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品德与社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92-01
品德与社会课应紧密结合社会实践活动,体现学生学习生活特点,让学生在社会化的场景中自我探究、亲身体验,由此悟出道德规范,提高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新课改精神指引下,采用适应时展要求和教育形势需要的教学模式。本人在教学中,积极推行“探究――体验”教学,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道德认识,感知具体事例,体验道德情感,把客观存在的道德准则内化为主观的道德认识,形成正确的道德动机,提高行为能力,促使学生成长为品行皆优的人才。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我是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开展“探究――体验”教学的。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探究――体验”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特定的情境里,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并在潜移默化中,把外在的信息转化为个人的意识。在思品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 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教学中来,并对问题进行多向探究,体验各种场合下的道德行为准则,以提高道德认识。
1、创设情绪感染情境。教学中,教师要用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使学生充满自信地探究问题。我每节课都面带微笑地面对全体学生,并尽量用柔和亲切的话语进行教学,从而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每一堂课都充满自信和热情,积极地思考问题,积极地参加每次讨论,踊跃地进行各种表演,充分体验不同事例中的人物感受。这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学效果也很好。
2、利用音像渲染情境。音乐、影像能够提供不同的视听场境,产生不同的现场效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音像设备,创设愉快、轻松而又贴近现实的教学情境,以使学生在逼真、和谐的气氛中主动参与探究,陶冶情操。
二、提供自主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探究――体验”
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把握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思维空间,让他们主动参与各种探究过程,并从体验中学到知识。
1、提供“联想体验”的思维空间。联想体验是学生由教材中的道德事物中某一特征联想起与之类似的一类道德事物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寻找学生思想内化的情感基础和教材的情感融合点,让学生在某一形象出现后,通过对类似事物的重新加工整理,形成新的道德认识结构。
2、提供给模拟中探求的思维空间。模拟生活场景作为一种新奇的刺激容易唤起人的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模拟生活场景的机会,使学生从中获得新感受,借以激发学习兴趣。
三、优化多变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探究――体验”
教学方法单一,就很难调动学生“探究――体验”的积极性。只有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问题探究法。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为立足点,着眼于发掘学生个体潜能,够为学生创造大量的思辩机会,培养学生的悟理能力。教学中可分三个阶段:(1)提出问题。由教师设计或学生自行质疑,在他们内心产生矛盾从而激起求索欲望。(2)组织探究。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手段,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或自学教材,或小组合作辨析,或实地考察体验等,从而达到内化知识、升华情感的目的。(3)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道德知识和分析方法解决问题,规范行为,以增强学习的目的性、规律性。
2、活动游戏法。指通过组织开展游戏、表演小品、扮演角色等方式,使学生在参与中探究知识,体验该做什么,该怎样做等。《走进商场》一课,为加深学生情感体验,我设计了一个《文明售货员》游戏,进行榜样示范;又设计了《不讲文明的顾客》进行反面教育。学生通过对正反教材的观察与思考,充分认识到只有人人做文明的社会公民,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四、拓展和谐的教学途径,诱导学生“探究――体验”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立足于时展的大背景,树立开放式的大教育观。
1、立足课堂教学主渠道,提高教学效益。思品课应确保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地位,通过明理、激情、导行等环节,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渗透德育目标;艺术的激发学生真情实感,让学生在体验情感中产生心理共振;生动、具体地指导行为,让学生乐于实践。
2、放眼其他方式的教育的渠道,优化教育功能。思品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课堂四十分钟,应建立开放的教育格局,使学生“探究―体验”在课外得以深化,教学效果得以拓展、延伸。第一,在其他学科中渗透;第二,在活动中扩展;第三,在家庭教育中巩固。
五、感受广泛的尝试成功,推进学生“探究――体验”
一、点燃激情,以情激趣
真情可以感染,激情可以传递。只有拨动学生的心弦才能奏动人的乐章。教学中教师要先入题入境,才能真情流露,以自己乃至身边熟悉的事物为切入点感染学生引其入题,以真情教学点燃学生的激情,从而引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激发激情中可创设生活情景、故事情境、游戏情节、角色扮演等来引发兴趣。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品德与社会》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二、触景生情,以境促情
