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动画创意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动画场景;视觉艺术;创建
在动画片中,场景即可以反映某一地点的环境、气氛和历史年代,还可以衬托出主人公的形象,也可以烘托渲染气氛,它就像戏剧的舞台布景一样,起着关键的作用。场景就是环境,是展开动画剧情单元场次特点的空间环境,是全片总体空间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动画前期的一个重要环节。环境是空间,是剧本所涉及的时代、社会背景和自然环境。主要服务于角色表演的空间场所,是人物角色思想感情的陪衬,是衬托主题特色的环境。在动画创作中,设计师要根据导演的总体要求,施行和营造导演的创意图纸,通过展现场景的空间结构,更好的交代出人物活动和场面调度之间的关系。
动画场景包含有内景、外景和内外景。场景的构成要素有物质要素景观、建筑、道具、人物、装饰等和效果要素等,前者需要后者准确和艺术地表现,后者是构建场景氛围最直接的视觉表现。场景可表现动画角色的性格动作与情景动作,其视觉艺术与视觉审美集中体现在具有绘画性质的造型手段,颜色搭配和光影效果方面。动画作为具有高度假定性的艺术,借助于幻想和象征,运用夸张、变形等一系列手段传达作品的意念。通常从以下几各方面定位着对整个创作过程艺术追求:
第一:场景追求艺术性的合理,符合剧情内容和导演的叙事风格。场景艺术是建立在设计的合理的基础上的,必须体现叙事功能,隐喻功能,展现时空关系,营造情绪氛围,刻画角色性格、心理,强化矛盾冲突。因此进行场景设计首先要熟读、理解剧本,明确剧本所设定的历史因素、时代特征;其次要明确地域、民族特点;最后明确动画片的风格类型。画面的合情合理要根据意境的需要,同时可适当夸张或者突出视觉效果,用生动的画面效果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熟读并深刻理解剧本,明确其背景,着重分析角色性格特征和造型特点,创造的场景造型风格与人物风格要高度的和谐统一。
第二:不同的造型语言,多种造型形式造就了不同的影视动画场景艺术风格。动画场景中常用的造型语言有形态、色彩和光影。通过线条、体块塑造的场景中建筑、树木等可以是简洁的,塑造的场景也可以是复杂的,而大场面首先要建立秩序形式,处理好空间透视关系,其次充分理解视觉组织原则,使画面内的东西丰富而不杂乱,有序而不呆板。
第三:动画场景的创造,动画场景的创意设计与其他创意设计有相似的过程和方法。在创意前要做周密的设计和准备,即使创意不同凡响,又使创意循着一个确定目标去发展,动画场景的创意设计时整部动画片创意的一部分,应以整部动画片的效果为最终目标来思考和把握。所以,动画场景设计的所有创意要建立在理解剧本的基础上,设计师应不断与导演的整体构思保持一致;更要和剧组其他部分的创意人员保持联系,保证全片创意的完整性和协调性。视觉艺术是动画作品场景设计中创意构思的外在形象化表现,也是作者对所看、所想以及所思的形象通过图形语言表达的方式。场景的造型语言在影视片中具有强大的叙事性、抒情性和表意性的辅助作用。因此,通过多种渠道在海、陆、空三个空间环境中创建室内、室外、城市、山川或人们幻想的宇宙世界,淋漓尽致地衬托、渲染和营造角色所需要的环境。首先学习传统文化,领会传统艺术的内涵,吸收民族文化艺术的造型语言、构成规律以及风格特征,并结合作品要求进行创作。继承传统文化,吸纳民族艺术,把握时代特征是完成动画作品艺术创造的基础。本土的文化艺术传统也会影响艺术创作的审美意识,包括动画片的美术风格。场景中元素的造型有两种:写实风格和装饰风格。装饰风格更多体现了创作者的主观意图,画面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性和个性化效果。并体现出地域性、民族性以及时代性等多样风格。
第四: 动画场景的任务,动画场景设计的主要任务包括设计和绘制两个方面。首先,设计师要根据动画片的故事文字剧本所描述的空间、时间。场合、地点等进行场景风格创意设定,在根据镜头所表现的关键内容构思主要场景,并根据活动演绎要求进行活动空间布局,建立立体结构框架,确立总体空间形式。再将场景分类组合为若干单元场景,分别从场景的布局结构与规模、色彩基调与气氛效果、艺术风格样式等方面做出艺术化的造型处理和细节设计。
第五: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和技术于动画场景设计中。科学作用于艺术,体现了现代人类对于形象思维的全新观念。计算机技术在动画中的运用,拓宽了场景设计的创作思路,使动画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它促使动画在当下新观念的形成,拓展了动画的表现形式和表现领域。电脑图像处理技术加大了人类文化与艺术的呈现空间与思维空间,造型构思方式由平面向空间立体转移,用三维软件制作背景及特效,着力表现空间体积感和纵深感,场景效果更接近自然和真实生活,具备一种超现实的神奇的视觉效果
结束语:
一场景设计已成为动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影响整个动画中的角色与剧情,关乎动画的欣赏.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影视动画才刚刚兴起,许多创作理论还不完善,难免在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出现一些误区,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完善场景设计的流程,提高我国影视动画的创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索晓玲.动画影片画面赏析[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7
[2]江辉.动画场景设计[M].四川: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5
[3]孙立军.影视动画场景设计[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3.6
[4]贾否动画创作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
激发了教学情景的创设
从小学生年龄特点来说,小学生思维方式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的程度上仍然是与直观的和感性的经验相联系的,因而他们对直观、形象和感性的东西,就更容易接受,而Scratch更容易创造出相应的教学情景。如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看一段情景录像,然后进行情景教学,当学生在课堂初步理解了课文中的语句,并掌握相应的教学知识后,教师再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理解的课文情景,用该软件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情景,这或许比教师给学生一些填空、选择等练习题来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更为实在和有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学课文寓意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解决了传统教学的难点
如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路程问题中,往往小学生对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比较困难,那如何能解决这一问题呢?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或相关的课件让学生来机械地认识和理解这三者的关系,因此,学生在学习上都比较被动。而如今有了Scratch,就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这一软件,制作一个比较简单的路程问题的动画程序,并加入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的参数,通过这三者数据在动画中的变化来找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学生理解更加容易,掌握起来更加牢固。
建立了程序教学的乐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些地方的小学电脑课堂中已几乎找不到程序设计的教学,取而代之的是信息技术技能的训练和应用教学。但对大部分小学生来说,不上信息技术课,一样能掌握这些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并加以应用。对小学生的思维和创作能力丝毫没有一点锻炼和培养,这就促使老师开始思考程序设计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是否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原有适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程序设计只有图形化的Logo语言,而它也是基于简单算法的程序设计软件,相对直观、漂亮的界面或许一开始还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但随着程序设计教学的不断深入,枯燥无味的烦琐算法以及一味的模仿设计,渐渐让小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最后就演变成了谈“程”色变,那有没有一种程序软件适合小学生,并能给他们的能力培养腾出空间、给创新添上翅膀呢?
