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园学英语范文

幼儿园学英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园学英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园学英语

第1篇:幼儿园学英语范文

一、设计趣味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

游戏是幼儿所喜爱的活动之一,在英语的学习中我们要将枯燥的学习与趣味游戏相结合,寓教于乐。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幼儿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英语游戏活动,以此来吸引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使幼儿在做游戏中学习英语,实现了在玩中学,学中玩。

(一)猜谜语

教学时,教师可给幼儿出谜语,如尖尖的宝塔(A)、月儿弯弯(C)、双峰骆驼(M)等,让幼儿在这些谜语中加深对字母形状的认识。教师还让幼儿来出谜语,老师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来猜。

(二)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学习了英语中的数字后,教师可将数学题与英语相结合,出示一些计算题,如seven减去six等于多少?one加上five等于多少?这样既可以锻炼幼儿的计算能力,同时又可以加强幼儿对数学类的英语单词的记忆。由于幼儿的年龄小,他们在拼写这些单词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做这个游戏时,要采取教师口头出题、学生口头回答的方式来进行。

(三)找朋友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找朋友”这个游戏让幼儿学习英语单词。具体来说,这个游戏就使指教师在上课前先打印一些图片或制作一些头饰,如水果类:apple,peach,banana,orange;动物类:monkey,tiger,lion,dog,cat等等,然后分给幼儿,教师再选出几个幼儿站在前面,其他幼儿则在老师说出一个单词后,按照他们手中所持有的图片站到相应类别小朋友的身边。

二、教唱英文歌曲,让幼儿在唱中学

音乐有着优美的节奏、动听的旋律,许多幼儿在听音乐或歌曲时会表现出高兴愉悦的表情,他们会手舞足蹈,有强烈的参与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我将英文歌曲引入课堂,将英语知识寓于歌曲中,用歌曲的节奏与旋律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给幼儿身心娱乐之感,使幼儿在唱中学,学中唱,这样就能使幼儿在无意学习中掌握了知识。如在学习英文字母时,我教幼儿唱字母歌:“金字塔A—AAA,汉堡包B—BBB,小耳朵C—CCC,大肚子D—DDD,木梳子E—EEE,金钥匙F—FFF……”。除了播放动听的音乐,我还一边唱一边做字母操。这样将枯燥的认读字母寓于动听的音乐与歌曲中,幼儿会学得非常积极和愉悦。我每次只教幼儿两个字母,教之前先将字母工整地板书在黑板上,然后教幼儿唱字母歌,做字母操,这样不仅能让幼儿在唱与做中学会字母的发音,还能使幼儿掌握字母的写法,加深幼儿的记忆。此外,我们还可以收集一些节奏欢快、浅显易懂、适合儿童学习的英文歌曲,让幼儿一边唱一边跳,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使幼儿对英语学习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进而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来学习英语。如我们可以教幼儿唱Apple Red,Bought Me A Cat等歌曲。经过一段时间的学唱,每次音乐一响起,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唱起英文歌曲,虽然有的他们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欢快的节奏与优美的旋律深深地吸引了他们。更为重要的是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对听与说的要求非常高,让幼儿听唱英文歌曲,不仅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还使幼儿在听与唱的过程形成了标准的发音与良好的语感,有利于幼儿今后的英语学习。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多媒体是一种现代教学技术,具有极大的教学优势。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多种手段来传递信息,为幼儿营造一个图文并茂、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鲜艳的色彩、滚动的文字、优美的图片、动态的画面、悦耳的音乐,这些都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事物,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的注意力与精神集中在多媒体上。视觉与听觉的结合,可以给予幼儿多种感官的刺激,使教学更加趣味化、形象化,这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可以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其中。如在学习动物类的单词时,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设计了一个动物园的场景,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当出现一个动物时,这个动物会发出叫声,并将单词标准地读出来。这样的学习情景深受幼儿的喜爱,在幼儿的眼里这不是在进行枯燥的学习,而是一次愉快的动物园观光。又如,在学习一些动作类的单词时,如jump,run,drink等,我们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教学。如我们可以采用幼儿喜欢的卡通人物,如喜羊羊、灰太狼等,让这些卡通人物做出相应的动作,然后定格在这些动作上,再教给幼儿单词的发音。实践表明,采用多媒体教学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形象性,利于幼儿用英语进行思维,避免了汉语作中介,将英语翻译成汉语,再让幼儿记忆的方式。这样的教学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征,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设计实践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英语

幼儿的记忆是短暂的,他们对英语的识记处于机械记忆阶段,因此除了在课上展开趣味活动实现寓教于乐之外,我们还要让幼儿在课下、在家中对英语进行巩固记忆。

(一)促进幼儿家庭的参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与幼儿接触最多的除了幼儿园的老师就是家长。因此,我们要加强家校联系,使孩子在幼儿园所学到的知识能够在家中得到巩固。如学习完相关的单词,可以让幼儿回家与家长进行猜物等游戏,使他们在幼儿园中所学到的知识能得到有效的巩固。

(二)编排一些精彩的节目

第2篇:幼儿园学英语范文

强调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培养,强调初步的交往能力的培养,强调“在英语分为正规教学和非正规教学两种形式,正规教学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幼儿英语学习以集中学习为主,非正规教学是寓英语教学于一日活动之中,以随机教学、个别教学、自立学习为主使用中习得语言,而不是学习语言”。

注重教学活动过程中趣味学习、自立学习,使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整体水平。 我们在教学中注意一意的多种表达,让孩子口语交流时具有明显的灵活性。就如,“再见”--By-bye. See you later. See you tomorrow。

另外,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凡是能用英语与孩子交流的,就尽可能地运用。幼儿在情景中学英语容易理解其义,便于记忆和积极使用。孩子又是活泼好动的,因此,情景教学成了我们惯用的手段。在集体的情景教学中我们通过歌曲法、游戏法,让孩子学的轻松、愉快。

此外,我们拓宽了原来集体教学中模拟的语言情景,丰富在现实情景中直接学习,力求教无痕迹。我们不拘泥于孩子的集体活动中集体教学,而在孩子来园的一日活动中,在他们的生活、游戏、运动时直接穿插。

孩子学习、运用会相互影响,会互相模仿,我们可以让他们相互学习。这样,我们从单一集体教学形式向多样化教学形式的转变,教学目标的统一性向个体需求的差异性转变,允许孩子接受、使用英语的差异性发展,好处在于集体学习中,领悟和接受力慢的孩子没有任何压力,教师的教学也能进行个别辅导。如:我们在孩子的早操音乐、体育锻炼中都用英语口令,让孩子在教师的肢体语言中直接了解其意,而后让能说的开口跟读、使用,由于每天重复,英语口令掌握早晚差异的存在不造成对某些孩子的消极影响。

