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应用型大学是相对于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而言的,它是按照中国大学培养的特点,在中国经济建设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类型的本科教育。应用型大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它具有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培养方式和评价标准。
1.我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背景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9年开始招生,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社会上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改变而相应的进行修订,截至目前我们已经修订过了三次,前两次都是一些细枝末节的修改,比如,将一些理论性太强、学生不易掌握且毕业后不太实用的课程,用当前比较流行、适用面广且毕业后需求量大的课程替换;增加部分课程的实践学时,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实践证明,这些小的修改,仍然无法让毕业生非常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从2014年初开始,我们对该专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彻底改变传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实行了适合应用型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2.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路
(1)确定指导思想,即:以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改变以追求学科体系完整为导向的办学思路,实施以社会需求、就业岗位需要和学生自我发展需要为导向的办学思路。
(2)确定基本原则,即: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以素质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提升专业核心能力。
(3)确定培养模式,即基于地方性、应用型、重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改革传统的学术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地方经济产业匹配对接的专业群,实现人才供给与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无缝对接。
3.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过程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设计阶段,是关系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资源的配置,也是关系着将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因此,对人才方案的改革,绝对不能纸上谈兵,要积极听取其他高校的意见,同时吸收社会、企业人士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使制定的方案更符合实际。
(1)听取其他兄弟院校的意见和建议,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从2014年初到2014年7月份,半年时间中,我们先后多次去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去进行调研,听取专家、教授的意见和建议,确定保留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等几门专业核心课程,以体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的专业特色,同时,听取他们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分析以及当前计算机专业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为我们下一步制定专业方向课积累数据。
(2)深入企业,听取企业主管、技术人员、市场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应用型本科院校就是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什么样的人才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企业是最有资格说话的。从2014年初到2014年7月份,半年时间中,我们也先后3次去北邮3G人才外包培训基地、西安康博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调研。同企业的老总、技术总监、市场总监的领导进行会谈,获取他们从IT技术发展、IT就业市场等方面带来的信息,了解他们对未来IT行业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形势的预测。
经过信息汇总,我们认为基于Android的软件开发方向和网络系统管理方向发展前景和就业前景都比较好。同时,根据专业方向,确定了支持该专业方向的课程。
(3)对已毕业且就业形势比较好的学生进行回访。动员辅导员和教师与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联系,了解他们的就业方向以及就业情况,目前已联系到计应1001班王正、任琴等和计科B0901班郑丹、孙婷等18名同学。在这些同学中,有10名同学从事软件开发方面的工作,其中,王正同学在上海工作,月收入上万元;有2名同学从事嵌入式开发方面的工作,月工资3、4千以上;另外有6名同学从事网络系统管理方面的工作,月工资在3、4千左右。通过了解,学生普遍认为,网络系统管理比嵌入式知识简单些,更容易学懂。
(4)组织即将毕业且已经找的工作的大四学生座谈。
5月中旬,我院将在校做毕业设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四毕业生组织在一起,先针对我们已经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就“我心目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设置那些课程及方向”进行了讨论,同学们普遍认为,经过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基本上已经够用。我们将拟定好的软件开发(基于Android方向)、嵌入式开发、网络系统管理这三个方向让学生讨论并排序,学生讨论的最终顺序为第一:软件开发(基于Android方向),第二:网络系统管理,第三:嵌入式开发。
(5)网上资料搜集。
我们在网上也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方向设置及就业情况进行了信息搜集,最后确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方向设置为软件开发(基于Android方向)和网络系统管理。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创新处
本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从开始调研收集数据,到最后的定稿,历经7、8个月,相比较以往的人才培养方案,有不少创新之处。
(1)改变了以往3.5+0.5的教学模式,改为3+1的教学模式,即3年的理论教学和课内实践教学,1年的企业项目集中实践。让学生在校期间就与企业进行了大量的沟通,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减少了大量传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关于硬件方面的理论课,转而增加了当前比较热门且社会需求量大的软件方面的课程,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学生毕业后顺利的找的工作打下基础。
(3)提高了实践学时在整个培养方案中所占的比例。由原来的30%左右,提升为40%以上,给学生以充足的课时去亲自动手上机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
(4)确定了两个当前就业前景非常好的专业发展方向。经过大量的调研和数据分析后,将软件开发(基于Android方向)和网络系统管理作为本专业的专业方向,学生从大三开始就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既顺应了学生的兴趣,也为学生毕业后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5.总结
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这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时代社会背景密不可分。而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探索、创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建立促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机制,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应对来自国际竞争的挑战,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向世界一流大学学习,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强大的需要。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相对于世界著名的一流大学,我国高等教育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无论在基础设施、经费投入以及学科建设与师资力量,还是培养的学生影响力,整体上目前都难以赶超发达国家一流大学的水平。在中国全面发展高等教育,以培养高素质人才来推动社会的强大,我国高等教育正经历着诞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面临着历史上最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挑战一方面来自我国加入WTO对教育服务所作出的承诺,另一方面来自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面对新情况,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快改革和发展步伐。学习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经验,拓展国际视野,根据自身特点在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从而缩小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是一件十分紧迫而又意义深远的事情。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的课程结构,专业形势,社会认同,学生感受与教师教学等都存在一定需要改革的问题。本文探讨了世界一流大学伯克利分校及其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的先进做法和特色,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课程结构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课程结构及相应的课程设置参考方案,以供交流。
2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其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的做法与启示
课程结构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各种课程类型及具体科目的组织、搭配所形成的合理关系与恰当比例,是由各类课程构成的、有机的、完整的统一体。
2.1独具一格的课程结构与培养模式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系隶属于工程学院,但由于其拥有独立的系主任和教学安排,因此在整个学校内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目前,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科学专业课程设置采用了混合多元的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为[1]:“①有能力配置、运用实验条件,估计实验结果;②有能力根据给定的系统描述和限定开销下开发设计出系统、组件和程序;③能够与人合作共事,并能创造性地转换其环境;④理解研究过程和如何创造新的知识;⑤具有解决问题和作出决定所必需的技能,并能考虑决定的广泛社会和伦理意义;⑥能够处理模糊性,能够灵活思考并具有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发展知识的技能。⑦有很强的表述与写作能力”。它的课程结构如下表1。
加州大学伯克利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提供两种理学学士培养方案,分别为电气及计算机工程(ECE) 及计算机科学与工程(CSE),学生可自由从上述培养方案中选择其一。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在ECE培养方案中设有4个方向可供学生选择,分别为选项1 (电子学)、选项2 (通信、网络和系统)、选项3 (计算机系统)、选项4 (计算机科学)、选项5 (general) ,其中选项5是针对那些在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领域兴趣广泛的学生而设置的,允许学生同时探索学习该领域的几个方向[2]。
2.2先进灵活的课程设置[1,3]
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伯克利分校在课程设置上按宽口径原则,把本科生课程分为低年级课程、高年级课程,实行分阶段培养。在低年级阶段的两年中,同一个系科的学生所学课程基本相同,以基础课教学为主,即对应课程结构中的基础课程。同时在前两年还要修低层次核心课程。后两年的高年级阶段课程开始分化,增加了专业课程,即对应课程结构中的高层次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把高层次课程分为高层次核心课程和高层次工程课程。
伯克利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要求学习的低层次核心课程也是学生必修的课程,如表2。
学校实行学分制,修满120个以上的学分,即可获得学士学位。其中至少要修20学分的高层次核心课程,鼓励学生选修其他系的课程。在该系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近年来由于工程技术的进步,学生所选课程已过于专业化,而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领域可能会发生变化,往往是与所学专业领域有交叉或其他相关领域,这就要求学生对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相关基础知识有基本理解,而且工程师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为避免失业,往往要改变他们的专业方向,因此广泛学习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综合各方面的要求,设计出高层次核心课程,如表3。这些高层次核心课程既考虑了培养技术专家与非技术专家的需要,也考虑了理论与实践的均衡。
高层次工程类课程的设置主要是根据工程要求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经验和技能,这类课程与高层次核心课程有部分重复,在培养方案中没有对所修高层次工程课程提出明确的学分要求,学生所修这类课程的学分可计入工程课程学习学分。主要高层次工程课程如表4。
研讨课是伯克利分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每一年级均开设研讨课,研讨课重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接触学科发展的前沿。从内容上看,研讨课涉及面很广,甚至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本科生科研是伯克利分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又一个有力举措。在学校看来,一流的大学不仅应该出杰出的科学家和卓越的科研成果,而且应该为本科生提供参加科学研究的机会,使其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来源与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为了鼓励本科生参加科研,学校给学生一定的经济资助,学生如果要发表文章,或者参加学术会议,也可以向学校申请资助。另外,该校每年投入经费资助《伯克利本科生杂志》、《伯克利科学》、《加州工程师》、《思想者》等杂志,为该校本科生研究成果提供发表阵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学术性对话以及学问的增长。
由以上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得出一些启示[2]:
(1)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学
在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学生在选修课程时应多选择数学、自然科学及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的核心课程修读,强调培养数学、自然科学基本原理的应用能力,知识与综合能力,竞争与应变能力。学生一旦具备这些学科所需的基础知识和独立学习的基本能力,将能够很好地进行后续高层次课程学习。
(2) 培养独立学习能力
为了实现培养独立学习能力这一目标,首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每学期都设置了研讨课程,这类课程由教授主持,让学生自己阅读资料,然后进行课堂讨论。学生通过主动及相互帮助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协作精神。
(3) 重视学生人文修养的训练
在培养方案中把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受多方面的训练,目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调整知识结构,增强解决挑战性问题的能力。伯克利加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在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应培养学生交际与沟通能力、人文与社会科学的背景知识。
(4) 倡导个性发展
