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外汇交易报告范文

外汇交易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外汇交易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外汇交易报告

第1篇:外汇交易报告范文

关键词:国际金融外汇市场启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间的金融系统越来越密切,国际外汇市场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中最活跃、最开放的组成部分,在开放经济的背景下,包括新兴国家在内的众多发展中国家,外汇市场自身在传统交易日趋活跃的同时,不断创新的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为外汇市场的深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国际外汇市场的最新发展

对国际外汇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最全面、最权威考察的,是国际清算银行(BankforInternationalSettlements)每三年进行一次的,对各国中央银行就外汇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发展所进行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当前国际外汇市场呈现出如下特点。

1、全球外汇日交易量巨大,并呈大幅回升之势

自1995年以来,全球外汇市场各外汇交易工具的日均交易量都在一万亿美元以上,2004年4月创出20180亿美元日均交易量的历史记录。除2001年前期相比有所下降外,其他调查年份均呈现增长势头,其中尤以2004年增幅较大,比2001年4月的日均12670亿美元增长59%。在各交易工具中,货币互换的增长幅度最大,从2001年4月的日均70亿美元跃升到2004年4月的210亿美元,增幅为200%;期权的增长幅度位居其次,增长近一倍。(见表1)

2、外汇衍生品交易占绝对优势,即期交易的重要性有所下降。

自1995年以来,衍生品交易一直高于即期交易量,并处于稳步上升之中。衍生品占全部外汇交易量的比重,从1995年4月的58%,上升到2004年的68%,其交易量已达同期即期交易量的两倍之多。各交易工具中,外汇互换衍生品的交易最活跃,占到全部外汇交易的49%。即期交易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但目前其市场地位已趋于稳定,市场比重保持在近三分之一的水平,而且在所有外汇交易工具中,仍居第二的位置。(见表2)

3、外汇交易对手以报告交易商为主,其他金融机构的地位趋于上升。

在国际外汇市场各交易主体中,报告交易商占据主导地位,这主要是指活跃在外汇市场上的大型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他们既从事外汇的自营业务,也从事业务,交易通常经由诸如EBS或路透的电子交易系统实现。尽管报告交易商的交易量比重自1995年以来呈下降之势,但其市场份额均在一半以上,2004年4月为53%。除报告交易商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这主要指小型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政券公司,及各种基金、保险公司、中央银行等,其市场地位正在稳步上升,交易量比重从1995年4月的20%提高到2004年4月的33%。此外,非金融类最终客户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他们主要是公司和政府等,其交易量比重2004年4月为14%。(见表3)

4、外汇交易主要集中于欧洲和美国,亚洲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全球外汇交易的地理分布没有太大的变化,主要集中在欧洲、美洲和亚洲,交易量最大的前六个国家和地区,其交易量合计占全球的比重自1995年以来,一直稳定在72%左右,2004年4月该数据为73.1%。全球四大外汇交易中心的地位十分稳固,分别为伦敦、纽约、东京和新加坡。(见表4)

5、外汇交易的集中化程度不断提高,大银行的市场地位越来越强。

外汇交易的机构分布呈现集中化的趋势,少数大银行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提升,这可以通过各个国家和地区中,拥有市场75%份额的银行家数呈不断下降趋势中看出。例如,在英国,占有市场75%份额的银行个数,从1998年的24家,减少到2004年的16家;美国同期的银行家数则由20家减少到11家;香港的集中化趋势更明显,由1998年的26家降到2004年的11家;德国的集中化程度可称得上最高,2004年4家银行垄断了国内75%的外汇交易,而1995年的数字是10家银行(见表5

二、对上海外汇市场发展的启示

以上对国际外汇市场的考察,为我们准确把握国际外汇市场的发展过程及趋势,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上海的发展目标是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外汇是市场应该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目前人民币还不是自由兑换货币,我国外汇市场的完全开放与上海成为完全自由的国际外汇市场尚有待一定时日,但浦东政府应该积极利用综合改革试点的有利时机,大力进行金融生态环境的改造,为未来建成开放型的外汇市场准备条件。为此,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外汇市场建设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程,政府在市场发展初期的推动作用十分重要,政府应在其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外汇市场发展是一个与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协调一致的循环渐进过程,应积极、稳健、妥善地推进。

(二)积极准备条件支持推出外汇衍生产品。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在上世纪70年代初国际固定汇率体系崩溃之际,于1972年率先进行外汇期货交易,成为国际衍生品交易所的领头羊。我国目前仅有外汇远期衍生品种,这显然不能适应人民币汇率不断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上海应充分发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自身的优势,适时推出其他外汇衍生品,培育出我们自己的、能与国际同行竞争的衍生品交易所。

(三)引入更多实力雄厚的外资金融机构入驻上海。实力雄厚的外资金融机构,是国际外汇市场上的活跃份子,将其引入上海,则上海的外汇资金来源与对外联系网络将扩大,这对活跃上海的外汇交易十分有利。

(四)增加金融机构类型,为市场提供更多服务。国际外汇市场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市场地位呈上升趋势。我国也应积极引入更多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进入外汇市场,并可考虑设立新型的专业性金融机构,目前首先可作的是,尽早推出中外合资的货币经济公司,利用国际著名货币经济公司的管理经验与服务手段,为金融机构的外汇买卖等业务提供世界一流的中介服务。

(五)加快国内金融机构运行机制改革,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国内金融机构在开放过程中竞争力的提高,对我国金融命脉的掌控意义重大,应该充分利用上海有利的经济、金融环境,加快国内金融机构的股份制改造与公司治理,使上海的金融机构能成为全国金融机构的排头兵,并着力培育几个能与国际同行抗衡的中坚力量,应对国际市场上不断兼并、强者恒强的竞争势态。

(六)加强上海在国内贸易口岸中的地位,把上海建成国际贸易中心。贸易往来与资金往来相辅相成,国际贸易的活跃必然带来大量的资金交易及与之配套的服务系统。我国目前已跻身世界贸易大国之列,上海应成为中国国际贸易的重要口岸,以发挥国际贸易对国际金融发展的带动作用,这在我国目前实现资本管制的背景下,意义尤其显得重要。

第2篇:外汇交易报告范文

(一)具有明确的规划性和目的性

澳大利亚对外汇账户监管的目的主要侧重于反洗钱和税收,通过收集、审核和分析外汇交易信息,特别是外汇现金交易信息、大额可疑信息,为反洗钱服务,澳大利亚外汇账户管理还与税收高度相关,将境内个人账户资金作为其纳税收入的重要依据,在开立外汇账户时必须提供本人税务号码。韩国对企业和个人外汇账户的监管目的则主要体现在外汇监测、统计分析、金融监管和事后管理、反洗钱和决策参考等方面。

(二)建立完善的外汇资金监测系统

韩国和澳大利亚均以外汇账户系统为基础,建立了强大的、具备数据采集和分析预警功能的外汇资金监测系统,两国系统均可以收集、管理、利用外汇交易数据,数据内容涵盖了交易个体所有交易信息,实现了对外汇交易性质和资金流向的全口径的数据把握,对资金流动和外汇市场进行有效监管。

(三)对现钞和现汇账户进行归并管理

韩国和澳大利亚的外汇账户没有区分现钞账户和现汇账户。韩国通过与税务、海关等部门协作,加强对外币现钞的管理,除通过银行收取一定的费用外,还实行申报制度:企业和个人外汇账户中取款超过等值1万美元,要报告国税厅;出入境携带等值1万美元以上要向海关申报;超过5万美元,需经韩国银行确认,并将申报内容通报国税厅。澳大利亚虽然对外汇现钞交易不设限制,但并不鼓励现金交易,对于超过等值1万澳元或频繁在等值1万澳元波动的现金交易都要以书面形式向澳大利亚报告分析中心报告,同时银行会将存款或提取的外币按当日澳元买入价转换成澳元,再将澳元按当日卖出价转换回存款币种,从而增加现钞使用成本。

(四)法律制度明晰,法律体系完善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外汇账户管理的法律保证。依据澳大利亚《1988现金交易报告法》和《金融交易报告条例1990》规定,澳大利亚交易报告和分析中心(AUSTRAC)是由政府主导的专门信息处理机构,负责收集、审核和分析各金融机构以及现金交易商报送的企业和个人逐笔外汇交易信息,特别是外汇现金交易信息、大额可疑信息。

二、我国外汇账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规体系整体性不强,外汇账户管理法规体系有待完善

1、随着经济发展和外汇收支形势的变化,我国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管理政策先后经历多次调整,现行的外汇账户政策体系中既有专门的外汇账户管理法规,又有分散的账户管理条款中有关账户管理的规定,同时还有以各种“通知”形式下发的法规,这些法规成文于不同的年度,并历经多次修改,给政策执行带来了不便。

2、由于现行的外汇账户管理法规中缺乏强制关户的法规依据,各外汇指定银行受上级行的考核压力和同业间客户竞争等因素,没有为这些长期不动户进行关户的积极性,导致账户处于闲置状态,大大降低了外汇账户的运行效率,影响统计分析结果的实用性。

3、现行外汇账户管理法规中对金融机构约束力不大,未对外汇指定银行上报的外汇账户数据的规范性做出明确规定,导致银行漏报、错报、上报数据不规范等现象频发,严重影响外汇账户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外汇账户管理信息系统亟待升级改进

1、企业账户备案信息未实现全国共享,造成异地企业开户需进行多次备案。企业开立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需首先在当地外汇局进行备案登记,银行通过外汇账户信息交互平台查询企业的基本信息,无误后方可为该企业开立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由于外汇账户系统中企业外汇档案数据库系统的企业基本信息在外汇局系统内实现了全国共享的功能,而银行查询使用的外汇账户信息交互平台需由当地外汇局在企业外汇档案数据库系统中进行同步后方可显示异地开户企业的基本信息,造成异地开户企业需进行多次备案登记,增加企业负担的同时也增加了外汇局的工作量。

2、外汇账户管理系统统计数据不全面,无法实现全口径监测。目前外汇账户管理信息系统未将结售汇业务纳入系统监测范围,外汇汇入款不进企业外汇账户,使这部份外汇资金游离于外汇账户系统之外,脱离外汇账户信息系统的管理,对于企业外汇资金流动全过程,外汇局难于全面了解,无法对外汇收支进行全面监管。

(三)监测预警功能不完善,削弱了监管的有效性

现行的外汇账户管理系统现行账户系统主要发挥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功能,反映的是账户使用的总体情况,系统的监测预警功能偏弱,仅能提供有限项目的总量数据组合查询功能。对于单个境内机构账户使用情况的监管,由于账户系统没有可供参考的、科学的、统一的统计监测指标,只能通过人工查询的方法逐个对境内机构外汇账户的收支进行监测,缺乏对微观交易主体外汇资金活动实时监测和预警功能。

三、政策建议

1、完善相关法规制度。集中清理现有分散的外汇账户管理业务法规,建立与主体非现场监测相适应的外汇账户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在严格执行外汇账户管理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建立健全相关的工作内控制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3篇:外汇交易报告范文

外汇市场(Foreign Exchange Market,FEM)是指经营外币和以外币计价的票据等有价证券买卖的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外汇市场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实现购买力的国际转移

