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丑小鸭教学反思范文

丑小鸭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丑小鸭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丑小鸭教学反思

第1篇:丑小鸭教学反思范文

师:通过刚才的赏析、体味,同学们知道这篇带有自传性的童话故事究竟告诉我们什么了吧?

生1: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虽然身处逆境,也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师:(满意地笑)

生2:老师,我觉得丑小鸭它本来就是天鹅,它不需要努力,不需要追求也会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这是先天决定的。(教室一片哗然,不少学生“就是就是”状,好像说出了他们一直想说的话)

师(微笑,提高嗓音):好,这位同学很有自己的主见啊,能独立思考,而且言之有理。那么,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究竟是由于自身还是先天注定的呢?认为自身努力的举手(师数人数,27名)认为先天决定的举手(数人数21名。总人数48)

师(看看表,略一沉吟):那好,我们来进行一场辩论赛吧。认为是后天努力的坐到左边来,为甲组;认为先天注定的到右边来,为乙组。老师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小组讨论后再来回答掌握一问题,讨论时最好能结合书本,可以参考其他书本,注意想想对方会说些什么,如何反驳,并作好记录。(学生迅速分成两半,热烈讨论,有些学生还站起来,情绪激动。老师笑不语,不时到两组询问情况)。

(实际讨论时间为10分钟左右)。

双方陈述观点:

甲组代表:我们组认为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他自身不懈努力的结果。丑小鸭离家是他第一次对受嘲弄和受排挤的反抗;后来他有了一个可以生存的“温暖”的屋子,有了一些朋友,但他没有享受这种“安逸”,他要到更广大的世界里去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存;当他努力熬过寒冬,就不顾一切地向天鹅飞去。正是由于他不满命运的安排,勇敢抗争,才最终变成白天鹅,得到了幸福和成功。

乙组代表:我们组一致认为丑小鸭不必努力就是一只天鹅,因为他本身就是一只天鹅蛋孵化而成的。不管他努力还是不努力,最终身体发育的结果都是一只白天鹅,就像课文第42段所说的“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

甲1(首先发难):请问乙组同学,假如他没有生存下去的意志来熬过寒冷的冬天,生命都没有了,他还能成长为天鹅吗?努力活下来不也是他自身努力的一部分吗?

乙1(腾地站起来未注意甲组的发问,顾自):请问甲方同学,你什么时候看见过鸭子经过自身努力变成了白天鹅?(甲组同学得意地笑)

甲2:这是童话啊。(搬出一本参考书)贺宜曾说过:“童话中的形象是从生活中来的,但是,并不是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甚至也不是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童话的形象是象征性的形象,并且具有极大的夸张性。”

甲3(急切地):我补充,我补充。这篇童话本来就是安徒生的自身写照。我在网上查过,老师也介绍过,安徒生一生境遇坎坷,他家境贫寒,没有受过正式的学校教育,想成为芭蕾舞演员,想当歌剧演员的理想都没实现。他又开始从事创作,但因出身贫贱而不断遭到别人的鄙视和嘲笑。但是他毫不气馁,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一名享誉世界的童话大师。“丑小鸭”的遭遇和安徒生有类似之处。他们境遇艰难,屡遭歧视,但都有坚强的意志,正视生活,向往美,追求美,使他最终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所以从作家创作的意图来说,丑小鸭这一变化也是后天努力的结果。(甲组掌声)

乙2:确实,老师也曾说过“艺术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但艺术也要符合生活的基本逻辑。鸭蛋孵出来的是鸭子,天鹅蛋孵出来的是天鹅。丑小鸭生在鸭群里,不管别人承认不承认,它事实上都是天鹅。

甲:(疑问状):要是佣人从来都没见过白天鹅蛋而不认识它呢?

乙(群体):不可能!(哈哈大笑)

乙4其实终有一天丑小鸭也会发现自己是一只白天鹅的。

甲5:不会。课文第34段水“丑小鸭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美丽的东西”,说明他根本不认识他们。如果没有自己对美的追求,他永远不能发现自身的美。(掌声)

甲6(声音响亮):“是金子就会发光”,但金子表面满是污秽时会发光吗?如何抖开那层污秽也是需要努力的。如果丑小鸭一直在鸭群中,在受欺凌的处境中长大,在脏兮兮的环境中即便变成天鹅也是一只灰天鹅;如果他不羡慕那群天鹅,不努力飞起来,最多也是一只大白鹅。

甲5(涨红着脸):纵然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不需努力的,但要长大就要活下去。对于丑小鸭来说,活下去也是努力的结果。就像安徒生一样,他不努力使自己的才华展露出来,他就成不了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

乙5(弹跳起来,手指着甲5):不对!天鹅蛋孵化发育成天鹅,就像安徒生本就是个人,不出意外,他长大了就是个大人一样。和他努力成为童话作家是有质的区别的。

师(一直微笑,点头,有时鼓掌。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大家都有理。大家想想,造成这么大的分歧最根本的原因在谁?

生(笑着齐答):安徒生!

师(笑):对。我们的这位大作家犯了个小疏忽:童话主题和承受主题的形象或者说载体间没有贴切到天衣无缝的地步,引起了一场大辩论。就像比喻句本体和喻体不相称一样。你看,名人也有错的时候。在主题相似的《灰姑娘》中,安徒生老爷爷也一不小心犯了个错,大家能把他找出来吗?

生3(马上举手):在午夜12点,灰姑娘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原状,水晶鞋却没有变回去。

师(惊讶地):你怎么能这么快发现问题所在?

