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防护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064-01
护士从事的职业充满了责任与风险,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发展进步,护理人员越来越认识到临床工作中存在着很多职业暴露感染的隐患,尤其是奋斗在临床一线的护理工作者,面对不同疾病的患者,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的生命而来不及采取有效地防护措施,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随着不断更新的医疗设备,一次性医疗用品、化学药物、高技术应用等,各种现存的潜在危险因素中,容易造成突发的、慢性的职业危害已经成为职业暴露中的高危群体,护士职业损伤的危险在不断提高,从而使护士的职业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加强各种职业防护措施,保证护理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已成为护理工作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的自身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1、存在的危险因素
1.1洗手不规范;按照院感规定,护理人员在为不同患者进行各种治疗操作时,都应进行洗手或卫生手消毒,但由于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工作量大,大部分护理人员尚未做到[1]。
1.2针、锐器物刺伤;护士每日的工作多数是各种的注射、静脉采血等损伤性操作,操作后将所有的污染物均放人弯盘,回治疗室后按污物的类别再次处理,常导致针头的刺伤,玻璃碎片划伤。操作者有伤口继续工作,暴露的机会就更多,若不慎与患者的血液、污染物品等接触,就存在暴露的危险。
1.3手套佩戴不规范;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发生手套破损、未立即洗手,及时更换手套,手部皮肤破损时,不能尽量避免接触血液、体液或黏膜,如必须接触,但又不能进行有效的保护[2]。护理人员在消毒物品及接触化学消毒剂时,未戴手套进行有效保护。
1.4电离辐射:多见于放射科、介入导管中心,仪器的辐射,而长期的辐射导致身体的损伤[3]。
1.5化学性因素;化学药物主要通过护士在准备药物时由呼吸道吸人、皮肤接触直接吸收、污染后经口摄人等3种途径而进人护理人员体内,虽然每次接触药物的量不多,但日积月累可在体内蓄积,造成远期毒性作用[4]。
1.6不正确执行使用医疗防护设备;有些医院的防护医疗用品配备不齐,使护理人员对防护用品的认识不足,不能正确的使用。
1.7噪音;经常被各种监护仪器、治疗仪器的噪音、病人的声,供应室压力灭菌等噪音干扰,长期在噪音下工作,可造成护理人员疲劳、影响护士的机体分泌系统功能,对护士的身体健康嗽到危害。
2、职业防护预防措施
2.1医院严格落实医护工作者在对每位患者进行诊疗、操作前后应严格洗手或进行卫生手消毒,护士应遵守规范七步洗手法,提高规范洗手的依从性,规定医护人员不得留长指甲、涂抹指甲油,待戒指、手镯。
2.2医院应从保护护理人员角度出发,改善护理基本设备、器材,在病房、治疗室提供洗手设施(洗手液、擦手纸)和一次性手套方便护士使用;在静脉穿刺室、治疗室及治疗车上配置
特殊的专门盛放利器的容器,用来放置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用过的头皮针及其他穿刺针[5]。如有针头暴露在外,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尽量避免徒手分离针头,为不合作躁动不安的病人进行操作注射时,应共同协作完成,注射结束后禁止回套针帽,如需回套针帽,应徒手进行,预防刺伤。
2.3护士每天都要从事损伤性操作,工作中必须集中注意力,防止锐器损伤,是防止职业暴露伤害最重要的措施。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对已知有感染性的血液、体液,必须加强防护,必要时穿隔离衣、戴防护镜,必要的屏障作用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
2.4 护士在配置化学药物和消毒液前必须做好防护措施,穿长袖防渗透隔离衣,带帽子、手套、口罩、护目镜,操作结束后应擦拭操作台面,脱去手套后彻底清洗双手,以减少药物对人体的毒性作用。
2.5 健康体检和疫苗接种,医院应定期为在职的医护工作者进行定期检查,接种疫苗示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
2.6 减少噪音,完善设备仪器,改变环境,对有异常噪音的仪器及时进行维修
2.7 从事放射介入工作的护士,必须加强放射防护的意识。首先导管室必须有完善的环境设施,其次,必须有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工作中要合理安排,按照操作规范实施,尽量减少放射线辐射暴露时间和机会。
2.8 加强职业防护培训加强标准预防知识的学习 标准预防中明确规定在所有能暴露于血液,体液的过程中应戴手套,因戴手套可有效减少锐器伤手的血液接种量,把每一个针头都当成感染针头对待,纠正受伤后的侥幸心理,从思想上重视和配合锐器伤的处理,提高预防针刺伤的自觉性[6]。
3、结论
职业防护是一门新兴又迅速发展的专业,涉及学科较多,其中预防感染知识和防护措施是重要内容,护理部要制定职业防护计划。通过宣教、讲座、知识测验等增强护士的防护意识。
特别要认真学习执行2000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还要取得医院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添置必要的防护设施,利用屏障防护用具和设备减少职业危险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护士是护理事业的主体,是护理改革的承担者,各级管理人员应爱护护士,关心护士的身心健康,以促进护理事业发展,发挥护理工作在维持人类健康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六亿,刘玉村 . 医院感染管理血.北京人民出版社
[2]王昱洁 .浅谈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问题与防范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
[3]张铁松.护士职业防护的问题及对策.内蒙古中医药
[4]戴青梅,王立英,刘素美等.医护人员职业性损害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32-533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285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和抢救的重要场所。由于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及服务对象的复杂性,加上手术室护士的工作量不断增加,繁重的工作、快节奏而无规律的生活,手术室护士常处于多种危险环境中,若不注意自我防护,会造成严重的职业危害。因此,充分了解手术室护士潜在的职业危害,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是预防手术室护士遭受职业危害的关键。
手术室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
物理性危害:①锐器刺伤:在手术配合中,针刺伤是护理人员直接损伤的直接原因之一,感染的针刺伤是导致血液性传播最主要的因素。有报道称因职业引起的感染途中针刺伤80%[1]。有资料显示只需0.004ml带HBV的血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HIV污染的锐器刺伤的HIV的感染率30%,HCV 1.8%[2]。②噪音污染:医院病房的国际噪声标准允许声压级35~40分贝,手术室的噪声高于国际噪声标准允许声压级,噪声污染严重。手术室噪音污染来源于多种仪器设备运作声、工作人员的对话和患者声等,影响着工作人员的正常思绪和交流,使人处于高度紧张,导致精力分散,影响手术关键时刻的注意力。③电离辐射伤:为增加手术定位准确,X线机在手术室的普遍使用,护士不可避免接触射线,如不进行有效防护,易造成植物神经造血功能低下,甚至发生肿瘤。手术室护士在消毒灭菌时,紫外线对皮肤和眼睛也会引起损伤。④温度性损伤:常见的高压灭菌锅所致的烫伤,易燃易爆品,如氧气、酒精等所致的各种烧伤;各种电器,如高频电刀等所致的灼伤。
生物性危害: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不可避免接触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包括各种经呼吸道、消化道及血液等多种途径传播的疾病,护理人员通过与传染患者的直接接触或接触污染的物体、分泌物、组织、体液等导致感染。最常见的是乙型病毒性肝炎(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艾滋病(HIV),它们通过血液传播率最高,有时一次就导致感染。
化学性危害:①化学制剂:在手术室工作中常常会接触各种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制剂,如各种消毒剂、标本固定液、及有害物质等,可以通过皮肤、消化道、呼吸道、针刺伤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疾病,对护理人员身体产生危害。②有害气体:挥发性麻醉气体对空气造成污染,氨氟醚、异氟醚对人体有害。手术室中存在残余麻醉废气,长期接触可在机体内逐渐蓄积而达到健康的浓度。麻醉废气直接影响机体的抗氧化系统,可能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生育、心理行为及其他方面产生影响,另外手术中电刀切割、电凝肌肉、脂肪产生烟雾焦味。关节置换术中的骨水泥产生异味。长时间吸入有害气体,可引起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应变能力差、心情烦躁等。
