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学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3-0125-02
1 前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将语文识字教学中所教的汉字、读音等内容,以多样化、多元化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
2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小学教学中,语文是重要的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而兴趣则在一定的情境下会被激发出来。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将教学的内容以不同的情境呈现出来,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由于小学生好动且对周围的事物和新事物有较大的好奇心,因此充分的利用学生的特点,使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情境游戏中掌握识字教学的内容。
如“摘苹果”游戏,通过计算机和投影仪,将教师制作的教学多媒体课件呈现在大屏幕上,为小学生呈现出一棵苹果树,苹果树上长满了苹果,在每一个苹果上都有学生要学习的汉字,学生可以指定想要学习的汉字。可以指定学生对苹果上的汉字进行朗读,在读音正确时,教师使用鼠标点击该苹果,此时苹果会自动落地;如果不正确,教师使用鼠标怎么点击这个苹果,苹果也不会落下,会保留在苹果树上[1]。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猜谜语等方法。通过这些方式创设一个情境,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快乐地学到知识。
3 形象教学、强化识字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针对识字教学,可以采用形象教学。形象教学就是对汉字进行形象描绘,使用形象化方式对汉字进行理解。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一部分汉字为象形字,一部分汉字为形声字。象形字的教学,因为低年级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较低,所以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需要教师使用多媒体,通过课件为学生解释汉字的象形,并根据象形,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渊源,让学生学会联想,进而加强学生对汉字的认识。
对于形声字的教学,可以形象教学。中国汉字中形声字很多,且字体笔画多。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形声字进行逐一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形声字的特点。如吕、铝、侣等,这些字同音还同形,所以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制作教学课件,将汉字的特点、结构、声音等,通过影像、书画等方式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给予学生直观的讲解,形象生动地完成教学,并增强学生的识字效果。
再如惊、鲸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查阅一些关于鲸的影像,将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投影影像让学生观看,用多媒体播放鲸鱼游动的画面,并在旁边打出“鲸”字;同时使用手机、相机等有传输和摄像功能的多媒体设备,对播放鲸鱼影片时学生的表情如吃惊进行记录,再通过与计算机的连接,让学生观看自己刚刚的表情。此时针对学生的惊讶、吃惊表情,教师可以给予解释和说明,并通过笔记本电脑打出“惊”字呈现在大幕上,并对惊、鲸进行解释,让学生对同读音、形似的汉字加深记忆。
4 结构展示、指导书写
汉字除了读音之外,最为特别的就是结构,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在小学生的汉字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出汉字的结构,通过田字格将汉字呈现出来,体现出汉字的美观。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每一个汉字的结构、偏旁,并在田字格中示范出来,让学生进行练习。之后教师通过利用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制作教学课件,将每一个汉字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接着对汉字的结构进行分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认真学习汉字的书写。通过大屏幕,将汉字的书写过程、各个笔画的书写前后顺序呈现出来。
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投影将学生课下书写的汉字显示在大屏幕上,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进而增强学生积极学习识字的信心[2]。在识字教学中,通过对汉字结构的展示,可以提高学生的汉字理解能力,并根据汉字的读音和结构,进行汉字听、读等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通过对汉字读音、结构的认识和了解,加上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将汉字的结构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可以提高学生的汉字记忆力和书写方法,也培养了正确的汉字书写习惯,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 归纳总结、巩固效果
汉字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小学语文教学是汉字正规学习的开始。因为小学生记忆能力和理解学习能力较低,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习汉字,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巩固练习,通过利用多媒体,在课堂教学结束前,将课堂上所学的汉字,按照结构、读音、特点等进行归类,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汉字,加深对汉字的理解。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母体和汉字的繁衍,如母体为“朱”,依次可以繁衍出来株、蛛、珠、诛、洙、茱、、株等。利用计算机现场操作,将学生给出的衍生字打出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利用计算机、投影设备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很多汉字,并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通过汉字的衍生,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提升整个课堂教学的质量[3]。
