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诊所实习自我报告范文

诊所实习自我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诊所实习自我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诊所实习自我报告

第1篇:诊所实习自我报告范文

一直以来,我国法律教学过于倾向理论教学,忽略了实践教学,造成法律教育和法律职业相脱节。应该认识到,法律理论教学与实践密不可分,应从教学形式、教学评价、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加快改革步伐,以培养一批社会学要的法律人才。

一、当前法律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现状

(一)实践教学重视度不足

目前法律教学中多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内容多是法律基本原理概念等内容,而教学过程则是“教师机械地讲、学生被动地接收”,教学方法仍以“灌输”为主,考核则采取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另外,在法律教学中,缺乏基本的服务于实践教学的法律职业道德、法律职业技能及法律方法论等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应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与实际需要相符的实践式教学。

(二)实践组织不合理

当前法律理论教学中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统筹规划,造成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例如在模拟法庭教学中,主要适用于具有一定法学实践经验、法律知识储备以及审判能力较高的高年级学生,如果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参与模拟法庭,而他们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很难获得良好效果;另外,有些模拟法庭的组织多按照事先排练的模式开展,只是表演形式,严重挫伤学生积极性。还有些毕业实习安排在大三下学期,而此时毕业生正面临毕业论文和找工作的压力,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最后只是实习单位盖章了事,毕业实习流于形式。

(三)实践教学缺乏必要的评价与激励体制

在法律理论教学中,对教学大纲及教学规划有明确反映,对撰写教案也提出明确要求,并通过一定激励方式促进教师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方案等。而相关教育部门也以随堂听课、教学检查、召开教师交流会、网络测评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但是针对实践教学来说,却缺乏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要求,而由于实践教学需要教师的亲临指导,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教师应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实践教学中,但是学校并没有将此纳入教学评价与考核的范畴内,更缺乏相应激励机制,所以很多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的动力。另外,对于学生来说,也缺乏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再加上没有强制的学分要求与奖惩机制,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四)实践教学投入力度不足

当前法律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不足,主要体现在资金和人力两方面。一般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经费投入实践教学,如果需要校外调查、旁听、咨询或者参与法律援助活动,学生只能临时报告校方批款,而更多时候需要学生单方面承担费用,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实践兴趣。另外,实践教学对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提出了全新要求,他们既要具备扎实的法律理论功底,也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同时在实践教学中,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化、全面性的指导与评价,这就要求加大师资的投入与培训力度,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学队伍。

二、构建法律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

由于传统的法律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因此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激励和教学评价等教学体系,因此可参照理论教学体系模式,建立一套完整、独立、平行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课程设置方面,应整合现有的理论课程,并以实际需要增加实践课程,既要保留过去直接服务于法律实践的课程,如证据学、法律文书等,还应加设如司法过程、法律职业技能等实用课程,并以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强制学分制。同时围绕这些实践课程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结合当前法制现状,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正面引导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感,实现良好的法治理想。

(二)完善“法律诊所”教学模式

“法律诊所”教学模式源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标志着判例教学法的产生与发展。这种校外课堂形式,效仿了医学院中利用诊所培养实习医生的方式,而是在校内以某种形式建立“法律诊所”,通过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真实的办案过程中。这样,既可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的实际能力,也可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理论,减少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之间的差距。

从国外大学的法律教学实践来看,“法律诊所”的教育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巧与职业技能;二是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帮助学生树立正义感、责任感、职业荣誉感。因此,通过“法律诊所”的建立,可让学生接触更多实际调解、诉讼案件,真正像律师一样处理案件,同时提高学校的社会效益影响力,参与法律诊所的学生既巩固了理论知识,也学到了课堂以外的能力、技巧,更好地将抽象的法律条文应用到具体案例中。

(三)由模拟法庭转为实战法庭

模拟法庭作为实践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最终目标还是转向实战法庭。主要注意以下三方面问题:

1.在模拟法庭准备开庭之前,仅对外公开法律案件的基本情况以及参与者名单。而法庭中的陈述意见、辩护意见、法官主持及判决结果等都是未知。因此在开庭之前,学生应寻求专业司法人员或者老师、同学的指导,并独立分析案情,大量搜集材料,准备论点证据,并分析对方可能指出的论点论据等,全面做好自身角色,争取更好的实战结果。因此,在模拟法庭中,学生应明确自身定位和观点,并随着诉讼过程的深入,不断应对新情况、新问题。

2.应确保模拟法庭的“实战”效果。只有真正对抗,才能确保模拟法庭的实践效果。为了避免同班学生之间相互熟悉,而每次模拟法庭缺乏新鲜感,因此模拟法庭应尽量安排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的学生担任不同角色,且每次开庭的案例有所区别。如果在同一班级或者同一年级开展模拟法庭,就应该安排不同组、不同班级的同学分别承担控方、辩方及审判职能,只有确保法庭对抗性,才能真正确保实战效果。

3.提高模拟法庭的真实性,注重树立庄重感、严肃感。在学校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在每次开庭时准备审判器物,提高审判的真实性,让学生更多感受法庭文化,为走上社会奠定基础。

(四)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主要由见习与毕业实习两部分构成,但是从实习内容上来看,二者没有任何区别,因此可将二者合并。针对当前法律专业实习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实习流于形式化、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实习单位不重视、实习时间短等现象,应不断完善实习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分阶段实习,确保实习效果。首先,针对过去学生实习中自由懒散的现象,应统一安排学生实习单位,进行集中实习。对于要求自己解决实习单位的学生,或者可以保证实习和就业挂钩的学生,应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并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情况。其次,应尽量灵活安排实习时间,如在大二暑假和大三上学期分别进行,既能满足学生的实习需求,也可减少实习单位的接收压力。再次,加强校方与实习单位的沟通,一方面应尽量安排实践性较强的工作;另一方面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如果在实习中,学生仅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去看、去听,或者仅协助法官、律师处理杂事,而没有真正接触案件的机会,就不能顺利实现实践目标。最后,注重实习管理,在学生实习期间,应定期汇报实习情况,教师也要积极与学生交流实习情况,必要情况可做好现场指导;另外,应注重实习单位的多元化,综合考虑公检法等相关部门,还可考虑在相关企业、组织、社会团体及金融机构等建立实习基地,为社会输入更多法律人才。

转贴于

(五)加快完善实践教学的考评与激励制度

相对于法律理论教学,开展实践教学,应不断加强对外联系及教师指导等工作,这都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因此可根据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纳入统一安排中。根据不同指导教师的专业特长,再加上实践内容方式的区别,应确保每个教师都需承担一定的实践教学任务,并制定教学考核标准。另外,还应根据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设立奖励基金,如果在实践教学中取得良好成绩或者重大突破,应给予教师一定的物质奖励,调动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将证据学、法律职业技能、法律文书制作等作为必修课,并以学分制加强考核。每完成一项实践活动,应由学生提交实践总结与自我评价,开展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鼓励,如果不能按时完成实践任务,则不能获得相应学分,甚至对毕业造成影响。

(六)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第2篇:诊所实习自我报告范文

陈仲舜教授,诊所的创办人。这是一位透着儒雅风范的70岁老人,他精神矍铄,平易近人。10年前,陈教授从天津医科大学退休。在这之前,他曾在天津医科大学精神医学系执教,也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总医院进行过心理门诊。当时,心理咨询在中国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许多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其中不少人并不知道自己心理有问题,可他们的行为对社会、对家人已经产生了不良影响;有些病人知道自己心理不正常,但求治无门,他们都非常需要得到心理医生的帮助。被一种使命感所驱使,陈教授退休后又实地干了起来。根据当时的情况,陈教授认为,要开展适合中国老百姓的心理咨询,电话咨询这种不见面的方式较能为传统的中国人所接受,于是,陈教授首先开通了一条电话热线(现为022―27303765),这条热线可称为中国最早的一条心理咨询热线。10年来,这条热线已为全国10万多人提供了心理咨询服务,现在每天都有30~40个咨询电话。

翻开陈教授10年前的第一个电话记录,只见上面写着:

问:听说您是心理学专家,什么样的难题您都能剖析,我想向您说一件我朋友的遭遇,您看她该怎么办?

