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丙酮的作用范文

丙酮的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丙酮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丙酮的作用

第1篇:丙酮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自发性腹膜炎 肝硬化 磷霉素 协同作用

资料与方法

2003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70例,参照2000年西安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SBP(自发性腹膜炎)诊断符合欧洲肝病年会制定标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35例,男28例,女7例,年龄14~62岁,平均36.3岁;B组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12~61岁,平均35.4岁。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方法A组:舒普深1g/次+磷霉素钠(东北制药总厂)4 g/次,每日2次静滴。B组:舒普深,每日3次(1 g/次)静滴或每日2次(2g/次)静滴。两组疗程均为14天,其他保肝、利尿、支持等治疗常规进行。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治疗后临床感染症状消失,l周后腹水PMN计数<0.25×109/L,血白细胞总数和分类正常,腹水细菌培养阴性。②有效:临床感染症状基本消失,1周后腹水PMN计数仍>0.25×109/L,血白细胞总数和分类接近正常,腹水细菌培养阴性。③无效:临床感染症状无好转,腹水无消退或持续增长,1周后腹水PMN计数仍>0.25×109/L或腹水细菌培养阳性,血白细胞总数和分类仍增高。总有效率以显效和有效合并计算。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X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结果 70例均顺利完成疗程,A组4例无效,B组8例无效,两组治疗有效者治疗后症状、体征和1周后复查的血WBC及PMN计数的改善情况见表1。两组治疗有效率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

腹水细菌学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A组和B组对病原菌的清除率分别是83.3%和69.2%(P=-0.645),差异无显著性。

安全性分析:B组1例出现恶心、呕吐:A组1例出现呕吐、腹泻,2例出现头晕、头痛,均为一过性反应。B组3例在用药10天左右出现呼吸道白色念珠菌感染,2例出现肠道真菌感染,加用氟康唑静滴或口服后真菌感染得到控制。A组无1例发生真菌感染。

讨论

第2篇:丙酮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三黄汤;大肠杆菌;临床作用

中图分类号:R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9-017-02

本文以三黄汤及庆大霉素为例,探讨传统中药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效果,为临床提高病原微生物所致疾病临床疗效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①大肠杆菌菌种由美国菌种保存中心提供,大肠杆菌标准菌株由中国兽医药品检查所提供,即cvcc066;②硫酸庆大霉素,由济南永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为0201082;③三黄汤配方选自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泻心汤),其中黄岑、黄连、黄柏等中药材产地均为四川。

1.2 方法

1. 2. 1 三黄汤制备 选取大黄50g、黄柏100g、黄连100g加水浸泡至没过药材后使用文火煎煮两次,均于纱布过滤所得滤液混合并浓缩至混合液125ml,经每分钟10000转离心十五分钟后去除沉淀取上清液,将其定容至250ml,最终得到浓度为2000mg/ml药液,于4摄氏度下保存待用。

1. 2. 2 药物抑菌圈制备 将两张(A、B)新化快速定性滤纸(型号为101)制成单层圆片,直径为1cm,经灭菌后进行烘干(60摄氏度),A滤纸滴加三黄汤,B滤纸滴加硫酸庆大霉素,测定药物抑菌圈。

1. 2. 3 研究方法 ①选取若干含有0.1ml菌液的试管,同时加入庆大霉素与三黄汤混合液,将上述所有试管于37摄氏度条件下恒温培养12小时后,吸取0.1ml混合液接种于平板培养基中进行37摄氏度24小时恒温培养;②另选取若干含有0.1ml大肠杆菌菌液的试管分别先加入三黄汤,于37摄氏度条件下恒温培养12小时后再加入庆大霉素37摄氏度培养12小时,吸取0.1ml混合液接种于平板培养基中进行37摄氏度24小时恒温培养。上述方法均重复试验三次,分别记录两种方法三次所得平板中大肠杆菌菌落数并取平均值,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以“+”表示菌落数,即+为20

1. 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2. 1 三黄汤与庆大霉素混合 不同浓度三黄汤与庆大霉素混合后对大肠杆菌进行抑菌效果对比分析,具体情况见表1。

由表1可知,庆大霉素与三黄汤混合后对大肠杆菌进行抑菌,其特点为随着庆大霉素及三黄汤浓度上升,大肠杆菌生长情况得到显著抑制,但仍有零星生长情况(P

2. 2 先三黄汤后庆大霉素 不同浓度三黄汤先进行抑菌之后与不同浓度庆大霉素联合抑菌后,大肠杆菌抑菌效果对比分析,具体情况见表2。

由表2可知,三黄汤先于庆大霉素加入菌液中,两种药物发挥累积抑菌作用,其抑菌效果显著,且随着庆大霉素及三黄汤浓度增加,抑菌效果则相应加强(P

3 讨论

抗生素是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病原微生物所致疾病的常用药物。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使用率增加,因此不合理用药甚至滥用药物情况也相应增加,大肠杆菌耐药性发生率上升,影响临床疗效 [1]。随着祖国医学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务工作者重视,应用传统中药对抗病原微生物所致疾病进行治疗,已取得显著效果 [2]。肠埃希氏菌,即E.coli,临床常称为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是较为常见的致病性细菌,易使患者发生腹泻等疾病,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影响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

庆大霉素属于临床常用抗生素,为氨基糖苷类药物,可抵抗革兰氏阴性菌及革兰氏阳性菌等病原菌,尤其对各种肠杆菌科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属、肠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属、沙门菌属、克雷伯菌属以及志贺菌属等。庆大霉素对三黄汤属于传统中药常用方剂,其临床作用为消炎、抗菌、去火等,其中大黄清上焦之火、黄连清中焦之火、黄柏清下焦之火,研究表明三黄汤对某些病原微生物具有良好的抵抗作用 [3]。

本文研究可知,庆大霉素与三黄汤联合对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但先加入三黄汤发挥作用后再加入庆大霉素效果优于同时加入三黄汤与庆大霉素混合液抑菌,其原因为三黄汤加入菌液中首先对细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待庆大霉素加入后,两种药物抑菌效果出现累积,可达到更为满意的抑菌疗效。但本文仅研究庆大霉素与三黄汤结合抑制大肠杆菌生长情况,临床中不同中药与抗生素连用抑菌效果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有待日后更深入研究得出结论。

综上所述,传统中药三黄汤对大肠杆菌病原微生物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能够用于临床治疗大肠杆菌所致相关疾病,且能够取得良好疗效,提高此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中所使用的传统中药抑制病原微生物情况还有很多,如木瓜可有效抑制伤寒杆菌、痢疾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白藜芦醇能够对导致皮肤癣的红色毛癣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等。因此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应利用专业知识深入研究传统中药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使传统中药在临床抗病原微生物过程中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保障人类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锦州市结核防治院。中药及中药生物碱对结核抑制作用杀菌作用实验研究[J]. 辽宁医学杂志,2011, 3(7): 26.

