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柏拉图的永恒范文

柏拉图的永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柏拉图的永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柏拉图的永恒范文

1.生平与思想背景简介

奥古斯丁于354年生在北非塔格斯特的一个小镇上。他的父亲帕特里西斯是一个异教徒,从他的身上,奥古斯丁遗传了敏锐的感受力和强烈的激情;他的母亲莫尼卡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但是母亲对上帝的渴慕和虔敬并没有对早期的奥古斯丁产生多大的。年轻的时候,奥古斯丁一方面陷在肉体的之中,放浪形骸,另一方面在思想上不断地寻求。从摩尼教,到学院的怀疑主义,再到柏拉图主义,奥古斯丁走过了不少曲折的道路,直到三十三岁那年,他才皈依了基督教。

十九岁那年,奥古斯丁读到西塞罗的著作《荷尔顿西乌斯》( Hortensius)。这本书使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他第一次被哲学所吸引。哲学在他心中激发一股强烈的热情使他想脱离尘世去寻求真正的智慧。后来,他又读到了一些柏拉图主义者的著作,这些著作使他越发鄙弃流变的感觉世界,把目光转向永恒不变的超感觉世界。奥古斯丁早期的思想深受柏拉图主义的影响。那时,他并不认为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信仰有什么冲突。谈到柏拉图时,他以赞赏的口吻说 :“他不怀疑从事哲学探索就是爱神。”1)柏拉图主义的著作帮助他认识到,神是非物质性的,没有形体的。他甚至认为,它们为上帝的存在和上帝的永恒之道提供了证据。2)他相信柏拉图主义者以理性的方式把握住的真理同圣经启示的真理是吻合的,柏拉图主义哲学家“认识到真神是万物的创造者,是真理之光的源泉,是一切福祗的丰富赐予者”。3)但是,奥古斯丁发现,他们不认识道成肉身的真理。他们虽然知道上帝的存在,但却不能提供达到上帝的方式。直到他与基督相遇而皈依基督,他才找到了通向上帝之路。这条路就是耶稣基督本身,他是唯一的道路。早期教父克力门曾说:“哲学引导希腊人到基督面前,律法引导犹太人到基督面前。”4)这句话前半部分是对奥古斯丁的写照。当然,哲学本身并不必然把人带到基督的面前,奥古斯丁之所以能够认识神,乃是神的恩典,加上他自己的谦卑。

奥古斯丁皈依后,更加寻求对上帝更完全的认识。在对事物的认识上,他总是把信仰放在首位。他引以赛亚书上的话说:“你们若是不信,定然不能理解。”(Isaiah7:9)5)但是对他来说,信仰本身同时也是一种理性行为,信仰要求我们去理解。在理性与信仰的关系上,托马斯·阿奎那最好地概括了奥古斯丁的态度:“浸染在柏拉图主义者学说中的奥古斯丁,每当发现他们的教导与信仰一致时,他就吸收;而他若发现有什么与信仰相左的地方,他就修正。”6)

奥古斯丁对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思想之间的融合同样也体现在他的爱的上。爱在奥古斯丁的思想中无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甚至被人称为爱的神学家。他对源发于希腊的欲爱和源发于基督教的圣爱二者的融会,在基督教思想史上为爱的理论立下了一块独一无二的丰碑,其影响之深远迄今无人能及

2.秩序说

第2篇:柏拉图的永恒范文

理念的世界是一个摆脱了杂多性和现象性的永恒确定的世界。但重要的是,当这样一种纯粹的作为理念存在的正义、善和美等概念被确立起来后,人这个必死者如何与那在永恒世界中存在的理念本身发生关系,也就同样凸显了出来。 

(一)理念论的内涵 

根据相论,同类的具体事物具有个体的差异,相则代表了它们的统一性。就此而言,关于相的知识对于认识具体事物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关于相的知识对于认识具体事物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具体事物和相的关系是双向交织的一多关系: 

1.同类的具体事物是多,它们的相是一,一个相涵盖多个事物; 

2.每一个具体事物都同时不止属于一个种类,这种情况下,具体事物是一,与之关联的相则是多。第一方面意味着同质性:诸多个别事物同属一个种类。第二方面则意味着异质性:同一个别事物同时属于诸多不同的种类。柏拉图在提出相论之初只注意到了第一方面,到《巴曼尼德斯篇》才意识到了第二方面。 

(二)理念论的地位 

柏拉图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哲学成了西方哲学的定海神针。它不仅是一系列概念、范畴、推理的演绎,而且是生动活泼地洋溢着生活情趣的对话,是跌宕起落的富于悬念的戏剧,两者往往融合在一起。在这一幕幕由对话表现出来的诗性戏剧之中,又包含着严谨的逻辑和论辩,无例外或明或暗地显露出写作者一的深邃的心思和用意,表达着作者一对宇宙、国家、社会和人生的一整套异乎寻常的看法。 

柏拉图从来没有使用过“理想”一词,而且古希腊语汇中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理想”概念。柏拉图虽然使用过“样子”、“相”、“形式”、“类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理念”),却从来没有把他笔下的城邦说成是“理念”或“理想”,而“理想”也绝非柏拉图式的术语,柏拉图式的古典政治哲学关注得更多的是现实而非理想。尽管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明确地宣称,“理想国”的各项(法律)措施不仅可能,而且对于城邦也是最好的,因为它是“根据自然”,而建立起来的。但书中处处自相矛盾的说法,早已经摆明,那不过是半真半假、亦真亦假的高贵谎言。 

二、柏拉图的“洞喻”及伦理思想 

柏拉图更倾向于把灵魂的无知看作真实的谎言,但群众所犯的这种病症又还是无法用真理来医治,古典话语和近代启蒙话语看来是对立的。相反还可能得用“语言的谎言”作为药物—但仅仅是作为一种安慰剂,而即便普通民众达不到最高的哲学沉思的真理,是否他们还是能普遍地达到政治的清明见解,形成政治的共识? 

(一)认为存在一种灵魂的“心观” 

柏拉图“洞喻”中洞中的世界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我们以洞顶为苍穿,以火光为太阳,以洞底为大地,心安理得地生活在这个自我封闭的世界中。这里的一个逻辑难题是:洞中的人自己感到身处家园的心安理得,他们为什么要被动地被解放到另外一个陌生的世界中去?那个陌生的洞外阳光世界对他们意味着什洞内与洞外的区别只是火光于日光的区别,在洞中的假象是因为火光中阴影所呈现的相,没有得到真正太阳的光照。在洞中的看是我们的肉眼经验之看,而洞外日光之下的看乃是一种“思维心观”,肉眼所看的是模糊而转瞬即逝的偶然事实,而心观的是清晰而永恒确定的本质。 

(二)从世界观的高度,论证苏格拉底的伦理原则 

这为柏拉图的方法提供了认识论的基础在希腊城邦衰落时期从事哲学和伦理思考的。他的实际意图是为了医治导致城邦衰颓的疾患。然而,柏拉图的美德伦理思考远远超出了一种单纯的城邦主义的道德谋划,它成了西方各种伦理传统的一种构造性渊源。他的理念不但确定了心灵的内在原则、定义、真理是什么,而且解释了为什么如此。他的基本观点是:理念型相是独立于可感事物的存在,否则就不会有确定的知识。因此,他在个别的、可感事物之外设定了一人普遍的、可知的理念领域。主张理念与个体分离却是出自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 

三、柏拉图关于善和智慧的思考 

在柏拉图看来,人之所以要组成城邦国家,唯一的理由就是因为每个人单靠自己是不可能达到自足的,因此城邦可以被看成是一个相互需要的体系,一种保障人人都过上幸福生活的制度。因此,在这个城邦中需要安排出一系列“正义”的制度,因而柏拉图就开始了对城邦正义的追求。 

(一)柏拉图把苏格拉底关于善的思想作为唯心主义的发展和系统化 

他认为每一种技术都有自己的善,结于不同的人来说又有各自不同的美德。但是在这一切善之上,还有一个最高的,绝对的善这就是善的理念。柏拉图认为,只有人的理性才能认识善的理念,人的感情和,人的肉体感官要求是低级的,只有理性是高级的。 

