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一季度保险公司工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我们都跟讲话稿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讲话稿是为发言者表达自己想要讲的话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为了让您在写讲话稿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关于保险公司启动会讲话演讲合集,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保险公司启动会讲话演讲合集1尊敬的贾总裁、银保系列的各位精英:
大家上午好!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今天亲临启动会现场的贾总裁一行。
日月开新元,天地又一春。在这个辞旧迎新的虎年岁末,我们掀开了泰康人寿河南分公司银保历史上的新篇章,写下了河分银保发展史上最为浓重的一笔。昨天,我们成功摘下银行保险“规模、期缴”双达成的桂冠,继续领跑全系统。在此,我谨代表分公司总经理室向大家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诚挚的感谢。
2010年,我们在总公司“以价值为导向、发展大个险、建设大分公司”的战略指引下,规模、期缴齐抓共进,保费平台实现新跨越。截止12月21日,我们共实现保费收入87.7亿元,稳居系统第一,市场第二,今年有望跨越90亿新平台。同时,我们在价值的创造上稳步向前。截至12月21日,大个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1亿,全系统第一,提前两年完成了新三年战略的10亿大个险目标。
平台的跨越,价值的提升,离不开银行保险的巨大贡献,目前银保新契约规模保费已突破65亿,期交达成7.5亿,圆满实现规模、期交双丰收。此外,FIC也表现不俗,一举突破千万平台,累计承保1046万。银保续期突破2亿元,13个月继续率达90%。银保二开也有效展开。银保的蓬勃发展,为河南分公司早日实现“百亿分公司、十亿大个险“的目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河南分公司银保的全面胜利,离不开总公司贾总裁的战略指引,离不开分公司陈宝芝总的正确领导,更离不开全体银保将士的辛勤付出。你们永争第一、精诚团结、无私奉献、勤勉专业的精神是分公司银保制胜的法宝,值得河南分公司全体伙伴去学习、去发扬。河南分公司为有你们这样一支钢铁之师感到骄傲和自豪。我再次代表分公司经理室对你们取得的成绩表示由衷的祝贺,并对你们的辛勤付出表示真诚的感谢!
~~~~年,又是新的起点,更是新三年的起始,我们要用新思维去坚定不移的推进新三年战略,用新格局去谋划新三年的宏伟蓝图,用新跨越去实现新三年的伟大目标。要继续坚持以价值为导向,以营销为核心,发展大个险,建设大分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严抓基础管理、基础建设、专业化经营。力争成为系统内总规模第一、大个险第一、价值贡献最优的大型分公司。
对于银保系列,就是要积极响应总公司的号召,要快速积累客户,尤其是优质客户,快速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要大力发展期缴、FIC、银保二开;要进一步强化专业经营,完善销售培训体系,夯实队伍基础;要进一步强化系统运作能力,推行标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从而为早日实现“三好”公司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相信,在贾总裁高瞻远瞩的战略指引下,在分公司陈宝芝总的带领下,在全体银保将士的团结协作下,河南分公司银保一定会在新三年的发展中不断前行、不断突破、不断跨越,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抒写一个又一个辉煌。
今天,我们将再踏征程,让擂响的战鼓成为我们冲锋的号角,让我们以中原儿女特有的豪情,奋马扬鞭在~~~~年开门红的战场,共同收获一个金光灿灿的开门红!
谢谢!
保险公司启动会讲话演讲合集2同志们:
今天是农历壬辰龙年正月初七,我首先代表分公司党委总经理室和~~中支筹备组,给大家拜年!祝大家龙年吉祥如意、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今天召开~~中支首季开门红工作会议,目的是进一步落实~~~~年12月29日分公司视频会议工作要求和~~的重要讲话精神,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安排部署我公司~~~~年首季开门红工作,全速全力,坚决夺取第一个首季开门红的全面胜利,为全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为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年一季度自治区分公司给我们下达的总保费任务是~~万元,其中互动渠道保费任务是~~万元,营销渠道保费任务是150万元。我们自行分配的任务是互动渠道~~万元,营销渠道~~万元,中支~~万元。截止1月28日,互动渠道完成~~万元,完成%;营销渠道完成~~万元,完成%;中支完成~~万元,完成%,已完成总保费~~万元,完成分公司下达指标的 %,完成自行分配指标的%。下面我就如何做好首季开门红各项工作,讲几点意见:
统一认识,以业务发展为主线,全身心投入、满负荷推进,确保首季开门红顺利实现。
今年一季度,我们有三件大事要完成,一是完成好中支批筹工作,二是完成好分公司下达的任务指标,三是准备好部分四级机构的批筹工作。
~~中支的批筹工作从去年11月份开始准备,历时两个多月时间,今年1月6日,保监局验收组已经进行验收,验收结果还没有公布下来,但单就验收各项来看,我们公司是可以通过验收的,预计在2月份就会有结果。在这里,我想要讲的是:只要是验收结果没有出来,我们还是要做好批筹前业务宣传的问题,要小心、谨慎,以与中国人寿~~分公司互动的方式宣传好国寿财险。应该讲,同业公司对我们是非常关注的,也惧怕我们国寿财险进来。在等待批筹的过程中,稍不留神,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因此,我们还是要注意宣传问题,注意依法合规问题,这个事情大家要向员工们讲清楚、说明白,不可因小失大。
一季度,分公司下达的任务指标不高,但也是有很大压力的,两个月的时间,我们还要完成~~万的业务量。这与去年相比,每个月要达到~~万,每天的业务量要不低于12万,我们才能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
一季度初,我们已经对一季度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和部署。今天,我再强调一下:
(一)互动渠道是按照互动专员基本法要求和寿险各公司实际情况订立的任务指标,充分考虑了寿险公司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了互动专员的业务能力、紧紧依托分公司对互动工作的指导要求。今年的互动发展,要在~~~~年的基础上进行再提高。要充分发挥互动渠道的渠道优势,要充分调动内部专员和外部寿险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不断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平台,把合作推向深入。特别是管理层联席会议制度的常态化经营,是我们今年要做好互动工作的一个重点。定期反馈、定期协调,有力推动业务发展。经过八个月的业务实战,要进一度加大对互动专员的掌控和使用,对于业务能力突出的互动专员,要给予更多肯定、更大平台,对于仍然不能胜任的互动专员,要坚决予以调整甚至淘汰,保证专员队伍的整体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在逐步提高。
互动是公司的特色渠道,也是~~~~年业务发展的主渠道,要确保稳步发展、不断提高,为一季度业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营销渠道是按照拟设四级机构地区制定的任务指标。截止目前,营销渠道已组织客户经理培训班两期,参训人数达到人。
关于营销渠道和四级机构建设以及业务发展的问题,我们多次召开会议,经过会议讨论研究,制定了任务指标。其实我们对四级机构的.建设从去年八月份就开始考虑了,一直要求各四级机构负责人走市场、了解市场、调研市场,为四级机构建设早做准备。~~总早在去年7月的工作会议上,对四级机构的建设就提出了要求:就是以互动为突破口,充分赋予负责人业务经营权利,提前做好四级机构的准备工作。一季度初,我们已经把一季度目标奖励方案发给大家,其中关于任务指标、费用指标使用和奖惩措施作了详细的说明,并专门召开会议进行了说明。因此,我想:~~~~年是四级机构负责人大显身手的关键一年,既要抓好队伍建设,也要抓好保费,还要准备好筹建。这就要求我们四级机构的负责人们,要谋划好、计划好、策划好、落实好、执行好,将来还要运营好。要有思路、有目标、有的放矢、脚踏实地的把工作做好,打好基础,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互动和营销承担着艰巨的业务指标,要树立信心,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出色、圆满的完成上级公司和中支的工作要求。
保险公司启动会讲话演讲合集3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崇左支公司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刚才市分行个人业务部已经对一季度保险业务完成情况做了分析,并对~~~~年邮储银行国寿保险业务推动方案做了讲解,国寿保险公司也做了产品业务培训,我觉得这次会议很有意义,对我行保险业务下步工作做了很好步署和铺垫,下面我就保险业务发展谈三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
这几年,保险业务发展迅速,收入占比也不断提高,~~~~年保险业务收入达62.78万元,占个人业务收入的20.86%。充分休现了发展保险业务是提高个人业务收入的途径之一。因此各单位要深刻认识此次会议的重要性,要将本次业务推动方案认真分析领会,把活动方案传达到一线员工,将活动任务分配到各个网点,充分调动前台员工营销积极性,增进员工整体意识,树立团队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和业绩,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做到分管领导亲自抓、业务经理具体管、网点支行长认真办的层层落实,借助一季度业务旺季之机,努力扭转保险业务发展缓慢的格局。
二、加强合作,强强联手,推动保险业务新发展。
各单位要加强与当地国寿保险公司沟通和联系,指派专人负责联络和落实交流工作;每月通报业务开展情况并统计业务数据,以便及时了解和活动开展情况,默契合作,推动业务的健康发展。在推行新产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加以解决。要向保险公司学习先进的营销理念,提高网点营销能力,从而提高网点出单率。
三、防范风险、合规经营
各单位在保险业务发展过程中,务必严格执行监管部门各项要求,贯彻落实区分行保险及中国人寿保险业务的各项业务规章制度,确保依法合规经营,防范业务风险,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全市保险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这次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崇左支公司的业务推动会,无论对于人寿,还是我们银行均是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各单位应高度重视本次会议工作,认真按照本次推动方案内容开展各项工作,努力完成活动方案的各项任务指标,我希望通过这次联合培训,成就更多保险业务,加强双方保险业飞速发展,让我行的保险事业再创辉煌。
谢谢!