人的情感往往受情景气氛渲染,特别是孩子们,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氛围下产生,触景生情。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创设与教学内容想适应的具有激发道德情感的教学情境,以境生情,以情激情,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把课本中的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适用图像,再现情境,使内容具体形象,例如,《马路不是游戏场》,通过介绍交通事故在社会中的频繁现象,引导学生观看一组,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交通事故的图片,在指名同学以小记者的方式报道一组安全隐患的资料,以当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会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达到动情中明理,明理中促行。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幻灯、影音、图片等来创设有趣生动的情境,化抽象、枯燥为形象、生动,使学生学习热情与情境产生共鸣。同样是这一课的教学,在新课伊始,借助现在教育技术手段,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欣赏一首名为《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的优酷视频,感人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事故的现场,十三岁女孩的悲惨遭遇,让每个学生都留下了伤心的泪水,从而感受到交通规则的重要性。遵守交通规则,能够给社会带来一份安宁与和谐。
三、“情”“境”互激,升华教学
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教育需要爱,教学情为先。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位学生带了一叠厚厚的笔记本,里面记载了他从出生到现在,关于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还有许多的第一次,如第一次长牙,第一次站立,第一次叫妈妈,第一次生病的经历……可以说这是伟大的母亲用她平凡的文字写下的一首爱的赞歌。一位学生带来了大小不同的各色毛衣,都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编织出来的。这些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长的爱。
一、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人,课堂教学中的一切都由教师一个人来进行,课堂教学完全是教师一个人自导自演,尤其是有些老师认为小学生年龄小、让学生过多地参与课堂教学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反还会对课堂教学造成干扰,而将学生排斥在教学之外,学生只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是课堂教学的听众。学生的个性受到压制,学习的积极性受到遏制,使得原本活泼好动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规规矩矩,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配合着教师的教学。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真正的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提倡要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与学习的主体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充分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抑制学生渴望求知的积极性,要为学生的自主独立学习提供平台、创造机会,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原本教师的独角戏变成学生教师共同表演的大舞台,使一言堂变成群言堂,真正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这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利于学生品德的形成与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的时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使学生在充分的交流与讨论中达成共识,从而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明理激情导行是《品德与社会》课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主要环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巧妙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动手,动脑,动口,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辅导作用的地位。通过几年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我认为应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二、课前准备,重视资料积累
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尤其是上好《品德与社会》拓展与合作课,首先要课前充分准备。我在课前预先向学生布置,从各类书、报、杂志、相片中收集全相关资料,活动中学生事先做充分的准备争着自己收集的材料气氛相当活跃。
三、重视媒体的应用
1、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等直观教具和挂图,使学生能够直观的、形象的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因此,要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轻松、愉快、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让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教学中,经常进行看图说话,自我介绍等形式来激发学生讨论学习的兴趣。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课堂上让学生联系自己、班级、自然社会多讲、多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经常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实践,在自然生活中观察,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五、情境教育,主动参与
《品德与社会》课内容丰富,满堂灌势必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要经常让学生担任情境中的角色,学生在参与活动时思考如何达到情境要求,其他学生观看后做适当的评价。如此一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处于辅导地位。
六、正确导好行
1、导行的内容要体现生活性。
