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新年的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青年教师心得体会
在不知不觉中一年半的时光悄然而逝,在学校领导的指引下,在各位教师的帮忙下,我较好的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回顾一年半来的工作,忙碌伴随着充实,汗水伴随着收获。现结合一年来的思想、业务等情景做以下汇报。
一、思想认识
本人坚持党的基本原则、教育方针。认真学习研究《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日常规范》。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以党员的标准来约束、鞭策自我。工作至今,一年半来,我还进取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我的政治和业务水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教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理念、观点,注重在教学实践中的灵活应用,理论联系实际,研究学生的学习情景。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和大纲,研究新课程标准。认真完成浙江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任务,为了把自我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经常翻阅《小学英语教学》、《优秀论文集》、《新课程小学英语说课稿精选》等书籍。还争取机会多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平时还经常虚心请教师傅。每上的一节课,我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景设计教案。
这学期主要担任五、六年级几个班的教学。培优扶差是一个学期教学工作的重头戏,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几后进生。对于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首先是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然后是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提高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使他们懂得教师并没有忽略他们。最终是发动班上的优生自愿当后进生们的辅导教师,我让他们组成一帮一小组,并给他们开会,提出教师必须履行的职责,主要就是检查学生的作业,辅导学生掌握课本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给后进生根据各自的情景定出目标,让他们双方都朝着那个目标前进。学生们都有提高,有的提高十分快。
本学期我还在文苑小学尝试了一堂区优质课,是一堂自我整合教材的刻,也是一种新的尝试性的教学模式。我从学习理论知识开始,翻越很多的书籍及从网上搜集有关教材整合教学的资料。我的师傅以及沈教师,给予我莫大的帮忙,一齐再构教材,一齐出谋献策想教案、设计课件,共修改教案、课件、试教很多次。从接到任务起我们几个就天天加班加点。张伟琴教师帮我一遍又一遍地把关,并指导学生把道具给我做好,沈教师教师帮我把课件做好,沈校长和勤琴教师帮忙去看班。令我感觉到不是我一个人上公开课,而是有一股凝聚力使我感觉到是很多教师。
三、班主任工作
一年半来担任现605班班主任工作,这也是我工作以来带的第一个班级。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经过班会、晨会、思想品德课及结合各科教材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团体、爱老动、爱学习等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班干部是教师的左右手,所以我把培养得力的班干部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资料。我培养了两位得力的班长。这些班干部能把班的学习和纪律管好,为我减轻负担。还常给班干定时开会,了解他们工作的情景,鼓励他们大胆开展工作。使班干能在同学中树立起威信,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在他们的努力下,班务工作能正常开展。
这学期班主任工作最使自我满意的是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工作。这一学期,我主动与家长经过电话、校访等的方式进行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与生活情景,也向家长汇报其子女在校的情景,争取与家长的教育思想达成一致。当家长对我的工作提出意见的时候我十分乐意理解,并且调换主角站在家长的角度去研究问题。
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将更严格要求自我,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完美的明天作出自我奉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勤勤恳恳地工作,踏踏实实地做人,我将一如既往。
关于青年教师心得体会
之前只是听说教师不好当,此刻是真真切切的品味了教师生涯的欢乐与辛酸、收获与遗憾。初次为人师表,感慨颇深,感悟颇多。主要有以下心得体会:
1、强化自我的专业知识
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强烈冲击下,学习对一个教师而言已不再有阶段性的界定,已成为教师的“终身大事”。初为人师,无论从教学还是教育的角度出发,都应有“求知若渴”的进取心态。我们新教师虽具有较新且全面的教育理论知识,但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少,教学经验欠缺,在知识爆炸的今日,“学生一碗水,教师一桶水”的观念已不再适应现代教师的要求,学生需要的是一桶新鲜的“活水”。在教学中我除了驾驭教材外,还利用业余时间钻研经典题型,搜集具有代表性的各类高考题,尝试着做各年的高考题来武装自我,补充养料。
2.、学习教育教学经验并参与实践
一个学期以来我坚持听我师傅和汪宾教师的课,我师傅和汪教师可谓资质高教学经验丰富。一些概念性的知识我自我理的不是很清楚时只要听了他们的讲解我就会茅塞顿开,有种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惬意!我师傅身上有太多是我亟待学习的——驾驭课堂的本事,思维的敏锐,对题型的敏感,举一反三本事,一题多解本事······听他的课给我的感觉是思路清晰,能巧妙的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并顺理成章的给出重要结论。每听完一堂课我都会把其和我的课堂构思作比较,想想自我的构思到底哪些是不可取的,失误或者问题出在哪里,并且吸取他们上课的精华为我所用。不断积累经验是新教师成长的前提条件,也会给新教师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我坚信只要不断学习,去吸收时代的、别人的、科学的、优秀的东西。学会学习,就会成功。
3、用心与学生沟通
如今的学生基本都是家里的宝贝,家长视他们为掌上明珠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对90后的他们不是很了解。很清楚的记得那次上课的情景:我正卖力的在给高一(6)班的学生讲解练习,可是课堂上不时有说话声,起哄声映入眼帘。我新任命的数学课代表就首当其冲被我逮到罚站,才没过一会儿女生万雪又在下头窃窃私语,血气方刚的我很恼火就点了她的名字示意班委把她的名字记下来(记了名字要挨罚)谁知她火气比我还大,肆无忌惮的来一句:记、记、记、记一百个名字。我当时就是觉得她被家里人宠坏了教师就这么记她一个名字有必要这么火大吗?不服我管,所以我立即当着她
的面打电话跟她班主任反映了情景。谁知她第二天不肯来上课,理由是她上课没说话我冤枉她了。此刻想想我当时处理事情确实欠研究,我那时是站在讲台上已经是一位被七十双眼睛注视的教师,怎样能够那么冲动呢?学生年纪还小难免冲动,而我的主角已过了冲动的年龄,应对事情应静下心来冷静思考。如果当时我采取“冷冻”处理,下课了再找她谈心,一步步攻破她的心底防线,事情就不会弄得那么僵,就不会伤害到彼此。这件事让我明白到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多和学生沟通,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很重要,学生需要的是平等的对待而不是教师的镇压。
4、反思是新教师成长的途径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所以,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反思就是教师在上过课之后总结学习及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和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自我的知识结构,实践方式,以获得持续的终身发展,到达成长的质的飞跃。实践是中心,反思是关键。一个不懂得反思自我成败的教师,是得不到真正意义的发展,反思与成长是相辅相成的,反思越多成长越快。学校每学期都会做学生问卷调查,我能从学生的评判中反思自我课堂管理是否太松,讲课速度是否太快,出的习题难度是否适中,上课言行举止是否大方得体。在日常教学中应在每次月考期中考试后认真总结,寻找问题的症结并及时给予解决。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摸索好的教学方法,以求今后更大的提高。“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只要长期坚持,从细微入手,日积月累,终究会有惊人的质的飞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坚持不懈,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教学过程中困难和挫折,不断求知,善于实践,进取反思,就必须会成为一名贴合现代教育需要的“新”而“成熟”的教师。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明白自我身上还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但我要说年轻就是我们的资本,我们有着不甘落后的进取心,我会充满活力地奋斗、开拓、进取,将青春挥洒在自我热爱的教育热土上,我无怨无悔!
