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助理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

助理工程师职称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助理工程师职称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助理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

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一个经由对投入的资源和条件的质量控制(事前控制)进而对生产过程及各环节质量进行控制(事中控制),直到对所完成的工程产出品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事后控制)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控制过程。水利工程质量控制就是对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整体过程及结果进行的系统的、专业的控制过程。影响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因素概括起来可以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他们分别是人(Man)、材料(Material)、机械(Machine)、方法(Method)以及环境(Environment),我们简称4M1E。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受每一个因素的直接影响,在施工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里面,前两个阶段的控制对于最终产品质量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从工程的项目设计、施工过程中承包人的选择、施工物料的选折、施工技术的应用、施工设备的选择、施工队伍的管理至工程施工流程的操作,每一个环节都需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和结合实际的控制。因此,只有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做一个好工作的监督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了工程质量,赢得了广阔的市场前景的发展企业。

2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水利工程是往往施工规模巨大,施工过程复杂,工程量大,其涉及到的专业覆盖面又广,因此,在水利施工的过程中,质量管理控制工作难以顺利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分为:工程立项阶段(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准备阶段(完成工程设计报告、招标设计以及施工准备)、工程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如下几个环节往往容易发生问题:

2.1工程设计阶段中设计水平低

工程设计的科学与否对整体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投入运行后生成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起着根本性作用,工程设计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尽管近年来国家水利监管部门对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进行了更加规范的监管,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相对提高,但很多工程的初期的可行性论证报告不严谨,导致后期工程建设不合理。尽管国家制定了有关法律、法规,但仍有许多水利工程企业没有他们采取行动,工程初期实地勘察不充分、调查工作涵盖面不广,在制定设计报告时考虑设计因素不周、图纸精细度不够,这些都将影响项目的质量。因此,由于设计报告的不完善直接影响应用和推广先进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导致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低于预计标准,同时也将增加后评估工作的难度。

2.2工程施工阶段中施工人员的质量和技术达不到相应标准,监理部门亦存在不足

专业施工技术人员的好坏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专业施工技术人员由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施工组织人员和施工人员组成。水利工程施工的进程和质量控制受专业施工技术人员影响很大,其中工程施工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工程进度的控制管理、组织实施和对施工人员的监督管理,施工组织人员负责统筹把握施工进度,而工程实施工人员则要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掌握先进的技术水平。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所涉及到的环节和专业都比较多,但我国现今的专业施工技术人员的实际水平,却无法满足水利工程的施工标准。目前来看,我国很多工程施工缺乏高水平的管理人员,现存的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这样的管理人员往往选派薪资较低的务工人员从事项目实施者工作有些甚至从事组织者的工作,这部分施工人员素质较低,对工程项目不了解,技术水平低,做出的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恐怕存在问题。同时管理人员制定项目管理科学化决策少,技术变更随意性大也影响着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2.3工程施工阶段中水利工程施工中原材料质量差、施工设备质量不合格

原材料的质量是水利工程质量的基础,如果用于施工建设的砂石、水泥、钢筋以及混凝土等原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或者是未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就用于施工,将造成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出现不可估量的问题。在我国,许多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地点在偏远的山区或是贫穷的农村,许多施工项目承包商为了节约经费,选用质量低下的原材料和施工设备,这就对工程的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促使水利工程项目质量低下。

3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3.1对工程勘察设计实行严格审批,完善工程施工招投标的质量控制

项目法人将设计任务委托给设计承包商后,设计承包商根据建设项目的内容、规模、建设场地特征等设计条件提出需要设计前或同时进行的有关科研、勘察要求。对勘察单位的选择要严格遵循资质审查的条件,选取有资质有业绩有技术装备、试验基地、技术力量和财务能力的单位。勘察单位提交勘察报告组织审查并向上级单位进行备案后正式将成果转交设计院,作为设计依据。到了设计阶段,同样要选取优秀的设计单位,无论是初步设计阶段还是施工图设计阶段,都应严格进行质量控制,提出手续齐全的可行性分析材料和设计方案,向有关部门备案,严格审批,使责任落实到个人。

3.2完善现场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加大监理人员工作力度

水利工程施工是使设计报告最终实现和形成的阶段,项目实体的最终形式是产品质量和建设项目的重要阶段的价值。因此可以认为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不但是施工监理的核心内容,也是施工质量管理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阶段。因此,在施工开始前,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的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使每个施工人员充分了解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求和使用材料的机械原理。项目使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应当由雄厚的技术力量队伍建设试验、施工质量符合要求的推广使用。整个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管理的质量控制会顺利执行。