导行的内容要生活化,以往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是课堂教学与生活脱离,然而,学生是生活中的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耳濡目染了一些社会现象。因而,在导行教学过程中,尤其不要回避现实生活中学生遇到的种种矛盾,种种困难,让导行内容接近生活,贴近生活,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因此,我在导行教学过程中,从儿童的生活出发,选择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切实需要的内容,按照主题进行整合,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在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的同时,也关注他们的未来生活。
2、导行的对象要体现自主性。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在导行教学中,学生能做的事自己做,能发现的事自己发现;能思考的问题自己独立完成解放他们的双手,达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境界。
六、采用良好的评价方法
1、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2、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策略方法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开设的综合课程,它以儿童熟悉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对帮助形成学生的良好品德以及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积极作用。与其他学科不同,学生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是否掌握了方法,提高了认识,光靠考试是看不出效果的,关键在于学生如何说、如何做。作为一名小学思品教师,要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在充分把握这门课的特点的基础上,再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爱的教育,从而使学生初步学会做人的道理,逐步认识世界,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四有”公民奠定基础。本文将与大家探讨如何进行小学思品课的有效教学。《品德与社会》兼具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教师要根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合理有效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呈现的优势
实施生活化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形式的一项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有些班级实施了,有些班级没有实施,对开展生活化课堂教学形式的班级里的学生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呈现的优势是这种教学形式打造了不同于以往的常规偏理论的教学形式,而是学生感兴趣的似现实生活的课堂教学形式,国际著名教育专家斯普朗格说过:学校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仅仅传授学生的知识或者是让学生接受已有的经验。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开启他沉睡的自我意识,挖掘感召人们的生命感、潜藏的创造力、自我价值感。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课堂的教育目的也正是如此。这种生活化的课堂的正确理解应为“模拟生活情景的课堂”。这种生活化的课堂的教学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课堂上创设了与课题的内容相关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充分的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得到启迪。二是课堂上师生双边活动热烈,师生对话交流充分,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间情感沟通和谐流畅。这样的课堂大大改变了以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在学生心目中呆板的教学形式,这种丰富活跃的生活化课堂。
二、何开展生活化教学
1. 大量搜集生活案例。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为生动形象地开展课堂教学做了基础准备。尤其是品德与社会这门课,备课更需要精心准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搜集大量案例,把最真实、最鲜活、最及时的案例搜集起来,然后经过仔细分析辨别,筛去不适合教学内容的案例和可能会给学生带来负面情绪、负面感官和负面影响的案例,再结合教师自身特有的教学特性,以适当的教学方式呈献给学生。
2. 做学生品德的榜样。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为学生的茁壮成长时时修理着嫩芽歪枝。同时,教师也要做学生文明行为和道德规范的榜样,为学生良好行为和优秀品德的养成起到带头示范作用。要想让学生使用礼貌用语,教师首先要学会使用,在和学生的交谈接触中,时时使用“你好”“谢谢”“对不起”等词,在教师潜移默化的作用之下,学生也会很快学会。在教学生爱护公物、不浪费资源的同时,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到“粉笔不能用一点就换一根”“不拿粉笔乱丢学生”“黑板擦要轻拿轻放,不敲击破坏”等,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示范,这样学生才能做到爱护公物,在课间追逐打闹时不学老师的样子拿粉笔或黑板擦丢同学。
3. 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是爱的教育,是用心教学,是用情教学。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和身边的小事教育学生,让学生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和道德意识,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让学生回归生活,把这种行为无意识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三、发掘德育资源,成长为具有良好品德的社会小公民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努力提高德育的实效,让孩子们成长为具有良好品德的社会小公民。