关于青年教师心得体会
来到...第十四中学至今已经一年了,在教育教学工作和个人成长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都离不开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忙。十四中学是学生求学、健体、全面发展的殿堂。同时校领导异常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给我们供给了很好的条件。经过校领导的帮忙和自我的努力真切的感受到学校的温暖,下头我把自我工作向各位教师作以汇报,期望能够得到大家进一步的帮忙。
一、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良好的机制
在我校每一个青年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老教师的悉心培养。和外校相比,我们经历的挫折更少,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这是怎样的一种关心!甚至这种关心延伸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且这种帮忙是跨年级的。常开玲和赵平教师都给过我很大的帮忙。在这样一种良好的机制下我校青年教师的成长有目共睹。所以在那里真地感激学校、感激各位教师。同时学校还开展演讲比赛的和公开课等活动。“才”是才能。教师必须具有的“才”能够概括:一口普通话,一手好板书,一副好口才。其中一口好口才尤为重要。在比赛前自我不断对着镜子练,经过比赛明白了自我的不足。因而进一步取得成长。
二、自身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教研组氛围以及学校组织的公开课
我所在组里的人都能记住这样的话:不能一枝独秀,要百花齐放。公开课不是代表个人,而是代表全组,是代表学校。在这样的一个团体中,提高是迟早的事。所以此刻组里谁上公开课,我们以不提提议为耻!以不帮忙为耻!友情归友情,但组里面在争论问题方面,大家都坚持意见,但不坚持己见!很多时候,教研组似乎是一个大家庭,彼此间更像是兄弟!良好的教研组氛围,确实有助年轻教师的培养。
三、自我的努力与缺点
首先我应思考一个的问题:我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使我们快速获得了本事,但我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本事。多少年之后,我们能不能作为脊梁支撑这份事业。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利用这一资源,我们是悲哀的;但如果我们利用了这种资源而认为自我成手了,变得不思进取,那么我们就更悲哀了!最多也就是青出于蓝而止于蓝。同时我明白听课是一种集教学和教研为一体的一种综合性的活动。所以上学期我听了不少教师的课,尤其是常教师的课听的最多。我向书本学,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使我熟练掌握知识;其次我对“如何教”这门专业知识的获得是基于对自身职业实践的反思。要求我自我向实践学、向自我学。争取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我的工作是人的工作,争取做一个好教师,我觉着一个好教师应当是一个读书人,我上学期经常看书,那里应当感激学校给我们青年教师供给这么好的条件。
关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心得范文 某日大雪家中闲置,无事可做,偶读朱老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感触颇多,遂今日下笔,与大伙分享。
一 谈读书
此篇所述的问题也正是我们在大学所面临的问题,在高中我们面临严峻的升学压力,所读之书也仅限于课本,可即便如此我也依旧会在忙中偷闲,每天偷偷看上一会,一年下来竟然也可以看完2,3本有益之书,本想升入大学,可拥有更多时间阅读,可偏偏到啦大学,我的阅读量却开始不断的下降,每天甚至连一两页书的阅读都没有,正如朱老先生所说:读书的兴趣若不现在培养,将来培养则难如登天。这正是在警示着我,要尽早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由此推广,不只是读书,每个兴趣都要趁早培养,否则等着时间过去,一切都晚啦。那时我们的人生也会因此缺少乐趣而变得黯然失色。
二 谈动 谈静
这两者我想一起谈谈,“动”是为啦我们有事可做能够去寄托我们内心的愁,一味地静易使我们的内心产生烦闷,这个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容易撞见,比如说整日待在宿舍,内心难免会产生寂寞,从而心情低落抑郁,但如果出去走一走回来,我们内心的不悦可能会因此而派遣发泄出去。所以大学生活中不可过于文静懒惰,谈谈笑笑,跑跑跳跳也是有利于我们的心境的。而静也并不是完全于动相对立,“静”是我们内心的一份恬静,这种静不会因外界的喧闹而改变,在喧闹的环境中,保持着一颗宁静的心灵,去发现生活中的趣事,去体验生活的乐趣,忙里偷闲,闹中得静,方可使我们大学生活更加的愉悦,而不是一味的忙碌,疲于奔命,忘却自我。
三 几篇杂谈
这几篇我也不是很懂,但依旧感受到啦朱老先生的先进思想观念。到民间去,到民间去这是多么真切的呐喊,学生应该放下学生的架子,不因你比别人多读几本书,就要分个高低贵贱,读书人若无法融入社会,自以为高人一等,那以后投入国家的建设中,也是会让人人望而却步,十字路口则是激励着当代青年人,能在原本的环境中,不过于沉溺,使生活成为一潭死水,要拥有自我的思想,打破偶像,伸张自我,而多元宇宙我就无法理解更多啦。
四 谈升学和选课
这与我们的生活极为贴近,诚如此信所言,一所良好的大学固然有其价值,但是我们求学的道路上最为难求的却是那诚恳的良师和和爱的益友。在这种氛围之下,无论是在何种大学,我们都能够把身心放在学习上,在求学的道路上有啦明灯和陪伴,我们求学之路就不再迷茫和寂寞,那我们又何惧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如果我们不是想求得真才实学,那在我们的求学道路又何必寻找名校,不如早入社会,四处逢迎,反而更为迅捷。至于选课,我们大可不必担心社会需求,一心要热门职业,以便日后寻找出路,但是社会情况瞬息万变,谁又能料到未来社会的变化呢,且每个人的天赋能力又大不相同,若是一味的迎合社会,而忽略啦自己的兴趣,那么我们自己也是无法全身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只要选择啦自己的兴趣,我们都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出一番事业。当然单一的学习一门科目是不可取的,我们还要把自己的学问做大,做到博学守约,同时我们要清楚如今选课并不是我们高谈阔论之时,我们还是要打好基础,以迎接未来的挑战。
五 谈摆脱
人生在世必然和许多事物有所关联,万事必然存在着无数的矛盾。面对这样的种种,我们必须要有取舍,我们如果不能恰当的处理,这些矛盾之物,必将造成悲剧。所以我们要学会摆脱,摆脱掉那些干扰因素,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而奋斗。俗话说有舍方有得,熊掌和鱼不可兼得也就是这么一个道理,但是人又是生活的玩物,我们无法事事都称心如意,有些事物我们想舍却又无能为力,因为如果舍,就意味着一个更加令人悲剧的结局,所以这也就是造就啦我们人生的不完美,但也许有残缺,这样的人生才是最为美好。顾在摆脱与否中,我们面临着人生中的一个又一个矛盾和困难,但也正是在这一个又一个的矛盾中,我们的人生才是独一无二的,精彩万分的。
