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创新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影响企业管理决策的约束条件变得复杂多变,使决策变得越来越困难。这就对决策管理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决策的科学化除了要有规范的决策程序,科学的决策方法外,很重要的基础条件是决策所依据的数据资料要能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给企业管理层.ERP系统作为一个整合企业内外资源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够实时动态提供企业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信息,而且其集成的各种现代化管理工具,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支持,解决综合性问题的管理方法创新将增多。ERP提供了跨地域、部门,响应快速的联机服务、系统集成等易于共享思想与创意的体系,促进了一系列的员工行为和思想的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其成为了企业在不同管理层次实现内部革新的驱动力。
以ERP为核心的统一经营管理系统平台在企业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产销协同、系统集成设计等方面都为企业提供了创新可能,整合了企业现有的管理和生产方面的信息系统,有效支撑了企业管理创新应用与发展。
1.财务管理
根据企业管理多库存地的特点,将成本核算单元由过去的企业层面进一步细化到仓库层面,提高了成本核算的精细度,对不同类型的销售业务进行独立的收入、成本、利润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为业务决策提供帮助;促使财务工作重点由传统的核算会计逐步转向管理会计,由成本计算转向成本分析、成本管理;统一了会计科目,规范会计核算,实现多维度的收入成本分析;通过系统集成的优势,财务平均的月结时间由过去的5~8天,缩短至2~3天,大大提高了财务月结的效率和数据质量。
2.销售管理
规范整合了客户数据,对客户渠道、性质进行了有效的统一管理,销售、财务共享同一套客户主数据;在客户统一管控的基础上,将销售业务与客户信息进行了有效汇总,按销售量、销售收入、客户排名以及批发、零售等多维度报表对客户进行分析,实现客户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客户信用额度的统一管理,信贷管理人员结合销售分销模块的业务流程,按照销售企业的信用额度管理规定,由总部统一维护客户的信用额度、风险类别及有关控制参数,利用系统实时预警功能进行客户信用检查,对信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有效防范了经营风险。并在所有权发生改变时,系统自动结转与出库物资数量相符的销售成本,自动更新物资库存和总账会计,生成物料凭证和会计凭证;开具销售开票后,系统自动产生收入会计凭证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物流协同管理
在同一系统平台下,标准规范的主数据编码,为企业业务信息的共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计划、采购和库存的统一标准化管理大大提高了业务管理水平,同时也减少了冗余繁杂数据带来的浪费现象。通过系统集成的功能,实现了采购与销售的单据自动对应,通过系统监控业务的执行状态;业务数据(数量、库存地、客户等)多层次共享,避免重复操作,提高运行效率。
4.人力资源管理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当今时代关注的主题,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转变固有的教学理念和认识,根据社会的发展形势不断拓展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视野及功能。刚开始,设计主要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提示学生学习设计不仅仅要学习设计的专业理论知识,更应该学习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现阶段,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主要是传统的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课程,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设计要点,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地完成相关的项目。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设计不能只通过类型区分。如,普通住宅、高端住宅都属于住宅的范畴,但是两者的设计需求截然不同,设计性质也存在较大差异。思维变革是设计教育的核心,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的思维都需要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这就要求设计者在开始设计时就全面深入地了解社会文化,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使设计成为一种个人的生活态度,成为一种思考的手段。如,一名学生的作品《针对老龄化社会的设计》,这个设计的选题主要针对目前老年人口越来越多的背景,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设计的主题,可见本次选题的针对性非常强。同时,设计者的概念主题定为“转换”,主要是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以及社会角度等方面着手,提出主动建立一个老年人户外平台。由此可见,设计者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希望引导健康、正义的社会风气。
二、创新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
1.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
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改革、创新环境艺术创新设计教学的关键。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活动对于实际课题设计有一定的限制,因此产生了“概念设计”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对比分析国内外的环境艺术概念设计教学实践,可以发现概念设计主要围绕设计逻辑以及设计创意展开,特别强调设计方法和思维以及概念的创新。这种学习方法以及环境艺术教学课题具有较强的专题性,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近年来,社会发展需求日益多样化,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从宏观层面分析,应该以培养多样化设计人才、跨学科融合为基本原则;从微观层面上分析,应该结合学校当前实际资源以及社会实际需求进行设计。总的来说,环境艺术创新设计教学可以适当删减一些纯技巧性的课程,可以根据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以及社会时展实际,提出一些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研究课题,如“关于地域文化空间的关注”“跨界设计”“从生活的体验到设计”等,通过这些课题引导学生思考当前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并且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知识应用能力以及设计创新能力。
2.针对学生个性进行因材施教
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教师在环境艺术创新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专业教育程度、情商、智商、生活环境以及美学基础等各方面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尤其应重视学生在情感表达,对设计内容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感知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在环境艺术设计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很多教师在环境艺术专业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堂教学结合实践教学的方式,这样可以实现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结合,将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如,在“快题设计”课程教学中,可以融合方案设计、设计色彩、环境艺术设计表现等诸多方面,这样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而且学生也会应用自己学习的手绘表现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设计能力。
3.实现跨学科合作的开放型教学模式
