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依据设置引入栏目的内容,设计可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全面导入新课奠定基础
历史学科教师要根据引入的内容去理解编者的意图,许多引文里面包含了一些容易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教师可借势发力精心设置问题,通过全体学生的广泛参与,为课堂高频率的师生互动埋下伏笔。
初一教材上册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引入部分的内容是讲述的商鞅为保证在秦国成功推行变法“立木为信”的故事,编者之所以安排这部分引文,一是商鞅变法既是本课的内容又是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对商鞅变法有个初步的认识进而有效记忆,起到先入为主的目的。
我在课前让5名同学排练了小品《赏他五十金》,然后在屏幕上打出6个问题: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处在什么时代?
2.这个时期突出的历史特点是什么?
3.商鞅通过“立木为信”是想说明什么问题?
4.那个时候的变法很多,课本为什么重点讲商鞅变法的内容?
5.如果你当时就在商鞅身边你该怎么做?
6.商鞅变法能成功吗?
学生通过小品的引导形成了活跃的思维,6个小问题稍做思考都能迎刃而解,在这种问题构建的情境下,教师自然而然走进新授课的讲解。
二、部分引入的内容为传闻或者是小说,教师通过对引入的判断与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可信性评价,培养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及逻辑推理能力
一部分教材的课前引入的是传闻或小说,编者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是通过与真实历史的比对,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理解能力。对于这样一部分引文教师要通过与全体学生的内容剖析,提炼反映的真实含义,把握编者的真实意图。 转贴于
在初一历史下册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课,引文的内容是隋炀帝为去欣赏一种叫作琼花的花草而费尽大隋朝的人力物力挖掘了大运河,刻画了一位穷凶极恶的暴君形象。如果学生带着这种印象去学习正文的内容,往往会造成学生对史实的误解与偏差。我先让一位同学起来朗读了引文内容,依据编者的真实意图和同学们共同分析引文内容反映的真假与否。首先教师向学生说明它只是个传说故事,然后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你认为隋炀帝为了观赏琼花而修建大运河的理由成立吗?如果不成立,编者这么引入的目的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有点难度,教师可采取讨论的方式进行解决。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而使学生可能产生的误判得以更正,得出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真实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三、部分引入是成语典故或者浓缩精华的史实,教师可根据引文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拓展延伸,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增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能力的培养
教材是中学生的主要阅读材料,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富有弹性,增加了大量原始资料、图片、历史故事,使课本的阅读量进一步增大。在历史教学中,如何依托教材使学生学会阅读,提高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如何读目录
学生读书,往往忽视读目录。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阅读目录,目录是一本教科书的骨架。因为它体现了各种社会形态的递进和更替,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客观发展规律,表明了每种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客观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过程。如《中国古代史》上册的目录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奴隶社会的四个分期:夏朝,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朝,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西周,奴隶社会的强盛时期;春秋,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通过读目录,使学生掌握章节结构,把握总的线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如何读课文
教材本身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其中章、节、目、段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认真仔细读课文是阅读最重要的环节。
1、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做到有的放矢
阅读前教师对课文进行深入钻研,根据教学目标精心巧妙编选几个知识性、思想性都比较强的提纲挈领的思考题,课前写在小黑板上,或上课后迅速简要地写在黑板旁边,让学生阅读时心里装着问题,有目标。因为有思考题材引路,绝大多数同学能及时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中心、重点、难点,启迪学生思考。例如讲“”时,我先提出了以下问题:“”的背景、经过、结果、影响是什么?学生阅读后基本上能在课文相关的地方加注”“背景”“经过”“结果”“影响”等要点。又如,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我又提出了以下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地点、标志、主要交战国、主要战场、最残酷的战役、结果是什么?学生带头这些问题阅读,便于抓住重点,去粗取精,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化繁为简,课上便于理解,课后便于复习,同时,教师也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2、阅读与思考并举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读书要进行思考,读书是手段,读出问题、归纳知识点、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才是目的。如在讲到《幕府统治的危机》时,课文写到:“在古代,日本的最高统治者称天皇,从12世纪起,一些武士出身的人建立了幕府。”学生们通过思考读出了问题:什么是“幕府”?应怎样理解?学生在读书中逐渐读出了问题,表明这样做既增加了读书的深度,也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3、粗、精读相结合
教材的正文犹如筋骨,小字犹如血肉。在读的过程中,课文中重点内容(正文)要求学生精读、细读,要逐句、逐段,反复阅读;要求学生掌握每个知识点,突出重点;对生僻字、词、人名、地名等要准确识记、不写错别字;对一些过渡性内容、课文补充的小字内容学生可以粗读。
4、对于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所涉及的知识,常常分散在若干章节,读书时要从各章节中抽出相关信息按需要进行整理归纳。如讲到世界近代历史时,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英国、法国、美国、俄国、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事件”。对这样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三、如何读地图
历史事件总是发生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一定条件之下。历史地图能为学生提供直观、确切的地域空间图像,表现了文字难以表达的效果。所以,地图与课文配合,相辅相成,也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教会学生识读地图,到图中去找寻历史知识,借助地图掌握历史知识也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读地图呢?