(二)柏拉图将智慧是最高的品德视为追求,把正义当作指导原则 

第3篇:柏拉图的永恒范文

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

摘要 《理想国》是柏拉图对日益衰败的希腊城邦的政治和公民教育状况反思的结果。在这本书中,他详细地描绘了关于公民教育的内容。在他城邦中的公民教育是以培养“正义”的人为教育目的;以培养“善”为终极教育目标;提倡正义、勇敢、智慧、节制的美德等。

关键词 思想;柏拉图;公民教育;古希腊;正义

公民教育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在古希腊,由于各个城邦的政体不一样,因此,对于公民教育内容的限定也就不一样。柏拉图的公民教育思想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它是针对全民性的,是以政治实践为途径,以理性主义为特征,目的在于培养公民美德或公民精神。”

1 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 年。他的父母亲都出身于名门贵族。尽管幼年丧父,但家庭环境和家学渊源对柏拉图的洞察力有极强的辅助作用,同时也激起了他的参政热情。柏拉图见证战争,也看到雅典政治的不断变更。其中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在民主制恢复的第八年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这一事件给柏拉图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也影响了他一生的志向。他认为,当时的民主政治是不正义的,是令人厌恶的。他对民主制和僭主制失望透顶,进而开始构建他自己的理想城邦。在他的城邦中推崇真正的哲学,认为应该让哲学家掌握政权。

古希腊的历史大致分为五个时期,柏拉图生活在希腊的古典时代。希波战争开启了古典时代的大门。“希波战争后,希腊世界形成了两大城邦集团:一个是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一个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两大同盟在政治、经济上的矛盾和摩擦日益发展,终于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这场战争的失败给雅典带来了巨大的打击:战争中大量奴隶的逃亡,致使工业停顿;各城邦渐渐脱离雅典帝国,不再交纳赋税:战争也动摇了人民对神明的信仰,对一直以来遵循的道德信条产生怀疑,民主制度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柏拉图清晰地认识到了民主制度的缺陷。

2 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柏拉图的公民教育思想是以“理念论”为基础的。柏拉图认为,事物的本质是理念,对理念的认识才是真正的认识,这种认识需要较高的才能与智慧才能把握。意见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这是最低级的认识。他把整个世界分为“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人们凭借自己的感官所能触及的世界是“可见世界”,“可见世界”也就是“现象世界”;只能运用理性的智慧去思辨才能把握的是“可知世界”,“可知世界”也就是“理念世界”。“人们感官所触及的现象世界是处于不断的生灭变化中,在它的背后的理念世界则永恒存在。”

在“理念世界”中是有等级划分的,并不是所有的“理念”都处在同一等级。“理念”的最高等级是“善的理念”,它是“理念中的理念”,是它赋予了“理念”本身的存在性、可知性和真理性,是一切存在的终极原因。在“可知世界”中“善的理念”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知道的。关于寻找“善”的途径,柏拉图提出了“灵魂转向说。”

柏拉图把人的灵魂分为从低到高的四种形态,即想象、信念、理智和理性。从想象到理性的过程,既是人的认识不断上升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的灵魂转向的过程。柏拉图运用“洞喻”来说明了这个转向的过程。

3 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的内容

柏拉图的公民教育包含有许多的内容。首先进行的就是对公民实行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中包含着天文、历史等,它主要是以希腊神话为题材、以故事的形式来进行教育的。音乐教育是在幼儿时期就开始的。为了防止对幼小灵魂的残害,他认为故事的内容、形式、风格以及曲调等应该有严格的规定。他为真正的神话设定了两个标准:第一,“诸神是行善的使者,但却不是万物的缔造者”。第二,“不管诗歌还是散文只要涉及神圣的东西的时候,就不能把他们描绘得跟魔术师似的。因为凡是神圣的,就是不会在任何言行方面欺骗百姓的。”之所以对公民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公民具备一种和顺的性格,发展想象力。

伴随音乐教育的是体育教育。音乐与体育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音乐服务于灵魂的理性部分,体育服务于激情,理性上的求知和激情中的勇敢决定了护卫者的美德。体育教育是在音乐教育之后进行的。体育不仅仅包括体能的锻炼,它还包括医疗和节食。进行体育教育主要是让护卫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体育教育也是为了军人履行国家中的职能而做的准备。音乐和体育教育的原则都力求简朴。音乐教育、体育教育安排适宜,才有利于和谐心灵的产生。

除了以上的内容外,柏拉图的公民教育还包括算术、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天文学、谐音学、科学等,柏拉图十分重视算术,他认为算术不仅可以使公民脱离可变世界,把握真理,而且也有利于军人统帅他的军队;算术不能马马虎虎地学习,而要深入下去学,直到能看到数的本质;学习算术并不是为了买卖,而是为了便于将灵魂从变化世界转向真理和实在。几何学可以帮助人们较为容易地把握“善的理念”,因为它的对象是永恒的事物;同时,几何学不仅能把人的灵魂引向真理,而且还能使哲学家的灵魂转向上面,学习几何学的真正目的是纯粹为了知识。天文学的教育主要是通过表面的繁华去探讨背后的真实、去寻找表面美后真正的美。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研究天文学,需要正确地使用灵魂中的天赋理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不去管那些可见的事物。谐音学的学习是为了深入研究音之间数的关系,考察什么样的数的关系是和谐的,什么样的数的关系是不和谐的,目的是寻求美者和善者。无论是算术、几何学还是天文学、谐音学,都是为了最后辩证法的学习做准备的。

柏拉图还十分重视实践和非智力因素对于公民教育的作用。他认为,学习到的知识要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让他们能够在实际方面不低于别人。在对公民进行各种实践锻炼外,还必须让他们在这些实践中接受考验,看他们是否能够在各种诱惑面前坚定不移,是否会萎缩、出轨。除了以上这些外,柏拉图认为还必须注重公民的美德、性格的培养,必须警惕一些人所拥有的各种美德是真、是假,不能错用假好人作为国家的统治者以及个人的朋友,从而维护城邦和社会制度。并且,柏拉图还主张公民终身学习的观点。

4 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的目的

柏拉图公民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正义”的公民,以达到城邦的繁荣。对于何为正义这个问题,柏拉图否认了“欠债还钱就是正义”“把善给予朋友,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正义为弱者的必须”的观点。他认为正义就是城邦的公民各安其分、各守其职,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柏拉图把人的灵魂分为理性、激情、欲望。如果理性主导激情,激情压抑着欲望,欲望服从于理性与激情,那么这个灵魂就是正义的、健康的。柏拉图所进行的一系列公民教育,就是为了调和这三部分的关系,实现这三部分的和谐。

国家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是相似的。国家分为三个阶层———统治者、护卫者、生产者,它们分别与灵魂中的理性、激情、欲望相对应。生产者满足欲望、护卫者提高激情中的勇敢来保卫城邦、统治者运用理性思辨来治理国家,如果三个阶层之间能做到互不干涉,那么这个国家就是正义的。阶层的划分是在公民教育的过程中进行的。

正义的人与国家就是具有美德的人与国家,公民教育就是为了促进美德的形成。个人具有四种美德———各尽本分、勇敢、智慧、自主(灵魂中的善控制恶)国家也有四种美德———智慧、勇敢、节制、正义。智慧属于统治者,勇敢属于护卫者、军人,节制与正义则属于全体公民。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出正义的公民,塑造出正义的城邦,才有助于城邦的繁荣与稳定。

