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调查研究研究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招商引资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近五年中,我区招商引资共引进各类项日1271个,协议引资105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2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744万美元。但实际工作,我区招商引资仍存在几个主要问题:
一是招商引资方法陈旧,整体合力不强。相关部门和镇街缺乏精心策划、包装引
资项目,印发的招商资料,缺乏投资环境分析和可性分析,可利用招商项目少。
二是招商项目储备不足,质量不高,特别是利用外资项目匮乏,对外资的吸引力有限,引进外资总量不大。招商项目包装和专业人才缺乏,不适应对外开放和招商工作的需求。
三是基础设施不完善,投资软硬环境还不够优、行政服务理念、办事效率有进一步改进。
二、建议:
1、精心策划项目,建立重大招商项目推进保障机制。
全区上下要形成共识,认真做好投资环境分析和可行性分析,精心策划和包装项目,建立重大招商项目推进保障机制,对招商重大项目实行分级跟踪负责制,对项目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招商成功率,实行绩效考核,定期通报,落实重大招商项目推进保障机制。
2、搭建平台创新方式,推动科学招商持续发展。
一是进一步完善招商平台,主动联系及国外社团驻华办事机构和商会,与发达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城市;主动对接市政府驻外地办事处,加强合作,夯实招商平台。
二是建立对外开放信息沟通机制。有针对性地选择利用外资的渠道,主动宣传**投资项目和投资环境,增强开放型经济宣传,祥细了解国内外各类招商活动的主题、特点、参加活动客商构成,根据需要确定参加,避免盲目外出招商。
三是创新招商方式,充分调动各界人士、各种经济组织、中介机构参与推动招商。采取产业链招商、委托招商、投资主体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组团招商、传媒招商,节庆旅游、会展招商,积极推行网上招商,加快构建网上招商“项目资料库”和“项目洽谈馆”实现全年滚动推介,形成网上招商促进体系。同时主动采取电话、传真、函件、电子邮仵等方式,不间断与客商和市外经委、市贸促会、市政府台侨办进行沟通联络,捕捉信息,挖掘招商项目的长效信息沟通机制,要招大招强,突出招商重点,着力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引进旗舰型项目、产业母体项目,在提升产业档次实现新突破。对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世界500强项目,建立区级领导牵头督办,相关部门抓落实的目标责任制,高层推进,切实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多渠道推进招商工作健康有序,持续发展,强化招商成效。
3、改进工作方法,注重招商引资实效。
努力创建符合市场规律,以市场为主导的引资机制,逐步摆脱以优惠政策为手段的传统模式,建立企业为主体政府、招商局、招商团,主动对接服务的招商引资组织构架和科学决策机制,强化招商项目前期工作的精细化,注重招商洽谈技巧和有效的方法,加强对外开放与招商工作的考核与督查,增强招商引资考核实效。
4、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营造开放发展的良好氛围
投资环境是生产力,是地区之间投资竞争的关键。优良的投资环境是整体服务,人人都是投资环境,因此,在全区要叫响一个口号“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优良服务环境。
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投资硬环境,切实做到通公路、通铁路、港口、机场、水、电、气、通讯、宽带网等设施到位,营造良好的发展硬环境。
二是营造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扩大政务公开范围,提高政府职能在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上健康运行,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
三是加强政府及部门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行政部门诚信档案,以服务承诺的落实,营造取信于客商的良好政风,对招商引资工作中的审批事项及其设定依据,作进一步清理、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法则和国际贯例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
四是建立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及时处理、反馈投资商反映的问题,建立各镇街和各园区管委会,指定专人联系企业制度,及时解决投资企业诉求,建立区、镇街、村三级联动、快捷高效的服务网络,对各类侵权和伤害外来投资企业和投资者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挖掘机行业得到飞速的发展,中国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挖掘机市场。世界上几乎所有著名的挖掘机制造公司、国有和民营企业都看好中国挖掘机市场,纷纷进入中国挖掘机行业进行开发、生产和销售。在全球化竞争的冲击下,国内企业要想在这个市场中取得一定的优势,必须在自身所处的市场环境中营造企业独特的市场营销策略,营造企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在此情况下,通过对我所在公司的营销环境的调查、分析,希望对国内挖掘机行业能有一个借鉴的作用,以更好的发展中国挖掘机行业。
二、调查方法
1、调查时间:2010年**月10日~2010年**月23日
2、调查对象:合肥**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三、调查内容
我所在的合肥**是一家主要以日本挖掘机的机械工程公司,公司连续12年成为日立挖掘机整机销售量最大的店,被日立建机株式会社授予“世界规模最大最优秀的日立挖掘机商”称号,并于2009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而公司能12年不变日本挖掘机主要和其独有的市场营销环境分不开。下面分别从宏观和微观来介绍公司的营销环境:
(一)宏观环境要素
1、经济因素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代,经济重建、城市规划、基础设施、房屋在建等都需要大批机械设备,国家也大力支持该些项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挖掘机行业的发展。而经济的增长,也使得个体投资者也大力投入到该行业,尤其为房地产行业。
2、人口因素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一定程度上,需求总是大于其他国家。且人口主要集中在中东部,也刚好迎合了外企及相当多的企业在该地区的发展。
3、技术因素
对于高科技产品在大众行业中的应用,国内还是一个空缺,但日本的挖掘机在引进中国的时候就采用了高科技的、高质量的材料等,所以在中国市场上一路横行。
4、政治和法律因素
国家支持中西部的建设,对于机械行业来说又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所以它的发展也是势不可挡的。
(二)微观环境要素
1、企业内部环境
企业坚持以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为企业愿景;与时代共进,与伙伴共赢为企业宗旨;文化激励,制度约束为管理理念;营造客户关系,销售企业信誉为经营理念;超越自我,追求卓越为座右铭;资源有限,市场无限为市场观的企业理念不断要求自己从而创造神奇。
2、市场营销渠道机构
公司一直坚持从日本总部进货,严格要求自己,不弄虚作假,保证质量,品质,信誉,承担风险等,同时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把服务做在客户开口之前。
3、竞争者
公司组织人员对同行业进行调查,分析竞争者的一切情况,找出其优点借鉴,缺点完善,不断提高自己在同行之中的优势地位。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4、公众
公司通过对公益事业的支持等提升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信誉度,让消费者知道、了解自己的产品,扩大销售规模。
四、环境要素的分析
虽然我们看到国家对机械行业的支持力度以及其美好的发展前景,但不得不指出的是机械制造企业产销继续增长,但其速度却有所放缓。而挖掘机等建筑产品已步入加速增长期。因此,公司应该加强对企业产品质量,品质,技术方面多做要求,尽量在同行中显示其与众不同的保障。
五、国内企业的对策
1、加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吸取外企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技术,在技术和设备上不断拓进。对于较小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应该先于外企合作,以其力量壮大自己的实力,用以比较充分的资金以及海外比较先进的管理模式与本土化相结合
2、引进先进的人才并组织新技术、新技能的培训,在对人才使用上要扬长避短、因人而异,最为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掘员工的责任意识、团队精神、创造潜力,能够将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那么企业必定能吸聚人才、稳定队伍、开拓创新、持续发展来扩充企业的内部人员素质和管理要求。
3、实现5S、6S管理,能够严格控制生产原料的购买、存储、生产、销售的管理。在企业文化的建设方面上,公司要以建立“诚信合作、精简高效、坦诚沟通、团队合作、渴望成功”为企业文化理念。
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小学近视情况调查研究报告作业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近视调查研究报告1进入小学四年级以后,我发现我们班戴近视镜的同学逐渐多起来了,在我座位的四周就有李林泉、于涵冰等同学。见到我小时候的玩伴,现在在东方一小上学的浩浩,听他说,他们班也有不少人近视了。我听姑姑说,她们小时候同学中近视的不很多。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