1、做到史图结合。课改后的教材配有大量的历史地图,学习时要充分利用地图。如讲到郑和下西洋时,就可以要求学生在读课文时要注意结合《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把下西洋的出发地点、途经的地区及到达地区等落实到图上。又如,讲清朝前期的疆域时,指导学生结合《清朝疆域图》,将葱岭、巴尔喀什湖、西伯利亚、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太平洋、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赤尾屿等、南海诸岛七处落实到地图上的西、西南,北、东北、东、东南、南七处方位,这样,便于学生的识图记忆,做到史图结合,使学生既掌握时间概念、历史史实,也具有了空间概念。
2、读图时要注意古今地名的对照。历史上的地名与现在的地名往往不同,而且所属地也未必与现在同名同区,所以读历史地图时要注意这些变化,要将要求掌握的且不容易记忆的地名“今天化”。例如,涿郡、建康、余杭、临安、天竺、新罗、大食等地名同今天的地名对照,因为学生对今天的地名较熟,方位比较清晰,容易掌握,才不至于混淆。古今对比,便于形成准确的空间概念。
3、读图时读出地图中的隐性知识。例如,在读初一新教材下册中《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时,从图中可以看出中俄东部边界线,而这些内容课文中并无文字说明、记载,却隐含在图中,此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发现这些隐性知识并掌握。又如读封建社会历代疆域图时,指导学生对比,发现其中的变化。从秦朝到清朝,疆域是在不断地拓界,说明中华民族是在不断发展壮大。再把清的疆域图同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比较,可以激发学生从地图变化中,探究其变化的原因,了解近代中国经历的割地赔款被外国侵略的屈辱史。
4、读图时要读图旁文字说明。例如,指导学生看《三国鼎立形势图》时,对于“夷洲”,学生从图旁文字说明中可以知道是今天的台湾;看《隋朝疆域图》时,知道“流求”也是今天的台湾;在学生元朝时,看《元朝疆域图》,学生通过读图,知道“琉球”也是今天的台湾。这样,就使学生了解到古代地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名称也在变化。
【关键词】《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教学分析;教材设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3-0088-02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川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学习主题第12课。通过三大反侵略事件,反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史实,同时也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为近代史上中国现受西方国家埋下伏笔,所以本课在体系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知识内容上来讲是初一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外来侵略的历史,并涉及到三个国家,三个英雄人物,三件大事,头绪较多,但是这三个标题内容具有共性,所以在教学设计中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目标设计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戚继光抗倭中的台州之战,记住郑成功的时间和中俄雅克萨之战后签定的《尼布楚条约》,了解戚继光抗倭的背景,理解戚继光抗倭取胜的原因和郑成功的历史意义。理解本课的反侵略斗争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清朝前期得到巩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也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本课三个子目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表格归纳信息的能力。
通过视频学习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培养学生从不同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及总结归纳能力。
通过小组交流合作讨论戚继光抗倭取胜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引导学生创设郑成功的情境,培养学生听、说、读、演的能力。
通过材料分析郑成功的背景,使学生掌握分析材料,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中俄边界示意图》,培养读图识图能力。
通过类比,归纳,理解民族英雄的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戚继光抗倭,郑成功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斗争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不畏的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台湾自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戚继光抗倭,郑成功
难点;概括战争胜负因素,正确理解“民族英雄”的概念。
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知识储备:课前习本课内容,搜集戚继光、郑成功的资料,排练情景剧,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 阅读归纳 创设情景 合作交流 启发引导 比较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黄岩岛》相关视频资料,展示日本事件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学生:观看视频和文字资料后,说说菲律宾和日本的做法是一种什么行为?
教师:菲律宾和日本的行为无视历史,公然侵犯我国,是制造国际争端别有用心的阴谋。在历史上这样的侵犯甚至是侵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我国在明清时也曾遭到了外国对边疆地区的入侵。那当时的政府是怎样解决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设计意图:通过社会热点问题,渲染气氛,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二)自主学习,预习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全文,注意阅读方法和习惯的要求与训练。
学生:1、看书勾划知识点并完成配套练习册的填空;2、小组交流交答代表发言。
(三)自学检测,巩固基础
教师设计表格,引导学生当堂记忆并迅速完成填空。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填空,并举手抢答。
(四)师生互动,问题探究
案例一、戚继光抗倭:
1、分析戚继光抗击倭寇的背景。
教师:播放“戚继光抗倭”视频短片,引导学生结合书上P71第一段思考:“倭”是指哪个国家?“倭寇”是指哪些人?戚继光抗击倭寇时是哪个时代时期?他为什么要抗击倭寇?
学生:学生看影片思考;学生讨论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想象,情境烘托,再现历史画面,符合七年级学生思维特点,以引起其好奇心,提高历史学习兴趣。
2、戚继光抗击倭寇胜利原因分析
教师:请学生看书P71第二段到P73第二段,讨论思考戚继光抗击倭寇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推选代表发言,并在书上归纳。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讨论,归纳部分意见,供同学们参考。原因:戚家军的英勇善战,戚继光的战略战术得当,有人民的大力支持,抗倭的正义性。总结归纳出战争取胜的一般因素。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内容较多,通过学生阅读,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3、走近英雄——戚继光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大量当地百姓纪念戚继光的建筑,诗句,故事,介绍光饼的来历。
学生:换位思考,感悟历史人物;体会民族英雄的真实含义和伟大精神。
案例二、郑成功
教师过渡: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东南沿海的倭寇之患刚刚平息,我国的台湾宝岛又起波澜。
1.背景
教师:材料一:郑成功曾说过这样的话:“然台湾者,早为中国人所经营,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据。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1)“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你能否举出史实论证这一观点。
(2)“贵国”指哪国侵略者?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有关台湾的历史。引导学生回忆旧知,做到知识的系统化。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说出荷兰入侵我国台湾的史实。
2.的过程及意义:
教师:教学设计——“台湾之旅”,假如你到台湾旅游,来到了郑成功纪念馆,作为游客,你要了解郑成功的概况及意义。
学生:根据老师屏幕上的提示看书P73第三段到P74第一段后,一名学生做游客向导游提问,一名学生作导游介说收复的过程(三个阶段)
教师:多媒体课件演示动态作战图。强调的时间(1662年)教师:屏幕展示郑成功诗;“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多媒体展出郑成功纪念馆,郑成功像,郑成功庙等图片资料。
学生:体会郑成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动态地图讲解的三个重要战役,让学生增强空间感,把握战役地点和战术及结果一目了然,分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3,联系现实:
教师:提示台湾现状——现在的台湾和大陆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屏幕显示总理的话:“台湾是中国最大的国殇,浅浅的海峡是中国人民最深的乡愁。”
学生;谈谈你对的看法
教师: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台湾终归要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国家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联系现实,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案例三、两次雅克萨之战
教师过渡:台湾刚收回来没多久,沙俄又入侵我国东北黑龙江流域,于是康熙皇帝派兵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
1.背景:设置问题思考,清政府为什么要抗击沙俄?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过程:教师利用图表动画的效果,学生看图说出两次雅克萨之战的经过,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识图能力。
3.《尼布楚条约》:教学设计:学生看书了解《尼布楚条约》的内容,齐读书上P76第四段,结合老师屏幕提示,了解《尼布楚条约》是怎样规定中俄两国领土的?