一是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品德与社会教材里的图片、事例、资料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师要充分挖掘、利用这些德育资源,在传授社会知识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二是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德育资源。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的节点,紧密联系实际,选取学生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如:用一些发生在家乡、学校等学生身边活生生的人和事来教育学生,会使学生觉得真实可信,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一、创新课堂教学的导入
学生在不断地成长,身体和心智也在不断地变化,但自己却不能体会到这一天天、一年年的进步。教学《美丽的生命》一课时,我先给学生放一段成长录像。他们深深地被我所创设的情境所吸引,我再及时展开教学内容,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接着我让学生分组讨论:(1)看了这些资料后,说一说自己的感想。(2)回忆并与同学、老师分享一下你的成长经历。(3)讨论一下,我们的生命仅仅属于自己吗?这样,通过多媒体创设了一定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兴趣。
二、创新教学内容
作为教师的我们,在使用手中的课本时,应该注意创造性地使用,不但要善于利用课本,还要敢于跳出课本。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三分得于课内,七分得于课外。我们的课堂教学既包括课本内容,又充满着生活内容、现代内容。如,在教学《今天,你安全吗?》一课时,我紧紧抓住“联系生活”这一点,再逐步展开教学内容。这样做,减少了灌输式的教学,而是让学生自觉参与到教学中,由“被动”转为“主动”,使得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创新教学方法
1.明理法
小学阶段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孩子的重中之重。如,教学五年级《社会呼唤诚信》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讨论有关“诚信”方面的话题,从而使学生对做人要“一诺千金”和“言必信,行必果”等有了较深的理解,明白了人与人、单位与单位、国家与国家之间如果不讲诚信会有怎样的后果。
2.锻炼法
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敢于向传统的“规矩”模式挑战。如,执教《今天,你安全吗》一课时,我先借助录像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乐乐在路边碰到一个陌生人,陌生人要乐乐带路,乐乐是该带路还是不该带路呢?我没有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让学生选左、右边座位的方式来回答“该带路”还是“不该带路”的问题。然后两组学生对抗辩论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这样,在学生自由组合的两组对抗辩论中,知道了面对陌生人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学会保护自己。通过学习,学生经历了一次难忘的锻炼。
3.亲身体验法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说过:“对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可见,学生获得亲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
四、创新教学活动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因此,我引导教育学生把学到的知识、道理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如,教学《伸出爱的手》时,我建议学生开展一次《爱在我们身边》的爱心行动,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创新火花不断涌现,整个活动沉浸在浓浓的爱心氛围中。
一、故事教学的价值
1、故事教学是完成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容易接受具体的、感性的认识,容易模仿故事人物的言行,这符合他们的记忆特点和思维特点。故事的美,不仅在于情节、语言,更在于故事所蕴含的意义。故事,可以触碰心灵的最深处,对小学生一生成长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故事蕴含的哲理,往往成为小学生言行的指南。教学实践证明,寓教育于故事之中,有利于学生直观地接受道德观念,受到健康思想的具体感染,达到增长智慧、陶冶情操、养成良好品德的目的,教学效果往往比冗长的论述好得多。
2、故事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渐渐完善,心理渐渐成熟,思维活泼富有表现力。简单的情景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较长的阅读材料对他们来说又稍显枯燥乏味。故事材料,内容有趣,语言活泼,又不失深意,正符合他们的身心特点。
3、故事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高超教学艺术的教师善于运用种种方法激发儿童的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能保持注意的持久性。教学中穿插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故事,会避免课堂的单一、机械、枯燥乏味,会激发兴趣和热情,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爱迪生说:“没有热情,就创造不出伟绩。”故事教学就是点燃热情的火焰,能让品德与社会课堂焕发活力。每当我讲故事的时候,是学生最认真听讲的时候。寓抽象的道德观念于具体的、形象的故事教学之中,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是品德与社会课常见的教学方法。
二、故事教学的实践
故事教学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课前选择故事,课中如何演绎,课后对整个教学的思考等等,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在实践中值得培养的素养和能力。
1、故事收集的内容和重点
积累是运用的前提,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要注意收集和记录,形成自己的故事宝库和教学体系,这是一件耗时费力的事。没有充分认识故事教学价值的人是很难持之以恒的。收集要全面,包括不同专题、不同类型、适合不同年龄的故事等等。积累多了容易杂乱,要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才能信手拈来,以备所用。收集的重点应根据教材体系和自己的兴趣。我喜欢收集一些新奇有趣的故事。如《风中抽烟》:曾经有一个烟民,下决心要戒烟。有一天,天刮大风,他走在路上,烟瘾又上来了。他掏出一根火柴,迎着风,一边划一边给自己立下规定:“点烟不过三,过三不点烟。”三根火柴划完了,烟没有点着。于是,他又大声地说:“抽烟不过七,过七我不吸。”接着,他又划了四根火柴,烟还是没有点着。他控制不了烟瘾,转而轻轻安慰自己:“管他三七二十一,啥时点着啥时吸。”
2、故事教学的选材和选时
