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贷政策范文

信贷政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贷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信贷政策范文

农村小额信贷政策

申请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条件:

1.到农村信用社贷款的申请人必须是信用社所在的社区的农户或者个体经营户,而且申请人必须不能够有不良信用记录,有较好的资信基础;

2.如果申请人是个体经营者,经营活动必须是合法的,不能够对资源或者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能够拥有稳定的收入来还款;

3.另外一个重要的条件是,申请人家庭成员中必须有具有劳动生产或经营管理能力的劳力;

4.农村信用社贷款除了这些条件之外,还要求申请人提供一些申请材料,主要有:个人身份证、结婚证、工作收入证明、户口本、个体户经营许可证等。

农户申请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方式:

1.如果农户要申请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首先要向当地农村信用社申请办理贷款证;

2.信用社接到申请后,会对申请人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然后根据评定的等级确定贷款额度,并给申请人颁发贷款证;

3.申请人拿到贷款证后,携带贷款证和身份证到信用社办理贷款。

农村小额信贷的贷款模式

农户小额贷款最头疼的还是担保问题。目前,农行富阳支行提供了4种可操作模式。

第一种是“公司+农户”。由公司法人为紧密合作的农户贷款提供保证,如公司定向收购农户农产品、农户向公司购货并销售的情况。昨天上午,与杭州华辰超市有限公司、百合医药等有紧密合作关系的80多家直营店、加盟店,就由两家企业担保贷到了款。

“担保公司+农户”是第二种模式。由担保公司为农户提供保证担保,主要适用于农业龙头公司、经济合作社等,在他们推荐或承诺基础上,经担保公司认可,为此类农户群体提供担保。

第三种是农户之间互相担保、责任连带。一般3人及以上农户组成一个小组,一户借款,其它成员联合保证,在贷款违约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华江说,这种方式适用于经该行认定的专业合作社,及今年该行确定的信用村范围内的社员或村民。

农行富阳市支行还推出了房地产抵押、林权质押,以及自然人保证等灵活方式来解决担保问题。所谓自然人保证,即保证人要求是政府公务员、金融保险、教师、律师、电力、烟草等具有稳定收入的正式在职人员或个私企业主。

农村小额信贷的货款发放

(一)已被评为信用户的农户持本人身份证和《农户贷款证》到信用社办理贷款,填写《农户借款申请书》。

(二) 信贷内勤人员认真审核《农户借款申请书》、《农户贷款证》及身份证等有效证件,与《农户经济档案》进行核实。

(三)信贷内勤人员核实无误后,办理借款手续,与借款人签订《农村信用社农户信用借款合同》,交给信用社会计主管审核无误后,发放贷款。

(四)信贷内勤人员同时登记《农户贷款证》和《农户经济档案》。

(五)借款人必须在《农户借款申请书》、《农村信用社农户信用借款合同》、《借款借据》上签字并加按手印。

看了“农村小额信贷政策”的人还看了:

1.农村小额信贷三农发展

2.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现状

3.农村小额信贷定义

第2篇:信贷政策范文

Abstract:Bank credit is the main source of funding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credit policy has a crucial role of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credit policy of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mechanism is analyzed, and the 2003-2013 quarterly data were used for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redit and enterprise culture operating income, GDP using the VECM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redit amount indeed has a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 but at present,the credit suppor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is seriously insufficient.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we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credit policy;cultural industry;VECM model;bank loan

一研究背景

改革?_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随着市场经济改革逐步得到发展,并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探索阶段与飞速发展的成长阶段。自2000年以来,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财政政策与配套措施加以扶持。第一,在财政直接投入方面,国家财政对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经费支出逐年上升,通过一系列直接与间接的财政支出政策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投入;第二,在财政收入政策方面,通过税收优惠与降低税负的方式对文化产业给予支持;第三,在信贷政策方面,不断推进信贷产品的创新,完善信贷服务来满足文化产业长期发展的资金需求。

自从我国文化产业概念提出以来,在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信贷政策的促进作用下,随着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演进,伴随文化产品、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国文化产业得到飞速发展。一方面,文化产业增加值迅速增长,其所占GDP比重显著提高,表明我国文化产业规模扩大迅速,且在我国经济增长中作用更大;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结构优化,文化制造业比例下降,以文化娱乐业为主的文化服务业比例显著上升,产业结构趋于合理。银行信贷作为文化产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文化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许多文化企业规模较小,存在资产少与缺乏抵押品等问题,进而导致文化企业难以获得信贷资金的支持。近年来,在信贷政策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支持的鼓励下,各类银行对文化产业的贷款规模稳步增长,文化产业也随之快速发展。

二文献回顾

王志勇、赵越[1]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对信贷支持文化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目前的金融体系建设缺乏创新并制约了文化企业的资金获取;常晔[2]认为我国目前的金融服务很不完善,进而导致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足;高?D提出我国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狭窄,同时国家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投入严重不足;王宪明[3]通过对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内在机理的研究,提出要有效地实现金融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不仅需要直接的银行信贷金融支持,还需要间接的资本市场金融支持;周正兵[4]则提出我国应设立服务于文化产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与中介体系来完善对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张凤华、傅才武[5]认为在我国财政政策的支持下文化产业投融资水平已显著上升,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高成本导致财政投入的效率降低;熊正德[6]通过对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对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效率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主要依赖银行信贷,同时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只有推动多渠道的投融资平台才能进一步支持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闫坤、于树一[7]提出要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离不开金融政策的支持。

从相关文献综述可以看出,已有研究结果显示金融服务对文化产业的支持确实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但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理论研究以及现状分析,如信贷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作用机理、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等。

三支持文化产业的信贷政策

效果的机理分析

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稳定、长期的信贷资金支持,为了满足文化产业的融资需求,我国主要通过财政贴息、融资担保、引导多元化融资等方式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保障文化产业稳定发展。

(一)信贷政策的资金形成作用

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信贷与企业的留存收益。文化产品的主要作用是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大部分文化产品(尤其是公益性质的)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这便造成了在人们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搭便车”的现象,进而从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产品生产者的收益,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无法完全依靠市场来解决,而更加依赖于信贷资金支持[8]。政府只有采取合理的财政信贷政策,才能更好地配置信贷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2005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信贷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2年末,金融机构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1664.51亿元。在各类银行信贷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情况下,文化产业的不良贷款率自2005年以来显著下降,同时文化产业增加值不断增长且平均增速超过20%。这表明信贷资金的支持确实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信贷政策通过银行信贷将银行由客户存款业务获得的资金提供给文化企业,形成文化产业的稳定资金来源,帮助企业进行重大平台建设与长期投资,促进文化企业稳步发展。

(二)信贷政策的资金导向作用

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许多文化企业具有担保能力差、产出规模小、竞争力较弱的特点,由于其知名度与社会信用评级较低,在中小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存在较大的道德风险[9]。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愿意对中小文化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于是,从市场投资的方面?砜矗?由于风险较大与周期较长的原因,对服务于文化产业的基础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投资都存在着明显的市场失灵现象。实际上,中小型金融机构与中小型企业多具有地方性,二者之间通过长期的合作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情况,同时规模较小的金融机构组织结构简单,有助于信息的内部传递,降低信用风险,因此发展地方性中小型金融机构更有利于解决中小文化企业的融资缺口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通过建立一些专为有潜力的中小文化企业提供帮助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可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以弥补市场失灵。

财政贴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对企业拨付贴息资金,提高了文化企业贷款的意愿;另一种是将贴息资金拨付给贷款银行以令其对文化产业提供较为优惠的贷款利率。财政贴息政策一方面降低了文化企业的产品成本,增加企业盈利,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用以扩大规模;另一方面利用较少的财政资金通过杠杆效应吸引大量社会资金流向文化产业,保障了文化企业发展的需要。

财政担保即通过对缺少实物资本的文化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方式使其获得贷款的可能性提高。这种方式降低金融机构无法收回资金的风险,激励金融机构向文化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金向急需信贷资金支持的文化产业倾斜。

(三)信贷政策的资金集聚作用

企业资金对企业发展速度有着直接影响,通过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可以得出,企业在成长初期阶段常常有着较多的融资约束,融资渠道也相对较窄,因此,需要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来满足其融资需求。为促进文化产业的结构优化与快速发展,需要集中大量投资资金对其提供金融支持,信贷政策可引导商业银行开发多元化的金融信贷产品,完善金融市场,有效率地将分散的资金集聚起来,向文化企业提供大规模的资金支持,以满足其发展需求。如银团贷款方式,充分发挥金融整体功能,更好地为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和重大项目提供融资服务,促进企业集团壮大和规模经济的发展,同时降低了单个银行的贷款风险。