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了这一点,120学分中明确限定必须修读的课程数目不多,如工程类课程,即使限定了学分,也很少限定到具体的课程,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志愿,学生在学习时有广泛的选择空间。同我国高校同类专业相比,课程整合程度高,反映学科领域前沿的课程多。另外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还鼓励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修一些该系以外的课程,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摘要:本文论述了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和教学经验。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基础实践课程教学和学生课外实践创新活动的作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常规教育和个性化培养相结合的方法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能力;个性化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实践创新能力是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实践教学作为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不仅是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还在于锻炼学生的硬件系统设计和程序开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计算机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环节中,必须根据计算机专业本身的特点,采取一套科学的、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与方法,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充分发挥本科生实践课程教学作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
2.1科学的实验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基础实践能力的前提
为了贯彻教育部4号文件精神,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院积极推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我院从培养学生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出发改革了硬件实验课程体系。主要措施有:(1)丰富实验内容,增加了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比重,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2)改进实验手段,采用先进的实验技术,科学的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效果。(3)优化实验教学手段,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资源,实现网络化的实验运行管理,实验课堂上注重“教”、“学”合一,从而提升了实验课程教学效果。
目前,我院的硬件实验课程体系具有鲜明的特点。硬件实验课程以“软硬件实验环境一体化、实验平台综合化、实验内容系统化”为指导思想,独立设课。共设立四门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实验课程:数字逻辑、计算机部件、计算机组成和微机接口实验。新的课程体系的特点是:嵌入式技术成为新的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从第一学期到第七学期硬件实验不断线,层次逐步提高,实验内容衔接连贯。实践证明,学生在实验课程教学中,充分锻炼了自己的基础实践能力。整个实验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为培养学生基本实践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是培养学生基本实践能力的保证
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尤为迅速,各种技术突飞猛进,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本科实践教学质量和实验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实验教师偏重于实验设备管理和维护,对于实验项目设计和学生实验指导相对欠缺,这些都不利于培养学生基础实践能力。要提高本科生实践教学质量,必须提高实验教师队伍的素质。实验教师应该积极投入到实验项目开发、实验教材编写和学生实验教学的工作来。目前,我院实验教师队伍逐渐呈年轻化,高学历化趋势发展,多数实验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或者中级以上职称。实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的完成本科生实验课程教学工作,才能为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保证。
2.3灵活高效的实验课程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基本实践能力的关键
在实践教学中需要一些好的实验教学技巧和经验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为了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采用师生互动、因材施教的方法。具体的措施有:(1)实验内容能够灵活设置。由于实验内容丰富,必做实验项目中内容部分可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具体的实验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实验大纲的允许范围内,根据学生自身特点灵活地调整实验内容和难度。(2)在实验手段上,既保留传统实验手段,又要引入前沿的实验手段,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计算机专业的开发技术。在满足实验要求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利用常规的实验方法完成实验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设计能力,采用其他不同的实验方法完成实验。例如,计算机组成实验中,学生可以利用原理图的方法,也可以利用硬件描述语言的方法来设计基本模型机。这样既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够得到基本的锻炼,也保证了一些能力较高的学生得到进一步提高的机会。(3)为了更好的发挥实验课程教学效果,要采取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并听取学生的想法和意见,这样挖掘了一个实验项目潜在的价值,使学生收益更多。同时也有助于改进实验项目,最终有益于提高本科实践教学质量。另外,对于热爱钻研、勇于创新的学生,给予了较好的实验操作成绩以资鼓励。
3探索学生课外实践创新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3.1建立一套科学开展学生课外创新活动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除了在实验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基础实践动手能力外,教师还应该积极开展学生课外实践创新教学工作。主要形式是学生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实践创新活动和学科竞赛。课外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也是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开展学生课外创新活动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课外实践创新的效果;必须把学生课外创新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来开展,而不是简单地设立一些课外创新活动任由学生报名参加;应该从创新活动内容、实践环境、指导教师、考核方式、奖励措施等多方面考虑,认真落实本科生课外实践创新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我们采取的本科生课外创新活动的基本思路是:“参与”、“培养”、“训练”和“竞赛”。首先,激发学生实践创新热情,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创新活动中,主要面向本科二年级以上学生,遵循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进行学生选拔;其次,根据学生的兴趣,按照研究方向,将学生划分成团队,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进行有计划地培训和学习;然后,根据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规律,选取较为优秀的学生参与到科研训练计划中,完成一些具体学生科研项目,得到全面的锻炼;最后,组织指导优秀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让学生在实战中检验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目前我院本科生课外实践创新活动已初见成效,本科生参加学生科研项目和学科科技竞赛的人数逐渐增多,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实践证明,开展学生课外实践创新活动的思路和方法是与提高本科生实践创新活动相适应的。
3.2搭建优越的软硬件环境,保证学生课外创新活动顺利进行
为了开展学生的课外创新活动,必须搭建优越的软硬件环境,为本科生实践创新提供优越的条件。只要学生对课外创新活动感兴趣并有能力、有精力投入其中,都能获得全面的支持和专门的训练。具体措施有:(1)开设了专门的实验室,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2)全方位的实验室开放,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创新活动。(3)组织专门的指导教师队伍,制订系统的培养计划。指导教师队伍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主要负责组织学生实践活动和技术指导等工作,并且有资深的老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宏观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实践创新活动。(4)学院和学校以及其他部门给与政策和经费上的支持,也保证了学生实践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3.3抓好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我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是适应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根据我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造就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而制定的一项教学改革措施。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是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要设立合理的有一定研究意义的项目;然后,由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完成项目;最后严格审核,完成项目结题环节。在科研训练计划中,学生能够学到新的计算机相关技术,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初步体会了项目开发的过程,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锻炼了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地锻炼,进一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要切实发挥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作用。
3.4抓好学科科技竞赛,全面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高校学科科技竞赛对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是锻炼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展示本科生创新才能的最高舞台。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和校级各项学科科技竞赛活动。为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际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鼓励和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我院根据计算机专业自身的特点,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方法,组织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科科技竞赛。具体方法有:(1)做好参赛学生选拔工作。鼓励学生报名参加竞赛。报名之前做好动员工作,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参加竞赛的益处和所需要的能力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2)认真落实学生专门培训学习工作,做好赛前技术储备和经验积累的前期准备工作。(3)专门指导教师负责带队,全程跟踪指导参赛队伍,保证学生科技竞赛顺利进行。(4)充足的经费支持,多方面的协助与支持。通过这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学生在各种学科技竞赛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实践创新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3.5制定奖励措施,激励学生实践创新热情
高校只有构建了良好的课外实践创新激励机制,实施科学管理,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实践创新热情,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和学科科技竞赛;才能调动指导教师和相关学院等多方的积极性,更好地开展本科生课外实践教学工作,切实培养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我院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措施。参加科研训练计划并圆满完成的学生可以获得学分,在学科科技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可以得到相应的物质奖励和加分奖励,这对学生保送研究生和就业都有一定的益处。对于参与学生实践创新活动的指导教师也给与一定的奖励。在学生实践创新活动中取得成果的学生,一方面提高了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带动了全体学生的实践创新热情,有助于提高了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整体实践创新能力。
4常规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在实验课程教学环节中,我们进行的是常规教育,保证了全体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切实推进实践教学的常规教育外,还应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进行个性化培养。尤其在学生课外实践创新教学中,更应该注重个性化培养。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1) 制定能体现学生个性发展的计算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特点。注重因材施教,允许学生选课。把课外创新活动作为选修课给以一定的学分,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进度自由选课。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获得免试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2) 尽早发现有兴趣和特长的学生,并给与正确引导。对于计算机专业,主要分硬件与软件两大方向,本科生还处于基础理论学习阶段,并没有具体的研究方向。但是在实践创新活动中,学生必须根据自己爱好和能力选择具体的领域,教师必须对学生给与及时的、正确的指导意见。为了能够及早发现学生的兴趣和专长,需要指导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跟踪学生的实践状况,发现有潜力的学生,主动地、有组织地将其吸引到专门的实践创新活动中。
(3) 采取“实验室+指导教师”的模式,积极开展学生实践创新活动,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我院以实验室为依托,依靠各个研究方向的指导教师,培养个性化的本科生创新活动。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研究方向的特点,为学生制定相应的科研训练计划,保证学生的专长得到发挥。我院在数学建模、软件编程、嵌入式系统设计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
(4) 为了实现个性化培养,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比如可以推荐有专长的学生到全国甚至全球知名企业进行实习。为学生的个性发挥和特长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我院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高等学校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探索一条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来切实提高本科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必须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充分发挥实验教师的指导作用,认真抓好实验课程教学环节,积极开展学生课外实践创新活动,注重常规教育和性化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为社会输送更多的计算机专业创新型本科人才。
参考文献:
[1] 武俊鹏,孟兆林. 计算机硬件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22(10):107-112.