故事要依据教材而选编,为教学目标服务,这样才能使教学方向明确,有所遵循,克服随意性。同时,以教学目标来统领教学过程,以例明理、上下贯通,能准确把握道德认知点、行为能力点,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如故事《风中抽烟》就可应用在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我坚持,我成功》中,作为反例,与文中正面例子一起全面阐述了“成功需要坚持,需要毅力”的主题。故事教学一定是源于教材、超越教材、回归教材,千万不能甩开教材。教材上有的重难点,故事中要以丰富的情节予以展现出来,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故事教学法还要注意选时,如发现学生爱为自己行为找理由、上课控制不住自己时,也可灵活运用故事《风中抽烟》来说理。如果没有把握时机,掌握不好节奏,也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3、故事展现的手段和方式
语言文字,图片漫画,卡通动画,视频电影都是展现手段。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把故事深刻道理形象地表现出来,有利于学生直观感受和理解。故事在课堂上的呈现也是多样的,可由教师讲述,也可由学生讲述,可以大家一起阅读,也可让学生对故事进行续写,还可以让学生走进故事,即根据故事情节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等。如故事《风中抽烟》可制成优美的课件,也可让学生续写改编。
4、故事教学的激情和技巧
故事教学不仅是故事内容的演绎,更是两个生命体之间情感的对话。面对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学生,教师应充满激情,这样才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只有感染学生的情感,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只有情感丰富的老师,才能为屈原抱屈,为窦娥鸣冤,为杜十娘不平,才能真正从心灵上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教师要精彩地讲述故事,是需要充分的课前准备和讲述技巧。课前对故事的精心预设,并针对班级实际编排,课堂上投入自身情感,绘声绘色,运用肢体语言和抑扬顿挫的音调,就会将故事中的人或物活生生地带到学生面前,必要时还可和学生一起表演,将学生带进故事。教师要根据自身优势,锻炼自己语言功夫和创造能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故事作用充分渗透到教学之中。这需要教师博览群书,扩充知识储备量,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故事的选材才越灵活,编写更得心应手,演绎也更有感染力。
5、故事教学的点题和留白
一、社会与品德的关系
在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度里,社会与品德的关系从来都显得比较复杂。在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面临的基础是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接受到的道德训化,这其中有积极的一面,比如家长都会教育学生要诚实、要勤奋,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消极的内容,如被人欺负就要跟他打,不能示弱,等等。到了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在与学生一起分析社会现象的过程中,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取向引向一个较高的价值水平。这其中有两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小学生的“社会”是什么?可以肯定的是,小学生的社会与成人眼中的社会是不一样的。我们实施品德与社会教育的基础,显然应,当是学生眼中的社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品德的价值引导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根据我们的探索与总结,小学生的社会一般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成人(家长、老师)的关系;学生与媒体(网络、电视、书籍、报纸刊物)的关系,等等。因此,我们寻找有价值的社会因素,应当从这些方面进行。以其中的学生与媒体关系为例,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教材中的内容常常渗透着很多历史知识,这些历史知识被学生阅读之后,就会成为他们对社会的一种认识,也就形成了他们的社会认识基础。因此,结合历史事件并适当拓展,可以将学生的认识引向品德追求。
第二个问题是,小学生的“品德”是什么?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一般情况下我们的回答往往是社会主流价值的观点,但有的时候这些观点并不是那么容易为小学生所理解,因此我们作为品德教师,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将宏观的主流价值观,用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话说出来,让他们听懂并接受。因为如果学生长期处于宏大历史观的教学中,他们将无法形成能够影响自己微观生活的品德,这就意味着我们品德与社会教学目标的失落,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二、由社会及品德的教学实践
在小学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本着由社会及品德的教学理念,对于上面提及的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就其中学生与媒体的关系,我们的理解并不仅仅限于表面上的学生与媒体的关系,而是深究到学生与媒体内容的关系。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结合教材上提及的诸多历史知识,将它们进行适当拓展与细化,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供学生讨论,以期能够将学生的品德引向一种有价值的境地。