教师:根据动画进行演示
学生:在地图上指出双方划定的边界。
教师:提示学生: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老师边讲边指出这片区域)现在还属于咱们中国的领土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概述:这一片区域现在不是咱们的领土了,因为后来又被沙俄通过一些不平等条约给抢去了。为初二近代史学习打下伏笔。
“火眼眼睛”——理解“民族英雄”
教师: 同学们,岳飞、文天祥在历史上做过什么事情?那他们与我们今天了解的戚继光、郑成功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什么地方?
学生:讨论思考并初步形成“民族英雄”的概念。
教师;讲解什么叫民族英雄:是指抗击外来侵略,扞卫国家领土的才能称为“民族英雄”。并强调岳飞、文天祥不属于“民族英雄”。
设计意图;通过类比学习,掌握学习人物的基本方法。
“心动不如行动”——情感升华
教师: 在今天这节课开始的时候我们就提到了,那可是中国的领土,可现在日本正在和咱们争夺,作为你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谈谈怎么进行爱国。最后齐读《梁启超少年强则国强》部分诗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人文素养,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热情,走出课堂,回归现实。
“我喜欢我选择”——知识巩固
老师:多媒体出示试题, 以屏幕上小熊送给学生的不同礼物这种形式展示。
学生:选择礼物(每个礼物里面含有一个问题)进行思考并抢答。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比较新颖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愉快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对知识的巩固。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细节探索;学生主体
为了能够使本文在研究内容上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本文在写作形式上采取问题提出――问题分析――教学调整的思路来进行。依据发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细节问题,对细节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细节问题的具体方法进行达到本文研究目的的思路斫行。为了使本文的研究真正具有可行性和使用性,在教材的选取上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为例进行探索。
一、课堂教学细节之一,课堂互动效果差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依然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较少、互动质量差。所谓互动频率较少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领导地位,将知识点进行口述,而学生并没有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而是只“奉献”出了耳朵,并没有将大脑和嘴带入课堂,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极有可能随之涣散。所谓互动质量差是指虽然很多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提问,与学生进行交流,但交流的问题往往都是让学生进行“是与非”的回答,或是对课本内容的阅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没有发挥出来,甚至很多时候学生回答的内容都是没有进行思考直接脱口而出的。
(二)问题的分析
本文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细节问题,虽然与历史学科的特性有着很大的联系,但最大的问题则是体现在教师的授课方式上。遵循新课标理念,在初中历史课堂上,仅仅从要求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死记硬背是不足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历史情感的培养、历史思维的训练。因此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以及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则应该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及师生的互动性进行重新的考虑与界定。
(三)教学思路调整
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来提升课堂师生互动的频率与质量呢?仅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的“临场发挥”当然是不行的,教师在备课环节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参与度这一重要问题,思考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能够时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设置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与思考、哪些问题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本文认为设置开放性思考题、辩论题并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教师在对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进行备课时,教师就可以从“科举制度的利弊分析”为切入点设置问题,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有关“科举制度的利与弊”的辩论,辩论时教师特别关注沉默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并提前预估学生在课堂辩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提前预估并准备好处理和总结的方法。采取课堂辩论的形式,可以使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还可以扩大课堂参与的群体,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中回答问题、参与辩论,而学生的回答也不再停留于“是与非”的表达上,而是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与论述。这就使得初中生在历史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无论是在频率上还是在质量上有有明显的提升。
二、课堂教学细节之二,教师过于依赖教材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通过对初中历史课堂的观察以及对学生进行的采访调查发现,大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时,往往都是仅仅围绕课本来进行的,课本涉及到的内容一丝不差,课本不涉及的内容丝毫没有,这种循规蹈矩的教学方法有时候并不利于学生对整个历史事件进行理解。
(二)问题的分析
教材、教师、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三要素,离开这三要素,课堂教学就无法顺利开展。因此很多时候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似乎又太多与强调这三要素的重要价值,以至于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完全依赖于教材,被教材束缚了手脚。虽然任何一本教材的价值都是值得尊重的,同时任何一本历史教材在内容上也都是精挑细选的,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任何事件的产生都是按照产生――发展――消亡的顺序来进行的,同时历史事件之间都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这就使得历史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会有所筛选的从大局出发,从重要事件、重要问题出发,出于无奈不得不省略掉很多相关内容。而对这些内容的补充与扩展,是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弥补的,同时这也正是教师教学存在的重要价值之一。如果教师仅仅依照照本宣科的方式讲述教材中的知识,与学生自学就没有任何差别了。不仅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不引发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更深刻的思考,还导致了学生面对历史问题,找不到正确的解答方法,无法将历史问题与学习知识有机相连的现象,因此本文认为初中历史教师要想真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该坚持既尊重于教材又不盲从与教材的原则来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对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
(三)教学思路调整
针对这样的细节问题,本文认为历史教材在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时,尤其是对重点内容进行讲解时要提前多相关资料进行大量的收集,而这一工作最好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材参考资料”的收集与编撰,教师根据学生收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将适合在课堂展示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之中。例如在对人教版初三上册第12课《美国的诞生》进行讲授之前,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美国诞生”的意义(可以从现代美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入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网络和书籍中对《美国诞生》相关的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并以小组作业的形式上交,教师对学生上交的内容进行整理会发现,学生收集到的相关内容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并且涉及到的内容包罗万象,教师在这些资料中就可以找到课堂教学的灵感,哪些相关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哪些内容是教材没有体现的……教师将这些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当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某一小组所提交的内容讲解出来之后,该小组成员还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而这一自豪感不仅能够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提供动力,同时还会使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相关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例如美国人和英国人是什么关系?