Scratch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小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种种困难和问题:直观而又形象的积木式指令代替了枯燥而难记的代码指令,没有烦琐的语法记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模块化的结构,不同命令由不同的形状表示,不相关的模块不能组合和相连,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可能,同时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编程就像是搭积木一样,使学生在拖拉模块的过程中轻松而又愉快地探究和创造出各种互动式的故事、美妙的动画和自己想呈现的游戏等。在这种快乐而又有趣味的挑战氛围中,学生不仅能收获成功的喜悦,还能品尝失败的洗礼,从而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主动学习、有序思考、逻辑表达和持之以恒的学习品质,还能主动灵活地运用已学到的各种知识,在综合运用中巩固更新,在思维和需求间不断寻求平衡和升华。
强化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不能仅要求学生停留在会模仿或制作简单作品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理念,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因而,要在教学中让学生慢慢地了解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的原因等;明白什么是程序,什么是程序设计。程序设计并不是简单地知道一些模块命令在哪里,而是要知道怎样用这些模块命令来解决实际问题或实现自己的编程设想,更关键的是要理解这是依赖一个个由模块命令组成的程序来实现的。
助推了创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动物图形设计 装饰变化 构成要素
一般认为,艺术起源于人天生追求美的愿望和装饰的意识。在原始社会,为取悦对象,使种族得以繁衍,原始人开始用各种颜色纹身,用骨头、羽毛、树叶等装饰自身。因而可以说,装饰是人类的基本欲求之一,也是最原始的本能反映。美是人们经常向往和不断追求的目标,装饰因美而生,而美又带给人一种享受,变化与创意则使图形更有蕴意。动物图形的历史演变,给予人们更加神奇的感受。
一、从历史发展看动物图形设计的装饰变化
1.中外历史最早出现的动物图形。
追溯人类的历史,艺术上一开始就是以表现动物为主要内容的。
欧洲史前穴居人在洞壁上画满了各种动物。原始猎人如在居住的洞穴中央画野牛、野马,在住处的外圈画野鹿、猛犸、象、大角山羊,而把犀牛、狮子、熊画在洞穴的最深处。这是他们根据当时人类与哺乳动物关系的远近,以及对动物熟悉的程度来定的。当时还没有文字,有关捕获动物的知识只能依靠图画来表达。他们描绘的动物的重点,是以当时的狩猎技术所能猎取的动物。他们通过长期的观察与研究,掌握了这些动物的特性与生活方式,以便有效地捕获猎物,并向后人传授捕猎经验。也正是如此,他们才把这些动物描绘得那样生动活泼。
早在几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我国先民们已开始运用动物图形来装饰自己的生活了。当时社会由狩猎经济向原始农耕经济转变,不再经常烧烤兽肉、采集瓜果,而是经常食用粮食。需要储存和加工粮食的各种器皿――陶器出现后,作为装饰陶器的动物纹样随之出现在各种容器上,它表现的是图腾的象征。那些简朴单纯的鱼、鸟、蛙、龟、鹿纹样,仿佛童心般的天真,展示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审美观念。仅是鱼纹就有宽体、窄体,张口、闭口等各异形态,而且有单体鱼、双体鱼、三体鱼等不同形式的变化。点、线、面的运用恰到好处,这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在捕鱼过程中对鱼的详细观察并祈求得到更多鱼的愿望。蛙纹造型概括、夸张,仅保留了蛙的双眼和双爪特征,组合成圆形,具有极强的装饰趣味。
2.在我国商周、战国、秦汉、明清等时期动物图形设计的装饰变化。
商周奴隶制国家最重要的政治活动是战争与祭祀。青铜器作为主要道具,表现奴隶主贵族的无上权威。司母戊方鼎最具代表性,整个器形庄严厚重,青铜器上的图形多以直线表现形象,特别夸张动物的头部。张目巨口的饕餮纹、夔龙纹,形成一种具有威慑作用的怪异、狞厉之美,是象征天威的兽头纹样。青铜艺术上采取庄严凝重的造型和充满神秘、幻想色彩的装饰动物图形,给人以精神上的威慑,同时也表现了人类早期幼稚而天真的审美感情。
战国时期由于是奴隶制社会与封建社会交替的时代,生活方式得到了改进,装饰风格日渐活跃起来,越来越贴近生活。图形不再狰狞恐怖,变得活泼起来。这时的动物形象,常常与几何形自然结合,往往头部用写实手法表现,身体则变成活泼优美的几何形。这种形象可以互相穿插重合,组合成非常丰富复杂的图案。繁而不乱,是这时期图形构成的杰出成就。漆器、丝织、铜镜、玉器上出现许多精美动物图形。如“彩纹双凤纹漆盘”,以转换对称的形式将两只飞动中的凤鸟适合于圆形的漆盘内,凤鸟形态显得舒展活泼,弧线某些构成了凤鸟的形象,某些又构成了云朵,烘托了画面气氛,好似凤在云中飞舞。铜镜上六条腾起并相互缠绕的巨龙,好似快速盘旋,构图精巧,生动异常。
秦代只有十五年历史,汉代则经历了四百多年。中国封建社会制度逐步完善,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建筑装饰业大大发展。这时期装饰图案形成了浑厚、宏大而又活泼的装饰风格。其中动物图形也是装饰中的重要题材。秦汉瓦当、画像石、画像砖,极具代表性,概括洗练,势态传神。“四神纹仗”瓦当,四块分别由四种动物组成: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由龟蛇缠绕组成),这是当时人们信仰的保护神,代表着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时间上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色彩上标志青、白、红、黑四种颜色。
汉代“金银错狩猎纹铜车饰”,是马车上的一个零件,呈圆柱形,高26.5厘米,直径3.6厘米粗。围绕这一柱形的装饰分为四部分,用金银丝镶嵌了象、熊、兔、鹿、虎、狼、猴、羊、野牛、野猪、三足鸟、鹰、朱雀及其它小乌龟、龙怪兽等30余种动物110个,人物5个、羽人4个,以及山云纹。各种动物自如地活动在山脉云气之间,有的贪噬厮斗,有的在互相追逐,有的在相互嬉戏。这一车饰对如此多的动物形态进行描绘,制作工艺高超,是汉代动物装饰艺术的杰出代表。
明清官员的朝服上方形的胸饰,代表着官位的徽章,文官以鸟为图形,象征文雅;武官以野兽为图形,象征勇猛。文官一品为仙鹤,二品为锦鸡,三品为孔雀,四品为云雁,五品为白鹇,六品为鹭鸶;武官一、二品为狮子,三、四品为虎豹。公、候、皇婿的胸饰为麒麟、白泽。
3.波斯、日本动物图形设计的装饰变化。
古代波斯陶器多以动物作装饰主体,它们以独特的波斯风格对东西方各国文化都产生过重大影响。不同的动物以人自身的特征、姿态显示了其灵活性和潜在的动力。
日本的近代和现代动物图形作品尤为突出,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图中鹤、雀构成装饰图形,鹤在飞翔中的优美姿态,宽大美丽的翅膀向下弯曲着,长长的脖子分别向左右摆动,体现了变化与动感。雀图画面中重复的组织结构使活动中的小鸟有了统一感,很自然地表达了鸟群活动规律。看到它们就会使人马上想到是日本的图形,这也充分表现了一种潜在的民族意识。
