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土保持方案范文

水土保持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土保持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水土保持方案

第1篇:水土保持方案范文

(宣汉县白岩滩水库工程管理中心,四川 达州 636165)

【摘要】阐述了水土保持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以白岩滩水库的水土保持工程为例,分析了当地的水土流失现状,结合该情况,以国家相关水土保持的设计标准和规范为依据,提出了水库的水土保持实施措施和监测机制。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前期的分析数据较为客观,故该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能够按照既定目标开展并能够达到预期目的。

关键词 水土保持;水土流失;措施

Discussion on the Desig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Bai Yantan Reservoir

DING Yi-li

(Xuanhan County in Bai Yantan Reservoir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enter, Dazhou Sichuan 636165,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ignificanc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maintain soil white Yantan reservoir project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oil and water loss in the local, combined with the case, according to design of the standard nat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standard as the basis, put forward measures for implementation and monitoring mechanism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alysis of the feasibility study, the preliminary data objectively, so the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of the project can be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stablished goals and to achieve the desired objective.

【Key words】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oil erosion; Measures

0引言

水土保持[1],是防止水土流失,使得丘陵、荒漠等地区的水土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的综合性工程。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目前,我国的水土流失现象还比较严重。据统计[2],全国土壤侵蚀面积约为49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一半。造成的危害主要有:(1)破坏土地;(2)降低土壤能力,加剧干旱程度;(3)抬高河床,洪涝灾害加剧;(4)堵塞湖泊,影响水力资源的开发。因此,采取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对于改善水土流失的问题,显得十分必要。1980年至今,我国在水土保持工作上面,逐年加大力度,在退耕还林、生态环境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水土保持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程,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四川省宣汉县白岩滩水库为例,分析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数据,提出了水土保持设计方案

1白岩滩水库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通过对白岩滩水库所在地-达州市宣汉县的水土流失情况调查显示,水库工程项目建设区总面积为311hm2,项目位于各枢纽建筑物及施工临时设施占地布置在乱石滩河段两岸阶地上,主要的占地类型为林地、荒草地和滩地。故该区域的地势较为平缓,工程区水土流失形式以水力侵蚀为主,中强度侵蚀,侵蚀的类型包含面蚀、细沟侵蚀等。工程各建筑物占地范围属于宣汉县中部中、低山中度、强度流失区,区域内容许土壤侵蚀模数为500t/km2·a。当地各种程度流失的比例如图1所示。

2水土保持措施的探讨

结合上述当地水土流失的特点,在水土保持措施的选择中。拟根据不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特点和水土流失状况,确定各分区的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和措施配置。结合本工程区自然环境、工程施工建设及运行特点,水土保持方案措施布局采取永久措施和临时措施相结合、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对工程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进行综合防治。

2.1总体方案的布局

水土流失的防治方案,首先得进行总体布局。对于该项目水土流失的总体防治措施而言,首先,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特点[3],对其进行主体分区处理;然后,再结合各自的分区特点,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其主要区域的划分,如图2所示。

完成主要区域的分类之后,下一步进行的操作环节为:(1)针对每个主体区域,需再进一步地完成防治区域细化工作。例如,对于水库枢纽工程而言,可以分为永久占地区、施工临时占地区等。而永久占地区又包含水库淹没区、枢纽工程坝区等;(2)对若干已经划分好的小区域,逐项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如:对水库淹没区,采取库底清理;枢纽工程坝区,采取坡面绿化以及修建排水沟等措施。

2.2边坡稳定计算方法

针对防治分区措施的典型设计较多,主要包括:永久建筑物的下边坡临时防护措施、施工临时设施区的复耕措施以及施工公路的临时防护措施等。限于篇幅,本文仅以渣场区的稳定性为例进行说明。本工程枢纽区共规划6个堆渣场,渠道规划56个堆渣场,总占地面积34.74hm2,挡土墙抗滑、抗倾以及对渣场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等部分参数如表1所示。

堆渣体边坡主要为大块体,渣体透水性好,颗粒间无凝聚力,边坡滑动基本为直线。从坡面上任取一微分体进行稳定分析,假设微分重W,则其滑动力计算表达式[3]为:

3水土监测机制的实施

为保证白岩滩水库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效果。需要对整个流程进行监测,其监测周期为3年,即覆含整个工程建设期。监测时间段包含:项目前期监测、施工期监测以及运行初期监测。采取的监测方法有:实地植被情况调查、设置监测站监测降雨量、植被覆盖量以及施工定位监测等。根据监测数据,即可分析该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以施工前期为例,具体监测过程及内容,如表2所示。

4结论

通过分析白岩滩水库的水土流失情况,对该项目提出了水土保持的具体措施。由于工程是以调研的水土分析数据为依据,因此可以知道,该项目没有水土保持的制约要素存在,即各项措施的采取是合理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客观的,能够进行下一步各项工作的开展环节。未来的研究中,主要侧重于各个环节的实施和效果监测,以确保工程设计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岩,王治国,孙保平,等.中国水土保持区域方案初步研究[J].地理学报,2013,3(68):307-317.

[2]郭索彦,李智广.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5(7):19-24.

[3]李锐,杨勤科,赵永安,等.中国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J].水土保持通报,1998,5:41-44.

第2篇:水土保持方案范文

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机构能力建设

县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要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职能,充实配备与执法任务相适应的专职监督管理人员,定期参加监督执法培训和考核;改善现有办公场所条件,在20xx年前配齐与管理工作相适应的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全站仪、录音设备、GPS等办公设备,在监督执法时由县水务部门保障用车;建立健全稳定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经费渠道,保证监督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确保监督检查、案件查处公正、公平;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数据库和标准规范的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监督检查、验收及案件查处等相关档案资料,达到查阅方便,统计准确,操作规范的要求。

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

1、方案审批规范。建立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流程图,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水土保持方案的受理、审查、批复、送达等工作,坚决杜绝逾期审批、越权审批、“人情”审批和“吃拿卡要”等现象。

2、监督检查规范。县水务部门每年至少对本级及上级审批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进行2次以上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的生产建设项目单位要给予批评、通报和曝光,并依法进行处理。

3、设施验收规范。实行水土保持验收许可制度,严格按照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程序、标准进行验收,做到档案齐全、程序规范,杜绝逾期验收、越权验收和故意刁难建设单位等现象。

4、规费征收使用规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征收程序、标准、方式和使用管理规范,公开透明,坚决杜绝擅自降低标准或超标准征收现象;征收的费用主要用于水土保持勘测、规划、宣传、培训、差旅补助、奖励和监测仪器设备及交通工具的购置、维修。除生产建设单位无力治理的,不得违规征收水土流失防治费。

5、案件查处规范。立案查处水土保持违法违规案件,做到依据充分,执法身份、取证方式和程序合法,法律适用正确,文书规范。

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制度建设

1、督查制度。对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随时发现、随时检查、随时处理;深入监督检查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工程质量情况;建立并落实好水土保持违法违规案件的督办制度;全县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随时接受县人大及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2、报告制度。对于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的上报事项,做到及时准确上报;对于重大水土流失事件(一次水土流失1000立方米以上),县水务部门要在事件发生1周内正式向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特殊事件(一次水土流失10000立方米以上)随时报告。

3、管理制度。县水务部门设立水土保持专业技术评审小组,对从事水土保持方案评审、设施验收、技术咨询等技术支撑服务的工作人员制定规范化工作制度和廉政制度。实行严格的“进出”考核制度,依法约束执法人员行为,保证执法队伍纯洁。

4、社会监督制度。建立完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公示、公告制度,公告水土保持方案审批、验收等行政许可的依据、程序、条件、时限、内容和结果,公告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和其它重要事项,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设立举报电话、邮箱,规范举报的记录、接收、处理、协调、反馈等各环节工作。

进度安排

从20xx年到20xx年5月,分四个阶段,实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一是启动阶段(20xx年12月底前)

1、结合全县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细化监督管理能力建设的目标、任务、要求;

2、全面启动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各项工作。二是培训阶段(20xx年1月—6月)

