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管理范文

艺术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艺术管理

第1篇:艺术管理范文

三年的艺术班带下来,我总结出了管理这种“放牛班”的四个“一”原则,即:一粗、一细、一态度、一保护。

一、一粗

很多熟悉的班主任与我闲聊,都会感叹我是怎么把这样一个班级顺利地管理下来的,我的回答首先就是“神经”要粗。还记得2012届的艺术班,组班之初,虽然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当我走进教室之后,还是感觉脑袋“嗡”的一声!那个少林寺出身的捣蛋鬼正在玩扫把,那个有名的夜不归宿正在看漫画,他们竟然都是年级里的“名人”。再看看还算老实的几个人,我教过的几个班级倒数固定人员都在。面对乱糟糟的场面,我只能机械地拿起教鞭,拼命向讲台敲去。终于安静了下来,就在我心中窃喜之时,“啪”的一声,比我的教鞭声更大的声音猛然响起,是那个“少林寺”!——把扫把猛然投向了地面,然后又“轰”的一声趴在了桌子上。挑衅!公然的挑衅!于是我爆发了,面目狰狞,破口大骂了半个多小时,结果是,坐着听我骂的人越来越少,趴下享受的人越来越多。直到下课,一多半的人都趴在了桌子上,剩下的人都在发呆,我的暴跳如雷却成了他们的催眠曲。下课铃声响起,我狼狈而逃,连回头看一眼的想法都没有。坐在椅子上,那种强烈的挫败感刺激着我的神经,我觉得很气愤也很无力,骂了一节课,头也在疼,如果以后每天都要这样,我不是要给活活气死。想到这,我突然冷静了下来,他老人家不是说过:要么东风压倒西风,要么西风压倒东风!他们的神经粗,我的神经要更粗,只有顽强地存在,才有机会进行彻底的斗争。从那以后,面对他们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的挑战,我一不真生气,二绝不泄气,随时接招,本着“坚决不气倒自己,必须让他们头大”的原则,我的神经也就变得越来越结实,每天都能够神清气爽地面对任何突发状况了。

二、一细

我相信,每位班主任教师都是一位细心人,艺术班更是一个需要仔细的集体。学习艺术的学生大多比较敏感,却又缺乏正确的人生观,面对同样的问题,他们往往显得更加脆弱,更加极端。所以,我坚持每节课至少到教室外观察两次,每天至少找三名学生谈心,每周至少开两节班会课,不定时检查宿舍,随时关注他们书桌里面存放的物品,晚自习下课偷偷在校园黑暗处捕捉熟悉的身影,让自己像一张细密的渔网一样过滤着他们的生活,关注着每一个有效的信息,一旦发现问题,马上突击解决。

三、一态度

“态度”这个词用在班级管理上,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待学生的态度。当他们表现好的时候,我会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就像是最好的朋友;一旦他们做错了事,我立刻晴转多云,坚守原则,按“班规”进行惩罚,处理他一个“痛不欲生”。时间长了,学生就会知道,他们行为处事的底线应该是什么了。第二,对家长的态度。与学生不同的是,家长是社会人群,可以说三教九流、各行各业,素质就更加参差不齐。然而,想要教育好学生,家长的配合又必不可少。所以我首先充分利用了办公室的电话,每天找一位家长聊孩子的情况,通过谈话进一步了解了家长的配合度,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如果学生出现了问题,我就知道该找他的父亲还是母亲,或者干脆一个也不找,自己解决。其次,同任何家长交流都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发火,因为这样只能给工作带来更大的麻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以退为进”,学会“假装可怜”,学会面对家长的牢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因为即使再没有素质的家长也都知道,孩子在教师的手上,当教师给足了他们面子,他们也就知道要适可而止,要积极配合了。如果实在遇上了那种“极品家长”,那我就只好从学生入手,先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让孩子回去“收拾”不讲道理的父母,把这种无法沟通的家长和不得不管的教师之间的“敌我矛盾”,转化成为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家庭内部矛盾”,巧妙地转移了矛盾的重心。如今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霸王”,由他们去说服自己的父母,不就简单得多了。

四、一保护

所谓保护,就是班主任教师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然而,由于管理学生,而被人身伤害的教师大有人在。如此看来,现在的教师职业,堪称是“高危”行业,特别是班主任,不管学生出现什么问题,不问缘由,家长和社会都要先从教师身上找毛病。我们一心是想要管教好人家的孩子,有时候,换来的却是质疑、恐吓,甚至打击报复。因此,我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学会自我保护,增强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特别是艺术班,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构成都比较复杂,所谓“惹不起”的学生太多。有时候我真的担心,哪个被我臭骂一顿的学生,会叫社会上的朋友打我一顿。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对有些心理“阴暗”的学生,我从来都是降低要求,以柔克刚。对情绪状态不稳定的学生,我会将家长叫到学校单独交流,博得他们的理解,让他们针对孩子的情况留下一份知情并责任后果自负的字据。对于不能到校交流的家长,通过电话互通情况,并及时将谈话用手机录音,保存在电脑中。发现学生没有到校,立刻打电话通知家长,并保存通话记录。还记得上一届美术生在南京省统考后回到学校,已经是晚上八点了,但是我坚持按照原定要求,由家长带身份证,登记一个领走一个,避免考后狂欢带来的安全隐患。也许大家会觉得这样做有些杞人忧天,但作为特殊班型的班主任,凡事做到未雨绸缪总比一失足成千古恨要好得多。

第2篇:艺术管理范文

关键词:中国早期;仪式生活;舞蹈艺术

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身体语言艺术,具有悠久的传统。从其产生看,其产生在尚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是伴随先民图腾崇拜和祭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早期舞蹈往往在祭祀性场合表演,成为先民祭告神灵、传达神意、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现存各民族民间舞蹈中,有许多舞蹈就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和极强的仪式性特点,这是各民族早期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在舞蹈中的遗存。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舞蹈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性质也不断地发生变化,成为一种具有极强审美价值的欣赏性艺术,具有娱乐、表演、抒情等多种艺术特性,但是这些特性都是从舞蹈最早存在的仪式性中渐渐衍生出来的。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舞蹈的根本属性是仪式性。