我对近视的同学进行了统计,我发现我们班就有十多名同学戴近视镜,四年级其它班也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近视。低年级近视同学较少,而高年级的同学近视率更高,六年级平均每班近视的学生有二十多个。在农村听我上六年级的哥哥说他们班近视的人只有几个。
二、分析
我对这些近视同学的家庭、学习、个人习惯等进行了调查。我发现我们班学习好近视的有五人,坐姿不正确导致近视的有四人,不做眼保健操的有两人,看电视、玩电脑过度导致近视的有七人。在农村导致近视的一般都是坐姿不正确或过度用眼,有的营养方面跟不上。在近视的这些人中,有一些同学的父母一方或双方为近视。
三、结论
1、有些同学坐姿不正确导致近视。
2、有些同学不做眼保健操导致近视。
3、有些同学玩电视、电脑过度导致近视。
4、有些同学受到父母近视的遗传,自己又过度用眼,更容易导致近视。
四、建议
1、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不在过强、过弱光下看书;
读书写字坐姿端正。
2、不要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
3、养成做眼保健操的习惯。
4、加强预防近视的宣传,保护好眼睛,及时治疗眼病。
小学近视调查研究报告2这个学期的星期五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身体检查。报告单出来了,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都有近视眼。我给我们班的同学进行了一次小学生近视眼调查报告来调查我们班近视眼的主要原因。
一、调查
我拿了我们班同学的报告单进行了分类和总结,调查法,图表说明法,访谈法,关察法,归纳法。
二、分析
大多数人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近视的。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时间太长等等。是现代儿童近视大增的主要原因。调查表明,学生近视的发生与其父母或兄弟姐妹有无近视有密切关系,高度近视基本上是由遗传造成的。父母或家族中有近视的儿童应该作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重点对象。
三、结论
1看电视的距离太近。2看电视的时间太长。3写作业的姿态不正确。4在光线太强或太弱的地方看书。5长时间在电脑前。6看激光。7不认真做眼保健操。8在车厢里看书。9不合理吃东西。10遗传因素。
四、建议
为有效预防近视等眼病: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合理吃东西,锻炼身体,保鄣身心健康。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小学近视调查研究报告3随着电脑的普及,许多的小孩子都患上了近视,因此,家长朋友们都比较关注这一方面的问题,担心孩子的健康。实话说,我也患上了近视。我的周围,患近视的同学很多,因此我很想弄明白他们又是为何患上近视的。于是,我对小学生近视原因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的目的
1、调查学生的'近视情况,找出近视的原因、近视对个人的影响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案。
2、通过调查近视情况,提高人们预防近视的意识,从而降低近视率。
二、实践过程
1、我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一般人是怎样患近视的。
2、我阅读了近来的报纸及杂志里有关近视的相关内容,深入地探索近视的原因、危害及预防。
3、我打电话给患近视的同学和朋友,问他们是怎样近视的以及近视所带来的不便。
4、我到清远市眼科医院咨询院长,小学生患近视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三、调查数据及分析
我在调查中发现,近视在12~18岁为高速发展期。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0、13%,中学生为56、12%,高中生为23、75%。每年,患近视的人数呈递增趋势,而且近视度数大增,上千度的近视眼都不是少数。学龄前儿童用眼不多,但患近视的比例也大为增加。
四、结论:
(一)近视的原因:
1、学龄前儿童患近视主要是因为先天性眼球发育不健康导致,如弱视、斜视、散光等眼部疾病都很容易导致近视产生。
2、小学生近视主要是因为看电视距离太近、时间太长和所看电视的画面浓度太深;
玩电脑时间过长;读书、写字时不注意距离与姿势,在光线太强或太弱的阳光下、车厢里看书;不认真做眼保健操等因素导致眼部疲劳,而导致近视产生或加重;不合理饮食;看激光;小学生补课、家庭作业、钢琴班、舞蹈班等等之类的课外培训,都会使得小学生缺乏运动,睡眠过少。
3、中学生近视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因为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功课多,户外活动少,导致用眼过度,加重近视。
4、遗传因素、环境污染和摄入营养成分的失衡也是患近视的重要原因。
5、患近视后未及时治疗或不戴眼镜,加重近视程度。
6、不合适的配镜,如配镜过矫或配镜不足。
7、全身健康状况差
如体弱、早产儿、营养不良、偏食的儿童。
8、孩子如果长期吃含糖精食品,也会引起视力的降低,因为过多糖份的摄入会造成钙、铬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B1吸收不足,会致使眼球壁弹性降低,眼轴拉长,从而促使近视发生和近视度数加深。
(二)近视的危害:
1、容易受损伤:孩子得了近视配戴眼镜后,由于儿童活泼好动,若不慎受撞击破碎,轻者眼睛被扎伤,重者导致失明。
2、学习成绩下降:孩子得了近视不配戴眼镜看不清字,配戴了眼镜后容易造成视疲劳,注意力不集中,使学习成绩下降。
3、影响孩子前途:孩子得了近视,升学选择专业和就业有很大限制,前途受到极大影响。
4、遗传后代:现代医学已经证明,由于后天因素得的近视,如不及时治疗,也将遗传后代。
5、危害身心健康:由于孩子近视,多种体育活动无法参加,影响孩子身体正常发育,致使孩子体质虚弱多病,身心健康受到极大影响。
6、活质量低下:由于孩子近视,日常生活极其不便,例如:交际、旅游外出、参加娱乐活动都有很多困难,由此产生心理障碍,致使生活质量低下。
7、导致并发症:得了近视如不及时治疗,不但度数会不断加深,最终成为高度近视,
还可导致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青光眼和白内障等并发症、甚至失明。
8、太多不便:由天气变化而带来的太多不便,如:雨天、黑暗时、夏天太热、冬天太冷,带眼镜进出,温差太大容易反霜,擦拭后带来镜片磨损,致使视物模糊,度数逐年增加。
五、建议:
1、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不偏食,多吃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d的食物。
关于近视的调查报告优秀范文社会实践报告
2、要纠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看书、写字时姿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坚持做眼保健操。
3、要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不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4、要定期到眼科医院做检查,及时发现眼病,及时治疗,听从医师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加深。
小学近视调查研究报告4通过调查表明:本班同学患有近视的人数大约占了本班总人数的19.23%。其中80%的同学都是自上初中以后才患有近视,20%的同学则是从小学就开始患有近视。
一、患近视的原因:
通过进一步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同学患有近视都是因为在写字看书的时候眼睛距离书本太近所致使的;其次就是长时间看电视、上网,致使眼睛疲劳过度而引起的;有的同学是因为在昏暗的情况下看书、走路看书以及在强光下看书而造成的.近视;还有一部分同学晚上睡觉前有看书的习惯,为了舒服,便躺着睡,久而久之,也患上了近视。
此外,我们还发现,城市同学比乡村同学的近视患病率明显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变得越发明显,这是为什么呢?据调查显示,这是因为乡村生活更接近大自然,空气也比较新鲜。并且乡村同学看电视和使用计算机的频率相对于城市同学而言则明显更少。
另外,阅读姿势不良会造成视力减退,阅读时间长的同学近视眼患病率明显高于阅读时间短的同学,阅读距离越接近书本的,近视眼则进展得越快。
由以上资料表明:本班同学的近视归纳起来无非三点:用眼过度、用眼不卫生、缺乏保护眼睛的意识。
二、预防近视的方法与措施:
为了取得本班同学近视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我们对本班视力良好的同学也展开了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点预防和治疗近视的方法与措施:
1、每天坚持做两次眼保健操。
2、看书、写字姿势要正确:眼离书本一尺,胸离书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3、不要行走是看书,不要在强光下看书,不要在昏暗的地方看书以及不躺着看书等。
4、尽量少上网,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例:不长时间看书、看电视等),不让眼睛过度疲劳,看一小时书或写一小时作业远眺十分钟等。
5、睡眠要充足,并多接近大自然,坚持锻炼身体和加强营养,不能偏食,常吃青菜,坚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并定期检查视力(正常情况下,人眼3个月左右屈光情况就有可能发生变化,所以要定期检查视力,做到早发现、早矫正、早治疗)等。
调查总结:近视要防患与未然。因此盲从现在开始要样成良好的习惯。并普及健康的用眼知识。对已近视的同学要好好治疗,控制其再度加深。
小学近视调查研究报告5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近视的人数很多,我也是其中一个。我常常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近视呢?难道近视也会传染吗?对于这个问题,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1、去医院问问医生,了解为什么近视。
2、通过调查同学的近视情况,来了解近视主要在那一种人身上多发。
3、上网浏览,调查全国的近视率。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绝大多数是因为上网、看电视过多而引起,有极少数是遗传。
2、全班同学中有一半的人近视,我发现主要分布在经常上网玩游戏的同学身上。
3、全国小学生近视率为28%,初中生近视率为60%,高中生近视率为85%,大学生近视率竟高达90%!
