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自己的职业锚,(就是职业取向系统);
2、自己的职业兴趣;
3、自己的技能,(也就是我们的自身本领,比如专业、特长等,又称为商业价值系统);
4、自我职业机会系统分析。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思考过,我目前服务的组织是我职业的驿站还是最终的归宿?组织能否提供个人终身价值的承载能力?何处是我安身立命之所?随着时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职场中的个体有着越来越鲜明的个性,对个体价值、个人生活方式的坚持、个体价值与组织价值的结合等有了更多看法,既有更高的创造力、更强的创新性,同时也使组织面对个体相对独立、价值观难以统一的困境,组织归属感较低,职业的变动更加灵活,对职业发展的稳定性及人才队伍的建设有很大影响,对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提出了更高挑战。
那么,组织应如何构建职业生涯管理体系?
本文将与大家从组织与个体两个层面来进行探讨。组织是平台提供者和游戏规则制定者,而个体应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在组织这个载体下实现自我的职业发展。反过来,个体的发展将促进组织平台和组织规则的优化与提升。两者辩证统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首先,组织应根据战略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通道,描绘清晰的、富有弹性的职业发展路径,建立内涵丰富、系统全面,符合企业特色、符合企业现阶段发展需求的任职资格等级标准。提炼各通道各等级所需的行为标准、胜任力要求,清晰描绘岗内晋升、序列内换岗、序列间换岗、职系间转换和升职等职业发展路径,为各类员工提供多重发展通道。当我们完成组织规则的构建,相当于把这个平台的路修好了,接下去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帮助个人更有效的进行职业生涯管理,帮助组织管理和开发个人能力,提高个体与职业的胜任度和匹配度。
格林豪斯提出将个体的职业发展划分为职业准备、进入组织、职业生涯立业期、成就期、中晚期五个阶段,这将有助于组织认识不同个体的目前主要状态和发展趋势,针对不同的个体采取不同的职业生涯管理策略(图1)。
当我们进入一家组织时,最终目标是达到个体与组织之间互相适应。新员工的能力必须符合工作的要求,个人需要与组织报酬也应当吻合。在个体进入组织之初,需帮助员工更好地认识组织所提供的职业发展通道与发展路径,通过职业测评、性格测试帮助员工更好地实现自我认知。在融入组织的过程中,新员工们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想接受挑战、承担责任,但组织会认为你没有经验,认为在此之前你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又比如想搞点创造和改革,但组织却有自己的做事方式和行事规则。新员工可能会受挫、碰壁,但新员工需尽快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学会如何在组织中行事,逐步了解、认同组织的价值观,具备组织所需的能力、期望的行为及社会知识,从而在组织中担当某种角色,真正成为组织一员。组织通常可采取“培训”、“导师制”的方式帮助新员工尽快融入组织。
当工作1-2年后,员工逐步进入“立业期”,立业期最重要的是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立业期是个相互考验的时期,个人和组织都在估量彼此是否契合。职业生涯管理是个动态的过程,个人的目标会随着眼界的更新和获取的信息而发生变化。我们常常看到,在组织中进行职业目标选择时,很多人面临最多的问题是做技术还是做管理。在中国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下,大多数人都期望从事管理职位,这种思想或文化的蔓延会使组织发展面临严峻的问题,一个组织的管理岗位是有限的,如果没有机会从事管理岗位,是否只能选择离开组织或一直原地不动;此外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从事管理岗位,有的人更适合搞技术,提升组织的技术实力;有的人更适合搞研发,提升组织的创新能力等等。在世界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应该具备更雄浑高远的格局和兼容并蓄的胸怀。从职业生涯管理体系建设上,企业通过建立“双通道”或“多重通道”的模式,并建立与之匹配的薪酬激励体系,积极鼓励和引导员工发挥自身特长,引导员工关注“内职业生涯”的发展,选择与内在职业锚最匹配的、最适合的发展路径,提供通道转换的弹性发展空间,使员工既能实现自身价值又能获得公平合理的报酬。
当个体在确定了自己的职业轨道,此时对组织的认同和融入问题退居次位,取而代之的是为“取得成就”或“更大授权”而奋斗,从而进入“成就期”。这个时期,员工渴望获得更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渴望扩大自己的职责范围,这时组织可提供具有充分挑战性并具有相应职责的工作,给予更大的发挥空间。比如承担重大项目、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承担组织所面临的特殊任务、重要任务,承担新产品的研发和攻坚等。这时,员工常常也会面临事业与家庭平衡的问题,过分投入工作、高强度的竞争或者频繁的出差往往会影响家庭生活,因此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又是一道摆在人们面前的职业发展难题。一方面,组织应提供充分的资源帮助员工更高绩效、更出色地完成任务;另一方面,应积极关注员工的身心状态给予及时缓解压力、舒缓情绪等关怀。
关键词:高职高专;护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性;人格特征;个体差异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244-02
近些年来,高校不断扩大自身的招生规模,学生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学生更加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通过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能够有效促使学生解决自身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将学生专业工作中的挫折和阻力降低。想要提升高职高专护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水平,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和理念,必须要明确高职高专护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为此,详细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实验组进行研究,所有学生均为普通护理学生。其中,男生25人,女生65人。年龄为18岁至24岁,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1.1±1.7)岁。所有学生均明确本研究目的和意义,并且均自愿参加本研究。
(二)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自制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包括职业生涯定向、就业信心、职业认识、自我认识、自我规划5个维度,问卷一共27个条目。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好为问卷得分>107分,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一般为问卷得分81分至107分,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差为问卷得分
(三)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涉及的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
二、结果
(一)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护生职业生涯规划得分为(97.1±10.0)分,各维度得分如表1所示,其中,14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较好,占本研究学生总数的15.6%;67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一般,占本研究学生总数的74.4%;9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较差,占本研究学生总数的10.0%。