四实证分析

(一)研究样本

选取A股上市的文化企业为研究对象,在确定文化产业企业时依据证监会2014年上市公司分类和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标准,共筛选出共83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在筛选出初始样本之后对数据做如下处理:①剔除ST与PT状态的上市公司,剔除所有者权益为负的公司;②剔除在B股或H股双重上市的公司;③剔除数据缺失的公司,有些企业个别年份的年报缺失或是年报中的个别数据缺失,为保证样本数据的完整性,剔除数据缺失的上市企业。由于我国财政和信贷政策在2000年后进入对文化产业的逐步支持阶段,并从2006年开始了对文化产业的全面扶持阶段,为全面反映财政、信贷政策对文化产业的作用效果,本章选取2000-2013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分析。本文所用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与各宏观经济指标数据均源于CSMAR数据库,并经手工整理。

(二)变量选取

(1)营业收入(INCOME):营业收入反映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情况,当期营业收入影响着下一期公司的决策。营业收入反映出市场对该公司产品及服务的认可度。营业收入可从企业的利润表中获得,本文中行业的营业收入数据通过65家企业的营业收入计算得到。

(2)信贷量(LOAN):将资产负债表中的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两项科目的总和作为信贷量的度量。信贷量与信贷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当信贷政策紧缩时,企业难以获得贷款,信贷量就小;当信贷政策宽松时,企业获得贷款较为容易,信贷量就大。本文中文化行业的信贷量数据为65家文化企业的信贷量总和。

(3)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GDP反映一国或者地区的总体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由于GDP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因此自然也会对文化产业的营业状况有影响。本文采用我国GDP的季度数据。

(三)模型构建

本章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检验支持文化产业的信贷政策的效果,设定的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由方程可以看出,误差修正项的系数通过了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当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之间偏离时,误差修正项对LOGINCOME、LOGGDP、LOGLOAN三个变量之间恢复到长期均衡关系的作用是明显的。同时LOGGDP的系数通过了5%显著性水平下的检验,这表明LOGGDP的短期变动会对LOGINCOME的短期变动产生影响,对变量间恢复到长期均衡关系的作用是明显的。然而误差修正模型中LOGLOAN的系数并没有通过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LOGLOAN的短期变动对变量间恢复到长期均衡关系的作用是不明显的。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实证过程的结果可以看出:GDP、信贷量与文化企业营业收入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且GDP与信贷量在长期内都对文化企业营业收入有着正向的影响,具体来说:如果实施宽松的信贷政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为文化企业提供的信贷量每增加1%,文化企业获得的营业收入就会增加0.236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文化企业获得的营业收入就会增加0.8799%。从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来看,GDP与信贷量在短期内对文化企业营业收入都存在正向的影响,其中GDP在短期内的影响是明显的,这可能是由于GDP与企业营业收入之间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但信贷量在短期内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针对我国文化企业的贷款期限一般都比较长,因此信贷量的变化对企业营业收入的影响在长期内较为显著,同时还说明我国针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服务还很不完善,金融支持不能很快的发挥作用

由以上研究结论可以看出,支持文化产业的信贷政策的确对文化产业发展存在促进作用,但目前我国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支持严重不足,因此,必须加大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以满足其资金需求。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对文化产业提供贷款意愿低的原因有两点,一个是文化企业资产中固定资产占比低而银行偏好固定资产抵押,另一个是文化企业贷款主要是管理成本较高的小额贷款。通过前文的分析,针对我国文化产业信贷支持政策的不足,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开发无形资产质押贷款

我国文化企业无形资产多、有形资产较少,而我国商业银行偏好固定资产、有价证券等作为贷款抵押物,这就加大了文化企业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因此,必须建立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体系,利用该体系对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开发与文化产业资产结构相适应的信贷产品,引入无形资产抵押物,如版权、知识产权等等,鼓励主要担保方式为无形资产质押的信用贷款模式与其他非抵押类新型贷款模式,开展仓单质押、专利权质押、融资租赁、股权质押等产品创新[10]。政府应开发与文化产业特点相适应的新型金融产品,完善服务及配套的政策办法,鼓励商业银行创新信贷服务,加大文化产业信贷扶持力度。(二)创新支持文化产业的银行融资模式

第一,引入新的贷款形式,如团体贷款方式。贷款团体成员间承担的连带债务责任会让他们彼此监督,以此可从一定程度上减少银行的贷款监管成本并降低银行承担的风险;第二,加强商业银行间的合作。部分文化企业对银行贷款的融资需求较大,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银团贷款的方式来合作对其进行放款,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实现了对文化企业的资金支持,还能有效降低单个商业银行所承担的信贷风险;第三,支持银行建立差别化的灵活定价机制。在此机制下,商业银行可根据文化企业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贷款期限,鼓励银行建立符合文化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制度;第四,加快文化产业信贷金融支持的配套服务体系建设[11]。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融资体系,包括建立针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服务考评体系,将完善信贷风险管理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二者结合起来,确保文化产业扶持政策的落实。

(三)设立专营性机构办理文化产业信贷业务

设立专门机构办理文化产业信贷业务,可集中力量拓展文化企业业务并灵活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提高效率以提供更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同时还有利于保证贷款资金专款专用。专门机构的建立可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经营差异化的优势,降低信贷成本,提供更高效率、高质量的文化企业金融服务。

第3篇:信贷政策范文

摘要: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是财务管理方面重要的研究课题,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但长久以来,学者们的研究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的微观因素对其融资的影响,鲜有文献讨论外界宏观因素对企业融资的影响,事实上,外部宏观因素对企业融资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信贷政策。本文将从信贷观入手,对紧缩信贷政策对企业融资影响的差异性进行剖析。

关键词:紧缩信贷政策;信用观;银行信贷渠道;融资差异

一、引言

公司的资本结构问题是财务管理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纵观学者们提出的各种资本结构理论,他们多局限于企业内部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专门研究外部宏观因素的文献较少,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外部宏观因素也在深刻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在众多外部宏观因素中,货币政策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而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信贷政策尤其在我国企业融资活动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信贷政策可分为紧缩的信贷政策和宽松的信贷政策,本文将主要就紧缩的信贷政策进行研究。紧缩信贷政策的制定主要是为了抑制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但是,纵观央行实施信贷政策的效果,我们发现,在信贷紧缩时期,信贷政策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不同企业的政策效果也存在差异。下文将主要就这两大问题进行分析。

二、理论分析

信贷政策要影响企业融资活动,必须通过某种传导机制。该传导机制的传导链如下:央行—商业银行—企业。央行作为信贷政策的制定者,是这项传导机制的源头。只有央行的信贷政策通过传导机制影响了企业行为,才能真正影响实体经济。但是目前央行的信贷政策,尤其是紧缩的信贷政策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笔者认为,这很有可能与信贷政策的传导机制不畅有关系。

(一)信贷渠道

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分为两种:一是货币观,二是信用观。信用观又称信贷渠道,这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是通过银行信用影响局部投资水平,进而影响产出的。在我国,由于银行构成了金融体系的主体,而利率、汇率管制和金融市场还不成熟,因而,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途径。信贷渠道又可以细分为银行信贷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而本文将主要就银行信贷渠道进行分析。银行信贷渠道产生作用的形式是商业银行根据中央银行出台的信贷政策调整信贷供应量来影响企业融资行为。在许多国家,银行都是间接提供资金的最主要的金融中介机构,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来说。当央行实施紧缩的信贷政策时,银行可贷资金减少,信贷量随之减少,进而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

(二)制约银行信贷渠道的因素

只有通畅的银行信贷渠道才能保证信贷政策发挥应有的效果,但是由于现实中一些因素的存在,银行信贷渠道并不畅通,下文将对制约因素进行分析。

1.企业规模

企业按规模来分,分为大企业和小企业。大企业由于存在规模效应,有条件实施多元化经营,经营风险低,更容易从银行获得借款。而小企业盈利能力弱,经营风险大,且资金来源单一,受到银行的融资约束强,所以在银行融资中处于劣势,尤其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受到的冲击更大。

2.企业产权性质

企业按产权性质分,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由于性质不同,企业在信息优势和违约风险方面存在差异,具体来说,国家既是国有企业的控股股东,也控制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因此,比非国有企业存在信息上的优势,且盈利有保障,容易得到银行贷款。另一方面,银行认为,非国有企业在经营上没有国企那么稳定,容易出现违约风险,所以对非国有企业存在“惜贷”行为,尤其是在信贷紧缩时期。

3.会计稳健性

会计稳健性是会计政策的基本特征之一,其起源就是为了满足企业债权人对会计报告可靠性的需求,即既不高估收益,也不低估损失。在货币紧缩时期,银行会更加惜贷,会选择那些风险较低,能够及时偿还贷款本金的企业,而会计的稳健性就能够传导这样一种信号,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信贷资源。