“莱克星顿”在什么地方?“波士顿”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虽然在教材中都略有涉及,但是通过教材中的图片并不能给学生产生整体的印象,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这些来龙去脉进行解释,并通过美国地图来标出重要地点的所在位置,就可以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教学思路依旧是在尊重教材以教材为主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在以教材为主的基础上融入了两个特殊的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在课前准备阶段进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并交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收集和整理的资料进行适当的筛选并融入到教学设计当中。第二个环节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即教师将小组提供的相关知识进行课上讲解与展示,并对被选中小组进行表扬,通过这样的方法对该小组学生进行激励,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两个特殊环节的融入,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历史知识更具有连贯性,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引导学生树立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索的学习意识。
三、总结
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本文从历史课堂教学的两个细节之处进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师生互动,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灵活使用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自主学习精神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刘艳.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效果研究――以初中历史课《秦王扫六合》为例[D].鲁东大学,2016
一、培养阅读意识,养成阅读习惯
农村初中语文的教育过程中,学生没有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没有有课外阅读的意识,错误地认为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对课本上那么几篇文章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也不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学生接触到的语文就很有限,对语文的理解出现偏差也是情有可原。因此,就需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意识。首先教师要重视起来课外阅读,在课堂上不仅要讲解一些课本上的语文知识点,而且要经常拿一些课外的文章来让学生进行欣赏,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就会感受到课外阅读所带来的魅力。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读学生进行硬性的在课下完成一定的阅读量,等到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慢慢养成的时候,教师就只需要起到一个引导、指点的作用即可,对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地回答,从而使得学生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的“小说林”这版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下的时候去阅读相关的小说,来增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像在学习《孔乙己》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理解鲁迅所生活的那个时代,进而理解文章里面鲁迅想要表达的对那个时代的讽刺,因此就可以让学生在课下的时候阅读《阿Q正传》、《药》、《狂人日记》等鲁迅同时期写的小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文章,学生再对《孔乙己》进行理解的时候,就会更加透彻。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感受到了文字所带来的魅力,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也能够积极地进行课外阅读来增加学生的理解。
二、创造阅读条件,主动参与阅读
农村初中语文的课外阅读水平较低很重要的客观因素就是阅读条件不允许,农村里的学生不能够像城市里的学生那么方便获取想要的阅读资源,没有接触到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书。因此,教师为了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就需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比如可以订阅一些杂志、给班级里面买一些公共的书籍,或者跟学校进行商议来丰富学校里面的图书馆、阅览室以及电脑室,使得学生能够阅读到他们想要的书籍,使得学生能够利用课余的时间走进图书馆来丰富他们的视野。图书馆里面的书籍也要定时来进行更新。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举行书籍交换的活动,每个同学都将自己拥有的书籍和别的同学进行分享,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就得到了增加。学校也可以通过开展家长会,让家长也意识到学生的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从而能够给学生买一些课外书籍来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比如,学校每学期都举办“读书之星”的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激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图书馆里面借书最多的同学,课外读书笔记做的最多的同学都能够获得这样的奖励,并且要在全校同学面前进行表扬,这样学生在课余的时间里面就能够投入到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激发了出来,从而增加了自己的课外阅读量。
三、捕捉阅读契机,培养阅读兴趣
教师对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的时候,要抓住中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使得学生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比如初中学生都喜欢被时尚前卫的东西所吸引,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这样的追风心理 ,然后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得学生的阅读兴趣被调动起来,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或者在班级里面举办一些“古诗词朗诵大赛”、“讲故事大赛”等,设置一些奖励来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外阅读中。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阅读水平来设置阅读的内容,比如初一的学生的课外阅读就以故事和通话为主;初二的学生就以历史、科普的文章阅读为主;而初三的学生则需要在加强中外名著的阅读。
作为中小学教育核心课程之一的数学,其重要性在国内外都不言而喻。然而,如何在学校班级教学环境下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行个性化辅导,长期以来是摆在数学教育者面前的难题。本文介绍了在教学理论指导下设计的网上数学教学系统――“乐学一百”。该系统具有即时反馈、几何作图智能判断、游戏化激励等多项功能。本文详细研究了该系统在一所中学一个学期的混合式教学课程实验情况,在准实验中收集的学生成绩、学生调查、学生和家长反馈、教师访谈等多维度的数据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改善其学习表现,减轻数学教师负担。研究表明:该系统交互性的重要表现――即时反馈和正面激励是其产生积极影响的重要原因。同时,该系统的智能化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满足众多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教学系统;教学效果;即时反馈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7)03-0037-08
一、研究问题
数学是中小学教育阶段国际公认的核心课程之一。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经合组织(OECD)”)的国家和地区发起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测试就包括数学知识考试,它也逐渐成为衡量不同国家之间中小学教育成就的一项重要指标。
但是,在学校常规班级教学中,较高的生师比使得数学教师不可能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也不可能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即时反馈,提出恰当建议,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兴趣激励。而在数学学习中,特别是在应用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即时而恰当的反馈、建议、辅导和激励对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计算机辅助学习系统最重要的优点就是能够自动给予学生即时而恰当的反馈,这也是其智能性的重要体现。所以,长期以来,以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其实际应用效果究竟如何呢?