(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得分情况如表2所示,其中,性别差异、职业认同、个体差异、人格特征等均是影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在职业认同中,包括职业技能、职业意志、职业价值观、职业期望等因素影响着护生职业生涯规划。个体差异中,包括家庭经济收入、父母教育方式等同样对护生职业生涯规划产生影响。此外,护生的人格特征中,包括护生健康状况、护生能力和性格在内,均是影响其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因素。每一项影响因素与护生职业生涯规划得分比较,P
三、讨论
(一)护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人格特征、个体差异、职业认同以及性别差异均是影响护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因素。在所有因素中,职业意志占据重要的作用,得分最高。这说明学生十分看重护理专业的日后发展前景。职业技能对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力仅次于职业意志,护士这一职业不仅形象佳,并且其具有很高的职业技能,掌握护士这一职业的技能,能够从本质上为学生就业提供前景和机遇,学生掌握护士日常工作和护理技能,无论学生日后处于何种境地和环境,均可以依靠护理技能更好地生活。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的职业期望对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职业期望决定了学生的职业走向和意愿。此外,由于家长是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因此,学生均对家庭十分依赖,父母教育方式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很强影响,家长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别因素同样影响了护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情况,女护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水平明显高于男护生,根本原因在于,男护生对于护士职业的认同感比较低,没有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甚至有些男护生对护士职业的看法存在偏颇,这些均不利于学生正确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二)护生职业生涯规划建议
想要提升护生职业生涯规划水平和能力,首先要对教师的指导作用和模范作用进行充分重视,增强护生专业认同感。其次在学生毕业实习的过程中,为学生实施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正确、客观的认识,了解自身所学的专业,增强学生对于专业和职业的认同感。最后积极落实护理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护理工作和护士职业,帮助护生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念。结合学校课程进度和具体情况,有计划和目的的使各年级学生深入到社区、医院中进行护理实践,以促进学生了解临床实际情况,做好职业定向以及思想准备。对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进行贯彻,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工作习惯,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田云霞.宁夏护生职业生涯规划状况及其对职业认同影响的实验性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1):43-44.
[2]张艳云.体验式教学法在护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建构与探索[J].全科护理,2015,(24):2444-2445.
[3]李勇.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对提高护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作用[J].华人时刊(下旬刊),2014,(11):183-183.
[4]许雯.实习中、末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提高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22):3147-3150.
[5]黎兰,鞠梅,石镁虹,等.一年级与五年级高职护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需求调查与比较[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4):101-103.
【关键词】房地产 企业员工 职业生涯规划
房地产是人才密集型行业,具有投资额大、风险高、投资回收期长、专业性强等鲜明的特点。房地产业是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正因为如此,人们只要提房地产企业,一般会说管理水平低、管理不规范,这其实跟房地产企业发展时间短等有关,随着房地产行业从“项目公司”、小公司逐渐向规范化的大公司或集团化企业后,“人才问题”成为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房地产行业的竞争已经成为了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在房地产企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房地产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显得尤为重要。
缺少科学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很容易造成员工发展不能满足企业经营需要、使企业没有合理的人才梯队等等问题。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概念
早期的职业生涯概念是沙特列提出的。他认为,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所经历的职业或职位的总称。美国著名职业问题专家萨帕认为,“职业生涯指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位的整体历程”,以后他又进一步指出:“职业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是统合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组型;它也是人自青春期以迄退休后,一连串有酬或无酬职位的综合,甚至包括了副业、家庭和公民的角色。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评定,以此来作为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而编制教育、培训和发展计划等,从而为自己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确立行动步骤、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职业生涯规划,是在一个人在校读书阶段便应当做的,进而,在成人阶段需要进一步的制定与调整,这时的职业生涯规划往往是与组织发展和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的。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类型
从时间的角度,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划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长期规划和人生规划4种。
(1)短期规划:1―2年内的计划,主要是确定近期目标,规划近期应完成的任务,如规划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
(2)中期规划:2―5年内的职业目标和任务,这是人们最常用的职业生涯规划,如一个资深的员工规划到本部门或其他业务部门担任经理等。
(3)长期规划:5―10年的规划,主要是设定较长远的目标,以及为实现此目标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4)人生规划:人生规划是整个职业生涯的规划,时间长达40年左右,这种最长的规划是要设定整个人生的发展目标。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包括两个方面,对个人来说,确保个人在组织中的进步,其表现和潜力符合公司发展需要。对企业来说,确保组织中有合格的管理、技术人员,以满足组织的发展和长远规划。因此,人才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也应该从双方出发,人才本身也应该思考如何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公司也要对自己的员工作好职业生涯规划。