4.地方政府干预

地方政府的行政目标本应与国家政策的目标一致,即致力于服务社会。但部分地方政府为了改善政府业绩,一味扶持国家想要抑制发展的企业。笔者认为,在信贷紧缩时期,央行通过紧缩信贷希望能投抑制房地产等企业的发展,优化信贷结构,但是这些企业往往是当地的纳税大户,地方政府有动机帮助这些企业获得信贷资源。这就使得紧缩的信贷政策并没有起到作用。

三、政策建议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认为,正是由于银行信贷渠道受到了多方因素的制约,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导致了紧缩的信贷政策失效。为了使信贷政策传导机制通畅有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

信息透明度是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重要因素。提高企业的信息透明度,能够向债权人传递更多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众所周知,商业银行产生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是,在当今信贷市场中,由于有各种因素的限制,银行信贷渠道并不通畅。因此,通过提高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

(二)区别对待,优化信贷结构

在面临相同的信贷紧缩时,融资约束强度不同的企业受到的影响有所差异。为了达到信贷政策的目的,要根据企业情况,考虑企业的规模及产权性质等因素,区别对待,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信贷政策的作用。具体而言,在信贷紧缩时期,一方面减少信贷总供给量,抑制经济过热,而另一方面,银行将信贷资金投向国家扶持产业,优化信贷结构。

(三)深化商业银行改革

商业银行是保证信贷政策顺利实施的中介环节。但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侧重经济性,而信贷政策是为了引导信贷投向,优化信贷结构,最终达到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目的,侧重社会性。因而,即使央行颁布了紧缩的信贷政策,商业银行出于盈利目的,也会继续扩大信贷投放量。所以,要完善银行的绩效考核机制,优化信贷结构,加大银行对国家扶持产业的扶持力度。

四、结束语

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是财务管理方面的重要研究课题,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信贷政策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主要从银行信贷渠道角度来分析了央行紧缩的信贷政策对企业融资的影响。笔者发现,正是因为银行信贷传导机制不通畅,才导致信贷政策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进一步地,笔者就影响传导机制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曾海舰,苏冬蔚.信贷政策与公司资本结构[J].世界经济,2010,08:17-42.

[2]马文超,胡思玥.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与资本结构[J].会计研究,2012,11:39-48+94-95.

[3]靳庆鲁,孔祥,侯青川.货币政策、民营企业投资效率与公司期权价值[J].经济研究,2012,05:96-106.

[4]饶品贵,姜国华.货币政策波动、银行信贷与会计稳健性[J].金融研究,2011,03:51-71.

[5]刘小玄,周晓艳.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之间配置关系的检验——兼论经济结构失衡的原因[J].金融研究,2011,02:57-70.

第4篇:信贷政策范文

作者简介:施海松(1973-),女,博士,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货币信贷政策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指出应当关注银行信贷和资产价格互相促进的因果关系、银行信贷对资产价格的倍数扩张和倍数收缩效应、房地产资产信用创造功能成倍放大,以及经济房地产化倾向必将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等问题。本文提出应当重视信贷数量调控作用,运用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反周期动态监管政策,调整商业银行微观约束机制,平衡不同金融资产收益水平,加强市场公众预期管理等等,从而有效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关键词:货币政策;信贷政策;资产价格

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7)12-0038-05

2007年年初以来,人民银行针对银行体系流动性持续偏多、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八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五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对冲力度,加强信贷政策窗口指导等等。货币信贷政策的总体效应是好的,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是,国民经济运行仍然存在信贷投放过多、投资增长过快、资产价格波动过大、房地产过热、通胀压力较大、贸易顺差扩大等问题。此外,金融监管制度设计、银行微观利益机制和地方政府非理对货币信贷政策实施产生了困扰,货币信贷政策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

一、货币信贷政策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城市住宅地产和国内股市上市股票现值总计约80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GDP的3.5倍。由于房产和股票都是可以变现的流动性很高的金融资产,具有准货币功能,因此这些资产成为创造流动性的重要来源,尤其是资产总价值已经数倍于实体经济,更是加大了经济金融运行的复杂性和货币政策调控的艰巨性。

1.房价持续上涨大大增强了企业和居民的融资能力,助推银行信贷资金过快增长。2007年以来银行信贷投放过快,重要动因在于资产价格的波动,由于股票质押贷款在我国受到限制,而住房抵押贷款受到鼓励,所以,当前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事实上已经成为影响信贷投放的最主要因素。房地产价格推动银行信贷投放的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环节:一是近年来房价持续上涨使得居民和企业的房产财富成倍增长,巨额房产大大提高居民和企业的融资能力。以上海为例,2007年6月上海市居民拥有住宅资产总额(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城镇人口×二手房均价)达到3.56万亿元,相当于全年GDP的2.9倍,可见,居民拥有数倍于GDP的信用创造能力。二是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为巨额房产转换为货币资金创造了客观条件。近年来住房最高额抵押贷款、个人住房自助循环贷款、中小企业主额度循环贷款、住房按揭+最高额抵押贷款等等信贷品种,使得房产可以非常便利地转换为货币,房产成为信用创造和流动性来源的重要渠道。三是房价和股价持续上涨,强化了巨额房产转换为货币资金的主观需求。今年以来居民的投资型融资需求明显上升,对占全国住房抵押贷款份额过半的北京、上海、深圳等16个重点城市调查显示,截至2007年8月末,以投资为主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同比增长速度达到113%,是2007年增长速度最快的贷款品种之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6月末全国金融机构房贷和开发贷款余额已达到惊人的43000亿元,其中2006年6月-2007年6月房贷和开发贷款增加了9000亿元,占全部贷款同期增量的1/4强,房地产贷款成为信贷增长的重要因素。

2.部分银行信贷资金流向股市,股市获利资金回流房市,形成了房市和股市交替上涨的局面。近年来股价数倍上涨,激发了投资者的逐利动机,造成部分信贷资金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违规进入股市。张吉光通过对有关案例调查分析发现,企业或个人往往通过虚拟贷款用途或挪用贷款资金,将银行发放的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和个人生活消费的信贷资金直接投入股市;或通过第三方账户隐蔽入市;或通过企业高管人员名义间接入市;或借助票据业务曲线入市;或由证券公司通过银行同业拆借及股票质押贷款后进入股市等等(张吉光,2007)。其中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投资股票尤为便利,个人可以在房产抵押授信总额度内最大限度地循环融资,由于个人资金用途难以监控,造成部分信贷资金持续流入股市,形成了货币信贷资金流入资本市场的重要通道。

值得关注的是,以住房抵押贷款为主的信贷资金流入股市,助推股价上涨;股市获利资金回流房市,又推动房价上涨;房价上涨进一步提高居民融资能力,又加大了贷款投放;从而形成了房价、贷款、股价轮番上涨的循环态势。由于股市和房市存在财富效应,具备准金融资产的功能,实际上造成了信用创造能力和货币流动性翻倍上涨的局面。

3.银行信贷和资产价格存在相互促进的因果关系,银行信贷的倍数扩张和倍数紧缩效应值得关注。过度的信贷扩张势必推动资产价格上涨,过快的信贷收缩也将重挫资产价格,银行信贷和资产价格可以相互促进,形成银行信贷和资产价格互为因果的作用机制,这方面伯南克等人的“金融加速因子”和著名经济学家清泷信宏等人的“信贷周期理论”给予了充分阐述(Bernanke 1999;Kiyotaki and Moore,1997;2001)。为了实证检验贷款、房价、股价的实际互动机制,我们以厦门为例,选取上证收盘综合指数(STOCKPRICE)、厦门商品住宅价格(HOUSEPRICE)、厦门各项人民币贷款(RMBLOAN)、厦门各项房地产贷款(HOUSELOAN)、厦门个人住房贷款(HOUSEPLOAN)、厦门个人消费贷款(CONSLOAN)等相关性很强的经济变量。考虑到近两年股市房市波动,我们集中收集了2005年1月至2007年8月32个月的月度数据进行统计检验。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和回归分析,我们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表1 股价、房价、贷款相关系数

数据来源:《厦门市金融统计月报》、《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

①房价上涨有力促进了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增长。格兰杰因果检验证明,厦门市商品住宅价格变动是厦门个人住房贷款增量和个人消费贷款增量变动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短期内作用尤为显著,但个贷对房价基本没有影响。协整检验和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显示,厦门房价与个人住房贷款增量、厦门房价与个人消费贷款增量具有长期稳定的可决系数,分别达0.8186和0.6561,说明房价对个贷解释能力很强。总之,实证分析表明厦门房价上涨是刺激个贷增长的主要成因,其显著影响体现在1-7个月内。