生3:我小时候看《灰姑娘》时就问过这个问题,只是爸爸没给我解答。

师:了不起。解答问题是本事,发现问题更是本事。大家看,这么厉害的大作家也有漏洞,所以我们要敢于质疑权威,敢于发问。这堂课你们打乱了教学计划,但老师很高兴,因为只有大胆发问,敢于质疑,才是真正的学习。另外,给大家指出一点:在辩论中要注意倾听,这既是礼貌,更是抓住对方漏洞进行反驳的必要手段。下课!

几点反思:

1.关于教师作用的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在这堂课中,教师根据教学实际,临时调整教学进度,鼓励学生破除由书本中心而造成的思维定势;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和争辩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讨论时一直微笑地期待,创设一种轻松、愉快、自由的氛围,并留心他们的讨论情况,当许多学生神情兴奋,跃跃欲试,中等以上的学生“思有所得”时,让他们开始辩论;在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后抓住辩论契机,适时小结,并指出辩论时注意点,提升学生辩论水平。

2.关于学生地位的反思:

第2篇:丑小鸭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阅读教学;批注式;丑小鸭

前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①在现代“以人为本”思想和构建主义、对话教学理论的基础上,主张对学生和教师重新定位,即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这就是要求教师应当成为在阅读中与学生平等的对话双方之一,与此同时也要承担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的责任。

一、阅读教学与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内涵

阅读是一个人依靠脑中的原有知识,主动获得资讯,从文章中构建意义的过程。黄汉清、黄麟生在《中学语文教育学》中是这样给阅读教学定义的:阅读教学就是指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视觉认识书写的文字符号,从中获得阅读技能和思想的程序。其实质就是对书面信息进行理解的复杂过程。我们知道,在课堂中只有那种“师生相互作用”的课堂才是有生机有活力的课堂,教师“导”的到位,学生“动”的“有理、有力、有节”,这样师生才能配合默契,彼此间的语言交流就能时时碰撞出火花。否则,如果只注重了教师的“教”或只注重学生的“学”,即使单方面的力量再大,也会因为少了另一方的回应而使整个课堂如同一潭死水。

“批注”源自中华文化中的“评点”文化,它影响了明清两代以至民国以后的几百年间的读者。批注式阅读教学使学生成为主体,关注主体的期待视野、审美体验和创新感悟生成,给学生提供动脑、动口、动手的全方位的阅读空间,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批注式阅读教学案例

教学实例:丑小鸭/安徒生

教学设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因此,应该打破过去脱离阅读实践、片面追求学科知识系统传授的思路,努力创造条件、促成学生把与阅读有关的语文知识转化为真正有用的实际阅读能力。批注式阅读正是这样的一种有效性、简便性的实践,也是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知道并掌握的一种阅读方法。《丑小鸭》一文的作者安徒生以极富感彩的语言把丑小鸭的经历描写得令人关注,且耐读、值得挖掘之处有很多,正好可以用批注法引导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

1. 掌握批注法阅读的基本方法。

2. 通过语言描写赏析丑小鸭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批注式阅读方法的运用与交流。

难点:丑小鸭在逆境中不断与命运抗争的经历。这是理解丑小鸭个性及所传达的积极意义的关键。

课前准备:学生初读课文;教师准备批注法阅读的例子两个及批注的类型举例。

教学过程:

1. 用丹麦的标志性建筑美人鱼导入:在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入口处的地方,有一座铜像浮在水面,它是丹麦的标志性建筑,它是什么,你们知道吗?它既不是丹麦的开国皇帝,也不是英雄人物,它是一位普通的女子……通过这个活动使得学生认识到安徒生在丹麦的崇高地位。一个国家的标志性建筑是安徒生童话中的主人公,可见丹麦人民对安徒生的崇高敬意。

2. 重温经典,以中学生的角度重读丑小鸭。介绍一种比具体任务型阅读更高级别的注重个人理解和发挥创造的阅读方式――批注式阅读。了解批注式阅读的特点、批注的形式、角度等。教师先示范文中前四个自然段的批注阅读法。(约6分钟)

3. 学生就全文自读,完成批注。(此为这节课的主体,约35分钟)

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自主批注。(2)小组(三到六人)交流,参照,相互启发。(3)全班性批注交流(教师参与)。(4)自主反思整理、补充。

其中,在第三阶段,即全班交流批注时,完成文本的深度解读,达成“教学目标2”:赏析文中丑小鸭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教师对于文本的解读、导读与点拨主要在这个阶段以参与学生交流的方式实现。

对这个教学实例的分析,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思路以“文本信息的获取”即文本内涵价值的实现为主,以单纯地获取知识为最终目的,以教带学。批注式阅读教学则以学带教,让“文本信息”带着“方法与习惯”来发掘其价值与内涵。在这里,我们看到阅读方法与文本价值并重,而不是长年累月地以“文本”本身为主攻方向。以批注阅读法来体会、感悟丑小鸭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最后通过展示、交流、讨论与质疑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学习系统。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同于传统教学,传统课堂一般通过朗读感悟作品主题,其设计均是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丑小鸭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之类为教学目标,虽然有所指向“体会”与“鉴赏”。但是忽略了“阅读方法”的有效性运用,结果是学生的鉴赏、评价与质疑往往都不是自主行为,不是学生主体的“探索与发现”,而是教师的启发和点拨。实际上是在教师的指令下完成的。批注式阅读教学,则是把“掌握批注式阅读的基本方法”作为第一任务,教师不再是运用点拨设计、预设性启发来进行教学。