区角活动中我们还结合单词的巩固与丰富开设英语角。在阅读图书活动中,不管是不是英语图书,都可结合画页上的内容,补充单词、短句的学习,对孩子的发音辅导也更有实效,因为反馈快。 双语教学同步发展。幼儿园注重幼儿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提供创设纯英语环境氛围。使常规教学英语化、英语教学游戏化,并利用情景教学,通过图片、实物、歌曲、故事、动画、儿歌、木偶表演、肢体语言等教学方式,帮助幼儿积累词汇,大大提高了本园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每位幼儿均能用简单的英语相应打招呼、问候等,进而提高了幼儿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

各种形式的英语儿歌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加以实施。英语儿歌教学实质上是教师为发展学前儿童的英语创设条件和提供机会,让幼儿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与人、物、环境、材料等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发展听说的能力。在英语儿歌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指的是情和境的统一体,情代表人及其所有行为、心理,境则强调客观世界的构成和自然性。情与境的结合使幼儿处于一种宽松、自由且贴近幼儿生活的氛围中。情境教学法最主要的特点是新的英语儿歌通过情境进行教学和操练,幼儿在情境中兴趣高、理解快、记得牢。运用情境教学法,关键是要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让幼儿能有兴趣地主动学习并学会迁移到不同的情境中去。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创设情境。

首先是利用自然环境,创设游戏情境。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是幼儿学习英语儿歌的活“教材”,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游鱼爬虫、高山流水、日出日落等美丽景色都能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孩子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利用自然界中的素材来学习英语儿歌。例如,教授英语儿歌《Buttefly》:“Butterfly butterfly the butterfly goes up.Butterfly,butterfly,the butter fly goes down.Butterfly,butterfly,the butterfly goes allround.”(选自《朗文英语儿童歌谣集》(l),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教师把幼儿带到花园里,让孩子们观察蝴蝶是如何飞舞和采花粉的,蝴蝶一会儿向上飞,一会儿向下飞,一会儿停在花蕊中。幼儿在学儿歌的过程中,边吟唱边在花丛中学蝴蝶飞舞状,他们且歌且舞,兴趣盎然。

其次是利用角色扮演,创造模拟情境。在教师创设的模拟情境中,幼儿扮演儿歌中的角色,通过表情、动作来理解和表达所学的内容。如儿歌《Trafficlights》:“Red,yellow and green,the traffic lights are seen. Red means stop.Greenmeansgo.Yellow means wait,it shines in between.”(选自《朗文英语儿童歌谣集》(l),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幼儿在学习这首儿歌前,先观察生活中红绿灯的变化规律,学习了儿歌以后,幼儿可以根据儿歌内容分别扮演交通警察和汽车司机,以满足幼儿模仿的乐趣。

2.多通道活动法

多通道活动法是让幼儿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活动。用耳听、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让幼儿在看看、听听、闻闻、摸摸、想想、玩玩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儿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多种刺激,让幼儿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地感知、理解,让幼儿在各种不同的外界刺激下,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来参与活动,是一种综合运用视、听、讲、做的方法。所谓“听”是指教师用英语描述、启发、引导、示范等,让幼儿充分地感知和领会;所谓“视”是指教师提供具体生动的客观对象,如实物、图片、情境表演、多媒体等让幼儿充分观察;所谓“讲”是指幼儿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开口讲;所谓“做”是指教师提供给幼儿一定的想像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加深对所学儿歌的感受性和熟练程度。如儿歌(Iloveapple》:“Appleround,applered,Applejuicy,applesweet.Appleapple,Iloveyou.ApplesweetIliketoeat.”幼儿在学习这首儿歌时,教师提供给幼儿红红的大苹果,让幼儿观察苹果的形状、颜色,尝一尝苹果的味道,画一画苹果的形状,最后大家把自己画的苹果挂到教师制作的大苹果树上去。幼儿在动口、动手、动脑的综合性活动中获得了英语学习的经验。

3.全身反应法

全身反应法(TotalPhysicaResponse简称TPR)是由美国加里福尼亚圣何塞(SanJose)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JamesAsher创立,它是一种通过语言与行为的协调来教语言的教学方法。

第3篇:幼儿园学英语范文

[关键词]模仿;模因论;幼儿园英语;语音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16)03-0143-03

问题的提出

2001年,教育部签署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从2001年起,所有的小学三年级必须开设小学英语课程。从那时起,英语学习的低龄化已成为新时期外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新趋势。然而,幼儿园英语课程由于缺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导致很多幼儿园英语教学目标盲目,教学方式不当。结合幼儿园儿童的年龄特点,幼儿园英语的教学目标是使儿童获得良好的英语语音发音能力。本研究立足于这个目标,结合模因论中模仿的相关理论,通过尝试对模仿在幼儿园英语语音教学的应用进行了教学研究。模因论是由道金斯创建的,是文化传播的理论。模因论依赖人的模仿、复制和生存,模仿在模因论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该理论肯定了模仿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认为模仿是一种高级的人类认知活动。基于模因论中对模仿的诠释,幼儿园英语语音教学应侧重于激发儿童的模仿,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幼儿园英语语音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儿童充分理解教学内容,调动其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儿童的模仿动机。针对研究目的和重点,本项研究提出以下问题:(1)模仿在幼儿园英语语音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如何?(2)哪些因素影响模仿在幼儿园英语语音教学中应用的效果?

研究方法

研究根据幼儿园英语语音教学的目标要求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践,考察模仿在幼儿园英语语音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效果。具体研究步骤如下:(1)选择实验班和参照班,进行教学效果比较;(2)通过相关的考试分析,从客观的角度检验模仿的运用效果;(3)采取调查问卷和课堂观察,进行结果分析,从学生的角度来验证模仿的运用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1)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准实验方法,单因素设计。数据收集采用课堂观察,结合问卷调查、访谈和口语测试。本实验研究自变量是两个班级不同的教学方法,随机抽取两个幼儿园小班作为本研究实验班和参照班。实验班和参照班使用洪恩英语Hello,Teddy(第一册)作为教学教材。参照班按照教材安排教学,目标是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实验班依照模因论的指导最大程度地调动幼儿的模仿动机,从而帮助幼儿顺利完成语音的同化、记忆、表达、传输四个阶段,同时通过教学策略使幼儿英语教学内容达到保真度、多产性、长寿性三个标准。幼儿对英语课堂的喜爱程度对研究结果也至关重要。针对幼儿的问卷调查表变革为(^∪^)(喜欢)(^_^)(一般()^︹^()不喜欢)三幅图片,在幼儿进行口试时进行选择。通过这种方式研究幼儿对英语课堂的喜爱程度。