答:我不是什么专家,只不过是个心理医生。也许是接触的人与事物太多了,积累了一点经验。我以为,尽管各人有自己的生活内容和不同的经历,但作为人。他的思想、感情、意志和行为毕竟是受共同维持起来的社会所影响、所制约。既然社会是有框框的,那么框框里的事就有规律可循。请你说说你朋友的遭遇。

有一次,一位上海的女大学生在遭受情感挫折以后,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她打来电话,声称诉说完心里话就离开人世。陈教授为了安慰她,在电话中苦口婆心,耐心劝说,终于使姑娘放弃了自杀的念头。这个电话一直从午夜十一点半到凌晨四点半,打了整整5个小时,是10年中最长的一个热线电话。

10年来,陈教授以一个心理医生的身份,又以一个长者的身份,帮助了许许多多在婚姻、情感、人际、就业、升学等方面遇到困惑的人。

90年代初,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追求心理健康的意识在不断提高,已不满足于不见面的电话咨询方式,来诊所进行面对面咨询的人多了起来。陈教授还及时开展了信件咨询,现在的诊所,已经在多方位地进行心理治疗。随着经验的积累,天津南开大学社会学系与诊所一起开展了有关的课题研究,并以陈教授为主,成立了赛智心理指导测评中心,陈教授的诊所成为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的一个科研基地,不断有心理系的大学生、研究生来诊所实习,许多大学毕业后从事心理医生工作的年轻人也经常来诊所取经、帮忙。

诊所10年来解救了300多名有自杀意念的人,1991年诊所向国际心理救援协会(IASP)提交了一份学术报告。总结并论述了该心理热线的发展状况和自杀干预及预防的策略,同年,该热线被批准成为国际心理救援协会的成员。

心理治疗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非常普及,中产阶级及以上的人,可以说人人都有心理医生,心理学理论及治疗实践已发展为很成熟的体系。对国内有些心理医生照搬国外心理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陈教授认为,这不适合中国目前的国情。因为中国刚刚进入关注心理卫生的阶段,固有的文化传统以及个人心理卫生能力,都束缚着咨询者的接受能力,使当事人很难在精神分析法的指导下自我认知,自我修正。面对这一情况,陈教授一直在摸索一个适合中国人的心理治疗方法。在治疗中,他很注重与病人的沟通,他认为,教条地与病人谈心理程序是行不通的,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与病人沟通到最近的距离,才能产生最佳效果。心理疾病患者与其他疾病患者不同,医生谈吐举止的形象、治疗的技巧,对病人来说至关重要,只有病人对医生产生了完全的信赖感,心理治疗才能有效地进行。在这基础上,陈教授一改国外心理医生的治疗方式,不对病人说模棱两可的话,而以肯定的口气,即非常明确地告诉病人应该怎样做。由于病人已对医生产生了绝对的信任感。加上一定程度的药物治疗,前来治疗的病人经陈教授的诊治,病情都有所改善,有的已经痊愈。

在10年的心理治疗中,陈教授接触了大量的心理疾病患者,对心理治疗的定义和概念有了一个全新的体会,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治疗体系,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得到一些专家和学者的认可,最重要的是已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在心理疾病中,“强迫症”、“焦虑症”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病症,一般心理医生会按通常的手段予以治疗,可陈教授对这两种病症有自己的看法。在“强迫症”中,陈教授认为其中隐含了一种症状,应叫“固着症”,通常这种症状被列入“强迫症”中,其实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强迫症”产生的原因不明,病人反复重复一个动作,比如老是洗手;“固着症”产生的原因非常明显,患者的心理创伤,如失恋、婚姻破裂、受领导批评等,使患者久久不能忘记,导致忧虑、苦闷,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对“焦虑症”,陈教授认为应该将其分为两种,一种为“典型焦虑症”,另一种为“非典型焦虑症”。“典型焦虑症”的特点是病人内心痛苦、恐惧,产生强烈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非典型焦虑症”的病人没有恐惧感,只是围绕一件事而焦虑、不安、烦躁,不会有预感什么事要发生的“典型焦虑症”的症状。对这些症状,在治疗上应区别对待,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陈教授接触的病人中。青少年患者占有一定的比例,在实践中,他总结出了“青少年边缘性人格障碍”这一观点。他说:“这种人格障碍已濒临病态边缘,有时能被家长发现,有时会被心理医生发现。如男孩突然喜欢照镜子。过分关心自己的长相;女孩情绪淡漠、忧伤,懒于梳理,他们都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但不影响学习。这种症状在青少年中非常突出,有一定的掩饰性,可表现为青春期性质的抑郁症、恐怖症、焦虑症和强迫症等,实质上是人格障碍的精神表现,有时也会是青春期分裂症的一种表现。面对这类病人,一些心理医生往往要等这些早期症状成熟了,完全表现出来后,才能作出诊断,这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而这几年我始终把这些现象联系在一起,为这些少男少女早期治疗,早期矫正,收到了相当好的效果。”

在诊所采访的这两天中,耳边咨询电话铃声不断,常常打断我的采访,陈教授告诉我,他们每天都是这样应接不暇;来诊所的人也始终不断,其中有的是来就诊。有的是已治好的病人来看望陈教授,还有的是曾在诊所帮过忙的大学生及社会工作者为联系有关事情而来。

我随手从陈教授书桌上众多的咨询信中抽出一封看看,上面写着:“陈老师:您可能还记得,上高中时,我曾屡次写信给您,每次都是您帮助我走出那可怕的心理误区,使我能在高考中考出了590分的优异成绩。”这是一位患有“社交恐怖症”的学生,经陈教授治疗后,考上了南方的一所大学。现在他经常写信给陈教授,谈他的感激之情及人生感受。

是什么使这些人对陈教授产生了如此的信赖和依恋?短短的两天见闻,我深深地感到,正是陈教授赤诚的爱人之心、执着的责任心和他所乐此不疲地拯救心灵的心理咨询事业。在陈教授的诊所,还有5位与陈教授一样充满爱心的志愿工作者,他们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可每个星期都要抽出一天时间来诊所义务帮忙,其中有公安系统的少年犯研究员,有立志从事心理治疗的医学院毕业生,更有一位双目失明的女士,他们中有的已在此义务工作了7年之久。

第3篇:诊所实习自我报告范文

关键词:农村;健康;医疗

作为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因素,健康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健康水平可以保证高质量的劳动力供给,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家庭收入,减少贫困(樊明,2002;王弟海,2008)。然而,获取医疗服务是人们保持健康的一个最主要的途径。医疗服务及其质量直接决定着人们的健康水平(Grossman,1972)。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基层的医疗机构由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诊所(村卫生室)三级构成。村诊所作为我国三级预防保健网的网底,承担着的基本的疾病诊疗和公共卫生两大任务,由乡镇卫生院进行直接管理。随着国家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关注不断增加,大多数乡村都建立起了标准化的卫生室,但村医这一职业的状况并未随之改变。我们从需求供给角度分析乡村医生职业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1需求角度

2013年末,我国农村人口6.30亿,占总人口的46.23%。然而农村人均卫生费用1274.44元,仅为城镇同一指标的40%。为了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自本世纪初,我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去提高农村医疗服务的覆盖率。虽然这一比例在近年来逐步提升,但城乡居民的人均医疗费用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反应出城乡居民所享受的医疗服务的巨大差异。并且,由于在农村家庭中,身强体壮的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多为老弱妇孺。由于经济收入较低,生活环境较恶劣,营养和卫生状况较差,健康保健知识接受较少,且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容易出现各种身体疾病。另一方面,受交通、时间、和经济条件等相关因素的制约,仍有大部分患者选择在乡、村级医疗机构就诊。因此,农村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的需求相比于城镇居民较高。近年来,为了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由于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所导致的社会矛盾,国家积极推行分级诊疗制度。构建分级诊疗新的就医秩序,是医疗改革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而在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现状是否能够应对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是分级诊疗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2供给角度

乡村医生的来源及现状。乡村医生是植根在广大农村的卫生工作者,长期以来在维护广大农村居民健康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中国乡村医生的前身——“赤脚医生”最初是一支由不脱产的村级卫生人员组成的,直接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的农村卫生队伍,主要职责是办理全村预防接种、妇幼保健、传染病隔离和报告、环境卫生指导、卫生宣传及简易医疗和急救工作(任苒,2011)。乡村医生作为最基层的卫生技术人员,目前其主要任务有两方面,第一是在上级卫生医疗单位——乡镇卫生院的指导下,完成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初级卫生保健,做好农村的卫生预防保健;第二是基本诊疗工作,开展农村常见病诊疗和慢性病的防治以及重大疾病的转诊。乡村医生工作收入。目前,乡村医生的收入主要由诊疗收入和公共卫生补贴两方面组成。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之前,村医收入水平差别不大,除了一些南方沿海地区,其他地区村医的收入基本维持在每个月1500元左右(苖艳青等,2011.9)。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之后,村医的收入结构由以业务收入为主转变为以政府补助为主。但村医的收入并没有普遍的较大幅度提高,基本水平不变。目前,村医收入仅仅相当于农村小学教师的一半,相比外出务工人员有较大差距,与城镇诊所收入更加不能比较。因此,留在村里做村医的机会成本较大。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医疗的逐步完善,村医在公共卫生方面的工作量比较大,在传染病、慢性病及精神病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新农合报销等等方面要求增多。诊疗方面时间不固定,时间成本和体力成本较大。乡村医生职业可持续性。有一定医学技能的年轻人更倾向于外出务工或寻求其他较高收入的工作,目前在农村村医普遍年龄偏高,并且后备力量不足。相关调查显示,在年龄分布上,55岁以上的村医占42.88%,45岁以上的乡村医生占70%以上(朱建华,2012)。甚至仍有当年的赤脚医生担任村医的情况。由于村医属于基层工作,收入低,条件差,致使年轻医生放弃工作外出谋生,而具有医学知识的新一代学生又大多不愿从事村医工作。一项针对医学本科毕业生任职村医的意愿调查显示,87.7%的学生认为农村需要村医,但60.5%的学生表示不愿意担任村医。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21.3%的学生认为工作环境差、设备简陋,19.2%认为工资待遇以及福利低,其他原因是农村生活水平低、社会地位低、很难得到自身发展(陆方等,2013)。乡村医生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质量是关乎农村居民健康的另一重要方面。根据吕宝波等2013年的调查显示,村医基本公共卫生知识知晓率较低,各项内容知晓情况不均衡,基本公共卫生知识水平亟待提高。根据朱建华在2012年的调查也显示,乡村医生中已经取得助理执业医师的仅占19.41%,具有乡村医生执业资格的占80.59%。乡村医生大多为男性,且70%以上医学教育程度为中专,学历层次偏低。并且据了解,乡村医生所取得的各类医学学历中,绝大部分是的通过成人教育等学习方式取得的,也存在着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缺乏。村医缺乏相关医疗知识的培训。目前乡镇卫生院所普遍进行的管理,大多集中在公共卫生防治政策方面,很少涉及到村医在工作中运用到的医疗诊断知识,乡村医生到大医院实习学习的机会更少。较大的生活压力和经济收入的不足,导致乡村医生有动力通过各种渠道提高收入,而医疗行业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特征,又给具有信息优势方的医生,提供了“以药养医”的可能性,也就无法避免多开药、开错药的现象发生。因此,乡村医生既缺乏足够的诊疗知识,也没有得到相应的激励机制来促使医生加强职业能力,恪守职业道德。农村医疗服务质量堪忧。