第3篇:丙酮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三种雾化吸入 呼吸系统治疗 进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287-01

1前言

雾化吸入疗法是临床上较好的祛痰、消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手段。雾化吸入的操作简便、药物直达病灶使局部病灶药物浓度高、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1]。雾化吸入疗法的药液直接到达病变部位,效果明显。呼吸道局部药物浓度高,可避免或减少全身使用激素,患者只需被动配合,就能保证药物的发挥,已成为当今较为理想的一种给药途径。雾化吸入的治疗方法普遍用于各类呼吸系统疾病,所以雾化吸入的方式也越来越多。、 每种雾化吸入的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本文介绍超声雾化吸入、氧气压入雾化吸入和空气压缩雾化吸入这三种雾化方式的作用效果及应用进展。

2雾化吸入的几种方式及治疗效果

2.1超声雾化治疗

2.1.1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优缺点:超声雾化是应用超声波声能,将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由呼吸道吸入,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超声雾化大吸入方式的优点是:雾量大小可以调节,雾滴小而均匀(直径在5~10μm)。雾化时部能产生热量,对雾化液有加温作用,使病人吸入气雾感到温暖、舒适。吸入一定的雾化剂,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减少粘膜水肿和液化支气管分泌物,利于自呼吸道排出及刺激呼吸道的自家清洁机制和改善通气功能;控制支气管炎症过程,此外,超声使药液形成具有空气离子的作用的雾滴。

由于超声雾化的过程中中药物在鼻咽腔的沉积,可能药物的破坏结构;雾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能蒸发药液使之浓缩,可能降低临床疗效。

2.1.2超声雾化吸入的应用:可以应用于各种如咽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等急慢性呼吸道如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肺心病及肺结核等部疾病局部治疗。

但是超声雾化吸入气的湿度往往过高,吸入氧的浓度会大大降低,可能使动脉血氧分压下降,患者在使用时有时会感到胸闷气急。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肺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时,大量超声雾化不仅影响正常氧气进入,同时不利于CO2排出。所以超声雾化的吸入方式在呼吸系统的吸入治疗中应用逐渐减少。

2.2氧化雾化吸入治疗

2.2.1作用原理:氧气雾化吸入法是药液在高速氧气气流的作用下形成雾状物,经患者吸入到呼吸道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即氧气雾化吸入把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随着患者吸气进入呼吸道。氧化雾化的优点是可以调节雾量大小及均匀度。药液随着患者的呼吸进入到终末支气管及肺泡,达到消炎、 镇咳、祛痰、 解除支气管痉挛、 改变通气功能等目的[2]。

2.2.2作用特点:氧驱雾化吸入以O2为气源,氧流量一般为6~10L/min,符合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氧疗原则,氧气雾化吸入方式的雾化药液浓度高,颗粒小对生命体征干扰小,排痰效果好,不易发生刺激性呛咳反应,操作简便,患者很容易接受这种雾化吸入方式。而且这种方式没有任何副作用,所以,氧驱雾化器更适合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病人。

氧化雾化的同时吸氧,可有效改善缺氧症状,防止低氧血症,同时还利于周围组织,特别是呼吸肌供氧,从而改善缺氧性肺血管收缩,降低肺动脉高压[3]。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治疗的过程中始终有高浓度的氧,在超声雾化过程中维持了病人正常的血氧饱和度,不会发生低氧血症等情况。

2.2.3氧气雾化的临床应用:目前,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方法主要应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咳嗽为主,咳黏稠脓痰)、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包括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和支气管哮喘等。

2.3空气压缩雾化疗法

2.3.1空气压缩雾化吸入方式的优越性:空气压缩雾化疗法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将药液变成雾化而被吸入。雾化后分子小,雾粒直径可以达到5μm甚至更小,由于同时吹入压缩空气,患者不用费力的力吸气,雾化液也可以进入到小气道和肺泡中,喷雾自行控制和吸气同时进行,节约了药液,提高了药效。严重支气管痉挛、呼吸肌乏力、胸部手术后的病人的使用的效果较好。现在的空气压缩雾化吸入方式简易、时尚、 体积小, 符合现代便携的理念,所有的药物溶液都能进行雾化,使药物在口腔和咽喉部位沉积少,能充分进入到肺部,降低药物的副作用。雾粒大小分布均匀,对哮喘发作等病症非常有效,呼吸时也不会污染环境。

2.3.2临床应用:空气压缩雾化吸入起效快、持续的时间长、效果显著、副反应较小,近年来临床上广泛应用这种雾化吸入方式来治疗。现阶段,像儿童急性呼吸道喘息性疾病 例如哮喘急性发作、毛细支气管炎、喘型支气管肺炎等等这些急性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空气压缩雾化吸入疗法作用直接,全身副作用少,比口服药起效快。与超声雾化相比,不需患儿的技术配合。

3临床应用及前景

3.1现阶段临床应用:现在临床经常应用这几种雾化吸入方式给药,治疗呼吸道系统的疾病,如诱导痰检、纤维支气管镜(FB)检查、辅助治疗肺心病右心衰竭、急性加重期COPD的治疗、治疗咯血及哮喘等很多方面都应用该方法。

3.2新进展研究:经研究,雾化吸入方式的疗法可能对下列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①治疗肺动脉高压 静脉注射PGI2在降低肺动脉压的同时对体循环动脉压影响很大,但吸入PGI2具有明显选择扩张肺血管的作用而对体循环动脉压影响不大。②治疗低钾血症对于各种原因不能口服和静脉补钾受限的患者,超声雾化吸入补钾可能有很好的效果。③高温雾化治疗肺癌

4结语

在现在临床治疗中,雾化吸入疗法已经成为给药方式。由于给药方法的简单,易于操作,副作用很小,因而许多慢性肺疾患家庭渐渐采用这种治疗方法。雾化吸入疗法将在医学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素彦,阎秀华.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2(05)