②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扩张是助推股价上涨的格兰杰原因。格兰杰因果检验显示,厦门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变动是股票价格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而股价变动在短期内对个贷变动有一定反作用。协整检验和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显示,厦门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与股价、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与股价具有长期稳定的可决系数,分别达0.9742和0.9752。总之,实证分析表明个人住房贷款增长是股价上涨的格兰杰原因,其显著作用体现在1-9个月内,而股价对个贷刺激作用体现在1-2个月内。

③股票价格上涨推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全面扩张。格兰杰因果检验显示,股票价格上涨对厦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影响极其显著,同时各项贷款变化也是股价上涨的格兰杰原因。协整检验和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显示,股价与各项贷款具有长期稳定的回归可决系数,达0.9976,说明股价对各项贷款解释能力很强。总之,实证分析表明股价上涨与厦门各项贷款互为格兰杰原因,其中股价对各项贷款的影响作用更强更久,显著作用体现在3-10个月。

④股票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房价上涨,形成股价和房价轮番上涨并推动信贷扩张的循环态势。格兰杰因果检验显示,在1-3个月内,股价上涨对厦门房价上涨有一定带动作用;而5个月以后,厦门房价则是股价上涨的格兰杰原因;统计检验还表明,房价对股价的推动作用显著强于股价对房价的带动作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显示,厦门房价对股价的可决系数达0.9718,而股价对厦门房价的可决系数仅0.3868,说明房价对股价的解释能力明显强于股价对房价的解释能力。

⑤值得关注的是,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并非个人住房贷款增长所带动,很大程度上是由非市场行为所导致。上述格兰杰因果检验证明,厦门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和各项人民币贷款投放并非厦门房价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反映了厦门房价上涨并非市场需求所拉动,进一步分析表明,房价上涨初始原因主要源自外来因素,即外生变量冲击所导致。值得关注的是厦门地价拍卖屡创新高,成为推动房价上涨的主要支撑因素,今年以来厦门地块拍卖楼面价格达17486元/平方米,是厦门商品住宅均价(9284元/平方米)的1.9倍,楼面价成倍抬升将继续推动厦门房价加速上涨,而楼面价抬升与地方政府和开发商行为是紧密联系的。

4.信贷资金过多投向房地产领域,除了逐利动机外,与金融监管制度设计、银行微观约束机制、地方政府非理不无相关。今年在紧缩货币政策调控的宏观背景下,商业银行主要采取简单方式粗放压缩信贷规模:一是停办票据贴现业务;二是压缩短期流贷,同时优先发展风险收益较高的住房按揭、房地产开发贷款。可见,从风险结构优化的角度看,规模约束下的银行信贷结构调整往往是一种“逆选择”,即减少低市场风险的资产,而代之以高市场风险的资产,集中投向房地产领域,不利于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分散、资产期限搭配和资产质量改善。

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系数设计与货币信贷政策意图相背离,在信贷风险管理强约束的作用机制下,商业银行更加倾向于加大住房信贷投放。具体表现在,经济资本风险系数测算中,信用风险权重占比达95%左右,而市场风险权重偏低,没有量化评估央行货币政策调控对未来市场的综合效应,很难适应变幻莫测的宏观经济形势与市场风险的客观要求。比如,工行个人住房贷款经济资本系数仅3.185%,使得个人住房贷款发放优先于其他绝大多数的贷款业务,导致中央银行尽管多次上调贷款利率和法定准备金率,但是房地产贷款业务始终调而不减。

表2 工商银行经济资本系数

二是地方政府的非理和本位主义,使得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与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不吻合,一定程度上也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果。

5.信贷房地产化倾向加强了经济房产化倾向,实体经济投资收益下降,加大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房地产价格持续快速增长,扩大了实体经济投资收益率和房地产投资收益率之间的差距,大量社会资金流入房地产行业,经济房地产化倾向日益明显。具体表现在,企业投资行为房地产化,财政收入主要靠土地经营收入,银行收益和资产质量主要靠房地产抵押贷款,GDP增长主要靠房地产带动。以厦门为例,近四年来厦门房地产相关税收占地方财政税收收入保持在40%左右;2007年厦门各项房地产贷款增量占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量49.6%;厦门市房地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41.2%。与此相反的是,厦门投资效益系数出现了持续下降的趋势,工业利润总额增长速度也持续减缓,工业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处于近20年来低点,可见,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对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沿海地区显得尤为迫切。

二、政策建议

从我国形势看,在资产价格泡沫迅速膨胀的宏观背景下,未来货币政策的选择更趋谨慎和微妙,适宜采取循序渐进、温和中性、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以信贷政策工具为主的调控组合,而不宜继续采取收缩力强、宣示性强、预期性强的以价格工具为主的调控组合。从国际经验看,次贷危机说明了美国运用加息政策调节房市并不成功,同时美国宣称货币政策不能干预股市,侧面也反映了美国运用加息政策调节股市也不理想,泰勒规则和加息政策只适用于调节产出缺口和通胀缺口。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索和尝试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直接针对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泡沫,减小资产价格波动风险向银行信贷体系的传递,运用行之有效的办法,应对当前货币政策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具体而言,要避免采取一刀切的调控方式,相反,有针对性的信贷数量控制、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金融监管制度调整、金融资产价格平衡等等措施显得必不可少,是对价格政策和紧缩政策的重要补充。

1.实践证明信贷投放与资产价格高度相关,因此信贷数量调控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着眼点。一是国际经验表明,小幅加息对于资产价格泡沫几乎不起作用,而大幅加息对于刺破泡沫和实际经济的负面作用很大。美联储经济学家戈德弗兰德通过对日本、美国实际案例分析得出结论,利率政策不应该对资产价格作出反映;英格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比安认为,在资产价格上升阶段即提高利率,一方面可能刺破泡沫,另一方面可能抑制产出,在泡沫破灭时期,经济体系会存在两种通缩压力。二是实证数据充分证明,信贷投放和资产价格高度相关,具有倍数扩张和倍数紧缩的因果关系,因此,在资产价格膨胀的背景下,信贷数量调控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着眼点。三是当前现实条件说明,信贷数量调控是我国央行的必然选择。由于我国货币流动性主要是通过外汇和贷款两个渠道创造出来的,外汇占款带来的流动性已大体被冲销了,加上该因素具有不可控性,因此为了保持货币总量稳定,信贷数量调控就必不可少。

2.重视发挥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加强房市和股市的选择性调控,直接控制房市和股市派生的信贷规模。一般来说,央行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上,比较重视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一般性政策工具调节货币总量,而对于资本市场的结构失衡、过度投机问题,央行还需要重视发挥选择性政策工具的作用,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选择性控制,解决结构性问题。

房地产市场的选择性控制主要是,参照货币单一规则,把住房抵押贷款比例与房地产价格指数挂钩,对按揭贷款比例、住房抵押贷款比例、土地抵押贷款比例采取浮动管理,具体是在房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定期同步上调按揭首付比例;在房价稳定或下降的情况下,定期同步下调按揭首付比例,从而控制房地产资产的信用创造规模,抑制房地产价格泡沫上涨。该政策特点:一是针对性强,直接针对资产价格泡沫的连锁膨胀,直接针对房产信用创造和倍数扩张功能进行调控,有效中断巨额房产向货币信贷资金的转换,阻滞房价与股价相互推高机制,从而减缓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速度。二是负效应小,对实体经济影响比较小,房地产信贷政策的主要作用领域是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影响相对较小,将有利于控制资产价格膨胀速度,同时保护实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保护整个经济基本面,减小系统性风险;而价格政策和总量政策虽然可以影响虚拟经济和资产价格,但同时对实体经济也会产生影响,在真实投资收益率不高的条件下,将进一步削弱实体经济活力。

股票市场的选择性控制主要是,依据《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期限最长为6个月、质押率最高为60%、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为30%、最低可以下浮10%等等相关条款,也可以把股票质押贷款比例与股票价格指数挂钩,对股票质押贷款比例采取浮动管理,具体是在股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定期同步上调质押比例;在股价稳定或下降的情况下,定期同步下调质押比例,从而控制股票资产的信用创造规模。

3.调整金融资产价格结构,平衡不同金融资产的收益率,缩小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收益差距。目前市场流动性大量集中投向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因收益率低下而持续低迷,因此有必要缩小不同金融市场的收益差距。一是适当提高债券利率等货币市场利率,通过利率结构调整,改变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资产的相对价格,进而影响资金流向,最终影响股票价格。二是强化货币市场利率的基准作用,通过调控货币市场利率来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资产定价。三是渐进推高货币市场利率,如需要采取加息手段时,不应仅仅提高存贷款利率,而应着力推高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