一、何谓仪式

郭于华在其《仪式与社会变迁》一书中说:“仪式,通常是指具有象征性、表演性特征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它可以是神圣的,也可以是凡俗的活动。这类活动经常被功能性地解释为在特定群体或文化中沟通(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过度(社会类别的、地域的、生命周期的)、强化秩序及整合社会的方式。”[1]纪兰慰认为“仪式就是通过一定的时间、地点、对象、形式再现社会习俗(生活)的一个过程;通过岁岁重复、交替的程式化、制度化的仪式行为,实现某一时刻仪式所意味着的一切。”[2]前者主要从仪式的社会功能角度对其进行定义的,后者主要从仪式的过程性角度定义的。虽然侧重点不同,但皆揭示了仪式的基本内涵,即仪式的程式化、制度性和象征性。《说文》曰:“仪,度也。从人,义声。”墨子·天志》:“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将以量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犹分黑白也。”又《说文》曰:“式,法也,从工,弋声。”《诗·大雅·下武》“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毛传:“式,法也。”可见,“仪”和“式”的本义皆是法度、准则、规矩的意思。中国古代“礼仪”连称,其实就是指各种礼俗仪式,这是古代早期仪式的主要内涵。仪式行为者往往通过姿势、舞蹈、吟唱、演奏等表演性活动和对象、场景等实物性安排营造一个有意义的仪式情境,并从这种情境中重温和体验这些意义带给他们的心灵慰藉和精神需求。因此,一个仪式,就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是一个用感性手段作为意义符号的象征体系。所以,象征人类学家特纳认为,和动物的仪式化相比,人类仪式的原理是象征性的,仪式中的象征符号具有组合和重组的类似语言的能力,仪式就是“一个符号的聚合体。”仪式符号大致有:(1)语言形式的符号,如颂辞、诗文、韵白、咒语以及歌词等;(2)物件形式的符号,如道具、服饰、用品、绘画、塑像、乐器等;(3)行为形式的符号,如行动、姿势、手势、舞蹈、歌唱行为、演奏行为以及仪式角色的扮演等;(4)声音形式的符号,如呼叫声、呐喊声、吟诵声、歌唱声、响器敲击声、舞蹈节奏声、音乐演奏声等。[3]可见,舞蹈是仪式符号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它既可充当行为形式符号,还可充当声音形式的符号。

二、先秦仪式的文化内涵与社会生活

中国上古时期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以礼俗仪式为核心展开的。“礼”之本义乃指祭神之器,而后引用为祭神的宗教仪式,再而后才泛指人类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仪式。《说文解字·示部》:“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所谓“豊”,《说文》曰:“行礼之器,从豆,象形。”可见,礼是渊源于上古巫祝事神活动的。孔子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引)可见,礼俗仪式在早期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历代王朝建国之初最重大的文化举措莫过于制礼作乐,也说明礼乐在古代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性。从本质上说,礼是为了从自我约束的层面让人们去自觉遵守社会道德,从制度的层面来维护社会等级。而礼的外在形式则是仪式,即通过各种仪式行为和过程规范社会的各种秩序,再现礼的精神内核。祭天祭祖、岁时祭典和其他政治仪式决定着国家的政治秩序;礼仪中的等级规则决定了集体内部的交往秩序;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仪式及其他各种人生礼仪和节日庆典仪式决定着人们的生活秩序;春祈秋报及其相关节候性祭典与各类生产仪式,构成了农业社会中的经济秩序。由此可见,仪式是上古时期生产生活各领域的中介环节,也是社会秩序的表征性符号和文化事项的联结点。它表征着上古时期整个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节奏。仪式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一方面,体现为仪式使生产生活的各方面有秩序地开展;另一方面,仪式还承载着集体意识如生命观、死亡观、伦理观、禁忌观等民族文化的深层心理内涵。三、中国早期的仪式及其类型

意大利学者维柯《新科学》认为每个民族的诞生和发展中大致经历了互为衔接的三个时代,即神的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4]我国早期先民的认知观念和仪式活动也可从维柯所分的这三个时代进行分析。

所谓神的时代即人类的史前社会。从现存文献记载和考古学成果证明,中国早期的仪式活动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山顶洞人已经有鬼魂崇拜观念和与此相关的丧葬巫术仪式,新石器的仰韶时代已经有社祭的考古遗存,龙山时代已经有祭祖的考古遗存。[5]夏朝之前的颛顼、尧、舜、禹等方国时期,从大量而成套的祭祀仪器的出土可见,此期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祭祀礼仪。这些礼仪是原始宗教的产物,是在先民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以及祖先崇拜等原始的支配下进行的。早期先民对这些看不见的力量或以臣服与膜拜的方式进行祭祀,或借助某种神力进行干预、制服以达到目的,于是产生了巫术思维和巫术仪式。

所谓英雄时代即夏商时期。这时候的祭祀仪式是围绕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进行的。夏禹治理水患当为中华民族英雄崇拜观念最早的表现。他死后被奉为社神,人们制礼作乐歌颂其功德,《大夏》乐舞就是为祭祀夏禹而作的。当然,大禹还具有祖灵的性质。商代祖先崇拜观念占据主导,现存甲骨卜辞中有相当数量是商人祭祀鬼神的记录。《礼记·表记》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殷人所尊之神,除自然神、英雄神以外,还主要是祖先神。甲骨文中“帝”、“上帝”等字样,不是后来抽象意义上的帝,而与“祖”的意义是相同的。《大濩》乐舞就是表彰商汤灭夏之功的祭祀仪式乐舞。

所谓人的时代,即西周及以后的祖神分离和以德配天的祭祀仪式。西周重人事而轻神事。其宗族崇拜观念强调道德教化和政治秩序,倾向于人事和伦理的经营。其祭祀仪式无论祭祖还是祭天,都有意识突出礼仪制度的性质,其《大武》、《大象》乐舞,是这种观念在意识音乐中的体现。

以上勾勒了中国古代早期仪式发展的基本面貌和特点。下文对中国早期的仪式类型作简要勾勒。

1、巫术仪式

巫术是人类童年时期,对人自身和人以外的自然的认识还处于蒙昧状态时对神秘的异己力量有所感受和体验的时候,自然产生的言辞和行为,并使其固定化的结果。

原始时代的人们相信人与自然存在着的某些神秘联系的观念,幻想人可以通过某种特殊的方式影响自然和他人,于是产生了巫术。巫术仪式一般包括巫术行为和与此相关的一整套巫术观念。通常形式是通过一定的仪式表演来利用和操纵某种对象影响人类生活或自然界的事件,以满足一定的目的。巫术的仪式表演常常采取象征性的歌舞形式,并使用某种据认为赋有巫术魔力的实物和咒语。中国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氏族社会图腾崇拜的出现,也出现了相关的神话和巫术。中国早期巫术涉及古人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除个体巫术外,还有公共巫术,如禳灾巫术有《山海经》中的驱旱魃巫术,《吕氏春秋》中的汤祷桑林的止旱求雨巫术;顺祝巫术有《吕氏春秋》祈求农业丰收的“葛天氏之乐”;诅咒巫术有《尚书·牧誓》中的克敌巫术等。2、占卜仪式

占卜仪式起源于原始范畴中的前兆迷信。史前的先民们相信事物发展的趋势与一些特定的事象诸如气候、天象、梦境、卜兆等出现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这样便产生了根据特定事象推知事情结果的占卜仪式。主要有龟卜、筮占、谣占、梦占等仪式。《史记·龟策列传》曰:“闻古五帝三王,发动举事,必先决蓍龟。……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礼记·表记》曰:“昔三代明王皆事天地之神明,无非卜筮之用。”西南各少数民族现在还保留着一些古老而原始的占卜仪式。如藏族、云南羌族、四川彝族、贵州苗族、湘西土家族等皆有各种占卜仪式。

