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目标范文

教育目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目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目标

第1篇:教育目标范文

关键词:《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目的;杜威

对杜威教育目的观的认识,人们向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方面是由于杜威表述其思想的语言晦涩难懂,另一方面是因为许多人是根据自己的教育目的观来解读杜威的教育目的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于一体的巨著,所以,我们要想全面理解杜威的教育目的观,从《民主主义与教育》[1]入手考察并深入分析,不失一条捷径。

一个人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决定其教育目的观,所以我们首先分析杜威有关教育本质的论述,以便从中窥视其教育目的观。

受历史上儿童本位论的影响,杜威认为人的发展是以天生的本能为基础的生长过程,而生长的首要条件是未成熟状态,因为正是儿童的未成熟状态决定了儿童有极强的可塑性。在杜威那里,“可塑性乃是获得习惯或发展一定倾向的能力”[1](P50),而“习惯的重要性并不止于习惯的执行和动作的方面,习惯还指培养理智的和情感的倾向,以及增加动作的轻松、经济和效率”[2](P52),这样生长便包含了明确的教育结果。于是,杜威把教育与生长等同起来,提出“教育即生长”。由于这样的教育本质观,决定了杜威的“教育无目的”的教育目的观。因为他认为“既然实际上除了更多的生长,没有别的东西是和生长有关,所以除了更多的教育,没有别的东西是教育所从属的”[1](P55),即生长的目的是更多的生长,教育的目的是更多的教育;即所谓的“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1](P54)

但是,杜威并不真正认为“教育无目的”,他的论述并未就此告终。他认为“生长的理想归结为这样的观点,即教育是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和改造。教育始终有一个当前的目的,只要一个活动具有教育作用,它就达到这个目的,即直接转变经验的性质。”[1](P81)据此杜威提出“教育即改造”的观点,或者说“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的观点。而这个“经验的改造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社会的”,只不过“进步的社会力图塑造青年人的经验,使他们不重演流行的习惯,而是养成更好的习惯,使将来的成人社会比现在进步。”[1](P84)即进步的社会,是通过改变青年人的经验以实现其改变社会性质的目的的。由上我们可以看出,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塑造青年的同时改造社会,但是塑造青年只是教育的起点,通过学校培养出适合社会生活需要的人以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才是教育的归宿。

由上可知,杜威从“教育即生长”的教育本质观中得出两个似乎矛盾的教育目的,下文我们看看杜威在论述其教育目的观时是怎样自圆其说的。

杜威对教育目的的论述是从“目的的性质”开始的。他认为“所谓目的,就是我们在特定情境下有所行动,能够预见不同行动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并利用预料的事情指导观察和实验。”[1](P117)据此定义,杜威得出良好目的的三个标准:(1)所确定的目的必须是现有情况的产物;(2)目的是实验性的,即目的必须是灵活的,在行动中受到检验时,它会不断得到发展;(3)目的和手段是相互转换、不可分离的[1](P110-112)。

在此基础上,杜威进一步论述了他的教育目的观:“如果学生的每一个行动大概都由教师命令,他的许多行动的惟一顺序来自功课指定和由别人给予指示,要谈什么教育目的,就是废话。在自发的自我表现名义下,允许学生任性的或不连贯的活动,对教育目的也是致命伤。”[1](P107)也就是说,“哪里情况不允许预见结果,不能使人事前注意特定的结局,谈什么教育的目的,或者任何其他事业的目的,都是废话。”并且在此,他又反复重申“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教育这个抽象概念并无目的。”[1](P104)同时,他同意引述一位近代作家的话:“引导这个男孩读斯各特写的小说,不读旧的斯留斯写的故事;教这个女孩缝纫;使约翰根除横行霸道的习惯;准备这一班学生学医棗这些都是我们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实际所有的无数目的的几个例子。”[1](P114)由此可见,杜威的“教育无目的”所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而他所提倡的教育目的实际上是指每一次具体教育活动的目的。

由于杜威对教育目的的上述理解以及依据良好目的的三个标准,他认为一切良好的教育目的应该具备三个特征:(1)必须注意特定儿童的固有活动和需要,成人的成就可以作为尺度来观察儿童的活动,但不能把成人的成就定为固定的目的,而不顾受教育者的具体活动;(2)必须能转化为与受教育者的活动进行合作的方法;(3)教育者必须警惕所谓一般的和终极的目的[1](P114-115)。

我们可以看出,到此为止杜威仍未提到“教育的社会目的”这个概念,但我们仔细分析其所说的教育的具体目的可以看到,其实社会的影子在杜威的思想中是根深蒂固的。在他引述的那位作家的话中,所谓的有选择地读小说、叫女孩子缝纫、根除霸道的习惯、准备要学生行医等等活动或称主动作业,其实都是使个人社会化的过程,是实现民主主义社会所必需的。由此可见,改良社会的目的一直潜伏在杜威有关教育目的的论述中,他之所以不强调甚至不提教育的社会目的,是因为他认为“由于这些从外面强加的目的的流行,才强调为遥远的将来作准备的教育观点,使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变成机械的、奴隶的工作。”[1](P117)至此,杜威巧妙地将其“改造社会”的教育目的与“教育除自身以外没有其他目的”的教育目的融合在一起。

为了全面地阐明其教育目的观,杜威评述了当时流行的三种教育目的理论。

(1)对于以卢梭为代表的儿童本位论教育家提出的由自然提供的教育目的,杜威极其赞赏,事实上,他直接承袭了卢梭的这个观点。同时杜威认为“遵循自然”很容易被认为“自然不仅提供开始生长的原始力量,而且提供开始生长的计划和目标”[1](P125),从而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使自然和社会相对立,这一点是杜威所不能接受的。

(2)对于十九世纪的德国国家主义等社会本位论教育家认为教育的任务在于提供自然所不能获得的东西,因而主张将社会效率作为目的,杜威认为这种学说的价值主要在于纠正了自然发展学说走入了歧途的地方;但是它的“错误就在于认为我们必须采取使天赋能力服从的办法,而不是利用天赋能力的办法去获得效率”[1](P126)。如果说否定教育的社会性是杜威所不能认同的,那么片面强调社会需要而压抑了个性的发展也是与杜威的教育目的观相悖的,因为杜威的教育思想就是针对这一弊病而提出的。

(3)杜威认为主张文化作为教育目的的学说至少把文化作为某种有素养的东西,某种成熟的东西;当自然等同于粗野时,那么文化就和效率相对立,当效率就是狭隘的行动时,那么文化就和效率对立。但是当人们把文化视为某种纯粹“内在”的东西时,它就成为社会阶级分化的明确标志。杜威认为这是民主主义社会所不容许的。由此可知,杜威坚决反对自然与社会的对立以及“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之间的对立,他认为“个人发展和社会效率这两个教育目的分开,是对民主主义的致命打击”[1](P129)。

以上即《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杜威有关教育目的的论述。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杜威的教育目的即培养适应民主主义社会的有能力的人。

下面对认识和把握杜威教育目的观中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关于良好教育目的的特征我们知道,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教育为经济、政治、文化等服务主要是通过培养人这一社会职能来实现的,所以教育的价值最终要落实在人的培养上。但是从杜威有关良好教育目的的特征的论述中,我们所能看到的就是“有用即真理”的价值观,即只要是有利于儿童活动的继续展开,这个目的就是好的。但是我们知道,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所以,在此我们必须分析“有用”的评价者属于那类群体以及这类群体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那么,利益分享的标准作为教育目的的特征之一必须在此重新强调,否则可能出现符合三个标准但并不是良好教育目的的情况,如培养罪犯的学校。

此外,由于“有用即真理”的价值观,杜威反对把目的与手段分离,认为如果目的与手段分离,手段的意义便大大降低,从而成为一桩苦事。他主张“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区别只是为了方便。每一个手段在我们没有做到以前,都是暂时的目的。每一个目的一旦达到,就变成进一步活动的手段。”[1](P112)但是,“允许在手段与目的之间划出一条真正的分界线,而不是仅仅为了方便的缘故,这样更符合人的经验,显得更符合情理。”[2](P567)而且杜威在1938年著的《经验与教育》中把二者作了区分,如他指出“我们可以反对把过去的知识当作教育上的目的,因而只是把它作为手段来加以重视。”[3](P350)

关于教育过程内的目的和教育的社会目的当人们提到杜威的教育目的时,最熟悉的即“教育无目的”,其完整的表述是:“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即他主张的是教育过程内的目的。但是我们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杜威是非常重视教育的社会目的的,那么二者在杜威那里是怎样的关系呢?

