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物理学;人文文化
物理学是一门最基本的自然学科,它是探讨物质结构和物质基本运动规律的学科,所以人们往往认为物理学只是包含一些枯燥的理论公式,而忽视了物理学中包含的人文因素诸如人文哲学思想、美学、道德等方面。实际上,物理学在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不是为了物理学而研究物理学,而是为了有助于人类、社会以及个体人的发展而研究物理学,所有这些都涉及到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关系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文化。
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曾指出:为了避免出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危机,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是消除现代文化中两种文化,即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的隔阂,而加强这两方面的联系。没有比大学更加适合的场所了。只有当两种文化的隔阂在大学园里加以弥合之后,我们才能对世界给出连贯而令人信服的描述。所以我们有必要去讨论科学文化中的人文思想。
下面从文化角度去剖析物理学中的人文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物理学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物理学在古代被称为自然哲学,物理学作为一门精密的学科进行研究是从1687年牛顿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开始的。随着学科的发展与不断完善,物理学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学科,但物理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是不会被分离的。
1.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物理学是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既是建立物理理论的基础又是检验物理理论真理性的方法。杨振宁教授说“物理学是以实验为本的学科”,物理学上很多理论都是通过实验检验论证的结果,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2物质是普遍联系的
物理发展史上,很多地方体现了物质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比如人们曾经把电和磁孤立起来,物理学家奥斯特接受自然力统一的哲学思想。坚信电和磁之间存在某种潜在联系,经过多年研究,终于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由此开创了电磁学的新纪元。把电和磁联系了起来,这正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特征——物质是普遍联系的。
1.3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人们对物理现象及其本质的认识是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每一种理论的建立过程都体现了“实验(事实)——理论假设——实验(新的事实)——修正理论”,遵循着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比如在整个光学的发展史中对光本质这个问题的认识,先是牛顿的微粒说;再是惠更斯的弹性波动说;接着麦克斯韦提出电磁波动说;到20世纪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说。最终人们认识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人类对光本性的认识就正是遵循着“否定之否定”认识规律的反映。
1.4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物理学中为了方便研究问题,经常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忽略物体的次要特征,而抽想出一些理想模型。如“质点”这个理想模型保留了实际物体的质量和存在的位置,而忽略了物体本身的大小形状,体现出辩证唯物主义中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间的辩证关系”。
1.5运动的相对性和时空的相对性
近代物理学的一大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涉及的哲学问题很多。最突出的就是相对运动和相对的时空观念。相对论指出:相对性原理的本质在于运动的相对性这一事实,而不存在绝对运动。相对论否定了绝对运动的存在,就否定了绝对时空的概念。它通过不变的光速把时间和空间联合为一个整体,由洛伦兹变换建立起各个惯性系之间的时空关系。
可见,不论是物理文化知识本身,还是物理文化形成、发展的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维方法,对人类的自然观和哲学思想有重大的影响。
2物理学中的美学文化
2.1物理理论的美学特征
2.1.1简单深刻美
在一个艺术家眼里简单是一种美。自然现象错综复杂,物理学则力求用简单的方程或定律去概括自然规律,但其反映的内在规律确是非常深刻的。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反映了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的转化,牛顿的三大定律更是概括了宏观低速条件下各种机械运动的规律,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将复杂的电磁现象统一其中,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基本原理简单凝练,但其中内涵确是丰富而深刻的。
2.1.2对称守恒美
对称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也是人们很乐于接受的一种美学形式,物理学在对自然的表述中处处显现出了这种对称的美:引力和斥力,“电生磁”与“磁生电”,粒子与反粒子,物质与反物质、圆孔或单缝衍射图样的对称、无限长直导线周围磁场的轴对称等等。物理定律对某种规范变换的不变性、守恒性更是贯穿于整个物理学的一种对称形式,物理学中有许多守恒定律如: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等等。实际上,对称性已经成为当代物理学家研究物理理论的一种方法。
2.1.3统一和谐美
物理理论的和谐统一美实际上是自然界和谐统一美的理论形态。如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把电学、磁学、光学统一了起来,量子力学把波动性和粒子性统一了起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统一起来,把经典物理学都包容在他的理论框架之内,创造了程度更高范围更大的和谐统一理论。
2.2物理学家与美学思想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狄拉克认为:让一个方程具有美感要比符合实验更为重要。法国科学家彭加勒曾说:“科学家研究自然,是因为他从中能得到乐趣,他之所以能得到乐趣,是因为她美”。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说过:“物理学的原理有它的结构,这个结构有它的美跟妙的地方,而各个物理学工作者对于这个结构的不同的美跟妙的地方的感受,有不同的了解,因为大家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每一个工作者会发展他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跟研究方法,形成他自己的风格。”
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都有感知美的奇异本领,美学思想在许多物理学家创立与评价物理学理论时起着重大的启发与指导作用。追溯人类科学源头,科学美始终被作为一种人文理想而追求,成为科学家们献身科学、潜心研究的直接动力之一。
3物理学中的科学道德精神
3.1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好奇心是一种情感,是一种人文精神,也是最重要的科学精神。科学进步的真正动力是许多物理学家对了解未知事物的欲望。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就去想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从而想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从浴桶洗澡中得到启示,发现水面上升与他身体侵入部分体积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了鉴别金质王冠是否掺假的方法,产生阿基米德原理,发现浮力定律等。这种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精神,对物理学的发展与人类的文明有很重要的作用。