(三)在实际课堂上最大的不同是,教学过程中带着极其强的随机性,教师的预设职能退化到极小,在整节课的把握上,教师只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方向,而不是抓住一个关键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把学生纳入一个“完美”的既定教学设计中去。长此以往,学生只会做思考题而不会自主读书,批注式阅读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读书为了会读,并且无损于文本内涵的阐发。

为了证明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发现是有意义的,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对文本的解读是起到了一定的价值作用的,下面试列举课堂上学生所作的部分批注,以及在展示交流中教师因势利导以达成第二个教学目标的过程。

(1) 灌木林里的小鸟们惊恐地向空中飞去。“这是因为我非常丑陋的缘故!”小雅想。(学生批注:小鸭觉得自己非常丑陋,深深的自卑感)

(2) “你是什么人呀?”他们问。小雅一下掉向这边,一下掉向那边,尽可能对大家恭恭敬敬地行礼。(学生批注:恭敬的行礼,为了在讨好他们,继续在这个地方待下去)

(3) 可怜的小东西!他绝没有想到要结婚;他只希望人家准许他躺在芦苇里面,喝点沼泽里的水就够了。(学生批注:丑小鸭想的是多么简单的要求啊!)

……

从这些批注中可以看出,我们应该相信学生有主动发现和探究的能力,教师如果具备了审时度势的课堂观察和调控能力,只要安排好“交流展示”这些活动环节,乘机点拨、发掘就能圆满地完成文本内涵的解读。批注式阅读教学带来的意义是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允许他们多元合理个性化的解读,并因之利导鼓励发现与探究,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批判精神。

三、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意义

初中阶段是一个学生求知欲和阅读欲都特别强烈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已经积累了数量可观的词汇,语言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也在逐渐增强,这些都为批注式阅读教学提供了先决条件。而反过来可以说,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又能促进这些能力的进一步发展。第一,批注式阅读教学把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的感知提到了重要的地位,摆脱了学生被动理解和记忆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的局面,学生有了较大的思维自由,强调了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赏析文本,探究文本的价值之所在。二是,批注式阅读教学在注重了深入阅读的同时又注重了动笔批注,把读跟写相结合,把学习和思考相联系。学生阅读时兴之所至,可以圈点勾画、增删涂抹、旁征博引、评头论足、由此及彼、借题发挥……批注就相当于一次小练笔,这样,读写勾连,日积月累,读必定会因写而深化,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也在长期坚持中促进了自身的终身学习。学生需要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与自己对话……这种多边对话一方面使学生深入理解了文本,学到了知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全健康的人格、提高综合素养、建立更加深度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38

[2]黄汉清、黄麟生.《中学语文教育学》[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91

[3]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七年级下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注解

第3篇:丑小鸭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山寨教学”;解决策略;教学突围

时下,“山寨”这个网络词汇大家已十分知晓。对“山寨”这个词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盗版、克隆、仿制等,由此衍生的词汇有山寨手机、山寨明星、山寨鸟巢等等。如果把“山寨”这个词移植到教学中又会是如何一种景象呢?笔者暂且将这个景象称为“山寨教学”。

有些学校在校本研修中有“名师模仿秀”环节,这个环节允许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挑选不同层次的模仿级别:一级模仿(全盘模仿)、二级模仿(大同小异)、三级模仿(小同大异)。通过模仿后剖析,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和教学细节。“名师模仿秀”是运用“名师”这一资源,理性地提高自我,建构自己的教学思想。从这个层面上讲,模仿名师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现在我们的课堂中并非都是理性地模仿名师的课堂教学。许多教师已把名师的教学设计作为一种范本,一遇上公开课、观摩课,马上就会查找名师(现成的)的教学设计,而后便运用这个设计或者稍加改动就想当然地搬入课堂。这种简单的作法便成为“山寨教学”,而这种“山寨教学”的习惯一旦养成,那么教师也便成为了空壳,其结果是既害了自己,也苦了学生,还损了被模仿的那位名师。

那么,如何避免“山寨教学”的倾向,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倡导过程,注重文本细读

名师们的课堂教学虽然各具风格,但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设计教学过程前,对文本细读的功夫做得很足,许多名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其实都源自他对文本的细读。而时下,文本细读这一形式,已做为教师个人修炼的一种形式,走进了教师研修的行列中,这是让我们感到欣喜的。

1.对文本进行细读,让教师走到文字的背后。课文中的一字一词、一句一段,都有着一定的内涵,教师要引领学生透过字面去探寻字后的“秘密”、字后的“故事”,揣摩作者的用意。

如于永正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一课,针对“为设果,果有杨梅”一句话,引导学生从“设”、从“果有”这些细枝末节中,体悟到不是只有一种水果,还摆上了其它水果;从为客人准备的多种水果,体会到杨氏之子的热情好客。

文本细读,就要静心细读,在想象、体验之中品味语言文字的味道,最终达到“悟”,悟到语言文字的内在含义和作者的用意。

2.对文本进行细读,让教师入情入境。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要“潜心会本文”、“入境始与亲”,入情入境的阅读就是通过感受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画面、情境,仿佛画面中的情境浮现在“眼前”,产生如临其境的阅读“心理图像”。它是读者与作者心灵对话的桥梁。

3.对文本进行细读,让教师感悟语言表达。语言表达,即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例如,窦桂梅老师执教《丑小鸭》(原译文)一课时,引导学生研读写丑小鸭出壳后的样子这一部分,原作中只有“他是又大又丑”六个字,没有如课文中那样对“又大又丑”进行具体描写(过了几天,这个蛋才慢慢裂开,钻出一只又大又丑的鸭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窦老师让学生将这六个字与课文进行对比阅读,揣摩作者为什么不进行具体描写。学生在对比之中,体味到了作者对丑小鸭的爱怜之情,领悟到了作者“惜字如金”的真正用意。

