统的摄影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往往会因为学生摄影器材不普及,使得教学方法侧重于理论讲授,在教学设计上依然按照章节进行讲授,案例更多的是图片赏析,致使学生缺乏实际动手操作而兴趣不高,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同时,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而无法适应当今职业教育的需求。

二、项目化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课程目标设计

《手机摄影》作为公共选修课程,其教学目标应主要以拓展学生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和素质为目的。课程的总体目标应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学习并了解手机摄影和图片网络共享的基本知识,能在不同条件下正确使用手机拍摄,具备一定的图片编辑和网络共享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以职业活动(或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教学要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来开展。职业能力的形成有一个逐渐的过程,1998年国家劳动保障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的研究课题报告,把人的能力按职业分类规律分成三个层次,即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见图1)。在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分析学生专业特点,结合课程的特色,提炼出本课程的职业能力目标。

职业特定能力,表现在具体职业、工种和岗位上的能力。主要有:能根据个人需求制定拍摄手机的购机方案;会正确操作手机拍摄;能设置手机拍摄软件,进行简单的图片处理;能把照片采集到计算机或者其他设备;能通过图库网站分享和评价摄影作品。

行业通用能力,表现在行业或者相近工作领域的,存在一定共性的能力。主要有:能通过网上电子商城购买拍摄手机;能在手机上下载安装手机拍摄软件及其他图片软件;具备书写拍摄方案文档的能力。

核心能力也就是职业素养,从事任何工作都需要的能力,可适用于所有行业的所有职业。主要是:规范操作能力――器材的正确操作和规范的拍摄流程;自我展示能力――表述、说明、回答问题;自主学习能力――会使用网络查询各类资料和通过手机社交软件帮助解决摄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事物观察能力――可以在摄影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锻炼色彩审美意识,提高自身的视觉修养。

2.项目设计

项目的设置很关键,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整个教学过程和所有的内容都要以项目来贯彻,因此在项目设置时要考虑如何嵌入职业能力目标的相关知识。根据我们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专业特点,选择与学生生活、学习和工作岗位息息相关的八个项目案例:

项目一:新学期礼物

寒假结束了,打假期工和过年红包收入不错,你想给自己买个智能手机,预算2000元以内,要求拍摄功能比较强大。列出3种手机的型号、主要参数、生产商、价格、外观等,在这些产品中至少有一种是中国生产的。在互联网上收集这些信息,并标明收集信息的网站,写一份报告,总结完成这个项目的收获与不足。

项目二:同桌的你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同桌的你,是心中不可磨灭的最美好的记忆。请拍出你大学同桌的10张照片。

项目三:图片分享和评价

POCO是国内的原创图片互动社区,本课程是基于POCO网站来分享和评价的。注册个人账号,添加同学和老师为好友,参加线上活动提交项目二的作品。

项目四: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花儿鲜艳,叶儿美丽,草儿也漂亮。谁也不会知道,这是春天要和我约会。感谢花儿在为我们开放,感谢叶儿在为我们绽绿,感谢草儿为我们生长!我要与春天约会,抓住这短暂的美好,不让它悄悄地走掉!在到处充满春光的大地上,让我们把阳光留住!记录下我们身边的春天和发生在春天的故事,让我们的手机动起来,不再冬眠!

项目五:随手拍拥堵

用手机来记录城市中的拥堵时刻。抒发拥堵时的心情感受,分享遇到拥堵时的应对措施。当然,我们也不反对大家阿Q一下,比一比谁是“被堵王”。其实,生活中会遇到的拥堵又何止道路交通。所以还请大家开动脑筋,拍出不一样的“拥堵”来。

项目六:有晨曦的每一天

透过玻璃窗和树木的薄薄晖光,陌生而温和,校道的轻雾盖不住晨读、晨练的身影,早餐摊那冉冉的雾气,校门口那匆匆的步伐……“你们青年人啊,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手机拍摄晨曦有关的摄影作品,同时也希望各位能分享自己的拍摄心得。

项目七:午餐故事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一日三餐都是每天不可缺少的。而与早餐、晚餐相比,处在上课时间中的午餐光线更加充足,更能体现出学习与生活的转换,同时也有着更多故事。征集以“午餐故事”为主题的手机摄影作品,同时也邀请您分享每一天的午餐故事。