3.2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实事求是认知的基础,而创新则是科学精神的核心。20世纪物理学的革命告诉我们:科学的发展道路上科学家要创立一种新理论的时候,都必须要有敢于向已有的旧理论、旧思想提出质疑的勇气。例如:伽利略正是因为对亚里士多德“力是产生物体运动的原因”的怀疑,才建立了正确的力和运动的关系。以至于后来的牛顿运动定律的产生。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正是因为敏锐的觉察到了从未被人怀疑过的宇称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大胆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论断,才使物理学理论有了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3.3合作与宽容精神
伽利略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发现了“摇摆的等时性”。后来,又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在两千多年前宣布的“不同重量物体落地速度不同”的理论,第一个提出了自由落体定律。伽利略在哥白尼、布鲁诺的“日心说”鼓舞下,开始向教皇奉为至宝的“地心说”发起挑战,还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伽利略在科学领域的重大成就,激怒了罗马教皇及其信徒们,他们把伽利略投入了监狱。但伽利略仍不屈服,仍矢志不渝的追求真理,终于也追随着真理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伽利略就是这样,他的生命也因追求真理而精彩。
追求真理不只是伽利略这些大科学家才做的事,有一位名叫聂利的12岁小学生也是追求真理的典范,它了“蜜蜂发生靠的是翅膀振动”——这个被列入我国小学教材的生物学的“常识”,聂利为此撰写的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
有人曾说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伽利略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发现了“摇摆的等时性”。后来,又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在两千多年前宣布的“不同重量物体落地速度不同”的理论,第一个提出了自由落体定律。伽利略在哥白尼、布鲁诺的“日心说”鼓舞下,开始向教皇奉为至宝的“地心说”发起挑战,还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伽利略在科学领域的重大成就,激怒了罗马教皇及其信徒们,他们把伽利略投入了监狱。但伽利略仍不屈服,仍矢志不渝的追求真理,终于也追随着真理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伽利略就是这样,他的生命也因追求真理而精彩。
追求真理不只是伽利略这些大科学家才做的事,有一位名叫聂利的12岁小学生也是追求真理的典范,它推翻了“蜜蜂发生靠的是翅膀振动”——这个被列入我国小学教材的生物学的“常识”,聂利为此撰写的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
有人曾说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特征归纳
(一)创新性
创新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科学研究的活力,在高等院校一流学科建设中,创新是整个战略的灵魂。不同的时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对学科的建设需求也不一样,只有坚持不断创新才能够适应时展的需求,否则只会制约学科建设的发展,甚至导致学科被淘汰,更遑论建设一流学科。由此可见,高等院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创新性至关重要。
(二)交叉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综合——分化——交叉的过程,许多重大的科研成果以及理论突破都是多个学科交叉的产物,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交叉性主要体现在利用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建立合理的学科结构,我国高等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创造性,有重点的突出学科建设,同时要注重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的交叉性。
(三)前沿性
纵观世界知名大学的一流学科,都是走在学科领域的最前沿,关注国际学术最前沿的问题,因此我国高等院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应当着眼长远,把握当前学科的动态发展趋势,站在科学技术发展的金字塔尖,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学科“特色与一流”的战略方向。
(四)引领性
世界一流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是具有衍生性和引领性的,其能够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高等院校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也应当坚持引领性,要能够通过学科的引领,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坚持“特色与一流”战略方向的重要条件
(一)高水平学科队伍建设
优秀的学科队伍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建设的前提条件、技术条件,没有一支著名学者领军的学科队伍是不可能将学科做出水平、做出特色的。加州理工大学在建校之初只是一所面向社区的技术学院,但著名天文学家乔治•埃勒尼•海尔当选董事会董事后,积极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制定各种鼓励研究的制度,广纳名师,请来了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罗伯特•密立根为物理学领域带头人,请来了加州大学地质学家约翰•布瓦尔德、数学家本诺•古墩伯格进行地质学科的研究等等,如今加州理工大学已经成为了名符其实的世界一流大学。因此高校在学科队伍的建设中不仅要重视学科带头人的选拔,更要注重学科队伍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二)充足、多元的资金支持
雄厚的资金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不可或缺的物质支持,科研项目的研发需要资金支持,学科队伍的建设需要资金支持,资金能够为科研建设提供良好的硬件设备,是一流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以美国为例,在1970年到2003年之间,美国联邦政府为了推动新兴学科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研究经费;2004年,美国政府对“癌症纳米技术计划”这一个项目的投资就达到了1.443亿美元。
三、坚持“特色与一流”战略方向的关键举措
(一)适度开放,扩充学科外延
适度的开放式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在学科建设上,这种开放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①向社会开放:大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学科作为大学各种职能的承载者,应当坚持向社会开放,每一个学科都与社会存在着联系,当今世界许多一流大学都在校内设立了与社会产业互相合作的机构,这是学科向社会开放的具体体现,例如剑桥大学科技工业区、斯坦福大学科技园区等;②向其他学科开放:学科之间的交叉联系是学科建设的本质特征,当前世界上一些一流大学逐渐打破了学科壁垒,对学科进行了综合设置,例如哈佛大学就以政治学为中心,设置了200多门的课程。
(二)突显特色,打造学科品牌
纵观世界上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都是经过长期沉淀逐渐被社会所认可而形成的,在发展的过程中,这些学科都形成了自身特色的标志,形成了一种学科品牌,由此可见,一流学科的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我国高校应当制定长期的一流学科建设战略,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形成自身的学科特色,精心打造学科品牌,只有这样在长时间发展中不断沉淀出学科文化,才能够为学科增加生命力,增加表现力,才能够建设出世界一流的学科。
(三)改善机制,优化学科环境