二、相关研究简介
国际上有大量关于计算机支持的数学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因为篇幅限制不能详细列举,简要介绍相关元分析研究的成果。元分析是一种文献研究,其研究对象是已经出版的实证研究文献,研究方法是对这些实证研究的结论进行分析,以便总结和概括这些实证研究结论所反映的共性和规律。国外很多关于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元分析研究(Burns, 1981; Hartley, 1978; Kulik & Kulik, 1991; Liao, 2007; Tamim, Bernard, Borokhovski, Abrami, & Schmid, 2011)分别分析了几十个、几百个乃至几千个研究,普遍指出: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对于学生的学习表现可以起到更加显著的正面影响。对于学业表现较差的学生而言,很多研究(Lynch, Fawcett, & Nicholson, 2000; O’Byrne, Securro, Jones, & Cadle, 2006)也表明计算机辅助教学对于其学习成绩可以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
在数学领域的大量元分析中,Cheung和Slavin(2013)考察了K-12学校的教育技术应用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因为美国学生的PISA数学成绩表现长期以来不如其他OECD成员国,而教育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是改善美国中小学生数学成绩的一项有效手段,正如美国数学教师协会曾经指出的“技术在数学的教与学中至关重要”。他设置了非常高的研究方法标准(最少持续12周,有实验班和对照班,常规教学条件,有要求严格的前测和后测成绩),筛选出了74篇高质量的研究论文。这些研究包含的学生样本量为56,886。其中45篇研究了小学阶段的31,555名学生,29篇研究了中学阶段的25,331名学生。该元分析发现:一般来说,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教育技术应用都对学生学习产生了正面影响。
在此研究之前,国际上20多个元分析研究考察了教育技术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其中7个关注数学学科。这些研究也都发现了教育技术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正面影响。
国内不少研究也介绍了计算机支持的数学教学系统,但是关于其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不多。从中国知网(CNKI)检索后,我们发现了以下两篇关于技术支持数学教学的实证研究。
张文兰等(2013)对参加三个月的电子书包实验的试点班和对照班的数学考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前测中两个班成绩无显著性差异,后测也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实验班比对照班成绩高出0.21分。该文对成绩提高不显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包括实验周期有限(三个月)、设备技术和功能的局限性等。
管珏琪等(2015)分析了参加两年电子书包实验的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和同时期未参加实验的学生的期末数学成绩,发现不论是三年级还是四年级,期末数学考试中,参加实验的班级的成绩都显著高于未参加实验的班级的成绩。但是,该文没有介绍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在参加实验前的成绩差异,也未介绍除了实验变量(电子书包)外,实验班和非实验班是否还受其他不同因素的影响。
基于以上的相关文献分析,我们发现:国内关于计算机支持数学教学的实证研究不多。本研究拟选择某所学校的数学教学进行较长时间的准实验研究,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三、教学理论基础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通过强化与教学目标相关的刺激和激励来实现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给予学生的即时反馈和建议就是这样的刺激和激励。行为主义指导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强调计算机能够激发学生的反应,并给予学生及时、详细和恰当的反馈,而这种反馈能够包含对学生表现的评价(Skinner, 1958)。Tobias(1973)发现,学生建构性的反应对于提高学业成绩而言是最有效的,而且,这种对于学生的明确反馈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关注,并进一步导致更好的学业成就。Clariana和Lee(2001)也认为,网络学习中的明确反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认知主义强调研究和理解人脑内部的复杂过程:感知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决策过程和对复杂关系的理解,等等。学习是多层次的信息加工过程,包含了对于信息的解释和评价。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而在于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学生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积极地做出选择和注意等反应,积极地组织已经知道的信息,积极地寻求相关信息来解决问题。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合理的学习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Gagne & Briggs, 1974, pp. 10-20)。
混合式学习方式⒋统的班级教学与通过国际互联网或局域网进行的在线学习结合起来。Dziuban、Hartman和Moska(2004)指出:“混合式学习应该被看作一种教学方法,它将课堂教学的社会性和有效性与在线学习环境技术支持下的主动学习结合起来。”Bonk和Graham(2006, p.1)强调:“混合式学习环境将传统面对面的教学方式与计算机支持的在线学习结合起来。”混合式学习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种教学应用方式,强调传统的班级教学与计算机支持的学习的有机结合。网络教学系统支持的数学学习与传统的学校教学结合起来,显然是一种混合式学习。
四、教学理论指导下的系统功能设计
北京乐学一百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结近15年多媒体教育软件及混合式教学实践经验,研发了“乐学一百”在线教学系统。该系统聚焦于中小学数学教学,在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等教学理论指导下,提炼出了适应中小学生在线学习的3I教学法并将该教学法贯穿到系统设计之中:个别自适应学习,自定步调(Individualized Adaptation);渐进掌握式学习,小步闯关(Incremental Mastery);互动发现式学习,持续互动(Interactive Discovery)。
在内容上,该系统包括与全国初中和小学数学大部分通用教材相配套的习题内容,全部为自己研发。与传统印刷版的习题集不同,该系统能够根据学生提交答案的快慢和正误,给予即时反馈和游戏化的积分激励,而不是单纯呈现解题过程和答案。
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为例,介绍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和3I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该册内容包括了“整式的乘除”“相交线与平行线”“变量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生活中的轴对称”“概率初步”等。在每一部分,设置了若干关卡练习。比如在“生活中的轴对称”部分,设置了18道关卡(如图1所示)。前面的15关是关于“生活中的轴对称”的若干分解任务的(如第一关是认识轴对称,第二关是“画轴对称图形”,等等),后面的3个关卡分别是“挑战100分”“检测”“错题更正单元”。“挑战100分”和“检测”是综合性练习,而“错题更正单元”是本单元出现的错题集合。