第4篇:丙酮的作用范文

目的 探讨氯化镉对雄性大鼠颌下腺超微结构的影响及丙酸睾酮的保护作用。方法 35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3组:对照(C)组、镉(Cd)组和镉加丙酸睾酮(Cd+T)组。利用透射电镜作颌下腺组织颗粒曲管(GCT)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镉注射后24 h,GCT细胞内出现不同程度的线粒体肿胀和(或)空泡化,胞质和线粒体内可见髓样结构,GCT周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肿胀。7~15 d后上述改变明显加重,部分GCT细胞见胞质广泛肿胀和轻度核溶解,30 d后细胞形态仍未恢复正常。Cd+T组的超微结构损伤较相应Cd组轻。结论 镉对GCT细胞的超微结构有早期直接损伤作用,后期雄激素减少加重此损伤,补充雄激素对上述损伤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关键词】 颌下腺 镉 丙酸睾酮 超微结构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admium and the protection of testosterone propionate on ultrastructure of submandibular gland of male rats.Methods Thirty-five male adult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hree groups:control,Cd and Cd+T.The morphologic changes of GCT cells were observ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Results The mainly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after Cd treatment included swelling or vacuolation of mitochondria,increase of myelin figures in GCT cells,and swelling of mitochondria in the endothelial cells of peritubular capillaries.The changes above were most prominent at 7-15d,and swelling of the cytoplasm and slight karyolysis were also found.The morphology of GCT cells didn't recovery to normal yet after 30d.On the other hand,the ultrastructural lesions of GCT cells in Cd+T group were gentle.Conclusions The pres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arlier ultrastructural damage of GCT was related to the direct action of cadmium,the decrease of androgen might aggravate the damage at later stage.To some extent, testosterone pretreatment could prevent toxicity of cadmium on submandibular gland.

Key words:submandibular gland;cadmium;testosterone propionate;ultrastructure

颌下腺是具有明显性别差异性的器官,雄性动物颌下腺与生殖系统相互依赖,为雄激素依赖器官[1-3],鉴于此已有学者提出颌下腺-轴的概念。目前从啮齿类动物的颌下腺中已发现近30种主要定位于颗粒曲管(granular convoluted tubule,GCT)细胞的多肽类活性物质,它们对生殖系统的发育和生理功能具有重要调节作用。镉是一种半衰期很长的有毒重金属。随着我国半导体及电子等工业的迅猛发展,镉污染日趋严重,极大地危害人们的健康。文献报道镉对肾、肝、骨骼、血液系统等均有毒性作用,而生殖系统对镉损伤尤其敏感[4,5],关于镉对颌下腺影响的研究,目前仅见镉对雌性动物颌下腺影响的少量报道[6]。而有关镉对雄性动物颌下腺的毒性作用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此外,雄激素对镉毒性的保护作用机制亦不十分清楚。故该实验在作者以往镉对雄性生殖系统影响的系列研究基础上,通过超微结构观察等,探讨镉对雄性大鼠颌下腺GCT细胞的损伤以及丙酸睾酮的保护效果,为预防和治疗镉对男(雄)性生殖功能的损伤提供研究资料。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分组和处理

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5只,体重200~300 g,随机分为3组:C组、Cd组和Cd+T组,实验组每个时间点所用动物均为3只,共计30只。对照组每个时间点设1只,共5只。Cd组用0.1%氯化镉(4 mg/kg体重)腹腔内一次注射;Cd+T组连续注射1%丙酸睾酮(5 mg/kg)[7]三次,每隔24 h一次,并于最后一次注射丙酸睾酮的同时注射0.1%氯化镉(剂量同上)。不同实验组均于镉注射后24 h及3、7、15、30 d取材。对照组给予腹腔内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并与各实验组相应时间点同时取材。动物均在戊巴比妥钠(50 mg/kg体重)腹腔内注射麻醉下,左侧颌下腺完整取出。

1.2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

颌下腺组织经4%戊二醛及1%四氧化锇(磷酸盐配制)作预固定和后固定(pH 7.2~7.4)各2 h,酒精及丙酮逐级脱水,采用环氧树脂618#包埋,用超薄切片机作0.5 μm厚半薄切片,经1%甲苯胺蓝-天青Ⅱ染色后在光镜下定位颌下腺的GCT细胞,然后制备超薄切片,用醋酸双氧铀及枸橼酸铅染色,H-600型透射电镜观察。

2 结果

2.1 对照组超微结构观察

GCT细胞形态正常,并可分为多颗粒细胞、少颗粒细胞和无颗粒细胞。多颗粒细胞分泌颗粒占据了胞质的大部分,细胞器较少。少颗粒细胞分泌颗粒较少,胞质中细胞器丰富。无颗粒细胞胞质内有少量或没有分泌颗粒,细胞器不发达。本实验主要以少颗粒细胞作为观察对象。

2.2 Cd组超微结构观察

镉注射后24 h,GCT细胞内部分线粒体轻度内室肿胀,胞质有少量髓样结构(图1),管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轻度肿胀;3 d后,上述改变加重;7~15 d,GCT细胞退变最严重,表现为胞质电子密度降低,广泛线粒体内室肿胀,嵴减少或消失呈空泡状,甚至线粒体外膜破裂,并可见较多髓样结构形成,高尔基复合体扁平囊泡扩大,排列错乱,少数细胞可见核轻度肿胀(图2~4)。管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和局部胞质肿胀(图5)。镉注射后30 d,上述改变有减轻趋势,GCT细胞大多形态正常,但仍可见少数线粒体肿胀和高尔基体扁平囊泡扩张(图6)。此外镉注射后各组GCT细胞内粗面内质网均未见明显扩张,胞质顶端分泌颗粒的数量和形态没有明显改变,相邻细胞间的连接和管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仍存在。图5 镉注射后7 d,GCT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Mi)肿胀,髓样结构(My)形成。红细胞(RBC)。(EM,6000×)

2.3 Cd+T组超微结构观察

GCT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均较相应的Cd组轻。Cd+T注射后24 h,GCT细胞超微结构没有明显改变。3~15 d,可见GCT细胞内部分线粒体肿胀,但其数量及肿胀程度均不及相应Cd组,未见核异常改变,胞质内髓样结构也较相应Cd组少(图7,8)。30 d组,GCT细胞超微结构基本恢复。