3、祭祀仪式

史前社会的祭祀仪式种类繁多,说明祭祀仪式在中国早期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祭祀仪式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仪式当属蜡祭、社祭与祖祭。张光直先生认为:“仰韶时期农村里最要紧的仪式是祈丰收,拜土地;在他们仪式用的器皿上画几个象征繁殖力的女子性器的纹样,正说明我们祖先祭祀时的虔诚,并吐露作为这片诚心之原动力的耕作生活之艰苦。[6]这就是后来的蜡祭。所祭之神有八种,又称八蜡,是在十二月时索求四方百物之神而祭之,以求得农业丰收。社祭是对社神的崇拜仪式,源于史前时期对土地的崇拜,后来演变为人格化的土地神灵崇拜。而且,社神具有自然神、农业神与部族神混合的特征。祭祖仪式最早可能在龙山期新石器时代就产生了。在仰韶村(龙山时期)出土的陶祖,很象一尊男性性器模型,据张光直先生推断,这是中国史上拜“祖”的最早实证。他认为:“中国古代的‘祖’字,本来是个性器的图画,亦即祖先牌位的原形。[7]

4、傩仪式

“傩”据说产生于黄帝时,傩祭开始时只限于宫廷,谓“大傩”、“国傩”。逐渐遍及于乡村,谓“乡人傩”。殷商时起就可见此宗教仪式,周代举行最为盛大。传说方相氏可以驱鬼逐疫,最迟在汉代,驱傩已与蜡祭发生联系,在蜡祭前一日,宫廷中要举行大傩。《后汉书·礼仪志》对此有比较详细的记载。举行傩祭时,巫师就要装扮成方相氏,身上穿着熊皮,头戴留有四只眼睛的面具,一边开路,一边喊:“傩!”率领十二个戴着面具、装扮成各种野兽的人--戴面具所具有的戏剧性已为人们所公认,后跟一百多个扎红头巾、穿黑衣服、手执拨浪鼓的少年儿童,到宫室、房舍、各处跳跃、呼喊,并合唱祭歌《赶鬼歌》以驱逐“疫鬼”,最后,把鬼赶到河里,把火炬丢进水里,表示鬼全部被河水逐走了——人们歌唱、舞蹈、打斗,场面甚为壮观,也极其富于戏剧性。据《论语·乡党》记载,每逢年三十孔子老家举行傩祭仪式时,孔子就“朝服而立阼阶,观乡人傩”。

5、人生仪式

人生是人的一生从一个阶段过度到另一阶段的重要标志,通过仪式强化人生转折时期的标志,表明先民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对生命的珍爱。有诞生仪式、冠礼、葬礼等。其中,冠礼最重要。冠礼源于氏族社会的“成丁礼”或“入社式”。

以上仅简要罗列了中国早期社会仪式生活的发展演进和最为重要的几类仪式生活。

可见,上述仪式内容已经涉及到早期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体现了先民的生活内容,也反映了先民的思维观念,而这些仪式大多数都要借助乐舞的形式进行。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舞蹈艺术是伴随着早期先民的各种仪式而产生的艺术形式,其直接目的是为先民的仪式活动服务的,也是整套仪式活动的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正如张本楠先生所说:“原始宗教仪式的进行过程就是原始舞蹈的创作和表演过程,原始宗教仪式的发展历史就是原始舞蹈的发展历史。无妨说,原始舞蹈就是宗教仪式。”[8]

参考文献:

[1]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纪兰慰:《论民俗舞蹈的仪式》,民族艺术研究1999年版。

[3]薛艺兵:《仪式音乐的符号特征》,中国音乐学,2003年第2期。

[4]《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

[5]张光直:《仰韶文化的巫觋资料》、《中国考古学论文集》,三联书店1999年版。

第3篇:艺术管理范文

什么叫“先有司”呢?先有司,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首先自己要做好表率。我想,自己做好表率起码有两个意思:第一是自己要出色地、专业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第二是要在工作状态和职业精神上给下属带一个好的头。这也是做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哪个下属会忠诚地追随一个不能胜任自己工作的上司呢?哪个下属会死心塌地地为一个不能为他们树立表率作用的领导效力呢?所以,孔子说的“先有司”,是做好管理工作的第一要义。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创业者和管理者,他们抱怨自己的同事和下属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或者无法完成任务,或者不能以最好的质量完成任务,或者在工作上无法做到全力以赴、精益求精。但是,他们自己有没有想过:他们自己有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有没有为他们的下属做好一个好榜样?

从一定意义上讲,有什么样的领导者就有什么样的下属,有什么样老板就有什么样的员工,有什么样的管理者就有什么样的下属。所以,如果你的管理工作遇到了问题,你首先要想一想:自己做的怎样?

什么叫“赦小过”呢?孔子说的意思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选用人才要看大局,如果一个人总体上能够胜任你所给他安排的工作职位,那么在工作的非关键细节和其他方面,就应该宽容一些。没有哪个人没有缺点,没有哪个管理者身上没有可以挑剔的地方。所以,管理人要做到张弛有度,该严的地方要严格,该宽松的地方要宽松。

很多管理者,特别是刚刚出道、本身学历又很高、做事情求完美的管理者,非常容易犯的管理错误就是对人比较挑剔,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甚至苛刻到完全以自己的行为标准和价值判断来要求自己的下属。这样,容易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工作团队内部制造紧张管理,最后不能避免地影响到团队的战斗力,甚至使团队趋于解体。

我认识好几个曾经跟昔日好友共同合伙创业的年轻管理者,他们的合伙创业都遭到了失败,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他们团队当中的主要管理者不能做到“赦小过”,以致影响大家的关系,最后到了难以一起共事的程度,于是团队解体、创业失败。

管理是一门平衡的艺术,谁不能宽容别人,也就不能管理别人和领导别人。在重视人际关系和人情面子的中国,掌握这种平衡的艺术,尤为重要。

什么是举贤才,大家都很明白,就是要重用贤人。按照现代管理学的说法,贤人至少应该有两个标准,第一是有能力,第二是有品德。无德无才、有德无才、有才无德,或者德胜于才、才胜于德,都不是最理想的人才类型。真正的人才应该能够做到所谓“德才兼备”,一方面能够具有胜任一个职位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另一方面能够具有相当的职业操守、能忠于自己的公司和团队、能给下属和同事发挥表率作用。

做企业、做管理,要求不断地发展经营的规模。而经营规模的有效扩张,又以人才的选拔、任用和授权为前提。兵不多、将不广,企业家和总经理何以率领队伍征战沙场?如何做到战必克、攻必取?

第4篇:艺术管理范文

关键词:艺术歌曲缘起歌曲曲调伴奏声部

艺术歌曲是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物,是一种专业性、室内性、抒情性相统一的音乐体裁,它是诗、声乐旋律、相对独立的器乐①(钢琴)部分构成的统一的有机整体,是文学与音乐,人声与器乐高度融合、珠联璧合的艺术形式,它的源头在德奥。

艺术歌曲表现的主体性、抒情性、专业创作的技巧性,器乐(钢琴)部分和声乐旋律的互动融合性,表演形式的室内性以及它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性是它独特品格的整体联系,是它定型成规的标志。基于此,人们普遍认为,艺术歌曲作为一种音乐体裁是由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的舒伯特最后确立的。但艺术歌曲并不是舒伯特凭空创造的,它在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体裁真正确立之前经历了比较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

欧洲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音乐艺术逐渐发生了巨大的发展变化,声乐艺术开始了向近代过渡,产生了各种体裁、不同风格的声乐形式。特别是16世纪初发源于德国的宗教改革运动,不仅给整个欧洲的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等诸领域带来了全面的繁荣与进步,同时对音乐形式的发展变化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此,个人风格和独创性成为音乐创作的首要原则,使彰显人文主义精神、追求感性自由、富于个性特点的歌曲艺术得到了蓬勃发展。