装饰变化了动物的图形,是反映时代生活理想美的艺术形象,它应具有民族风格,体现时代精神。汉代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图形,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安徒生笔下的美人鱼,等等,这些美丽的造型不仅仅是形态的结合,而是通过这种结合在物象性格上也起到了某些互渗的作用。
二、动物图形设计中的构成要素
1.想象与夸张是图形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梵高曾说:“想象确实是我们必须发展的才能。只有它能够使我们得以创造一种升华了的自然……”古希腊的阿波罗尼可斯指出:“想象是指导艺术家造型的特殊智慧。”这是道出了艺术想象的重要性。艺术想象力越丰富,则创造的艺术境界也就越高。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说:“迁想妙得。”把本来不存在的形态,通过艺术家的想象、夸张变成可视的生动形态。
想象和夸张是一对金色的翅膀。没有想象,也谈不上变形。动物图形设计就是要通过想象与夸张,使物体达到变形效果。无穷的联想和设想是想象的基础,虚构幻想更是夸张变形的更高层次。
想象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自然形象进行装饰处理使之变为装饰形象;二是在进行图形设计时虽以自然对象为创作依据,但又不受自然规律限制,经常将互不相干的形象综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既来源于自然又区别于自然的全新的造型,表现为一种形与另一种形甚至几种形的结合,或为一种形与另一种纹理的结合。有时不受自然中时间、空间限制,将梦幻般的形态变为现实,表现于画面。象征寓意手法也是丰富想象力的一种体现,它将不同的形态结合在一起,既营造了形,又赋予了意。
夸张是强调动物形象的特征,如大象的鼻子、骆驼的驼峰、鹿的叉角、牛羊的尖角,以及各种动物的斑纹,等等,加深了动物形象的鲜明性,使图形动得优美、静得舒服。
如饕餮这种动物在自然界中无处可寻。有人认为是虎,也有人认为是牛、羊或鹿。它似乎有牛的特征,但它绝非是世间哪种具体动物所能够对应的。它二目圆睁,嘴巴张着,露出尖利的牙齿,头上两只有力的大角向上或向下弯着,样子狰狞恐怖,有“食人”含义,形象相当地给人以震撼力。南北朝时期帝王陵墓前雕置的石兽,有麒麟和天禄,通称“辟邪”,它们都不是人间实有的动物,而是传说中的瑞兽,据说只有遇到“贵人”才会出现。所以,唯有帝王陵前才能使用,以显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尊严。麒麟的头上为独角,天禄头上是双角,造型大都是昂首挺胸、阔步向前,气势极其威武雄壮。乾陵中还有翼马石雕,即带有翅膀的马,传说中天马形象。这些即是想象动物图形。
汉铜雕“马踏飞燕”,其体态矫健,昂首嘶鸣,三足腾起,一足踏在一只飞起的龙雀(传说中的天鸟)上。它以天马能够踏龙雀来表现它的非凡的速度。它粗壮而矫健的体躯,表明它有强大的力量,充分表现出这是一匹真正力速兼备的骏马。这是一件具有高度想象力和夸张的奇特造型的马,且完全符合力学平衡原理。
中国的石狮造型,各有特色,都是在写实基础上,以突出其威猛特点,加以大胆夸张变形的。吼叫的石狮更有顶天立地的气概,或挺拨、严峻,或雄深、威武,造型上还特别强调狮子的重要武器――脚爪。
中国的民间剪纸,是真正的农民和农村妇女的创作,题材表现劳动群众喜爱的家禽、家畜(鸡、鸭、猪、牛、羊等),以及老虎、猴子、孔雀、喜鹊,等等。由于它在制作条件上受到“剪”和“纸”的限制,只能通过镂空而形成的黑白对比和物体的连接来刻画形象,不可能表现复杂的层次。这就要依靠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度的概括力,抓住现实生活中最动人的、最能表达内容的形象,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和简练的线条,创造出富有装饰趣味的艺术形象。它造型简朴、粗犷,现代都市人家也常用它作为窗花、灯花,在婚宴、贺寿、新春时用来祈祥祝福,渲染气氛。
2.“拟人化”与动物图形设计。
依靠人的思维活动,根据人能够记忆、对比、摹拟、联想等,把动物的形象特征与人的思想、感情、性格、行动、生命联结在一起,赋予动物以“拟人化”的性格。
描画一对优美的鸳鸯鸟,使人看到了青春爱情的幸福;和平鸽口含橄榄枝飞来,带来了和平安宁的气息;仙鹤象征着长寿;大象象征着太平;骆驼象征着负重;老虎象征着威武……动画片中的唐老鸭、米老鼠、机器猫等那么受人们的喜爱,就是因为拟人化了。作品展现出的强大感染力,吸引着人们去欣赏、去思考,引起了“移情作用”。孙悟空、猪八戒的形象在我国深入人心。一只猴子、一口猪,这是在人的形象里加进了动物的形象、动作和精神,充满了幽默感和喜剧趣味。这是动物造型的人物化,是充满浪漫主义想象的艺术杰作。
民间玩具里的泥狮子,早已不再是原来的“兽中之王”,而完全人格化了。它就像是一个披着花袄的顽皮淘气的孩子那样逗人喜爱,符合儿童的欣赏心理。布老虎既是儿童玩具,又是民间幼儿用的枕头,一物两用,结合得实在巧妙。人们在造型上作了大胆的夸张和变形,在强调虎的体态丰满可爱的基础上,特别强调虎头,在虎头的形象上又着重强调虎的浓眉大眼和充满稚气的神态,色彩浓艳,造型稚拙天真,一副憨态,获取了儿童的欢心。
现代社会中,为了增强庆典活动或展览的活泼气氛,在一些大型的文体活动或规模较大的展览活动中,往往设有吉祥物。如我国的全运会、农运会、大学生运动会每一次都根据举办的主题、精神,结合举办地的地理环境位置等特点而设立吉祥物。吉祥物大多以动物为依据,并把它们拟人化,艺术加工,或夸张式、童话式,或幽默诙谐式。
1992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25届奥运会的标志,就是一个卡通动物。它充分显露了人性活泼、真情的内涵,给人以个性化的、焕然一新的感觉。越来越多的运用卡通动物作为吉祥物的形式,已深受大众喜爱。
如2004年第二届APEC(亚太经合组织)国际贸易博览会吉祥物,为一卡通海鸥身披“APEC”红缎带,身背烟台特产――苹果(在山东烟台举行),表达了欢迎远方宾朋的“友谊、合作”主题。这个卡通海鸥以其生动活泼、人见人爱、便于制作等优点,获得组委会一致赞赏。这个吉祥物成为博览会会标。烟台濒临东海,海鸥与苹果的结合,点明会址的地理环境与特色。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意即“四海之宝”。它的造型是一粒可爱的水珠形象。
3.“适形造型”――动物图形设计的装饰造型方法。
动物图形设计,往往要根据装饰的需求,安置在一定的位置上。这个位置如果是圆形、方形或三角形等,我们就需把设计的动物图形也变化为圆形、方形、三角形来与它适应起来。如设计的纪念徽章需圆形图案,我们在选取动物的动态时就要与这一基本形适应的动态相吻合。这种适合某一基本形的装饰造型手法,称之为“适形造型”,运用较多,也是动物图形设计中基本的装饰造型方法。
三、结语
综观人类历史创造遗留的精华,动物图形从来就不是再现对象,而是表现对象,传达感情。动物图形设计是人类由概念到形象的再创造,是自然美的集中表现,是通过一定形式提炼和表达出来的艺术形象。简练而不简单,单纯而不单调,结构严谨,动态粗犷而节奏富有韵律,在块面中表现出力量,在流畅的线条中展现出优美的变化,而人类的想象与夸张又使得动物图形设计装饰变化向着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方向发展,给人们的精神文化方面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王宏建主编.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7.
