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母亲河的诗歌范文

关于母亲河的诗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母亲河的诗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母亲河的诗歌

第1篇:关于母亲河的诗歌范文

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2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提高朗诵诗歌的能力

3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

教学重点及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赞颂黄河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内涵。

师来导学我来学

资料文献:

我的预习提纲(可不要忘了欣赏我的书上笔记哦)

一:基础常识积累:

1、字词(除课后读写机课下注释外)我还发现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diān峰()流xiè()狂lán()pínɡ障()发yuán()wǎn转()

哺育()澎湃()浊流()劈成()气魄()臂膀()

2、关于作者

二、结构内容梳理把握(我能概括和复述)

三、思想主题感悟(我最想说的话)

四、写作特色欣赏评点(可在书上做批注)

1、本文在写作上最值得我欣赏和借鉴的地方

2、我也怀疑权威,大胆指出不足

五、预习小结。

我给自己的预习评价()

2、课文必读汇报,我读一遍需()分钟

3、对不起,我还有问题。

【课堂研讨,合作展示】

一、导语设计(导入方式自由)

二、检查预习,公布小组得分明确本课目标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介绍本课梗概

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行赞颂的?

二)、四边互动或分组完成

找出你认为描写精彩的语句,并分析好在哪里?

1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歌颂黄河,在歌颂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找出你体会较深的句子,你觉得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2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作者描绘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歌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是要表达什么情感?

3“黄河”这一概念已深深融入民族文化中,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与黄河有关的诗,你知道哪些赞颂黄河的诗歌?请至少写出三句

4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摇篮。诗中说“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你能够从历史中撷取一朵小花来解释它吗?请用一段文字表达出来。

四、质疑释疑

五、学结,巩固练习

六、自测评估当堂检测(15分钟)

1分析下列句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1)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2)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2现代文阅读《坐看黄河》

许多故事就那么流去了。

物化的岁月伸手可掬,每一掬却都已是过去。上一辈尚在感叹那些小去的孤帆远影,排天的浪花已溅湿我们的青春衣衫。

坐看黄河,看天上来的水,奔腾到海不复还。

这个世界平静的东西太多了,山巍峨吧,可很肃穆;云飘逸吧,又显轻浮。于是有了河,以一种沉重的流动,赋江山以活泼,给地球以血性,也让一种种生活有了千回百折的映照,一个个时代有了波澜壮阔的象征。

坐看黄河,我们无法无动于衷。

这是一条曾让风云人物敬畏得不能泅渡的英雄河,这是一条当同名乐章响起就会冲湿海外游子眼眶的母亲河,这是一条淹没过许多家园和梦想也滋润了许多沃野和希望的岁月河,这是一条负载厚重的泥沙也负载粗犷的船工号子的生活河。

我们已静坐不得徘徊不得,只能与她同行。

我们在岸边看河,河在历史里看我们。

1、选文的第二段写道“上一辈尚在感叹那些小去的孤帆远影,排天的浪花已溅湿我们的青春衣衫”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2、本文主要写“黄河”,为什么又提到了“山”和“云”?

