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短语练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 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大学生的各种锻炼动机的性别差异以及锻炼动机与锻炼坚持性 的关系。结果表明:1) 大学生的健康动机最强,其次为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社交动机和 外貌动机最弱;2) 男大学生的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显著强于女大学生的乐趣动机和能力动 机,其他动机两者没有显著差异;3) 大学生的健康动机、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与他们的锻 炼持续性显著相关,而社交动机和外貌动机与锻炼持续性没有显著相关。
关键词:锻炼;锻炼动机;锻炼坚持性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3612(2009)03-0085-03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Exercise Motivation and t he Motivation and Sticking Exercise
CHU Yuede,JIN Wenhao,WANG Yingchu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amine sexual disparity in college stu dents' exercise motiv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exercise motivatio n and exercise sticking by questionnaire. Conclusion: 1) College students' healt h motivation is the strongest, Enjoyment and competence are stronger, social and appearance are the weakest; 2)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s found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enjoyment and competence motivation; 3)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re found between enjoyment, competence, health and sticking exerci se.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re found between social, appearance and stickin g exercise.
Key words: exercise; exercise motivation; sticking exercise
大众健身是运动心理学的三大领域之一[1],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该领域的心 理学研究逐渐增多。锻炼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很丰富,而锻炼动机就是其中的重点内容之一[2-5]。锻炼动机是指推动个体进行锻炼的心理动因和内部动力,它直接决定参与体 育锻炼的目的、强度、频率和效果[4]。
对锻炼动机问题的较系统研究可以追溯到1968年,盖拉尔德•肯雍首先提出了一个解释身体 活动原因的理论模型[6],之后Becker等1977年提出了健康信念模型(HBM)。自我 决定理论是Deci和Ryan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7],它是一种内部动机理论。该理论认为,行为调节越接近内部动机和认同调节,人 们的锻炼意向就越高,参与锻炼的时间就越长,因为锻炼意向中包含着很强的自我投入和主 动参与的情感成分[8]。
已有研究表明,锻炼动机具有年龄、性别、经济收入和社会文化差异。总的来说,男性锻炼 动机强度高于女性。综观国内外的锻炼动机研究,结果存在很多的不一致。多项研究[ 9,10]指出,这可能是因为研究方法存在缺陷、研究水平较低和自变量太广泛、差异源 太多造成的。另外,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如除了存在性别差异,是否还有其它差异 ,锻炼动机与锻炼坚持性有什么关系。如果能够研究出男、女大学生的锻炼动机的异同,并 且得出锻炼动机与锻炼坚持性的关系,那么,我们就能够为男女大学生的锻炼提供理论知识 ,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大的锻炼效益。
本研究的研究假设:
1) 男、女大学生的锻炼动机有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男大学生的乐趣动机、能力动机和 社交动机强度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而女大学生的外貌动机强度显著高于男大学生的两者在健 康动机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2) 大学生的锻炼动机与锻炼坚持性呈正相关关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西南地区两高校的321名大学生,其中男大学生125名,女大学生196名,年龄为17~25岁 ,平均年龄为20.8岁,标准差为1.3岁。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采用Frederick 和Ryan[11]修订的《身体活动动机测量》量表。该量表共有30个题 目,包括5类动机,即乐趣动机(指参加身体锻炼活动是因为觉得它有趣、好玩、刺激,可 以使自己感到快乐)、能力动机(指参加身体锻炼活动是因为希望获得新的技能和对自己能 力的提高 )、外貌动机(指参加身体锻炼活动是为了控制体重、改善体型和外表)、健康动机(指参 加身体锻炼活动是为了促进身体健康、获得强健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和社交动机(指参加 身体锻炼活动是为了和朋友相处或结交新朋友)。
量表采用Likert 7级量度,从“没有这种动机和想法”到“这种动机非常强烈”。 陈善平 等(2006)[12]对该量表进行了修订,结果表明,锻炼动机量表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 度和效度。总量表的Cronbach α值为0.922,各分量表的信度系数在0.810~0.910之间。
本研究对该量表做了内部一致性的检验,结果如下:总量表和各分量表的Cronbach α值分 别为0.921、0.859、0.826、0.782、0.764和0.773,都超过了Nunnally[13]认为 的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值0.70。
在量表施测的同时,本研究还同时测量了人口统计学指标,包括每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时 间和锻炼持续时间。
1.2.2 研究过程
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实际发放问卷451份,回收399份,回收率88.5%,剔除极端数据和空 白问卷等无效问卷 78份,最后用于统计分析的是321份。
所有的数据都使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大学生的锻炼动机的性别差异 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 的锻炼动机顺序从高到低依次 为健康动机、乐趣动机、能力动机、社交动机和外貌动机。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男、女大 学生在健康动机(F(1,320)=2.08,p>0.05)、社交动机(F(1,320)= 0.80,p>0.05)和外貌动机(F(1,320)=0.09,p>0.05)上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在 乐趣动机(F(1,320)=5.10,p
2.2 锻炼动机与锻炼坚持性的关系
锻炼坚持性是指个体长期坚持锻炼的时间,即个体连续每周至少锻炼一次的持续时间。 本研究计算了锻炼动机和锻炼坚持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如表4所示。
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的乐趣动机、能力动机和健康动机与锻炼坚持性显著相关,外貌动机 和社交动机与锻炼坚持性没有显著相关。
2.3 讨论从表1的结果看,本研究的结果与以往研究结论较为一致[14,15]。锻炼动机的排序 依次为健 康动机、乐趣动机、能力动机、社交动机和外貌动机。总体来看,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是 以健康动机为第一位的。
这可能是因为经过多年的体育教育和舆论的宣传,无论男、女大学生都认识到体育锻炼能够 促进健康的功能,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身体健康。在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 上表现出男大学生的动机强度显著高于女大学生的动机强度的性别差异,这可能是因为男大 学生更能通过体育锻炼获得乐趣,更能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更想通过体育锻炼展示自 己、证明自己,喜欢与其他人比较。而女大学生将锻炼的目标定向于锻炼的效果,很少去体 验锻炼的乐趣,而且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要求女性文静,不张扬,从而影响到她们的能 力动机。童建民等[16]认为,大学男生对于竞争意识的培养和竞争欲望的满足程度 都显著高 于大学女生。男生比较注重体育锻炼中对异性的吸引,通过体育锻炼展示自己的特长,体育 场地周围异性的观看可以强化男生进行锻炼的愿望,而女生对于异性是否观看的关注程度不 如男生,不像男生更强烈地表现自己的强大和力量[15]。这些因素都可能使得大学 男生的乐 趣动机和能力动机强于女生。按照本研究的定义,外貌动机是指参加身体锻炼活动是为了控 制体重、改善体型和外表,社交动机是指参加身体锻炼活动是为了和朋友相处或结交新朋友 。可能只有经过长期的体育锻炼才能达到控制体重、改善体型和外表,而能够坚持长期锻 炼的大学生没有多少,所以大学生的外貌动机不强,大学生结交朋友更多地可能在饭局、舞 会、网络上,较少认识到体育锻炼的社交功能,导致他们的社交动机不强。