杜威在他的其他著作中多次明确指出:教育的两个要素分别是儿童和社会,“教育过程就是这些因素应有的相互作用。作为促进最充分的和最自由的相互作用的这样一种相互联系的概念,便是教育理论的主要支点。”[3](P75)同时,他在总结芝加哥实验时指出:“尽管没有成功,在意图上,实验学校是‘社会中心’的。我们认为心理发展的过程主要地是一个社会的过程,一个参与的过程;…正如刚才指出的,目的在于培养个人和别人共同生活和合作共事的能力”。[2](P321-322)由此可见,杜威所说的教育过程内的目的只不过是达到其社会目的的一种手段罢了。杜威之所以掩饰其教育的社会目的,是想否定教育的阶级性,这是由其资产阶级特性所决定的;而事实上,“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对社会负有某种职能,要不依据于社会文化和社会制度而去确定教育目的和目标是办不到的,因此要在绝对意义上制定教育目的和目标也是不可能的。”[4](P293)

关于一般目的与具体目的杜威关于良好教育目的的三个标准中明确指出:“教育者必须警惕所谓一般的目的和终极的目的”。因为“一般的”也就意味着“抽象的”,而“这种抽象又意味着遥远而不切实际的,这样又使我们返回到把教和学仅仅作为准备达到和它无关的目的的一种手段”,所以杜威指出:“我们说教育确实有它自己的报酬,意思是说,除非所说的学习或训练有它自己的直接价值,否则,这种学习或训练没有教育意义。”[1](P116)可见,杜威的教育目的是指具体的每次教育活动的目的。但是,我们知道,每次教育活动的目的应该是教师根据一般目的考虑到学生的具体特点来确定的,绝非完全根据学生的本能生长的需要确定,否则,教育目的实际上会成为放任自流。尤其是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生长的环境是变动不定的,所以教育目的应该根据变化的环境随时制定并随时改变,这不仅与其“目的是可预见的目标”的观点相矛盾,而且这样的教育目的实际上等于教育没有目的。

总之,由于杜威的资产阶级局限性,更主要的是由于其实用主义的哲学观和以人性论和庸俗进化论为核心的社会学观点,杜威的教育目的观有其自相矛盾和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地方,这一点我们必须认清。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否定教育目的观中的积极因素,如制定教育目的要注意自然与社会、“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的结合、教育目的的灵活性等。我们应该汲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以便更好地制定和设计我们的教育目的体系。

参考文献:

第2篇:教育目标范文

体育教育与其它教育一样有明确的目标。学校教育中的体育以培养人才为旨,其目的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使之身心全面发展,配合德育、智育、美育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才和接班人。体育活动过程中包含诸多美育的因素,如体育的形式美、姿态美、动作美等。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情操、审美意识和审美方法,提高对美的感受、鉴赏、表达能力,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这些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体教育中美育教育的意义与功能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结构由认识、伦理、审美的三大结构组成。故从人的身心发展来看教育目标中“五育”的结构,可将其分为心理发展(德、智、体)和生理发展(体、劳)两部分。前者为精神前提,后者貌似物质基础,“五育”目标是相辅相成的有机复合体,各种功能若因偏颇而失衡的话,将会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从全面发展的教育内涵来看,德智体美诸方面教育的实施,正是为了使人类“在变易绝对运动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从而“生产出他的全面性”。所以美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与智育、德育、体育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关于美育的体育中的功能已不乏其研究,归纳研究成果主要有三大功能:

1、培养身体美

身体美是体育自然美的表现,人的身体生长发育是技美的规律进行的,它表现出身体、线条、姿态的造型美,筋骨、肌肉、肤色的肌体美和生命活力的生气美。人体美历来就是无数艺术家“代代耕耘美的沃土,美的矿源”。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曾用十分热情的诗句赞美过人体古铜色的皮肤和坚实的肌肉。

2、培养精神美

列宁说:“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也说:“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可见精神美与身体美是密不可分的,精神美可以使体育运动放出光和热。由于体育运动有进取、竞争、对抗、承担负荷、战胜艰难困苦和经受胜败考验等特点,因此它有利于培养人们精神上追求优胜、追求祖国荣誉的理想美,勇敢顽强,坚毅果断,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不屈不挠,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美和体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情感美。

3、培养技巧美

体育中精湛的技巧与身体美、精神美交相辉映,形成一个体育健儿的完美形象,技巧美包括动作协调、节奏明快、反应敏捷等,这些运动中的技、战术,把各种精湛的运动绘成动人的画卷,编就成美妙的诗篇,如那飞驰旋转的滑冰运动员,转翻蹦跳的体操运动员、勇猛角逐的足球运动员,“横空出世”跳伞运动员等。

二、构建体育教育中美育目标的依据。

本文在以对客观规律的识别和把握上,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方面寻觅构建美育目标的依据。

1、理论依据

美育的预期功能,是由其本质特征决定的,美育是什么?广义可理解为按照美的规律施行的一切教育,而不是专指某种艺术技巧的教育。美育的首要任务,是使教育者把握“美的规律”,即“以非常突出、生动、鲜明的形象,充分而有力地表现出事物的本质或普遍性”。可见,体育教育中美学知识的起点,应是从事物内部普遍性与外部个性(即本质与现象)的高度统一中去把握“美的规律”识别什么才是美。只有这样,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方可将感情与理论、经验与判断、共姓与个性、现象与本质、美与健统一起来。发挥美育在体育教育有功能。其实,美育的最终目的是养成丰富的具有完美个性的人,即人格美。而人格美的基点是心灵美、精神美,外部表现则为身体美,而体育教育也正是要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2、历史依据

在奴隶社会时期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体育和美育都并列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周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中的射(射箭)、御(驾驶战车)都含有体育的因素,而居第二位的“乐”则是美育。自古以来不论是才子、闺秀,还是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等,都将琴、棋、诗、画作为自我养成的必修“四科”。迷“四科”正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渊渊流长的历史结晶。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中,美育有着漫长的演变过程,体现着时代和民族的特征,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儒家的“十不仁济世”,道家的“超凡脱俗”,佛家的“空虚明净”等,以如此登峰造极的高度俯瞰人生,以求心性的洁净、精神的自由、生命的超越,都是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学思想。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美的概念在延伸、美的载体在扩展……。当今,不论从美的形态还是从审美主客体关系来看,美育的内容已横跨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几大类。远远超出了“四科“等文学艺术领域,但美的载体不管怎样延伸和扩展,永远将与人的心灵、身体分割不开。因此,在体育教育中,美育目标的构建应延伸到自然界与科学界,社会美与心灵美,艺术美和方法论美等几种关系中,施美于体中、置体于美中,即以“体”为载体,拓展美的真话。

3、现实依据

从现代化社会来看,威胁和腐蚀美的不再是洪水猛兽,而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背离”,一个人精神文明程度表现在人格的高度上。诸如被多种心理暴力驱使,对社会或自然进行破坏活动的人,佼人格沦丧;为填不满的欲望之坑而忙碌,背负沉重包袱的人,使人格压得变形:自觉或不自觉、无休无止地争名夺利而勾心斗角的人,佼人格进入误区;拜金主义、唯利是图的人,使人格歪曲等等。这种“背离”致使人对自然的态度表现为“索取”、“征服”乃至“破坏”,致使人与人之间情感淡薄;致使人与自我,即内部的人与外部的人发生冲突,乃至精神分裂症者日益增多……从现有的艺术教育来看,存在着重技轻艺的现象,很难养成创造的灵性,也难以营造出使受教育者“心有灵犀一点迈”地把握内涵之精、之形、之意去领略艺术的境界。

一、体育教育中构建美育目标的思路与框架

人为万物之精灵,万物之美莫过于人体形态与动作美,人体形态与动作的美是历代美学家研究的课题与创作对象,而人体的正常发育和正确姿态是人体形态美的基本要求。协调感和韵律感是人体动作美的基本因素,人体动作美路人体动作的速度、力量、灵敏等紧密相连。高度的形体动作的速度、力量、灵敏等紧密相连。高度的形体动作美往往是在高速度、高难度的情况下,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体育是促进人体正常发展,养成正确姿态,培养协调动作,发展身体素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许多活动项目如唱歌游戏、集体体操、自由体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花样游泳及花样滑冰等都是在有节奏的乐曲配合下进行的,这其中充满了美的教育。有些活动如田径、体操、武术、游泳、球类活动等,虽无明显的韵律,但均具有内在强烈的节奏感,在高速度、高难度情况下完成最美妙的动作……。一个短跑运动员在竞赛中赢得千万人的欢呼,一个体操运动员表演高难动作,往往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是人体美的显示,给人以巨大的影响。体育和美育几乎象一对孪生兄妹。