第2篇:关于母亲河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诗经》;教学困境;教学突围

一、大学语文中《诗经》教学的三大困境

困境之一:学生对《诗经》缺乏热情,兴趣索然。顾颉刚曾总结过《诗经》遭逢的四项厄运:其一,因战国诗失其乐,后人强把《诗经》乱讲到历史上。其二,删《诗》之说起,使《诗经》与孔子发生关系,成为圣道王化的偶像。其三,汉人把三百五篇当作谏书。其四,宋人谓诗宜删,很多好诗险些失传。顾氏所说的这几重厄运从某个角度而言,恰恰证明了《诗经》的备受瞩目。然而,当下《诗经》却新遭遇了顾氏没有料到的一重厄运,即当下民众,甚至大学生普遍对《诗经》敬而远之,有一种隔膜与疏离,更遑论品鉴欣赏。笔者在执教大学语文的过程中发现,若论古诗词,大学生普遍偏爱唐诗宋词,而对《诗经》兴趣淡然。究其原因,大学生认为唐诗宋词海纳百川,通俗易懂,婉转动听,韵味无穷。反观《诗经》就显得晦涩难懂,质朴无华,味同嚼蜡。所以,对于《诗经》的学习,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并没有达到心灵上的审美感受。困境之二:教材内容缺失或低水平重复。在中学语文《诗经》学习中,学生永远记住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等经典诗句。然而,当他们学完了大学语文之后,很多人口中吟诵的还是这几句诗,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就笔者手头近年来的十多种《大学语文》教材而言,竟然有一半教材根本就没有收录《诗经》。这些教材的编撰者其实很多就是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同仁,他们对《诗经》的“一刀切”态度折射出《诗经》在教学上的尴尬处境。即使是收录了《诗经》的大学语文教材其所选篇目也和中学语文教材区别不大,基本集中在《关雎》、《蒹葭》、《氓》、《采薇》这几篇,更多的是一种低水平重复,虽然偶有教材增选了《鹿鸣》、《何草不黄》。由于中学时代面临的升学压力,中学生对《诗经》的认识即使没有上升到审美体悟,至少也达到了熟知的程度。然而,在大学阶段,老师们失去了升学这道天然屏障,如果教材中没有《诗经》,老师理所当然可以不讲授。即使教材选录了《诗经》,如果老师对《诗经》的教学没有突围,那么学生对《诗经》的认识与接受就只能停留在原有水平,并丧失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更容易形成一种固化印象,以为中学所学的篇目就代表了《诗经》的全部。困境之三:教师师资不一,认知不足。歌德说:“鉴赏能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鉴赏最好作品才能培养成功的。”[1]在诗歌教学中,教师注重讲授经典固然没错,但《诗经》的经典篇章绝对不是囿于有限的几篇。在大学里,大学语文这门课程长期作为入职不久的年轻老师们的过渡期选择。所以,部分老师的工作目标并没有定位在大学语文这门公共课上。有的老师既没有通读《诗经》,又没有想到要在《诗经》上格外下功夫。甚至有的教师对《诗经》都有所拒斥,认为不教或少教一首《诗经》没有任何影响。试想,连教师都无法体悟《诗经》之美,那他如何点燃学生心里的火种呢?所以,教师姑且教着,学生姑且学着。