(2)研究过程

研究实验从2014年9月开始执行,2015年12月底结束。来自河南安阳同一所幼儿园的两个小班参加了此次研究:班级A和班级B。采用模仿教学法的班级A(约20人)为实验班,另外一个班级B是参照班。研究实验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9月~2015年2月),正式实验阶段(2015年3月~2015年12月的第三个星期),测试阶段(2015年12月的第四个星期)。在准备阶段完成了一些实验研究必备的准备内容,包括教师培训工作、实验工作的具体安排等等。这个阶段发现了一些设计研究实验时没有想到的问题,研究者和参加研究实验的教师进行了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研究者详细讲述了实验过程,同时也要求他们提前进行教学设计。正式实验阶段从2015年3月开始。这个阶段有两个任务要进行:一是对幼儿英语课堂实施录像和录音工作,分析教学过程、幼儿的模仿行为以及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反应,从而分析不同教法下幼儿的注意力的差别;另一个任务是根据教材学习内容、单词出现的频率来编制口语测试试卷。用于口语测试阶段的测试工具有口语模仿试卷、录音设备、录像设备和麦克风一个,口语模仿试卷上的内容要先由英语专业老师提前录制。测试于2015年1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进行,选用一位普通话和英语口语都标准的老师做测试员。口语测试在一个安静的房间进行,采取一对一的方式测试。幼儿一一进入测试房间,用麦克风模仿录音里老师的发音,整个测试过程用录像设备录制,在接下来的时间测试员反复观看,并以此打分。幼儿口语测试采取等级打分制。一共有五个等级,A.没有任何口音的标准发音;B.有轻微口音的较好发音;C.有一些口音的发音;D.口音较重的发音;E.难以辨认的发音。每个幼儿的每个模仿发音被打分,通过汇总得出最后等级。

研究结果

(1)口语测试结果和分析

两个小班的幼儿都参加了口语模仿测试,他们测试结果如下表:很显然,参照班和实验班的口语模仿测试结果有很大差距。这表明通过模仿应用教法学习的实验班的幼儿更有可能学到较纯正的英语发音。从表中还可以看到,对于没有学过的生词,参照班和实验班的口语测试结果也有很大差距,这个结果说明,实验班的幼儿通过学习获得了更多的语感和发音规律。

(2)问卷调查结果和分析

①幼儿对英语课堂喜爱程度在幼儿进行口语模仿测试过程中,教师出示了图片,让孩子们根据他们对英语课堂的印象进行选择。结果我们发现,不管是参照班还是实验班的孩子大都喜欢英语。由于在实验班,老师为了调动孩子的模仿积极性,设计了更多生动的活动,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去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所以实验班的孩子对英语课的喜爱程度更高。②家长问卷调查结果和分析问卷调查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背景和学习经历等进行了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背景包括孩子父母的学历水平,在家里父母对孩子英语学习的支持程度,以及父母对孩子学习英语的态度。在家长中,认为孩子有必要学习英语的父母占95%。他们对孩子学习英语的态度决定了孩子学习英语的年龄和强度。一些家长甚至很清楚孩子学习英语的目的不是英语词汇量的多少,而是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一点难能可贵,对幼儿英语的教学至关重要。有78%的父母经常询问幼儿在幼儿园里学习英语的情况。大概60%的父母是大学以上学历,这些父母的孩子中,有90%的人数英语模仿测试成绩是优秀。约有56%的父母经常在家给孩子们创设一些说英语的环境,这些父母的孩子中,有95%的人数英语模仿测试成绩是优秀。这些父母在家经常和孩子说英语,还让孩子在别人面前表演英语,这些都能够增强孩子学习英语的信心。家长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父母的学历水平和父母对幼儿英语学习的支持程度大大影响孩子学习英语的效率。

(3)课堂观察结果和分析

课堂观察旨在了解幼儿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反应,课堂观察的主要观察内容是幼儿在英语活动中的参与度和模仿行为。课堂观察保证了研究的客观性,观察记录了幼儿在课堂上模仿行为发生的频率,从而为研究主体的描述提供了基础。①幼儿参与度研究者对实验阶段两个小班的三十节英语课程进行了录像观察,根据观察记录,研究者对每次英语课程幼儿的参与度进行了等级记录,幼儿的参与度分为三个等级:主动(A)、被动(B)、不参与(C)。观察结果发现参照班幼儿A,B,C的频率分别为11、16、3;而实验班这三个等级的频率分别为19、10、1。观察结果表明实验班幼儿英语教学中模仿的应用可以推动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以及幼儿之间的互动,而且大多数幼儿参与活动主动性较高。②幼儿模仿行为研究者分别对实验班和参照班的十节英语课程进行模仿行为分析研究,研究的重点是幼儿的主动模仿行为。在参照班,教师在课堂上控制整个教学过程,经常要求幼儿跟读、朗读教学内容。幼儿在课堂上的英语听说主要集中在跟读、朗读及回答问题,其中回答问题占多数。在实验班,教师常常设置情景进行教学,教学中常采用生动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参与,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指导幼儿通过各式各样活动大量练习单词。这些都为幼儿提供了很多说英语的机会。实验班的课程调动了更多的幼儿主动模仿行为。研究记录的幼儿模仿行为主要有幼儿自发的模仿和教师要求的被动模仿。记录内容如下表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到实验班幼儿的主动模仿行为要远远多于参照班。参照班的幼儿在英语课堂上常按老师的要求跟读,通常在幼儿回答问题或被要求跟读时才会有模仿行为。而在实验班,教师组织更多的小组活动让幼儿进行练习,在这种情况下,幼儿不仅积极主动模仿语言内容,还会语音、语调和动作,被模仿的对象可能是教师,也可能是英语动画中的卡通人物,甚至是班上表现好的小朋友。

(4)结果分析和总结

第4篇:幼儿园学英语范文

【关键词】教师;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问题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5-0022-05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学者们已经就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问题达成了一些共识,比如幼儿英语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幼儿对英语和英语学习的兴趣”;〔1〕教育者要根据课程的长期、中期和近期目标,统筹安排英语教学活动,使之成为幼儿园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2〕教育者在设计和组织英语活动时要考虑环境对幼儿英语学习的关键作用,为幼儿创设尽可能真实有趣的英语学习情境〔3〕……这些幼儿园英语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原则既符合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要求,又符合我国汉语儿童英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对教育者实施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幼儿英语学习的效果不仅受幼儿认知发展水平、情感动机以及周围语言环境的影响,〔4〕还与教师的指导思想、英语水平、教育方法等密切相关。幼儿能否主动、有效地参与英语学习活动,能否在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习得英语语言技能,实施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的教师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近些年来,全国各地不少幼儿园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总结了许多经验,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研究者也发现幼儿园教师在设计和实施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双语幼儿园的两个英语活动案例,旨在探讨目前幼儿园教师在设计和实施英语教学活动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案例一:Leaves are falling down(小班)①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感知“1”和“许多”,并能积极参与活动。