国际贸易和国际资金融通至少涉及到两种货币,而不同的货币对不同的国家形成购买力,这就要求将本国货币兑换成外币来清理债权债务关系,使购买行为得以实现,而这种兑换就是在外汇市场上进行的。

(二)提供资金融通

外汇市场向国际间的交易者提供了资金融通的便利。外汇的存贷款业务集中了各国的社会闲置资金,从而能够调剂余缺,加快资本周转。(三)提供外汇保值和投机的市场机制在金本位和固定汇率制下,外汇汇率基本上是平稳的,因而就不会形成外汇保值和投机的需要及可能。而浮动汇率下,外汇市场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外汇市场的存在既为套期保值者提供了规避外汇风险的场所,又为投机者提供了承担风险、获取利润的机会。

二、我国外汇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外汇市场不稳定

目前外汇指定银行的交易员必须进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进行外汇买卖,银行间市场具有集中、有形的特征。这种市场形态常见中央银行居绝对主导地位,采用竞价交易的外汇市场。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集中交易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如交易场所的建设和维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其容量越来越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交易主体的需要等。与集中交易相对应,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实行本外币的集中清算,承担清算风险。随着未来人民币可兑换程度提高和人民币在走向浮动汇率制以后交易主体及其外汇头寸都将迅速增多,一些实力较弱的交易主体可能因信用风险、汇率风险等陷入危机。此外,由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是人民银行的一个事业单位,由该中心承担清算风险,实际上就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承担风险,这导致市场参与者普遍缺乏风险约束,可能进行大量的高风险交易。其结果,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整个市场的稳定都可能受到很大的冲击。

(二)外汇市场风险大

从现行市场运作情况看,银行间外汇市场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运作体制不健全,使企业和银行都丧失了防范市场风险特别是汇率风险的意识的能力,同时外汇市场也没有为企业和居民提供防范汇率风险的手段。这使得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诱发汇率系境性风险。二是集中清算方式可能引起的资金清算风险。随着市场容量扩大特别是我国经济容量及经济复杂程度的增加,外汇市场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也在增加,由于市场自律机构不完善,参与者仍没有完全自行承担资金清算风险。

(三)市场监管不完善

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建设初期,确立了市场运作体系、调控体系与管理体系三权分立的格局,这种分工原则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导致诸多不便。动作系统的中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设在上海,并对分中心实行业务领导,监管当局因此无法监测到整体市场的运作,也不能监测到交易中心为其自身利益对分中心及交易系统而采取的不合规行为,监管显得鞭长。而外管局目前的监管手段仅凭事后报告制度,而不能做到事先防范。同样,央行的操作也游离于制度政策目标的管理部门以外,操作部门由于缺乏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整体分析与把握,缺乏管理部门具体指标要求与判断,操作易带盲目性,而管理部门的意图可能也得不到有效实施。

三、外汇市场在我国的发展及对策

(一)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外汇市场

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外汇市场已成为当前中国外汇市场改革的主攻方向:一是在交易性质上实现向现代市场形态的金融性外汇市场转变,完善市场组织体系,其中以外汇银行、企业为市场交易主体,实行竞价交易,中央银行退出交易主置,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 2012 年 4 月 16 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 5‰扩大至 1%,即每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价可在外汇交易中心对外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下 1%的幅度内浮动,这是增强汇率弹性的重要制度改进。二是取消强制性银行结汇制,为企业真正参与市场交易扫清障碍。2008 年,修订后的《外汇管理条例》明确企业和个人可以按规定保留外汇或者将外汇卖给银行,可以看出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做出了实质性的改变。

第4篇:外汇交易报告范文

一、外汇风险的相关概念

(一)外汇风险的概念及种类

1.外汇风险的概念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牙买加协定》承认浮动汇率制的合法性,于是各国的货币汇率频繁变动,并且经常进行大幅变动。例如,从1980年到1985年,美元对西方十余种主要货币的实际汇率平均上升了60%,而在随后的两年里几乎又跌回到原值;日元在上世纪90年代曾多次对美元汇率产生大幅度的涨跌,使西方经济险象环生。正因如此,各国在国际经济交易中会产生外汇风险。

外汇风险又称为外汇市场风险,是市场风险中一种重要的风险。它是由引发市场风险的因子——汇率出现不利的变动而使国家、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等的资产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外汇风险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外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的变化以及交易者到期违约和外国政府实行外汇管制等给外汇交易者和外汇持有者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狭义的外汇风险仅指由于汇率的变化而给外汇交易者和外汇持有者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2.外汇风险的种类

根据其主要表现可以分为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和储备风险。

(1)交易风险

即以外币计价的经济交易在到期结算时,由于汇率波动而导致该交易以本币衡量的价值发生变动的可能性。

(2)折算风险

折算风险也称会计风险、转换风险、评价风险,是指由于外汇汇率的变动而引起的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某些外汇资金项目金额变动的可能性。它是一种账面的损失和收益,并不是实际交割时的实际损益,但它却会影响企业资产负债的报告结果。

(3)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又称经济风险,是指由于意料之外的外汇汇率变化而导致企业产品成本、价格等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企业未来经营收益增减的不确定性。例如,我国某集团公司在美国有一子公司,利用当地资源和劳动力组织生产,产品以美元计价销售。突然美元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贬值,这就会给子公司的经济绩效带来潜在的风险。

(4)储备风险

储备风险是指外汇作为储备资产,因外汇汇率变动而引起价值下跌或上升的可能性。每个国家或企业为平衡国际收支或国际支付都有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外汇储备的构成尤为重要。对于由汇率变动所引起的外汇储备损失称为储备风险。在一般情况下,外汇储备中的货币品种应适当分散,保持多元化,根据汇率变动和支付需要随时调整结构,将风险减小到最低限度。

(二)外汇风险的构成和外汇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1.外汇风险的基本构成因素

外汇风险的构成因素有三个——本币、外币和时间,这构成了时间风险和价值风险。在确定的时间内,本币和外币存在折算比率,因此会有风险。从一般意义上说,一笔应收外汇或应付外汇账款的时间对汇率风险的大小具有直接影响,时间越长,汇率波动的可能性就越大,汇率风险也就相对较大。

2.外汇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1)消除构成外汇风险的货币因素或时间因素。

(2)合理调整货币因素或时间因素的结构。

(3)套期保值操作:针对存在的外汇敞口,实行反向交易,构成一项方向相反的货币流动,可以全部或部分抵销外汇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3.外汇交易风险防范的主要目标

(1)短期收益最大化

力求短期收益最大而忽视长期的经营结果。

(2)外汇损失最小化

其着眼点在于尽量减少外汇损失。一般来说,这类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小,宁愿维持较低的收益率,也不愿冒可能产生损失的风险。

4.外汇交易风险防范的基本原则

在一定管理成本情况下,使汇率变动对本币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小化。只有从减少外汇风险损失中得到的收益大于为减少风险所采取措施的成本费用时,防范风险的措施才是有意义的、才是可行的。

二、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及管理现状

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可将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现状和差距归结为:银行高层监控外汇风险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外汇风险的政策和程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外汇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控制能力有待提高,外汇风险的内控有待加强。

(一)我国外汇风险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人民币利率市场化与自由兑换进程的加快,2005年,我国外汇管理部门对外汇交易市场和汇率形成机制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5月,外汇市场做市商制度启动;7月,汇率形成机制调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8月,远期结售汇范围扩大,允许银行对客户办理不涉及利率互换的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向灵活汇率制度的转变,外汇交易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必将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将更加日常化和显性化。

1.商业银行的资金账户和交易账户面临的外汇风险同时加大

新汇率机制下,商业银行的交易账户,即因交易目的而持有的以外币计价、结算的金融工具的(人民币)市值,会随着人民币对主要外币汇率的波动而变动。同时,银行账户中的外汇资产和负债,例如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同业外币拆借、投资性外币债券等,也会随着汇率的升值和贬值而产生盈亏。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的外汇风险加起来,便构成了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

2.商业银行的客户面临的外汇风险加大,增大了商业银行受损的可能性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仅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的资金头寸,还会通过影响其客户的外汇财务状况,间接地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汇率波动的频度和幅度提高后,从事国际贸易的客户经营账户的外汇风险增加,其财务状况将随着汇率波动而盈亏不定,从而影响客户的偿债能力,进而使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加大。

3.外汇衍生产品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增加

外汇衍生产品交易要求银行有很好的定价能力,并且能够很好地管理衍生产品的风险,这对商业银行是非常大的挑战。随着远期结售汇业务的范围扩大,交易期限限制放开,同时允许银行自主报价,并允许银行对客户办理不涉及利率互换的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这些措施在促进银行外汇衍生品交易发展的同时,也使银行面临的相关风险增加。在提供远期、掉期等衍生产品时,银行的定价和风险管理水平直接决定其盈利能力,体现着银行的竞争力。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现状和差距

1.银行高层监控外汇风险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董事会承担着外汇风险的最终管理责任。负责审批外汇风险管理的战略、政策和程序,负责确定本行的外汇风险容忍度。为了有效履行这些职责,董事和高级管理层必须对外汇风险有充分了解。然而,目前不少商业银行的董事乃至高级管理人员缺乏外汇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甚至缺乏对外汇风险的基本了解。有些银行明明外币敞口为多头,竟然误认为人民币升值对本行有利。更普遍的问题是,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不掌握(也没有意识去掌握)本行的外汇风险敞口头寸,说不清本行的外汇风险水平和状况,在这种情况下,设定风险限额只能是一种奢谈。这样的董事会恐怕在外汇风险管理方面很难发挥出定调子的职能。

2.外汇风险的政策和程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大部分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离专业化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例如,从政策和程序覆盖的分支机构和产品条线看,我国很多银行的政策和程序并没有完全覆盖商业银行的各个分支机构、产品条线以及银行的表内、表外业务。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很多制度只是印在纸上,在实际中实施不力,甚至根本无人执行。3.外汇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能力有待提高

外汇风险无法计量,就无法管理,更做不到有效管理。与国外同类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外汇风险计量上存在较大差距。例如,外汇风险敞口在国外是20世纪70-80年代所普遍使用的风险计量工具,而我国银行才刚刚开始尝试计算风险敞口,有些银行甚至至今都不能准确算出本行所承担的单一货币的敞口头寸和所有外币的总敞口头寸。很多银行尽管从国际上引入了Kendor+Panaroma等标准化的风险计量系统,能够计算VaR值,但致命的缺陷是VaR值并没有被整合到银行日常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如设置交易员限额和产品限额等。而且,风险的监测、控制能力比风险计量还要弱得多。

4.外汇风险的内控有待加强

有些银行尚未建立与外汇业务经营部门相互独立的外汇风险(或市场风险)管理和控制部门。内部审计对外汇风险管理体系的审计内容不够全面,没有合理、有效的审计方法。关键问题是,国内银行缺乏真正熟悉外汇业务和外汇风险的内审人员。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薪酬不具备竞争力,很多银行即使在交易前台也缺乏合格的外汇交易员,这些人很难被配置到内控部门;另一方面是由于外汇交易和外汇风险有较强的技术性,没有专业的内审人员,很难发现银行外汇业务中的潜在风险点。因此在现实中,内审部门几乎无人具备开展针对外汇风险审计的能力,而且,大多数银行都没有进行过针对外汇风险(市场风险)的外部审计。