运动功能性危害:因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长期超时站立,可导致下肢静脉回流不畅,易产生下肢瘀血,甚至可造成下肢静脉曲张;长期不规律就餐,可引起胃部病变;手术过程中,洗手护士术中手术配合上身前倾,颈部偏转,相对固定在20°~30°,长时间失调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形成组织水肿;严重的可压迫椎动脉和脊神经根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心理、社会因素危害: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全球性技术革新,对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竞争力、适应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所致就业状态的不稳定性、角色更迭和人际冲突,使得职业人群出现职业紧张。另外,源于专业及工作本身,如社会地位有限,晋升少,报酬低,工作繁重,医疗纠纷逐渐增多等,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护士压力较大。
职业防护措施
物理性危害的防护:①锐器刺伤的防护:严格管理各种锐器,洗手巡回护士在手术中谨慎操作,用过的针头置于耐刺防漏的容器,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毁形处理。规范手术器械台的摆放,如手术刀、剪、针等锐器,必须放在弯盘内进行传递,并且使用后放在固定的位置。规范手术患者术前检查项目,准确了解其肝炎和艾滋病携带情况,对术前无法确定其情况的患者和急诊手术患者一律按传染病患者处理术中用物。如不慎被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挤出伤口血液,禁止伤口的局部挤压,流动水冲洗伤口,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根据暴露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②噪音的防护:对手术室的仪器、设备及时维修,定期给活动的部件上剂,加强维护,噪音大的仪器应尽量淘汰,吸引器即用即开,手术室工作人员应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请、开关门轻。在手术室安装防噪音设施,避免医护人员手术时分心失误。③电离辐射的防护:对需要X线透视的手术,在指定的手术间进行,放射前注意关闭使用的门,确保穿戴个人保护设备,提示所有工作人员,尽可能远离X线射线管。工作人员定期检查身体,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定期进行辐射安全检查,在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暂时回避,以免受射线的危害。术后,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时,对消毒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健全和规范操作与防护制度,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④温度性损伤的防护:建立职业防护教育和培训制度,积极参加相关知识的培训,掌握高压锅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各种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电刀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关知识的培训与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规范手术患者术前生化检查项目落实术前患者的访视制度,做好HBV、HCV和HIV常规检查,特异性感染应作特殊记录并安排在固定的手术间,按感染手术进行防护。在进行各种操作时,严格按标准预防进行防护,必要时可注射疫苗以增强抵抗力,降低交叉感染危害。
化学性危害的防护:①化学制剂的防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准确掌握各种消毒剂的正确配制和使用方法,取放物品时加盖,避免毒液挥发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做好个人防护,接触化学消毒剂时应使用手套、口罩、防护衣,加强自身防护。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尽量选择对空气污染小的化学消毒剂。如不小心溅入眼内或皮肤上,应在流水下反复冲洗。②有害气体的防护:对麻醉剂污染,采用在手术结束前停止使用麻醉机,防漏气,重视废气排放管理,麻醉机废气出口安装废气集中回收器。术中保持吸引器通畅,及时抽吸电刀使用产生的焦味及骨水泥所散发的异味。
运动功能性危害的防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站立过程中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轻微的活动,有助于下肢血液循环,减轻下肢静脉瓣膜承受的压力。站立时,可让双腿轮流支撑身体重量并可适当做垫脚动作,促进小腿肌肉收缩,减少静脉血液瘀积。在休息时应尽量抬高下肢,睡觉时可在小腿部垫一小枕,使下肢抬高15°~20°,减轻下肢肿胀。也可穿弹力袜,预防静脉曲张。加强自我保健,对日常工作和家庭生活进行合理安排调整,均衡饮食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尤其是腰部和颈部,操作时注意节力原则,手术室要树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改善工作条件,妥善安排班次。
心理、社会因素危害的预防:加强护理人员的配备,适当调整工作强度,采取弹性排班、减轻护士职业紧张和心理压力,创造和谐的工作范围,以利于恢复疲劳;业余多活动放松情绪,及时释放工作压力,使心理职业损伤降低到最低程度;加强对心理学和医学伦理学的学习,提高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是多因素的,情况也比较复杂,不可预见的新情况时有发生。要降低职业危害对手术室护士的威胁,必须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正确的自我防护技能,通过医护人员的协作配合,尽可能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护士免受职业损伤因素的侵袭,把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降到最低,让每位手术室护士更好地服务于手术患者。
参考文献
【关键词】介入室护士;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13.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525-02
介入放射学渗透于各学科中,推动着各学科的发展,改变了许多传统的内、外科治疗模式,已成为现代医学中最具有发展前途的一门新兴学科。介入放射学服务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同时也给参与其中的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危害,作为一名介入室的专科护士,必须明确职业危害的严重后果,提高防范意识,合理正规的操作,把从事介入事业所带来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1 危害因素
1.1 X射线危害:X射线是看不见、摸不着却对人体组织器官、腺体与血细胞损伤较大的放射物质,具有积蓄性、大量长期接触可引起白细胞总数下降、红细胞、血小板等异常、染色体畸变、淋巴细胞亚群降低[1]。会使人产生乏力,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可引起内分泌紊乱和造血系统损害,甚至致癌。而介入治疗与传统过程中X射线检查不同,在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几乎暴露在X射线剂量较大的辐射场中,操作时间较长,使介入放射工作者受照射剂量比传统X射线工作者高数倍到数十倍[2]。护士在术中需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随时配合术者的手术进展,特别是当病人出现不良反应时,护士在病人的头侧观察或护理,离射线源最近,给护士造成辐射危害。
1.2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损害:由于介入操作暴光时间长,射线引起空气的电离,产生多种有害产物,如氮氧化物、臭氧、自由基等,并致空气中正负离子平衡失调,对人的皮肤神经系统、胃肠道及呼吸道都有一定不良影响。有报道:自由基产生的过氧化物与衰老、畸变等有关[3]。在肿瘤介入手术治疗中,都需化疗药物进行肿瘤区域的动脉灌注和栓塞。多数抗肿瘤药物在杀伤或抑制癌细胞时,对机体正常组织器官的损害也较为严重。据报道,抗肿瘤药配制过程中,可出现肉眼看不见的逸出,形成含有毒性的微粒的气溶性或气雾气,长期低浓度吸入有明显的致畸变作用[4]。同时介入器械、材料消毒灭菌所用的环氧乙烷,是一种强烷化剂,在杀灭微生物的同时,被消毒灭菌物品残留的环氧乙烷通过呼吸器官吸入体内,能刺激呼吸道引发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引起肺水肿,同时刺激眼角膜,易引起眼炎。甚至还具有突变和致癌作用,长期接触低浓度环氧乙烷,还能损害人的识别能力[5]。除此之外,在全麻醉手术时,气体麻醉剂和麻醉废气,通过麻醉机的面罩活瓣,螺纹管衔接处漏出,污染空气,吸入微量的麻醉废气可对听力和记忆力产生影响,孕妇可引起自发性流产[6]。