应该说,对文本进行细读,是我们一线教师着力要加强的一种技能。只有沉下心来对文本细细品,慢慢悟,才能使自己的教学 “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感受内涵,重视教学思想

当然,我们不否认名师的课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研究的地方。在这样的学习和研究中,可以使我们从中找到教学的方向,但更重要的是感受名师的教学内涵,重视名师为什么要这样教,这样教有什么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感悟到名师内在的教学思想。对名师的课堂,我们也必须抱着“文本细读”的态度进行“细读”。如一位新教师模仿特级教师薛法根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思路:从读课题到学习字词,再到指导朗读课文,最后学习课外材料《沙漠之舟》等环节与薛老师的教学设计一一对应。但上完课后,听课教师觉得不对劲,便回家查看了薛老师的教学实录,才发现了这位教师模仿中的一些误区。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这位老师也试着采用了薛老师课堂上提供的资料《沙漠之舟》,她请学生阅读了此文,然后让学生画出表现骆驼各个部分作用的句子,请学生读读骆驼还有哪些值得自豪的地方。最后,请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地方。

不妨再看薛老师是怎么做的?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我感到自豪的是( )”的句式选择课文中的内容自由地说说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

生:我感到自豪的是我们骆驼耐饥耐渴、性情温顺。

生:我感到自豪的是骆驼的寿命可达35~40岁。

生:我感到自豪的是骆驼有惊人的耐力,在气温50℃ ,失水达体重的30%时,还能20天不饮水;它还能负重200公斤以每天75公里的速度连行4天。

师:骆驼有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有值得自豪的地方。现在请你写几句话,用上“我感到自豪的是( )”的句式。

生:我感到自豪的是我的绘画很出色,曾经在好几次比赛中得过一等奖。

生:我感到自豪的是我有一个温馨的家庭,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

第4篇:丑小鸭教学反思范文

一、宽容触动心灵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新的教学理念也明确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学会质疑,让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即使学生的见解有错误,也应该用赏识的心态理解宽容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有一天,我在教学《一株紫丁香》一课,我强调“脚尖儿”它是儿化音,读时要注意把点后面的“n”去掉加上“r”,请听老师读,脚尖儿一词刚从我口里飞出去,小明同学就大声喊起来:“老师你读错了!我来读吧!”顿时,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大家都向我投来惊讶的目光。我微笑着,耐心讲清了儿化音的特殊读法,此时小明同学装着无所谓的神情,也许是等着老师的“暴风雨”和同学们的无情讥笑吧。我温和地说:“今天小明做得对,敢于质疑,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小明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老师对不起!”从那以后,小明上课认真听讲,敢于质疑问难,尤其是儿化音读得特别准确。

这件事让我深深懂得:宽容也是一种爱。宽容蕴藏着一种殷切的期望和潜在的教育动力。宽容孩子的过失并不是迁就犯错误的孩子,而是采用和风细雨的方法帮助其反思改正。此时它让我想起一首小诗:

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

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

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神采;

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

因此,教师只有真诚地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真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只有创设宽容的课堂教育教学氛围,才有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从而真正体现新课标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尊重启迪心灵

尊重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最好的赏识。每一个学生都是具体环境中的人,是独立的个体,学生的人格理应得到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即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善于发现学生“微不足道”的优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还要以真诚、恰当、温馨的语言赞美学生的进步,从而点燃学生希望的火把。也就是要用赏识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激发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班里有个孩子叫小源,聪明活泼好动,喜欢看课外书,上课经常走神,只要窗外有一点动静,他就会情不自禁地站起来往窗外看,有时还会搞一些“小动作”,对学习不够勤奋,学习成绩波动性较大。有一次语文课上,我在上面讲《丑小鸭》,发现他却在抽屉里偷偷地看《童话故事》,我并没有做声,而是悄悄地走到他的身旁,用眼神暗示他下课后再看。他见我没有当场批评,冲着我微微笑着点点头,马上把课外的《童话故事》书轻轻地放进书包。认真地听课,当我问:丑小鸭原来很丑,现在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白天鹅,同学们,你们猜一猜丑小鸭这时会有怎样的心情?有的说:“丑小鸭兴奋极了,心想,从此再不孤单、苦恼、受欺负了”;有的说:“丑小鸭高兴极了,心想成了一只漂亮的天鹅,一定有许多的好朋友,再也不要离家出走”;有的说:“丑小鸭现在神气极了,心想谁都不敢欺负他……”在大家的回答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学生的潜意识里隐藏着:外表长得漂亮的孩子就有朋友,而丑的孩子就不可能有朋友的想法。教师怎样才能让孩子明白文本的人文内涵呢?我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结合生活的事例,各抒己见,纷纷说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正在这时,小源站起来大声说:“清洁工人的外表虽然不漂亮,但他们是最可爱、最漂亮的人。因为他们有‘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无私奉献精神。而那些靠依赖父母金钱和地位,不学本领的人,只是外表好看,是对社会无用的人……”他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我又问:“同学们学完这一课,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课文中的人物说,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这一开放性问题,再一次拨动了孩子们心灵的琴弦。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同学们的想象非常丰富。这么美的童话故事,知道作者是谁吗?“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他从小没受过正规的教育,14岁时,他来到了哥本哈根一家皇家剧院,一边做杂役,一边学唱歌,后来得到别人的资助上了大学。安徒生有着丑小鸭一样的经历,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世界上文明的童话大师。他一生发表了160多篇童话。”我高兴地说:“小源你懂得真多,真有潜力!”其他同学都投去羡慕的眼光。下课后小源主动到办公室找我承认了错误。我鼓励他课外要多看有益的少儿读物,拓展知识,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有时间可以练习编写童话故事送老师修改。并悄悄告诉他,我们班上已经有同学会自己编写童话故事,老师欣赏过他们的作品,写得挺好的就是陈思旸、何语菲和张中奕等同学。正准备让他们在上班队课时展示呢!相信他也能加入他们的行列。现在的小源,不但看课外书兴趣更浓了,而且非常刻苦学习,成绩优异,期末被评为学校的三好学生。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是非常必要的。师生之间的情感有了这样微妙的碰撞,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也许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件事,却会缩短心灵的距离,因而产生了这种“爱”的效果,这就是转变,这个转变就是尊重的结果,它犹如一条清澈的小溪,静静地在孩子心里缓缓流淌着,它将唤起学生内心的自信和无穷的潜力。