项目八:“夜来夜美”

拍摄表现“夜色”的照片,无论是自然风光、城市街景、社会生活还是人物风情均可。

三、项目的实施

1.制定项目计划。教师提出项目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任务,制定项目任务实施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

2.项目活动探究。学生根据项目主题按计划先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拍摄对象的具体情况,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分析主题的特色,并提出可行性方案。学生根据方案的要求,通过图书馆阅读、网上搜索、专题学习网站等方式学习相关的拍摄技巧,做出拍摄方案文档。如遇到问题,可以与同学和老师讨论研究,还可以通过社交软件咨询网上的其他摄影专家。

3.作品制作生成。学生根据拍摄方案进行摄影创作,记录拍摄心得,制定设计文案、编排图片版面,用图片编辑软件制作,并按照要求格式输出作品。

4.分享与点评。学生通过电脑或手机登录图片分享社区,上传原创摄影作品,并在作品描述中包含要求的关键词。在提交作品时,学生已默认作品版权为本人所有,并允许在与课程相关的专题、新闻中使用这些作品,作品中可能涉及的肖像权等问题均由提交者负责。学生必须对其他5名以上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也可邀请网上的其他人进行点评。在作品征集截止后,综合作品水平以及网上点评的评分,每个项目都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获奖者向班级展示该作品并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法、设计特色、拍摄过程以及项目完成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四、效果

通过研究与实践,项目化教学在手机摄影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最感兴趣的是通过网上分享和点评,由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和其他任何人员进行评价,随时可以统计出排名情况,通过展示项目成果并将成果作为回报奖励给学生,使学生体验到项目的成就感,鼓舞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项目化教学使得学习方式更开放,促使学生更主动地思考问题,大部分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方法。由于学习的内容、时间和方式要自己去计划和控制,个别学生刚开始不太适应,认为学到的知识是碎片化的,没有非项目化教学来得那么系统和全面。

通过项目化教学选择适合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达到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实用技能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永焕.基于项目化教学的高职《国际市场营销》课程设计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1).

第6篇:摄影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 数字图形与摄影艺术;实验教学;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2-0140-02

Experiment Study of Digital Graphic and Photographic Art//ZOU Jingjing

Abstract The experiment program of digital graphic and photogra-phic art need adequate practice experience. According to the optimi-zation of program setting, widening program content, the practice application, the comprehensive appraisal and rating and so on in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the teaching effect of photographic experiment program is improved.

Key words digital graphic and photographic art; experiment tea-ching; course setup

1 前言

数字图形与摄影艺术是视觉传达、环境艺术、动画以及工业设计等专业学生的主要课程。摄影实践作为数字图形与摄影艺术课程的重要环节,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高校摄影教育背负培养高素质摄影人才的艰巨任务,在摄影教学观念、思路和教学内容、方法上有待合理优化。”[1]随着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不断修改完善,在数字图形与摄影艺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实验课程的比重逐步增加。在摄影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建设过程中设立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负责实验课程的设计与教学,根据各个学科的不同特点和对摄影实践的不同需求设置实验课程。按照教学需要和课程要求,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以及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将工科实验教学与文科验教学相结合,选择科学的实验教学方法。

专业的摄影器材以及镜头、灯光等附件价格昂贵,而且更新换代很快,一般学校的教学实验室无法配备先进高端的摄影器材进行实验教学,在数量上也无法保证每个学生一套摄影器材,实验课教学的硬件设施与摄影实验课程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多专业、多层次学生的不同课程需求,摄影器材与市场主流器材配置的差距以及数量的不足,都困扰着摄影实验课的课程设计与实施。对摄影实验课进行优化设计、改革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2 课程设置优化

随着数码产品的普及,现在的学生对摄影和摄影器材一般都有一定的了解,便于开展课堂教学,但是从专业的角度看,对布光、采光和影调还缺乏理论层次的认识。数字图形与摄影艺术实验课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的平台,使得学生对整个摄影课程的学习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实验的操作过程是数字图形与摄影艺术的主要形式,将书本的知识转变为真实的体验。要增加数字图形与摄影艺术实验课的分量,使理论知识与实验得到更好融合。

