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师师德个人小结范文

教师师德个人小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师德个人小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师师德个人小结

第1篇:教师师德个人小结范文

一、提高职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

现阶段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其最低税率为5%、最高税率为45%,当收入达到某一档次时,就按该档次的适用税率计算纳税。工资、薪金所得是按个人月实际收入来计税的,这就为税务筹划创造了条件。增加薪金能增加个人的收入满足其消费的需求,但由于其税率是超额累进税率,当累进到一定程度,新增薪金带给个人的可支配现金将会逐步减少。把个人现金性工资转为提供必须的福利待遇,照样可以达到其消费需求,却可少缴个人所得税。

例如:某教师每月工资收入8000元,每月支付房租1200元,除去房租,其可用的收入为6800元。这时,该教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是: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8000-2000)×20%-375=825(元)

如果该教师自己没有住房,正每月出1200元租房居住,则学校可租房让教师免费住宿,每月工资下调为6800元,则该教师应纳个人所得税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8000-1200-2000)×15%-125=595(元)

如此筹划后,对该教师来说,其待遇和原来一模一样,但每月节税230元。而且学校不增加任何负担。

二、抓住一切可以扣除费用的机会节税

我国税法规定:凡是以现金形式发放通讯补贴、交通费补贴、误餐补贴的,视为工资薪金所得,计入计税基础,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凡是根据经济业务发生实质,并取得合法发票实报实销的,属于单位正常运转费用,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所以,笔者建议纳税人在报销通讯费、交通费、差旅费、误餐费时,应以实际、合法、有效的发票据实列支实报实销,以免误认为补贴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收到节税的效果。

三、巧用“临界点”节税

中小学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后,每个教师都有一块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这部分收入实际上就相当于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并按以下计税办法,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方法是先将教师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由于适用税率的不同,会形成一个纳税临界点。在临界点附近经常会出现年终奖总额高实际收入反而低的情况,也常因此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个人以为在年终奖收入在临界点附近时可以适当作一些调整。

案例:年终奖多1000元,税后所得反而少250元。

王老师年终奖为24000元,税后奖金为21625元;李老师年终奖为25000元,比陈老师多1000元,税后奖金为21375元,比陈老师反而少250元。之所以出现以上情况,问题出在税率上。由于王老师和陈老师的年终奖刚好处于税率临界点左右,两者适用不同的税率,因此出现了以上的差别。

王老师的年终奖为24000元,分摊至12个月后所得数额为2000元,而陈老师的25000元年终奖分摊至12个月后为2083.33元。根据9级超额累进税率表,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00~2000元的,适用税率为10%,超过2000~5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为15%。陈老师年终奖适用税率为10%,年终奖应纳税速算公式为24000*10%-25=2375元;而王老师适用税率为15%,年终奖应纳税速算公式为25000*15%-125=3625元。王老师年终奖收入多了1000元,支付的个人所得税却要高1250元。面对税率临界点,必须提前作出纳税筹划。陈老师如果在税前主动通过有关慈善机构向贫困学生捐赠1000元,其个人收入不减反增,何乐而不为呢?

四、巧用公积金节税

公积金管理办法规定:职工是可以缴纳补充公积金的,也就是说,中小学教师可以通过增加自己的住房公积金来降低工资总额,从而减少应当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教师每月所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是从税前扣除的。根据我的统计,我县许多义务教育学校由于经费紧张,缴存比例与上限有一定的差距,此时个人就可以缴纳补充公积金,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例如某校王老师的每月的公积金缴存基数为7000元,该单位的个人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为12%,此时王老师还可以缴纳560元的补充住房公积金。筹划前后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情况如下:

筹划前:( 7000-2000-7000*0.12)*0.15-125=499

筹划后:( 7000-2000-7000*0.2)*0.15-125=415

通过筹划,每月相应地节约了个人所得税84元。需要强调的是,利用个人缴纳补充公积金进行避税时有两个问题要注意:一是纳税人要在所在单位开立个人补充公积金账户;二是纳税人每月缴纳的补充公积金虽然避税,但不能随便支取,如果教师本人即将买房或过几年就要退休,此法较为可行。

结语:综合上述,教师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存在不少的空间,了解个税政策,在不违法的情况下采取适当的收支策略避税,完全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第2篇:教师师德个人小结范文

一、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做好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1、让学生在双休日期间利用网络搜集有关感恩教育的材料。

2、各班团支部利用黑板报向同学们宣传感恩教育的有关知识。

3、利用主题班会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同学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相互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人的健康向上的情感。

本次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大大增强了学生们的感恩之心,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帮助、支持、理解的情感,使他们深切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二、组织学生观看电影《暖春》