1、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国家、省、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培训班,进行全面业务培训;

2、对照本次能力建设标准,完善配套规章体系,提高监督管理能力,明确监督管理规范化要求,健全监督管理工作制度。三是全面推进阶段(20xx年7月—20xx年8月)

1、依据能力建设要求和标准,对照《河北省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综合评价指标》查漏补缺,不断推进各项能力建设工作;

2、定期召开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情况汇报会,落实能力建设各项目标要求。各部门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共同搞好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工作。四是总结阶段(20xx年9月—20xx年5月)

1、20xx年9月—12月,完成能力建设县的总结和自验工作,迎接省水利厅的初验;

2、20xx年1月—5月,按照省水利厅的验收要求,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各项工作,迎接上级抽查复验。同时,向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总结报告,对事迹突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报省、市表彰。

保障措施

第3篇:水土保持方案范文

关键词:水库工程;水土流失;编制方案;投资估算

中图分类号:TV6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水库项目作为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担负着防洪、发电、灌溉和供水等重要任务,在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水库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弃土弃渣、填筑和开挖等施工活动容易加剧水土流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建设工程而产生的弃土弃渣达到96亿t、造成约为312万hm2的水土流失面积,并且水土流失量也达到了9亿t,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状况是十分严峻的。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技术指导文件,是预防水土流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因此,环境监管部门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质量,最大限度减缓工程建设中引起的新增水土流失。

1项目概况

某水库本工程是以灌溉、供水为主等综合效益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由枢纽工程区、施工生产生活区、道路工程区、料场区、渣场区、灌溉及人饮供水系统区和水库淹没区等组成。项目建设区占地面积96.32hm2,其中施工区面积52.82hm2,淹没区面积43.50hm2。

水库淹没总面积43.50hm2,水库淹没区列入项目建设占地,属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建设单位要做好库岸的防护工作,本项目不再对该区进行预测和布置措施。

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

2.1主体工程方案的制约因素分析与评价

从水土保持角度评价,首先坝址、料场、渣场附近没有易发泥石流,崩塌滑坡危险等不良地质环境;同时也无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点、生态脆弱区、重点试验区,没有占用全国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

2.2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分析与评价

通过对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的分析与评价来看:主体工程在此阶段只对建设区提出相应的水土保持要求,没有考虑具体的水土保持措施,因此本《方案》将结合现场实际调查结果,在分析预测各建设区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危害基础上,补充、完善项目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但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注意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因此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103.82hm2,其中项目工程建设区面积96.32hm2、直接影响区面积7.50hm2。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划分为6个一级区,包括枢纽工程区、施工生产生活区、道路工程区、料场区、渣场区和灌溉及人饮供水系统区以及相应的23个二级区。

4 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设计

4.1 大坝工程区

(1)工程措施:在放水隧洞出口开挖面上侧新增浆砌石排水沟拦截山体来水。

(2)植物措施: 在大坝周边混合栽植小叶女贞和小叶黄杨形成绿篱,栽植刺槐形成防护林,在开挖地表撒播三叶草和大翼豆混合草籽恢复植被。

(3)临时措施:新增编织袋装土临时拦挡、土工布的临时覆盖和临时排水沟的临时排水。

4.2 施工生产生活区

(1)工程措施:对施工结束后能恢复成耕地的临时占地进行土地整治,而材料加工场邻近河岸,设计浆砌石挡土墙对场地土石回填渣进行拦挡。

(2)植物措施:对施工结束后的临时占地种植绿肥植物进行恢复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绿肥植物选择撒播三叶草和大翼豆混合草籽。

(3)临时措施:新增编织袋装土临时拦挡、土工布的临时覆盖和临时排水沟的临时排水。

4.3 道路工程区

(1)工程措施:对施工结束后道路临时占地可进行植被恢复的区域进行土地整治,对易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边坡路段设计浆砌石挡土墙进行拦挡。

(2)植物措施:对施工结束后的道路临时占地考虑种植绿肥植物进行恢复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绿肥植物选择撒播三叶草和大翼豆混合草籽。

(3)临时措施:新增编织袋装土临时拦挡、土工布的临时覆盖和临时排水沟的临时排水。

4.4 灌溉渠系区

(1)植物措施:对渠系两侧空闲地考虑种植管理粗放、生长迅速的草种进行植被恢复,绿化植物选择撒播三叶草和大翼豆混合草籽。

(3)临时措施:新增编织袋装土临时拦挡、土工布的临时覆盖和临时排水沟的临时排水。

4.5 料场区

(1)工程措施:对施工结束后料场占地进行植被恢复的土地整治。

(2)植物措施: 对施工结束后形成的开采空地和剥离面采取乔木、攀援植物和撒草相结合的绿化方式,乔木选择刺槐,攀援植物选择爬山虎,撒草选择三叶草和大翼豆混合草籽。

(3)临时措施:新增土工布的临时覆盖和临时排水沟的临时排水。

4.6 渣场区

(1)工程措施:对弃渣结束后渣场占地进行的土地整治,同时在进行弃渣前修建排水沟排弃上游来水,修建挡渣墙拦挡弃渣。

(2)植物措施:对弃渣结束后渣体表面种植绿肥植物进行恢复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绿肥植物选择撒播三叶草和大翼豆混合草籽。

(3)临时措施:新增土工布的临时覆盖。

4.7 移民安置区

受主体设计报告设计深度的限制,该区主体设计只估算了相应投资,未对其进行具体的设计,需由具有相关资质的部门进行具体的设计和施工,因此方案只能定性的补充一些治理措施和估算相应水保投资以满足整个防治体系的要求, 为下阶段的设计和施工单位作为参考,具体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需根据下阶段设计进行针对性的布设。

4.8 水库淹没区

该区主体设计报告中由于侧重点不同, 只对淹没区的淹没人口、淹没专项设施进行统计。该区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大量水体的聚集,改变了岸坡的地质结构而诱发滑坡、崩塌等产生而造成,具有不确定性,方案不考虑具体治理措施,但由于该区属于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业主要不定期进行巡查,发现滑坡、崩塌等水土流失要及时治理。

5水土流失预测

经预测,本项目建设将扰动原地表面积52.82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52.82hm2。本项目施工准备期水土流失面积为10.6hm2,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总量为207.15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85.83t;施工期水土流失面积为48.94hm2,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总量为6903.73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5789.70t;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面积为14.49hm2,若未对工程水土流失进行治理,则在自然恢复期内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为387.89t,自然恢复期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73.81t;本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7498.77t,新增水土流失6149.33t。

主要的水土流失区域为大坝枢纽区、料场区、渣场、道路区、生产生活区和灌溉渠系区;主要的水土流失时段为施工期;水土流失危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为施工生产生活区、料场区、弃渣场区和道路工程区。

6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

本项目方案设计水平年时的目标值为试运行期目标值,方案确定的防治目标:拦渣率95%,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7%,林草植被恢复率99%,林草覆盖率27%。根据不同防治分区、不同措施种类的典型设计推算,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为:

1)枢纽工程防治区:①工程措施:综合护坡750m2、挡土墙105m、土地整治0.57hm2;②植物措施:狗牙根(黑麦草)0.57hm2;③临时措施:表土剥离3890m3,临时土袋拦挡690m、临时排水沟750m、沉沙池1座。

2)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①工程措施:土地整治1.13hm2;②植物措施:狗牙根(黑麦草)1.13hm2;③临时措施:表土剥离1130m3、临时土袋拦挡270m、临时排水沟420m、沉沙池2座。

3)道路工程防治区:①工程措施:综合护坡2130m2、挡土墙280m、排水沟320m、土地整治1.07hm2、沉沙池4座;②植物措施:种植金银花2222株、狗牙根(黑麦草)0.27hm2;③临时措施:表土剥离2883m3、临时土袋拦挡2883m。

4)料场防治区:①工程措施:土地整治3.54hm2;②植物措施:种植金银花7304株、狗牙根(黑麦草)0.22hm2;临时措施:表土剥离1300m3,临时土袋拦挡1300m。

