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残疾人健康教育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特殊教育;聋生;心理健康;心理教育
一、聋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
1.心理问题的根源是生理缺陷
听力的丧失使聋人利用听觉交往的渠道受阻,限制了其对外界的感知范围和质量,从而使其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缺乏完整性。生理缺陷导致聋生语言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由于缺乏有效的交流手段,聋生在认知能力、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扭曲。很多聋生不能与人正常沟通,自觉低人一等、矮人一截,避免甚至拒绝与周围人接触,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闭、自卑、自弃的不健康心理。有时面对来自外界的伤害,由于自我控制能力差,不能理智地分析和思考问题,在某些条件下便采取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呈现为脾气暴躁,动辄发怒,甚至挑衅攻击他人等特征。
2.心理问题产生的家庭根源
个别聋哑儿童的父母本身也是残疾人,部分孩子是单亲家庭或者是孤儿,有些家庭的父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和思想观念的落后,这些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存在,致使聋哑儿童与人难以进行必要的情感交流。有的家长很少顾及孩子的内心世界,过多地溺爱孩子和过分地保护孩子,事事都经家长大包大揽,严重地剥夺了孩子在成长中对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摧残了聋哑儿童的心理,给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累累伤痕。这些现象会对听觉障碍孩子的个性发展、心理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并且走向学校教育的对立面。
3.学校教育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环节
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特别是特殊教育的发展更加滞后,各地重视程度和发展水平还不平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教学硬件设施不完善,心理教育师资队伍还很匮乏,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等等,这些主客观因素严重制约着聋哑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当前特教学校教育管理中,从确保听障学生的安全出发,制定了较严格的封闭或半封闭管理制度,从时空上限制了聋哑学生的社会交往。这无疑让学生置身于一个与外界“绝缘”的环境里,把学生的交往空间局限于校园,交往时间局限于有限的作息时间,交往对象局限于一群聋人,这就限制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往往造成聋哑学生退缩、怯懦等不良心态。
⒋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社会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地毒害着学生的心灵。在我国,社会对残疾人还缺乏必要的认同,人们对残疾人的关爱和帮助不够。聋人自身生理、心理和行为表现的独特性,以及聋人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社会化的内容、途径和方式与众不同。他们的心理敏感度更强,更容易受到来自社会环境各方面的伤害。面对伤害,一部分学生表现为自卑、胆怯,另一部分学生则选择对抗情绪,而这两种情绪都不利于他们健康心理的形成。
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注重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学校利用家长会、家访、家长培训班等形式,纠正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通过让家长看一些特殊教育方面的刊物,向家长掌握一些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通过让家长观看一些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残疾人的故事等,让家长消除“残疾孩子无用论”的思想。
2.营造良好的学校心理教育氛围
用良好的校园环境熏陶感染学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听障少年由于交往少,一方面渴望交往,另一方面又不懂如何交往。通过组织开展各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创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班队会、专题讲座等活动,引导听障少年掌握在各种场合中的交往知识、礼仪、技巧,学会了解他人,让他人了解自己,让他们不再封闭自己,去合常人之群,真诚待人。
3.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创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
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培养听障少年的健康心理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可以通过政府、机关、团体、媒体等加强宣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让社会上更多的人来了解他们,他们虽然身残,但他们同样能为社会作出贡献,以此来消除社会偏见。号召社会各界要大力创造条件,使残疾人和健全人在就业方面享有同工同酬,这样才能避免对残疾人心理上产生的刺激。
关键词:聋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三个加强”
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中国残联等八部门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意见》(〔2009〕41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第三部分第11条明确指出:“根据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特殊需求,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乐观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加强残疾学生的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可见,加强残疾学生的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是当前特殊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这对于他们将来全面融入社会,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在聋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根据聋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特殊需求,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呢?
一、加强法制教育
有研究指出:由于聋学生存在听力、语言障碍,他们理解接受信息有一定难度,识别、分析与判断是非有一定局限性,易于模仿但选择性差,不太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加强聋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必需的。
1.整合教学资源,加强法制教育
根据聋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特殊需求,笔者充分挖掘思想政治学科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努力按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让教育贴近聋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将法制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让他们乐于接受。
2.确定可行的教学目标,加强法制教育
教师需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加强学习法律常识,增强法制观念。笔者要求聋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自觉遵纪守法,将来走向社会,自觉主动地依法办事,主动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强化维权意识,让他们知道什么行为是允许做的,什么行为是必须做的,什么行为是不准做的,明白自己有哪些权利,懂得当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时,如何运用法律来保障自己的权利。
3.注重有效教学,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采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润物细无声地对聋学生加强法制教育。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接受的演示教学法,组织学生学习交流;组织学生到法院观看开庭审判青少年犯罪现场,并交流其体会;集中专题讲述残疾人权益保障法,详细介绍国家如何发展残疾人事业,为残疾人提供福利以及依法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笔者结合聋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身边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学习讨论,教育效果比较好。
如《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教材介绍了一个案例,该案例比较有代表性。该案例的主要内容为:朴亮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备受家人宠爱,逐渐养成飞扬跋扈、蛮不讲理的恶习。他上学经常迟到早退,逃学旷课成了家常便饭,有时甚至夜不归宿。此外,他烟不离手,经常跟一些不三不四的社会青年逛歌舞厅。家人规劝朴亮,可他毫不在乎地说:“我一不违法,二不犯罪,不会出事的!”一天,朴亮拿了家里100元钱,父亲打了他一巴掌,朴亮觉得委屈而离家出走,在火车站附近开始了偷盗生涯。4年后,朴亮在盗窃时被抓获,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我组织学生对该案例开展讨论。通过讨论,聋学生对朴亮的犯罪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朴亮犯罪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朴亮没有牢固树立法律意识,未正确对待父母和师长的教育,经不起不良行为的诱惑,沾染上了不良行为后未及时予以纠正,最终发展为违法乃至犯罪。案例警示我们每一位聋学生,要注意识别不良行为,杜绝不良行为,加强自我防范,正确对待父母和师长的教育,牢固筑起内心的防线,不断增强法制观念。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聋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尤其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聋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塑造良好的心态,培养聋学生乐观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1.尊重爱护每一位聋学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由于聋学生自身的生理缺陷,更渴望得到健全人的宽容与尊重。宽容和尊重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我们特校教师无私奉献真心、真情、真爱,关爱聋学生,理解聋学生,尊重聋学生,走近聋学生,引导聋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以一颗宽容的心和每一位聋学生交朋友。
2.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聋学生沐浴在积极阳光中
根据聋学生的实际,我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过程,努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相信每个学生都有着相对优势的智能,都是可塑之材,并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时时赏识每一位聋学生,让他们得到激励,不断增强学习的动力。
3.开发非智力潜能,促进聋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开发聋学生非智力潜能,可邀请优秀毕业生代表回校作经验介绍,用榜样的力量引领聋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增强聋学生的意志力;加强聋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培养聋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等。其中邀请优秀毕业生代表吴同学到学校作经验介绍,聋学生备受鼓舞,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吴同学是本校优秀的毕业生,现为出版社的一名美术编辑,凭着坚强的意志自学电脑绘画,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他学会了电脑绘画技能,而且运用自如,甚至比健全人还技高一筹。有耕耘就有收获,他在出版社受到同事的赞赏,还代表广西残联到北京参加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比赛,担任自治区聋人协会主席,尽自己所能为残疾人服务……吴同学的成长经历是一部励志片,让聋学生一起分享,能产生强烈的共鸣。吴同学的感人事迹让聋学生体会到:先天缺陷后天补。只要以坚强的意志,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事做起,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每一天,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这种潜能就能被激发出来,每个人都有可能成功!