德国在宗教改革之前,其音乐只是一个二流的国家,主要模仿法国和意大利的音乐。但宗教改革之后,它就逐渐在欧洲音乐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歌曲艺术方面,在经历了近两个世纪、几代作曲家的努力后,逐渐发展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的音乐体裁——艺术歌曲。

16世纪末以前,德国的各种歌集大都标明“可唱可奏”,这说明其形式尚未确立。从17世纪初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声乐抒情体裁,艺术歌曲的雏形——新“歌体……”(NeueLieder)。就这一体裁的风格来说,曲调大多保留了民间音乐的基本素材,与民歌很接近,伴奏的形式及创作规范也尚未很明确。其代表性的作曲家的作品有很多,如奥佩茨(M.Opitz.1597—1639)的《德语诗歌集》(BuchvonderDeutschenpoeterey),硕爱因(Schoein1586—1639)的《森林音乐》(Jocusnuptialis),克里格尔(A.Krieger1634—1666)的自度曲《新旋律》(NeueArien)等等。

18世纪中叶,伴随器乐创作的“柏林乐派”的兴起,出现了“第一柏林歌曲乐派”,这一现象标志着德国歌曲走上了自身独特的发展道路,从此欧洲各国的歌曲有了创作方法、美学原则和风格上的鲜明区别。可以说,德国艺术歌曲得以产生的社会根源,首先在于启蒙运动对思想的解放,其直接原因则在于市民阶级社会地位的提高,也与普鲁士弗里德里克大帝对艺术的保护政策息息相关。

第一柏林歌曲乐派的理论奠基人是克劳塞(Chr.G.Krause1719—1770),最主要的作曲家是C.P.E·巴赫,他于1758年出版的《宗教颂歌和歌曲》(GeistlichenOdenandLieder),包括了为诗人盖勒特(Chr.Gellert,莱比锡大学文学教授)的54首诗歌谱曲。这些歌曲内容严肃深刻,富于思想性,代表着当时受启蒙运动影响的知识阶层的新思维。作品通常较突出歌词的意义,旋律相对处于服从的地位,其中的谱曲大多是分节歌形式的,引人注目的是,大都写出了完整的伴奏。作曲家表示,他不愿意让“呆板的通奏低音演奏者”去任意想象,其中有些作品的伴奏有相当的独立性。

C.P.E·巴赫的歌曲生前共出版约200余首,其创作实践充分表明了当时键盘伴奏歌曲风格崛起的趋势,从而使第一柏林乐派民歌风的、质朴的歌曲添加了专业创作式键盘音乐的典雅精致;与此同时,依然保持抒情的质朴格调。

另一种趋向与第一柏林乐派质朴风格截然不同:充分发挥个人创造力,突出创作歌曲音乐精致,逻辑严密的一面。如内弗(C.G.Neefe1748—1898)引入并发展了带修饰的分节歌,允许曲调和伴奏随歌词的后续段落作适当改变。他的歌集《歌唱与键琴小夜曲》(Serenatenbeimklavierzusingen1777)提供了范例:作曲家配合歌词变化,对分节歌音乐部分的节奏和结构适当调整,同时对伴奏进行相应改变,对伴奏地位充分加以重视,表明了将伴奏视为歌曲内在要素的重要取向。

第一柏林歌曲乐派的后继者被称为“第二柏林歌曲乐派”,崛起于1770年前后,他们的歌曲曲调更为精致、节奏与和声更复杂,键盘乐器伴奏的作用也更为重要,带修饰的分节歌较之前人更为靠近通谱歌曲(Throughcompose)。其中,三位代表人物是舒尔茨(J.A.P.Schultz1747—1800)、赖夏特(J.F.Reichardt1752—1814)和采尔特(C.H.Zelter1758—1832)。舒尔茨尤其注意采用较为优秀的诗歌为歌词,他的三部歌集都名为《民间音调的歌》(LiederamVolkston),赖夏特出版于1794年的歌集《哥德抒情诗与赖夏特谱曲》在德国颇为流行,其中有著名的《魔王》和《野玫瑰》。采尔特的成就更为突出,他最早的一部歌集是《钢琴伴奏歌曲》(LiederamKlavierzusingen),多数作品调性多样,节拍灵活自由,和声风格多变。他的歌曲对后代作曲家的影响是很大的,例如,他曾教过门德尔松和勒威(C.Loewe),在这两位作曲家的歌曲创作中,就有着采尔特风格的鲜明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德国文学浪漫派的支流——士瓦本派对艺术歌曲的兴起也有重要影响,其中,作曲家楚姆施蒂格(J.K.Zumsteeg1760—1802)的地位尤为重要,他的叙事歌曲创作对舒伯特的早期创作有直接的启发作用。士瓦本派的一位作曲家和理论家舒巴特(C.F.Schubart1739—1791)也影响了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创作(著名的《致琴弦》和《鳟鱼》的歌词即选自舒巴特的诗作)。

与舒伯特相对而言,维也纳乐派的大师格鲁克、海顿、莫扎特在歌曲创作方面只是偶尔旁涉,并未作为重要的音乐创作领域去对待。但莫扎特为哥德诗谱曲的《紫罗兰》(DasVeilchen,K.476),已经预示了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繁荣时期的到来。贝多芬的《致远方的爱人》(AndieferneGeliebte,Op.98,6首),属于艺术歌曲套曲,并且对浪漫主义的艺术歌曲创作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

在德国“利德”(Lieder)的发展轨迹中,可以看出,最初在16世纪,兴起过一种复调形式的“利德”。随着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追求感性自由的历史潮流,主调音乐逐渐发展并在音乐世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样就出现了“有伴奏的单声歌曲”。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伴奏处于陪衬地位,但是历史的发展不断赋予伴奏以重任。18世纪末,德国“利德”歌曲已开始出现浪漫主义迹象,作曲家较注重伴奏声部的写作和设计,这样,钢琴声部(器乐)从单纯的伴奏升级成为人声的伴侣,衬托、说明和加强诗歌的含义,几项任务并重。到19世纪初,“利德”成为了大多数作曲家运用的借以发挥最大才能的工具。舒伯特的天才创造,使“利德”歌曲发展至顶峰。这样艺术歌曲的体裁真正确立下来。从此,这一体裁在以后的音乐历史潮流中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蓬勃发展,在音乐艺术的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与奏鸣曲、交响乐一样重要的体裁。

注释:

①艺术歌曲一般都是由钢琴伴奏的,但自晚期浪漫主义音乐以后,很多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的伴奏由管弦乐队代替了钢琴,如:、理查·施特劳斯等。

参考文献:

[1]白君汉:《论沃尔夫的艺术歌曲》,载《交响》2001年第2—3期

[2]保·朗多尔未:《西方音乐史》,周薇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3月

[3]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顾连理等译,杨燕迪校,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4]刘新丛、刘正夫:《欧洲声乐史》,中国青年出版社,北京,1999年

[5]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西方音乐史》,汪启璋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北京,1996年

[6]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顾译,钱仁康等校,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12月