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在多媒体观看电影《暖春》。利用自习、午饭后的时间,组织学生观看,让学生看完后写观后感,并进行评比,让学生学会感恩,怎样感恩,怎样自强不息,怎样改变自己,了解人世间的真、善、美。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学生地思想觉悟,为中国的未来尽到自己的责任。

三、开展“感恩征文”活动

中华民族历来是礼仪之邦,孝敬父母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是我们的责任。母亲,神圣的字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让我们通过这一活动来作出不同的诠释,让我们认真反思生活,从而理解母亲,体会母亲的辛苦,懂得感激母亲,进而增进母子(女)间的感情,感受亲情的温馨。

我校以体验母爱为活动载体,做好德育教学工作计划,让全校同学积极参与,一同把最珍贵的孝心及感恩行动表达出来。

本次活动以感恩教育为主线,以行为活动为中心,以亲身实践为平台,身在福中要知福,身在福中要思源,感知恩情要图报,知晓图报要践行。

第3篇:教师师德个人小结范文

1、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教学工作方面,优化教学方法,按常规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工作,认真钻研教材,课堂教学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结合学校德育科的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心理;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创新欲望,使学生从情感、思维和行为上主动参与学习;精心设计练习作业,练习作业有层次有坡度,对学生的作业严格要求,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在进行计算能力训练时,我要求学生先要认真审题,边审题边思考的习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集体辅导和个人辅导,热情辅导中下生,有组织地进行课外活动,活动讲究实效;重视对学生的知识考查,做好学生的补漏工作。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品德教育。把课堂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信息的主动摄取者和加工者,充分发掘学生自己的潜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我要学”、“学会”与“我要学并学会”都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

2、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部分学生缺乏自觉性,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甚至有的学生欠交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就进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树立学习的信心,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并不是他们没有潜能,而是不相信自己有潜能,在经历了一两次失败和挫折后,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因此形成“自己脑子笨”这种意识,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一遇到问题,先想自己不行,对自己没信心,结果自己什么都学不成,什么都不想学,作业不会做,造成成绩低下。我所教六年级二班的差生比较多,他们基础比较差,学习数学很吃力,多次测验都没有及格过。他们主要是对数学产生了畏难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上我有意识地通过一些浅显易懂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发言机会,让他们到黑板上做题,给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同时对他们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我都给以表扬和鼓励,使他们逐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这样一来他们也体会到学好数学的成功感,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

3、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今后还要继续进一步的学习、提高。对于数学组的活动,我每次都能积极参与。不仅是观看示范课,更多的是参与到评课讨论中去。

4、作为一个班主任,做到有爱心、负责任。

我做到爱心献给每一个学生,做到不偏爱优生,也不歧视任何一个差生。民主选举班委会,注重培养小干部。坚持每周上好主题班会。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另外,我还作好家长工作,共同教育好每位学生。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文明班级",对学生更是像母亲一样关爱每一个学生,深受学生家长好评。

通过一学年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所提高,今后,我决心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待优生的辅导,使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更大的提高,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学数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2】一学期来,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工作责任心强,服从领导的分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获取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下面是本人的教学过程中所得的一些体会:

回顾这一学期,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一个总结,借以促进我今后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这一学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教育事业。时时以一个好教师的身份来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取得进步,得到提高,使自己能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岗位竞聘的需要。一学期来,我还积极参加各类学习,深刻剖析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找出自己与其他教师间的差距,写出心得体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理论修养。同时,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学海无涯,教无止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断学习。所以,本学期,除了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外,我还积极进行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养,使自己能够更好的胜任自己的教师工作。结合课程改革利用书籍、网络,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相关理论,学习他人在教育教学中好的经验、方法等。通过学习,让自己树立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育教学要努力的方向。

第4篇:教师师德个人小结范文

一:政治思想方面

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能做到为人师表。我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并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结合工作需要,虚心向曹妙芳老师,胡东兰老师,单国忠老师等老师请教,努力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教学工作方面

本人能认真贯彻教学五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生动明了,学生易于接受理解。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课堂上说练结合,布置好课外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尽力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落实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多做思想工作,从生活上关心他。但在这方面,面对社会和家长,学生的高要求和高标准,作为教师的我,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提升教学管理能力。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自我反思,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关键是应该教学管理和知识的落实上下手。下面是我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一些做法和想法:

1、多读。由于我们是寄宿学校,所以读的时间全由老师安排,以朗读为好,速读,大声的读,并理解思考记忆。第一遍慢读,以理解为目的,第二遍快读,读到真正理解领悟甚至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止。