4.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为资产价格稳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一是人民币升值为资产价格上涨提供了市场预期,若要稳定资产价格暴涨预期,就必须消除人民币快速升值的预期,把人民币汇率稳定在一定范围,比如年均浮动5%左右等。二是加强热钱流入资本市场的监管力度,减少资产价格上涨压力。三是放缓QFII发展进程,缩减QFII规模,严格控制外部热钱进入资本市场的步伐。四是取消结售汇,完全放开个人和企业对外投资。五是综合发挥货币渠道、信贷渠道、外汇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的传导效果,通过各渠道之间各种效应的相互影响关系的系统分析,使货币政策操作更能有效针对经济的发展状况,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5.改进金融监管制度设计,采用反周期动态监管政策,提前预防资产价格下跌所带来的金融风险。货币政策应从金融稳定角度重视资产价格变化,防止产生资产价格泡沫,并将泡沫破灭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具体是要与监管部门协调,加强金融监管制度设计:一是采用反周期的动态监管政策,实行反周期性的资本充足标准和拨备方法,即在资产价格上升时期,要求金融机构增加更多的损失拨备,以满足下跌时期的监管要求。二是对金融机构进行必要的压力测试,将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状况置于意外冲击下,预先评估金融机构稳健性。三是缩小经济资本系数监管政策和货币信贷政策的差异,限制房地产贷款和股票质押贷款规模,有效调整银行的资产组合。具体要适当提高市场风险在经济资本风险综合评价中的权重,重视市场风险管理在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地位,提高风险资产经济资本系数,充分考虑未来宏观形势和行业变化带来的市场风险。

6.重视研究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缩小存贷款利差与上调准备金存款利率相结合,抑制商业银行放贷冲动。为了保证货币政策意图的实现,必须重视研究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运用商业银行盈利动机实现货币信贷政策意图。具体而言,调整利率应考虑利差和利率结构对商业银行放款积极性的影响,调整利率不仅对借款人产生影响,而且也对贷款人产生影响,而贷款增减的主要决定权仍然在于商业银行,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商业银行资产盈利幅度和盈利结构,来调整商业银行资产运作的行为,从而实现信贷政策意图。

该政策的优点在于:一是减小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动机。缩小存贷利差直接将减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益冲动,适当上调准备金存款利率又可以鼓励商业银行把资金存入央行,进一步减少贷款投放。二是减缓储蓄存款分流的速度。缩小存贷利差为存款利率上调预留更多的空间,有利于改变实际利率为负的被动局面。三是推高货币市场利率水平。上调准备金存款利率势必增加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机会成本,有助于推高货币市场利率,较好平衡货币市场与资产价格波动收益率结构,缓和资金过度向资产价格波动集中的局面。四是适当保持银行盈利水平。上调准备金存款利率与缩小存贷利差相结合,可以基本维持银行既有利益。政策不足在于,上调准备金存款利率将增加一部分财政费用支出,也对央行票据和国债销售产生一定影响。

7.建立市场公众预期管理机制,加强网络等传媒宣传效应,稳定资产价格波动。一是建立公众媒体金融舆论时时监测机制,重视市场心理预期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把公众预期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把塑造公众预期作为信贷窗口指导的重要内容,保持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二是健全公众预期管理工作机制,灵活运用网络、电视、报刊媒体的信息宣传导向、信息传递功能和市场预期效应,合理引导公众预期心理,及时传导央行政策导向,突出央行政策的主导性,有效调整公众的市场预期和企业的投资预期,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服务。

8.调整财政税收结构,提高实际投资预期收益率和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增强实体经济活力。一是加强收入分配结构调节,从以流转税为主体转为以所得税为主体,从以限制过度投资和消费为主转为以调节最终收入分配为主。二是转变税收结构,降低企业和居民税负的总体水平,鼓励实际投资和消费。三是清理各种行政性收费,对必须征收的行政费用改为征税,严禁税外征费。四是增加保障性支出,增加农民医疗教育支出,提高最低收入水平,从根本上改善中低收入阶层消费状况。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当前研究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应关注的几个问题.金融时报;2004,4月14日。

[2]周峻等.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波动.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许荣.资产定价与宏观经济波动.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4]马德伦.中央银行宏观调控需要关注和研究的几个问题[J].金融研究,2007;7

[5]刘春航等.“繁华预期”、流动性变化和资产价格[J].金融研究,2007;7

[6]Bernanke,B.and M.Gertler and S.Gilchrist,1999a,“The Financial Accelerator in a Quantitative Business Cycle Framework”,Chp.21 in Handbook of Macroeconomics,Vol.1(c),Elsevier Science.

第5篇:信贷政策范文

(项目编号:2016YUFEYC027);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研究生项目“国有企业集团

风险管控与集团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015J091)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7)08-0102-02

摘要:受国内外宏观经济下行影响,以钢铁为代表的国内大宗商品市场持续低迷,同时受银行信贷政策收缩的影响,前期项目盲目扩张的泡沫濒临破灭。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信贷政策,其宽松与否对企业财务成本高低有直接影响,进而对企业整体风险带来影响。文章以中钢集团为例,通过对其融资状况、投资项目、财务管理绩效等方面进行分析,阐明信贷政策与企业集团及上市公司风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其今后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信贷政策 企业集团 上市公司 风险

一、政策背景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出口贸易严重受挫,对外贸易出现负增长,经济面临硬着陆风险。2008年11月,政府颁布旨在“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四万亿”计划。近年来我国的信贷政策梳理如下:(1)存款准备金率。自2016年3月1日起我国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十年中,存款准备金率呈先平稳上升、后逐渐下降的变动趋势。(2)贷款基准利率。自2006年起,我国贷款基准利率分别经历了两次上扬与下调波段,总体呈现平缓的“M”型波动趋势。截至2016年3月13日,贷款基准利率又逐渐上调至4.6%。货币政策伴随经济周期,在从紧与适度宽松之间调整。(3)贷款规模。2016年2月人民币贷款规模增加7 266亿元,同比少增长2 970亿元。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十年中,贷款规模与企业扩张同向变动,呈波动上升的变动趋势。(4)最新信贷政策趋势。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加深,绿色信贷政策的提出与推进以及中央提出落实的差别化信贷原则,使供给政策成为热点。

不难看出,我国整体信贷政策经历了“偏宽松――稳健且适度宽松――稳健且适度紧缩”的变化,企业的投资规模也随之逐步收缩。但是,企业在信贷政策宽松时盲目的规模扩张所带来的高额举债及剧增的财务风险,在宏观经济下滑、信贷政策收紧的双重作用下,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特别是以钢铁、煤炭行业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其相继出现的债务违约更是对此种经济关系的印证。本文以央企中国中钢集团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中钢国际为例,从信贷政策的变化角度出发,对其债务违约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其经营困境提出建议性措施。

二、案例分析

(一)公司简介。中国中钢集团公司(简称中钢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直属中央企业,其所属二级单位共86家,其中包括境内企业63家,境外企业23家,中钢国际即为其境内子公司之一。2010年,伴随着“四万亿”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基建设施及房地产行业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作为建筑行业央企龙头的中钢集团规模急速扩张,2010年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 831亿元,位列美国《财富》杂志的2011年全球500强排行榜第354位。中钢集团三大主营业务分别为:工程结算收入(占90%)、贸易收入(占9%)、服务收入(占1%),业务结构缺少风险分散机制,经营风险较大。

(二)债务规模分析。中钢集团高额营业收入之下伴随的是高额财务风险,2008年之前的粗放式扩张为其埋下了资金风险隐患。此前,中钢集团因收购山西中宇钢铁有限公司产生高达40亿元的欠账,收购澳大利亚中西部矿业公司也造成了巨额亏损。自2014年9月中钢集团被爆债务违约以来,截至2014年12月,其违约债务规模已高达740亿元。由于中钢集团的业务性质,大部分银行跟中钢集团做的业务都是开信用证,类似于信用贷款,资产抵押较少,银行追债清偿更为艰难。此外,外资银行对中钢集团尚有约20亿元的贷款,中钢集团还通过信托、融资租赁、企业债等融资逾40亿元。

(三)财务经营风险分析。

1.偿债能力分析。中钢集团资产负债率总体趋势为逐年攀升,财务风险居高不下,一方面,受全球经济环境影响,大宗商品经营低迷,不得不通过举债等方式,维持生产经营;另一方面,由于受货币政策“宽松转紧缩”的影响,企业偿债压力日益加大。从流动负债在债务总额中的占比来看,信贷政策的收紧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尤为明显。2015年度,其峰值甚至达到了100%,流动负债完全覆盖负债总额实属罕见。此外,将流动负债与权益总额进行比较,其总额更是达到了3.5倍以上。很明显,信贷政策致使企业筹资现金流大幅减少,同时企业经营难以产生足够的现金流用以修补资金链,债务与权益资本比例严重失调,其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不言而喻。