学科环境是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优良的学科环境主要体现在国家的政策环境,学者的生活环境以及高校内部的学术环境,其中高校内部的学术环境是至关重要的核心。当前我国高校内部的福利制度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过分注重业绩的考核,这使得许多教师的功利心较重,高校科研风气比较浮躁,在这样的学术环境下,高校的学科队伍是很难做好相关学科的科研的,这就一定程度上滞后了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进程,因此高校应当积极改善内部学术管理机制,培养学科队伍严谨、务实的科研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优化高校学科环境,才能够稳步推进高校向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目标前进。
四、结论
关键词:兴趣培养;学生;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1-0234-01
1.教师要有个人的魅力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重视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把第一堂物理课上得很精彩,使学生听得入迷,认为听老师讲物理课是一种享受,从而感到高兴和愉快,并认为物理不难学,由此产生一种想要学好物理的信念,这样就初步建立起了学好物理的兴趣。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当然这是建立在教师对物理教学有浓厚兴趣基础上的,因此教师应具备以下几点要求:
1.1物理老师不仅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有渊博的其他知识,比如你很精通维修电器,而且在上课时能穿插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再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电器进行分析,这样一来学生觉得新鲜,很好奇,对老师很钦佩,就增强了对学习物理的兴趣。
1.2有幽默感的通俗教学艺术,学生就感觉到学习物理就象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他们不感觉到学习物理是抽象的,而是比较容易的,这样学生就主动地愿意去学习物理。
2.课堂上多做实验,提高学习兴趣
物理公式、定律、概念,是我们的物理先辈们经过长期的、不断的艰苦努力,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通过不断做实验得出的结论。因此学生要真正掌握比较抽象的物理理论,光靠老师口述讲评还不行,这样很抽象,学生想象不到具体的物理情景,理解起来就非常困难。如果我们把理论回归现实,用实验来展示给同学们看,这样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理解起来就很容易了。除此之外物理教师还应自己动手,制造一些简单的物理教具,特别是学生难以理解或容易产生错误概念的地方,应反复琢磨,想方设法制造简单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在这方面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段话:"实验的教学价值时常与仪器的复杂性成反比,对学生而言,那种自己做的,常引起错误的实验仪器,比仔细调整过,因而他易于相信它而不敢弄坏的仪器,学到的更多。"这对物理教师和学生都是很好的启发。慢慢地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形成对物理学习的强大动力,想要进一步学好它。比如我在讲解"电阻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这一节课时,其中一项是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多数同学不能理解成反比例的关系,于是我就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每天我们都要骑自行车上学,我们希望公路宽一点好、还是窄一点好?多数同学回答是:"宽一点好。""为什么?"这时候就有一个声音:"公路宽骑得快,没有拥堵现象,很自由啊"。这就对了,公路越宽不就是阻碍越小吗?就象刚才讲到的电阻,横截面积越大,阻碍作用就越小,电阻就越小,这就是成反比。经过这样举例讲解之后,同学们很快就懂得了这种关系。既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又加深了对知识点的印象。
3.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适时的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传统的教育与多媒体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食物、挂图、幻灯来教学,既要有传统的动手实验,记录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又要用多媒体将静态变为动态,变抽象为具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多媒体的教学,具有多种感官参与、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的特点,隐含丰富多彩的兴趣因素,可以直观形象展现观察的事物,打破了教师只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简单的讲授模式,易于引起学生注意,给学生以最直接的感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乐于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4.老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实行教学反馈,保持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
社会在变化,教育也在变化,学生也在变化,因此老师也要变化,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所以在教学中,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是能够学习好的,教师应公平的面对每一个学生,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引导和挖掘。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不断吸取各科教学方法中的精华,构建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师既要激励学生的主动性,又要适时地创设物理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适当地给予学生点拨、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既要交给学生知识,又要交给学生的学习方法。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要承认学生是有差别的,采用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去学习。
农村学生由于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的限制,容易产生自卑,性格易内向,冒险和探索意识不强。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卫生指导,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这些特殊性都需要教师认真加以研究和对待。我们要不断充电,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传统教学模式,找到一条既适合自己,又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适应学生的需求。
其次,我们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趁热打铁。让学生及时掌握知识,享受到学习带来成功的快乐,这样进一步提高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最后,多让学生参加一些课外活动,比如我们学校经常举行小制作比赛,科技创新活动等,既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动手带来的快乐,又通过实践学到了物理知识,一箭双雕。让同学们感受到知识的海洋是无穷的,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我们还可播放"神五"、 "神六"的发射与回收的短片,让同学们觉得物理在我们身边,感受科技带来的伟大力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5.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讲台上是老师,课后做学生的朋友,让学生有话对你说,不管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都要认真听学生对你说的每一句话,要知道这就是他对你的信任,他也把你当成了朋友。有了相互的信任之后,学习就不在是负担,而是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显然兴趣就有了。