建立开放型合作教学模式可以充分释放并且深入挖掘学生的创造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通过跨专业或者跨学科实验教学、毕业设计、学科竞赛等诸多环节为学生提供开放型、系统化、多角度的实践训练平台和机会,从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在工作室可以开展主题讲授、设计研究、公开讨论、展示成果的实践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师生处于平等交流的状态,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自己判断,自己尝试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三、总结
最近的舞台照明设计一般都根据编演的剧目做出一定的调整,实行一剧一照的形式,灯光跟舞台的良好配合,能大大增强表演的综合素质。良好的灯光的设计有利于传递表达演出的整体效果,传统的设计标准已经无法满足观众对于更好地观看表演提升文化修养,丰富精神生活的需求。1508年在意大利第一出现了一个透视画景,这标志着在平面空间上创造立体空间不经变现手法已经逐渐趋于成熟。绘画式的布景设计是新的创新思想的延续,现在也有其他不同的新的布景手法,基本上实现了无限空间的可能,舞台上三维空间的视觉创新是一个质的飞跃,给演员带来了前有位有得活力,在有限的剧场中构成了一个无限延展的舞台。
舞台形象的主题在保留了生活原有情节的同时,也适当地做了一定的跨收受发的处理,用一些巧妙的道具连接着剧情的发展,能够给观众一个丰富的视觉盛宴。从舞台的美术构成来说,演出过程中布景形象的变化所呈现出来的意义,这种流动的美带给人们的视觉享受不仅仅是一点点地呈现出来的,而是舞台设计家们对舞台设计的深刻思考。舞台剧场内环境的听觉设计在舞台剧场内环境设计这一方面,对于听觉效果的考量也是必不可少的。
声音与乐器和演员本身的交融对于舞台剧场本身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舞台设计者的主观世界观直接影响着一个舞台的设计风格,是一种意念空间的展现形式。某些舞台设计者试图对舞台设计通过演出空间进行超常规的处理,创造一个全新的舞台概念,这就需要音响设备跟布景设计的大量配合,进入人们眼帘的首先是视觉上的冲击,接下来就需要大量的音乐、对白、灯光等多方面的配合去完成一场完整的演出。而视觉上的所有涉及要做到最基本的功能之外,对于有创新思想的设计者们来说,可以设计一些灵活的听觉设备,不能总是一成不变的位置、一成不变的效果,这不利于剧场的整体发展。中央戏剧学院在舞台剧场内空间设计这一方面早就开始进行创新,成功的案例不在少数。《打野鸭》的舞台设计部分做出了不少的穿创新改变,搭建了一个四米高的舞台,合川整个舞台口的天桥两部分组成。
关键词:重构 企业文化 创新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有效的凝聚力量,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的重点项目之一。它是一个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的体现,它对整个企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运作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危机造成的市场疲软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世界经济也没有得到完全的恢复,这对于我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如何依靠企业创新来应对市场的激烈竞争,成为了很多企业管理层的焦点所在。但他们却往往忽略了企业文化环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作用,进而阻碍了企业创新的脚步。接下来,本文就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分析重构企业文化环境如何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一、企业文化的意义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对企业、行业的发展,乃至市场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企业的价值理念与发展目标定位,给企业人员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和指导,对于企业凝聚力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它通过文化意识的引导作用来完成企业自我体系的构建。
其次,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的人文环境。一个企业的人文环境决定了企业各部门的协调合作效能以及企业工作人员自我价值的实现范围和前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营造出积极和谐的企业人文环境,进而为企业员工创造更大的价值空间,促进员工工作效率,提升企业效益与价值。
最后,随着企业的发展,传统的企业文化环境会渐渐不适应企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如果不思革新,传统企业文化环境可能会降低企业员工创造企业价值的积极性,直接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重构企业文化环境是时代和企业发展的要求,应当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重视。
二、重构企业文化环境推动企业创新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创新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应对残酷的市场竞争、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任何的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中站稳脚跟都要依靠企业创新。而作为企业价值理念与发展定位的集中体现,企业文化要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就不得不适应创新需求,进行企业文化环境的重构。企业创新推动了企业文化环境的重构,反之,重构企业文化环境也对企业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
首先,在重构的企业文化环境中,创新意识被提到新的高度。在很多的企业文化中,创新都是企业精神的组成部分之一。但由于传统企业理念中,更加重视员工对公司的忠诚、与其他部门的团结,很多企业的创新都仅仅只是一个词汇。但随着企业文化环境的重构,创新意识深化,创新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词汇,而是成为了贯穿于整个企业工作环境的指导精神。只有企业中所有的人都时刻保持创新意识,从公司的整体利益出发,努力创造新的工作方法和新成果,才能更好促进企业的发展。
其次,重构企业文化环境本身就是一种企业创新。企业文化环境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中不符合企业发展需求和社会主导价值理念的东西剔除,将更适应于企业成长的新理念融入其中,这本身就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企业创新。对整个企业的创新而言,重构企业文化环境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创新的先声,更好地体现了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再者,重构企业文化环境,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与企业文化环境的好坏有着密切联系。若处于不和谐的人文环境中,员工之间相互使绊子,企业的发展尚且难以保证,更何况是创新。团结向上,创造企业利益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在这样的企业文化熏染下的企业人文环境会让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强,注重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最后,重构企业文化环境带动了企业管理经营的革新。要想构建新的企业文化环境,就必须要对管理层及员工进行新思想理念的灌输,这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开放,促使企业人员接受新的管理经营、工作理念。企业管理经营的革新,直接带动整个企业的革新,促使员工创新。企业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不对企业的各个方面都进行革新,是难以顺利开展的。
三、结束语
我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世界经济下滑的环境中受到了很大的威胁。要想在市场的优胜劣汰中生存下来,企业创新是重中之重。企业文化环境对于企业的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有很多企业尚未意识到有些传统的企业文化理念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创新需求了,进而阻碍了企业的发展。重构企业文化环境让企业有了新的发展生机,对企业创新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促使企业从重构企业文化环境开始进行企业创新,这才是应对市场疲软等问题的正确方式。
参考文献:
[1]王万里.浅析新环境下推动企业工会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现代企业文化,2010
[2]易永胜,潘峻.高新企业文化环境及价值观念[J].企业文化,2002
关键词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循环经济