因此,在当今美育活动的拓展与延伸中,美育目标的构建力求遵循施美于运动之中,置体育于美中,体育在美中升华、美在运动中多彩的思路中进行。所谓施美于运动之中,就是在体育内容中施以美学理论与实践教育,使美育洛于体育内容之中。所谓置体育于美中,就是揭示体育中美学现象与规律,研究怎样将体育教育活动提高到美学高度,以获得最佳效果,让美育溶进体育之中。所谓体育在美中升华、美在运动中异彩,是指在体育活动中,让受教育者主体从生理层次进入功利层次、再上升到道德层次,从而升华到美学层次,在体育运动中忘却自我、和谐身心、丰富灵性、发挥潜能,从而佼人格得到美化。美育在体育教育中目标框架如下:

1、明确美育的目的和任务。美育的最终目的是养成人格美,即养成丰富的具有完美个性的人,美育的中心任务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美的规律,养成感觉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掌握美学基本知识。自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方法。对学生,体育理论课中确定1—3课时为美学基本知识讲座:对教师,作为知识结构更新的内容之一,纳入教师高素质的培训活动之中。

3、参加美育实践活动。制订体育活动中各项美育指标,进行各种培训活动。例如体育舞蹈就是体育与音乐(美育)相结合的最好活动之一。

4、研究和开发体育中的美。组织专题研究小组研究体育课程中美育开发,在体育理论课中加一些美学知识章节,使之逐步形成“体育美学”之学科体系。

注释:

[1]蔡仪主编《美学原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

第3篇:教育目标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育目标;借鉴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0-0003-02

先生引领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走上了现代化之路,对我国近百年以来的语文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目的是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目标是对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于如此重要的问题,重视语文教育的先生显然会对之展开积极的探索。在语文教育的目标上,先生对中国当时的语文教育和语文教育中应有的诉求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他的关于语文教育的三大目标,即“人人能用国语自由发表思想”、“能欣赏中国文学名著”、“能使用古文书籍”。深入剖析和阐释的关于语文教育的目标观,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当时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状况,也可以为当前的语文教育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要求学生掌握白话语体,培养学生“自由发表思想”的能力

在其1920年发表的《中学国文的教授》一文中明确地将“人人能用国语自由发表思想”作为语文教育应实现的第一目标。在1922年的《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和1929年起草的关于《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第二次草案)中,又进一步重申了这一点,要求在高中阶段也应继续培养学生运用国语的能力。

对语文教育目标的这一定位基于他对我国语言文字的认知与研究。认为,汉语言文字是汉民族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维系汉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因此,要拓宽学生的学识和眼界,要提高学生的治学能力和素养,就要使之能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言文字。还正确地认识到了汉语言文字的人文价值,认为语言文字能力的习得与人们的人格修养之间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他曾在一封家书中写道:“家中诸侄辈现作何种事业?儿以为诸侄年幼,其最要之事乃是本国文字。国文乃人生万不可少之物,若吾家弟子并此亦不之知,则真吾家之大耻矣。”[1]39这就是说,在看来,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习得是人生事业的基础,也是构筑人的人格修养的核心。由此,将对母语的运用能力看作是出国留学的必备能力之一,认为若对祖国语言文字都不能正确使用,那么学生就容易形成奴颜婢膝之丑相。可见,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认知并非仅停留在实用层面,认为它还涉及到人的人格尊严、涉及到一个人的民族情感的层面,这样就为保护、实施和推进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认识上的基础。

同时,还进一步认识到,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同为祖国语言文字的“白话”具有“文言”难以匹敌的优越性。他认为,中小学用“文言”进行教学,是我国教育难以普及、学生难以 “自由发表思想”的关键原因。所以,要改变我国教育落后的状况,在语文教育中就必须摈弃“文言”而改用“白话”。“我发起这(国语)运动是为了将白话文引入到学校教育中,以取代文言文的位置”,因为“文言文像拉丁文一样是一种已经死了的语言”[2]234。具体而言:其一,文言不适合作为教学语言而存在。作为教学语言,它的最基本的功能是传递信息,但用文言来传递信息极其不便。在自己的日记中就曾记录过一则实例:“新学制会议的议决案。但这篇致辞,事前并未曾印刷出来,又是用文言做的,读的又是江苏的口音,故会员都听不懂。”[3]92 这就是说,既见不着又听不懂,自然就阻碍了人们间的沟通与交流,作为教学语言,它更应是融读写听说于一体的活的语言,如此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才能促进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其二,文言也阻碍了学生思想的自由表达。文言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而不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活的语言。指出,要求学生用文言来发表自己的思想,就是“要他们用千百年前的人的文字,学古人的声调文体,说古人的话,只不要自由发表思想”[4]211。

还充分论证并实践了用白话来取代文言的可行性与适宜性。认为,用白话来取代文言,并非仅是语言问题,更是使用语言的人们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的问题。通过使用语言文字的形式上的自由与解放,人们可以求得自身在精神上的自由与解放;而培养学生的在精神上的自由与解放也正是现代语文教育应追求实现的目标。“用国语自由发表思想”,即将“文言”改为“白话”,可以满足学生自由言说的需求。“自由发表思想”重在“自由”二字,“自由”是“五四”时期哲人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发现。语文教育中所追求的“自由”也是一种摒弃,它摈弃的是对古人的模仿,摈弃的是古人的言说方式和语气语调,要言说的则是自我对生活、对世界及对人生的独特的体验和感悟,这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更是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的回归。

第4篇:教育目标范文

一、定标与展标

一节高质量的“目标教学”课,是从“定标”开始的,实践证明,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是从知识性、发展性、教育性三方面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只有将三维教学目标统筹兼顾,整体达标,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目标教学”的特点。

2.层次性原则。小学数学认知目标有“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四个层次。能力目标有:初步学会、学会、熟练三个层次。定标时目标层次要适当、明朗,并在教学时准确把握,避免盲目超前。

3.适应性原则。定标时,要注意到目标的弹性,且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接受能力相适应,设计出目标的梯度。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属认知领域的掌握层次,但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学生不可能达到熟练以至灵活运用的程度。

“展标”是目标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重要特征。“展标”的方式有多种,但要注意不要放过让学生参与的每一个机会。比如,让学生读标,绝不是形式上的参与,旨在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促使学生自觉、主动达标。

二、前提诊测

我们把它作为实施目标的第一个环节。也有把它叫“前置教学”的。“前提”就是学习新知识所必须的预备性、基础性和相关性的知识与技能。前提诊测的目的在于了解和诊断学情,对学习欠缺者及时进行补习,使全体学生都进入学习新知识前的旧知储备,它是目标教学中“面向全体”的重要体现。

布鲁姆认为,决定教学效果的三个主要变量中认知前提能力的影响作用占50%,可见前提诊测是必要的。这一环节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努力发挥前提诊测的诊断补偿功能。

教师要根据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预料学生可能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学习新知识时可能遇到的障碍,设计出诊断题。题型多以判断、选择题型出现。诊断后要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补救。从而保证新目标学习的顺利进行。

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节时,例题教学中需应用“圆的周长”和“长方体的体积”两个公式。因此,在前提测评时,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诊断。

2.情感前提,重在培养

情感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是每时每刻“随风潜入夜”般悄悄进入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的。教师应当不断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及时观察学生情感方面的变化,采取适当方法加以调整。重在尽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方面要尽快收敛干扰新课学习的思维活动,一方面使用新颖的材料或语言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入新课的学习。

三、导学达标

导学达标是目标教学的核心环节,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学生观

人才不仅包括掌握了高深科技、文化知识和高层次专家、学者,而且包括工作在各行各业中数亿计的有道德、能敬业、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所有能坚持正常学习的学生都可以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所有学生通过外在与内在的影响与作用,都可以实现培养目标,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只有树立这样的人才观与学生观,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2.采取分层施教的方法