4.适时疏导聋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聋学生由于听力与语言障碍带来一些自身无法解决的困难,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近年来,部分聋学生到长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中州大学等高校,参加高校聋人单独招生考试。在备考阶段,为了让聋学生正确看待考试压力,我关注学生的心理疏导,让他们从容应对,帮助聋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如果对考试的结果期望过高,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实际能力,就应该进行适当调整,以减轻心理负担,使自己的水平得以正常发挥。教师结合各高校的考试大纲,引导聋学生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做好专题复习等,促进聋学生增强自身实力、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提升个人竞争力。多年来,当看到一个个聋学生健康的成长,融入社会生活,和健全的学生一样走进高校实现了大学梦,我们心里无比的骄傲,这是特教工作者最大的收获。
三、加强安全教育
在教学中,我根据聋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有针对性地渗透安全教育,让聋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提高防范技能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促进聋学生健康成长。
1.关注青春期教育,让聋学生平安健康成长
聋学生入学时有的七八岁,要完成义务教育学习,至少要在学校读九年,部分学生还要继续读三年职业中专班。应该说大部分的聋学生从小到大在一起学习、生活,美好的青春时光是在学校度过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我组织同学们谈论主题“我的异往困惑”,通过交流,让正值花季的少男少女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青春期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特点,知道青春期方面的知识,引导聋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异往;掌握与异往的正确方法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如结合身边的案例,让聋学生认识爱情之花是圣洁的,只有到了一定年龄,正确理解它,懂得珍惜它的人,才能栽培并使之永远盛开。对于聋学生来说,在爱情生长的土壤还不具备的时候,最明智的办法是筑好防线,集中精力学习,拒绝接受和传扬爱情的种子。
2.注重校园运动安全,加强安全教育
聋学生与健全的学生一样,生长在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他们有着充足的信息资源,有着旺盛的精力……凭着他们现有的生活经历,认为自己的能量是无限的。于是,他们更多地认为自己没有亲眼看见的事情,是不可能在他们身上发生的,教师的耐心叮嘱,完全是杞人忧天。其实不然,以他们有限的生活阅历,对事物的认识比较片面。应该说聋学生的运动安全防范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稍一大意,他们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埋下了安全的隐患。因此,在日常教学中,结合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结合典型案例,我坚持渗透运动安全知识教育,将运动安全教育作为常态化的工作,帮助聋学生掌握运动的安全防范知识,轻松体验运动乐趣。
3.谨防上当受骗,加强安全教育
聋学生由于听力障碍,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欠缺,在他们看来,只要会打手语交流,无论认识了解多长时间,就是可以交往的朋友。社会上不法分子,各种骗术层出不穷,花招屡屡翻新。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典型案例,教育学生保持应有的警惕,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交友要谨慎,避免以盲目代替理智。只要我们增强防骗意识,坚决不贪意外之财,再“精明”的骗子也无法得逞。
残疾人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1]据统计,我国现有残疾人约5200万,其中聋哑人约1770万。与社会物质、精神生活水平日趋提高相比,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聋人,特别是未成年聋人的犯罪率却呈上升的趋势,其中16―17岁为暴力犯罪的高峰期。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分析,缺少适合聋生身心特点的德育教育体系,是聋人出现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2]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3]在大力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大环境下,残疾人的德育教育越发地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残疾人学校德育教育,通常参照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由于残疾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发展特点不同于健全学生,使得德育教育从内容到教育结构、模式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改革势在必行。从中等职业学校聋人德育教育实践角度出发,探讨聋人德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德育课课堂教育目标层次化
目前聋人的德育教育忽略了日常行为教育,忽略了聋人学生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面对自己、面对他人和面对社会的教育。德育教育工作似乎淡忘了高尚品德的形成,必须从基础抓起,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以最基本的养成教育为基础,这便导致德育课堂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制定适合聋人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的德育教学目标,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德育目标分解,形成从规范教育、道德教育到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循序渐进”式教育目标,使其具有层次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二、德育课课堂教育内容专业化
聋人靠视觉器官的直观形式获得信息,使用手势语言交流,形象思维发达,逻辑和抽象思维相对差。故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教材很难实现聋人德育教学高标准和低起点有效结合。这就要求将聋人德育课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和分层次,形成专业化教学内容。
(一)横向上将德育内容分类。系统的德育教育包括思想道德、法律基础、健康教育、职业指导与生涯规划等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内容模块,在每一模块中又包含多个专题。如思想道德模块包括感恩教育、健康教育、人际交往、意志品质等专题。
(二)纵向上将教学内容层次化,分理想教育、原则教育和规则教育。[4]理想教育起激励作用,道德原则教育起指导作用,道德规则教育起约束作用,三者密不可分。聋人的道德教育要立足于道德规则的教育和道德原则的指导,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在此之上开展道德理想教育。
(三)提倡职业价值观的教育。以价值观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生工作中往往缺乏荣誉感与责任意识。教学中可以设置道德两难困境,通过暗示、鼓励、询问、集体讨论等方式, 刺激学生认知结构的改变,引导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帮助其建立与社会主体价值取向相适应的价值观念。
三、德育课课堂教育方法多样化
2004年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针对这一基本要求,提出应用四步循环教学法、专题式案例教学、心理与德育课课堂教学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四步循环教学法”在德育课课堂教育中的应用