1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1.1突破资源约束“瓶颈”,防止经济增长大起大落
我国经济面临的资源约束“瓶颈”正日益凸显。从2003年开始,中国的煤、电、油、运全面紧张,这一现象在2004年尤为明显。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2003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煤炭消费大国和第二石油、电力消费大国,水泥消耗占世界总量50%、铁矿石占35%、氧化铝和铜占20%,而GDP仅占5%,说明我国资源消耗是惊人的,同时伴随高投入的是低产出。据测算,中国每创造一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因此,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1.2减轻环境污染压力,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的背后是资源耗竭、生态破坏、环境恶化,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据世界银行和国内有关机构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重已经高达6%~8%。我国环境污染已经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2003年七大水系断面检测,达到Ⅲ类水质的仅占29.5%,而劣Ⅴ类水质高达44%;全国城市有66.7%缺水;大气中SO2排放量达
1995万t,比国家二级标准要求的1200万t容量高66.3%;农田化肥农药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地荒漠化、各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等现象严重。淮河治污10年投入600亿,治污水质又回到“原点”。全国“两控区”(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面临巨大压力,原定目标难以完成。由于200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陡增,导致全国SO2排放量达到2220万t左右,比2002年增加293万t,酸雨控制区内年均pH值小于4.5的城市比例2003年达到16.5%,呈明显上升趋势,比2000年上升12.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1.3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掠夺式资源开采方式,势必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人口质量的全面提高,注重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同时,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资源消耗,克服“绿色壁垒”,提高产品国际竞争能力,更有利于经济增长。一句话,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
实现循环经济,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新型工业化道路靠的是技术创新,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追赶时期,注定要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技术创新是关键。
传统经济活动是“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单程线形的物质流动模式,而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再生化,可以用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从表面上看,循环经济只不过是强调“三废”的回收利用,但这只是一种误解。从技术经济学角度讲,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微观技术层面上是资源(能源)消耗增长过快、资源利用效率过低、资源再生化率不高。这一点我国经济增长状况表现尤为突出。因此,从技术角度讲,循环经济要求我们经济发展必须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调对废旧物品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在保护环境同时实现经济增长。这就是循环经济的技术范式特征。
有关专家指出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大体由五类构成: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替代技术是旨在通过开发和使用新资源、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替代原来所用资源、材料、产品和工艺,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环境压力的技术。减量技术是用较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在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技术。再利用技术是延长原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使用,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资源化技术是生产或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回收处理,成为有用的资源。系统化技术是指主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考虑,通过构建合理的产品组合、产业组合、技术组合,实现的物质、能量、资金、技术的优化使用的技术,如多产品联产和产业共生技术。
毫无疑问,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突破原有的技术范式,大力研发和应用环境友好技术,研究清洁生产管理、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排污最小化技术,开展生态工业和产品生态设计理论研究与示范,实现末端治理转向生产全过程控制,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
3制度创新与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需要有相应的制度规范,没有制度保障的技术是不能创造出循环经济的。如果只有技术进步,而没有良好的制度安排,再先进的技术也只能束之高阁,无法产业化,技术不能产业化也就无法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由于环境资源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具有两个基本的特性,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果某人投资控制污染改善环境,那么其他没有投资的人也可以分享环境改善的好处,即所谓“免费乘车”,那么享受环境好处的人越来越多,愿意投资的人越来越少,势必出现资源耗竭、生态恶化,出现“公地的悲剧”。另一方面,如果企业投资设备控制污染、则势必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企业没有激励控制污染。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一个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框架的利益分配体系。
3.1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1)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激励机制。通过制度安排来规范企业的行为,做到“谁使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有奖有罚,形成良性激励机制。在美国,政府充分发挥绿色税收政策,鼓励新能源开发和节能技术的应用,每购买一辆新能源的汽车可减免联邦税2000美元。每回收处理一条废旧轮胎,国家都给相应补贴,企业利用轮胎进行加工,制造成胶粉、添加剂等,获得新的收益。而在我国,如果企业自己花钱收购处理旧轮胎,这便增加企业成本,使许多企业不能盈利。因此,国家应通过减税、补贴和信贷政策,鼓励循环经济型企业的发展,使他们能获得比传统工艺更高的价格优势和效益。制度安排使经济主体的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企业所付出的成本与收益相联系,提高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保障其投资利益。
(2)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约束和规范标准,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如制定循环经济技术规范、框架以及行为准则,从而使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实现具有行为度量的标准,减少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信息成本,减少技术创新的障碍。