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当代母亲教育观念存在一定偏差,育人素质亟待提高。首先是母亲们普遍忽视品德发展、人格培养、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在对孩子的品德发展、知识教育、交往能力、身体健康、个性培养等几方面进行评价时,母亲们不约而同把学习成绩排在第一位,比例达65%,道德品质排在第二位,占22%,个性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分别排在第四、五位不足10%。而有意对孩子进行社会性教育的母亲还不到三分之一,尤其在责任心和自制力方面仅占10%,耐挫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教育仅占8%和15%。教育方法上也存在问题,对待孩子的错误,仍有30%的母亲采取指责批评、打骂挖苦或无所谓的态度;在和别家孩子对比时,64%的母亲不如意、自卑或者存有嫉妒之心。
另一方面,当代母亲的心理健康与孩子的心理健康相关程度很高,明显高于父亲,然而当代母亲的心理素质也不容乐观。不少母亲在激烈变化的社会现实中,无法面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做出调节,常常将坏情绪转换成各种非理智行为,或在孩子身上宣泄,或懒得与孩子沟通,或转化为对孩子不切实际的高标准严要求。
时代呼唤高素质的母亲。纵观古今中外,英雄的儿女,背后往往有一个优秀伟大的母亲。岳母刺字、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下面几个国外著名人士的母亲育儿成才的故事更给人启迪发人深思。
爱迪生,一位在世界发明史上神奇的人物,他以罕有的热情和毅力完成了2000多种发明,仅1869—1910年间经正式登记的发明就有1328种。因此,人们称他为“世界发明大王”。
童年时代的爱迪生学习成绩“很差”,被老师说成“笨蛋”,被医生说成是“脑子坏了”。爱迪生因此离开了学校。但他却在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母亲的鼓励和帮助下,不仅没有放弃成才的理想,而且更加充满对科学的向往和探索自然奥秘的信心。
爱迪生的母亲做过教师,非常了解自己的孩子。她让孩子回到家中,首先表示自己相信他不笨,并用从平常人成长为科学伟人的故事鼓励爱迪生树立求学的信心和志气。然后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自主学习,大胆想象,自然地步入到自然科学的奇妙世界里去,增强他的求知欲望。这一宽松民主的环境,保护了爱迪生的个性发展,使他勤于思考、爱好实验、善于动手、敢于创新的特长得以显现。
卡耐基小时候是一个公认的非常淘气的坏男孩。
在他9岁的时候,他父亲把继母娶进家门。当时他们是居住在弗吉尼亚州乡下的贫苦人家,而继母则来自较好的家庭。他父亲一边向她介绍卡耐基,一边说:“亲爱的,希望你注意这个全县最坏的男孩,他可让我头疼死了,说不定会在明天早晨以前就拿石头扔向你,或者做出别的什么坏事,总之让你防不胜防。”
出乎卡耐基意料的是,继母微笑着走到他面前,托起他的头看着他,接着又看着丈夫说:“你错了,他不是全县最坏的男孩,而是最聪明、但还没有找到发泄热忱地方的男孩。”
继母说得卡耐基心里热乎乎的,眼泪几乎滚落下来。就是凭着她这一句话,他和继母开始建立友谊。也就是这一句话,成为激励他的一种动力,使他日后创造了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帮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走上成功和致富的光明大道。因为在她来之前没有一个人称赞过他聪明。他的父亲和邻居认定他就是坏男孩,但是继母就只说了一句话,便改变了他的人生。来自继母的这股力量,激发了卡耐基的想像力,激励了他的创造力,帮助他和无穷智慧发生联系,使他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俗话说:“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优秀的母亲是深悟“良言”妙用的。她们善于观察与揣摩子女的心态处境,然后选择时机有针对性地用“良言”抚摸他、温暖他、激励他:当孩子受窘时,不妨说几句话解围;当孩子沮丧时,适时说几句热情的话予以鼓励;当孩子疑惑时,及时用柔和的语言给他提个醒;当孩子自卑时,不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孩子痛苦时,尽量设身处地说些安慰的话……
这样,孩子蔫了的理想之花又会渐渐开放,垂落的人生之帆又会慢慢扯起。
沃尔顿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他的成就的取得,也得力于他母亲的教诲。
沃尔顿的母亲是一个出身贵族、富有修养的女性,为人慈祥可亲,而且知识广博。她非常疼爱孩子,但从不娇惯孩子,在学习上和品德上一向严格要求。
沃尔顿虽然聪明,但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并不好。母亲十分重视这个问题,但弄不清孩子为什么学习不好的原因。为了使孩子取得好的成绩,她决定给孩子换个学校。
沃尔顿12岁那年,转入一所教会学校学习。从沃尔顿到这所教会学校上学的第一天起,母亲就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
过了一段时间,沃尔顿的学习成绩仍然上不去。母亲通过仔细观察后,终于找到了沃尔顿学习成绩上不去的原因,在于他交结了一些不大爱学习的富家子弟。这些富家孩子,由于家庭生活条件优裕,在学校只知道玩耍而不用心学习。沃尔顿成天与这样的孩子们在一起,自然也就不好好地学习了。为了把沃尔顿引向正路,她再次决定让沃尔顿转学。
不久,沃尔顿转到了另外一所学校。这所学校,管理有序,学习空气浓厚。沃尔顿在这里,受到良好的熏陶,再加上母亲朝夕相处,耐心教育引导,沃尔顿排除了来自外界的干扰,安心学习,没有多久,学习成绩就上去了。如何为孩子选择专业,是家教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在沃尔顿专业选择上,母亲也十分用心。当初,沃尔顿想学社会科学。她根据沃尔顿的身体条件和爱好,建议他学自然科学。沃尔顿觉得母亲想的比自己考虑得全面细致,于是就决定学习自然科学。
在母亲的指导下,沃尔顿刻苦学习,终于考取了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后来,他又以优异成绩考入英国剑桥大学三育学院,并成为著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研究员,成为著名教授卢琴夫的得力助手。由于沃尔顿成功地用人工方法改变原子体系,开辟了用人工核反应释放巨大原子能量的新途径,为物理学奠定了基础,并于1951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许多年前,一个10岁的男孩在拿坡里的一家工厂做工。他一直想当一个歌星,但是,他的第一位老师却说:“你不能唱歌,五音不全,你的歌简直就像是风在吹百叶窗一样。”回到家里后,他很伤心,并向他的母亲——一位贫穷的农妇哭诉这一切。母亲用手搂住他,轻轻地说:“孩子,其实你很有音乐才能。听一听吧,你今天的歌声比起昨天的乐感好多了,妈妈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歌唱家……”听了这些话,孩子的心情好多了。后来,这个孩子成了那个时代著名的歌剧演唱家。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罗素。当他回忆自己的成功之路时这样说:“是母亲那句肯定的话,让我有了今天的成绩。”
也许,卡罗素的母亲从来都没有想到过她的儿子能成为一代名人,也许根本没有指望过靠她那三言两语去改变她的儿子。然而,正是她那句善意的肯定成就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歌唱家。
美国篮球巨星乔丹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篮球明星梦。一天,他把自己的梦想告诉母亲,母亲大加赞赏。为他有了自己的梦想向他祝贺,鼓励他向篮球明星学习,并且经常抽出时间和小乔丹一起欣赏报刊杂志上篮球队员们驰骋球场、飞身灌篮的矫健身影和飒爽英姿。同时,建议乔丹把那些花花绿绿的图片剪下来,贴到房间的墙上去,便于与偶像们朝夕相伴。
同小乔丹、卡罗素一样,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是孩子对自己未来的美好设计。孩子们在谈到自己的梦想时,往往会神采飞扬、美不胜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却常常对孩子的梦想不屑一顾,甚至大泼冷水。有一个小学三年级的男孩子曾对母亲说,长大了要去当舰长,而母亲却说:“瞧你那糟糕的成绩,打扫军舰都轮不到你的份儿。”孩子的梦想被母亲的讥讽伤害了,也可能就此破灭了。如果这位母亲能像乔丹、卡罗素的母亲那样认真对待孩子的那份梦想,孩子日后没准真会成为一位出色的舰长呢。
启示
从上面几个故事,我们看到这几位极聪明伟大的母亲懂得在孩子的缺点中发现那一点点优点,并用无微不至的圣洁的母爱呵护着他生命中的那一点点光!而那一点点不曾被扑灭的光,总有一天会洒成满天的星星、月亮和太阳,照亮这个我们深爱着的人世啊!