3.3加强原材料和施工设备的质量控制管理

建筑材料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安全,所以必须严格按照检验规范和设计要求对水利工程施工各种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的,做出质量检验记录。水利工程建设相关单位应当根据施工要求,采购建筑材料、测试仪器、设备,应经过相应的部门校准后,开展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国家质量检验部门明确要求需要送检的材料,应该严格按照要求,按批抽样检验。为了提高原材料的质量检验效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进行二次抽样建筑材料。为确保用于施工建设的原材料质量安全可靠,不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必须被丢弃,这样才能保障水利设施的结构稳定性,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4结束语

第2篇:助理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

1.1质量管理的意识普遍偏低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对施工过程起到较好约束作用[2]。积极遵守实践相关制度与要求,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宏观层面上,由于制度以及要求的相关保障机制并不健全稳固,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极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质量管理虎头蛇尾,前后不一。从微观层面上看,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项目及现场管理人员是主要的质量控制参与与实施人员。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落实之间仍然存在着一段距离。现场管理人员自身对于建筑施工中质量管理的认识和理解不足,导致现场管理不到位,也为施工质量的控制造成一定的隐患。如果这些细微的隐患没有尽早发现和补救,就很可能降低施工质量。

1.2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存在漏洞

优质合格的建筑材料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使用劣质或是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不但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而且对于施工安全也造成了巨大的隐患。由于材料不合格或是不符合标准而引发的施工安全事故在我国时有发生。目前,施工单位在材料供应商的选择、材料的审核入库、仓储、领用等方面还有着较多的不规范,特别是一些施工规模不大的建筑企业。

1.3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一直以来,农村务工人员进入建筑施工行业已经成为了我国建筑行业的一大特色。当然,这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劳力资源,有利于降低国内各行业的劳力成本。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国现有的建筑施工人员绝大部分是属于较低的文化水平和业务技能的,这一点是无法回避的。因此在建筑施工中,一些基础的施工操作缺乏统一性、规范性。技术交底时,由于缺乏专业理论知识,一些人员对于技术的理解能力不足,容易产生错误的理解。一直以来,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入职后大部分人员都是边做边学,缺乏科学系统性的培训,以至于一些错误的操作方式一直得不到纠正,极大地影响了施工质量,也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2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2.1加强政府监管力度,促进行业规范

加强施工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因素在于进一步推动行业的规范性。其中政府层面必须积极参与其中,加强对于建筑行业及其相关行业的监管力度,与建筑材料生产、土地流转等等方面。虽然目前我国中央及地方都制定了一些建筑行业相关管理法规和办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缺乏有效落实,对于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造成了严重质量问题或是安全事故的相关人员,惩处力度仍然较为欠缺。《建筑法》是目前我国关于建筑工程质量较为全面科学的一部法规,各建筑企业应当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对照查找自身的不足与问题。坚决不参与无证设计、无证施工、无施工报建、无委托质量监督的工程项目[3]。认真落实实施《建筑法》的各项要求与规定,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本前提。

2.2积极落实施工质量控制机制

坚决落实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对建设工程项目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4]。在一项建筑工程确定实施之前,在进行施工设计的同时,还应当联系设计实际确立相关的质量控制机制。确定之后应当交予施工相关各方学习。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各方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与制度。特别是作为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对于自己在施工中的职责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严谨地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对于现场管理中所发现的施工问题应当立即指出并要求相关责任人尽快进行整改,减少施工质量隐患。

2.3加强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

建筑材料及设备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施工方应当切实重视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具体来说,在采购过程中,应当选择有资质、信誉佳的供应单位和合格合规的材料,在材料入库前进行全面验收以及相关的入库登记,确保材料品质。入库验收人员应当同仓储人员做好入库交接。在仓储过程中,应当按照材料自身的仓储要求进行库存保管,如防水、防虫等。在材料领用方面,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开展,对于不符合领用规定的材料数量、人员或是没有领料单等情况,坚决不允许领用。同时坚决杜绝提前、超额领用以及计划外领用。

2.4优化施工过程中人力设备资源的配置

由于缺乏科学的施工规划,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段时间机器、人员不够用,一段时间又扎堆的情况,这样不仅造成了施工资源的浪费,而且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施工进度。因此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当将设备人员的划分纳入施工进度之中。结合工程建设以及自身设备人员的实际,对一些大型重要设备制定时间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人员配置应当同设备的使用实际相结合,以便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施工质量。