德育教育最终是要将学生塑造成真正的道德主体,在道德教育中强调学生是建立在主体性基础上的对于道德的理解与领会,教给学生道德上的“智慧”。教学中尝试将“四步循环教学法(知晓―理解―评价―行动) ”[5]应用到针对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的教学实践,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体验式学习及建构主义学习等方式的教学。以感恩教育为例,首先,用一则《给妈妈洗脚》公益广告视频,引出感恩的概念;其次,通过《感恩的心背后的故事》、《扭曲的亲情》等案例理解感恩的作用;再次,通过《护蛋别动》、《亲情小测验》、《感恩之旅》等活动评价自己是否真正做到感恩;最后,通过对父母说一句感谢的话、制作感恩卡的行动培养感恩、表达感恩。
(二)专题式案例教学
针对学生逻辑和抽象思维相对较差的特点,从问题出发,使用项目教学。通过分析生活中典型事例,解答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充分体现“回归生活的教育”模式。
(三)心理与德育课课堂教学的结合
【关键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探索
【中图分类号】G441
未成年人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不少未成年人出现了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各种不健康心理与行为,严重者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严重危害了社会、家庭和学校。因此,应高度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近年来,教育部门在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鉴于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为使更多未成年人得到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我们与团市委联合建立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以下简称辅导站),目的在于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形成合力,为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实施两年来,取得较好效果,现阐述如下:
1实施方法
1.1组建领导机构建立由市教育局、团市委领导组成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团市委宣传部,其属下的市义工联负责日常管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业务指导。
1.2制定实施意见包括建立辅导站运作机制、人才保障机制、专家督导机制,建全档案管理,明确辅导内容及值班接访安排等。
1.3建设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一个多功能的辅导站,以心理辅导热线为主,面谈为辅。在团市委12355青少年维权热线服务的基础上,增加心理辅导内容,免费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热线咨询,同时为有需要的未成年人提供面谈辅导,搭建起维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服务平台。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与家庭密切相关,辅导站还将服务定位于家庭及社区。
1.3.1硬件建设建立起集热线电话咨询室、个体辅导室、沙盘游戏室和团体辅导室为一体的多功能辅导站,配置了专用电脑、购置了专业的心理测试系统和相关心理健康杂志,并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1.3.2软件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员队伍,建立心理辅导员人才库,主要由心理学专业教师、心理医生、国家心理咨询师等构成,确保了心理辅导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总结辅导站运作和管理的成功经验,逐步向其他县市推广,并与其他县市共建辅导分站,形成辅导网络。
1.4保障机制
1.4.1业务培训派出管理人员参加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培训班,学习先进管理经验;举办心理热线电话咨询培训班,提升辅导员的服务能力,规范咨询要求;举办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辅导员们在释放压力的同时,亲身体验了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的精髓,学习到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操作技巧;组织同类个案的专题"沙龙"活动,辅导员们深入交流了辅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商讨解决的方法。
1.4.2热线宣传制作12355热线的公益广告,在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反复播放,宣传12355热线;通过LED屏幕或户外广告等在人流密集,特别是青少年聚集的地方进行宣传;制作12355热线宣传单张、书签等,在学校、社区派发;联合本地主流报刊杂志,加大咨询案例的报道力度,引起社会关注;教育行政部门向全市各中小学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以短信或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在师生、家长中广泛宣传,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使用热线,学会寻求帮助。通过以上多种方式对12355心理热线进行推广,使"热线"真正地"热"起来,让越来越多人认识并使用热线。
1.4.3辅导活动向家庭、学校、社区延伸通过深入社区、学校举办各种咨询活动,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向社区和家庭延伸。比如在某中学举办"青春路上,你我同行"心理健康主题宣传活动;在青少年宫举办家庭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论坛及现场心理咨询活动;举办"万名义工献爱心进社区"系列活动;深入学校举办高考、中考前心理辅导讲座;在六・一儿童节举办关注留守儿童及残疾儿童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活动;与团市委义工联合总队合作,举办为期一年的单亲家庭孩子"护苗行动",每周由受过心理辅导专业培训的大学生志愿者上门义教和心理辅导;并举办单亲家庭儿童的户外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家长家庭教育经验交流座谈会等。逐步建立家、校、社会联动的工作机制。
2效果
2.1成功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经过两年的努力实践和探索,逐步完善了我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的硬件设施,除了原有的青少年综合服务热线外,还设有个体辅导室和沙盘游戏室,并购置了专业的心理测试系统和沙盘设备,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员队伍,拥有49位专业心理辅导员,建立了一个实用性强、影响面广的心理辅导站。
2.2成功树立青少年和家长的求助意识。未成年人辅导站建立两年以来,拨打12355热线的人数不断增多,目前已成功为3373个个案提供了咨询服务。主要包括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个性问题、行为问题、性心理问题等困惑,其中学习问题占45%,人际关系问题占30%,个性问题、行为问题及性心理问题占25%。在来电者中,青少年占52%,父母占30%,其他约占18%,说明青少年及家长的求助意识日渐增强。