三、加强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建议

外汇体制特别是汇率制度的改革,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外汇风险管理要求。笔者借鉴国际上商业银行的外汇管理经验,提出如下建议。

(一)银行高管层要加强外汇风险管理意识

除了作为我国外汇专业银行的中行以外,其他商业银行开办国际业务的时间最长不过20年左右,而且由于人民币长期以来盯住美元,中央银行吸收了全部汇率波动的风险,商业银行只是在理论上存在着外汇风险管理的需求,在现实中一直把信用风险管理作为风险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绝大部分还为国家或政府所有或控制,尚不明晰的产权制度为一些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内部控制提供了机会。他们会在利益和业绩的驱动下,不顾风险、超越制度从事外汇产品交易。因此,商业银行应从产权制度、监管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入手,强化高级管理人员和外汇从业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和外汇风险意识。

(二)完善外汇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应制定自上而下的外汇风险管理的授权政策和自下而上的报告政策与程序,做到组织合理、权限清晰、责任明确;新产品、新业务的内部审批程序应当包括由相关部门,如业务经营部门、市场风险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结算部门等对其操作和风险管理程序的审核和认可;要尽快培养和建立一支具备专业知识、能够对包括外汇风险在内的市场风险进行审计的队伍,加强内部审计检查,确保各项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得到有效执行,及时防范和化解外汇风险。

(三)大力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

由于各种原因,国内银行风险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程度不高,即便涌现一些优秀人才,也会因激励不够或是工作环境不理想而大量流失。而人才资源是服务业的核心资源,商业银行要建立系统的培训制度、有竞争力的薪酬管理制度和升迁制度,把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放在战略的高度。

(四)完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第5篇:外汇交易报告范文

关键词:中国外汇市场改革前瞻

2005年,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外汇市场建设加快。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近一年来一系列改革措施相继推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外汇市场得到长足发展。汇率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总体保持平稳波动、略有升值的态势,弹性逐渐增强。外汇市场参与主体不断扩大,新产品相继推出,交易量有所放大。

一、外汇市场制度设计和改革思路

汇改后,外汇市场制度设计着眼于提高市场公平和效率,为寻找人民币均衡汇率构建了一个有弹性、有深度和广度的平台。汇率机制和外汇市场改革突出表现出如下思路:

(一)进一步凸显市场化取向

汇率机制和外汇市场改革,充分体现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首先,人民币汇率不再单一盯住美元,改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浮动,减少了套利机会,维护了多边汇率的稳定,有利于保持国际竞争力。人民币汇率随市场供求关系总体呈现升值趋势,更加真实地反映了市场供求格局、中外利差和市场预期,逐步恢复弹性,提高了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

其次,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汇价和银行美元现钞、现汇买卖价差幅度的放宽以及非美元货币买卖价格限制的取消,增强了银行定价自,为增强汇率弹性提供了制度保障。汇改后,各银行汇率定价机制趋于理性,挂牌汇价同步变动、但都根据自身资金头寸情况实行差异化报价。

再次,远期和掉期业务的价格没有管制,央行也不入市干预,完全由市场根据本外币供求关系决定,减少了市场扭曲。各行人民币对外汇远期和掉期业务逐渐以利率平价作为定价依据,各行远期与掉期价格趋势及水平逐渐趋于一致。这说明,随着市场配套措施的不断完善以及银行的日趋成熟,人民币外汇即期、远期、掉期价格形成的市场化程度逐渐增强。

第四,提高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上限后,对银行的本外币转换的数量管制得以放松,赋予了银行调度本外币资金的更大自和灵活性。

(二)着眼于扩大外汇市场规模和提高运作效率

降低外汇交易手续费,活跃外汇市场交投。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对做市商竞价交易征收的手续费从原来的万分之三降低到万分之一,对询价交易征收的手续费更是大幅降低到十万分之一,大大降低了外汇交易的成本和和风险,降低做市商在竞价市场和询价市场的做市成本,有利于市场会员利用价格波动进行高抛低吸,平滑汇率走势,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单边市格局。

在银行间市场引入外币对外币交易,提供一个公共产品,通过招标引入境内外大型外汇交易商充当做市商,为境内中小银行提供一个进入国际外汇市场的直接通道。

将即期外汇交易的标准交割时间改为T+2。改革前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交割时间为T+1,但是国际上外汇交易的交割时间是T+2(除加拿大元外)。因此,T+1清算的人民币汇率并不能与国际汇率直接比较和套算。而且银行在银行间市场买卖非美元货币后,往往通过在国际市场平盘,因而形成T+2的头寸。这就需要进行掉期交易将T+2美元头寸调度为T+1的美元头寸。因此,为了提高市场效率,从2006年1月4日开始,参照国际惯例,将T+2的清算速度统一为一个行业惯例,作为竞价市场的指定交割时间和询价系统的默认交割时间。但同时允许交易方在询价方式下采取灵活方式,根据双方约定,将清算交割速度改为T+0或T+1。

适当延长交易时间,开市日期与国际接轨。将询价系统交易时间延长到17:30,以便会员之间在竞价市场15:30闭市后仍能进行柜台头寸平补,避免隔日汇率风险。明确所有周六、周日,包括“黄金周”前后调为工作日的周六、周日,银行间外汇市场闭市。这是因为境外外汇市场和银行不营业,资金无法平补和交割。

为了规范交易秩序,外汇局确定了将所有的银行间外汇衍生产品交易归由一个主协议管辖的思路,以便统一交易惯例,减少银行的风险暴露。为此,外汇局牵头组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所有银行间远期会员制定了银行间人民币外汇远期交易主协议。同时,针对掉期和远期同属一类外汇衍生产品,银行间市场掉期交易不再进行准入备案,并将对远期交易主协议适当修改后扩大到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以便银行自由地在即期、远期和掉期三者之间自由组合和套利,提高效率和规模。

(三)追求外汇市场公平原则

汇率机制和外汇市场改革始终贯彻非歧视原则。例如,取消了远期结售汇业务试点阶段规定的申请银行年度即期结售汇业务量须达到200亿美元的准入标准,将远期结售汇业务资格从七家银行扩大到所有符合条件的银行,不论是中资还是外资银行,不论银行规模大小,只要具有结售汇业务资格和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符合远期结售汇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的基本条件,就可以向外汇局申请备案办理此项业务。这一市场准入原则同样适用于银行申办对客户的人民币与外币掉期资格,以及银行间外汇市场远期和掉期交易资格。上述举措使内外资银行、不同规模的银行在外汇衍生产品服务上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又如,从9月22日起,实施结售汇综合头寸改革,对中外资银行统一管理政策和限额核定标准,实现了市场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

(四)推进外汇市场多元化发展格局

首先,建立多层次市场主体。汇改前批发市场以银行为主体。汇改后,银行间外汇市场会员扩大到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大型非金融企业,扩展了市场主体,增强了外汇市场的竞争性。

其次,提高交易灵活性。国际上外汇市场主要有三种交易方式:指令驱动、价格驱动和经纪中介。竞价市场属于指令驱动,价格由交易规则决定,过去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各银行通过银行间外汇市场竞价系统集中撮合的竞价交易,并通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集中清算,清算风险由交易中心承担,交易费用较高。汇改后,为了提高交易灵活性,银行间远期和即期外汇市场增加询价交易方式。市场会员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对手的特点,选择交易对手,定制外汇交易的价格、金额、期限等要素,有利于形成多样化的外汇供求,进一步丰富外汇市场的层次,活跃外汇市场交易,符合国际外汇市场交易发展的方向。

再次,远期结售汇定价也走过了从一价到多价的阶段。汇改前,7家银行采取协商定价、大家共同遵守的定价方式。汇改后取消了协商定价原则,由银行自主确定远期结售汇业务价格,银行要靠资金成本、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赢得客户,赚取合理利润。

(五)注重改革次序选择

放松汇率浮动区间采取了分步走的改革思路。第一步,先从汇率改革之初的2005年7月22日开始,将非美元货币的波幅管理从原来围绕中间价对称上下浮动改为实行买卖价差幅度管理,从而允许银行对客户结售汇业务一日多价。第二步,从2005年9月24日开始,扩大了银行间市场的非美元货币交易汇价的波动幅度,从汇改后的中间价上下1%提高到上下3%,同时,维持美元交易汇价波动区间0.3%不变;另一方面,取消了银行对客户结售汇业务的挂牌汇价的价差限制。第三步是扩大银行间市场美元波动区间。周小川行长已经表示,此举将在今后国内国际条件成熟时推出。

远期结售汇市场准入管理走的也是渐进性开放的步伐。首先选择中国银行进行远期结售汇试点,然后过渡到结售汇经验丰富、客户基础广泛、容易对冲风险的大型银行,最后扩大到所有具有结售汇业务资格和健全衍生产品内控资质的银行。

从结售汇头寸管理政策的演变也可以看出渐进改革的道路。从1994年汇改后实行结售汇周转头寸管理,主要为即期代客业务头寸。对远期结售汇实行现金收付制管理,即远期结售汇只有到履约时才可以计入头寸。结售汇周转头寸限额的管理区间下限为零、上限为外汇局核定的限额(即不能卖空美元)。银行在远期结售汇签约时不计入头寸,不能到即期市场平盘。汇改后,企业远期结售汇业务需求急剧增加,银行强烈要求扩大结售汇头寸限额。为此,2005年9月23日后,从结售汇周转头寸改为结售汇综合头寸概念,涵盖范围扩大到银行代客、自身和远期结售汇和银行间远期交易。由于银行对客户办理的远期结售汇并不能做到自身平衡,银行迫切要求在签订远期结售汇的同时即可到即期市场平盘,从而规避汇率风险。因此,从2006年1月1日开始对做市商实行权责制头寸管理,允许银行对客户签订远期结售汇合约以及在银行间市场进行远期外汇交易后产生的风险暴露计入结售汇头寸,也就是说,远期签约时即可到即期市场平盘。

(六)注重风险防范先行的原则

汇率机制和外汇市场改革特别注重防止出现剧烈市场振荡。允许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入市,但规定了内部控制制度和交易员的条件。远期结售汇和银行间远期外汇市场会员资格准入要求事先取得金融衍生产品资格和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深化,外汇市场不断拓展广度和深度,人民币汇率具有更大的波动性。这些改革和变化,为市场主体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更大的挑战,需要市场主体结合市场条件的变化,运用自己灵活调整的能力应对变革。对企业而言,应当改变对浮动汇率的恐惧,合理预测汇率走势,在财务管理、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尽快做出调整,不再仅仅盯住即期汇率,而应围绕未来的汇率进行规划和经营。企业、个人在银行办理外汇业务时,要货比三家。对银行而言,外汇市场汇价管理改革后,银行定价自增强,使得银行间定价差异增加,这意味着谁的定价水平合理,谁就能赢得客户。需要提高经营水平,有效控制风险。询价交易方式收费低廉,但是通过双边清算,要求银行加强双边授信管理,有效控制风险。