二、大学语文中《诗经》教学的突围

叶燮说:“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2]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无论是《诗经》、《楚辞》,还是唐诗宋词都洋溢着诗意的光辉,充盈着灵动的情韵。然而,在朱光潜先生看来:“若论情趣,中国诗最艳丽的似无过于《国风》。”[3]那么,在大学语文《诗经》教学中如何克服困境,突破重围,让大学生领略到《诗经》的“艳丽”呢?突围第一步:勾连古今,点燃兴趣。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认知本身是一种最令人惊讶、诧异和感到神奇的过程,能激起高昂而持久的兴趣。”[4]这些话意味着兴趣是植根于人内心的探究欲望,任何表面的、外在刺激都不可能真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致,也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热爱脑力劳动的学生。所以,提升学生对《诗经》的兴趣是教学的突破口。《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它像一个万花筒,映照出了三千年前华夏儿女的喜怒哀乐。俗话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古与今不仅只是时间上的纵向关联,还是横向层面的互为观照。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勾连古今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兴趣。针对大学生感兴趣的当代生活,教师可以抛出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之情。比如,联系时下火爆的相亲节目,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三千年前的仲春时节,男女相亲的场景是怎样的呢?时下剩女大行其道,那么三千年前有剩女吗?针对旅游热,可以提问:三千年前的先民春日踏青是怎样的情景?在《诗经》中我们向学生展开一幅流动的生活画卷,其中有先民们劳作的场景,有小儿女的闺房私语,有能者多劳的抱怨等。当这些鲜活的问题以群组形式抛出的时候,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点燃他们对《诗经》的热情。由此,可以传递出一个理念:尽管时代不同,人情物理却相同。历史是真实存在过的生活,只不过《诗经》中的人们已经先替我们活过一遍了。所以,讲授《诗经》时不能只就诗论诗,要让学生知道文字的生命在于与当下的生命发生鲜活的关联,无关于它是不是三千年前的诗歌。突围第二步:纵横交错,拓展内容。虽然大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诗经》篇目有局限,但是教师可以灵活变通。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优秀的老师不应该被教材所拘束,而应该以例子为出发点辐射开来,以点带面,纵横交错。由于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情感丰富,因此我们可以以《诗经》中的爱情婚姻题材为例。首先,我们可以在《诗经》内部构筑经纬网络。在《诗经》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摽有梅》、《木瓜》、《有女同车》、《桃夭》和《氓》这几首诗串联起来,因为它们从时间上线性讲述了先民的求爱、相亲、约会、结婚和婚后的婚姻生活,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婚恋图,这种纵向组合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对先民婚恋生活的系统了解,让他们在诗歌学习中得到文化的涵养。同时,我们可以取这条纵线上的任何一点进行横向的观照。同样都是青年男女约会的诗歌,我们以《有女同车》为基点,四面辐射开来,将《将仲子》、《静女》、《溱洧》构成一组同心圆。虽然这四首诗主旨都是约会,但是情趣各异。既有约会时飞一般的快乐心情,又有瞻前顾后的忧虑;既有约会的俏皮活泼,又有私订终身的大胆。在这样的纵横拓展中,既注重了《诗经》中诗歌的独立性,又关注了诗歌间的关联性,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感染力必将大大增强。此外,我们还可以以《诗经》为原点走出去,构筑《诗经》教学的外部网络。仍然以爱情婚姻为题材,我们选择《伯兮》。《伯兮》被誉为“闺怨诗之祖”。我们以《伯兮》为首,串联起《行行重行行》、《闺怨》、《错误》等古今闺怨诗,让学生既看到了思妇的不修边幅,又看到了思妇的自我劝勉;既体味了思妇的幽恨,又品读了思妇的怅惘。通过这种串联,学生真正理解了《诗经》作为中国诗歌源头的意义,也看到了诗歌自身在发展历程中的继承与发展。《诗经》作为中国诗歌的母亲河,其源头价值不可忽视,在这条纵向教学的网络中教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提高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让他们找到诗歌之间的有机联系,将其熔铸一炉。突围第三步:凝神关照,返诸本体。诗歌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一种直抵人心灵的审美教育,在于感发人的生命。在影视媒体、自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视觉冲击、碎片化阅读扫荡了文字语言的内在魅力,一些大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钝化了,没法真正体味诗词的美好意蕴。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言:“是因为人不能悟是我们的心死了,我们的心都被外在的那些物质的、死板的东西塞满了。因此,我们都没有一个空灵的心灵接受宇宙万物如此美好的种种生命的迹象。”[5]大学生在阅读《诗经》的篇章时,首先要清空心灵\凝神关照。所谓“凝神关照”就是指你在读诗歌时“让它笼罩住你的意识全部,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6]。比如,读《有女同车》时,读者不能生发出这是一辆四匹马拉的车之类的联想,因为这些联想一旦产生,你就进入了另一个非诗意的现实世界,这就妨害了作品的诗意。联想必须产生在凝神关照之后。当你凝神关照\细思玩味之余,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此时你的眼前犹如霞光万道,心旷神怡,终有所悟。所以,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减少主观介入,留下更大空间让学生体悟。木心先生说:“三百篇中的男和女,我个个都爱,该我回去,他和她向我走来就不可爱了。”[7]这句话道出了当代大学生欣赏诗歌的一个普遍问题,即没法感同身受、设身处地品鉴诗歌。如今大学生身处信息爆炸、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往往没法理解《诗经》中蕴含的时代内容与文化价值体系。