母亲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人,热爱孩子是母亲的天职。爱子女是连母鸡都懂的事,但怎样去爱,如何去教育却大有讲究。
【摘要】艺术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音乐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是学校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本文用协同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协同理论与策略,以使艺教之花开得更艳。
【关键词】音乐教育;素质教育;协同;理论;策略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已日益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而艺术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音乐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是学校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如何使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让艺教之花开得更艳?
本文试图用协同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协同理论与策略,仅是抛砖引玉。
一、协同理论的概念
协同学是西德学者哈肯创立的一种系统科学理论,主要是研究系统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同步、合作、互补的关系,研究协同效应的形成,提示系统进化的动力。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协同理论,就是指在协同学的指导下,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独特的审美功能,使其与素质教育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协调合作、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促进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联运动,以形成协同效应,优化素质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
二、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协同策略探索
(一)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协同
音乐教育与思想素质教育的协同是以情感为中介,通过协调、同步、合作、互补的关联作用来形成协同效应,使外在的“他律”(理想、道德规范等)转化为“自律”(自身内心的要求),使人的主体目的符合最高的善,从而达到净化心灵、完善品德、提高思想素质的目的。
(二)音乐教育与文化科学素质教育的协同
在普通学校中,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语文、英语、数学、物理等课程来实现。研究音乐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协同,实际上是研究如何使音乐教育与这些横向课程协同教学。
音乐是一门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音乐作品。因此,音乐本身与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在教学中相互协调、合作、互补。例如:教唱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教师可以结合歌曲向学生介绍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服饰特征、居住条件、、民族文化以及居住地的地理环境等。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对学生进行了美的教育,而且把音乐教育与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以及民族学、宗教学等知识结合起来,不仅巩固和丰富了学生各方面的知识,而且使学生的智力结构得到完善。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到:“我从音乐中获得的东西比物理教师给我的多得多。”他认为音乐是他进行创造的催化剂,他在研究“相对论”的过程中,每当遇到困难时,就停下来从在钢琴旁一遍又一遍地弹奏钢琴曲,用音乐启迪灵感。这足以说明音乐教育与这些文化课程隐性协同的重要性。
(三)音乐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协同
音乐教育是情感的教育,它主要通过触及人的心灵深处来达到陶冶人、教育人的目的。音乐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协同策略主要是利用音乐的情感与学生的心理产生同构,从而培养学生的爱美心理、进取心理、创造心理和同情心理等,使他们的个性心理协调发展,使他们学会处世、做人。
例如:通过合唱、合奏训练就能培养学生的协作心理。众所周知,合唱、合奏是一种要求高度协作的音乐表演形式,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演唱、演奏出来的音乐美妙动听,使人得到愉悦和享受。学生将从中体会到协作的重要性,实际上是在潜移默化地接受集体主义思想。
(四)音乐教育与身体素质教育的协同
身体素质虽然与遗传因素有关,但主要是通过锻炼、情绪调整、休息、营养等几个方面。在这里我们郑重研究音乐教育怎样与人的锻炼、心理调整、休息三个方面的协调、同步、合作、互补。
1.以“动”产生协同
在广播操和艺术体操等体育运动中,常常伴有节奏明快的音乐,这实际上是两种运动的协同形式,在体育运动(身体的运动)中,音乐运动(旋律与乐思的流动)为其增强韵律感,激发运动者的情绪,促进身体的协调动作,以提高锻炼的效率。例如:歌唱需要气息和全身各部分的配合,这就是一种全身运动,也是对人体内部器官的一种锻炼;演奏乐器不仅是两手的运动,也是一种全身运动,而且需要气息的配合;体态律动由于是以身体作为乐器来表达、体验音乐,所以它的全身动作更多、运动幅度更大,它对于锻炼身体和训练身体的协调性很有好处。
2.以“情绪调整”产生协同