[2] 郑秀英,张进明,白守礼,等. 提高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07,(2):47-49.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社会需求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22-02
一、计算机专业就业现状
近年来,各类网络公司、软件公司、信息化平台公司以及软硬件外包企业的涌现,社会需要大量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加上,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就决定了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市场比较广阔。由此,可推断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乐观。然而,在2010年至2012年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指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是就业率持续走低、薪资较低的专业[1]。同时,市场调研又指出计算机人才市场上大量出现“有岗无人”的怪现象。诸多企业高薪难招人才,即使招到毕业生,企业也需花大量的精力和成本来对这些毕业生进行再培养。而且,还出现应用能力本科生不如专科生、专科生不如中专生的假象。从学生处了解,到知名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并取得证书者就业机会更多,成功几率更大。为何就业形势一片良好,但就业率却持续走低?为何大学学位的认可力还敌不过培训机构的培训证书?这些都充分反映了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这是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需认真研究的教育问题。
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就业问题主要是由于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导致。目前,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而言,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各院校虽高喊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实际仍沿用传统的精英教育体制
现在,大学普遍扩招,大学教育已是大众化教育,是专业技能的教育,精英教育是研究生和博士的培养模式。但许多高校仍然将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而没有重视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教育。社会需要能解决问题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导致大量毕业生无法满足人才市场需求的局面出现。
(二)实践环节与企业应用脱节,不能满足当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大多数院校的实践环节是以实验课、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为主,这些实践都是单科训练,存在着学科片面性,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实践环节,导致学生没有系统的掌握知识。
(三)学校和教师都对学生的动手能力重视不足
学校和教师普遍重视理论教学,忽略了实验课和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得理论与实践脱节。主要体现在在专业基础课阶段没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在实践阶段时出现困难,进而影响了专业课的学习。并且,实验课和课程设计教学教材缺乏系统性,部分教材甚至无法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导致很多同学觉得实践课很难从而厌学。另外,实验课和课程设计分值比重低,考核制度及教师对学生的要求相对宽松,使得学生对动手能力没有足够重视,出现了很多同学互相拷贝程序、网上下载程序来应付实践环节考核的现象。这些都导致高校开设的加强实践环节的课程形同虚设。
(四)教师花在学生的时间不多
许多老师将精力放在搞科研、做项目忽略了对教学的关注,而在教学一线的老师大多都是理论教学型老师,教学任务繁重,对于项目开发等工作无暇顾及,对当今科技发展及企业对技术的需求缺少准确的认识,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给学生提供的指导建议有限。另外,如今高校大多都分为几个校区,老师经常要赶班车,来往于几个校区进行教学,师生的交流时间仅仅局限于上课时间,而上课又是以单方面的灌输理论知识为主的交流方式,使得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不准确,不能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三、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广泛的应用和强烈的社会需求,应用是计算机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从事计算机专业的人员主要从事工作及人数比例如下:编程人员(60-70%)、软件设计和软件测试人员(20-30%)、系统分析人员(10%)[2]。从事计算机专业的人员首先要成为编程人员,通过锻炼积累一定经验后逐渐成为软件设计和软件测试人员,更为优秀的人员最后会成为系统分析师[2]。对于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教学,就是要培养优秀的编程人员。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技术,使学生具有在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专业的软件开发、服务与应用等专业科学技术,以适应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改革
为适应计算机的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高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科教学应注重课程的实用性,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为主,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让学生从实践中体会和验证理论知识。理论课教学应重广不重深,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主,注重学科交叉对计算机专业学习的影响[3]。本科教学还应给学生一定的学习自主性,增加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介绍学科前沿,开拓学生视野;二是教授用人单位所需的热门专业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财经类院校;信息化人才;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24-0067-07
1背景
作为我国著名的财经院校之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财经、政法、管理等学科具有较大优势,为了更好的满足这种需求,培养更多社会急需的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200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得上级部门批准,正式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招收计算机本科生,为办好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我们应该明确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财经类特色的计算机应用人才,要作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此背景下,我们研究了国际上关于计算机课程体系的IEEE/ACM CC2005系列规范,研究了MIT等美国大学的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了香港最好的3所大学,实地考察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具有财经背景的大学,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定位是基础,特色是突破口,知识领域和全程教学计划是重点,实践能力培养是保证”。
2国内外知名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
为了开设好我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有用的人才,我们对国外、香港和内地的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开设情况作了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有以下原则。
a 充分准备、做到有的放矢
外出学习调研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为了能获得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我系成立了学科调研小组,首先对国内外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校(院)进行网上资料搜索,对所搜索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将不同学校分为三类:著名大学、与我校同性质的大学和该专业办学有特色学校,确定调研重点学校;其次,根据我校特色及所开专业属性,定制调研内容;即在充分准备基础上,制定调研方案。
b 多方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
根据调研方案,我系组织部分老师多批次外出调研,具体地域有:北京、华东地区、武汉,具体学校有: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浙江大学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等。调研的重点是新专业开设的学科定位、课程体系设计、教学管理和学生就业情况。每到一处,尽量与对应的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了解他们的专业建设、师资结构、毕业生定位、就业、教材建设、实践性环节,今后的发展方向、远景规划以及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并参观考察部分单位的实验室。
c 耐心求教,以期得到办学真谛
调研期间,由于诸多原因,调研工作也不顺利。我们就采取“狗仔”战术,跟踪采访求教,不达目的不罢休。由于有时有关人员工作很繁忙,我们就一直等候,直到他们开完各种会,再向其讨教有关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国内外知名学校计算机专业开设情况。
2.1国外知名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
从著名的Computing Curricula 1991到现在尚未完成的Computing Curricula 2001(目前称为CC2005),中间经过了十多年。万维网Web的出现以及在全世界的迅速普及,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深入和广泛的应用,使得计算的概念在过去的十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CC1991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融合在一起,而CC2005包含五个相对独立的部分:CCCS(计算机科学)、CCCE(计算机工程)、CCSE(软件工程)、CCIS(信息系统)和CCIT(信息技术)。其中CCIS与我们国内的“信息管理系”(原图书馆系)比较接近。教育部计算机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2001-2005年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于2006年也正式推出了计算机科学方向、软件工程方向、计算机工程方向、信息技术方向这四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以有效地指导不同办学单位的定位,鼓励按照多规格发展思路办学。
我们研究了UC Berkeley、Stanford、Princeton、GeorgiaTech等大学的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发现各大学在保持其各自办学特色的基础上,也逐渐吸纳了CC2005的一些课程改革理念,例如Berkeley在计算机理论、计算机工程方面都开设出系列的课程;Princeton开设了计算机工程、信息技术等方向;Stanford的选修课程非常丰富,可以分出算法理论、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图形和人机交互、网络与分布式系统、人工智能、软件系统设计等方向。而佐治亚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开始采用全新的ThreadsTM培养方案。ThreadsTM培养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组织课程的方法,代表了课程设置多元化、多方向的培养模式,并构建了一种长期的动态的课程体系。该培养方案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及自我调整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能力,并给予了学生在广泛的领域中选择专业方向,以及将个人学习计划纳入市场大环境中的机会。
2.2香港名校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开设情况
通过网上的资料收集,我们发现香港的同行也十分重视CC2005的课程体系,在他们的课程改革中也参照了该体系的思想,而且大家都非常重视数学基础和编程基础。港大和中大具有比较浓厚的人文基础,在人文和通识教育方面的课程很有特色。
香港大学率先完成了新课程体系的设置,他们的课程方向基本上体现了CS、CE、SE、IS这4方面的内容。尤其是他们关于信息系统集成方面的课程很有特色,这门课程实用性很强,而过去国内外大学都很少开设。学生毕业后很多都从事系统集成工作,即使将来做研究,具有系统集成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文大学的CS、CE两个方向的设置非常明显。而且他们正在进行新的课程设置,准备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使得学生在高年级能够进行专业分流。中文大学有一个非常成功的work-study项目,学生保留学籍到公司工作半年到一年(相应地延长学籍),然后回来做毕业设计,每届学生有50%以上选择参与该项目。