(一)职业生涯规划对员工的意义
(1)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员工确定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员工对自我进行全面分析,了解自己的特点和兴趣,估计自己的能力与个性,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正确认识自己;再通过对客观环境的正确分析,就可以合理可行地设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了。
(2)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鞭策个人努力工作、走向成功。
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为个人提供一个具体的、分步骤的、可以实现的目标。工作的最初目的可能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但进而追求的可能是财富、地位和名望。职业生涯规划对职业目标的多次提炼可以使工作目的超越地位和财富之上,追求更高层次自我价值的实现。
(3)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引导个人发挥潜能。
一个人的潜在能力是无限的,但需要充分去挖掘。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会引导人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员工专注于己有优势并且会有高回报的方面,这不仅有助于个人发挥尽可能大的潜力,对实现长期目标也大有益处。
(二)职业生涯规划对房地产企业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企业合理的配置资源。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房地产企业资源合理配置的首要问题。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激发员工为房地产企业服务的精神力量,进而形成房地产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更好地实现房地产企业目标。只有人的才能和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房地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才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充分体现员工的自我价值,既是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保证,也是房地产企业保持竞争力的保证。
四、房地产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房地产企业员工要想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体探索自我、科学决策、统筹规划的过程,为了保证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量体裁衣原则。这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应当始终遵循的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人与人之间的实际条件有很大差异,他们的发展潜力无疑也会有很大不同,因此,职业生涯设计是一项完全个性化的任务,没有统一的定式,需要结合个体的具体特点进行设计。
职业生涯规划前,不仅要对个体的内在素质,比如知识结构、能力倾向、性格特征、职业喜好等进行全面的测评,而且要对个体外部的职业环境和职业发展的资源等进行系统地评估。既考虑个体的职业发展动机,又考察其成功的可能性,从而为个体设定相应的职业发展目标和具体的发展规划。
(2)可操作性原则。每个人都说有目标和计划,但并非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完成自己的计划,甚至有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完成了计划。这就是目标和计划的可操作性。职业生涯设计是为个体设定达成理想目标的规划的步骤,因此,这些内容本身应该是具体明确的,而不能是空洞的口号。职业生涯的可操作性,主要包括目标的现实性、计划的可行性和效果的可检查性三个方面。
(3)阶段性原则。对职业生涯发展来说,人生的不同阶段承担着各自的发展任务,需要解决相应的发展问题。因此,职业生涯规划也应该结合个体的年龄特征,确定具体的发展方向,制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在现实与最终目标之间设定一个个的阶段性目标,就像从山脚到山顶的一级级台阶,每迈一步都能够感到自己在朝终极目标前进,奋斗的过程就变得不那么缥缈,而是更具体、真实。
当然,在个体自身条件或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时,所设计的理想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都需要相应的完善与修正,因此,这就要求所规划的目标存在可调整的空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即使是最终目标,也需要结合不同阶段性目标的完成情况适时修正。
(4)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指为个体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时,不仅仅局限于个体当前的发展,而且要考虑到个体未来的职业发展空间,职业生涯规划要有超前性和预测性。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基于影响职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和本质因素,而不是表面现象进行。比如,个体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合作与责任意识的水平可以长期影响个体的职业发展,而个人的外部形象和面试技巧仅仅能够说明个体短期的职业状况。因此,职业生涯规划要评量更核心和本质的因素,从个体长期发展的角度设计职业生涯规划。
五、房地产企业员工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自己制订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是从职业认识开始的,通过对职业含义的理解,明确所在职业所需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然后结合自己的职业倾向,应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进行职业规划。企业员工是和所在企业紧密相联的,所以员工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一定要了解自身的因素和本企业岗位的特点及本企业的人员需求。
(1)了解自身的因素。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即自己喜欢什么工作岗位,是做规划设计、工程管理、成本控制,还是做行政管理工作。其次了解自己的职业价值观,这要结合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来确定自己的职业价值观。最后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气质。
(2)了解企业岗位要求及企业人员需求。不同的工作岗位要求从业者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能力。另外企业的人员需求也是员工未来发展的客观因素。
(3)应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主要有职业选择理论、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职业锚理论,通过这些理论测定、分析、确定自己在企业的工作岗位以及发展目标,制定出行之有效地计划。房地产企业员工应该正确地、客观地分析自我,公正地看待企业环境因素,做出房地产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但是有时员工会把自己的本来意愿刻意地隐藏起来,这样通过测试得出的结果不准确。为了克服这一缺点,需要测试的企业员工能够准确的反映个人情况。
(4)请教专业人士,帮助自己制订职业生涯规划。专业人士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际经验,能给员工做出正确的评估,并结合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而制定适合房地产企业员工个人的职
参考文献:
[1]E.麦克纳N.比奇.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9.