这些关卡题目的做题顺序,完全由学生自我控制,可以根据情况自由选择,这就是“个别自适应学习,自定步调”的含义。
第八关是“等腰三角形练习1”,包含10道题,满分为100分,并设置了标准时间,为2到4分钟。如果做题时间短于标准时间的下限,即2分钟,则加分;如果做题时间长于标准时间的上限,即4分钟,则减分。这些题目采用填空题或选择题的形式,系统可以判断用户答案的正误。如果答对了,系统给予“正确”之类的提示,进入下一道题目;如果答案错误,系统则给出“错误”或者“再想一想”之类的提示,学生必须再次输入或者选择正确答案,直到该题目答案正确为止,才能进入下一道题目。这就是“渐进掌握式学习,小步闯关”的含义。每个关卡的通过,系统给予正确或者错误的提示,就是行为主义教学思想的体现;这样一系列的围绕等腰三角形等知识点的小步骤闯关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知识点,体现了认知主义的教学思想。
如果学生实在做不出来,可以求助在线的“老师答疑”。这种人工在线辅导加上系统自动给出的答案正误的反馈,构成了“互动发现式学习,持续互动”的教学环境。
以上我们介绍了“同步闯关”的基本内容。每个关口的做题过程都会保留下来,便于用户以后复习。闯关成功后,学生可以看到本次练习的得分、一次正确率、所用时间、(相对于标准时间)提前/延迟、基础学分、奖励学分、获得乐币(该平台的一种虚拟货币)、当前乐币。其中的得分、奖励学分、基础学分和获得乐币是综合考虑一次正确率、所用时间等多个做题表现指标计算得出的。
除了学分和乐币,如果该生能够持之以恒地练完一章的内容,系统还授予学生勋章。同年级同一学段学生,还按照其获得学分、乐币多少设置了排行榜;只要是注册用户,都能在排行榜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要超越的对象。学生还可以使用学习获得的乐币来换取实物奖品。
除了“同步闯关”,还有“强化技能”“挑战100分”“竞赛培优”“专项训练”“最后一题”。这些内容属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上的较高要求。此外,该系统能够自动收集学生在单元闯关中所有题目的答案,并特别关注做错的题目,形成个人错题集,便于学生开展针对性的纠错练习。
为了辅助学生学习比较困难的几何作图,该系统设计了几何作图智能判断引擎,自动判断学生的几何作图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借助这个工具,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常规作图方法,更能创造性地解决几何问题。
为了创建社会化的学习环境,系统还设置了“同学动态”窗口。学生用户可以选择打开或者关闭该窗口。该窗口上动态显示其他同学的做题情况,以及家长给予孩子的表扬和乐币奖励。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方法主要是准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的基本思路为:根据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安排,选择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其他作为控制班(对照班)。实验班和控制班的教学内容、进度和方法完全一致;唯一不同的是,实验班要通过网络在智能教学系统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对照班仍然按照传统方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在准实验研究中,自变量是参加混合式学习与否,因变量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及主观反应。通过分析历次考试成绩来比较实验班和控制班的数学学习成效;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法了解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系统的感受和认识。
对于考试成绩,主要比较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同一次考试中的成绩差异,也就是进行横向比较。这是因为在同一次考试中,两个班的考试内容完全相同,其成绩具有可比性。而同一个班(如实验班或者控制班)在不同时期的两次常规考试中,考试内容一般都不相同,难度也不一定相同,所以前后两次的成绩不具有可比性。因此,不进行同一班前后成绩的时序纵向比较。在比较实验班和控制班两个班成绩的时候,主要考察的统计指标包括:
(1)每一班成绩的平均值。它反映了全班同学成绩集体性的平均表现;两个班成绩的差异就用两个班成绩平均值的绝对差来表示;每次考试每个班平均成绩在整个年级的位置变化,也反映了其成绩的变化幅度。
(2)每一班成绩的标准差。它反映了全班同学成绩的离散程度。
(3)两个班平均成绩差异t检验的结果。它反映了两个班成绩差异的统计学显著程度。t检验是一种假设检验;假设两个班的成绩相同,如果计算出来这种假设的概率很小,比如一般设为小于0.05(即5%),则认为这种假设不成立,即两个班的成绩在统计意义上是有差异的,或者说两班成绩的差异在统计上是显著的。t检验可以用SPSS等统计软件来进行。
(4)效果尺度(Effect size)。综合考察两个班平均成绩的差异和每个班成绩的离散程度。国际上常用Cohen’s d这一变量来表示效果尺度(Cohen, 1992):
[d=Mean1-Mean2Standarddeviation]
其中,Mean1和Mean2是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评价成绩,而加权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由下列式子计算得出:
[Standard deviation=n1*SD12+n2*SD22n1+n2-2]
其中,n1和n2分别是两个班的人数,SD1和SD2分别是两个班成绩的标准差。
调查问卷的实施,则通过网络调查问卷系统(Limesurvey)来实现,简单、快捷、方便。
六、基于混合式教学思想的课程整合实验
2015年9月到2016年1月,“乐学一百”系统在四川一所初中的数学教学中进行了准实验研究。初一年级四个班的教学内容、要求、进度和方法基本相同。选取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其他三个班不使用该系统,作为对照班参与课题研究。
按照混合式教学的基本思想,实验班使用“乐学一百”系统(如图2所示)。具体教学流程为:
课前,教师通过“乐学一百”给学生布置“引导单元”部分的作业,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完成该部分的作业。教师通过系统检查学生的预习结果,即查看学生是否完成了引导单元的练习和成绩如何。
课上,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对教学内容做适当调整,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在“引导单元”基本上回答正确的题目进行略讲,对经常出错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或者请答对的同学板书演示,有时候也请同学们使用平板电脑对难题进行深入讨论(如图3所示)。此外,在上单元小结或者知识点小结的课堂上,教师会直接分析学生之前做过的题目。对于那些得分很高、表现很好的同学,教师会在课堂上给予口头表扬,对于那些没有及时过关的同学,则会询问原因,究竟是网络原因、时间原因还是其他原因,然后再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
课后,实验班学生除了用大约25分钟时间完成一本常规练习册中的配套练习之外,还需完成“乐学一百”中的练习,约10分钟。对照班学生则要完成两本常规练习册的配套练习,时间约为50分钟。
七、实验结果
根据收集到的考试成绩数据、学生调查数据、学生和家长反馈以及教师访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一)考试成绩
我们收集了2015年11月份期中考试,12月份月考和2016年1月份期末考试实验班和其他三个对照班的成绩。期末考试的形式、题型和总分的情况是:考试分A、B两卷,A卷100分,其中选择题10个共30分,填空题4个共16分,解答题8个共54分;B卷50分,其中填空题5个共20分,解答题3个共30分。