“传统实验项目多为验证式实验,教师的讲授方式也多以灌输式为主,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兴趣,实验效果一般。”[2]在摄影实验过程中,学生的爱好程度、层次水平、专业方向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性,如果都采用一样的教学模式,可能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抑制学生的发展。在摄影实验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基础、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次设置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摄影实验室的灯光布置以人造光为主,光位和光质的研究与掌握必须要通过实际的训练,布光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对于光的控制。在摄影实验室,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布置灯位,顺光、逆光、侧逆光等,加深对各种布光方法的应用。对经典布光的实际模拟训练和操作,就可以更好地掌握和理解。通过不同的用光手段,展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和对摄影的需要,开展区分教学。

3 拓展实验课程内容

根据不同的摄影实验项目,需要不同的摄影器材辅助教学,因此,摄影实验课程对教学器材和设备的要求较高。一般高校的摄影摄像实验室,摄影器材设备数量有限,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条件,最大限度把实践知识传授给学生,就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拓展。比如静物摄影大部分在室内进行,利用自然光比较少,多数是运用人造光拍摄,器材需求量较大,如灯具、反射设备、摄影台、脚架等。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实验室静物摄影属于室内摄影,距离的变化对光照度影响很大,距离的轻微调整会引起被摄影物体亮度的变化,而人的视觉对光线亮度有较大的适应能力,往往会察觉不出这种灯距变化引起的照度变化,灯光强度很重要。

根据不同质感的静物选用不同的主光、辅光、背景光、顶光,当从取景器看,算是满意的,但冲洗或放置于电脑中一看,可能与预期的效果差别很大。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摄影器材的用途的理解,以及对摄影过程中光线运用、光圈和快门的配合运用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设计摄影器材制作课程,作为摄影实践内容的补充。比如通过制作小型静物灯箱,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光线运用的理解,设计灯箱内的光源布局和强弱,并利用自己制作的灯箱作为辅助器材进行拍摄效果的对比,通过动手调整灯箱结构,更加透彻地理解摄影的用光原理。通过拓展的课程实践,更直观地掌握灯光角度、明暗、光源数量等因素对景物摄影的影响。

4 注重课外应用

数字图形与摄影艺术课程需要大量的实践环节,实验课只依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对有兴趣和需要的学生,可以将实验课程的部分内容设置为开放性实验,将开放性实验与课内实验相结合,丰富摄影实验的教学手段。摄影实验室有良好的摄影设备及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设定实验的主题来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如静物摄影、人像摄影、布光的练习等。实验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实施个性化辅导,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学生遇到的不同问题,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条件的学生也可以利用课外和业余时间在实验室内或到户外进行拍摄创作和练习,并将作品交给教师进行比较和点评,丰富教学内容。

针对数字图形与摄影艺术实验课程的学习,根据情况可举办学生摄影展,展示学生在本阶段的学习效果,如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和组织学生多拍摄优秀的摄影作品,积极参加高校以及国内外各种摄影比赛,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学生在参加比赛的同r,既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也可以使课程所学知识得到实际的展示,并通过鉴赏优秀的摄影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品位,潜移默化地提高对摄影的认识和应用。通过实验教学的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使得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得到提高。

5 综合评价考核

数字图形与摄影艺术实验课部分,评价一个学生成绩的好与坏,不能仅凭几张照片的好坏进行,那样很不准确。摄影艺术的实用性和技术性都很强,对操作者的动手能力要求高。在每一个实验项目完成时,要求学生拍摄两张作品,作为摄影实验的一部分成绩。除此以外,更重要的是对整个实验过程的考核,通过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来促使学生重视实验课。

1)课堂表现:在实验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评价。

2)实验报告成绩:教师根据学生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3)课程综合表现:教师在摄影实验操作结束后,根据学生考勤、实际操作能力、摄影创新能力、团队小组合作情况等做出相对应的评价。