6 小结
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通过创设识字教学情境、采用形象化教学方法、进行汉字结构展示、对所学汉字进行归纳总结等,提高识字教学质量,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汉字的理解能力。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现代教学方法的结合,优化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制作;应用;问题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事业进行大力支持与投入,给各级各类学校配备了不少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设备。同时也要求把这些设备充分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因此,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由于多媒体教学是文本与图片、动画、声音相结合的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优势,变静态挂图为动态画面,变说教为形象视觉刺激,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感觉的协同作用,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轻松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要达到如此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制作与应用应注意以下问题:
1. 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制作应注意的问题
(1)适当设计多媒体课件每页的内容。
虽然现在的投影技术已相当先进,投影效果很清晰,但是,字幕上字符的太小,特别是一些笔画较多的生字和一些关键的符号,如:生字的声调、问号与感叹等,后面的学生很难看得清楚。并且这些关键的知识都要求学生要掌握,如生字的音调要读准,笔画较多的生字,要学生写正确,这就要求把字体放大,让学生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容易读对写对。又如有问号和感叹号的地方要求学生读出语气,这也要先让学生看清标点符号,事先做好准备,才能读出感情。这样,就要求文字、题图的大小也要照顾到后排的同学,课件每页涵盖的内容设计、布置也要合理、适当。
(2)灵活使用内容出现的动画效果。
无论是Authorware还是Powerpoint,都提供了多种内容出现的动画效果,以Powerpoint为例,提供了百叶窗、棋盘式、盒状、擦除、飞入、闪烁等多种动画效果。我们在使用时应注意选择,既不要单一使用一种动画效果,也不要使动画效果过于花哨。如:缓慢进入,速度较慢,浪费时间,闪烁一次速度较快,不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需要注意选择较为平稳而不太晃眼的动画效果。
(3)注意版面的色彩搭配。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不仅需要专业知识,也需要一些美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多媒体课件版面的设计,要求色彩柔和、清晰,不刺眼,背景不应太亮,也不要太暗。笔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学生对深蓝、深棕色背景较为满意。若背景为深蓝色,则字体颜色可以为白、黑、红等颜色为主,这样字体颜色鲜明,学生看得清楚。
(4)注意版面声音的搭配。如Powerpoint提供了爆炸、击鼓、风铃、疾驰、鼓掌等声音,但使用这些声音则不宜使用过多,过多则容易分散学生听课的注意力。笔者认为,在一些重要知识和环节出现时使用声响效果即可。如重要问题、知识和结论出现时,可以配上风铃、微风等和谐悦耳的声音,需要学生回答的问题,可以配上鼓掌、击鼓等声音,给学生一种鼓励。
(5)恰当使用版面背景辅助插图。平时,在听公开课时,发现许多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中,插入一些蹦蹦跳跳、手舞足蹈的小动物图片或引人注目的插图,让它们在屏幕上提示出现的知识或问题。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大多数学生第一眼应该都会注意蹦蹦跳跳、手舞足蹈的小动物图片或引人注目的插图,而不会去集中精力注意出现的知识或问题。还有一些插图的形状、颜色会把所出示的内容遮盖,使其模糊等问题都会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6)合理设置幻灯片数量与出现方式。
幻灯片的数量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置,在最需要使用的地方使用,可以不使用的就不用。幻灯片的数量过多既浪费教学时间又分散教师的教学思维。幻灯片的出现方式也要简单,便于操作。若不便于操作或教师操作不熟练,在需要出现时展现不出来,教师心理紧张,使教师教学时搞得手忙脚乱,反而影响教师教学情绪和学生学习情绪。
2. 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1)忽略语文学科的文学性,不顾文学作品自身的特性,滥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图像泛滥严重破坏了文学的美感。
显然,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在直观化、形象化、真接化及便捷化方面绝非传统教学方式可比。但是文学最重要的载体是语言文字,最讲究的是意象,意象是作家的感知、情感和理智等因素所构成的经验世界的再现,而这一再现便是通过语言文字体现的,读者正是通过语言文字进入情感和生命体验,从而产生共鸣,这就形成了文学意象的丰富性、复杂性、深邃性。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意象正是因为读者心理体验的不同发散,而呈现出五彩纷呈的景象。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最容易忽略的便是文学性,往往会简单地以媒体直观形象取代文学意象。文学作品的语言为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如果引导学生进入意象品味,即使不借助于媒体形象,学生的感受和理解也将会是深刻难忘的,而且内涵也更为丰富。如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荷花》一文中的“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有在舞蹈。”这是叶圣陶老先生的意象,无法一一说清那美妙的景象,仅靠一两个多媒体出现一两幅荷花图又如何体会得了呢?