第5篇:艺术管理范文

【关键词】艺术管理;民众化;民间非营利组织

艺术管理专业于1960年代诞生于美国。几十年后,亚洲一些国家也逐渐开始开设艺术管理专业。在美国,艺术管理专业有两种侧重点不同的设置模式。一种是设置在商学院,这类更侧重于艺术管理的商业经营性。另一种是设置在艺术学院、教育学院,这类更侧重艺术性或是社会教育性。

我国的艺术管理专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当前绝大部分本科艺术院校和一部分综合院校均设有艺术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我国的艺术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被定为在以下几个方向。

(1)演出制作管理和艺术院团管理 ――戏剧管理、制作人、剧目管理、演出管理。

(2)视觉艺术管理――艺术经纪人、艺术策划人和文化管理者,可从事艺术品投资咨询、拍卖行或画廊的经营、美术馆和文化部门的管理、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的策划等。

(3)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制片管理和文化经纪。

(4)艺术市场管理――可从事艺术经纪人、艺术展览策划、艺术品鉴定、艺术管理、艺术拍卖等。

从我国该专业的就业定位以及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的艺术管理专业毕业生多活跃在展览、话剧、舞剧、音乐会、电影、摄影展、媒体等方面。主要是为了迎合富裕人群对艺术的需求。但从艺术管理这个专业名称来看,“艺术”,这一词语包含着更为广泛的含义。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程度来看,艺术管理在从事这些商业的、满足部分人群需求的基础上,更有必要面向广大民众。而日本在此方面的发展,更值得借鉴。

在日本,艺术管理专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设立。昭和音乐大学时日本最早设立艺术管理类专业的大学,于1994年4月开设音乐艺术运营学科,并于1998年4月,设立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位。此外,庆应义塾大学、东京艺术大学、静冈文化艺术大学等也开始开展艺术管理类的讲座,以及设立一些相关机构。

在日本设立艺术管理专业之前,日本社会已开始对此类人才有所需求。从1980年代开始,各地政府为了丰富民众生活,尤其是为民众的精神生活带来更多的资源,纷纷建设了较多的文化设施,市民文化中心、音乐馆、美术馆等等,这些都为市民接触艺术、感受艺术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之后的几十年中,为了能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设施,以达到服务民众的效果,政府和部分民众开始参与到各种市民文化活动的组织中去。一方面,市民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拓宽了市民的生活圈。从空间范围来讲,生活圈从生活、工作场所拓宽到了文化活动场所。从精神层面的生活圈来讲,也有了较大扩展,音乐、文学、舞蹈、美术等等多方面的艺术活动开始渗透到市民们的日常生活。

除了政府的参与,不少民间非营利组织(NPO法人,即Non Profit Organization)也开始参与到艺术活动的组织中来。一些发展较为成熟的民间非营利组织,组织的活动十分多样且面向的人群十分广泛,从体验性较强的活动到专业性较强的活动,考虑到了各个阶段人群的需要。

以横浜市中区日出町为例,原为聚集了很多卖春场所的城镇,很多居民因此搬迁,一些有声誉的老店也开始改址,生活环境的持续恶化,成为了该地区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当地居民组织成立的机构为首,联合当地行政、大学、警署等各方力量,取缔了违法店铺。同时,当地的民间非营利组织――黄金町区域艺术管理中心展开了一系列以艺术为主题的活动。如:

1 艺术家驻地计划

亚洲各地的艺术家们,在日出町居住两个月,在这段期间内,艺术家们通过与当地的历史、人文、以及人们的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为创作新作品提供灵感,从而为艺术创作带来更多的素材和思路。以最近一次艺术家驻地计划为例,艺术家驻地期间为2016年8月1日至9月30日,作品展示期间为10月1日到11月6日。在作品展示期间,当地人们可以在街角、路边欣赏到艺术家们的作品,而且作品是与当地紧密相关的。题材、表现手法等,既有为当地人们所熟悉的元素,也有国外艺术家所特有的表现形式。

2 堪称密集的小组讲座、小组讨论

以2016年10月份这一个月为例,黄金町预定举办19场各个艺术领域的专题讲座,共计33个场次。内容从生活布艺类、美食、咖啡、精油、手作杂货小物等较为日常的讲座到雕刻、绘画、建筑、摄影等艺术类讲座。商店的专业人员和活跃在当地的艺术家们作为主讲人,分享、传授生活的智慧和艺术之美,小组讲座和小组讨论注重当地特色,主讲人不吝于分享自己的知识及心得体验,为参与者带来专业的知识、视角和思维逻辑。

3 建立黄金町艺术学校,培养艺术类人才

黄金町艺术学校提供服饰、绘画、陶艺等短期学习的机会,从几天的课程到为期近半年的课程,自由的课程设置,可以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艺术的学习中去。

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我国也很有必要审视现今艺术管理的发展方向,更多的面向市民大众的艺术活动,一是能很好的利用各地的一些文化设施。很多地区的文化设施在近几年以较快的速度纷纷建造完成,但是这些设施的实际被利用率却很低,更多的是成为了市民们晚饭后练习广场舞的场所。二是能为市民开辟更便利地接触到艺术的途径。市民艺术欣赏力的提高,既能丰富业余生活,也能提高精神层次,享受到艺术带来的美感对生活质量的提升。三是通过对青少年开展丰富的艺术活动,能在培养青少年艺术鉴赏力的同时,榻窈蟮囊帐跏谐∨嘤出潜在的消费者。对展览、话剧、舞剧、音乐会、电影等艺术活动的管理,是艺术管理具体到各种实际的活动中去的管理形式。但是在我国现阶段,越来越多的民众有参与艺术活动的需求,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今后经济的持续发展,这类人群的数量会持续增长,因此,艺术管理也应朝着对大众艺术素养的提升方面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艺术管理范文

管理沟通艺术与技巧一、魅力提前、命令退后

80、90后员工对粮票和自然灾害没什么概念,对动荡的认识仅停留于想象,他们闻不到芫荽散发的脉脉香气,取而代之的是汽车尾气,但他们有供自己任意驰骋的网络原野。

他们既拥有巨大的消费能力和欲望,又具备如同美国西进运动中依靠个人奋斗取得成功的创业精神,接受比前辈们更为良好的教育。

他们反感训斥、推卸责任、玩弄权谋的管理者,他们需要尊重、关怀和真诚。对80、90后员工要更多地采取激励、领导的管理方式,而不是传统的硬性管理,管理者也要努力成为一个具有号召力的领导者。

因此,管理者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和领导形象,强化领导方式的人性化与科学化,努力把自己打造成魅力型的管理者。

管理沟通艺术与技巧二、平等提前、等级退后

他们宁愿失业,也不愿容忍自己的价值被忽略,80、90后员工有很强的自尊心,而且一碰就可能导致彼此关系僵化甚至离职。因此,管理者应树立起平等心态,改变高高在上的命令式。

可以采用商量方式去解决问题和布置任务。

如联想集团推行“称谓无总”,规定名字为三个字则叫后两个字,名字为两个字则直呼其名,否则就罚款50~100元。

联想推行这种亲情文化,就是要打破上下级的等级味道,营造出彼此尊重、平等、宽松、包容、民主的企业文化氛围。

这取决于企业老板在观念和行为上能不能真正作出改变。

管理沟通艺术与技巧三、理解万岁、抛开成见

80、90后既是未来的主流消费者,又是员工,理解他们,是通往未来的唯一道路。80、90后,由于是独生子女多,从小就受到家庭的呵护,生活在一个完全自由自在的天地。一旦走入职场,一切都必须以业绩来论,单位领导也往往不会从体贴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你的业绩。由于公司不能带给他们家庭所给他们的关注,这让80、90后们感到被忽视、不被尊重,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标准使80、90后们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落差。