1.3 潜在感染的可能:一般认为与手术室相比,介入治疗室血液传播性疾病对医护人员的威胁相对较少,往往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其实不然,据调查,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病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占98%。反复接受生物制品治疗的其他肿瘤病人,丙肝阴性率也相对较高。介入治疗室的医护人员不可避免地接触这些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随时有被刀片划破、针尖刺伤等损伤,尤其针刺伤,它是医院最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医院感染80%与针刺伤有关[7]。所以感染的机会相对而言增多,特别是经血液传播的一些感染性疾病,据报道,注射0.4ul乙型肝炎病人的血清,其感染率高达50%[8]。
1.4 身心疲劳:护士这一职业主要是女性承担,女性特殊的生理心理状况,家庭的重担,工作压力是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中的社会心理因素。科技的发展和新业务的不断开展,给介入室护士提出了新的挑战。介入室经常在应急情况下完成急诊介入诊疗工作,介入室护士需无条件地全身心投入,同时还要适应不同介入手术及介入医师的习惯和爱好,由于工作持续紧张和刺激,工作过于繁重,工作时间不定,休息饮食不规律等原因,导致介入护士产生一定的精神压力,出现精神不稳定,心烦意乱的症状,同时易患有胃下垂、胆囊炎、下肢静脉等疾病。
1.5 防护制度不健全:由于教育滞后,防护制度不健全,加之多年来对护理人员强调奉献精神和不怕脏的教育,自我防护问题没有摆在应有的位置,致使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2 防护措施
2.1 X射线的防护:X射线损伤的防护措施可以从时间、距离和屏蔽等三方面进行防护,而屏蔽防护是介入放射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措施。医护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介入放射治疗影像质量标准,穿好铅衣、围好铅脖、戴上铅帽,不要图一时的轻松和方便而损伤身体,利用现有的防护用品,减少不必要的过量照射。护士在操作间走动时,两手尽量置于铅衣背后,出机房用退步走法,室内活动尽量远离射线源,充分利用活动屏蔽装置。术中所需用品应在术前准备周全,放置到位,以减少走动,缩短在机房内停留的时间。术中的护理配合工作,尽量在非暴光时间内进行。同时,最好定期脱离放射环境,尽量减少射线的照射和积蓄,使身体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2.2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防护:介入室工作环境应保持整洁、安静,室内安装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新鲜。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布局合理,减少不必要的物品堆放,不但能有效地消毒、灭菌,避免交叉感染,而且术后可以使非手术人员免受X射线的照射,还可以防止易挥发的化疗药物被工作人员吸入造成不良反应[9]。接触化疗药物时,应戴口罩和橡胶手套,有条件的要戴防护眼罩,减少直接接触。配药时,将稀释液沿瓶壁缓慢注入,预防粉末溢出,不能将有药液的注射器中的气泡直接排到空气中,而应通过无菌海绵状垫或纱布排除,以减少气溶胶形成。用过的药瓶不能随便丢弃,应集中在专用的医用废物处理箱内,以便统一保护和处理。配制药液时,最好一种药液安全注入患者血管内后再配制另一种药物,化疗药物污染桌面时,要先用棉签将药液吸去,再用酒精擦洗。介入器械、材料消毒灭菌所用的环氧乙烷毒性损害是可以避免的。经检测,环氧乙烷在产品上的残留量随放置时间延长而下降,14天下降99%,30天下降99.9%[10]。根据报道,介入室护士在领用环氧乙烷消毒灭菌的物品时,要注意生产批号、消毒日期,一般情况下一次性物品放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半个月后使用。全麻手术时,检查好麻醉机的面罩活瓣、螺纹管衔接处是否接紧,避免漏气。
2.3 潜在感染的防范:预防为主,加强防护工作。规范安全操作流程,规范利器的放置、传递及用后回收程序。将利器放在弯盘中一起传递,用后及时撤除。抽取药物后不要将针帽套回针头,一定要套回时,应运用单手法。术前认真查阅病历,了解患者的情况,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的患者要采取防范措施,避免直接接触患者血液及分泌物,接触分泌物及污物时,要戴手套进行。对使用过的物品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后集中灭活处理,被污染的桌面、手术床、地面等,用1%戊二醛擦拭,再用清洁干布擦干,工作后彻底洗手。
2.4 调整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正确认识介入室工作的特殊性,不断加强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注意心理调节,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工作之余,合理安排休息,休息时尽量抬高下肢,以利于下肢静脉回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加强营养,多食高蛋白、粗纤维食物,如牛奶、鸡蛋、海带、菌菇类食物,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生理、心理疲劳,促进身心健康,以提高工作效率。
2.5 完善防护管理体系:介入治疗室护士服务于多个科室,健康状况应受到应有的重视。要建立健全防护机制,制定一整套防护方案,改善护理工作环境,定期组织有关职业损伤防护的培训,提高护士自我防护能力,定期体检,平衡心态,恢复体力。
3 总结
护理人员维护自身健康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基本保障。作为从事介入工作的专科护士,应高度重视职业防护问题,要充分认识到本职业所存在的种种危害,明确有害因素既是客观存在,又是可防护的。要消除恐惧和盲目性,以预防为主,严格安全操作。不但要加强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做好医生的得力助手,在防范措施方面更要互相督促,共同将这一特殊行业带来的职业危害降到最低,在为病人治疗疾病的同时,保护自身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赵伯明、何晓斌、徐双迎等,骨科X射线辐射防护的探讨,中国辐射卫生,2008,17(3):293-294
[2] 侯金鹏、邓大平、朱建国,介入放射学工作者剂量水平与评价[J],中国辐射卫生,1997.6:216-217
[3] 明艳、明浩、胡保青,导管室护士职业性损害相关对策分析,文鲁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4] 蒋学军、陆宇、朱伟玲等,介入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和防护对策,2006(7):685-687
[5] 陆丽敏,从环氧乙烷的毒性看其卫生标准修订的进展,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5,13(6):376
[6] 李华萍,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中华护理杂志,2005,2(5):10
[7] 杨小蓉、廖兰、张燕,手术室护士职业损伤及防护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04,19(3):516-517
[8] 陈飞霞,危害供应室人员健康的因素与防护,使用护理杂志,1998,9:480
【关键词】外科实验室护士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4-073-02
外科实验室是临床教学模拟手术操作的重要场所,在实验室工作责任大、节奏快,而且还是高危区。动物血源性传染病的感染,锐利器械损伤,化学消毒剂和麻醉废气对环境的污染,放射线的危害等,使实验室护士成为职业危害的高危群体。因此,重视并预防这些职业危害,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危害发生。笔者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现将外科实验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总结如下,供同道们商榷。
1 职业危害
1.1 生物因素的危害外科实验室护士经常与实验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接触,受病毒感染的机会特别多。外科实验室护士在手术过程中又经常使用刀、剪、缝针等锐利器械,极易划伤自己或他人,护理人员时刻有感染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
1.2 物理性因素的危害
1.2.1 电器电离辐射随着医学的发展,外科实验室先进的仪器越来越多,如电刀、氩气刀、电钻、快速卡式消毒锅等,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会引起电伤或烫伤,造成不必要的伤害。C型臂x光机在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对病灶定位准确,为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提供了有利的保证,但却增加了对手术人员的危害。少量多次接触放射线,可因积蓄作用导致癌症、胎儿畸形、造血功能低下等。