2.破产指数(Z值)分析。破产指数Z是用于衡量企业财务健康状况的通用指标,可以对目标企业两年内的破产可能性作出预测,其准确率一般维持在72%―80%。纵观中钢集团近5年的Z值指标(见表1),剔除2014年中钢国际借壳上市带来的权益融资金额大幅上升,破产风险临时性下降为不稳定级别,其余年度破产风险一直居高不下,财务状况堪忧。很显然,仅通过债务融资无法支撑上市公司及企业集团的运营资金链,单一的融资渠道之下,一旦利率政策收o,无论是企业集团还是其所属上市公司破产风险都将大幅提升,加大其经营风险。

3.股权质押分析。由表2可知,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中钢集团向交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等进行股权质押量累计达到45 090.24万股,未解押股数为27 054.15万股,占自由流通股比例达63.99%,用以进行现金流置换,以维持到期高额的贷款利息等债务融资费用,陷入“抵押――赎回――再抵押――再赎回”及“举新债――还旧债――再举债――再还债”的恶性循环当中,财务风险逐步攀升,即便中钢集团整体举债可以平滑部分财务风险,但范围有限,从整体来看,无论作为上市公司的中钢国际还是作为企业集团的中钢集团,整体经营风险都在上升。

综上所述,由于中钢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中钢国际业务单一,缺少风险分散机制且融资多依赖于债务融资,属于明显的“短贷长投”的投资模式,致使其在信贷政策收紧时,资金池缩水严重,资金链断裂倾向明显。即使中钢集团采取集团统一贷款融资,再按需分拨至中钢国际等子公司的传统集团融资模式以降低子公司融资成本,由于信贷政策全面收紧,缺少贷款来源,“举新债,还旧债”的应急模式也难以挽回中钢集团及下属子公司债务违约的尴尬局面。

(四)建议及措施。(1)响应国家“供给侧”改革,发挥合作金融机构去产能功能。剥离不良资产,针对优质板块、业务适当引入“债转股”。通^战略合作的方式与债权银行协商“债转股”战略合作措施,将部分债务资本转为股权资本,以达到“去杠杆”的目的,降低企业集团财务风险。(2)依托“一带一路”政策,借助政策给予的出口退税、贷款支持及政策推动项目,开拓海外市场,完善国际市场布局。由于南美、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对工程要求高,中钢集团可适当加大在印度、俄罗斯和东南亚、非洲市场的投资力度,以降低企业运营资本成本,获得比较优势。(3)适时调整集团总体战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风险分散能力。对集团业务进行梳理,构建核心业务板块;对总部机构进行高效精简,优化资源人员配置,完善风险分散机制。对集团职能部门进行整合,将钢铁、炉料、贸易三大业务职能部门合并。对业务板块进行“瘦身”,压缩贸易规模,调整产业结构升级。(4)创新融资方式,打造多元化融资平台,引进战略投资者。大力发展换股并购、可转债等股权性和混合性融资工具、并购债等债务性融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信用风险违约互换(CDS)等金融工具,盘活产能过剩行业存量信贷,分散产能过剩行业的信用风险。(5)加强科技创新,调整产业布局。依据国家五大产业政策布局,针对重点行业,加大产业科技创新。针对市场需求变化,中钢集团应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相关技术研发节奏,发展新型钢材建材、环保建材等,多元化集团业务板块,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逐步实现产业精细化发展。S

参考文献:

[1]蔡卫星,胡志颖.企业集团、产权性质与现金持有水平[J].管理评论,2016,(07).

[2]袁琳,张伟华.集团管理控制与财务公司风险管理――基于10家企业集团的多案例分析[J].会计研究,2015,(05).

[3]蒋杰.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研究文献综述[J].商业会计,2016,(17).

第6篇:信贷政策范文

一、国内外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研究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Carlin和Defina(1999)对美国48个州研究,发现联邦基准利率对五大湖区冲击较大,对西南及落基山脉地区冲击较小。Arnold(2001)选取欧盟5个成员国中58个地区,实证表明欧洲中央银行政策会对欧盟成员国产生不同效应。Zan Yang等(2010)建VAR模型实证得出瑞典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国内学者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普遍发现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存在,且产业结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是主因。货币政策房地产市场传导区域效应研究,对价格研究较多,省级、东中西部划分多。梁云芳、高铁梅(2007)以28个省市为例,研究利率、信贷对房价波动区域差异,发现信贷对中部房价影响小,实际利率对各地影响不大。王先柱(2011)研究证实了东中西部存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利率对西部需求抑制明显,而信贷对供给影响大。张红、李洋(2013)构建全局向量自回归模型,论证货币政策在房地产市场传导区域效应,东中西部对货币供给量冲击响应相似,会推动投资,长期抑制房价,对中部影响最小,地区对利率上涨冲击呈异质响应。东部传导效果强于中西部,货币供给量传导效果优于利率。

研究均表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存在且房地产市场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凸显,从国内研究看,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主要对价格、投资方面,较少考察供给、需求,且对住宅市场研究少,地区划分以东中西部、省级居多。本文基于全国35个大中城市,结合2015年仲量联行对外《中国城市60强》,将其划分为一、二、三线城市。其中:一线城市4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二线城市15个(成都、重庆、杭州、南京、沈阳、天津、武汉、西安、长沙、济南、郑州、青岛、宁波、大连、厦门);三线城市16个(哈尔滨、长春、福州、昆明、合肥、石家庄、呼和浩特、南昌、贵阳、南宁、海口、太原、乌鲁木齐、兰州、银川、西宁)。建立静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利率、信贷对不同级别城市住宅市场供给、需求影响地区差异。

二、利率、信贷政策对住宅市场影响地区差异理论分析

第一,各级别城市住宅需求不同。住宅价格、收入显著影响需求,各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使这两个因素显著不同,住宅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不同。从一二三线城市选几个代表城市分析。图1描述各城市住宅均价水平,价格呈上升趋势,但一线城市住宅均价明显高于二三线城市,从2007年开始增速快于二三线城市。图2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趋势图,其总体也呈增长趋势,增长速度一线城市快于二三线城市。

第二,各级别城市住宅供给不同。图3为住宅投资完成额趋势图,一线城市远高于其他城市。图4为住宅施工面积趋势图,总体一线城市远高于其他城市,二线高于三线城市。

第三,各级别城市金融支持不同。国内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利用外资、国内贷款、自筹资金等,国内贷款是从银行获取款项,可衡量信贷政策。据统计,一线城市从银行获得资金最多,二线城市获得资金多于三线城市,资金可获得性存在地区差异。综上,各级别城市特征显著不同,从一二三城市研究利率、信贷政策地区差异对金融调控政策改进有显著意义。

三、模型及数据来源

本文借鉴Muellbauer和Murphy(1997)建模思路,建立住宅市场供需方程。

其中,Q(s)为住宅投资完成额,i同上,kloan为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profit为住宅均价/住宅造价成本。

本文数据来源于EPS、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1999-2014)、各城市统计局网站。i、ay、p、gloan、kloan、invest是以1999年为基期经价格指数调整值,除i外其他变量取对数以消除异方差。为解决联立内生问题,将解释变量滞后一期。由于样本区间短,无法进行面板数据F检验,假定各级别城市经济结构大体一致(梁云芳2007),采用不变参数面板数据模型。

四、实证研究及分析

表1为需求实证结果,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人均需求重要因素,与需求正向相关。从当期人均可支配收入看,三线城市住宅需求收入弹性最大,其次为二线城市,一线城市收入弹性小且不显著。对一线城市来说,高收入群体高财富积累不须担心房价上涨带来影响,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支付力低,购买力严重不足,收入增加带来需求变化不显著。滞后一期收入只有一线城市收入弹性较高且显著。住宅均价对需求有较大影响,与需求呈负相关。需求价格弹性中,一线城市最高,其次为三线城市,二线城市不显著。一线城市住宅市场存在大量投机,对于靠投机获得利益投资群体,其对住宅价格反应较灵敏,一般在楼市价格较低时买入,以期获得更大利润,三线城市也存在类似问题。滞后一期价格对当期需求影响,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需求价格弹性较显著,说明价格上升对需求影响有一定时滞性。