(2)公开课现形,随堂课匿迹。
在多媒体教学初步开展起来的学校,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为了一场公开课,多名教师费尽心机苦战多日,方才磨出一个课件,而在平时教学中则敬而远之了。多媒体成了上公开课进行表演的专用模具。既然有了良好的条件,就要经常用,先用熟练,再进行创新,使其为教学产生巨大的作用。
(3)多媒体取代传统教育媒体。
传统教育媒体主要指非放映性视觉媒体,如教科书、黑板、实物、模型等。现代教育媒体的出现是否可以取消传统媒体呢?在一些老师的课堂上发现,学生的课本竟一次也没有打开过,课文内容全在投影屏幕上。有的老师不论是出示几个词句,还是一个小练习,都要使用投影片,把小黑板,活动黑板弃之不顾。笔者认为,这种“喜新厌旧”的做法是不当的。更有甚者,有的老师还步入用电教媒体代替板书。板书是老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是老师根据教学过程的进展逐步“板演”的,是根据老师所传授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而进行的。一般,主体板书一直保留至本节结束。可见,板书不是几张幻灯片可分割完成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将现代教育媒体和传统教育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网络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401(2016)03-0177-01
作者简介:卓玛草(1984-),女,藏族,甘肃迭部人,小学一级教师
我国的民族地区因为地理条件、教育设备、师资力量等方面的不足,在教育改革政策的推动下,虽然有了显著发展,但是,总体上还存在诸多未能克服的问题,比如,教学中的资源问题,试验课程中的设备问题等。所以,本文从现代教育技术的角度剖析,重点讨论网络资源在民族地区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并将这些资源与新课改的要求相结合,有效地将其应用在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中。
一、概述
通过网络资源、计算机、投影仪、电脑软件、电信通讯等的应用,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以丰富、多样、创新的形式,多元、有趣、直观的内容充实教学,以达到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引发学习兴趣、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采用这种方式,促进了教学环境的改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网络资源在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资源的特点包括传播快、易于学习、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资源丰富等。网络资源在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充实教学内容,给学生一种全新的视角认识世界,给教师足够的资源尽情发挥其创新能力、创造能力。正所谓“一网在手,学遍天下”。这种教学资源的应用,可以改善教育环境,转变教学模式,拓展师生视野。
(一)搭建网络资源共享平台
首先,完善基础设施的配置,这需要电信通信、网络技术、计算机设备方面通力合作;其次,要求拥有一定的网络技术,不仅是资源的搜索,还需掌握计算机的应用、相关程序的维护等;第三,在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上,分享众多教学经验,扩大教育资源的点、线、面;第四,进行网络培训,使民族地区的小学教师可以更好地应用这些设备,可采用远程培训的方式,也可鼓励教师自己摸索学习。
(二)改变教学模式
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方面,应清晰地认识到网络资源应用的问题。首先,应该将网络资源的搜索与新课程的教学内容相结合,选择相关内容,进行教学课件的创新。可以通过网络作家、案例、典范文章的选择等,进行具体的语文教学课件设计。其次,需要改变教学主体,充分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师的引导能力。因此,要求教师提高教学水准,设计课程应注重高度与层次感,引领学生向更高的方向发展。第三,制作课件与教学中,通过PPT、表格、图片、视频、影像资料、文字等展示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设置重点、难点,并对细微的部分加以讲解。第四,在教学中,坚持系统化的原则,将小学语文教学投射到学生的整个生活中,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需要,一种探索,一种解决诸多“人生问题”“道德问题”“情感问题”的方法。
(三)合理创设情境
以《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一课(人教版)为例,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索一些图片,配上文字,将其制作成教学课件。首先,应该让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对文章内容进行了解;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设置好的幻灯片,注意把文字与图片相配合,并采用配音或伴读的方式,营造出一种学习的困苦、艰难,当图片显示孩子们的身影时,配上音乐、文字鉴赏,从而增加直观与形象感。其次,应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注重探讨式教学的应用,充分利用课堂进行能力训练,课前课后培养其自我表达、阅读和思考能力;在该课的教学中,应配以充满希望的“快乐脸庞”,让艰难与希望、困厄与快乐相对应,突出对比,提高学生的敬佩之心,让其了解“珍惜”的真实意义;从课文教学延伸到情感深处,增加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印象与刺激,使其从学习中获得人生感悟。第三,采用课后与学生共同探索的方式,通过网络搜索相关主题内容;播放《一个都不能少》《美丽的大脚》等经典影片,让学生了解那些孩子生活困苦,但努力向上的学习精神,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知水平。
三、结语
在民族地区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网络资源的共享,应完善基础设备配置,比如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的增添、网络线路的搭设、应用人才的培养,设计与新型的网络资源相适应的教学课件,改变教学模式,营造趣味性教学氛围。另外,还应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充分突显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利用资源共同享,创设情境,促进教学,从而推动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丽君.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优化问题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14(1):97-100.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实践教学
当前很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有意识地穿插一些实践教学任务,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授课模式。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的教学也如此。
1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的误区