新历史主义的文学观特别提出了文学与文化的关系。此种观点认为文学从属于一个大的文化网络。其中,文化人类学的代表格尔兹认为文学就是文化的某些方面。对文学而言,文化不是其外部或背景,而是文本的一种形式。文化是扩展了的文本,文本是压缩了的文化。这种观点无疑有其合理性,有助于学生在漫长的历史叙述中追根溯源,更有针对性地阅读文本。所以,在《诗经》教学中,教师应当向学生传递一种文学历史观,教会学生在历史文化的宏观参照下把握《诗经》,体味原汁原味的诗歌美,就不难理解前文所说的同题材的诗歌为何各有不同的审美内涵。除了文字语言、艺术手法上的不同外,巨大的时代背景、文化体系所赋予的诗歌的面貌也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讲授《诗经》时,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到历史大环境中,暂时抛却现代人的身份,这样才能真正返诸诗歌本体,把握诗歌的真实的美。《诗经》犹如一块璞玉,在大学语文《诗经》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当下生活,努力提升学生兴趣,引领学生回归《诗经》的本真,使《诗经》的温润光泽尽皆呈现,让学生真正妙悟《诗经》的大千世界与诗情画意。

作者:李伟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唐元棣.简明美学教程[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1:225.

[2]叶燮.原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56.[3]

[6]朱光潜.诗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68,48.

[4][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72.

第3篇:关于母亲河的诗歌范文

关于长江的电影,之前第六代章明、贾樟柯等都有,其中三峡也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三峡在《长江图》中也有涉及。在杨超看来,《长江图》关注的并不是三峡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意义,在他的故事里面,三峡对长江的变化是,使得长江变成一个没有魔幻的河流:“在三峡工程之前,长江是魔幻之河,一对情侣能以这么奇特、浪漫的方式见面,跨越时空;但是一到三峡之后魔幻属性就没有了,它彻底把长江魔幻和审美属性取消掉了。三峡工程在这部电影里面就是这个含义,它是对魔幻之河的一次改变。等到过了大坝之后,男孩再找到女孩,天地都变了,河流都变了,等到水库的尽头处,长江又恢复自然景观的时候,女孩又再次出现,所以电影其实在以一种很恢弘的视角在写长江的改变和变迁。”

9月6日,《长江图》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内影城巨幕厅举办首映,呼朋引伴招引了大半个北京城有头脸的文艺青年在附近出没。走红毯前,在厂内著名的文青集散地老故事餐厅扒几口饭,身旁的人们大都在饶有兴趣地谈论电影的种种,比如台湾摄影大师李屏宾的掌镜,比如左小祖咒新鲜出炉的主题歌……这部电影最大的话题还是由胶片拍摄而铺展开来的化不开的诗情画意:“我厌恶坚硬高耸的信仰,山清水秀的长江,和确定无疑的爱情。”“我诅咒我走过的路,我读过的书,我献媚人的表演,我离开独行之道那一刻的软弱。”“两岸的城市都已背信弃义,我不会上岸,加入他们的万家灯火。”类似这样短促、铿锵的诗句,几乎出现在电影关涉上海、江阴、三峡等每一座沿江城市的画面当中。

与编剧和导演一身二任者杨超聊天,他承认这些诗句都是自己写的,“由于剧情设置在80年代,这些诗歌必然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色。”他很干脆地说,自己就是模仿了北岛“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类似的语式和句法。

就像电影发生在1989年那个冬天,很多人至今在怅惘、怀恋那个逝去的诗歌时代。杨超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艺中年,这从他日常盘起的辫子和前胸后背写有种种宣言的文化衫便可见一斑。他自嘲自己是羞赧的大叔,当年和徐皓峰同班同学就读中戏导演专业,表演课上,徐皓峰上去就跟说相声似的,咣咣咣几句话能把全班逗得前仰后合。可他上去就不行,憋得脸红脖子粗常常说不出一句词儿,“说到底,那时还是克服不了小镇文学青年那点自卑。”之于大部分河南人而言,更愿意讲黄河是自己的母亲河,但作为信阳人的杨超并不愿意掩饰自己固有的分离主义“倾向”,“信阳在传统上是河南的城市,但是在气候和风俗上接近武汉。”这似乎造就了他对长江远胜于黄河的热爱。2005年拍完《旅程》之后他就有了想拍长江的念头,于是做了一次采风,花四五天时间坐着客轮沿江走了一趟,拍了一大段具有水墨气质的长江影像,“我当时就决定要用哥特音乐来配电影的画面, 后来选择的是一首德国的曲子,《恒沉睡》作为配乐。”