5 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的方式

柏拉图把公民教育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初级阶段与高级阶段。

5.1 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的教育是从幼儿开始的。柏拉图认为“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它塑成什么型式,就能塑成什么型式”。柏拉图十分重视幼儿的教育。他不主张对幼儿进行强迫式的学习,他认为被迫的学习是不能在心灵中生根的,学习要根据儿童的特性,改造成讲故事、做游戏的形式,这样,才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且在游戏中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到每个人的天性。幼年阶段的教育主要是以音乐教育为主。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约到二十岁,公民开始接受体育教育和军事教育。体育教育主要是锻炼体操、骑马、射箭等,而军事教育主要是结合军事学习一些文化科目,如算术、几何等。在这个时期,公民将被要求把以前分散学习的各种课程内容加以综合,研究各科的相互联系以及它们和事物本质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检验公民有无辩证法天赋的最主要的试金石,同时,也有利于为以后成为优秀的城邦的统治者和护卫者打下基础。

初级阶段的学习是针对城邦内的全体公民的,无论男女皆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力。初等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公民个人灵魂的和谐与正义、培养个人的美德。初级阶段的教育基本完成后,优秀者继续进入高级阶段的学习,而剩下的则根据自身能力的大小接受别的学习内容。

5.2 高级阶段

高级阶段的教育对象是“爱智慧者”,即哲学家。在高级阶段的过程中,柏拉图分别运用“日喻”、“线喻”、“洞喻”来说明心灵转换的过程。由这些比喻可知:初级阶段的教育为公民在高级阶段的教育奠定了基础。

高级阶段的教育所学习的内容依次是:算术、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天文学、谐音学以及辩证法。前面几门学科,在初级阶段中已有些涉及,但并不深入。把算术放在前面学习是因为“那些天性擅长算术的人,往往也敏于学习其他一切学科;而那些反应迟缓的人,如果受了算术的训练,他们的反应也总会有所改善,变的快些的”。几何学的对象是永恒的事物,学习几何学有可能把灵魂引向真理。

在高级阶段的天文学的学习并不是去研究天空中那些可见的事物,而是要使用灵魂中的天赋理智来研究可见事物背后的东西,进行“理念”的研究。谐音学和天文学是兄弟学科,它也是为了最后辩证法的学习做准备的。

辩证法的学习主要是把人从“可见世界”完全地带入进“可知世界”。“当一个人企图靠辩证法通过推理而不管感官的知觉,以求达到每一事物的本质,并且一直坚持到靠思想本身理解到善者的本质时,他就达到了可理知事物的顶峰了”。在达到顶峰的同时,个人还要继续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来成为更好的统治者,而在成为统治者后,在闲暇之余还要继续学习哲学。

参考文献

[1]刘文泰.古希腊城邦政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7.

[2]胡晓燕《. 理想国》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7:27,115.

[3]段元秀.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论析[J].教育评论,2012(2).

[4]柏拉图著.理想国[M].张子菁(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176,181.

[5]柏拉图著.理想国[M].张子菁(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78,79.

[6]柏拉图著.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71,289,298.

[7]柏拉图著.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140.

第4篇:柏拉图的永恒范文

关键词:模仿;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理念;唯物论

一、 引言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文论和美学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两颗明珠,千百年来,他们的文学理论和哲学思想占据着无可替代的位置,指引、规约,有时甚至是羁畔着西方文论和美学的发展。黑格尔说:“哲学之发展成为科学,确切点说,是从苏格拉底的观点发展到科学的观点。哲学之作为科学是从柏拉图开始(而由亚里士多德完成的。他们比起所有别的科学家来,应该可以叫做人类的导师)。”[1](P151) 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两人共同学习生活长达20年之久,两人的“模仿说”理论虽一脉相承但绝非没有突破和创新,相反,亚氏的哲学是从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开始的,他的文艺观点则是从批评柏拉图的“模仿说”开始的。[2] (P49) 柏拉图在其“理念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话的形式主要是在《理想国》中探讨了自己的“模仿说”理论;亚里士多德一方面秉承师志,另一方开拓创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著名的《诗学》当中论述了与老师柏拉图完全不同的“模仿说”理论。本文试着总结两位古希腊文论大师“模仿说”的内容,比较并浅析这两种“模仿说”产生分歧的原因。

二、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模仿说”理论

我们知道柏拉图的文艺理论主要都是通过苏格拉底和其他人的对话体现的,有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同样,他在《理想国》中通过苏格拉底和格罗康的对话具体论述“模仿说”理论。其实模仿并非柏拉图的专利,模仿最初主要用于宗教巫师祭祀时的表演,后来也指雕塑、喜剧的再创造。在他之前,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等哲学家就已经讨论过“模仿”这个概念。但是柏拉图的模仿说是以“理念论”为基础的。所谓理念,就是高于一切实际事物之上的永恒不变的东西,理念也叫理式,观念等,它是柏拉图理论的核心。在柏拉图看来,“我们经常用一个理式来统摄杂多的不同的个别事物,每个杂多的个别事物都有一个理式。”[2] (P33) 柏拉图认为一切具体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他们只不过是对相应最高理式的模仿。在柏拉图的心中一直有三种世界:理念世界,它是第一性的,统摄各个杂多的个别的事物;现实世界,它不是具体的,是模仿理念世界得来的,因而是第二性的;艺术家模仿第二种世界的艺术世界,它是第三性的。柏拉图在《理想国》里“禁止一切模仿性的诗进来”,“诗对于听众的心灵是一种毒素”,“检讨悲剧和悲剧大师荷马了”,要把诗人驱逐出《理想国》。[2](P30-32)

美国文论家鲍桑葵曾评价说“在柏拉图的著作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完整的希腊艺术体系,同时又可以看到一些破产的概念。”[3](P73-74) 柏拉图的模仿说无疑对亚里士多德的美学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显然亚氏更爱真理,因为他早已察觉出恩师“理念模仿论”的先天不足。因此,这对曾一起学习长达20年之久的师徒至少在“模仿说”问题上分道扬镳了,后者在对恩师柏拉图“理念论”批判的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的美学、文艺学理论,从而也成就了《诗学》西方第一部从理论内容到理论形态都比较完美的美学文艺专注,成就了亚氏“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最博学的人”。[4](P38-40)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一章就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的模仿论观:“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用的方式不同。”[5](P3)可以看出,亚氏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模仿,而且模仿现实生活,只是媒介、方式、对象不同而已。同时,亚氏认为诗的起源有两个原因:模仿的本能;“音调感”和“节奏感”。[5](P11-12) 在亚里士多德眼里,模仿成为人的本能,而模仿的文艺不仅给我们带来,而且能帮助我们求知。这一点可以从他给悲剧下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声,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助人的动作来表达,而不用叙述法;接引起怜悯和恐惧之情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5](P19) 可以总结出亚氏的模仿说认为艺术模仿现实,且承认事物的普遍联系,重视艺术的社会教化功能,而不是柏拉图理念式的模仿。

三、 柏拉图模仿说和亚里士多德模仿说的比较

柏拉图把自己的模仿说同“理念论”结合起来,使它具有客观唯心主义的性质。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所讲的模仿不同于柏拉图。亚氏批评柏拉图的“理念论”割裂一般概念和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把“理氏”看作具体事物以外独立存在的东西。[4](P42) 亚氏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模仿现实生活,这也是《诗学》的思想主线。《诗学》第九章“显而易见,诗人的职责不在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或必然率可能发生的事”,“诗所描述的带有普遍性”[5](P28-29) 在亚氏看来,柏拉图模仿说过分强调“理念”的作用,忽视普遍和特殊是辨证统一的,没有脱离一般的特殊,也没有脱离特殊的一般的道理这也就否定了柏拉图“理念”至上的模仿观,否定了艺术模仿理念世界的观点。

四.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模仿说”问题分歧的主要原因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两人在哲学观上的分歧最终导致了在美学和文艺理论上的区别。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核心是“理念论”, 即物质世界的另一个永恒不变的世界。 在他的诸多作品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柏拉图相信“灵感”对创作的巨大作用,认为“大诗人们都是受到灵感的神的代言人”,“凡是高明的诗人,无论在史诗还是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有神力凭附着。”[2](P18-20),可以说,“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地将哲学当作一门独立的学科,给它以最高的地位,将哲学(他称之为‘第一哲学’)的对象确定为‘作为存在的存在’,从而将哲学和 其他学科明确区别开来。”[6](P411) 就连文艺创作也不例外,据胡经之老师的评价,《诗学》的方法论有两个特点:一,严谨的逻辑推理;二,自然科学方法和社会学方法相结合。[4](P40) 亚氏这些唯物主义的观点让他能抓住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本质规律。因而,亚氏的模仿说能突破柏拉图唯心主义的至酷,主张艺术模仿现实生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的道理。也正是因为“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理念’的批判,是对唯心主义,即一般唯心主义的批判”,才使得亚氏的模仿说呈现出与柏拉图模仿说完全不同的内涵和意义。[2](49)因此,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二人在哲学观上的不同最终导致了二人艺术模仿说的分歧。