[2]韩伟,武浩,谷阳.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职工生涯规划的研究[J].中国商界,2010,(10).
[3]李迎春.浅析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科技信息,2009,(1).
[4]戴良铁,刘颖.职业生涯管理的具体内容[J].中国劳动,2001,(10).
关键词:员工 职业生涯规划 管理
一、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1.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
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是建立在对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阶段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
所谓职业选择,既是个人依据自己对职业的兴趣,期望,能力分析,对职业进行细致分析,评估,选择与自身素质相符的某一职业从事工作的过程。职业选择是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实现的先决条件。
职业生涯发展阶段,既是个人或者组织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依据一定标准,划分的具有质变的成长过程。大致来讲,职业生涯共经历成长、探索、成熟、维持、衰退五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身特点,职业发展阶段分析是执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
职业生涯是与工作相关的一个连续过程,它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为活动和价值态度两方面的内容,必须注意的是,职业生涯是一个职业发展阶段,并不包括对职业成就的评价。
职业生涯规划,即时是指,员工或企业组织通过对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在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共同发展的原则下,制定出相应的工作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工作,学习,培训计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是个人、员工或者企业组织。
2.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人才培养的关系
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人才培养具有共同目标,既为企业发展服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使员工建立明确的发展方向,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为企业人才培养明确方向和目标。
首先,企业人才培养可以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如职业指引,职业培训,职业晋升等服务,使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得到更好的实行,其次,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方向,可以为企业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人力资源规划等方面提供保障。
3.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意义所在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加速员工成长,增强员工归宿感。通过对员工个人特征进行分析,员工和企业可以更好的匹配与个人特点相符的职业和岗位,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有长远的计划,可以增长成长速度,同时,员工由于有好的规划,对未来充满期待,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更高,可以增强员工归宿感。
其次,职业生涯规划是企业新型创新人才的需要。现代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全球竞争的加剧,企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对创新性人才的需要日益加大,同时对于企业知识性人才和核心技术人才也更加重视,人才的稳定性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十分重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心,从而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
最后,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实现员工也企业的合作共赢。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不仅为员工个人发展提供更好的前景,而且员工个人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发展,实现两者之间的合作共赢局面。
二、我国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发展中现状
1.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分析
影响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工作初期的环境适应。工作初期,员工往往充满很高的期待,然而通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现实与理想存在一定差距,新的工作不仅仅面临的巨大的挑战,而且个人期待与现实存在差距,在工作环境和收入水平上并不符合个人预期,这时候就会产生沮丧甚至退缩,影响整个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工作绩效问题。企业衡量员工价值的重要指标就是工作绩效,当企业对员工绩效评估不高时,往往对影响到员工的个人收入,这时候员工就会对在该企业的发展前景产生怀疑,不能集中精力提高业务成绩和技术水平,从而影响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工作压力问题。企业为了获取巨大经济利益,往往会对员工制造一定的压力,适当的压力可以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但过大的压力往往会适得其反,同时会给员工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员工这时候就会考虑个人发展问题,从而影响职业生涯规划。
2.我国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普遍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员工层面的问题
一是,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观念淡薄。部分员工职业生涯观念淡薄,没有对个人职业发展作个长期的规划,在选择职业和岗位上往往只是为了满足目前所需,缺乏前瞻意识,还有部分员工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解不够,职业生涯规划不全面。
二是,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不积极。当前企业存在比较多一个情况就是,员工在选择企业和工作岗位时,往往是根据企业需要选择,而不是根据个人特点来选择合适的企业和岗位发展,在工作过程中,也完全听从企业安排,不主动的去对职业生涯做好规划。
三是,缺少自我评估。员工在选择工作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个人特长,个人特点,专业爱好等进行分析,根据综合性的自我评价,选择合适的职业和岗位,但员工在这方面的关注往往不够。
四是,职业生涯规划缺少科学指导方法。部分员工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也愿意配合企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方法,员工在职业生涯规划效果上并不理想。
五是,员工职业目标不明确。部分员工对个人长远职业目标不明确,还有一些员工只是注重短期效果,被动的接受工作,没有对职业目标作长远规划。
(2)企业层面的问题
一是,企业招聘忽视应聘者要求和愿望。企业在招聘时都会设立自己的标准,但招聘时企业对员工的个人情况,员工要求和期望了解不够。
二是,企业没有对员工岗位进行规划。企业在招聘员工后,往往根据员工基本情况分配工作岗位,但企业忽视对员工岗位胜任力度的评价,缺少岗位调节政策。
三是,职业培训单一。企业在员工培训时候,往往投入较大力度在技能培训,业务介绍上面,而对企业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培训力度明显不够。
四是,缺少职业生涯发展激励。主要是企业在员工个人价值实现,员工个人收入上面的激励手段和方式上不合理。
五是,绩效考核不合理。绩效考核是每个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绩效考核不合理也是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绩效考核不合理导致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执行效果不理想也是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企业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对策分析
1.职业生涯规划原则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遵从以下原则:
一是,利益整合,既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兼顾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