电影曲曲折折从筹备到上映俨然要走过一个轮回十二载,杨超说自己早已将生命熔铸其间:“我不需要十亿人口都欣赏,九亿八也行,一亿八也行,一千八百万也行,我觉得八十万认可我和九亿八认可我之间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是我自己的选择。这个想法是从我开始看到好电影的时候就笃定下来的。一个人选择一条道路走下去是因为他真正认可了这个道路意味着什么,我曾被好电影感动过,现在、未来我也会去拍这样的电影。”他告诉记者。

Q&A

Q=《北京青年》周刊A=杨超

Q:电影前期宣传上一直在强调“最后一部胶片”电影,最终成本在多少?

A:目前来看,我们应该是最后一部胶片电影。实际拍摄过程中耗用胶片数量其实不算多,16万尺?20多万尺?总之片比很低的。这其中的原因,一个是宾哥(李屏宾)掌镜很有准儿,另一个我们不是很有钱的组,花这么多钱拍这样一部文艺片,本身就是很疯狂的一件事。这片子连宣发总共花了3000万吧。

Q:谈谈此次拍摄的缘起和经过吧。

A:我们是2012年1月3号开始拍摄。2005年有一个想法,2008年开始写剧本,写了三年,2010年融资,2011年是正式筹资,2012年拍了两个月,拍了80%内容就没钱了、停机了,剧组也解散了,等到2013年11月,我们才拿到第二笔钱,再拍后面20%的内容,才算拍完。总共我们拍摄的时间是70天左右,中间隔了一年半,加一块是两年,剩下两年去剪辑。大家可能以为我们拍了四年,其实没有,拍了四年大家会疯掉的。

Q:从你当年的处女作《旅程》起,电影中就对女性形象有思索与关注,此次安陆的形象气质也很独特,她有很多身份,让人一时莫衷一是。

A:《长江图》里的女主角是中国电影里没有出现过的一个崭新的角色,她既是一个流浪者也是一个修行者。她在爱情、修行上,对自己的质疑上,一直在徘徊犹豫,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把自己心灵的安定、信仰、终极追求这些精神的追求看的无比重要的,用身体去诤道的人,其实以前没有出现过这种形象。

为什么她显得有点像人又像鬼,神秘莫测的?其实是电影的结构决定的,观众透过男主角的视角,逆着男主角的时间、跳跃着去看一个女人在长江边颠沛流离的方式。观众是不可能看到全貌的,会觉得搞不清楚,但这是电影视角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她的神秘感、魔幻性就来自于这里。剧本设定是一个真实的人,只不过追求一个虚幻的事情,我们正常人觉得不重要的东西,她觉得很重要。 《长江图》讲述了发生在长江上两个时空交错的魔幻爱情故事,男主角秦昊表示这是他从影以来拍得最苦的一部戏,不管是从精神上还是从身体上,都备受摧残

Q:截止目前票房不到300万,这达到你的预期了吗?

A:其实《长江图》是一个特别疯狂的电影,对观众提出的要求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高的,确实是需要有很充分的准备才能去看清楚的电影。观众必须抱着一个开放的形态去看,如果你抱着看一个类型片的心态去看《长江图》的话,难免会失望,因为它不是一个类型片,如果你抱着一个看普通文艺片的标准去看,你也会觉得非常的震惊,因为它也不是一个普通的文艺片。