大学生的乐趣动机、能力动机和健康动机与锻炼持续时间相关显著,外貌动机和社交动机与 锻炼时间相关不显著。这暗示我们,大学生的锻炼时间与追求身体健康、追求乐趣和展示自 身能力的关系更为密切。傅遐龄等[17]的研究显示,大学生特别是那些体型适中的 女大学生 参与体育锻炼的意愿并不十分强烈,多认为自己属于健康人群,眼下还不需要通过体育锻炼 来维持自己的体型。身体比例匀称、苗条的女大学生希望通过体育锻炼来保持和改善自己 形体的动机最弱。大学生们为了维持朋友关系或结交朋友更可能愿意在饭桌上而不是在体育 锻炼中。因此,大学生的外貌动机和社交动机与锻炼坚持性没有显著相关,但从相关系数也 可以看出,三种动机与坚持性之间的相关系数并不高,这暗示我们,要想提高大学生的锻炼 坚持性,仅仅提高动机是不够的。
以上研究结果部分证实了研究假设,即男大学生的乐趣动机、能力动机显著强于女大学生的 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两者在健康动机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但是男大学生的社交动机显著强 于女大学生的社交动机和女大学生的外貌动机显著强于男大学生的外貌动机的假设没有得到 验证。大学生的锻炼动机与锻炼坚持性成正相关关系这一假设也得到部分验证。
3 结 论
1) 大学生的健康动机最强,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次之,社交动机和外貌动机最弱。
2) 男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显著强于女大学生的乐趣动机和能力动 机,其他动机两者没有显著差异。
3)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健康动机、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与锻炼持续性显著相关,而社 交动机和外貌动机与锻炼持续性没有显著相关。
参考文献:
[1] 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05,11-13.
[2] 李薇.锻炼心理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走向[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1): 115-117.
[3] 解缤,郭秦岭,王长生.21世纪初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主体评述[J].北京体育大学 学报,2006,29(3):327-329.
[4] 李佑发,魏高峡,陆亨伯.21世纪初国际运动心理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宁 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1):14-18.
[5] 王长生,王智.21世纪初我国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研究发展格局及趋向的思考――第 七 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大会研究现状剖析[J].西安体育学院院报,2003,20(4):110-114.
[6] 毛志雄,张力为.锻炼动机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20(2):35.
[7] 刘海燕,闫荣双,郭德俊.认知动机理论的新近发展――自我决定论[J].心理科学 ,2003,26(6):1115-1116.
[8] 龚高昌,孙宁.体育锻炼研究综述[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3):54-58.
[9] 姒刚彦.当代锻炼心理学研究[J].体育科学,2000,20(1):62-64.
[10] 李京诚.身体锻炼心理某些领域的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11 (3):42-47.
[11] Ryan R M,Frederick C M.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Exercise Adherence [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Sport psychology,1997,28(4):335-354.
[12]陈善平,阎振龙,谭宏彦.锻炼动机量表中文版MPAM-R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中国 体育科技,2006,42(2):52-54.
[13] Nunnally J C. Psychometric theory (2nd ed) [M].New York: McGraw Hill.
[14] 朱菊芳,张天峰.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2,16(2):57-76,34.
[15]陈宁建.男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差异分析[J].文教资料,2006,4:31-32.
一、引言
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终身体育的起点。贯彻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以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学校体育教育非常重要。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因此,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二、结果与分析
(一)影响义务教育阶段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因素
1、内因
①认知因素
认知是指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即个体对感觉信号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认知因素在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认知水平越高,体育锻炼的习惯就越容易形成。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处于6-15岁之间,他们的认知水平较低,总是非理性地参与某项体育活动,而是非常感性地去参与体育活动,比如由于崇拜某体育明星,或者是为表现自己等等。
②个性因素
A、动机
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部动力。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年龄偏小,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仅仅是出于玩,目标就是玩的开心。因此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不能长时间维持,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意性。
b、兴趣
兴趣指个体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心理学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参与的程度。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只对自己感兴趣的运动情有独钟,孩子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是影响其形成体育锻炼习惯最有影响的因素。
C、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指一个人在特定情景中从事某种行为并取得预期结果的能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指个体自己对自我有关能力的感觉。自我效能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也就是说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增强自我效能,反复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有良好的自我效能感,非常有利于其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2、外因
①教育者
a、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
体育教师是学生体育项目学习的直接指导者,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运动的启蒙者。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体育老师就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运动的主导者和伴随者。因此,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人格魅力,就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爱程度。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不仅可以教会学生学习精湛的运动项目技能,更能带动学生热爱体育运动。
B、学校其他教育者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除了体育教师外,班主任、各任课教师以及领导对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只靠体育教师单纯的努力,很难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如果都认识到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而且有助于对学生脑力劳动的调节,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之间的社会交往,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良好发展,最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让学生尽可能长时间地投入到学习文化知识德的旧观念转移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的新观念上来,整个校园环境才能形成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在这种人人都在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的环境中,很有利于让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②教材