第7篇:艺术管理范文

学生在打破第一扇窗的时候,如果不能及时修复,其他学生就会纷纷效仿,洞越来越大、破窗越来越多,以至于不得不花大力气整改,有时还会徒劳无功。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压力很大。学生的问题千奇百怪、层出不穷,班主任必须要时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变化。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问题出现时,不要畏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随时随地及时处理。小事不处理,就会变成大事;大事不处理,就会出大问题;问题多了,学生就无所谓了,班主任就无能为力了。

二“、破窗”要巧修

笔者曾经做过类似的一个对比实验:班级的前后两扇门各破了一个洞,前门因为教师和学生经常出入,所以做了简单处理,在,覆盖了一张硬纸板,后门未做任何处理。但结果令人惊讶,前门屡堵屡破,洞越来越大,而后门基本没有变化。这个实验给了我一个重要启示:修理不善的“破窗”比没有修理的“破窗”更能刺激学生破坏的冲动,这就要求班主任对学生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仅要及时地处理,更要艺术地处理。考虑到职校学生个体的特殊性,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分时分人加以艺术性的处理,以防止不善的处理方法诱发学生更大的错误,甚至使学生的个体行为升级为群体行为。下面,我将通过几个具体案例说明,如何在问题发生后巧修“破窗”,以点触面。

案例一:刚接手了一个二年级班,学生对新的管理办法不适应,抵触情绪很大,几个“刺头”经常闹事。一次,一个女生无故旷课,还拒不认错,至校外以跳河相威胁,被“110”送至派出所后,仍撒泼打滚。如果与她针锋相对,她的情绪可能更不稳定。经过与民警商量后,决定让其一人呆在屋里,以不变应万变。十几分钟后,她见无人理睬,自觉无趣,悻悻然随父母回了家。几天后,该生要求复课。直接让她进,班级将无法管理,不让她进,又于情于理不合。怎么进?班级学生都在静观事态发展。与其父母反复沟通以后,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继续让她在家休养。几天后,这位学生自感寂寞难耐,主动跑到班级当众反省,搞得“颜面”无存,再也不敢闹腾了。通过此事,其他“刺头”也是噤若寒蝉,再也不敢妄为,班级风气从此明显好转。

案例二:班级开家长会,平时成绩、表现不好的学生甚为担心。绞尽脑汁,想妙计若干,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花钱雇三轮车夫冒充自己的父母。开会当日,几个学生领着各自“家长”进了教室,由于担心露馅,几个人在走廊上神色慌张,迟迟不肯离开,几位“家长”也心不在焉,坐立不安。发现情况异常,我灵机一动,在会议结束前,请家长写明各自家庭地址、配偶姓名、电话号码,以便加强联系。几位“家长”面面相觑,迟迟不敢下笔……会后,几个人战战兢兢来到办公室,当面与家长通话认错,遭训斥后,如斗败公鸡。事后几人发愤读书,成绩表现明显好转,再也不惧家长来访,班级撒谎欺骗之风也大为改观。

案例三:夏季来临,课堂上鼾声一片,任课教师反响强烈。我在班上屡屡训斥,无奈学生困乏难当,照睡不误。有一次,凑巧我到班级上课,几个学生仍旧顶风作案,批评无效后,遂心生一计:“明天学校要发钱了。”学生两眼放光,睡意全无:“什么钱?三百、五百?……“”特困生补助,特别困的学生都有。”学生笑声一片,一堂课顺利完成,效果极佳。此后上课有人睡觉,便被学生冠以“特困生”美名而四方传播,睡者也自觉无颜,上课只好强打精神,课堂上睡觉现象从此锐减。

第8篇:艺术管理范文

关键词:爱情;影响爱情的因素;管理爱情的艺术

爱情,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人们常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其实,婚姻不是爱情的桎梏。只是很少有人懂得经营和管理爱情的秘方和诀窍。如果我们能够很好的把握些管理爱情的方法,那么很多爱情就会得到有效的升华,经久不败。

一、影响爱情的因素

(一)现代社会的种种诱惑

现代社会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在金钱、权利、地位等种种诱惑面前,很多人都迷失了自我,掉进了一个无底洞。

爱情总是想象比现实美丽,相逢如是,告别也如是。我们以为爱的很深很深,可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却发现终究抵不过欲望的诱惑。我们每个人,从生下来那一刻起,就免不了被欲望这种东西或拉或推地去干一些事。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孩,眼都还没睁开,就知道撅着小嘴儿找,这叫做食欲。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以后的日子里,不仅仅只是吃穿住行,更多的是有了其他的欲望。爱情,在欲望面前永远是个巨大的挑战。当欲望冲垮了爱情的最后一道防线时,爱情也就随之烟消云散。我们可以服从欲望,但却不能放望。我们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责任,对于选择了的爱情,我们就应该坚持到底,不可半途而废。对于金钱、权利、地位等,这些东西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不是只有通过出卖自己的爱情这一种方式去达到这些目的。

(二)彼此之间互不信任

戴维威斯格特说:“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信任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你有义务去信任另一个人,除非你能证实那个人不值得你信任;你也有权受到另一个人的信任,除非你已被证实不值得那个人信任。”在这个情爱多变的时代,很多夫妻都不是完全相信比粗,而且也会互相猜疑。不管是朋友还是情人之间,都存在着猜疑。但一旦爱情出现了这种情况,想要挽救就很困难。因为爱就是彼此信任。如果不再信任,相反是大肆怀疑,那么这感情真的无法再继续。

在感情旅途中,只有彼此双方互相信任,互相理解,找到一些真的有效的方法去管理维系婚姻,方能长长久久的走下去。

二、维持爱情的准则

(一)强化爱情管理意识

男女之间为了更好地发展和享受爱情,走入了婚姻,成了梦寐以求的夫妻。在这过程中,他们是义无反顾的,有时甚至放弃生命也在所不惜。然而,为什么对很多人来说一旦结婚,爱情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然,甚至不复存在了呢?婚姻是爱情的结晶,也是爱情树赖以成长壮大的养料。当夫妻遇到矛盾、困难时,夫妻双方应该团结协作,心平气和地去化解矛盾与冲突,克服困难。婚姻生活是让双方都能感受到彼此的关爱和帮助。它能进一步强化夫妻相互认可和接纳,乐于同甘共苦的意志和情感。

夫妻应该坚信婚姻是美好的事物,悲观丧气的坟墓论是错误的。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婚姻生活中的确存在许多影响和制约爱情发展的因素。婚前,夫妻没有很强的管理、经营爱情的意识,也没有投入很多的时间、精力、耐心和智慧来精心呵护、勤奋浇灌爱情。婚后,爱情的神秘和吸引力已逐渐减少,就需要用新的方式来唤起和激发彼此追求激情与浪漫的欲望;尽可能争取多的约会、交流和沟通的机会;用心制造有情调、令人新鲜和感动的氛围;用心设计出各种各样快乐的情景;用心理解和宽容,。有投入,才有产出,有耕耘,才有收获。婚后的爱情,需要用汗水和头脑来管理。