香港科大的选修课程比较丰富,也有CS、CE两个方向。他们非常重视程序设计能力训练,有5门编程课程。另外,科大对于程序设计原理、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研究性学习、毕业论文等课程,设置了“honor track”(优秀学生班),进入优秀班的学生大约为全体CS、CE学生的1/8,共30名左右。学生并不固定,需要通过任课教员的考试或认可,并没有强制的成绩限制。优秀班授课广度深度和教学进度都高于普通班。优秀班的成绩评定不受正态分布的限制,完全是教员说了算。
2.3国内名校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开设情况分析
教育部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提出了以“培养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建议,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研究型、工程型、应用型)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方向)专业规范中,对知识结构要求包括:工具性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专业技术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
根据实地考察,分析国内名校计算机课程体系的现状可知:
1) 工具性知识基本普及,其中最好的是外语、文献检索和科技写作也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得到普遍重视,但是在方法论、科技协作和科技方法等“软科学”方面还需有所提高。
2) 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具备了普及条件,各校普遍开设大量的选修课,起到丰富学生知识结构的作用,如:上海财经大学通过4个限选模块突出强化法律类课程。
3) 在自然科学知识方面,各校表现出差异不大。数学、物理教学在各校中普及,只是在数量上的差异。
4) 工程技术方面,各校表现出较大差异,也体现出部分学校对该方面教学的差距。传统的工科高校,课程偏“硬”,硬件试验课程比较多;而综合类特别是以社科类为主的高校课程设置偏“软”,以原理课和软件分析设计的课程居多。教学较好地进行了工程技术方面的基本素质培养。
5) 经济管理知识方面,各学校基本上开展了这方面的基础教育。
6)工科知识方面,有些学校结合自身背景,开设了有关光电、机械、微电子等工科基础知识课程。
7) 各学校具有较强的专业教学的实力和条件,专业知识的组织有层次,能够适时更新;同时都努力加强专业教学的实践环节,重视教学的实效。
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方向)专业规范,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四类。统计表明,各高校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类同,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强、前后衔接有序,注重基础,勇于开设新课。但在课程的具体设置上各有所侧重和不同。课程的命名细节不尽相同,个别课程在归类上不尽相同。
公共基础课的普遍性最强,仅存在少数非普遍设置的公共基础课,如英语等。专业必修课的普遍性也较强,但存在一定数量的非普遍设置的课程:如武汉大学的计算机图形学等等。
差异充分体现在对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上。在计算机学科的纵深层次、实用计算机技术、理论基础与技术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各具风采。公共选修课的选课方向一致,但在具体课程设置上也有较大差异。
3财经类大学开设计算机专业的建议
3.1定位是基础,特色是突破口
国家和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本科人才需求与信息化的目标、进程密切相关 ,计算机市场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计算机人才的层次结构、就业去向、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不是数量太多或质量太差,而是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够强、结构上不合理。
如图1所示:计算机人才培养应是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金字塔结构,为了保障国家根本利益:必有一支计算机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的创新研究队伍――科学型人才;为了大部分IT企业的发展:主要开发满足国家信息化需求的产品――工程型人才;为了企事业、国家IS的建设与运行(主流需求)――信息化技术型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原有含义相对于社会需求已经不能容纳目前的办学规模,而信息化社会有很大的、长远的对信息化建设人才(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还没有哪个专业在满足,而 “计算机专业”应该是最靠近培养这方面人才的,以“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 ,实现总体结构调整,解决人才培养与需求结构失衡问题,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下,鼓励不同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本科水平的教学计划考虑三种不同的类型:
图1 人才需求金字塔结构
科学型:以知识创新为基本使命,研究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
工程型:考虑基本理论和原理的综合应用,不仅要考虑系统的性能,还要考虑建造系统的代价以及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可以是以硬件为主的系统,也可以是软件系统(应用软件、系统软件);
应用型:承当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掌握各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善于系统的集成和配置,有能力管理和维护复杂信息系统的运行。
基于我们对于保险、民航、气象、地震、大学等中国大型机构中信息技术部门人员所占百分比的调查,信息技术人员占2%~2.5%,同时,在各种企事业机构中信息技术人员占比率在逐年增加。信息技术作为大学人才培养的一个知识体系,其基本目标是:围绕社会中各种组织机构(以及个人)的需求,通过对计算技术的选择、应用和集成,创建优化的信息系统,并对其运行实行有效的技术维护和管理。
财经类大学一般具备经济和管理的特色,培养的学生懂经济,通管理,特别能理解各种组织机构的需求,所以其计算机专业培养的学生懂经济、通管理同时能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能较好的创建信息系统。所以财经类大学的计算机专业适合培养目前比较紧缺的人才――应用型(信息技术型IT)人才。
财经类大学计算机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定位是: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型、应用复合型人才为主,具有较广泛的通识基础,良好的人文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向工程技术应用、重视实践环节的锻炼,具有较强的工程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行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和技能。他们在理论上,应理解各种计算技术,这样一种理解应该能够直接指导为满足用户需求对技术的选择和应用;在实践上,应善于系统集成,善于理解用户的需求和提供最优的满足这种需求的技术路线,有效地对系统运行实施技术性管理。
3.2知识领域和全程教学计划
财经类大学计算机专业比较适合信息技术型方向,表1主要是CC2005中IT与其他三个方向的知识取向比较。
表1 CC2005中IT与其他三个方向的知识取向比较
从表可以看出,IT方向的主要知识领域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集成程序设计技术,人机交互,信息保障与安全,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平台技术,系统管理与维护,系统架构与集成,社会知识与专业素质,Web系统和技术。
1) 信息技术基础
其中包括基本概念(17学时)、组织机构的信息化(6学时)、信息技术发展史(3学时)、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3学时)、典型应用领域(2学时)、数学与统计学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3学时)。
2) 人机交互
人的因素(6学时)、应用领域中的人机交互问题(2学时)、以人为中心的评价(4学时)、开发有效的人机界面(时)、易用性(1学时)、新兴技术(2学时)、以人为中心的软件开发(5学时)。
3) 信息保障和安全
基本知识(3学时)、安全机制与对策(5学时)、实施信息安全的相关任务和问题(3学时)、策略(3学时)、攻击(2学时)、安全域(2学时)、计算机取证(1学时)、信息状态(1学时)、安全服务(1学时)、隐患分析模型(1学时)、漏洞(1学时)。
4) 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的概念和基础知识(8学时)、数据库查询语言 (时)、数据组织和体系结构(7学时)、数据建模 (6学时)、数据库环境的管理(3学时)、特殊用途的数据库(1学时)。
5) 集成程序设计技术
程序语言概述(1学时)、系统间通信技术(5学时)、数据映射与数据交换(4学时)、集成编码(4学时)、脚本技术(4学时)、软件安全实践(4学时)、其他相关问题(1学时)。
6) 计算机网络
网络基础(3学时)、路由与交换(8学时)、物理层(6学时)、网络安全(1学时)、网络应用领域(1学时)、网络管理(6学时)
7) 程序设计基础
基本数据结构(10学时)、程序设计的基本要素(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时)、算法和问题求解(6学时)、基于事件驱动的程序设计(3学时)、递归(1学时)
8) 平台技术
操作系统(10学时)、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3学时)、计算基础设施(1学时)、企业级软件、固件、硬件。
9) 系统管理和维护
操作系统(4学时)、应用系统 (3学时)、与系统管理相关的活动(2学时)、管理域(2学时)
10) 系统架构与集成
需求(5学时)、采购 (4学时)、集成(3学时)、项目管理(3学时)、测试和质量保证(3学时)、组织机构环境 (1学时)、系统架构(2学时)
11) 社会知识与专业素质
信息技术专业写作 (5学时)、信息技术行业与教育发展史(3学时)、计算的社会环境(3学时)、团队合作(3学时)、知识产权(2学时)、信息技术应用涉及的法律问题(2学时)、组织机构的环境(2学时)、职业操守规范与责任(2学时)、隐私和公民权利(1学时)。
12) Web系统和技术
Web技术(10学时)、信息体系结构(4学时)、数字媒体(3学时)、Web开发(3学时)、漏洞(1学时)、社会软件。
同时结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科类是强势的特色,计算机专业目标定位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化建设人才需求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及很强的实践能力,既扎实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又具备基本的经济、法律与管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技能、管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主要能从事财经、政法领域,兼顾其它领域中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研究、项目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的综合型、实用型中高级专门人才的前提下,我们应该还应该开设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会计学等相关课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要求总学分为166学分,其中英语政治等公共必修课占了50学分。公共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占8学分,实践环节占14学分,只有94学分可用于专业课程,下面是专业相关课程的学时学分要求。
(1) 专业基础课
(3) 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中我们提供了较多的课程,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课程学习。
3.3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学校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对实验教学来说就是要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我们要通过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专业综合实训与校外的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共同实现了“应用型、融通性、开放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要达到这个要求,首先,实验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以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本着“厚基础、强理论、重应用、促交流”的教学理念、培养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与开发水平的、适应性强的、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人才。其次,在实验教学中,要通过开展基础操作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通过开展综合应用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与团队精神;通过开展创新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开拓精神。最后,要搞好实践教学,需要做好实践教学规划,我们实践教学规划的原则如下:
a) 以教学改革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b) 以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为基础,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既独立于课堂教学又与其密切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c) 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敬业爱岗、人员相对稳定的实验教师队伍;
d) 加强实验教材和精品实验课程建设,出版系列特色实验教材。
4结束语
我们认为办好计算机专业“定位是基础,特色是突破口,知识领域和全程教学计划是重点,实践能力培养是保证。”
1) 定位和特色。我们认为在中南财经类大学的计算机本科教学应该定位于应用技术型,将培养目标定位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化建设人才需求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及很强的实践能力,既扎实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又具备基本的经济、法律与管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技能、管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主要能从事财经、政法领域,兼顾其它领域中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研究、项目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的综合型、实用型中高级专门人才。
2) 知识领域和全程教学计划,按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方向)专业规范,结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经、法、管特点,改进课程体系,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建立相应的全程教学计划。同时将专业课程下放,在第一时间与新生见面,提高专业稳定率。
3) 强调学科特色,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体系上,精心设计实验内容,搞好实验室实验、实验室实训、实习基地实习项目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推进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 CC2005. The Overview Report of Computing Curricula 2005. /portal/cms_docs_ieeecs/ieeecs/education/cc2001/CC2005- March06Final.pdf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计算机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讨论稿)[J]. 高等学校理工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2004,(11)。
[3] 2006-2007 Computer Science Threads General Catalog, Georgia
Tech. catalog.gatech.edu/colleges/coc/ugrad/comsci/
threads.php
[4] 黄维通,许忠信,朱小梅,李秀. 中外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比较[J]. 计算机教育,2005,(5).
[5] 潘洪军. 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构建的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5,(4).
作者简介
骆正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系 430074
E-mail:
【关键词】本科生 科研能力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5-0029-02
【Abstract】How to cultivate scientific creative ability for undergraduates has always aroused common concern. This paper advances analysis in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teaching aspects, presents some discussible suggestion based on the author’s teaching experience for the undergraduates of computer science major and reflection about this issue .
【Key words】Undergraduates Scientific ability Teaching
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大学教育的重要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教育投入不断增加,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出大师级人才成为教育专家们共同关注的话题,而在本科阶段具备良好的科研能力,将为学生日后从事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很多教师和学者都在致力于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探索,从不同角度分析我国高校目前本科生科研能力欠缺的原因并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从宏观上改善本科生的科研环境,提高本科生的科研水平。本文以我校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实践为例,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一、注重理论教学中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1.强调学好基础课的重要性
本科生科研的首要原则是鼓励学生首先学好基础课程,而后进一步发展其探索学习的能力,这样就充分保证了科研活动参与者的学术研究基础和潜力。[1]以计算机专业本科生为例,一些重要的基础课,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系统概论等,一定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夯实基础;此外,计算机学科对学生的数学和英语功底都有很高的要求,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打下扎实的数学和英语基础对他们日后从事科研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注重“学以致用”的课堂教学理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概念不断涌现,但许多计算机专业课教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教师在授课时,一般会习惯地详细介绍所谓的“知识点”,缺少与实际相距合的应用实例和前沿信息。学生感觉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相距甚远,因而上课提不起兴趣,这种仅仅局限于书本的教学方式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缺乏生命力,同时由于对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前沿信息无从了解,也限制了他们在该领域进行的研究和探索。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成熟的理论,还要关注该领域的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联系当前该领域的新技术、新概念,教给学生“新鲜有用”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本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兴趣。
3.将科研氛围融入课堂讲解过程中
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应适时加入当前该知识点的最新技术信息和研究现状。比如,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我们告诉学生当前各类网络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使学生了解到这些技术问题的原因所在及进展难点,知道他们所涉足的这一科学领域尚有大量发展空间值得探索,从而增强他们掌握本门课程基本理论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从事研究探索的热情。同时,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准备一些优秀的国内外计算机技术视频材料,穿插在相关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营造活跃的多维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新鲜感与吸引力。此外,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创造情景,[3]提出启发式问题。比如在讲授“计算机网络”课程中TCP协议的连接管理时,可提出“为什么要进行三次握手?”“你是否有更好的想法?”等,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告诉学生科学技术从不排斥新鲜的主张,让学生各抒己见,并针对他们的一些回答组织分析、比较,提出质疑,这不仅会大大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他们主动研究问题的兴趣,并有助于自信心的形成。
4.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研习惯
(1)注重学生自学习惯的形成
对于本科生而言,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比单纯学会某些“知识点”更加重要。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对学生提供便利的网上学习资源,应教会学生针对某个特定问题查阅相关参考文献的一般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应适时向学生推荐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这其中应包括一些优秀的外文原版资料。为激发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的积极性,可以在课堂上引申讲解某些内容或讨论某个问题后,告诉他们这段内容来自哪些资料以及查阅哪些资料可以获得更多相关知识,或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查阅不同的参考文献得到答案,训练他们独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科研习惯,为他们今后一生的工作和继续深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对于高年级的本科生,教师可在每学期组织一两次“研讨班”,提出或由学生自己确定研讨主题,如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某个研究热点、某个实际网络或数据库系统的应用调查及优化意见或当前一些流行软件的使用等,让学生分组准备材料,每个学生都要在小组中承担部分任务,培养他们相互交流、承担责任的团队协作意识,最后,要求他们写出书面报告并上台演讲,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也使他们在团队协作中,增强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5.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
(1)鼓励学生参加新技术专题讲座
现在大多数高校为活跃学术氛围,都会组织各种形式的专题讲座,为学生提供与著名学者同场交流的园地,旨在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信息储备和理性思维能力,但实际情况却是许多同学对此漠不关心,或即使参与也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旁听者的角色,听不懂也不敢提问,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参与此类活动的兴趣。为此,教师应首先关注这些相关领域的专题讲座,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这些专题讲座的相关知识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讲座,并踊跃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还可亲自带领学生与讲座者共同探讨,让学生开阔思路,打破以听课为惟一获取知识手段的传统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在“学习”过程中“研究”问题的习惯,[2]增强创新意识,体现出学术上的独立思考的精神。
(2)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研竞赛
教师应鼓励并亲自指导学生积极参加诸如:挑战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种比赛活动,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和意志品质,培养创新性思维。此外,教师还应允许部分优秀的本科生加入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与他们一起研究探讨,让他们尽早进入科研角色,许多教师认为,在指导本科生科研时,本科生的热情、无拘无束、充满想象力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也不断激发他们的灵感,为研究带来新的思路,使他们收益良多。[1]
二、注重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1.重视实验教学