基于上述思想的建立及学生知识技能、兴趣、特长差异的客观存在。我们应探寻的是如何使学有专长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分层施教是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原则的具体体现,是融集体教学、合作学习、个别辅导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它采用的是“低起点、多层次”的教学策略。

(1)分层施教的组织形式

每个班级的学生强中弱三个层次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明确每一个学生在某一阶段时间内所处的层次,随着学情的发展要随时对各层次的成员进行调整。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师生要共同建立教与学的乐观态度和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学生要客观地认识自己,正确地对待这种分层结果。要防止优等生骄傲自满,后进生心灰意冷、丧失信心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2)分层施教的导学方法

首先是放低教学起点,这个起点就是让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能力都能进入的“起跑线”。其次是将教学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层次,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目标,同时又使基础较好的学生达到较高的层次。我想只有这样面向全体学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3)分层施教的弥补措施

为了尽可能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积累,使绝大数学生达标,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还要进行个别辅导或在班里组建帮学小组,让他们通过课下互相帮助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3.坚持达标的全面性原则

只有落实为三维教学目标,才能实现促进全面发展的目标。

在教学中,首先必须展现思维过程,注意过程与方法的教学。通过展示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其次,课堂上要留足时间,让学生亲自去实践与体验,这样知识与技能得以内化,过程与方法得以实践与体验,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等情感体验,使学习更有兴趣和动力。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实现教学目标、反馈学情并有针对性的弥补和矫正的重要手段,是为避免教学失误积累实施目标教学的重要环节。目标教学的教学评价为三个阶段:课时形成性测验与评价;单元形成性测验与评价;总结性测试与评价。总结性测试与评价的主要意义在于反馈学情,考查达标率。要想转化后进生,避免出现新的后进生,实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课时与单元的形成性测验与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1.课时形成性测验与评价

它以了解当堂教学效果、诊断学习中的问题、并及时予以矫正为目的。

设计测验题时,要做到:(1)与教学目标对应,每一个目标必须配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检测题,保证检测题的覆盖面;(2)题目尽可能客观化、标准化;(3)设计出由易到难的合理梯度,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第5篇:教育目标范文

一、中国化幼稚教育目标的构建

陶行知毕其一生对改革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建立适合中国实际的教育,进行了不懈的实践和探索。他不仅在理论上提出应改革当时幼稚园的三大弊病——外国病、花钱病和富贵病,呼吁“用科学的方法去实验,去建设一个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乡村幼稚园”,还于1927年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从而初步构建了幼稚教育新目标——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教育。

陈鹤琴是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是幼稚教育中国化运动的中坚。1927年陈鹤琴等发表《我们的主张》,提出了建立中国式幼稚教育的十五条主张,勾画了中国化幼稚园的雏形,主张第一条便是“幼稚园要适应国情”,并以适合国情为指导思想,构建了一系列中国化的细化的可操作的幼稚教育目标。

张雪门毕生从事我国学前教育事业,他对幼稚教育的意义和目标的认识尤为深刻。1936年,华北危急、国难深重时,他提出幼稚教育应为改造民族的幼稚教育,并拟订了改造民族的幼稚教育的四项目标:“(一)铲除我民族的劣根性;(二)唤起我民族的自信心;(三)养成劳动与客观的习惯态度;(四)锻炼我民族为争中华之自由平等,而向帝国主义作奋斗之决心与实力。”张雪门的改造民族的教育目标是中国化幼稚教育目标的集大成者,它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幼稚教育目标的完满建立;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确立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己的幼稚教育。

二、本土化幼稚园课程的探索

陈鹤琴与他的学生张宗麟在南京鼓楼幼稚园进行的课程实验对幼稚教育中国化至关重要。该实验本着不强制儿童做机械的工作的原则,根据本土季节的变化来设计课程,选择教材;教学采用游戏式的方法,并为此设计了许多富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教具,如读法教学中的缀法牌、挂图,算术教学中的点数牌、滚珠盘、旋珠盘、初学加法片等。1928年他们在反复实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幼稚园课程规划,并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被正式定为中国第一个幼稚园课程标准。直至解放后全面学习苏联为止,我国幼教界通行的一直是陈氏所创造的以本土季节变换为中心的活动课程,他所编的中国化的幼儿故事、幼儿园设备标准等更使后人受益无穷。

张雪门一生致力于中国幼稚园课程研究。早在上世纪20年代末,他就提出课程是适应儿童生长的有价值的材料,而生长有因时因地的差异,应区别对待,因此课程的内容应来源于儿童的现实生活。1970年,他在台湾出版《中国幼稚园课程研究》一书,对他从北平到台湾的近40年的课程研究作了总结。书中把“课程须和儿童的生活联络”作为课程标准第一条。他于1966年初步完成的“行为课程”体系则生动再现了中国儿童的现实生活,无处不渗透着中国化的精神和理念。

看陈鹤琴、张宗麟、张雪门的本土化课程观,不难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对儿童直接经验的重视,对中国现实生活的重视。这两点是他们的课程取得成功推广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进行课程改革可借鉴的重要经验。

三、适合国情的幼稚师范体系的建立

陶行知认为旧的幼稚师范的最大缺憾是培养的学生理论脱离实际,连一所像样的幼稚园都办不起来,所以要改革训练教师的制度。新型的幼师,是招收中学生,以幼稚园为中心,学生既在课堂上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又在幼稚园中学习如何办幼稚园。陶的办校思想对今天幼稚师资教育的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病无疑是一剂良方。

为真正实施改造民族的幼稚教育,张雪门认为幼稚师范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为普及平民幼稚教育,具有改造民族素养的新一代国民而献身的幼儿教育师资。他把这个总目标落实到师范生的各科学习和各种活动中,无论是孔德师范的“骑马者应从马背上学”,还是北平幼稚师范的乡村教育实验区,都使学生从社会实践中体会到中国需要教育之迫切、自己能为教育事业献身之光荣。

陈鹤琴建立的幼稚师范教育体系是他的活教育理论的实践运用。强调教育与生活现实、社会现实紧密联系是活教育理论的特征。1940年,陈鹤琴创办江西省实验幼稚师范学校,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活教育”实验,构建起一个较为完整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幼稚师范教育体系。以下对陈鹤琴的“活教育”幼稚师范教育体系的评价亦可作为对陶、张等人师范实践的代表性评价:它虽然实用主义教育色彩颇浓,但它“吸收欧美教育的长处而去其短处”,同时,“发扬我国固有教育方法的优良传统”,更重要的是,它“以中国社会为其发展的基础;它是针对社会实情,适合大众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它是中国社会的道地产物,所以,它才有可能在中国的土地上,发生深厚的影响”。

启示与反思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幼教事业在反思苏联模式的同时,开始面向世界,积极引入各国教育思潮和教育经验。如蒙台梭利教学法,二三十年代已引入过,但遭到失败,90年代重新推广,至今方兴未艾;正在推广中的瑞吉欧教学法也日益受到重视和接纳。通过这二十多年的学习,中国幼教界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一味崇洋,认为外国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如盲目追风赶潮,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似乎没见过的都是好东西,等等。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幼教界的发展将日益国际化、全球化,于是,如何与国际接轨,如何向国外学习,学什么,怎样学,已是非常现实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幼稚教育中国化运动的再认识,笔者获得一些启示。

一、新拿来主义——实验是桥梁,适合国情是通行证

综观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它是以向外引入为起点,不断调整适应国情、并不断向外学习的过程。其运行公式大致为:模仿性学习——适应性学习——自主发展性学习。在对外学习的问题上,陈鹤琴的观点是较为理性的:“这并不是说美国化的东西是不应当用的,而是因为两下国情上的不同。有的是不应当完全模仿的,尽管在他们美国是很好的教材和教法但是在我国采用起来到底有许多不妥当的地方。要晓得我们的小孩子不是美国的小孩子,我们的历史、我们的环境均与美国不同,我们的国情与美国的国情又不是一律;所以他们视为好的东西,在我们用起来未必都是优良的。”我想,陈鹤琴的观点并不只是他个人的,而是一个时代呼声的缩影与代表。这