保险公司启动会讲话演讲合集4各位同仁,各位为公司作出卓越贡献伙伴,以及各位伙伴家属:
下午好!
把爱心送给每一个人,我们用诚信书写人生;把真情送给每一个人,我们用信念铸就双成。在这天朗气清的午后,在这万家团结的温馨时刻,我们在这里聚首,共同庆祝中国人寿~~支公司家属联谊会的召开,同时也庆祝我们辉煌的20--年,和即将到来的20--年。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公司经理室,向一年来为公司发展辛勤耕耘作出贡献的所有同仁说声:你们辛苦了!向关心并支持营销伙伴的各位家属,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
寿险是什么?您的爱人每天在外奔波到底忙什么?我想这是各位家属一定想要知道的问题。上帝创造了人类,却没有办法保护每一个人,于是他创造了母亲;而母亲没有办法陪伴孩子一生于是有了人寿保险。当您的家人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千家万户送去爱心时候;当客户因为您家人的介绍从人寿保险获得保障的时候;当您的家人通过自己努力撑起家庭另一片天空的时候,各位,您平日里默默地支持没有白费,我要告诉您:您的家人从事的就是这样一份有意义的工作!
刚刚过去的20--年,是~~公司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全体同仁以崭新的精神面貌,饱满的工作热情,顽强的斗志开展了各项工作。截止12月底,全年保费总收入达~~-~~万元。其中,个险首年期交保费收入~~-~~万元;中介保费收入~~-~~万元;短意险保费~~-~~万元;全年共计赔款~~-~~万元。这些数字的取得是大家点滴努力的
汇聚。成绩的背后,无不凝聚着大家的智慧和汗水,我们的管理人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可以说是日夜辛劳,体现了较强的拼搏精神;我们的内勤人员,经常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也是非常的辛苦;我们的广大员工和营销伙伴们,工作兢兢业业,从不叫苦叫累,反映出很好的大局意识。其实,你们每一个人的辛勤努力和敬业精神都让我感动,也正是因为有了你们,~~公司才有今天这样的发展势头,才能取得这样的发展业绩。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我们所有的工作都离不开我们的家人的默默支持,我们的家人同样也是我们公司发展的有生力量和功臣!军功章也有你们的一半!在这里,请允许我再次向你们诚挚地道一声:你们辛苦了!公司永远感谢你们!
20--年,对于~~公司来说,是极为关键的一年。这一年,我们不仅要全面、高质量地完成上级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还要进一步注重内涵式增长、坚持走跨越式发展之路。我们是小公司,所以我们可以更灵活,通过大胆创新、特色取胜,让我们显得更精锐;我们要以勇争一流的志气和不断超越的贡献,赢得别人的尊重。20--年开始~~的保险市场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群雄逐鹿,竞争加剧;群众的保险意识更加强化,群众对公司的选择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未来的日子,不是群众买不买保险,而是选择哪一家公司的保险。现在对市场还心存疑虑的伙伴,我要告诉你,保险无季节,销售无模式;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市场在哪里,市场在你脚下。你走不出去,你就没有成长的机会,你将永远不知道市场在什么地方!我们肩上的担子还很重,发展的路还很长,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能
继续保持这种可贵的拼搏精神和奋发有为的状态,振奋精神,再接再厉,为~~公司的发展历程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为支持我们工作的家人交出更好更优的答卷。
再过几天,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元旦就将来临,我们平时工作很忙,一定要利用这个假期好好陪陪家人,尽一尽作为儿女、父母、爱人的责任,借此机会,也预祝大家度过一个热闹的、祥和的元旦佳节!今天,花似锦,歌飞扬;今天,酒不醉,人自醉。最后,我提议,让我们为了~~公司更加美好的明天,为了我们所有同仁都拥有幸福安康、为了默默支持寿险事业的家属
鼓掌!
保险公司启动会讲话演讲合集5尊敬的领导,各位可敬的同事们:
早上好。今天是中国~~保险~分工司阳光区雷霆行动预演的第一天。很高兴能和在座熟悉的及即将熟悉的有志之士共聚一堂,共同学习,交流,探讨发展大计,创造美好人生。我要演讲的主题是《我爱我的团队,我增我的未来》。
我爱我的团队。我对我的团队想说三个词:一是有幸。二是有缘。三是有感。
首先是有幸。中国~保险是中国的骄傲,业界的旗舰。人才的汇集,完善的培训,透明公平,公正,公开的晋升机制,团结进取,迎难而上,追求卓越,服务领先,创造价值,回馈社会的公司训导,令无数客户对平安的忠诚度愈来愈高,使公司人力,业绩不断创造新高。而且中国平安集团是中国唯一囊括了所有金融牌照的公司,在保险,银行,投资三架马车的带动下,大道平安一定会创造历史,亘古辉煌。我以在这样的公司为荣。而在众多分公司中,东莞阳光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阳光区在东莞保险业绩一直遥遥领先,而我所在的3部又是阳光区的发源地,培养出无数的优秀部门及职业经理人才,让许多人达到了时间和财务自由的理想人生。让无数家庭拥有了平安,让社会更加美好和-谐。我庆幸自己的选择。
其次是有缘。其实早在几年前,我就有机会成为平安的一员的。可是,因为对保险的不了解,瞧不起做保险的人士。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每个人都买了保险;关键是向保险公司买,还是向自己钱包买。有头脑的人经过了解选择向保险公司投保,把未来不可控制的风险转嫁出去,确保自己辛苦赚的钱不被意外或大病抢走;一生健康平安,晚年过上幸福有品质的生活。而一般的人不经了解就做出草率的决定,选择向自己钱包投保,当不幸降临时,悔恨不已,正应了那句话: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我是个高傲又自负的人,当时没了解透就放弃了。斗转星移,大千世界,兜兜转转,经过参观培训了解后,我终于选择加入中国平安。真正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埃因此,我会更加珍惜。
再次是有感。来到平安一年多了,有些感受,感想。在这500多天里,学到了不少生活之道,沟通艺术,谈判技巧等等。看到有人做得风生水起,有人做得一愁莫展;看着每天有新面孔的涌入,也有同学的黯然离别。但是,无论是暂时的离去者还是依然奋斗不息的人,都会无悔在平安的岁月,都会由衷的感激平安一系列的培训,无数的竞赛活动等。让我们既
有钱又有闲,让荣耀常伴身边;让自己的潜能得到一次又一次的飞跃;让自己的心灵不断净化。在平安,我自豪,我骄傲。
5月16日,保监会《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规定,保险公司的两全保险、年金保险产品5年内不得返还;不得以附加险形式设计万能型保险产品或投资连结型保险产品;首次生存保险金给付应在保单生效满5年之后,且每年给付或部分领取比例不得超过已交保险费的20%。此举进一步表明保监会引导保险产品回归本源,落实“保险姓保”的决心。
《通知》还鼓励保险公司重点开发定期寿险、终身寿险等传统保障型产品,对有可能引发市场乱象的潜在理财型产品进行了大力整治,整治涉及两全保险、年金保险、万能保险、护理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团体医疗保险等多款保险产品。
其中,两全保险、年金保险产品5年内不得返还,以及保险公司不得以附加险形式设计万能型保险产品或投资连结型保险产品等条款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此次,保监会的重拳出击将对人身险产品结构和整个保险行业产生一定的冲击。
根据测算,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2016年前五大主销产品受影响的保费比例分别为12.59%、15.55%、0.25%、6.14%,短期来看,上市险企保费规模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长期来看,监管新规将加速保险业回归保障。
《通知》叫停“以辅促主”的产品,将会影响中小险企的保费收入。此前,作为险企常见的营销手段,万能险经常作为附加险进行销售,“以辅促主”即主险提供风险保障服务,附加险提供资产保值增值功能。《通知》规定“保险公司不得以附加险形式设计万能型保险产品或投资连结型保险产品”,险企不能再使用上述形式营销主险,产品吸引力将会下降,险企保费收入可能下滑,尤其是主打理财型产品的中小险企。不过,由于理财型产品的新业务价值率远低于保障型产品,该政策对险企的新业务价值影响不大。
此外,新规还推迟生存金首次给付的时间,这一点实际影响不大。目前,出于营销的目的,一些保险公司两全保险产品、年金保险产品形态都是速返型产品,3年内甚至首年即给付生存金。本次《通知》规定首次给付时间至少在5年之后,且每年给付或部分领取比例不得超过已交保险费的20%,这会导致上述产品结构的调整,但是,由于实际上客户一般并不会领取返还的生存金,因此返还期延后的实际影响很小。
此次《通知》延续保监会2016年以来“保险姓保、回归保障”的政策导向,主要影响中小险企的收入,大型险企反而受益。自2016年多项相关监管政策出台以来,保险行业的业务重心出现明显调整,险企普遍提高保障型产品的销售占比,进一步降低万能险等理财型产品的销售占比,这也反映在保费收入结构上。
2017年1月,原保费收入在规模保费中的占比达到89.6%,环比提升18.8%;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主要为万能险等产品的收入)占比下降至10.2%,环比下降16.9%。由此可见,保险行业“回归保障”和保险公司去杠杆成效初显。
向好逻辑继续演绎