我认为电影分三类,类型电影、文艺电影、艺术电影。

第4篇:关于母亲河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声乐中师生;音乐表现;艺术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179-02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的特点是通过美妙的声音和清晰的语言表达歌唱者的真情实感。确实,一首歌曲唱得好坏,除了声音条件和演唱方法外,主要的是音乐表现。我们经常看到这种现象:有些学生自然条件非常好,经过长时间的正规训练后,成绩却很平平。而有些声音条件、演唱方法不是很突出演唱方法的学生,却能以良好的音乐表现取得优异成绩,这就是音乐表现在临场表演的不同结果。

怎样才能有良好的音乐表现呢?中师声乐大纲对音乐表现的一项阐释为:为了较好地表现歌曲情感,音高、节奏准确,要准确地运用普通话或原文演唱中外歌曲,演唱完整。这里包括四点要求,其中最核心的要求和最能体现学生演唱水平的,是“较好的表现歌曲情感”,即要有情感表现力。人类先学会说话,为了表达更深厚的情感才开始唱歌。世界上一切美好的歌声之所以为人倾倒,除了歌唱者具有良好的嗓音和高超的技术外,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歌声能生动地表达歌曲内容和真实情感,即有良好的音乐表现,可引起听众内心情感上的共鸣,给予听众美的享受和情绪感染。可见,音乐情感表现于声乐艺术中的重要性。正如《诗经》中所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因此,向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是声乐教学中的核心任务,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很好地表现歌曲情感,提高情感表现力呢?结合本人多年从事中师声乐教学的体会,以强化学生音乐情感表现为主要目的,针对表演中出现缺乏情感表现力的现象,分析情感表现力缺乏的产生原因,研究如何在声乐教学中训练歌唱技巧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力。

一、学生缺乏情感表现力的原因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学生缺乏情感表现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注重技巧,忽视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2.学生对作品缺乏理解,包括作品的时代背景、主题、风格、思想感情等。例如,有的学生在演唱外文歌曲时,不在原文词义上下功夫,照猫画虎,辞不达意,只重视原文拼音发声的准确性,不懂原文词义,如何能准确地表达感情呢?

3.对音乐情感的表达方式,缺乏了解运用。

4.缺乏艺术实践。

5.综合艺术修养不足,缺乏艺术想象力。

二、如何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表现力

(一)技巧与情感表现并重,平时教学中渗透情感表现力的培养

教师应让技术训练、音乐感觉、音乐表现力等综合体,依靠练声曲进行。例如,音阶的上下转换和跑动要富有流动感,唱得舒展而自如的是连贯性乐句,唱得华丽而富有活力的是跳跃性乐句。对快的练声曲,要想象是快乐、激动的情感抒发;慢的,则是哀伤、沉重的情感表达。应要求学生感觉每个乐句、每个母音的流动都有潜台词,每首练声曲都要让学生赋予一定的含义,然后积极地表现。例如,练声曲《1 3 5 ||》用母音“啊”演唱时,可以想象是向妈妈表达爱意“我爱你”,唱起来就会不只是干巴巴的声音,而是有感而发的乐音。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发声必有情的习惯。还可以拿歌曲中的旋律作为练声曲,在练声中养成分析作品的良好习惯,细心感受,把每条练声曲或作品都唱得准确,完美而有感情,认识到美好的歌唱是技巧与情感的完美结合,从技能训练上升到有意识的歌唱需要,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二)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思想内容和情感,为情感表现铺垫

1.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点。例如,歌曲《黄河颂》是在表现作曲家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所以要深刻地领会作品思想内容,必须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点。《黄河颂》的时代背景是:全面爆发以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困难的时刻,中华儿女不屈不饶,誓死保卫祖国,争取民族独立的悲壮历史时刻,作者以不可抑制的创作激情写下《黄河大合唱》。《黄河颂》是其中的一个乐章,通过歌颂母亲河,激励中华儿女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了解这些背景,歌唱时才能声音洪亮,气息稳健,激情澎湃。