体育教材是向学生传递有关体育知识、技能以及思想等信息的材料。体育教材的内容是否合乎学生的口味,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锻炼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条件的限制,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喜好和能利用的资源有很大不同,如果教材的选择不适合,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的不积极,无趣味,不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表演化等方法,使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是在玩,迎合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生;家长;班主任;主要因素;提高认识;排除干扰
一研究目的
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小学阶段是培养运动爱好的关键期,如果家长、班主任能再此阶段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意识,对今后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非常关键。体育锻炼习惯不是凭空产生或通过一、二次活动可以获得,他需要个体主动参与并加以坚持。行为心理学研究证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清除自身缺陷,排除外界干扰,创造条件进行自觉锻炼,体验运动乐趣。从调查问卷让学生从自身锻炼角度来反映家长、班主任对养成锻炼习惯的观念和行为,学生不是在家就是在学校,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小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难度可想而知啊!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沟通和交流,发现问题,解决一直困扰我们的难题,为以后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嘉峪关市长城路小学的六年级全体学生和自己所带班级在运动中的行为表现为研究对象。(一)文献资料法。利用报刊杂志(摘抄);学术报告(记录);网络科研(搜索,下载)等查阅相关资料,对学生的目前现状作一个全面的了解以提供理论依据。(二)本文还采用了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教学经验的反思、观察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等。(三)问卷调查法。以我校六年级全体同学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总人数290人;每位同学从自己真实的感受出发,从自身锻炼角度能真正反映家长、班主任、和自己的真实的观念和行为。获得学生反馈信息,并加以分析研究,为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提供帮助。
三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发放问卷290份,当场回收有效问卷290份,调查总人数290人其中男:153人;女:137人。对班主任、体育教师的访谈:对20余名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现场调查。体育教师和班主任老师均认为学生“懒散”是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最大障碍。从上表我校调查问卷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看出:绝大多数班主任、家长用自己的思想观念对学生锻炼理念进行长期腐蚀,对学生的锻炼行为进行干涉和限制,学生的锻炼积极性能高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变班主任、家长对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观念和行为,是学生能否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要因素。学生对锻炼的认识程度相对较高,但和他们实际锻炼情景形成很大的反差。(二)缘由分析(1)我校绝大多数学生是酒钢子弟,家庭条件优越,独生子女,娇宠、懒惰、个性强、个人主义相对浓厚、逆反心理等造成对养成锻炼习惯的难度加大。父母期望值较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比学习,比成绩排名,在家长眼里,学习可代表孩子的一切。家长通过各种渠道让孩子补课,就是学习再差,在外面花钱也要补.班主任为了班级考核、学习成绩的排名,打压体育积极分子,不让他们参加学校代表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没有家长和班主任的支持是很难做到的。(2)成绩分数是每个家长和孩子都绕不开的话题。孩子的成绩好,家长喜笑颜开,全家开心,孩子学习不好,家长眉头紧皱,全家笼罩阴云。孩子的成绩常常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弦,成为家庭和谐的晴雨表。家长、班主任常常诱导学生:成绩好考上好大学好工作好前途;成绩差考差大学(或考不上大学)差工作(或失业)差前途。实际上这两个推理并不一定成立,在我们的周围,差生走上社会后前途并不差。爱迪生、爱因斯坦都曾是“差生”“问题儿童’可他们的成就举世瞩目。(3)从现实看,家长课外陪读现象越来越普遍,而陪学生锻炼的现象却难以见到。孩子体育爱好在很大程度上是家长培养出来的,家长控制和支配着孩子离校后的时间。有些学生“挤点”时间参与锻炼活动,常被家长斥资为“贪玩”,“不好好学习”。从早到晚,时间排得满满的,没有一点空隙,放学回家有家庭作业,晚上还得补课。周末、两个长假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提高班,导致孩子活动时间越来越少。(4)学生片面强调班主任、家长不让玩来掩盖自己的懒惰,在生活问题上父母大包大揽,造成了现在孩子什么都不会做,也根本没想过去做。家长心痛孩子,怕孩子吃苦受累,代替孩子劳动,还有家长认为劳动与成才是矛盾的;轻视劳动的传统观念所负累,不少家长说:当牛做马也让孩子读好书,有出息。所谓出息,也就是脱离劳动了。在家长多年帮助下,孩子已经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散习惯,学习累、锻炼更累,这时家长让孩子去锻炼,孩子能吃了这苦吗?
四建议
(一)体育锻炼习惯是终生体育的基础,终身体育是民族素质的保证。习惯的养成是从“他律”到“自律”、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如果家长、班主任能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对今后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非常关键。充分利用体育中考50分作为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平台,无论是学校、家长、班主任、学生自身都很关注分数,把分数排在第一位。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积极主动的去参与体育活动,就能取得成效,只有参与了,才能体会到“我运动我快乐”,不能把体育爱好放在口头上,要有毅力和实际行动才行。(二)懒和运动这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懒是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腐化剂、绊脚石、障碍物。动员孩子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用体育锻炼的良方“治懒”最有效,要想方设法鼓励孩子动起来。利用体育锻炼磨练毅力,意志是克服懒惰的一种力量。学校、家长、班主任是变化的条件,自身才是变化的根据,不要夸大原因找借口。父母应该把体育锻炼作为帮助孩子克服懒散行为习惯手段。(三)家长、班主任、学校、自身在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上多探讨,多交流,统一认识,减少相互埋怨、改变错误观念和行为,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一个“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体育锻炼,人人有责”学校体育文化范围,相互带动,相互鼓励,才能让体育锻炼的习惯一直延续下去。(四)北京四中校长,全国政协委员刘长铭,曾被称为“全国最牛的中学校长”,他却更愿意强调家庭教育,希望学生能幸福轻松。过于急躁和焦虑是现今家长们的普遍心态.太害怕落后。其实你的孩子一点都不落后,这方面不行,那方面可能比别的孩子强,但家长总看不到这些。家长发现孩子的兴趣,孩子喜欢,才能学得更好;家长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怕输在起跑线上,起跑线上哪有输赢?终点才论输赢呢;在普通生活中建立亲子之间的情感,一起做饭收拾房间,让孩子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等。(五)不管在超市、公园……你总会看到那一、两岁的小孩,努力挣扎着想要自己走、自己推车、自己穿衣、自己吃……既然这么小的孩子,凡事都想自己来,其实表示人天生就具备着“勤劳”的本质。当一、两岁孩子淘气不吃饭,父母追着给喂饭,“宝宝、吃点吧!宝宝、求求你吃点吧!”孩子学前班父母鼓励、引导、监督过孩子做力能所及的事吗?帮他打理好了一切,试想孩子连自理都不愿做,又怎么能主动的锻炼呢!孩子就有了依赖习惯。利用体育爱好逐步改变懒惰,主要看他是不是有进步,如果有进步,很小、也要表扬他,这样他就有信心和坚持去养成你所希望的习惯。
作者:李彩兴 单位:甘肃嘉峪关市长城路小学
参考文献
[1]许世岩.初中体育教师教学研究方法[R].西北师范大学教师培训学院:甘肃省教育厅—“国培计划(2012)”,2012-9-13.