2.3成功构建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目前辅导站的服务功能包括面向全市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提供心理热线咨询、面谈辅导、心理测试、沙盘游戏辅导、特殊人群(残疾人、单亲家庭儿童、农村留守儿童)辅导,同时送课到学校、到社区,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社区大型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现场心理咨询服务等。比如2011年10月,在某学校举办主题为"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的"青春路上,你我同行"心理健康宣传活动,通过经典的案例分析、家长与青少年间的真情互动,形象、生动地介绍了如何识别常见的心理障碍,如何把好早恋关,帮助青少年解决成长过程中性与生殖健康问题的困惑,保持健康的心态。250多名学生及部分家长参加了活动,学校领导、老师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很高评价;同年10月在市青少年宫举办家庭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论坛及现场心理咨询活动,有200多名学生及家长参与了本次咨询活动;2012年举办学生与残疾人联谊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和残疾人代表感人的成长事例鼓励残疾人好好珍惜生命,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命中的每一天,活出自己的价值,100多名残疾人参加了活动,效果良好。此外,还举办"万名义工献爱心进社区"系列活动,为1300多人次提供咨询服务。通过多种形式的辅导活动,将学校、家庭、社区紧密结合起来,成功构建起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2.4成功推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运作模式。通过对我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运作模式的实践探索,发挥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在全市的辐射作用,将研究积累和总结的经验推广到各个县区,四个地区相继建立了县区级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部分地区还成立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示范点、阳光天使爱心协会等,从而建立起全市的心理辅导站网络。
3体会
3.1有效的心理辅导能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通过对咨询个案进行分析,深入探索未成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对影响我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评价,提出应对心理危机的干预措施,逐步建立家、校、社会联动的工作机制,可以有效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3.2政府层面的支持有利于工作开展。借着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在教育部门和团市委等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逐步完善了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的各项硬件设施,建立了一个多功能的心理辅导站,辅导人员基本由心理老师、心理医生及国家咨询师组成,有着扎实专业知识以及丰富辅导经验,有利于辅导站良性发展。
3.3不稳定的辅导员队伍影响辅导效果。由于辅导站服务原则是公益性,所有辅导员是志愿服务,基本上一个月才轮值班一次,对需要跟踪的个案可能要由几个辅导员来跟进,这样就令个案辅导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影响辅导的效果。所以对需要跟踪的个案辅导记录要求更加完整、详细,以便于不同的辅导员可以有针对性地跟进辅导和回访,对有较严重问题的个案尽量专人负责跟进服务。
1 调查技术普及,效果评价逐渐成熟
由于开展麻风病健康教育计划和评估的需要,对于目标人群和社区开展麻风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逐渐得到重视,方法也日趋成熟,改变了长期以来麻风病健康教育针对性科学性不强的落后局面。这方面的相关报告较多。如Giri等[3]对印度农村地区的医学生和医生的麻风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表明,医务人员和医学生对于麻风病的基本知识较为了解,但在麻风病的传染性、主要症状、公共卫生问题及婚姻等方面有错误的认知,医学生较医生更为明显,需要在这些方面予以加强。李孝安等[4]曾经在云南玉溪麻风流行较重的县(区)以抽签法随机抽取麻风疫点村及非疫点村各3个,对抽取的调查点以随机入户法抽取18岁以上的大众人群各100人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对麻风的认知、行为及态度。结果村民对麻风的病因、传染性、症状和治疗等知晓率偏低,相当比例的村民对麻风病人存在恐惧与歧视。作者认为麻风流行地区村民对麻风防治知识普遍欠缺,对麻风患者仍存在偏见,今后需加强对大众的麻风健康教育。王景权等[5]曾经使用个别指导、发放宣传单和有奖测试的方式对浙北农村地区农民健康教育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农村居民对麻风的基本知识均有明显的提高,但提高的程度并不同步,对于麻风的传染性、麻风残疾的预防以及麻风的皮肤损害等知识点,健康教育后知晓率仍相对较低,对于麻风病的态度有一定程度转变,但是与麻风患者日常交往的意愿没有变化。总体来看,随着国内外这方面的调查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增多,今后建立相对标准统一的麻风病健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能性将逐渐加大,更有利于麻风病健康教育活动的计划与评价。
2 健康教育成为歧视干预的基本策略
麻风病歧视是指对于麻风病受累者及其相关人员持有的一种以贬低、疏远、排斥、敌视、不公平对待为特征的一种混合的态度和行为状态。本世纪初以来麻风病歧视受到高度的重视,消除歧视被列为麻风病健康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和工作内容,开辟了麻风病防治工作的新的领域。如王景权等[6]曾经调查浙江省农村社区普通村民314人,结果发现其针对麻风病的歧视平均得分为(10.57±4.18)分(总分20分),10项歧视形式中前5 项依次为不愿小孩到病人家玩(1.44±0.68)分,不愿与麻风病人打牌娱乐(1.38±0.68 )分,不愿与麻风病人一起就餐(1.35±0.62)分,不愿用麻风病人家的粮食蔬菜(1.33±0.68)分,不愿使用麻风病人的工具(1.31±0.61)分,刘盾等[7]曾经对385例麻风病人的家属进行歧视的相关调查 ,麻风受累者家属麻风歧视得分为0~10分,平均(3.72±2.47)分,处于低位水平。家属麻风歧视最严重的形式为不愿意病人接触小孩,其次是在家庭事务决策上不够尊重病人。麻风受累者家属麻风歧视的相关因素为: 年龄、治疗方式知晓程度、麻风知识知晓程度。Raju等[8]在印度通过在社区成立麻风歧视消除组委会,并由组委会的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结果这种形式效果很好,也被社区所接受,有效地减少了社区对麻风病的歧视。Hugh等[9]在南尼泊尔开展了“歧视消除运动”,作者先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框架和假说,确定了麻风病人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该计划于2002年开始实施,首先建立了自我护理小组,然后逐渐发展成自助小组,给予了微型贷款,逐渐发展成有影响力的非政府组织,得到社区的广泛承认和认可。麻风受累者通过自身形象的塑造与能力的建设改变了社会的歧视态度。这一系列有关麻风歧视的研究加深了我们对于歧视的理解,所提供的麻风歧视干预的理论框架和现场工作经验,对于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麻风歧视干预工作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3 麻风病健康教育策略趋向多元化
力和语言障碍,针对聋哑青少年开展心理咨询缺乏有效的方法。如何针对聋哑青少年开展心理咨询,解决心理困惑、缓解心理压力、提升心理素质成为心理学研究者和特殊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2012年底,我们在镇江市特殊教育中心,对高中一、二年级16名聋哑青少年采用团体咨询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聋哑青少年心理与行为发展特点
聋哑青少年存在听力和语言上的生理残疾,由于无法顺利的与其他青少年或家人沟通与交流,再加上社会不关注他们的成长,个别人对他们存在歧视与偏见。与普通青少年相比,聋哑青少年内心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聋哑青少年也比正常青少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深入了解聋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有效开展聋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为提高聋哑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帮助。关于聋哑青少年心理与行为发展方面的特点,国内有很多学者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孙崇勇和张鸿雁在2011年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随机抽取的吉林、广东省3所聋哑学校15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聋哑青少年精神质倾向较高,他们可能内心孤独,较少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感觉迟钝,且与他人不友好,喜欢寻衅揽扰,爱冒险。在内外向上,男生偏内向,趋向于人格内向,好静、离群,对一般人缺乏热情,不喜欢刺激的生活方式。在神经质上,聋哑青少年倾向于情绪反应缓慢且较轻微,即使激起了情绪,也很容易恢复平静,他们通常是稳重的,性情温和,善于自我控制。其他研究人员还发现聋哑青少年由于严重的听觉生理缺陷,无法与外界正常交流,导致其认知水平发展滞后。聋哑青少年无法了解声音强弱所代表的事物、情感的变化,不善于感知事、物、情的本质,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语言非常困难,不能保持知觉与语言的统一,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完成口头指令。感知和思维无法统一起来,感知活动缺少思维和语言的积极参与。因此,他们很难利用间接经验,主要借助于个体直接经验,感性知识贫乏、肤浅、零乱;容易受到当前情境的约束,表现出思维的僵持、固着状态,缺少灵活思维。聋哑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发展有其特殊性,对聋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提出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和心理咨询研究者开始关注特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三、团体咨询的特点和优势