四、结论
1、小学生近视多数是因为上网次数高,看电视时间长引起的,有极少数是先天性遗传。
主要还是因为电脑辐射伤害眼睛,还有的是因为在阳光集中、阳光昏暗的地方读书写字,或不爱护自己的眼睛造成的。
2、同学近视的罪魁祸首应该是电脑,许多同学都是在玩电脑游戏的时候不知不觉近视的。
有些同学竟然在网吧里无忧无虑地玩,这会导致各种眼病的发生。
3、全国小学生有大约五分之一的几率近视,也就是说5个小学生里面至少有一个是近视眼,可真是可怕。
小学近视情况调查研究报告作业相关文章: 小学生近视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近视的研究报告三篇
小学生近视调查报告范文(2)
近视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
同学近视调查报告450字
关于近视的调查报告优秀范文(2)
关于学生视力社会调查报告
小学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
中学生近视调查报告3篇
一、女性就业的特点
1、在业女性的职业、行业结构趋向合理。在业女性中,在党政机关工作的约占8.7%;在事业单位工作的约占16.3%,在企业工作的约占18.5%。从事服务行业工作的约占27.6%。
2、学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技能直接影响着女性的职业发展。调查数据显示,城区劳动适龄女性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约占18.9%,有高中、中专学历的约占33.6%,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约占47.5%。学历较高的女性大部分集中在教育、卫生部门,少数优秀的女性干部在党政机关工作,而初中以下学历的女性大多集中在餐饮、环卫、家政等社会服务性行业工作。
3、女性就业已从行政安置向市场求职应聘及自己创业等途径转变。根据调查,女性就业依靠各种关系由行政安置解决的约占1.8%,通过市场求职参加考试应聘的约占49.6%,2007年至**年全县考录公务员18名,女性占4名,**—**年招聘中小学教师193人,女性占102人;通过自谋出路、自己创业等途径就业的约占20%。
4、就业动机更积极、更务实,就业观念、择业标准有所变化。通过对在岗女性的就业动机调查,当前在岗女性就业动机比以往更加务实。其表现:一是更看重就业所获得收入对自己及家庭生活所造成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为了维持家庭和自己的生活”而工作的占在岗女性的61.2%;为了在“经济上自立”和“获得更高收入”而工作的占38.8%。二是更注意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就业成为一部分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家境相对富裕的女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统计,希望充实自己的生活的有33.7%;“希望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占43.8%。在这样务实的动机背景下城区在岗女性就业观念和择业标准相应发生了变化。前些年,大部分女性认为只有在机关工作或学校上班,才算是真正找到了工作。当前,有的部分女性尤其是年轻的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女性就业观念和择业标准已发生了变化,她们不再单向认为机关、学校就是她们就业的唯一选择,她们开始关注社会各行各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她们潜意识地开始将自己置身于人才大市场中,开始积极主动留意社会人才需要信息,开始把择业的目光投向民营企业,有一部分年轻女性更表现出择业的自信心,更看重择业的“发展前途”。
二、目前城区女性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县女性就业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力的供求矛盾突出。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政府优惠政策的落实,**县招商引资工作,虽然起点低,但建设发展较快。到目前为此,城区共引进项目92个,引进资金4亿万元,新型工业及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因而对人才的要求量就增加了。但是,对那些文化程度偏低,无工业化生产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女性而言,只有“望企兴叹”。从各社区提供的信息看,40岁左右的女性只能在家政服务、社区环保、餐饮部门等劳动岗位上工作,而这些工作岗位是非常有限的。
2、部分适龄劳动女性对工作岗位、工作待遇过分挑剔。没有以“发展的眼光”来择业,过分注重眼前的利益,往往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比如,有相当大一部分人,抱着“非进部门工作不可,工资不高不做”的想法,对就业、择业没有一种客观的科学的理性的态度,过分注重工作部门、工作岗位及眼前的看得见的福利待遇,对自己的就业没有长远的、超前的观念,就业视野过于狭窄,造成部分女性“就业难”。
3、部分下岗女工对转岗没有理性的认识。随着国有企业的全面改革,城区下岗女工约1900人。她们中很多人对重新就业缺乏理性的认识。一是有畏难情绪,认为重新就业必须从头学习,掌握新的技能,而自己年龄较大,难以掌握,产生畏难情绪;二是摆不正心态,认为自己原来是国有企业的职工,现在要去个体企业或从事服务行业,不太体面;三是不愿再就业,认为下岗后多少有些生活费,只想在家操持家务,不想再就业。
三、影响适龄劳动女性失业的因素
1、年龄因素。从城区失业女性看,年龄大多在40岁左右,38岁—49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女性失业率最高,大约占女性失业总人口的60%。原因是: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女性以前在企业工作,有份较舒适的工种,突然之间要改变工种,思想上转不过来且由于年龄偏大和文化基础较差,对工业化所需的知识、技能接受力差,所以,她们无法在第二产业中找到适合于她们的工作,只有选择在家做家务。
2、文化素质因素。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女性是构成失业女性的主体。37岁及其以上年龄阶段的失业女性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1.6%,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占34.8%,具有初中以下学历的失业女性占63.6%。在30岁及以下的失业女性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9.8%,37.4%的人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52.8%的人为初中及以下学历。文化程度偏低是构成女性失业的重要原因。此外,女性不自觉学习,不注重后续教育,不自觉主动地参加各种岗位技能培训是造成女性持续失业的主导因素。
3、女性自身角色冲突的因素。现代社会的女性因女性解放而走出家庭参与社会活动,扮演着社会和家庭的双重角色,承担家庭和社会双重责任。女性在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独立的同时,也饱受了双重角色冲突之苦,尤其是已婚职业妇女在精力、时间、情感、体力等方面不堪重负,很多职业女性在面临事业和家庭矛盾时,往往难以抉择。调查显示,全社会由女性为主承担家务劳动的格局仍未改变。有85%以上的家庭做饭、洗碗、洗衣、打扫卫生等日常家务劳动主要由妻子承担。女性承担了81%的洗衣服,74%的整理房间和照料孩子,66%的购物、买菜、做饭等。女性平均每天用于家务劳动的时间达4.01小时,比男性多2.7小时。由此可见,它直接影响了女性的职业表现,同时也直接影响妇女的就业动机而导致失业。
4、就业取向及就业观念因素。在失业女性中,有一部分人,无论是文化程度高一点的,还是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对就业取向和就业观念都有所偏见。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总认为,只有在企业、机关、学校工作才是唯一理想的选择,总想着,找工作就是找政府工作才保险,才稳妥,一心想吃“皇粮”的就业观念过于陈旧,过于保守。在我们对各社区“想工作而找不到工作”的失业女性的问卷调查中显示:90%以上的失业女性表示想到政府机关工作,哪怕是从事清洁工之类的工作都十分乐意。就业观念的陈旧、保守导致就业取向、就业途径的单一,造成部分女性就业面窄而找不到工作。
5、怕苦怕累的思想意识因素。通过调查了解,在失业女性中,部分适龄劳动女性因怕苦、怕累、怕脏、怕工作时间长而不想工作的还大有人在。比如,秀峰社区在82个失业适龄劳动女性中就有12人不想做任何工作,双胜社区在68个失业女性中5人不想工作,新华社区在121个失业女性中有72人不想工作,双碧社区在13个失业女性中有3人不想工作;民主村在217个失业女性中有32人不想工作。据统计,适龄劳动女性由于这个因素而不想工作的人数大约占失业女性总人数的25.8%左右。
四、对提高失业妇女就业率的几点建议
妇女就业看似经济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而且是事关改革、发展与社会稳定大局的大事。如何解决好妇女就业,为有就业愿望的失业妇女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妇女自身及政府、社会方方面面的努力。下面就对如何解决我县妇女就业问题提出如下思考建议:
1、加强对妇女就业工作的宏观指导。实践证明,社会发展离不开妇女,妇女的进步和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要实现妇女的发展,首要的问题就是解决好妇女就业问题。妇女就业单靠妇女自身力量显然不够,还要靠以政府为主导的各种社会力量。从宏观上规划、指导、协调和推动妇女就业工作,及时收集适合广大妇女就业的相关信息,广泛与我县投资的各类经济实体保持联系,并与之建立良好的用人互动机制,同时,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大投入,用于女性就业,再就业培训工作,强化政府在解决好妇女就业难问题上的主导作用。