1.2.2 噪音因素吸引器、麻醉机及心电监护仪的报警声,高频电刀,电钻,电锯等是外科实验室噪音的主要来源,长时间在紧张和高噪音的环境中工作,可影响人的内分泌、心血管和听觉系统的生理变化,导致精力分散,容易出现差错,严重影响外科实验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1.3 化学因素的危害外科实验室是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其空气中存在低浓度挥发性化学消毒剂和残余吸人麻醉气体,如甲醛、戊二醛、84消毒液。这些消毒剂对皮肤和黏膜、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且甲醛还具有致敏、诱变致癌作用,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溶液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致染色体异常。麻醉废气主要是氨氟醚、异氟醚等。它可从麻醉机的面罩活瓣、螺文管等衔接处漏出,污染实验室的空气。微量的麻醉废气,可对外科实验室护士的听力、记忆力、理解力及操作能力等产生影响。长期接触微量的麻醉废气,可导致麻醉废气在机体组织内逐渐蓄积,直至达到危害健康的浓度,并可能产生慢性的氟化物中毒和遗传学影响。
1.4 心理因素危害由于外科实验室工作的特殊性,手术人员精神高度紧张,心理压力大,特别遇到高、难的手术操作时,思想始终保持高度集中,这些工作特点和性质使人极易疲劳,长期下来极易形成职业性疾病。
2 防护措施
2.1 生物因素防护外科实验室护士术前应了解熟悉实验手术全过程,术中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感染。参与实验手术者应进行自我检查,如手部皮肤有无破损,如有破损要求暂时不参与手术,同时穿隔离衣,戴护目镜、手套脚套,参与实验手术人员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以减少对其他环境及物品的污染。对术中所用的一切物品应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原则处理,对术中所用的器械、缝针等应分开放在固定容器浸泡、消毒、清洗,然后打包再次高压灭菌处理。器械护士应熟悉手术步骤,正确传递,注意自我保护,避免意外刺伤。一旦刺伤皮肤,应立即脱去手套,挤出少量血液,用流水冲洗干净,碘伏消毒,包扎伤口,同时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做到早期预防,报告感染办公室并登记。
2.2 物理因素的防护
2.2.1 电离辐射防护外科实验室护士应了解一般用电常识,以防电伤,使用各种仪器应有安全意识,仪器设备应有专业技术人员讲解,并在仪器上标明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外科实验室护士应严格遵守使用原则。专人定期普查和检修,以防意外发生,在使用C型臂时,情况允许可暂时回避,并备有铅衣、妊娠期禁止接触x射线。
2.2.2 噪音防护吸引器、麻醉机、监护仪、电钻、推车等定期检查维修,添加剂,工作人员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2.3 化学因素的防护外科实验室护士要掌握化学消毒剂的浓度、剂量、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尽量将化学消毒剂集中放置,熏箱密闭,防止气体逸出,注意通风,减少空气中的浓度,在接触这些消毒剂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手套及防护眼罩,避免直接接触,使其危害程度降到最低。在使用吸人性物时,要现配现用,定期检查麻醉效果及是否密闭,检查管道连接情况。加强室内空气流通,保证室内无菌并降低空气污染,定期进行室内空气采样。添置空调设备,完善排污系统。
2.4 心理因素防护外科实验室护士应学会自我调试,矫正职业性紧张,工作之余尽快补充能量、水分和注意休息,饮食上要注意营养搭配,尽快恢复体力以便更好适应工作需要。做好预防保健,加强身体锻炼,劳逸结合,提高自身免疫力,防止疾病的侵入。同时强化如何保护自己,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3 小结
外科实验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和加强安全防护是十分紧迫的问题,我们应提高认识,规范行为,树立预防感染的意识,将护士的职业危害降到最低,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言樱,马晓军,浅谈现代医院手术室危害因素的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6):351―352
2 方洁,熊巨光,麻醉剂、消毒剂对手术室空气污染的防护对策叨.实用护理杂志,2003,19(8):45
3 曹学军、张穗年,王虹,某医院麻醉师尿氟及手术室空气氟醚度的调查分析[J].职业医学,1999,26(1):56
作为建筑施工企业,我项目部容易导致的职业病一般为:接触各种粉尘引起的尘肺病:电焊工尘肺病、眼病;直接操作振动机械引起的手臂振动病;接触噪声引起的职业性耳聋;长期超时、超强度工作,精神长期过度紧张造成相应的职业病;高温中暑等。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职工健康极其相关权益,促使企业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特制定本措施。
职业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依法为职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障职工获得相应的职业卫生保护,依法为职工缴纳工伤社会保险。积极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限制使用或淘汰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工艺、技术、材料。公司安全环保部专人负责各在建工程职业卫生、劳动保护情况监督,加强对职工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的知识,提高员工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各在建工程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要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需算,并与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一、接触各种粉尘引起的尘肺病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加强磨切石材的防尘措施,给施工人员发放防尘口罩。加强水泥等易扬尘的材料存放处、使用环境的扬尘防护,在易扬尘部位设置警示标志。
2、个人防护措施:落实相关岗位的持证上岗,给施工作业人员提供扬尘防护口罩,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项目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工人作业场所的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检查个人扬尘防护措施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二、电焊工尘肺、眼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为电焊工提供通风良好的操作空间。
2、个人防护措施: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佩戴有毒有害气体防护口罩、眼睛防护罩,杜绝违章作业,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工程项目安全的同时,落实工人作业场所的通风情况,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8小时工作制,及时制止违章作业。
三、直接操作振动机械引起的手臂振动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作业区设置职业病警示标志。
2、个人防护措施:机械操作工要持证上岗,戴防护手套,采取延长换班休息时间,杜绝作业人员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警示标志的悬挂,工人持证上岗,防震手套佩戴,工作时间不超时等。
四、接触噪声引起的职业性耳聋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作业区设置防职业病警示标志,对噪音大的机械加强日常保养和维护,减少噪音污染。
2、个人防护措施:为施工操作人员提供劳动防护耳塞,采取轮流作业,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作业场所的降噪音措施。
五、长期超时、超强度的工作,精神长期过度紧张造成相应职业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减少工人劳动强度,为职工提供良好的生活、休息、娱乐场所,加强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
2、个人防护措施:不盲目抢工期,采取8小时作业换班制度。
3、检查措施工人强度适宜,文明施工,工作时间不超时。
六、高温中暑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高温期间,为作业人员备足饮用水或绿豆汤,藿香正气水等。
关键词:助产士;危险因素;职业防护