3相关建议

因此,农村基层医疗目前处于供给不足的状况,需要进行相关政策的改革来保证供给的数量及质量。依据人力资本理论,在做出职业选择时人们会扮演三种角色,即“经济人”,理性的寻求自己的经济收益最大化;“社会人”,寻求自己在组织中的社交需求的满足;“自我实现人”,即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寻求自身潜能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要保证乡村医生供给及乡村基层医疗的质量,有以下几点建议:(1)提高村医工资水平,保证村医的收入水平相当于当地乡村教师或乡镇卫生院医生的平均收入。同时,将村医岗位纳入事业编制,提高村医的社会地位。提供养老保险,为村医解决后顾之忧。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留住目前奋斗在农村一线的村医,同时吸引具有医学知识和技能的高校毕业生加入村医队伍,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2)提供适当的培训和到大医院临床实习的机会。在走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如果上级提供有价值的培训,几乎所有的村医都表示愿意参加。目前各乡镇卫生院组织的村医培训机会少,培训方式基本均采用讲座形式,培训知识与村医工作不匹配,形成敷衍了事的现象。应该提供更多关于常见病、慢性病、传染病等方面,以及健康保健,巩固村医的基础知识,使村医在就诊和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时更加专业和准确。提供大医院临床实习的机会,可以调动村医工作的积极性,跟大医院的医生学到更多切实可用的知识和技能。(3)严格实施相应考核和激励措施。我们了解到,目前对村医的考核要求主要在于处方保存、就诊记录、医疗垃圾处理等方面,但并没有严格的执行,事实上仍然存在很多不规范的行为。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一方面严格约束村医在诊疗时的就诊行为,另一方面激励医生自主学习,并采取更加准确的诊疗方式对待病人,减少开错药,多开药的现象发生。从态度方面改善乡村医生的服务水平。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在《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医疗卫生体系的内容应该包含以促进、恢复及维护健康为目标所幵展的各种活动,并强调把医疗体系作为一种投入或资源以医疗服务为形式来解决社会医疗问题的机制。并第一次给医疗卫生体系规定了两个主要目标:“第一个是以改善群众健康目标,第二个是满足除了改善社会成员健康以外的普遍合理预期的目标,第三个目标是通过财政支出来保障疾病费用负担。”虽然相比而言,目前我国在基层医疗方面仍存在较多突出问题,各方面矛盾层出不穷。但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探索和深入,相信医疗环境会逐步改善。

作者:刘仁婧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弟海,龚六堂,李宏毅.健康人力资本、健康投资和经济增长——以中国跨省数据为例[J].管理世界,2008(03).

[2]陆方,张至刚.医学本科生任职村医的意愿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J].调查研究,2013(06).

[3]苗艳青,王禄生.基本药物制度下村医收入的补偿渠道[J].研究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09).

[4]吕宝波.村医基本公共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04).

[5]田疆,张光鹏,任苒,李晓燕.中国乡村医生队伍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02).

[6]朱建华.乡村医生的现状分析与学历层次需求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02).

第4篇:诊所实习自我报告范文

一是在教学内容上,将《儿科护理学》理论教学和实践实习教学的内容或合二为一、或环环相扣从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来施教,有效避免二者的分离和脱节;二是在教学方式上,打破传统理论课与实践课由于人为划分而造成的时间和空间段的严格划分,从而实现理论课与实践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结合;三是在师资队伍上,授课老师均是既具备深厚的儿科护理理论素养,又具备丰富的儿科护理临床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四是在学生层面上,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从“高分低能”向“高分高能”转变。

2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方式

2.1专业认知见习

学生在二年级学完基础课之后,利用暑期1周~2周的时间,由《儿科护理学》专业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科诊所、综合性医院的儿科病房、儿童医院专科病房,在临床见习中,学生接触到的是一个个真实的患儿,在每个患儿身上可能会存在很多不同的问题,通过实地观察和教师讲解,了解临床实践中患儿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患沟通等内容。通过见习,使学生对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任课教师可带领学生到儿科护理的相关产业链条进行参观,访问行业内的相关机构,如儿童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儿科病房、婴幼儿早教中心、婴幼儿抚触中心、婴幼儿游泳馆、婴幼儿医药专柜等。

2.2课程实训实习

在《儿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掌握理解相关的实践技能。如儿科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小儿体格生长测量技法等内容,具体实践教学内容有:换尿布法和约束法;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法;小儿常用体格发育指标的测量法;保温箱使用法;小儿沐浴法;蓝光箱使用法;婴儿抚触法等。要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以上实践教学技能,建设设施设备齐全的儿科护理综合实训室就显得尤为必要。儿科护理综合实训室应设备精良,环境仿真,为学生提高儿科实践技能提供有力保证。实训室内应设有模拟婴儿病房、母婴同室、婴儿洗浴室等单元,应引进现在医院内重要设备,如婴儿蓝光箱、婴儿保暖箱、新生儿电子秤、普通婴儿护理模型、小儿重症监护模型、高级智能小儿模拟人等,以覆盖儿科护理学所有实践技能基本操作单元。

2.3校外实习基地见习

在完成《儿科护理学》校内理论教学和实验室实训教学任务后,学校选择寒暑假期,将学生集中安排至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儿科病房或儿童医院的相关专科病房,进行1个月的由带教老师指导下的见习。儿科见习是对儿科理论学习阶段的知识的巩固与加强,也是对儿科护理技能操作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也是学生熟悉儿科护理理论、进行儿科护理实操前的一次绝佳锻炼机会。通过校外实习基地见习,使学生理解儿科护士职责,熟悉儿科工作环境,加深对儿科护理工作的理解,学习到新的实用操作技能,理解儿科护士日常工作的基本流程,学会护患沟通和交流,培养护士职业道德,学习医护常识。通过科室带教老师的教导,使学生在工作实践中认识到儿科护理的特殊性,如特殊的护理人群、特殊的治疗护理原则、特殊的护患关系。通过实习基地见习环节,使学生深刻理解并熟悉掌握整体护理的概念和实践方法。

2.4毕业综合实习

根据教学计划,学生在大四将进行毕业综合实习。在综合实习环节,学生将进行转科实习。儿科护理教师可结合临床带教老师,将实习学生分成3人或4人一组,除了进行顶岗实习以外,还要求学生针对儿科专科病房患儿的特点、病患类型,设置营养紊乱性疾病患儿护理、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护理、循环系统疾病患儿护理、泌尿系统疾病患儿护理、血液系统疾病患儿护理、神经系统疾病患儿护理、结缔组织疾病患儿护理、感染性疾病患儿护理、内分泌及遗传性疾病患儿护理等若干专题,让每组学生带着专题进行访谈、调研、观察,结合医嘱和病例,进行分析,编写相关专题的护理报告。使学生熟悉各类系统疾病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提高临床对儿科专科疾病护理观察及思维能力,从而为培养儿科专科护理人才打下基础。

3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3.1有利于弥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联系实践的不足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验证所学理论知识的机会,更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知识的情景。以往理论实践教学分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理论时感觉枯燥无味,很难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临床实习时理论都忘得差不多了,很难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在理论学习之前和讲的过程中穿插见习,讲完所有理论后再实习,可以使学生及早接触实践,能够发现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不能解决的还可以自己查找资料或找老师请教,使学习变成主动,大大提高枯燥的专科理论的学习效率;另外,通过临床见习和实习,使学生具有在医疗机构这个小型社会中学会与人沟通及自我保护的能力,这是老师在课堂上所不能传授的。