实验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设计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实验环节可使学生对自己的新思想、新方法进行验证,熟悉科学研究的一般途径。但目前计算机学科的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①实验项目编排不合理,缺乏规划性。实验内容单一,或实验内容比较简单,没有挑战性;或偏于过程化,没有发挥的余地,使学生很难获得创新性思维的训练。②网络实验管理欠规范。实验教学管理松散,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为此建议教师在编写实验教学大纲时,在实验项目的编排上,应合理把握理论与实验实践的比例,在不影响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适当加入一些综合性、研究性的实验项目,让学生自由发挥,提出并验证自己的解决方案。在实验过程中应注重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实验,独立解决问题。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认真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记录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和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使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的治学习惯。
2.重视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阶段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并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受到一次专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毕业设计阶段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将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重视设计课题的前瞻性和应用价值
选题是完成毕业设计的关键,经过三年的专业课学习,大多数学生都很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专业兴趣,许多学生希望能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前沿的有挑战性的课题,为此,教师应选择一些新颖的有实际应用背景的课题,让学生感到有机会施展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避免脱离实际,老调重弹;设计开始前,应向学生推荐一些必要的参考资料,使学生的设计方案基于大量的阅读和分析比较,有助于他们形成系统的设计框架和新颖的设计思路。
(2)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作风
在毕业论文阶段,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很长,教师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也须严格要求自己。由于多数课题都有一定的实际应用背景,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学生所提的问题,教师需认真考虑,准备充分后再予以回答。对整个设计过程,应要求学生认真踏实,戒除浮躁情绪,对待困难问题,应有韧性,持之以恒,对每个问题、每个实验细节都要认真,使学生逐渐养成一丝不苟的科研习惯。这种治学态度不仅保证了设计建立在坚实可靠的理论和实验基础之上,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科研活动中具备严谨的治学作风和科学精神。
(3)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设计过程中,应要求学生不能仅满足于完成设计,还应力求新颖,有独到之处,不要盲从他人的做法,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寻求一个最佳途径。对待学生的毕业论文也是如此,要使学生不仅懂得撰写科技论文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论文中将自己的创新点表述清楚;对论文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需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并指导学生将优秀的毕业论文正式发表,实现其真正的价值。
三、将科研创新能力纳入考核成绩
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应将科研创新能力纳入计算机专业课的考核评定。对课程考核成绩不能仅仅通过一张试卷就下结论,一般而言,总成绩可分为三个部分:卷面成绩、日常科研表现(包括参与讨论班、专题讲座以及其它科研活动等)和实验考核成绩,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一定要在总成绩中有明确的体现,以此激励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同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此外,对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评定,也应重点突出其科研能力,将创新性作为优秀论文的主要评价依据。
高等院校作为高级人才的摇篮,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创新型科研人才的使命,高等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和技能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教学和科研同时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两翼,只有大学生们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之时,才能说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整体上升了一个台阶。[4]本文基于作者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和科研过程的实际经验和对这一问题的理解,给出了一些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提出一些探讨性建议,作者希望这些措施能够有助于探索出一条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事实上,提高本科生科研水平是一项综合工程,它要求我们以发展的思想,不懈地付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郭孝锋、陆 伟、葆乐心.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理念与措施[J].现代教育科学,2006(3):52~54
2 郑彩莲.校园讲座的现状及建设途径[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3):33~36
一、学科发展与人才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作为计算学科,由于学科本身的高速发展及信息技术应用的拓展与深化,不仅是我们这类学校,也不仅是中国,全世界都在注视着学科的发展和探索人才培养道路。几乎与国际针对学科发展调整本科培养方案同步,2001-200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也提出了以“培养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建议,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研究型、工程型、应用型)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但要达到本科水平)。尽管从表面上看,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与CC2005同样都把计算学科分成诸如“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等分支,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却进一步提出了按培养规格分类的教育思想,笔者认为这是符合当今中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的国情的。
二、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方案的前提
根据学校的定位以及对计算机人才市场的分析及所需人才能力的分析,我们学校计算机专业从2002年起,就走上了以学科多样化来适应社会对计算学科人才需求的多样性的道路。一方面本着 “宽口径”、“厚基础”和“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把向社会输出“用得上,用得久”的计算机工程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具体地说,除了保证足够量的数学、物理和英语等基础课程的课时外,还要加强以算法为核心的计算机学科的基础理论、程序设计为核心专业基本技能的教学,使我们的毕业生有在本专业领域持续发展的足够的学习能力。只有将专业基础打牢实了,毕业生才有可能把握住不断拓展的计算学科本质,才有可能是“宽口径”。宽口径意味着加强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而不是什么都会一点的“万金油”。另一方面,宽口径不能淹没专业特色。这从ACM/IEEE的CC1981、CC1991、CC2001从大约每10年一次对本科课程体系作调整到CC2005,仅隔五年已作了一次革命性的拓展而可见一斑。
为使毕业生在计算机人才市场中适应多样化的需求,在“宽口径、厚基础”的前提下在高年级作适当的专业方向的分流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培养方式。2002年我们在原来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上,创建了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两个专业方向。2005年根据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和人才市场需求调查,我们又在“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增设了一个“嵌入式系统技术”专业方向,使学生拥有更大选择空间。
三、课程体系对培养目标的支撑
作为计算学科本科毕业生,无论今后从事哪一方向的技术领域,社会对他们都有共同的要求,概括地说,就是要求他们具备较深的数学功底,较扎实的科学思想与方法,较强的专业认知能力,熟悉最新的应用,很好的沟通技能,团队工作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我们的目标就是培养符合这些要求的计算学科的工程型人才。为此我们用以下的课程体系对此目标加以支撑:
1.为支撑对毕业生的数学要求,我们从一年级到二年级为学生开设了“高等数学(连续数学基础)”、“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和“离散数学(包括集合论、数理逻辑、代数系统、组合数学以及图论)”,并鼓励学生选修理学院数学专业的相关课程。
2.为支撑对毕业生科学方法的要求,把实验课(基础课的和专业课的)贯穿于一年级到四年级。要求每门具有实验课的教师编写好实验指导书,要求学生每个实验都要撰写详尽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内容、实验方案、测试数据、测试结果)。并安排六门课的课程设计。从2002年起,我们先后建立了计算机系统结构、数字技术、软件工程、网络技术、安全技术专门实验室,以满足各专业方向对实验的要求,强化工程型学生的动手能力。
3.为支撑毕业生的专业认知能力的要求,我们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CC2005建议的各门核心课程(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网络等)作为主干课程,并对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与软件工程六门课程实施教考分离,强化学生专业认知能力
4.为支撑毕业生对计算机应用的熟悉要求,我们开设了诸如“可视化程序设计”、“网络操作系统”、“嵌入式应用系统的设计”、“网络组建技术”等应用技术课程,此外,如“数据库原理”这样的基础课程的实验环节也要求教师使用较新的技术产品(如SQL-SERVER、ORICAL等)训练学生。我们还要求学生做作业和各种报告时使用主流软硬件设备,为走向社会就业做好准备。
5.为支撑对毕业生沟通能力的要求,我们除了要求每门课作业书写的规范性以外,还开设2-3门双语课。目的是强化学生使用英语认知专业的能力(这显然是与本专业技术前沿沟通的能力)。
6.为支撑对毕业生团队精神的要求,我们通过六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项目设计实践环节来培养、训练学生的团队精神。
7.对毕业生在道德、法律方面的培养以及更深入广泛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我们主要依托学校、学院强有力的政治思想教育机制并辅以导师指导。
四、执行培养方案的模式
关键词: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专业改革
1 背景
自1998年教育部制订的本科专业目录将原有的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计算机应用调整合并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后,普通高等学校一直都在执行这个专业目录。然而,计算机学科本身的快速发展、就业形势的急剧变化、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及能力与用人市场的差别等一系列因素,导致计算机专业的改革和改造成为必然。于是,一方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大专业下分离出更具体化的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专业,同时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也在积极探索专业改革与改造方案。从2004年起,就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的状况、专业发展战略思路、专业规范、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核心课程实施方案、能力培养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建议采用“分类培养”的方式,并确定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技术4个培养方向。即少数高水平大学按照科学研究型人才标准来培养学生,大部分本科院校按照工程应用型人才标准来培养学生。为了配合专业改革,2008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启动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从全国高校中确定了14所高校,作为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的试点高校,长江大学成为“具有行业特色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学校之一。