二是,公平性原则,企业在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制定上标准统一,一视同仁。
三是,协作性原则,既企业和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共同参与,执行过程中互相配合。
四是,动态性原则,既,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执行过程中根据员工执行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2.改善我国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对策
改善我国企业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流程
首先,做好招聘工作,招聘过程中中重视对应聘者个人特点和兴趣进行分析;其次,做好岗位管理工作,工作过程中,分阶段的对员工岗位工作情况进行分析,随时调整与员工工作能力或者个人特点匹配的工作岗位;再次,采取多样化,多渠道的培训方式和手段;第四,做好员工业绩考核,考核标准一是需要统一,而是需要具有激励因素,对于部分有潜力的员工,可以个人特点设计考核标准;最后加强晋升和调动管理。
(2)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对策
首先,企业的管理层要通过在公司内培育出重视持续学习和员工成长的企业文化,来展示公司致力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决心;其次,职业生涯发展项目必须整体进行,以减少来自部分员工的阻力,他们可能会认为公司的这种变化不过是一时之举。为了做到这点,将职业生涯发展的举措与其他对服务员工的管理过程无缝地结合起来是很重要的。;最后,企业应该尽可能的为每一名员工提供量身定制的职业生涯发展项目。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学生干部;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对策
一、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概述
(1)职业生涯规划概述。职业生涯规划包括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职业生涯规划两类,而本文所探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均属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它可以定义为:大学生在大学生活阶段通过对自身和外部环境的了解,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计划(特别是大学阶段的学习计划)、发展计划,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时间行动方案。(2)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件事关个人发展的严肃的事情,因此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将自己的实际情况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并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一是择己所爱。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时候,务必考虑自己的特点,关注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职业。二是择己所长。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选择有利于自己发展自己专长的职业将会使你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当中如鱼得水,平步青云。三是择世所需。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社会环境要求我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必须分析社会的需求,择世所需,否则,就只能自食苦果。四是择己所利。择己所利即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考虑自己的预期收益,实现自我价值。
二、西南大学学生干部的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西南大学学生干部的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我们在西南大学各个学院共发放100份问卷进行调查,其中有效回收了98份。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高校学生干部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之时出来存在对自我认识不清,缺乏对专业环境的了解,未经过系统的职业生涯理论的指导等问题,还存在以下特殊问题:一是缺乏正确价值观。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干部都能树立起积极为同学服务的意识,但是还是有少数人将其当做今后找工作、拿奖学金、得到各种奖励的资本和手段。二是人际交往问题。大多数的学生干部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是很强的,但是也少数的学生干部摆不正心态,自认为高人一等,看不起别人,在工作中严重缺乏群众基础。以上现象表现在其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之时,就是普遍倾向于环境好、薪酬高的工作岗位。三是心理承受能力差。学生干部综合能力强,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可以说很多学生干部的成长道路都是一帆风顺的,没有经历过太大的挫折,在加之之前的自我优越感,使得学生干部在初入职场之时,有些会经受不住职场的压力,而产生挫败感,甚至放弃。四是专业素质两极分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干部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很有信心,在担任学生干部的同时也很好的完成了学业,奖学金和三好生更是年年都榜上有名;而有些则表示自己因为没有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导致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甚至出现挂科的现象。(2)西南大学学生干部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改进措施。从学校层面来看,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推进大学生干部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对于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指导学生干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其个人目标和社会需要的有机结合,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建立专业化的指导工作队伍,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工作,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就业指导环境。从学生干部自身来看,学生干部应该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准确认识自我以及外部环境,学会将自己的职业理想分解,制定职业生涯的具体行动计划。在大学期间利用学生干部的工作机会好好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将其当做是在步入职场前的锻炼。
高校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班级也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动作用,若他们能为自身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将对其他同学产生积极影响。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探索;实践
为了帮助大学生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笔者所在学校举办了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大赛。在为期2个多月的比赛中,全院11个系部的681名大学生参加比赛并提交职业规划作品。通过大赛,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日趋理性,让他们对自身、对职业、对未来有明确的认识,对个人的职业目标和实施策略了然于心,从实际出发分析个人现状、社会环境,合理设计,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我院大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现状调查分析
本次现状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形式,分别在赛前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和在赛后在参赛选手中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分发时候注意学生的学科分布。赛前随机发放问卷600份,实际回收587份,有效问卷553份;赛后在参赛选手中发放问卷550份,实际回收538份,有效问卷515份。另外,本人在11个系部开展个别访谈共21人次。经过对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的分析,我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具有的特点如下: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由于大赛的宣传组织到位,参与率达到了在校生人数的23%。大赛一开始就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很多学生纷纷前往咨询大赛的有关情况,踊跃报名参加。在随机问卷中,有43%的学生认为举办大赛非常有必要,49%的学生认为举办大赛有必要;有73%的学生表示会关注大赛,有61%的学生打算参加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接受调查的学生普遍对于学校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表示充分的肯定和认同,由此可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在我校的大学生当中是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的。