四、 结论

柏拉图的模仿说是以“理念论”为基础,认为艺术模仿理念的现实,最终导致艺术成了“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而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扬弃的发展了柏拉图的模仿说理论,承认事物是普遍联系,共性寓于一般的哲学道理,主张艺术模仿现实生活。他们二人本为师徒但模仿理论却相差迥异,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哲学观上的分歧所致。柏拉图唯心主义哲学观和亚里士多德唯物主义的哲学观最终解释了他们在模范论问题上的分歧。由“理念”到现实,由唯心到唯物,这种进步正如鲍桑葵所评价的“亚里士多德认识到了柏拉图完全没有认识到的艺术中的理想。”[3](P79)。认识到这一点对于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各自模仿说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书目:

[1]黑格尔. 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 北京:三联书店, 1957.

第5篇:柏拉图的永恒范文

关键词: 柏拉图 理念论 哲学王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是古希腊乃至整个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从苏格拉底,在经历伯罗奔尼撒战争和苏格拉底之死后,国家衰弱,社会秩序混乱,民主走向盲目,整个希腊由盛转衰的现实让柏拉图开始追寻心中的理想的国家。

一、哲学体系的基石――理念论

理念论是柏拉图政治哲学思想的本体。其中理念表示的是事物的本原,决定着事物为事物的本质,它“不动不变”,可以被用来“定义”,不仅是存在于头脑中的道德范畴,更是柏拉图认定的可以独立存在的实体。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我们感官能感知的世界,它时刻处于生灭变动之中,就是从无到有和从有到无的变化,这些变化让世界变得虚幻而不固定。但是在这相对不稳定现象的背后存在一个现象世界――以它为目标的永恒的、真实的、稳定的世界,即理念的世界。表面上,理念的世界(真实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虚幻的世界)是对立的,但是柏拉图解释道:“一方面,我们说有多个的东西存在,并且说这些东西是美的,是善的,等等。……另一方面,我们又说有一个美本身,善本身,等等,相对于每一组这些多个的东西,我们都假定一个单一的理念,假定它是一个统一体而称它为真正的实在。”这里的“善本身”、“美本身”是指善的东西和美的东西的理念,而“多个的东西”就是指众多个体。因此,每个事物都有理念并理念的世界。至于现实世界,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的所有事物都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以此出发,他进一步提出现实的可感事物运动变化都是把理念当作目标的,而每一个事物的理念都是相应事物追求的目的,而所有一切事物都追求的一个最高的目的,即最高的理念,就是“善”。在整个哲学思想体系中,柏拉图始终贯彻“善”的理念,整个《理想国》中柏拉图对城邦的最高追求就是至善城邦,是其终极的理想蓝图。

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斯宾诺莎的哲学思想还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思想,都与柏拉图的理念论在主旨上是一致的。但是柏拉图的理念论所倡导的关注人的价值,强调理性的认识。

二、国家正义――“各做各的事”

在《理想国》中,国家正义的探讨开始于国家(城邦)的起源,在第二卷中,柏拉图通过和格劳孔的争论指出,人活着就会有需求,但个体由于天赋能力有限而不可能通过自我满足需求,这就需要与他人的分工合作。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满足自己的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人进行产品交换,长此以往的后果就是人口的聚居,最终形成城邦。在城邦起源论中,柏拉图轻描淡写描述了农民、商人、手工艺者等分工合作而聚居的情况,而为了实现全体公民的普遍幸福,柏拉图将这种普通的分工和帮助的情况运用到对国家管理的不同等级之间的分工合作上,将自由民划分为生产者、守卫者和统治者三个等级,强调这三个等级分工合作对国家的重要作用――国家正义要求三个等级“各做各的事”。

“我们在建立我们这个国家的时候,曾经定下一条总的原则。这条原则就是:必须每个人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赋的职务”。《理想国》的这句话突出了“各做各的事”的中心:天赋。柏拉图将自由民分为三个等价是基于其天赋的不同。统治者天生就是智慧的,智慧的拥有使他们善于管理国家,因为其的智慧,统治者是三类人中最少的;守卫者是军人,军人是勇敢的,他们具有“无论在什么情形下都能保持住法律通过教育建立起来的关于可怕事物――什么样的事情才应当害怕――的信念”的精神上的能力,军人的存在在于保护正义城邦不受外族侵袭;生产者主要指农民、商人、手工业者等,他们是节制的,即“天赋优秀的部分和天赋低劣的部分在谁应当统治,谁应当被统治……这个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一致性和协调性”。三个等级因天赋不同必须各司其职,不干预他人的事,也不要试图替代他人的事,如果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国家就具备智慧、勇敢、节制三种美德,这样的国家就是正义的,这就是被证明了的国家正义的定义。

当理念论与柏拉图的政治期盼相结合时,就产生了“最理想城邦”的模型,他将城邦中的自由民划分为三个等级,进而展开强调他们的各司其职。柏拉图首先设定了至善的城邦的特点:智慧、勇敢、节制,用这三个因素分别适用三个等级,用智慧洞见真理,用勇敢守护智慧,用节制遏制欲望。各司其职就推动城邦成为至善,即理念的最高等级。

三、国家正义――“哲学王”的统治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自己的政体理论,这一政治模式的探讨成为“哲学王”思想的理论选择。他介绍了当时状态下可能出现的四种政体:贵族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经过最终讨论,柏拉图认为,僭主政体因缺乏“理性”的合理约束而无法成为“至善”城邦,寡头政体因“欲望”过度而抑制“智慧”,民主政体因“无度”的平等和自由造成城邦失序,而对现状没有改变的贵族政体则成为最后的希望,只要有精心培育的理想的“哲学王”作为统治者,贵族政体就有可能实现理想国的蓝图。

柏拉图的“哲学王”是建立在社会分工理论的基础上的,他主张把城邦的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掌握了国家最高权力,现实的城邦改造和理想的城邦实现才有了希望。“不那样,我们拟订的这套就永远不会实现,永远无法实现,永远见不到天日,只能停留在口头”。柏拉图认为哲学本身就是智慧的,哲学带来理性,哲学家们拥有的理性品格会弥补政体所带来的不足,使城邦走向“至善”。虽然这赋予了哲学家统治的合法性,但并不能保证其顺利执行。柏拉图指出,哲学家的产生就极其困难,成为统治者将更加困难,必须经历从体育到音乐,从算术到几何、天文学,再到辩证法这样一条漫长的道路,就像刚从洞穴中走出的囚犯一样,需要逐渐适应阳光的照射,并不断反思重构自己,但是一旦其成为统治者,哲学家就将建立一个真正正义的国家。

按照柏拉图的理念论,城邦只有在“哲学王”的统治之下才能接近真实理念的世界,现实世界的“哲学王”就相当于理念论世界中的理念的地位与作用,“哲学王”是在理念论的哲学基础上提出的。理念世界是存在于真实世界之外的永恒的、本源的存在,是公民应该认识和把握的,哲学家是所有公民中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和把握理念世界的人,只有哲学家才能借鉴理念世界改造现实世界。而且“善”作为理念世界的最高理念,是“哲学王”本身就具备的,他会将至善、理性加注于现世的政治管理中,构建正义的“理想国”。

四、结语

《理想国》是柏拉图政治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在经历了现有城邦社会的失序和制度的腐朽后,柏拉图以理念论为根基,构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建立一个安定有序、长治久安的城邦国家,这样的国家是正义的。至于如何实现这种国家正义,他提出“各做各的事”和“哲学王”统治两个建议,他对理念论中最高的理念“善”的追求决定城邦中阶层的各司其职和理性的哲学家能够统治现实以尽可能接近理念世界的正义性,所以柏拉图的国家正义思想是在理念论的指导下产生的。柏拉图一方面试图超越感性世界的限制,另一方面尽力返回现实世界,将其纳入理性规则,在不断的补充和争斗的过程中,形成了其政治哲学的特殊性,奠定了其在整个西方哲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

[2]范明生.柏拉图哲学述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3]唐慧玲.洞穴内外:从哲学王到政治家――柏拉图政治哲学思想的转向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7(7).