[2]黄能馥编.中国动物图案.湖南美术出版社,1984.12.
关键词:音乐社交化 移动端应用 用户体验 需求 创新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1-0082-02
1 “音乐社交化”的出现及现状
1.1 移动端“音乐社交化”的出现
音乐是人们的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听音乐的习惯,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更为便捷,传统的在线听歌和下载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欣赏需求。
音乐不仅仅是抒感的物质,更是一种天然的社交介质,而社交是人类作为群居生物的本能,在智能手机不可或缺的时代,移动化的社交媒体是人们进行交流意见、维系情感、分享生活、个性创作的平台,如微信、微博、豆瓣等,在这些虚拟的平台中,有更多的空间和选择;PC时代,音乐类软件很少有社交化体验,而移动端应用的崛起,使移动端音乐应用开始在社交化方向进行更多的尝试,自然而然地将社交媒体作为传播平台,“音乐”和“社交”两者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用户从音乐独享到众享,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音乐得到了更直接有效的传播。
Rdio的首席执行官德鲁.拉纳(Drew Larner)说:“音乐在本质上是社交的,而数字音乐的未来也将由社交体验的有效传递来推动。”
渐渐地,音乐的社交化已成趋势。简单来说,是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加入社交互动,满足人们对音乐的交流,创作展示的需求,建立气味相投的好友圈,增加用户的黏性和深度,从而分享更多的音乐,从好友分享的音乐中,找到更多喜爱的音乐。
当然,除了用户评论以外用户之间的歌曲、歌单、电台的分享制作等,都属于音乐的社交化体现。
1.2 移动端“音乐社交化”的现状
在国外,MySpace[2]在音乐社交领域的成功促使了一大批如playground、turntable、rdio、spotify音乐平台走上社交化的道路,打开了音乐社交的大门。
《2014-2015Mobile Music Apps Market Research Report》中,根据艾媒咨讯自身数据库和草莓派调研社平台(StrawberryPie)的相关数据分析,在国内,2014年移动端音乐应用用户规模已达3.95亿,并持续增长,57.4%中国用户最常使用音乐社交类应用作为收听欣赏音乐的选择。
1.2.1 移动端音乐应用的社交化现状
音乐的社交化被运用在众多移动端音乐应用中,这些音乐应用纷纷增加了社交功能、好友圈,用互动交流的乐趣吸引用户,传播自家平台的音乐资源。
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在国内的众多移动端音乐应用中,三款巨头应用“网易云音乐”、“虾米”、“QQ音乐”在音乐资源上相对完善,功能各具特色,虽然仍主打版权资源,也存在着一些社交互动功能的竞争。
但是越来越多的音乐应用结合社交模式,让国内的此类产品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功能模块大同小异,缺少独特性,使用户难以抉择。
1.2.2 移动端社交应用的音乐服务现状
少数移动端的社交应用也拥有音乐服务。用户将音乐应用中的资源分享至社交应用中,通过成熟完善,功能强大的社交应用,用户分享的音乐将会在更大的范围被传播交流,同时兴趣相投的人能成为朋友,欣赏到更多元化的音乐,这类社交应用有,Facebook、微信、微博、QQ等;其中微博、QQ移动端自身有独立的音乐功能和音乐资源库,也有独立的音乐版块。
2 移动端应用的“音乐社交化”体验分析和用户研究
2.1 移动端应用的“音乐社交化”体验现状分析
这里我们也将其分为“音乐应用”和“社交应用”来进行体验分析。
iimedia research数据报告中的网易云音乐、虾米、QQ音乐是典型的,具有庞大用户群的音乐应用,下面我们从界面设计、内容运营、音乐管理、辅助功能、社交互动五块来分析体验:
由上可发现,强大的音乐资源库、更注重互动的社交功能,以及独特的自主电台歌单的设置,在现有的音乐应用中各竖一帜,提供了独特音乐体验。移动端的音乐应用的电台和制作个人歌单的功能已经比较普遍了,几乎也都有各自的社交圈;但由于种类太多,它们组建的社交圈也十分松散,也无法直接从音乐应用中获取好友的音乐,大多数用户仍只能将歌曲和电台,通过微信朋友圈和微博分享给好友。对于一些独立的音乐应用来说,用户黏性不高,独立的社交圈也就丧失了意义,缺乏创新点,由此便渐渐趋于平常。
2.2 用户研究
以下通过确定目标用户,采用观察法、访谈法进行深入探访,结合部分文献资源,研究目标用户的特征,行为模式和情感化需求。
2.2.1 目标用户特征
通过目标用户的市场化分析,和对用户的观察得出,移动端音乐的用户主体是上班族和学生,也可以称作“音乐爱好者”,他们将音乐作为自己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元素,他们关注潮流,有艺术的鉴赏力,热衷于互联网社交,喜爱尝试新鲜好玩的移动端应用,及其有趣的新功能。
2.2.2 目标用户的行为模式和情感化需求
经过对目标用户的深入访谈和分析总结得到:
①用户认为音乐在工作学习中能缓解压力,改善心情,是生活的背景元素,当听到符合口味的音乐时会很开心;②用户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搜索想听的音乐,当找不到自己想听的音乐时,会打开电台来收听喜爱的频道;③用户乐于分享自己喜爱的音乐到社交应用,也会在社交应用中听好友分享的音乐,并通过评论、点赞等社交行为进行互动;④用户在使用社交平台时,会分享自己的状态,和符合当下状态的音乐、照片;⑤用户希望能根据需要整理自己的歌单;在没时间搜寻音乐的时候,能自动推荐符合喜好的音乐;在日常运用社交APP进行交流的同时,能更快速便捷地欣赏和分享音乐,并与好友交流;界面设计简洁美观,易操作,交互生动;能有一个像微信订阅号一样的电台订阅功能;
3 移动端应用中“音乐社交化”的创新思路
在对移动端应用中音乐社交体验的分析后,总结了目标用户特征,用户的行为模式和需求,得到用户需求的“音乐社交化”体验有:
①界面设计简洁美观,易操作,交互生动;②内容运营上独具特色,功能完善,别出心裁,如加入类似于微信订阅号的“订阅电台”的概念,用户能自行设置歌单、专辑,可供其他用户浏览、收听、下载等;⑧音乐管理上拥有强大的高品质音乐版权资源库,并能根据用户收听情况推荐音乐,满足用户欣赏音乐的需求;④辅助功能有自己的独特性,体现与同类应用的差异化;⑤有强大持久的社交平台的支持,能方便快捷地进行互动交流,无需开启第二个应用。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搜索、管理、分享、交流、记录、推荐音乐、自我实现等需求。
3.1 提出创新思路
通过以上访谈与分析可得出如下思路:
①常年活跃度高的音乐应用主打资源库,极少涉及社交类的互动功能,更像是音乐搜索引擎,而主打电台特色的虾米、豆瓣等应用建立的社交圈也仅限于小众,自然不及专业的社交应用的用户基础,无法直接从音乐应用中获取好友的音乐。②社交类应用虽拥有完善的社交圈,是音乐社交的天然平台,但其中音乐服务的比重极小,甚至为空白。
由此可以发现,在合适的社交应用中添加音乐服务,将音乐应用作为大型社交应用下的一块功能,而非独立的音乐应用,这样就可以避免社交圈的松散,让用户更大程度得体验到音乐社交化的乐趣,得到符合需求的音乐体验。
这样的社交应用有很多,微博过于杂乱,QQ过于工具化,而微信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可将音乐服务作为微信中的一块功能,如微信钱包、微信游戏。
3.2 归纳设计目标
微信音乐服务的“音乐社交化”体验的3个重要设计目标是:
(1)音乐引擎。在微信音乐服务的版块以QQ音乐的高品质资源库为基础,可搜索所有想听的音乐,并根据用户的收听情况,推荐用户可能感兴趣的音乐、电台。
(2)个人电台。可制作个人喜爱的歌单,集结成个人的电台,供人下载、收听、传播、订阅,同时也能分享其他用户的个人电台;可上传歌曲或原创至个人电台。
(3)互动分享。基于微信的社交平台,可分享音乐、电台给微信好友、群、朋友圈进行传播、交流等社交活动;可上传原创音乐至音乐服务的原创区,和个人电台,供用户下载,及在微信好友、群、朋友圈互动分享。
综上所述,微信的音乐服务能最大程度地满足搜索、管理、分享、交流、记录、推荐音乐、好友互动、自我实现等移动端应用的“音乐社交化”的需求体验,使用户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进行方便快捷地交流互动,满足自我实现的渴望,及被认可的需求。在产品和服务高度融合的系统中,用户体验已经不仅仅是特指用户是否能流畅地完成某一任务流程,或者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可用性问题。享受更深入的音乐体验,音乐本身更能得到广泛迅速的传播。
关键词:场景设计;动画电影;叙事意义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148-01
一、动画对于我的意义
动画,绝对是一门艺术的学科,在学习中我对动画场景设计感受颇深,我喜欢动画的所有环节,但对场景设计更为偏爱,我认为场景的设计往往比主人公的一切范畴更能表现作者的感想,更能表现出某种感慨,某种追求,能很好的表现出故事的构造,故事的基调,还有故事的落差感等等,而在动画电影中更是重要的烘托出为之营造的气氛,主人公的心情,用场景的色彩,场景的变化来更好的表达动画片中的节奏,而叙事意义,场景则可以完美的表现出来,由为重要,下面就谈一下在毕业创作中我对场景设计在动画中的叙事意义……
二、走廊
第一个场景,主色调是墨绿色,昏昏沉沉,很多电缆覆盖着天花板,墙上的涂鸦,参差不齐的水管,满是斑驳的楼梯,和已经有了很多裂缝了的地板,还有透过电线的缝隙而洒在墙面微弱的阳光,整个主场景都沉浸在星星点点的微弱阳光下,并不是阴暗到死的寂静,而是透过了些许生气,而场景中心的位置则是色彩艳丽甚至可以说是过于耀眼的金色场景,在这张主色调为暗调的场景中,给人了一种最跳跃和最富有生机的韵律,我想表达的就是在这样阴郁的场景下也会有光芒和希望的指引,也可以说中间最为亮丽的地方是人生旅途中的诱惑,场景的金色区域的光芒是闪烁的,它形象的表现了我对于主人公走在这样的过道里的迷茫和恍惚,还有被现实的一切所诱导的状态,面对现实的迷离,这张场景中我在天花板的位置用到了两根相当粗的管道,赐予了整幅画压力,在设计的同时,我为一想表达的就是无论何时,何事,何地,何人,一切都充满了希望,一样光纤亮丽,富有生机……
三、悬梯
悬梯,是我最渴望表达的场景,它神秘,深邃,想表达一种轮回,一种回旋,一直一直盘旋,我认为生活就是在不停盘旋,挫折,克服挫折,坚强,然后再困难,挫折,克服他们,更加坚强,不一直这样么,回旋,所以我就用了旋梯来表现我的心情,悬梯帮我表达了深不可测的感觉,主人公的命运则是在最后被自己的影子背叛,我想这个场景给人了神秘空洞,忽明忽暗的灯光,给了人们沉重的恍惚感,看着这个深邃的场景,不知道是抱有希望还是彻底绝望,绝望又感觉有些许希望,只得等待么?还是一直轮回下去,而整个画面我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楼梯有很大的距离,给了足够的空间,足够大的透视。
四、回忆背后
第三个场景,在画的前层不是垃圾,不是废品,他们是回忆,太多的回忆,堆积而成,甚至覆盖了主人公的下半个身子,人们永远躲在习惯和意见背后,一些事,一些人,内心的洞穴,胸中的迷宫,全片整体的色调都是墨绿色,暗雅的素色,还有墙面和整体的斑点,昏沉的斑驳,对于我来说,回忆是斑驳的,是不完美的,设计这张场景的时候我附加了过多的个人色彩,而聚光灯下的主人公和他的影子在回忆终是自然的,是暴露的,是最真实的,是无法掩饰的,在左上角的车轮,它旋转过多少岁月,经历过多少波折,辗转过多少梦魇,中间的键盘,它曾经多少时候有双手在上面飞舞,在记录着什么?在满是灰尘的回忆里,我们还能否因为一个展望,一个回眸回忆就可以再次清晰可见,我们能否再次清爽干净的去面对,面对过往。
五、铁路
场景四,铁路美丽的朽木,色彩斑斓,充满了希望和未来,他们在前方消失,就在光芒照射的地方消失,好像可以通过光芒,顺着铁路就到达了另一个世界,没有了岔路,而是光滑的墙面,和笔直的信念,也是最后,片子接近尾声时候的通达,和畅快。主人公最后从这里消失,它可能是引导它走出怀疑的苦恼或可怕的消极以至于极度悲观的指南针,而重新看到那星光灿烂一望无垠的晚空,它是第一个带领它自己走这条路的人,所有动画的整个未来都系在一个企图上,那就是去了解这个画布和这些色彩,而不是形象,这句话是看到尼采在1876年的论悲剧的诞生里不事宜的考察里的一句话,被我改动,但我认为意义相同,往往是什么叫我们看不清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的,谁也说不清,而我们不要轻易把时间用在瞻前顾后上面,或者是无端的忧虑和迷茫中,要坚定信念,一直往前走下去,其实我们的人生路原来是如此的笔直,通达,没有动摇。
关键词:动漫;设计;过程
一 引言