2.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在随机调查问卷中,大部分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位,有92%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有91%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职业发展来说重要;大部分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内容,有82%的学生基本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有81%的学生做过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有89%的学生认为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有意义;有78%的学生认为自己今后需要继续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
3.大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途径单一
经过统计,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选手多为大二和大三的高年级学生,大一的只有8名学生参加比赛。了解得知,我院在大学二年级中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大二大三的学生经过课堂学习,掌握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而大学一年级未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在对参赛的大一学生的访谈中得知,他们是在高中的课堂上学习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在对参赛选手的调查问卷统计显示,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情况是,64%的学生通过大学课堂学习,30%的学生通过中学课堂学习学习,4%的学生通过书本自学,2%的学生通过网上自学。可以说,绝大部
4.普遍参赛大学生期待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得到更大的锻炼和提高
参赛大学生给予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意义充分认可的同时,也对大赛提出了较高的期待。在参赛选手调查问卷中,有93%的学生希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赛前应加强培训,在选择加强哪些方面的培训中,有41%的学生选择自我认识,37%的学生选择职业规划知识,20%的学生选择就业形势与政策和行业发展,2%的学生选择了其它方面;另外,100%的学生认为通过大赛可以提高职业能力、明确职业目标和更好地认识自我等。
二、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大赛的启发和思考
1.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维能力是主要目的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要使职业生涯规划在个人的职业生涯发挥积极作用,就要不断提高个人的职业规划能力。[1]在本次大赛中我们发现,大学生通过参加大赛,进一步了正确的就业观念,实践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但是,要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比赛和培训时间里面,使参赛的大学生能够迅速地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显然是不太可能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就业、职业能力的培养,更多的应该依靠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根据周围的环境和对自我的认识,经过不断思考和付诸行动来逐步提升的。所以,在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应该着重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思维能力,传播和普及职业规划理念,帮助大学生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实践,在比赛中积累经验,掌握职业规划的基本方法,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不断地进行思考和调整。
2.把课程教学与大赛有机结合是有效切入点
课堂教学是是职业生涯教育的主阵地,主要指专业教师在课堂上介绍职业生涯规划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操作与方法等内容为主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2]学生参与课程和大赛有不同的体验,可以取得不同的收获,从目的性来看,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教授理论知识为主,而在职业规划大赛中,主要是培养学生思考与动手规划的能力为主;从过程来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先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然后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操作,而在职业规划大赛中,学生先是动手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递交作品后再经过指导和培训,进一步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以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主,侧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自我、认知社会的能力,教授目标确立、实施策略及评估修正的方法;在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应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检验能力、学习交流的平台为主,侧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把课程教学和大赛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深入全面的指导和培训,牢固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知识。
3.加强职业测评和指导培训是重要途径
职业测评有利于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正确定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特长,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环境,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职业测评,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气质和性格等有所了解,并以此为依据扬长避短,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和职业选择,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如果学生能对自己的职业能力作出恰当的评价,就可以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发展力,主动发展和补充自己相应欠缺的能力,不断思考并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使自己能够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提升自我。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指导培训主要是针对于参赛大学生在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作品过程中,主办方或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的以职业生涯规划内容为主的指导和培训。可以通过三个方面的工作来提高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指导培训作用,首先,实行指导老师对参赛大学生全程性指导,使学生在参赛过程中不断得到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其次,合理安排比赛过程中的培训课程,不流于形式,一方面,做好与学生的互动,另一方面,做好与课堂教学的有效对接,把培训平台做成大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加油站”和“维修站”;再次,充分利用社会与企业资源,请站在时代与市场前沿的专家讲授就业的形式与政策、岗位胜任能力要求等大学生鲜为人知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龚宇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j].中国林业教育,2009(1):13-15.