职业危害与职业安全是医务人员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医院不但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更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职业安全是近年来医务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医务人员职业伤害是重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大量调查研究显示:处于医疗特殊环境下的职业伤害包括职业危害因素导致的职业相关性损伤和职业相关性疾病 [1]。本文就助产士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等各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引起相关人员对这一特殊群体的高度重视,以便加强自我防护,将各种危害降至最低,保障助产士的身心健康。
1 分娩室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
1.1生物因素
1.1.1血源性感染的危害 近年来各种性传播疾病有上升趋势,妊娠合并各种性传播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助产士在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血液、羊水、恶露,从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助产士在各种护理工作中,如果接触患者后洗手不彻底或操作时手上有创面未戴手套,都会增加被感染的危险。
1.1.2体液污染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要排出血液和羊水,伴随胎儿而出的血液和羊水直接喷溅到皮肤或眼睛里也时有发生。常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急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羊水栓塞、DIC,这就需要助产士马上投入到抢救工作中,抢救工作在时间上不允许助产士进行自我防护。
1.2化学因素 产房相对密闭的工作环境,存在着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因素,如甲醛、含氯等化学消毒剂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腐蚀性和挥发性,有关职业病相关研究证实:经常接触此类化学品会引起结膜灼伤、上呼吸道炎症、喉头水肿和痉挛,化学性气管炎或肺炎和皮肤损害等[2]。
1.3物理因素 助产士操作中难免会被污染的针头、刀片、缝合针或其他医疗器械刺伤,这是最常见的职业伤害,可导致工作人员的血液暴露,针刺伤,只需0.04 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HCV的比率为1.8%[4],被HIV血液污染的针头或利器刺伤皮肤会有0.3%感染危险[3]。其次,产妇宫缩时的喊叫,婴儿的啼哭、胎心监护及电动吸引器产生的声音,长时间的影响助产士产生焦虑、烦躁、思想不集中等,使工作效率降低,严重者可造成心理压抑[4]。另外,有研究表明,长期值夜班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比普通女性高(8%,60%),这与夜间灯光会使褪黑素分泌减少有关,助产士长期倒班,成为乳腺癌的高危人群[5]。
1.4社会心理因素
1.4.1社会因素 由于医院大多数实行"三班倒"的工作制度,助产士的生活作息时间与其他职业人群的上下班、周末、国家法定假日待遇不同,在社会交往、家庭照顾、亲情联络等多方面发生缺失,受到抱怨误解、角色缺失等遭遇,自身面临多重困惑,长期以往容易产生抑郁和苦闷。
1.4.2心理生理因素 产房是一个高风险科室,工作节奏快,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接生时长时间被动、可引起腰部、颈肩部关节损伤,并且分娩过程的不确定性和连续性,常致使助产士不能按时进餐或根本无进餐时间,长期超负荷工作,都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造成心力、体力同时过度透支[2]。另外加上社会评价助产士的态度、产妇及其家人对助产工作的尊重和认可程度、现代人的育儿观念,以及产科服务模式的改变,都对助产士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因素都会增加助产士的紧迫感和疲惫感。
2 防护对策
2.1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职业暴露防护教育,组织新进助产士做好岗前培训,先熟悉职业环境,在学习助产技术时,强调助产士自我防护准备。定期对助产士进行在职培训,增强健康防护意识,加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掌握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防护措施,使其危害降到最低程度,牢固树立"任何患者的血液及污染有血液的物品都存在严重的潜在感染危险"的观念[6]。
2.2生物性危害的防护 经常注意清洗手是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操作前后、接触患者前后,都要认真洗手,每位助产士都要了解洗手的指征,掌握规范"六步洗手法"。加强防护用具的使用,在接触血液、体液时必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产房定期通风换气和空气消毒,产房应每日打开门窗,采用自然风通气[3]。并在每个产妇分娩后进行空气消毒,可用紫外线消毒30 min,地面、产床用含有有效氯的消毒液擦拭。
2.3物理性、化学性危害的防护
2.3.1加强锐利器械损伤的防护和处理工作 工作越是繁忙时越要警惕利器伤的发生,做到忙而不乱。操作中避免手直接接触锐利器械、破碎的体温计以免刺伤。操作后应把用过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及时正确放入利器盒中,自己清理用物,以免他人清理用物时被刺伤。一旦被利器刺伤,锐器刺伤后要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血,并用流动清水冲洗,碘伏消毒伤口并包扎。如被HIV、HBV等污染利器刺伤,应进行相应的接种及采取其他治疗措施。戴手套后即使遭遇针刺,其感染发生率较未戴手套操作时下降50%[7]。因此在操作中应戴手套,注意避免损伤[4]。
2.3.2化学消毒剂的防护 正确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了解消毒剂的理化性质,在接触化学消毒剂时要加强自身防护,尽量避免吸人或直接接触,配置消毒剂时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盛放消毒剂的容器要随时盖上盖子,既避免消毒剂的挥发,又可以保证消毒剂的有效浓度,而且也减少了对身体的危害,室内定期通风,保证空气流通[5]。
3 社会心理因素的防护
3.1社会因素的防护 由于产妇分娩存在风险以及对产科知识的缺乏、媒体舆论的导向,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民事诉讼案例日益增多,因此,助产人员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熟悉自己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与产妇多沟通,发现产妇不满意或有疑问及时耐心抚慰,沟通解决,以免酿成纠纷[6]。
3.2心理生理因素的防护 根据助产士的工作特点,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时间,掌握在高强度工作负荷下的减压方法,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最大限度的减除职业压力[7]。同时适当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调节技巧,提高对紧张刺激的承受力。多于朋友家人沟通,适当宣泄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在工作间隙做适当的保健操,例如做些颈部摆动,使颈部肌肉放松,防止颈椎病的发生。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及体力[8]。
4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助产士这种高风险与高度紧张的工作必须认识到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防护措施,降低职业危害,确保助产士的职业人身安全[9]。提高助产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 改善助产士的待遇和环境,给予助产士适当的心理及教育,可以避免因工作造成的心理压力及不良后果,减少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及人身伤害,有助于助产士这个行业的更加有序健康的发展 。
参考文献:
[1]蔡文智.医务人员职业伤害是重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J].中华护理杂志,2009,10:881.
[2]曹军华,郭玉芳,孙玉华. 助产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J]. 新疆医学,2013,10:126-127.
[3]于雯森,李Z斌. 噪声与职业健康[J].现代职业安全,2010,(11).
[4]崔扬.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4,03:274-275.
[5]沈小芳. 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和应对措施[J]. 全科护理,2013,29:2769.
[6]陈丹萍.助产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4,10:1337.
[7]王婷.助产士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和防护[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05:26-27.