实验报告和实验记录在实验课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与每个实验项目相关联。实验记录,实验教师亲自记载,方便教师更好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实验情况和最终效果;实验报告由教师命题,学生按要求完成实验过程的记录和结论分析。最后综合以上几种因素进行平均,得到学生实验成绩。考核是刺激学生达到实验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也可以增强实验的效果。

6 结语

数字图形与摄影艺术实验课程教学是实验课教学的内容之一,在教学方式与方法上要和其他实验课程既融合又区别,总结自身特点,将专业性和社会性定为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高校摄影实验室,针对不同的实验项目,分析每个教学时段的综合情况,合理安排教学结构,有效组织教学,深入探索、拓展实验课程的内容和教学形式,在完善的培养目标下完成数字图形与摄影艺术实验教学工作。探索工科实验教学与文科实验教学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创新探索性,培养高素质的摄影人才,是实验教学的根本任务和重点。

另外,要进行必要的师资队伍建设和硬件环境投资建设。“在教学中教师对整个教学结构的教学设置,决定着教学效果。”[3]提高高校摄影实验教师的队伍水平是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前提。摄影实验室中专任教师为主,兼任教师为辅,建立一支合理配置、稳定的师资队伍。“要加强对专职实验教师的培训和进修,为他们提供理论修养的园地,给他们进行摄影实践的天空。”[4]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增强实验教师的进修和培训,通过再次学习增长实验教师摄影的经验,更好地解决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优秀的实验教师对学生的数字图形与摄影艺术实验课程学有益处,实验教师可以将大量的自身或他人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相结合,总结更为通俗易懂的经验、窍门、感受等传授给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旭炜.浅谈高校摄影教学[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04,10(1):83-87.

[2]柴h,刘萍.数码时代新闻摄影实验教学模式改革[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8(1):8-10.

[3]潘滨.关于摄影教学的结构[J].教书育人,2001(18):

第7篇:摄影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摄影教育;人文定位;职业资格测试

本着对摄影的热爱,笔者在法国求学多年中,对法国高等摄影教育进行一定的研究,着重总结出了法国当代摄影高等教育的四大系统,以及各系统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如何改革我国高职摄影教育的方向,笔者有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摄影高等教育应该在高职普通专业教育基础上进行并应有完整体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无论作为国民教育系统学位教育的巴黎学,还是造就摄影专业高级职业人才的行业高校,乃至私立摄影高校,都要求人学者必须持有在综合性大学读完普通大学课程后获得的结业证(DEUG)。这并非仅仅是为了完成一种教育程序,相反,它要求从事摄影的人,必须具有真正的高等教育素质。摄影专业教育不能替代一般文化素质,而摄影从业人员却必须具备大学水准,这无疑是个矛盾。在中国,这个矛盾是用进人大学后,以一年左右的公共课解决的。但事实证明,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在现在的中国,无论从科技知识的准备上,还是社科、人文基本素养上,学习摄影的人,都必须有2~3年一般理科和文科文化基础才能保证自己适合摄影活动的极大特殊性。如果抛开这些基本素养,培养出来的人,根本不能算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根本无法适应摄影的高深的科技性和广泛的社会性。这一点不但应引起我国摄影高等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也应为我国各门类的高等专业教育所注意。尤其是各门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方向、教材体系都还缺少自己的特长。学生缺少基本的大学生文化修养,结果直到毕业时,作为一个普通型、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高职大学生,还不具备一点摄影摄像知识,连最起码的照相知识都不懂,这种状况如果延续下去,应该说这是不健全的21世纪的中国大学生。鉴于此,建议我国高职考虑法国摄影高等教育的模式,在普通教育中设立摄影知识教育。

二、摄影高等教育应适度、应突出人文定位

法国的各类摄影学校,在课程设置上都特别重视人文课程的地位。这一点使法国高等摄影教育,有别于英美的同类教育。在英美摄影高等教程中,最为惹人注目的是摄影原理、摄影技艺及摄影应用课程。但在法国,哪怕是完全进行职业教育的摄影专科学校,列在第一位的课程,都是“艺术史”、“摄影史”等人文课程。很明显,在法国的摄影高等教育中,最看重的是“摄影传统”的承继,和“摄影精神”的养成。摄影高级人才的培养,首先是对其精神世界进行耕耘,从而将崇高的专业灵魂萌芽深深植入学生头脑,并使其具有历史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同时在“艺术美学”、“现代性”等方面,培养学生敏锐的艺术感悟力,保持前沿创新的能力。