动漫产业,是一种以“创意”为核心内容,以动画及漫画为基础的动态手段作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产业形式,随着我国文化事业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动漫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动漫的爱好者以及职业动漫设计师,在漫画产业不断推进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收到了地区政府及相应组织机构的大力扶持,并且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本文立足于MV动漫,分析并探讨了动漫的设计过程,并对其中涉及到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论述和探讨,得出相关结论。
二 MV动漫创意
创意,是动漫设计的灵魂,是动漫设计的原始出发点。在动漫的设计过程当中,创意的确立是一个严谨且专业的设计过程,在动漫的创意阶段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意境。同艺术作品在意境上的追求一样,动漫创意在意境上的追求也是决定该动漫能否成为一个独特、巧妙、极具内涵及感染力的动漫作品的前提。一个动漫作品,如果缺乏意境,则无论它的画面多么华丽、人物造型多么精巧、色彩使用多么巧妙、动作设计多么精准,都会给人一种空洞乏味、毫无感知力及辨识度的失败作品。相反一个优秀的动漫作品,一定会具备一个极其优美的意境,在意境的烘托之下,让整个动漫具备了极强的感染力与辨识度,能够让观众在情感与心灵上产生联想及共鸣。
2、浓缩。动漫作品是一种集艺术及技术手段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一些动漫设计或者动漫应用的环境当中,需要构建一个片头动漫来在短时间内让观众对于动漫作品或者节目的内容、定位与基调有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需要在几分钟甚至几十秒的时间维度内,将故事背景及内容高度概括其中,将整个故事浓缩到极短时间内的动态描述当中。
3、设计思想。一个动漫的创意设计当中,需要时刻围绕设计主题进行动漫进程设计,譬如在某些节目的片头动画设计当中,需要动画内容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表述及体现出节目的风格、定位及类型等因素,因此,在创意设计当中,需要遵循统一的设计思想,如同散文一样,让动漫创意时钟围绕同一主题,散而不乱,任何出现的画面都要与主题相关联,避免在创作当中随性堆砌一些缺乏主题思想、杂乱无章的视觉元素。
4、感染力。动漫是一种借助绘画等静态艺术手段去实现动态表现的一种艺术形式,但凡是艺术表现形式,就一定要求其具备极强的作品感染力,对于动漫而言也不例外。在当今的动漫应用背景当中,很多动画被用来作为节目或者宣传的片头来使用,这就要求动漫要在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眼球,其设计重点就是要求动漫作品具备感染力,满足观众的视觉及心理需求,短时间内引发观众的联想与共鸣。
5、可观赏性。没有观众的节目就不是一个节目,作为动漫作品,其首要功能就是供人观看,因此,在创意设计的环节中,需要重点考虑可视性的原则,要使动漫作品本身具备极强的观赏性,并且要有深刻的寓意与深度,作为一项经典吸引人们反复观看。
另外,在动漫设计的创意环节,需要将动漫的整体艺术风格及技术手段全部考虑在内,根据应用背景确定动漫的表现形式。综合以上因素考虑之下,就可以完成动漫设计的最初步骤,即动漫创意剧本的设计。
三 MV动漫流程
有了一个具体的动漫创意,接下来就可以进入到动漫的具体环节设计过程当中,其基本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角色设计。动漫作为一种极具创意性与观赏性的艺术形式,是一种集多方面手段为一体的综合表现形式,动漫设计在动漫创意的基础之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塑造动画角色,需要动画设计师具备深厚的视觉表现技术以及丰富的设计经验,同时,还需要将影视学、表演学、解剖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融入到角色人物的设计当中。动漫角色的制作主要包括:人物动画、电影角色动画、3D游戏角色动画、广告角色动画。对于动漫角色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角色及场景设计;按照创意剧本对于角色进行分镜头绘制;按照剧本要求设计出不同场景下的角色道具模型;依照剧本为角色人物设计不同场景环境下的表情及动作;依据分镜头故事版在每一个分镜头故事环境下来为角色人物制作表演动画。
渲染。渲染是一种根据故事场景,给予环境中的物品以及角色设置适合的材质、灯光等环境因素。对于三维动画而言,其设计及制作必须借助渲染的手段进行输出,通常渲染的动作是由专业动漫设计工具当中的渲染器来完成的。
后期合成。三维动画当中的后期合成主要包括将前期的分镜头动画片段、声音、背景音乐的素材依照动漫创意剧本当中的设计,采用专业软件工具(如非线性编辑软件)的编辑处理,最终合成并输出完整的动画作品文件。
四 动漫设计过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
动漫设计是以创意为基础,运用绘画手段,借助软件工具来逐步完成的一个层次性很强的设计工作,其中除了要求动漫设计师具备深厚的绘画功底之外,还需要设计师能够熟练应用专业的动漫设计与制作工具软件,并借助其中的技术手段来对动漫作品做更为生动形象的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动漫设计当中所借助的技术手段越来越丰富,其中,在目前的三维动漫设计当中,应用最为有效且广泛的技术手段主要有粒子系统及动力学。其中,粒子系统能够帮助动漫设计者在动漫中实现更为逼真的视觉效果,譬如缓缓下落的水流、星系碰撞等场景;而动力学能够精确的模拟真实世界当中的某些譬如重力、风以及摩擦力等作用力的效果。
五 结语
本文针对动漫设计过程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从动漫创意设计出发,逐步介绍并分析了动漫设计的整体流程,包括人物设计、环境渲染以及后期制作等流程,并且介绍了动漫设计环节当中经常应用的一些有效技术手段,并对其作用进行了论述。希望本文能够对于动漫设计行业的相关人士以及动漫设计的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为我国的动漫事业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本文意在通过尝试对创意设计发展的诠释,提出对于其正向过程的展开,从思维形态角度探究创意设计的基本属性,概括出创意设计发展的认知内涵,试图发现并探索出解决创意设计全过程的理想模式,从而让受众形成创意结构化所具备的逻辑行为,为后续的研究开拓领域宽度。