1 职业危害因素
1.1 物理因素
1.1.1 超声波辐射
虽然理论上用于人体检查的B超是安全的,目前尚没有确凿证据证明超声波对人体的危害,但因B超室人员长期接触的超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当声波在生物体内传播时,通过组织间的相互作用,可导致生物机能和结构发生变化,对人体组织产生不良影响。二十多年前科学家开始认真研究声波对人体的影响,结果证实超声波对内脏器官的有害作用。
1.1.2 电脑辐射
电脑对人体也产生不良刺激。主要危害有:(1)视力损害。(2)健忘症。(3)肩颈综合症。(4)鼠标手。(5)疲劳综合症。
1.1.3 空调机对人体的危害
B超室内空调机除了人们熟知的可引起烦闷、乏力、容易感冒等症状之外,最大的危害是细菌和病毒可进入空调系统的冷却水中,再经送风系统向室内空气播散,大大增加了室内工作人员感染疾病的风险。
1.1.4 紫外线的危害
紫外线用于室内空气消毒,对人的眼睛及皮肤具有刺激性,会引起紫外线眼炎、皮炎,甚至皮肤癌等。
1.1.5 噪音对人体的危害
B超室内的仪器,如B超机、电脑、空调机、稳压器、打印机等发出的噪音,加上有时病人发出的声、喊叫声等,对人体的危害不容低估。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可引起头晕、头痛、听力下降等,影响工作效率,严重的可引起体内器官的功能紊乱。
1.2 生物因素
每天B超室医生要检查大量带有病菌的病人,肺结核、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进入密闭的空间,排出的细菌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可经空气传播给工作人员。艾滋病、乙肝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床单和探头,工作人员操作不慎被感染的可能性极大。据某医院院感科抽查检测结果表明,B超室每立方米空气中含各种病菌大大超出其他病房,甚至超过ICU病室。
1.3 化学因素酒
B超室经常使用肥皂水、酒精、来苏等,这些化学消毒剂对人体的呼吸道、皮肤等可造成损害。有的接触后立即造成损害,如戊二醛可引起剥脱性皮炎,有的长期接触后引起慢性中毒,损害身心健康[1]。
1.4 工作因素
B超室每天排队等候检查的病人很多,工作量很大,医生马不停蹄地操作检查,既要耐心细致保持检查的准确率,又要应对因长时间等待而不耐烦的病人,完成工作量,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有的患者检查时不合作,甚至会辱骂医生。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会引起自身机能失调。
2 防护措施
2.1 物理因素的防护
2.1.1 超声波的防护
尽量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声波输出功率在安全范围的超声诊断仪。工作间隙不要坐在B超机前。检查时尽量集中注意力,力求在最短的时候内完成检查。
2.1.2 超声工作站的防护
保持正确坐姿,与显示屏保持适当距。定时做眼健保操,活动身体等。经常喝绿茶能消除电脑辐射。操作结束后清洗脸部,除去吸附在脸上的电磁辐射颗粒。
2.1.3 空调的防护
空调的过滤网中含大量的细菌、病毒及尘埃,应每周清洗并消毒。对机器内部定期请技术人员拆开,对冷凝器、蒸发器、风扇叶、电机等部件等进行全面清扫。
2.1.4 紫外线的防护
紫外线照射消毒时,不能进入室内,按时关灯,照射结束后开窗通风换气。
2.1.5 噪音的防护
B超室的地面、天花板、墙壁应采用隔音材料,对噪音大的仪器采用吸音、音屏蔽、隔振等措施,必要时工作人员可带耳塞、耳罩等。
2.2 生物危害的防护
2.2.1 手的消毒
工作人员每检查一个病人后应立即进行手的清洗和消毒,必要时带手套和袖套。
2.2.2 空气的消毒
保证室内每日空气新鲜,工作间隙尽量开窗通风,下班后用紫外线灯照射2h,定期做空气培养。
2.2.3 探头的消毒
探头用软布擦拭,后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使用时探头外部套上塑料袋,阴超探头应套上,做到一人一用一更换。
2.2.4 室内物品的消毒
床单应每天更换,但为艾滋病、梅毒等病人进行检查时应立即更换床单,有关物品严格清毒。对病人的分泌物、泄物等及时消毒处理。对地面采用湿式清扫、含氯消毒液拖地。门口放置浸有2000mg/L的有效氯的脚垫,备有拖鞋让病人更换。
2.2.3 化学危害的防护
工作人员接触消毒剂时应带手套、口罩、帽子,严格按工作规程操作,防止消毒液溅到皮肤、眼睛,对挥发性强、带有刺激性的消毒液应密闭存储,防止溅液和外溢。
2.2.4 工作因素危害的防护
B超室工作量大,应加强工作人员配备,合理安排班次,不要让他们超负荷工作,减轻职业紧张和心里压力。同时工作人员应加强自身体质锻炼,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注意劳逸结合,加强营养,提高抗病力。工作人员应定期体检,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接种,如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
总之,B超室工作人员应提高防范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职业防护,尽量杜绝或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关键词】职业损伤 手术室 护士 防护
职业损伤是近年来护理管理界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各种诊疗技术的推广,增加了血液暴露引起的血源感染机会,尤其是近年来,新的化学药物和高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护理人员常暴露于各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之中。因此,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非常重要,而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经常接触缝针、刀、剪等锐器及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麻醉废气、电刀电凝产生的烟雾、骨水泥异味、各种化学消毒剂异味排出、放射线等,使手术室护士经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之中,若执行各种护理操作不严加自身防护差,会造成职业损伤给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威胁。2005年8月―2006年7月对我院30名护士进行了职业损伤原因调查分析,制定了有效的防护措施,到2006年8月―2007年7月又对5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效果统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2005年8月―2006年7月对手术室工作的30名护士(含进修生、实习生)进行了调查,工作年限1~25年,其中主管护师3人、护师7人、护士7人、进修生1人、实习护士11人。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对手术室工作的50名护士进行了调查,工作年限1~26年。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6人、护师7人、护士3人、实习护生33人。
1.2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内容包括个人一般情况、职业损伤的原因、次数、损伤环节、程度,是否被污染的利器损伤,损伤后的处理程序,是否进行血液检测等问题。通过对2年共80名手术室护士的问卷调查,了解实施防护措施前后发生职业损伤情况,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80份,回收率100%。
2结果及原因分析
2.1损伤种类:针刺伤40人,占50%(其中被污染的针刺伤18人,占45%);安瓿割伤29人,占36.25%;化学消毒剂损伤2人,占2.5%;其他废气及放射线伤害9人(其中过敏性鼻炎4人;流产2人;婴儿面部小血管瘤2人;白细胞严重减少1人),占11.25%。
2.2工作年限与损伤次数的关系:5年之内工龄的护士占总人数的17.5%,损伤次数占总数的25%;10年以上工龄的护士占总人数的12.5%,损伤次数占总数的10%。
2.3其他因素:岗前培训缺乏防范知识,未受过职业安全教育,工作不熟悉,操作不规范,缺乏防锐器伤的规范程序,工作紧张,锐器用后处理不当。
3防护管理
3.1加强职业防护宣传:通过宣教、讲座、知识测验等增强护士的防护意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添置必要的防护设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危险因素。
3.2建立职业损伤报告制度:使受损伤人员得到及时预防及跟踪检测,提高报告及时率,减少漏报及迟报现象。
3.3加强护理人员健康监测:重视改善工作条件,对医护人员进行岗前体检及定期体检,实施计划免疫接种,使护理人员更加安全有效地工作。
3.4改进护理防护设备:治疗率下面应配置小型毁器,以便将使用的注射针头、穿刺针头及各种锐器及时进行毁形,积极扩大使用无针产品及安全注射器等。
4防护措施