3 讨论

图7 镉加丙酸睾酮注射后7 d,部分线粒体(Mi)肿胀和髓样结构(My)形成,核(N)及高尔基复合体(GC)形态正常,胞质无明显肿胀。

本研究结果显示镉注射后24 h,GCT细胞已出现超微结构改变,主要为线粒体肿胀,髓样结构形成等细胞肿胀溶解性变化,且超微结构损伤的动态改变与颌下腺组织镉含量呈平行关系。据文献报道雄鼠阉割后30 min血清睾酮水平下降到最低点,但GCT细胞形态改变在阉割后1月才出现,表现为GCT细胞体积变小,数量减少,分泌颗粒变小,粗面内质网减少等萎缩性变化[8]。而作者以往研究证实,镉(2 mg/kg)注射后雄性大鼠血清睾酮7 d才降至基线水平[5]。故揭示本实验中GCT细胞超微结构的早期改变为镉的直接损伤作用所致。本室过去的研究还表明镉对间质细胞有毒性作用,镉引起间质细胞内G-6-Pase活性下降,从而影响睾酮合成[4]。由此推测后期雄激素水平的下降必然加重GCT细胞的超微形态损伤。而GCT细胞的超微形态损伤势必影响其分泌EGF、NGF等生物活性物质,进一步造成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及发生的障碍。作者将在下一步研究中,探讨镉注射后EGF、NGF水平的变化以及此变化可能造成的生殖系统功能障碍。

本研究中GCT细胞的主要超微病理改变是线粒体肿胀及线粒体和胞质内髓样结构形成等细胞膜性成分退变,这与镉对膜性成分的氧化损伤机制有关。镉可抑制膜磷脂合成酶系的活性,导致膜结构破坏和细胞肿胀崩解。镉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过氧化酶的活性,造成脂质过氧化物的堆积,细胞膜脂的流动性下降,影响膜的结构和功能。也有研究报道线粒体是镉毒性作用的靶细胞器,镉染毒后可引起线粒体内镉含量增高,线粒体功能破坏,扰乱组织细胞的氧化-抗氧化平衡[9,10]。此外线粒体破坏将致能量代谢障碍,ATP生成减少,进而影响膜Na+ -K+泵的功能,使钠、水在细胞内潴留。本研究所观察到镉致GCT细胞肿胀溶解性改变符合上述细胞损伤机制。镉对线粒体的损伤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研究证明氯化镉可导致ATP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降低,并且使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膜通透性改变。作者将在以后继续镉对GCT细胞线粒体功能方面损伤的研究,以期更深入了解镉中毒的机制,从而为预防和治疗镉中毒提供资料。

参考文献

[1]Tsutsumi O,Kurachi H,Oka T.A Physiological Role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in Male Reproductive Function[J].Science,1986,233(3):975-977.

[2]Cupp AS,Kim GH,Skinner MK.Expression and Action of Neurotropin -3 And Nerve Growth Factor in Embryonic and Early Postnatal Rat Testis Development[J].Biol Reprod,2000,63(6):1 617-1 628.

[3]李新枝,廖晓岗.雄激素及其受体对雄性动物颌下腺影响的研究进展[J].生殖医学杂志,2004,13(6):381-384.

[4]廖晓岗,李维信.镉对大鼠间质细胞损伤及锌对其保护的形态学研究[J].生殖与避孕,1999,19(5):290-295.

[5]徐晨,李维信.镉对大鼠精囊腺超微结构及TPPase细胞化学和血清睾酮含量的影响[J].解剖学报,1997,28(3):209-214.

[6]Czykier E,Dzieciol J,Galazyn-Sidorczuk M,et al.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Submandibular Gland of the Rat after One-year Cadmium Intoxication[J].Rocz Akad Med Bialymst,2004,49(1):178-179.

[7]Shimada H,Bare RM,Hochadel JF,et al.Testosterone Pretreatment Mitigates Cadmium Toxicity in Male C57 Mice but Not in C3H Mice[J].Toxicology,1997,116(1-3):183-191.

[8]Tanaka S,Hosoi K,Tanaka I,et al.Immunocytochemical Study of Protein F in the Mouse Submandibular Gland[J].Histochem Cytochem,1984,32(6):585-592.

[9]Tang W,Shaikh ZA.Renal Cortical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upon Cadmium Metallothionein Administration to Sprague-Dawley Rats[J].Toxicol Environ Health A,2001,63(3):221-235.

第5篇:丙酮的作用范文

【摘要】 目的 评价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5)在大鼠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 3月龄Wistar大鼠,雌雄不限,体重180~220 g,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 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大鼠64只,随机分为2组(n=32),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组(D组)和mGluR5拮抗剂组 (M组),另取32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C组,n=32)。M组腹腔注射mGluR5拮抗剂20 mg/kg,1次/d,C、D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第2、4、6、8 周(T1~4)末随机取8只大鼠,采用von Frey纤维丝测定双后足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取L3~6脊髓,采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mGluR5的mRNA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D组T1~4时MWT降低,mGluR5 mRNA水平升高(P

【关键词】 受体;代谢型谷氨酸;糖尿病神经病变;神经痛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ole played by mGluR5 in 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 (DNP) in rats. Methods 96 Wistar rats 3 months old weighing 180~220 g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3 groups: groupⅠcontrol (C); groupⅡ DNP; group Ⅲ MPEP (selective mGluR5 inhibitor) + DNP. Diabetes mellitus (DM) was induced by intraperitoneal streptozocin 65 mg/kg. Blood glucose level was measured every week for 4 weeks. DM was confirmed by blood glucose level ≥16.0 mmol/L in the 4th week. Mechanical paw withdrawal threshold to von Frey filament stimulation (MWT) was measured at the end of the 4th week. Diabetic rats with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MWT were used in groupⅡand Ⅲ. Starting from the 5th week after DNP had been induced, MPEP 20 mg/kg were given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nce a day in group Ⅲ. Eight animals were taken from each group for MWT measurement at the end of the 2nd, 4th, 6th and 8th week after the model was successfully made respectively. The rats were then killed and the lumbar segment of the spinal cord were removed for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level of mGluR5 mRNA. Results The MW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the mGluR5 mRNA level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groupⅡ,MPEP significantly attenuated the diabetesinduced changes in group Ⅲ. Conclusions mGluR5 is involved in the DNP.