文学类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对文学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乏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1教师只求创新,忽略重点
最常见的误区是上课看似形式新颖,任务较多,听起来似乎改变了以往由教师一味传授的固有套路,但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与教学重点关系不大,不重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结果一节课下来,学生的知识并没有牢固掌握。许多老师不管课上讲的什么内容,内容是否适合设计实践活动,通过实训的形式模拟、展示,片面地追求外显的形式,实践活动缺乏内涵和深度,看似气氛热烈,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却知之甚少。
1.2低估学生能力,课堂效率低
目前,文学类课程的实践环节大多以情景剧表演、根据文学影视剧视频讨论或做影评形式居多。大学生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成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学生真正需要的是高质量的课堂,现有的实训形式比较单一,在所有文学类课程中都照搬的话,只能受到少部分学生的喜欢,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求知需求,进而导致学生的兴趣慢慢变淡。
1.3受条件所限,效果不明显
很多实践性教学环节需要一定的硬件设备支持,比如表演的道具、多媒体、扩音器等,但限于有些学校或场所的条件,即使开展了实践环节,也会流于形式,起不到太大作用。同时,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总结和评价也是很重要的,但实际上很多老师和学生都不重视,完成了任务草草结束,没有对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优缺点做认真分析、评价。
2设计高效实践教学环节的对策
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推动理论创新,从而反哺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课堂的组织者——教师
教师应当正确认识每门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和传统教学模式对比来看,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不仅是寓教于乐,更蕴含了丰富的现代教育理念。全面了解和掌握实践教学环节的意义,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给人文学科在大学的意义做出了这样一个比喻:人文学科之于大学,就好比北京大学里的未名湖,华中师范大学中的丽娃河,是一所大学“灵气”之所在。那文学类课程之于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而言,是否也可以比作北京大学里的未名湖,华中师范大学中的丽娃河?教师应充分预设实践环节的每一个细节,既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体现文学类课程之“灵气”,又使其不失文学知识的积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不断推陈出新,从而能够在讲授不同内容时找到理论和实践的最佳契合点。
2.2学生学习的天地——课堂
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因其所学作品具有很强的情节性,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学类课程的老师应抓好课堂这个主阵地,让文学类课程的“灵气”闪闪发光。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表达自己、交往沟通等能力,使课堂达到“教”与“学”的平衡。学生通过高效的实践环节来接触和体验新知识,比单纯的接受老师的讲授更容易全神贯注,减少了与同学、老师的陌生度,实现了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为课堂教学增添了剂。当然,太多的实践环节占用时间过长,有时一些流于形式的实践环节还会影响教学目标的正常完成。教师应当协调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关系。
2.3教育教学的指挥棒——管理者
实践环节的开展大多需要相应的教学工具和硬件设备,这些物质支持可以为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学校的管理者也可以为文学类课程的老师多提供一些交流平台,比如可以组织校内或校外研讨会,让老师们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借鉴,博采众家之长,不断开阔教师们的视野,拓展教学思路,提升教育理念,使实践性教学和学科理论有效融合,不仅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实践性教学具有较强的教育潜能,但就目前而言,做到文学性课程的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真正协调统一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探索。随着不断地实践,文学性课程的课堂一定会更加轻松,学生们会更快乐地学习,更自由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徐红艳.综合实践活动理念,实践性教学探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17).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多媒体教学 学习兴趣
多媒体在教学中有特有的优势。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声音等内容的综合利用让语文知识可以更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从而让学生可以更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多媒体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有明显的帮助作用。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小学语文中应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营造更适合学生学习,更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环境。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减少板书的时间,并且可以让讲课流程可以随时回放观看。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觉有些部分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那么可以随时通过教学课件找到教学内容,给学生做更细致的讲解。并且教学课件的运用更利用我们在总结过程中回顾整堂课的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仔细研究教学内容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教学课件应包含详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扩展内容。教学课件既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教学课件的运用还有利于学生做好听课笔记。当然,运用课件的同时,我们也不能放弃使用黑板书写。板书的过程是教师强调重难点的过程,是教师与师生沟通交流的过程,是详细讲解的过程。总之,教师在使用教学课件时要结合实际情况,不能把教学转变为课件的展示过程。