三、信任感动心灵

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信任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信任孩子,就是给孩子力量。法国作家拉封丹写了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意盎然,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则寓言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南风”法则,尊重、信任和关心学生,使学生真正感觉到教师给予的温暖,从而去掉包袱,激发学习的热情。的确,渴望理解,渴望信任是人们的一种正常需要。

上课预备铃响了,我向教室走去。心想,应该利用这星期的班队课,好好表扬小陈在校运会上出色的表现。可我刚走到教室门口,廖炫辉大声对我说:“老师,小陈在走廊上乱跑,差点撞到同学,被值日老师抓到,这周我们班的流动红旗肯定没有了!”“老师,他还不佩戴红领巾!……”小陈,一个让我头痛的学生,三番五次地犯错,屡教不改。一向学习马虎、懒散、纪律性差的她,今天又发生这样的事。在一片责备声中,我强压住心中怒火,目光下意识地扫向了小陈。只见她的脸涨得通红,低着头,嘴里不停地嘀咕着。此时,我的理智提醒了我: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我灵机一动:今天的课何不从此开始呢?于是,我微笑着说:“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刚才的事情现在就不说了,今天的语文课上口语交际,就找找同学的优点吧!你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先说说小陈行吗?”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慢慢举起了小手。小张第一个站起来说:“小陈热爱劳动,每次都主动擦玻璃。”小曹说:“有一次上体育课,我忘了带绳子,他就主动借我,还教我跳绳呢!我觉得他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这次校运会她为我们班争得了荣誉”……这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小陈露出了灿烂的微笑。看到眼前的一幕,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聆听着孩子们那句句稚嫩的言语,一份浓浓的爱意在心中流淌。我兴奋地说:“我们班上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长处,今后我们要学会赏识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缺点,相信自己我能行!下面请同学们把刚才说的写下来吧!”

第5篇:丑小鸭教学反思范文

一、问:我心中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

这是笔者在作文升格训练研究中向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必须给学生确立这样的一个写好作文的意识,树立一个好作文的标准。否则学生的作文就有可能是“任务式”的完成,写足字数会成为学生作文的唯一要求。而事实上,根据调查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其实都是想写好作文的,只是他们对好作文的标准缺乏理解,因而就冲淡了他们写好作文的愿望。

因此,在本研究中,笔者强调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作文水平,给自己设置一个好作文的标准,而笔者作为语文教师,则会根据自己的观察与研究,去判断学生给自己设置的标准是否科学合理。这里必须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好作文”的标准是相对的,是动态的,根本上是切合学生实际,能够对学生的作文动机起到激发作用的标准。比如说笔者在研究中,一开始有学生提出了类似于这样的标准:我心中好作文的标准就是能拿高分。显然,这样的标准太抽象,没有个性化的内容。而这一学生的心理也暴露了学生普遍的心理,于是笔者不厌其烦,引导学生分析自我设定的“好作文”标准对于提升作文水平的意义……后来,又有学生写下好作文的标准:语句通顺流畅,没有错别字;能多用名人名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对于这一标准笔者作了修改:去掉第一个要求,因为他已经不存在这个问题;保留了第二个要求,因为他平常的作文有些干巴巴的,缺少有思想的文字。

二、问:要写成好作文还有哪些差距

这一问是作文升格训练中内省策略的第二个重要步骤,是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作文实际,并发现与自己心目中好作文差距的一个内省步骤。研究发现,当学生具有了这一问题意识之后,往往就能够客观地判断自己作文的实际情形,更能够从评判者的角度看自己的作文,这就避免了因“身在此山”而“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情形。当然,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或全班讲授的方法,来实现这一内省策略。

比如说,有一次命题作文《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有一位学生的作文中有这样的一段:多少次我曾经梦想上台领奖,可每次学校的总结表彰大会中,我注定是一个默默地坐在角落里的丑小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愿望慢慢地淡化了,我似乎已经习惯了永远做一只丑小鸭。可有一次随父亲出去办事,看到父亲所遭遇的冷眼和无悔的付出,我忽然发现父亲身上有我想学的东西,因此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那就是我要重拾理想,登上心中的领奖台。

这样的一段内容应当是这个孩子真情实感的流露,但在内省的活动中,我注意观察他的内省过程,结果发现他有些无处着手。于是我提醒他:你想写出什么意思?你觉得你的意思完全体现出来了吗?如果你是一个读者,你觉得那时的你能读出作为作者的你所想说出的话吗?这一提醒,使得以前作文升格训练中强调的内省策略得到了强化,于是进入了一个反思的过程。这位学生较为聪明,因此这一过程进行得并不困难。但笔者还进行了一次提醒:经过刚才的努力,已经再次认识到了内省策略的作用。再回头看你的作文,还停留在写实的阶段,还缺少一种升华。你觉得这篇作文怎样才能更好呢?他思考了以后回答说:可以由一件事过渡到一类事情,以总结出一个更普遍的道理。我点头赞许,他于是就进入了第二个内省的阶段。最后,他在作文中写了这样一句话:将想说的话说出来,其实也是给自己一种磨砺,一种信念,一种动力!而“行胜于言”,则更应当是说出心里话时的另一种提醒。人,正应当在这种说与行中砥砺前行!