【关键词】体育兴趣 养成习惯 终身体育
学校体育教学能够锻炼学生身体和改善学生健康状况,促使学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志。忽视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以及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就不可能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所以学校体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而且应按照新课程标准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校内与校外配合起来,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体育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青少年时期开始,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1.选择学习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兴趣产生直接的影响。学生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表现为集中注意力,专心去做。但有时候注意力集中也不一定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不过,能引起多次注意的事物,可以使人对其发生兴趣。例如:初学篮球前,给学生表演“单手指旋转篮球”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学习时,展示眼花缭乱的突破及过人动作等,激发学生和老师一起学习的冲动;篮球学习的后阶段,适时地进入对抗比赛,教师也尽可能参与,这样就能起到培养学生爱好篮球运动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活动中,应多观察与留意学生的喜好项目,以及学生的运动水平情况来开展教学活动。
2.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师生间建立融洽的情感是培养与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先决条件。平时多和学生聊天,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在适当时间经常和学生一起讨论有利于教学的开展,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在不知不觉中达到相互信任、相互鼓励,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喜爱体育的兴趣。
3.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创新优化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兴趣
变化、新奇、刺激是维持注意的因素,同时也是引起兴趣的主要方法。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根据体育教学的客观规律不断地改革,创新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场地布置、器材选配、队列队形、准备活动、教学顺序、组织形式、教法手段、讲解示范、动作要求、过程设计、结束放松等都要精心设计,力求有新意。这样的课必会使学生情绪饱满、兴趣浓厚,越上越想上。
二、让兴趣的行为成为学生的习惯
当兴趣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没有兴趣,是不可能形成长久的行为习惯,所以兴趣的形成与爱好的增长,越有助于习惯的形成。而终身体育就是让兴趣成为习惯,并长期坚持下去,在体育锻炼中使身心愉悦、意志坚定、品质卓越、受益终身。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过程,要通过正当行为的不断训练形成,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征,根据教学的需要与可能,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轻松自在地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教师还应该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三、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1.多开展群体性的、大多数人都能参加的活动项目
例如:每个年级班级间的篮球比赛。经我观察,不喜欢运动的大多数女生,最开始是为班上加油而去看比赛的,这是集体荣誉感的体现。如果这个阶段的教学刚好是篮球的话,学生对于篮球的学习积极性相对要高得多,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知识,不论是教学组织还是教学效果都非常好。
2.多开展小型竟技比赛
结合学生好胜心的特点,开展灵活多样的体育竞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到班级体育活动中来。如开展班级间的接力赛跑、乒乓球对抗赛、拔河比赛、篮球比赛等。这些活动参赛面广,同时容易将个人的努力与集体的荣誉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学生在好胜心和荣誉感的驱使下,参与到活动中来,以调动其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最终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四、结语
一、晨间锻炼的现状分析――照本宣科,流于形式。
晨间锻炼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基本内容之一,纵观我园晨间锻炼活动开展的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1 活动内容上常常强调动作的学习、技能的提高,而忽视了幼儿玩的天性和兴趣的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性和兴趣点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表现。
2 活动组织形式上大部分缺乏创新性、多样性,对于“一物多玩”的创新意识培养远远不够,而表现为放羊式活动多,有明确活动目的的活动少。
3 指导方法上教师规定多,幼儿模仿性学习行为多,在活动中一刀切的灌输方法用的比较多,而幼儿自主性学习行为却很少。
4 认识功能上有的教师过分强调兴趣而不注重体育活动的作用,对于幼儿运动量的调控存在随意性。
教师对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有的认为户外体育活动的场地大,教师不好组织;有的认为体育活动容易出安全事故,还是少开展为宜。由此可见,幼儿园晨间锻炼活动常常流于形式,而真正的实际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却得不到保证。因此,不论是指导教师正确理解、实施新《纲要》提出的幼儿园任务,还是正确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内容与时间,我们都应将晨间锻炼活动放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位置。
二、晨间锻炼的实践研究――组织研讨,善于反思。
针对以上现象,我园在学期初就针对晨间锻炼活动展开了一系列的观摩与研讨,发挥老教师经验丰富、示范引领作用,让青年教师观摩学习;发挥青年教师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的作用,让老教师评价,真正做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作用。如一老一新两名教师设计的两个晨间锻炼活动:《小老鼠运粮食》和《小小足球》中,我园全体教师参加了观摩学习,并及时展开了讨论,反馈了有效的活动评价。教师们从活动设计、活动的目标、活动的组织形式、活动的效果以及幼儿的参与、教师的指导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了剖析和反思。
讨论一: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老师的组织形式、体育游戏的器材没有更新或增添,就不能很好的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实践中也发现,一成不变的东西会令人生厌,只有在实践中创新,才会吸引幼儿,从而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教师要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积主动的参与才能很好地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对比朱老师和潘老师的组织形式,相对《小老鼠运粮食》的游戏兴趣要高,但还可增加新玩法,第二次比赛也可提出新要求;如果潘老师能用小椅子拉线创设“树林”情景,也会吸引幼儿。
2 加强运动运动密度和强度。两组游戏的运动密度和强度不够,如《小老鼠运粮食》的游戏流程为:讲解后个别示范――两组比赛两次,中间应该增加幼儿鱼贯练习的过程,尽量减少等待。
3 教师具有较强的保育意识。如及时为幼儿脱衣服、擦汗塞毛巾等。潘老师的活动投入度不够,要做到照顾到个别的运球技能练习,又能兼顾全体。
讨论二:
要注意教师在游戏前应集合幼儿,对游戏进行规则介绍及注意事项的了解,还应注重孩子的活动准备和活动后的放松活动。(在《小老鼠运粮食》中应着重对手部的放松,在《小小足球》中应有脚腿的放松等。)
1 标记的有效利用。在《小小足球》的游戏主要是复习脚背内侧、外侧的踢球,但在活动中幼儿不能有针对性的练习,建议给每个幼儿的脚背内外侧贴上明显的标记(贴纸),既可以帮助幼儿巩固脚部位置,也可以提高幼儿的游戏兴趣。