(3)降低技术创新的交易费用。好的制度安排可以通过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抑制“经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提供稳定的预期而降低交易费用,促进技术进步,并使技术产业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3.2制度创新重点领域
(1)创建科技创新的激励制度。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技术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循环经济科研队伍建设,健全科技人员激励政策体系,通过实施人才工程促进技术创新;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通过科技制度创新鼓励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与企业实现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循环经济产业化。
(2)制定循环经济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重组。尽快研究制定循环经济产业政策,实施强制性的耗能标准,促进产业结构重组。明确取缔对环境破坏较大的落后工艺、落后技术、落后产品,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支持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计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要求在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中推行生态化理念。大力发展废旧资源回收、再生利用和安全处置产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延长生态工业产业链,以创造更多的社会就业岗位。
(3)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公众生态文明理念。因为环境资源的公共性,所以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众的参与,需要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理念。可以建立国家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城市环境质量、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状况以及企业环境质量。构建一个完全信息的环境质量平台,鼓励公众监督企业的环境行为,建立区域环境评估与巡查制度,促进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
(4)加快循环经济立法,严格法律约束。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予以立法。德国和日本最先尝试以法律手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德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颁布了《包装条例》和《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包装条例》要求生产商和零售商首先减少直至消除不必要的包装,其次要求对包装物回收再利用,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则系统地运用3R原则来解决废弃物问题。在日本,2000年批准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这部法律对推进循环经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日本还颁布了《容器包装循环法》、《家电循环法》、《废物处理法》、《资源有效利用处理法》、《绿色采购法》等法律,这些法律构建了一个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方面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1马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J].宏观经济研究,2004(3)
[论文摘要]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流通模式收到极大冲击。本文论述了电子商务对流通环境的影响、电子商务流通模式的特点,以及传统流通企业如何变革以适应电子商务流通环境。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电子商务在社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势必将带来一场流通领域内的革命,传统的流通模式必须变革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
一、电子商务流通模式对传统商务流通模式的冲击
1、电子商务导致“虚拟企业”的诞生。虚拟企业使一些独立的经营主体通过网络形成一个跨越空间的经营联合体,它们之间具有明确的分工,实现供应链管理,其效率和一个真实的企业一样。网络经济从两个方面引发了虚拟化经营的出现。首先,互联网给虚拟化经营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得企业可以只控制核心能力,而将非核心能力的业务虚拟化,通过如联合、委托、外包等方式借助外部资源力量来整合,是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创新;其次,市场情况和竞争方式的新特点,形成了对虚拟化经营的内在需求。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以服务取胜的竞争条件,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灵敏的反应能力和富有弹性的动态组织结构。虚拟企业按照市场原则组建,其成员可以变换,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其组织可以在调整中不断地得以优化。这样的市场组织显然比某些传统的企业更具灵活性和活力。
2、电子商务的流通模式是以网络服务商为中枢的扁平化的流通模式。与传统的流通模式建立在众多中间商组成的垂直渠道上有所不同,新的流通模式是建立在互联网或局域网的平台上,生产者、中间商(或零售商)、物流企业、消费者围绕网络服务提供者开展商品的流通活动。由于将垂直渠道变为扁平化的交互关系,借助互联网,把产品销售、物流控制、信息沟通、客户管理给意见反馈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传统分销模式向电子分销模式转化,以求以最短的供应链、最快的反应链、最低的成本来运作,新的流通模式的效率明显提高。
3、电子商务下的业务流程比传统商务业务流程更有效率。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制造商与供应商、制造商与消费者之间一般要借助因特网、局域网或企业内部网进行业务联系。由于实施了电子化交易,商务信息通过网络传输更加便捷迅速,整个交易过程变得更加简捷,业务环节减少,从而引起业务流程的深刻变化。电子商务使市场供求信息充分释放,生产者与消费者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得以解决,工业生产的大规模定制有了信息平台;生产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建立快速反应的供应链,可以高效率地满足以客户围中心的大规模定制,与传统方式下的订单驱动模式相比,效率大大提高了。电子商务真正实现了“用时间消灭空间”,电子商务使交易过程中所需的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在网上一次性完成,直接经济又取代了工业革命以来的迂回经济,流通渠道缩短,流通环节减少,商品周转速度加快。
4、电子商务环境下生产商地位提高,减少了对中间商的依赖;生产商成本降低,利润增加。电子商务环境下生产商可以借助于网络建立新型直接销售渠道,使销售成本下降;电子商务使信息公开化,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可以便利地获得信息,中间商对信息的垄断被打破。生产商提高了在流通渠道中的地位,减小了对中间商的依赖程度,电子商务环境下生产商可从三个方面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一是降低搜寻获取的成本,即生产者收集信息、寻找交易对象的成本因为网络信息的双向无障碍沟通而降低;二是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供应链管理最优化将是未来厂商、分销商、电子商务营运商经营成功的关键之一;三是严格库存管理,减少公司库存甚至是零库存,不需承担任何库存压力。
5、电子商务环境下新的流通模式能产生对流通费用的节约。电子商务极大地降低了生产者收集信息、寻找交易对象的成本;通过整合流通渠道、实现供应链管理,加快了流通速度、大大降低了库存,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减少中间环节,简化流通过程,直接降低了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费用。由于网络效应,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具有边际效用递增和边际成本持续递减的特点,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参与者的增加,流通费用还会趋于下降。6、电子商务的推广,使物流在整个商务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物流是电子商务的要素之一。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物流与商流进一步分离(除少数特殊商品之外)。其中,作为商品实体转移的物流功能,显得日益重要。实践表明,凡是电子商务业务蓬勃发展的企业,必是物流技术发达的企业,缺乏良好的物流配送系统,将导致较高的电子商务流通成本。因此,构建高效率的现代物流系统,将成为电子商务成功与否的关键。