三、问:何以能缩短与好作文的差距

寻找写好作文,寻找缩短与好作文差距的内省策略,相当于心理学中所说的关于学习的“元认知”,这种认知策略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也是比较缺乏的。事实上,传统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的作文技巧的教学并不少,而笔者在作文升格训练中提出的这一策略,则是试图将学生的努力进一步清晰化,以使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比如在第一点论述中提到的那位同学,当他确认了“多用名人名言表达内心思想”的信念之后,他也就有了推动着他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的动力,而在这一动力作用下,他以后的作文就多了许多思想的光彩。而且非常可喜的是,他对名人名言的引用总是恰到好处,这说明他不只是生搬硬套,而是真正理解了那些语言以及所使用的语境。

第6篇:丑小鸭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课改 学生 学业评价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培养方式与目标的不断转变与调整,面对新教材全面实施的新形势,需要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学业评价。教育活动中的价值取向反映了人们对教育活动的本质和对人的价值的认识,学生学业评价的价值取向是主体在学生学业评价活动中所持价值观的体现,它支配或决定着评价模式和评价方法的选择。随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进,学生学业评价的取向逐步从知识、能力本位向“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学生本位转变,从只追求教育的外在工具价值向关注教育的内在价值转变。这种转变是学生学业评价取向在教育本质上的伦理回归。本文基于初中语文教学课改前后的对比,分析了“以生为本”学业评价的意义。

一、传统初中语文学生学业评价的反思

学业评价即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学业成绩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所获得的成果,而学业成绩的评定就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也就是测定或诊断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及其达到目标的程度。传统初中语文学生评价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取向,首先是知识的取向,另外就是能力方面的取向。这类评价的取向我们直观地统称为社会本位的取向。长期以来,我国学生学业评价的价值取向侧重于强调教育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工具价值,较为忽视教育对人的发展价值,学生学业评价目标建立在社会的目标和尺度之上,社会本位的色彩浓厚。如初中语文的评价,通常是强调学生的知识掌握度与能力方面的展现。有人说,“当代中国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着偏差,在政府的教育决策中历来只强调教育的社会工具价值,忽视教育在培养个性,使个人的潜能得到尽可能发展方面的价值;总是要求教育产生即时的、显性的功效,忽视或者轻视教育的长期效益”。人只是手段的评价取向,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造成了教育内在价值的伦理失落。

二、新课改后“以生为本”学生学业评价的回归

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1.学业评价的理念。“以生为本”的学业评价要求评价的理念发生重要转变。一是从实证主义的评价转向人文主义的评价。人文主义的评价要求摆脱仅仅依靠实证主义的量化评价方法来衡量学生,不断探索建立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过程和结果为根本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二是从目标取向的评价转向主体取向的评价。主体取向的评价倡导对评价情景的理解而不是控制,它以人的自由解放为根本目的,认为主体性评价不是靠外部力量的督促和控制,而是每一个主体对自身行为的“反省意识和能力”。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但对他人又负有责任和义务,主体是“自主”与“责任”的统一,评价是主体之间民主与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三是从工具论评价转向以人为本的评价。如,学习“丑小鸭”相关知识时,笔者认为丑小鸭具有非常高的长远教育意义,受益终身。在学业评价的过程中,坚持“以生为本”,要努力让学生知道丑小鸭带给我们的人生道理,培养学生敢于主宰自己命运的精神,敢于摸索学习的意义。

2.学生学业评价的功能。终结性测验的形式具有诊断、发展、甄别与选拔等多种功能,但我们以前都过多地注重了它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了诊断与发展的功能,从而带来了诸多弊端。如很多学生由于在考试中被淘汰而丧失对学习的信心;教师、学校领导等一心只抓升学率而对学生进行的“见物不见人”的教授和管理,以致造成学生的畸形发展等。

第7篇:丑小鸭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程评价 课堂教学

传统的评价由于目标单一、方式的单调、流于形式,已成为束缚时代教育发展必须与时俱进的瓶颈。布鲁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生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生得到更加轻松、更加迅速。”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实现课堂质态的良性循环,使课堂因有效评价而高效精彩?这是人类进21世纪对基础教育的呼唤。

一、激励性评价,满足成长需要

在教学中运用评价应以事实为依据,善用语言,激发学生长久的、内在的积极性,善于发现值得鼓励的地方,避免廉价的表扬,不能毫无根据地妄加评价。教师要遵循严谨审慎、实事求是的态度,针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评价,做到既不伤其自尊,又能指出不足,让学生能扬长避短、发展特长、张扬个性。因此教师更多的是把评价活动当作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功给予充分的欣赏和激励。