二、汇改后外汇市场表现

(一)即期外汇交易情况

2005年前半期,人民币对美元继续保持稳定。美元对人民币日加权平均价一直维持在8.2765元人民币/美元)的水平。2005年7月21日,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中间价调整为8.11,人民币升值幅度为2.05%。之后,人民币有升有贬,双向浮动。美元对人民币收盘价最低达到8.00040(2006年4月10日),最高为8.1128(2005年7月27日)。上下波幅达到1088个基点。期间人民币走势分为两个阶段。从2005年7月22日至12月30日,美元对人民币价格小幅振荡,有升有降,总体保持平稳波动、略有升值的态势,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收盘价由8.11小幅升值至年末的8.0702。全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398个基点,升幅2.56%,日均升值3.5个基点。2006年,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2006年4月21日人民币汇率升至8.0210,升值了492个基点,升幅0.61%,日均升值6.7个基点。

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率也在增加。

从2005年7月22日到2006年4月21日,日均波幅21.3个基点。其中,从2005年7月22日到2005年12月30日,汇率日均波幅16.7个基点;从2006年1月4日到2006年4月21日,汇率日均波幅28.7个基点,较2005年下半年放大72%。2006年3月16日人民币汇率为8.0350,较汇改之前8.2765升值幅度首次突破3%。

从2006年以来的市场成交情况看,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运行基本良好,交易量较2005年底明显上升。询价交易成交较为活跃,交易量超过竞价交易,询价和竞价成交量之比约为9:1。大中型金融机构是询价交易的主要参与者。同时,竞价交易也保持一定的规模,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和信用联社等中小会员因授信不足,主要在竞价市场交易,而做市商则为其提供流动性。

从2006年以来的成交情况看,做市商全部进行了询价和竞价交易的买卖双边报价和交易。做市商交易总量约占市场成交量的四分之三。做市商平均每笔成交1000万美元,远远高于一般会员。做市商报价也普遍优于一般会员报价。在询价市场,所有做市商美元买卖双边报价点差随做市经验积累而逐步走低,目前在10个基点以内。这些充分显示做市商制度活跃了外汇市场交易,提高了外汇市场流动性,增强了中央银行调控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了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更好地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二)银行间市场远期外汇交易

2005年8月15日银行间市场正式推出远期人民币外汇交易业务,全年市场发生交易的有美元/人民币的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七种期限品种,以及日元/人民币的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四个期限品种。交割方式分两种,既有全额交割又有差额交割。从美元1年期远期报价走势看,美元远期价格稳中趋降。1年期美元远期报价在业务推出之初先上行并企稳,8月末回复初始价位,此后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并与境外NDF价格逐渐贴近。11月报价呈逐级下行之势,12月止住跌势,月末一度大幅上扬,但随即迅速回归,以7.7500的全年最低点报收。2006年后由于允许做市商签订远期合约后即可到即期市场平盘,远期报价大幅反弹,向利率平价回归,并与境外NDF逐渐拉开,相差超过1000基点。2006年2月9日达到年内最高点7.8370,随后有所下跌。4月24日报收7.7920(见图3)。

三、外汇市场改革前瞻

随着银行间人民币外汇掉期业务的顺利开展,汇率机制和外汇市场改革第一阶段政策已告一段落。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外汇市场得到很大发展。但升值压力仍未消除,外汇市场改革的任务还很繁重。外汇市场发展的国际经验表明,现代化的外汇市场离不开高效的交易系统和清算安排、多元化和专业化的市场主体、丰富的交易品种以及市场透明度。从更广的视角看,货币可兑换是外汇市场供求的基础,汇率制度安排和利率市场化是外汇市场活跃成熟的关键,加强风险监管是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的保障。因此,还需多管齐下,进一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和完善外汇市场:

(一)进一步扩大外汇市场主体和品种

扩大即期和掉期交易市场准入。降低非金融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即期市场的门槛。从第一家非金融企业中化集团公司入市情况看,短短两周,交易量已突破2000多万美元,显示了企业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这主要来源于其早已获得境外商品期货交易资格,而期货交易和外汇交易所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相似,交易员的交易经验也相通。因此,建议即期和远期外汇市场会员扩大到有证监会和外汇局颁发的境外商品期货交易资格的非金融企业。降低掉期交易市场准入。目前远期外汇交易准入条件要求银行取得金融衍生产品资格,但银监会对金融衍生产品资格的准入控制较严,中小银行难以取得资格。鉴于外汇掉期交易类似回购交易,在国际上普遍视为货币市场工具,仅仅涉及利率风险,不涉及汇率风险,银行面临的市场和清算风险远远小于远期交易(国际惯例中掉期交易风险权重仅为远期交易的4%),为给中小银行提供规避汇率风险渠道,建议修改有关市场准入条件,不再要求银行具备远期交易资格6个月才能申请掉期资格,允许中小银行直接申请掉期资格。

丰富市场交易品种。目前虽然推出了远期结售汇和掉期业务,但在外汇衍生产品的两大类品种中,上述两种产品都属于远期衍生类产品,还没有期权类衍生产品。而且这两个产品还不是标准化产品,不同银行之间的报价相差甚远,市场处于分割状态,流动性较差,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清算风险。应创造条件,适时拓宽汇率避险和保值工具,推出外汇期货、期权交易,适当开放金融创新的空间。

(二)完善外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适时扩大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汇价日波幅限制。近期,国际外汇市场各主要货币波动率在增加,美元经过2005年的升值后已显疲态,近期贬值力度加大。从理论上看,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波幅也将随国际市场汇率波动增大而扩大。目前,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弹性加大,3月28日最高达到0.16%。,超过允许波幅的一半。银行间市场交易汇价每日上下波幅也在放大。人民币交易汇价波幅不应等到逼进0.3%的上限才着手放松,而应在波幅离边界尚有一定距离时就扩大交易汇价波幅限制。

延长交易时间。2006年银行间即期询价交易推出后,时间延长到17:30。这极大地方便了银行柜台交易和风险控制。但竞价市场仍然维持15:30闭市,造成两个市场闭市不一致,客观上对询价市场授信不足、倚重竞价市场的中小银行不公平。而且,由于17:30询价市场收盘后,新疆、等地银行机构仍然要营业到19:30,造成新疆和地区银行柜台结售汇的头寸存在隔夜风险。2006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由前日银行间市场收盘价改为当日做市商报价的加权平均价后,隔夜汇率风险成为银行面临的最大的外汇风险,为减少银行隔夜汇率风险,应延长交易时间。在这方面,首先应延长竞价市场闭市时间到17:30,以使询价、竞价两市统一闭市时间。这是因为即期竞价和询价交易清算时间已改为“T+2”,所以清算交割准备时间的技术性问题已不存在。其次,可参照银行间外币对外币买卖市场19:00闭市的做法,视情况将询价和竞价市场延长至19:00。

进一步改进交易方式。引入声讯和电子经纪相结合的交易平台,方便交易员之间信息的即时沟通,减少市场不对称性。实现国内外汇市场和国外交易市场平台的无缝对接。允许银行在询价市场闭市后双边直接交易,事后补录在交易系统上。此外,鼓励银行企业入市交易,形成多元化的交易需求。

逐步降低交易费用。目前,竞价交易仍然沿用汇率机制改革前按照顺差交易金额万分之三的比例收取手续费,一买一卖来回手续费高达0.6个百分点,远远超过国际外汇市场通行百万分之八左右的标准,不利于竞价市场的发展。实际上,竞价市场正在被边缘化,目前竞价、询价交易量之比约为2:8。而且竞价交易份额还在逐步缩小。另一方面,询价交易和竞价交易手续费相差过大,也是造成询价市场和竞价市场价格系统性偏离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当在适当时候进一步理顺外汇市场收费体系,降低竞价交易手续费。

推进外汇清算系统现代化和国际化,引入竞争。引入清算所,消除中央银行承担最后清算风险的局面,降低竞价交易的清算风险,间接可以为降低竞价交易手续费打下基础,同时可以为加快期权、期货市场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三)完善有关法律制度,提高外汇市场透明度。

修改有关法律,降低外汇交易的法律和清算风险。为了减少外汇交易的头寸暴露,国际上一般采用轧差清算的做法以最大限度减少信用和清算风险。例如,国际掉期和衍生产品协会(简称ISDA)主协议规定,双方所有的交易采取轧差清算(NETTING,或称净额结算)的方法。根据国际清算银行2004年调查,全球场外(OTC)金融衍生产品名义金额为220.1万亿美元,通过轧差清算方法使得交易市值下降到到1.5万亿美元,风险暴露下降了99.3%。因此,应提请修改我国破产法的有关规定,明确轧差清算原则。

提高外汇市场透明度。目前,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市场主体有兴趣入市交易,但它们入市的目的往往处于投资性质,入市交易往往通过模型进行,迫切需要了解交易量数据,需要了解交易量。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推出一段时间后,外汇市场运行平稳。由于竞价之外还增加了询价市场,市场行为与过去完全不同。而且央行已经基本不在两市干预,建议应适时公布交易量。首先可以从公布上年数据入手,因为外汇储备数据已经公布。然后按顺序逐步恢复公布季度、月度、每周、每日的具体数据。

(四)加强对外汇市场的监管和自律,减少系统性风险。

加强外汇市场的自律性管理,建立市场会员行为准则。建议成立交易员协会,制定交易行为规范和行业惯例。进一步规范市场运作程序和信息报告制度,防止市场欺诈行为,保障市场公平秩序。

加强对外汇市场的审慎监管。加强对市场风险的监测,逐步建立市场监测指标体系。掌握异常交易信息,监管交易的合规性。由于开办银行间掉期交易,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因此跨市场风险问题开始凸显。建立跨市场的监管框架,防止不稳定资本流动的冲击,防止跨市场的系统风险传播。

第6篇:外汇交易报告范文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衍生市场 期货市场 定价权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06)12-026-03

2006年8月28日,世界最大的期货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简称CME)推出人民币对美元、欧元及日元三种主要货币的期货和期权,首次将人民币衍生产品纳入交易所交易。由于CME的巨大影响力,境外人民币衍生市场的发展再次引起广泛的关注。反观国内,外汇市场发展仍比较缓慢。虽然国内也有研究认为应尽快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1],但是截止目前不仅人民币外汇期货没有推出,外汇市场其它方面的发展也进展不大。为此,本文分析了CME推出人民币衍生产品的影响,认为目前虽然尚不至于丧失人民币汇率定价权,但其挑战不容忽视。当前应积极应对境外人民币衍生产品快速发展的挑战,在境内尽快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是掌握人民币汇率定价主导权的必然选择。

一、境外人民币衍生市场发展概况

汇率制度改革后,我国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推出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品种、放宽企业办理人民币远期结售汇的条件、扩大银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的掉期业务等。央行与外汇指定银行还进行了外汇掉期交易,同时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也逐渐扩大。在发展外汇衍生产品方面,我国境内外汇市场仍以完善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为发展重点。2006年年初实行的做市商制度对扩大远期外汇交易有所帮助,在新制度下,做市商实行新的结售汇头寸管理,可以在即期市场对冲远期交易,即允许做市商卖空美元,前提是银行通过远期头寸保证其整体上拥有足够的外汇头寸,而这在过去是不允许的。在实行做市商制度后,银行可以一定程度上对冲远期风险,这显然有助于扩大银行与客户之间的远期交易。2006年7月1日进一步将新的头寸管理办法扩大到所有银行。但总体上,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境内的人民币外汇衍生市场发展仍相当缓慢,过于强调以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为发展重点,而一定程度排斥人民币外汇期货和期权等产品的发展。