2.掌握并表达“one”和“many”。

活动准备:

1.树叶若干,篮子一个。

2.一位教师事先藏在二楼的窗户下,负责扔树叶。

活动过程:

1.“one”和“many”游戏。

教师和幼儿围成半圈坐在教学楼前的空地上,正对教学楼二楼的窗户。

教师出示树叶,对幼儿说:“秋天来了,树叶落下来了。看,一片树叶落下来了。”

教师喊:“one leave.”一片树叶从二楼窗户边落到地上。幼儿欢呼雀跃。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喊:“one leave.”又有一片树叶落下来。幼儿非常开心。

教师捡起几片树叶问幼儿:“How many leaves?”幼儿不明白教师的意思,只是重复教师的话:“How many leaves?”教师说:“让我们数一数。one,two,three,four,five.”

教师喊:“one leave.看!”一片树叶落下来。教师又喊:“many many leaves.”几片树叶一起落下来。幼儿兴奋地伸出双手接树叶。

教师告诉幼儿:“喊one leave,就落下一片树叶;喊many many leaves,就落下许多树叶。”

2.捡树叶游戏。

教师要求每个幼儿捡一片树叶。有的幼儿没有按指令完成任务,捡了两片树叶。

幼儿将捡到的树叶放进教师准备的篮子里。教师问幼儿:“How many leaves?”幼儿没有回答。教师告诉幼儿:“one leave.”只有一两个幼儿模仿教师的回答。

教师请幼儿看收集在篮子里的树叶,问:“有多少树叶?”幼儿没有回答。教师又带领幼儿反复喊:“many many leaves.”

教师捡起一片树叶,问:“How many leaves?”幼儿回答:“one.”教师告诉幼儿:“one leave.”

教师捡起几片树叶,问:“How many leaves?”幼儿回答:“one leave.”教师又举起一片树叶说:“不,这才是一片树叶。How many leaves?”幼儿模仿教师的话:“How many leaves?”

教师捡起一片树叶,问:“有多少树叶?”幼儿没有回答。有的幼儿仍在捡地上的树叶。教师说:“one leave.”幼儿重复:“one leave.”

教师捡起五片树叶,问:“有多少树叶?我们数一数。one,two,three,four,five. five leaves!”

3.树叶落下来游戏。

教师边唱英文歌曲,幼儿边扮演树叶,模仿树叶飘落的动作。当歌声停止时,教师说:“one leave.”幼儿相应地捡起一片树叶;教师说:“many many leaves.”幼儿相应地捡起许多树叶。大部分幼儿没有按指令正确完成任务。

案例一是一个英语与数学整合的教学活动。教师希望幼儿能够“掌握并表达‘one’和‘many’”,然而从活动的实际效果看,幼儿表达的效果不好。例如,在捡树叶游戏中,教师要求每个幼儿只能捡一片树叶,但是有的幼儿捡了两片树叶;每次幼儿捡树叶后,教师问幼儿“捡了多少树叶”,幼儿不能用英语来表达“one”和“many”两个数量,只有在教师提示后才会模仿教师的回答。在本案例中,幼儿并不理解“one”和“many”的真正含义,教师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不够敏感,制订的目标过高。小班初期的幼儿虽然能背数到50~100,但会背数并不等于已经掌握了数概念。小班初期的幼儿并不理解数的真正意义,不理解“许多”是由许多个“1”组成。要实现本次活动的目标,教师要在之前的数学活动或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进行数知识的学习,作为本次活动的铺垫。没有相关的认知基础,甚至没有掌握“one”和“many”的中文意义,幼儿不可能掌握并表达“one”和“many”。

在案例一中,教师试图创设“喊――树叶落下来”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感知‘1’和‘许多’”,“掌握并表达‘one’和‘many’”,但是由于教师过于注重活动的外在形式,一味追求活动的新奇性、趣味性,没有强调指导幼儿认知“1”和“许多”,导致本次活动的实际教育意义降低。虽然活动气氛很热烈,幼儿参与了活动,很兴奋地用英语喊出“one leave”和“many many leaves”,但是让幼儿真正感到好奇和兴奋的是“喊――树叶落下来”这一现象,幼儿并没有掌握数学概念“one”和“many”的真正意义,以至于在接下来的游戏中,每当教师问“有多少树叶”时,幼儿都无法作出正确回应。很显然,在本案例中,教师没有恰当处理活动形式与活动意义的关系,没有根据幼儿情况灵活调整活动计划,导致本次活动的实际效果与教师的期望不一致,幼儿的学习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案例二:Pumpkin and Jack-O-Lantern(大班)

活动目标:

1.使用英语描述南瓜和南瓜灯的特点。

2.体验万圣节的独特气氛,感受节日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室四周的墙壁上装饰南瓜、巫婆、蝙蝠、黑猫、鬼、骷髅、黑蜘蛛等。

2.南瓜形状的纸板每人一个。

3.教师事先用南瓜形状的纸板制作“高兴”“悲伤”“恐惧”“生气”四种不同表情的南瓜灯。

活动过程:

1.学习句型“They are the same”和“They are different”。

教师采用比较的方法,出示大小不同的蝙蝠,引导幼儿学习英语句型“They are the same”。

教师出示“Pumpkin(南瓜)”和“Jack-O-Lantern(南瓜灯)”,引导幼儿学习英语句型“They are different”。

教师引导幼儿区分和表达南瓜和南瓜灯的特点。

2.制作南瓜灯。

教师出示“高兴”“悲伤”“恐惧”“生气”四种不同表情的南瓜灯,请幼儿说出它们的英语词汇。

幼儿制作南瓜灯。教师巡回观察,并问幼儿:“你想做哪种表情的南瓜灯,高兴,悲伤,恐惧,还是生气?”