(二)提升爱情管理艺术

爱情的发展不仅要求夫妻之间有强烈的管理经营意识,同时还必须有娴熟的管理艺术。

懂得理解、宽容并乐于负责。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要有效避免冲突,化解矛盾,怎样“念经”是关键。当一方犯错时,我们不能过于责骂和急躁,需要耐心的交流和广阔的胸怀去宽容爱护她。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不能以太严格的要求来对待自己最爱的人。既然已选择步入婚姻的殿堂,那么双方都该对彼此负责,不论什么情况都不要单枪匹马,而是互相商量,共度难关。

在心灵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很多的夫妻在面对矛盾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有的选择冷战,有的选择漠视,有的选择争吵。其实这些有些方式不仅伤害了个人,对对方更是一种不在乎的表现。那我们想为什么会有矛盾,就是因为缺少积极的交流与沟通。当我们不愿意阐明自己的想法、理由,不喜欢对方的做法和行为时,往往只是简单斥责几句,发泄脾气。不知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能让对方服气。自己理屈,心里认个错,但就是不愿道歉,导致原本可以小事化无的小问题变成大矛盾。喜欢什么就要主动表达出来,不要总希望对方能自觉读懂,有时候往往适得其反。所以交流与沟通是心灵的桥梁,有了它,夫妻就不会隔膜,不会孤独,就能不断撞击出爱情的火花。

管理经营好自己的婚姻,不管对个人还是家庭,都有巨大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可以很好的管理自己的爱情,那这不仅可以提升自我的幸福感,而且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工作当中。当有了固定的爱情伴侣,那生活中的烦恼都会有人倾听、有人理解、有人帮着化解,自己的心灵也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慰藉,空虚的情感也得到了填充。爱情对家庭也有着不可藐视的作用。家庭是最温暖的港湾,家庭能给人以鼓励、力量和温暖。当一个人拥有了一个温馨的家庭,那么他要学会的就是责任与担当。家庭需要两个人一起管理经营,这样,可以组建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一个温暖的港湾,一起厮守到老。

参考文献:

第9篇:艺术管理范文

品牌名称是品牌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进行品牌设计、品牌建设中,要特别讲求命名艺术,为产品选择一个好的品牌名称。

俗话说得好:“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同样,对于企业经营者而言,给产品起个好名字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名字起得好,消费者容易记住,再加上其它生产经营环节也做好了,产品俏销了,那也就快成为名牌了。所以说“名字也是生产力”实不为过。

名字起得好、优美、响亮,叫起来顺嘴,听起来好听,既有个性,又与时代新风尚合拍,树立品牌良好形象,最终有益于促进销售,堪称是门高深的学问。可以说,命名也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投资,这一观念今天正被不少经营者从教训中所认识。

有人认为,相对于技术设备等硬件方面的投入来说,命名似乎无足轻重。可是,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环节往往正是很关键的一笔无形资产的投资,它不但回报率远远超出预想,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有形资产投入的市场价值。命名的科学合理,会使企业的整体投资发挥出极限效益来。

“长虹”“红桃K”、“海尔”、“娃哈哈”、“乐百氏”、“SONY”(索尼)、“ACER”(宏基)等国内外著名品牌,其品牌名称无一不具备显著的区别性特征,充分突出自己的特色;易于为消费者所认同所接受;具有较高的文化附加值。如国内的“红桃K”这个名字出台前,几个创业者当初曾不惜斥数万元重金,面向全国公开征集产品的名字及其商标图形的创意,最后从多达近两万个候选名字和商标创意中筛选出了“红桃K”三个字,真可谓字字千金。世界上成功的大企业,更是无一不看重命名这个投资环节。如美国有家石油公司为设计出既符合世界各地风俗,又符合各国法律的名字,邀请各方面的专家,历时6年耗资一亿余美元调查了55个国家和地区,最后从设计的1万多个商标中筛选出一个商标,这就是著名的埃克森(EXXON),如今它的品牌价值已达上百亿美元。其它诸如“SONY”、“ACER”等命名,也都是一笔巨大的投资,当然,最终的回报也是丰厚的。

二、品牌命名的误区

如今,我国的企业也大都认识到了品牌名称的重要性,但在给自已的产品命名时,却因种种原因陷入了品牌命名的误区。

1、雷同

国内很多品牌无特色,缺乏个性,甚至名称雷同,结果企业的规模发展越大,当初命名投资中的问题就暴露越多。如广东就曾流传着这么8句话:“‘红棉’遍地开,‘珠江’到处流,‘五羊’满街跑,‘熊猫’遍地走,‘三角’满天飞,‘钻石’到处撒,‘羊城’处处见,‘粤穗’眼底收。”这就是对名字雷同现象的准确描绘。报载1998年广州认定的不同行业的58种著名商标中,命名相同的竟累计有14件,占近1/4。

2、媚洋

如今,我国的许多企业挟洋自重,本为国货,却非要给产品起一个洋名不可,“媚洋”思想从其品牌名称上表露无遗。理发店取名“黛丽丝”;自行车叫什么“奥柯特”;歌舞厅挂牌为“拉斯维加斯”;甚至一块热红薯偏偏要称为“蒙娜丽莎”……。从这些“洋气”招牌上看不到中国人的“骨气”。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之后,西风东渐,洋货以其高、精、尖的技术含量而受到国内消费者的喜爱。企业因此借一点洋货的光亮为自已增辉,原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把这种借光现象搞得走火入魔,都为产品起一些“土著”与“洋人”都看不懂的洋名,就不但不能表现产品的特色,反而会受到国人的鄙视,更严重的是给人一种没中国人的“骨气”之嫌了。

3、循古

当前,我国的许多企业沾“古”而醉,热衷于以古代的人名、地名甚至以古代的典故、传说来为自已的产品命名。中国有历史悠久、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企业请它们为本企业发挥一些余热,确实可以为产品增添光辉。“孔府家酒”之所以大出风头,的确与它的品牌名称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内涵有着莫大的关系。但是,如果大家一窝蜂似地都去循古,那“古”的功效就会因多、烂甚至捕风捉影而淡化,还有可能产生负面效应。如,自从有了“孔府家酒”后,于是就出了类似的“禹王山酒”、“康王河酒”、“宋府家酒”等等,这些有抄袭、模仿之嫌的品牌名称,实在令人大倒顾客味口,其品牌效应就可想而知了。

4、媚俗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一些品牌名称、店铺招牌还莫名其妙地染上了一股重重的“俗气”。比如,有什么“老爷酒店”、“财神当铺”;什么“洪福酒楼”、“肥婆餐厅”;有豆酱制品取名为“老干妈”、“老干爹”;据报载,南方某地产的一种儿童食品居然取了个艳名叫“泡妞”,真不知这一企业取此名字的目的何在。

品牌名称、店铺招牌实际也是一种促销广告,同时也是企业精神的一种外显。一个好的品名(或招牌)能给企业带来无尽的收益和回报;一个高雅、文明的品名(或招牌)能让公众感受到一个企业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而那“财神”、“肥婆”、“泡妞”、“老干爹”之类俗不可耐的品名、招牌只会招来大众的反感,只会为自已的企业外在形象抹黑。笔者真是想不通,我国语言词汇浩瀚如大海,其中有无数的绝妙好词,但这些企业为什么偏偏选中那些俗不可耐的俗名呢?