从利率政策看,当期利率对二三线城市影响大且显著,对一线城市影响小且不显著。由于利率没有取对数,一二三线城市利率对住宅市场需求影响系数为-4.68%、7.96%、6.62%,当期利率对住宅市场抑制效果不显著。消费者购买住宅受预算约束影响,当自己资金不足时必然要向银行贷款。利率变化时,消费需求会产生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变动,面临消费跨期选择。一般,利率上升替代效应为负,利率上升对需求影响取决于收入效应符号和大小。当消费者是借贷者,收入效应为负,利率上升总体效应为负;当消费者是储蓄者,收入效应为正,利率上升总效应取决于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大小。二三线城市利率与住宅需求正相关说明利率上升给消费者带来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对于投机需求,利率上升会增加投机者机会成本,降低购买意愿;一线城市利率需求弹性为负说明投机需求较多。滞后一期利率对一三线城市需求有抑制作用,存在调控时滞性,对二线城市影响不显著。当期个人抵押贷款对需求都有正向作用且影响显著,对二线城市影响最大。滞后一期贷款对三线城市影响大且显著,说明信贷政策对三线城市需求影响有一定时滞性。

表2为供给实证结果。其中,当期利率对一二线城市住宅投资影响效果为正且不显著,对三线城市影响效果为负且显著,说明当期利率对供给影响不太显著;滞后一期利率对一三线城市住宅投资有抑制作用,但不显著,利率累计效应不显著。当期国内贷款对住宅投资影响大且显著,对三线城市影响最大,其次为二线、一线城市,充分说明房地产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对资金依赖性大,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对资金依赖性更大。滞后一期国内贷款对一二线城市影响显著,对一线城市影响更大。当期利润水平会显著增加二线城市投资,对于一三线城市影响不显著。滞后一期利润对当期住宅投资影响不显著。总体说,利润水平不会制约住宅投资额水平,住宅供给更多受供需平衡影响。

第7篇:信贷政策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评分;信贷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成为经济建设中最活跃的力量。中小企业对于促进科技进步、增加就业、稳定社会治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出口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际上,中小企业融资一直是理论界和各国管理当局关注的主要经济问题。国外的经验表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是中小企业最大和最主要的外部融资渠道。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和结构调整的特殊历史时期,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不仅表现得较为突出,也较为复杂。由于中小企业自有资金少、知名度不高,所以依靠内部融资以及通过资本市场直接发行债券、股票融资都比较困难,这就决定了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更加依赖以银行贷款融资为主的间接融资手段。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是目前资金配置的主要形式。因此,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最直接表现就是银行贷款融资渠道不顺畅。

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始越来越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为推动中小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从立法、政策的角度给予了大力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于2003年1月1日施行,该法对中小企业发展从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社会服务等方面做了总体规定。占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创造了74%的工业增加值、63%的GDP,占有金融资源却不足20%。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并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报表不够真实、缺乏可抵押资产,而且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中小企业贷款中时有发生,这种信息不完全或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是一件费时费力非常困难的事情。在不能有效防范信用风险的条件下,银行对中小企业必然“惜贷”。因此,要切实改善中小企业的贷款融资困境,仅仅一味地呼吁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或寄希望于政府成立“二板市场”,或单方面地要求中小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规范财务制度等,都不能从根本上促使银行更积极地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从银行角度来讲,提高贷款管理技术,降低信贷风险才是关键。

中小企业信用评分是一项发展潜力巨大的金融创新技术。Frame,Srinivasan和Woosley对一组美国大银行的研究发现,信用评分的运用使得银行的小企业贷款在整个贷款组合中的比例平均上升了8.4%。在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中,各家银行已联合起来分享各自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数据,其目的是要制定出一种行业标准。然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信用评分技术的应用仍十分有限,主要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发展中国家贷款实践少、信贷市场规模小、信用体系尚不健全等。我国工商银行首先开展了小型企业客户分类评定试点工作,这一具有开创意义的改革不再依赖于中小企业的报表数据分析,而是根据一些较为客观、便利的指标,如经营者素质、年销售额、存贷比、贷款逾期次数、实收资本等,通过得分多少来进行信贷决策。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分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多数研究都停留在借鉴国外经验的阶段,所以探索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评分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运用信用评分技术,贷款处理自动化和标准化所带来的成本低、时间省和效率高的优点将增加银行利润;贷款处理过程的客观性有利于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贷款风险;而贷款处理的集中化也符合国有商业银行经营集约化的改革方向,这将激发商业银行的贷款积极性。

二、信用评分模型在我国中小企业信贷中的应用障碍

信用评分方法在中小企业贷款管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改善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但这种方法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目前我国信用体系不够完善,应用信用评分模型也有一定的困难。

(一)信用评分模型对数据有严格的要求。信用评分模型使用的样本数据必须充分多,而且要包含正常和拖欠贷款的样本。经济扩张和萧条时的贷款违约率是不一样的,所以数据必须涵盖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否则模型的效果不理想,影响预测的准确性。指标和信用风险之间的关系是不断变化的,样本数据必须不断更新。模型要经常进行测试,测试时必须避免使用构建时的原始数据,误差达到一定限度要对模型进行调整。若银行引入信用评分系统后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拓展到其他地区,必须确保新的申请者的贷款表现与其构造模型使用的数据有一致性,否则就不能做出正确的预测。然而,目前我国信用体系还不完善,数据存在不真实、不完善等问题,全国性的信用数据库的建立尚待时日,这将给信用评分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我国目前尚缺乏独立的社会信用管理机构。独立的信息获取机构的存在更有利于信用评分的运用,如独立的社会征信机构。信息管理的专业化可以提高信息生产的效率,给银行提供较为廉价的“信息产品”,作为银行进一步处理的“信息中间品”。这一方面降低了银行的信息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使多方获取的信息相互参照,减少信息的片面性对中小企业信贷决策的误导。我国目前尚缺乏社会信用管理机构,信息的采集和加工只能由贷款银行来独立完成,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信用评分方法的效率。

(三)国内监管层尚缺乏专门针对中小企业信贷的监管方法和实践。如果银行采用了信用评分技术,则监管部门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因为从国外经验来看,部分银行存在过度依赖中小企业信用评分方法的做法,直接根据信用评分给企业发放信用贷款,这样必将导致一定的信贷风险,如果成本节约不能补偿由此导致的损失,银行经营也会面临问题。

三、我国银行应用信用评分模型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基础数据库,提高信息质量,并实现数据共享。基础数据库的完善是建立信用评分模型的根本,在我国银行业引入和应用信用评分模型,信用数据的缺乏将是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中小企业贷款的信用风险是与其业主的信用紧密相连的,信用评分模型的构造需要使用个人信用数据,而在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仅有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开始尝试建立当地的个人征信体系。包括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在内的整个征信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它将直接影响信用评分技术在国内的使用,影响到能否顺利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依靠政府大力推动信用体系的建立。银行本身也必须切实做好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信息,完善基础数据库等一系列的实际工作数据的收集工作,不同银行的客户群特性是不一样的,只有做好自身银行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才能选择或开发适当的信用评分方法。

我国银行普遍存在缺乏数据等问题,当然,即使国外大型商业银行也很少拥有完备的历史经验数据库,但它们可以将内部评分模型与外部评分模型进行有效匹配,利用外部专业信用评分公司的历史数据库。而在我国,这种权威的专业信用评分公司不存在,因此可以借助数据共享来提高数据使用的效率,逐步完善基础数据库;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加强对现有数据资源的整合。

信用评分主要根据的是公开披露的信息资料,而在我国还存在伪造、编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表的现象,必然会影响信用评分模型的准确性。因而必须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在制度上保证企业必须将真实的数字告知银行,并由此获得一个没有水分的信用评分。此外,银行信贷分析人员也要锻炼提高识别真假数据的基本功,要培养自己“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能力。

(二)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我国银行面临授信企业财务数据不准确、不充分,银行从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很难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因此,设计我国的信用评分方法时也要考虑定性的因素,但是应注意依赖定性因素和专家判断会导致评分的主观性太强和不一致性,难以由评分对风险进行量化。业务人员的判断和软性信息的获取,在中小企业贷款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银行在使用信息评分方法的同时,还要辅之以贷款处理的个人判断。要实现标准化方法和一线人员的主观判断,才能减少信用评分方法因依赖历史信息可能导致的滞后性。银行建立信用评分模型时,应采用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并结合专家判断,以定量因素为基础,定性因素定量化处理的方式。模型不可能包含过多的影响因素,事实上也不存在对所有业务都适用的信用评分模型。针对具体业务类型加入适当的定性分析,既可体现其特殊性,又可消除因依赖历史信息而可能导致的滞后性,有助于准确地评价信用风险。此外,不存在对所有业务都适用的信用评分方法,需要针对业务大小和行业因素等开发不同类型的打分卡,但必须注意评分结果的可比性。