3.2有利于学生掌握儿科护理学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衔接,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实践所学的基本技能。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而这种能力了来自于反复实践。在实验室,学生面对的是模拟人,但在临床儿科的各类临床见习实习中,面对的是真实的患儿,这些患儿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问题,需要实施很多种针对性的护理操作。学生通过反复的观摩,强化理解了儿科专科护理操作的程序与要点,体会儿科护理临床实践中操作的重难点,能够初步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为今后独立当班打下坚实的基础。

3.3有利于学生形成儿科护理学专科批判性思维方式

随着儿科护理学专科的发展,当代对儿科专科临床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社会需要理论素质高、动手操作能力强的高学历儿科护理专科临床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将成为儿科专科护理人员必备的能力之一。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运用护理程序为患儿实施整体化护理,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改进护理措施,为患儿这一特殊群体实施个性化护理,在不断实践中培养独立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同时,通过见习后书写见习报告,实习后书写专题疾病护理报告,积累和分享临床经验,建立自信,培养儿科专科护理认知、自我监控能力和习惯,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护理学科价值观,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4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5篇:诊所实习自我报告范文

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国家法治发展的重要的基础,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法律科学越来越具有社会性,必然要和其他科学发生广泛的交叉和融合。我国经管类院校普遍开设法学专业,一般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市场经济对经济法律人才的需要;二是学校专业结构更趋合理性的要求。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法治经济。国家调控日益复杂的经济关系需要运用法律手段,法律已成为经济运行的重要依据。我们学院作为财经类院校,学院的整体发展目标是“经管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全面发展”。因此,学院利用自身经济、管理类学科方面的资源优势,在专业设置中开设法学专业,培养既精通法律又熟悉经济管理的新型专门人才,是适应市场经济,拓宽社会服务领域,提高办学效益的一项有力措施。

目前的法学教育体制为我国的法律发展培养了大量合格的专业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单一知识背景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中国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了,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会逐渐降低。因此,全国许多高等学校都在培养复合型法学人才这一关乎今后中国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走向的问题上开始了深入的思考并积极付诸实践。因此,培养经济法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也是我院法学专业的特色所在。

二、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的构建

(一)根据市场经济需要定位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法科毕业生传统上主要是面向公、检、法,但司法系统所需专业人才有限,而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却是大量的,因此法科毕业生不应只集中于司法部门。黑龙江财经学院有着经济、管理学科的资源优势,其所开办的法学专业在坚持大法学的基础上,应以培养经济法律人才为自己的专业特色,以迅速适应市场经济对经济法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院法学专业应定位在:依托经济、管理学科的资源优势,适度规模发展,专业方向侧重于经济法,培养既懂法律又了解一般经济规律的高级专门人才。以此专业定位为依据,法学专业构建人才培养摸式的基本思路可以表述为:在拓宽专业面的前提下打好适应基础,在柔性的专业方向上培养适应能力,在整体优化(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课程结构优化等)上提高素质,为社会培养有适应力和竞争力的既通法律、又懂经济的专门人才。这一思路主要通过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等环节来实现。

(二)围绕财经院法学专业培养目标合理设置特色方向

法学知识体系有其内在的逻辑性,不可人为割裂。因此,法学专业在特色建设上应有层次性、方向性,既应坚持法学专业的基本要求,同时在方向上体现经管类院校特色。法学专业既然是在“大法学”基础上的经济法方向。此种专业方向要求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厚基础”、“宽口径”、“方向性”,注重应用。

“厚基础”:一方面,加大比重开设法学类16门核心基础课程(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制史、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商法、知识产权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对学生进行厚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整体的法律修养,因为法学专业属于基础学科,还是要通过夯实基础理论而“突出本体”。另一方面,开设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即“加强两翼”。

“宽口径”:专业基础课把法学类核心课程内容包括进去,体现拓宽专业面的要求;同时,为了体现财经学院的商务特征,真正做到“三懂、四会”,达到“一高四强”财经类人才培养特色,我们在专业选修课除开设法学类课程,还依托其他学科的资源优势,开设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经济类、管理类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证券投资学、商务谈判、会计学、货币银行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这样,既体现专业特色,又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

“方向性”:除了在专业基础课中加大经济法、商法的教学力度,在专业选修课中进一步系统讲授经济法、商法类的课程,如将税法、房地产法、海商法、合同法、金融法、企业与公司法等法律从经济法、商法中提出来,单独进行讲授,达到深层次上的理解。

此外,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强法律思维、法律方法以及法律职业伦理方面的内容,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有效的形成关于法律职业的认知。

(三)课程设置中加强教学实践性环节

1、教学实践和实习是法学专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课程设置中作为必修科目来严格要求。实习前发给学生实习提纲,明确实习要求,专职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检查、指导。实习结束时,根据学生递交的实习报告和实习检查情况评定成绩。法学专业的实习分两次,第7学期的专业实习,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司法实践的操作过程,为以后大量开设的专业课程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第8学期的毕业实习,是对学生4年所学法学知识、法律技能的检验。除此之外,每学年的暑期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尽量结合法学专业课程进行,返校后递交实践报告。

2、实现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围绕课程内容而展开的实践环节上,结合模拟法庭实验室进行实践性的法律技能训练。模拟法庭活动有相应的开庭前准备,由专业教师提供程序上的指导,整个模拟法庭活动由学生分小组进行统一安排,并阶段性地聘请司法部门的专家点评。平时的课堂教学,任课教师也可在模拟法庭实验室利用录像设备等进行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由其是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律师实务等偏重实践的法学专业课程,要求教师教学大纲中应安排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或模拟法庭活动的必要时数。(下转第56页)

(上接第54页) 另外,针对具体的课程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训项目,比如:合同的起草与审查、证据的收集与审查、企业的创建与运营、商事仲裁等,能够使学生进行必要的训练,增强其动手能力。

3、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实习。与法院、律师事务所及其他法律服务部门建立长期的联系,让法学专业的学生定期到校外实习,增强实践能力。如类似律师实务这样的课程,完全可以采用2/3的学是用于讲述理论知识,剩余学时在律师事务所完成,让学生有生动、直观的学习,加深理解。同时,还可以采用参观、旁听法庭审判、参加法律援助活动等形式进行实习。

(四)加强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

1、构建创新型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民族综合实力竞争的根本标志。教育则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最根本的依托和支撑。因此,推进教育创新、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前我院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主体框架是“确定目标──质疑问难──自主学习──主动建构──自我评价”。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直接将事先确定好的教学目标直接抛授给学生,学生只需在教师的引导下去理解和记忆。而创新型课堂教学则要求教师有选择、有目的地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和目的。来自于学习者自身的明确目标性,会成为促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形成疑点难点。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曾说过:“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不断地刨根问底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没有留给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空间和余地,甚至有意或无意地扼杀了学生的灵感和顿悟。而创新型课堂教学则要求教师要善于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通过讨论、阅读、比较、动手操作等,自己去寻找疑点,形成疑问。经过学生自主思考而形成的疑问,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下一步的自主学习铺平道路。

2、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第6篇:诊所实习自我报告范文

关键词:高校转型;法学教育;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D90-4;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35-0021-03

作者简介:李晓君(1966-),男,汉族,云南临沧人,民商法硕士,瀛滇律师事务所,主任,云南省律师协会,理事,云南省消费者协会律师团,主席,主要从事经济法、法学教育研究。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失衡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教育部启动了“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1]项目,并且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应当肯定的是,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推动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然而,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无论对于高校自身,还是法学专业和法学教育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限于文章篇幅,本文仅从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二、我国法学本科实践教学之检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法学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理论教学已经形成一套完整而科学的体系。近年来,教育部门开始关注、研究法学的实践教学环节,并为此做了许多工作:1、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分配一定的学分和学时;2、鼓励学校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较大程度的改善了实践教学的条件;3、鼓励学校利用社会资源拓展实践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然而,我国开展法学实践教学的时间不长、经验不足,以下问题普遍存在:

(一)实践教学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由于长期受“经院式”教育的影响,我国的法学实践教学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附属物的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对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系统的指导实践教学的教材并不丰富,由此带来的问题有:第一,实践教学缺乏具体的操作模式。社会需要的法律人才应当具备哪些能力?如何通过实践教学培养这些能力?实践教学的内容有哪些?如何针对每个环节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排?如何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以上问题只能由各个学校甚至教师自行解决,导致实践教学的操作不规范、不统一。第二,实践教学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实践教学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分散性、自主性等特点,教学活动经常发生在课堂之外甚至学校之外,如何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并对实践教学的参加者以及实践教学活动本身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具有较大难度。