以“鸦片的背后”这一知识的教学为例,参考教学目标一般设为:通过本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鸦片及现代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通过对侵略中国列强卑劣行径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清政府受骗的原因,同时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等等。参考这一目标,我们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实际,在实际教学中将这些目标进一步细化,并通过问题的提出与解答,来实现教学目标。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结合教材上吸食鸦片的四兄弟图片,向学生提出问题:根据你们对教材的阅读和课前预习的了解,当时中国吸食鸦片的只是这四兄弟吗?这个问题学生是容易回答的;有学生提出“四兄弟”意味着一个家庭“所有的”、“能够干大活儿的”成员都在吸鸦片,这就说明了当时吸食鸦片的情况非常严重;也有学生提出吸食鸦片是需要很多钱的,这肯定使得许多家庭倾家荡产,而有钱的家庭肯定也会加入吸食鸦片的群体,因为他们有钱……学生的这种发现品质让我们很是惊喜,而其他学生显然也能发现当时的鸦片之害是多么巨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过多的讲授,而学生就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鸦片的毒害是明显的,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在吸食鸦片呢?学生纷纷附和:是啊,难道当时的中国人都是呆子、傻子?……下面的讨论就更热烈了:怎么可能每个人都是呆子、傻子?那一定是英国人用了什么卑鄙的方法骗了当时的中国人“……有了这些认识,我们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给学生提供了其它的史料。学生就认清了英国人是如何使用欺骗的方法”用鸦片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最后,我们进一步进行引导:拒绝真的有那么容易吗?今天的社会依然有吸食等丑恶现象,禁毒难在何处?这样的问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深化,如果教师再能从利益链的角度给学生提供一些启发,则学生自主思考得出的有价值的答案会更多。
新课标在《前言》部分首先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少年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时效性、针对性。现就本人对课程标准的粗浅认识和点滴教学实践的经验,浅谈一下如何上好品德课。
一、兴趣引入,启智相济,师生互动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根据《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特点,每节课的内容都有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把这些知识点板书在黑板上,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此同时并提出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感悟,去理解。在不断地学习、教学中探索,使得教学思想越来越活跃,把这种有启发的教学引入到《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这胜于按部就班地说教式教学。
二、贴近学生生活,提高他们的辨析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品德与社会》课的任务之所在。在教学《新照片,老照片》一课时,我先布置任务:收集老照片,新照片,老票证,从吃穿住行等方面,访谈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做今昔对比,并找出原因。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整理,并进行交流。学生很容易总结出家乡变化的原因:党的政策好,科技飞速发展,经济迅猛增长……这就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品德课走进生活,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和生活,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正是新课标所要求我们的。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还时常安排一些实践活动行为训练,以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自我教育,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实践性。
三、加强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出教与学的效率
1.从学生生活环境出发,就地取材,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教学《从一粒米说起》时,我便从生活实际中取样,或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哪些植物,或让他们询问家长或查阅资料,以了解它们有什么作用。组织学生展示对“花草树木本领大”的讨论,这样学生就掌握了所学知识。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发展,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自觉性,培养他们从小爱家乡,爱自然,树立建设家乡的思想意识。
2.从学生自身中寻找教学资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校资料不足的情况下,寻找学生自身资源充实教学,体现学生主体,达到丰富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之目的。如在教学《拥有好心情》一课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说出自己的烦心事,说说自己当时是怎样处理的,心结一揭开,脸上的笑容也回来了,而对学习也有促进作用。
四、从校内走向社会,拓展实践性
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书本和学生的已有的经验上,教学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而促进少年儿童的发展,从而不断的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丰富与深化学生经验就离不开社会生活实践。教学的空间也不能仅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与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这过程中,他们的道德情感会不断加深,各种能力会不断提高,社会知识会不断积累,从而加深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是非和道德判断能力。如在教学《为平凡感动》一课时,我结合在四川汶川地震中一些教师、警察、军人和医生等人物为抗震救灾默默付出的感人事迹展开教学,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其实充满着爱。
关键词: 初中社会与思想品德课 自我发展 素质能力
在新的教育和课程改革浪潮下,如何增强初中社会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时代性、科学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使初中生学以致用,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已成为广大社会和思品课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心愿。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新课改精神,探索总结出社会和思品课教学要与时俱进,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激发学习兴趣,抓好实践活动,利用现代技术,注重能力培养诸方面,从而整体提高初中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使社会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收到好的效果。