最后的最后,谈谈人生与我,人生是多么宏观的话题,似乎无论怎么谈论也谈论不完。我的人生态度也亦如朱老先生一般做一个后台看人生的`人,时间的一草一物都蕴含着属于他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故事,每个生物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他人无法取代,我们无法以自己浅薄的观点去否定任何事物,他这么做必然有其目的,哪怕所做之事是我们口中的恶事,那肯定也有其意义所在,而所谓的恶事造就了人生的一个又一个悲哀,但是这些悲哀也使我们的悲哀熠熠生辉,一个人的人生如果一帆风顺,那他的人生虽然顺利,却缺乏啦本该属于他的光彩,人生只有存在遗憾,才能突显出我们人生的多彩,才能品尝到最后成功的美好。人生中只有存在挫折和不顺,才能突显出在逆境中,人们寻找光明的人性光辉,所以对于人生中的种种,我们需要心怀感激,只有他们的存在,我们的人生才是完整的。
在忙碌的假期中,朱老先生的十二封信饱满着真情,为我们阐述着人生的经验和道理,给我们启迪,让我们在大学的生活中拥有一个新的目标,给我们成长的道理指明啦方向,让我们不再迷惘。所以我认为同学们都可以一同学习,在假期读读此书。
关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心得范文 这两次的文章推荐都是拖到最后期限了,才想起来拜读。但是谈读书里的第一段就给了我当头一棒,是我真的没有时间,还是我没有决心。有了决心,那么很多事情就自然得多了,有了决心,那么你就会把读书当成你生活的一部分,有了决心,那么你就能每天坚持了。现在终于知道我为什么减不下肥来了,原来是我没有下定要减肥的决心,也没有拿出要减肥的魄力,更没有做到所谓的坚持。
”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的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原来平时老是觉得无聊的时候,漫无目的地看着网络的各种是是非非时,也可以把这种漫无目的转变为自己的饶有兴趣。人的心智空间是一定的,如果被你正常的嗜好占满了,那么你就不会被不良嗜好所影响。如果说我现在还不清楚自己所希望的正常嗜好是什么,也不知道用什么来打发自己的闲暇时间,那么就用用心思考一下吧,或者追求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当然我们平时所能做到的便是如此,总是有各种大理想,大的抱负,但是扪心自问,这些都只是空口而谈,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又有哪些呢?可能这个问题又回归到了其所说的决心问题上吧。
读到一谈读书,觉得文字颇好理解,并且都会有上句话的解释,这对于我这种头脑简单的人来说真是一件有益的事情,而后读到二谈动,同样的感觉,特别是谈谈笑笑,跑跑跳跳,多么朴实的语言,没有太多的装饰,现在一谈到好文章,便是文采较好,用字谨慎云云,其实对于我个人还是喜欢这种一说到底的文章,一遍读过,便能明白作者的真正含义,不需要像散文那样来回斟酌了,不过或许正是如此才显示出了中国文字的精神吧。
虽然这十二封信我没有完全读完,但是我会利用接下来的时间慢慢读得,虽然里面有些章节感觉可能不太适合现在的步调,但是事物都是相通的,都会或多或少能从中得到你所想要的东西,得到你所希望领悟的精华。也希望群里的朋友们能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地读读这十二封信,不是希望你们来完成某些任务,而只是希望你能从中发现某一个触动你内心深处的句子足已。
关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心得范文
十二封信,信笔拈来,字字珠玑,畅读便深感其美,大约朱先生也是性情中人。朱先生主张情于理先,道德先于法律,无情则无趣,而“趣”也是人生一幸事,不可或缺。
朱先生说“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好比喝茶,渴汉只管满口吞咽,会喝茶的人却一口一口的细啜,能领略其中风味。”人生亦如饮茶,“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能寻得人生之“趣”与“美”,便不枉此生。
朱先生谈到“学问”,亦有其主张。到底是“通”还是“精”自古争辩无数,朱先生的主张是先博大而后精深,如没有以“博”为基础,则如空中楼宇,被人耻笑。“中国学者的通病就在不重根基而侈谈高远”,根基在各门手艺中都见其利害,如扎马步之于武功,气息之于歌声,根基稳固楼宇才矗立不倒。
一、备课生活化
教师职业是一种高级智慧活动的工作,它充满了变数,面对的都是活生生的有待成长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成长为名副其实的研究者和探究者。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我如何让学生学好、学会、愿学”。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关注学生的发展和需要,时时积累课程资源,时时结合文本探索情境资源,时时改造自己的形象并加强修养。从教育角度来理解“生活处处是课程,课程存在于生活中。”教师要养成敏于事、勤于累的习惯,把自己生活的经历、发现、思考等都作为课程资源积累起来,放在备课文件夹里,贮积备课资料。电视网络、期刊杂志、新闻热点、时代人物都会成为课堂的教学素材。其实备课生活化并不难,主要是要做到:用“心”来研究,用“脑”来琢磨,用行动来积累。在有效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慢慢养成一种执着的心态、一种坚持的思维方式,长此以往,定能使课堂效率“事半功倍”。
二、知识问题化
知识问题化是有效备课的一个主要理念,这个理念需要教师在备课中养成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备课不是备知识,而是在文本知识内化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生成问题,使文本知识下移,变成有探究性德问题呈现给学生。同时,要让学生也形成这种学习思维,指导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文本上发现生成问题,继而逐步解决问题。在备课过程中,要体现这种理念,操作方法有多种:(1)阅读行动,教师先行阅读,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通过多遍阅读,在加深文本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再提出问题。(2)借助学习工具,教师开发问题清单,学生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完成他们的问题清单,此环节教师要做全面的设计者,对文本要有全方位的把握,能预想到能够出现的绝大部分问题。这样的备课方式对教者的要求很高。(3)设计合作探究环节,把发现的问题一一解决,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生成新问题,鼓励并组织讨论。这一过程是展示并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不容忽视。
三、问题能力化
这是有效备课的一个重要理念。这一理念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开发和设计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即在备课中重点考虑采用何种方式、何种手段,利用那些资源,使文本问题和学生问题都得到有效的解决。具体操作是:备课中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训练、提高训练、拓展训练等多元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针对每种方式都做相应的引导,在解决问题时与学生一起探究规律,培养、提升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训练课堂化