(三)模型需要进行动态的调整。信用风险评估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贷前、贷中和贷后三个阶段。贷前、贷中、贷后的信用风险评估和管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缺一不可,必须将它们结合起来才能有效防范风险、提高效益、增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要注重收集用户的反馈信息,进行返回测试,修改模型参数,确保应用的一致性。测试时要避免使用原始数据,误差达到一定程度时要对模型进行调整。我国目前还处于经济转型期,企业经营状况变化很大,对企业信用评分应根据情况及时调整。信用评分结果的检验是保证评分模型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对信用评分模型,需要持续不断的检验,以考察其能否很好地反映银行客户的信用状况。一个好的检验指标体系及其切实执行,是完善信用评分模型的关键。现在迫切需要的是加强检验意识,通过检验发现问题,改善信用评分模型。

(四)信用评分系统需要独立的管理部门。管理部门要由独立于业务部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对风险进行集中管理。信用评分模型应用广泛,其使用必须处于强有力的政策和过程控制之中,必须明确信用评分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的中心部门,用于收集用户的反馈,进行返回测试,修改模型参数,确保应用的一致性。同时,这个部门应独立于业务部门,具有相当的政策权威,以保证风险之间的可比性。

(作者单位:合肥师范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吴铠.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

第8篇:信贷政策范文

1.信贷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产业结构调整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社会资金的部门流向问题每一个部门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需要资金,离开了持续性的资金供给,任何一个部门和企业都不能满足和抵偿债务要求,只能退出市场。有了持续性的、充足的资金供给,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便能够开展正常的经营和投资活动,得到发展。因此,社会资金在各个企业和部门中的配置及流向,实际上就决定了这些企业和部门的生死存亡及此消彼长,也决定了国民经济中的产业结构及其调整快速增长的部门和企业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增长,根本原因是这些部门和企业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赢利前景,能够为各种来源的资金投入提供回报,吸引社会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实现快速增长。衰退中的夕阳部门和企业之所以困难重重.根本原因是这些部门和企业不再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赢利前景,难以为不同来源的资金投资提供达到社会平均水平的回报,缺乏对资金的吸引力.资金来源逐渐枯竭.不得不面临淘汰出局的可能性。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市场化人们应当用新的观点来看待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尤其是应当重视银行信贷决策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突出作用。在产业结构调整这方面,银行的作用日益突出。社会资金在向银行部门集中.银行成为了社会资金配置和流向的重要决策者。

2.利用信贷政策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2.1加强行业研究,制定合适行业信贷政策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结合地区发展实际.加强对宏观经济行业发展的分析和研究,定期公布行业发展研究报告,准确划分和动态调整重点支持类”准人类”限制和退出类的行业、企业项目,同时定期公布行业信贷风险等级等信息,建立信贷分散、减持、退出机制,提高适应政策变化和市场变化的能力,从而使信贷政策更具有适应性和指导性。

2.2按照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深化银行内部改革

近年来,我国银行的经营观念、管理体制、发展能力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竞争力得到了提高。但由于内部改革有待深化,在目前条件下,国有商业银行尚未建立引领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主导引导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不强.产业结构调整还难以成为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运行的自觉行为。因此,银行应充分把握自身改革和外部经济稳定发展的有利时机,深化内部改革,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中实现高效理性发展

2.3金融机构要密切关注信贷资金投向的变化,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地方产业结构调整。

第9篇:信贷政策范文

关键词:影子银行;货币政策;信贷传导;实证检验

一、引言

关于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的研究,一些专家学者开始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找原因,认为一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是否畅通、传导过程是否曲折,直接影响着该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刘伟、张辉考察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发生在不同国家的案例,发现在货币政策失效的例子中,总是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出了问题——传导机制变量没有对货币政策有效反应。例如,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美国,因为银行体系受创,货币传导机制在将扩张的货币政策操作传导至实体经济的过程中没有发挥应有作用;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货币政策无效主要是因为政策制定者没有出手干预修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尤其是银行系统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鉴于传导机制变量,银行信贷没有对美联储货币政策显著反应,为不使政策失效,美联储绕过商业银行直接为公众提供信贷。

然而,针对中国式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探讨却明显不足。根据牛卫东的观点,在当前金融结构约束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渠道是信贷渠道,他运用VEC模型验证了信贷渠道确实存在并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影子银行如何影响我国信贷传导机制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国信贷规模成了本文研究的重点。

二、文献综述

谯璐璐认为信贷渠道发挥作用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某些借款者依赖银行贷款,但金融创新将会迅速降低依赖者的规模;二是货币政策可改变贷款的相对供给量,但要求中央银行能间接调控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实际上,在我国,银行中介行为在经济转轨时期被扭曲,各经济主体货币需求约束的动态博弈导致企业的“慎贷”和银行的“惜贷”,银行信用收缩,信贷传导渠道受阻。王尤认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用渠道和银行信贷对经济的影响都在减弱:一方面大企业可通过金融市场直接融资,对银行的依赖性不大,信用渠道主要影响的是靠外部融资来经营的中小企业;二是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日益广泛,出现了很多银行信贷替代品,实际投资对信贷敏感性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而减弱,很大程度上缩小了“银行依赖者”的规模,削弱了信用渠道的作用。胡云飞认为,金融创新不仅削弱了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基础,而且使货币政策传导需要考虑的因素多元化,传导途径复杂化。汤克明认为影子银行体系扰乱了传统货币乘数论,使货币供应量统计失灵,货币当局进行信用调控的基础受挫;影子银行对利率传导机制不利,且其体系蕴藏的潜在风险对货币政策产生系统性影响。

三、实证检验

(一)数据的选取及说明

鉴于银信理财和信托是我国讨论最多、认可度最高的影子银行,虽然监管层加强了对银信合作、信托等监管,如银监会加强对银信合作的治理,但这使得集合信托快速发展,且“72号文”中没有明确要求将组合类银信理财产品计入表内,组合类银信理财有绕开监管进行信贷表外化的倾向,信贷规模脱离央行控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检验的时效性,本文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银信合作理财中组合类产品和集合信托中的信托贷款进行实证检验,即影子银行SB=银信合作理财中组合类产品规模+集合信托中信托贷款规模。数据来源于用益信托网。信贷规模数据选用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月度统计数据。本文运用Eviews7.2软件进行分析。

(二)实证检验

1.ADF平稳性检验

表中,c代表常数项,t代表时间趋势,k代表滞后期阶数-AIC和SC最小准则选取。

从表1可看出,在1%显著性水平下,LNDK和LNSB的ADF值均高于其临界值,接受原假设,两个序列均含有单位根,都不具平稳性。经过一阶差分后,在1%显著性水平下,这两个一阶差分序列ADF值均小于临界值,满足平稳性检验,故都属于一阶单整变量I(1).

2.格兰杰因果(Granger)关系检验

经过ADF检验,可发现变量LNDK及LNSB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即变量的单整阶数相同,符合协整的必要条件,但鉴于本文考察的目的是探究影子银行信用创造是不是我国信贷传导机制失灵的原因,所以我们需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来检验。

表2检验结果表明,在10%显著性水平下,影子银行信用创造是信贷LNDK的格兰杰原因,而信贷规模不是影子银行的格兰杰原因。

3.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

由图1可知,LNSB对LNDK的冲击在前两期为正,从第3期开始之后为负,且随着期数的增加,影子银行对信贷规模的负向冲击越来越大,说明影子银行确实是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失灵的原因,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银行对我国信贷政策的负面影响变大。

从表3可看出,在第1期预测中,影子银行对信贷规模的解释力为3.6%,之后第2期、3开始下降。但从第4期开始,影子银行对信贷的解释力是逐渐上升的,由1.6%上升到第10期的6.9%,说明,随着期数的增加,影子银行对信贷的解释力也是增强的,影子银行确实是引起我国信贷传导机制受挫的原因。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影子银行确实是影响我国信贷传导机制失效的原因;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表明,随着考察期数的增加,影子银行对信贷规模的影响越来越大,数量型工具局限性显现。货币当局应继续加强对影子的监管,但鉴于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出现是我国经济增长、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必要补充,监管应做到适时合理。此外,鉴于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价格型工具作为中介目标的可行性凸显,货币当局应积极加快利率传导渠道的建设。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完善,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的同时,应充分考虑金融创新行为对货币政策的负面冲击,以及冲击的时滞问题。为更大限度地发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应建立以银行间拆借利率为中心的货币金融调控体系。

参考文献:

[1]牛卫东.中国金融结构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10).

[2]刘伟,张辉.货币政策和传导机制研究进展及启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3]胡云飞.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影响的实证研究[J].武汉金融,2012(03).

[4]谯璐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基于四种途径的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08(08).

[5]王尤.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探析[J].武汉金融,2009(04).

[6]汤克明.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J].武汉金融,2013(0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