【Key words】 Receptors; Metabotropic glutamate;Diabetic neuropathies;Neuralgia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明确其发病机制,对制定预防和治疗措施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mGluR5在神经系统的应激性损伤,参与伤害性信息在脊髓水平的传递及中枢调制的过程以及多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2~11〕,但在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并不清楚。本研究拟评价mGluR5在大鼠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及模型复制 Wistar大鼠,雌雄不限,3月龄,体重180~220 g。采用标准化von Frey纤维丝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的基础值,然后参照文献〔12〕,单次腹腔注射链脲菌素65 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后第4周末,再次测定MWT,血糖≥16.0 mmol/L,且与基础值相比MWT下降50%为模型制备成功。

1.2 实验分组 模型制备成功大鼠64只,随机分为2组(n=32),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组(D组)、mGluR5拮抗剂组 (M组),另取32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C组,n=32)。模型制备成功后每周一上午M组腹腔注射mGluR5拮抗剂2甲基6苯基乙炔嘧啶(MPEP) 20 mg/kg,1次/d,C、D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直至处死大鼠。

1.3 MWT测定 各组分别于模型制备成功后第2、4、6、8 周(T1~4)末随机取8只大鼠,采用von Frey纤维丝测定双后足MWT。使用Von Frey纤维刺激大鼠足底中部,至出现快速缩脚或甩脚反应,从轻至重,每种型号刺激针刺激10次,以出现5次以上缩脚反应为阳性,记录能够引发迅速缩脚反应的最小力度为机械性痛阈阈值。所有大鼠在测完痛阈后均在乙醚麻醉下断头处死,在冰上迅速分离L3~6脊髓,一半于4%多聚甲醛迅速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厚3 μm。另一半于液氮中备用。

1.4 免疫组化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髓mGluR5表达 切片常规脱蜡,加3% H2O2孵育10 min,枸橼酸缓冲液(pH值7.2)中煮沸10 min,血清封闭10 min,移去多余血清,加入mGluR5一抗,4℃孵育12 h。依次加入二抗和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37℃孵育30 min,DAB显色,苏木精复染,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采用LSM510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观察阳性反应。

1.5 mGluR5 mRNA检测RTPCR检测mGluR5 mRNA水平 每100 mg组织加入Trizol 1 ml用玻璃匀浆器匀浆,室温放置10 min,加入200 μl氯仿,12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加入500 μl异丙醇,12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弃上清;加入75%乙醇1 ml洗涤沉淀,5 000 r/min离心5 min后弃上清;冰上干燥RNA沉淀8 min后用DEPC水溶解。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RNA的浓度;用1.5%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通过成像系统检测提取RNA的完整性。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引物,mGluR5上游引物:5′GTCAGTCTCCTGATGTCAAGTGG3′,下游引物:5′TTTTCACAGAGGCCTGCATAGCCTG3′;βactin上游引物:5′GTCACCAACTGGGACGATATG3′,下游引物:5′GCCTGGATGGCTACGTACATG3′。PCR反应条件:94℃ 10 min预变性,94℃ 30 s、55℃ 30 s、72℃ 30 s,循环35次,72℃延伸7 min。mGluR5和βactin同时扩增,条件相同。取上述mGluR5和βActin PCR产物进行2%琼脂糖凝胶电泳,用凝胶成像系统和凝胶分析系统进行PCR产物扫描和半定量分析,采用目标条带积分光密度值与内参βactin条带积分光密度值的比值表示mGluR5 mRNA的表达相对水平。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及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 果

2.1 MWT检测结果 见表1。D组、M组T1~4的MWT均较C组明显减低(均P

2.2 免疫组化结果 mGluR5主要分布在脊髓背角,C组各时间点的阳性表达很弱,T1到T4,D组mGluR5各时点均有强阳性表达,且逐渐增强。 从T1到T4,M组阳性表达逐渐减弱。

2.3 RTPCR结果 与C组比较,D组T1~4时MWT进行性降低,mGluR5 mRNA水平逐渐升高(P

3 讨 论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是因糖尿病导致周围神经结构和功能改变而诱发的慢性疼痛,其诊断是依据糖尿病病史结合典型的疼痛症状。本实验结果表明,腹腔注射STZ后第4周大鼠血糖≥16.0 mmol/L,MWT明显下降,提示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制备成功。

mGluR5属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成员,是神经系统内谷氨酸受体,与谷氨酸结合后发挥生物学效应,参与兴奋性突触的传递、突触发育的可塑性以及对调节神经元的奋性和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在炎性疼痛、神经损伤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以及神经电生理研究中发现,在脊髓中mGluR5主要分布在脊髓后角Ⅰ~Ⅱ层的突触后膜,脊髓后角是接受躯体痛觉等伤害性刺激信息经C纤维传入的初级门户。C纤维内富含谷氨酸,谷氨酸是外周伤害性信息传递的主要兴奋神经递质之一,当伤害性信息经C纤维传入到脊髓后角,C纤维释放大量的谷氨酸,谷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的mGluR5后,引起其激活,通过G蛋白偶联生成第二信使甚至是第三信使,作用于特定的靶位,参与痛觉过敏和触诱发痛等病理性疼痛的形成和维持。可见mGluR5作为痛觉信息传入的初级门户,在痛觉信息神产生及调控有重要作用。在本实验中观察到,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后角mGluR5表达明显增强,并且随病程的延长,表达量也逐渐递增。而MWT则进行性降低。因此推测,糖尿病时各种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神经末梢,导致C类纤维过度激活,谷氨酸释放增加,同时引起着脊髓后角mGluR5表达显著上调,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痛觉信号向初级中枢的传入易化和放大,这可能是诱发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个因素,而过度的兴奋性谷氨酸的释放和mGluR5的激活,导致神经系统的毒性损伤和病理改变也可能参与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

MPEP是mGluR5的特异性拮抗剂,可以竟争性结合阻断了兴奋性氨基酸与mGluR5的结合,受体激活减少而发挥生物学效应。在神经系统的物理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应激损伤中表现出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在甲醛试验、角叉菜胶疼痛模型和脊神经结扎和脊髓损伤以及炎性疼痛等模型中有治疗慢性伤害性疼痛的作用。在实验中观察到, MPEP 处理明显缓解了疼痛的症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大鼠MWT进行性升高,说明MPEP对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由于MPEP是通过的特异性拮抗mGluR5而发挥生物学效应,MPEP的应用可明显抑制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因此,糖尿病引起脊髓后角mGluR5的高表达及高度的激活在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中有重要作用。这为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可以从mGluR5的转录水平到受体的活化过程对糖尿病时各种伤害性信息向初级中枢的传递过程进行调控,以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糖尿病引起大鼠脊髓后角mGluR5的高表达和过度活化,导致各种伤害性信息向初级中枢的传递过程的易化和放大,同时兴奋性谷氨酸释放增加导致神经系统的毒性损伤共同作用的是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Ziegler D.Treatment of diabetic neuropathy and neuropathic pain〔J〕. Diabetes Care,2008;31(2):25561.