二、电子商务将改变现有流通企业的格局
1、交易市场的电子商务化,交易虚拟化。电子商务是一种采用先进信息技术的交易方式。电子商务实质上形成了一个虚拟的市场交换场所。利用网络,营业窗口具有网络化,无形化的特点,它能够跨越时空的局限性,实时地为用户提供各类商品和服务的详细情况,从而使买卖双方能够更方便地研究市场,更准确地了解市场和把握市场。电子商务环境下,只要有强大的社会物流作为支持,网上商业经营的商品品种可以无限增加,企业面对的客户遍布全世界。
2、电子商务环境下,生产企业建立分销渠道成本降至最低,生产商可根据渠道最简洁的原则,以最简单、最经济的方式构建渠道。基本模式一,生产企业自建电子商务在网上直销,通过网上交流信息,在网上签约和支付。交易后,由生产企业配送或第三方物流配送。基本模式二,生产企业利用局域网与网络分销商建立经销或代销关系,网络分销商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消费者)销售,客户获取信息和购买都在网上进行,实物配送则由生产者或第三方物流直接完成。基本模式三,生产企业利用局域网与实体商店建立购销关系,实体商店通过店铺和互联网两个渠道向客户(消费者)传递信息,消费者可以亲临商店、也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购买商品。基本模式四,生产企业利用局域网与传统批发商建立购销关系,批发商再将商品批发给零售商店,零售商店面对消费者。这种模式所经营的商品一般是不适合通过网络销售的商品,消费者愿意亲临商店选购。
3、大量的传统中间商失去存在价值,中间商的形式和职能发生变化。电子商务使大量的传统中间商失去存在价值,于是产生了新的中间商——网络信息中间商。网络信息中间商提供电子中介服务,也就是为电子商务活动提供交易平台和服务的机构。中介服务将买卖双方集中到一起,以提出建议、个性化服务或者其他形式的内容来增加价值。网络中间商是消费者的人也是商家的信息平台。电子中介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缩短供应链,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电子中介的介入,使商业竞争更加激烈,竞争的形式由过去的价格竞争,过渡到质量和服务竞争。
4、网上商业企业出现使批发和零售的界限模糊化,批发和零售企业将逐渐趋于合一。电子商务环境下针对消费者的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导致流通流程中低库存甚至零库存,使传统的批发企业在流通中的“囤积”、“调剂”作用无用武之地,网上商业企业批发和零售企业将逐渐趋于合一。
5、电子商务企业运作的最理想的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由物流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是在物流渠道中,由专业的物流企业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内提供用户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高效便捷的第三方物流体系,电子商务企业就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身网站的核心竞争优势的确立上来。不仅能够大大地节省电子商务企业的精力与资金,而且未来业务也得到了极大的延伸。
三、传统商业企业流通如何发展电子商务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商业中的各种要素面临着调整与重新整合,传统商业的电子商务化成为必然选择。
1、零售业的电子商务化。未来零售业实现电子商务化的主要任务是:将网络公司与传统的企业结合起来,实现虚拟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局面。在未来流通业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商业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协作,实现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全方位销售模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合作模式。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正渗透和改造着各行各业,在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软件产业发展对软件工程本科毕业生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已成为对人才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胡鹤玖[1]认为转变思想观念是先导、优化课程体系是根本、改革教学方法是切入点、营造创新环境是着力点。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在MOOC资源日益丰富的条件下,谢迎娟等[2]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学生创新教育,探索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新途径。
1 研究背景分析
软件工程专业的大部分理论课程仍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授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相对被动,没有充分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可以借助广泛的MOOC资源,将PBL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2 MOOC与PBL教学模式
2.1 MOOC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借助多媒体资源提升学习效率的创新教育模式不断涌现。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作为一种新兴的在线学习模式的快速发展,受到了全球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大规模推广。MOOC以互联网开放资源为基础提供大规模互动参与的在线课程,即提供视频、教材、习题等传统的课程材料,并为学习者、教师和助教建立学习社区,将数以万计的学习者在共同学习目标、学习兴趣的驱动下组织起来。MOOC突破了传统课堂教育的时空限制,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免费或廉价地获得优质的教育服务。MOOC为学习者提供了更为灵活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条件与兴趣,自主选择课程内容和安排学习时间。国际知名的三大MOOC平台Coursera、edX、Udacity上有近千门课程可供学习者选择。国内的网易云课堂、中国大学MOOC、MOOC中国、慕课网等MOOC平台也提供了大量免费课程供学习者选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内外的MOOC平台上,软件开发或计算机基础相关课程占了很高的比例,为软件工程相关知识、技术的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在线学习资源。
2.2 PBL教学模式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教育策略,该策略指的是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积极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并自己寻找问题答案的教学模式[3]。PBL是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念而发展起来的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PBL教学中教师提出真实且较为复杂的问题,学生小组通过团队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分享各自学习成果,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定是否达到学习效果,并通过反思修正教学策略。在此过程中,通过互动讨论及概念辨证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研判、探究思考、解决问题、归纳整合及沟通表达等实际应用能力[4]。PBL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过程是在老师的组织下由学生小组成员共同完成。问题、教师和团队学习是PBL教学的三大关键要素。问题设计的好坏对于PBL的成功至关重要,问题应当是复杂、劣构和开放的,而且必须真实且和学生的知识经验相协调。教师作为PBL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主要工作是定义问题、制定教学策略、记录和观察学习进程、评估学习效果。教师在整个PBL进程中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论证并在小组中公开演讲、答辩和自我反思,从而形成高级的思维技巧。PBL采用的是团队协作学习的模式,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是PBL的参与者,担任不同的角色,从不同方面促进问题的解决。发挥好问题、教师和团队学习这三个关键要素在PBL教学中的核心作用,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很大帮助[5]。