2、引导妇女改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面。引导妇女抛弃过去那种陈腐的思想观念,通过各种宣传工作,引导她们把就业视野放宽一些,教导她们择业观念要有现代意识。事实上,现代生活中,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蕴育着广泛的就业空间和就业领域。生活中任何“不方便”的背后,都可能存在一个市场,引发一个职业的诞生。像家政服务中的“钟点工”,可以帮助解决上班族的家务劳动以及老人照看等问题。对于高层次的职业也一样,社会上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值得干好的工作。所以,要及时引导妇女转变就业观念,关注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不断拓宽就业思路和就业渠道。
一、基本情况
为切实解决新区建设中被征地群众的安置和今后生产生活问题,新区管委会(县政府)提出了“四个保障”的政策措施,促进了新区征地工作的顺利推进。新区建设五年来,共征地约6.2万亩(不含托管的三个街道),兑付征地补偿费40多亿元,顺利完成了市级行政中心、十所高校和一批重大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建设的征地工作,实现了新区建设“五年出形象”的目标,为新区建设“十年成规模、二十年建成”的总体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实施以地保障,破解征地难题。一是制定了90%的征地补偿费归农民个人所有的《关于解决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试行办法》,切实维护了失地农民的权益;二是制定了《县土地征用工作办法(试行)》,形成了一套规范透明的征地和补偿费分配办法;三是坚持依法征地、程序征地、阳光征地,落实群众在征地中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确保征地补偿金按时足额发放到被征地群众手中,维护了被征地群众的利益。
2.实施以房保障,推动村庄搬迁。新区建设六年来,先后制定了新区规划范围内迁村并点和新型社区建设规划,认真制定和落实以房保障的政策措施,实施了新草房、柏枝营、郎家营和缪家营四个村庄的整体搬迁和中庄社区的部份搬迁,搬迁农户2374户,4844人,拆除房屋42万平方米,新建安置房2349套,28万平方米,维护了群众利益,促进了新区建设。一是成立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新型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拆迁安置局,加强对新区范围内迁村并点和新型社区建设规划,研究制定村庄拆迁的安置政策,组织实施新社区建设和村庄搬迁安置。二是结合实际,制定政策措施。制定了《县城市规划区内失地农民住房安置试点办法(试行)》,对规划区内村庄拆迁安置做出了规定;制定了《新区部份村庄搬迁试点工作补偿安置指导意见》,决定在村庄搬迁试点工作中采取“一户两房”和“一户一房一宅”的安置方式;4月因昆明市政府下发的79号令《昆明市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取消了“一户一房一宅”的安置方式,县政府调整制定了《关于印发〈新区雨花片区部份村庄搬迁试点工作补偿安置指导意见〉的通知》,确定了“一户两房”的安置政策;今年3月又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新区以房保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以房保障的具体政策,为加快村庄搬迁、实施以房保障奠定了基础。三是依法拆迁,合理补偿安置。为确保拆迁群众利益,在拆迁安置中始终坚持依法拆迁与合理补偿、合理安置相结合;货币补偿与产权调换相结合;房屋以旧换新与差额面积货币找补相结合;以人为本、确保居者有其屋的原则,最大限度地维护拆迁群众的利益,推动了村庄拆迁和群众安置。
3.实施以财保障,建立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一是积极探索,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制定了《县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实施办法》,明确了土地综合价的10%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发展公益事业,使失地农民从集体经济发展中获得收益;90%直接兑现给被征地农民。二是制定了《关于实施五化战略建立新城建设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若干意见》和《新城规划区内被征地人员养老统筹办法(试行)》的政策,逐步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三是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制订了《新区被征地人员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试行办法》,对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被征地人员一次性增加财政补助元,促进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4.实施以业保障,促进失地农民就业。一是加大就业培训,打牢就业基础。积极开展短期劳动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组织开展对新区范围法定劳动年龄内农村劳动力资源普查,为开展就业培训和服务提供信息资料。把失地人员纳入城镇失业人员管理范畴,享受城镇失业人员待遇。二是积极扶持,开拓就业空间。根据《关于扶持失地农民外出租地种菜、种花解决就业的实施办法(试行)》文件规定,直接实现了4516名失地农民的创业就业,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二、存在的问题、困难和矛盾
1.人均土地不平衡,征地工作难度大。由于新区范围内客观上存在着片区、街道和社区之间人均土地不均衡,土地产出差别大,人均地多先期征地多,人均地少先期征地少,公平性难体现,使下步征地工作难度加大。
2.新社区建设进展慢,资金保障压力大。在新区建设范围内需整体搬迁的村庄社区居委会共38个约7.6万人,目前仅完成雨花吴家营片区3个村庄的整体搬迁,其它片区还处于项目报批和正在启动建设之中。经初步测算,目前搬迁安置一个人约需资金25万元左右,要完成新区范围内35个村社区近7万人的搬迁安置,需资金约180亿。
3.实施成效不明显,安置群众有意见。在以房保障的实施中,由于前期规划不落实、土地难保障、政策不明确,造成政策宣传不到位,建设规划未公开,使社区群众不清楚规划地块位置,不知道房屋式样结构,造成了心理上的担忧;同时,由于新区建设还处于城市化的初期,聚集效应不明显,社区群众看不到以房保障的成效,担心未来生活,已搬迁群众对相关设施不配套和生活费用增加有意见。
4.政策宣传不到位,群众参保意识低。由于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还处于探索阶段,政策还不配套完善,宣传还不广泛深入,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社区群众容易理解接受的政策体系;加之多数失地农民只注重眼前利益,对将来养老的事想的较少,年龄大的认为可以依赖儿女养老,中年的上有老、下有小,想的是赡养老人和儿女上学,年轻的想的是就业创业,认为养老是遥远的事;有的对保险不信任,导致失地农民参保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
5.财政投入力度小,社会保障水平低。由于新区建设需要财政支出的项目多,导致财政投入社会保障能力有限;而现行的养老保险个人交费门槛高,每月领到的230元养老金与失地前的收入和现在的物价水平相比相对偏低,形成60岁左右的参保人数多,60岁以下的参保人数少,将会形成养老保险收支倒挂,给下步实施带来较大的难度。
6.就业观念陈旧,就业矛盾突出。失地农民由于长期从事条件相对稳定和优越的农业生产,形成了一些不适应新形势变化的就业观念,普遍存在着脏累、上夜班和离家远的工作不想干,只想干轻松、路近、待遇高工作的思想。当前失地农民就业中普遍呈现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低、就业期望高的“两低一高”现象,形成了“有人无活干、有活无人干”的矛盾。从年龄、文化、技能和吃苦耐劳等方面比较来说,竞争力较弱。
7.机构不健全,就业成效不明显。目前劳动就业服务机构主要依靠县就业局、街道“两保所”的兼职人员,工作力量薄弱,社区就业服务工作呈现空档。新区以业保障工作,主要停留在培训、扶持外出租地和推荐就业三个方面,缺乏其他促进就业的有效措施。
三、解决的思路、政策和措施
1.加强政策宣传,完善工作机制。要加大对以地保障和以房保障政策调整后的宣传力度,逐步健立宣传、实施、跟踪反馈、修改完善的工作机制,使新区的每个干部都说得清,社区的每个群众都听得懂、看得见、感受得到保障的实惠。要尽快编制一本统一口径的宣传资料,制作一块新区规划、村庄搬迁和新型社区规划建设的展板,深入全县每个社区进行广泛的宣传。
2.探索土地补偿办法,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完善货币化、市场化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要综合农民在承包经营权、土地使用价值和征地后重新安置、创业方面的需要,以及土地潜在增值等因素,提高土地补偿标准。一是加强征地管理,完善征地安置机制。首先结合人均土地不均衡和征地价格差别大的问题,探索一个最佳结合点,创新土地补偿办法,综合计算新区征地人均补偿费,制定新区征地人均补偿标准,由目前按地补偿转为按人进行补偿;其次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完善社会保障来弥补,认真落实好村庄搬迁和经营性用房用地,把社区群众利益最直接、看得见的以房保障落到实处。二是实施分类征地补偿办法,兼顾国家、征占主体和农民利益,对纯公益性项目用地(如无经济收益的城市道路、绿地等),仍由国家统征后使用,并适当提高补偿标准;对准公益性项目应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让农民分享所征土地的增值收益;对于开发性项目用地(如房地产开发等),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采取公开招、拍、挂的方式进行开发。三是节约用地,严格土地供应政策,不符合规划要求、不达到一定投资强度、不能安置和提供一定就业岗位的项目不供地,对供地后不按时开发建设的项目要收取土地闲置费,并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