全班幼儿每人制作一个南瓜灯。

3.“trick or treat”游戏。

教师请装扮成妖魔鬼怪的幼儿手提自己制作的南瓜灯,到观摩该教育活动的教师跟前,与他们玩“trick or treat(恶作剧,还是款待)”游戏。一些幼儿对这个游戏感到陌生,只是跟着教师唱“Trick or treat.Smell my feet.Give me some thing good to eat”,但没有按照教师的指令行动。只有部分幼儿到观摩该教育活动的教师跟前玩游戏。游戏在进行1分半钟后结束。

在本案例中,教师不恰当的指导语影响幼儿用英语进行创造性表达。“教师的指导可以避免使学生陷入定势模式,从而为他们带来一定的成功。”〔5〕教师作为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其指导与建议对幼儿用英语进行创造性表达会产生重大影响。有时因为教师一句不恰当的指导语,幼儿可能会失去思考、创造的机会。在本案例中,制作南瓜灯环节应该是幼儿用英语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好时机,但是教师不恰当的指导干扰了幼儿用英语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兴趣。教师在巡回观察时规定了幼儿只能从“高兴”“悲伤”“恐惧”“生气”四种表情中选择一种表情制作南瓜灯,限制了幼儿的创造性表现,不利于幼儿学习用英语表达更多的表情词汇。

在案例二的最后环节,教师组织幼儿玩“trick or treat”游戏。这是幼儿与观摩该教育活动的教师互动的环节,教师希望在模拟真实情景的游戏中让幼儿“体验万圣节的独特气氛,感受节日游戏的乐趣”。但由于一些幼儿对游戏感到陌生,所以他们对教师的要求没有作出积极回应,只是跟在教师身边唱歌,游戏活动仓促结束。这是因为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忽视了幼儿对隐含在教育活动中的多元文化的感悟,导致幼儿对异国的万圣节活动感到陌生,无法全身心投入活动,体会不到活动的乐趣。

在上述两个案例中,教师虽然具有将英语活动融入幼儿园课程整体的理念,但在将理念转化为实际教育行为方面存在欠缺。案例一中,教师试图整合数学活动与英语活动,但是在制订活动目标、组织活动实施方面存在欠缺,没有制订出适合幼儿发展的活动目标,幼儿在活动中的提高有限;案例二的教师试图将英语活动与主题教育整合,但是未能使幼儿在中文主题课程中获得足以支撑英语学习的经验,限制了幼儿的创造性表现。幼儿园缺少合格的英语教师,缺少英语与中文主题整合的课程教材,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忽视了对幼儿的多元文化导入等都会导致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中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情况。只有解决了上述问题,才能提高教师设计与实施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的质量,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同时提高幼儿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运用能力。

一、培养合格的幼儿园英语教师

目前,一些双语幼儿园拥有专职英语教师,但人数不多,这些专职英语教师不得不轮流负责大中小三个年龄班的英语活动,有时难免会顾此失彼,不能根据各个年龄班幼儿的特点科学设计和组织英语活动,无法科学设计和开展整合双语课程。有些幼儿园从园外聘请外籍教师、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培训机构教师等来担任英语教师,这些教师大部分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专业训练,很难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设计与组织英语活动,更谈不上开展整合双语课程。他们只是将英语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教学,无法胜任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角色。因此,要提高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质量,迫切需要培养合格的幼儿园英语教师。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技能是有效实施教育活动,促进幼儿主动、有效学习的重要保证。幼儿园要对现有的英语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学前教育院校还应该重视幼儿园英语教育后备力量的培养。学前教育英语方向学生是良好的幼儿园英语教育教师资源,他们既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又有良好的英语技能,是担任幼儿园英语教师的合适人选。学前教育院校应加强对学前教育英语方向学生的培训,加强学生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学习和英语专业学习,提供英语教法培训,锻炼学生的幼儿英语与主题活动整合课程的设计与实践能力,为学生们成长为具有专业化水平的幼儿园英语教师提供机会。

二、研发英语与中文主题活动整合的课程教材

一些幼儿园已开始进行英语与中文主题活动整合的尝试,但这种整合正处于起步阶段,要么是整合单词、儿歌、歌曲、对话等不同形式的语言内容,要么是整合各种活动方式,要么是将英语作为其他领域教育活动的一种语言补充,还难以实现科学整合。例如,在计算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一起用英语数数,“How many children are there in our class?Let’s count!”或者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用英语发口令,如“Attention! Left, right, left. Turn right!Turn left!”因此,如何将英语活动融入幼儿园课程整体,以同一主题架构中英文课程,使英语教育内容尽可能与当前课程内容相配合,使幼儿在中文主题课程中获得的经验成为他们英语学习的支撑,这成为研发幼儿园英语与中文主题活动整合课程教材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幼儿园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生活经验开发大班的“小小美食家”主题活动,围绕主题开展我喜欢的美食(了解食物的中文名称)、美食的另一个名字(学习食物的英文名称)、我会做美食、开美食中/西餐厅等活动。幼儿不仅可以学习和运用“What would you like?”“I like……”“Here you are.”等简单的英语对话,还可以丰富和推动主题活动的开展,使英语活动和主题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然而,对幼儿园教师来说,开发科学的幼儿园英语与中文主题活动整合课程不仅需要研究英语活动与主题活动各领域如何渗透,更要关注英语学习与汉语学习及生活经验的连接,这有一定难度。因此,有关部门应该组织既懂幼儿园课程又懂幼儿英语教育的专家,带领幼儿园英语教师一起研究和开发科学的幼儿园英语与中文主题活动整合课程教材,为幼儿园英语教师设计和实施科学的英语教学活动提供载体。

三、注意必要的文化导入

语言是社会和文化的表现和承载形式,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不脱离文化而存在的,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6〕因此,要学好英语,离不开对英语语言所代表和承载的文化的了解。对于外语教学中单纯教语言不教文化的现象,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 和W.E.Lambet有这样的见解:“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7〕

幼儿园英语教师应该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认识到英语活动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让幼儿学习语言的同时进行文化知识的同步传授,适时向幼儿介绍与语言学习有关的符合幼儿认知能力和经验水平的文化背景知识,拓展幼儿的视野。在进行文化导入的同时,教师更要注意启发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因为“成功的双语教育表现在其教育对象拥有一种理想的文化人格,包括对两种文化的协调互补和文化价值的多元宽容”。〔8〕教师应有意识地比较日常生活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启发幼儿发现不同文化之间诸多的相通性和特异性,提高幼儿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从而提高幼儿理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促进幼儿多元价值观的萌发。

参考文献:

〔1〕〔4〕周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0,248-255.

〔2〕〔3〕周兢.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94,412.

〔5〕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8.

〔6〕萨皮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86.