中国幼稚教育改革的历史启示来源:作者:范文时间:10-2722:45:41浏览:13Tag:中国幼稚教育改革的历史启示【大中小】

中国幼稚教育改革的历史启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现代教育迅速发展的时期,各种教育新思潮风起云涌,“民主与科学”“教育救国”成为时代呼声。中国幼教界亦乘风逐浪,掀起了幼稚教育中国化的改革运动。改革主要针对民国前期各种外国教育思潮倾门而入,中国幼教界一味模仿抄袭,从而迷失自我,身患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三大顽症之现状;运动以若干教育实验为先驱,从教育目标、课程体系、师资培训三方面着手,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中国人自己的学前教育体系,继而带动了整个幼教界的本土化复归和进一步发展,使社会式学前教育——这个西方的近代文明之果,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开出本土之花。这场改革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等。本文试对这些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及实验进行再认识,以期获得可供解决今天中国幼教界存在的现实问题的一些有益启示。

一、中国化幼稚教育目标的构建

陶行知毕其一生对改革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建立适合中国实际的教育,进行了不懈的实践和探索。他不仅在理论上提出应改革当时幼稚园的三大弊病——外国病、花钱病和富贵病,呼吁“用科学的方法去实验,去建设一个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乡村幼稚园”,还于1927年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从而初步构建了幼稚教育新目标——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教育。

陈鹤琴是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是幼稚教育中国化运动的中坚。1927年陈鹤琴等发表《我们的主张》,提出了建立中国式幼稚教育的十五条主张,勾画了中国化幼稚园的雏形,主张第一条便是“幼稚园要适应国情”,并以适合国情为指导思想,构建了一系列中国化的细化的可操作的幼稚教育目标。

张雪门毕生从事我国学前教育事业,他对幼稚教育的意义和目标的认识尤为深刻。1936年,华北危急、国难深重时,他提出幼稚教育应为改造民族的幼稚教育,并拟订了改造民族的幼稚教育的四项目标:“(一)铲除我民族的劣根性;(二)唤起我民族的自信心;(三)养成劳动与客观的习惯态度;(四)锻炼我民族为争中华之自由平等,而向帝国主义作奋斗之决心与实力。”张雪门的改造民族的教育目标是中国化幼稚教育目标的集大成者,它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幼稚教育目标的完满建立;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确立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己的幼稚教育。

二、本土化幼稚园课程的探索

陈鹤琴与他的学生张宗麟在南京鼓楼幼稚园进行的课程实验对幼稚教育中国化至关重要。该实验本着不强制儿童做机械的工作的原则,根据本土季节的变化来设计课程,选择教材;教学采用游戏式的方法,并为此设计了许多富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教具,如读法教学中的缀法牌、挂图,算术教学中的点数牌、滚珠盘、旋珠盘、初学加法片等。1928年他们在反复实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幼稚园课程规划,并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被正式定为中国第一个幼稚园课程标准。直至解放后全面学习苏联为止,我国幼教界通行的一直是陈氏所创造的以本土季节变换为中心的活动课程,他所编的中国化的幼儿故事、幼儿园设备标准等更使后人受益无穷。

张雪门一生致力于中国幼稚园课程研究。早在上世纪20年代末,他就提出课程是适应儿童生长的有价值的材料,而生长有因时因地的差异,应区别对待,因此课程的内容应来源于儿童的现实生活。1970年,他在台湾出版《中国幼稚园课程研究》一书,对他从北平到台湾的近40年的课程研究作了总结。书中把“课程须和儿童的生活联络”作为课程标准第一条。他于1966年初步完成的“行为课程”体系则生动再现了中国儿童的现实生活,无处不渗透着中国化的精神和理念。

看陈鹤琴、张宗麟、张雪门的本土化课程观,不难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对儿童直接经验的重视,对中国现实生活的重视。这两点是他们的课程取得成功推广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进行课程改革可借鉴的重要经验。

三、适合国情的幼稚师范体系的建立

陶行知认为旧的幼稚师范的最大缺憾是培养的学生理论脱离实际,连一所像样的幼稚园都办不起来,所以要改革训练教师的制度。新型的幼师,是招收中学生,以幼稚园为中心,学生既在课堂上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又在幼稚园中学习如何办幼稚园。陶的办校思想对今天幼稚师资教育的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病无疑是一剂良方。

为真正实施改造民族的幼稚教育,张雪门认为幼稚师范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为普及平民幼稚教育,具有改造民族素养的新一代国民而献身的幼儿教育师资。他把这个总目标落实到师范生的各科学习和各种活动中,无论是孔德师范的“骑马者应从马背上学”,还是北平幼稚师范的乡村教育实验区,都使学生从社会实践中体会到中国需要教育之迫切、自己能为教育事业献身之光荣。

陈鹤琴建立的幼稚师范教育体系是他的活教育理论的实践运用。强调教育与生活现实、社会现实紧密联系是活教育理论的特征。1940年,陈鹤琴创办江西省实验幼稚师范学校,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活教育”实验,构建起一个较为完整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幼稚师范教育体系。以下对陈鹤琴的“活教育”幼稚师范教育体系的评价亦可作为对陶、张等人师范实践的代表性评价:它虽然实用主义教育色彩颇浓,但它“吸收欧美教育的长处而去其短处”,同时,“发扬我国固有教育方法的优良传统”,更重要的是,它“以中国社会为其发展的基础;它是针对社会实情,适合大众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它是中国社会的道地产物,所以,它才有可能在中国的土地上,发生深厚的影响”。

启示与反思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幼教事业在反思苏联模式的同时,开始面向世界,积极引入各国教育思潮和教育经验。如蒙台梭利教学法,二三十年代已引入过,但遭到失败,90年代重新推广,至今方兴未艾;正在推广中的瑞吉欧教学法也日益受到重视和接纳。通过这二十多年的学习,中国幼教界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一味崇洋,认为外国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如盲目追风赶潮,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似乎没见过的都是好东西,等等。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幼教界的发展将日益国际化、全球化,于是,如何与国际接轨,如何向国外学习,学什么,怎样学,已是非常现实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幼稚教育中国化运动的再认识,笔者获得一些启示。

一、新拿来主义——实验是桥梁,适合国情是通行证

综观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它是以向外引入为起点,不断调整适应国情、并不断向外学习的过程。其运行公式大致为:模仿性学习——适应性学习——自主发展性学习。在对外学习的问题上,陈鹤琴的观点是较为理性的:“这并不是说美国化的东西是不应当用的,而是因为两下国情上的不同。有的是不应当完全模仿的,尽管在他们美国是很好的教材和教法但是在我国采用起来到底有许多不妥当的地方。要晓得我们的小孩子不是美国的小孩子,我们的历史、我们的环境均与美国不同,我们的国情与美国的国情又不是一律;所以他们视为好的东西,在我们用起来未必都是优良的。”我想,陈鹤琴的观点并不只是他个人的,而是一个时代呼声的缩影与代表。这

新论。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第64页.

第6篇:教育目标范文

关键词:远程教学;学习测评;三维目标

一、远程教育与学习测评

远程教育采用特定的传输系统和传播媒体教学,学习场所和形式灵活多变,学生与教师可分离,突破了时空限制。如此一来,扩大了教学规模,提供了更多学习机会,同时,还降低了教学成本。

与精英主义教育不同,远程教育在资源、对象、时空上的广泛性,对优质教学的整合与推广,为大众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在我们这样一个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远程教育可以使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使中西部和东部,城市和乡村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公平,实现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地发展。可以说,远程教育扩大了人民群众受教育机会,符合国家当前倡导的大众主义教育方向。

为使远程教育效能发挥更大的、更好的作用,就应构建科学的远程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依据远程教育教学中“教”“学”分离的基本特征,以及学生的多样性、差异性和复杂性等特征,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和评价学生的远程学习行为、过程和成就,远程教育教学提出了“学习测评”的概念。远程教育中的“学习测评”是“目标参照测评(或称标准参照测评)”,即学生是否达到了应有的“学习目标”,“根本作用是促进学习者进步和发展”。

但远程教育教学“学习目标”的设计上,无论理论或者实践,却一直存在分歧。个人认为,远程教育教学应引进或移植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正大张旗鼓推行的新课程改革教学设计之三维目标,使远程教育的学习测评体系更客观、更完备、更科学。

二、远程教育与三维目标

新课改采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念,其特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也因此被称为“主导-主体”教学叫或“双主”教学。与传统教学和建构主义不同,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念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提出了三维目标的概念,即所有学科,都要在课程的总体目标上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念还强调,三维目标是一个目标三个维度,而非三个目标。

第一维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长期以来是我国学校教育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标,它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主要是要让学习者“学会”,看重的是结果,符合应试教育的要求。