此项理念需要教师养成一种多元训练思维。这时,学生已处于发现生成问题的基础阶段,必须通过发散的多元训练来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诸如合理安排训练问题、计划好训练时间、训练方式多样化。为此,可采用以下方式:1. 交流对话,创设浓郁的学习气氛,激活思维,张扬个性,对有见地,有特点的答案要积极鼓励,2. 课堂检测,通过小考让学生在特定时间内自主完成对问题的理解探究,完善学习效果。
五、过程体验化
【关键词】课程改革;语文教学;新观念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的心田。这次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内涵十分丰富,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创新精神,它标志着我国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那么,对一位语文教师来说,如何面对这次课改呢?
首先,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去研究新课标,从理念上准确把握理解新课标的精神。然后,要积极地大胆地去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理念变为课改的实际行动,也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成果。“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执着地研究,不断地实践,立志在为课改作出贡献的同时,把自己锻造成新世纪优秀的语文老师。
其次,要更新观念,对《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要准确理解,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重新认识教学内容
要改变教科书是教学的唯一内容的狭隘认识。教科书是教学的基本内容。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要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为学习课好准备;课中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特别是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课后适当拓展、延伸,或引导进行实践活动。今后的教师,不应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当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课程的建设者。
二、重新认识语文教学
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应为主角。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应凸现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课堂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问题让他们去提,问题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新课程下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今后的语文教师,不应是“授之与鱼”,终年辛劳而收效甚微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与渔”,教导孩子拥抱生活,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教练,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的智者。
新课程期待着老师们重新审视对职业角色的定位,把自己从“神坛”中请下来,能与生为善;把自己从“经验”中请出来,敢自以为非。期待着老师们正确地发掘其内涵,变通地实践其要求,给学生烹调出丰盛的素养套餐。期待着老师们来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课堂上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
在国外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有什么不同?知识管理是“皇帝的新衣”(Martensson,2000)拟或“新瓶旧酒”?Gourlay(2000)和Beckman(1999)把知识管理说成是一门正在形成中的学科;Broadbent(1998)、Streatficid和Uilson(1999)宣称:公司和信息领域已经做与知识管理活动相关的活动许多年;Steratficid和uilson(1999)则说知识的概念在知识管理学内被过分地简单化了。然而,随着相关文献的增多,人们对知识管理的兴趣越来越浓,图书情报学家越来越意识到应该研究知识管理,并结合图书情报学进行广泛的研究。
知识管理在企业中深入人心。1997年,一项对200多家同类大型公司的调查显示,80%的公司有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是知识管理的重点。在高科技部门、咨询公司知识创新更多。知识管理可以提高生产率、帮助决策、实施顾客服务以及创新等,其潜在价值可以说无处不在。
在图书馆学领域,人们对知识管理的兴趣更强。图书馆作为社会的公共知识管理中心,其知识转移与共享贯穿于图书馆各个业务工作环节之中,涉及图书馆工作的方方面面。知识转移与共享作为知识管理的核心问题,其运用已深入到图书馆的知识资源建设、技术构建、组织协调、人力资源管理、文化建设、制度安排、读者教育、战略制定等方面。
尽管知识管理源于企业文化,并被广泛运用,但是知识管理概念依然模糊。许多人尝试过从理论的角度去定义知识管理,并且确认了不同类型的组织文化对知识管理有不同的理解,但仍没有表达清楚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区别。(Martenson,2000)建议:知识管理主要关注知识的代表性,而不是知识本身。但是,这种说法使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的区分更加模糊不清。因而有人从概念和操作层面上来区分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相关概念
要区分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必须找出两个相似概念的不同之处。这就必然涉及与之相关的概念。
一般把数据定义为用来作为推理、讨论、计算基础的有实际意义的信息,把信息定义为知识和智慧的接收和交流,把知识定义为通过总结能力或运用知识能力的经验或者理解真理以及对事实的推理能力,并且把智力定义为理解。Meadow认为数据是混在一起的各种符号,信息并没有广泛认可的意义,其暗含的意义是正当的和有用的数据。而知识比信息有着更高层次的确定性和正当性。智力,则是一种信息的形态,同时也是推理能力的尺度……由上可以看到几乎在所有的专业术语上,这些概念都是重叠的。
Wiig认为:信息既可以是一整套的真理、信念、观点、概念、判断、期望、方法,也可以是组织上有自己的特点的事实和数据。这样看来,信息是段落中一组有意义的数据,而知识也是有意义的数据,只不过是一整套用来描述信念、各种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的后果,曾经有过的经验、数据罢了。知识与信息的区别是知识具有预见性并且可以用来指导活动,而信息仅仅是一组数据。知识是由信息构成,并用于指导人的活动。在实践中知识管理研究者倾向于采用包容性强的知识概念。系统性的知识经常被分为很多类,例如Nonaka和Takeuchi把知识分为未知的和已知的。Choo把知识分为:隐性的、显性的、文化上的知识。Boisesot把知识描述为个体、专利、公共知识和共同的感觉。