第5篇:幼儿园学英语范文

近年来,幼儿越来越多地以不同的形式接触第二语言(我国的幼儿主要为英语。)从某种意义上讲,早期儿童是否有必要学习第二语言似乎已不是人们的关心所在, 大家更关心的是学习第二语言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1 能促进幼儿语音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双语活动中教师自然会向儿童展示另一套与母语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这一方面可以促进儿童对语言多样性的理解,丰富儿童的多种语言经验,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首先,在进行双语活动时,可以使儿童对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产生敏感。英语和汉语不属于同一语系,各自有相对独立的语音系统和语法系统,随着学习的深入,幼儿会逐渐意识到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在学习和运用不同语言时能够即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系统。对语言之间差异产生敏感的直接结果是幼儿开始将语言看作他们头脑中已经拥有的诸多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系统,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语言操作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学习能力。其次,第二语言的学习和掌握有利于幼儿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我们通过幼儿园测得的数据和分析,可以充分显示这一点。因为进行双语活动时,可使幼儿获得更多的机会参与以语言为交际手段的交际活动,从而提高了他们对交往情景和交往对象的敏感性。第三,早期儿童学习第二语言,使他们更容易获得纯正、地道的第二语言的发音。我们从央视10套节目一年一度的“希望英语风采大赛”中,小学组的语音普遍优于中学组和大学组的语音便不难看出这一事实。而这一点也能得到科学的左证。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研究机构在1996年第1期《自然》杂志上指出:通过核磁扫描发现,成年人学习外语时使用的大脑部位与儿童明显不同,由此导致成年人掌握外语的速度远远没有儿童迅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该区只能在大脑的另一部位重新建立记忆结构,新的记忆结构没有“布罗卡斯区”灵敏,在使用时还需要与“布罗卡斯区”建立联系,因此成年人学外语的速度很慢,掌握得远没有儿童牢固,也较难形成基于“布罗卡斯区”的语感。

2 能促进幼儿认知水平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

我们通过对进行双语课题研究的实验园的不断观察和检测中发现,与学习单语言的幼儿相比,学习双语言的儿童较早的发展了一种分析语言本身结构的能力,他们能较早意识到言语表征与语义是分离的,他们在学习语言时注意力更加集中在语义上而不仅仅在形式上。儿童的思维更多地依赖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及其联系进行思维,而语言是人思维的工具,在概念的形成、思维的发展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学习第二语言使同一形象的两种语言序列发生联系,加速了幼儿对语言和语义的分离,对幼儿概念的形成和思维能力特别是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提高起促进作用。我们的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学习双语的儿童,往往在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创造性和新颖性方面优于学习单语的幼儿。双语实验班里的幼儿较普通对比班里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更强,思维更活跃,反应更灵敏,性格更开朗,言行举止更大方,尤其是礼貌用语的使用更频繁。因为在幼儿园开设英语教育,是在完成汉语教学大纲的同时进行的,这实际上增加了幼儿掌握语言的总量,语言的训练与运用促进了幼儿的表达能力,而表达能力的提高促进了他们思维的发展,并且开始萌发第二语言的思维。

3 能促进幼儿早期智力的开发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受语言能力的影响最大。”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著名科学家道尔顿1岁半能自行阅读,2岁半就能写信;德国杰出诗人歌德4岁能读书,8岁时除精通德语外,还对英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和希腊语等皆能运用自如。这两位日后非凡的“神童”共同特征,就是具有超强的语言能力。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也是在幼儿时期掌握了英、法、德等几门语言的。199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者美籍华人科学家崔琦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他今天取得的成就也受益于小时侯接受了双语即英语与母语的教育。众多例子不胜枚举。总之,正是他们幼时所受到的多种语言与文化的熏陶促进了他们的思维向发散型发展,使他们的早期智力得到开发。当然,语言的发展决定和制约着思维的发展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第二语言的发展对思维的影响或智力的发展程度究竟有多深,力度究竟有多大,这是我们下一步重点并希望用实验数据来进行说明和验证的。

4 有利于幼儿母语和社会化的发展

第6篇:幼儿园学英语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英语教学;游戏化;兴趣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他们对语言有很强的模仿和领悟能力。然而因为幼儿年龄小,兴趣和动机是影响他们学习的主要因素。因此,幼儿园英语教学更注重让孩子轻松快乐地学习。新《纲要》明确指出:“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幼儿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游戏是发展多种才能的智力活动。”游戏为幼儿提供在面对21世纪带来的变化与挑战中去享受生活的无价的机会。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及时巩固所学的语言形式,激发幼儿的成就感。在游戏中幼儿通过多听、多念反复感觉,从而在脑海里的印象就加深了,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尽情投入到游戏中,同时还给孩子一个轻松和谐的语言环境,使得课堂充满活力。英语教学游戏化就是把枯燥的语言学习过程变得愉快、轻松,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实现“快乐教育”。反过来讲,英语教学的游戏化又并不仅仅是游戏,它的根本目的还在于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学习英语,实现英语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英语活动中所采用的游戏就应该与活动内容相贴切,服务于活动目标,而不能单纯地玩。作为一名从事英语教学活动的幼儿教师来说,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英语教学游戏化 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并摸索出了一套有利于幼儿学习、掌握,并能适度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游戏教学模式,下面我简单谈谈在实践教学中我是怎样把英语教学做到游戏化。

一、游戏在幼儿园英语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幼儿身心特点来看,生活经验少,理解能力差,有意注意发展刚起步,无意注意占主导,必须有鲜明的、具体的、直观的教育教学手段、方法、教材去适应幼儿年龄阶段教学的需要,而游戏正顺应了这种要求,对帮助幼儿理解与母语迥异的另一种语言是必不可少的,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从教育方面看,英语教学很重视语言的功用性,而幼儿年龄限制不可以直接涉足生活中的英语环境,只有通过游戏的练习、提高,才能使幼儿的需要得到满足。他们有了使用英语的场所,使学到的内容得以巩固、提高、内化。这是其它教学方法所无法替代的。从语言教学的特点来看,任何语言的习得过程都不是一次或数次练习就能轻易过关的,而需要多次反复的练习。所以游戏在幼儿园英语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英语游戏的形式应体现广泛性

英语教学游戏化的实质是使幼儿对英语的学习过程变得愉快、有趣、轻松及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体性,能运用学过的英语大胆自信地交流与表现。经过实践与摸索,我总结了英语游戏的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英语体育游戏。动作―表象―抽象思维是学龄期幼儿从动作向思维发展的过程。英语体育游戏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具有很大的娱乐性,深受幼儿喜欢。如在体育活动中,我组织幼儿进行“skipping swimming stop”的游戏,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扩展了经验,增加了自信心,增进了师幼情感,自然习得了英语。每位幼儿既得到了英语的交流,又得到了肢体的锻炼,体验到情感的快乐。