在这方面,我国摄影高等教育还显得相当稚嫩。据调查,在我国各高校开设了各类型摄影课的寥寥无几,即使开设这类课程的,也缺少像样的教材,更没有专攻艺术史、摄影史的专家、学者。特别是对摄影教育中的人文课程如何设置进行深入研究者更为罕见。可以说,专门的摄影人文教育队伍,几乎是个空白。这种状况,与我国教育体制不无关系。因此,开展摄影人文研究、培养我们自己的摄影人才理论专家和教学骨干是迫在眉睫之事。建议高职学院和大学考虑派出教学骨干到法国巴黎大学第学摄影和多媒体系、国立高等摄影学校等摄影高等教育基地进行考察、进修,实地了解情况。至于派教学骨干赴法进修则更是一条捷径,可以直接改善我国摄影高等教育师资的结构。同时,也为我国摄影职业化教育奠定了人才基础。

三、摄影高等教育与职业资格测试同步进行

第8篇:摄影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连贯性;影视艺术;高职教学

影视艺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其从技术到艺术领域的知识跨越相当宽广,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强,包含多门学科的课程。近年来,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各高职院校也纷纷开设影视多媒体、新闻等专业。如何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学会、学好在电影学院四年专修的影视艺术课程,确实需要下一番功夫好好研究。

个人根据平时教学经验以及与影视从业中的佼佼者多方交流学习,认为高职高专的影视艺术系列课程的学习应以一个大的实践项目贯穿起来,使各课程之间建立良好的连贯性,并抓住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充分发挥其自主学习潜能。影视艺术系列课程学习规划如下。

1 课程开设之初,就给学生布置毕业设计任务

新生一入学,就敦促他们根据个人兴趣特长尽早确立自己的学习方向和从业目标,一旦确定专攻影视艺术专业,就要让其全面了解这个行业的现状、规范和标准,以及从业的必备技能。然后布置毕业设计任务,要求毕业时完成一部个人微电影或广告影视作品(也可几个同学合作),从剧本―分镜―拍摄―剪辑合成(每个同学都要参与其中并分别剪辑作品)。学生一旦明确了自己的理想目标和学习任务,就会更有计划地去自主学习。

2 加强视听语言的学习

我们应首先安排影视视听语言课程。通过经典影片观摩分析,让学生对不同景别的作用,画面构图、景深、镜速等构成要素形成印象。了解推、拉、摇、移、升、降、俯仰等镜头的艺术表现力。学习长镜头的创作方法;运动轴线、视角、分镜头技巧;场面调度、音画关系、电影剪辑、电影蒙太奇等专业知识。

3 编写自己的剧本、分镜头稿本(第一次创作)

课堂上练习将电影成片改写成剧本,锻炼学生将镜头语言与剧本有机融合,课下让学生编写自己的剧本,进行第一次故事创作,创作的过程也是自学的过程。微电影的剧本创作要塑造出鲜明的人物性格、设置激烈的矛盾冲突、巧用故事线的交错。剧本与散文、小说不同,散文、小说没有时空限制,而剧本要求时间、地点、人物、故事高度集中在某一场景内。小小的场景内,几个镜头组合就可能表现两军厮杀,飞机火车开走就可以代表跨越五湖四海,场景和人物的切换,就可说明事隔多年或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所以,剧中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剧本包括故事发生、展开、冲突、收尾四部分,故事的矛盾冲突达到最激烈时称为,此时的剧情扣人心弦、引起共鸣,最吸引观众。因此,剧本写作的“重头戏”是部分,最需要下工夫。这些都需要平时积累,要多看多分析研究好的影视剧作品。

剧本完成之后,一定要画出或写分镜头稿本,明确表达出镜头效果,以便于后面摄影师拍摄以及后期作为剪辑的依据。

4 摄影摄像实拍课程,视听语言的应用

摄影课程,明确摄影是用光作画,作品中能体现出光影的时间概念、装饰作用,能利用光影丰富画面的质感和层次、增添画面的趣味性。理解静态构图中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四大景别,体会“近取其神,远取其势”。明了运用景深深浅的目的。能使用摄影器材巧妙运用快门、光圈、色温、感光度的不同组合创作出理想的作品。