2.5积极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技能

第3篇:助理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

新时期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的施工与管理体制出现了不少弊端,部分建筑工程的施工与管理在许多方面都已不在适应我国经济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如果要想实现建筑施工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出现的问题进行总体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促进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一、探讨新时期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新时期建筑工程在施工管理体制方面针对施工进度规划管理的问题 新时期某些建筑工程在施工管理体制方面针对施工进度计划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真正一成不变且可以顺利实现的施工进度规划是较难合理制定的。因为其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总是会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造成对工程的施工进度规划的实现存在困难。例如:施工的过程中客观环境发生变化、施工周期性规划编制缺陷、由于一些因素对施工现场的工作情况进行调整、建筑资源的供应不到位影响等很多方面,这些多方因素的影响,就要求必须要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施工的进度规划做出调整。事实上,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规划整理、编制结束之后。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规划在正式的实施中需要不断的发展问题、再不断调整的过程。但是,现在我国很多施工企业存在机械制定,对施工规划进行照搬模式,没有做到灵活的对其进行调整,最终致使建筑工程的管理体制失去应有的控制度。

2、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体制方面对于施工质量的管理体制存在的相关问题

建筑工程的管理者存在对施工质量的忽视。安全监管部门的主要工作还停留在“两查一证”,即事故调查、安全检查和发许可证,工作方法还停留在开会、发文件的层面上。虽然政府已经建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但是人员、手段和机制尚未完全到位,监督管理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部门而言,对于施工质量的管理还需通过宏观和微观的施工管理提高社会安全意识,健全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3、新时期建筑工程的管理体制方面在施工安全管理体制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管理者存在对一些施工安全认识不明确与具体,安全管理水平低下,安全管理手段落后。甚至有的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针对新进职工不经培训就安排上岗,安全意识淡薄而引发的事故率不断上升,不懂安全操作规程应对突发事故的预案和预案的实施明显不足。

另外,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者对于安全责任制不明确,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对“三违”大多以罚代管,忽视设备和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忽视安全设施的建设。有些企业建立施工管理制度的目的不是用于管理而是应付检查,既不重视制度建设,也不重视制度的贯彻落实。

在建筑工程的管理体制中普遍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缺乏搞好安全管理的办法和手段,对现场作业中存在的习惯性违章和一些隐患问题不敏感,不制止、不分析、不研究、无动于衷、见怪不怪,管理人员对施工安全管理的不重视造成了安全管理职能上下脱节,工作失控,使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不下去。很多生产经营单位只顾生产经营不顾安全的现象还很严重。缺乏法律观念和意识,逃避承担法律义务和责任;没有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安全意识淡薄。施工安全管理不严,抓落实的力度不够。这些现象和存在的问题就会致使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与落实。

二、针对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创新与解决

1.针对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在施工进度规划管理方面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施工进度方面,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工期进行综合性的考量。因为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调整的问题。所以,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采用伸缩式的规划制定。另外,可以将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规划按照“阶段性”进行工期规划,在一段时间内对所施工工程进行整体管理,这样可以根据在施工工期内出现的一些主客观因素,对建筑工程进行有效调整,确保建筑工程顺利的完成。

2、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中的施工质量的管理

建筑工程的管理体制要做好对施工质量的施工成本进行控制,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者按照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通过对施工实施中已发生或将发生的费用支出进行检查、复核、纠偏,从而保证施工企业的成本目标得以实现的一个过程。在工程项目施工实施过程中通过适当的技术和管理手段,要使成本控制工作得到有效实施,应当在对所施工的项目成本进行全员控制、全过程控制和动态控制的前提下,并确定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另外,作为建筑工程的管理者要制定建筑施工企业本身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办法,严格监控成本控制措施在建筑施工中的具体执行情况,以保证其预期成本目标的实现。

3、针对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中施工安全的管理

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对于施工安全的管理,要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并加强对施工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切实例行每日的安全检查。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活动,通过对生产因素的具体控制,使生产因素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事故,从而保证建筑施工工作的正常运行。此外,根据建筑施工生产的特点,安全管理也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定确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对于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中出现的问题,既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自身进行改革,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又要使建筑工程企业管理者根据其经营发展战略和建筑工程施工的内外条件,按照现代施工管理的运行规律,制定各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体制,从而实现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4篇:助理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外墙保温工程;施工质量;有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能源的消耗量也越来越大,节能降耗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建筑方面的耗能量历来都比较大,尤其在保温措施上,所以要降低成本消耗是关键,同时还要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现阶段使用的保温锚固件的施工质量对整个外墙保温工程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提高锚固件的使用效率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外墙保温的质量。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建筑工程外墙保温施工锚固件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的外墙保温是一个重要的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用到的锚固件是一种特制的锚固件,它在保温系统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有效抵抗负风压和热应力,能够防止建筑物的保温系统由于长时间受到物理应力和施工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大面积脱落。保温锚栓的性能较高,普遍受到认可和广泛的使用。