目前,国内企业在进行品牌名称的选择的时候,除了陷入了以上几种误区外,还常常陷入“称王称霸”、“猎奇求怪”、“贪多求大”等误区。在此,就不一一详述了。

三、品牌命名的原则

实际上,产品品牌的命名是一门高智慧、高价值的艺术。要想所选择的品牌名称能发挥其促销产品、树立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的良性作用,避免陷入上述的误区,就必须坚持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1、品牌命名要新颖独特对比强烈。

品牌命名的目的是为了更有利于消费者的选择,使它们在同类产品中具有万绿从中一点红的效果。因此,新颖性和独特性无疑是品牌命名的第一原则。

最近,女儿迷上了一种名叫“小鱼军团”的袋装小食品,该食品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一些油炸小鱼。十几条一袋,四块多钱,价格不便宜。但它的名字却大大吸引了我那三岁多的女儿,一旦买上一袋后,她便会一条一条地“消灭”,口中还不时大叫:“爸爸、妈妈,我又消灭了一个军团成员。”有时,妻子也加入了对付“小鱼军团”的战斗,直到把整个“军团”消灭干净。在消灭“小鱼军团”的过程中,女儿高兴,妻子快乐,当然我就更快乐了。这一切统统都是“小鱼军团”这个新颖、独特、有趣的名字所带来的。

从这件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新颖、独特的品牌名称能使普通的商品变成富有强大吸引力的商品,它能给顾客带来意料不到的欢乐和享受;一个新颖、独特的品牌名称就等于给商品做了一个绝好的广告,它能给企业带来滔滔不尽的丰厚财源。我想,生产“小鱼军团”的企业,其生意肯定不错,至少它从笔者的钱包中就掏去了不少钞票。

2、品牌命名要能够隐喻产品特点。

能够表现产品独特性的第二个因素是产品的功能和特点,同时,它也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一个话题。为了更加突出和更加艺术地表现产品的功能和特点,使产品品牌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品牌的设计者们大都采取比喻或隐喻的方式来表现变种功能和特点。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所生产的桑塔纳轿车就是借喻桑塔纳旋风的威名而成名的。桑塔纳原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座山谷的名称。那里盛产名闻于世的桑塔纳葡萄酒,同时也盛产强劲的桑塔纳旋风。大众汽车公司将他们的名车命名为“桑塔纳”,不但隐喻着那车像桑塔纳旋风一样风驰电掣,而且希望那车能够像那旋风一样风靡美国和全球。

3、品牌的命名要能够诱发顾客的购买欲望。

产品命名的重要目的是为了赢得用户的接纳和选择,因此,一个好的品牌名称不能仅立足于公众的识别和欣赏上,而是要有强烈的卖点,使人们产生一种强烈的购买欲望和购买冲动。

诱发购买欲望和购买冲动的关键是能够引起顾客美好的心理联想,使他们醉心于购买带来的美好结果。这种对未来的憧憬作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量,很容易转化为购买动机。在世界各地,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的人们都挡不住“可口可乐”的诱惑,其中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那具有极强诱惑力的品牌名称。

4、品牌的命名要顾及国情、民情、民俗和民风。

天津“狗不理”包子在我国北方已畅销了上百年。但它在南国广州却寸步难行。这是因为,广州人对“狗不理”这个名称在心理上不能接受。这正映证了“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古语。

由此可见,产品命名不但要考虑它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而且要考虑产品销售市场的国情、民情、民俗与民风,做到“入乡先问俗”,千万不要冲撞了当地的社会禁忌。

5、品牌的命名要做到好听、好看、好记、情深。

除了以上原则外,品牌的命名还要注意做到:一是“好听”———品牌的名称听起来舒服。二是“好看”———品牌标识要醒目,让人看完之后赏心悦目,从而留下对这个商品或服务的美好印象。三是“好记”———名称简洁有深义,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四是“情深”———品牌要有一定的文化韵味或一定的情感内涵,让人们在使用此产品或服务时,体会到一种情感上的享受,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四、品牌命名的途径与方法

要想获得一个绝好妙的品牌名称,除了要避免陷入上述的误区与坚持上述的原则外,还要选择适当的途径与方法。

品牌命名的途径通常有三条:一是通过媒体诚心诚意地向社会公众征集,既可得到好名字,又能很好地宣传自己;二是邀请专业公司或人士介入新产品投资开发过程,为产品的命名出谋划策;三是发动企业内部员工为产品命名。有时候通过这种途径获得的品牌名称更能切合企业的实际。

方法是原则的体现。品牌命名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以产品产地命名。

即以产品的传统和著名产地命名,如茅台酒、龙井茶、北京烤鸭等。凡名牌产品大都有其原产地或中心产地,人们习惯上把这些产地视为正宗。以产地命名可以使消费者产生一种仰慕和信赖心理,并从而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

2、以植物类比命名。

即以具有象征意义的名树、名花、名果来为产品命名,如椰树饮料、莲花味精、红豆衬衫等。以名贵植物类比命名可以使消费者把产品形象化,并通过积极联想给产品附加一些与植物有关的属性。

3、以动物类比命名。

即以具有象征意义的名贵动物来为产品命名,如风凰电扇、虎牌摩托、熊猫电器等。以珍禽异兽命名,不但可以使产品形象化,而且可以产生强烈的动感,使产品在消费者头脑里生动起来,从而给产品附加一些与那动物有关的属性。

4、以自然现象命名。

即以某种自然现象的名称作为产品名称的一种命名方法,如长虹彩电、紫光电脑、霞飞化妆品、旭日升饮料等。这种命名法可以将自然现象的某种受人喜爱、受人憧憬之处寓于产品之中,从而借以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吸引消费者购买。

5、以价值比喻命名。

即以修饰性的语言来喻指产品价值的方法为产品命名,如金贵特曲酒、超能电器、自然美化妆品等。这种命名法,可以直接让顾客了解产品的价值之所在,有一定的促销作用。

6、以威信效应命名。

即以历史上和现实中知名度和美誉度较高的人的名字作为产品名称的命名方法,如东坡肉、孔府家酒、中山装、李宁服装等。知名度和美誉度高的人,代表着一种理相化的生活方式,容易引起消费者的认同;另外,以知名度和美誉度高的人的名字作为产品名称还可以产生“名人效应”,使产品能够借“名”扬名,借“名”促销。

7、以企业理念命名。

即以企业经营思想或经营观念的形式为产品命名,如大发汽车、金利来领带、环球音响、新世纪电脑等。以企业理念命名可以提高企业的信誉,完善企业的形象,给企业带来整体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品牌命名的方法还有许多许多,但企业在选择命名方法时,千万不能生搬硬套,拘泥于别人归纳出来的方法。要知道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一定要根据企业与产品的自身特殊情况,在借鉴别人方法的同时,灵活地选择自已的命名方法。其中,要特别强调命名方法的创意性,让自已的品牌名称一面世,便让人欣赏,使人难忘,具备竞争对手无法比拟的品牌冲击力,这样的品牌名称才会令企业受用一辈子。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