摄像课程,重在实践经验与悟性。首先了解摄影机、监视器、三脚架、轨道、摇臂、升降车、挑杆话筒、数字录音机、高色温镝灯(阿莱灯)、黑白旗、米博罗等设备器材。实践拍摄中注意角度的选择、焦点跟随、拍摄方法、光线造型等。更多关注画面中的彩头,故事情节可以没有,但在拍摄中要有,比如俯仰镜头的情绪,特写镜头、中景、远景的画面对接节奏感。还要多方面兼顾故事情节的展示,比如纵深画面可以体现背景、中景、前景等。

摄影、摄像课程在用光、构图、景深等很多方面都是相通的,不同处在于一个是捕捉画面的静态瞬间,一个是记录连续的动态画面,更需要连贯性的学习。

5 剧本实际拍摄阶段(第二次创作)

根据创作剧本制作出分镜,再根据分镜头稿本进行实际拍摄。运用不同的拍摄角度可以创造出不同的画面情绪。平摄角度给人亲切平和之感;拍摄高处的景物,最好是仰摄角度,它能使景物显得更加雄伟壮观。如果以仰视角代表影视人物的视线,由于透视关系,使处于前景的物体被突出、被夸大,从而获得特殊的艺术情绪,可以表示人们歌颂敬仰之情。俯视拍摄给人站在高处,纵览全局之感,场面浩大,视野开阔。在影片中会经常见到用俯视镜头展示人物的滑稽行为或表现反面人物的卑劣,以示藐视情绪。

拍摄方法上,明确推、拉、摇、移、固定镜头运用。推镜头由拍摄机器作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使故事情节越来越紧张,注意力越来越集中。拉镜头,是由拍摄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大,给人慢慢放松之感。摇镜头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移镜头,从广义讲,运动拍摄的各种方式都称为移动拍摄。但在通常意义上,移动拍摄专指把摄影机安放在运载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无论哪种拍摄方法,在拍摄中都要注意焦点部分,这是画面最清晰的部位,通常要在主体上。

想要有效充分的对光影加以利用,应掌握光影自身的属性、特征、变化规律,捕捉光影在影视作品中蕴含的审美要素。光影不仅起到还原事物原貌的作用,而且是完善影视作品造型的一种重要技巧,它能有效地创造环境气氛、艺术格调、韵律节奏,还经常被用来刻画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心理等,有时甚至可以传达影视作品的主题思想。

6 剪辑合成(第三次创作)

剪辑,是在电影电视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是电影电视的拓展和延伸。同时剪辑艺术又有力的推动了影视艺术的提高和发展。剪辑属于影视后期流程,由电影剪辑师巧妙地将拍摄的视听觉素材与导演的创意结合,对素材重新分解、编辑并构成一部完整电影的过程。

学生要系统学习剪辑软件技术,学习影视剪辑的理论、强化镜头组接的基本原则(镜头的组接要合乎逻辑、遵循镜头调度的轴线规律、景别的过渡要自然、合理)。学会巧用省略关系,影片剪辑要处理的最基础问题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时间性连续和空间连贯。将一部影片拍摄的大量素材,经过选择、取舍和组接,最终形成一个能传达创作者意图的作品,是一部影片从拍摄到完成的一次再创作。要求剪辑师首先要对剧本、拍摄的视频素材反复进行阅读观摩,充分理解导演的意图,再进行剪辑创作。剪辑时还要特别注重剪辑的元素,情感占51%,故事占23%,节奏占10%,视线引导占7%,二维特性占5%,三维特性占4%。优秀的、感染力强的影视作品离不开充满创意、又合理高明的剪辑。