目前,建筑工程外墙外保温锚固件的抗拉承载力的标准并不一致,很多都是行业自定的或者建筑企业联合自制的标准,在有些规范中,也只是将外墙外保温的性能指标列了出来,没有具体的实验说明,国家也没有出台行业标准和实验程序规定,导致施工现场检测的难度和问题重重,我们要对保温墙体的质量负起相关的责任,在国家相关的标准尚未出台以前,不断探索出最科学的锚栓实验方式,使其能够使用于更广的范围内。

对于保温锚栓的抗拉承载力的现场检测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可能影响效果的因素,一般对检测数据的处理方法是:实验的结果要以10个测量值的平均值表示单个的锚栓抗拉承载力的现场测定值,同时去除与平均值相比的最大偏值,最后保持相差在20%以内。检测的准确性为保温施工的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二、建筑工程外墙保温锚固件质量的有效控制方式

首先是通过选择保温锚栓的类型来确保其抗拉承载力的强度,从而达到提高外墙保温工程的施工质量。现阶段的建筑工程外墙保温措施中使用到的保温锚栓主要的类型有两种,它们是按照保温锚栓的紧固方式来分的,一是拧入式自螺母紧固类型,也叫做打结式,另一种是敲入式膨胀紧固类型,也叫做敲入式。这两种保温锚栓各有特点,在使用上起到相互补充的效果。打结式的锚栓主要通过金属沉头自攻螺钉拧入时使得锚栓的塑料套管的工作部分达到膨胀的状态,从而起到锚固的作用,金属沉头要经过特殊的防腐处理,以能维持较长时间的锚固作用。敲入式的锚栓的安装是靠塑料膨胀钉或者也是经过防腐处理的金属膨胀钉敲入时,使得保温锚栓塑料管套的工作部分达到膨胀的状态,从而起到很好的锚固作用。具体情况的不同,所采用的锚栓类型不同,也会带来不同的使用效果。保温锚栓的锚固形式和基墙的材质对锚固的效果影响有着明显的影响。例如基体的材质是混凝土形式,有效锚固的深度是35毫米,则锚固效果最好的类型是敲入式锚栓,配套选用金属膨胀钉,如果配套选用塑料膨胀钉的效果会次一些,采用打结式的锚栓效果不是很理想。再如建筑基体材质是多孔粘土砖的情况下,则一般多采用打结式的锚栓,这种类型的锚固效果最佳,其余的都不理想。这是因为在使用的时候,打结式的锚栓在实心墙体中打结时,要通过沉头自攻螺钉的拧入,才能使塑料管套打结,实心墙的周围空间的限制较大,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使其打结,所以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是所有的打结式锚栓的紧固利都比不上敲入式的紧固程度。