此次监管规定的修改,表明监管层延续保险回归保障的精神,鼓励行业发展长期业务的宗旨,进一步细分保障型产品和理财型产品的界限。此次新规对于一些主要依靠附加万能险搭配保障主险产品的公司冲击较大,但对于上市险企的影响偏低。
以太保为例,公司2016年万能险规模4200万元,均以附加险形式销售,但与总保费1373亿元的规模相比占比较小。而平安并不将附加万能险保费规模计入披露保费的数据中,且对应附加万能险规模本身也较少。此次监管属于行业性监管,上市险企所受的冲击相对更低,主要影响以此类产品推动保费增长的中小保险公司。
未来随着保障型产品的市场份额扩大,上市险企在渠道和O计产品能力上的优势将继续彰显。在严监管的环境下,保险朝阳行业的属性不变,但强者恒强的格局有望持续,变相利好上市险企。
根据中投证券的调研,主流险企目前有一些共识性的结论:从保费端来看,对于转型的急迫性,“偿二代”的应用逼迫险企转型,“偿二代”下剩余边际可以直接充作实际资本。长期、期交保障型产品剩余边际远高于短期存续、趸交理财性质的险种。出于降低成本的目的,险企亟须向保障型转型。从投资端来看,监管层目前对投资端的收紧趋势对上市险企基本没有影响,大家普遍认为自家投资风控合规,不会受到监管的负面影响。关于投资收益率的共识,2012年、2013年配置的大量债权工具到期后需要重新配置,那时的收益率普遍在6%-7%左右,现在重新配置投资收益率肯定有所下降,但是好的方面是目前国债及非标收益率的提升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险企的配置压力。
关于准备金折现率这个问题,主流险企普遍认为,如果10年期国债能够维持在目前3.8%左右的高位,那么准备金补提压力将大为减轻,甚至可能在2017年提前步入准备金释放的阶段,对于险企会计利润将会有较大的提振作用。这一点可能好于市场预期,之前预计是在 2018年才有可能出现准备金拐点,现在国债收益率的提升加速了这一过程。
如何评判险企向保障型转型的程度,我们可以用险企银保渠道在新单保费中的占比变化来衡量,如果这一指标为负,也就是银保渠道占比下降幅度大,说明转型比较坚决。2016年, 国寿、平安、太保、新华的占比分别为42%、9%、18%、55%,平安以9%的低水平可称为行业内最早完成保障转型的标杆。而国寿和新华的占比为42%和55%,仍较为倚赖银保渠道。
从同比来看,国寿、平安、太保、新华的变动幅度分别为-1.2%、28.5%、7.5%、-26.5%。其中,国寿和新华为负,且新华银保渠道降幅较大,26.5%的降幅显示壮士断腕的决心。这也是为何2017年一季度新华保费增长为-20%,,成为4家险企中唯一负增长的公司。但是好的方面则是预计新华在2017年年底可能实现保费的正增长,届时,转型效果显现,个险的保费弥补了银保渠道的缺口后,内含价值将会取得很可观的增速。
即使在当前时点,保险股趋势性机会仍然存在,我们可以从长期、中期两个视角审视目前保险股的逻辑:长期视角的核心是寿险利源中死费差占比逐渐提升,利差占比逐步下降之下,保险公司将更接近于永续成长型类消费公司(销售保单),而不再简单把保险公司看做是销售保单的资产管理公司,从而受周期(利率、投资环境)影响减小,可以给高估值;另外,中期逻辑的核心是利率提升之下保险公司利差改善。
2017年1-3月,保险行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1.59万亿元,同比增长32%,相比2016年同期 42%的增速有所放缓。2017年3月,原保费收入3964亿元,同比增长36%。再看4家上市险企2017年一季度的保费情况,平安实现总计2110亿元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5.8%;国寿实现保费收入2462亿元,同比增加22.09%;新华实现保费收入总计372.51亿元,同比下降20.02%;太保实现保费收入总计1011.93亿元,同比增加29.50%。在监管的推动下,当前保险行业的价值回归是必然趋势。
从一季度保费收入的细分项目来看,人身险贡献最大,传统型寿险实现保费收入1.16万亿元,同比增长37.5%;健康险1599.82亿元,同比增长36.9%;保户投资款(主要为万能险)2313.43亿元,同比减少61.2%,收入占比下降至14.6%(2016年同期为49.8%);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82.62亿元,同比减少72.7%。
保险公司向好逻辑继续演绎并逐渐体现在定期报告的数据中,保险股中长期价值增长趋势凸现。一季报中,除了寿险保费收入保持高增长,结构转型效果也继续显现,预计内含价值(NBV)增速仍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新华(以下顺序同)一季度,寿险保费收入增速分别达37.1%、22.1%、43.1%、-20.0%,除新A主动压缩银保渠道首年趸交保费(同比减少99.8%)使保费增速为负之外,平安、国寿、太保寿险保费收入均保持高速增长;保费结构的改善则体现在个险新单保费、期交尤其是长期期交保费占比的进一步提升,国寿首年期交、10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占新单保费的比例提升至45.2%、16.8%。
上市险企优势加大
众所周知,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保险行业的具体发展情况不尽相同,尤其是保险公司的“三差”会有不同的结构。中国上市险企目前基本上是利差占主导地位,由于保单负债成本为刚性,更高的投资收益率意味着更高的利差。上市保险公司超过70%的投资基本上都是固收类投资。2017年,随着债券收益率的上行,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稳中有升,一季度总投资收益同比增长在20%以上。
保费增速超预期,产品结构优化,大型险企优势加大。A股上市的保险公司基本都是寿险保险公司或者是寿险主导型的保险公司。财险保费收入占比小,且寿险保费增速远高于财险,因此,寿险保费的增长为评估保险公司保费增长的主要方面。2017年,上市险企保费增速远高于预期,在监管大力推进加快人身险和健康险发展的情况下,预计2017年的保费增速会有更大的突破。
在产品结构方面,个险期交的占比不断提高。2017年,上市险企将产品预定利率下调或者保持不变,从而使其负债成本降低。监管降低溢价上限和商车费改持续推进,将大力限制中小险企的发展空间,而上市险企的优势将逐渐加大。
评估利率下降速度减缓,利润释放加速。另一个利好因素则是,准备金评估折现率新规使得险企利润释放前期变缓但后期加速。国债750日移动平均收益率在2017年将继续下降但降幅变缓,甚至在2017年年底或2018年年初出现向上的拐点。随着2017年险企利润释放的负面影响在减弱,利润释放的显著增长正渐行渐近。
4月,主要上市公司个险新单保费增长趋势不变,新业务价值(NBV)仍保持强势增长。根据招商证券的测算,保险行业4月整体增长趋势延续不变,强势公司依然强势。在个险期交新单方面,前4个月,预计平安、太平、太保、新华、国寿的新单保费同比增速分别为70%、70%、50%、45%、25%;在银保期交新单方面,前4个月,预计平安、太平、新华、国寿的期交新单保费同比增速分别为120%、100%、50%、40%。总体来看,新单保费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各保险公司人数较2016年同期有较大的增长,以及保障型产品越来越受市场的欢迎。
分公司来看,平安、太保和太平的保费增速依然领先;新华转型效果显著,已经完全甩掉了银保趸交的包袱,且个险期交新单每个月都保持了高速稳健的增长;国寿新单结构有所改善,但由于基数原因,整体增速慢于同业。根据估算,前4个月,平安、太平、太保、新华、国寿的简单计算的标准保费(APE,期交新单+趸交新单/10)同比增速分别为70%、70%、50%、25%、22%。由于太保、新华和国寿的新业务边际有显著改善,推动前4个月的NBV增速超过标准保费的增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新单期限进一步拉长和健康险占比进一步提升,新华保险新业务利润率提升和NBV的增长或将超预期。
在管理层强力去杠杆的背景下,近期A股出现了显著的回调,导致投资者担心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或低于预期。其实,投资者不必过分担心市场调整这一问题,A股回调对上市保险公司2017年EV的影响相对有限,根据招商证券的测算,A股回调10%,对太保、国寿、平安、新华、太平的EV的影响分别为-0.7%、-1.2%、-1.5%、-2.3%、-2.3%。
更为关键的是,寿险行业正在增加其业务中的非利差部分,未来将逐步改善其盈利结构,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会将其作为价值改善型板块来看待,而不仅仅是把其作为贝塔类股票来对待。在固定收益方面,近期,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反弹至3.8%左右,较3月底上升30BP左右,这将利好寿险公司的资产再配置,也对寿险公司的估值有正向支持。
EV和NBV双增长
2017年年初至一季度末,上市险企合计实现已赚保费5687.54亿元,同比增长23.16%(2016年同比增速为23.48%),实现净利润333.39亿元,同比增长9.6%(2016年同期增速为-26.05%)。已赚保费增速与2016年同期基本持平,险企净利润表现改善迹象明显,这主要得益于长端利率的稳步抬升,及二级市场企稳回暖,上市险企合计实现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收益)为778.66亿元,同比增长22.62%,提振险企的净利表现。