5)渣场防治区:①工程措施:挡渣墙730m、截水沟1615m、土地整治5.26hm2、沉沙池5座;②植物措施:种植金银花5786株、刺槐14000株。

6)灌溉及人饮供水系统防治区:①工程措施:综合护坡27160m2、土地整治6.48hm2;②植物措施:种植金银花3960株、狗牙根(黑麦草)5.15hm2;③临时措施:表土剥离23570m3,临时土袋拦挡23570m。

7水土保持监测

根据项目防治责任范围、重点防治区域的划分和水土流失特征,确定该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地段为枢纽工程区、施工生产生活区、料场区、弃渣场区和道路工程区;灌溉及人饮供水系统区呈线性分布,范围大,作为一般监测地段进行巡查监测。

8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本项目水土保持总投资为796.89万元,其中主体工程已列入水土保持工程投资28.20万元,本方案新增水土保持投资768.69万元。水土保持总投资中,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投资770.48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26.41万元。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投资中,工程措施391.77万元,植物措施61.42万元,临时措施70.85万元,独立费用2012.82万元(其中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68.00万元,水土保持监理费15万元,水土保持监测费84.00万元),基本预备费43.61万元。本《方案》实施后,扰动土地整治率98.64%,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7.51%,土壤流失控制比1.27,拦渣率98%,林草植被恢复率99.32%,林草覆盖率35.46%,可以实现设计水平年的防治目标。

9结语

通过探讨水库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工作,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①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机构及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方案,以确保前期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质量;②在水库项目主体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应按设计同步开展挡土墙和截排水设施建设,并及时调运土石方,严禁乱堆乱弃;土石方集中开挖时期尽量避开雨季;③项目的建设应从水土保持角度出发,无限制工程建设的制约因素,确保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建设项目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第4篇:水土保持方案范文

关键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开发建设项目也日益增多,由此引发的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进行开发建设项目时,必须编制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性的水土保持方案,使建设单位的法律责任和义务落到实处,将水土流失防治纳入主体工程建设及年度计划,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充分发挥水土保持设施的作用,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控制,保证“三同时”的落实。

一、方案编制成果名称不规范

一些方案编制单位编制的成果名称五花八门,如在大纲编制中,有的叫水土保持方案工作大纲,有的叫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大纲,有的叫水土保持大纲;在方案编制中,有的叫水土保持方案初步设计,有的叫水土保持技术施工设计,有的叫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初步设计),有的叫水土保持方案可研报告等等。造成这方面问题的原因,一是方案编制人员对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学习不够,二是各行各业对前期工作的要求深度不一,以及水土保持方案对未建、 在建、已建项目的深度要求也不一样。根据水土保持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大纲编制阶段成果应该叫水土保持方案大纲,方案编制阶段的成果应该叫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其他提法都不规范。

二、水土流失预测方法和精度有待逐步完善与提高

在方案编制初期,有很多单位采用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进行水土流失预测。由于我国的地形地貌差异很大,在水土流失观测、实验、研究方法和代表性方面还难以满足土壤侵蚀预报方程的运用,特别是大范围的运用,方程中所需参数缺乏扎实的科学基础,因此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还经不起推敲,操作性比较差。

现在,一些方案编制单位采用类比法,用同类地区已有的水土流失资料推算项目建设前后的水土流失量,比较简单、务实。还有一些方案编制单位根据研究资料,采用流失系数法计算水土流失量,比较科学、准确,是可以满足要求的。如黄委会天水水保站根据研究成果, 提出干旱地区由于水土流失源存在方式不同,其破坏地表前和破坏地表后侵蚀模数的比例为1:1-1:4,以扰动地表为主时侵蚀模数变化比较小,以占压地表(堆放弃土弃渣)为主时侵蚀模数变化较大,由于受降雨条件的制约,该地区侵蚀模数在地貌破坏前后最大变幅只有4倍。

各方案编制单位和各地水土保持实验研究单位通过观测实验,都可得出本地区的地貌破坏前后土壤侵蚀变化关系,然后经全国汇总、修订、完善,就可以形成中国的水土流失预测技术手册。

三、方案编制内容的程式化

大部分编制单位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生搬硬套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照抄有关条文。一是编制单位为了节约开支,用项目所在县的有关数据表示项目区的基本情况,对工程项目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现状和水土流失现状不进行实地调查,因而在防治措施规划设计时,往往出现臆断或统一模式的规划设计,导致设计不合理。不同的设计原则,决定了施工工艺的不同和施工组织方式的不同,也决定了投资多少的不同。因此,编制方案的原则具体化了,才能真正对下一步的设计、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四、水土保持设施及其补偿费的确定

对水土流失补偿费问题,建设部门普遍持有异议。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出了防治费,怎么还交补偿费?我给他们解释说,比如把一个人的胳膊碰折了,肯定要出医疗费,但治疗期间,不能工作、不能生活自理,该不该给予补偿?听了这个解释,大家觉得理解了。这个问题解决后,另一个观点认为,水土保持设施的概念解释太含糊,收费标准的幅度太大,操作的随意性大。所以,这正是下一步法律法规修改完善的问题,对水土保持设施的解释应进一步明确和具体化,比如水土保持设施包括坝地、梯田、有埂坡地、坊、排水沟、竹节壕、水塘、蓄水池、水窖、沉沙凼、拦渣坝、挡土墙、护坡、人工林草、植物篱等,或者简称水土保持工程及原地貌植被。总之,只要法规有明确规定,概念清楚,标准合理,相信建设单位都会自觉执行,编入水土保持方案也不成问题。

五、防治责任范围不准确

一些方案把公路、 铁路建设项目征地以外的公路(20m)、铁路(100m)保护范围列入防治责任区,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其水土保持防治责任也不可能落实,因为这些区域是为了保护公路、铁路正常运行,禁止建设与其无关建筑物的保护范围,所有权不归建设部门,因此他们对该范围的水土流失不应承担防治责任。有的方案将水电工程的库区划为防治责任范围,存在防治责任范围扩大化的问题。有的方案把建设项目的责任范围重点放在主体工程上, 而忽略了取土场、附属设施、临时设施、临时公路等内容,造成防治内容漏项,防治责任范围缩小等问题。

六、水保方案的设计深度

目前国家把水土保持方案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一部分内容,而大多数环评报告只达到可行性研究阶段,环评中提出的防治策略都未落到实地,还不能直接用于实施。水保方案是要求在建设和生产中实施的方案,如果设计深度只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则难以实施。因此编制水保方案时要从总体方案和单项措施两方面区别考虑:

(1)定好方案总体设计和单项措施设计。水保方案的原则和目标、措施总体安排和布局等宏观性防治规划达到可行性研究水平即可。水保方案中沙及的主要防治工程如库坝、护坡、导流工程;林草及复垦工程等应达到初步设计水平。

第5篇:水土保持方案范文

关键词: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众所周知,公路建设具有线路长、跨度大、占地面积大和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在建设中的弃土弃渣、路基填筑与开挖等工程活动不仅会加剧水土流失,而且也会阻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水土保持方案作为开发项目的必备条件,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使公路沿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控,就必须做好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工作。本文就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土石方平衡、弃渣场选址及防护进行相关分析。

1 土石方平衡分析

实践表明,土石方量计算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水土流失预测、方案比选、占地面积计算、取弃料场设置、防治措施布设和水土保持投资等多个方面。但目前公路建设项目主体设计中有关土石方的工程量计算,普遍存在深度不够,考虑因素较少,缺乏统筹性。土石方统计仅考虑主线路基的工程量,未考虑路基与其他各项目之间土石方的相互利用,从而使得挖填平衡过于理想化,给水保方案编制过程中的土石方平衡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为此,水保方案编制人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土石方量换算

土石方平衡表包括挖填方总量、挖方量、填方量、利用方量、调出方量、调入方量、借方量、弃方量。通常公路建设项目的土石方量计算方法是:挖方按天然密实体积(以下简称“自然方”)计算,填方按压(夯)实后的体积(以下简称“实方”)计算,石方爆破按自然方计算,借方作填方时按实方计算,并称其为计价方;而水保监[2008]8号文要求各种土石方均应折算为自然方进行平衡。表1给出了土石方的松实系数。