其次是建筑工程保温锚栓的不同安装方式,也会给外墙保温工程的施工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保温锚栓的安装方法通常包括打结式锚栓和敲入式锚栓,这两种安装的方式都会给保温锚栓的抗拉承载力的检测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倘若建筑施工现场对保温锚栓的安装方法存在一些诸如安装工序、安装工艺方面的问题,不仅影响整个检测的精确度和合理性,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保温锚栓的锚固作用,影响建筑外墙的保温效果。在建筑外墙上施工用的保温层材料有胶粉聚苯颗粒系统或者是膨胀聚苯板系统,它们在锚栓固定后都会产生很多碎屑,这是因为保温锚栓是要安装在建筑墙体的保温层之上的,也即在保温层施工完毕后,再打孔进行保温锚栓的安装,打孔的过程中,各种材质的保温层都会有大量的碎屑滞留在孔中,堵住了孔眼,如果孔眼深度不够,锚栓的塑料套管就更难安装进去,无论是打结式还是敲入式的安装方法都有类似情况的发生。打结方式的锚栓需要拧入螺栓,孔眼的堵塞使螺栓拧入时难以打结,而敲入方式的锚栓安装时需要敲入膨胀钉,孔眼的堵塞使得膨胀钉敲打不到适当的位置上,如果要用强力将膨胀钉敲入进去,很容易造成锚栓套管的部分裂开,从而失去了锚固的作用。现阶段使用的很多锚栓管套的外径一般在7毫米到10毫米之间,但是不同生产厂家生产住的锚栓管套的粗细不尽相同。建筑工程中通常使用钻头直径是10毫米或者是8毫米的电锤来打孔,这是比较标准的,但是再结合上述的锚栓管套的直径来分析,就会出现很多矛盾的现象。例如采用10毫米的钻头进行打孔时,锚栓塑料管套的外直径超过孔径达1毫米,这就会造成锚栓塑料管套很难装入的困难,如果锚栓塑料管套的外径比孔径要小1毫米,那就容易使锚栓工作部分膨胀后的紧固力较差,不能实现有效锚固的目的。用打结方式进行安装,那螺栓在拧入之后还必须再多旋转几圈才可以保证锚栓工作的部分充分打结,用敲入的方式进行安装,则要多敲入几次才能保证膨胀钉顺着锚栓管套敲入进去了,倘若敲入的时候出现倾斜,那就会导致膨胀钉从锚栓套管的侧壁穿出来,锚固作用便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最后是要保证锚固深度和建筑基体的强度,从而使外墙保温工程的质量达到相关的标准。保温锚栓的锚固深度一定要超出25毫米,实际工程的建设中所使用的保温锚栓的长度一般都在35毫米和45毫米之间,这样才能充分起到锚固的重要作用。否则连接的效果会受到影响,给整个工程的安全也带来隐患,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保温锚固的深度,以便达到加固的目的。可以通过使用足够长的锚栓套管增强保温层的厚度,刮糙层和有效锚固深度的总和,一定要确保锚固的有效深度大于保温锚固总长度的25毫米,这样使得构造更加具有安全性和牢靠性。提高基体的强度也十分关键。建筑物墙体一般是用混凝土浇筑而成,如果混凝土的强度值很低,建筑基体的强度就不高,外墙保温锚固的与建筑基体的连接点在受到拉拔力的作用下,就很容易松懈或者断开,影响工程的最终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外墙保温工程的施工质量的控制与锚固件的质量控制关系密切,只有通过科学的检测方式,确保锚固件的使用与安装质量,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建筑外墙保温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比较适宜的锚固件类型,并采用适当的安装方式,确保最终的安装质量,以达到理想的保温效果,为节约能源资源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广辉.节能建筑外墙保温施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

[2]房国兴.浅谈聚苯板外墙保温施工工艺[J].中国科技纵横,2010(6)

[3]陈昊.浅谈建筑外墙保温施工的几点体会[J].城市建筑,2010(4)

第5篇:助理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

关键词:港口工程;钻孔灌注桩;原因;措施

0前言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分陆上施工和水上施工两种。港口码头桩基采用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的实例也不少。如: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系老码头改造,地下障碍物多,按常规打桩困难重重,不能保证桩基质量;再如,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建成后主要停靠以破冰船为主的南北极考察船,工程的重要受世人关注。这些码头承台或引桥桩基.均采用了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经验表明:无论是陆上还是水上进行混凝土钻孔灌注桩作业,大部分都是在水下进行施工,施工过程无法观察,成桩后也难以进行开挖验收。因此,对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相应的防治方法。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控制好工程进度和造价。

1护筒冒水

护简外壁冒水,严重的会引起地基下沉,护简倾斜和移位,造成钻孔偏斜,甚至无法施工。

原因:埋设护筒的周围土不密实,或护简水位差太大,或钻头起落时碰撞。

防治措施:在埋筒时,坑地与四周应选用最佳含水量的粘土分层夯实。在护筒的适当高度开孔,使护筒内保持1.O~1.5m的水头高度。钻头起落时,应防止碰撞护筒。发现护简冒水时,应立即停止钻孔,用粘土在四周填实加固,若护筒严重下沉或位移时,则应重新安装护简。

2孔壁坍陷

钻进过程中,如发现排出的泥浆中不断出现气泡,或泥浆突然漏失,则表示有孔壁坍陷迹象。

原因:孔壁坍陷的主要原因是土质松散,泥浆护壁不好,护筒周围未用粘土紧密填封以及护简内水位不高。钻进速度过快,空钻时间过长,成孔后待灌时间过长和灌注时间过长也会引起孔壁坍陷。