第6篇:柏拉图的永恒范文

关键词:《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柏拉图美学思想

柏拉图出身于希腊雅典的贵族阶级,年轻时师从苏格拉底。在苏格拉底被当权的判处死刑之后,柏拉图离开雅典,开始游学。到公元388年,他重新回到雅典建立自己的学园,受徒讲学,并继续以对话体的形式写作阐述自己的哲学和美学以及政治思想。

柏拉图一生所写的对话由四十余篇,涉及美学,哲学,政治等多个方面,但是遗留至今的有二十八篇。《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包括《伊安篇》,《理想国卷二至卷三》,《理想国卷十》,《费德若篇》,《大希庇阿斯篇》,《会饮篇》六篇,分别阐释了柏拉图对诗的来源,文艺的功用,文艺对现实的世界的关系,修辞,什么是美以及美与哲学修养等,美学问题的认识。

一. 诗的来源

《伊安篇》所讨论的主题是关于诗的灵感来自哪里。苏格拉底对伊安说:“你解释荷马,并非技艺,知识。”“你这副长于解说荷马的本领不是一种技艺,而是一种灵感,向我已经说过的。有一种神力在驱遣你,像欧力庇得斯所说的的磁石,就是一般人所谓的赫库里斯石”。苏格拉底终于说明了观点,那就是诗人凭借灵感。根据朱光潜《西方美学史》,柏拉图的灵感说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是所谓迷狂说,第二种是灵魂回忆说。

迷狂说是指“无论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的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就不能成诗或代神说话……神对于诗人们像对于占卜家和预言家一样夺取他们的平常理智,用他们做代言人”。柏拉图说明艺术并不是技艺,不是人可以控制的东西,它是从神那里来的,是诗人在失去理智进入一种迷狂状态之后,得到神的旨意而来的,诗人只不过是神的代言人。那么神,诗人,以及听众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灵感是怎样传递的?苏格拉底说:“磁石不仅能吸引铁环本身,而且把吸引力传给那些铁环,使它们也像磁石一样,能吸引其它铁环……诗神就像这块磁石,她先给人灵感,得到这灵感的人们又把它递传给旁人,让旁人接上他们,悬成一条项链。”

灵魂回忆说是灵感是不朽的灵魂从前生带来的回忆。 “每个人的灵魂,……天然的曾经观照过永恒的自然界,否则它就不会附到人体上来。但是从尘世事务来引起对于上界事物的回忆,这可不是凡是灵魂都可容易做到的,凡是对于上界事物只略越窥见的那些灵魂不易做到这一点,凡是下地之后不幸洗染尘世罪恶而忘掉上界伟大景象的那些灵魂也不易做到这一点。剩下的只有少数一些人还能保持回忆的本领。这些少数人每逢见到上界事物在下界的摹本,就惊喜不能自制,他们也不知其所以然,因为没有足够的辨别力。”

关于诗的来源或者说文艺的创作问题上,柏拉图坚持的是灵感论。虽然它有希腊神话神秘主义和宗教主义色彩,但在当时却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成为人们系统研究灵感和解释灵感现象的起点。当然他在为灵感论辩护时完全否定了艺术技巧和培养艺术才能,是反理性主义的,也对后世西方美学发展史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二. 文艺对现实的关系

在柏拉图之前的古代希腊美学家大多坚持摹仿说,也就是文艺是对客观现实世界的摹仿。在《理想国卷十》里,柏拉图提出了三种世界的观点:理式世界,客观现实世界,和艺术。他通过床这个例子解释了这三种世界。床有一个理式“床之所以是床的理式”,是木匠不能创造的,是自然中本来就有的,“是神制造的”;木匠依据床的理式,利用工具制作出来的个别的床,因为木匠不能制造理式,于是他制作的床只是“近似真实体的东西”;画家只是摹仿者,摹仿“神和木匠所制造的”,而且只是摹仿了床的外形。“所以模仿和真实体隔的很远,它在表面上能制造一切事物,是因为它只取每件事物的一小部分,而那一小部分还只是一种影像。”通过这个例子不难看出柏拉图对文艺与现实关系:艺术只是对客观现实世界的摹仿,而客观现实世界又是对理式世界的摹仿。艺术与理式世界即真实体之间并不是直接的关系,中间夹隔着客观现实世界,所以艺术只是反应了客观现实世界的外形,它不是真实的,只能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和真实隔着三层”。

三. 文艺的社会功用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最重要的一件事之一就是对理想国保卫者的教育,他认为对保卫者教育的目标是要把他们培养成“正义”的人。所谓的“正义“就是理想国的公民的三个等级:哲学家,其次是战士,最低的是农工商。这后两个等级都要听命于哲学家,国家才能有“正义”。人的性格的三等级:理智、意志、农工商的是。人的性格要达到“正义”,意志和也就要受理智的统治。也就是理想国中的各个阶级都站在他们所应站的岗位,理智要胜于意志和。柏拉图对文艺作品做了全番的的检查,他首先发现在荷马史诗和悲剧中,神被描写的和凡人俗子一样满身的毛病,他认为这回腐蚀儿童,对他们是有害的,无法培养他们的品德。于是柏拉图对文艺作品的内容做了规定:“神不是一切事物的因,只是好的事情的因。”“神是尽善尽美的”,“神在本性上的是自然纯一的”,“神不是魔术家,不变化他们的形状,也不再言语或行动上撒谎欺骗我们。”然后他又规定了文艺的模仿方式:直接叙述 “从头到尾都用摹仿”;间接叙述,以及这两种形式的混合。柏拉图认为间接叙述最好,间接叙述是指“只有诗人在说话”,因为“每个人只能做好一件事,不能同时做好许多事,如果他想做许多事,就会哪一件也做不很好。”这与柏拉图对正义的理解不谋而合,理想国的各个阶级都各职其位,各尽其力保卫理想国。规定文艺作品的内容和文艺模仿的形式,是因为柏拉图看到了言语或是文学对人的影响,其目的是文艺必须符合理想国,必须为政治服务,必须有利于巩固“城邦”,维护“正义”。

四.什么是美

《大庇阿斯篇》讨论的主题围绕着什么是美展开。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发问什么是美,这里的美是指美的定义,美的本质。而希庇阿斯说的两个答案都是具体的事物:“美就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小姐”,“黄金是使事物成为美的”,但是都被柏拉图一一反驳。但柏拉图自己在回答什么是美的时候,他又了自己所提出的美是“恰当的”,美是“有益的”,美是“有用的”,美是“听觉或视觉产生的”。最后没有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只是说定义美是“难的”。其实从《理想国卷十》中,柏拉图关于艺术,客观现实世界和理式世界之间的关系中不难发现,柏拉图眼中的美是存在于理式世界的,他否认了客观现实世界中有真正的美。

通过阅读《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简要的分析了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加深了对柏拉图美学思想的认识。但是仅仅阅读这一本书,获得的对柏拉图美学思想的认识是很有限也很片面的。

参考文献:

[1] 李醒尘. 西方美学简史[M]. 上海文艺出版, 1988.