关键词:
创意设计;思维;模式
创意设计发展,往往并没有某个传统意义上的概括,但一直可以被认可的是,创意设计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按部就班、重复摹仿、墨守成规,大多数受众能够想到的绝对不是优秀的创意设计,或者从根本上来讲绝对谈不上创意设计。创意表达的形式就是平淡的东西上增加些不平凡的东西,使受众感觉到焕然一新;创意表达的形式也是与众不同,体现独创性的同时,让受众意想不到;创意表达的形式相似于传统的叛逆,与常规哲学背道而驰;创意表达的形式构成了全新的更便捷的生活体验;创意表达的形式,映射了大家热爱生活所产生的诸多发散性思考;创意表达的形式具有一种能够发光的震撼。
1创意设计发展的正向过程
在这个知讯者生存时代的感召下,创意设计慢慢开始取代成为信息与情感媒介的载体,社会空间环境带来的指向性,要求设计人员必须扩宽理念,遵守发展的正向过程。那么从零开始的第一步,我们自然要明确调查目标,设计人员第一要务需熟知自己所在公司,现有的生产状况,所在行业的发展情况,定位好目标客户,进而找寻到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清楚调查内容,开始进行基础性调查,查阅积累相关资料,对于主要客观存在的要素,采取竞争性剖析,制订方案,研讨出技术形态,开拓平台和传播媒介,使得项目规划更好的开展。这其中的内部调查,涵盖了公司设计的理念与长期发展策略,以往设计产品的外部造型、技术手段等内容。而对外部的调查,则泛指从人文、风俗习惯、等角度所确定的目标群体,对于市场现况进行的产品趋势跟踪,以及竞争对手的评估。[1]第二步,架构出具有创意性的设计方案,这一时期的焦点自然是创新,对上一阶段所调查出来的有效资料进行剖析归纳,提出主张性的处理方案。在更进一步完善创意阶段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使用者的环境入手,分析产品的材料、生产工艺、技术结构,从而促进概念的形成。往往设计者设计的产品仅从设计概念角度是抵不住结构考验的,换而言之说如果从技术工艺上无法生产,则可从材料亦或形态上的转换到达想要的效果。第三步,相关设计企业需要对创意表达的实现予以论述,且经过可行性改良比较,如造型、色彩、材料、细节、具象特征、功能等交织关系,从而让设计新意更具有可行性。阐释涵盖的具体层面包括从基本制图开始,通过概念设计制作和动画设计集合成外观模型,提取色彩样式进行搭配,从而制成样品模具,让用户验收方案成果,最终得以确定。第四步,确认制定详实的生产计划书,递交出创意设计的参照样本,明确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规格和使用技术的要求,计算出材料以及制作工艺的预算成本,把控好生产方案,进而完成用户使用过程的检测。[2]第五步,投入生产前需要备齐相应的程序,如模具制作精细、设备完整的安装、生产计划目标的设定、印制配备对应的标签与包装。协和工作人员和设备管理、安装,通过装配说明鉴定质量标准,共同通过最终方案效果,投入到生产轨道中,进而推广优化加工工艺,同时批量化的生产也解决了出现的细小问题,包括工艺设备的完善,最后完成网络营销推广宣传工作。
2创意设计与思维形态的对话关系
创意程序的五个阶段看似简单,也许会对我们产生误导,实则的确为我们提供了结构层面的逻辑思维对话关系。逻辑思维主要特征是把直观感觉到的事物经过抽象认知构成内涵、理念等等,摒弃个体之间的非客体性属性,在推理与判断中找到内在联系,达到共识,因而让受众的意识从个别具体升华到普遍存在,这正体现了一个递进完整的创意思维形态。而形象思维则是试图以万事的具象形态与表象关系作为思维形式的主体,利用清晰简化的积累,剔除感性要素,尝试在内心情境等条件下,力求探究出典型的思维信息形态,同时拥有非连续性的、无机线性特质,该思维的基础前提就是创意的形象。[3]创意设计思维的辩证理论决定了最终指向性就是逻辑性转换。创新设计必须要理解顺应社会环境与产品属性规律,不仅要满足任务的均衡与价值的回报,还要满足结构链条上市场之间的效能分配。因此大家对于创意设计的意识形态,亦予以均衡地思维形态,要明白设计者的创造力大小与思维形态的密切关联,若对客体对象克制,创意能力自然就会受到本质影响,因此要坚持从最大弹性化、多元化的想象空间出发进行对话。
3解决创意设计全过程的理想模式
其实创意设计的完成是有标准化过程所依托的,设计者将市场和企业关联到一起,作为其纽带,从创新的角度提出现实问题,因此会发现,创意设计的思考方式,会渗透进设计的各个环节过程中,甚至于整个设计的主体本身。所以创意设计真正意义上的完成,不仅仅是要把无形的思维表达变成有形的实体化,更需要的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式。这就是在企业、设计对象的选择、受众共同的基础上,实现对于创意设计生产、营销、后期服务的全方位系统化整合。创意设计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尽相同,从功能、工艺、结构、造型形态等等都可以作为切入点,那创意设计的全过程代表的就是在融合各类对象植入各种思维智慧有依据的解决需求的过程,从而实现利益共赢的最大化,由此才可能触碰出更多样的艺术火花。
4结论
通过以上系统的分析研究,总体得出创意设计发展的正向过程,建立了创意设计与思维形态的对话关系,有助于诠释不同层面对于创意设计的定位,如何处理企业、消费者、设计者之间的链条关系,也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宗旨。创意设计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最不容忽视的构成环节。唯有创意,才可带来价值导向和高额稳固的附属价值,若没有创意,各个内在系统都将沦为分配链条角色中的下游,所以其实每一次创意设计的生成都会带来更多的持续价值。
参考文献
[1]沈婷.以差异化贯穿设计关于设计策划的方法研究[J].广州美术学院,2009