表1 土石方松实系数

从上表得知,在进行土石方平衡计算时不应直接采取设计计算出的挖、填数量,必须全部折算成自然方,否则看数字是平衡,实际上相差很大。因此,在摘取主体设计资料中的土石方数据时,编制人员应了解其是否采用了计价方的规则进行计量,若不是则应换算成实际的土石方量。换算时,应按照上表1的换算系数进行换算。

1.2土石方量计算

1.2.1复核土石方量组成

公路项目土石方工程应由主线工程、桥涵工程、路线交叉工程、隧道工程、绿化工程、附属工程、施工生产区及生活区、施工便道、料渣区和渣场区组成,现有大部分水土保持方案在编制中只考虑主线工程的土石方量,存在缺项漏项,导致土石方计算不准确,因此在计算土石方时应根据各项目特点,仔细分析主体工程土石方量的组成,要复核是否每个部分的土石方量都计算到位,对于查实确有漏项的,应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土石方量的补充计算。

1.2.2明确不能忽视的几个数据

在水土保持方案审查过程中,经常会提出一些如剥离表土、钻渣、泥浆等问题,虽然其土石方量并不大,但也应该引起编制人员的足够重视,否则会影响整个报告书的质量。因此,建议在土石方平衡小节中,应结合工程实际,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从实际出发,明确表土剥离(包括水域淤泥清理)的范围、厚度、数量、堆放场地及其后期利用方向。

(2)明确桥梁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钻渣、泥浆数量及其后期处理方案。

(3)明确建筑物拆除所产生的建筑垃圾数量及处理方案。有关研究表明,沿线拆迁产生建筑拆除物的60%~80%为拆迁房屋的门、窗以及木材、完整的砖块、瓦片、钢筋、混凝土预制块等,这部分一般由附近村民回收综合利用;剩余废弃砖混、砂石土、瓦砾等建筑垃圾一般占总量的20%~40%,通常与工程其余弃渣一并处置或运至城市垃圾站处理。

(4)公路施工中,对天然路基不满足要求的,需要进行软基处理,若采用换填法将产生部分淤泥质软土,这部分土方应考虑其工程量及对应的处理方式。

1.3 完善土石方流向方案

在补充临时工程土石方量和复核主体工程土石方量的基础上,结合施工工序、现状地理情况等实际情况,分析土石方内部调运利用的可行性。 如将隧道弃渣或路基开挖余方调运至施工便道回填是不可操作的,因为施工便道在施工准备期就已经铺筑完成,其先于道路主体工程施工,施工时序无法衔接。方案编制人员应在充分了解了公路工程中各项工程之间的施工时序性,首先在施工时序可以衔接的工程之间进行土石方调配;其次通过在拟建道路沿线合理设置临时堆土场进行中转,完善土石方调配;再通过与周边工程协调,完善土石方调配;最后再考虑选择弃渣场处理多余土石方。水保方案报告书中应给出土石方平衡表及其流向框图。

表2土石方平衡表

2 弃渣场的选址和防护

2.1 弃渣场的选址

公路建设项目施工路线长, 弃渣场数量多, 建设单位常常为方便运输而就近选择弃渣场,作为水保方案编制人员,应对弃渣场场址进行实地勘察, 从水土保持角度上分析其是否满足相关要求, 筛选掉不合理的弃渣场。

选择场址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需考虑地质状况是否可行, 是否会因弃渣诱发各种地质灾害;2、尽量利用荒地, 少占用耕地;3、尽量选择山谷或凹地, 不得已情况下才考虑选择冲沟、河岸及河漫滩;4、场址选在山谷时, 以口小肚大的形状为最佳;场址选在河滩时, 应避开河岸的冲刷段。

图1某弃渣场平面图

2.2 弃渣场防护措施

弃渣场的防护措施主要有: 拦渣工程、护坡工程、防洪排水工程、临时防护工程等。根据先挡后弃原则, 渣场在堆渣前需先布置好挡拦措施。

(1)拦渣工程

根据弃渣堆放的位置与地形特点, 拦渣工程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①拦渣坝。在沟道中堆置弃渣的, 应修建拦渣坝。②挡渣墙。渣体易发生滑塌, 或堆渣在坡顶及坡面时, 应修建挡渣墙。③拦渣堤。弃渣堆置于沟道旁的, 应按防洪治导线设置拦渣堤。

图2某弃渣场挡渣墙断面图

(2)防洪排水工程。

弃渣场的防洪排水措施主要有: 拦洪坝、排洪渠(沟)、排洪涵洞、防洪堤、护岸等。

弃渣场在堆渣前需先布置截、排水沟, 以防止降雨对场内弃渣的冲刷。若弃渣场建在路边, 可考虑利用公路的边沟作为渣场的排洪沟。

(3)护坡工程。根据渣场边坡的高度和坡度等不同条件, 护坡工程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①渣场边坡高度大于4m、坡度大于1: 1. 5的, 应采取削坡开级。②对边坡坡度小于1: 1. 5的土质或沙质坡面, 可采取植物护坡。③对高陡边坡, 或坡脚遭受水流淘刷的, 应采用工程护坡。④对条件较复杂的不稳定边坡, 应采用综合护坡。

图3 某弃渣场防护典型横断面图

(4)临时防护工程。

各弃渣场应在弃渣之前保存表土, 用于弃渣结束后恢复植被。在弃渣场施工和堆渣前, 先剥离20~30cm的表层土, 根据施工进度分期进行。表土剥离后集中存放在渣场的一个角落处,周围以袋装石渣进行临时挡护, 并采用一定保肥措施。施工结束后回填覆盖在渣场表面, 并复垦或绿化。

3 结语

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对建设单位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优化主体设计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中土石方平衡分析和弃土弃渣场的选址和防护更为重中之重,因此,我们要把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落实到实践中去,要求编制人员加强沟通学习,立足实践,确保水土保持方案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以加强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第6篇:水土保持方案范文

关键词:水电建设项目:土石方平衡:难点: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l前言

目前,土石方计算方面普遍存在计算结果不准确、考虑因素少、详略不易和调配不合理等现象,导致弃方数量、堆放场地选择、方案比选和水土流失预测等难点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这不仅会危害到建设项目周边生态环境及原因的水环境系统,而且容易造成人为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到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因此,建设单位有必要加强水电站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土石方平衡的研究力度,制定出合理的方案解决编制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最大避免减缓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

2土石方平衡表常规样式分析

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以下简称规范)的规定及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文件“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的通知”(水保监[2008]8号)(以下简称8号文)的释义,报告书中土石方平衡表应属于土石方平衡分析表,即通过获取主体工程必需开挖的方量、必需填筑的量、挖方量中拟利用于填筑的量这三类数据,来分析整个工程到底需要多少借方和弃方。之所以强调挖方与填方的“必需”,是因为“挖填土石方总量”是编制报告书还是报告表的指标之一,是水土保持方案分级审批的指标之一,也是确定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单位资质等级的指标之一。按照规范规定,土石方平衡分析表应按挖方、填方、调入方(数量和来源)、调出方(数量和去向)、借方(数量和来源)、弃方(数量和去向)进行统计。8号文推荐的表格样式见表l。

表1土石方平衡表样式1 单位:万m3

经与规范提法比对,表中“开挖、回填、调入、调出、外借、废弃”等名词在规范中分别为“挖方、填方、调入方、调出方、外借方、弃方”,结合水电工程土石方调运特性,表中“分区或分段”采用工程“部位”更为恰当,将表1样式改为表2样式更适用于水电工程。

表2土石方平衡表样式2 单位:万m3

表2中挖方量应理解为不管是否需要填筑都要开挖的量,这是与借方的本质区别,借方是由于填筑、或作为土石料才进行开采或采取其它方式取得量。各工程部位挖方只能有三个去向:一是用于本部位填方,二是调出到其它部位填方或其他利用,三是弃方。