4.1严格操作规程,避免自伤:①熟练使用各种锐器,防止针刺伤及各种锐器损伤;②术中严禁用手直接接针,锐性器械应避免手与手的传递,应经过中介物―弯盘,这样可减少传递器械所致的危害;③禁止双手将针帽回套被污染的针头;④尽快、准确地把用过的针头和锐器丢弃于专用容器内;⑤使用性能良好的护理器材,如无针头的静脉通路装置,可回缩针头的注射器等;⑥作好手术床周围地面的保护,防血液污染;⑦搬运病人或进出房门防碰伤或躁动病人抓伤;⑧操作过程中不慎被锐器伤应立即挤出血液,常规消毒处理,根据病人血检情况并进行相关的药物处理或疫苗预防。
4.2疑有污染病人手术应做好三固定:即手术间固定、室内人员固定、室内物品固定,术前备物充分,手术开始不再出手术间,术后严格按制度处理器械和消毒房间。
4.3避免电击伤:手术室工作使用各种电器较频繁,在使用中应注意安全用电,出现故障应先切断电源,再查找原因或请专业人员修理。对各种电器及相关设备应定期保养、检修,随时保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4.4防止空气污染:术中经常有各种化学消毒剂及各种仪器使用后产生的废气暴露在空气中,对人体有潜在的危害性,因此,防护中应注意:①购置空气净化器,有效解决手术间的空气污染;②使用吸入性麻醉剂时,要定期检查麻醉机的密闭性,了解保持空气中的湿度,使用时将废气排出室外;③使用化学消毒剂(如甲醛)时,应注意戴手套,防泄漏造成伤害;④使用高频电刀、电凝时,用吸引及时抽尽烟雾,减少烟雾在空气中的弥漫。
4.5X线管理:术中需行X线透视的手术,需注意:①穿铅衣隔离;②设置铅屏风;③合理安排洗手,巡回护士次数,避免短期内接受大剂量的X线照射;④避免孕期护士参加。
4.6严格手术医用垃圾的处理:手术所产生的医用垃圾较多,如刀、针、敷料及手术切除的组织等,处理要严格执行国家消毒卫生学法规,术后物品进初步处理后,标志醒目,专人、专车运送到指定地点处理。
4.7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工作中注意合理安排和适当调整洗手和巡回护士的工作次数,这样既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又缓解了护士因工作带来的身心疲劳。
通过实施上述防护措施一年来,我科各种职业损伤发生次数占总人数的67%,下降了33%。目前职业安全备受全社会的关注,我们应采取有效综合措施,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增强防范意识,规范操作程序,完善防护设施,改进医疗器具,建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建立医护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做好预防接种,从而有效地保障医护人员的自身健康,预防和控制血液性疾病的职业感染。
参考文献
[1]候美凤.手术室护士利器损伤的原因及防护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66.
1 职业暴露风险因素分析
1.1 职业暴露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45名护士的调查发现,有34%的护士没有参加过有关职业暴露知识培训,55%的护士不知道标准预防的概念,66%的护士不能完整地说出发生职业暴露后正确的处理流程。10%的护士在操作结束后不常规洗手。门诊手术室处理用过的器械时戴防护手套者不足25%,处理手术送检标本戴防护手套的不足56%。由于对护士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不够,造成了护士在工作中概念不清,防护不到位,对临床护理治疗操作中血液、体液、污染敷料的污染重视不够,对皮肤完整性保护缺乏认知.这些都成为护士职业暴露的风险因素。
1.2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
调查显示。45名护士1年中发生过锐器伤5l例次;发生过皮肤、黏膜被患者血液、伤口分泌物、体液接触暴露23例次。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多种经血液传播疾病能经此途径传播,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和经血液传染病的高危职业群体,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正日趋严重,由于门诊工作的相对特殊性,最常见的是被血源性疾病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疾病,然而,由于门诊病人并不常规做肝炎免疫学、梅毒、艾滋病抗体的常规化验,护士在没有区分病人是否是阳性病人时,即对其进行处置和抢救,因此针刺伤对于门诊护士来说,危害性更大。发生皮肤黏膜暴露主要是有时在患者伤口清创缝合时血液飞溅,以及脓肿切开时,伤口内压大分泌物飞溅污染眼、面部、手臂所致。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为:①掰安瓿25例次,占68.1%;②处理用过的针头15例次,占45.5%;③缝合切口时针刺伤12例次,占39.0%;④与护理无关的皮肤损伤8例次,占25.8%。护士平均每工作日洗手次数为13.4次,洗手次数大于每班20次者13名,占26.0%,均表现为手部皮肤粗糙、干燥,用热水洗手或接触酒精时有刺痛感。50.0%的护士认为不使用防护用具的原因是不方便取用。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主要是缺乏防护措施、操作不规范和对防护用物的使用缺乏使用规范和管理等。
2 防护措施及效果
2.1 管理措施
2.1.1加强培训,提高认识,健全制度
加强对护士的教育培训是有效减少职业性损伤的有效措施之一[3]。 Nsubuga等[4]对526名护士和助产士进行针刺伤调查发现,缺乏培训是发生针刺伤的重要危险因素。职业暴露培训需要经常进行,我们除对新上岗护士和护生进行岗前培训外,还对在岗护士每年进行1―2次培训,对“标准预防”的概念、方法、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进行讲解,对HIV/AIDS职业暴露重点强化对“窗口期”的认识,使护士充分认识到实施标准预防的重要性。运用典型案例对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措施的每个环节采取互动式教学,使护士真正掌握并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把标准预防的概念真正转变为护士日常工作中的一种理念,而不是单纯为了遵守制度或应付检查,从根本上提高护士职业防护行为的依从性。同时建立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如何防护、发生暴露后如何上报、如何采取补救措施、何时需要专家评估等均有章可循。通过培训,护士充分认识到了职业暴露预防的重要性,对职业暴露的情形能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能从容应对。
我科曾发生1名护士由于不知道患者是乙肝患者,在给其更换输液器的过程中,患者静脉血污染的针头刺伤其手部皮肤,当她得知该患者为乙肝患者后。情绪非常紧张,但没有按正规程序上报。而是四处询问,得到的答复差异很大,这使其更加不知所措,情绪几乎失控。经专家评估,认为其虽然发生刺伤,但刺伤手部皮肤伤口表浅,刺伤后采取了局部肥皂彻底清洗、挤出伤口血液并用0.5%碘伏消毒,该护士立即抽血查了乙肝五项,乙肝表面抗体强阳性,故不需要打预防药物。然而由于其对乙肝的恐惧和对暴露知识的不了解,执意要打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且精神抑郁无法正常工作。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采取标准预防的必要性。有研究[5]表明,HIV职业暴露后采取正确的预防干预措施能降低85%的HIV感染,可见,发生职业暴露后采取正确的预防补救措施,是保障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有效方法。
2.1.2 加强督导,规范落实,减少暴露
根据存在的细节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制订相应的预防规范,同时护士长对护士职业暴露预防规范的落实情况加强督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掰安瓿时发生锐器伤者95.5%为新上岗护士,分析原因发现,有的护士没按规范要求掰安瓿时垫纱布,导致受伤,另外还有25名护士左手握持安瓿的力度太大,导致安瓿在左手被捏碎所致,属操作不当。于是我们一方面强调落实规范,另一方面请有经验的护士给新护士讲解掰安瓿的技巧,并用过期的安瓿进行掰安瓿练习。针对清创缝合、脓肿切开污染问题,要求护士在治疗操作时一定要注意用多块无菌纱布加压或用纱条先引流以防喷溅,而造成皮肤黏膜等暴露部位及周围环境的污染。在进行手术器械清洗时一定要带口罩、手套,为避免血液及体液的污染,在缝合伤口时,术者手部皮肤有破损者在接触患者血液和体液时,戴双层手套。研究[6]表明,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医护人员接触到的血量比未戴手套减少50%以上,戴双层手套可使血液接触率由戴单层手套的11.84%降至4.69%.且内层手套的穿孔率仅为0.52%。针通过两层有弹性的乳胶手套刺入皮肤,其感染率仅为0.20%~0.25%[5]。要求护士在缝合伤口时熟练掌握使用持针器、血管钳的方法,避免用手接触针而造成针刺伤。给乙肝或HIV/AIDS患者缝合伤口时采用专用园头针,最大限度地防止针刺伤的发生。缝合延裂较深的伤口时,尽量在直视下进行操作。研究[7]表明,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手套的保护作用会减弱,超过lh有13%的手套无保护功能,超过2h有27%的手套失去保护功能,要求如果操作时间超过lh要重新更换手套。任何操作结束脱掉手套后必须先洗手再进行其他工作。