由于保险行业监管坚持“保险姓保、监管姓监”的原则,导致行业加速回归保障,新兴险企“资产驱动负债”的模式面临挑战,行业竞争环境趋缓,产品负债端成本下滑明显。具体来看,2016年年初至一季度末,寿险公司合计实现原保费收入5157.16亿元,同比增长25.05%(2016年同期增速为25.57%);产险公司合计实现原保费收入799.34亿元,同比增长15.25%(2016年同期增速为4.71%)。国寿、平安、太保、新华产寿险累计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2.1%、35.8%、29.5%和-20.0%(2016年同期增速为31.4%、22.4%、25.5%和-10.4%)。平安合计保费增速创出近年来新高,新华坚持转型降幅略有收窄,太保同比增速提升近4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债券到期收益率震荡向上,长期利率稳步抬升,负债端成本加速下滑,寿险公司因持续低利率环境下面临的“资产荒”和利差损继续得到改善。当前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3.56%,较年初上涨55BP,创出年内新高。虽然收益率上升侵蚀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存量债券投资收益,但保险公司所持债券大部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到期收益率上升将稳步改善新券及再投资收益,2014年下半年以来,困扰寿险公司的“长期稳定优质资产荒”或将得到逐步改善。而且,到期收益率的上升将进一步降低对险企EV中投资收益假设的压力,提升了市场对EV的可信度。2017年一季度,国寿、新华的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4.53%和4.5%,^2016年同期略有改善,预计上市险企投资收益率将提升至5%,对营收及净利润的贡献将有明显改善。
随着行业发展方向逐渐回归保障,资产驱动负债的模式将面临较大的挑战。截至2017年3月末,人身险公司规模保费(原保费+保户投资款+独立账户新增交费)同比微降1.79%,但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速依旧保持37.24%的增速。产险业务原保费收入2402.13亿元,同比增长11.50%。在行业监管强调“保险姓保”的背景下,过去依靠万能险等中短期理财产品抢占市场份额的险企纷纷加速业务转型,如前海人寿、安邦人寿、和谐健康、弘康人寿保户投资款和独立账户本年新增交费下滑近九成。
虽然上市险企国寿(-30.44%)、平安(+17.24%)、太保(-3.37%)和新华(+30.46%)同比增速也有下滑,但基于自身业务久期较长和品质较好,市场份额有所提升。寿险行业原保费收入占比由2016年3月末的60.6%迅速上升至2017年3月末的84.7%,监管成效立竿见影。
东北证券认为,无论是规范险资运用、下调万能保险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抑或是控制中短存续期产品总量,这对拥有优质业务基础和较强渠道优势的上市险企构成利好。一方面,营造了更加健康、注重保险保障的市场环境,助推行业优化业务结构,发展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业务;另一方面,减轻行业恶性竞争给优质上市险企带来的经营压力,预计上市险企寿险业务原保费增速维持在15%左右,优质险企将进一步享受渠道和负债端的成本优势。
2017年一季度,国寿首年期交保费达603.14亿元,同比增长17.4%;平安寿险业务个人业务新单收入同比增长49.07%,续期业务同比增长36.80%,个人业务收入占比提升1个百分点至96.37%;太保人渠道新单期交保费272.41亿元,同比增加67.3%,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至40.27%;新华银保渠道保费收入74.87亿元,同比收缩近七成,个险渠道期交保费同比增加46.86%至91.73亿元,续期保费收入同比增加24.27%至191.81亿元。新华继续坚持“优化保费结构,减趸交增期交”的转型升级,根据其发展规划,2016-2017年为转型期,公司重点工作是调结构,夯基础;2018-2020年为发展期,期交保费带动续期保费增长的价值增长态势逐步确立。
随着“偿二代”的落地,业务结构的优化一方面降低了对资本金的占用;另一方面提升了对新业务价值的贡献。平安、国寿、太保和新华2016年寿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速分别为32%、56%、56%和29%,预计2017年上市险企寿险新业务价值将继续保持25%以上的增速,业务品质再上新台阶。
从馋涎角度来看,新车销量增速抬头,产险业务增速略超预期。据Wind统计,2017年3月实现汽车销售量254.29万辆,同比增长3.98%;预计2017年累计实现汽车销量700.20万辆,同比增加7.02%,略超市场预期。随着商业车险费改的全面推进,或将进一步提升行业的集中度,但在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保单获取成本仍将维持在高位,产险业务综合成本率2017年或将难以出现明显改善现象。
保险业上半年成绩单出炉。总体看,在保险市场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有效防范经营风险,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服务社会能力增强。
总体保持快速发展
从保费规模来看,2016年上半年,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8812.82亿元,同比增长37.29%,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18.02个百分点。其中,产险、寿险业务分别同比增长7.07%和45.02%。
上半年,赔付支出平稳增长。其中,保险公司赔付支出累计5262.37亿元,同比增长25.17%,增幅较去年同期上升6.13个百分点。统计显示,产险业务赔款支出2165.55亿元,同比增长18.06%,增幅较去年同期上升10.99个百分点。寿险业务给付2574.27亿元,同比增长30.53%,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0.81个百分点;健康险业务赔款和给付437.56亿元,同比增长32.33%;意外险业务赔款84.99亿元,同比增长26.92%。从赔付支出看,保险业服务社会能力越来越强。
值得注意的是,外资市场份额有所增加。上半年,中资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7853.69亿元,市场份额94.90%;外资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959.12亿元,市场份额5.10%,比去年同期增加0.72个百分点。
“外资市场方面,产险基本持平,寿险小幅增长,还是跟普通寿险增长有一定关系。从经营策略来看,外资产险公司除了有一小部分以车险为主,很多集中在责任险、非车险等方面;外资寿险公司多以保障型业务为主,突出保险保障的业务结构。”中国保监会统计信息部统计管理处调研员、副处长段海洲说。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近年来,保险业业务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强,优化效果在今年上半年得到了集中体现。具体来看,一是财产险业务增速放缓,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301.97亿元,同比增长7.07%,增幅同比下降3.83个百分点;二是寿险业务高速增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1761.02亿元,同比增长45.02%,增幅同比上升23.75个百分点。其中,新单业务同比增长69.55%,增幅同比上升32.87个百分点;三是普通寿险和健康险业务大幅增长,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7504.41亿元和2359.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9.45%和89.37%。
“上半年寿险呈现高速发展态势,一方面是由于普通寿险起到了比较大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则是健康险的助推作用。”段海洲表示,去年国家启动了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优惠试点工作,并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按照“成熟一家,公布一家”的原则,保监会日前已“放行”第三批经营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业务的公司。
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我国寿险业先后完成了“普通型、万能型、分红型”三步走的改革路径,全面实现了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放开了已持续执行14年的2.5%的利率上限限制,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使不同市场主体经营能力的差距显性化,推动人身保险业务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表示,放开普通型人身险费率,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盈利水平和经营水平提高利率,降低保费,提高被保险人的保障水平,对消费者也是重大利好。
经营效益还将承压
经营效益是保险业成绩单上较受关注的部分。上半年,保险公司预计利润总额1055.86亿元,同比减少1241.99亿元,下降54.05%,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24个百分点。其中,产险公司预计利润总额336.57亿元,同比减少259.07亿元,下降43.49%;寿险公司预计利润总额541.84亿元,同比减少1033.29亿元,下降65.60%。上半年,利率下行叠加股市低迷,资金运用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125629.30亿元,较年初增长12.37%。实现资金运用收益2944.82亿元,同比减少2160.30亿元,下降42.32%。资金运用收益率2.47%,同比下降2.69个百分点。
关键词 巨灾风险, 再保险, 巨灾风险证券化.