从该表可以看出,在试验初期,实验班比对照班的成绩高出3.8分,统计意义上不显著(p=0.107),实验班相对于对照班的效果尺度也仅仅为0.18。一个月后,成绩差异扩大到5.2分,但是差异显著性和效果尺度有些缩小。再经过1个月,成绩差异扩大到6.1分,这种差异从统计意义上是显著的(p=0.049),实验班相对于对照班的效果尺度也扩大为0.25。
(二)问卷调查
在实验学期结束后,我们设计了一个网络调查问卷,调查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和使用“乐学一百”系统的体验和感受。问卷包括三个部分:个人基本信息、对学习平台的评价和数学学习效果评估。因为在现有研究文献中没有找到中学生数学学习评价量表,该问卷内容根据本研究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
实验班48人中有42人提交了有效问卷,其统计情况如下。
在个人基本信息部分,关于学生的性别,答案显示男生为18人(42.9%),女生为24人(57.1%)。年龄均值为13岁。平均每次在“乐学一百”在线学习平台上学习的时间,均值为47.4分钟。
第二部分是对“乐学一百”在线学习平台的评价,含有九道题;第三部分是数学学习效果的自评,含有五道题。第二和第三部分共14个问题,都为单项选择题,答案5个分值的Likert量表,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不确定,4表示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对这14个问题的答案进行信度分析,发现其Cronbach’s Alpha值以及基于标准化项的Cronbach’s Alpha都为0.987,表明该问卷可信度很高(如表2所示)。
表3显示了这14道题的描述统计结果,从中可以看到,对系统平台感受的9个问题,均值都在“同意”(4分)附近。最高的一项是“即时给予正面的反馈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为4.05分。可见,该系统界面美观、布局合理、简便易用、稳定可靠,题目质量高、数量合理,以及排行榜和乐币等游戏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即时反馈增强了学习自信心,在线答疑机制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因此,学生喜欢使用这个智能学习平台。不过这9个问题的均值都未达到“非常同意”(5分)的程度,可见学生对这个平台还有更高的期待值,说明该平台还有很大的改善余地。
对学习效果的5个问题,均值略低于“同意”(4分)。最高的一项是“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为3.98分。可见,该系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自信心、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但与“非常同意”(5分)还有一定的距离,可见该平台在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调查问卷的结尾部分,还有一个开放性问题,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谈谈使用系统的体会和感受。分析这些反馈内容后,可以将其分为三类:正面评价、建议,以及正面评价+建议。25个同学都给予了正面评价,包括:“‘乐学一百’让我不会的题都会做了,让我的能力提升了”“乐学对我有很大帮助,让我掌握知识,还让我增加对学习的兴趣”等。12条建议包括:“有时候数学符号有点问题”“希望答疑老师能够更好地去引导学生!”,等等。既有正面评价又有建议的反馈3条:“建议改进一下网页部分页面脚本错误的问题,感谢乐学一百对我的帮助!”“在线答疑有时候会人太多,解答不了,其他都挺好的”和“希望把答案做成多样化,其他方面都非常好”。
从这些反馈中看出,大部分学生对该系统的评价是正面、肯定和赞扬的,还有一些同学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比如4条建议是关于在线答疑功能的,应该在这方面进一步完善。
(三)学生和家长反馈
为了解学生和家长对“乐学一百”系统的感受,随机请5位同学及其家长书面总结了学习心得和反馈意见。
学生A说:“自从开始使用‘乐学一百’,我对数学有兴趣了。以前上课不喜欢听课,总是走神,现在上课也不浮躁了。”学生B说:“自从学了以后,感觉我的基础上升不少,成绩也提高了,让我对数学有点感兴趣了。而且不会的题可以问老师,还可以到网站的市场上买很少见的东西,这是激发我学习的动力之一。”学生C说:“在‘乐学一百’中,不仅学习到了知识,也收获到了学习的快乐。”上述学生的反馈可以概括为:这种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习信心,提高了学习成绩。
家长A说:“通过这次活动,孩子对数学逐渐有了学习兴趣,希望能继续加油,多动脑,多做题,把成绩提高上去。”家长B说:“孩子学了‘乐学一百’以后我们很高兴,她自己也觉得很好,我们很支持。”家长C说:“‘乐学一百’的课程设置与学校的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而且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分解,使学习更容易,便于孩子理解和掌握,而且教学方式灵活多样、趣味性高,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快乐学习,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上述家长反馈意见可以概括为:这种学习方式帮助孩子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与成功。
(四)教师反馈
我们访谈了参与课题的数学教师,了解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基本情况,听取其对系统的评价和建议。该教师认为,该系统能够客观、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帮助教师进行个性化教学,让教师清楚地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此外,习题是模块化的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闯关游戏,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每一道题目都会给学生积极的反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果学生遇到困难,答疑系统就会提示“需要帮助吗”,能及时帮助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学生。
该教师同时建议:“把知识点与课标结合,根据课标的要求,在理解和掌握方面多下功夫。加题目的随机性,派给每个学生的题目最好不一样。学生做错题目进行二次过关的时候,只针对错题,不要重复前面的题目。加强系统的数据统计功能,给老师和学生更多的参考信息。”
八、研究结论和讨论
我们介绍了网上数学教学系统“乐学一百”的基于教学理论的设计思想,自动判分、即时反馈、几何作图智能判断、游戏化激励等多项功能,及其在一所中学一个学期的课程实验情况。在准实验中收集的学生成绩、学生和家长调查反馈、教师反馈等多维度的数据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改善其学习表现,缩短学生课后作业时间,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情况,减轻教师负担。该系统交互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即时反馈和正面激励是其产生积极影响的重要原因。基于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教学思想的“3I”系统功能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新知识、加深理解和巩固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基于该系统功能的贯穿于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为该实验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学生和教师的调查反馈也指出,该系统在提供学生游戏化激励的同时,也应该增强其智能性和适应性,给学生提供适应性的测试题目、恰当的做题提示和帮助,实现个性化教学。也就是说,数学教学系统的未来在于智能化,即智能教学系统(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 ITS)。