3.加快新型社区建设,让有形的成果取信于民。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和手段加快新社区建设,力争以一流的规划设计和一流的建设配套快速建好新社区,彰显以房保障的成果,真正让群众看了喜欢、住了满意、并得到实惠,通过以房保障的成果看到新区建设的希望,从而支持征地拆迁和新区建设。
4.积极探索新社区建设模式,破解资金和拆迁安置难题。为了缓解财政压力和拆迁工作难度,要积极探索市场运作的模式,借鉴昆明主城区城中村改造的方式进行新社区建设和村庄搬迁,这样既可以减轻财政压力,又可以把政府从目前的拆迁难度中解脱出来,避免政府与拆迁农户的对立和博弈。
5.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失地农民的参保意识。要深入每一个社区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广大失地农民对养老保险“政府给补助、农民得实惠、老人有所养、子女负担轻”的优越性认识,让失地农民充分认识参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转变观念,增强参保意识,提高参保率。
6.加大财政投入,不断提高保障水平。一是继续推行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结合目前实施情况,提高财政的补助比例,降低个人承担比例,让更多的失地农民容易接受,并承担得起,积极参保,实现应保尽保;二是结合目前征地中人均土地不均衡的矛盾,通过提高征地补偿费,探索用社会保障的方式来平衡,积极争取上级的配套资金,把新区范围内18周岁以上的失地农民一次性全部纳入养老保险,个人承担费用从征地补偿费中一次扣除,真正达到全覆盖,实现全参保的目标;三是继续推行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加快社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看病不方便的问题;四是进一步完善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尽快实现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接轨,提高保障水平。
7.完善扶持政策,不断提高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一是针对失地农民就业难的问题,加大就业培训,提高失地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能力;二是引导失地农民用好用活征地补偿资金,除积极投入社会保障外,要大力组织协调金融部门深入社区为失地农民开展理财服务,提高失地农民的理财意识;三是制定扶持社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让失地农民从社区集体经济中获得稳定的收益分配。
关键词:青岛 新农村合作医疗 调研 农村
青岛市划分为五市七区,其中七区为市南、市北、四方、李沧、郊区崂山、城阳、黄岛;五市为即墨市、胶南市、胶州市、莱西市、平度市。我们采取了典型抽样的方法走访了各区的典型农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典型调查,并对数据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除此之外,还走访了各区的市政府,各乡镇的村委会,对新农合的现阶段制度和具体实施办法进行了深入了解,并采访了相关的专业领域人员,对青岛市的新农合做进一步的调查分析,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解决在新农合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解决。
一、新农合的运行情况
1.1参合人数
新农合自运行以来,参合人数逐年提高,至2013年底,新农合的覆盖率高达99.9%,已经基本实现了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实现了“人人有医保,人人享医保”一个自愿、互助、公开、服务的医疗体系。但是根据实地走访调查和相关领导的反映,在青岛开发区医保的运行体系还存在一定问题。
青岛开发区属于1985年才开始建立,至今发展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暂的沿海地区,农村中,外来人员和外出农民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在数据上虽然显示新农合的参保人数高达99.9%,但是实际上,很大一部分外出或者外来人员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实施到个人,所以参保人数还有待考察,农合的覆盖率不像数据上体现的如此乐观。
1.2新农合的筹资水平
青岛市的农合人均筹资水平不等,均成上升趋势,以青岛市胶南市灵山卫镇为例,2006年人均筹资为45元,到2013人均筹资为65元,增加了20元。其中黄岛区和崂山区人均筹资水平已经达到100元以上,远远高于青岛市新农合整体筹资水平。根据2012年青岛最新颁布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调整通知》: 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由目前每人每年270元提高到340元,其中,个人筹资标准由40元提高到60元,居委会集体筹资标准16元不变,区财政和街道办事处财政在原有没人每年各补助95元的基础上在增加25元,即区财政和和街道办事处财政每人每年各补助120元,中央财政补助24元不变。增加的费用主要用于补偿方案调整和医疗费用增长增加的支出。新农合的筹资水平在逐渐提高。
1.3基本资金使用情况
新农合补偿模式每年基本都会在去年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完善,政策的变动幅度比较大,人民的收益也在逐年提高。至今,新农合把门诊统筹纳入报销范围,实行“家庭帐户+门诊统筹+住院补偿”的运行模式,资金的报销限额,报销比例也在逐年提高。
其中,住院补偿政策调整如图1。
门诊的报销办法调整如下:
2012年将社区门诊与一级普通医院门诊合并为基层医疗机构,调整后社区卫生服务站,报销比例由25%提高到35%(基本药物30%),年报销限额120元不变,补偿封顶线为200元/年/人。除此之外,将一般门诊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之内,为农民带来更大的利益。
数据分析:2011年,住院报销的起伏线变动中除一级、二级医院有所下降后,基本没有变动。2012年的三级医院报销起付线由原来的800元降到500元,从而激发了参合农民持证就医的积极性。
1.4农民受益情况
随着报销比例的逐步提高,农民得到的实惠、利益也在逐年增大,新农合这项基本国策深入民心,很多村民对此十分满意,得到报销的农民占69%左右。但是,根据实地的调查走访,发现其间也不乏出现一些问题,一些村民对新农合的具体政策知之甚少,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参保,每年支付的参保费用是多少。相当一部分村民并没有从中得到实惠。还有一部分村民干脆不参加新农合,而是选择其他社区医保,比如医疗保险、职工保险等。从反馈的信息得出:新农合报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局限性,报销比例以及报销范围不如医疗保险等其他形式的医保要高。
二、政策实施中发现的问题
2.1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细致到位
据我们对部分村民的走访了解,很多村民对新农合政策知之甚少,其中25%居民竟然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入保,通知都是有村干部下达,具体关于到底有没有参保去问一下村委才能知道。还有30%分村民只是知道这项政策,听说过,但是其他的一些基本的政策信息就一概不知道了。有25%村民知道这项政策,对政策相对来说比较了解,但是没有进行过实际报销,所以关于报销流程,报销的起付线什么的不是很清楚了。仅仅有20%的农民反映自己对政策很了解,也进行过实际报销,能够把报销流程为我们叙述一遍。数据表明,政府的宣传力度还不够,传宣深度和针对性都不强,一些基本的新农合信息以及政策的实施细节上做的不够到位,由此可见基层的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
2.2部分医生“瞒天过海”
对于新农合的报销流程,我们都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与比较深入的了解,从政策表面看,新农合报销的各项流程都很完善,各个环节都能够给老百姓带来最大的便利。但是当我们进行深入调查时,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个问题并没有牵扯到老百姓当前利益的得失,但是对于老百姓有或多或少的欺骗行为。这些问题在一些市级的大医院可能不存在或者很少,但是在村里的小诊所里还是不可小觑的。
我们都知道,现在大多数老百姓对于新农合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并非完全了解,只是知道看了病之后能够凭借合疗本报销,仅此而已。对于除了报销过程中自己的当前利益之外都漠不关心,这便使原本看起来完善的新农合有了些许漏洞。
在此,我举个例子来说明,假如某人得了感冒去村里的小诊所去看病,医生开了几块钱的药,感冒就治好了,然后医生给病人报销,病人需要向医生提供合疗本,医生用此记录病人的病状以及报销的金额,然后返还给病人,给了病人钱以后,基本上就不关病人的事了。接下来,医生要把这个病人的各种情况以及报销金额记录在记录册上,用作以后查账的证据。但是,等到病人走了之后医生再往记录册上怎么记录就是医生自己说了算的,他可能会记录的比较严重一点,比如说是把普通感冒记录成病毒性感冒,然后病人所花金额和报销金额都相应提高记录。这样,病人不知道,在病人的合疗本上还是他真实的花销额与报销额,但是每年核查账目的时候医生就会从中获取相当的利益。
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还是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我们都知道,每年上级医院给乡村医院都会按照村子里的参保人数规定一定的报销额度,但是也不是每个人每年都会把自己的那部分报销额能够用完,所以,医生只要能够花费几年的时间去了解全村人大致的得病比例以及每年的报销比例,往后在这上边做文章还是不无可能的。