一、巨灾风险证券化的产生
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结合的问题,希望通过巨灾风险证券化或者保险衍生品将保险业的巨灾风险转移至具有庞大融资能力的资本市场,解决保险市场的融资瓶颈从而进一步解决保险市场的供给短缺问题。然而,在当时的风险背景下他们的观点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大约经历了20年的时间之后,随着保险意识的增加以及巨灾的频发,人们对巨灾风险证券化这一观点开始有了新的研究。
二、巨灾风险证券化与再保险
再保险也称分保,是保险人将所承保的危险责任的部分或全部向其他保险人再投保的行为。再保险业务是国际保险市场上通行的业务。它可以使保险人避免危险过于集中,不致因一次巨大事故的发生而无法履行支付赔款的义务,对经营保险业务起到了稳定作用。
三、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介绍
1、巨灾债券
(1). 巨灾债券的概念
巨灾债券是指发行人对所承担的巨灾风险的保险保单进行设计与信用升级等证券化处理后,以债券的形式在资本市场上出售,为预防飓风、地震等巨灾的发生筹集资金。是目前资本市场上交易量最大,最为活跃的一种保险债券,是一种类似于公司债券或政府债券的高收益债券。
(2). 巨灾债券的运作方式
同样是风险的转移操作,但是巨灾债券的发行不像保险产品那样由保险公司或再保险公司来设计完成,其发行过程更为复杂,涉及的主体更多。通常情况下巨灾债券的发行不是由保险公司或再保险公司自行独立完成的,保险公司或再保险公司一般不直接向资本市场发行债券而是由保险公司设立一个特殊的金融中介机构,一般称之为“特殊目的机构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并透过该机构来发行债券。该机构类似于一家自保公司,然后由它向母公司出具传统的再保险合同。
(3). 巨灾债券的缺点
这种巨灾债券的证券化结构具有一定的缺点:
1) 交易成本较高。由于债券交易涉及投行、信托机构、精算与定价等容易造成交易成本偏高。
2) 保险人的道德风险。由于巨灾风险透过资本市场转嫁到投资人,保险人可能会夸大损失情况以减少本金和利息的支付,造成投资者的负担。
3) 套利空间小,流动性不高。巨灾风险与金融市场的变量无关,投资者对损失分担无法完全控制或者施加重大影响,便会影响投资者的积极性,套利空间小。 巨灾期货
1992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hicago Board of Trade :CBOT)开始交易巨灾期货合同。这种巨灾期货是以季度为周期进行交易的,合同月份有3月、6月、9月、12月。某一季度的合同是基于在指定季度内发生的且到下一季度末为止已向有关保险公司报告的损失,同时在合同中已指明承保的地区以及对哪类巨灾提供保障。 巨灾期权
期权是指一方授予另一方在某个确定的时期内以某一确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某种给定资产的权利。获得这种权利的人,也就是是期权的购买者,他必须为获得这种权利付出代价——即向出售这种权利的人缴纳期权费;出售这种权利的人,是期权的立权人。巨灾互换
互换是指两种不同金融工具间一系列现金流的交换。巨灾互换是保险人与交易对方之间的互换行为,其将一系列固定的、事先确定的付款与浮动付款相交换,但不交换本金。巨灾互换产品于1996年10月由美国的巨灾风险交易所推出,其参与者比巨灾债券市场的参与者要少一些,主要涉及保险人,再保险人等巨灾风险的承担者。
四、我国发展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建议
1. 逐步打破保险、证券、银行分业经营的局面。风险证券化的实施过程需要保险机构、证券机构、投资银行等的通力合作。当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局面极不利于发展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 建立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制度保障体系。在发展巨灾风险证券化的每一个过程中都要有相应的甚至专门的法律条款予以保证,其所涉及的多个市场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确定也必须以相应的法律法规为标准。 应由保监会或其他指定机构编制巨灾数据库。巨灾数据库是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资料,而我国目前尚没有一个标准的巨灾损失指数,这迫切需要我国建立一个类似美国的PCS的独立机构,承担起我国巨灾损失评估及指数编订工作。 加强信用评级。信用评级是投资者判断买卖债券合适与否的重要参考指标。资信评级机构对巨灾风险证券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评级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客观、公正的风险信息,有助于降低投资活动的不确定性,能克服投资人的观望心理,更好的了解这种新的金融产品,从而作出积极的投资决策,促进其规模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正堂.《保险风险证券化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李勇权.《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截至2017年5月,保险行业累计原保费收入20291.80亿元,同比增加26%,5月新增保费收入2295.47亿元,环比上升8%。其中,财产险原保费收入3956.41亿元,同比增加11.7%,寿险原保费收入13717.39亿元,同比增加32.7%,健康险保费收入2240亿元,同比增加17.0%,人身险行业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累计原保费收入分别为3084.37亿元、121.33亿元,同比下降59.4%、75.0%。
2017年以来,尤其是二季度,保险股在资本市场上备受青睐,股价表现更是异军突起。当前时点,在金融监管有所缓解、利率仍在高位的条件下,保险股的趋势性行情机会仍被市场继续看好。目前,上市保险公司PEV估值约为1.1倍,与保费收入和内含价值的高增速相比, 保险公司PEV估值仍在低位。
我们可以从价值转型和利差改善两个视角审视目前保险股的投资逻辑,价值转型逻辑的核心是在寿险利源中死费差的占比逐渐提升、利差占比逐步下降的前提下,保险公司将更接近于永续成长型类消费公司(销售保单),而不再简单地把保险公司看做是销售保单的资产管理公司,从而受周期因素(利率、投资环境)的影响减小,市场因此可以给出较高的估值。另一方面,利差改善逻辑的核心是在利率提升的背景下,保险公司受益于新增投资收益率的改善和准备金计提压力的减轻。
单就估值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关注:首先,2007-2010年,上市保险股PEV由最高7倍下降至1倍,后又回到3倍左右,2011年至今,保险公司PEV估值处于1-2倍之间,大部分时间为1-1.5倍的水平,由此可见,近年来,保险股估值的中枢为1.3倍左右。其次,在价值转型的行业大背景下,四大保险公司死差的占比不断提升,且逐渐接近国外优秀保险公司的利源结构,如友邦保险,其目前在港股交易于1.6-1.7倍PEV,考虑到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在港股20%多的折价,国寿、新华在港股PEV的估值是友邦一半的水平,未来仍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第三,预计保险股2017年EVPS将保持15%-20%增速,目前保险板块具备市场估值与自然内含价增值长双双提升的优势。
上市险企经营依旧稳健
根据保监会披露的相关数据,2017年前5个月,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累计15987亿元,同比增长29.95%;产险公司原保费收入累计4304亿元,同比增长12.75%。寿险公司保费收入虽然仍保持较快的增长率,但是自2016年1月以来同比增速就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产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在2017年1月见底以后开始逐渐提升,保费规模稳步增长。寿险保费收入的同比增速预计仍会下降,但降幅会逐渐趋缓,产险保费收入增速同比则有继续上升的可能。
在寿险保费同比增速逐渐下降、产险保费稳步增长、收入增幅出现分化的情况下,保险市场的集中度将会下降,随着万能险及投连险保费收入的大幅下降,行业规模保费则出现了同比略微减少的情形。
在行业原保费收入大幅增长的背景下,受到监管政策的影响,2016年4月,万能险保费收入开始出现断崖式下跌,万能险占比也明显减少。截至2017年5月底,行业万能险和投连险保费收入分别为3084.37亿元和121.3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59.40%和75.04%,行业规模保费收入为19541亿元,同比略减少4.14%。
从2016年起,保监会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包括《关于进一步完善人身保险精算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强化人身保险产品监管工作的通知》等,对万能险爆发式增长起到了有效的限制作用。监管政策的核心是将万能险长期化,对中短存续期产品实施更加严格的总量控制,并通过提高短线扣费以及对于一年期万能险的严格限制等方法来形成对万能险严格监管的态势,预计未来万能险保费收入仍然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2017年5月,保监会再次发文规定未来保险公司不得以附加险形式设计万能型保险产品或投资连结型保险产品,并要求各保险公司在2017年10月前完成自查和整改,预计万能险保费收入还将受到持续的影响,未来的规模会继续收窄。
近年来,随着保险行业竞争的逐渐加剧,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大型保险公司市场份额有下降的趋势。原保费收入排名前十的寿险公司市占率整体有所下降,而规模保费集中度自2016年年初以来有所上升,主要原因为万能险销售占比较多的中等规模寿险公司在政策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所受的负面影响较大。另一方面,一直以来,财险公司保费收入市占率的变化较小,近期虽然也出现下降的趋势,可能与中小财险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关注细分领域以及非车险等险种的快速发展有关。
虽然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在严厉监管政策的影响下,万能险和投连险保费收入大幅下滑,由此导致2017年以来行业规模保费出现了一定的下降,但是因大多数上市险企整体保费结构较好,所受的影响较小,尤其是太保寿险,因其万能险占比较低,受政策的影响十分有限;而新华保险主要由于渠道及产品结构转型等原因,原保险保费收入下降明显。平安证券预计,国寿股份、太保寿和新华保险2017年上半年原保费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8.5%、34%和-15%左右,上市险企保费收入有一定的分化。
截至2017年5月,保险行业资金运用余额为14.2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了2.64%,其中,银行存款、债券、股基和其他占比分别为16.43%、33.92%、12.75%和36.90%。从整体趋势来看,近年来,银行存款配置规模逐渐减少;债券配置规模在2016年及以后基本保持稳定;权益类资产配置随着股市的波动而升降,另类资产的占比逐渐提升。虽然2017年以来,市场利率维持上行趋势,但险资收益率的提升尚待时日,而另类投资的配置可以对冲利率上行带来的影响。
近几年来,受到整体低利率环境的影响,行业固收类资产配置的占比出现明显的下降,而另类投资由于其收益率相对较高、资金体量大、期限长等优势获得了险资的青睐,占比一直处于增长的态势。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2017年以来,由于利率短期提升,2017年起险资债券配置占比也开始有所回升,由1月的32.12%上升到5月的33.92%;同时,固收转另类的态势有所趋缓,主要原因为债权投资计划、信托计划等非证券金融产品的收益率挂钩银行贷款利率,在目前利率短期上行的背景下,利率上行趋势还未传导至贷款利率领域,因此,另类投资目前相对债券、银行理财产品的配置价值已有所下降。