第二维度的“过程与方法”不但重结果,还重过程,不但看重学习成绩,还看重学习方法,这是应试教育长期漠视的,也是应试教育不可能顾及的。

关于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叶圣陶先生曾说:“‘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用不着‘教’”。如果不是短视,就应该清楚,教育不光是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学习,重视学习方法,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便学习者自觉进行终身学习。学会学习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培养学习者学会学习、做事、合作、生存)之一。“过程与方法”维度不但要求学习者“学会”,还力求学习者“会学”,体现了素质教育、终身学习的方向。

远程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学习者学习以自学为主。因为自学为主,远程教育教学之教与学双方,教师所教涉及的只能是重难点,以启发、诱导、点拨为主。远程教育面授时间少了,可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要求却高了,相应,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能得到有效锻炼。在远程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积极的学习者会主动尝试多种解决方法,建立自己的想法,经过主动探索后决定自己要做什么,该怎么做。优秀的远程学习者往往能主动思考、主动建构、主动探索、努力理解自己所学的东西,而不是死记硬背。

因此,可以认为成功的远程教育可以很好地实践“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

第三维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学习的动力。学有所得,学会学习,还要学有所乐,学习才会坚持,才能卓有成效。

关注学习动力体现的是以人为本,远程教育教学要取得成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尤其值得探讨研究。

教学目标是作为统贯教学活动全局的指导思想而存在的,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概括性的总体要求,把握的是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总方向。学教并重理念的三维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抓住了教育的本质。当我们把远程教育教学的实践与新课改学教并重三维目标理念比较,我们会发现,在三维目标的实践实施上,远程教育实际是领先一步的。换言之,不但让学习者学会,还让学习者会学,更要让学习者乐学的教学理念,远程教育是在实践中率先做到了。

三、远程教育教学应推广三维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远程教育不是空中楼阁,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具体教学上。三维目标与以学习者为本,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远程教育有密切关系,远程教育教学要重视三维目标的运用。个人认为,认识三维目标,定位三维目标,运用三维目标,远程教育教学应重视以下几点:

(1)三维目标与远程教育核心价值与取向一致。对此,远程教育教学工作者应有清醒的认识。

(2)远程教育教学在三维目标的运用上有着行为超前的事实,但理论滞后,远程教育教学对三维目标的运用需要理论研究与支撑。

(3)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由于升学压力,应试教育的色彩短期内很难淡化,三维目标的运用很难兑现。反倒是真正注重素质教育的远程教育教学,更应强调和运用三维目标。同时可以预期,远程教育教学在三维目标的实施实践上给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能够起到很好地示范带动作用。

(4)在有清醒正确认识前提下,可覆盖所有教育阶段的远程教育应明确提出,其教学设计与实施,应推广三维目标。

第7篇:教育目标范文

近十年来,为更好地促进社会和学前儿童的发展,美国不断改革学前教育课程目标。2002年初布什政府了《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案》(N0 Child LeftBehind Act),明确指出要着重提高处境不利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学生的英语熟练程度以及通过将阅读放在首位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2003年,全儿教育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ducation fnrYoung Children)和早期教育联合会在联合声明中指出:早期学习标准是全面的、高质量的幼儿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学生早期学习经验的获得和未来的成功。2005年,全儿教育协会在诸多会员、幼儿家长和各界人士的努力下,重新修改了《幼儿教育方案和认定指标》(NAEYC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tandards and Accreditation Performance Criteria),明确指出学前教育课程标准旨在发展儿童在审美、认知、情感、语言、体能和社会等方面的能力,并通过该标准努力使儿童的学习达到最优。同年,从因“开端计划”(Head Start)而被重新授权制定的《入学准备法》(School Readiness Act)中可以看出,美国学前课程的目标注重幼小衔接,注重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2008年的布什总统国情咨文和2009年3月奥巴马在拉美裔全美商会上所倡导各州制定世界级的课程标准,都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2010年美国首部全国《州共同核心课程标准》的出台,旨在改变各州课程标准混乱的局面,该课程标准面向K-12年级的学生,包括数学和英语两个学科,主要是因为这两门学科所培养的技能将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2012年初,在《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案》实施十年后,有26个州纷纷提出在实施该法时需要有一定的自由度,美国教育部门为了让学校更好地专注于改善办学质量、缩小学生间的差距,同意给予各州一定的自由空间。

由民间组织联合发起的《州共同核心课程标准》中有关英语标准(English language arts standards)与数学标准(Mathematics standards)的课程目标包括:1.连接升学与就业;2.涵盖严密精确的课程内容与高层次的知识应用;3.基于各州现行标准的优点与经验之上;4.在全球经济与社会中,确保所有学生能够开展学习;5.采取证据本位(evidence-based)或研究本位(research-based)策略(CCSSO&the NGA Center,2010)。虽然《州共同核心课程标准》的实施权在各州,但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依旧是美国学前教育课程目标总的发展方向。

由于美国是一个多种族的国家,其中融合了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这会导致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差异。2001年美国联邦教育部提出的《2001-2005年战略规划》,反映了美国近年来的教育改革思路和未来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其战略目标之一是让所有儿童接受高质量、适宜的学前教育,为进入学校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2002年1月8日,布什政府正式签署了《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案》,该法确定了这样一个目标:在美国,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每个孩子都应受到发挥其全部潜能的教育。联邦政府必须帮助缩小来自不同背景幼儿之间的差距,努力为处境不利的幼儿提供一个更为公平的教育环境。2007年1 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个为期5年的教育法案《2007为入学准备改善“开端计划”法》(Improving Heard Start For School Readiness Actof 2007),该法案为无家可归儿童、流动儿童、身体残疾儿童及非英语母语儿童参与开端计划项目提供了机会。布什政府围绕开端计划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处境不利儿童的入学准备,真正实现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它对美国社会的稳定、缩小不同背景幼儿之间的差距和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奥巴马执政初期,遇到突出的教育问题是有关学前教育公平与质量的,具体表现为中低收入阶层与高收入阶层学生所接受的学前教育质量与未来所取得的学业成绩差距在不断扩大,这非常不利于整体国民素质的提升。因而,奥巴马政府在2010年初宣布了新的教育政策,加大早期教育投入,以缩小不同背景幼儿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的公平。

美国幼儿教育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儿童为中心、倡导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2002年美国联邦政府提出了“良好的开端,聪明的成长”(Good Start,GrowSmart)议案,在该议案的鼓励下,各州已基本上完成了适用于各类型早期保育和教育机构的早期读写识字、早期数学和语言发展方面标准的制定。各州在制定早期学习标准时以发展教育适宜性为原则,既考虑幼儿年龄和个体的适宜性,也考虑幼儿的文化背景,做到充分尊重幼儿,注重幼儿未来和整体的发展。在美国,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只要是没有受到虐待,身体没有疾病,那么他们在学校都应该是非常渴望学习,并相信自己今后能够取得成功的。学前期是整个教育发展的开端,学前期教育目标的实现能为整个教育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应当保证儿童拥有成功的早期学习经验,建立终身学习的模式;保证儿童有机会继续发展他们个人的兴趣;保证儿童发展热爱学习的品性。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儿童学习经验的获得和将来的成功。

2002年《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案》专门就阅读问题制定了两项方案,注重从学前班到小学三年级的阅读教育。如果州政府实施了定位于幼儿园到二年级的科学研究综合阅读项目,那么在新的“阅读第一”(ReadingFirst)项目下则可以获得资助。美国联邦教育部的《美国教育部2001-2005年战略规划》中提出,首要的战略目标就是要为所有儿童的学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要让所有儿童有接受高质量和恰当发展的学前教育的经历。三年级结束之前,每个儿童都能建立 良好的独立阅读习惯;到八年级结束之前,每个儿童都能掌握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技能。《美国教育部2002-2007年战略规划》再次强调确保所有学生达到年级阅读水平,保证实现《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案》提出的“到2014年所有学生阅读与数学技能都能达到年级合格的水平”,这反映了美国近年来的教育改革思路和未来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2009年奥巴马总统延继了布什总统的阅读教育政策,在《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The American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中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写能力,并在2009年签署了综合性计划,规定在小学阶段开展广泛的阅读活动,实施新的阅读课程,重点提高儿童的口语能力,增加他们的词汇量。美国早期阅读委员会提出了“早期儿童阅读教育目标”,如,5岁~6岁儿童能够知道一本书的组成部分及其不同功能;聆听熟悉的书面语言内容;或者读自己“写”的文字内容时,开始认识对应的文字等。