旋律优美、节奏平衡的音乐,通过调整人的情绪,能激发人体内的激素、酶、乙酸胆碱等物质的分泌,这些物质对内分泌系统、植物神经系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如何使音乐教育从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与身体素质教育协同是值得研究而又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问题。比如说,选择什么音乐给学生听,采取什么形式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以达到使他们恢复疲劳、精神饱满、身心健康的目的?又比方说,可不可以在课间放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使大脑得到休息和放松;在课外活动时放一些兴奋、明快、活泼的音乐,使人充满活力;在晚自习之后听一些轻柔、宁静的音乐,使人顺利地入眠,等等。笔者提出这些旨在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思考,以使艺教之花开得更艳。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效果;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12-0012-04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2011年暑假,我随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支教团去了新疆,在克拉玛依市培训初中物理老师。我带了两节江苏省初中物理创新大赛一等奖的视频录像课,和老师们一起观看评析。一位青年教师看完后说,我认为这一节课是差课(当然我没说明这是一节获大奖的课),我惊讶地问他为什么,他说这节课不符合当下倡导的“杜郎口”教学模式,也不符合“导学案”的教学方式。让我更加惊讶的是,在我们几千公里以外遥远的新疆,同行们早已知道了“杜郎口”和“导学案”,让我顿感交流的距离缩短了。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在回忆他的学习生涯时,尤其感叹于他在美国芝加哥大学那一段的学习时光。他们当时的导师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泰勒。泰勒的科研工作十分繁忙,但他却坚持给研究生上课,有时来不及备课就带着一堆书匆匆赶到课堂,教学过程中难免出错。每到那时,他一点不摆科学家的架子,而是和学生们一起讨论,让杨振宁从中看到了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是如何犯错误的,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地从错误的泥坑里爬出来的。这个过程让学生们收益很大,被称为“芝加哥风格”。
前者是不是好课,似乎已有结论。这节课后来在全国大赛中又获得了一等奖。所以看来,一节课是不是好课,不能看它是否采用了什么模式和什么方式。
后者泰勒的课是好课也毋庸置疑,因为学生的收益很大,甚至是终身受益。你也不能因为他没有准备,“挂黑板”,而判定其为差课。那好,我们以后都不要备课了?当然不是。泰勒不备课是由于他忙于科研,在科研的过程中实际上他为上课积累了常人达不到的科学知识和思维能力,以至于他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胸有成竹。并且他面对的也是世界一流的优秀学生,他们渴求的正是这种生态的、本真的、原始的、生成的学习情境和学习过程。这恰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为什么把“过程与方法”也要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的原因。
这似乎带来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好课?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叶澜教授提出了“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她认为,作为一堂好课要达到五点基本要求。一是要有意义。学生通过这节课要有收获,“学生从课堂走进来和走出去是不一样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的意义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越来越会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概括的说,就是不仅要学到新知识,而且要有进一步学习的新要求,还要越来越会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第二是有效率。这个效率是从两个方面来要求的,一个方面是覆盖面,这节课必须是对大多数学生有效的,而不是对少数学生有效。另一个是时间的效率,教学的时间利用率要高。第三是生成性。这节课不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和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第四是常态性。课堂上不能只是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第五是有待完善。她认为一堂课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往往是造假的课。“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一堂好课一定还是有待完善的课。
以上五条基本要求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要求的,一是教学效果,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到新知识,而且要有进一步学习的新要求,还要越来越会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另一方面是对达成效果的教学途径的要求,就是看你这节课是采用什么方法来组织教学的,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是常态的、本真的、生成的,并且要有效率。其实,这个要求说起来是基本的,实际上要求是很高的。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叶澜教授没有提出一堂好课的“标准”,而提出的是“基本要求”,原因是“条文性的标准”是难以提出来的,我们无法用一个统一的定式来评价。“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科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层次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环境不同,教学起点不同,这些差异性要求我们采取的教学形式、方法、模式都可以有不同。但这样说来,一堂好课是不是就没有标准了呢?当然不是,判定一堂好课没有狭义的“标准”,但有广义的标准,你能达到一定的要求就是一堂好课。这个要求有两条,一个是实际效果,另一个是达到这一效果的教学过程。通过这节课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培养了能力,这就是一个好的效果。不仅要看效果,还要看你是如何达到这种效果的。也就是说,一堂课中,学生要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丰富的过程体验、方法体验、情感体验,从而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并且能够进一步学习。这样的“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是必须提倡的。我们要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不要不科学地夸大某种“模式”和“形式”,而要提倡为我所用。我们要有自己的教学思考,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想法和教学主张。没有自己的教学思考,就等于没有教学灵魂,没有自己的教学思考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一堂好课的教学设计应关注什么?