2、英语角色游戏。即为幼儿创设轻松、自由的环境,提供游戏需要的道具。在我们学会水果单词之后,我组织小朋友们开展“水果店”、“冷饮店”的角色游戏。引导服务员对顾客笑眯眯地说:“can I help you?”还引导顾客用英语挑选出她们喜爱的水果。“I like banana” “I like apple”等等,激发了幼儿参与英语活动的兴趣。

3、英语智力游戏。它以新颖、有趣的形式深深吸引幼儿。内容包括感知游戏、听力游戏、猜谜游戏等。它能帮助幼儿获得成功而建立自信和产生愉快的情绪。

三、英语游戏的运用应体现贴切性

英语教学游戏化的实质是使幼儿对英语的学习过程变得愉快、有趣、轻松及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体性。幼儿园英语教学中的游戏要体现贴切性,贴切教学内容,贴切生活,这样才会提高幼儿学习英语的主动性,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因此,我们在英语活动中运用的游戏应与活动内容相贴切,不能为了游戏化而游戏。

在新授课时,由于教学内容对于孩子来说比较陌生,但陌生就会使孩子产生好奇心。那么,教师在选择游戏时就可以采用一些倾听性比较强、有助于依靠好奇心而记忆的游戏。

四、英语游戏的设计应体现灵活性

第7篇:幼儿园学英语范文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24—0090—01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它能够给幼儿带来愉悦的情绪体验,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之一。游戏教学方法是幼儿英语教育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也是幼儿英语教学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途径和手段,它是根据幼儿好动的天性和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将枯燥的语言现象寓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中,让幼儿在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的一种方法,它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一、幼儿英语教学中常使用的游戏类型

1. 角色游戏。这类游戏具有一定的情节、内容和角色,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语言、动作、表情创造性地反应他周围的生活环境和积累的生活经验。如,游戏“小猫钓鱼”,老师扮演小猫,幼儿扮演小鱼,这个游戏是在幼儿学习了单词“cat”和“fish”的基础上进行的,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习知识。

2.体育游戏。这类游戏以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促进幼儿身心正常发展为主要目的,是寓英语知识于体育活动中的游戏。如,“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个游戏,借助于幼儿所熟悉的动物大灰狼以及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知道狼来了必须马上逃离,要学会保护自己。在富有刺激性的游戏中幼儿学会了数字1~12的英语名称,同时也锻炼了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3.竞赛性游戏。这类游戏的适用范围非常广,特别适合在幼儿英语教学中使用。在游戏中,教师以祈使句为英语指令,以动词和句子作为基本内容和载体开展教学活动。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学习与他们日常生活有关的英语动词与祈使句。如,在“趣味接力赛”这一游戏中,幼儿伴随着老师的口令做跑(run)、走(walk)、跳(jump)、钻过(crawl)等动作的同时也就自然而然地记住了相应的英语单词,还训练了幼儿的各种动作技能,培养了幼儿的规则意识和竞赛意识,顺利地实现了教育目标。

4.音乐游戏。这是以英语歌曲为内容展开的教学活动,让幼儿随着轻快、活泼、美妙的旋律,刺激幼儿的视觉、听觉,让幼儿轻松快乐地学习英语。例如,歌曲《The Song Of Colour》,在游戏中,老师根据歌曲内容准备几种颜色的气球,唱到哪一种颜色老师就举起相应颜色的气球,让幼儿直接感知,通过看、听、说、唱,幼儿在快乐的节奏中既学会了歌曲,又学会了几种颜色的英语表达方法,也为幼儿英语语音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二、运用游戏教学方法要注意的问题

1.明确游戏目的。游戏教学方法主要是依据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和学习语言的特点而提出的,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设计的,凡是要教给幼儿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应尽可能地以游戏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应围绕预设的目标进行,这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幼儿英语知识的获得以及各种能力的全面发展。

2.创设游戏环境。为了游戏的顺利实施,教师应为儿童创设合适的环境,提供必要的条件,比如,课件制作、教具、头饰等,还要给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和空间,让幼儿从不同的方面去感知、探究、体验所学的英语知识,同时还要鼓励幼儿之间进行交流、讨论,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交际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还有利于培养幼儿与他人的合作精神。

3. 交代游戏规则。游戏规则主要是指幼儿在游戏中的动作是否符合要求。在进行游戏之前,教师必须交代清楚游戏的规则,确保游戏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幼儿从小养成自觉遵守各项规则的习惯。

第8篇:幼儿园学英语范文

【关键词】游戏教学;幼儿园;学前教育

引言

幼儿园阶段的学生还没有成熟的思想,不明白学习的意义,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不知道即将上小学代表着什么。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进行学前教育是有必要的。一方面让学生提前适应上小学,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那么教师如何对幼儿园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进行授课,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游戏教学。

一、寓教于乐

1.在游戏中学习。游戏是幼儿园阶段学生最喜欢做的事,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每天最快乐的事情就是玩游戏。只要教师说“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做游戏”,学生就会立刻提起精神。如果教师把需要教给学生的内容,和游戏结合在一起,学生不仅能玩得开心,还能学到知识。例如,现在的幼儿园学前教育会要求学生学会汉语拼音,为以后上小学学习打好基础。但是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需要会读、会写她们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是非常困难的。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还只是知道玩,不知道学习的意义。教师可以将游戏和教学相结合。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教师制作汉语拼音的小卡片,在上课时给学生正常讲解汉语拼音,但是学生只会听懂一点点。其次,在休息时间,教师带领学生到操场上,把小卡片都打乱发给每个学生,教师让学生拿着卡片围成一个圆圈,教师随机说一个汉语拼音,学生们要找到拿着这个汉语拼音的学生并站在她身边。最后,教师回收所有卡片,并让学生指读卡片。2.把复杂变为简单。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是一件很陌生的事,就像家里突然来了陌生人,大多数孩子的第一反应是逃避,只有在确定陌生人可以接触之后,孩子才会慢慢和陌生人亲近。这个道理和学习是一样的。学生在接受学前教育之前,每天的生活都是在玩中度过,对于学生们来说,学习就是一个陌生人,她们本能地想要逃避学习。教师需要让学生们知道,这些知识其实非常简单,她们很容易就能学会,那么学生们就会乐意去接触新知识,愿意学习新知识。例如,幼儿园学前教育需要教师讲授简单的加法和减法,很多学生的家长很忙,在家里没有时间教学生这些简单的计算题,就需要幼儿园教师给学生们讲解。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告诉学生算法,学生就会一头雾水,渐渐地还会不愿意学习数学,这不仅没有给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让学生对数学有了心理阴影。那么教师如何把复杂的数学题变为简单的数学题,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教师选择的题目要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比如2+1=3这种符合幼儿园学生的计算题。其次,教师在讲课时要哦注重方式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买一包彩色的小棍,让学生在第二天带到幼儿园里来。当讲到2+1=3的时候,让学生先拿出两根小棍,再拿出一根小棍,让学生自己说出一共拿了多少小棍。这种方法对幼儿园的学生很适用,彩色的小棍可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拿出小棍,摆弄小棍的过程中,已经学会了简单的计算题。