与境内相比,在境外存在多种人民币衍生产品,其中又以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合约(Non Deliverable Forwards,简称NDF)的交易最为活跃。自 2002年下半年开始的境外人民币升值压力产生以来,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地的人民币NDF交易迅速活跃起来,日平均成交额已超过10亿美元。而在境内,由于客户与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无论是即期还是远期都必须以实际经济交易为基础,银行与客户间的外汇交易量非常有限,由此也导致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量也相当小,例如2006年上半年银行间外汇市场仅有704笔人民币与外汇的远期交易成交,而交易额为75.46亿美元,日平均成交量仅为区区的6395万美元[2]。从远期交易看,境外人民币外汇交易已经远远超过境内交易。

更加引人瞩目的是,近期CME推出了人民币期货和期权,首次将人民币衍生产品纳入交易所交易。CME的人民币外汇期货采取无本金交割的标准化合约,每份合约为 1百万人民币,目前约合12万美元,最终清算价格为最后交易日的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即期汇率中间价"的倒数,根据CME网站显示的行情,推出以来每日成交约在数十笔至上百笔之间,成交至今仍较为清淡。虽然短期内成交尚不活跃,但由于CME在外汇期货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地位,较之原来境外人民币NDF市场发展,其长远影响将更具冲击力,无论对境内还是境外人民币外汇衍生市场的发展均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而其中最让人关注的,莫过于对人民币汇率定价主导权的影响。

二、对人民币汇率定价权的影响评估

由于境外人民币NDF交易的规模不断扩大,加之境内远期外汇交易不活跃,人民币NDF汇率已经一定程度成为人民币汇率预期的风向标。从这个角度看,境外人民币衍生市场已经一定程度削弱了我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定价主导权。人民币NDF市场发展主要源于对汇率风险的恐惧,其报价更多地由感觉和冲动所决定,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非理性的。长期以来,人民币NDF报价隐含的人民币升值幅度都超过利率平价的升值幅度,也高于境内人民币远期结售汇的升值幅度。境外人民币NDF汇率和境内人民币远期结售汇汇率在汇率制度改革之后也曾一度拉近,其原因是境内机构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境外NDF交易。但其后二者的差价又再次拉开,原因是2006年年初官方重申不允许境内机构参与境外NDF交易。目前,境内市场和境外市场一定程度上仍是两个分割的市场。

在市场分割的情况下,境内人民币汇率预期难以反映在境外人民币NDF汇率上。在汇率制度改革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外预期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而境内预期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小,境内机构更加愿意选择购买远期外汇,而不愿意卖出远期外汇,即境内实际的外汇供求和预期倾向于人民币未来的升值幅度将小于人民币远期结售汇预计的升值幅度。因此,如果允许境内机构、特别是银行参与境外NDF交易,境内人民币汇率预期将能够一定程度反映在NDF汇率上,从而可以一定程度降低人民币NDF汇率预期升值幅度偏大的情况。由于官方所作的限制,境内实际的外汇供求以及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难以反映在人民币NDF汇率上,因此NDF市场是不完整的。但由于其交易更加活跃,导致境外NDF市场在人民币汇率预期上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CME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和期权,较之当前分散的NDF市场而言,对人民币汇率定价权的影响将更大。有分析甚至认为,随着CME推出人民币期货期权,我国可能已经丧失了推出人民币期货期权的最好时机,人民币汇率定价主导权将来极有可能决定于境外而非境内[3]。对此,笔者认为现在作此判断仍为时过早。必须看到,人民币现在还不是完全自由兑换货币,境内和境外市场仍处于分割状态,境内的人民币外汇交易仍占实际外汇供求的绝大部分,在这些交易被允许参加境外人民币衍生产品交易之前,境外人民币衍生市场无论如何都不是完整的。目前人民币汇率定价主导权仍主要体现在对即期汇率的控制上,例如无论是境外人民币NDF还是CME的人民币期货,其使用的清算价格必须依据境内即期汇率确定,可见境内即期市场的影响力目前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但是,人民币汇率定价的主导权旁落的担忧绝非杞人忧天,随着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逐步推进,以及CME人民币期货期权交易的逐渐扩大,境外远期汇率对境内即期汇率的影响力将越来越大。由于CME的规模、影响力以及公开性、透明度等特点,兼具较低的交易费用和较低的买卖点差、中央清算方式、流动性等各种优势,长远而言,CME极有可能逐渐取代香港、新加坡等地的人民币NDF市场,成为境外人民币衍生产品交易的中心。CME的人民币期货和期权交易将能够更加容易地吸引包括目前在新加坡、香港等地更多的资金。特别是投机性的资金可能在特定情况下,参与对人民币汇率的投机交易,反过来影响我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的决策判断。一旦CME成为人民币衍生工具交易的中心,将使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焦点更加集中,人民币汇率问题将被进一步放大,对汇率预期产生严重影响,并反过来影响进出口和资本流动等实际经济交易。例如,人民币升值预期可能由于CME集中交易而放大,将或多或少对即期交易产生影响,如我国进出口商会提前收汇结汇而推迟购汇,以及使资本流动加速流入等等。

一旦CME成为境外人民币衍生产品的交易中心,CME对人民币定价权的影响是将人民币汇率问题更加集中,而且使汇率预期的作用放大,吸引更多国际注意力,反过来影响国内的即期汇率。而且,这种影响力随着我国资本管制的放开,必然将逐步增大。特别是,如果境内的人民币外汇衍生市场迟迟无法形成规模,一旦官方允许境内的人民币远期外汇交易需求转向CME,则人民币远期定价权将必然旁落境外。这也是目前我国政府为什么不允许境内机构参与境外NDF和CME交易的原因,但是这种限制显然并不能维持太长的时间。

三、发展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是必然选择

掌握人民币汇率定价主导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我国政府对汇率走势的影响力;二是境内外汇市场对汇率走势的影响力。目前我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走势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但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要求人民币汇率必须更多地取决于市场,应以国内实际的外汇供求和合理的预期为基础,而不应决定于不能完整反映市场供求的境外NDF市场或是CME的期货期权市场。人民币汇率走势应该更大程度上决定于国内的实际外汇供求以及对汇率的理性预期,取决于基本经济因素的变化,而不应是境外对人民币汇率的非理性预期或是投机活动。因此,当前更加紧迫的任务是发展和完善境内外汇市场,更好地使境内实际的外汇供求以及汇率预期在市场上得到更好的反映,而即使一旦放开资本管制,国内需求不会转求境外的NDF市场或是CME,这才是掌握人民币汇率定价主导权的关键。

汇率制度改革之后,我国仍以完善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为主,而一定程度排斥期货期权的发展。这种思路是错误的,远期结售汇显然无法取代境外NDF交易,更无法和CME的人民币期货期权相比,因而也无法对人民币汇率产生足够的影响力。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当前尽快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是必然选择。笔者认为,应按照以下的原则操作:一是,外汇期货交易的监管应由中央银行负责,应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二是,对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的市场准入可以采取逐步放宽的做法,以避免出现过渡的投机。初期只允许外汇指定银行和少数期货经纪公司之间进行期货交易,委托交易最初也可以只允许大机构。三是,交易品种为人民币与外汇之间交易,并以人民币作保证金,从而可以避免外汇期货交易与当前外汇管理规定发生冲突。在外汇管制条件下,可以限制进行外汇与人民币的交割,规定只有在发生实际外汇收付的情况下,才允许进行实际交割,否则只能进行人民币保证金的结算[1]。相关的限制应适时放宽,促使期货交易逐渐形成规模。

四、境内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的影响评估

在境内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有助于我国加强对人民币汇率定价主导权的掌握:

一是,国内外汇供求将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在人民币远期汇率上。目前由于外汇管制,人民币远期结售汇必须以实际交易为基础,大大限制了远期交易的规模,而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无须以实际交易为基础,可以克服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在较低的交易成本下,境内外汇实际供求者将愿意参与期货交易,期货交易能够体现境内外汇需求的实际情况。由于境内和境外市场分割,目前大部分境内实际的外汇供求无法反映在境外NDF或者是CME的期货和期权价格上,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后境内实际外汇供求将反映在境内人民币期货交易上。

二是,期货交易提供成本更低的套利机制,将更加便利交易者进行套利,人民币远期汇率将会逐渐满足利率平价关系,因此远期汇率将更大程度决定于即期汇率。通过法规和制度,可以将期货交易投机行为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中央银行还可以在外汇交易中心对期货市场进行干预,保证远期汇率的稳定。推出期货交易后,由于提供了远期避险工具,就目前状况而言,企业和个人出于对汇率预期提前进行结售汇的情况将减少,因此也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

三是,期货交易将有利于外汇指定银行管理远期结售汇头寸,反过来起到活跃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交易的作用。银行可以通过期货市场以较低成本,较为灵活地对未平盘的远期结售汇头寸进行管理。例如,当天的结汇头寸多,多出的头寸可以通过卖出外汇与人民币期货合约平盘,如果下一交易日购汇外汇头寸多,则将原有的期货合约进行反向操作即可。与银行间的远期外汇买卖相比,期货合约是标准化的,其交易成本较低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因此,期货交易给外汇指定银行提供一个灵活的、成本相对较低的管理远期结售汇头寸的工具,将有助于降低银行管理远期结售汇头寸的成本,并扩大远期结售汇规模。

可以断言,境内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一旦推出,将能够逐步取代境外NDF市场和CME成为人民币汇率的风向标,从而使人民币远期汇率的形成基础和机制更加合理。这种判断是有事实依据的,例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的一个月内,人民银行了关于完善外汇市场和开办掉期业务的两个通知,其后一两周内,境外人民币NDF报价水平逐渐向国内人民币即期汇率靠拢,但由于国内远期结售汇交易并没有因为这两个通知变得活跃,境外NDF市场又重新与即期汇率拉开距离[4]。再如,央行与国内银行首次进行货币掉期交易的消息传入市场后,NDF报价与人民币的即期汇率也立即大幅收窄。显然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国内市场的实际需求有更大的影响力。境内期货交易一旦形成规模,这种影响力将得以更好地体现。

五、结语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尚不完善,目前国内对推出外汇期货交易存在较大的疑虑。例如,高扬和何帆(2005)认为在境内推出外汇期货应采取慎重态度,应在汇率制度进一步市场化的基础上再予以考虑[5]。出于对期货交易风险性的考虑,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正是这种担心制约了人民币外汇期货的发展。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证的角度分析,期货交易必然加大市场交易波动的依据并不充分,例如宋敏(2002)总结了多种货币期货交易的实证研究结果,认为罕有证据支持期货市场危害现货市场,或使后者动荡加剧的观点[6]。期货交易产生问题的根源不在于期货本身,而在于交易制度的不完善和对期货交易的监管不力。以市场不成熟为由延缓期货交易的推出,将丧失积累完善外汇期货市场和对外汇期货交易监管经验的时机。CME推出人民币期货给监管当局提出了必须正视的挑战,也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当前决策者应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正视境外人民币衍生市场的发展。如果一味不予理睬,或者是继续依赖管制措施,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时机的错失和定价权的旁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随着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的推进,人民币汇率定价权将更大程度上由市场决定,而目前使境内实际的外汇供求如何更好地反映在市场上价格上,其影响力如何得以体现,是人民币汇率定价主导权的关键,发展人民币外汇期货是当前必然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潘成夫.发展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相关问题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6(8).