第7篇:柏拉图的永恒范文

关键词:理想国;理念;善;正义;伦理

一、柏拉图城邦制度的思想基础

“理念论”和“善”是柏拉图政治伦理思想形成的基础,也是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的根基。“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主要是对苏格拉底的“目的论”的继承和发展。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它的“本身”,这就是该事物的理念。他将世界二重化为理念世界和可感世界,理念世界是真正存在的,物质世界是不真实的,是虚幻的,只是理念世界模糊的反映。物质世界是对理念的分有和模仿,一事物分有或模仿了一个理念的某个特征,就具有了某一方面的特点,比如,床是对床的理念的模仿,如果没有一张床的理念,那么就不可能把床制造出来。理念世界是独立存在的,它与物质世界不同,没有生灭变化,是超越时空的永恒存在。不仅每一类事物都有自己的理念,还有事物之间的关系,属性以及活动的理念,不仅有自然事物的理念,还有价值事物的理念。众多的理念形成了一个自在的世界,构成了一个有高低的等级体系,其中最高的理念是关于事物善的理念,即善本身,又叫“至善”。在理念世界中并不是所有的理念都处在同一等级上的,而是存在一个有高低的等级结构,“至善”是这一结构中最高的存在,也是两个世界的“至善”。

二、城邦的制度建设

柏拉图的政治伦理思想是以探究“什么是正义”开始的,柏拉图认为必须找到一条普遍的正义标准,否则我们对于正义的理解将陷于矛盾之中。柏拉图提出了自己关于正义的观点,他认为正义就是人们要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这种“和谐”在国家和个人身上的体现不同,所以,正义分为国家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正义在国家中的体现要求城邦中的三个等级即统治者、护卫者和生产者之间各司其职。统治者的职责是管理国家,护卫者的职责是保卫国家,生产者的职责是克制欲望,服从管理。个人的正义就在于其灵魂中的三部分:理性,激情和欲望的合理结合,即在其灵魂当中应该是用理性统治激情和欲望,控制过强的,不合理的激情和欲望对于灵魂的干扰,防止激情和欲望打破灵魂的和谐状态。所以,正义的个人也应该是一个有理性者。相应于灵魂中的各个部分,人就具有了三种不同的美德:智慧对应理性,勇敢对应激情,节制对应欲望,三种美德的地位也有高到低排序。一个人的灵魂在理性的统治之下,各个部分各做本职之事,都实现自己应具有的美德,这样灵魂可以达到和谐的状态,这也就达到了个人的正义。

在柏拉图看来,国家是大写的人,个人是缩小的国家,国家是由无数个个人组成的,所以国家和个人具有相同的品质,在国家里存在的东西在每一个灵魂当中也同样存在。国家由统治者,护卫者和生产者组成,个人的灵魂由理性,激情和欲望组成,个人和国家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个人的理性对应国家中国的统治者,处于统治阶层中的人依靠智慧管理国家,在其灵魂当中必定是理性处于主导地位。激情对应国家中的护卫者,守护国家者必定是在战斗中英勇奋战,毫不畏惧退缩者。欲望对应国家中的生产者,欲望的满足会给人带来快乐,但是过度的欲望则会使人陷入恶的深渊。所以,节制是生产者的德性。个人与国家的这种关系决定了我们既要注重个人正义又要注重国家正义,才能实现理想城邦的构建。

为了让城邦中的各个阶层心甘情愿的服从自己所提出来的对于理想国家构建的设想,柏拉图从神秘主义的决定论出发,提出人们在被造之处就已经被提前规定好了他们的本性所擅长做的事情。他们在被造之时上天已经在每个人的体内注入了不同的东西,这些东西Q定着他们最为擅长的事情。统治者被注入了金子,所以其德性是智慧,职能是管理国家;护卫者被注入了银,德性是勇敢,职能是保护城邦;生产者被注入了铜和铁,所以本性中充满了各种不合理的冲动和欲望,德性是节制,服从统治,为城邦生产物质资料。如果管理者的队伍当中如果混入了含有银或者铜和铁的人,就应该立马把他们下放到他们所属的阶层,让他们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否则这些人一旦成为城邦的统治者,就会蔑视体育和音乐的教育,不会按照理性管理城邦,打破城邦的和谐状态,甚至颠覆城邦。为了维护城邦的正义,就应该让城邦中最有智慧者担任统治者,而一个城邦中最有智慧者就是哲学家。“他们或是出身高贵又受过良好的教育的人处于流放之中,因而没有受到腐蚀,依然在真正地从事哲学”,哲学家是一群拥有智慧的人,他们关注的是永恒事物,能专心的从事哲学思考,按照理性的要求有秩序的生活,他们的灵魂一直在追求着“善”。

理想的城邦必定具备了四主德:智慧,勇敢,节制,正义。智慧是对统治者而言,意指要对事物要有所知,以理性为原则行事;勇敢是对护卫者而言,即要英勇善战,不畏惧;节制是对城邦中所有人而言,要求他们合理的节制欲望,履行自己的本职;正义贯穿于整个城邦,各个阶层的欲望都得到了合理的限制,城邦就会处于和谐状态。正义适用于城邦中的三个阶层,是实现其他诸德的最高境界,没有正义,其它美德就失去了最高的目的。正义的城邦必定是在“善”的理念的指导之下而建立起来一个秩序良好的,最为理性的城邦。

为了实现和维护以正义为原则所建立起来的“理想国”的政治伦理模式,柏拉图又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首先,在教育上,柏拉图认为教育可以塑造人,“一个人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他主张城邦中的所有适龄儿童(第三阶层除外)在特定时间内必须被送入专门的教育机构接受教。在最初要进行体操、音乐、几何和算术的训练,同时对于那些不符合正义原则的艺术形式要坚决的抵制,年轻人经过几十年的学习,历经数次挑选,才能走上城邦统治者的地位。柏拉图的教育方案是为了培养完善的个人,实现理性对激情和欲望的控制,节制不必要的冲动。其次,在城邦的生活中,柏拉图对城邦中男女的结合和后代生育提出了严格的限制,目的是为城邦繁育优秀的后代。他反对男女的自由结合,因为这样有可能金质的男子和铜质的女子结合,生出的后代是亵渎神灵的,也不会是最优秀者。他认为男女的结合应该由城邦的统治者来决定,,让最优秀的男子和最优秀的女子结合。同时,他对男女后代生育的时间也做了严格的规定,男子应该在跑的最快的时候到五十五岁,女子应该在二十岁到四十岁生育,不在这个时间内生的小孩则不保留。最后,柏拉图主张在统治者阶层应该取消私产,财产公有,妇女儿童公有,过公共生活,这样他们在保卫城邦的战斗中才能英勇无比,无所畏惧,无所牵挂。

三、柏拉图关于理想城邦制度建设存在的缺陷

柏拉图试图通过对彼岸世界的追寻,找到经验现象背后的起源,以此提出解决现实政治危机的方法。他考虑的是现实的政治伦理问题,但是目光投向的是彼岸世界,探寻最高的存在即“善”,使人不可避免的成为实现他的理想政治模式的工具和载体。他漠视个人的现实利益和幸福,以国家的整体利益为最大的“善”,个人只是实现他所提出的理想的政治模式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柏拉图所提出的理想的政治模式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压制个性,限制欲望。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个人与国家的地位极端不平等,城邦利益处于个人利益之上,个人的一切行为都为了实现国家的利益服务。为了保证国家的利益,个人的私产被取消,家庭生活被取消了,婚姻生活完全由国家统一安排,男女的结合是为了实现国家利益的育种术。个人就好像一颗棋子,为了整体的利益,而被安排扮演某种角色,毫无自由可言,被统治者安排在哪个位置,就要尽职尽责的呆在那个地方,执行自己的职责。在统治者的选拔和受教育机会上,柏拉图主张男女都有平等的机会,女子和男子一样都可以参加训练,到了适龄可以入学。但是,在表面的平等之下却掩藏着事实上的不平等。首先,他主张男子和女子是平等的,但是对于打了胜仗的男子而言,女子可以作为奖品奖励给男子。这就是男子和女子实质上的不平等,女子在某N意义上只是男子的附属品,。而且在统治者的选拔和训练当中,女子和男子一样,必须训练,完全抹杀了男女的生理区别,这是一种退化的、低级的平等观。虽然柏拉图主张城邦中的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上学,但是,这其中并没有包含第三阶层的儿童,这就是说第三阶层在城邦生活中的所有活动中都被排除在外。他们的职责就是参加劳动,节制欲望,这样他们就永远“回忆”不起自己获得的知识,永远处于城邦生活的最底层,只能接受统治。柏拉图的平等观只是针对统治者阶层提出的,是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手段,并不是大众的平等观。