1.从学生的角度研读教材
要认真研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不仅要站在教师的角度读,更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读。从学科知识体系、逻辑结构、编排顺序的整体把握,到章节内容,课时内容,乃至知识点细节处理,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决策。现在的教材,版本比较多,这给我们研读教材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备课时,我们通常应看一看两三套同类教材,进行比较,适当加以取舍和组合,择其善者而从之,选择一种较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当然,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紧扣学生正在使用的教材,要遵照现行教材,选择其他教材作灵活调整。要主次分明,择优选用,既不能完全“照本宣科”,又不能完全抛开教材。
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要善于把自己置于“学”的一方来思考问题。面对这些内容学生会怎么想?会遇到那些困难和问题?会有那些思维障碍?如何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思考方法向学生展示?怎样安排教学程序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用怎样的方法与手段更利于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内容不能狭隘理解为只是知识层面的问题,还应包括以知识为载体的方法能力问题,如何发现和获取知识的问题。这些都应该整体纳入教学内容来考虑。
2.把握好教学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
现代认知学派对学习的一个重要假设是:学习是人脑内认知结构的不断改组和形成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的内容要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发生作用,才能形成良好的效果。从教育的认知理论出发,研究学习过程中原有认知结构的作用和影响,研究新旧知识结构更替的逻辑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这对课堂教学的改革是有积极意义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组织加工,通过类比、演绎等思维活动,可以对本来陌生的新事物、新问题能动地辨别、认识和理解。在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和发挥学生建立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的能动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知识体系决定着我们的教学的逻辑起点;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的学习基础、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与习惯,决定着我们教学的现实起点。我们正确把握好这两个起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构建,才不至于使教学要求难易度、针对性及重点难点发生偏差,才能更好地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
3.课题的引入和过程的转折要明白、有趣
一堂课往往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你所提出的问题,同时要让学生感兴趣。因此,课题的引入和问题的展开在课堂教学中是很关键的环节。我认为,课堂引入和过程转折是否成功的标志有两点:一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没有提上来,二是有没有把问题交代清楚。这两点要求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教学中却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教学中还存在着学习动机不强烈、教学目的不明确的状况,老师的上课有时这样开始:“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可是为什么要学习?教师不说,学生也不问。
还有一种相反的情况,为了创设情境而本末倒置,看起来热热闹闹,结果连问题都没有交代清楚,其效果不佳。我曾到一所学校听一位新教师的课,那节课是初二的“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按照教材的要求,学生要到操场上去测量行走的速度,老师也按照课本要求做了,学生在操场上活动得非常开心。回到教室,老师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来把测量的数据及计算结果写出来,结果这位同学拿着手中记录的数据不会用而“挂黑板”。因为他还不知道用长度除以时间可以求出速度。由于活动目的不明确,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形式没有收到好的效果。提高兴趣和热情,需要创设教学情境,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生活情境、实验情境、故事情境、表演情境、多媒体情境等。但不能忘记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交代问题,激发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之中追逐自己想要的东西。
4.设计好问题的递进与链接
教学活动的主题要突出,过程要清晰,逻辑性要强,学生才会觉得清楚轻松。课堂教学的逻辑性和流畅性,往往是通过问题递进与链接体现的。一堂课,无论是什么课型,无论上什么内容,无论用何种方法和手段,要使课堂效果好,教师课堂的问题设计很关键。可以说,问题设计是一堂课的“灵魂”,因为问题设计决定着教学的方向、顺序,问题设计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
我以为,一堂课的问题设计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要有一个贯穿全课的问题主线;二是要有主线下的过程性问题串;三是要有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
看一节课的思路是否清晰,条理是否清楚,就是要看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逻辑把握。分析清楚这节课要讲几个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深入和递进的,这就是所说的问题主线。每一个主线问题如何解决?从什么问题出发?有那些过程性的问题?如何启发?如何深入?如何得出结论?这就是主线下的问题串。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就是来自于老师预设的问题之外的问题,即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妥善处理和解决,有时也会收到预想不到的好效果。
5.发掘教材中“过程方法”的素材
直接地把概念、规律、结论教给学生,把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忽略或轻描淡写放过去,把学生的体验过程、探究过程、思考过程忽略掉,而为“题海战术”提供时间。这是新课程要摈弃的东西。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现“素材”。例如,教“光的反射定律”,结论很简单,但发现和总结出这一规律却非易事。试想,如果没有提示,教师一下子就能想到引入“法线”吗?引入这条辅助线,使得我们对光的反射规律的表述如此简洁,这是一个多么美的方法!而对于“法线”的引入教学,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还是“逼”学生自己观察发现,效果完全不同。两者表面上效果一样,但前者缺失的是研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有的学生学完后还会把“光线”和人为添加的辅助线——“法线”看成是一样的东西,就是学生缺少研究思考的原因。有时候我们还可以把科学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艰难历程介绍给学生,学生常常对这些很感兴趣,从中更容易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如何解决问题,采用了什么样的思想方法,要通过知识载体进行渗透。在具体到每一节课时要思考:使学生学会些什么?向学生渗透些什么?如果学生忘记了这堂课所学的知识,最后还剩些什么?
6.课堂设计要留有弹性空间
课堂需要预设,但也不能一成不变。优质的课堂以动态存在,并不断变化着。我们不能用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用教师的点拨代替学生的体验。缺少学生的独立思考、过程体验和个性化的解读,就不能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智慧。事实上,即使我们做了认真的准备,课堂教学中还是会出现预想不到的问题和情况,有些生成性问题是很有价值,更利于教学效果的,我们不妨智慧地引导学生加以讨论。因此我们的课堂设计要留有弹性化的时间。
What is the Criterion for a Good Lesson?