长江大学具有非常鲜明的石油行业特色背景。如果将计算机专业与石油专业充分结合,培养能够在石油信息化领域从事软件系统开发和管理的交叉型复合人才,在提高学生就业率的同时,也能为石油行业输送大批懂得石油专业的信息化专门人才。为此,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校与北京侏罗纪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从2009年起,学校从大二学生中抽调部分学生,成立了软件工程专业(石油应用软件方向)实验班。旨在通过校企合作,探索专业培养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之路,以求办出专业特色。同时,也希望将该班级成功的教学模式进行推广,辐射到所有班级,让学生全面受益。
2 改革的基本原则
2.1 按照产学合作培养模式满足企业需求,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公司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提供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商量,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订单式”培养。实验班根据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要确定学习内容,公司参与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实现一种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多元培养方案”。
2.2 通过理论实践结合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用人单位看来,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符合企业发展理念的职业素养、一定的实践工作经历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符合企业最终的用人要求。在权衡成本与效益的基础上,用人单位不仅考察大学毕业生的学习成绩和思想品质,而且对学生的专业实践经历也提出一定的要求,这样可以满足用人单位效益最大化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合乎情理的选择。
然而,在目前高等教育的现实情况中,学生直接接触社会和实践的机会较少,其后果是学生只会纸上谈兵,很难获得将来就业所需要的实际工作经历。校企合作教育方式是一种既能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又能使学生积累一定工作经验的教育模式。从过去简单的“教”和“准实践”,转变到满足企业具体需求,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实现真实的实践,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3 按照计算机和石油专业复合型人才规格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需要对教育部98版专业目录中的规定课程进行适当突破,保留计算机软件类的主干课程,对计算机硬件类课程进行压缩和裁减,增加石油类主干课程,开设软件工程及软件开发技术类课程。采取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专题讲座、专题培训、实训、参与实际项目等多种教学方式,达到能力培养的要求。
3 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具体要求
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任务艰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也需要众多专业化的系统软件。上至高端的图像图像处理、数据分析等系统,下至低端的数据信息化服务,都需要既懂计算机又懂石油的专业人才。此次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能从事石油信息化软件和石油勘探开发软件开发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3.1 培养目标
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石油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职业素养和人文知识背景,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等方面得到系统的训练,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件工程基本理论和石油勘探开发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能从事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软件开发、信息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从事石油行业或其他应用领域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研发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3.2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学习石油勘探开发的基础知识,接受从事石油勘探开发领域计算机应用的专门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能力,特别是具有开发石油勘探开发方面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专门能力。本专业偏重于石油勘探开发软件开发、应用领域,要求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如下:
1)系统掌握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熟悉石油勘探开发信息应用的基本内容、特点和专有知识。
3)掌握软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能力。
4)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了解软件开发工作过程中各种文档的书写规范和要求。
5)熟练使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种工具软件。
61熟悉IT项目管理的基本流程、工作方法,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7)具有工程意识、创新意识、经济意识和管理意识,掌握一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知识课程、石油知识课程、人文知识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将成为专业(计算机、石油)基础知识扎实、综合能力强、实践能力强、责任心和事业心强的复合型人才。即通过课堂教学、校内实训、企业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本专业将培养出满足社会实际需要的、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缩短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磨合”期,达到现有本科毕业1年以后的实际水平。
3.3 课程体系设置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除公共课和基础课外,我们设置了4大模块课程:
1)计算机课程模块。
C/C++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Java)、离散数学、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及应用、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计算机图形学基础、算法分析与设计。
2)软件工程及软件开发技术课程模块。
软件需求分析、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软件质量管理与控制、Web及BS软件开发基础、软件设计、XML解析与应用、.NET架构软件开发、软件开发案例分析、常用软件开发工具、软件文档编写、石油业务流程分析、石油数据管理技术。
3)石油专业课程模块。
考虑到石油专业的两大领域:勘探和开发,实验班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不同年级的课程设置有所不同的侧重。2009年,班级设置课程侧重于勘探,包括的课程有地质学基础、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沉积岩与沉积相、油气田地下地质学、综合物探、地球物理测井、油藏工程原理;2010年,班级设置的课程侧重于开发,包括的课程有油藏工程基础、地质学基础、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油藏物理、渗流力学、综合物探、地球物理测井、油藏工程原理、完井工程、钻井工程、采油工程。
4)职业理念与企业文化类模块。
现有的教育体制往往只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了职业素质方面课程的学习,造成学生到企业上岗以后,短时间内很难融入企业。为了加强学生对进入社会后的职业理解、对企业的认知,缩短将来到公司的文化认同时间,有利于其在企业稳定、持续地成长,我们专门设置了职业理念与企业文化类课程,包括企业管理概论、职业发展规划、石油软件技术和石油软件专业知识等,此部分课程委托公司开出或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来开设。
此外,我们还设置了5类主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其中,计算机类有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石油类有综合地质实习、油田认识实习;综合应用类有石油数据库课程设计、案例分析设计;实习与实训类为专业实习,基本覆盖一学期,以公司已完成的项目作为实训内容,来进行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类为毕业设计,覆盖一学期,学生通过参与公司的实际项目完成毕业设计。
以上课程设置可以达到培养具有计算机软件工程思想和掌握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基础知识,能够开发通用系统软件和石油领域专用系统软件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其中石油专业的理论课程有7~11门,其他课程基本按照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来设置;在实践环节,以软件企业需要的、先进的、流行的开发工具为基本语言,以石油行业软件作为实习和实训案例,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另外,我们还设置了软件文档编写、企业管理和职业发展规划等课程,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强调了职业素养,体现了对学生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人文素质的综合培养。
4 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4.1 人才培养方案的形成
专业改革成败与否,最关键的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特别是人才的培养定位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实验班的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和公司共同参与制订,公司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提供企业和社会对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及建议设置课程,学校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完善课程体系,达到既能满足专业培养规格,又能适应企业需求的目的。
4.2 教学组织和管理
实验班单独编班管理。实验班安排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授课,公司领导和技术人员定期来学校,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介绍公司动态、企业理念、技术前沿等。学校和公司不定期邀请油田企业的专家,为学生作专题报告,介绍行业动向、勘探开发软件开发技术、人才的能力要求等,让实验班学生扩大视野、增强信心,及早进行职业规划。学生在大一学年学完规定的公共基础课后,进入实验班的学生于大二、大三学年在学校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大四学年在公司进行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参与实际项目的研发,提高项目开发能力、团队合作意识,感受企业的文化和理念,为实际进入社会打下基础。
4.3 教师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对教师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工程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有实践部分的课程,要求教师结合石油软件开发案例授课,而大多数计算机专业教师缺乏石油领域的基础知识。因此,在校企联合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同时,我们也加强了长期或短期的科研合作,学院每年选派3~4位教师到企业,完整跟踪至少一个项目,积累石油软件开发和数据信息服务的经验、案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同时,我们也安排公司有实际开发经验的工程师参与部分教学。