团体咨询作为一种受众面广、咨询效果佳的心理成长帮助方式,已经在各级教育机构和企业员工帮助计划中广泛运用。团体咨询与个体心理咨询相比存在以下优势:首先团体咨询效率高。不管是学校还是企业,都是一个人群聚集的组织,而且出现的心理困惑具有一定的共性,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聋哑青少年来说普遍存在人际交往障碍、情绪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团体咨询可以大大提高咨询的效率,一次团体咨询至少可以缓解或解决10-20人的心理困惑。第二,团体咨询效果好。团体咨询是以需求为导向制定咨询计划的,即对团体成员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主要问题,分析问题影响因素,接着运用多种咨询方法有机组合,连续运用,发挥协同效应,一起来解决团体成员所遇到的问题。能真正使成员改变的原因是团体“场”的氛围,也就是所说的团体动力学。聋哑青少年在团体咨询过程中,与其他成员进行情感交流,在团体氛围中充分袒露自己,可以审视自己的思想、反观自己行为,深入了解自己,最终在大家的帮助下改变错误认知与行为。第三,获得归属感。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认为自己的某些体验是独一无二的,而当团体成员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担忧、痛苦、胆怯等情绪时,常常会感觉到团体中的其他成员也有自己相似的状况,成员之间会彼此接纳和认同,从而得到归属的满足。聋哑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各种问题的存在,平时与外界交流相对较少,在团体咨询情境中,可以冲破所有界线,与身边的朋友更深入的了解与交流,获得归属感。第四,以体验性活动为主。团体咨询是通过游戏、心理剧、角色扮演、活动、讨论与分享等形式,促使成员在互动与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从团体咨询的定义可以看出在咨询过程中,通过各种各样团体体验性活动,成员可以亲身经历某些事件,更好的认识自我。由于聋哑青少年接受事物的认知上的独特性,传统的口耳相传式的教育不起作用,而体验性活动和游戏能更好的让其学到心理学知识。
四、团体咨询在聋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研究
团体咨询在我国发展比较晚,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引进国内,最早将团体咨询应用于高校学生群体中,在高校中取得较好咨询效果后,团体咨询逐渐推广到社会其他群体中使用,但是将团体咨询用于身心发展存在障碍的群体中却少见。郝振军于2005年最早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在聋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从理论上设计了如何进行聋生群体团体咨询,并提出聋生团体辅导的形式、内容、原则、方法等。宋彩玲于2008年对淄博科技职业学院在校一、二年级身有残疾的学生设计并实施了团体心理辅导,在团体辅导前后用自尊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定,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得出残疾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有相应提高。2009年崔静静等人运用团体咨询对6名心理健康水平有待加强的中老年残疾人进行干预,得出团体咨询可以改善残疾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他们的自我接纳,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对于聋哑青少年群体的团体咨询的实践研究更加缺乏,如何针对聋哑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设计团体咨询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对残疾人团体咨询进行探索将是时事所趋,因此作者以志愿者服务的心态,以帮助聋哑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为目的,来到特殊教育中心,针对聋哑青少年群体进行团体咨询的尝试。作为一种科学的心理咨询方式,团体咨询在开始之前首先是对参加团体咨询的成员进行调查,确定主要解决的问题,明确咨询目标。接下来是对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这些主要影响因素分别制定相应的咨询模块。然后,再确定团体咨询目标以及成员的特征,确立团体咨询的基调。最后根据不同咨询模块的具体目标,选择咨询方法,组合成咨询模块。不同的咨询模块最终形成团体咨询的总计划,进而实现团体咨询总目标。为进行本次特殊的团体咨询,作者与特殊教育中心的教师共同商议,首先做的事情是确定本次参加团体咨询的学生,最终选定的学生是高中一、二年级共16名聋哑青少年。青少年时期是每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身心发展迅速而又不平衡,社会中的自我意识开始出现,聋哑青少年学生由于存在交流障碍,导致其认知发展水平滞后,因此选择年龄较大的青少年进行初次尝试,以期望达到最佳咨询效果。由于群体的特殊性,本次团体咨询主要是鼓励支持为基调,帮助聋哑青少年更健康快乐的成长。具体团体咨询实施计划如下:
(一)团体咨询主题确定
聋哑青少年的精神质、神经质与心身症状呈正相关,即聋哑青少年的情绪越不稳定、性格越内向,越表现为抑郁,情感、心境越苦闷,人际交往越敏感、不自在,与人交往有更大的自卑感,这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见,情绪是影响聋哑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同时经过前期对特殊教育中心老师和学生的调查了解,情绪问题是困扰聋哑青少年心理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我们把“情绪管理”作为本次聋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
(二)团体咨询成员
特殊教育中心高中一、二年级16名聋哑青少年,6名女生,10名男生,年龄在16-19岁之间不等,智力正常,无肢体残疾,能参加团体活动。
(三)团体咨询计划设计
根据本次团体成员的特殊性,设计活动时要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和执行能力,以及听力缺陷等特殊状况,以音乐疗法和影视疗法等都不能起作用,无法在本团体咨询中使用。因此,需要根据聋哑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特点,选择团体活动、游戏和图片等易与聋哑青少年沟通交流的技术设计团体咨询计划,开展团体咨询实践。此外,依据影响情绪控制的有关因素和聋哑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特点,分别设计不同的咨询模块,这些咨询模块主要包括自我认知模块、情绪表演模块、情绪宣泄模块、情绪管理模块,此外还包括破冰模块和结束模块。每一个咨询模块由不同的方法和活动组成,这些方法和活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层面、渠道实现咨询模块的目标。
(四)团体咨询效果评价
团体咨询结束后,经过问卷调查和与学生交流,对团体咨询效果进行评估。调查结果显示:本次团体咨询深受聋哑青少年的喜欢。视觉图片和体验性活动,让聋哑学生学会了不良情绪的识别,体验了不同情绪对生活的影响,懂得了情绪管理的很多技巧。此外,通过在咨询过程中的观察发现,聋哑青少年注意力集中,活动中积极思考与表现。因此可以验证团体咨询在聋哑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教育中使用是有效果的,是一种有效的咨询方法。
五、总结
1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