2.国家外汇管理局.2006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R].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

3.钟伟.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推出人民币期货期权将意味着什么?[N],南方周末,2006-08-24.

4.牟海阳.远期汇率的定价及其与NDF的关系[J].中国货币市场,2005,(9).

5.高扬,何帆.中国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的次序[J].财贸经济,2005(10).

6.宋敏.期货市场中的若干研究问题[A].田国强.现代经济学与金融学前沿发展[C],北京:商务出版社,2002年.

第7篇:外汇交易报告范文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项目化教学是由教师根据实际工作岗位的任务和内容,设计出一项具体的工作,学生在教师的主持下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完成,通过该项目的实施, 学生可以了解并把握整个工作过程的每一环节。项目化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边做边学,在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养成职业素质,以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

要设计和实施项目化教学,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项目。根据戴士弘教授的观点,项目不是一个案例,案例是一个既成事实,可以用来分析,但不能用于专业技能的操作训练;简单的课题活动,如问答、游戏、讨论、作业等不是项目,这些是围绕知识消化和理解进行的活动,不是完整的工作;将原课本的知识(章节或模块)按照职业活动过程或岗位工作过程重新排列,将章节命名为项目、任务等,这不是项目①工作要素不是项目,它们只是从具体工作过程中抽象出来的要素,不是一件具体的工作;同样,单个工作环节的训练也不是项目,它只是训练了学生的单项能力,而不是一个综合项目。由此可见,项目应该是“以实际职业活动、企业工作为背景,按照认识论要求改造过的一项具体工作”。项目来源于真实的岗位工作,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知识、训练能力、养成素质,最终能够完成真实岗位的工作。

与传统的面授教学方式相比,项目化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养成职业素质,其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模式非常适合理工科类的课程教学。但是,文科和商科类的课程是否完全适用于一种普适性的项目教学范式,专家对此提出了一些争议。其实,文科高职教育和理工科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素质养成、能力培养以及考核标准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一是岗位类型不同。文科高职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面向服务与基层管理岗位,如银行柜员、客户经理、理财经理、出纳、收银员等。二是职业技能和素质不同。理工科高职毕业生须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熟练操作相关设备和器械,而文科高职毕业生则需要较高的情商、服务意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三是理工科高职对应的工作岗位业务流程比较明显,工作的结果大多是有形的产品,比较容易衡量和考核;而文科类高职对应的工作岗位大多业务流程性不强,工作的结果多为无形的服务,服务所带来的体验感有时很难量化和考核。“用理工科人才培养的模式,让文科高职学生去反复操练某一个公文格式或管理模型,是培养不出一流的生产管理服务者的。”因此,文科类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简单的器械操作者。

二、项目化教学设计思路

(一)课程地位及现状

国际金融实务是金融管理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投资理财等专业的主干课、专业基础课,是培养以上专业学生职业基础素质的必修课,一般大学二年级开设。其先修课程包括:经济学基础和金融学基础,后续课程包括: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实务、外汇交易分析、证券投资分析、个人理财等。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国际金融实务教学都采用了所谓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所选用的教材也多是按项目化教学体例编制的,但是其实际的讲授内容依然是按照原有的国际金融学科体系设置的,只是把原有的章节变成了项目、任务,并将题目改成了动宾结构,使之看起来是一项工作、任务。在讲授知识内容的基础上也大量增加了实训内容、能力训练,但是依然有种伪项目化的感觉,课程教材、教学大纲似乎是项目化的,教学内容和实施过程却是学科化的。因此,在国际金融实务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存在着课程项目设置与实际岗位衔接薄弱,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学生大多是被动学习、被动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课程考核方式单一(大多以期末闭卷考试分数为主体,能力训练、职业素养的考核较少)等问题,使得实际授课效果差强人意,学生不知道学了国际金融知识可以做哪些具体工作。

(二)设计思路

在设计国际金融实务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框架时,应遵循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要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相关金融行业和企业有哪些工作岗位对应了国际金融实务课程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目标;其次,根据具体的工作岗位,提炼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课程项目的蓝本;然后,深入分析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需要从业者具备哪些相关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然后从国际金融实务学科中选取相应的知识点、模块和必要的能力训练、职业素质养成进行重新搭配组合。这一过程将打破国际金融学科原有的知识体系,完全按照工作任务(项目)进行重新组合。如果典型工作任务中所需的知识、能力是现有国际金融实务教材和学科所有没有或遗漏的,要补充进来;反之,现有国际金融实务教材和学科中的部分知识是典型工作任务不涉及、不需要或纯理论类型的,可以考虑在整合项目内容时适当删除;最后,根据调研和分析结果重构国际金融实务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总体框架,并根据项目合理设置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

在进行国际金融实务项目化教学整体设计时,必须考虑到文科课程和理工科课程在人才培养、教学方法和内容、形成素质和能力的途径以及考核评价的标准等方面的差异。除了基本的流程化操作训练外,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收集和整合信息资料、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阅读、思考,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国际金融实务课程项目化教学整体设计

项目化教学整体设计的目标是要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变为“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体现“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主体,能力本位”等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就国际金融实务课程来说,要以岗位职业需求为导向,以课程设计为载体,突出技能、知识、素质目标,转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考核方式和方法,使课程真正与职业工作岗位对接,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金融高技能型人才。

初步设想将国际金融实务课程按项目教学要求划分为以下几个项目模块(如图1所示):商业银行结售汇业务、银行外汇交易业务、外汇风险管理、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分析四个项目,每个项目都能对应若干个实际工作岗位。学习了国际金融实务课程以后,学生必须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相关的职业素质。

图1 国际金融实务课程项目化教学整体设计框架

项目一是商业银行结售汇业务。结售汇业务是现代中国商业银行的一项常规业务。这项工作需要从业者(外汇会计柜员岗位)具备外汇、汇率、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础知识及简单的外汇英语词汇和对话,能够看懂银行外汇牌价,并利用外汇牌价熟练处理相关的结汇、售汇、外币兑换业务,能够正确缮制外汇水单,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对于学习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拓展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和《商业银行结售汇管理办法》的内容,使得学生了解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下不同类型经济交易所需提供的单据、凭证和证明材料。这样,就会把原先按照学科体系设置的章节打乱,把外汇和汇率及国际收支两个章节的部分知识重新整合到一个项目中来。

项目二是银行外汇交易业务。这个项目面对的工作岗位是银行外汇交易员和外贸企业的外销员。国际外汇市场上,银行同业间的外汇交易尤其特殊和既定的规则,因此作为银行外汇交易员和外贸企业外销员必须了解基本的交易规则,及各种常见外汇交易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能够根据汇率走势选择合适的外汇交易种类,能够利用外汇期货、外汇期权、套利套汇等交易达到保值和投机的目的,并且掌握银行外汇交易中常用的规范化专业术语(英文),具备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

项目四是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分析。在开放经济环境中,汇率变动、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状况都会对一国的宏观经济造成影响。未来,随着中国金融市场逐步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必将推出更多的与外汇挂钩的理财产品,我国外汇交易的种类也必将日益丰富。理财顾问或证券公司的分析员等岗位的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宏观经济分析能力。在开放经济环境下,从业人员必须掌握汇率变动、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状况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的基础知识,能够对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的变动进行分析和预判,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动有高度的敏感性,具备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项目整体框架确定以后,在每个项目模块下将分设子项目,将子项目分解成教学任务和单元,再进行细致的单元教学设计。在每个项目模块中对应设置能力训练任务,并在教学过程中贯穿职业素质的培养。每个项目教学结束后,都要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将根据项目内容有所不同,可以采取模拟实际工作场景完成规定任务和工作、为企业设计一揽子外汇风险解决方案、撰写货币汇率走势分析报告等方式,全面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素质的培养情况。

我们对国际金融实务课程项目化教学整体设计的最大创新和特色在于,完全打破了原有国际金融教材的知识体系,将所有知识点打散,然后按照对应的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重新进行组合,形成四个大项目,是一个边破边立的过程。同时,考虑到文科类高职课程和理工科类高职课程的不同,我们也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将原本国际金融实务课程中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放在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分析这一项目中,培养学生对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及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既保证了国际金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也能够更好地与相关职业岗位对接。这种设计思路和整体框架在目前高职院校的国际金融教学中将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其结果有待于教学实践的检验。

第8篇:外汇交易报告范文

一、商业银行汇率风险及其表现形式

商业银行汇率风险是指汇率变动可能给银行的当期收益或经济价值带来损失的风险。其主要是因汇率波动的时间差、地区差及银行表内外业务币种和期限结构不匹配等因素造成的。汇率风险可分为交易风险、经济风险和折算风险三类。汇率风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外汇敝口风险。外汇敝口风险是交易风险的主要形式。银行的外汇资产和外汇负债币种头寸不匹配,外汇资金来源与外汇资金运用期限不匹配均会导致汇率风险。外汇敝口主要来源于银行表内外业务币种和期限的错配,在某一时期内,银行某一币种的多头头寸与空头头寸不一致时所产生的差额就形成了外汇敝口。在存在外汇敝口的情况下,汇率变动可能会给银行的当期收益或经济价值带来损失,从而形成汇率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的开放,我国企业的外汇资金需求不断上升,与快速增长的外汇资金需求相比,商业银行的外汇资金来源并没有增加,近几年在人民币预期升值的刺激下,企业的外汇贷款也有持续增长态势。同时企业和居民个人持有外币意愿的降低,抑制了外汇存款的增长,致使金融机构的外汇存贷比呈现不断升高趋势,甚至超过了人民银行制定的外汇存贷比不得高于85%的警戒线。商业银行在低成本的外汇存款来源减少的情况下,可能会被迫转向筹资成本较高的金融市场寻求额外的资金来源以满足贷款不断增长的需求,势必造成银行外汇资产负债总量和结构上的失衡,从而在汇率波动时带来较大的外汇风险。

随着外汇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在获取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和盈利机会的同时也承担了更多的汇率风险。以银行结售汇业务为例。目前我国银行人民币兑美元的牌价一般按前一天人民银行公布的中间价确定,同时对前一天各分支机构结售汇的轧差头寸在市场中平盘。如果出现市场平盘价低于对客户的结算价,银行就要承担其中的汇率损失。由于人民币汇率浮动频率和区间不断加大,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自然会随之增加。如2006年4月新推出的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就具有相当的汇率风险。虽然在《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了 商业银行应采取有效措施,通过远期结汇等业务对冲和管理代客境外理财产生的汇率风险,但在市场对远期人民币普遍看涨的现实情况下,保持较高的收益率以吸引客户与银行规避自身的汇率风险之间显然存在较大的矛盾。

第二,客户外汇风险。客户外汇风险是经济风险的主要形式。汇率变动不仅会直接影响银行的敝口头寸,也会通过影响银行客户的财务状况而对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带来影响。汇率波动会直接影响外向型企业的整体利益,本币升值会导致出口企业的盈利水平降低、竞争力下降,进而影响企业偿还银行贷款的能力,使银行贷款的风险加剧。而内向型企业则在本外币利差较大的情况下,倾向于以银行的外汇贷款替代本币融资,从而造成较大的货币错配风险。在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中,企业通过金融机构大量举借外币债务,汇率急剧