(二)实践教学不受重视,课时量很少

受大陆法系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的法学教育特别强调法律制度的理论概括和知识体系的完整传授,却忽略了法律知识的实际运用。就目前而言,大部分法律院校均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开设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然后,以教育部法学指导委员会认定的16门核心课程为依据开设专业必修课,同时,再配以一定数量的专业选修课。这些课程中的绝大部分在传授法学的理论知识,其学分占到总学分的95%以上,而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实践教学却不受重视,课时量很少,所占比重不足5%,有的学校甚至更少。

(三)实践教学师资薄弱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同样的,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有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指导,否则,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提高。然而,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师资十分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高等教育对教师学历和学位的要求比较高,相当多的法学专业教师虽然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但是缺乏司法实践经历,遇事往往纸上谈兵,这样的师资队伍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第二,目前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政策中,科研成果是决定教师是否晋升高一级职称的重要依据,而教学时数和教学效果只是参考条件而已。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教师们情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申报课题、、编写教材以及出版专著等有利于自我发展的工作中,而不愿意主动承担教学任务。第三,在实践教学的师资培养方面,教师大胆“走出去”,到司法部门、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挂职锻炼是有效的途径。但是,学校常常因为担心教师的兼职工作影响本职工作、增加学校的办学成本甚至导致师资流失,而为教师的“走出去”设置诸多障碍。于是,很多教师常常处于应当“走出去”却又无法“走出去”的矛盾与尴尬之中。

(四)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松散,流于形式,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目前,我国法学实践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社会调查、法院旁听、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法律援助、社会实习等等,然而,由于组织管理松散等原因,实践教学常常流于形式,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以模拟法庭为例,由于案件的事实、理由以及审判结果已经预先设定,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小,参加者更加注重模仿和表演。最终,模拟法庭不是培养学生思考、表达能力的教学过程,而变成了有剧本的舞台表演,这样的结果與教学目标相去甚远。再说社会实习,它是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重要方式,然而,很多学校将社会实习集中安排在第四学年,由于实习基地、实习岗位有限,部分学生的实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另外,毕业前夕许多学生忙于参加各种各样的考试,或者奔波于大大小小的招聘会之间,加之学校管理松散,社会实习中应付了事、随意敷衍的现象十分严重。

三、法学本科实践教学模式的国外考察

(一)英国

英国法学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法学院的培养,使学生掌握成为真正的职业法律人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英国的法学教育因为分为三个阶段而被形象的称为“三明治”教育,第一阶段是在法学院进行为期3年的理论知识学习,包括《普通法》、《衡平法》、《契约法》等,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将获得作为一名法律职业者所需的理论知识基本能力。第二阶段是进行为期1年的职业训练,学生要通过四大律师学院之一的严格考试,完成一系列法律实践课程的学习,包括《诉讼法》、《证据法》、《辩护技巧》、《谈判技巧》等。第三阶段是为期1年的实习阶段,由律师事务所指派经验丰富的律师通过师徒传授的方式指导学生,目的是让学生尽快熟悉律师业务和法律文件。[2]英国“学徒制”的学习方式设计科学而且安排紧凑,为学生将来从事法律职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美国

美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此,其法理思想和法律体系移植于英国,传承了判例法的传统。美国法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将学生培养为出色的出庭律师,大法官霍姆斯在《普通法》一书中充分阐述了法律实用主义的思想。因此,美国法学教育的定位于法律职业教育,特别注重对学生法律思维和法律技能的培养。著名的判例教学法是由哈佛大学法学院长兰达尔于19世纪70年代首创,其核心是通过阅读、分析、理解判例来研究法官的判决,从中学习法的精神和原则。到本世纪中叶,判例教学法已普及至美国的各个法学院,成为法学教育的基本方法。另外,美国法学院还设立了许多实习中心,如民事法律实习中心、商法中心、残疾人法律中心、上诉法院实习中心等[3],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三)德国

在德国,法学教育以职业教育为核心,分为大学学习阶段和见习服务阶段。第一阶段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并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第二阶段要求学生参加为期2年的见习服务并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练习课是德国特有的教学方式,通过案例分析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另外,德国的学生还应当在假期完成不少于3个月的实习,包括进行企业缔约谈判演习、研讨律师的辩护策略等。[4]2002年3月21日,德国公布了《法律教育改革法》,更加强化了培养实践能力在法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德国是大陆法系的代表国家,其完备的法学教育制度为法学学科的繁荣和法治程度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四)日本

从1868年的明治维新开始,日本法学界就以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立场对待西方的教育模式,培养了大批推行变法维新的法律人才。改革后的法学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为期6年的理论学习,教学任务由“法学部”和“法科大学院”承担;第二阶段为通过全国司法考试,考试通过率仅为3%左右;第三阶段为为期2年的法律职业培训,包括4个月的基础培训、4个月的民事审判业务培训、4个月的刑事审判培训、4个月的检察官业务培训、4个月的律师业务培训和4个月的全面培训。[5]

(五)各国法学教育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1.人才培养目标清晰、准确

各国的法学教育均有明确的层次划分,不同的教育层次分别确定了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初级的法学教育是大众教育,以培养通识人才和从事一般法律事务的人才为目标,高级的法学教育是精英教育,以培养专门的法律职业人才和研究人员为目标。

2.教育模式科学合理

无论是普通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其法律职业的培养都是由专业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部分共同组成,采用的是一种既分阶段,又相互衔接的一体化的教育培训制度,其模式可以概括为“专业素质教育+职业培训”。

3.教學方法形式多样

法学院校的授课方式既有传统的讲授法律知识的直接授课,又有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法,还有参与式、体验式的教学法,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巧和法律素养。

4.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紧密衔接

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二者紧密衔接是一个国家践行法治的基础性、前提性问题。可以肯定的是,法治发达国家的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是有机结合、紧密衔接的。各国在法学基础教育结束后,一般都会由专门的机构组织至少1年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由专业的、拥有丰富经验的人士负责,每个阶段都设计科学、衔接紧密、目标明确,为法律学习者转变为法律职业者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四、构建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完善法学教育体系,改善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

法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的社会科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法学教育这架马车上的两个车轮,缺少任何一方,法学教育将无法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而法律教育这辆马车也不能正常行驶。对英、美、德、日等法治化程度较高的国家进行考察后不难发现,其法学教育往往是以学生将来从事法律职业为最终目标,而我国法学教育的主要目的也是如此。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然是法学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因此,科学合理的构建实践教学模式,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平衡协调与相互促进,对完善法学教育体系、改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法学专业的办学水平

实践能力指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法学毕业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巧,才可能学以致用、学而善用,才能实现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的目标。可见,实践能力不但是检验人才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法学专业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然而,中国目前的现状是,每年从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的法学本科生超过10万,但是,这些学生的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却令人失望。严峻的现实不但使人们对法学毕业生的人才质量产生越来越多的怀疑,也引发了社会对中国法学教育的指责与批评。突破这一困境的有效做法是,在分析中国国情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一套规范、系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并建立相应的支撑体系和运行体系,在此基础之上,实践教学的随意性、教学环节无法落实、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将迎刃而解。

五、构建立体、多元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设想

(一)实践教学模式的总体设计

在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总体设计时,应当大胆打破传统的做法,不是将实践教学活动集中安排在特定的时间段,而是遵循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渐进性、系统性规律,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在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设计具有层次性、阶段性的教学环节,构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立体、多元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具体安排是:第一层次,针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开展基础性实践教学,以法学理论知识为基础、以案例教学等方法为手段,结合法院旁听、社会调查、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对法律的感性认识。第二层次,针对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开展技能性实践教学,依托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司法文书写作等课程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职业技能训练。第三层次,针对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开展综合性实践教学,通过到实践部门实习、提供法律咨询、参加法律援助等活动,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奉献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实践教学模式的支撑体系

支撑体系是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1、课程体系:将实践教学纳入课程体系中并进行学分管理,即为每项实践教学活动开设专门的课程并分配一定比例的学分,其管理方式与理论课程一致,这样既能够强化教师、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又能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质量。2、组织体系:建立一个专门的教研团队,负责安排实践教学活动的具体工作,包括统筹安排、学分分配、成绩评定以及教师工作量核算等。3、师资体系:一方面,以学校的名义聘请经验丰富的法律职业者讲授实践课程,让学生学习、领悟“活的法律”。另一方面,学校应当抛弃阻碍教师“走出去”的短视做法,并鼓励教师到实务部门锻炼和学习,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4、保障体系:加强学校与社会的沟通,通过用人单位赞助、校友捐赠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为实践教学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5、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出一套既科学又便于操作的评价体系,包括对教师和学生投入程度的评价以及对实践教学意义的评价,这既能真实的反映教学过程,也有利于吸取教训、不断创新。

(三)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体系

为了切实保障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效果,制定一套详细的考核指标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体系是非常必要的。运行体系不仅要合理安排各项实践活动,还要考虑实践活动之间的衔接与协调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仔细梳理每一项活动的要点,对时间安排、组织方式、具体要求、考核方式、學分核算等进行明确规定,这样就使实践教学具有了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以法院旁听为例,将其列入必修课程,大学一年级期间学生必须按照要求完成2次旁听才能获得1个学分。学生既可以参加学校集体组织的旁听,也可以自己选择合适的案件进行旁听。该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是认真参加旁听,旁听结束后10日内提交书面的分析报告,包括案情介绍、庭审过程记录以及旁听体会等内容,对该课程的考核以教师对分析报告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依据。

六、结语

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法学教育的生命在于实践。实践教学是法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大学应当借高校转型的契机对传统的实践教学进行全方位改革,建立一套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唯有如此,才能够为依法治国培养大量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并真正实现法学教育的社会价值。

作者:李晓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酝酿启动高校转型改革[EB/OL].http://china.cnr.cn/news/201405/t20140511_515479691.shtml,2014-5-11. 