填方量应理解为满足工程主体设计功能必须要填筑的量,这是与弃方的本质区别,弃方是不能满足填筑材料或作为土石料质量要求,只能废弃的挖方量和质量满足填筑要求,但数量上超过填筑量需求必须废弃的挖方量。各工程部位填方只会有三种来源:一是从本部位挖方直接回填,二是从其它部位调入,三是外借。

利用方对各部位来讲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本部位内部的土石方利用,这个数据在表中隐含于填方一栏的量中;二是部位与其它部位之间的土石方利用,这个数据在“调入方”与“调出方”两栏中相对应出现。若某部位有调入方,则必然有其它部位的调出方与之相应,整个工程各部位合计的调入方与调出方应是相等的。

有了以上基础数据,就可以进行借方量与弃方量分析。显然应当存在这样的关系,即挖方量-被利用量(本部位利用量+调出方)=弃方量,填方量-利用量(本部位利用量+调入方)=借方量。将这个关系整理一下,为:挖方量-本部位利用量-调出方=弃方量,填方量-本部位利用量-调入方=借方量,综合起来为:挖方量-调出方-弃方量=填方量-调入方-借方量=本部位利用量,调整可得:挖方量+调入方+借方量=填方量+调出方+弃方量,与8号文的检验式一致。

借方量有了之后,借方来源通常有以下途径:自设料场开采、其它工程弃方、相同业主的其它工程已设置的料场开采、工程区附近已有合法经营料场购买、购买工业废弃物(如粉煤灰)等。

弃方量有了之后,弃方去向通常有以下途径:自设渣场、其它工程填筑、其它工程渣场等。

经以上分析后,土石方平衡表的形式即是在横向上体现挖方、填方、调入方、调出方、借方、弃方,纵向上体现工程所有“必需”开挖或回填的部位。表2在土石方调配关系较复杂时,对调配关系和数量的表达会较困难,此时还可采用一种变通的表格样式,见表3。

表3 ±石方平衡表样式3单位:万m3

3水电站项目土石方平衡几种特殊情况处理

3.1关于剥离表土

当前从主体工程专业得到的土石方数据中,主体工程区、料场无用层剥离和公路路基挖方量已经包含了剥离表土的量:对于不进行基础开挖而采用镇压、夯实等方式处理基础的临时道路、施工生产生活设施,我们也可以不进行剥离表土这项工作;但对于渣场占用的有土壤层的土地,则应进行表土剥离,这个量虽不属于工程建设必需的挖方量,但属于从水土保持角度要求必须要进行的挖方量。因此,应根据情况将剥离表土量在土石方平衡表中体现。剥离表土的体现较理想的方法是在各工程部位分别计列,这种情况下若渣场需进行表土剥离,则应增加一行“渣场剥离表土”作为工程部位。若工程部位划分过细,难以做到按部位计列剥离表土,也可单独增加“剥离表土”一行予以计列,建议采用后者。

3.2关于混凝土骨料

混凝土骨料是否计入填方量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把混凝土骨料作为填方首先从概念上让人不容易接受,其次将工程混凝土需求量还原成用自然方表示的骨料方量也较困难,所以有观点认为混凝土骨料用量不计入填方量。这对于混凝土用量不大,骨料采用外购方式解决的工程来讲,这样处理也无可厚非。但对于混凝土用量很大,从渣场回采的方量主要就是供应混凝土骨料,及由于骨料需求量大需要开采自设料场的水电工程,若不将混凝土骨料量计入填方量,则在表中既不能完全表达土石方利用量,也不能完整表达借方量。因此,当混凝土骨料涉及到利用方或自设料场时,应将混凝土骨料用量作为填方处理。

3.3关于渣场回采

规范提出的土石方平衡表样式对于仅有部位与部位之间直接调配利用的工程来讲是比较容易采用的,但对于通常有从渣场回采这一过程的水电工程,由于工程挖方首先都弃至渣场,需要利用时再从渣场回采,则比较难以体现这一利用量。因为按照土石方平衡表的格式,利用方的表现形式只有本部位直接回填(隐含在填方中)和部位之间的调配方(调入方或调出方),渣场不能算作工程部位,作为调入方的来源或调出方的去向都不是很恰当。但是,如果不反映这个过程,则所有这些量都成了弃渣量,不能如实反映工程对挖方的利用率。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案有4个:一是将回采渣场作为调入的来源和调出的去向,这样相当于将回采渣场作为临时转存场,将弃方划分为总弃渣量、回采量和最终弃渣量三列(见表4),在采用“挖方量+调入方+借方量=填方量+调出方+弃方量”进行验算时,由于回采利用方在调出方中已经体现,所以弃方量采用最终弃渣量参与验算,这种方式可以做到调入方与调出方合计的相等,但调入方的来源和调出方的去向都不是工程部位而是回采渣场,尤其是调出的去向是渣场在逻辑上不够合理;二是调入方的来源仍是回采渣场,调出方则不体现这些数据,仍将弃方划分为总弃渣量、回采量和最终弃渣量三列,在采用“挖方量+调入方+借方量=填方量+调出方+弃方量”进行验算时,由于调入方在该表中首先是作为弃方处理的,在调出方中没有体现,所以弃方量采用总弃渣量参与验算,这种方式回避了调出方去向为渣场的困境,但调入方与调出方的合计不相等:第三种方案是“调入方、调出方”按表3样式只列直接调配的部位,先不考虑回采,把回采量都作为弃渣处理,“弃方”按表4样式划分为总弃渣量、回采量和最终弃渣量三列,此时调入方、调出方都无回采量,可做到相等,数据按总弃渣量达到平衡,但按“填方量-利用量=借方量”来核算时,利用量已不仅仅是“本部位利用量+调入方”,而是“本部位利用量+调入方+回采量”;第四种方案是忽略回采的过程,把回采量当作是从其它部位直接调入的,对来源众多已无法明细的调入方的来源,采用“各部位”来概括,对调出方的去向也尽可能明确,无法明确的就采用一个概括性名词代替,这种方式可以解决前述三种方法的问题,但弃方只出现最终弃渣量,不能反映渣场可能出现的最大堆渣量,而渣场防护需考虑最大堆渣量时的状况布设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临时措施。从以上分析来看,对于存在渣场回采这一过程的水电工程,难以按规范提出的表格样式完美表达土石方调运过程与数量平衡,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采用相对较适合的表样式。

表4土石方平衡表样式5单位:万m3

3.4关于围堰拆除

对于需要拆除的围堰,填筑量属于临时填筑量,与大坝填筑、场地平整填筑等永久填筑相比,这部分量最终将成为弃渣。若这部分量不计入填方量,只在弃方中体现,平衡起来就比较容易。但这种方式不能表达土石方在施工过程中临时利用的过程,也忽略了围堰填筑量。这个量若要计入填方量,同时又要计入弃渣量,就会产生重复计列,使表中的数据不能平衡。因此,较理想的处理方式是将这部分量在填方量中用括号内数据表示,在填方合计时不计入这部分量,在调入方一栏中指明土石方来源,在最终弃渣量中计列这个量。对于不完全拆除的围堰,拆除部分作为临时填筑量作如上处理,不拆除部分计入填方量中。

3.5关于料场无用层剥离

对8号文中提出的“渣场、料场不参与土石方平衡”,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应将其理解为“渣场、料场不作为工程部位参与平衡”。但这句话所要表述的,是指渣场堆渣量和料场开采量(有用料量)不作为工程部位的填方量和挖方量。对于料场无用层剥离量,是属于料场开采过程中必须伴生的废弃量,属施工附加量,故应将这部分量计入工程挖方量中。料场无用层视开采对象而定,人工骨料场的开采对象为符合要求的岩石,无用层可能包含表层耕植土、下层土石混合物及无用岩层;天然砂砾石料场的开采对象为质量和粒径符合要求的天然砂砾石,则无用层主要为表层耕植土和筛分弃料;防渗土料场的开采对象主要为粘土,无用层剥离主要为表层耕植土。