2、多问。要求学生在读题做题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当天解决,问同学,问老师,主要是学生自己能真正理解,能独立解题,并巩固落实,这就达到了做题、问题、巩固知识的目的。因为要求学生多问,勤思考,所以我作为教师也要勤,勤批改,勤备课,勤辅导,勤学习,我想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相长,教与学相辅相成的体现吧。

3、多记。因为英语是一门语言,必须达到一定水平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和习得过程中,就要有大量的信息输入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首先,在早读和朗读中,要求学生对重点的词汇,短语,较好的例句和例文进行背诵,并要求学生对重点的黑体字单词和重点短语能熟练默写,对例句和例文能理解句子结构,能仿写句子和文章。初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我要求学生的钱25名到我这里背,必须背的很熟练,巩固基础知识,强化识记能力。其次,对于易错词汇和易混相似短语进行笔记,通过对这些词汇和短语要精讲,并提供易懂且相关的句子,以便学生在句子的语言情境中领会其意义和用法,使学生逐一巩固难点,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落实重点和难点,我还会出一些类似的题目,再三的强化记忆和复现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变能力。

4、多练。There is as aying goes“practice makes perfect”。对于基础题,尤其是单项选择题和词汇题,我整理并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以防尖子生和优等生吃不饱。在上半年初三毕业生的复习中,一方面,我从平时学生的练习题中整理出易错题,分类出单项和词汇题,专项练习并及时批改和讲评。另一方面,我从网上下载了近三年来的全国各地的中考题中的单项选择题和词汇题,同样不误适应性的模拟题。只要是学生做的题目我肯定先做,并及时批改和讲评。对于完形填空题和阅读题,在基础知识的巩固前提下,时而穿插做题技巧策略和方法指导,并且利用多媒体很好地向学生展示了如何做完形填空题和阅读理解题。我觉得这样专题性的展示课对学生是很有指导作用的,因此在这以后相当多的学生跟我反应,“老师,我现在不怕完形填空题了”“老师,现在我觉得做完形填空题很有成就感,我应该进步了”“谢谢老师,对阅读理解我有信心了”“老师,以前我最讨厌完形填空题,现在我都经常的14分甚至满分了”。看着学生对自己的进步,我很开心。对于书面表达题,英语的基础是相当重要的,但英语各话题的归类写作训练是必须的。所以,自从进入中考的复习阶段,学生获得了大量的训练并有相当多的写作指导。并且在最后两个多月里,我对学生自己练过的作文进行归类,把优秀范文全部输入电脑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背诵美言美句,理清范文的框架和思路,模仿作文结构。大部分学生还是积极配合,努力获取,效果较好。

三、在教学考勤业绩方面

第5篇:教师师德个人小结范文

关键词:网络教学资源;自主学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49-03

2011年11月9日,由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首批20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亮相互联网多家媒体平台。时隔不到两个月,教育部再次推出19所高校的23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上线,一时间,受到了很多中国在校大学生的热捧。这一现象让我们再次反思:如何突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瓶颈,实现师生关系的转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如今,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我们看到更多、更好的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和教育产品涌现出来,如果能够借此时机,以适当的方式将其引入到高校教学中,搭建可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交流培训的平台,将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网络教学资源应用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霍姆林斯基说过:“能激发出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依托网络教学资源以及服务支撑平台,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营造个性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空间,满足学生根据个人的爱好和兴趣,灵活地安排学习地点和学习进度,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学科领域宽泛、内容精彩的课程或讲座,可以拓宽视野、提升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为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搭建阶梯。在这一过程中,以“三个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被自主学习新模式所替代。同时,充分借助网络教学资源的共建和共享特质,制订有效激励措施,可以在课程教学改革、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教师素养提升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将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当然,如何更好地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需要根据学校实际,充分做好顶层设计,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以及出台相配套的保障措施,才能使网络资源应用真正成为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有效载体。

二、网络教学资源在普通高校教学中应用的几种形式

目前,国内高校主要通过网络免费共享、购买教育产品、高校共建共享以及高校自建等多种渠道取得各类教学资源及其应用平台,因其资源的不同特点,在应用的教学范畴、受益群体以及使用方式等方面有所不同。目前,网络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大致可分为全开放式、半开放式、辅教式、检验式和拓展式等五种形式。

1.全开放式教学资源平台。该平台由完整的课程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课件、习题、辅学资料等)和辅学支撑平台(可实现在线学习、互动问答、学习记载、作业与考核和学业管理)构成,可作为辅助教学资源独立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如目前部分高校采用的网络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习平台等。此类资源的引入可弥补因学科优质资源缺乏所导致的开课困境,同时因其较为强大的学业管理功能,成为相对独立的“网络课程”。