社区卫生服务站中的六位一体标准,要求服务站必须将居民的健康作为服务的中心,以家庭作为单位,在社区范围之内,把居民的实际需求作为导向,因此,针对社区居民的家庭、身体状况等构建出科学健康档案至关重要。本卫生院主要以孕期妇女、老年人、儿童、慢病患者以及残疾人等居民作为重点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并逐步往建立全社区人员档案的方向发展,档案由各个科室人员进行构建与管理,如孕期妇女的档案由妇科进行管理,儿童的档案则交由预防保健科室管理,慢病患者档案由慢病科室管理等[1]。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方式比较多样化,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六位一体服务过程中,就可以进行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例如,在预防、医疗门诊服务中,对老年人的保健指导、残疾人的康复指导以及其他的健康教育中,在对社区慢性病进行筛查、于社区内进行义诊以及开展社区宣教活动时,都可以在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收集居民的信息资料,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实现筛查、义诊、建档、健康教育以及指导等多种服务同时进行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2]。
2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与慢病防控对策
2.1构建社区居民健康电子档案
社区卫生服务站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运用市卫生局统一使用的系统软件,把社区居民原有的纸质档案输入到标准的电脑健康档案表格中,构建出完整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制出社区居民健康信息卡片,要求社区居民每一次到院就诊时,都必须携带健康信息卡、医疗保险卡以及身份证等,以便提取居民的电子档案,让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了解到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对该次就诊中出现的问题与实际的处理效果进行记录[3]。对于需要转诊的患者,可以使用双向转诊系统平台,通过平台与上级医院进行患者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为患者的远程医疗创造条件,达到医患双赢的目的,并以此实现社区慢性病档案的动态性监控与管理。
2.2科学管理社区居民纸质健康档案
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构建完成之后,社区服务站应该对纸质档案的书写和记录进行严格的规范,并将档案资料保存于专室、专柜中,安排专门的人员对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行完善、补充以及归类。正常情况下,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可以划分为六种类型,不同类型以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如普通的健康居民档案,无颜色;老年居民的健康档案,以绿色标记;高血压患者档案,以红色标记;糖尿病患者的档案,以黄色标记;高血压与糖尿病合并患者的档案以红色与黄色标记;老年高血压伴随糖尿病患者的档案,则以红、黄以及绿三种颜色标记。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应该将社区健康居民与慢性病患者的档案分开存放,并依据档案号上面标注的顺序,放置于对应的档案柜里,以便日后查找[4]。
3构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作用
3.1提高社区慢病管理的人数与管理率
本中心卫生院社区辖区内的常住居民在10874人左右,医务工作人员共有3个服务队,主要是由责任医生与护理人员构成,以分片方式进行管理,每个星期入户建档与随访,且定期进行各种健康教育活动,从2014年至今,本卫生院共建档约9839份,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人数累计为936人,发现的高血压患者1048人,糖尿病患者372人,健康档案的完成率为90.4%,明显高于2013年的83.2%。
3.2提高社区慢病的防控效率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让社区卫生院可以依据居民的实际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的人数与管理率,社区居民对于卫生院的认可度也日益提高,居民的健康保健知识不断增强,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都发生了改变,例如,慢性病患者的不规律服药情况、嗜盐以及懒动等行为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许多肥胖的居民也通过健康的饮食与适当的运动,体重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经过合理的饮食控制、规律服药以及适当锻炼等方式,血压与血糖指标逐步恢复平稳,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大幅度提高了社区慢性病的防控效率[5]。
关键词 社区卫生 社区康复 康复需求
卫生部《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卫基妇发[1999]第326号)中提出“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工作内容,把康复列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职能的一个组成部分。下城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全面实施社区康复服务,2006年完成了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创建,2008年开始,实施“百万康复器材进家庭”及“社区和残疾人家庭的无障碍改造”工程,2009年开展“星级社区康复服务站”创建,大力推进残疾人“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模式,残疾人享受社区康复服务的便利性、可及性大大提高。然而,社区康复毕竟是一门新学科,是一个新模式和一项新任务,残疾人的社区康复服务尤其如此,要推广普及和使之可持续地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积极探索[1]。东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探索以社区卫生为依托的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的开展,提升了社区康复服务的水平。
社区残疾康复一般状况
东新街道位于城乡结合部,面积7.3平方公里,人口5.02万,有15个社区。现有残疾人907人,其中:肢体残疾423人、精神残疾149人、视力残疾119人、智力残疾100人、听力残疾90人、多重残疾14人、言语残疾12人。2010年8月中心对615名残疾人员(不包括精神残疾人员)进行了康复评估和需求调查,有康复需求的513例(83.4%),其中家庭康复66.7%,社区康复26.9%,机构康复6.4%,目前,建有社区康复站15个,1家工娱疗康复站。每个社区康复站配有1名社区康复员,并实行责任医生团队服务。
残疾人社区康复存在的问题
社区康复硬件建设较完善,但服务功能发挥不充分。按照社区康复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化推动的原则[2],目前,东新街道社区康复站点由社区建设并负责日常管理,残联负责设备配置和监督,社区卫生参与康复服务,社区承担总协调人的职责。东新街道现有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15个社区康复服务室,网点建设比较完善,但社区卫生服务网点和社区康复服务网点各部门单独建设,信息互通和协调不足,造成社区卫生网点和社区康复网点在部分社区重复建设。社区卫生以老年保健和慢性病康复为主要内容,对残疾人社区康复参与较少,而社区康复站点由于缺乏专业人才,较难开展针对性的康复指导,使社区康复站的服务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社区康复技术人才缺乏,影响社区康复服务质量。社区康复服务主要由社区康复员和社区全科医生共同提供,人员配备已经到位,但技术队伍尚未形成。社区康复员对一般康复指导知识和技能掌握有限,开展社区康复服务在能力上还显不足。社区全科医生从临床内科经转岗培训而来,对系统性康复知识和技能掌握是有欠缺的,在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较多的状况下,全科医生开展社区康复服务有力不从心之感。
对社区康复认识不足,影响社区康复的推广。人们对社区康复的概念认识不清,混同于综合医院所开展的现代康复诊疗技术,认为在现有条件下很难开展[3];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对社区医生是一门新的学科和新的任务,需要更新观念、更新技术、更新设施、更新服务项目;社区层次的康复对象,基本上已是伤病恢复中后期患者或已恢复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残疾人,以功能保存和恢复,预防残疾为主要目标,需要长期坚持,然而目前康复介入的时间较晚,后期康复的费用和效果比较低,残疾人本人及家属对社区康复的认识和参与性差,以上因素影响了社区康复的推广。