一个智能教学系统(ITS)是指一个能够模仿人类教师或者助教来帮助学习者进行某个学科、领域或者知识点学习的智能系统。它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方面。人工智能技术是教育技术与学习科学的基石之一(张剑平, 陈化品, 2008; 张建伟, 2013)。VanLehn(2011)对大量智能教学系统研究成果的元分析结果发现,在效果尺度(ES)上,人工一对一的教学方式与智能教学系统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0.79与0.76)。智能教学系统的辅导颗粒度(Granularity)越小,也就是说辅导越细致入微,效果越明显。“乐学一百”系统的“渐进掌握式学习,小步闯关”功能设计已经初步体现了这种思想。该系统如果进一步改进、提高智能化程度,可以节省大量人力资源和成本,大幅度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具体改进的方向包括:实现对学生的基于自然语言的个性化智能答疑,替代现有的人工辅导答疑模式;把教师的教学资源、考试资源方便地整合到系统中,与原有的教材形成互补;针对学生的历史学习纪录,进行智能化的内容推送和学习测评等。
[参考文献]
管珏琪,Peter Riezebos,苏小兵,祝智庭. 2015. 电子书包对学生学习体验与学习成绩的影响――以上海闵行区小学数学应用为例[J]. 中国电化教育(9):56-62.
张剑平,陈仕品. 2008.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智能化历程及其启示[J]. 教育研究(1):76-83.
张建伟. 2013. 关于美国教育技术研究发展的反思――设计科学的视角[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11(3):32-48.
张文兰,李矗员阁,连云梅. 2013. 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12):118-121.
Bonk, C. J., & Graham, C. R. (2006). Handbook of Blended Learning: Global Perspectives, Local designs. John Wiley & Sons, San Francisco, CA.
Burns, P. (1981). A quantitative synthesis of research findings relative to the pedagogical effectiveness of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2, 2946.
Cheung, A. C. K., & Slavin, R. E. (2013).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for enhancing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in K-12 classrooms: A meta-analysis.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9: 88-113.
Clariana, R. B., & Lee, D. (2001). The effects of recognition and recall study tasks with feedback in a computer based vocabulary less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9(3): 23-36.
Cohen, J. (1992). A power primer.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2 (1): 155C159.
Dziuban C., Hartman J., &Moskal, P. (2004). Blended learning. EDUCAUSE Review, 7: 19-28.
Gagne, R. M. & Briggs, L. J.(1974).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M].Holt, Rinehart & Winston, Oxford, England.
Hartley S. (1978)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individually paced instruction in mathematics[D].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38, 4003.
Kulik C. L., & Kulik, J. (1991) Effectiveness of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an updated analysi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7: 75C94.
Liao, Y. (2007) Effects of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on students’ achievement in Taiwan: A meta-analysis. Computers and Education, 48: 216-233.
Lynch L., Fawcett A. J., & Nicholson, R. I. (2000). Computer assisted reading instruction in a secondary school: an evaluation study.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1: 333C348.
O’Byrne B., Securro S., Jones J., & Cadle, C. (2006). Making the cut: the impact of an integrated learning system on low achiev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2: 218-228.
Tamim, R. M., Bernard, R. M., Borokhovski, E., Abrami, P. C. & Schmid, R. F. (2011) What forty years of research says about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learning: A second-order meta-analysis and validation study.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1: 4C28.
Skinner, B. F. (1958). Teaching Machines. Science, 128(3330), 969-977.
Tobias, S. (1973). Review of the Response Mode Issu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3: 193-204.
VanLehn, K. (2011). The relative effectiveness of human tutoring, 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s, and other tutoring systems.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46(4): 197-221.
收稿日期:2016-01-08
定稿日期:2016-06-17
作者介:贾积有,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北京大学教育信息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100871)。
张必兰,硕士生在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