2.半开放式教学资源平台。是以高校教学普适的基础学科知识体系为核心,针对课程特定学习环节嵌入多种媒介的教学资源平台,如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广为应用的“大学英语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在完成常规的课堂学习内容外,还需要定期通过网络学习平成该课程所要求的一定学时的自主学习过程,包括语音练习、词汇学习、美文背诵、视听新闻和视听电影等,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译的技能。

3.辅教式教学资源平台。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在实现传统课堂教学功能的基础上,借助网络课程平台向学生提供主动学习、协作学习的环境与手段,实现传统课堂教学所不能实现的无时空限制的师生、生生充分学习交流,此类平台在高校教学中的开发和应用较为普遍,如“课程中心”、“网络课堂”等等,平台上设有“讲课视频”、“课件下载”、“辅助教材”、“在线答疑”、“讨论区”等多类交流功能区,其内容由课程主讲教师自行建设,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时更新与维护

4.检验式教学资源平台。此平台由课程试题库和网络考试模拟、测试平台构成,也可称为无纸化网络考试平台。在教考分离课程考核、分级教学级别设定以及学生自行检测学习效果等方面应用较多,对于推进考试方法改革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在公共基础课程中应用较多,如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大学英语、思想政治课、大学语文等。

5.拓展式教学资源信息平台。是借助社会上各组织、机构和大学积极建设的国内外名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项目,如“网易视频公开课”、“爱课程网——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公开课”、“CORE(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协会)开放课程”等等,经搜集和整理后向高校师生适时推荐的信息平台。

三、在人才培养中应用网络教学资源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更新观念与稳中求进。从上世纪90年代兴起至今,网络化教学以其独有的优势,如背景材料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通过网络交互活动等,在远程教育中大行其道,但似乎在传统的大学校园中鲜见应用,应用面也很窄,我们未能看到“新科技和互联网所带来的强大冲击波”。当我们仍无法真正实现课堂上师生关系的转换时,“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一旦获得普及,传统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将不那么重要了”,这样的情景也许比我们想象中来的要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阿瑟·列文2000年就曾指出,未来传统的大学校园虽然还会存在,但是它们必须与只存在于互联网上的虚拟大学展开竞争。他认为未来最受欢迎的可能是综合了传统校园和纯粹的网上大学两种模式的大学办学模式。所以,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更新观念,进一步开阔思路,认真思考网络教学资源的管理与应用问题。

2.自主学习与目标引导。网络教学资源应用带入的是一个资源丰厚的开放式学习环境,提供给学生的是更自主、更个性和更灵活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更多的将是交流与思考,这与学校培养“乐学”、“会学”、“学会”者的初衷是一致的。这需要教师尽快转变角色,从讲授者成为引导者,并应身体力行,率先成为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者和使用者,只有身临其境,才有可能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的领航人。

3.开放教育与学业评价。在传统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是相对简单而直接的,通常以撰写论文、面试、笔试等总结性评价为主,过程性评价为辅,并且多局限于出勤、作业、提问、讨论等内容,比较容易把控和操作。对于开放式的网络教学来说,学生自主学习性很强,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学业评价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因过程难于把控,以及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能力难以考量,所以进行公正合理、较为全面的学业评价的问题也更加突出。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手段、方法和标准等,会因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别,不能整齐划一。我们认为,应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相契合,既要注重学习过程的管理,也要考虑学习效果的认定,逐步建立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总结性评价为辅的学业评价机制。

4.共建共享与教学改革。网络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过程中已大大促进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比如“精品视频公开课”和“优质资源共享课”项目建设的作用就很显著:一方面,网络上海量的教学音频、视频和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辅教资料、教学评价等等共享资源,为教育工作者从事教学改革和学术活动提供发展支持;另一方面,视频公开课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在各高校积极打造优质课程共享资源的过程中,教师经历了重新疏理教学内容、设计教案、探究性学习的引入、习题库、电子教案、辅学资料等多个环节建设,每个环节都要精选细作,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录制视频时甚至要挑剔每个动作、表情和语气,力求将自己最好、最成熟的资源呈现出来。资源建设过程不仅引领着教师主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更满足了教师自我成长、追求卓越的价值目标。

5.合理应用与条件保障。国内网络教学资源应用目前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还有很多层面的效用未能完全显露,比如网络教学资源如何在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中发挥作用?如何在优秀学生灵活学业规划和跨学科个性学分修读中发挥作用?这些都是可以深入研讨并实施操作的。不过,正如所有的新事物一样,合理应用网络教学资源需要一些必要的条件保障,高校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与之相关的保障与激励机制,在优质视频课程建设、教师网络学习培训、学生网络学分认定、网络教学质量评价、教师评职晋级等方面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和激励措施;与教育产品研发机构合作开发多层面的服务支撑体系,加强校园硬件条件及环境建设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别敦荣.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