2 Chen SR,Pan HL.Distinct roles of group Ⅲ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 in control of nociception and dorsal horn neurons in normal and nerveinjured rats〔J〕.J Pharmacol Exp Ther,2005;312(1):1206.

3 Miyoshi K,Narita M,Narita M,et al.Involvement of mGluR5 in the ethanolinduced neuropathic painlike state in the rat〔J〕.Neurosci Lett,2006;410(2):1059.

4 Zhu CZ,Hsieh G,EiKouhen O,et al.Role of central and peripheral mGluR5 receptors in postoperative pain in rats〔J〕.Pain,2005;114(12):195202.

5 Li WD,Volker N.Differential roles of mGluR1 and mGluR5 in brief and prolonged nociceptive processing in central amygdala neurons〔J〕.J Neurophysiol,2004;191(1):1324.

6 Urban MO,Hama AT,Bradbury M,et al.Role of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subtype 5 (mGluR5) in the maintenance of cold hypersensitivity following a peripheral mononeuropathy in the rat〔J〕. Neuropharmacology,2003;44(8):98393.

7 闫洪彦,王 波,王艳姝,等.神经病理性疼痛中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型的表达变化〔J〕.中国医学科学学报,2007;29(1):1116.

8 Lindstrom E,Brusberg M,Hughes PA,et al.Involvement of metabotropic glutamate 5 receptor in visceral pain〔J〕.Pain,2008;137(2):295305.

9 Farzana K,Wang CC,Gereau RW.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subtypes 1 and 5 are activators of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signaling required for inflammatory pain in mice〔J〕.J Neurosci,2001;21(11):37719.

10 Osikowicz M,Mika J,Makuch W,et al.Glutamate receptor ligands attenuate allodynia and hyperalgesia and potentiate morphine effects in a mouse model of neuropathic pain〔J〕.Pain,2008;139(1):11726.

第6篇:丙酮的作用范文

【摘要】在我国冠心病的临床实践中中医药得到广泛应用,疗效得到了肯定,充分发挥了中西医治疗的优势,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麝香保心丸是中药治疗冠心病的代表性药物,麝香保心丸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领域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中成药,在临床应用已近30年。大量的研究及临床观察可以明确的观察到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 冠心病 心绞痛

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①。

随着对中医药研究的重视和深入,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能熟练使用中药或中成药作为急诊、急救的治疗手段,由此可见,麝香保心丸可以作为冠心病治疗指南中化学药物的理想补充,也是一种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急救冠心病发作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 关于麝香保心丸

麝香保心丸是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戴瑞鸿教授为代表的一批西医内科专家,采用西医标准研发的纯中药制剂,含麝香6%、苏合香酯8%、蟾酥4%、肉桂24%、人参提取物27%、牛黄4%和冰片19%,具有芳香温通、益气通心等功效。基础研究证明,苏合香酯、冰片有减慢心率以及解除冠脉痉挛的作用;麝香提取物有扩张血管以及强心的功效;人参皂甙有抗氧化、调降血脂、正性肌力的作用;而蟾酥则有强心的效果。大量药理以及临床研究都表明,麝香保心丸不仅能够迅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液的供应,从而快速地缓解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胸闷等病症,还能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管新生、抑制血管内膜增生、健全侧枝循环,从而减轻并延缓心肌缺血的发生发展,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预防心室重构,而且起效快、副作用少②,因而是一种应用前景很好的药物。

二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临床上,麝香保心丸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治疗中,疗效肯定。在心绞痛治疗方面,多个临床研究证明麝香保心丸是治疗心绞痛的有效药物,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经过3个月以上的疗程治疗,可逐步改善心肌缺血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提高生活质量。

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79例冠心痛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对照组41例仅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麝香保心丸45mg,3次/d;每月随访1次,共随访4个月, 治疗前治疗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为(2.10±O.66)次/d,对照组为(2.05±0.53) 次/d,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P>O.05);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为(O.90士0.20)次/d,对照组为(1.07±0.22)次/d,两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P0.05)。治疗前治疗组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平均为(11.6±3.8)min,对照组为(10.2±3.1)min,两组治疗前心绞痛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平均为(2.2±1.9)min,对照组为(6.8±1.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P

本组临床研究表明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确有即刻的疗效,还可预防心绞痛发作,在服药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是治疗冠心病、控制心绞痛发作的理想药物之一,而且价格适中,服药方便,可以作为缓解心绞痛以及治疗冠心病的首选。

三 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麝香保心丸目前已是治疗冠心病最常用的药物之一,不但能用于冠心病的长期治疗与预防,而且能用于心绞痛发作时的急救。近年的研究又发现麝香保心丸具有减少脂质浸润、抗动脉壁炎症、稳定易损斑块等的作用。尤其是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的发现,使得人们对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作用开始重新认识。

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方面,许多临床研究证明,麝香保心丸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非常有效的药物。该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特点包括:疗效确切,起效快,最短三十秒钟,百分之八十四的病人在五分钟内能缓解症状;作用较为持久,一般为六小时左右;副作用轻微,安全性好;同时还有正性肌力等作用。在心绞痛发作的时候,急救可以使用麝香保心丸二到四粒含于舌下,甚至在病人休克面色青紫时也可以将麝香保心丸压碎后含于舌下,同时按压人中并辅以胸前按压,最短时间仅1到5分钟就能缓解心绞痛急性发作,心跳由微弱逐渐转为有力,治疗效果完全可以与消心痛、硝酸甘油相比拟,但它的副反应相对较少③。

总结: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可以有效降低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概率,治疗无症性心肌缺血,促进左心室肥厚的逆转,预防心绞痛等急性心肌缺血的发作,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并且改善心功能,全面地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冠心病.[EB/OL].baike.省略/view/29208.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M].1993.

[3]单书健.麝香保心丸防治冠心病专栏:戴瑞鸿教授与麝香保心丸[J].中国社区医师.2006.