《幼儿教育方案标准和认定指标》中指出,课程要帮助儿童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并能恰当地表达出来,要让儿童有机会在交往中发展亲社会行为,用一些建设性和创造性的方式解决矛盾,能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所有儿童,包括残疾儿童、有行为困难和特殊需要的儿童及其家庭都应能参与到社区活动中,让儿童的社会情感得到充分发展。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每天都有户外游戏活动,日常安排表注重静态游戏时间和动态游戏时间的平衡,注重大肌肉和小肌肉活动的平衡,并保障儿童健康和环境安全。2007年,美国科学院儿科(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的文件显示,游戏不仅能促进行为的发展,而且能促进大脑的生长。课程的设置应重视通过儿童游戏开展相关课程内容,亚利桑那州3岁~5岁幼儿学习标准,在语言与文字标准中就做了这样的规定:通过游戏,在丰富的语言刺激和书面材料环境中掌握有关书面材料的基本概念。在数学标准中也要求儿童在日常生活别是在游戏中学习相关的数学概念。全儿教育协会倡导发展适宜性教育(Development Appropriate Practice),认为游戏应居于发展适宜性教育的中心。美国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一思想,建构了游戏中心课程,将游戏作为课程的中心内容、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和课程评价的主要工具。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美国幼儿课程目标的设置越来越注重幼儿社会情感和自由游戏的发展。

(一)以幼儿为中心,目标注重参与性

(二)充分考虑幼小衔接,目标体现适宜性

第8篇:教育目标范文

关键词: 语言教育 人文化语言教育 内容 目标 实施

语言教育,广义指所有的语言学科教育,本文主要讨论英语和汉语语言教育。专家们[1-5]认为“语言教育首先应该是一种人文教育”[6],因此语言教育应是人文观照下的语言教育,意即在语言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关注和实施人文教育,以期与科学教育形成一个和谐整体。因为它承担着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养,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责任,因而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培养人文精神,发展个性,完善人格的重任。

一、问题的提出

1.科学教育解决“如何做”或“会不会做”的问题,而人文教育则要解决“做什么”、“可不可以做”和“该不该做”等问题,简论之,科学教育在于教会如何做事,而人文教育在于教会如何做人。人文教育帮助人们判断是非曲直,而科学教育则帮助人们把已决定要做的事情做好。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的,更是统一的,理应共同负责完成人的教育和培养。但全球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影响到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科学教育在很长时间内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与此同时人文教育被削弱,进而使得人性缺失、教育错位严重化,多“体现为情感的枯竭,批判性思考的缺失,创造力、想象力的萎缩,人文精神的低落,‘异化’现象的日趋严重,价值体系的混杂”。[7]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失落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哲学家主张让科学回归人文,教育学家主张重视人文教育。语言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科学成分原本就少于人文成分,因此理应包括并重视人文教育。

2.语言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语言教育自然也涉及这些学科的内容。它除了各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外,还承担着传承人文思想、培养人文精神等任务,因此语言教育也应包含人文教育。

3.语言专业的学生和非语言专业的学生,在长期的语言教育过程中形成了这样一种观点:只要掌握了语言的词汇、语法和语音等基础知识,发展了听、说、读、写等技能,形成了语言能力,就把语言学好了或基本完成了语言学习的任务。这一观点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从学生角度看,学习语言本身是语言学习的一大目标,但不是唯一的任务,还应该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教师的角度看,“教书”还应“育人”,而且素质教育要求“育人”重于“教书”,即教书是为了育人,让学生先成人再成才。

二、语言教育中的人文内容

人文观照下的语言教育有着极丰富的内容。从人文素质角度看,有以下四方面的内容: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首先,语言教育要传授给学生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领域)的基本知识,使之掌握诸如历史、文学、政治、法律、艺术、哲学、宗教、道德、语言等知识[8],因为人文知识是最基本的人文素质。其次,语言教育应该帮助学生理解人文思想,即理解“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8]。再次,语言教育还应帮助学生掌握人文方法,包括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使之“用人文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8]最后,语言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之行事以人文精神为尺度。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包含三个关键词:人、价值和关系。“人文精神是人性——对于人类的爱,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以及表现在这种追求中的自由本质的展现”,“人文精神实质上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超越的精神”。[9]孟建伟[10]从人文精神的文化基础入手,把国内外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划分为三类:一是以整个人类文化为基础的人文精神,“以追求真、善、美为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是广义、宏观、主体生命层面、最高层面的人文精神。二是以人文学科或人文文化为基础的人文精神,“关注人的审美情感、道德理想和人格完整等传统意义上的人文素质和人文修养”,是狭义、微观、综合人文学科层面的人文精神。三是以人文学科或人文文化中的某一特定学科或某一特定文化为基础的人文精神,“关注人的文学修养、哲学修养、道德修养、艺术修养或别的某种特定的传统意义上的人文修养”,是更狭义、更微观、单一学科层面的人文精神。

因此,因所涉及学科和内容的多样性,语言教育的人文内容也是多样的,且具有层次性。

三、语言教育的人文目标

就如前文所论,语言教育首先是一种人文教育,而人文教育具有人文性又是不言自明的,因此语言教育也就具有人文性。语言教育的人文性“在于启迪人的生存智慧、深化人生价值的反省,整合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的知情意行”[10],也就是,要培养“人之为人、人所特有的文化素质”,使学生“扬弃贪婪、自私、懒惰、专制、狡诈、嫉妒”等动物属性,“成为有品德、有学识、有进取心的人”[10],以实现以下目标:(1)“思想自由”[10]。“自由被他们(希腊—欧洲人)看成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11],因为只要人自由了,就有自由的思想,才能独立思考、探索,才能有不断地创新和发现;(2)“人的情感和意志的自由。尊重情感的自由,才能发挥人的激情、热情、意志力的力量,融情感、激情、意志、关爱于教育过程”;(3)终极人文关怀。“人文教育本质上是以教育为手段,追求智慧、美、真理、公正、自由、希望和爱,以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体现人类的爱的终极关怀,促成人类整体与个体全面、自由地发展”。[11]

语言教育的人文目标就是在于使学生具有良好的(1)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人生理念、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人格,符合社会、家庭、职业的伦理道德,高尚的情操,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超前的环保、忧患、国家、民族等现代意识;(2)职业素质,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获取的能力,计划组织管理协调能力等;(3)人文素质,即上文提到的素质;(4)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健康的体魄,身体的适应性、协调性和灵活性)和心理素质(乐观向上,竞争意识,承受压力,接受新生事物,能够面对失败)。

四、语言教育的人文实施

语言教育要“以人为本”,即语言教育要主张普罗泰哥拉(Protagoras)主张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13],把人文精神作为语言教育的指导思想,把人文教育作为教学重心,把人文关怀真正落实到教学全过程,关怀人的成长、发展、个性、需要和价值,以期培养出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即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和自由发展,既有个人理想、追求和信念,又有社会理想、追求和信念、对个人、社会和世界有用的人才。[14]语言教育的人文实施体现在课前、课堂和课后三阶段,其中课前阶段主要指教材和教辅材料的选择,课堂教学阶段包括备课、授课和课堂练习以及课后作业,课后阶段主要指测试评估。

1.教材选择的标准有两条:一是人文性,要求选择人文内容丰富或达到要求的教材,体现在文本(课文)和练习,以期传递人文精神;二是恰当性,要求所选教材适用于这一特定年龄群的学生。当然,不能因强调教材的人文性而偏废科学性。如果有这样的教材,选用即可,但就目前情况而言,这样的语言教材就似乎很难找到,因此我们就很有可能选用了未能满足人文教育要求的教材,这时教师应准备一些与课本和学生相适应的辅助材料以弥补教材的不足。