知识管理的研究者们最关心的是隐性的知识。隐性的知识是被定义为以行动为基础的,在实验中得到训练,而不大容易解释或者描述出来的知识。但是在组织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却是一种基础性的知识。Tsoukas和Vladmirou认为:隐形的知识并不是那种可以被显性的知识所包含的知识,但可以通过社会交流活动或者社会交往来传播,并且可以通过外部化过程使之明确。而Polanyi认为:隐性的知识之所以不能表达,是因为我们知道的要比我们能说出得多。也就是说,人们不能用词汇明确的表达出隐性的知识依然保持存在人类的内心深处。
知识管理的研究者们认为显性的知识有完整的结构和明确的意思,它可以被编码,更容易交流和共享。因此,这种类型的知识通常等同于信息,它们可以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储存、管理,形成信息管理系统。然而,知识管理行不行?尤其是隐性知识能不能管理?人们是有疑虑的。Courlay认为知识本身是不能够管理的,人们管理的只是知识的代表,这实际就是知识管理的焦点。Abranl认为,知识所处的氛围以及使用的条件是知识能够管理的唯一尺度。
可见,在知识管理中将信息看做显性知识的等价物。这就提供了组织管理中评价各种各样所用到的知识的一个不太充分的评价标准,因此,信息和数据的管理是知识管理中的重要支柱。通过创新活动人们可以把信息改造成为组织可以共享的知识。信息管理涉及诸如管理显性知识的相似过程,但也涉及了一些差别比较大的过程。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客观性是非常不同的,信息管理的最大目标是确保信息的存储和取回。而知识管理的最大目的是把组织的结果结合得更紧密些。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组织也能通过“信息流”和相关的过程得以评估。知识管理采用与信息管理相同的方法,提供了用来评价复杂信息,考虑更多信息转换的框架。
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概念性框架
知识和信息始终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在组织过程中流动着。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二者的过程和步骤有所区别。
信息管理关注的是“用来控制组织记录所需要的计划和活动”。Wilson认为,信息管理涉及信息技术对组织的信息源管理。Choo提出了一个信息管理的环状过程模型,它牵涉到五个基本的步骤:信息需要的确认、信息的获得、信息的组织和存储、信息的分配和使用,而每一步都需要计划组织以及对一系列由信息技术为支撑活动的协调和控制。Choo认为:在保持知识的创新和实用方面,信息管理是关键性因素,并导致“智力组织”。Cronin认为,信息管理诞生的初衷是为了更经常地控制系统性的记录信息,并尽量减少对这些数据的使用。在信息管理过程中从技术方面讲人被认为是信息的仲裁者和规划者,而信息管理工程还是倾向于实施和保持信息的体系,并且把信息源和技术放到了很重要的地位。
与之相比,在知识管理中,人类管理的部分是至关重要的。Nonaka和Yakeuchi描述了四种知识转化的过程:交往、外化、联结和内化,每个过程都涉及从一种知识的形式转化到另一种知识的形式。这个模型主要关注在组织共享中知识是怎样创造出来的与如何评价知识管理中活动重要性之间的关系。lruggles确定了三种主要的活动:涉及新方法、新方式创造的知识的繁殖,知识的编排以及知识的转化,保证知识在个体和部门之间转化。他们忽视了组织知识结构链条中获得和储存知识等一些步骤。因此Oluic-vukovic 2001年提出来了另外一个模型,他把知识运行的链条分为五各环节:收集、组织、提炼、描绘以及传播,这个模型不仅把信息的循环方式聚集得更紧密了,而且又把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方方面面结合起来。
France Bouthillier和Kathleen Shearer基于对知识管理文献的理解,对Oluic-Vukovic模型过程作了一些轻微的修改,形成了新的概念性框架。他们首先将“收集”这一部分成三个不同的过程:知识的发现、知识的获取及知识的创新。其次,他们认为在知识的流动过程中,知识的提炼不算是一个主要的步骤,仅仅是知识创新的一个方面以及储存、组织过程中的一个步骤,因此将知识的提炼和描述的过程删除。第三,将共享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步骤添加了进去,这个步骤实际优化了先前模型中提到的知识的传播。知识聚集到一块以后,剩下的事就是存储和共享。知识的共享也就是知识从一个人传播到另外一个人以及更多的人。知识的共享在知识管理中占据了主要的位置,个人知识在组织中被发现并作为内在的知识;同时更加注重外部知识的发现、获得,把外部的知识带到组织中来。在知识管理中,人们更关注知识的共享。知识要想更有用,它必须被群体共享。共享知识的目的可以概括为:第一,创造一个能够学习和共享的环境。第二,不同知识的人之间的相互交流。第三,不断的接触信息。第四,能够把知识转化为信息。第五,压缩精简知识以便交流。第六,传播知识。
知识管理的目的主要是知识的创新。首先,内部的知识可以与其他的内部知识联合起来创造新的知识。其次,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并进行分析进而获得新知识,这是信息的附加价值,也更加方便知识的创新。
于是,知识管理的步骤可以概括为:
・内部知识的创新
・内部外部知识的共享和使用
・知识的发现、共享和使用
・内部知识的创新和使用
・外部知识的获得和内部外部的分享
・外部知识的获得和共享
在这个概念框架内知识的创新是有基础性假设的,对已有知识的补充或通过分析信息获得新知识是知识共享的结果。共享知识是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这是目前知识管理所显示出来的最重要的特征。在知识管理的其他过程中,譬如知识的获得和创新仅被认为是组织领域的一部分,就像训练、研究、发展和知识的存储、组织被认为是信息管理的部分一样。其结论认为:知识管理主要关注隐性和不能形成文件的知识。而信息管理是管理信息和显性的知识。
小结
在国外知识管理这一领域很多地方与信息管理重叠并且理论基础薄弱,但在许多组织中知识管理切切实实在起着很大作用。知识管理是由各种各样的组织实践构成的,这种实践是在政策、工作常规和组织结构中不断变化的。具体讲,可以归纳出国外关于知识管理的明确论点:
・知识在实践中大多被定义为隐性的知识,显性的知识仅仅包含于那些把隐性的知识转化为显性的知识的活动中。
・知识管理就像它实践的那样,意义在于方便隐性知识的共享,共享在研究与实践中是主要的重点。
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把“新理念”看得太神秘了,看得太神圣了。看到和学到的“新理念”只是局限在书本中、理论中、表象中,没有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没有体现与自己的工作实际相结合。其原因是学校和教师将“教育新理念”看得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
其实,“新理念”就是建立在一种新思维基础之上的“新观念”、“新思想”。现实工作中,它就是一种指导思想,它区别于传统的旧观念、旧思想。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去进行一番理性思考,在进行对自己工作的反思中,提出一些区别于传统的新的想法,并将其加以提炼形成自己的一种新的思想,将其运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作为一种指导思想,这就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教育新理念。