4 结语

综上所述,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是与土石方量密切相关的,土石方计算直接影响到建设项目的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因此,项目施工人员应加强对土石方平衡的认识,通过分析土石方平衡表样式,进一步掌握工程开挖、填筑和调运利用土石方特性,并工程所需借方的数量和来源以及弃方的数量和去向,才能有效解决好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土石方平衡存在的工作难点,从而确保周边生态环境的得到有效的保护。

参考文献

第7篇:水土保持方案范文

关键词:水土保持;方案;水保;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据1996年调查,江西省99个县、市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2.2万hm2,占土地总面积21.1%。其中轻度流失面积122.8万hm2,中度流失面积104.4万hm2,强度及其以上的流失面积124.9万hm2,详见表1。据调查推算全省每年土壤侵蚀量达1.65~2.2亿t,相当于损失5万余hm2、20cm厚的耕作层,如表2所示(这不包括人为开矿修路等基建项目直接废弃的泥沙),其中以赣州地区为最大,达4873万t。

表1各级侵蚀区面积占全省土地及流失面积比例

一、开发建设项目引发的水土流失原因分析

1、土壤抗侵蚀能力下降。土方开挖为项目建设主要工程之一,开挖过程中,大量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被迫从基岩剥离,造成土壤的成分与结构被破坏,对其透水、抗蚀、抗冲等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土壤拦截和蓄积雨水性能下降,很容易使水土严重流失;工程施工时的扰动再塑,使得坡度和坡长等地形要素在短期内产生很大变化,产生大量人工坡面和悬空面,使岩土层原始平衡状态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的形成;项目建设过程中大量排放的松散弃土弃渣,稳定性差,在没有植被覆盖时,很容易形成风力侵蚀,遇到暴雨或长期连续降水的情况,就会出现水力侵蚀。这些松散堆积物如果被随意倾倒在河道内,将水流流势改变,影响河道行洪性能,在强降雨时容易引发洪水灾害,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2、水土保持设施损毁。项目建设时,无法避免地要将地表覆盖物(林、草等)清除或砍伐。地表覆盖物是一种水土保持设施,不仅能保护土壤,使其免受雨水直接冲击,还能减缓径流速度,使土壤侵蚀的作用降低。地表覆盖物被破坏后,土壤没有植物保护,大量土地面积直接,区域防风固沙能力下降,易引发风力侵蚀,且土壤将遭受雨水的直接击溅和冲刷,极易形成水力侵蚀,造成水土流失;工程建设中征用大量土地堆放弃土弃渣和建筑材料,以及构建各种建筑物,使大量水土保持设施压埋或损毁,将具备滞留水土功能的农田、水域毁坏,导致项目区及其周边地带水土保持功能下降,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

3、水资源循环系统破坏。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土地的扰动、破坏,对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的重塑,使水资源系统原有的自然条件和水文特征改变,隔水层和地下储水结构遭到破坏,导致大量地表水无效损失或渗漏,导致水的大量流失。水的大量流失不但使土壤侵蚀加剧,还使得地表严重干旱,加剧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更严重。而水土流失又会进一步使水资源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二、水土保持方案中工程措施的配置

(一)永久性工程措施

永久性工程措施指的是主体工程竣工以后,为了避免出现新的水土流失和治理建设中水土流失而设置的标准较高,作用时段长久的工程措施。主要有:护坡(岸)拦沙坝、挡土墙、截(排)水沟、塘坝,也包含城区建设中的硬化地面、花坛、喷泉等。

1、护坡

主要指的是修建铁路、公路、渠道等线性工程及挖矿等面性工程留下的大面积的开挖面所采取的保护措施。通常包括植物护坡、浆砌石护坡、钢筋混凝土框架护坡、喷锚护坡、混合护坡等。

2、拦沙(渣)坝

主要指的是在沟道中有堆置的弃土、弃石、弃渣或尾矿时所采取的拦蓄措施。主要的类型包括砌石坝、铁丝笼坝、格栅坝等。

(1)砌石坝

砌石坝包括浆砌石坝和干砌石坝,浆砌石坝就是把石料用水泥沙浆胶结成一个整体。其结构简单,可以将泥石流拦蓄,是当前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坝的轴线尽量选择在沟谷狭窄、沟床和两岸的岩石完整坚硬的位置。坝口地形要口小肚大,库容量要大。断面形式通常为梯形。干砌石坝在平面布置上与浆砌石坝相同。只是石块之间没有胶结,整体性差,只适用于拦蓄小型泥石流,因此坝高不能大于5 m。应用大快的平石砌筑坝面层,要互相错开层与层之间的块石,嵌实,不可松动滑脱。

(2)铁丝笼坝

坝身由铁丝笼和堆石构成,通常做箱形。棱角用钢筋焊成钢筋骨架,网孔用铅丝编制,中间填以石块,为使整体性增强,石笼之间用铅丝紧固。这样方便就地取材,施工简单。缺点是整体性稳定性较差。只适用小型泥石流沟。格栅坝是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装配而成的似栅栏状的建筑物。能够拦蓄粗大石块、稳定沟床。钢结构格栅坝对于小型泥石流沟基岩峡谷段较为实用;而钢筋混凝土格栅坝用于大型泥石流沟段。

3、挡土墙

挡土墙主要用来支撑边坡,保持土体稳定的建筑物,在水保方案中,通常配置在弃石、弃土、弃渣堆置处,容易出现滑坡、崩塌的地方。依据结构形式分为重力式、倒T式、悬臂式和扶臂式。重力式挡土墙主凭借本身的重量来维持稳定,墙高通常确定在3~ 5 m 之间,地质要求条件好,方便就地取材;倒T 式挡土墙可运用渣体和挡墙的重量来加以维护,所以用材较少重量轻,对于4~ 6 m 的墙高较为实用;支挡式挡土墙由于有支挡结构稳定性好对于5 m 以上的墙高比较实用;扶臂式挡土墙可用来墙高大于10 m的情况。为避免挡土墙上游水流对墙及墙体的冲刷,必须做好截排水工作。

4、 截(排)水沟

为了减少水土流失,控制沟蚀,一定要设置截排水系统,快速有效的将地表水排除。设置排水沟时要注意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充分运用有利的地形和自然水系。形式包括简易式、浆砌式、干砌式、及混凝土预制式。

(二)临时性工程措施

1、临时性工程的意义

临时性工程指的是工程在施工时采取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众所周知,最严重的人为水土流失部分就是施工过程大面积的开挖扰动地表及工程建设而形成的弃土弃渣,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不采取防治措施, 就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2、临时工程种类

通常指的是挡土墙、护坡、截(排)水沟等几种。在施工时, 这些措施的配置原则是:因地制宜、节省费用、因害设防、迅速得当。可以适度降低设计标准,但一定要确保工程运行安全。布置时根据“上截、中排、下拦”的原则。“上截”是指防止来水直接冲刷弃土弃石弃渣或开挖面;“中排”指临时性的各种疏导排水工程;“下拦”指在下游采取的挡土墙或拦沙坝。近些年来通过治理,兴国县水土流失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据观测推算,兴国县每年土壤流失量由1983年的1160万t减少到现在的460万t,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2倍以上,植被覆盖度由原来的28.7%上升到现在的72.2%。全县几条主要河流的河床平均刷深0.26m,由于山上的植被覆盖度增加,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减少,土壤含养含水能力增加,作物有效灌溉面积扩大,复种指数由原来的145%提高至245%。

水土保持方案中的植物措施

1、植物的设计应该结合多品种植物:乔、灌、草、藤植物相互搭配,使不同植物的水土保持作用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防治水土流失。并且增加植物品种能够丰富项目区的景观。

植物设计应该结合工程措施:开发建设项目通常都可以产生较大的开挖和填方量,主题工程设计的挡土墙、拦渣坝、浆砌石护坡等工程措施比较多,植物措施应该结合工程措施,在确保主体工程安全运行的基础上,起到植物的绿化美化作用。

植物设计应坚持生态效应与景观效应相结合:植物本身在生长时需要一个过程,开发建设项目应该最大程度的发挥植物的长期景观效应,并依据项目建设防治水土流失的需求,采取必要的措施满足临时防治水土流失的需求。不但要尽快实现绿化效果,还要起到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