4.4 教学效果保障措施
为了保证优良的教学效果,学院和企业分别为实验班配备了一名班主任,实行双班主任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如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管理制度、课程设计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工作条例、学生管理制度、班级量化考核管理条例等。实验班配备专用实验室,由公司配置软件开发平台,提供部分项目案例,供学生平时学习和训练,便于学生及早地熟悉和适应公司的开发环境。
4.5 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实验班学生除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外,在创新意识、文字书写、口头表达、业余特长、组织协调等能力的提高上,也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平台。班级也定期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从中得到训练和锻炼。
5 结语
专业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学院、公司、学生等多方的合作和积极支持,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也都要打破常规。我校开办的实验班还只有两届,很多工作还只在探索中。但我们相信,实验班培养模式、教学形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将对计算机类专业产生辐射作用,必将推进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进展,同时也让计算机类专业的更多学生受益,这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类招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改革与研究
1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历史沿革
我国的计算机本科专业从1956年开始开办,目前已经从1956年的2所高校、2个专业点发展到现在的598所高校、847个专业点,在校本科生人数大约增长了一万倍[1]。我校于1981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生。1988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并由原来的一个计算机应用专业发展为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软件两个专业,招生规模逐年扩大。1998年根据国家教育部对专业调整的要求,调整为宽口径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涵盖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网络三个专业方向。2005年12月,随着我校院系调整,成立电子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经过二十余年来的不断建设,我系于2006年获得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随着计算机学科的发展,招生规模也在逐年增长,带来的就业压力于日剧增,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也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上,为了提高就业率,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也要不断地更新,课程体系改革成为热点,这个问题不仅在我校存在的问题,其他高校也有这样一个难点,需要攻破。
2在大类招生下寻求突破点
全国很多重点大学已经开始实行大类招生,成为
今年高考招生的一个新趋势。大类招生指的是同一类的几个专业都浓缩到一个大的学科大类里,比如:电类、机械类、化学类、经济类、数学类等,招收的学生先不细分专业,先选择一个大类,其实就相当于选择了几个专业,等到学生上到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成绩等进行分专业,这样学生自我选择专业的机会就比较大,尤其是经过两年的学习,对所要学习的专业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有了一定的专业取向,这样再分专业,对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以后的就业都是非常好的选择[2-3]。
在这种大的环境下,怎样修改培养方案,寻找突破点是我们一直在做得工作。首先,我们对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和座谈,了解学生对培养计划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其进行汇总。其次,专业老师出去调研,到同类学校进行座谈,学习别人的长处。最后,对我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就业调研,询问一些培养方案中他们认为存在的弊端,不科学的地方,并利用他们的工作经验,对本专业在第四学年应开设怎样的选修课程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总结上面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认为在大类招生下,怎样能够保证本专业招收的学生数量与质量,怎样才能使学生毕业后立于不败之地,成为我们修订培养方案的重心所在,也是我们需要突破旧的教学观念,创造新的课程体系的依据,本着这样一个目的,我们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
基金项目:中北大学校级基金项目(2008-10-12)。
作者简介:靳雁霞(1973-),女,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虚拟现实、优化理论;蔺淑珍(1964-),女,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
3改革的过程与研究
专业的培养方案应随着大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为了实现计算机类的大类招生计划,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作了如下改进与调整。
3.13+1的教学模式的调整
经过多年的教学,笔者感觉到学生到了大四以后,就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学习,主要原因是忙于就业或考研,所排的专业课几乎没有学生听,使得讲课的老师很郁闷,在大四开设的专业课程就形同虚设,没有任何意义。要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就需把所有必修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全部压缩到前三年上完,到第四学年时,开设一些短学时的选修课程,既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就业,又可以使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学习,同时,对于考研的同学也不影响。这种教学模式的改变,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3.2课程体系的调整
由于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不是很一致,为了配合大类招生计划,要求专业基础课程必
须一样,在这种前提下,对我专业的课程体系做了一些改进和变化,来更好地实现专业改革。
首先,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计算机软件、硬件的程序设计能力,同时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其次,加强实践环节,保证每学期学习思路不断线。要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就要保证学生在每学期都要有相应的实践环节作为训练,让学生的编程思想在每学期都能得到巩固和加深,从大一第二学期的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到大二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程序设计与分析、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实验周,再到大三的软、硬大型实验周、微机原理实验周,在每次的实践环节中要求需求分析,实验报告要求完全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来书写,这样对学生是一个很好的实践过程。最后,为了配合其他专业,我专业对前两年的课程体系做了调整,如表1所示。
专业课程全部安排在大三修完,开设的课程有微机原理、汇编语言、算法分析与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Java高级程序设计,更好地锻炼学生软硬件编程能力。同时还开有计算机专业必修的一些专业基础课程,如: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等。
表1对前两年专业基础课课程体系的调整
课程名学期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
计算机科学导论第一学期16学时8学时讲座8学时授课
C语言程序设计第一学期80学时52学时授课28学时实验
离散数学第一学期40学时分为两学期上课,缓解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压力
离散数学第二学期40学时
数据结构第二学期64学时56学时授课8学时实验
软件工程第三学期48学时48学时授课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第三学期56学时40学时授课16学时实验
计算机网络第四学期72学时56学时授课16学时实验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四学期64学时44学时授课20学时实验
Java程序设计基础第四学期48学时40学时授课8学时实验
课程体系的调整,更好地突出了在学校大类招生下我专业应有的特色,同时也使得我专业的学生在前三年时间能够充分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留出大四时间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为就业打基础,或者更好地备战考研。
3.3专业选修课程的制定
在专业培养方案中,专业选修课占8个学分,128学时,调整后的培养计划把这部分内容放在大四第一学期中,希望学生能够拓展视野,增强学习兴趣,认清当前的就业取向,选择哪些课程才更具有意义,是我们制定课程体系的依据。课程纳入当前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把所有的课程按方向分成几部分,第一部分:计算机理论。所开设的课程有:并行算法导论、形式语言与自动机、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运筹学基础。第二部分:嵌入式系统。所开课程:计算机控制、嵌入式体系结构、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第三部分:图像处理。所开课程有: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数字信号处理、虚拟现实及应用。第四部分:计算机应用技术。所开课程有: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电子商务、数据挖掘等。这样,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或就业趋势选择任意一个方向进行选修。让学生主动学习,这是我们教学的根本。
3.4毕业设计实行2+1模式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本专业知识,为了更好地保证大类招生下我专业学生的质量与素质,我专业从大三一开学,就先让学生进行毕业设计题目的选题,学生在大三所作的课程设计、实验都是围绕这个内容,这样学生到大四毕业时,就能完成毕业设计,当学生回首两年时间,会看到这个课题在他学专业课的过程中,内容不断更新,功能不断完善,最终实现一个完整、完善地毕业设计,学生从中受益匪浅,由浅入深地对专业知识有了一个翔实的了解。
4结语
我专业老式的培养方案确实存在很多不足,专业
特色不明显,课程体系的构建不能很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上课时间过长,导致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为自己的就业、考研做准备;毕业设计在第七学期才开始,不能很好地贯穿整个大学四年的各个实践环节,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不深;专业选修课程定位不准,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向专业方向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全国大类招生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以便适应社会的需求,我专业对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了彻底地改革,经过一段时期的试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了明显地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积极性明显增强,毕业设计的效果明显改善,学生对专业发展的定位、目标明确,从而促使学生自己在大学四年里能够更好地发展自我,树立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把自己塑造成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10.
[2] 唐苏琼. 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09(1):88-89.
[3] 陈永强,李国勇,彭利华. 基于大类招生的地方普通大学计算机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9(18):6-11.
Research on Course System Reform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ciality in Large Class Enrollment
JIN Yan-xia, LIN Shu-zhen
(Dep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Taiyuan 03005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