一、转变观念,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进行社会和思想品德教育,一定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置上。因为上课中无论内容多么充实,形式多么完美,如果不落实学生的主体参与、自主体验,不能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和心灵的感悟,那么德育的实效性将会事倍功半、收获甚微。因此,加强学生的社会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键是要分清谁是德育教育的主体,同时要加强学生主体参与德育教育的全过程。因为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概念较抽象,一定要注意避免干巴巴地说教或板着面孔训人。如果思品教学一味地、呆板地说教,则学生必然会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古人说得好:“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好功课的重要前提。爱因斯坦曾把兴趣比做学习的最好老师。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在兴趣。
社会和思想品德课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快乐、欢喜和满意的兴趣,从而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历史、人物、事件,了解和认识动物、植物及各种自然常识和现象,增长知识和见闻。如果缺少或没有这种兴趣,学生就不会真正深入教材的学习中。可见新课程改革首先就是要消除思品课的说教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情感交流,善于开展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显得十分重要。社会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情感交流的过程。有一位伟人说得好:激情是人的指向着自己的对象努力追求的性能。试想,连教师自己都不能真心感动的东西,平平淡淡地讲出来,又怎么能感染和打动学生呢?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只注重理论观念的直接灌输,而忽视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情境教育,这就难免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社会与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的情绪感染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间接的、无形的情绪情境。这种情绪往往影响和调节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态度和积极性,尤其是一些学习目的不明确甚至以对老师的好恶决定学习态度的学生来说,更会出现这种状况。老师只有在教学中以满腔的热情、饱满的精神感染和教育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并使他们将这种情感迁移、扩散、泛化到学习内容上,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效果。这启示我们,教师积极的情感投入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师生之间良好的教与学的互动,更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注重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尤其是进行社会与思品课教学,必须富有激情,它是这门课程主讲教师特有的一种感染力,也是教师教学魅力的集中和最佳体现。只有以激情叩击和拨动学生心弦,才能闪烁出美丽的火花,形成师生情感交融和以教导学、以学促教的良好效应。
三、借助网络,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
网络化是当今信息化时代的重要体现,在思想和社会品德教学中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取得更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是采用多媒体技术交互式综合处理文、图、声、像等信息资源,以表现教学内容的一种多媒体软件,它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用。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情境结合的启发式教学,启发和拓展学生的思维。由于网络和多媒体的信息量大,时空距离大为缩短,既节省授课时间,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教师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社会和思想品德课教学,除在课堂教学之外,还应加强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网上思想品德教育。首先,提高思想品德教育主体的信息网络素质。在网络环境下,思品课教师要善于将网络上新的知识信息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以及时、准确地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其次,拓展思想品德教育的渠道。当前的思品课教育如果忽视高科技和计算机信息手段的应用,则必将会落后于时代,阵地会日益狭窄。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思想道德信息网,建立网上新阵地,制作生动直观、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媒体教育软件,直接上网吸引他们。再次,提高教育对象的信息识别能力。由于初中生还是尚未成年的人,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方式应以灌输正面信息为主转变为引导教育对象选择正确信息与灌输信息并重,增强他们的网络法治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使网上言行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要求。最后,要重视审查网上信息特别是政治类信息,及时清除有害信息,或采取其他相关举措,防止触犯法律法规行为的发生。
四、搞好关联,重视与各科教学的相互结合