在城邦中,个人只能做自己最擅长的那一类工作,而不能兼干其他工作,个人任何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都被抹杀掉了,个人的道德品质高低与工作职责紧密相连,伦理价值上的善与个人的职责联系在一起,人们的道德能动性是不被信任,道德判断并不是依据人们的日常经验而定,而是早已被规定好了的,人们只有按照规定好了的标准执行就可以了。一个人履行了自己所属的职责,那么就是道德的,没有履行那就是恶的,不管他在生活中其他方面表现如何。而且这些道德判断的标准你也是为了维护“理想国”的整体利益而设定的,个人的利益和愿望完全没有被考虑在内。同时,这种道德判断的标准也不平等,而是有等级性的。

柏拉图对人的本性是十分乐观的,他认为城邦中的统治者天性良好,强于记忆,且大公无私,能够为城邦中公民的整体利益而努力工作。“哲学王”真正使智慧,美德和权力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他们甚至是柏拉图心目中的完美的人。因为他们没有一般人所有的缺陷,所以他们是天然的统治者,完全能够承担得起对城邦的治理和全体公民监督的职责。所以,在“理想国”中“哲学王”是真正完全自由的人,他们的统治是毫无掣肘。但是柏拉图似乎对人的本性过于乐观了,他把“哲学王”看得太过于完美,人性总有自私的一面。人性的阴暗面总会破坏柏拉图所设想的美好蓝图,甚至统治者会利用自身手中的工具侵犯下层等级人的利益,激起下层公民的不满,最终颠覆国家,这与柏拉图最初的设想完全相反。

“理想国”中的等级制度是基于血统建立起来的,个人从出生起就被限定在自己所属的位置上,身份和等级是世袭的,虽然有身份的升降,但那很难实现,决定身份升降的不是个人的努力程度,而是其血统的纯正性。柏拉图所构建的“理想国”城邦的规模和人数要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人们从事城邦中的少数几种职业,能够保证少数人的生活,但都维持在温饱层面,人们没有可能去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柏拉图将私产看作是“恶”,会引起人们不必要的欲望,是对正义原则的莫大威胁。因此,他设置了各种制度来限制人们的欲望,防止恶的欲望动摇国家根基,在他的伦理中,欲望都是处于道德结构的最底层。“理想国”中的等级制度的,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秩序,但是却忽视了这些制定是阻碍社会的发展的,人们的生活水平只能基本维持在温饱的层面,过“安贫乐道”的生活。这种生活甚至有些乏味和枯燥,缺乏对人们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关怀。柏拉图要求严格的控制文艺的形式和内容,不能随意的创新,艺术家的创造要受到严格的管理,他们只能按照城邦规定的那几个艺术形式进行创作。这种规定不仅有碍于艺术的发展,而且把人们的视野局限于一个狭隘的范围内,让人们接受纯粹的一种文化艺术的熏陶,人们看到的只是统治者所勾勒出来的蓝图,这实则是一种愚民政策。柏拉图着眼于城邦整体利益,认为城邦整体利益得到的提高,个人的诉求也就会得到满足。但是,他没有看到,整体利益到满足的同时,是以牺牲城邦中有一部分或者某个阶层人的利益为代价的,这将导致他原先设想的某种平衡被打破,是有违“正义”原则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柏拉图的政治伦理思想可以有力的保障城邦生活的有序和和谐,但是却完全忽视了人们对于自由和幸福的诉求,既不符合人之本性,也不符合他所处的时代的历史发展潮流,所以从未实行过。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张竹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2]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M].龚群,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

[3]何祥迪.柏拉图德性伦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原则[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2.

第8篇:柏拉图的永恒范文

普罗提诺思想中的神性思想占其哲学思想的绝大多数,对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影响深远,对其美学思想也有着密切的影响。普罗提诺在更多地继承了柏拉图的审美理念前提下,以三一本体论为基础,描述了美的“流溢”以及自身的梯级上升的审美历程,即从物质美到灵魂美到理智美,最后回到美之本原的太一,强调只有在与神相合一的迷狂中才能达到最高的审美境界。美在人的世界存在,在神性思考下永恒。

一、 神性美学思想本体论认识

美不仅是对理念模仿,同时也深入到理念中,美象征着理念。理念神则作为最高统领,将美按层级分化与转化,以本体论形式表现。“美是包含理念的整一的形式。”根据美的有形性、无形性和在精神上的表现,依据流溢说,普罗提诺把美分成了不同等级,参照三一本体论,自上而下最高美是太一,之后就是理智美、灵魂美和物质美。

物质美处于美的最低等级,表现整一性,部分也是美的。“美并不在物质本身,而是反映在神性之中,体现在分有的神流溢出的理式,这是普罗提诺美学思想最终要表达的思想。”物质美只是一种如影子般的形象,借由理智美流溢形成灵魂美力量的产物。

源于流溢说的灵魂美从感性知觉转入到了灵魂知觉,摆脱了一切低级的欲望、肉体束缚的丑恶的东西。具有更高德行的灵魂美,为保证不与肮脏质料混合,理式需要在灵魂中适时发挥作用,使个体灵魂继承世界灵魂本质,人性便可能在神性中升华,神性也得以附归于人性发挥作用。

理智从太一中流溢出来,是仅次于太一的最高存在物。理智永远是美的,是通过净化的灵魂得到的。“美本身向外不须从外面吸取什么来充实自己。”理智美是物质美与灵魂美为基础的真正意义上的美。

“太一”(One),是“善”或“善的理念”,作为宇宙的第一原理是一切的本源。“美也就是善。”“太一是可以不假任何事物而出现并永恒存在的。 虽然有时候他把太一说成是‘善’,但他却告诉我们说,太一既先于‘善’也先于‘美’。”一切事物依赖于太一的流溢,太一的流溢不依赖任何其他事物他本身就是完满,此流溢并非物质过程,而是本质的精神过程,在创造之中且永不枯竭。“每一个原初的创造者在自身之中必然比被创造物更强大”,美如此,神性的流溢更可以表明这一点。

太一不是具体的实在,而是无限的精神,能赋予其他存在源源不断的神性。普罗提诺倾向于多神论,而多神论集结成太一论,可以理解成为“理念神”。理念神便是其神性思想写照,在保持自身独立永恒、绝对完善的前提下,将神性反映到其他所有事物的本质中,并且促使理智、灵魂、物质等自发朝向神性本原复归。 “一件美的物质的东西是靠分享神所有流出来的理性而产生出来的。”美在于神,是普罗提诺美学思想的提炼,基于神性的美依据神学三一体有其独特的本体性,而本体存在最终目的也是复归于永恒最高的理念神,太一。

二、 美感的历程

美感的历程在于认识美的审美上升历程以及自身的内视觉的观照美。这是一个由感性把握到理性把握最终转化为神性领悟的过程,也是建立在永恒神性的基础上得以进行的历程。神的绝对永恒支撑着美自身上升下降的历程。

(一)审美上升认识美

审美历程是美流溢神圣下降后自下而上的逐级复归太一的过程。不同等级的美需要不同层次心灵觉醒后的认识,由此,审美的各个阶段也就形成了。个体灵魂要努力解脱肉体束缚,上升到美本体即理智,达到灵魂的自净,后在修行中与太一融为一体,进入迷狂状态,此时,灵魂才能达到所谓的“灵见”,见到神的绝对善和绝对美。

灵魂净化目的是上升至一个与肉体无挂碍的独立纯洁的灵魂,从而更好地向着最终的理念神上升融合。审美的过程是由多到一,由现象到本体,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一上升的过程以神为最终的目标,推动审美历程的永恒不断。