[2]张丽英.英国的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及其借鉴[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05. 

[3]董万程.加强我国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98. 

第7篇:诊所实习自我报告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社区法律服务 设置 运行机制

[作者简介]王曦(1972- ),女,湖北武汉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法政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法学。(江苏 南京 21001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原江苏教育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法学实践教学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ssyjg2013yb0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168-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能力为重。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是法律本科教育的目标主旨。不断强化法学教育的实践、实训环节,全面提高法学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普通本科院校法学教育的必由之路。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针对在校大学生实施的深入社会、完善知识结构和提高应用能力、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活动。通过实践,大学生及时发现自身不足,不断完善,积累工作经验,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实践,让大学生认识、了解社会与职业,明晰自身定位,尽早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有效安排大学学习和生活。

作为法学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一方面能够帮助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形成理论与实践学习的良性循环,提升法律从业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可以为普通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增强正义感、社会责任感,提升自身守法、维护法律的意识,养成良好的法律职业素养。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分析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主要有学校社会实践基地的实践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两种类型。综合分析两种实践活动,笔者发现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使社会实践目标难以达成。

1.制度机制不完善,制约实践功效发挥。目前,高校社会实践主要由校团委负责。通常表现为在暑假前两三周时间,校团委召开分团委书记会议,由各院系上报实践项目,学校据此印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文件来完成组织工作。这种不深入了解学生意愿,也未区分学科专业的简单化、过场式组织形式,很难激发学生的潜能与积极性,学生参与往往只为完成任务,效果可想而知。显然,只由校团委作为实践活动的组织力量远远不够,应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高校教学计划,作为教学内容,由教学主管部门主抓,并形成完整的运行机制,使之有章可循,更好推进。

2.专业特色不明确,收效不佳。社会实践想要真正使大学生获益,必须考虑社会实际需求,活动内容必须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层次高低。高校都是分专业设置的,但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内容上,学生在校学习内容与社会实践内容无直接关联,大学生无法凭借其专业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不能学以致用。在形式上,因为缺乏专业目标性的内在灵魂,致使实践注重表面,追求短期效应。每到暑假,校团委象征性组织几支社会实践服务团队,声势浩大地搞几天参观、走访,然后收场。绝大多数学生则返乡自由实践。内容空泛、远离社会需要,形式缺乏深度等问题严重制约大学生社会实践向纵深发展,实践收效不佳。

3.缺乏有效考核机制,实践质量不好。因为没有对实践过程和结果提出明确的要求,目前的社会实践缺乏客观、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实践过程也缺乏全程跟踪,实践工作指导不力,考核测评标准不明确等,致使学校事实上无法对大学生实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缺少计划指导、过程监督,实践最终流于形式,学生只需提交社会调查报告即可交差,实践质量难以保证。能够激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启发引导其对实践中经历的人和事深度思考、挖掘和分析的考核机制才真正有益于大学生。

二、设置大学生假期社区法律服务实践环节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假期社区法律服务是指在法律专业大学生放寒暑假期间,回到家乡所在地,参与当地的法律服务。其最显著特点在于“接地气”,真正让课堂理论知识深入现实百姓事务,帮助学生尽早树立社会责任感。这种实践以学生法学专业优势为基础,使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专业目标性,并且区别于一般的社会实践,作为高校课程体系内实践教学环节存在,要对学生计算学分,就必然要对其进行系统、严格的考核,有效解决实践活动学生不重视等问题。作为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大学生假期社区法律服务实践有其特有的社会功能与教育价值。

1.大学生假期社区法律服务实践具有良好的社会服务功能。文章所称的法律服务即广义的法律援助,源于英国,意为“法律帮助”,是指对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人提供免费或低价的法律服务。在我国,以“法律援助”为统一称谓。法律援助制度是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制度。我国建立这项制度时间短,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据司法部统计,我国每年需要法律援助的案件超过70万件,而实际得到援助的不足1/4,主要是经费严重短缺。伴随法律援助制度宣传和实施的深入,社会民众法律意识增强,法律援助需求日益增大,这种状况会不断加剧。而目前,专门的法律援助机构、援助工作者已不堪重负,疲于奔命下的援助质量难以保证。中国的法律援助迫切需要覆盖面广、数量大且愿意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力量。法律援助主要是人力成本,要降低成本,则应对不同案件或事务配置不同人力资源。对于诉讼等专业案件应安排专业法律援助人员进行。在社区和村镇则可大力发挥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作用。大学生通过假期社区法律服务实践活动参与其中,因为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区、各层级,能有效缓解国家法律服务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衡问题,且有明显的专业优势,能减轻律师等专业援助人员的压力,有利于提升法律援助质量和社会援助整体水平。

2.大学生假期社区法律服务实践环节有机链接课堂教学与毕业实习环节,完善法律实践教学体系。传统教育模式因缺乏必备的操练环节,致使培养的学生所学无以致用,而单位对学生无法致用。鉴于此,我国高校应努力尝试法学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其中,诊所式教学最具实践性。但因案源不足这一突出问题一直未能解决,有些法学院时常“无米下锅”,致使法律诊所教育流于形式,法学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发生断裂。要解决这些问题,确立大学生假期社区法律服务实践环节,让大学生参与法律事务常态化十分必要。大学生放假实地参与家乡法务工作,为大学生学以致用提供广阔空间,且无须担忧案源不足。这一过程跨越多个学期,每次都会让学生切实感受自身的成长与不足,明确努力方向。这种设置既实现法律诊所的目标,又回避了法律诊所之痛,且能有机连接法学实践教学体系的上下(课堂实践教学内容与毕业实习)环节,保障体系完整且有效运行,促进高校法学实践教学目标实现。

三、大学生假期社区法律服务实践环节的运行机制

大学生假期社区法律服务实践环节作为课程体系内的设置,要求学生必须参与完成,它能有效避免因参与不足而虚设的问题,无疑是好的实践教学设置。但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才是环节顺利实施与实现的坚实保障。

1.大学生家乡所在地是环节运行的基础环境。不能为接收单位和社会作出贡献的实践活动不具有生命力。大学生社会实践要为实践单位、社会作出贡献,必须以己所长服务对方,发挥专业特色、学科优势,有针对性地满足其需要。基地建设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化的保证,保障了实践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可以说,大学生家乡所在地是环节运行的最佳基地。一方面,有利于形成良性循环,有效保障环节运行。家乡、社区是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乡里乡亲的大学生有感情,来自于他们求助,成为无法推卸的责任;而乡亲们对学生也熟悉,一般会说是“看着长大的”。情感的亲近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也使求助者相较陌生人,更愿意向大学生求助。而环节跨越多学期,只有回乡才能保障实践的持续稳定。这种持续稳定,加之大学生自身的不断提高,更强化了学生与群众间的信赖,为实践设置赢得良好口碑和不竭案源。另一方面,覆盖到位,综合效益佳。我国人多地广,社会法律援助需求量大,但国力有限且分布不均衡。伴随社会不断发展,新矛盾层出不穷,而群众日常性矛盾最为突出,社区基层是矛盾集中地。大学生社区法律服务,因学生本就来自于各地各级,可使服务覆盖到位,能为我国法律援助资源最匮乏,但最迫切需要的地区补充有生力量,加之专业优势、无偿性特点,使环节设置具有极好的社会效益。

2.大学生假期社区法律服务的内容设置。从内容看,必须突破原有实践限于参观考察、暑期“三下乡”的狭隘认识,应遵循“双向受益、互惠互利”原则,形成真正适应于社会现实需求的实践运行机制。因此,大学生假期社区法律服务应该以参与基层社区的法治化管理,举办当地法律宣传活动,进行法律咨询工作,简单案件(一般案件交由专业法律从业人员)为主要内容。如此设置是基于以下考虑:

第一,受身份受限,制约大学生案件办理,不利于实践环节有效进行。据《法律援助条例》规定,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利用自身资源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这就是说大学生独立办案没有相应法律支持,使之在案件时因缺乏身份保障而面临从业压力。在司法实践中,因地方司法机关提出异议,致使大学生受理案件、调查取证、会见当事人和出庭等活动因为权利义务不明确而导致办案困难,法律帮扶效果不佳,且极大影响大学生参与热情,严重者会致使环节设置虚化。因此,大学生独立承办一般法律案件不宜作为环节内容。