2.3医疗资源的浪费情况
根据一些医院具体数据的了解和对长江路办事处的新农合办公室主任采访过程中发现,因为新农合的报销有一定的要求限制,使得部分村民投机取巧,为了报销而住院,使用昂贵药物的现象也是数不胜数的。因为住院的报销比例相对与门诊来说比较高,所以为了报销而住院。这样造成的医疗资源浪费就比较严重,不符合我国倡导“节约型社会”的发展目标。
2.4新农合的“浅入深出”
天有不测风云,我们不能保证我们这一辈子都不会生病,不和医院打交道,因此,新农合的存在是大大方便了我们普通老百姓的,它能够在我们危难之时给我们一定的经济支持,让我们度过难关。对于大病而言,我们可能会需要手术,甚至住院,然而,这笔费用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这时候也正突显出了新农合的优势,它能够为我们报销大部分的费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我们的经济负担。然而,这真的就能完全解决我们的燃眉之急吗?
对于一般的病情而言,做个手术,住几天院可能就会康复。但是,对于有的疾病而言,不是做个手术,住几天院就能彻底康复的,还需要后期的药物辅助治疗,这类疾病一般来说,后期治疗的药物都是比较昂贵的,也就是老百姓能看的起病,却没钱看好病。
这个时候,病人已经出院,为了让病人能够早日康复,医生只是让病人坚持服用此类药物,定期再去医院进行复查。这个期间,病人为了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几乎是“丧失”劳动能力的。参加新农合的都是农村百姓,靠的都是做体力活维持生计,遇到此类情况时,大多是在家中闲不下来的,这就不自觉地影响到治疗,从而会使治疗周期延长,对于出院后所买的后续辅助治疗药物,医院是不会在给予报销的。这也正是老百姓能看的起病,却看不好病的关键所在了。
2.4看病费用“水涨船高”
在我们调查过程中,采访了一部分村民,其中大部分村农民反映,在几年前,还没有新农合的时候,大家在村里看普通的感冒花几块钱就能治好,但是,有了新农合之后,按理来说应该更加便宜,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我们从和村民的交流中了解到,以前感冒发烧的时候,几块钱的药吃下去立马就见效,现在若是感冒医生就会要求病人打吊瓶,而且没有三五天很难彻底康复。
时代在发展,医术在不断进步,药物功效也较以前强大很多,生产率也在突飞猛进,在此种种前提条件之下,看病应越来越便宜,手段也该越来越高明,病人康复时间也应越来越短,然而,在老百姓眼中,结果恰与事实背道而驰。原因何在?新农合在大病降临之时,才能让老百姓真真切切看到优惠,而对感冒发烧这类小病,虽然说有一定的报销额度,但是与之相应的,是看病费用基数的增加,那点报销额度在增加的基数面前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因此,在小病面前,老百姓还是没能感受到新农合带来的实惠。有的人可能会说,有得必有失,在大病上得到的实惠远比在这些小病上损失的多得多。在这里我就要反驳一句了,新农合从2002年推行至今12年时间,在国民之中,得大病的人数远远小于得普通小病的人数,而且,以后新农合能够实行多长时间还不确定,或许以后就实现全民看病免费化,所以,现阶段的新农合无非是“共产不共利”,即全民都面临新农合实行之后看小病所花费用增加,但是只有部分人享受到了新农合在大病面前的优惠。这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还是不如新农合之前实惠,失去了新农合的作用,并非是为大部分人提供了优惠的。然而,者大部分人还不得不参加新农合,因为,自新农合政策推行之后,看病的整体起点都较以前有所增加,如果没有假如新农合,就连那一点微薄的报销额都没有,这样,看病就会花费的更多。
因此,对于大部分人, 新农合推行之后较之于新农合推行之前,看病所需的费用并未下降,而是有了上升。新农合也就只是适用于身体素质较差、易患大病的人群。
总的来说,新农合政策还需要不断改进、完善,尽可能的实现公平化,优惠化,让每一位老百姓都切切实实的感受到新农合带来的。
三、改进方案与措施
3.1要求基层部门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定时组织村民进行国家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的学习或者组建“政策资助服务”活动,邀请学校掌握一些基本国家政策的大学生(法律系学生等)定期进行走下乡政策咨询服务活动。
3.2加大村卫生所的管理力度以及资金监管力度,实行定期检查或者资讯公开的制度,实现制度的透明化,让一些非法隐瞒情况无处可藏。
3.3提高政策吸引力、使政策惠及面广,惠及程度更深。例如:重新调整药品目录,将一些物美价廉、适用于基层大众的药品纳入目录内;适当降低住院起付线;适当提高一、二级医院的报销比例。
3.4调整筹资策略,有必要可以联系有关的福利或者慈善组织,比如红十字会等。还可以提高富人的税收比例,以此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将更多的财富运用到人民中去,让更多的人得到实惠。
3.5加大医院的监管力度,完善医疗政策,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如有发生,严惩不贷。
四、新农合的发展趋势探究
政府下达文件,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荣成市将卫生部门承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统一政策标准、统一基金管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信息管理系统。2014年1月23日,青岛市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将整合,成为新的城乡居民医保。
据我们团队的了解,总结得出新农合和居民医保的区别如下:
①、城镇居民的参保人数所占的比重小于新农合的参保比重。
②、城镇居民每年个人所缴纳的医疗保险费用高于新农合,在小额报销比例低于农合,大额报销费用比例较高,但是享受该种待遇的人群较少,所以实惠不及新农合能够普及到个人。
**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随着近几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已初步形成了优质稻米、优质水果、优质茶叶、优质苎麻和养殖业等几大支柱产业。去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62.6亿元,同比增长4.5%,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405元,比上年增长11.6%。可以说**农业经济与10年前相比,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我们还应该清楚地看到**农业在总体上的小规模、高成本、低效益的传统生产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得到有效建立,城乡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得到真正地缩小。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市场化的新形势,如何实现**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作深入分析和研究,迎对金融危机,积极寻找对策,及时对症下药,变困难为机遇。在此,我们对**县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创优争先的对策方面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调查和摸底。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一)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据全面统计,2008年全县粮食产量75.3万吨,比上年增加4.2万吨,增长5.9%;油菜籽产量8.7万吨,比上年增加0.5万吨,增长5.1%;棉花产量13290吨,比上年增加2274吨,增长20.7%;茶叶产量4350吨,比上年增加68吨,增长1.6%;柑桔产量98500吨,比上年增加8217吨,增长9.1%。牲猪出栏115.79万头,比上年增加1.2万头,增长1.0%;水产品产量4.3万吨,比去年增加0.02吨,增长0.5%。
(二)特色农业发展呈区域化。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全县农林牧渔各业特色农产品基地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了优质稻米、特色水果、优质苎麻、畜禽养殖、大叶茶四大高效特色农业产业。盘塘、马鬃岭、漆河、黄甲铺的优质柑桔、黄甲铺、理公港、太平桥的优质苎麻,枫树、青林、漳江、深水港的畜禽养殖、太平铺、茶庵铺的大叶茶,牛车河、瓦尔岗的不上火辣椒等均达到一定的规模。**县已成为中南五省最大的蛋鸡养殖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等。
(三)农产品知名度不断提升。2008年,**县有古洞春、腾琼2家企业的4个名牌产品茶叶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全县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个数分别达13个和18个;陬福牌大米、三尖牌鸡蛋通过国家无公害产品认证,认证总个数达9个;义哥牛肉、佳奇桂花糖、蜀中情特色食品获第十届省农博会金奖;“康多利”茶油和菜油,获得湖南省农博会金奖、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等称号。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发展。全县初步形成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和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并呈现出规模化迅速扩张趋势。2008年,新培育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产值过千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21家,总数居全市第一。湘鲁万福、三尖农牧两家龙头企业成为全省农业产业化现场会全市唯一的县级参观点。全县共有杰新纺织、明月油脂、四喜养殖、跃宇竹业、金果果蔬等8家规模出口企业,出口基地12万亩,年出口创汇2723万元,比上年增长9%。主要出口品种有棉布、桔片罐头、竹地板等,远销美国、欧盟、新加坡、南非等国家和地区。引资新建了总投资为4000万元的腾琼野茶神粉厂,项目投产后,茶农从茶叶中获得的收入将由以前的每亩不足2000元提高到5000元以上。新引进了**市文源林业开发有限公司,积极对接国家油茶产业开发政策,发展壮大**县油茶产业。