2016年,保险行业资金运用收益率为5.66%,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的一季度年化收益率为4.53%、4.50%,目前来看,虽然上市险企总投资收益率相对稳定,但较2016年的表现恐有下滑。尽管股票市场相对2016年较为稳定,蓝筹行情有利于保险公司收益率的提高,但是占保险公司资产配置较多的固定收益类和债券收益率有所下降,因此,虽然二季度总投资收益率较一季度将会有所提升,但恐难超越2016年的水平,预计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上半年年化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4.60%、4.80%和4.75%。
在“偿二代”机制下,承保高价值率产品、传统险、投连险销售将相对提升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而高预定利率产品、高现价产品等激进型产品的过度销售将显著降低偿付能力。此外,在“偿二代”机制的约束下,偿付能力充足率与资产配置高度相关,激进的股票投资将会降低偿付能力。因此,“偿二代”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会出现较大的分化,规模大、运营稳健的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会得以提升,而承保和投资比较激进的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在新的偿付能力机制下则面临较大的冲击。
具体来看,上市险企偿付能力稳中有进,而最近几年依靠冲规模的平台型保险公司,如前海人寿、恒大人寿、华夏人寿、生命人寿、安邦保险等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在“偿二代”机制下都有大幅的下降,基本接近100%的安全线,未来它们的偿付能力情况堪忧。而上市险企由于长期以来较为稳健的经营,它们的偿付能力仍然将会在高位稳中有进。
保险需求的消费属性凸显
最近两年,在监管政策的引导下,传统保障性险种成为保险公司发展的重点,以健康险为代表发展十分迅猛。保险公司收入结构的变化对于保险公司未来现金流的可持续增长具有深远的意义。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在满足低层次的需求之后,保障性需求必然会成为居民生活中重要的一环。健康险的高速增长一方面确认了居民对保障产品的高度期望;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保险需求已经从投资向保障靠拢。健康险保单的不断拓展打开了新业务价值的提升空间。因此,保险需求风格的转变可以源源不断地给保险公司注入新的资产与活力。
7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部署推动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工作。文件主要提及了创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和服务、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推进商业养老保险资金安全稳健运营以及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四点内容,并计划在2017年年底前启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
中国养老保险体系主要是参考美国养老金体系的三支柱模式,美国养老金体系主要包括第一支柱的联邦退休金制度、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制度(即401K计划)和第三支柱的个人退休储蓄账户(IRA)三部分,三支柱分别占整个养老金体系的1:6:3。目前,中国对应于联邦退休金制度的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第三支柱为商业养老保险,三者目前的占比约为7:1.5:1.5。
中国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提出由来已久,从2007年正式提出到计划试点但最后无疾而终,到2014年新“国十条”、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和2016年的“十三五”规划纲要都提及了推出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但是此次国务院发文正式将试点计划时间确定为2017年年底以前,市场对此期望较强。
借鉴美国的发展经验,未来前景广阔。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主要是借鉴美国的IRA计划,目前IRA计划占整个美国养老体系的30%。同时,占美国养老金体系90%左右的401K计划和IRA计划都可以一定程度上享受税收优惠,而目前中国仅有占养老金体系15%的企业年金可以递延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无法通过其他方式在养老保险上享受个税优惠,商业养老保险相对于其他投资方式的优势并不明显,与美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均不能满足养老需求的背景下,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迎来契机,中国目前最主要的基本养老保险虽然覆盖了将近8亿人口,覆盖范围较广,但是其保障程度较低。企业年金虽可以享受税延优惠,但是一方面其只覆盖了2300万职工,占就I人口的比例不足6%,另一方面,2015年以来增长开始进入瓶颈,目前保费收入的增长主要是存量客户自然缴费的增长。因此,在现有养老体制难以满足养老需求的背景下,商业养老保险或在政策催化之下带来千亿元规模的增量保费收入。
2017年一季度,保险行业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2.45%,大幅领先6.5%的GDP预期增长。保险行业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保险公司的积极转型。各大保险公司加大了个险渠道的铺设,适当放弃银保渠道,保险人数量大增,拓宽了营销范围。而新华保险的负增长主要由于其处在转型期,公司目前大力发展期交,压缩趸交。保险市场的强劲需求带来的高增长不断通过新业务价值的提升向内含价值传导,在现行经济滞胀的环境下,行业景气度一直保持相对高位。同时,保险行业总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7.04%,保险行业的保障功能进一步稳固,风险防控能力得到加强。下半年保险行业会延续上半年的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略有减缓。
2017年4-5月,资本市场迎来一波强监管政策,重点打击市场游资对热点题材的轮番炒作与投机。资本市场对这次监管的反应强烈,沪指在一个月内的跌幅超过6%。而在此期间,保险行业逆势上涨,反映了市场强烈的避险情绪。同时,监管层一直强调A股市场的价值投资理念,对于高增长低估值且处于相对估值底部的保险行业来说投资价值凸显。
关键词:银保合作;博弈主体;战略联盟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银行保险业务应运而生,从广义上讲,它是将银行产品和保险产品工具复合,银行资本与保险资本相互融合的产物。银行保险业务从1996年由平安保险公司推出,就作为一个新的保险形式被同行业保险公司认可并推广。2002年开始,银保业务平稳发展,逐渐成为各保险公司人身保险业务支柱之一,是拉动寿险业务迅速增长的强劲动力。(下表)
但是银保合作的双方主体,银行和保险公司却一直处于不平等的地位。银行占据着博弈双方的优势地为。2008年面对全球的金融危机,银行保险却超速增长。2008年1―7月,实现保费2443.7亿元,其中一季度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28.71%,二季度同比增长159.58%,出现“井喷”现象。在这种形式下,银行作为重要的营销渠道为了赚取高额中介费,抵御经济危机的冲击,酝酿结盟提高银保业务手续费。而保险公司对于银保业务处在被动地位。
在我国银保业务中,银行凭借庞大的销售网点,民众高度的信任度和民间资金的主要聚集地的优势,使其占据资源上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对规模较小的手续费的预期以及保费挤占储蓄的考虑,使得银行对银保业务并不积极参与合作。同时大部分的银行对经营保险业务所能产生的预期效应没有足够认识或者由于经营体制的僵硬而无视未来的风险,仅仅将银保业务作为一种有利可图的短期交易行为。这些理由决定了当下银保合作的短期性、浅层次性、松散性。因此银行更多地根据手续费高低的变动频频更换合作伙伴,促使各家保险公司加剧竞争,不断相互提高向银行支付手续费的比例。
而实际上银行保险应该是充分发挥银行业和保险业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均享、共同促进的产物。如何使银行保险稳健发展,如何使不平等博弈双方主体成为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银行与保险公司应进行深度合作,博弈主体重新定位
开发充实新代销产品种类,推出信用透资保险、目标存款保险、养老金等多种银保产品,开拓新营销渠道,由单一柜台业务向理财中心,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逐步引导。保监局已对银行柜台销售的投资连接保险业务叫停,这一措施虽然会影响到销售量及增加营销成本,但对银保业务长期的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银保合作当中,银行在销售中不需要增加固定成本的投入,而产品宣传费用、银行人员培训费都有保险公司承担。面对这种情况,保险行业应加强同业合作,增强行业自律能力,发挥协同效应,停止费用战和价格战的恶性竞争,使银保产品手续费回归到正常水平,打破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非合作博弈局面。重新对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博弈主体地位进行定位,实现客户、保险公司与银行的三赢。
2.积极应对金融风暴,调整银保业务结构
面临愈演愈烈的金融风暴,银行和保险公司都在不断强化风险监管,客户则侧重于保障型保险产品,这就要求对保险业务进行结构调整,提高新单趸缴为期缴,使不同时期的资产匹配不同,分散资金运用风险,规避投资波动,发挥出寿险业在风险保障、长期资产负债管理方面的核心竞争优势。
3.加大监管力度,及早出台相应政策
金融行业迅猛发展,银保业务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这都要求完善相关法律制度。2006年为防止银保手续费恶性竞争,监管机构通过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了《银行、邮政保险业务自律公约》。面对2008年上半年银保业务增长过快、业务结构不好等问题,保监会开展一系列监管措施,8月在全国寿险工作会议上,监管层决心严控银保业务“过快增速”,全面正式启动寿险业务结构转型,在加大产品监管力度、对银行保险开展专项检查的同时,明确要求各寿险公司“压低趸缴业务规模、降低银保业务增长速度”等要求,完善银保体系。
现行的普遍关系合作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需要,为了使银保业务更好地发展,达到“三赢”的局面,应采取银行保险战略联盟合作模式。使银保业务成为金融界的抢手产品。
参考文献:
[1]杨立宪:银行保险:涉入深水区―――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与未来,[J].2007 (4).
[2]王 慧:我国银行保险构建战略联盟的博弈分析[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8 (5).
[3]翁子清 周 雷:我国银行保险合作问题研究与瓶颈突破[J].新金融, 2006 (7).