2.利用录音技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是通过阅读课文,那么有的时候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总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状态,这样就会严重影响教学效率。对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让学生通过其他形式感受课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课文就会有一定的新奇感,从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例如,教学“我的战友”一课时,学生都会在课下阅读这篇课文,如果教师还是用阅读的形式开展教学势必就会让学生感受不到教学的吸引力。因此,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录制一些学生带感情的阅读,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播放给同学们听。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听录音猜一猜是哪位同学朗读的。学生普遍对猜一猜非常感兴趣,因此都能够聚精会神地仔细听录音。这样,我们就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听一听充满感情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对课文有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可以运用图片展示、播放影视作品等形式开展教学。这些内容的运用都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基础知识的讲解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这是新课程标准中对我们的教学要求,也是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教师不仅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其中想象能力的培养对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想象能力,可以让学生写出更好的文章,可以让学生有更强的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在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尤其是在学习一些诗词的时候,小学生普遍对诗词的理解能力较差。如果没有很好的想象能力,就不能准确全面地理解诗人当时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在教学诗词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把诗词所表达的情境展现出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诗词的同时培养想象能力。例如,在学习古诗《示儿》时,通过展示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翁──陆游临终前用颤抖的双手费尽最后一丝力气写下的绝笔诗,以此训导儿子不忘报国之志后与世长辞的生动画面,让学生想象陆游的面部表情、动作和当时内心的活动,就会使学生的脑海中栩栩如生地再现一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可敬的爱国诗人形象,从而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运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在审美阅读中,作为审美对象的课文要引起学生的审美感受,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消除认知障碍。因此,教学时巧用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使学生目观其形、耳闻其声,形成相应的审美心理。如《瀑布》一课,若单凭语言文字和课文插图,则学生很难领会到瀑布声和形的雄伟壮丽,教学时,可利用计算机对课文相关内容进行捕捉、剪辑,制成计算机动画片,加上配乐诗朗诵。这壮观的景象、优美的乐曲、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们全神贯注地听朗读,尽情欣赏雄伟壮丽的瀑布画面,如“身临其境”,接受了自然美的沐浴,产生了强烈的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这里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取得了学文、悟道、审美的三大功效。
关键词:观念方法;氛围;内容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的一项基础性课程,在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与感悟能力的提高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使学生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就具备较高的信息处理与理解能力,小学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加强创新型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逐步提升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小学生今后对其他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1.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较为落后
大部分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注重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更新,致使学生学习的效果难以得到突破性的进展,在教学时以传统的课本知识讲解为主,对信息技术的引入较少,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时仅停留在对文字死记硬背的层面,可能会逐渐因为对学习方式感到枯燥而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另外,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情景化”的教学模式采用的较少,学生在对知识理解学习时容易出现开小差和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教学工作难以开展,教学目标也难以实现。
2.课堂教学的氛围有待于改善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能会过分把授课的重点集中到对课本知识的讲解上,对学生的听课状态与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得较少,学生在听课时有时会出现对某一知识不理解的情况,如果教师不能够及时地发现,那么学生的学习将会出现很大的漏洞,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会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有时会忽视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课堂的气氛难以得到有效的改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3.教学内容较为单一