防治措施:在松散易坍的土层中,适当埋深护筒,用粘土密实填封护筒四周,使用优质的泥浆,提高泥浆的比重和粘度,保持护简内泥浆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搬动和吊装钢筋笼时,应防止变形,安放要对准孔位,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接长时要加快焊接时间,尽可能缩短沉放时间。成孔后,待灌时间一般不应大于3小时,并控制混凝土的灌注时间,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情况下。尽量缩短灌注时间。

3缩颈

缩颈即孔径小于设计孔径。

原因:塑性土膨胀。

防治措施:采用优质泥浆,降低失水量。成孔时,应加大泵量,加快成孔速度,在成孔一段时间内,孔壁形成泥皮。则孔壁不会渗水,亦不会引起膨胀。或在导正器外侧焊接一定数量的合金刀片,在钻时或起钻时起到扫孔作用。如出现缩颈,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办法,以扩大孔径。

4钻孔偏斜

成孔后桩孔出现较大垂直偏差或弯曲。

原因:钻机安装就位稳定性差,作业时钻机安装不稳或钻杆弯曲所致;地面软弱或软硬不均匀;土层呈斜状分布或土层中夹有大的孤石或其它硬物等情形。

防治措施:先将场地夯实平整,轨道枕木宜均匀着地;安装钻机时要求转盘中心与钻架上起吊滑轮在同一轴线,钻杆位置偏差不大于20em。在不均匀地层中钻孔时,采用自重大,钻杆刚度大的钻机。进入不均匀地层、斜状岩层或碰到孤石时,钻速要打慢档。另外安装导正装置也是防止孔斜的简单有效的方法。钻孔偏斜时,可提起钻头,上下反复扫钻几次,以便削去硬土,如纠正无效,应于孔中局部回填粘土至偏孔处0.Sm以上,重新钻进。

5桩底沉渣量过多

原因:清孔不干净或未进行二次清孔;泥浆比重过小或泥浆注入量不足而难于将沉渣浮起;钢筋笼吊起过程中。未对准孔位而碰撞孔壁使泥土坍落桩底;清孔后,待灌时间过长,致使泥浆沉积。

防治措施:成孔后,钻头提高孔底10―20era,保持慢速空转,维持循环清孔时间不少于30分钟,采用性能较好的泥浆,控制泥浆的比重和粘度,不要用清水进行置换。钢筋笼吊放时,使钢筋笼的中心与桩中心保持一致,避免碰撞孔壁。可采用钢筋笼冷压接头工艺加快对接钢筋笼速度,减少空孔时间,从而减少沉渣。下完钢筋笼后,检查沉渣量,如沉渣超过规范要求,则应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直至孔口返浆比重及沉渣厚度均符合规范要求。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40mm,应有足够的混凝土储备量,使导管一次埋人混凝土面以下1.Om以上,以利用混凝土的巨大冲击力溅除孔底沉渣,达到清除孔底沉渣的目的。

6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6.1卡管

水中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无法连续进行的现象。

原因:初灌时,隔水栓堵管;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差造成离析;混凝土中粗骨料粒径过大;各种机械故障引起混凝土浇筑不连续。在导管中停留时间过长而卡管;导管进水造成混凝土离析等。

防治措施:使用的隔水栓直径与导管内径相配,同时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保证顺利排出。在混凝土灌注时,应加强对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水下混凝土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配合比应通过实验室确定,坍落度宜为18―22cm,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导管直径和钢筋笼主筋最小净距的1/4,且应小于40mm.为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缓凝,水下混凝土宜掺外加剂。应确保导管连接部位的密封性,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装、试压,试水压力为0.6一1.OMpa,以避免导管进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应缓缓倒人漏斗的导管,避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塞。在施工过程中,应时刻监控机械设备,确保机械运转正常,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

6.2钢筋笼上浮

钢筋笼的位置高于设计位置的现象。

原因:钢筋笼放置初始位置过高,混凝土流动性过小,导管在混凝土中埋置深度过大,钢筋笼被混凝土拖顶上升;当混凝土灌至钢筋笼下,若此时提升导管,导管底端距离钢筋笼仅有lm左右时,由于混凝土灌注过钢筋笼且导管埋深较大时,其上层混凝土因浇筑时间较长,已接近初凝,表面形成硬壳,混凝土与钢筋笼有一定的握裹力,如此时导管底端未及时提到钢筋笼底部心上,混凝土在导管流出后将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顶升,同时也带动钢筋笼上升。