(五)农业合作组织不断壮大。2008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4个,使全县农民专业组织总数达104个,合作社成员达3.1万人,带动农户15.6万户,户平年纯收入4.5万元。三江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辐射范围扩展到周边地市及湖北、重庆、江西等省市,被列为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验交流参观点,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百个合作组织示范单位之一,得到了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赞扬。
(六)农业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积极抓住国家加大对“三农”投入的机遇,结合新农村建设,2008年共向上争取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电网改造、农村沼气等农业投资项目33个,到位资金16400万元,比上年增加3800万元,增长30%,有效地扩大了资金投入,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二、制约现代农业创优发展的瓶颈
(一)资源制约。**农业资源是有限的。**县农用耕地128.1万亩,82.23万农业人口中有劳动力47.95万,人平耕地1.56亩,开发潜力十分有限。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土地资源日趋减少,形势比较严峻。在农业资源紧缺的同时,部分地方土地掠夺性经营,粗放式耕种仍然存在、农业生态比较脆弱、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制约日渐突出。
(二)市场制约。多年来政府培育的优质水稻、优秀水果、优质茶叶、优质油菜、优质苎麻、名优生猪等特色,随着全国农产品质量的普遍提高,大中城市纷纷抬高市场准入门槛,对**农产品质量和营销提出了更高要求,再加上缺乏市场经验,科技及信息知识相对比较匮乏,对生产、流通、销售中遇到的问题很难做出合理的判断和科学的选择。
(三)科技制约。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部分农业生产服务部门人员很难做到有充足的精力主动为农服务。尽管农业部门多次组织农技人员开展了农业科技攻关、生产技术服务等,但辐射带动和应用推广效益并不十分明显。
(四)素质制约。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据统计,2008年底,全县47.95万农村劳动力中约22.9万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或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城镇就业,致使农村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在年龄和文化知识结构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人口和户数比例在逐步增大,这种低素质、弱体力的农村劳动力,导致了传统农业、粗放经营的恶性循环,必然会对推广普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带来很大影响,延缓了现代农业的推进步伐。
(五)投入制约。由于目前生产资料价格偏高、农产品价格回落,对农业的投入有所减少。县乡财政困难难以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发展现代农业;其次是农民收入水平差距较大,收入低者缺钱投入,收入高者不愿投入,而把有限的资金转移到城镇购房或伴君(子女)读书等方面。这些因素致使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塘、堰、库、堤等维修受阻。
三、现代农业创优发展的对策
(一)稳定粮食生产,巩固传统农业。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发展的首位,抓住当前国家扶持力度大的机遇,加强宣传,强化服务,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确保全县粮食种植面积210万亩以上,双季稻复种面积增加到150万亩以上,力争更多投入,多争单产、多争总产。
(二)抓住市场前景,壮大特色农业。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强技术指导和示范基地建设,抓好市场对接工作,按照“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壮大蛋鸡养殖、生猪养殖、纺织、糖业、果业、竹业、油脂、茶叶、苎麻、富硒柑桔、鲁胡子辣椒、现代烟草、康多利茶油菜油、猪鬃加工等特色产业,并充分利用冬闲田,扶持发展油菜种植等冬季农业。重点扶持发展古洞春、滕琼茶叶有限公司,发挥特色,合理扩建销售点,将太平铺、茶庵铺两地建成全省茶叶重点乡镇;大力扶持发展湘鲁万福有限公司,扩大品牌效应,构建产、销一体化,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三)依托本地优势,创精品牌农业。以全面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巩固、培育、做大、做强、做优一批特色农产品。充分利用展示展销会等各类平台,大力开展品牌创建活动,依托**绿色生态、革命老区等特色优势,创古洞春大叶茶、腾琼野茶王、金信竹业、跃宇竹业、富硒柑桔、康多利茶油菜油、鲁胡子辣椒、**土鸡等农业品牌,提高**县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努力打造成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名牌产品。
(四)加大监管力度,构建绿色农业。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加工、流通环节全程监控,切实加强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同时加强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监管,积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及物理防治技术,大力推行无公害的生态农业模式,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重点将优质稻、富硒柑桔等农产品发展成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五)健全协会组织,提升合作农业。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协会等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以提升水平为重点,加大科技、管理、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服务力度,进一步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依法、规范发展。围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努力打造一批管理规范、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使之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
(六)结合旅游开发,发展观光农业。坚持因地制宜、树立特色、科学发展的原则,发展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抓住**“武陵渔川”沅水风光带开发、桃花源旅游开发的契机,以特色基地、特色农产品为依托,突破一、二、三产业界限,在县城郊区、桃花源旅游区、特色产业区等地采取农业园区型、休闲体验型、科普教育型、资源景观型、特色农产品型、“农家乐”型等模式,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让广大群众不仅可以观光、采果、采茶、体验农作和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还可以住宿、度假和游乐。茶庵铺镇松阳坪可利用茶园基地被确定为国家级无公害茶叶基地的先决条件,借助“**野茶王地理标志品牌保护”的东风,弘扬茶文化、提升茶品味、创“茶叶生态园、观光休闲园”的观光农业。
(七)提高执法水平,加强法治农业。加大对《农业法》、《种子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涉农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贯彻力度,进一步强化农业部门行政执法的主体地位。整合资源,积极推进种子、农药、肥料和农业环境、基本农田保护、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植物新品种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和农产品检验检测等执法,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而切实提高执法效率和执法水平,树立农业部门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已经由短缺经济转变为过剩经济,中国经济的调整由水桶决定的关键行业的调整变为全国宏观的经济结构的调整,竞争环境日趋完善,居民消费持续低迷,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成功,中国加入世贸已指日可待。面对国内国外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国的企业该采取何种措施?