[2].时皓.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高职院校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作者简介:
【关键词】青年职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探讨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工作是生活的法则,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途径。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种类型,当低层次的需要被合理的满足后,个体才会追究求更高层次的需要,青年最大的期望就是在企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岗位上体现自身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潜能,在工作上集中体现企业发展与个人追求的相统一。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潜能,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
1 职业生涯规划的起源、基本含义和特性
所谓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发展计划、教育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和行动方案。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个性化和开放性两大特性。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每位员工的成长环境、文化背景、价值观、能力、目标、对成功评价的标准等不尽相同,所以每个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也一定不会相同。
第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开放性。如果员工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时,只从主观意愿出发,而不考虑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与发展趋势,也不考虑过来人的忠告,职业生涯往往不切实际。
2 职业生涯规划对员工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制定职业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手段的不断发展的过程。选择职业道路、确定职业目标,职业生涯规划的焦是放在个人目标与现实可行的机会的配合上。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是企业文化发展的需要。本人所在的淮南煤矿是一个百年老矿,历史上经历的困难时期比较长,进入新世纪后,经过不懈的追求,在煤矿职工“八荣八耻”职业道德荣辱观基础上“自信、爱岗、规范、创新”,形成了“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职工”的企业宗旨,“负责任,能创新”的企业精神,实施了“建大矿、办大电、做资本”的发展战略。正是由于在企业文化的引领中,员工把工作当成学问做,在工作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求发展,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追究求目标,快乐工作的需要,也是实现企业文化的需要。
第二,职业生涯规划是员工平等发展的需要。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要根据每个人的需要、愿望和不同的能力特点,做出合适的反应使其受到更大的激励,以提高工作动力,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第三,职业生涯规划是员工自我定位的需要。一个有良好职工规划的员工往往看待事物和工作更加理性和清晰。从而跟随企业发展充分的认识自己,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和工作要求,进而实现自己的晋升和进步的梦想。
3 青年职工心理特性与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突出问题
本人所在的企业80后占60.4%,90后占8.2%。未来几年将会有大批的90后员工进入企业,并将构成企业发展的主力军,80、90后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教育背景、家庭背景和社会背景造就了他们的性格特点,优点是他们充满朝气,思想活跃,敢于表达,容易接受新事物,接受教育相对多,学习能力强;缺点是个性张扬,主动性不强,感性思想占的比例大,独立性差,依赖性强,承受挫折能力差,情绪很容易波动。
针对80、90后的员工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自我认识不清,不能准确评估自己。自我认识是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一个起始环节,客观全面地分析自我,是科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充分、正确、深刻地认识自身能力、个性及相关环境,以此作为设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
(2)工作目标目标模糊。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自我评估、职业环境分析、职业目标确定、实施策略与措施和反馈调整五个环节。 职业生涯的出发点首先是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职业规划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3)对自身能力不能准确的摸底。技术能力、概念性能力(逻辑思考分析能力)、交际能力、正确发现问题的创造性洞察力、开创未来的远见力、应变力、有效执行计划的集中力、忍耐力。这8种能力也是适应职业能力的综合体现。
4 青年职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1)真实客观的自我评估。自我评估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只有清楚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等,才能对自己的职业方向做出正确的选择,一是要有勇气改变自己的命运,二是发现自己的才能,追求自己的目标,三是适应而不是逃避现实。
(2)职业生涯的实施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展开阶段。是要让青年职工正确的认识自我。充分、正确、深刻地认识自身的能力、个性及相关环境,以此作为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及策略的基础。二是确立阶段。它是职业生涯的发展途径,通俗的说就是职业定位。三是成熟阶段,它是对已经确定好的职业生涯的发展路线在能力和机会方面向前推进。
5 如何帮助青年职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就是使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整体发展更好的结合起来,人力资源规划指明了企业发展的需要,是实现这一结合的指导。
(1)配套制度支持。职业生涯规划不畅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配套制度支持。职业生涯体系为员工的职业和职业生涯规划规划不畅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配套制度支持。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为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描绘了美好蓝图、提供了实现路径。与职业生涯规划关系最密切相关的制度主要包括培训制度、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薪酬制度和沟通制度。这并不是说企业缺乏培训制度、考核制度、晋升制度和沟通制度。
(2)协调好组织规划与员工个人意愿之间的关系。职业生涯规划仍然是一种管理行为,其目的有二:一是通过为员工提供发展空间达到激励目的,二是通过规划行为为企业提供发展所需的人才,两个目的是相辅相成的。职业生涯规划要达到员工与企业“双赢”的效果,使员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获得个人发展。
(3)企业用人机制的调整。 职业生涯规划“双赢”效果的实现,根本上有赖于用人机制的调整。 企业用人机制调整的关键是要在企业内形成以能力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氛围,建立竞争机制、选拔机制、激励机制,打破“官本位”和“论资排辈”,让员工建立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正相关连接,愿意与企业共同发展。
(4)培训制度体系的完善。以业务需要为指引的培训更类似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救火队员角色,缺乏长期规划,不支持员工长期持续发展,也不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 在人力资源规划指导下,职业生涯规划体现了企业在人力资源质量上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制定的职业发展行动计划有利于弥补企业能力短板,这样,培训制度将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竞争力连接起来,通过员工能力发展推动企业竞争力提升。 企业培训的另一问题是缺乏针对性,往往是“一个人肚子疼大家一起吃药”,这不仅造成培训资源浪费,也容易引发员工抵制情绪。与职业生涯规划相贯通的培训制度有利于实现培训的个性化,提高针对性,让员工主动培训,提高培训效果。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组织和群体的力量,找出行之有效的载体来帮助和促进员工进行职业规划,在对青年员工进行职业规划中,要利用企业共青团这一青年组织所具有思想教育功能、服务功能和引导功能。积极引导广大青年职工在繁重的工作任务中,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好青年职工个人职业规划和企业整体事业规划的统一,例如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工技术比武”、青工“五小”成果等活动,提倡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共青团在对青年进行职业规划引导工作要做细、做深、做实,对每个青年职工要关心其思想发展和进步,记录其成长轨迹。
准确的认识自我和自我评价是制定个人职业规划的前提,一是要实事求是,二是要切实可行,个人的职业目标一定要同自己的能力,个人物质及工作适应性相符合,要和企业目标协调一致,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和实践,充分发挥个人的长处。挖掘潜在的能力,从而极大地促进员工个人的发展,提升员工的职业在就感。对企业而言,通过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达到人尽其才,在企业的发展中努力寻求个人目标的实现。
参献文献:
[1]杨河清.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5.