理念神太一照亮了低级存在的发展道路,指明了发展方向。灵魂下降到肉体便是携带了太一的神性,填满充斥欲望和不堪的肉体,使其尽可能摆脱恶,使人之为人,找到人性的归宿。普罗提诺曾说“把我们心中的神带回到无所不在的神性中。”心中的神即是人的灵魂,带回的即是太一,这说明了他着眼于太一,着眼于理念,太一的神性以将其自身转化为最高的理念神,为给各层提供一个绝对的努力方向。一切借由意志与神性力量,最终回归本初太一,才是正确的选择,才是至善。太一的至上性与永恒性支撑着这一神性发展的进程。

(二)内视觉观照美

普罗提诺摒弃一切形体的美,通过内视觉发现掩藏在最深层,最高尚的“不可思议的美”。眼睛折回自身内部,审视内心,培育内心,对灵魂进行训练,以达到对美的循序渐进的认识,直到看见“德性的神圣荣光照耀在你身上,自主在它圣洁的位置上作王”,那人便成为了视觉本身,当知觉者与被知觉者相似相近时,便可以凝视自己而看见美,在内心凝视的观照中达到和神合一的迷狂状态,这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此内在视觉指的是理智视觉,除此之外还有精神视觉和肉体视觉,这一视觉观照的循序渐进使得审美知觉论以永恒神性等级形式存在。“灵魂如果没有变成美的,就不可能看见美。”因而达到内视觉的要求依旧是灵魂的上升,超越理智而至至善的本性,回归原初的美。

在对审美知觉的视觉的分析中发现,他对光有着特别的喜爱和推崇,认为光具有特殊的美,多次以太阳作为看见一切的条件。光可以弥补不足,使一切处于一个完美的清晰状态。黑暗与光相对,只有描绘光亮,才能减少与美相对的丑恶,而光象征如太阳般有永恒性、独立性、完满性的神。美学并非是纯形式美学,他强调美中生命力与表现力。因而美是接近心灵的,不在于物质质料的,美是此岸世界对彼岸世界的追求,彼岸的神圣始终在前方引导美的努力。

三、对普罗提诺美学思想的神性与永恒的思考

普罗提诺的美学思想的神性不是无缘自成,与个人经历和社会背景影响分不开,而这些神性内容也在众多来源中塑造了它本身的必然性与绝对权威性,同时其美学思想在后世也不断被引用和借鉴,连接了柏拉图与奥古斯丁、哲学与宗教,在时间的验证中体现了神性的永恒价值。

1、 对古希腊罗马哲学家的相关思想文化继承

受老师阿莫纽斯极力促使基督教与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主义相结合影响,普罗提诺研习了等众多古希腊先知的哲学思想,在打下哲学基础的同时,开始接受并运用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根据自己的思想丰富其内涵,发展新柏拉图主义。

柏拉图的整个哲学思想体系作为基础架构在普罗提诺哲学之中,“美是难的”思想反映了美的神秘性与特殊性。他致力于“美本身”而给感性事物具体的美,强调对本源的追溯和对本质的探索。美是因为分有了理念而为美,它是绝对的、独立的更是永恒的,理念是美的本质,一切最基础的物体的美可以反映到更高层次的美,乃至于到最高境界。他最早提出审美认识是种上升的过程,美感是主体灵魂由美的物质回忆美的理念时的“迷狂”,而对人而言,对美的观照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形而上学原则突出了美学中的神性色彩,而最高的第一实在以其神性统领创造美、审美等一切与美相关的事物,以其永恒保证美的永恒。

2、宗教影响以及后世哲学家对普罗提诺思想的继承发展

时代观念的汇合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以宗教的形式发展了特定的神性思想。普罗提诺为基督教正统神学的代表奥古斯丁提供了大量理论来源。正是由于新柏拉图主义三一本体论的思想,让他接受了三一理论,对圣父、圣子、圣灵有了完善的认识和解释,将《圣经》中不尽一致的相关论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论证,使三位一体真正成为基督教的核心,并更容易被理解,肯定至善的神正论,使得神秘主义得以转为基督教神学,在后世永恒存在。

时间证明,基督教神性思想至今都是不能忽视的。普罗提诺的神性思想作为基督教飞跃发展的桥梁,由众多宗教思想汇聚影响,认同神的概念对哲学、道德等思想的接受效果,进而提炼神性思想的精髓,自然地为美学等众多思想注入神性的理念,经后世的不断借鉴发展,从而保证思想的鲜活与永恒。

3、神性绝对的永恒美学

普罗提诺以一定的高度对美加以诠释,否定了对美最表层的感性认识的,强调了理性的认识方式,能力、经验的理性逐渐转向一种先验的神力对美学的影响。美展现为不断上升的有等级的本体,以接近达到至高的理念神。其美学思想中神性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作为古代与中世纪的桥梁,将两个时代的思想联系了起来。神性思想在时代浪淘中留存至今,便已展示了其价值。

正是由于神性的绝对至上,永恒性也是神性不可或缺的绝对性质。美学思想中的神性并不会吝啬永恒性,赋予了神性的美汲取的永恒也在对神圣的追求中发展地存在着。对美的神性思考印证出了美的永恒,三一本体论下的神性历程,就是美自身无限上升下降的写照,神性如此般存在,那美的永恒也就毋庸置疑。

第9篇:柏拉图的永恒范文

出处:《冬日恋歌》

寓意:永不迷路的爱情

定情物语:俊尚送给惟珍北极星项链时说:“哪怕其它星星都移动了位置,北极星依然会在原地。当你身边的人不了解你,不原谅你,甚至离开你,只要我守在原地,你就不会迷路。”

定情信物:樱桃发夹

出处:《爱情魔发师》

寓意:樱桃cherry与珍惜cherish发音相近,送与对方樱桃发夹寓意着她是自己生命中最珍爱的人。

定情物语:时尚达人的奢侈生活中也有着坚贞不渝的爱情守候。男主人公亚斯一直默默等待前女友回头,然而不知不觉中,平民小贝闯入了他的情感世界。是要曾经拥有还是天长地久,在逝去的回忆与现世的悸动之间,他将代表“珍爱一生”的樱桃发夹送给了小贝。

定情信物:柏拉图的永恒手链

出处:《情定爱琴海》

寓意:柏拉图式的爱情是纯洁而至高无上的,是所有人都渴望的一种爱情真谛。

定情物语:蓝色的爱琴海边,一串柏拉图永恒手链将两个相爱的心紧紧串在一起。而故事的结尾,男主人公临终前将自己的心脏捐献给了另一个倾慕女主人公的人,让他继续守护自己的爱人,他用自己最纯洁、崇高的行为诠释了爱情的真谛,谱写出天上人间的永恒爱恋。

定情信物:情侣手机链

出处:《豪杰春香》

剧中意义:女主角向男主角无言而深情的表白

定情物语:在这部韩国收视率第一的偶像剧中,女主人公春香自制的情侣手机链贯穿了故事的始终。男主人公李梦龙也许不是大家公认的理想梦中情人形象,他幼稚、学习差、爱打架、没钱没势,甚至心里还爱着别的女人。但是,一旦醒悟,他马上从一个小男孩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男人,并将春香送给他的手机链珍重地贴身携带,甚至睡前都紧紧攥在手中。最终,在春香的爱情守候中,他将自己塑造为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成熟男人。

定情信物:手绘鞋

出处:《转角遇到爱》

剧中意义:带有艺术气息的个人设计,爱情秘密的偷偷试探

定情物语:谁说公主一定要爱上王子的,当金光闪闪的千金大小姐成为落难公主,能拯救她的,不是王子,而是渐渐浸润心田的善良、真挚的平民小生。经验告诉我们,不论“白马”还是“黑马”,能付出真心的就是“好马”。一双精心绘制的手绘鞋俘获了公主的心,当爱情已经坚强得可以无视一切,那么定情物就不一定非要价值连城了吧。

定情信物:绿蕾丝发带

出处:《泡沫之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