在改革开放的20年内,企业在由计划经济下形成的粗放的生产管理逐渐向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的经营效益型转化,其中包含企业的改革、改组、改制,涉及企业的管理机制、管理、管理观念等,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大变革。这也是企业在面临国内国外的激烈竞争环境中取得生存唯一选择。巨人集团、三株以及爱多集团的倒闭无不深刻的说明这一。中国到了需要进行管理革命和管理救国的时候了!
ERP作为一种先进的、适应现代竞争环境管理哲理和管理的方法论是帮助企业完成这一变革的最为有力的武器。但在MRP-II/ERP引进中国的20年里,获得成功的企业少之又少,而且成功的企业又大部分是外资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然而中国的企业90%为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是现在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市场活力和创新主要源泉,中小型企业这一变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兴衰。
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ERP在国有大型企业、外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内才能成功?作为中国经济主体的90%的中小型企业如何才能成功实施ERP项目,完成企业管理革命的转变?一些上ERP项目失败的企业在思考、ERP厂商在思考、为ERP项目提供咨询服务的管理咨询公司也在思考。99年4月28号,中国机用户杂志在京都饭店举行“99ERP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著名的管理专家、国内外著名的ERP厂商、ERP的用户以及为实施ERP项目提供咨询的管理咨询公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认为在ERP价值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ERP供应商的参差不齐、实施ERP的企业素质普遍较低、ERP管理咨询公司实施咨询时的方法论的水平不高、连接ERP价值供应链的三方的ERP实施过程没有很好详细设计和实施。尤其是在前面三个环节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解决时,第四个环节:ERP的实施过程,是在ERP项目实施成功的关键。
二、 ERP的供应商
学习型机关的提法,源于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终身教育”理念,就其本质而言,是要致力于实现国家持续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建设一个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为方向,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不断提高机关干部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新型的终身学习的机关。近年来,区委办公室结合工作实际,从加强机关干部综合素质入手,对如何创建学习型机关,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主要做法
1、理清一条思路,明确学习型机关建设的目的
区委办公室是区委的综合办事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区委日常工作运转,代表区委行使重要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是承上启下、联系领导和群众的桥梁;是沟通左右、协调部门关系的纽带;是上传下达、保证区委机关工作正常运转的中枢。形象地说是区委领导的“参谋部”、“智囊团”和“左右手”,其地位重要,作用特殊。大力提高区委办公室人员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是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和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创建学习型机关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学习型机关建设这个重要载体,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把正确的科学理论、思想观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渗透到日常的管理和工作中,使自律和他律有机结合,并以激励为推动手段,以实现人生价值为追求目的,充分调动区委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了区委办公室整体工作的提升和发展。
2、倡导一种精神,丰富学习型机关建设的内涵
区委办公室工作辛苦,条件艰苦,生活清苦,它需要一批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人投身其中。我们创建学习型机关建设的第一步就是提炼一种既能体现区委办公室共同价值取向,又能树立外在公共形象、具有一定导向、凝聚和激励功能的工作精神来作为学习型机关建设的内核。**年上半年,我们从区委办公室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出发,结合好班子、好班长、好干部“三好”标准大讨论,在区委办公室内部开展了区委办工作精神大家谈活动,提炼总结出“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埋头苦干、乐于奉献、积极进娶追求卓越、严谨科学、团结和谐”的区委办公室工作精神,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予以细化,做好六个方面的引导工作,丰富了学习型机关建设内涵,做到了有的放矢,落到实处。一是围绕一个“人”字,坚持以人为本。既要求全体同志坚持党性原则,做好本职工作,又要保护、尊重和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是突出一个“干”字,坚持真抓实干。办公室是干事业的地方,每个人必须踏踏实实干工作,兢兢业业求发展;三是强调一个“新”字,坚持求新创新。区委办公室各项工作要创新,要有新思想、新理念,每个科室、每个人年年要有新气象、新进步;四是注重一个“绩”字,坚持追求实效。考核使用干部,以工作绩效论英雄。成绩既体现了追求的结果,也印证了追求的过程,实效理应成为评判工作的唯一重要依据;五是贯穿一个“和”字,坚持谦和容人。主任室和全体同志之间始终坚持谦和待人,讲求团结、和谐、协作,努力营造有利于工作的氛围;六是追求一个“上”字,坚持取法乎上。区委办公室要以最高的工作标准、争一流的精神状态,形成蓬勃向上之气,使各项工作都上新台阶、新水平。
3、健全一套制度,夯实学习型机关建设的基础
要使学习型机关建设工作持之以恒,必须完善相关制度,健全各项激励约束机制。一是完善学习制度。按照“年有计划、月有安排、周有活动”的要求,制订明确的学习计划,利用区委办中心组学习和青年学习小组两个活动载体,定期组织各类学习讲座、报告会、交流会、讨论会、演讲会、知识竞赛等学习活动。二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首先,支部为每个机关干部建立个人成长档案,提供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舞台,把平时学习、工作和各类活动成果,存入个人成长档案,作为年度工作考核、评先的重要内容。其次,开展半年一次的科室负责人述职活动和每月一次的科室交流活动,既变工作压力为动力,又沟通了各科室之间的联系。三是规范工作流程。修订完善了区委办公室信息、调研、督查、机要、秘书等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四是建立全方位的谈心制度。主任之间、主任与科长、科员之间、科长与科员之间经常开展多形式的谈心活动,及时沟通,增进了解,减少误解,达到理解,形成了思想上同心、工作上同向的良好学习和工作氛围。
4、争创一流成绩,体现学习型机关建设的成果
通过学习型机关建设,锻造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机关干部队伍。区委办公室每个机关干部的大局意识、中心意识、责任意识、宗旨意识以及好学上进的意识都得到进一步增强。在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区委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方党委核心作用,服从、服务于大局,确保了区委政令畅通,塑造了全新的形象,督查、机要等工作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在为区委谋划大局、调研决策、当好参谋上,在督查落实和综合协调、当好助手上,在打基储优质服务、做好后勤上都有了新的突破。
二、几点思考
1、学习型机关建设必须与机关团队建设相结合
学习型机关是新形势下机关思想理念、管理方式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其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概念,是机关领导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变革,是机关组织管理理论的突破和创新,可以说是机关建设一项奠基工程、创新工程和系统工程。因此,学习型机关建设在强调学习的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加强组织和管理,在内容和形式上作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机关内部各类团队建设,应该是符合上述要求的最佳载体。如目前区级机关党工委已经建立的各类学习、文化、娱乐团体,基本涵盖了机关建设的方方面面,是体现机关建设成果的“窗口”,理应成为学习型机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只有每一个机关干部都树立了团队精神,将自己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在团队之中进行共享,整个机关的知识和技能就会呈几何级数的快速增长,体现倍增效应,学习型机关的建设才会充满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此,按照学习型机关的创建等工作要求,我们分别组建了青年学习小组、文明示范岗、机关志愿者(义工)等团队,并积极参与区机关围棋、足球、羽毛球等协会建设,使学习型机关建设呈现一派生动活泼、寓教于乐、欣欣向荣的美好发展景象。
2、学习型机关建设必须与业务工作相结合
把学习型机关建设与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不断提升工作水平,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是学习型机关建设的灵魂和主题。一是“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模式,容易为各级领导所接受,而负有决策、指挥、组织、协调、管理之责的领导者,是开展机关各项工作的“第一推动力”,只有领导者重视学习型机关建设,带头参与,带头学习,带头推行全新的管理理念,才能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使学习型机关建设更加深入。二是根据本部门的工作特点和要求,设计构成的学习内容,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互补性,容易形成比、学、赶、帮、超的互动局面,促使每个机关干部在横向比较中寻找自己的差距,克服自满情绪,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潜心钻研本职业务,最终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三是将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调研结合起来,不断去解决当前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容易激发每个机关干部的学习激情、探索热情和工作韧性,是学习型机关建设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如**年年初,根据区委领导的要求,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命题,我们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在区委办公室内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终为区委提出实施“六大工程”的重大决策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和现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