总结我国金融保险政策法规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对银行保险有重要影响作用的政策法规有两个方面:一是扶持发展型,即促进银行保险业务、加强银行保险资本融合的文件;二是规范经营型,即规范银行保险公司业务,防止销售误导、降低行业风险。扶持发展型政策法规为:1992颁布的《保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文件规定了银行、邮政等机构兼职保险业务的经营活动,推动了银行保险在我国的发展。1993年颁布的《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结合我国当时金融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了扶持金融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文件制定了“分业经营,兼业”的基本制度。1995年实行和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贯彻执行了“分业经营,兼业”的基本制度,在法律上保证了这项金融基本制度的运行。2000年颁布的《关于加强保险业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从法律上认可了银行保险,制定了独家的模式。200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从法律上制定了“一对多”的模式,打破了数量的束缚,让银行保险市场化率得到了巨大的提高。2006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保险资金参股商业银行,鼓励了保险公司和银行的资本融合,使银行保险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规范经营型政策法规为:200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增加了不可抗辩条款,变相增加了保险公司核保要求;在银行保险产品销售增加了提示风险义务,提高了对银行保险销售人员的要求;提高了对保险业务的银行的要求,新《保险法》从法律上规范了寿险的发展。2010年的《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取消了保险公司人员驻点,采取了具体的客户风险提示措施,减少了银行保险公司的数量。银监会采用具体措施整治销售误导和欺诈现象,使银行保险的销售模式、从业人员和合作模式都发生了变革。2010年的《关于严格规范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激励行为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激励行为的通知》,规范了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激励行为,从销售误导和欺诈的根源入手,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银行保险的风险。
二、政策法规对银行保险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立
1.样本选择影响银行保险市场的变量众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变量有人民币储蓄利率的变化、金融机构法定准备金、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国民总收入情况、证券投资市场情况等。法律因素选择200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政策因素选择2006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2010年的《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由于行业数据缺失,所以选取2005—2011年的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保险会、中国证监会、中国统计局的官方网站。
(二)回归分析
1.平稳性检验时间序列数据只有同阶单整才能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法进行分析,所以在对时间序列进行回归分析前,应该检验时间序列是否平稳,否则可能产生虚假回归。常见的时间序列平稳性的检验方法有以下四种:利用散点图进行平稳性判断、利用样本自相关函数进行平稳性判断、单位根检验、ADF检验。ADF检验结果表明:变量银行保险保费收入(b)、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国内成产总值(gdp)、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r)、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rrr)、上海证券综合指数(sse)在1%的置信水平下均不平稳。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在1%、5%和10%分别平稳。在10%显著水平上,所有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平稳,可以拟合模型回归。2.OLS回归dlnb=4.69dlncpi+1.451dlngdp+3.761dlnr-6.031dlnrrr-1.212dlnsse+1.954season-0.61aw2009+1.506regulatery2006-0.132regulatery2010-0.507回归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度较高,F统计量不大,居民消费价格指数(dlncpi)和2010年的《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regulatery2010)的t统计量太小,系数估计不显实证结果可得如下估计方程:dlnb=1.4764dlngdp+3.7102dlnr-5.5644dlnrrr-1.0435dlnsse+1.9556season-0.5642law2009+0.4807regulatery2006-0.5283回归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度较高,F统计量不大,P值接近于0,说明模型可靠。
(三)实证结论
1.国内生产总值与银行保险保费收入具有正相关关系。国内生产总值提高说明了国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当国民拥有更多的财富时,选择银行保险作为理财产品或者风险保障工具的人就越多,这反映了国民经济整体情况对银行保险的影响。2.一年期存款利率与银行保险保费收入具有正相关关系。一般认为银行保险产品和定期储蓄互为替代品,两者的关系应为负相关,但是实证结果显示为正相关。原因可能为:首先,利率提高吸引更多的人走进银行,间接地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银行保险产品,提高购买的可能性。其次,利率上升使保险公司推出的产品更具有吸引力,从而使更多的客户选择银行保险产品。最后,近年来银行保险监管部门逐渐规范银行保险销售行为,强调不能将银行保险产品收益率和存款利率作比较,弱化了人们对于银行保险产品和定期存款互为替代品的观念。3.存款准备金与银行保险保费收入具有负相关关系。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调整货币政策的工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使银行上交更多的存款准备金。这一方面将减少社会上的流通资金,另一方面减少了银行资金,降低了银行开展银行保险业务的积极性。这种影响主要是政策对销售渠道的影响,反映了银行的销售策略和战略意图对银行保险业务的关键作用。4.股票市场指数与银行保险保费收入具有负相关关系。股票、基金、银行理财产品是银行保险产品的主要的替代品,股票市场指数反映了股票、基金、理财产品的景气情况,两者的负相关关系说明了他们之间明显的替代关系。5.季度因素与银行保险保费收入具有正相关关系。银行保险保费收入具有很强的季节性,银行保险销售人员会在每年末压单,放到来年一季度完成,配合保险公司“开门红”的策略,造成了银行保险保费收入在一季度非常高。6.2009年10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与银行保险保费收入具有负相关关系。新《保险法》明确了保险合同成立时间;要求银行赋予风险提示义务,保障投保人能知悉合同内容;提高了代销要求,确保合规开展保险业务。这些条款增加了银行保险产品销售的难度,并且提高了要求,降低了银行保险保费收入。7.2006年6月解除资本融合障碍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与银行保险保费收入具有正相关关系。保险公司和银行在资本上融合,使双方在渠道、信息、战略上保持高度的协同和一致,有力的促进了银行保险的发展。
三、政策建议
(一)加强股权合作是有效策略
银行保险是指银行或保险公司采取的一种相互融合渗透的战略[2],加强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股权合作,通过股权关系来提高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关系,是达到银行保险一体化经营的途径。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的金融行业繁荣,通过加强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股权融合来促进银行保险的发展。2006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解除资本融合障碍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颁布后成立了很多金融控股集团,例如中国光大集团、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中信集团,事实证明金融集团推动了银行保险产业的发展。加强建立金融控股集团,在共享集团资源的情况下努力发展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而集团则可以获得各行业的利润。在这种模式下,资源分配和利益分享机制上有了更好的调控手段,使原来各自的经营成本在集团框架下被“内部化”,因而减少双方合作产生的摩擦成本,有利于业务向纵深推进。同时,银行和保险双方可以共同合作开发新产品,将银行的“理财”和保险的“保障”结合起来,建立金融产品全方位服务的产品结构。
(二)规范专业经营是发展基础
近来银行保险的风险越发明显,这不但制约了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也为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带来了隐患。我国的监管也从扶持行业发展,逐渐转变为规范行业经营。2009年10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在立法上进一步加强对被保险人和投保人的保护。2010年11月银监会《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则提出了具体措施,控制银行保险日益严重的风险问题,挽回银行保险越来越差的口碑。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在政策法规的指引下走规范、专业经营的道路。首先,银行保险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保险公司和银行要加强对银行保险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建立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业务水平,减少操作失误。其次,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现阶段虽然保险业是市场化经营,但是由于竞争激烈、制度不完善,现在的保险公司均没有真正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因此保险公司急需转变自己的观念,真正做到以客户满意为向导。保险公司应该意识到客户是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3]。
(三)转变盈利模式是根本出路
到2006年,我国保险经纪人在全国总保险费收入中,比重还不到4%。同期,在英国,保险经纪人在商业保险市场所占的份额高达90%以上,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则超过80%,在美国也达到了75%以上。
保险经纪行业虽然在我国尚处于拓荒阶段,但在民众需求、国家政策等诸多有利因素的作用下,其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
市场选择形势所趋
保险业的发展为保险经纪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我国保险业20年的高速发展,保险经纪的发展已是水到渠成。
“保费收入逐年攀升,保险密度和深度水平不断提高,这表明了保险中介行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山东保协齐国英向记者展现了保险经纪的宏伟蓝图。
纵观国外保险经纪行业,在保险市场发达的英国,现有3200多家独立的保险经纪公司,是保险公司的4倍,中介市场份额占财产保险业务量的60%以上,占一般人寿保险业务量的20%,占养老保险业务量的80%。而在美国,保险经代公司占寿险市场保费收入的50%以上,但在中国,保险经代公司占寿险市场保费收入不到10%,这无不表明了在中国的保险市场上,保险经纪是保险行业前进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阶段。
据齐国英介绍,退出市场的保险有很大一部分是转做经纪公司,像专为山东电力服务的英大保险的前身就是公司;有的是区域地方性保险经纪公司将市场转向了北京、上海经济发达地区,康桥保险经纪就由于业务的发展,将总部迁址北京。外资险企也瞄准了中国这块广阔的市场,目前,苏黎世、友邦将保险经纪的利益触角伸向中国市场。
“保险公司应该是出产品的企业,而保险经纪公司才是应该专业推销产品者,这是社会分工的细化,也可以说是一种市场选择。”江泰的风险技术部庞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现对保险经纪市场的信心,同时他也是一位看好此行业而投入保险经纪的一员。
随着我国保险市场上保险人数量的进一步增多,在市场竞争和自身生存发展的压力和动力双重作用下,保险公司必然会转变经营观念,增强成本效益意识,放弃小而全、大而全,面面俱到的做法,集中精力抓好核保、精算、险种开发、成本控制、保险资金运用与管理等核心工作,而将一些繁杂展业、理赔工作让位给专业的中介机构。
据《2007年一季度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统计,今年一季度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42.25亿元,同比增长57.32%,其中寿险保费收入占比40%。经代业务中寿险占比的不断攀升,吸引了寿险行业内的众多目光,越来越多的寿险公司开始重视经代市场的发展,已往经营财险的经代公司逐步进入寿险营销的领域。
在接受采访的保险公司中,成熟的保险公司像国寿、平安等行业巨头都与保险经纪公司有所接触;还未开辟经代渠道的保险公司,像刚入驻的外资保险等,只是出于稳健发展考虑而未涉足此渠道,但他们也纷纷表示在人渠道、银保渠道、电话营销渠道整合成熟完善后,一定会开通经代渠道。
政策助推中介发展