富有鼓励性、启发性的课堂激励,无疑会给学生的学习注入兴奋剂。“你读得真流利!”“相信你能行!”等激励用语,会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让语文学习成为一件充满快乐、富有成就的趣味性活动。明智的教师往往还善于给课堂逐渐“升温”。课堂教学开始时给学习困难的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并送上一句“你第一遍就能体会这么多,很不错!”,能够有效地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等到课堂教学臻于,教师的激励用语也达到“高温”,比如,来一句“你真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理解得棒极了”“你的意见很有创意!”“夸夸你自己”……给学生带来很强的成就感、满足感。

二、迟延性评价,拓宽思维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做到这一点,采取延时性评价策略很有必要。因为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顿悟”和“灵感”。倘若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问题的回答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势必扼杀了其他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

“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应宽容对待,延时评价──“你体会得不错,但如果说得更完整些会更好。”“你思考很深入,让我们再来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好吗?”“同学们听了刚才的发言,有什么看法,请评一评。”……像这类语重心长的话语,既有效地保护学生的自尊,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又能让更多的同学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想像,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以获得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所谓“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真正达到《纲要》所要求的评价境界:带动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三、包容性评价,尊重独特见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学生与众不同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情感体现,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结果。在这多元化的理解中,既会有正确的认识,又不免存在着偏离主题的答案,超越“常规”的想像,违背“逻辑”的“悖论”,正确的做法是“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如学习《丑小鸭》时,教师引导学生体验角色:“如果你就是丑小鸭,经历这么多苦难,终于变成白天鹅,你最想做些?”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实话实说,展示不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A、“我要去帮助那些被人看不起的动物,和他们一起玩。”B、“我绝对不会去嘲笑、欺负那些长得丑的动物。”C、“我要去炫耀一下我多美丽!”D、“我要飞回去,打那些欺负过我的人报仇!让我们知道我的厉害!”……面对这些个性但又稚嫩的想法,老师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作出包容性评价:“你们都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很好。但你觉得这只白天鹅会选择你们的哪些做法?为什么?”让学生再深入读书、体会什么是真正的美,最终形成了正确的认识。科学的评价对学生具有激励表扬、解惑释疑、点拨导向等功能,使课堂更具有生命的活力。

四、形成性评价,促进学习行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要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不时地进行“阅读反思和批判”,不断把握自我的理解程度,判断与阅读目标的差距,反思自己及他人见解的合理性、完善性和正确性,并采取各种帮助思考和增进理解的策略。这种阅读理解的动态性特点,决定了学习评价要以形成性评价和动态性评价为主,即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行为和成长发展的过程,把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并给予多次评价机会,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深入和语文能力的形成。

第8篇:丑小鸭教学反思范文

一、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意义非凡

语文作为中国教育最基本、最基础的学科,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程改革体现了时代的进步,他把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贯穿与语文课程,倡导扭转旧的教学观念、鼓励积极探究新的教学方式,注重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彰显个性、独立自主、可持续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富有不断进取、不断探究的精神。新课程改革从根本上改变填鸭式教学,使之转变成以学生自我发展为中心,把教师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的“多言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让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想不断交流碰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塑造学生的个性。

二、教与学的方式悄然改变

教学方式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课改要求教师创设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实践中填鸭式的授课少了,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越来越被重视。教学中我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味地分析、讲解,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将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注重了学生的自读自悟。

近几年来,我一直从事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保持的时间短,如何能够让学生积极有兴趣的学习尤为重要。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先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这时孩子们的想象力就会充分的发挥,很多奇思妙想会在孩子们的头脑中闪现。记得有一个学生在识记“蚕”字时是这样说的:天上有条虫。虽然这样说与实际情况不符,但只要能把字记住这又何尝不可呢? 学生在交流记字方法的过程中就能总结出诸如换偏旁、减加偏旁、形近字记忆等方法,这样学生认字的能力自然形成。课堂上我也经常组织同学们展开讨论,同学们有时会为了一个小知识点争得“面红耳赤”,为了在下一次“战斗”中“击败对手”,学生们到处寻找“弹药”,学习语文的热情常常让我感到吃惊。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张显,自主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基调,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生掌握的明白、扎实,让学生的学习变得多姿多彩,使课堂焕发出活力。

三、教学内容的宽度和广度得到无限的延伸

现在我写教案的时间少了,因为教案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提纲,确立本节课时的目标就够了,可我备课的时间和付出的精力在大幅的增加。备课时我会把每堂课学生有可能会提出的一些问题作好充分的预设,然后我再查阅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充分利用好教育机智。

现在我的课堂就是一个开放性的课堂,例如教学课文《丑小鸭》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问学生:“你们都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学生读完之后会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有的学生会提出疑问:为什么丑小鸭能变成白天鹅呢?这时我就会用事先准备好的资料给学生作出解释。还有的同学说:丑小学真不应该离家出走,这样太危险了。这时我就会把学生引到生活中,反问孩子们,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你会怎么办?教学在课本的基础上又有了延伸,这也是体现了大教育的思想,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学生通过感受、领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质疑、反思,在过程中逐渐提高、不断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中间,学生经历了由不知到知的探索、思考过程,不仅获取了相应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掌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探究的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及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固有的教学评价体系被“颠覆”

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上,相对于书面的考核,我更注重口语。尽可能的鼓励学生们通过争论、演说表达自己的想法,锻炼语文的实际运用能力。考100分的同学未必是真正的好学生,考不到100分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可能更好。就像前文中提到的“战斗”,有一名学生经常把同学“打得丢盔卸甲”,印象中他没考过100分,我让他做了语文课代表,所有的同学都可以向他“挑战”,“胜利者”将是新的语文课代表。