3 MOOC环境下PBL教学模式应用
在软件工程专业课教学中,为了实现MOOC环境下PBL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结合,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研究。
3.1 采用改进的3C3R模型进行问题设计
为了提高MOOC环境下PBL教学模式中问题设计的质量,可以参考3C3R问题设计模型,并根据软件工程专业特点和高等学校教学特点对其进行改进。3C3R问题设计模型由美国学者WoEi Hung于2006年提出,它为使用PBL模式开展教学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问题设计概念框架。3C3R PBL问题设计模型如图1所示。
3C是3C3R模型的核心部分,指问题中包含的教学内容(Content)、问题情境(Context)和各变量间的联系(Connection)。其中,教学内容是核心部分的第一个要素,它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确定问题中所包含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问题情境是核心部分的第二个要素,它将抽象的教学内容与具体的应用场景结合起来,不仅能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在现实生活应用掌握的知识有很大幫助;各变量的联系是其核心部分的第三个要素,它将PBL教学过程中的各组成部分按照特定的形式联系起来,使孤立的组成部分结合成一个整体。3R是该模型的进程部分,指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研究进程(Researching)、推理进程(Reasoning)和反思进程(Reflecting)。其中,研究进程是其进程部分的第一个要素,它旨在帮助学生发掘问题中的求解目标和上下文关系,为进一步解决问题做好铺垫;推理进程是其进程部分的第二个要素,它旨在帮助学生将研究进程中提取的、相互孤立的教学内容进行提升,建立属于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技能;反思是其进程部分的第三个要素,它旨在帮助学生对已经掌握的解决问题技能进行评价、改进和推广,适应更广泛的问题类型和问题情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深入分析WoEi Hung提出的面向3C3R问题设计模型的9步问题设计过程的基础上,按照以下7个步骤进行问题设计:① 设置教学目标:教师根据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和专业课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并提出对学生软件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② 教学内容分析:教师分解各项教学内容,将其归入到概念、原则、程序和事实这4个类别中并形成简单的由软件工程学科知识向实现教学目标过渡的教学流程;③ 确定问题情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工业控制、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即时通讯、社交平台等典型的软件应用场景为设计问题的情境;④ 相关性分析:教师将确定的问题情境中包含的所有教学内容和对学生在探究和推理过程中的能力要求进行相关性分析,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中包含的知识、能力、素质等相关要求进行相关性分析,以保证该问题情境能够有效而高效地落实教学目标;⑤ 校准分析:通过问题的相关性分析,教师可将同时包含软件工程学科教学内容和真实情境的问题表述出来,但是这仅仅是一个问题的雏形,还需要进一步从教学内容、问题情境、推理进程3个方面校准问题的有效性和高效性;⑥ 反思进程设计:反思是PBL教学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在问题中加入反思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⑦ 检测3C3R模型各部分的内在联系:该步骤的任务就是对PBL问题中的6个要素进行检测,看它们是否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形成一个完整的、满足PBL教学模式要求的问题。
以上的7步问题设计过程,层层推进,具备如下两个特点:重视软件工程学科的知识内容,以学科知识内容作为核心部分的第一要素;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需要的角度指导教师设计问题。
3.2 实施PBL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为了充分利用丰富的MOOC教学资源,发挥PBL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将两种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建立一种融合式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
教学过程中,先由教师设计每个单元的引导性问题。问题要具备丰富的内涵,涵盖教学内容、现实情境和教学指导等多个方面,特别要突出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教师把设计的问题通过课堂教学向全体学习小组进行展示。各学习小组对问题进行分析,挖掘其内部包含的子问题,把解决问题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罗列出来。接下来,小组成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围绕解决问题需要的知识点开展自我学习。在自我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MOOC资源对知识碎片化的特点和优势,灵活选取和掌握相关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各学习小组组织内部讨论,相互交流、促进和质疑,也可以利用MOOC平台的在线社区与教师和其他学习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必要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面向问题分析和知识学习的全班讨论,解答疑难,推动各小组形成各自对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教师需要组织全班讨论,让各小组分享自己的问题解决方案,其他小组对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估。在小组分享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要突出展示方案形成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和建立方案的思路,推动小组间全方面了解和相互学习。
PBL模式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过程重点在团队学习和评估反馈两个阶段。团队学习以各学习小组为主体,完全在寻求问题解决方案的驱动下进行,避免了教师对知识的被动灌输,小组成员有目标地通过MOOC资源等各种渠道主动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在线交流、形成方案等环节,把MOOC中碎片化的知识点连贯起来,形成解决特定问题的领域知识。在评估反馈阶段,各小组发挥各自所长,展示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督促学生自我反省、博采眾长、不断进步。整个教学过程,以解决问题为主线,突出学生有目标的自我学习,通过不同范围的讨论,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3.3 建立多元化的学习效果考核体系
与融合式教学过程相匹配,建立注重学习过程的多元化考核体系,该考核体系如图3所示。考核内容包含在线学习、单元测试、小组讨论、在线讨论、课堂分享、期末测试等多个方面。在线学习考核以在线学习时间和各知识点测试结果为依据;单元测试以MOOC平台提供的单元测试结果为依据;小组讨论和在线讨论的研讨记录也作为考核依据;课堂分享的展示效果和讨论积极性作为对各小组和小组成员评价的依据;最后的期末测试考核每个同学对课程标准所要求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核的主体也实现了多样化,包括个人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评测等。
多元化的学习效果考核体系关注MOOC环境下PBL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多个方面,从学习过程、讨论过程、课堂展示、学习结果等不同方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注重学生的差别化评价,鼓励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
大家好!首先感谢公司给我提供了这次参加竞聘的机会,让我有一个向大家汇报工作、展示自我的舞台。今天,我参与竞聘的岗位是优秀储备人才。
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
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结合近年来的工作经历,我认为我有三大优势能够胜任优秀储备人才这一岗位。