语文作为一门包含知识与情感教学的学科,在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时必须注重对教学的扩展与补充,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知识面的扩大对于学生今后的写作与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扩展的知识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但是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坚持原有的教学方法,仅仅以教学的纲要作为教学工作开展的出发点,不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扩展与延伸及课外知识的引进,学生在学习时对课外知识的学习与了解较少,视野难以得到有效的开阔。
二、如何开展创新性小学语文教学
1.转变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由于语文课程是一门信息量巨大的课程,内容极为丰富,小学生处于学习与成长的起步阶段,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对外界感知能力较低。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为使教学知识能够更加生动化地传送到学生的脑海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影响与理解程度。教师应该注重转变旧的传统观念,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注重顺应当代教育信息化的潮流,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在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时应该注重对教学信息的创新性设计,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运用图像、声音、视频等方式将教学信息生动化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以课本知识作为设计的主线来进行课件的设计与规划。
例如,在教授冰心的诗歌《雨后》时应该以诗歌的内容作为课件设计的框架与主线,明确课件设计需要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与联想力的目标,在课件的设计中应该多注重对兄妹在雨中玩耍的场景的描绘,教师可以多在课件中加入一些雨后孩子玩耍的场景图片,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课文中的场景,促进学生对诗歌内涵的体会,进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2.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只有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够亲身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能够得以提升,创新思维与感悟能力也能够得到培养。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注重对轻松活跃课堂氛围的营造,应该注重情景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入。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贴近生活情境的创设,尽可能多地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一些故事或者场景,增进学生与课本知识之间的亲近感,让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感悟能力也能够逐渐得到提升。在多媒体创设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对课本知识进行直观的了解,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角色扮演来进行课本内容的情景再现,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角色扮演的活动中。例如,教师在对儿童文学作家任大霖的《牛与鹅》这篇文章进行讲解时,可以让学生对故事中的“牛”与“鹅”这两个形象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极大的乐趣,还能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扮演过程中体会文章的寓意。
3.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
由于小学语文教学涉及的内容较广,为使学生真正掌握语文这门课程,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在注重课本知识的讲解,尽可能多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平时应该多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对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加以了解,在课本知识教授完后可以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人物故事或者给学生普及一些科学知识,逐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应该注重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积极吸收新思想与新理念,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加强对课堂氛围的营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进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姜梅.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浅探[J].科学大众,2009(07).
关键词:合作学习;双基;独立思考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贯彻课改新理念,都在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语文课堂教学也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教师的教学由重知识传授转变为重能力培养,教师由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新课程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就像人们对待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许多教师在将课改理念贯彻到课堂教学时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他们刻意求新,为了课改而“课改”,完全抛弃了以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好的教学方法,一味追求课堂上的一些形式化的东西。这样的课堂教学表面上看上去热热闹闹,似乎把“课改”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实是使课堂教学变得浮躁,学生的基本功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完全违背了新课改的初衷。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失败的,是没有认真领会到新课程改革的精要,只是徒具其表而已。如何真正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呢?