保险监管部门接连出台各种经纪人的利好政策,为保险经纪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十一五”期间,保监会将把对保险中介机构的监管放在首位,并冀望借此扭转保险中介市场混乱局面。显然,保监会期望通过这次监管重心的转移,扭转保险中介市场混乱局面。与之相伴,近2000家中介机构将面临一次大规模的行业重组与兼并,因而为保险经纪公司带来无限契机与发展。保险业内人士预计,在实行分类管理后,保险中介机构将突出各自的服务特色,体现出自己的强势。
今年4月24日,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保险中介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称,经济社会发展为保险中介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过程中,各个行业、各类市场主体都需要风险管理和保险服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生产、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都需要保险业的积极参与;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人民群众的医疗和养老保障都离不开保险业支持。保险业要支持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单靠保险公司远远不够,还必须依靠保险中介机构这一新生力量。保险中介是保险产业链中重要一环。伴随保险业发展,保险中介机构也必然面临极为难得的发展机遇。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保险业基础不断加强,改革向纵深推进,传统体制下的保险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保险业转型与结构调整为保险中介加快发展提供了较好条件。
随着我国保险公司自我约束能力的增强,特别是国有保险公司经营机制的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保险监管部门会将监管的重点放在偿付能力和市场秩序方面,而逐步放松对条款费率的限制,给保险公司充分的自,经纪人的市场空间将逐步放大。
保险需求日益成熟
消费者保险需求日益成熟,为保险经纪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近年来,随着保险意识和消费观念的增强,消费者已经从被动的保险需求者转向主动的需求者,人们对保险保障的需求日益规范化、全面化。保险经纪人作为投保人的专业顾问,将成为一些消费者的必然选择。
随着人均GDP不断上升,带来了对金融服务需求乃至保险需求的快速增长。诸多业内人士预测,基于对“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和国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两大目标的预期,满足基本保障需求以上的商业保险需求,会随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多而逐步升温,且相当数量的居民会变目前的被动消费为将来的主动消费。
“与此同时,中等收入群体的兴起有助于扩充寿险有效需求的客户基础。”中信证券分析师黄华民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收入增长速度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收入水平越高,收入增长速度也越快,中等收入群体的兴起有助于增强市场对保险产品的有效需求。
一位资深理财顾问对记者说,每当有人问他如何理财的时候,他的第一句话都是,你买保险了吗?保险是每个人的基本保障,也是投资理财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民理财意识的增强,保险也将成为百姓主动寻求的一种投资理财产品。
随着国民保险意识的不断增强,投保人对风险管理和保险需求的程度和层次也将逐步提高,这样必然会扩大市场对保险经纪人数量和质量的需求。
而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经营者风险意识不断增强,他们迫切地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实施合理、有效的风险转
移,这就需要保险经纪人的参与,运用保险经纪掌握专业技术与丰富的经验维护自身的利益。
采访中,大部分保险经纪公司都表示,他们的业务基本饱和,对公业务都自顾不暇,根本无法顾及个人客户。而一位经纪公司的理财师也表示,顾客一般不知如何买保险,买何种险种,该买多少,就更不用说如何将市场上的保险产品如何组合了,而且也确实有人向他询问如何保险安排,现在这方面的缺口还是比较大的。现在,个人买保险也是基本靠亲威朋友推销,无法做到产品组合,有效规避风险。据该人士介绍,目前,只有部分外资保险经纪公司为个人客户做保险安排,充当真正的私人理财规划师,但也仅限于外企白领与国内少数高端客户。同时,他也相信个人市场的潜力深不可测,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保险经纪业务会逐渐为广大客户所熟知,对保险经纪业务的需求也会快速增长。
良性循环促发展
现代保险市场的高效运行离不开保险中介机构的发展,保险中介提高保险市场效率与公平的“剂”作用是其他市场参与主体无法替代的。长期以来,我国保险公司职能过于集中,过于强调业绩和营销,过于提倡“人海战术”和“人脉关系”。忽视了产品开发等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结果导致机构臃肿,冗员较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保险中介可以促进合理分工,降低经营成本,打破市场的壁垒与分割,改善业界竞争环境。
保险市场是典型的信息市场,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了交易成本。保险中介可以发挥专业化优势,为保险公司与投保人双向提供信息,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沟通的同时也能够推动保险产品创新,提供优质服务,这一切都将为保险纪展提供继续成长的沃土。
8月18日,中国保监会最新公布的《二七年上半年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称,保监会支持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市场化重组、并购和集团化发展,鼓励风险投资在内的各类资本投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上市融资。
报告明确,支持中介机构专业化、多样化发展,深入推进保险中介机构改革。鼓励包括风险投资在内的各类资本投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上市融资。支持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市场化重组与并购,推进保险专业中介机构集团化发展,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有影响力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建立健全全国网络。
“我们支持有条件的保险中介探索上市。”保监会中介监管部主任王建曾经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有过明确表态。
“我们主要是出于完善保险市场主体,让更多的保险主体参与竞争。同时,这种做法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保险经纪,让客户有更多的选择,这样就能减少保险经纪欺诈行为,逼迫保险公司创新,生产更好的产品,从而进入市场的良性循环。”
保监会将继续推进保险中介制度建设,尽快颁布新修订的《保险机构管理规定》、《保险经纪机构管理规定》和《保险公估机构管理规定》;在试点的基础上,完善《保险兼业机构管理规定》。保监会还将参照国际惯例,建立保险中介信息化标准,统一业务统计口径。
日前,民太安、泛华等保险中介公司正积极筹备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
WTO助推前进
一、保险资金管理的必要性
2015年2月底,国内保险资金余额已达到95559.66亿元。当前国内保险资金规模扩张较为迅速,而其投资收益率则处于偏低状态,保值增值的功能未充分体现。同时,鉴于无风险利率下行等因素相互交织,优化保险资金配置的必要性也日渐显现。
(一)“偿二代”体系的客观要求
2015年3月23日开始,国内保险业以风险为导向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简称“偿二代”)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该体系的逐步运行,客观上要求保险公司进一步强化资金运用的管理工作,进而提升其市场运营的稳健性。
(二)费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
2015年2月16日,中国正式实施万能险费率改革。这是国内“普通型、万能险、分红险”费率改革中的第二步。万能险费率的市场化运行,使得各保险公司的实际结算利率竞争趋于深化,保险资金的配置结构也需相应调整。
(三)无风险利率逐步下行
当前,随着基准利率的逐步下行,银行存款的收益在进一步下降。2015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7.0%,经济增速的逐步放缓进一步强化了降息预期。然而,国内保险资金投资银行存款的比例接近30%,这一状况使得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率面临较大压力。为此,保险公司有必要进一步优化当前的投资组合。
此外,行业竞争的日益深化和货币实际价值的下降等因素,也对保险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国内保险资金管理的状况
(一)保险资金的运用现状
依据中国保监会的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2月底,国内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95559.66亿元。其中,银行存款为24928.6亿元,占比26.09%;债券为35740.99亿元,占比37.40%;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为11476.24亿元,占比12.01%;其他投资为23413.83亿元,占比24.51%。
截止2015年2月底,保险资金配置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比例达到12.01%,与30%的监管上限相比仍然具有较大的调整空间。同时,保险资金投资基建等长期性板块的比例仍然较低,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保险资金管理的特点
1.资产配置集中度较高。截至2015年2月底,在保险资金投资分布中,银行存款和债券合计所占比例为63.49%,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占比为12.01%。这种配置结构在控制风险的同时也制约了收益率的提升。
为此,在国内投资渠道日益丰富的背景下,保险公司有必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逐步分散资金配置,以获取证券等投资渠道的较高收益。
2.投资收益率的偏低。目前,保险资金较大程度上集中于银行存款和债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其投资收益率整体上处于偏低状况。2001~2013年,国内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均值为4.6%,2014年伴随国内证券市场的向好而上升至6.30%。
3.风险管理水准有待提升。目前,国内保险资金大都集中于银行存款和国债等利率敏感型产品,容易面临市场利率变动的系统性风险。同时,由于国内风险管理的理论尚不成熟,专业型资产管理公司相对较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投资渠道的拓展。
4.资产负债匹配有待优化。目前,国内寿险产品的期限相对较长,而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大都集中于银行存款和固定收益类产品,期限错配较为明显。为此,保险公司可适当增加不动产和基建等长期性投资的配置比例。
三、保险资金管理的路径选择
(一)逐步完善国内金融市场
目前,国内金融市场正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金融体系尚不太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保险资金管理的发展。因此,金融监管部门之间需要加强协调,逐步构建更为完备的金融体系,为保险资金提供多样化的投资环境。
此外,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也将对保险资金投资产生积极影响。优先股和上证50ETF期权等新产品的市场化运行,将促使保险资金配置的进一步优化。
(二)优化资产配置结构
目前,保险资金的配置机构制约了收益率的提升。随着优先股和基建等投资渠道的拓展,保险资金的配置将迎来更多机遇。
1.普通股。2014年四季度以来,保险资金逐步提高了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2014年的平均投资收益率也由此提升至6.3%。2015年,随着证券市场注册制改革进程的日益加速,权益类融资比重将呈现大幅上升趋势,从而为保险资金带来更多投资机遇。
2.优先股。优先股与保险资金尤其是寿险资金的期限较为匹配,且股息率相对较高,已成为保险资金较为适宜的投资渠道。2014年10月7日,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投资优先股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拓展了保险资金的配置渠道。
目前,国内已有17家公司了优先股发行预案,发行总额为4529亿元。优先股试点的逐步展开,将进一步丰富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
3.基建投资。基建由于其投资期限的长期性,以及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稳定的现金流,较为适宜保险资金进行投资。截至2014年底,保险资金发起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已达到1.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6.8%。
依据2015年全保会的相关工作部署,保险资金将更加注重对接实体经济。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基建投资将呈现大幅增长,这将为保险资金提供更多投资路径。
(三)强化市场监管机制
随着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多元化,以及金融混业经营进程的加速,完善市场监管机制的迫切性也日益凸显。因此,监管部门需要强化协同监管效应,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使保险资金运用更趋于合理化和透明化。
(四)发挥资产管理公司的功能
截至2014年底,国内保险业总资产已达到101591.47亿元,较年初增长22.57%。然而,国内已获批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不包括香港)仅有21家,尚有较大拓展空间。2014年9月,中国保险资产管理协会在北京成立,这将促进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市场化进程,进一步提升保险资产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