(一)较强的管理能力助推优秀的工作业绩。作为一名管理者,我一直坚持管理理论的学习积累和管理能力的磨练提升。工作期间,我重新进入**大学深造专业管理知识,成为公司第一个获得工程硕士学位的中层干部。去年还参加了省公司第六期中青班管理专业脱产培训,我注意将学到的管理知识运用于工作实践,并且在工作实践中创新运用,单位给我提供的多岗位的工作阅历,使我的管理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也取得了较为优秀的工作业绩:在油库任职期间,油库获得过省公司“安全先进油库”荣誉;基于生产一线的小发明小创造,得到过省公司的宣传报道;在市场竞争最激烈的**片区担任经理期间,面临强大对手,我抓住机遇,大胆出招,使片区的市场份额从45%上升至50%,批发销售能力2年内翻了三番;在片区工作期间,我还十分注意培养和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所属客户经理、站经理多人次得到公司的先进表彰,所辖加油站、加油员多人次获得销售板块、省公司所评的“先进加油站”“先进个人”等荣誉。
(二)丰富的工作经验收获创新成果。进入公司以来,加管、销售、安全、油库、片区等多岗位的工作历练,不同职级的工作磨砺,让我积累到丰富的实践经验,练就了一身过硬的管理本领,可以说销售企业的业务运转、管理标准、安全、设备等各个专业线我都非常熟悉,既能精细工作,当好参谋助手,也能独当一面,勇于攻坚克难。在环境相对单一的油库,每天面临几乎一成不变的油品收发作业,我能守得住枯燥和寂寞,在认真履行好自己工作职责的同时,认真反思、总结工作经验,思考如何创造性工作;在竞争最激烈的华蓥片区,每天面临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我积极拓展客户,研究对手,解决矛盾,协调关系。我将工作中的思考、收获,尽力提升成理论成果,所撰写的《人本管理推动HSE管理体系健康发展》《论石油库设备管理》《论石油库接地》等论文,分别荣获了省公司HSE论文一等奖、三等奖;《LNG新能源对广安成品油市场的影响及对策》一文,获省公司管理创新论文一等奖及全国石油石化行业(部)级管理创新论文一等奖;管理创新成果《基于非主导市场的营销策略研究与实施》获得省公司二等奖。
(三)艰辛的市场磨练成就领导艺术。古时三国孙权曾说过:“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领导的艺术,不是在于能迫使你的下属为你干活,而让我们的同事自觉地为我们的共同目标奋斗,形成“团结奋进,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的企业文化。多年的基层工作的摸爬滚打,使我经历了作为销售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艰辛,了解到基层员工的喜怒哀乐,锻炼了我广阔的心胸,成就了独特的领导艺术。我善于唤醒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培养骨干攻坚克难,带领团队砥砺前行。“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多年的基层生活使我便于了解一线员工的疾苦,善于倾听他们的诉求,乐于热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我曾多次为特困员工提供帮扶、组织募捐,帮助他们解决实际苦难,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员工的心;我还利用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创新激励思维,激发团队的锐意进取意识,形成了勇往直前,力争上游的企业精神。
关于竞聘成功后的工作思路
优势固然重要,但这属于过去。我更看重的是将新岗位作为我新的起点,思想上树立“两种意识”,行动上做好“三项工作”,为推动公司成长性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一)思想上树立“两种意识”
一是树立“担当意识”,做一名优秀的“领头羊”。以“敢于担当、勇于执行”为标准,直面油库管理的各项矛盾,做到工作不拖沓、不含糊,矛盾不上交、不下压,责任不躲避、不推诿。对待具体工作,强化现场规范操作,狠抓设备管理,做到管理严格,赏罚分明,让上级更放心、部门更称心、全体员工更顺心。
二是树立“服务意识”,当一名合格的“服务员”。领导干部的工作,其本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群众服务。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为一线作业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安全保障、技能培训,增强油库整体工作素质,做到多未雨绸缪而少亡羊补牢,“雪中送炭”而非“雨后送伞”。
(二)行动上做好“三项工作”
一是学无止境,练好本领。每一次新的岗位都是一个新的起点,要始终保持谦虚的心态,不断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向工作学,熟练掌握油库管理的新法规、新标准、新要求,尽快取得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加强自身修养,把自己锻炼成行家里手,做工作上的内行专家。
二是统筹协调,带好队伍。优秀的领导,要善于整合手头的资源,要处理好内外部的各种关系。要顾全大局,围绕公司决策,带领油库各班组员工统一认识,化解矛盾,消除梗阻,凝聚合力,全力以赴地构建和谐稳定油库。
三是务实工作,做好表率。坚决不当“浮萍”作“潜艇”,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工作重心始终放在作业现场,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质量观念,在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抓牢抓实安全生产工作,圆满完成各项油库管理目标任务。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实践能力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极具探索性和挑战性的活动,也是有效挖掘学生潜能,张扬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行为,是运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方法探索和构建的一种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活动模式。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具体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容易被感知,人获得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来感知的,使用的感官越多收获也越大。因此,我们根据学生特点、师资水平、实验室条件、生物教材内容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在校园内、外开展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有利于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具体的一些做法是:
1. 开展生物课外科技活动的意义
因地制宜地开展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可以启发学生认识生物科学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促使学生有目的地去观察、调查、实验、探究;改进拓展生物实验,通过动眼、动脑、动手的过程,学会对事物和现象进得观察、比较、分析,进行综合判断,得出科学结论;提供显露才华的舞台,让学生参加生物科技动植物标本制作、设计校园植物挂牌进行校园展示和评比;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指导学生撰写生物创新科技论文,推选作品参加区级、市级、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论文大赛,了解利用身边的现成植物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与利用,为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2. 开展生物课外科技活动的原则
课外科技活动不同于课堂教学,其基本特点是学生有参加活动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活动内容有广泛性、伸缩性和趣味性;活动方式有多样性和灵活性;活动的进行有开发性和实践性。这些特点决定了我们开展生物课外科技活动的组织原则是:学生自愿参加 、积极探究、创新发现、创新实验、五官并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和百折不挠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
3. 开展生物课外科技活动的过程
3.1 认识校园植物——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生物教学不仅仅是课堂上传授知识,而是走出教室,运用知识,以校园绿化树种为研究学习对象,对校园50多种园林绿化树种进行识别、分类、分科研究,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思考:观察校园植物什么?可以用来做什么?如何利用才能美化校园?促进生物教学的目的?
3.1.1 设计制作植物挂牌——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
我们在七、八年级宣起了“我为校园植物挂牌”活动,我们先让学生走遍校园,认识校园植物,在规范认识了校园植物学名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植物进行分类、分科研究,学生设计广告语、制作植物挂牌,制作得好的挂牌就会挂在校园植物上进行展示,让优秀的作品在校园文雅亮相,同学们个个积极参与:上网查询、制作幻灯片、选背景、写广告语、请教老师。最后做成了精美的植物挂牌,美化了校园树种,体现了校园文明,提升了校园档次,向社会、家长、学生展示了珊瑚中学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