第7篇:丙酮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异黄酮;妇科;慢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R45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8-0010-01

异黄酮(isoflavonoid)是一类主要分布于豆科植物的天然多酚化合物,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是许多中药材的有效成分之一,并已在药典中收载。因其主要成分结构与人体内雌激素相似,具有雌激素样生物活性,因而被归为植物雌激素。以前研究表明异黄酮在女性心血管疾病、乳腺癌、更年期潮热、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和预防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1抗肿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多项研究发现染料木素(genistein)、芹菜素(epigenin)等异黄酮成分对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等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2],临床研究表明染料木素可以升高绝经前妇女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降低血中游离的雌激素水平,从而延长月经周期,降低患乳腺癌的机率[2]。染料木素抗癌的功效及机制已成为目前异黄酮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显示,染料木素能够在分子水平发挥多途径的防癌抗癌作用:(1) 具有弱雌激素样作用,可和雌激素竞争结合雌激素受体(ER),减轻雌激素促细胞增殖作用,从而对雌激素依赖性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2) 能够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调节蛋白磷酸化,从而阻碍生长因子与受体结合后的信号传导,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4];(3) 能够抑制DNA修复酶、拓扑异构酶Ⅱ,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阻止DNA的氧化损伤[5];(4) 能够阻止细胞周期性分裂,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6]。此外,染料木素可影响芳香酶及17β-类固醇型脱氢酶等激素代谢酶的活性,从而阻止雌激素在细胞内形成DNA加合物,达到抑制癌症发生的目的[7]。因此影响体内雌激素代谢也是异黄酮抗癌的机制之一。

2保肝和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女性肝纤维化患病率较男性低且疾病进展缓慢,提示性激素尤其是雌激素在肝纤维化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从怀槐心材中提取的异黄酮成分能显著改善CCL4所致急性肝炎小鼠的肝细胞损伤,效果比水飞蓟素高3-8倍,且能有效抑制肝组织纤维化以及肝组织中胶原蛋白和粘多糖合成,具有显著的保肝和治疗肝炎的功效;染料木素等成分能显著抑制胶原纤维和基质蛋白沉积或阻断纤维化细胞因子PDGF及TGFβ1对肝星状细胞作用,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8]。我们通过实验也发现从怀槐培养细胞中提取的异黄酮有明显的保肝和抗雌激素作用[9,10]。最近有研究表明给老龄去卵巢大鼠喂饲异黄酮可以逆转因雌激素缺位引起肝细胞的氧化损伤,提示异黄酮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雌激素受体(ER)介导的弱雌激素作用以及抗氧化作用。

3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异黄酮对围绝经期女性的免疫调节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此时女性体内雌激素减少和机体功能衰退,容易导致慢性感染和更年期各种症状的发生。研究发现胸腺、脾脏等免疫系统及NK、T细胞表面均有雌激素受体的表达,而去卵巢后小鼠白细胞数下降,补充总异黄酮后能够抑制白细胞数减少,并使白细胞数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增强小鼠NK细胞活性,抑制脾脏的萎缩,提示异黄酮可能具有提高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Erlandsson等研究也表明染料木素能够促进骨髓淋巴细胞的增殖,阻止高浓度雌激素对免疫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等。

4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是妇科常见病、疑难病,具有黏附侵袭性强、广泛种植、易复发等特点,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我们实验发现染料木素能够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展,且这一过程伴随着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表达水平的下调,而Akiyama等人[4]证实染料木素是天然的FAK抑制剂,尚具有与雌二醇相似的分子结构,能够拮抗高浓度雌激素作用于靶器官;因而推测染料木素抑制EM的发展可能是通过调节EM病灶中FAK活性水平和局部微环境中雌激素的作用。

5安全性及应用前景

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异黄酮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Strom等研究表明,婴幼儿进食含有异黄酮的食品不会影响他们成年后的健康,异黄酮对子宫内膜也无明显刺激作用等,但这方面研究尚有争议。对于异黄酮与癌症的关系,不能仅从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外推到人体,仍需进行更多的人体干预实验。因此,对于异黄酮的作用及其机制仍需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尽管如此,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异黄酮对女性慢性疾病的预防治疗作用和其相关药物的开发价值。中草药诸如甘草、黄芪、人参、红花子和葛根等含有多种异黄酮,深入研究异黄酮,对重新认识中草药的作用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老龄化,绝经女性的健康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用雌激素替代疗法(ERT)来治疗体内雌激素低下相关疾病会增加患者患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的危险性,从而限制了绝经后妇女对雌激素的应用,因此异黄酮在激素替代治疗、激素依赖性肿瘤以及其它妇科慢性疾病防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Way TD, Kao MC, Lin JK. Apigenin Induces Apoptosis through Proteasomal Degradation of HER2/neu in HER2/neu-overexpressing Breast Cancer Cells via the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Akt-dependent Pathway[J]. J Biol Chem. 2004.279(6): 4479-4489.

[2]沈国栋,凌斌,周颖,等.染料木素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1B体内外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07. 10 (6): 59-62.

[3]Morito K, Hirose T, Kinjo J, et al. Interaction of phytoestrogens with estrogen receptors alpha and beta[J]. Biol Pharm Bull, 2001, 24: 351-356.

[4]Akiyama T, Ishida J, Nakagawa S, et al. Genistein, a specific inhibitor of tyrosine-specific protein kinases[J]. J Biol Chem. 1987. 262(12): 5592-5595.

[5]Yamagishi T, Otsuka E, Hagiwara H. Reciprocal control of expression of mRNAs for 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n factor and OPG in osteogenic stromal cells by genistein: evidence for the involvement of topoisomerase II in osteoclastogenesis. Endocrinology, 2001, 142 (8): 3632-3637.

[6]Dominique TN, Eva HM, David V, et al. The intracellular genistein metabolite 5,7,3',4'-tetrahydroxyisoflavone mediates G2-M cell cycle arrest in cancer cells via modulation of the p38 signaling pathway[J]. Free Radical Biology & Medicine, 2006,41: 1225-1239.

[7]Brooks JD, Thompson LU. Mammalian lignans and genistein decrease the activities of aromatase and 17beta-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in MCF-7 cells[J]. J Steroid Biochem Mol Biol, 2005, 94 (5): 461-467.

[8]Kang LP, Qi LH, Zhang JP, et al. Effect of genistein and quercetin on proliferation, collagen synthesis, and type I procollagen mRNA levels of rat hepatic stellate cells[J]. Acta Pharmacol Sin, 2001, 22 (9):793-796.

[9]沈国栋,凌斌,周颖,等.怀槐异黄酮抗妊娠小鼠肝损伤的作用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6. 9(6): 1160-1162.