一、在加强合作学习的前提下注重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会给学生提出来出一些问题,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学生且现得也很积极,几人一小组,热烈地讨论着,甚至激烈地辩论,老师也会参于其中讨论。有的时候学生们还会离开座位去别的小组参于讨论。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将合作教学演绎得栩栩如生。
这样的合作教学本来也无可厚非,但我同时也注意到。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频繁合作,甚至在有的公开课教学中,老师干脆就像做实验一般,直接将学生编成小组,为后面的合作做准备。一节课下来,所有的问题都是在合作中让学生完成的。好像一堂课没有“充分”的合作就称不上是一节课了。这其实是一个不了的现象。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让孩子们进行独立思考。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儿童心理的成熟与发育离不开他所依赖的环境,每时每刻他们都要思索,只有不断地思索,才能有所获得。不错,儿童的许多能力都要在他们的独立思考中进行养成。合作能力的培养固然很得要,但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就无关紧要了吗?在一些问题解决的安排上,教师不能一味追求合作,也应该适当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教学不能由“学生围着老师转”变成了“学生围着小组转”。这样会抹杀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而且在过多过滥的合作学习下,会造就一部分学生的惰性。小组讨论不讨论,完全滥竽充数,依赖组内其他同学。那样,情况就更加不妙了。
二、培养能力的过程重视“双基”教学
听说读写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所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形成扎实的语文基本功。教育家斯霞老师在总结她的教学经验时,就反复提到过小学语文中“读”和“写”的重要性。她认为汉字的书写、记忆绝大部分都是在基础教育中完成的。电脑的普及,让汉字的书写已经弱化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现在对有些中学生,乃至大学生而言,别说书法艺术,就是让他们去工整、流利地去写汉字,也变成一件很困难的事。这些情况的出现与他们“写字”基本功的不扎实有很大关系。由此可见,“写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语文课改教学中,不少语文老师过分推崇阅读教学。课堂上读的形式各种各样,感情激荡。语文课堂上,书声琅琅的确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很可惜,我们很少看到,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拿出时间让学生去写一写,再给予适当的指导。前不久,我听了好几位年轻老师的课,发现大部分课堂上,学生连一个字都没写过。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时,只是让学生开火车去认读生字。有些学生甚至连笔都没带。
不仅是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写字的机会。我们的许多语文老师也忘了语文课堂要“写字”这个“本”。在课堂上很少去板书,取而代之的是电脑屏幕的展示或在黑板上贴上现成的字词、图片。也许他们认为课堂板书太费时间,特别是在教学比赛上,会打乱教学步骤。实则谬之。老师的示范书写,可以很好地纠正学生书写中的一些不正确的方法和不良习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避免让电脑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
随着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信息技术走进了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整合,成了课改教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于是,几乎所有的课堂教学中,大家都以充分利用电脑资源为荣,在有的教学比赛上,是否利用多媒体还成了一项评分的依据。电脑、多媒体似乎也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角色。
不可否认,多媒体技术有着它特有的形象性、直观性,往往能从视觉、听觉上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生坐在电脑屏幕前,被眼前不断闪现的画面深深所吸引,教师只需轻点鼠标,生字展示、动漫表演便一一出现,极大地方便了教师,娱乐了学生。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创新和改进,其融入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使得教学工作更加丰富、多彩。同时,新课程标准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使得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尽量优化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优势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激发其学习兴趣。然而,当前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在其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下面围绕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弊端展开分析,对其优化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一、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优势
1.借助多媒体教学能够扩展学生的视野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优化对教育教学工作者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而且还要求小学生掌握更多的课程内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了一定帮助,使其能够借助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1]。例如,在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实践中,教育教学工作者借助多媒体设备制作教学课件,并且利用相关视频和动画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其不再拘泥于教材内容的学习,而是能够从新颖的教学内容中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
2.借助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工作中,教育教学工作者借助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为学生创设较为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借助新颖的视频、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与此同时,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课程内容,加强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2]。可以说,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活?拥目?展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为其学好小学语文课程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弊端