二、在游戏中培养能力

1.认识万物。幼儿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非常大,对于她们来说,什么都是陌生的,什么都是好奇的,什么都是想要去摸一摸、看一看的。教师在学前教育中不仅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还要让学生们了解世界,认识万物。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情景,可以创设“海底世界”、“动物园”等等。以“海底世界”为例,教师在学生放学之后,将教室布置成海底世界的样子,让家长在家中给学生用纸做一个小头饰,只要是学生喜欢的,在海里的都可以。第二天让学生带着小头饰来幼儿园。学生走进教室会发现教室就像一个海底世界,而自己就是在海底世界生活的小生物,就会一整天都沉浸在好奇和开心中。好奇别的小朋友都是什么鱼,好奇海底世界都有些什么。2.运动训练。学生进入教室里面,运动的时间就会减少很多,教师要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运动训练。让学生养成运动的好习惯。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简单的小游戏,比如推箱子,运送水果等等。以推箱子为例,首先教师给学生们分好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箱子。其次,在每个小组前面摆上很多的障碍物,学生们要一起把箱子推到终点,但是不能碰到障碍物。最后,哪个小组先推到即为胜利,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

三、结束语

游戏教学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对幼儿园阶段的学生来说,只有游戏才能提起她们的兴趣,学习是一件比较陌生的事情。教师将学习和游戏结合在一起,不仅会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还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很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刘敏.游戏教学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6,(23):251.

第9篇:幼儿园学英语范文

关键词:外语;第二语言;英语

一、外语与第二语言的概念

关于第二语言的界定:通过查阅各种语言研究文献可以了解到语言界对于第二语言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第二语是指除了学习者本族语或者是第一语言外的一切语言。而狭义上的第二语言是指学习者在他国所学习的一种该国的语言,并且这种语言是在这个国家通用的,如中国的移民在美国学习英语。从第二语言的狭义和广义的区别我们可以看出广义的第二语言中包含了外语的概念。

关于外语的界定:外语是指在非目标语的环境中学习和使用的非本族语的其他语言,这种语言对于学习者来说就是他的外语,如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家里学习英语,这里英语就是我们的外语。

二、外语与第二语言混淆的缘由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外语教学界一直在沿用着"外语"一词,关于第二语言这一术语在各国外语教育中还是很少被提到,"外语"作为学习非本民族的语言的一种总称。但是在70年代以后,随着第二语言的提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外语"也慢慢被"第二语言"所替代。在第二语言大有替代外语这一术语时,有的研究者也注意到了它们之间的区别。有的学者认为这两个术语是同义词,也有学者把两者看成是上下义的关系,认为外语是第二语言的附属或者分支,还有一些学者对此持保留态度。从大量的文献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出现这一混淆问题的两个最基本缘由:

1、一词多义

由于第二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上的解释为除去母语以外的所有语言,按广义分第二语言等同于外语,而狭义的解释是指在本国内作为通用语或其他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在狭义的解释下,第二语言就和外语有了很大的区别。事实上,语言界对于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一对术语概念的混淆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第二语言的两种解释所造成的。

2、一味的照搬

在西方的第二语言研究工作中,很多研究者都是基于其狭义的解释,通过二语习得环境来研究二语的习得的,而且他们的研究大多数是针对外来的移民进行的语言教育,从而使得移民能够尽快的融入到主流语言社会中去。因此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在非目标语国家学习目标语的这一类学习者。在改革开放之后,西方大量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被介绍到国内,在大家吸收学习先进理论成果的时候,也不自觉的将西方学者在"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区别上的一些忽视也照搬到了国内,长期混淆英语在我国语言学习中的定位。

三、外语和第二语言的本质区别

斯特恩(H.H.stern,1983)曾从第二语言与外语的语言功能,学习目的,语言环境,学习方法等方面论述了二者的区别,除了斯特恩所阐述的区别之外,第二语言和外语还存在以下一些区别:

1、语言环境的不同

外语的学习通常是在本族语所包围的环境中进行的,主要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所学语言的交际场合,所以很多时候语言的学习是局限在课堂中的,离开课堂也就意味着语言学习的结束。而第二语言的学习者通常是身处在目标语的自然环境中的,有充分的环境支持,除了课堂的学习,它的学习同时也延伸到社会大环境中去。

2、情感因素不同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因为他是身处在本民族语的环境中,外语的掌握深浅与否不会对学习者的生活,交际等产生影响。所以缺乏一种学习语言的紧迫感。而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他们学习语言的动机是十分强烈的,十分渴望融入目标语所在国家的主流生活中去,所以在对语言的学习中,他们是积极主动的,带有很强的目的性。

3、存在空间以及文化环境的不同

外语学习者他在学习语言时是处在自己的国家里,受到本国母语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在外语的学习上负迁移相对较大,所处的环境没有给学习者一个使用所学目标语的机会,而语言的熟练很大程度来源于是否经常使用。

4、日常使用频率的不同

外语由于是学习者在本国内学习其他国的语言,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用到,多数时候仅限于课堂教学中使用,语言的使用频率低,从而导致所学到的语言没有办法得到及时的强化,所以语言的习得效果较差。对于第二语言,课堂学到的可以及时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强化语言的习得,所以第二语言的习得从环境里看有绝对的优势。

5、师资的差别

外语教学的师资一般多为高等教育中的英语专业的老师,这些教师也多是在国内母语环境包围的状态下习得的目标语,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的语音语调由于缺乏相应的环境会显得生硬,刻板。另一方面,语言是传播文化的媒介,而身处本国的教师是无法亲身体会目标语国家的文化的。而第二语言的教师一般多为本身就操目标语的教师,或者是母语为目标语的教师,这样的师资首先在发音的准确性上是存在保障的,另外就是对于文化的领会上自然要容易的多,他们可以准确的在语言的传授中潜移默化的传递本语言所阐释的文化,让语言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贴近生活。

英语学习的低龄化倾向以说明学习一门国际性语言对我国融入地球村是必要的,在大量学习西方关于语言教学方面的理论经验时,我们必须要明确我们所学习的目标语在语言领域的定位,搞清楚外语与第二语言的区别有利于我国制定符合我国情的英语教育政策,有利于我国英语教学目标的确立,内容,方法的选择,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判断等。

参考文献:

[1]肖建芳.当代国际双语教学模式概论[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