三、加强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的举措

2006年2月28日,银监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汇风险管理的通知》,强调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与银行间外汇市场发展对银行外汇风险管理带来的挑战,并就银行外汇风险敝口头寸计算、外汇交易限额管理、价格管理、外汇交易报价、系统建设、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外汇交易中的操作风险、外汇风险内部审计、外汇衍生产品风险管理、外汇交易员及外汇风险管理人员配备等外汇风险管理中的主要内容提出了10个方面的具体指导意见。这就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应尽快适应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不断提高自身的汇率风险管理能力。

(一)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充分认识汇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为了保证风险管理体系与银行自身实际需求的协调一致,商业银行应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重视信用风险忽视汇率风险观念,应清楚地认识到汇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这是保证外部监管要求与银行内在动力激励相容的首要条件,也是商业银行采取各项汇率风险管理措施的首要保证。我国商业银行应按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由银行董事会承担汇率风险的最终管理责任,而且慢为了有效地进行汇率风险管理,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必须在思想上及时适应新的汇率机制,切实认识到汇率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要实现管理观念的转变,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首先要熟悉汇率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及时掌握本行的汇率风险敝口头寸,充分了解本行的汇率风险,在此基础上,董事和高级管理层才能很好的确定风险管理的战略、政策和程序,设定本行的外汇风险容忍度。另外,商业银行的最高层确定的汇率风险管理基调也将直接决定全体员工看待和处理汇率风险的态度和行为。

(二)全面动态地识别汇率风险来源和表现形式,准确计算外汇风险敝口头寸。对风险的识别和计量是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的基础,我国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具备的条件,选择恰当的风险识别和计量方法。据2006年1月1日起试行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银行可采取外汇敝口分析方法计算累计外汇敝口头寸比例,在进行敝口分析时,应分析单一币种的外汇敝口以及各币种敝口折成报告货币并加总轧差后形成的外汇总敝口。对单一币种的外汇敝口,应分析及其外汇敝口、远期外汇敝口和即期、远期加总轧差后的外汇敝口,还应对交易业务和非交易业务形成的外汇敝口加以区分。

作为衡量汇率变动对银行当期收益影响的一种方法,外汇敝口分析是银行业较早采用的汇率风险计量方法,具有计算简便、清晰易懂的优点,但这种方法忽略了各币种汇率变动的相关性,难以揭示由于各币种汇率变动的相关性带来的汇率风险,因而银监会也允许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同时采取其他方法计量外汇风险。这与巴塞尔委员会对市场风险兼顾统一的资本要求和银行具体情况的监管精神是相符的,为了保证银行资本达到审慎、透明度和一致性的要求,采取内部模型法的银行应满足监管当局制定的一系列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

(三)借鉴国外成熟的管理技术,对汇率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其一,对因存在外汇敝口而产生的汇率风险,银行通行的做法是采取限额管理和套期保值等方式进行控制。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外汇交易的限额管理,据自身风险管理水平和业务战略,确定风险容忍度和风险限额,并对超限额问题制定监控和处理程序,将汇率风险控制在自身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其二,商业银行应抓住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机遇,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为自己和其他经济主体提供规避风险的产品和服务。人民币对外币远期和掉期交易是银行为客户提供套期保值的主要汇率风险管理工具,也是国际外汇市场上通用的避险工具,2005 年以来这些汇率衍生产品的推出和发展,有助于国内银行尽快适应汇率变化后的新环境,增强经营的风险意识和管理风险的能力,为走向国际市场做好准备。当然,我国商业银行也应认识到,金融衍生业务是一把双刃剑,即使在成熟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它们也是高风险业务领域,因而在发展金融衍生业务的同时,必须要提高防范和控制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水平和能力。

总之,在新的汇率机制下,我国商业银行要尽快转变风险管理理念,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水平。在准确的对汇率风险进行识别和计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汇率体制改革深化所创造的有利条件,对汇率风险进行主动的控制和管理,并最终建立全面的汇率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获取风险收益的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下跌引发的外汇风险和损失直接转变成了与负债企业有信贷关系的银行信用风险和损失。

第三,折算风险。折算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某些外汇项目全额变动的风险,其产生是因为进行会计处理时将外币折算为本国货币计算,而不同时期使用的汇率不一致,出现汇兑损益。如银行为了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将以外币表示的资产和负债换算成本币表示的资产和负债,这样就面临汇率换算风险,进而影响银行的财务报告结果。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折算风险的一种重要的、特殊表现形式是外汇资本金面临的汇率风险。我国通过外汇储备注资国有商业银行、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及在境外上市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均形成了商业银行的外汇资本金来源。受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这些外汇资本金折算成人民币资本数额也会发生波动,当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时就会对商业银行造成一定的损失。

第9篇:外汇交易报告范文

欧元国际存贷份额波动下降,美元仍处主导地位

为全面理解欧元在国际相关市场中的表现,掌握欧元区外机构和个人使用欧元的情况,通常把欧元的国际存贷分成三个侧面来研究:第一个侧面是欧元区银行与区外非银行机构之间的存贷情况;第二个侧面是欧元区内非银行机构和个人与区外银行之间的存贷情况;第三个侧面是欧元区外银行与非银行客户之间的欧元存贷情况。这三个侧面基本上能够反映欧元在国际存贷市场中的现状地位和发展趋势。在这里,我们排除了银行之间的同业交易活动,因为同业交易行为有不同的意义,有些大额交易可能仅仅为了弥补短时头寸的需要,不涉及欧元的实质性使用,不能如实反映欧元的国际化情况。另外,就“国际存贷”的概念来说,还有一种狭义的统计用法,即专指跨境存贷所用货币既非存(借)款方国家又非贷(存)款方国家的货币,它必须是第三国的货币,是“纯粹的国际货币”,也是能够反映货币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际贷款市场中的欧元。欧洲央行2006年第四季度的统计数据表明,欧元在国际贷款中的份额下降了,从2005年占国际贷款总额21.2%下滑到2006年的19.8%,而且在前面所区分的三方面贷款中全面下滑,其中区内银行对区外非银行机构的贷款下滑幅度最大,超过三个百分点。即使在不计本币的“狭义”国际贷款中,欧元也从2005年初的20.2%下降到2006年12月的16.7%。

从总量上看,2006年第四季度欧元区内银行给区外非银行客户的各种货币贷款余额为1.1万亿美元,其中36%为欧元贷款。欧元区内银行对区外非银行客户的国际贷款有鲜明的地区特点:第一,给发达国家的贷款总量最大,但欧元贷款占比较低。2006年末,欧元区银行给发达国家非银行客户的贷款达6880亿美元,而欧元贷款只占其中的32%,比2005年初的37%有所降低。第二,给欧洲发展中国家(主要指东中欧国家)、新兴市场国家、非洲和中东等地区的贷款增长速度快,欧元贷款比例大,但总量偏小。2006年底,欧元区银行给欧洲发展中国家的贷款余额达到1360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50%,其中欧元贷款增幅超过100%,占全部贷款比例达到59%,比2005年升了8个百分点。欧元区银行对非洲、中东和亚洲太平洋国家的贷款总额中欧元占比大都在50%左右。第三,给拉美和加勒比海国家、离岸金融中心地区(如维京群岛、开曼群岛等地)的贷款主要是美元贷款,欧元贷款很少。

区外银行对区内非银行机构的贷款以欧元为主。2002年以来,来自区外贷款的一半以上是欧元贷款,2006年底,区外银行给区内非银行客户的贷款中欧元币种贷款超过54%,美元贷款占28%,日元大约占18%。区外贷款主要来自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银行机构,其中来自英国的银行给欧元区内贷款最多,超过区外给区内贷款总量的一半以上(2006年末达5900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美国、日本和离岸金融中心的银行机构。

区外银行对区外非银行客户贷款中欧元币种贷款占比较小,仅为6%左右。如果用狭义的“国际贷款”概念,按当前汇率计算,欧元的份额占16.7%,美元占50%左右,仍然是美元居于绝对优势地位。

在国际贷款市场上,发达国家银行机构居主导地位,特别是位于英国和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地区的金融机构,跨境贷款活动最为活跃,贷款额占全球跨境贷款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在这些跨境贷款中,70%是美元币种的贷款,体现了美元在国际银行体系中的中心地位。但从上述欧元贷款地区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欧元贷款在欧洲周边国家主导地位还是比较显著的,增长速度快,份额比例大;对亚洲和非洲的欧元贷款呈上升趋势,说明欧元正日益走出欧洲,走向世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从地缘上接近美国,是美元的传统优势地区,欧元现在还难以在这一地区有很大作为;对离岸金融中心的贷款以美元为主也说明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主导地位。欧元国际贷款在不同地区主次地位的变化,体现了欧元作为新兴币种逐步走向国际的实际路径,值得研究和关注。

国际存款市场中的欧元。与在国际贷款市场的表现相类似,欧元存款在国际存款中的份额在2006年底也有所下降,从2005年3月的24.5%下降到2006年12月的21.6%(按不变汇率计算),下降了3个百分点左右。其中,欧元区内银行吸纳区外非同业客户欧元存款下滑了6个百分点,区内客户在区外银行的非同业欧元存款和区外客户在区外银行的非同业欧元存款都有小幅的下降。即使是狭义概念的欧元国际存款(非存款户本国货币也非存款地国货币的存款),欧元份额也下降了3.3个百分点(表2)。

从总量来看,欧元区内银行吸纳区外非同业客户存款总额为1.1万亿美元,其中约47%是欧元币种存款。存款来源的地区结构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大部分存款来自于区外发达国家的机构与居民,区外发达国家的存款占区外存款总额的65%。第二,英国是发达国家中在欧元区内存款最多的国家,占区外发达国家区内存款的三分之一以上,紧随其后的是美国和国际上的离岸金融中心。后两方各占该类存款的四分之一左右。第三,英国同样是区外在区内非同业欧元存款最多的国家(注意前项分析的是发达国家在欧元区内的非同业存款,包括欧元及其他币种存款),47%的区外非同业欧元存款是英国的机构和个人存入的,紧随其后的是离岸金融中心,占17%,美国的非银行机构和个人在欧元区内的存款比例不高,几年来一直占9%左右小幅波动。

欧元区内机构和个人在区外银行非同业存款的地区分布再次显示出英国与欧元区之间在经济与金融方面存在的紧密关系。2006年末,欧元区内机构和个人在区外银行非同业存款总额为5830亿美元(其中50%是欧元币种的存款),其中的67%存放于设立在英国的银行机构里,而75%的区内在区外非同业欧元存款也存放于设立在英国的金融机构里。

2006年末,区外客户在区外银行非同业存款总规模达3.5万亿美元,欧元在此类别存款中占比较小,2006年末大约在9%左右,金额约为3000亿美元。这种现象与欧元在国际贷款市场表现出的现象类似。如果计算“狭义的国际存款”,欧元在总额中占比18%。

石油欧元。近年来,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升幅很大,主要石油出口国的油气收入也有了很大的增长;伴随收入的增长,油气出口国家相应加大了进口规模,但收支相抵,还是有较大规模的经常项目盈余。其结果是,2006年,从石油出口国资本净流出大大增加,达到4700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50%。其中的大部分都是作为国家外汇储备存在的,其余部分作为投资购进外国债券和股票。