防治措施:钢筋笼初始位置应定位准确,并与孔口固定牢固。加快混凝土灌注速度,缩短灌注时间,或掺外加剂,防止混凝土顶层进入钢筋笼时流动性变小,混凝土接近笼时,控制导管埋深在1.5-2.0m。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时掌握混凝土浇注的标高及导管埋深,当混凝土埋过钢筋笼底端2―3m时,应及时将导管提至钢筋笼底端以上。导管在混凝土面的埋置深度一般宜保持在2―4m。不宜大于5m和小于1m,严禁把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当发生钢筋笼小浮时,应立即停止灌注混凝土,并准确计算导埋深和已浇混凝土面的标高,提升导管后再进行浇注,上浮现象即可消失。

6.3断桩

混凝土凝固后不连续,中间被冲洗液等疏松体及泥土填充形成间断桩。

原因:由于导管底端距孔底过远,混凝土被冲洗液稀释,使水灰比增大,造成混凝土不凝固,形成混凝土桩体与基岩之间被不凝固的混凝土填充;受地下水活动的影响或导管密封不良,冲洗液浸入混凝土水灰比增大,形成桩身中段出现混凝土不凝体;由于在浇注混凝土时,导管提升和起拔过多,露出混凝土面,或因停电、待料等原因造成夹渣。出现桩身中岩渣沉积成层,将混凝土桩上下分开的现象;浇注混凝土时,没有从导管内灌入,而采用从孔口直接倒人的办法灌注混凝土,产生混凝土离析造成凝固后不密实坚硬,个别孔段出现疏松、空洞的现象。

防治措施:成孔后,必须认真清孔,一般是采用冲洗液清孔,冲孔时间应根据孔内沉渣情况而定,冲孔后要及时灌注混凝土,避免孔底沉渣超过规范规定。灌注混凝土前认真进行孔径测量,准确算出全孔及首次混凝土灌注量。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随时控制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深,提升导管要准确可靠,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坍落度损失应满足灌注要求。在地下水活动较大的地段,事先要用套管或水泥进行处理。止水成功后方可灌注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应从导管内灌人,要求灌注过程连续、快速,准备灌注的混凝土要足量,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避免停电、停水。帮扎水泥隔水塞的铁丝,应根据首次混凝土灌人量的多少而定,严防断裂。确保导管的密封性,导管的拆卸长度应根据导管见外混凝土的上升高度而定,切勿起拔过多。

第6篇:助理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桩基础;质量;问题;对策

前言

桩基础施工的不良会带给周围的环境及其劣质的影响,比如说造成相邻建筑物出现下沉、裂缝,甚至是坍塌等情况,直接的影响着建筑物整个工程质量的优良。桩基础的质量在于施工、设计、勘察等多个方面。其中桩基现场施工的施工工艺要求非常高,工序比较多,条件比较复杂;而且地质勘察报告的内容是不是准确、详细,设计的取值有没有按照规定安排、是不是合理,施工所用的设备、工艺、材料是不是质量达标等等都决定着桩基础的工程质量,只要出一点问题,桩基就会产生质量问题,甚至是工程事故。除此之外,如果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处理,或者是处理的方法不得当,都会造成工程质量不安全。因此,是否得当处理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工期、工程造价,甚至是使用安全。

1 建筑桩基础工程中质量存在的问题

1.1 桩基所存在的缺陷

1.1.1 桩基顶部存在缺陷

如果混凝土浇筑方法选择的是水下浇筑,那么就会有很多的泥浆沉淀,则该泥浆的厚度,现在的科技手段不能很准确测定。而且如果水下灌注桩超灌高度不够,那么就会很容易出现夹泥的现象,最终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下降;在混凝土完成浇筑后,拆拔以及预埋钢护筒时,如果过度用力或者是不均衡地用力,那么就会导致桩顶的混凝土受到干扰,以至于混凝土质量遭到破坏、下降;如果使用功率偏大的风镐来对混凝土桩头进行凿除,则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1.1.2 桩基中部存在缺陷

如果在地质勘探中,工作人员没有认真选择地基,那么在灌注混凝土时,就有可能会出现由于地质条件太差而导致的部分塌孔的情况,致使混凝土不能翻浆或者是翻浆困难。除此之外,如果在拆拔导管的时,用力过大,就会导致混凝土被持续的扰动,进而致使混凝土的质量下降。再者如果导管的质量比较差、气密性不好,混凝土在进行水下灌注时只要一插入导管,就会导致导管内外压强的差异,最终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下降,严重者会导致混凝土不能下料,不能进行正常的翻浆,甚至是出现断桩情况。