2 关注个体差异。在《小老鼠运粮食》的游戏中,双脚跳已是复习内容,建议:“草盖头”障碍可有高低设置,便于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进行双脚跳,让水平高低的幼儿各有选择,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幼儿,能力高的不断挑战自己,能力差的增强自信。另外,在游戏中的垫子、草盖头、沙包的距离对于中班幼儿来说距离近了些,再调整,更利于幼儿在爬、跳、跑的动作之间的缓冲,达到游戏的最佳效果。
讨论三:
1 场地:教师充分考虑了场地的安全性、大小、活动安排等,让他真正成为孩子的锻炼场。
2 器材:活动中,教师运用一些民间材料及代表我园特色的足球为游戏材料,安全性高、实用性强。
3 问题情境:在活动时,教师设置了一些简单的问题情境,让幼儿带着任务去活动,增强了活动的挑战,让晨间锻炼更有趣味性,更赋予竞争性。
4 观察:教师的观察指导是调控晨间锻炼活动的良好方式,教师在晨间锻炼活动中充当了指导者、参与者,在关注大部分幼儿的同时兼顾了个别幼儿。保育员也配合得当,关注了幼儿的保健,在教师讲评时也积的给予帮助。
总之,在一次次的研讨中,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出有效的评价,同时也给自己在以后活动中关于如何开展晨间锻炼活动拓宽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我园采取诸如这样的研讨与反思活动随机开展与按计划开展相结合,大大提高了教师们的反思与总结能力。通过相互学习、相互点评使教师在思考、研讨的氛围中寻找到了新的策略,从而把幼儿晨间锻炼活动真正落到实处,最终真正促进幼儿的全方面发展。
三、晨间锻炼的对策研究――切实可行,全面有效。
㈠注重策略研究,科学合理开展晨间锻炼活动。
1 把握全面协调策略
如今我园在开展幼儿晨间锻炼活动中,教师特别注意幼儿身体、心理的全面培养与锻炼,使幼儿的各个器官、系统机能协调发展、共同提高,最终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形成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2 抓住趣味性策略
晨间锻炼活动中我们重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增强幼儿主体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在自由、自愿、自主的活动中幼儿兴趣盎然,能热情地、创造地进行各种活动,并会自主地探索和思考,创造性地玩。在玩中学,在玩中乐。
3 坚持面向全体性策略
通过科学的途径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和谐地发展。并针对幼儿的个性差异,通过一定的培养和训练,让幼儿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
4 挖掘游戏化策略
教师们将晨间锻炼活动内容渗透于游戏中,适当创设一定的情境,使活动过程变得愉快、有趣、轻松,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以帮助幼儿身心两方面都获得发展。
5 突出创新性策略
在开展活动别注意推陈出新,为让幼儿探索多种玩法,激发幼儿积思考,拓展探究空间,我们在研制中注意挖掘材料的多用性,使活动器械能体现一物多玩,变形重组。
6 优化指导性策略
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性与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发挥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在幼儿晨间锻炼活动中,我们采用开放式的指导方
式,针对活动的不同环节、不同幼儿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使幼儿获得充分的发展。
(二)巧用乡土资源,因地制宜丰富展间体锻活动。
活动器材可以引发幼儿进行活动的愿望,并产生积的活动行为,器材引起的活动方法越多,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和积性越高,得到的锻炼也就越全面。因此,活动器材的投放是展间锻炼活动最为基础的一节,也是至关重要的一节。它直接影响到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性以及活动的质量。
1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村用具和社区资源,为幼儿选择合适的体育器材。由于我园地处乡镇,为此广大教师深入挖掘农村生活体育材料,有利结合家长、社区资源,为幼儿提供一些蛇皮袋、草盖头、竹梯、担绳等体育器材,深受幼儿喜爱。
2 探索创新,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玩法。我园教师心灵手巧,自主创新,把一件件体积大、重的器材变得精巧又轻便,适合每个幼儿参与活动。
3 自力更生,制作既节约又环保型的体育器材,保证幼儿参加活动的安全和卫生。我园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又考虑到环保的重要性,教师们自力更生,运用幼儿吃过的牛奶箱子、牛奶袋、牛奶盒、各式布条、饮料瓶、纸巾盒等等废旧材料为幼儿制作形式多样,又好玩又环保的体育器材。
(三)创设良好环境,潜移默化优化晨间锻炼活动。
新《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体能发展。幼儿园的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要有利于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的相互作用。
1 创设良好的户外活动环境
晨间锻炼活动的活动区在空间上相对隔离又相互沟通,将活动区环境作为一种动态系统,充分发挥起促进幼儿体能发展的影响作用,以及对幼儿活动的优化作用。我们发挥最大的能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户外活动环境,努力使我园成为幼儿活动的乐园。
2 创设愉悦的幼儿心理环境
我们为幼儿创设一定的心理环境来影响幼儿情绪情感、态度倾向、行为方式等,对幼儿的体能发展发挥作用。即有计划的逐步提供或更换、增减材料,调整各类游戏活动及其设置关系,注意环境的开放性及其动态效能的发挥,材料的提供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性别特点、个体差异,并与其生活经验相适应。积创设愉悦的心理氛围,促使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远程教育,它有别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封闭教育、经院教育”的特点,自我负责学习过程的管理。允许师生在时空上的准永久性分离,在这种形式下,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如果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指导学生学习是电大公共英语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这种模式将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成为远程教育的核心理念。远程教育是电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也对电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提供了及时的外部支持。为此,本文结合电大公共英语的学习,分析在此种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缺失的表现与原因,探讨在远程英语教育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1远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学习动机多种多样,有浮躁心理
与在传统学校中学习的单纯目标不同,参与电大远程教育学习的学员文化水平、年龄、职业、兴趣爱好和心理素质等个体差异很大。部分学生只是为了混个文凭提高学历层次,学习动机有很强的功利性,存在相当浮躁的心理。学习动机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必然会妨碍和放松自主学习的实施。经过调查研究发现,30%的学生承认他们最真实的学习动机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英语是出于“喜欢和爱好”、“便于专业研究”的只占15%左右。虽然有55%的学生把学习英语以“提高素质”为动机,但当问及“英语学习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时,36%的学生认为是“基础差、学习信心不足”,27%的学生认为是“学习时间紧张”,26%的学生认为是“缺少及时解决问题的途径”等。多数学生总是寻找各种主客观原因来解释,而不是从自己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找原因,总是希望能以轻易地获得成功。
1.2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选择和运用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方法是自主学习能力的一部分,学习方法的形成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电大学生由于习惯了传统教学中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对于进入远程教育模式后,缺乏在远程教育模式下进行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以至于在学习心理和行为方面不能适应自主学习的进行。经调查,只有8%的学生能经常进行自觉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定期进行单元复习。绝大多数人只是有时能够进行自觉地预习、复习等。还有的学生是不会使用各种学习方法,处于被动或“机械”地状态。在回答“课文中出现的生词,你是怎样处理的”这个问题时,只有35%的学生会“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测”,而39%的学生的反应是“马上查金山词霸”,还有14%的学生是“跳过这个生词,懒得去查”。这样既影响阅读效果,又达不到提高阅读水平的目的。