“教育新理念”的形成,不是“空穴来风”,它来源于教育实践,是对教育实践的再理解、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对于别人提出的教育新理念,要与自己的工作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自己具有理性的、前瞻性的思考,采用“扬弃”的哲学方法,对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存在的各种弊端进行一番深刻的批判。结合学校现实情况:其一是师资状况,如学识水平、工作经验、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敬业精神师德水平等;其二是学生状况,如知识基础、学习习惯、行为方式、兴趣爱好、身体状况、品德修养等;其三是学校的办学特色,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将这些有机地结合起来,领导者需要进行一番深刻的思考,找出自己工作的不足和指导思想的缺欠。
同时,领导者还要深入到教师和学生之中,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形成自己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思想。经过思考、总结、归纳、提炼这一过程,使之进一步完善,从而形成本校的先进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即所谓的“教育新理念”。
“教育新理念”的形成过程,是我们对现实工作的一种认识过程、思考过程、总结过程、归纳过程、提高过程和内化过程。通过这一理性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思想,它符合我们的工作实际,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对提高我们的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比如,在我自己的学校管理工作中,认识到“应试教育”其实质就是以放弃绝大多数学生、以牺牲绝大多数学生为代价的“精英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下的教师整天一副冷面孔,死死地统治着课堂,统治着学生。教师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课堂和学生的统治者!学生不被重视,甚至遭到歧视和体罚。学生得不到理解和宽容,导致师生关系僵化。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人格得不到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遭到扼杀,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就是考试的机器,教师就是这个机器的操纵者!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提出:“有用,既是人才!”、“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对待别人的孩子!孩子是学生,学生是孩子,学生就如同自己的孩子,孩子需要关爱和呵护!”、“不择生而教,是教师思想的最高境界,是良好师德的具体体现。”、“不放弃每一名学生,不择生而教,是我们育人者的最高理想。”、“把学生首先看成是孩子――是既有优点同时又有很多缺点的孩子。只有这样,为师者、为人父母者、为长者,才能真正读懂一个孩子!”、“凭着一种精神去生活、去工作,并为之感动!”、“只有消除偏见,勇于关爱,才能真正彰显一名教师的博怀。”、“理解和爱,是学校德育之魂。”、“学校教育肩负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它需要我们用生命和灵魂去投入。育人,从爱开始,学会尊重,学会理解,富有爱心。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等等。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就教育而言,创新同样是教育的灵魂、学校的灵魂,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凌源教育应该在教育创新方面大做文章。
其一,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教育创新计划”,制定“教育创新实施方案”。基层学校要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教育创新计划”,确定“教育创新目标”,制定“教育创新实施方案”。教育创新要从小处着眼,从宏观到微观,更要注重微观,注重细节,要从教育的精准、精细上下工夫。比如,从宏观上,北京史家胡同小学的“做课题”教育;山东渡郎口中学的“探究式开放性课堂”教育等。微观上,我们可以注重细节的个案研究。如,从“书写标准汉字”上研究,教育和指导学生写出一手标准漂亮的汉字。写一手好字也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必不可少的素质。还有对学生有意识的进行“亲情、感恩、责任、沟通、合作”等方面人文素质的教育。
其二,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推出典型、学习典型,通过典型示范,典型引路来促进凌源教育的创新,引领凌源教育走向创新之路。
凌源教育缺少的是各个层次的教育典型。这也是凌源教育的缺憾!我们应该从小学、中学、高中三个学段各培养和树立至少一个典型学校,使其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典型学校是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有其自己的先进性、独特性和创新性。教学方面,它必须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管理方面,它必须具有合法性,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但是,典型学校并不是重点学校。
一、先学后教
先学后教是被所有成功的语文教学实验和实践所证明了的一条原则。其含义是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上,鼓励学生先自主学习;如果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疑问,就鼓励、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个人探究或小组合作后仍存在问题的,教师才去教。这时的教,就是和学生一起去探讨问题,交流对话。这就是《学记》中所说的:“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早在1922年,在中华教育改进年会的一次演讲中谈到“国语文的教授法”时第一条就指出:“指定分量,由学生自修。讲堂上只有讨论,不用讲解。注入式的教授,自不容于当代的新潮流,教员在讲堂上,除了补充和讨论以外,实在没有讲解的必要。”的这番话,虽然有矫枉过正之嫌,但他主张先由学生自修,再由教师在课堂上补充和讨论的教学顺序,却与现代语文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值得我们深思。先和后的顺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和教师事前的指导并不矛盾,先学后教是根据学习的一般规律提出的原则性要求,而后者只是一个方法的问题。
二、以学定教