2.深刻地理解歌词内容。歌词是歌曲内容的具体体现,学生通过深刻地理解歌词内容,将歌曲音乐形象与歌词文学形象构成一幅生动的“音乐画面”,达到联想歌词中的意境效果,让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地投入其中,达到入戏与忘我的境界,强化情感表现。特别是外文歌曲,一定要对照中文,把每句意思弄清楚,否则自己都不知所云,如何谈情感表现?还可让学生通过提高语音位置,加强语气、语调以及咬字、吐字的积极状态朗诵歌词,要求学生在练习中强调带上感情和良好的呼吸支持,将朗诵时的生理感觉再现于歌唱状态中。学生通过练习,既可加深理解歌词的意义,又可找到好的声音感觉。歌曲的音乐表现,不能光凭声音技巧,必须深刻地理解歌词内容,使自己完全进入歌曲境界,真正表达作品的思想情感。

(三)掌握声乐艺术情感表达方式,提高情感表现力

有的学生,不论什么歌曲,总是一个速度,一种力度、音色,听起来犹如喝白开水,平淡无味。要知道歌曲也是音乐语言,和诗歌、小说一样,有一套表情达意的体系。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等,都是音乐语言要素。通过各种要素,表现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考生作为歌唱者演唱歌曲,属于二度创作,可以在速度、力度、音色上等进行艺术处理,第一是音乐速度。

音乐表现的方法,第一是速度。它来源生活,如人的对话速度一般平缓,说明环境优雅心境平和。如果说话速度很快,说明紧张激动。所以,为使作品按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音乐一定要准确地表达出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例如,《牧歌》(蒙古民歌)是一首描绘辽阔宁静草原风光的歌曲,演唱者要表现出草原那种一望无际、宽广深远的诗情画意。同时,为表现它的意境,作曲家标出Poco Adagio(最慢的柔版)的速度术语。这里用中速或快速演唱,肯定是不合适的。

第二,力度的处理。力度是强弱的程度。音的强弱变化,在艺术上有很强的表现力。不同的力度表现不同的意境和人的不同情感,表现强大力量、强烈感情、高大形象等内容时,应采用强的力度来表现。如果表现细腻与深沉的感情、形容娇小的形象时,则采用弱的声音力度来表现。当然,同一首歌曲的力度也应根据音乐歌词内容规定的情境来变化处理。例如,《祖国颂》这首气势宏伟的歌曲,不能用一样强的力度从头到尾来演唱,不仅演唱者吃力,而且也缺少音乐情感表现的对比和变化,不能生动地表现歌曲意境和情感。

第三,音色的色彩。通过音色的对比和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人类的语音音色受感情支配:音色明亮时,高兴;音色暗淡时,悲哀;音色嘈杂粗糙时,愤怒;音色尖锐干涩时,紧张。所以,歌唱者一定要对歌唱音色进行恰如其分的处理,充分利用歌唱音色表达情感的这一特性,使歌唱富于艺术的感染力。总之,速度、力度、音色明暗等变化,都是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这是使音乐形象和人物感情更加突出的方法。因此,歌唱时要注意歌谱中的各种力度、速度记号和表情记号,根据对作品的理解进行再艺术创造。

(四)加强艺术实践,稳定情感表现力

不断地艺术实践,是完善情感表现能力的基础。成功的表演者是在反复不断的实践中,锻炼成长起来的。教师应多创设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积累演唱经验,增强心理素质,才能在演唱中尽情地表现歌曲情感。例如,有目的地给学生提供一个经常在众人面前公开演唱的机会,组织学生听课,上小组课,尤其是针对那些不善于表现的学生,要让他们在同学面前演唱,互相倾听,互相鼓励,这会使他们的意志得到锻炼,养成自信的歌唱心理,从而更好地表现歌曲。也可运用演出、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或者与其他班级进行联合考试,有条件的还可变换考试场地。例如,空间大小不同的,共鸣效果不同的,努力使学生习惯各种场合、环境的演唱。实践证明,多次表演、排练和模拟考场的经历,是锻炼学生心理和歌曲情感表现力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他们在实践中不断自我调节,改善心理状态。随着不断积累演出经验,提高表演技巧和艺术修养,学生的演唱越来越投入,能更好地表现歌曲情感。

(五)功夫在诗外――提高个人综合艺术修养是提高音乐表现力的保障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