1.3缺乏学习计划或没有严格执行既定学习计划
在对学生的日常英语自主学习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调查后,我们发现,65%的学生习惯跟着老师面授辅导的教学进度学习,自己没有制定适合自己的有针对性的和系统的个性化学习计划。再加上日常工作或生活事务的影响,往往随机性的进行学习,学到哪里算哪里,而不是按计划进行。18%的学生虽然有计划,但实际上并没有按照计划执行。真正做好每日计划并每日事情每日毕的学生几乎没有。正是由于缺少学习的计划,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大多数学员除了完成面授辅导老师布置的作业,预习课文和背诵单词等之外,并不知晓英语到底到掌握到什么程度,要了解什么,该怎样学等等。这样也提不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形式,老师催一下就做,没有人催就得过且过。调查发现,25%的学生不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27%的学生不能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2远程英语教育中学习能力的培养
2.1确定正确的学习目标
在远程教学中,老师首先应该加强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的目的性教育,将其化成自己的内在动力。同时要指导学员根据自身的英语基础、能力水平及未来发展的需要等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自主学习的核心构成成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起着参照点的作用,学生正是在既定正确学习目标的引导下,才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人的学习以自主学习的潜能发挥为基础,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自主地选择和确立学习的方向和目标,通过努力亲身体验学习成果,会有较好的学习效果。
2.2完善学习服务系统,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
远程教育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最大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要积极采用现代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手段为电大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课程资源、多媒体课件等多种表现形式的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利用多种渠道和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和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完成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质量。电大学生则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文字教材、视频、CAI课件等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通过集中面授、函授辅导、网络教学、网上辅导答疑、电话等各种教学手段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支持。此外,还可以较大范围地组织学生举办英语角、英美文化讲座、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比赛、电影对白配音、英语诗歌朗育、英语电影视频欣赏等丰富有趣的课外语言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课内、课外知识,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意识。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外语的自主性,提高对外语的爱好,提升学习英语的学习动机。
2.3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电大学生在学习任务开始之前,最重要的是通过分析自己的学习任务和认知特点,制定学习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计划。比如,每天什么时间听课能不受干扰,多长时间做阶段性的总复习一次。如果学习计划有针对性且目标明确,学生就会督促自己通过努力来获取成功,也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在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时也可请老师帮助自己选择合适的计划。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要清楚英语虽然不是自己的专业,但是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课,是必须掌握的人生技能。要了解它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通过学习过程和语言的积累,经过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最终达到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2.4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为了有效地学习而采取的行动和步骤。它是获得有效的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英语学习,需要勤学苦练,但是也要讲求方法。方法不对,往往事倍功半,导致形成英语难学的概念,学习效率也不高。最好和最有效的学习不是学习静止的知识,而是学会如何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主动的、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要对外部的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构建成自己的知识。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对新的信息吸收进来建构自己的理解,原有的知识又因为有新的经验进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不是简单的积累信息,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老知识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是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和转换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特别是对于现代远程教育这种区别于传统教育环境的学习方式。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在目前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或不知道如何学的现状下,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时,更应该注重指导学生怎样去学习,怎样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只有把学习方法的指导落到实处,教会学生掌握和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会收到实际的学习效果,学生才能学会学习,更好的受益于远程教育这种教育方式。
2.5组织小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自主并不表示学生完全独立和放任自流。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过程中,教师尤其注意发挥组织和协调作用,多渠道地主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包括网上活动和网下活动两方面。虽然在参与远程教育的学生分布在各地,但是通过网上活动可以形成一虚拟的团队。网上活动主要通过在远程教育的网站上进行。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可发帖子到论坛主题帖下。如果不是特别疑难的问题,老师并不要急于回复,而是由其他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尝试解答。等学生回帖有一定数量后,再由相关教师做出最后解答和点评。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并加深对所问知识点的理解。网下活动,是指小组成员根据地理位置的远近,组成各个小组,然后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英语沙龙聚会。也方便了平时不经常见面的小组内的同学能够在面授课堂之外还能在网下接触。居住条件好的同学,靠近公园或靠近社会活动中心,充分利用早晨或晚间的空闲,在小范围内组成自己的“英语沙龙”,形成宽松、融洽、愉快、自主的英语学习环境。对于听、说两项的训练也弥补了网上教育的不足。