评价的多元化是新课程改革重要核心。评价主体悄然发生了变化,教学中的评价不再是教师的专利,评价权下放,提倡学生自己给自己评价,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有机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认识自我,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主体价值。评价方式体现多样化,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质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为主体,语文教育的多功能性和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决定了小学语文教育应该在保护和‘启发’小学生的潜能方面发挥作用,这不可能用具体的数据来衡量,但是可以把它表述出来,真实地反映每个学生的发展状况,从而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

第9篇:丑小鸭教学反思范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钉、旋、兵”等12个生字,会写“否、旋、况”等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3.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抒情、议论的语句解读文章主旨。

4.学习从情感、含义、修辞等方面赏析文章的语言。

5.使学生认识到玩具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获得独到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抒情、议论的语句解读文章主旨。

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从情感、含义、修辞等方面赏析文章的语言。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传统游戏、玩具的图片、文字资料。

2.制作“生字、课文重点语句、相关图片”等课件。

学生准备:1.搜集有关游戏、玩具的图片、文字资料。

2.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视频,分享资料

1.教师播放课件(传统游戏、玩具)。

2.童年的游戏有很多,伴随我们度过了难忘、幸福的童年时光。

你知道哪些游戏、玩具?(学生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自由介绍。)

3.玩具是我们喜欢的东西,许多人成年以后对玩具仍情有独钟,久久不能忘怀,那么玩具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玩具,而是演化为一段难忘的经历,一段萦绕于心的感悟。今天高洪波老师的《陀螺》就是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让我们来学习吧!

设计意图:欣赏课件进入新课,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认真听,在听清字音的同时,听懂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生自读课文,按照自学提示进行自主学习。(出示课件“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圈画课文中生字词语,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

(3)读通课文。(读不通的、难读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3.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内互相检查识字情况,交流识字方法,自主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4.全班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1)出示由会认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铁钉、旋转、士兵、恨不得、帅气、彻底、溃败、荣誉、丑小鸭、自豪。

①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如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做动作、查找工具书等。

②说说你理解了哪些词语。

A.查字典理解“溃败”“荣誉”。

B.造句理解“自豪”。

③再次整体朗读词语。

(2)出示田字格内的会写字。

①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②交流怎样记住这些字。

A.形近字对比识记:恨—很、帅—师、豪—毫、兵—乒—乓、尤—龙。

B.拆分识记:不+口=否;冫+兄=况;贝+攵=败;亻+乃=仍。

C.形声字:预、溃。

D.动作识记:旋。

E.特殊记忆:品、丑。

③说说书写的注意点,并练习书写。

(3)朗读课文。

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设计意图:“自学提示”帮助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能力,引导学生从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对生字进行识记,发现识记规律,提高识字效率。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逐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以“陀螺”为线索展开交流,然后归纳内容。

2.学习反馈:(出示课件)

介绍了“冰尜儿”的制作与玩法;“我”削陀螺的经历;“我”过生日,叔叔送了“我”一个陀螺;胜利的陀螺让“我”自豪;“我”获得了欢乐,也得到了感悟。

设计意图: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对学生的阅读要求。以“课文写了哪些内容”为线索,引导学生整体阅读课文,提高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铺垫下文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本课的生字新词,也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陀螺带给“我”怎样的乐趣与感悟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梳理本课学习内容,引发学生对下节课学习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认识了生字,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中的这些词语。(指名读、齐读)

否则 旋转 况且 金兵 仍然 尤其 恨不得 帅气 预料 溃败 品尝 丑小鸭 自豪

2.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品读课文,去感受陀螺独特的魅力。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完成学生活动卡。

(学生自由读课文,先自主思考,再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在自由读书和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了解学生的认知点,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指导。

二、汇报交流,深入探究

1.理清文章思路:说陀螺—做陀螺—得陀螺—斗陀螺—悟陀螺。

2.文章的中心事件是什么?为什么前面花大量篇幅写与陀螺相关的其他事呢?

3.哪几段是“我”斗陀螺之后的感悟?

4.“我”得到了怎样的感悟?

鼓励学生养成边阅读边批注的习惯。

5.运用批注,品读心情变化。

(1)围绕童年的陀螺,“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找出相关语句,在旁边作批注。

(2)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教师进行指导,注意批注语言的精炼。

(3)结合对语句的理解,进行朗读训练。

(4)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欣赏文章语言?

①修辞方法。

如比喻句: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这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我”得不到陀螺的郁闷心情,表达了“我”对陀螺的酷爱之情。)

拟人句: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大陀螺的得意洋洋,不可一世。)

②幽默诙谐的语句。

为削出得心应手的陀螺,就差没把椅子腿拿来“废物利用”了。(写出了“我”的“走火入魔”之态,对陀螺的痴迷。)

③含义深刻的句子。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不能根据外貌评估一个人的才能、品质和行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读文批注,记录下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在交流汇报时,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批注,关注词语、情感、写法等,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

三、揭示主题,升华情感

1.作者说,陀螺“给了我极大的欢乐和由衷的自豪”,你知道这“快乐”指什么?“我”为什么自豪?

2.从斗陀螺的经历中“我”学到了什么?

3.你怎么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

设计意图: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对“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再次理解升华,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与经验谈各自的体会与领悟,品味文章蕴含的情感与道理。

四、拓展迁移,鼓励实践

1.观看花式跳绳视频。

2.用动作描写描述花式跳绳的过程,精湛的技艺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从这段精彩的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说一说。

引导学生认真欣赏跳绳的过程,抓住重点动作有序表达,再写出自己的感悟。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阅读学习由课本引向课外,拓宽学生视野,多形式、多渠道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做到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有效结合。

板书设计

陀 螺

说 做 得 斗 悟

欢乐

自豪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