[2]张再生.职业生涯规划[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关键词 在职工作人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1-0107-02
每一个社会劳动者都是社会进步的重大推动力量,其个人的发展进步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决定了大部分的社会工作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规划教育,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缺乏合理定位,更缺乏正确引导,而各用人单位由于人员众多、资金问题、体制问题等,也不可能为员工提供科学有效的职业规划指导。
一部分人对于自己的人生有过规划,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外界影响,没有真正履行对自己的承诺;另一部分人根本就没有给自己制定过职业生涯规划,跟着感觉走,靠惯性生活。这样都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无法顺利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更不会成就自己辉煌的人生。总之,目前中国社会中,在职工作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缺失的,主要表现为国家和社会缺乏支持、用人单位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个人没有认识到终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等几个方面。
1 国家和社会方面
个人工作以后的职业发展规划问题已经不再在教育系统的职责范围之内,更多的是要强调个人的自觉规划和有效实施,以及用人单位发挥教育或者培训的主体职能。但是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也是其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而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美国政府曾两次专门以政府法案的形式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分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生计教育法案》和90年代的《学校—就业法案》,建立了从职业认识到职业选择的完整职业指导体系。中国可以借鉴国外的这种经验,制定相关的法规制度,对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进行严格要求,规范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实现全民的终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另外,国家人事部门可以组建一批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培训机构,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作为第三方培训机构,为学校学生和企事业单位员工提供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服务,此举既能节约社会成本,又能弥补学校和用人单位专业指导人员欠缺的不足,还能有效解决大部分职工的职业发展规划问题。
2 用人单位方面
目前,中国大部分企事业单位还没有推行职业生涯规划项目,工作对于员工来讲只是谋生手段,工作单位对于员工来讲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可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充斥着人们的头脑。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用人单位作为劳动关系中的强势一方,应该主动承担起员工终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任,坚持人本主义管理方法,帮助员工取得最适合的职业发展机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提高员工满意度、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的同时,实现单位发展和员工发展的双赢。
2.1 建立科学合理的晋升机制
企事业单位应该建立以内部晋升为主线、以能力为主要依据的人员选拔制度,为员工创造更宽广的发展平台,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有能力的员工能够完成自我实现。同时,要按照人职匹配的原则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员工各司其职、各展所能,进而爱上自己的职业和岗位,培养与企业同步的价值观。这样才能降低员工的跳槽率,为实现员工的终生职业生涯规划创造有利条件。
2.2 建立健全员工培训制度
企事业单位实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规划导向,需要更加注重员工的教育培训,要根据单位的发展战略和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建立以目标激励为先导、竞争激励为核心、利益激励为后盾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2.3 加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力度
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需要进一步培养和加强,才能实现个人和单位的更有效结合,每个个体的成功可以叠加为单位的巨大成功,各个单位的成功发展则可以推动社会的高速发展,每个社会成员的成长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因此,单位要注重员工个体的成长,帮助员工培养终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创造终生职业生涯发展条件。
3 个人方面
职业生涯规划归根到底还是对于个人自身的规划,这种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在学校期间得到学习,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工作过程中的实践。没有自身实践,再好的规划都是一纸空谈,没有任何意义。个人对于自身的规划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变化:有些人开始没有规划,但是工作之后开始规划了;有些人开始规划了,但是工作之后又改变了规划内容;有些人按照自己以前的规划一直有目标地走下去;还有一些人有过规划,但是工作之后开始随波逐流,迷失了自我。
要实现每个人的终身职业生涯规划目标,除了国家、社会、学校和工作单位的努力之外,个人还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才行。
3.1 提高个人执行力
有没有执行力,或者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众所周知,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至少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要素:一个是亲自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规划;另一个是坚定不移地执行自己的规划。只有两个条件同时实现的时候,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但是,大部分人没有足够的毅力来执行自己的实施方案,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这也成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收效甚微的最主要原因。
3.2 健全自身职业规划实施反馈与促进机制
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显著的长远性和独立性。因此,需要每个人自己建立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评估反馈机制,做到定期总结、实时评估、及时反馈。在评估反馈过程中,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新变化,不断修正个人规划的目标和实施方案,并对规划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职业选择和人生发展,是需要整个社会齐心协力来做好的一件大事,需要国家、社会、学校、企事业单位、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来完成。当然,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通过社会舆论的作用来培养民众的终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不能仅仅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局限于大学阶段,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长远性和复杂性,将教育的时间拓展到整个人生过程中,将教育的主体拓展到整个社会,将教育的对象拓展到每个社会成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样才能教育好年轻一代规划好自己的辉煌人生。
参考文献
[1]吴玉蕾.普通高中学生职业理想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研究[D].山东:青岛大学,2010: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