7 总结学习经验,为下次创作做准备

第9篇:摄影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摄影;照片资料;教学工作;重要作用

生活,缺少不了摄影。自1826年,法国人约瑟夫・尼塞福尔・涅普斯用日光胶版法拍摄成功世界上第一张照片后,经过180年的历史,摄影技术不断发展,并因现代科技而日臻完善。如今摄影已深入到人们的生活、教育、科学、商业广告、政治与艺术各个领域。照相机为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创作出真实、美丽、动人的一张张照片。

摄影照片是我们的记忆,它见证生活历程,记录每个人的成长阶段,也反映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和历史真实。处在高校教学第一线的摄影,正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笔者在高校美术设计系工作多年,实践证明,摄影与照片资料在教学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不可缺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照片资料对行政办公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办公室的行政管理人员,在系办工作的管理中,整理摄影照片是必不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摄影照片通常分类为:发展历程照片,教学评估照片,教师的个人资料照片,教学活动照片,学生活动照片,毕业生集体照片等。

美术设计系自1992年建立,至今已有18年之久。成立初期,只有一间画室和一间摄影用的暗房。现今的美术设计系拥有三间画室,两间专业的计算机实验室(PC机和MAC机),一间摄影实习实训工作室等先进设施。翻看系发展历程的摄影照片,一张张从原来胶片到现今数码相机冲印的照片,均可清晰的了解和感受美术设计系十多年的艰辛过程,这些珍贵的摄影照片是回顾历史和规划将来的历史资料。

教学评估照片,是学校发展的珍贵历史资料之一。评估是对教学的促进,评估对每一位在高校的工作人员和教师来说,是一件难忘的工作。学校评估工作既严谨又细化,每项工作都须有依据,有凭证。拍摄的照片是依据和凭证的重要手段之一。譬如在评估中的产学研环节里,有一部分就是与企业合作的内容,包括学校各系与相关的企业召开校企合作会议、会议里学校的各系负责人与企业代表签署合作方案……此时,双方的工作人员,都会不约而同地拍摄下这有意义的一瞬间,记录并保存在案,作为将来工作的依据。由此可见,教学评估照片不仅记录了当时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历程,而且为评估的资料提供必不可少的真实、客观的照片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照片,包括教师上课的照片,教师的个人证书翻拍的照片等,也是评估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师上课的风采照,见证了教师的教学教程。多年以后,一张张嫩稚的学生面孔,一届届学业有成的学生……桃李满天下,这会成为教师一生不可磨灭的回忆。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有平凡而实在的教学生涯,看着一张张属于个人教学资料的摄影照片,心灵上会有一种莫大的慰藉与成就感。笔者所在的学校,就曾举办了一期《教授风采录》,橱窗里的每一张发黄的旧照片,都蕴含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虽然有些照片已残旧不全,但仍保留着当年站在教坛上的风姿,这些摄影照片的展示,让当年的教授们倍受感动,橱窗里英姿焕发的影像成为年轻教师和学子们奋进目标的偶像。

教师个人证书资料的翻拍,对系办公室的工作,是一种很好的资源管理内容之一。教师所参加相关教学活动的剪影照片,是系管理资料的一部分。在校内工作中,通过拍摄并整理出完整的教师工作照片资料,既可方便查询,也可与其它系资源共享。由于评估工作的需要,教师的各项资料需经常用到,通过早期的一点一滴的收集,就能提高工作效率,做到随要随出,同时也是体现对每一位教师辛勤工作的肯定和尊重。这里需注意的是,办公室在管理这些资料时需对教师的有关资料保密,以防外泄,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不快。

二、摄影在美术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性

摄影与美术是互相融合、互相借鉴的,同时也存在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与技法。笔者工作于艺术学院美术设计系,属双肩挑教师,一方面负责部分行政工作,一方面承担部份课程的教学,因而深深体会到摄影对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①素材的收集与积累;②摄影照片在制作与设计教学课件中的运用。

1、素材的收集与积累

照相机是一个工具,它用于记录信息,搜集素材,为美术提供诸多的方便和帮助,这种优势是无可比拟的。美术设计系的大部份课程,都与摄影密切相关,例如《综合艺术创作》、《绘画创作》、《图案装饰基础》、《图形图像处理I、II》等课程,均是利用大量的摄影照片资料进行创作和教学的。