第二,大学生进行社会法律帮扶应该循序渐进。当事人因为大学生缺乏职业经验而对其不信任很正常,但这会给大学生带来挫败感。此外,任何法律活动都是有成本支出,而大学生法律服务是无偿进行且没有资金支持的,即使花费不大,却也“钱出无门”。这些现实问题都制约大学生法律活动持续进行。而如果只是提供法律咨询、建议,则完全是大学生能力所及的,既不存在身份限制,求助者也不会置疑其能力,有利于大学生树立信心与保持参与热情。此外,伴随咨询接待量增大,理论知识日益充实,大学生处理事务的能力会逐步增强,求助者对其信赖感会自然加深,在此基础上,大学生做一些简单案件的就水到渠成。这种循序渐进既保障大学生假期社区法律服务实践环节本身持续稳定,也能更好地实现与毕业实习环节的有机链接。

第三,大学生参与社区法治化管理及进行法律宣传活动,推动我国法治化进程。我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观念的确立与全社会对法律的尊重与维护是其实现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必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社区(乡)作为基层政权机关,所管理事务与群众利益紧密相连,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社会管理的整体质量和效率。近年来,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开展普法活动,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提升公民法律素质与信仰。但受国情制约,进展不快,效果不佳。因此,分散于各地各级的大学生是推动我国法治化进程的生力军。一者,在国家大力推进社区管理法治化下,法律专业大学生正可凭借专业优势实际参与到基层制度建设、法律知识培训中,提高社区工作者依法决策、管理的意识。二者,大学生社区法律服务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向社区群众宣传法律知识。伴随大学生假期回家,是真正将法律深入、广泛地带到群众中去,实现“送法下乡”。加之大学生以无偿提供法律帮扶的身份帮助社区依法管理,宣传法律知识,更能增强法律的示范作用,赢得群众信赖,管理与普法效果都会大为提升。

3.大学生假期社区法律服务实践环节的评价考核机制。大学生假期社区法律服务实践的考核机制不仅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在于促进这一实践环节实现在法律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方面的功效。首先,国家必须予以充分重视,明确大学生假期社区法律服务实践环节应纳入高校教学计划,统筹安排。高校据此结合其所在地区实际情况环节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组织领导、形式内容、操作流程、成绩评定、学分计算等作出明确规定,以利于操作。其次,确立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保障环节有效运行。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有益于大学生深度参与实践,确保环节顺利实施。第一,建立大学生假期社区法律服务实践专项档案(可以参照毕业实习建档)。对实践时间、服务对象、社会反响等方面的内容予以量化、明确,制订出可操作的方案,将实践效果与学分挂钩。第二,综合评价大学生“实践效果”,确定等次。一者,从学生实践参与程度看,在实践保障方面,要求大学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结合自己所在社区特点形成有针对性的、详细的实践活动可行性计划;在实践过程中,与接收单位协作保障实践环节顺利进行。在实践成果方面,要求大学生在假期结束返校后,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个体化实践报告,同时提供照片、视频、音频、记载活动过程的文件等反映实践活动的证明材料。二者,从多方评价角度看,大学生实践评价应让与实践相关群体尽可能地参与其中,综合多方面评价得出客观公正的认识。其中,包括由学校教学主管职能部门及院系组织答辩,突出对大学生通过实践,对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的考评。也包括大学生自我评价,即由大学生综合自身的实践收获对实践效果进行评定,还应该包括接收单位和当地群众根据大学生在实践中所提供的服务与贡献对实践效果进行的评定。

构建以提升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大学生假期社区法律服务实践环节的设置与运行机制,真正做到社会实践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切实成长为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主动适应社会的国家建设者。

第8篇:诊所实习自我报告范文

1 社区护理人员的一般状况

1.1 年龄构成 被调查人员242人,40~49岁组人数最多,占40.5%。<20岁的所占比例为0,绝大多数为中青年人。

1.2 学历构成 242名社区护理人员中,中专学历所占比例最高为87%,其次为大专占8%,无正规专业学历的占5%。

1.3 职称构成 护师职称最多占58.4%,初级职称比例为24.6%,高级职称占0.0083%;主管护师占17%

1.4 从事护理与社区护理工作年限 从事护理工作10年以上者,占38.2%。而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在l~3年所占比例最高,占51%,其次为2~3年。

1.5 结论分析 社区卫生护理是一新生事物,尽管被调查的护理人员多数有十几年以上的临床护理经历,但从院内专科护理转入社区护理的时间不长,经历有限;护理人员社区护理的经验不足,年龄偏大、急待于培养新生力量

2 医学基础、护理分支专业学习情况

2.1 普遍学习过基础医学课程。

2.2 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亚健康护理学的所占比例分别为40%,40%和25%,60%以上没有学习过卫生保健、营养与膳食、心理学,人际沟通、计算机应用等知识:而人际沟通、老年护理、亚健康护理等是社区护理中最为重要的,这些知识又是从事社区护理急需和必备的。

2.3 社区卫生服务站从事的护理工作内容 目前开展服务项目的比例依次为注射、输液95%,换药30%,家庭护理14%,健康教育、社区康复等服务项目,主要还是由医生承担。亚健康护理几乎没有开展。个别护理人员甚至认为,社区护理工作还是以治疗为主,如同个体私立医疗诊所的功能,大部分护理人员观念转变不到位,变革的主动性迟滞,习惯于将自身职责界定在“执行医嘱”的工作上。社区护理服务缺乏规范化管理:缺乏适应社区护理工作特点的质量评价体系、技术操作规范、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等。我国的社区护理教育可以说还是一项空白,至今没有一所学校培养专门的社区护理人才从事社区护理工作。

3 根据调查分析首先设定了护理分支专业教学带教的理念

3.1 教育观念的纽转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人们对卫生保健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所带来的人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改变,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社区护理队伍的现状。更新传统观念树立现代护理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是当前的医学模式,护士应具有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有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能力。护理教育者也要积极转变观念,看清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对社区护理等护理分支专业的教学带教给予高度的重视。

3.2 引导毕业生择业观念纽转 扭转护校毕业进大医院工作的观念,增加对社区护理、老年病护理、亚健康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社区护士必须要有满足社区内卫生服务需求的责任感。同时应运用社区内可利用的资源,发挥护理功能,以满足社区内居民的健康需要。社区内的弱势团体(老弱残障)应列为优先的服务对象。社区护理关系人类的幸福,其对象是不分种族、宗教、年龄、性别或其他任何特征的。我国已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在健康、心理、社会、经济等许多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他们将逐渐从社区生活中退出,照顾自己的能力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因此老年人的健康照顾非常重要,故在社区护理中应重点维护老年人的健康。

4 培养目标

为适应新的护理模式,培养适应未来21世纪护理需要的社区护士已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护理教育家林菊英老师也特别提醒,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时,要重视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的同时培训,并形象地比喻“医护是两条腿,如果一条腿长,另一条腿很短,必然会是跛行。”改革护理专业教育课程结构,加强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注重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要通过严格系统的社区或公共卫生护理教育,并具有国家承认的相应学历,敏锐的贯彻及护理评估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健康的身心,还要学习社会学、心理学、老年学、伦理学、行为医学等边缘学科,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修养。美国护理专业4年级时要为学生提供300学时的家庭护理实习,美国、韩国等国家的卫生行政部门还出资对社区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和海外研修[1]。形成体现现代教育观和护理观的全新的护理课程体系。建立社区护理实习基地,在教学方法上,运用病例讨论,小组讨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的可行途径,填补我国社区护理的空白,特别是乡镇社区的空白,对完成基础护理教育的并有志于从事社区护理的护生,进行社区护理理论学习和在本市较好社区护理中心经过实践能力培养,使之既具有社区护理的理论知识,又具有社区护理工作的能力,将来成为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骨干力量。为此提出方案“社区护士增加一年授课及实习时间完成社区理论的学习,加强几个能力的培养,作为社区护士准入考试的条件。”

4.1 综合分析能力培养 由于社区护士的服务对象不仅有患者,还有健康的人,服务内容不仅是疾病的护理,还有老年群体护理工作,社区人群的亚健康护理等,这就要求社区护士必须具备综合分析能力。

4.2 实际操作能力培养 社区护士常常要直接提供护理服务,要得到服务对象的信任,具有熟练、准确的专业技巧至关重要,因为他们的工作往往是独立进行的。例如家庭巡诊、家庭输液要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否则工作就没法进行。

4.3 健康宣教及亚健康护理的能力 健康宣教是社区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区护士要能够清楚、准确无误地教给人们必要的知识。亚健康教育是改变借于其健康与疾病的状况,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建立科学的、符合健康要求的卫生和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5 社区护理、老年病护理、亚健康护理教学带教质量控制方法

5.1 理论课实施方法 改进授课方式方法建立社区护理实践基地,组织教师参与社区护理实践,组建社区护理师资队伍,争取政策支持,对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和实施方法等进行研究,使理论课生动、真实、易接受、记忆深刻。编写制定社区护理技能考核标准,统一招生、统一培训、统一考核管理的模式是目前较好的社区护士培养模式,为社区护理教育体系建立和完善打下良好的基础[2]。