3.1.2 植物保色标本制作——培养学生创新动手能力。
我们在参观校园时发现校园植物大多是绿色的,于是我们开展了保绿色干制标本制作,学生采集到了小叶榕、发财树、腊梅等植物的枝条,先用自来水冲洗干净,配制保色原液:将硫酸铜5克+水95ml按比例扩大4倍剂量至饱和溶液,到入500ml的大烧杯中,再进行保色煮沸处理,我们发现酒精灯的火力不足,学生就想办法用三个酒精灯斜垫底部同时进行加热,观察到烧杯内植物叶片由绿变黄,由黄变绿,这时取出植物枝条,用清水漂洗干净,再通过吸水、压制、上台纸、注明植物学名、采集人名、采集地点、采集日期等,同学们做出了不同样式的保绿干制标本,放人塑封机中用护卡膜塑封,得到合格的植物保色覆膜标本,培养了学生创新动手能力。
3.1.3 植物叶脉书签制作——培养学生创新扩展能力。
我们学校承接有中、英学生合作交流活动,于是我们就在学生中开展了叶脉书签的制作试验,我们选用红叶李等叶形好看的植物,我们把10克碳酸钠和14克氢氧化钠投入装有400毫升水的烧杯中,让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解,用三个酒精灯斜垫底部同时进行加热,等溶液温度较高时,将树叶放进去煮一会儿,原则是树叶变黄,树叶上的叶肉轻轻一刷就能刷下来时,这时叶脉仍是坚韧的,取出叶片用牙刷轻轻在自来水下刷洗,将洗干净的叶脉放入溶于水中的染料杯中染色,抖干后用吸水纸吸一下水,然后夹在两片玻璃中压平晾干,写上要表达的中、英文,最后在叶柄上系一根彩色丝线,一张张中、英学生合作交流的课堂礼品出现了。既运用了生物学知识、又拓展了英语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扩展能力。
3.2 优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生物结构也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
3.2.1 制作细胞模型——培养学生创新领悟能力。
在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制作细胞模型”这一实验中,琼脂不容易取得,需要量大费用高,在实验前,我让学生考虑:“可以用什么材料来代替琼脂?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做到既经济有实惠?”有的学生就想到了用果冻代替琼脂,果冻壳作细胞膜,绿豆作叶绿体,花生作细胞核。这样一来,一个既经济有实惠,有欣赏价值的细胞模型就做好了,通过制作细胞模型,培养了学生创新领悟能力。
3.2.2 改进课堂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探究能力。
在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制作并观察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实验中,课本上要求用稀碘液染色,但观察效果不是特别的好,有的学生就提出是否可以用高锰酸钾或红墨水染色,我鼓励他们探索实验,结果细胞结构层次分明,效果非常好。这样一来,不仅增强了实验效果,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培养学生创新探究能力。
3.3 替代拓展实验——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3.3.1 用蚯蚓替代鼠妇——培养学生创新观察能力。
在生物教材八年级上“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探究实验中,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但实验中的主角“鼠妇”城市学校“货源”不足,影响到实验的开展,我们想到了用蚯蚓替代鼠妇,蚯蚓学生也熟悉容易获得,我们决定用蚯蚓替代鼠妇来做“水分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的探究实验:我们有塑料水槽,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我们把槽内分隔成三等分分别放上较干的土壤、潮湿的土壤、过湿的土壤,再在上面铺上一层薄薄的湿土后,放上一些腐烂的叶子,盖上硬纸板,但能够通气,有利于蚯蚓呼吸,观察结果发现:蚯蚓集中在潮湿的土壤层,水分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实验效果非常明显,培养学生创新观察能力。
3.3.2 蝗虫溺水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推理能力。
在生物教材八年级上“探究蝗虫气门”这一实验中,教材小实验是:去两只活蝗虫,分别放进两个盛满水的试管里,一只把头部侵没在水里,另一只把胸腹部侵没在水里只露出头部,20分钟后,其结果是:头部侵没在水里的那一只没有死亡,把胸腹部侵没在水里露出头部的那只死亡了。通过推理得出蝗虫是用胸腹部的气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这样的推理,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理解,占据了课堂一半的时间,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安排。于是我们拓展了实验:将胸腹部吸气扩张的蝗虫迅速放入倒置在水槽里的小烧杯内,水静后能够清楚地看到蝗虫胸腹部的气门处有小气泡并随蝗虫胸腹部的气门扩张、回缩而扩张、回缩,而蝗虫口器处没有看见这种现象,在短短几分钟的实验观察,学生就明白蝗虫是通过胸腹部的气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而不是靠口器。这样实验既简捷又省时,培养学生创新推理能力。
3.4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周末、节假日,组织我校七年级、八年级的学生,广泛开展了生物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3.4.1 制作便捷的捕捉工具——培养学生创新动手能力。
王娱在《探究外来物种-德国小蟑螂(Blattella germanica)的实验报告》时,在捕捉德国小蟑螂时发现它既跑得快又要钻缝隙,还带有病菌,于是开动脑筋,发展创新思维,自己设计制作出了便捷的捕捉工具:用郫县豆瓣的塑料瓶剪掉下面半截,先在地上照住蟑螂,然后扭开盖子,再用带有手套的手取出蟑螂。进行喂养时,发现德国小蟑螂尾部拖着条形卵鞘,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在实验室对卵鞘进行解剖统计卵粒数。
3.4.2 喂养投放病虫害天敌——培养学生创新试验能力。
姚君一在研究让重庆南岸南山植物园的樱花[Prunus subhirtella(Miq.)Sok]更“灿 烂”时,发展创新思维,根据嫁接成活的原理、动物缺氧窒息死亡的原理、食物链相互交叉形成复杂的食物网的原理对南山植物园的樱花进行了大量的实作对比试验,对樱花进行了嫁接,用药棉药泥水泥封堵蛀孔,投放病虫害天敌(食虫鸟20只、30只蟾蜍),既环保又经济,找出了一系列提高樱花的花色质量、延长樱花的花期的非生物因素和人为调控的方法。
活动开展两年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通过学生实作科技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
3.4.3 撰写科技论文——培养学生创新写作能力。
七年级、八年级的学生写作能力本身就不强,科技论文更是不知如何写,我们辅导学生学会收集实验、试验数据,分析实验、试验数据,根据实验、试验数据和实验、试验现象得出实验、试验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斟字酌句反复指导学生修改出线的论文四到五遍。其中《“7.17”重庆水灾调查报告》和《实验探究酒精对胃蛋白酶的影响》获南岸区2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探究杀灭德国小蟑螂的实验报告》获重庆市第2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代表重庆市参加全国第2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三等奖。今年我们研究的课题《重庆南岸城区黄粉虫的生物学特性初探》获得区级二等奖,《让重庆南岸南山植物园的樱花[Prunus subhirtella(Miq.)Sok]更“灿 烂” 》获得区级一等奖,重庆市一等奖,全国二等奖。
学生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课外科技活动中,在活动中,学生付出了很多的艰辛,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训练了语言组织的能力,提高了论文写作水平,在大赛中取得了不少的科技创新成果,教师和学生一起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 张文华:2006 创新与实践活动——生物教师培训教程。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6:54-62
[2] 《百年科技话创新》路甬祥编著,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
[3] 王 玲,生物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探析(J)中学生物学 2001,17(4):6-8
[4] 汪志明,在生物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尝试(J)生物学教学 2000,25(5):8-9
[5] 王建华 张文华 刘国璋编著《青少年生物与环境科技活动指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6] 上海科学技术协会编著《上海科普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