2.课堂教学是实施人文语言教育的主战场,其原则为突出语言教学的人文性,包括教学要以人为本,语言教学的文化性,包括三个主要的部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巩固。课前准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备课,二是备“人”。前者主要是指对课文内容的准备,后者是指对教学对象的了解,使教授的方法方式适合学生。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强调的是,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教材或教辅材料,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都要深挖其人文内容,并将其与科学内容融合为一体,同时设置的教学各环节的教学内容,尤指人文内容,以及方式方法都应与学生的当时当地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相适应,以期更好地达到本单元或本课的科学教学和人文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里进行的各个环节。一般地讲,主要涉及(1)课前热身活动,可以问答或讨论的方式进行,(2)课文内容学习,主要包括单词和课文学习,(3)课文练习和课堂讨论。在这一阶段中,教学的主要原则是要注重人文知识的传授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关注和体会课本中的人文因素,进而将此扩展到实际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去体会自己身边的人文现象,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地将人文学习内容用于实际。(2)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展示人文精神的机会,以“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个性和才能的发展,一切以人的利益为最高准则”。[13]首先,教师应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鼓励和尊重学生的创新个性,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尽情地展示自我。其次,教师要宽容、关爱学生,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错误要善意地引导纠正。再次,教师要鼓励并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去比较、发现、质疑、批判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第四,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欣赏文本所表现出的真善美。最后,教师要努力使学生拥有自由、愉悦、积极向上、乐观的心理,给他们一个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空间。因此通常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合作式教学,具体可有课堂问答,包括教师问学生答或学生问教师答或学生之间的问答等,小组课堂或课前讨论,以及小组课堂陈述,教师或学生多媒体课件讲授。课后巩固主要指课文内容学习的延伸和检查,包括课堂讨论和练习。这种课堂讨论有别于课文内容学习前或过程中的讨论,起着进一步明确加深巩固课文学习中形成的正确人文价值观念和知识,所以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或意见,以使他们明辨是非。设计练习,应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往往能确定前面所强调的价值观念,所以教师要认真地把关。

3.在所进行的单元测验、期中和期末考试中,把人文精神作为测试的指导思想,与科学精神一道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当然也应该把人文内容作为测试的内容之一,以检测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使之与科学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测试内容体系。

五、结语

如果语言教育达到了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自然、环境、社会、他人和自己的最终目的,语言教育也就完成了人文教育的任务。一个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成绩和失败的人应该和别人真诚相处。如果人人都能这样,社会就一定能够和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也能够避免或减少到最低程度。

参考文献:

[1]Muskowitz,Gertrude.Caring and Shar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a Sourcebook on Humanistic Techniques[M].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78.

[2]Muskowitz,Gertrude.“Enhancing Personal Development:Humanistic Activities at Work”in Jane Arnold(eds.)Affect in Language Teach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3]Richards,J.C.and Rodgers,T.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4]Stevick,Earl.Humanism in Language Teach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5]李世之.对外汉语教育的本质与功能[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6):23-27.

[6]杨俐.新时期华文教育功能[J].http:///news/2006/0412/68/24029.shtml.

[7]王自南.两翼齐飞,相得益彰[J].http:///jichu/rwsz/jmh.htm/2005/0608.

[8]崔新建.人文素质及其培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17-119.

[9]许苏民.人性、人道主义与人文精神[A].侯样祥.我的人文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321.

[10]孟建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A].侯祥祥.我的人文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22-123.

[11]阎亚林、郭捷.试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人文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6):9-11.

[12]吴国盛.让科学回归人文[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6.

第9篇:教育目标范文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创新教育;研究

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进步对于其所需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社会进行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也是行业间进行竞争的主要依靠。教育是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因此,作为我国教育体制中占据相当重地位的中职教育更是应该加大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除此之外,体育教学在人才的培养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所以对中职体育教学的创新教育目标进行深入研究是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的。

一、中职体育教学的目标

(一)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并重

在中职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健康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置的,因此学校对于学生心理和身体方面健康的培养尤为重视。在当下倡导的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文化素养,以及道德品质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并重是当下教育的主要目标。在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上,身体素质是开展一切活动的硬件基础,在有了较强身体素质的前提下通过进行体育教学的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行培养。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集体活动的形式,对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交流的协作精神进行有意识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

(二)中职体育教学应当有的放矢

保障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的前提是对教育进行有的放矢的展开。与此同时,这也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欲望起到非常强烈的激励作用。但是在对中职体育教学进行展开时却要注意要以中职院校的具体体育教育战略计划作为开展一切教育的基础目标。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积极注意和了解学生的体育兴趣、运动需求以及更受欢迎的教学方式等等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对不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及时的改革,建立完善的教师考评制度,选取更受学生欢迎并且能够对他们的创新能力进行锻炼的体育教学内容。

(三)根据专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

一般来看,根据体育运动项目的趣味性和教学意义这两方面,可以将现行的体育运动项目类型可以划分为:有趣无教学意义;无趣有教学意义;无趣无教学意义;有趣有教学意义这四大类。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尤为注重这些运动项目类型的替换使用,将教学氛围尽可能的活跃起来,并注意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让体育的教学能够更加与学生的实际相融合,让它变得更加实用、灵活。由于中职的学生更加偏向于对于专业需求的迎合,因此我们在实际的中职体育教学中可以注重这一点,针对不同的中职专业进行不同的教学。在实际中职体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完全可以进行特异化的专项教学,比如我们可以选择重点锻炼手臂和腰背力量的体育项目来匹配钳工专业的学生;选择锻炼体力和武打能力的体育项目来匹配安保专业的学生。这样平时的体育锻炼能够很好地与其中职专业进行融合,体育教学也变得更加实用,更加有意义。除此之外,学生所学到的体育运动项目能够灵活地运用到其所学的专业内,这对于学生提高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有着极大的帮助。与此同时,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这对其专业适应社会发展促进学生就业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四)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时代背景下的中职教学决不能单单只要求学生的学术理论和职业技能,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才应该是学校教学的重中之重。培养出一个有着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的年轻人给予社会进步的力量远远比培养出一个只懂得学术理论和职业技能的人要大得多。因此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学习能力,进行创新教育教学是有着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的。

二、中职体育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目标

(一)对教学观念进行改变

时代在不断进步,我们的思想观念转变也应与时俱进。过去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认为,之所以要进行体育运动,仅仅只是为了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然而这一观念却是存在着极大的问题的,他没有使得体育锻炼的终身性和体育教学的功能性得到重视,因此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是十分不完善的。新时达下的体育教学要求我们一定要做到以育人的主体为基础,在进行中职体育教学要求学生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要注重教导学生如何做人。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尽最大努力激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并促使他们养成终身锻炼的优良习惯。在进行中职体育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在让学生锻炼出强健的体魄的同时,养成积极乐观的优秀心理素质以及敢于创新的优良品质。

(二)对教学环境进行改善

当下阶段体育教学环境对于教学活动的展开可以说是极其不利的。具体表现在学生数量的逐年上涨使得用于中职体育教学训练的器材和场地不再够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职体育教学训练的进行和效果。还有就是常年对训练器材的使用使得器材过度老化,太旧的器材自然也会对中职体育教学训练造成影响。除此之外,学校中用于在中职体育训练中保护学生的设施也是严重不足,训练安全达不到标准,教学自然也就会受到限制。种种外在环境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体育运动造成了极大的限制,导致在体育课中学生的基本运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对于学校来说教学环境的改善可以说是最基本的了。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注意教学形式的灵活性,注重合作化的教学,使得教师和学生能够有充分的交流和互动。在这一点上,学生不仅能够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还能够得到一个十分轻松愉悦的体育学习氛围。与此同时,进行中职体育教学的教师也应该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注重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和带领,使得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积极营造出一个安心舒适的教学氛围。

(三)将教学模式变得更加活跃

积极运用现代性化的优良新型教学模式对于学校来说是其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应根据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性格特点更加灵活地运用不同的中职体育训练模式,将原本枯燥乏味的训练模式变得更加具有趣味。对于一些老一辈教师他们在进行中职体育教学时,往往都是采用先进行知识讲解然后再布置体育训练任务的固化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能参与到学生实际的训练当中去,不能与学生进行真正的体育互动,自然无法真正体会和发现学生在训练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因此学校也应该招募更多新的体育教师来给学生教学。年轻的教师更加具备亲和力,并且他们更加贴近学生的内心,更加容易接受新的教学思想,能够在平时的中职体育训练中与同学们共同参与,增进与孩子们之间的感情,更好的引导他们进行中职体育的训练。作为一种开放式的特殊教学项目,体育教学的关键就在于能够把握住运动目的的根本,就是能够在进行体育运动锻炼的同时找到快乐并保持住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而一个具有灵活活跃教学模式的体育教学更加有利于实现这一运动目的的根本。学校在进行中职体育教学锻炼时完全不必将重心放在体育运动的竞技上,我们可以通过结合多层面的体育教学特点来设计出一种更加活跃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能够活得快乐,懂得道理,领悟人生,感悟生活,从而能够在真正意义上理解运动、爱上运动并终身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