虽然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活动的开展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多媒体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为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不利。一般情况下,在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育教学工作者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工作[3]。然而,过于花哨的教学课件不仅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忽视课程内容本身,还会加重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教学负担。具体来说就是,教育教学工作者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教育教学工作者没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去反思教学活动中的不足。进而使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和效率受到一定消极影响,阻碍教育教学工作的优化和改善,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对此,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应当明确自身的主导地位,并做到善于应用但不依赖多媒体课件,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还应当适当的运用板书开展识字教学等工作。
三、优化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措施
1.凸显教育教学工作者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
在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工作中,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认清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进而充分凸显自身的课堂教学主导地位,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特点对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适度的调整和优化[4]。此外,在开展情境教学活动的基础上,教育教学工作者还应当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课程内容,以教材内容为先导,逐步丰富、充实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眼界得到充分扩展。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一课中,通过对黄山奇石的介绍讲述了黄山的自然之美,课文结尾留给学生大量的想象空间,还有许多奇石没有得到命名,教育教学工作者可以让学生们根据奇石的形状通过想象为其命名。在讲解课程内容时,可以在课件中插入美妙的音频和生动的视频、影像使学生得到视听享受,促使其开发想象力,领略祖国大好山河。
2.准确定位多媒体教学地位
在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明确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无法取代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同时,教育教学工作者还应当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减轻教学负担,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索学习上,而不是消耗大量的时间去编写多媒体教学课件[5]。所以,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准确定位多媒体教学地位,为优化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重要前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5-054-1
一、学习方式放任自流
随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语文。如:“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堂上,教师言罢,教室里立刻人声鼎沸,场面极为热闹,但学生喜欢的方式真的只有大声朗读么? “你学懂了什么。”教师话落,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场面热烈感人。“你想学哪一段,就先学哪一段。”如同在语文课堂中设置了学习超市,教师根据多数学生的选择进行教学。的确,它能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是物本向人本的提升,是认识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然而凡事都有个度,当新的课文还没有成为学生产生强烈阅读欲望的“诱因”,学生还没有对阅读文本产生欲罢不能的内驱力时,便让学生自定、自选学习内容,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建议策略: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应该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不能简单地认为,平等对话,教师就可以撒手不管,就可以从原来保姆式的角色转变到现在放牧式的角色。这绝不意味着教师只能袖手旁观。事实上,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着义不容辞的组织、调控的责任和义务,决不能为了所谓的“生本主义”而“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教师作为主导,不仅要在课堂上营造“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境,更需要教师具备“当机立断”的能力,该出手时要及时出手,适时矫正学生知识形成过程中的迷雾,让学生自主学习,要让学生有法可依,有一定的学习方向,才能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以有效。例如在教学《三打白骨精》的教学中,教师这样引导学习可让自主学习显得更有效: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篇课文,读后说说,有没有疑问、敬佩、憎恨、气愤、同情……
生:我非常憎恨唐僧,因为他不能看出妖怪,而冤枉孙悟空。
生:我同情孙悟空,他打妖怪,还被师傅责备。
生:我非常憎恨白骨精,她骗了唐僧,把孙悟空赶走了。
……
让学生带着疑问、敬佩、憎恨、气愤、同情等这些词语走进文本,可以指定学习的方向,教给学习的方法,这样避免了学生漫无目的地摸索,使之有效地进行学习。
二、合作学习主观随意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见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集中在一个小组中尝试合作解决。合作学习目前被教师视为培养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的最有效方式,风靡小语课堂。但是在我们的课堂上,组织合作学习时,对内容的设计、要求的提出、呈现的方式、活动的展开、合作的组织等有些主观随意,没有明确的目的,因此有些课堂一开始有人激烈讨论,一会儿声音就低矮了;还有讨论的根本不是老师提出的问题,因为分工不明确,大多是固定的几个人发表自己的看法,很多学困生几乎是一言不发的,这样的小组学习没能体现出集体的智慧。
建议策略:合作探究的关键是教师要组织课堂讨论,讨论的主题要明确,学生准备的时间要充分,注意气氛的和谐,绝不走过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巡视指导工作,不断点拨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同时教师要做好相应的铺垫工作,如教师应认真编设学习小组,按学习能力有机结合,指定组长负责该小组讨论学习的开展。集体交流时,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四人先后发言,也可以由组长作主要发言,其他成员补充。
例如,在教学《二泉映月》一文组织小组讨论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要求:1.默读课文,请你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并提出感兴趣的或不懂的问题。2.四人小组讨论时,由组长主持。组员依次读出所画句子并提出问题。3.组员筛选几个有学习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作好记录。4.讨论结束后,每组推荐一名代表汇报本组重点讨论的问题、讨论的结果。
这样引导既帮助学生建立了讨论的规则和秩序,又活跃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整个过程在问、想、议、悟的过程中进行,让学生能携手解决自主学习中所碰到的难点。
三、评价方式恪守中庸之道
现在教师视批评如越雷区、如履薄冰,似乎稍有批评就会扼杀一个“牛顿”,夭折了一个“爱迪生”,对学生的回答是“你真棒!”“你真会思考!见解独特”,“你读得不错!”这类比较笼统的评价语。棒在哪里,是否言之有理;见解怎么独特,是否是“空穴来风”;真会读书,是语音准确还是情感处理恰当。没有深度的分析,一味的表扬和迁就只会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温柔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