转诊转介系统不完善,影响早发现早康复。我国没有形成社区首诊和定点医疗制度,转诊转介系统不完善,社区医生和社区康复员尚不能及时掌握新发残疾人员和复发残疾人员的状况。机构康复向社区康复延伸和社区康复向机构康复转介均有困难。
康复经费短缺,影响社区康复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急性期康复已有条件(每人90次康复治疗)列入医保支付范围,社区康复员也作为公益性岗位由残联和街道给予基本资金保障,然仅仅这两方面是不够的。社区康复往往已是后期康复,需要长期坚持,医保支付的90次康复已用完,绝大部分的残疾人家庭的经济条件尚不能支撑其进行后期功能保持的康复费用。社区卫生服务中目前也没有专项的社区康复服务经费,无偿服务会影响到项目的推广和可持续发展。
依托社区卫生开展残疾康复的措施
针对社区康复中存在的“有网点没有形成网络、有人员没有没有形成技术队伍”问题,东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加强卫生和残联结合,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来探索社区康复新路。
部门协调、整合资源,共建社区康复站点。就近、就地、经济、有效开展社区康复服务,是社区康复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区残联的支持下,中心和街道残联加强合作,充分整合街道残联的管理、资源优势和社区卫生的人才、技术优势,在站点位置选择、康复设施的配置、康复团队的组建上双方共同合作,建设完善社区康复站点网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建设功能完善的规范化康复室,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社区康复室合并建设星级社区康复站,未覆盖社区建立独立社区康复室。目前,建有规范化康复室1家、卫生服务站内建康复站5家、独立社区康复室9家,实现了15个社区的全覆盖,其中一家社区康复站被评为杭州市示范社区康复站,3家社区康复站评为下城区星级社区康复站。形成了区康复指导中心-规范化康复室-星级社区康复站-社区康复室组成的街道社区康复服务网络。
引进人才、加强培训,共组社区康复服务团队。针对康复专业人员严重不足,现有人员社区康复技术缺乏的现状,中心采取组建康复服务团队等措施,来整体提高社区康复服务水平。①组建社区康复指导科:中心专门引进康复医生和康复治疗师,组建独立的社区康复指导科,对社区康复服务统一进行规划和指导,并对社区康复员开展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②培训现有康复服务人员:为提高社区责任医生康复指导水平,中心和省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省人民医院、浙二医院康复科等建立转介协作关系,送社区责任医生进修学习,已有6位责任医生进行了为期6~12个月的康复进修。同时,请省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社区康复专家对社区责任医生进行每年不少于2次的康复指导技术培训。③组建社区康复服务团队:在原有社区责任医生服务团队的基础上,将社区康复员和社区康复指导科人员整合进团队,组成社区康复服务团队,提高社区康复服务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提高社区康复服务的质量和残疾人员的信任度。
加强宣传、广泛动员,全力推广社区康复模式。有资料显示,康复对象对康复治疗越了解就越愿意接受康复治疗,所以向社区居民宣传社区康复知识能促进他们接受康复服务[4]。针对人们对社区康复认识缺乏,中心和残联合作加强康复知识的宣传。①动员社会力量:街道残联和中心召开辖区医院、学校、银行等单位、残疾人代表、社区志愿者、社区责任医生参加的座谈会,宣讲社区康复的基本概念,同时,利用“爱耳日”、“爱眼日”、“残疾人日”等特殊时段,到社区举办残疾康复宣传咨询活动,提高对社区康复的认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②普及康复知识:印制“残疾三级预防”、“辅助用品用具使用知识”、“康复训练与服务”等20余种康复知识小手册,在康复站点、诊疗点、进家庭服务时发放。在社区健康教育课堂中增加社区康复的相关内容,以课堂和发放资料等形式,普及社区康复知识。③开展重点人群宣传:每年组织2期对残疾人本人和家属开展康复知识宣传和简单康复训练技能培训,充分调动残疾人及家属参与社区康复的积极性。
建立制度、深入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康复服务。社区康复是为残疾人全面康复铺平回归之路的最终目标与手段,宜采取“进社区、进家庭”方式,尤其不能将医疗康复的模式缩小搬到社区里去[5]。①建立例会制度:中心社区康复指导科人员参加每月1次的街道残联社区康复工作例会,既能加强社区康复相关知识的宣传,也能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街道残联的沟通效率。②开展社区康复需求调查和评估:从2006年开始,中心每2年开展1次社区康复需求调查和评估工作,及时摸清和掌握基本情况,并结合区“百万康复器材进家庭”工程,为不同残疾人员选择相应康复器材,提供针对。③全面开展家庭康复和上门康复:中心采取以社区康复指导科专业人员为骨干,社区责任医生为依托,社区康复员为基础,以“进社区、进家庭”为主要工作模式开展服务。对已基本回归家庭和社会生活的残疾人,以社区康复站和残疾人家庭为场所,以残疾人本人及家属参与康复为主,针对性的提供康复器材,由康复医生制订康复计划和定期评估,责任医生或康复员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对有康复潜力和康复需求,但不能行动又无能力进行机构康复的残疾人,中心专业康复医生进入其家庭,每周不少于3次,为其进行系统的医疗康复和功能训练服务。④组织康复联谊活动:组织由残疾人及家属和康复医生参与的“中途之家”组织,中心提供活动场和部分资金,为来中心康复的残疾人及家属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提高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康复的意识。中心康复医生也主动参与到街道残联组织的残疾人娱乐活动中去(如:柔力球运动、歌咏等),在自娱自乐中增强残疾人员的自信心。⑤和辖区三级医院开展转介服务:中心和辖区内的省人民医院康复科、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签订合作协议,实行康复病人的“双向转介”服务,解决三级医院康复科病人出院后由于缺乏继续康复而功能退化甚至残障现象发生,社区中急性期病人或有特殊需求的病人也能及时向上级医院转介。
筹集资金、优惠减免,减轻残疾人康复经济负担。无论是因病(伤)致残、或先天残疾,绝大部分残疾人家庭的经济条件是十分困难的。中心积极争取残联和区卫生局支持,按照“个人出一点、中心让一点、残联补一点”的原则,对持有区、市两级困难家庭证的残疾人员在中心康复的给予优惠减免。中心康复医生上门提供康复服务和残疾人在社区站进行功能性康复训练的给予免费,在社区站进行医疗服务的,享受“十免十减半,药费分别减”的优惠,残联和区卫生局从困难求助资金中给予适量补助。2006年至今,中心已对社区残疾人康复让利13.6万元,减轻了残疾人及家庭的经济负担。
讨 论
社区康复是在家庭和社区层次上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的新途径,是我国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必然选择。从2010年8月中心对615名残疾人员进行的康复评估和需求调查分析,在83.4%的康复需求中,家庭康复66.7%,社区康复26.9%,机构康复6.4%,社区康复的需求量是十分巨大的,目前的社区康复服务还不能满足广大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探索以社区卫生为依托的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偿试以社区为平台,将残联资源及管理优势和社区卫生技术及人才优势进行整合,建立“由中心规范化康复室、社区星级康复站、社区康复室组成的社区康复服务网”和“由社区康复指导科专业人员为骨干,社区责任医生为依托,社区康复员为基础的康复服务团队”,以“进社区、进家庭”为主要工作模式开展社区康复服务。这样既能扩大康复服务的受益面,又能提高康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能满足多数残疾人共性的康复需求及部分残疾人个性化的康复意愿。2010年8月中心对615名残疾人员进行了康复评估和需求调查,对社区康复服务满意度达90%,实践证明,依托社区卫生开展康复服务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卓大宏.社区康复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国全科医学,2002,5(5):337.
2 吴春容.社区康复的基本知识.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2):66.
3 沈永梅.社区康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中国厂矿医学,2007,20(4):443.