以学定教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意愿,调整、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应,灵活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将教师教的思路与学生学的思路动态地融合在一起,根据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学习方式确定现场教学方法。概括地说,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什么、怎么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并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调整,进行二次备课甚至是多次备课。这样的课堂将是开放性的,生成性的。课前的教案只是一种预案,而每一堂课就成为一种不可重复的创造性活动。
三、多学少教
多学少教要求教师要把课堂时间和课堂空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能不顾对象地去倾筐倒箧,而是要画龙点睛。学生已经掌握和能通过自学掌握的内容以及与学生认知水平相距过远的内容,就不必教;对于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的问题,应该并且必须教,这是为学生的长远利益和终身发展负责。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既保持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旺盛精力,又能感到学有余力,享受“自得之美”,使学生感到课堂心理时间短暂而愉快,课堂心理空间广阔而丰富。佳肴要自己吃才有味道,至道要自己悟才会受用,不能由教师代吃代悟。
需要指出的是,多和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需要教师去做辩证的认识和处理。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非常生疏,也没有相关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教师教的时间就可以多一些,因为这时的教就是学生学的一种方式;如果一个问题学生感兴趣且知之不多,能全神贯注听讲,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外静而内动,那么即使教师滔滔不绝讲上一堂课,又有何妨?反之,教师就要少教。要是一定把教师的教限制在几分钟之内,不顾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又陷入了机械主义,和以学为主的精神背道而驰了。
四、以学论教
对学习状态的监控和学习效果的评价,应是一堂语文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必须关注教学的效果,而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就在于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从学生的活动状态、参与状态、思维状态和目标达成状态等方面来反思、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效果。一堂课结束,如果教师关注的只是自己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完成得如何,而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只是一种任务关注型教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这样的教师也不是一种智慧型教师,他的工作可能是一种所谓多少年如一日的单调重复与机械复制。
历史学的发展,同时也必将波及影响中学历史教学,为了顺应历史学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随历史学的发展而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就史学观念的更新与中学历史教学进行初步的探讨。
首先,历史学家对现在与过去关系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这是史学观念更新的表现之一。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将来的历史”,二者是紧密联系的。以往由于根本忽视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因而实际上割裂了现在与过去的关系,作为认识主体的历史学家只是被动地从故纸堆中搜集资料去进行详尽的考订并加以描绘。而随史学观念的更新,这种认识发生了变化,更新了的史学观念把历史研究看作是现代历史学家根据可靠资料对过去的构建。在这个构建过程中,历史学家只能从现在出发,带着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对历史继承性的理解,带着自己的价值观念。正如马克・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一书中所言:“古今之间的联系是双向的”,他的“由古知今”、“由今知古”的名言正表明了对“古”、“今”认识上的这种联系关系。
相对于史学的观念的这一更新现象,中学历史教师在课堂中授课时必须更新观念,在讲授历史人物、事件、现象时,要认清自己的授课受体(即自己的学生)和授课内容(即过去的历史性的人)双方都有由各自文化培育的对世界的看法,判断事物的标准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兴趣。许多过去发生的事件,当代人是很难理解的,例如当代学生没有亲身经历过“”,他们就很理解它,这还仅仅是发生在近四十年前的事,更不必说发生在久远的过去的事了。历史教师在授课时不应当以当代人的看法去取代过去时代人的观念,这样就会使很多问题不好解释或者解释错了。因此要求中学历史教师的史学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根据各种史料去了解过去时代人们的观念、看法,特别是他们的内心意识、心态、情绪,然后再把了解到的过去时代人们的观念和当代研究者从当代水平出发的看法相结合,即把当时社会的自我评价与当代科学评价结合,使学生了解到当时的真实情况。
同时我们要知道,更新了的史学观念还要求作为历史研究对象的人不能被割裂开来,必须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综合的总体研究。中学历史教师在评论一个历史人物时,更应看到他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⑤,应通过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去考察和评价,使学生明白这方面人的活动、作用或反映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
其次,历史学家对自己与史料关系看法发生变化是当代史学观念更新的表现之二。
更新了的史学观念改变过去认为历史学家与史料关系消极被动的态度,认为历史学家不是被动地搜集史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史料收集者和考据者,认为历史学家是在开始研究工作之前已经有明确的问题,已有当时符合历史学水平的有关自己专题的知识准备,已有适当时代和环境的历史思想,不是无明确地去搜集史料,不是被动地任由史料摆布。正如马克・布洛赫认为:“由于没有明确的目的,人们就可能老是在那些深奥冷僻又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做文章,不冷不热的博学游戏无非是虚掷光阴,把手段当目的,为考据而考据简直是在浪费精力”。历史学家事先提出的问题和他原有的专业和思想准备,确定了他对文献的选择和对所研究的文献的态度。可以说,正是由于他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研究兴趣努力的结果,才使这些文献成为他的研究史料。