YE Ping
(Jiangning Teacher Training College, Nanjing 211100, China)
[论文摘要]音乐教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音乐教育对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人的健康高尚的情感、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促进人形成良好心态、发展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等方面的重要功能,以期发挥音乐在人的素质提高中的重要作用。
音乐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它以音响为表现手段,触动人的情感,引发人的联想与想象,作用于人的心灵,给人以多方面的影响与熏陶,促进人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得好:人的培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形成了“礼乐并重”的教育观。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但要改变恶的本性,去恶扬善,其根本的途径就是进行音乐教育。他提出:“夫乐者,乐也。”也就是说,音乐可以给人带来极大的欢愉,从而给人以积极的影响和教益。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这可以说是对音乐教育功能的最基本的概括。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理解认识音乐教育的基本功能。
一、音乐教育可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乐记》中说:“先王之为乐也,以治也,善则行象德矣。”古代的“先王”制乐,其目的就在于治理国家,是治国的一种方法。以乐治国,可以使民心向善,其行为表现就会有更高的道德水准。《礼记》中说:“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行于外,事故起成也怿。”汉代董仲舒提出:“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化民也著。”近代学者梁启超也说道:“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科。”他们都强调音乐在培养人的内在的道德修养、精神品质的重要作用。
音乐教育把那些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使人在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的同时,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境界中,人的道德修养得到提高、人格品质得到完善、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音乐教育可以培养人的健康高尚的情感
音乐本来就是情感的艺术,《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焉”,“感于物而动,故行于声”,中国民间也有“情之所至,音之所生”、“因感而歌,由情而发”的说法。音乐中所蕴涵的浓重的情感不仅是因感而发的,同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给欣赏者以极大的心灵触动和感奋,进而产生感动人、教化人的作用。
任何一部好的音乐作品都是艺术家们的美好情感的自然流露,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音乐家们总是用音乐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来歌唱伟大的祖国、美丽的家乡、真挚的情感、伟大的人格、崇高的精神,而欣赏这些音乐作品则是听众与艺术家们的心灵沟通,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和强化欣赏者同样的美好的感情。所以说,音乐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多欣赏好的音乐作品,能培养人们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热爱大自然、热爱人间一切美好的事物的情感。
三、音乐教育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
“美”是音乐的灵魂。音乐的形式是美的,它有美的音色、美的旋律、美的节奏、美的和声、美的结构;音乐的内容是美的,它有美的思想、美的情感、美的心灵;音乐所创造的意境是美的,巍巍高山,潺潺流水,艳艳山花,飘飘落叶,甜甜笑脸,喳喳山鸟,啾啾鸣蝉……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欣赏,都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活动,音乐家在自然、社会、人的心灵与情感世界发现美的东西,便进行审美创造和表现,欣赏者则对音乐家的审美创造进行欣赏、理解、感悟,美的心灵、美的情趣、审美的能力就在这种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并发展起来。正像柏拉图所说“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受过这种良好的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弃;但是一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
审美教育是当代教育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它是要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形式,使人形成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判断能力和审美价值取向。可以说,音乐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良好的音乐教育,自然可以使人从中获得真善美的理解和认识能力,也一定可以激发人创造美的能力。
四、音乐教育促进人形成良好心态
在张扬个性,注重自我的今天,心平气和的良好心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耐心、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等,已渐渐走向萎靡,而这却又是现代人心理健康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音乐教育则能在矫正人的这种心态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学习音乐和学习其他学科有明显的差别,无论是学习声乐,还是学习器乐,都是一种技术性很强劳动,这首先就需要长时间的艰苦磨练,久之必然能锻炼出坚强的毅力和信心,同时它要求精确度比较高,要想较好地完成学业,必须要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持久的耐心和极度的细心。
音乐还是培养人的团结协作精神的有效手段。因为音乐其实是一种需要精诚合作来完成的艺术,合唱、重唱、齐唱,合奏、重奏、齐奏,只有协调一致,才能成就一个精美的艺术品。即使是独唱、独奏这样的形式,也要伴以和谐的伴奏或伴唱来完成。尤为重要的是,音乐作为人类交流的一种特殊方式,最根本的功能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心灵的沟通,实现的是人的心灵上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培养的是人的合作精神和共处意识。
可见在浸润、滋养人的心灵世界方面,没有什么艺术形式能与音乐相媲美。
五、音乐教育可以发展人的创造力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人类智慧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创造力。
人的创造力的物质基础是高度发达的大脑。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的发达源于手的发达,俗话说的“心灵手巧”,实际上阐明了手和脑的相互关系,心灵(大脑思维发达)必然促进手巧,反过来手巧必然促进心灵。音乐教育就是一种由训练“手巧”到促进“心灵”的教育过程,这突出表现在器乐的学习过程中。如钢琴、电子琴一类的键盘乐器的学习,其技巧性主要表现在手指的灵活性、准确性、敏感性、平衡性、分寸感等的严格训练上,随着乐器学习的程度的提高,手指的灵活性、灵敏性也不断提高,大脑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也会不断提高。人的创造力的心理基础是高度发达的创造性思维。心理学研究同样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创造性思维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的结果,而前者更重要一些。这是因为创造性思维的加工对象,一般不是现成的东西,它需要通过大脑中的想象使其具体化,这种想象便是形象思维。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他的小提琴演奏水平较高,因而他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他在高度抽象的理论物理领域中取得令人瞩目的创造性科学成果,经常是借助于形象思维获得的。他的思维活动往往不是借助于语言来进行,而是借助于图形来进行,可以说形象思维是他的创造力的最初源泉。
音乐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具体的创造性活动,是创作者在理性(抽象)思维的制约下,较多地运用感性(形象)思维进行的“一度创作”。音乐表演(演奏、演唱)被称为“二度创作”,表演者是在音乐原作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对原作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把原作创造性地再现出来,这当然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的结果。音乐欣赏则被称作“三度创作”,是欣赏者通过对表演者二度创作的作品的感知,结合自己的经历、阅历、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在音乐的作用下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艺术画面,独特的情感体验的结果。
六、音乐教育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从生理学的角度看,音乐可以锻炼提高人体机能、人的体质。经常练习唱歌如同是在做口腔体操,使面部肌肉经常运动,也能锻炼呼吸功能,增强肺活量。学习各种乐器时,可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平衡性、准确性、敏锐性,锻炼人的感觉能力。视唱练耳的训练,可以使学生视、听觉的感知能力、反应能力更加敏锐、协调的发展。音乐与体操、舞蹈、武术、太极等运动项目配合,可以全面提高人的身体素质,达到健与美的结合。
音乐是一种精神体操,一些优美动听的音乐,有助于人们精神和身体放松,消除人的精神和身体的疲劳,起到一种精神欢娱的作用,达到良好的休息状态。
音乐可以促进人的健康发育成长。胎教音乐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俄罗斯有家产科医院,发明了一种胎儿保健新方法——定期组织孕妇进行大合唱训练,而对出生婴儿的测验表明:他们的身体健康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均超过出生前未进行过音乐胎教的新生儿。日本一个幼儿开发协会进行的实验表明,经常进行音乐熏陶的幼儿,他们总是笑眯眯的,不怕生人,说话比别的孩子早些,眼睛也特别有神,长大以后,智商和情商水平较高,创造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