美术设计系的大部份课程属实践型、实操性强类型。外出参观学习,到实践基地实习的机会较多,这一过程,拍摄是重要的环节。教师和学生将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以摄影的形式记录下来,可用于教学的回放,也可作为外出学习的见证,同时还可用作团队活动的留念,真可谓一举三得。

美术设计系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单元式、项目式、案例式等,不管哪种教学模式,

课程结束时,学生作业都要进行展览。作品展览期间,作品的拍摄,制作,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行动手完成。作品一经展出,同学在细细观看作品时,也会使用拍摄工具拍摄展览作品,作为相互学习的参考资料,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

美术设计系对摄影课程的教学是十分重视的,分别开设了《摄影基础》、《摄影技术》、《广告摄影》《商品摄影技巧》《数码摄影后期制作》等课程。学校配有的摄影实训基地,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实训实习的场所。学生除了学习拍摄基础外,还学习更深层次的摄影知识。摄影学科中的构图、色调、影调、点线面、黑白灰、空间、虚实、对比等技巧,为将来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掌握理论与实操的同时,美术设计系还为学生安排了摄影师的职业技能考证,让学生持有该学科的职业技能证,实行双证毕业,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专业技能多种渠道。

2、摄影照片在制作与设计教学课件中的运用

教师的授课方式是多样的,教师的每一门课,都有各自不同特色的课程课件。MicrosoftPowerpoint是个很实用的多媒体演示软件, Powerpoint(简称PPT)是教师使用较多的课件之一。制作与设计PPT是需要大量的摄影(下转第187页)(上接第186页)照片和图片资料来支持和运用。美术设计系摄影教师谢教授,担任了摄影相关的课程,学校督导组曾听过谢教授的授课,对教授的教学课件作了较高的评价,谢老师正是利用大量的摄影照片运用在教学课件中。课件内容精彩丰富,给每位听课者留下深刻印象。谢老师制作PPT前,经常外出参加各种类型的摄影活动,注意收集和积累各类的摄影照片和图片,并进行修整和归类,待有充分的材料后,再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进行后期的制作设计,制作成Powerpoint的多媒体演示文件。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每年都是同样的课程,但谢老师本人的课件是每年与时俱进地更新资料。可见摄影照片和图片给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值得多用。

三、摄影活动对学生工作的重要性

摄影是一种用快速的手段记录影像,具有先进性和时效性。它能及时、准确、生动、形象、逼真地反映我们身边的事与物。快速、方便、灵活的数码拍摄,尤其能为学生工作的实录提供重要的保证。

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正常的课堂学习外,还会有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活动和各类比赛。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会选择自己有兴趣的,有个人专长的活动项目参加,以丰富大学生活,拓宽个人的视野,培养和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为将来迈出社会做好准备。

学生社团中的摄影协会,于1997年由美术设计系学生组织成立,面向全校各专业对摄影有兴趣的学生招收新会员。通常进行拍摄活动的工作,均由爱好摄影的学生个人、学生社团(摄影协会)、校学生记者、校编辑部的工作人员担任。协会还邀请了学校的摄影老师和摄影专家作为指导老师。社团经常组织学员学习摄影方面的知识、外出实践、开讲座、办摄影展等。协会学员们常利用所学的摄影知识和技能,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校,做到学以致用。

大学生,种种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如篮球赛、足球赛、健美操比赛、辩论赛、大学生运动会、节日晚会等等,学生们所参加的校、院、系和班级各种各样的活动,都离不开现场的拍摄。主办方会将现场情况记录下来,每一场活动结束后,将拍摄的照片展示出来,这些摄影照片是真实的,具有纪实性,它既是每项活动的总结,又可以作为各系部、学生处和学校档案室的资料档案。这些展示活动的照片,充满青春活力,让参与活动和比赛的同学们有一种自豪感。更重要的是,通过摄影照片,反映了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这些摄影照片会留给同学们无限美好的回忆。

结束语

摄影专家谢善本教授在〈〈摄影技术〉〉一书中,提到“多读书、多实践、多分析、多思考、多交流、多借鉴、理论结合实际是提高摄影技术和艺术水平的方法”。在教学工作中,摄影照片除了能给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也可供观者欣赏,对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大有帮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