世界性课程改革的潮流表明,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产生高度综合,交叉学科、横向学科、边缘学科、综合性学科群不断涌现。综合性学习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和必然趋势。社会与思想品德得教学理所应当地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相结合。课程操作模式可采用“一科多用、多科综合”的形式,从而改变传统各学科互不关联、相互不搭界和老死不相往来的状况。比如历史知识、地理知识、语文知识、数学计算、物理化学和环境保护知识等都可以在社会与思品课教学中广泛灵活地运用,以形成相互印证、各取其长、生发联想,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要达到此目的,关键是要经过反复的教学研究、实践和探索,不断总结一些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将社会和古今人们思想品德修养的一些知识、规律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切中他们的脉搏,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情境体验,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出真知,实践最能锻炼人。社会与思想品德课永恒的主题和灵魂就是理论联系实际。面对鲜活的人生现实生活,我们不可能禁锢学生思想,对于学生提出的触及社会生活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除课堂与教育外,还必须依靠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对照比较和启发他们的主动思维,以帮助他们认识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解决思想上的困惑,体现社会和思品课的生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更好地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促进个人品德修养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学打破传统模式即理论灌输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充分发挥该课的开放性和实践性,通过诸如参观访问、社区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从而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布置学生的行为作业、实践作业,在教学中坚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课程实际、环境实际、地方实际、人际实际及文化、时政、心理实际进行教学。因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不是仅凭教师的说教就能奏效的,必须创设一定的育德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认知,在情境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还可结合一些重大节日活动和到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博物馆、科技馆实地感悟社会这个大世界的精深博大,感悟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感悟学习革命前辈当好接班人是自己应该担负的重要使命。在社会和思品课当中,我们既要让学生演好“演员”角色,又要让学生当好“导演”角色,实践活动课前教师可根据思品教育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定出主题,然后再由学生编排、组织、主持和总结。这样的活动贴近学生思想,反映学生的实际问题,所以学生观众们在欣赏活动表演时,不仅身体置身此中,脑子里的思维也在参与,理性认识随之升华。而此时教师的行动:一方面协助学生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引导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上发现新问题,并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使得德育活动课实效真正得到提高。比如寒暑假布置给学生一两项参加社会实践、参与社会生活的作业,也是与教学搞好结合的行之有效的做法,可以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六、学用并举,抓好学生能力培养和自我发展
学生在学校里读书学习,是为了掌握知识和本领。社会与思品课教学应树立知识与能力相统一、能力重于知识的观念。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培养的学生包括思想品德能力和思想认识能力。前者包括思想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品德实行能力;后者包括观察能力、归纳比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与此同时,我们应该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宗旨,尊重学生的身心成长发展规律,注重培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自尊、自爱、自律、自强意识;同时增强学校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育人职能,强化学科育德、家庭育德、拓宽育德渠道,做到育德教育与法纪教育、安全教育、礼仪教育相结合,德育教育与社会公益活动相结合,力争做到以积极、正面教育为主,结合国内外时事、国内外热点问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育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深入体验,加强德育的实践环节,让学生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等等,最终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能力。
总之,社会与思想品德课教学只有注重能力的培养,才能打破传统教学单纯塑造知识型、应试型人才的模式,才能与时俱进,促进学生个性特征和身心全面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新世纪人才,才能担当起建设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的重任。
参考文献:
[1]雷克啸,夏传礼.中外著名教育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5.
[2]傅道春,徐长江.新课程与教师角度转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王海燕.新课程与学习方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陈钱林.尊重教育新理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崔耀中.理论传播要站在网络文化的前沿[N].北京时论周刊,201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