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研究生毕业感言范文

研究生毕业感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研究生毕业感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研究生毕业感言

第1篇:研究生毕业感言范文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主观幸福感 差异 因素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广州、深圳、东莞、珠海等珠三角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年龄为18~25岁。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实际回收182份,有效问卷173份。其中,男性75人,女性98人。

二、不同性别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

为了探讨不同性别珠三角地区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研究不同性别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珠三角地区男、女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显著性的性别差异。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主观幸福感与性别的关系研究结论并不统一。在研究初期,学者在研究主观幸福感时得出以下结论:不同的性别对个体自认的、公开的幸福感没有影响,个体的快乐是不分性别的。近来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也有所不同。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在积极新的平均水平上,男性与女性非常接近。一些研究认为,女性倾向于体验比男性更高水准的不愉快情感。有的学者认为,造成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是因为情境的特殊性。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对珠三角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影响不显著,可能因为对于珠三角地区大学毕业生而言,面对的是比较开放、社会经济发达、就业机会比较多的环境,从而导致珠三角地区大学毕业生在评价主观幸福感水平时,并没有显示出显著的性别差异。

三、珠三角地区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信任的积差相关分析

由表2的统计分析结果可知,4个P值都小于0.001,所以珠三角地区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与预测性、信任度、依靠性、信赖存在比较高的显著性正相关关系。

四、多元回归结果

以珠三角地区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的得分为因变量,以依靠性、预测性、信赖的得分为自变量,对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见表3。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只有信赖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

从表3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可知,可以建立以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主观幸福感总分的估计值=57.658+0.749×信赖

五、因子分析

为了探讨影响珠三角地区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由表4的分析结果可知,KMO值=0.821,因此,可以认为,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接受。Bartlett’S值=329.681,且P=0.000

由表5的分析结果可知,若提取3个因子,则能解释全部信息的78.957% ,接近80%,能反映影响珠三角地区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根据表6分析结果,可以建立以下因子模型:

生活满足=0.895F1-0.158F2-0.162F3;控制感=-0.016F1-0.036F2+1.OO3F3

忧郁愉快=0.786F1-0.011F2+0.114F3;就业担忧=-0.056F1+0.984F2-0.036F3

松弛紧张=0.549F1+0.325F2+4.387E-02F3;精力=0.806F1+8.785E-03+5.814E-02F3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表5)可知,影响珠三角地区大学毕业生的3个因素为:

第1个主因子在生活满意度、忧郁愉快,松弛紧张、精力4个变量上的负荷较大,可理解为积极情绪。

第2个主因子是就业担忧,是指大学毕业生对毕业后就业情况的担忧程度。

第3个主因子是控制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思想的控制。

六、讨论

由表2可知,尽管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与预测性、信任度、依靠性、信赖存在比较显著正相关关系,验证了研究的假设。但从分析结果同时也可以看出,相关系数不高,这主要是由于调查的样本较大,所以仍然存在比较高的显著正相关关系。

由表6可知,珠三角地区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的第一个主因子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包括心情忧郁愉快、生活满意度、精力、松弛紧张,换而言之,是对生活的积极情绪,主要包括对生活感到满足,感到愉快,精力充沛。其次,是个体处于较放松的状态。第二个主因子是就业担忧,主要是担忧毕业以后的就业情况,尽管就业担忧是暂时的,但也会影响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第三个主因子是控制感。

七、结论

从以上的调查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性别的珠三角地区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没有差异;

2.珠三角地区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信任度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关系。

3.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信赖对于珠三角地区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第2篇:研究生毕业感言范文

从现实来看,高职生的优质就业情况较少,他们的就业能力亟待提高。过硬的就业心理素质能够帮助高职学生顺利就业。然而,高职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诸多心理问题,是引起他们就业受挫的重要主观原因。因此,重视就业心理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就业心理,意义重大。

二、研究目的

本次研究以五年制高职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五年制高职毕业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现状的调查,了解和掌握他们对自身职业行为能力的信心是否充足,并以提高学生就业心理素质为宗旨,探讨更加新颖有效的策略,为优化学生的就业心理提供支持。

三、研究过程

1.摸底阶段。2011年5月,研究小组成员对我校07级报关专业(城五)三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此时的职业自我效能水平。使用的测量工具是郭本禹等修订的“职业自我效能量表”。收回问卷后,我们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

2.干预阶段。根据上一阶段的调查结果,我们分两个阶段对参加第一阶段问卷调查的07级报关专业(城五)三个班实施旨在提高学生职业信心的就业指导。第一阶段的就业指导为学生参加实习前的两个月。这一阶段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即将参加实习的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职业能力方面的合理定位,培养他们的自我接纳和自主意识,增强就业的自信心。第二阶段为学生实习期间,此阶段的就业指导课程利用教师随访和学生返校的机会进行。

3.验证阶段。为验证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我们通过调查研究,检验前一阶段的研究成效。研究小组对我校07级报关专业(城五)三个班的学生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和访谈。目的是了解学生此时的职业自我效能水平,以检测干预手段的有效性。最后,我们对两次问卷调查的结论进行对比,得出如下结果:

我校07级报关专业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自我效能量表”得分情况表。

我校07级报关专业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自我效能量表”得分情况表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问卷调查结果对比

图1:女生教育要求得分情况对比条形图

通过以上图表可以得出结论:第二阶段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得分情况较之第一阶段的得分情况有显著地提高,由此可以推断我们对学生的干预手段起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水平有所提高,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能力的信心增强了。

五、优化策略

1.优化就业指导课程。我们丰富了就业指导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具体做法是:鼓励学生把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向周围的同学介绍;请已经毕业的校友返校,介绍自己在择业和就业中的成功经验;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积累成功的工作经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展示和分析成功案例的形式代替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职业心理教育。

2.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客服自卑心理。(1)引导学生正确归因:当学生在实习工作中遇到成功和失败的情况时,引导学生正确判断情况,认识自身的有点和不足。(2)加强对心理效能训练: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诱导和修炼出来的。(3)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教师对学生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及时鼓励,对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帮助他们解决。

3.充分利家庭、社会、学校的各种有利资源帮助学生增强就业信心。(1)通过家访等手段,提醒家长注意对学生心理的关注。(2)通过学校教学课程设置的优化和调整,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技能的同时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在学校的心理辅导站开设专门的就业心理咨询。(3)请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到学校做讲座,为学生提供成功创业经验;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实习,帮助学生了解即将投入的工作岗位,树立就业信心。

参考文献:

[1]沈剑光.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M].人民出版社,2010-6.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