2.6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自我监控学习质量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通过在学习过进行的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反思性的活动,提高了自己的元认知水平,实现了学习的自我调控。这样才能促进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更好地建构知识体系。自我监控是个体对自身行为某些方面的有意识的关注。经研究,自我监控能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课堂表现。当学生进行自我监控时,他们会运用复述和记忆、自我评价、环境营造、复习先前的试题和作业等方法,自主学习方法的次数会明显增加。远程教育学生都不在老师眼前,可能在家中或其它不是很安静的场所,周围会有很多干扰,不如教室里的学习氛围浓厚。这时,自我监控就显得尤其重要了。自我监控是指在自主学习环境中,学生为保证学习任务的达成,提高学习效果,达到自定学习目标,在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中,随时检查自己的学习计划和任务执行情况。检查时间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学习进度是否按照计划进行,及时对最佳的认知活动做出分析和评价,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思路、改变学习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电大学生进行自我监控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在学习活动完后一项后,填写自我记录表和清单。学生通过记录表来监控和记录自己的学习情况。
关键词:初中学生 体育锻炼 生理特点
生理,是指有机体生命活动和体内器官的机能。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时期,生长发育速度快,骨骼富有弹性,肌肉力量较弱,容易疲劳;心、肺功能有所增强,但机能水平远不及成人;神经活动过程不稳定,兴奋过程占优势,活泼好动。依据其生理特点,要使学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就应当有规律,有目的地进行体育锻炼。然而,大多数初中学生只把心思用在文化主科上,并未体验到体育锻炼对其自身成长的重要性和参加体育锻炼的必要性。
1. 运动系统的特点与体育锻炼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经常而科学地参加体育锻炼,能强化骨的结构,提高骨的性能;使肌肉强健发达,收缩有力;增强关节的牢固性和提高关节的柔韧性。初中生的骨骼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软骨组织较多,骨细胞水分和有机物较多,无机盐较少。因此初中生的骨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骨折,但坚固性差,承受压力和张力的能力不如成人,容易发生弯曲或变形。各关节的关节面差度较大,关节软骨也较厚,加之关节囊、关节内外韧带较松驰、薄弱、伸展性大,关节周围的肌肉细长而薄弱,使其关节的灵活性、柔韧性都比较好,但稳固性比较差。
初中学生的肌肉还处于纵向生长期,肌肉的生长发育速度不如骨骼快,肌肉中的水分较多,而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类又较少,肌纤维较细,肌肉富有弹性,但力量较弱,耐力较差,容易疲劳。肌肉发展的速度也不平衡,大肌群发育比小肌群快,上肢肌发育比下肢肌快。
根据其特点,在教学和训练时,为使学生正常地生长发育,防止脊柱、胸廓、骨盆及下肢变形,除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培养正确的姿势外,教师还应在体育教学中注意培养他们正确的站、立、跑的姿势。当发现身体姿势不正或存在某种发育缺陷时,教师应及时在体育教学中增加矫正姿势和克服缺陷的练习。教师应注重身体各部分的全面锻炼,增加非对称性用力项目和长时间固定姿势项目的代偿性锻炼措施。
由于初中学生脊柱生理弯曲较,缓冲能力差,不宜长时间在坚硬的(如水泥、沥青)地面上反复进行跑、跳练习。这样会使下肢骨的骨化点受到过大和频繁刺激,引起过早骨化或骺软骨的损伤,从而影响骨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还要避免过多地从高处向地面跳下的练习,防止发育中的骨盆变形。由于肌肉生长速度和肌肉力量增长速度都比较缓慢,这一时期不宜过早从事力量性练习。体育教师可采用一些抗阻力和较轻的负重练习来发展肌肉力量。
初中学生关节活动幅度大,柔韧性好,比较适宜进行柔韧性练习,教师在发展柔韧性训练时,应避免使用长时间被动用力搬、压,否则容易造成关节、韧带损伤和骨的病变。比如在体操、武术教学中,倘若不注意发展腰背肌和腹肌的力量,单纯过多地进行脊柱过伸等静止练习去发展腰部的柔韧性,会引起椎体的骺软骨损伤。在篮球、排球教学中,如不注重发展股四头肌力量,过多地练习膝关节半蹲位发力动作,使髋骨与股骨下端经常发生磨擦、撞击,则易引起股骨下端骺软骨的损伤,以及髌骨软骨损伤。总之,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在发展关节柔韧性的同时,应注意发展关节周围的力量,以防止骺软骨病及关节损伤。
2. 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特点与体育锻炼
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系统,也是人体内最晚成熟的一个系统。它的功能是决定人体运动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心血管系统是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能够改善心脏、血管结构,提高心脏、血管机能。
初中生的心脏、血管正处于发育之中,与成人相比,心脏的心肌纤维短而细,弹性纤维分布较少,心脏瓣膜发育还不完善,心脏的容积重量都比,心脏收缩力较弱,心脏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比成人少。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比成人快,心输出量的绝对值小于成人,但相对值较大。运动时主要靠加快心率来增大心输出量。
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的。通过体育锻炼能促进和改善呼吸系统结构,提高呼吸机能。初中生的胸廓也比较小,呼吸肌力量比较弱,呼吸表浅;但由于新陈代谢旺盛,对氧气的需要量相对较多;再加之呼吸中枢兴奋性较高,呼吸频率较成人快。初中学生有效肺泡的数目少于成人,肺泡壁的弹性、呼吸运动幅度较小,又受到胸廓狭小的限制,使得肺活量小于成人。
初中学生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虽然与他们发育水平相适应,但在剧烈运动中最大吸氧量和负债能力都小于成人。因此在教学和训练中,要合理安排运动量,练习时间不宜过长,长时间紧张的运动、负荷过大的力量性练习以及消耗过大的耐力性练习不宜过多采用。虽然初中学生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逐渐接近于成人,可以承受较大的运动量训练,但要遵循循序渐进和个别对待的原则。尤其是个子比较高的人,心脏负担相对较大,在安排运动量时要特别注意。另外,尽量少做屏气、倒立、背桥等动作,否则会在不同程度上加重心脏的负担。
3. 神经系统的特点与体育锻炼
神经系统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系统,在机体各器官系统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它由中枢神经(脑、脊髓)和周围神经两部分组成。通过体育锻炼能够使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得到改善和提高。
初中学生这一时期常常带有儿童时期的特点,这主要是由神经系统活动不稳定引起的。在兴奋和抑制的相互关系上,兴奋过程占优势,但易扩散,在日常生活和体育锻炼中表现得活泼好动,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够持久;模仿性强,学会动作容易,但也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多余动作。因此在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上都比较差,掌握复杂精细动作较困难。
根据其特点,在教学时安排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应生动活泼、多样化,避免枯燥单一。(比如在活动过程中穿插安排游戏或小型比赛)应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和简单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示范,以及模仿性练习,以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但这一年龄阶段神经系统还未趋于完善,分析、综合能力较差,同时小肌肉群发育也较迟,此时不宜要求他们做过于复杂、精细的动作。
青春发育期因内分泌腺活动的改变,使女生的神经系统稳定性受到影响,协调性下降。对于她们应适当减少需要较高平衡、协调能力的动作,以利于保护她们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但这一时期的男生则表现出好性强,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除加强保护帮助外,还应加强预防运动损伤的教育,并进行有关保护、帮助和自我保护等知识、技能的教育和培养。
结论
人人都要经历青春发育时期,而初中学生又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初、中阶段。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了解学生身体素质,掌握其生理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使学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身体,用科学的锻炼方法指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从而达到育德益智、强身健体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体育[M].人民出版社,2000.