1.2 单桩承载力要比设计的要求低

单桩的承载力与设计的要求不符,主要体现在:桩不能深入到设计图纸中所要求的沉入深度;勘察报告所标注的地层剖面、地基承载力等数据不符合实际情况;最终的贯入量超过标准,与桩的顶端未尚未深入到持力层,然而桩已经深入到设计要求的深度;除此之外,还有断裂、桩倾斜过大等问题也可能致使单桩的承载力满足不了设计的要求。

1.3 桩倾斜过大

预制桩的质量达不到工程的标准,进而导致桩尖的位置变形或者是不正,进而致使桩倾斜;桩端被坚硬的障碍物所阻挡;桩锤、桩身或者是桩帽的中心线出现偏离,进而导致锤击的重心出现偏离;桩距过小,以及打桩顺序的失误导致挤土效应的出现;桩机安装的角度出现问题,比如说角度不准确等等,进而导致桩架不垂直与地面;测量放线错误、基坑土方不正当开挖等都会出现桩倾斜过大的情况。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一些施工单位缺少科学、严谨的制度,而且一些施工单位就算是制定了制度,但是却形同虚设,没有起丝毫作用;施工管理比较随意,进而致使工程质量下降。

(2)施工质量的控制比较偏向于感性,不能理性的分析问题,或者是只是分析数据个体,而不对总体进行分析。

2 提高建筑桩基础工程中质量的方法

2.1 施工单位

2.1.1 施工单位要完善自身的质量监督制度,并加强自身的质量责任制

(1)完善质量制度

经济责任制跟质量责任制就像是两双手,合作好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力量,才能做更多的事,这两者都是企业质量体系建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质量制度主要包括岗位责任制;技术交底制度;互检制度、班组自检制度、前后工序互相交接检制度;检查验收制度;质量管理惩处和奖励制度等等。由企业的项目部直接建立企业质量管理部门,由项目经理直接对该部门进行领导,项目部的人员实施工作。

(2)提高质量责任制的力度

质量责任制一定要详细注明在质量工作中每个部门以及其员工的具体权限、任务以及职责,面面俱到,使得每一件事都有专人管理,每一项工作都有专人检查,并定时的对成绩进行考核,进而督促员工工作。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建立起严谨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并不断的修正,使其发展形成严密、合理、科学的质量管理系统。

2.1.2 加强对施工单位以及其工作人员的控制

加强对各种人的因素的控制,加强审查施工单位的技术操作水平、管理水平,检查其特殊作业人员有没有技术资质;检查专业人员个人的专业水平以及持证上岗情况,防止无证上岗的情况出现。监理单位需要对需进场作业的总、分包单位进行位审查认定,而且建设单位还要检查其企业业绩、营业执照以及资质证书等等,合格后方可放行施工。

2.1.3 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是施工方法)的实施、控制

施工单位要根据设计交底的内容以及图纸会审的要求,编制出具有可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其中施工组织设计首先要经过自检,合格后方可上报给建设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审查,经过确认合格后方可执行。

2.2 在技术方法上提高施工的质量

在进行打(压)桩时,施工单位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千万不能自行处理,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通知业主和监理部门,再与勘察、设计等部门共同进行研究分析,然后制定正确的、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通常选择的处理方法有补送结合法、扩大承台法等等。下面进行详细分析:

2.2.1 补送结合法

在使用分节方式连接桩时,在桩逐个打入、逐根沉入时,一些质量比较差的桩就会出现连接节点脱开的问题,这时一般可使用送补结合法,步骤为:复打存在疑点的桩,使其下沉,然后顶紧松开的接头,确保其竖向承载力加大,最后适当填补部分全长完整的桩,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基础竖向承载力,而且补打的整桩还可以承受住更强的地震荷载。

2.2.2 扩大承台法

(1)桩同作用。如果单桩的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那么就需要将承台扩大,同时考虑使用天然地基和桩来担负起上部的结构荷载;

(2)桩位之间的大偏差大。如果原始设计中的桩基承台平面尺寸不符合规范中所标明的构造要求,则使用扩大承台法进行纠正和处理。

3 总结

桩基施工的质量会影响到到建筑物整体的工程质量。尽管建筑桩基础工程存在诸多问题问题,但是要我们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的修正,不隐瞒及时的通知业主、监理等部门,从点滴做起,防微杜渐,严格要求自己,逐渐的消除质量隐患,才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建筑桩基础工程的质量安全,才能在根本上提高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奕.浅议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与关系[J].中国西部科技(学术).2007(09).

[2]陈子龙.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