[2]刘瑞芬.设计程序与设计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电视栏目片头是栏目思路、风格、内容等的浓缩体现,它在设计上所要达到的目标应该是主题鲜明、浅显易懂。由于要考虑到电视媒体的受众群体的整体欣赏水平,电视栏目片头的创作思路一定要符合大众审美价值观。随着观众精神世界的成长,其审美观也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一个优秀的电视人从思想上与时俱进,才能创作出广受欢迎的栏目片头,并通过技术手段呈现给观众。在生活中,每一个电视栏目都会有一定的受众群体,即栏目客户。电视栏目编导一般会在进行栏目片头设计过程中考虑栏目客户的思想变化,了解客户需求,抓住客户心理,并以此来推断大多数观众对栏目本身的看法,尽可能地广泛采纳意见与建议。这也是栏目片头的创意点的由来,通过抓住创意思路的主线来实现栏目片头整体的设计内容,才能使栏目更具观赏性和吸引力。
二、从观众的画面感受谈栏目片头设计与实现
电视栏目的创意设计与实现要始终围绕着观众的感受而展开,这是电视栏目最根本的存在价值。如果栏目的片头设计没有给观众呈现良好的画面感受,就不能称之为优质的片头设计。在目前的技术手段条件下,可以实现对节目片头进行科技包装,将色彩、灯光、景观等因素进行融合,从而使画面更具观赏性。通过三维动画等技术策略将节目内涵集中呈现,让观众从栏目片头的创意设计中得到更丰富、有益的信息,才能吸引其观看接下来的节目内容。
(一)技术与设计的融合
三维动画是计算机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这一点在栏目片头设计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它的出现将传统摄影技术难以企及的灯光效果、机位、镜头以及电视栏目编导的创意得到了最优化的实施。现代电视节目的片头的信息量巨大,仅仅通过技术制作的形式难以将多维度的设计理念抽象地呈现出来,这就取决于在同样的技术水平条件下谁的创意点更新颖,以及将创意实现得更好。
(二)内容与设计的融合
观众对电视台的选择颇多,而且对同一电视台下栏目的选择范围极广,每天都有大量的电视栏目充斥在观众的视线当中,电视栏目片头展示的优劣与节目内容好坏有着很大的关系。电视栏目片头的设计必须要传达出具体、精准的有效信息,而这需要相关的电视工作者在创作之前就要对栏目的主题内容进行深度调研。因为人们越来越关注栏目本身的可观赏性,所以优秀的栏目片头需要将栏目内涵充分地展现出来,挖掘栏目本身的广度与深度,以此来迎合绝大多数观众的欣赏品位,才能让栏目的存在感凸显。
三、从声音融合角度谈片头设计与实现
将声音融入栏目片头是极其讨巧的策略,栏目片头如果有音乐的融合将会使人们的感官得到充分的调动。但同时也要注重音乐与栏目片头画面的协调性,只有做到和谐统一,才能真正起到提升片头质量的作用。另外,很多栏目片头采用人声诵读的形式点出节目主线,这也是快速吸引观众视线的一种策略,令栏目的主题更为鲜明。
四、结语
一、通过美术与书法艺术,传承红色文化
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利用与开发红色资源,进行红色文化艺术创作,是对地方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良好政治素质的有效方式。其中,美术是文化艺术创作中比较直观且富有感染力的表现形式。高校可以利用一些重大节日,依托学院特色,结合专业特点,以红色题材为主题,组织形式多样的绘画、剪纸、创意设计比赛活动及展览等,让师生根据自己对红色元素的理解与提炼,用绘画等方式表现自己眼中的红色历史。对于那些令人震撼与惊喜的优秀绘画与设计艺术作品,可展览于文化走廊,或者专门展示的场所,唱响红色教育号角,带动全院师生提高历史使命感与民族荣誉感,坚定信念,热爱祖国,传承红色文化。如根据国庆节、建党节等节日,组织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创意生活、变废为宝、旧物改造等系列美术创意设计手工艺品成果展示活动:装饰壁画、书画作品等;饰品、布艺、剪纸等创意设计比赛手工艺品,如牛仔裤图案、帆布鞋、手绘T恤等手绘生活创作,将红色文化与现代生活巧妙结合起来,唤起院校师生员工的爱党情怀。另外,书法艺术也是红色文化艺术创作与展示的有效方式,是宣传红色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可以将红色文化融入到书法艺术之中,既传承红色文化,弘扬书法艺术,提高大学生书法水平,也给大学生创造自我展示、修身养性的平台,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与汉字的热爱,也使高校校园文化生活更为丰富。如2010年12月12日,井冈山大学医学院在红色文化艺术节活动中举办了“翰墨飘香,爱国情深”规范汉字硬笔书法决赛,以《沁园春•雪》与《沁园春•长沙》为书写内容,参赛选手精心设计格局,创作出个性化的书法作品,获奖作品则放在校园展示橱窗里,供全校师生观赏,营造了浓厚的红色文化艺术范围。
二、借助摄影与动漫艺术,强化宣传力度
在红色文化艺术创作与展示中,摄影与动漫技术是充满时代气息的传播手段与有效渠道,是情境式教育方式,借助媒体动画技术灵动呈现革命历史材料,通过图文并茂、形意融合的表现方式,给受众多感官刺激,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与文化熏陶,教育效果远远优于说教式教育。如南昌大学科技学院制作了江西第一部大型原创“红色动漫”作品《安源小子》。这部红色题材的动画片以江西传奇英雄王耀南为原型,生动塑造了一个勇敢聪明的“南伢子”卡通形象。他带领着一群有正义感与同情心的少年英雄,和邪恶势力进行了几番惊心动魄的斗争。借助绚丽的画面,引人入胜的情节,寓教于乐,效果很好。同时,南昌大学科技学院动漫基地也朝着“产学研”一体化运作模式,以红色题材为主,打造为全国知名、全省最强的动漫创意生产基地,构建江西省独特红色文化品牌。再如:2011年10月21日,以“红色———印象”为主题的第十届江西省高校摄影艺术作品展暨艺术作品大赛颁奖典礼在江西警察学院举行,展览作品包括人物风情、自然风光与创意摄影等题材,既给江西省高校师生创造了美育机会,也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另外,高校还可引导广大师生结合学校实际与当地文化资源,组织红色网站设计大赛,包括图文并茂的红色资源简介、经典人物与革命故事、红色论坛或博客、红色影视、电子书库等栏目。或者广大师生通过校园网络中的飞信群、QQ群等聊天工具,上传红色旅游景点的拍摄相片、分享旅游感受以及对红色文化精神的体会等,多途径、多方式地展示红色文化艺术。或者结合学院特色,组织网络征文比赛,如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组织了“吟忆峥嵘,颂响红色”的网络征文比赛。
作者:赵君 单位: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