历史教师的传统观点认为史料随处可见,在授课过程中讲到哪儿就引用哪一方面的史料,这样做的结果是造成了引用史料的盲目性,现在从更新了的史学观念中我们发现历史学家事先提出问题和他原有的专业知识和思想准备确定了他对文献的选择和他对所研究文献的态度。中学历史教师要“创造”史料,就必然要改变自己陈旧的观念,要让自己真正明白只有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带着明确的教育目的,这样才能“发现它们的特点”,“把握住它们在一定历史体系中的地位,才能将众多繁杂的史料”手到擒来,为我所用。
总之,不论是史家与过去的关系,还是史家与史料的关系,新的史学与旧的传统史学相比,都把它颠倒了过来。这足可表明史学观念的根本变化。自然,史学观念的更新并不仅仅表现在这方面。其它如对客观历史的综合研究、克服历史上曾经合理的把完整的历史分割成专题史的传统做法,以及打破与相邻学科的隔阂,实行跨学科研究等等,这些都是史学观念更新的各种表现,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仅选择较为代表性的史家与过去的关系、史家与史料关系加以说明,但是对于中学历史教师来说,更新自己狭隘或不全面的史学观念,让自己首先在观念上跟上时代的步伐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授课焕发出时代的气息。
一、 哲学观视域下对低碳的理解
继工业化、信息化浪潮之后,当前我们正在步入以低碳化为主要内容的第四次浪潮,人类发展进入绿色文明时代。从人类发展的哲学视域看,低碳化浪潮有以下三个方面显著特征。
从价值观视域看,强调面向未来的人类可持续发展价值理念。低碳时代从人类整体主义出发,基于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延续发展的唯一载体,立足于地球资源的永续利用,倡导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人类发展的价值尺度上,充分认识到自然的发展演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质疑并批判工业化带来的人类中心主义过度发展,强调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统一,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人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从发展观视域看,注重体现“三低”的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在工业化的各个发展阶段,GDP的增长主要是靠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的粗放发展来推动,致使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发展难以为继,以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等为代表的低碳绿色发展成为必然选择,成为世界各国转变发展方式的新取向。
从实践观视域看,倡导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核心内容的生态环保实践理念。基于“不对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强烈的责任感,低碳化浪潮强调自然资源只有节约才能持久利用,主张全社会都要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以无污、无害、无毒的、有益于人类健康的低碳化生态环保理念建设节约型社会。
二、 绿色低碳理念引入教育的必要性及教育低碳化内涵
消除教育异化的迫切要求。伴随工业化的进程,科学主义思潮得到极大张扬,技术理性被奉为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法宝。受科学主义和技术理性的影响,教育背离其本质目标,被异化为技术工具,呈现出实用功利主义倾向,以提高学生考试分数为终极目标的应试教育受到青睐。填鸭式灌输、统一的共性教育、格式化的培养要求、过多的时间精力堆积,成为了教育的普遍现象。学生个性被严重扭曲、奴化,沦为了考试机器,成了知识、技能、信息的容器,学校成了把人变成机器的场所。针对这种现状,上个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开始反思过度物质功利主义和技术理性对人的异化影响,要求教育理念创新与变革,呼唤绿色教育、生态教育和和谐教育,纠正教育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倾向,尊重学生成长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和谐自由全面的发展。
人性认识现代趋向的必然要求。自工业化以来,大体存在五种人性的假设:即泰勒的“经济人”,梅奥的“社会人”,麦格雷戈的“自我实现人”,威廉·大内的“复杂人”,以及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的人”。纵观这些关于人的理性认识,从最初的“把人视为机器,以人去适应物”,到“开始重视人的尊严”,到“注重研究人的需求,以人为中心”,再到“探讨人性的本质,强调和谐的员工关系,以人为本”,到“实现生活价值、尊重生命意义”。其间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由表及里逐渐重视人的价值、人的尊严,重视人的创造性和巨大的潜能,体现了由过度关注人的社会属性到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并重发展。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因此,关于对人性及发展的认识与趋向,不可避免对教育理念的创新变革提出必然的要求,要求教育在促进人的社会属性的同时,也要尊重人的自然属性,促进人的潜能的发挥。
走向学习型社会的客观要求。在知识大爆炸的新时代,知识域的无限多维向度与人的生命时间的有限单指向构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这对教育提出了提高质量和效率的客观要求,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提出并倡导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只有具备了比别人学得更多更快更好的能力,才能保持竞争优势。所以在学习型社会背景下,我们既要倡导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更要强调绿色学习、绿色教育等低碳化理念。
基于上述对低碳发展的环保、节约、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和绿色低碳理念引入教育的必要性分析,我们认为教育低碳化在本质上强调教育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上的作用,是主动的教育、和谐的教育、生态的教育和可持续的教育,要求要节约教与学的精力、降低时间消耗、提高效率,具有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和习惯养成等多种意义,责任、可持续发展、生态、和谐、绿色理念是其核心观念。
三、 低碳”理念对创新教育观念的启示
基于上述的分析,我们认为蕴含责任、可持续发展、生态、和谐、绿色等内涵的低碳理念,对教育观念创新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