由于数据不足,很难精确分析石油出口国净资本流出的币种结构。传统上讲,这些国家都习惯于到美国市场购进美元资产。但近期的分析报道表明,这些因油价高涨获得丰厚收益的国家,开始用其他货币在美国之外的市场配置资产,国际银行系统的不完全的数据也支持了这个看法,欧元开始成为这些国家布局的重要选择币种,成为“石油欧元”。

从1999年欧元诞生以来,OPEC产油国和俄罗斯都开始配置欧元资产,但近年来,两个经济体对欧元的积极性却有所不同,OPEC国家在欧元诞生之初增加欧元资产比较积极,但在2004年第一季度达到26%的峰值后,开始下降,2005年为18%,2006年15%,国际银行体系的数据显示,下降的欧元部分主要流向了美元资产。这种发展趋势其实不完全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自2002年美国入侵伊拉克以来,美国在中东的影响比伊战前大大加强了,除伊朗外,中东各国与美国的政治与经济联系也更强了。

俄罗斯的表现与OPEC国家的情况迥然不同,石油收入为国家经济复苏带来了契机,在国际银行系统的存款显著上升,欧元资产迅速扩大。欧元存款从2002年初的9%上升到2006末的40%,其中2006年比2005年初上升了10个百分点,美元存款在2001年中达到86%以后,逐年下降,2006年末为51%。这些数据的变化有丰富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欧元在外汇市场中交易活跃,市场份额稳定增加

国际外汇交易市场中的欧元。汇率制度是关于一国与他国之间的名义汇率的决定和调整的制度安排,汇率制度是国际货币制度的核心。人们通常从外汇交易量、外汇储备币种和第三国汇率决定中的作用这三个方面考察一种货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并体现该种货币的国际化程度。

就交易量来说,外汇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外汇交易量通常比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数量大很多倍。国际外汇市场交易数据来源主要有国际清算银行(BIS)每三年一次的“中央银行外汇和衍生品市场活动报告”和设在美国的全球外汇结算银行(CLS)“连续清算系统”的数据。

国际清算银行2007年的报告显示,2007年四月国际外汇市场的日均交易额达到3.4万亿美元(包括现汇、远期和外汇互换交易等),比2004年报告中同期日均交易额增长了63%(按不变汇率计算)。美元份额占全球日均交易量的86.3%,欧元份额为37.0%。

CLS自2002年成立以来,清算的币种和清算量都增加得很快,清算币种从起初的7个,上升到2006年的15个,会员及第三方用户从2005年的600个上升到2006年底的900个。2006年,CLS最高日清算量先后突破4万亿、5万亿、6万亿美元大关,2007年,最高日清算量超过8万亿美元,会员和第三方用户达到1800多家。同样,欧元成长为最重要的外汇交易品种之一,

2005年至2006年底,欧元都是CLS清算的第二大币种,占日均清算量的40%左右。由于清算币种增加的缘故,市场份额比前一年底略有降低;同期日元和英镑的清算量也有所下降,分别从20.7%和15.2%下降到18.7%和14.3%。可见,欧元在外汇交易市场中的份额是英镑和日元这些传统上被认为是国际货币的币种无法比拟的,它是唯一可与美元堪称对手的交易货币,虽然欧元区内部并没有形成可挑战纽约和伦敦地位的新的金融中心,英国在欧元的存贷市场上处主导地位(这既反映了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也是伦敦作为地处欧洲的国际金融中心的结果),但英镑和日元远远不能与欧元的国际地位相媲美,从外汇交易的角度看,英镑和日元只是国际金融市场多彩舞台的主要配角。

欧元与第三方国家外汇定价政策。货币国际地位的重要体现之一是该货币在其他国家汇率政策中的作用。对货币政策当局来说,选择合适的外汇定价形成机制与选择外汇储备规模及币种结构是同样重要的。从外汇价格形成机制上讲,主要有盯住一只货币或盯住一篮子货币两种做法,货币篮子一般由该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和金融伙伴的货币组成,其权重一般反映该国贸易、服务和资本流动的地理分布。根据IMF报告中的数据,2006年有18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盯住欧元,其中包括中非经济与货币联盟和西非经济与货币联盟两大经济组织的成员国,另有40多个国家把欧元作为货币篮子中的一种货币决定本币汇率水平。显然,欧元在第三方国家的货币政策中的作用很大,但仍然落后于美元。

分析欧元在区外汇率政策中的影响情况,可以发现两个特点,第一个是欧元在欧盟周边国家影响很大,选择盯住欧元的国家基本是欧元周边国家,特别是欧盟中的非欧元国家、中东欧国家等。随着欧盟东扩取得实质进展,欧元在中东欧国家外汇政策中的影响和作用也越来越大,斯洛文尼亚于2007年1月正式加入欧元,马耳他、塞浦路斯两国于2008年1月从第二阶段欧元货币机制(ERMII)“毕业”,正式使用欧元货币。其他如斯洛伐克、拉脱维亚等国家加入了第二阶段欧元货币机制(ERM

II),待条件成熟即引入欧元。俄罗斯是横跨欧亚的大国,近几年随着石油等能源价格的飙升,经济恢复很快,外汇储备增长也很大。2005年,欧元在俄罗斯卢布汇率的货币篮子中占比40%,2007年上升到45%,在计算实际有效汇率时,欧元份额更占到60%,显示欧元对俄罗斯汇率政策的影响。

外汇储备市场欧元份额增长明显,储备地位上升

近年来,全球外汇储备规模继续大幅增长,2006年,外汇总规模达5.028万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34%。外汇规模增长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工业化发达国家外汇储备增长率则相形见绌。据IMF统计,2004到2006年间,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规模年均增长超过50%,而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外汇储备规模同期只有6%的增幅。

在IMF的官方外汇储备币种构成报告中,欧元份额由2004年底的24.9%,上升到2006年底的25.8%(按照不变汇率计算),2007年底进一步上升到26.4%。如果把欧元储备分成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块,则2004至2006年间,欧元在工业化发达国家外汇储备中的份额略有下降,从20.8%下降到20.4%;在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中的份额由29.0%上升到29.6%。同期,美元的份额仍然比较稳定,从65.8%略下降至64.7%,英镑的份额升了一个百分点,从3.4%上升到4.4%。

当然,这个数据需要谨慎使用,因为COFER数据只能统计到那些公开自己国家外汇储备构成的中央银行的储备数据,有许多国家中央银行不公布本国外汇储备的币种构成,以2006年底的数据为例,有1.69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没有公开其币种构成,这一规模超过当年全球外汇储备总额的三分之一。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积累速度很快,但属于这些国家外汇储备总额中的46%没有公开资产构成。

欧元国际化的特点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国际存贷、外汇交易、国际储备、第三方国家外汇政策中的作用,还是在资本市场中的表现,欧元都是国际金融市场中除美元外最重要的币种。对一个在世纪之交诞生的货币婴儿,能够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为国际经济体系中重要的币种,在货币发展史上没有先例。从欧元逐步跨出欧元区,初步成长为国际货币的发展路径,我们能够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欧元国际化的进程首先表现为压缩其他非强势货币国际空间的过程。欧元诞生以后,美元的统治地位没有被动摇,虽然欧元让美元在各个市场的份额都有所下降,但没有颠覆美元的主导地位。但我们看到,欧元诞生后,进一步挤压了英镑和日元的空间,特别是日元,在各个市场的份额都下降了,英镑总体也是呈下降趋势,只在部分市场有一定的反弹,但无论英镑市场份额如何反弹,它无法形成可以与美元、欧元相抗衡的独立力量。国际金融市场从过去的美元独霸进入了“美元-欧元”双寡头垄断的新阶段,英镑和日元已经基本上退出了国际货币的第一梯队阵容,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中的主要配角。2002年以前,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在起伏中呈下跌的趋势,给人以欧元疲软的感觉。2002年以后,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一直在攀升,特别是2007年中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元贬值幅度较大,欧元升值速度加快,欧元区银行业等金融机构虽然也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但由于欧元区高风险的信贷衍生品市场规模不大,区内利率等宏观指标波动小,德国还能够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氛围中表现出色,这些都有力提升了欧元的国际地位。

第二,欧元走出了一条从“欧元区―欧盟成员国家―欧盟周边国家―非洲、亚太”的国际化路径。欧元在区外欧盟成员国的地位与作用是由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一系列法律条约规定的,有牢固的法律基础。从欧盟“溢出”到周边地区,则反映了冷战结束后欧洲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影响。苏联解体后,大批东欧国家开始了重新融入欧洲的过程,欧盟也及时打开大门,吸收新的成员加盟,积极帮助这些国家制定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创造条件让他们进入欧洲经济发展的大轨道。由于入盟能够带来显著的政治和经济收益,东欧及巴尔干半岛国家纷纷申请加入欧盟,在经济上主动参与欧盟地区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在货币金融政策上自觉接受欧洲货币体系的三阶段政策安排,争取早日加入欧元。随着斯洛文尼亚和马耳他、塞浦路斯三国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放弃本国货币引入欧元,欧元区已经发展到15个欧洲国家,欧盟也已扩大到27个国家,显然,欧元的势力还会进一步扩散,向更大范围的周边国家“溢出”影响力。

第三,英国在欧元的国际化进程中有特殊意义。我们知道,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时,英国是符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五项经济趋同指标而没有加入欧元区的三个国家之一。英国没有作为首批欧元国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因素,如英国虽“身”在欧洲,却一直“胸”怀世界,英国有自己的国际“圈子”,如与美国、与英联邦国家之间的特殊关系等;也有现实的政治经济考虑,如英国的经济周期与欧洲大陆国家存在非同步性,担心加入欧元后执行统一的财政货币政策损害英国经济等。此外,货币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英镑曾经是世界上最重要和流通最广的货币,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英国国力衰弱和美国的强势崛起,其国际地位才被美元代替。英国加入欧元区则意味要放弃曾经彰显大英帝国历史辉煌的英镑,这让英国人在感情上难以接受。但是,我们在前文的分析中看到,在欧元诞生后英镑的国际空间受到进一步的挤压,英镑不得不同时与美元、欧元两强相争,显然,这对英镑是不利的。以债券市场为例,欧元问世几年来,欧元债券市场发展很快,已代替美元债券成为欧洲最大的债券市场,英镑的债券市场进一步萎缩。

从国际存贷市场的数据看,欧元区私人部门国际存款主要存放在英国的银行机构里,区外给欧元区私人部门国际贷款以及区外在区内的存款均主要来自于英国,说明英国为欧元区提供了主要的国际金融服务。英国之所以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因为伦敦是世界主要金融中心之一,也是欧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欧元区内部的资本市场一体化还在深化进程中,暂时还没有形成新的金融中心。从欧元国际化的角度讲,我们也可以说,当欧元走向国际金融市场时,首先是跨过海峡,登陆位于伦敦的国际金融平台,而不是跨越海洋,在纽约的金融中心大显身手。从当前的形势看,欧元区离不开英国,因为英国是世界的金融中心,也是欧洲的金融中心;从长远看,英国更离不开欧元,因为欧元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国际货币,必须加大对欧元区的金融服务,才更有利于巩固金融中心国的地位。如果英国长期游离于欧元区之外,在欧洲实行单一货币、单一央行、单一货币与利率政策的情况下,伦敦作为国际和欧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可能会受到削弱。相反,如果英国加入欧元,对提升欧元的国际地位又有相当大的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