2.1.3 合理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保护手部皮肤完整性
由于反复洗手可以降低皮肤的抵抗力,造成手部皮肤的损伤,尤其是冬天手部皮肤容易发生皲裂,大大降低了皮肤的天然屏障作用。由于速干手消毒剂(手凝胶)与传统的洗手相比具有诸多优势,其使用已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医院手卫生的标准程序[8]。我院医院感染科也推荐临床将速干手消毒剂用于日常工作中的手卫生处理,我们在每台治疗车上、治疗室、污染间等处都配置压嘴式速干手消毒剂。只有当手部皮肤有蛋白性、血液或其他体液的可见污染,才使用皂液和水洗手。如果手没有可见污染者均使用速干手消毒剂[9]。我们还取消了碱性较强的普通肥皂,改用中性洗手液,方便随时取用。保证了护理人员的手部皮肤完整性,保护了皮肤的天然屏障作用,降低了职业暴露的风险,手卫生依从性也得以提高。
2.1.4乙型肝炎病毒的防护:给已经确诊的HBsAg阳性患者换药时,应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戴口罩,手套,对病毒携带者及患者的血液和伤口渗液,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或5%过氧乙酸溶液作用15~30min。换药所用器械先用有效含氯10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min后,清洗、擦干,耐高温物品经高压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物品再次浸泡在含戊二醛消毒剂1000~2 000mg/L中30~60min。一次性换药用品及敷料均做焚烧。操作台、地面用含有效氯2 000mg/L的消毒剂溶液擦拭。如果手被污染,可用0.5%碘伏溶液擦拭2min,然后再用皂液流动水洗手。
2.1.5 艾滋病病毒防护:在为已知的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换药时,应穿隔离衣、戴口罩、防护镜、手套,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对感染者及患者的血液和炎性分泌物,应就地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或0.5%过氧乙酸溶液作用15~30min。被血液污染的器械先浸泡于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溶液30min后再清洗、擦干。耐高温物品送高压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物品再次浸泡在含含戊二醛消毒剂1000~2 000mg/L中30~60min。废弃的污染物品要焚烧。操作台面和地面用含有效氯2 000mg/L的消毒溶液擦拭。
2.1.6 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发生职业暴露后即用肥皂水或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受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或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受伤部位伤口冲洗后,用75 %酒精或0.5 %的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加强以上知识的宣传教育可降低因职业暴露而感染疾病的几率,增进护理人员健康。
2.2 效果
2009年3月至20lO年3月平均每天对患者进行各种临床护理操作治疗780例次,目前门诊护理组共计45名护理人员,均能正确说出“标准预防”的概念和发生暴露后正确的处理流程,80.0%的护士在操作完成脱掉手套后用速干手消毒剂或皂液进行手卫生处理。91.3%的护士护理治疗操作和处理用过的器械时均主动戴防护手套。职业暴露发生的次数明显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降低,其中,发生锐器伤降至18例次;与护理无关的皮肤损伤降至5例次。发生皮肤、黏膜被患者血液、伤口分泌物、体液接触暴露者降至10例次,发生暴露后100%能采取规范的局部处理措施和必要的药物预防,无职业暴露后感染病例的发生。
3 讨论
3.1 强化细节管理,落实标准预防是降低职业暴露的有效手段
护士的职业暴露是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液传播性疾病的职业暴露,特别是HIV、乙肝的职业暴露往往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随着HIV、乙肝感染人群的不断增加,HIV、乙肝职业暴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护士长作为最基层的管理者,应该善于发现工作细节上的漏洞,不断总结经验、查缺补漏。细节决定成败,通过对细节的管理改变护士传统的工作习惯,去除防护设备配备不到位和操作不方便的因素,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护士主动参与并乐于接受预防措施,从而达到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目的。“标准预防”能防止血源性疾病和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防止疾病在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互相传播,也是控制医院感染最有效的措施[10]。我们认为标准预防对于综合性医院的职业暴露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急诊的患者。我们在门诊经常接触乙肝、丙肝或AIDS患者,有的患者因急诊(如车祸、摔伤等)前来就诊,立即进行清创缝合手术,有的在操作中发生了职业暴露,当检测结果显示为乙肝、丙肝或AIDS阳性时才意识到没有进行标准预防,但悔之晚矣!因此,做好标准预防是所有医护人员应该遵循的原则,是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血液传播性疾病的职业暴露是威胁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我国对职业暴露防护现状不容乐观,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发生血液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不能完全避免,护理管理者应该更新观念,对职业暴露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培训,健全制度,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保障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参考文献
[1]Tarantola A,Golliot F,Astagn eau P,et a1.Oceupational blood and body fluids exposures in health care workers:four―yeal surveillance from the Northem France network[J].Am J Intect.Control,2003,3l(6):357-363.
[2]张小容.护理人员职业防护问题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3,3(1):9-lO.
3] Wnuk AM.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HIV infection in healthcare work-ers[J].Med Sci Monit,2003,9(5):249-252.
[4] Nsubuga FM, Jaakkola MS.Needle stick injuries among in Sub-Sa―haran Afric[J].Trop Med Int Health,2005,lO(8):773.
[5]Varghese G,Abraham O,Mathai D.Post―exposure-prophylaxis for blood borne viral infections in healthcarej workers[J].Postgraduate.Medical Journal,2003,79(932):324―328.
[6]余凤英,罗燕华.868名护理人员心态和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3):229―231.
[7] Barbara JF,Deloris EK,Steren MB,et a1.Frequency 0f nonparental 0ccupational exposures t0 blood and bady fluids before and after universal precaution training[J].AMJ Med,1991,9:145.
[8] 游建萍,黄庆,府伟灵,等.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