水土保持方案中的耕作措施

耕作措施是在大型的砖瓦厂、取土场、料场或露天矿废弃后面积较大的地方。通过土地平整,将原有的土地复垦种植农作物的一种措施。这类土地的立地条件较差,土层瘠薄,各类有机质没有足够的含量不,有些还含有害物质,在设计方案时必须采取保水保土耕作,配方施肥,改良土壤、地膜、秸杆覆盖等先进的农业技术。禁止乱采乱挖、顺坡耕种,使表面形成新的水土流失。

生产建设项目中的水土流失复杂多变。在编制和实施水保方案时,应给予高度重视。对各类水保措施进行合理的配置,组成完整的防护体系,做到功能有序、作用互补,形成“工程养生物,生物护工程”的良性循环;做到“在建设中保护, 在保护中建设”。只有这样才可以很好的保护水土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类发展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效果。

五、水土保持方案中的土地整治措施

工程施工完工后,应该及时清理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垃圾,从而确保项目区内的环境整洁、有序。应全部拆除临时建筑物和硬化地面等,深翻处理和复耕压实的表层土,并增加适当的植被覆盖率,尽可能最大程度地恢复土地生产力和土壤抗侵蚀能力。工程施工结束之后应及时将其临时占地的原有功能恢复,根据原有土地利用类型及时恢复成林业用地或农业用地,将水土流失隐患消除。

六、水土保持方案中的管理措施

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将水土保持监督、监理和监测工作落实到位,以确保水土保持方案能够顺利进行。建设单位应组建多层次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以保证水土保持工程顺利实施。项目在运行阶段,建设单位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健全各种形式的管理承包责任制,巩固水土保持工程,并使其持续发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语

开发建设项目引起的水损失是不可逆转的,必须重视引发的水资源问题及其及生态环境问题。由于开发建设项目实施而引起的水损失形式多样,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必须采取正确的措施加强水土流失的防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第8篇:水土保持方案范文

关键词:开发项目;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方案编制

引言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房地产开发项目如雨后春笋在各个城市动工,这样就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原有的地貌,使水土流失问题突出,生态环境恶化,人们的安全收到了威胁。因此,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制定该方案不仅能能够防止水土流失,更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步骤。

1 工程概况

某改造项目拆迁面积23.00hm2,其中用于开发改造的可建设用地面积16.15hm2。根据《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工程所在区域属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和广东省“三区”划分中的重点监督区。

2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特点

2.1 建设地点在城区

房地产项目建设地点一般位于城市市区,与城市发展相一致,符合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且大多集中连片,所处位置地势平坦、周边交通便利。在房地产项目建设过程中,往往将建设区域与外界用围墙隔开,这样既可减小项目建设影响范围,也可增加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性。

2.2 建设工期较短

房地产项目的建设周期一般为3~5年,相对于火电厂、煤矿等建设项目工期较短。该改造项目于2009年12月开工建设,拟于2014年12月完工并交付使用,建设总工期60个月。

2.3总平面布局紧凑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使用土地集中,平面布局均位于施工围墙内,且地形平坦、布局紧凑而简单。该改造项目的平面布局主要有永久建筑区、道路广场区、园林绿化区、施工营造区和临时堆土转运场等,占地面积共计23.00hm2。

2.4挖填土石方量较大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土石方工程主要源于原有建筑物拆迁、地下室基坑开挖、道路管线埋设及园林绿化工程等方面。该改造项目总挖方量约274.30万m3,其中拆除房屋产生建筑垃圾37.50万m3,地下室基坑开挖土方235.10万m3,道路及管线工程开挖土方1.70万m3;总填方量约7.72万m3,其中:地下室内墙及顶板回填土方5.10万m3,管沟回填土方1.00万m3,场地绿化种植土1.62万m3(需外购);挖填平衡后,总弃方量268.20万m3,其中建筑垃圾37.50万m3,弃土230.70万m3。

2.5周边市政管网完善,不设废土(渣)场

由于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选址一般位于市区,所以房地产项目一般不设弃土(渣)场,在需要排弃废土(渣)时,直接运至市政统一的合法渣土受纳场即可。该改造项目,施工用水、用电与相关部门协调后可直接就近接用,满足施工需求。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及多余土方全部运至市政指定余泥渣土受纳场集中堆放,运输车辆指定路线行驶,施工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并定时洒水保湿等措施加以防护。

3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征

3.1 水土流失量小但影响大

城市市政排水系统相对完善,使得降水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排出,减少了地表径流量,水蚀较轻。与铁矿、火电厂等在野外施工的项目相比,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轻微,水土流失量较少。然而,由于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地处市区,对市民的生活、市容市貌影响大,因此需高度重视,认真防治。

3.2人为水土流失比例大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主要是人为水土流失,而非自然水土流失。也就是说,房地产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是由于地下室基坑、道路管线的开挖与回填等造成的。

3.3 项目建成后基本不产生新增水土流失

房地产开发项目建成后,除永久建筑区外,其余全部绿化或者硬化,水土流失量减少,工程运行初期仅园林绿化区存在轻微水土流失。

4 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应注意的问题

4.1 土石方平衡

土石方量计算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水土流失预测、占地面积计算、取弃料场设置、防治措施布设,以及水土保持投资等多个方面。为此,水保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建筑垃圾单位换算

拆迁原有建筑物产生的建筑垃圾量一般由建设单位提供,其数量单位为吨,为方便计量,需要将其转换为立方米。该改造项目拆迁工程将拆除旧房屋建筑面积52.42万m2,产生建筑垃圾约60.00万t(房屋拆除工程建筑垃圾量=建筑面积×单位面积垃圾量,砖混结构每平方米1.2t),折合体积约37.5万m3(建筑垃圾密度约为1.6)。

(2)土方量换算

挖方按天然密实体积(自然方)计算,填方按压(夯)实后的体积(实方)计算,而水保监[2008]8号文要求各种土石方均应折算为自然方进行平衡。因此,在摘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土石方数据时,需及时了解是否采用了计价方的规则进行计量,若是则应进行相应换算。土石方的松实系数见表1。

摘要: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施工进行时会导致工程周围水土流失,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和市容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十分有必要。本文以具体工程为了,在结合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特点基础上,就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征及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注意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开发项目;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方案编制

引言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房地产开发项目如雨后春笋在各个城市动工,这样就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原有的地貌,使水土流失问题突出,生态环境恶化,人们的安全收到了威胁。因此,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制定该方案不仅能能够防止水土流失,更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步骤。

1 工程概况

某改造项目拆迁面积23.00hm2,其中用于开发改造的可建设用地面积16.15hm2。根据《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工程所在区域属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和广东省“三区”划分中的重点监督区。

2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特点

2.1 建设地点在城区

房地产项目建设地点一般位于城市市区,与城市发展相一致,符合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且大多集中连片,所处位置地势平坦、周边交通便利。在房地产项目建设过程中,往往将建设区域与外界用围墙隔开,这样既可减小项目建设影响范围,也可增加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性。

2.2 建设工期较短

房地产项目的建设周期一般为3~5年,相对于火电厂、煤矿等建设项目工期较短。该改造项目于2009年12月开工建设,拟于2014年12月完工并交付使用,建设总工期60个月。

2.3总平面布局紧凑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使用土地集中,平面布局均位于施工围墙内,且地形平坦、布局紧凑而简单。该改造项目的平面布局主要有永久建筑区、道路广场区、园林绿化区、施工营造区和临时堆土转运场等,占地面积共计23.00hm2。

2.4挖填土石方量较大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土石方工程主要源于原有建筑物拆迁、地下室基坑开挖、道路管线埋设及园林绿化工程等方面。该改造项目总挖方量约274.30万m3,其中拆除房屋产生建筑垃圾37.50万m3,地下室基坑开挖土方235.10万m3,道路及管线工程开挖土方1.70万m3;总填方量约7.72万m3,其中:地下室内墙及顶板回填土方5.10万m3,管沟回填土方1.00万m3,场地绿化种植土1.62万m3(需外购);挖填平衡后,总弃方量268.20万m3,其中建筑垃圾37.50万m3,弃土230.70万m3。