5.1.1 多媒体教学

5.1.2 自制动画课件

5.1.3 插播老年疾病录像片

5.1.4 实例教学 结合身边的常见病的实际病例,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老年睡眠性呼吸暂停、老年性关节炎、疲乏无力、情绪低落等情况。使学生学的真实,记得扎实。

5.2 实践课授课实施方法

5.2.1 实验室 学生角色扮演、角色互换,完成各类患者各系统疾病的患者角色、护士角色,教师参与指导。

5.2.2 聘请有经验的社区带教老师 规范带教程序、方法、要求:明确带教老师资格,须持有社区护士培训上岗证者担任。社区带教老师固定, 1位老师指定带2名护生。据问卷调查统计,91%护生认为1位教师带2名学生最佳。2名同学一起便于解决路途偏远、家庭访视安全等问题,也有利于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共同锻炼能力[2]。学生走进社区、老人院、康复医院实际观察人群各种常见疾病和健康问题的表现,完成对常见疾病和问题的护理工作。

5.2.3 学生走访社区、家庭老年人,实际了解社区群体、老年人群的常见心理问题,根据具体对象做好对各类人群的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心理健康、适当运动、平衡膳食、合理用药)

5.3 社区护理、老年护理、亚健康护理教学考核方法

5.3.1 理论课教学考核方法

5.3.1.1 随堂测验 每一单元授课总结完毕,重点问题随堂测验,记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 %。

5.3.1.2 阶段考试 每学期阶段考试3次,阶段复习后进行考试,记录成绩,占总成绩的10%

5.3.1.3 期末考试 课程全部结束后,进行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

5.3.2 实践课教学考核方法

5.3.2.1 学生走访社区家庭,分别完成社区一般疾病、老年疾病、亚健康人群健康教育的报告。考核标准占10%。

5.3.2.2 学生走访自己的祖辈,邻里,完成一份完整的护理病历(评估、计划、诊断、实施、评价)占总成绩的10%。

5.3.2.3 期末实践技能考核 随机抽签,完成对社区一般疾病、突发疾病、老年疾病、亚健康状态(模拟患者)护理操作考核,占总成绩的25%。

5.4 评价

5.4.1 对教师评价内容

5.4.1.1 理论课教师 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案准备、分层教学。

5.4.1.2 社区带教老师 每年接受培训>50学时、带教计划、对每位护生带教指导意见。

5.4.2 对教师评价方法 集体备课、(社区带教老师每周参加2学时集体备课)学术委员会听课、检查教案、学生评课、学生座谈会,定期检查与随时抽查相结合,带教老师担任着既是护士又是教师的双重角色。带教老师的护理质量会对指导学生有一定影响。

5.4.3 对学生评价

5.4.3.1 评价内容 课堂纪律、出勤情况、对问题的理解能力。

5.4.3.2 评价方法 课堂提问、讨论,课堂笔记、随堂测验、阶段考试、课后练习。

6 小结

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要把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做优的发展目标,特别是强化护理专业设置的改革,在继续巩固现有普通护理专业的同时,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开拓以适应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创办新的护理模式。教学改革要顺应医疗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改革护理专业教育课程结构,增加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内容,开设心老年护理、社区护理、亚健康教育、心理学、伦理学、人际沟通、营养与膳食等课程,形成体现现代教育观和护理观的全新的护理课程体系。建立社区护理实习基地,在教学方法上,运用病例讨论,小组讨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制定相应的社区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完善护理分支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出合格的护理分支专业社区护理人才现对在刚的社区护士进行了三批培训、在校开社科社区护理课,在过2~3年的培养一批受过专门训练的合格社区护士将充实到乡镇社区护理的一线去。因此应挑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积极参与护理教育改革,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且又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护理人才。

参 考 文 献

第9篇:诊所实习自我报告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 医学院校 医

学生 社会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

0168-02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高专医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训练和检验其临床基本技能,也能够解决当前医学教学中的一些矛盾,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

一、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不够紧密

社会实践是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真正有意义、有效果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开展医德医风教育的良好平台,能够有力地推动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然而,目前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很好地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没有将社会实践内容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相结合,使得社会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脱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

(二)社会实践活动与医学专业学习缺乏有效联系

第一,不能有效地将青年志愿者活动与医学生的专业学习联系起来。青年志愿者活动是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但目前该活动未能与医学专业学习有效联系。如志愿者到老人康乐园、社区及其他公共场所开展打扫卫生、陪伴孤寡老人及留守儿童等活动,到农民工子女学校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到社区开展挂职活动等,这些活动为医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不同程度地为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也受到了教育,但不足之处是没有将医学生的专业学习渗透到活动中,没能通过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

第二,不能将医学生的社会调查与专业学习相互融合。以往很多社会调查,大部分通过参观、问卷调查或访谈的形式进行,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教育,但调查内容很少涉及医学生的专业学习,这就容易造成社会实践调研环节与医学生的专业学习脱节。而医学生的社会调查与专业学习脱节,就使得学生在社会实践刚开始时兴趣盎然,几天后便感到内容单调,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二、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改善社会实践活动的对策

(一)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

在笔者所在学校的新生入学调查中,关于“您想通过哪种途径培养您的实践能力”的问题,75.7%的学生认为通过社会实践可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可见社会实践活动是医学生乐于接受和参与的活动。而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中,则更能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在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开展关于“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合、新医改等方面的问卷调查时,或者在参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城市规划展览馆、革命历史博物馆、军史馆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生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医学生在参观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让他们真实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从而增强他们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并提高其学习动力,使其树立奉献社会的理想。

第二,发挥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实践机会,帮助其更好地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会员众多,笔者所在学校的团委统计数据显示,60%以上的学生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因此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应高度重视青年志愿者活动,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医学生课堂之外的实践平台,是医学知识技能的延伸运用,是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提升能力的实战训练,能够让医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统一,引导医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如开展敬老、帮困、助残服务,到公共场所义务讲解医学常识,义诊和禁毒防艾宣传等。这些活动具有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对高职高专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可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提高高职高专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如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医学生投身到社区和农村,与群众打成一片,与社会融为一体,在为老百姓服务的过程中加深对民生和社会的了解,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激发热爱广大群众的高尚情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大大地增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医学专业结合起来

第一,将青年志愿者活动与医学专业特色相结合。青年志愿者活动本身是一个让参与者不断获得人生感悟的非常有价值的实践过程,可以让医学生感受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以及被社会和人民需要的自豪感,让医学生的专业水平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得到不断提高。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在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时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实践过程中主动向相关专业、行业渗透,提高志愿服务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让医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是充分利用一些重要节日组织开展与医学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利用“学雷锋活动月”、六一儿童节、“世界禁毒日”、“世界艾滋病日”等重要节日,组织医学生到敬老院、农村、社区、儿童福利院开展健康咨询、口腔健康检查、禁毒防艾宣传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服务意识,增强奉献精神。二是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到社区挂职锻炼,让青年志愿者在挂职锻炼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为老百姓服务。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团组织在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挂职锻炼时应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开展禁毒防艾、卫生健康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开展一系列与医学专业相关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医学生可以增长见识和才干,巩固专业知识,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坚持做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及假期医学见习活动。每年暑假以集中或分散方式组织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是系、部组织医学生深入农村开展一系列专业特色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义诊、禁毒防艾宣传、健康知识宣传,以及带有浓郁医学特色的文艺表演和调研等活动。通过这些特色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达到以下效果:为村民和儿童开展健康体检,使医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健康体检的一般程序和方法;让学生观察专业课教师为村民诊断及在教师指导下为村民量血压等,加深学生对农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认识,并提高其操作能力,为其今后临床实习奠定基础;专业课教师热情周到的服务,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村民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对医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使医德医风教育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起来,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和贴近学生,增强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要求学生在寒暑假到家乡医疗机构如卫生院、诊所、药店等开展为期两周以上的见习活动,使他们在为病人和群众服务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增强才干。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要求每位学生书写社会实践报告,总结实践中的得与失。学生回校后,学校及时组织召开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第三,将医学生社会实践纳入专业教学。为了便于经常性开展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可将专业实践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即将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常规教学环节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培养计划与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并规范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具体操作中,可结合医学生特点,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从事实践教学;契约化运作医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整合社会和校园等各方面资源,优化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积极沟通、协调,动员各种社会力量为医学生提供有效的社会实践保障。同时,制定关于医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安排医学生社会实践的教学进度及计划,完善医学生社会实践的各项制度。这样既可以克服医学生社会实践的随意性和间断性,又可以解决医学生社会实践教学规范性不强的问题,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并存的模式下提高社会实践的能力和水平。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较为快速的时期,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急需能力强、素质好的医疗卫生人才,高职高专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改善医学院校社会实践活动,以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袅,孙靖靖.浅谈医学生医德信念培养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

[2]葛茂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医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创新与实践[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6)

[3]姜保志.创造自我,奉献人生[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4]谷松岭.医学生社会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