第8篇:丙酮的作用范文

目前,临床采取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饮食治疗等。然而,无论何种方法治疗过程中科学的临床护理都必须可少,其可以减轻患者压力,改善或者稳定患者情绪。因此,本文提出将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应用于精神病护理中,为验证其临床效果及对应用规范指正而做出相应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25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1岁至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7±2.5)。病程为1至18年,平均病程(7.9±0.6)年。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7例、偏执型精神病8例、情感障碍10例、心因性精神障碍10例、其它类型5例; 

观察组,23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3岁至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1±1.7)。病程为1至17年,平均病程(8.1±1.8)年。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7例、偏执型精神病8例、情感障碍10例、心因性精神障碍10例、其它类型5例;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具体包括:叮嘱患者按医嘱服用药物,定时做好血压、脉搏、呼吸等常规检查。指导患者适当运动、合理饮食、保持足够的睡眠,及时对症处理临件。对患者社会功能、生活情感、心理状态等方面做深入了解,并給予适当的指导。当患者情绪稳定出院后,叮嘱其定期到医院复查;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心理护理 

首先,对于精神病患者而言,要想给予其足够的心理护理,与其建立有安全感、信任、依赖的护患关系至关重要。因为在此种状态下,护理人员才能真正打开患者心扉,与其进行深入化沟通。为此护理人员需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护理水平,以更好的将工作完成; 

其次,患者均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性格、病症、行为特点、实际病情都有各自特点。要想对患者制定出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就必须实时观察其情绪变化、,并做好记录,为计划内容提供依据; 

最后,患者情绪变化是其病情变化的风向标,一旦发现患者情绪出现波动,需第一时间通知主治医师给予治疗。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根据上述制定的针对性计划,给予相应情绪安抚、心理疏导,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与相应治疗措施。对其提出的疑虑,给予及时解答,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最大化提高治疗效果; 

(2)语言沟通 

上述所有的心理护理都必须建立在语言沟通的基础上,所以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语言沟通,具体如下: 

首先,信任是和精神病患者进行语言沟通的基础,然而要想与其建立信任、熟悉、融洽的关系,就必须在平时沟通中多采用积极向上的言语。禁止与精神病患者采用刺激性言语,如恐吓、威胁等等,需利用积极性言语一点一滴拉近相互之间距离; 

其次,通过鼓励性言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所以在日常护理中多对其进行言语鼓励,让其潜移默化的相信能够战胜疾病,以更好的配合医生治疗; 

再有,语言方面的态度、语气同样决定着沟通效果,在与精神病患者沟通时,需采用温和的语气。当患者出现不配合医生治疗的情况时,同样需要利用温和、亲切的语言来引导;

最后,患者的精神疾病类型、实际病情均不同,如果同一种语言方法沟通无效果,可以多变通几种语言方法; 

1.3 观察指标 

(1)以护理前后患者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作为观察指标。满分均为100分,评分越低,则证明患者恢复情况越好; 

(2)以护理后患者BPRS(精神状态评定)评分作为观察指标,评分越低,证明患者精神状态越佳; 

(3)以护理后患者满意度比较作为观察指标。满意度情况调查,由医院自行制作调查问卷。将满意度情况分为四个等级,即: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患者数×100%; 

1.4 统计方法 

计算资料利用?检验(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表示;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如果P<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SAS、SDS评分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患者BPR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BPRS评分为42.61±2.1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评分63.66±6.23,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中,不满意0例、一般2例、满意13例、非常满意25例,总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中,不满意7例、一般7例、满意11例、非常满意15例,总满意度为65%。 

3.讨论 

精神病属于一种心理障碍疾病,患者的动作行为、意志、情感、认知等均可能出现异常变现,所以在治疗的切入点主要在于其心理。由此可见,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与语言沟通必不可少,通过鼓励、安慰等良好语言的沟通可以对患者起到暗示性作用,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外,科学的心理护理,可以促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以发泄,以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将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应用于精神病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SAS、SDS、BPRS评分,以及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韩翠萍.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54:208. 

第9篇:丙酮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护理应急管理系统;突发性传染病;救治

近些年来,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员的流动性较之从前得到了极大地提高。随着人员流动性的增加[1],传染性疾病的蔓延及传播也随之增加,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及社会的稳定。突发性传染性疾病因其不确定性,往往一旦发生将造成严重的人员、财产损失,因此如何有效的对突发性传染性疾病进行救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基于此,笔者采用护理应急管理系统对突发传染性疾病进行了临床救治的相关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2方法

1.2.1护理应急管理系统观察组护士接受护理应急管理培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组建护理应急管理小组,其人员应有院内相关科室护士长组成,负责急救过程中的协调、指挥、督导工作;②救治病区的完善建立快速、畅通的物流通道,保证救治物资可以快速送达,完善应急物品储存目录,加强常规状态下及救援状态下应急物品的管理[2],加强应急救治的训练及研细,从而确保医疗用品可及时、有序的送至患者的救治病区;③技能、理论知识培训:对护士进行传染性疾病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同时由经验较为丰富的护士展示患者的隔离、人员的防护、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及标本采集等专业技能,从而提高培训护士的综合素质;④科室间的支持与管理:救治过程中,护理应急小组应对患者的救治进行督导,指导科室间的协同合作,从而确保救治过程中,护理人员结构及数量的稳定;⑤医护人员的心理支持:一线护理人员优于工作压力较大,极易出现高度应激的心理状态[3],从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护理质量,因此护理应急管理小组成员应多关心医护人员,给予一线护理人员必要的鼓励、支持及抚慰,以改善一线护理人员不良的心理状态。

1.2.2临床观察指标分别以两组护士突发传染病救治中的护理效果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作为临床观察指标。

1.2.3统计学方法统计两组护士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结果,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护理效果比较结果进行χ2检验,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进行ridit分析,以P

3讨论

护理应急管理系统可在突发传染性疾病救治过程中,使临床护士沉着应对患者,且护理人员的数量及结构稳定,不良情绪较少,可积极的参与救治工作[4],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救治的成功率,同时通过对救治病区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可保证医疗救治物资及设备储备充足,救治过程中可以有序、及时的送至病区。本次临床研究发现,观察组护士救治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P

总之,护理应急管理系统可提高突发性传染病临床救治过程中的效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保证突发传染性疾病的救治圆满完成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扈学琴,周燕萍,王桂桃.护理应急管理系统在突发传染病救治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2,(10):48-49.

[2]李葳,吕双梅,靳继红.应急系统在医院腺病毒传染病防控中的作用[J].求医问药,2012,10(7):873-874.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