在体育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认识
长期以来,许多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有的甚至弃之不顾。其实不然,如果没有端正的锻炼态度,又没有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相反,学生对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与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二、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二是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习惯。其中,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只有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称得上良好的锻炼习惯。
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知识可在健康教育课中传授。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
2.加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必须努力尽可能坚强地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但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最重要的还是正当行为的不断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教师还应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3.培养训练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应与端正态度、激发兴趣相结合。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同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锻炼态度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浓,必然催化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形成。而有了良好锻炼习惯的学生,其锻炼态度自然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自然愈浓,锻炼效果也会得到显著提高。因此,好的锻炼态度和方法都要将它化为习惯,只有形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方法才能随时表现与应用,好象出于本能,受益于终身。
三、把握形成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两个因素
关键词:体育舞蹈;锻炼价值;健身运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010-01
一、体育舞蹈发展慨况
体育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好几百年的复杂演变过程。早在14、15世纪体育舞蹈就在意大利产生了,16世纪末传到中国,如舞厅舞;古代社交舞或称宫廷舞。19世纪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1924年英国皇家舞蹈教师会同各国舞蹈专家,首先对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舞的步划和舞姿进行了,规范,制定了比赛规则。1925年以后把以上4种舞蹈进一步规范并推广到世界各地,结果深受欢迎并竞相效仿。一种国际性标准交谊舞随之产生,由于它是竞技舞,是在体育场地内比赛或表演,所以有体育舞蹈之称。1947年在柏林举行了首届世界交谊舞锦标赛。1950年世界舞蹈组织举办了世界性比赛,并形成了现代舞5项、拉丁舞5项,同时还改进和完善了比赛形式、评审标准、评分方法,以及评委资格、选手条件等有关内容,使比赛更加规范化。目前已经举办过40多届世界性大赛,并成立了有29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国际体育舞蹈联合会。
二、体育舞蹈的特点
1.内容丰富、舞种繁多
体育舞蹈是一项很有锻炼价值的健身运动,内容丰富,风格各异。这项运动的特点是新颖、欢快。具有很强的韵律感和节奏感,适宜不同年龄的人参加。体育舞蹈又称国际标准舞,分为现代舞和拉丁舞两大项。现代舞包括:华尔兹、探戈、狐步、维也纳华尔兹;拉丁舞包括:伦巴、恰恰恰、桑巴、斗牛和牛仔舞。现代舞舞姿优美、端正、高雅,舞步飘逸潇洒;拉丁舞热情奔放,欢快活泼,舞步轻盈,灵活多变。这些舞蹈、风格各异、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便于广泛的开展,是最好的室内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形式。对许多人而言,是一种业余爱好、一种娱乐、一种社交活动,更是一种愉快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锻炼方式。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年龄、性别、身体条件训练水平的人,都能达到自娱自乐、陶冶情操、抒感、消除疲劳、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2.能全面地、有重点地锻炼身体
合理地选择舞种与内容,坚持经常锻炼,就能全面地增强各运动器官、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人体的全面发展。此外,还能增进人体健康美,朔造形体美和陶冶心灵美。
3.能培养人的艺术修养
现代交际舞是融舞蹈、音乐和体育于一体的时空艺术。现代交际舞每个舞种都有其风格特点。以国际标准舞为例:现代舞,从总体上讲,舞姿优美,轻柔飘逸,舞步流畅,气质高雅,节奏起伏,动作规范性强,一派绅士风度;拉丁舞,从总体上讲,音乐节奏热烈欢快,动作激情奔放,舞蹈动作技巧性强,节奏感强,能培养人的节奏感、韵律感和审美感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感受力。
三、体育舞蹈的健身价值
早在70年代初,国外一些学者就对国际标准舞进行了生理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对人体能量代谢、能量消耗和心率变化等生理指标做了测定,并和其他运动项目同类指标做了对比,从中可以看出国际标准舞对人的锻炼价值。
1.能量代谢率
体育舞蹈能量代谢率:伦巴舞,4.6;牛仔舞,5.2;狐步舞,6.5;华尔兹和探戈,7,57;快步舞,11.08;恰恰舞,11.50;其他运动项目代谢率:如广播操,5.0;网球,7.3;羽毛球,8.0;马拉松,14.4;自由泳,16.9。
将各项运动数值相较,可以看出国际标准舞的代谢率并不低:伦巴和牛仔舞接近或高于广播操;狐步舞接近网球;华尔兹和探戈舞高于网球而接近羽毛球;恰恰和快步舞接近马拉松。
2.能量消耗
一些学者使用米迦勒热量计,通过间接热量法对国际标准舞和其他运动项目做了能量消耗值测定,其结果是:伦巴舞,29310焦耳分;华尔兹,23860焦耳/分;狐步舞,22940焦耳/分。跳这些舞种的能量消耗值是在22940~29310焦耳/分之间,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较,高于自行车(每小时2,25千米);接近网球29730焦耳/分。
应该说明的是:一般来讲男女之间能量消耗值,从消耗值看男子大于女子,但如果按平均每千克体重的能量消耗比较,实际上男女之间并无多大差别。
3.心率变化
有学者在测定国际标准舞比赛运动员心率时,发现不同的舞种心率变化亦不一样。将国际标准舞心率指标与其他运动项目做一比较,快步舞和恰恰舞与篮球移动和曲棍球同为一组(170次/分以上为大强度);华尔兹和探戈舞与网球、排球、羽毛球同为一组(120~170次/分为中强度);伦巴舞与高尔夫和地滚球为一组(120次/分以下为小强度)。可以明显看出,国际标准舞心率指标一点也不逊色于其他运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