关键词: 灾害致残者;前期康复;辅助器具;心理康复;社区康复
中图分类号:C913.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283-02
进入21世纪的11年来,大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2001年1月26日,印度古吉拉特邦发生里氏7.9级地震,造成2.5万人死亡,16.7万人受伤;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域爆发地震和海啸,导致周边地区受损严重,近30万人丧生;2006年6月印尼爪哇岛地震致6 234人遇难,伤者人数达到了36 300人;2007年8月15日,秘鲁发生8.0级强震,波及首都利马东南部约140公里范围,造成510人死亡,超过1 500人受伤;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造成69 185人遇难,374 171人受伤;2010年1月12日,海地强震致 20万余人死亡;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强震及海啸,造成8 133人遇难,12 272人失踪,等等。这些自然灾害给当事人造成了极大地伤害。本文针对自然灾害致残者,提出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做好他们的康复工作,避免其遭受更深的长期伤害。
一、残疾人康复策略和措施简介
康复是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补偿功能,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和享受各种权利的重要手段。从有关残疾人康复文献的研究看,目前康复的策略和措施主要涉及3个方面: (1)残疾人医学康复。这是目前残疾人康复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是临床疾病造成残疾后果时的医疗康复,如肢体残疾患者组织实施矫治手术及康复的体会等。(2)残疾人的社区康复。这类研究多从具体工作出发,对工作中积累的一些资料进行分析与总结,主要涉及社区康复的组织建设、资源中心的建设、工作制度、经费、宣传和评估等方面;通过对社区康复服务情况的调查,探讨以社区服务为基础,利用社区现有资源开展社区康复是一条经济、有效、可行的途径。(3)教育康复和职业康复。涉及残疾人特殊教育的产生、发展和教育状况,以及不同类型残疾人职业康复状况等。
二、自然灾害残疾人前期康复策略和措施
医学康复是全面康复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步。它能够使残疾人的身体功能以及心理功能得以最大限度的恢复。在此基础之上,残疾人全面康复的其他内涵可以更加行之有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肢体残疾是自然灾害中最大量的残疾群体,且大都是不可逆转的肢体残疾。对这类残疾人的康复措施主要有:(1)首先进行必要的矫形性、替代性和补偿性手术治疗。(2)肢体康复功能训练。包括残存功能的训练指导,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及生活自理的康复。在进行康复功能训练时,要针对患者的职业和日常生活功能的需要及其它需要来进行,这样才能增强康复治疗的目的性,提高患者康复训练兴趣和信心,加快康复训练的速度,提高康复训练的质量。饮食、排泄、清洁、更衣、移动等是生活必要的基础动作。教会患者如何利用残存的功能及自助具学会吃饭、清洁、翻身、起床以及从床至轮椅、从轮椅至厕所的移动动作,从而提高和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另外,在康复训练中,还要注意维持和发挥健全肢体的功能。
三、辅助器具在自然灾害残疾人康复过程中的应用
残疾人辅助器具是指由残疾人使用的、特殊生产的或通常可获得的用于预防、代偿、监测、缓解或降低残疾的任何产品、器具、设备或技术系统。在残疾人康复过程中,辅助器具可以起到保护、固定、训练、辅助等各种作用。(1)辅助器具配置要与残疾人状况相适应。随着残疾人状况的不断改善和能力的不断恢复,辅助器具需要适时配备和调换。掌握各类辅助器具的功能,在残疾人整个康复过程中提出辅助器具的配置计划,帮助残疾人配置适宜的辅助器具,使残疾人的各种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2)辅助器具的配备还要考虑残疾人功能障碍的个体差异。结合残疾人的年龄、身高、体重、居住环境、文化程度以及未来发展的愿望,综合经济条件和需求的迫切程度,为其选择适宜的产品。例如,同样是大腿截肢者,年轻人的首选是安装大腿假肢,但对老年人,需要结合身体情况进行评估,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假肢、轮椅或拐杖。对单侧上肢截肢者,适宜的选择是装饰假手和工具手,而不是机械手和肌电手。手摇三轮车对下肢功能障碍者是经济实惠的代步工具,但对居住在山区或周围环境坡道较多的残疾人就不适用。
四、自然灾害残疾人心里康复
几乎所有的后天残疾患者都会出现一些心理的异常,如:不能接受残疾现实、不适应残疾后的生活及周围的社会环境。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患者正常的康复,而且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患者与家人的关系。因此必须重视心理问题的治疗和康复。
一次突然的、意外的自然灾害给致残者造成了终生残疾,这种后天致残者常有“心理不快”等情绪反应,如“欲想不能”、“欲速不达”、“理想破灭”的心理,甚至有一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悲观厌世的心理,易产生不安、焦虑、抑郁、轻生的念头。康复服务者要经常关心并帮助他们,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帮助做好心理康复。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1)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患者感到温暖和关心,赢得患者的信任,便于开展以后的工作。(2)对敏感问题应采取灵活的办法。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对于这些问题要掌握患者的心理和特点,注意解释的技巧和方法,让其尽可能顺其自然。(3)重视家庭成员关心与支持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同时也是患者回归社会后第一个接触的小环境。一个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对患者的身心康复十分重要。家庭成员要在生活上给予患者周到细致的照顾,使其合理的要求得到充分的满足,让患者感到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理解与关心,感到家人十分重视自己,并没有因为自己已经残疾而被嫌弃。(4)帮助患者完成角色转换并正确接受残疾。要选择适当的时机让患者充分认识到残疾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康复训练对残疾康复的重要作用,进而正确面对现实,接受残疾。使他们早日适应残疾后的生活,认同新的社会角色,勇敢地面对现实,树立新的生活目标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最终达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五、重视灾害残疾人社区康复
与医疗康复和补救性康复不同,社区康复强调的是以社会为依托,配合社会资源,促进社会总体的介入和对残疾人物质环境心理机制的调整,利于残疾人融入社会和实现自我,把残疾人重返社会的责任扩展到整个社会,让残疾人参与设计自己的人生观。目标是让残疾人全面康复,享受均等机会和重返社会,它包含着医疗康复、职业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康复。针对自然汶川地震致残者,社区康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将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考核目标;成立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并开展工作;多渠道筹集残疾人康复资金;让灾害残疾人,包括灾害农村残疾人享受医疗及康复保障;建立街道乡镇医疗康复技术指导机构。制定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达标率、配备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区康复协调员。(2)为康复对象建立档案,由康复人员进行评估并制定康复方案,提供康复咨询、职业咨询与培训、受教育机会,教授患者及家属掌握简单实用的康复技术并进行训练,开展健康教育和文体活动等,对患者进行动态及全面管理,及时客观的对康复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针对残疾儿童,还可以动员社区中的妇女,尤其是那些残疾儿童的家长,在家中工作,通过开展以家庭为基础的康复方案来培训技能,以形成早期家庭干预及社区康复的基础。(3)自然灾害残疾人中,残疾儿童是主要群体。对他们来说,恢复学业将遭遇巨大障碍。他们已经在灾害中遭受身心的双重伤害,不能让他们再因为学校环境遭受第三重伤害。在灾区重建过程中要考虑这一群体的需求。在灾后重建时,新学校的设计要把截肢儿童和其他残疾儿童考虑在内。例如学校要有为残疾人提供的轮椅和其他专用通道。(4) 在灾后重建规划中,为解决残疾人生活、工作中因残疾造成的障碍,应该将基础设施无障碍纳入规划,尤其农村地区,目前农村地区严重缺乏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基础设施无障碍有利于扩大残疾人活动范围,增加社会融合的机会,对残疾人的心理康复无疑起到重要作用。(5)尤其是在我国至今仍然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情况下,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率不高,保障水平偏低,大多数农村残疾人还必须通过农业生产解决自己的生计,所以针对农村户籍的灾害致残者,应该为他们提供生计保障,提供适合他们生产和生活的知识和技术培训,预防他们因残疾而导致贫困,避免因此造成的更严重的心理负担影响他们社会融合。
参考文献:
[1] 自然汶川强烈地震专题[EB/OL].省略,2008-06-12.
[2] 曲镭.临床康复:从认识到实践道路还将有多长[J].中国临床康复,2002,(7):941-942.
[3] 罗瑜.残疾人康复在中国[J].社会工作研究,1994,(6):36-39.
[4] 国家GB/T16432-2004.残疾人辅助器具分类和术语[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5] 张雪.英肢体残疾患者的康复护理训练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7,(1):41-44.
[6] 施肖峰.中国社区康复的现状及发展思路——国外社区康复的启示[J].医院管理论坛,2004,(7):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