2.5周边市政管网完善,不设废土(渣)场

由于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选址一般位于市区,所以房地产项目一般不设弃土(渣)场,在需要排弃废土(渣)时,直接运至市政统一的合法渣土受纳场即可。该改造项目,施工用水、用电与相关部门协调后可直接就近接用,满足施工需求。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及多余土方全部运至市政指定余泥渣土受纳场集中堆放,运输车辆指定路线行驶,施工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并定时洒水保湿等措施加以防护。

3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征

3.1 水土流失量小但影响大

城市市政排水系统相对完善,使得降水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排出,减少了地表径流量,水蚀较轻。与铁矿、火电厂等在野外施工的项目相比,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轻微,水土流失量较少。然而,由于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地处市区,对市民的生活、市容市貌影响大,因此需高度重视,认真防治。

3.2人为水土流失比例大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主要是人为水土流失,而非自然水土流失。也就是说,房地产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是由于地下室基坑、道路管线的开挖与回填等造成的。

3.3 项目建成后基本不产生新增水土流失

房地产开发项目建成后,除永久建筑区外,其余全部绿化或者硬化,水土流失量减少,工程运行初期仅园林绿化区存在轻微水土流失。

4 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应注意的问题

4.1 土石方平衡

土石方量计算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水土流失预测、占地面积计算、取弃料场设置、防治措施布设,以及水土保持投资等多个方面。为此,水保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建筑垃圾单位换算

拆迁原有建筑物产生的建筑垃圾量一般由建设单位提供,其数量单位为吨,为方便计量,需要将其转换为立方米。该改造项目拆迁工程将拆除旧房屋建筑面积52.42万m2,产生建筑垃圾约60.00万t(房屋拆除工程建筑垃圾量=建筑面积×单位面积垃圾量,砖混结构每平方米1.2t),折合体积约37.5万m3(建筑垃圾密度约为1.6)。

第9篇:水土保持方案范文

关键词:水土保持;概念;方案编制;水体损失;

1 水土保持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由水土保持的概念看来,要弄清水土保持的内容,还必须弄清水土流失的定义。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是两个相对的概念,虽然未在国际经典辞书上找到专门简明释意条目,但根据一些国际学术专著,它们的意义也是比较明确的:是指土壤侵蚀造成陆地表面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

然而什么又是土壤侵蚀呢?土壤侵蚀是国际通用的土壤学学术用语,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学术专著和机构对此定义大致相同,即水、风、重力等作用下土壤的流失。国内定义是:是指土壤在内外力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由此看来,水土保持涉及的内容除了防治水土资源的流失外,还赋予了利用水土资源、绿化美化环境等。其中,防治水土流失涉及了防治土地荒漠化、防旱保水等内容,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涉及了植物侵蚀、化学侵蚀、慎重考虑工程措施等内容,绿化美化环境则涉及了植树造林、慎重使用复垦措施等内容。总之,水土保持已不是最初的水土流失防治,即采取措施简简单单地把水土资源固定在某一个区域。

2 问题根源的解析

前面已经说了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我想最根本的是把水土保持单纯地理解为水土保护,而没有意识到水土保护的根本目的。现结合前面给出的概念来解析这些问题。

2.1 肤浅地把“保持”理解为“保护”。保持含义不仅限于保护,而是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由于一部分人把水土保持单纯地理解为水土保护、土壤保护、甚至与土壤侵蚀控制等同起来,没有意识到土壤的改良以及土壤合理利用于农、林业生产,即没有考虑到对土地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在方案设计的时候,仅着眼于防治土体的损失,进行机械地“固定”处理,夸大甚至是盲目使用工程措施,从字面上理解植物措施。导致非水土保持专业人员重视工程措施而忽视了植物措施。

2.2 未能着眼于提高土地生产力。

因为他们认为,用工程措施可以把土壤很好地圈定在某一空间范围,甚至于有人采用表层硬化处理。当然,这样处理后基本不会发生土壤侵蚀的现象。但他们没有考虑到这样处理后可能会增加圈定土壤的再利用难度,如将再利用的时候得撬开硬化层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等,即降低了土地生产力。这正因为此,他们在方案设计中没有考虑到化学侵蚀,忽略了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和生产运营过程中废弃物含有的化学物质对土壤水体的污染和对土壤本身的盐碱化。还有的就是忽略植物措施对土壤的改良功能及其对荒漠化的防治功效,在方案编制中忽略植物措施,至少不对石料场、石渣场采用植物措施,加速了该区域土地石漠化、荒漠化的进程。也有人在方案编制中不是先考虑提高土地生产力方面的土地熟化,而是随意采用复垦措施,使土地越垦越穷,从而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相对次要一点的是,在方案中没有提及风力的扬尘等对土地沙化的影响。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提高土地生产力呢? 因为他们只知道土地是限制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不知道中国仅有10.2%的土地面积适于农业,37.1%适于畜牧,且风与水冲刷严重。目前,不仅要考虑全国人民的粮食问题,还应该注意到土地资源的备战备荒,即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来看,把弃渣场设置在农田的方案也是不可取的。就算弃渣在水土保持措施处理后,能够使土地生产力提高到以前农田状况下的水平(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但弃渣场本身占压了肥沃的土壤,让其退化变得难以利用。据科学测算,自然风化1cm 表土层需要400 年时间,而风化成30cm耕作层,则至少需要1.2 万年。但破坏这1.2 万年才风化成的耕作层,却只需一朝一夕就完成了。这是一种资源在时间上的巨大浪费。

2.3 对绿化、美化环境认识

由于没有意识到绿化、美化环境,一部分人没有考虑植物措施、或是乱用植物措施、或是没有把植物措施设计到相应深度等。总的说来,是对绿化、美化环境的认识没有深入。没有考虑植物措施的人完全没有考虑水土保持的绿化、美化这一部分内容。在方案设计中,不再乎植物措施,认为在工程措施的防护下,已经能够达到防治目标,采用植物措施纯属多余,或是利用自然的自身修复能力进行修复也可达到实施该措施的目的。乱用植物措施是不知道植物间的互生与对土壤肥力的竞争和只知道植物对土壤的改良、不知道一些植物在人为作用下恶化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肥力(即植物侵蚀)。他们要么是简单的进行混交造林,没有考虑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之间的关系对各树种进行优化配置;要么乱用植物种造林,使得外来物种入侵并恶化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肥力,造成植物侵蚀。没有把植物措施设计到相应深度的人是对植物的绿化、美化作用的认识深度不够而总认为种下去就能达到绿化、美化的作用。他们要么是随意设计,没有考虑立地条件;要么是简单设计,没有考虑混交造林;在简单的进行混交造林设计中,没有考虑造林密度对生长量的影响;当然,他们植物措施中更不会考虑到微生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作用(其实,植物措施常常是和生物措施相互通用的)。这些原因的造成与非专业人员没有扎实的水土保持理论基础是分不开的,同时方案评审过程中过多的非专业评委也是造成该问题的原因之一。

2.4 要从定义上理解,要注意到事物的发展

水同土地资源一样,是限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地下水资源有限,地面水分配不均,事实上只有20%的水分布在64%的耕地上。估计到2050 年,将缺水4,000 亿立方米(目前设施,总共为供应5,000 亿立方米,已经不敷需要),水资源方面形势严峻。

早期,人们只提出了土壤保持这一概念。而今,还有很大一部分在停留在这一概念上或在这一概念上前进不大,认为只是对于水力、风力等各类因素引起的土壤侵蚀的治理。于是,他们没有注重水体的保护和利用,没有意识到化学侵蚀带来的危害。也就是说,没有水忧患与水战略的意识。当然,这些还与水体保护的具体定义有关,因为在这一方面大家还持不同的意见:如国内有人把入渗作为一种水体保护措施;但有人认为,入渗到地层深处的水体已经变得难以利用。个人认为,水资源的保持要从水资源的利用、便于利用出发,做好库存,同时进行防污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