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确定位置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过程教育”是旨在满足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关注数学结果的形成、应用的过程和获得数学结果(或解决问题)之后的反思过程的育人活动.“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是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的内容.其涉及的坐标思想和确定位置的方法是学习“图形与坐标”、“函数与图象”和“曲线与方程”的理论基础.生成确定位置的方法的过程、用生成的方法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过程和蕴含的数形结合思想、一一对应思想、符号表示思想等,对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和个性有积极的影响.基于“过程教育”的“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的教学应该怎样操作以发挥其蕴含的教育价值?笔者在反思性研究的基础上对这节课的教学进行了设计,并在象山县骨干教师带徒活动中进行了实践验证,课后获得了观课老师的广泛好评.现把它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2 教学实录
环节1 经历再认确定物置的过程――渗透坐标思想
师:生活中经常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棋盘上棋子的位置,影院里的座位,城市地图上车站、学校、医院、风景区的位置,我国的位置等.
师:图1是象山丹城某区域局部示意图(表示各单位的点正好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假定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问:怎样描述象山中学的位置?请你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提供尽可能多的方法.(提示:参照物具有不唯一性,描述方式具有多样性,数对次序具有规定性)
生1:从财富中心出发,先向东走11个单位
长度,再向北走4个单位长度.
师:不错!可用有序数对(11,4)来表示象
山中学的位置.
生2:从财富中心出发,先向北走4个单位
长度,再向东走11个单位长度.
师:不错!也可用有序数对(4,11)来表示象山中学的位置.
生3:从丹城中学出发,向北走4个单位长度.
师:不错!也可用有序数对(0,4)来表示象山中学的位置.
生4:从大润发出发,先向东走9个单位长度,再向北走2个单位长度.
师:不错!也可用有序数对(9,2)来表示象山中学的位置.
生5:有多种描述方法.因为参照物具有不唯一性,并且有两种走的方式.
生6:即使选择同一个参照物,也有不同的描述方法.因为可以用“距离和距离”的方式来描述;也可以用“方向和距离”的方式来描述;又可以用“角度和角度”的方式来描述.
师:很好!这就是说,当参照物、描述方式、数对次序不确定时,就会产生同一个物体可用多种有序数对来表示.怎样解决“一对多”的问题?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揭示课题)
环节2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显化坐标思想
师:怎样能使数对与物体(点)建立一一对应呢?请大家结合上述表示象山中学位置的经验来谈谈你的见解!
生7:当参照物、描述方式、数对次序确定时,就能使数对与物体(点)一一对应.
师:大家同意生7的观点吗?
众生:同意.
师:既然参照物具有不唯一性、描述方式具有多样性、数对次序具有规定性,那么,怎样选择参照物?怎样选择描述方式?怎样规定数对的次序?
众生:困惑、期待.
师:选择参照物的原则是使刻画物体(点)的有序数对中的数尽量简单.选择描述方式的依据是根据实际的需要.一般地,数对次序是这样规定的:若用“距离和距离”的方式来描述,则规定列号写在前面,行号写在后面;若用“角度和距离”的方式来描述,则规定距离写在前面,角度写在后面;若用“角度和角度”的方式来描述,则规定经度写在前面,纬度写在后面.
师:现在请大家结合上述表示象山中学位置的经验来说说描述或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经历哪几个步骤?
生8:确定参照物选择描述方式规定数对次序用有序数对描述物体的位置.
师:基本正确.描述或确定物体(点)的位置要经历这样几个步骤:确定参照物(点)选择描述方式测量线段的长度或角的度数规定数对的次序用有序数对描述或确定物体的位置.
师:现在老师提出一个挑战性问题:用有序数对表示物体(点)的位置有何意义?
众生:困惑、期待.
师:由于点不能运算而数可以运算,如果能使数与点一一对应,就可以将点转化为数,从而可以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这就是法国数学家笛卡尔的想法.
环节3 参与尝试方法应用的活动――强化坐标思想
师:现在我们先用确定位置的方法来解决下列问题1:
(1)怎样用有序数对表示象山、的位置?
(2)据气象报告,2012年8月7号15时,台
风“海葵”的中心位于北纬24°,东经133°.怎样用有
序数对(东经度写在前面)表示此时台风中心的位置?
能在图4上标出台风中心的位置吗?
(3)渔民接到警报,台风可能在象山一带登陆,图中
黄线表示台风移动的主要路径.渔船E(125,30),渔船F(125,27)是否位于这条路径上?
先要求学生独立学习(允许小组合作),再组织学生交互反馈,然后教师进行点评.
环节4 参与回顾与思考的活动――再认坐标思想
首先,教师出示下列“问题清单”,并要求学生围绕“问题清单”进行回顾与思考.
(1)本节课研究了哪些内容?我们是怎样研究的?
(2)确定位置的方法包括哪些内容?
(3)当参照物(点)、描述方式、数对次序确定后,点与有序数对是否一一对应?用有序数对表示点有何意义?
(4)表示直线上的点需要几个数据?表示平面上的点需要几个数据?表示空间中的点需要几个数据?
(5)“确定”的含义是什么?
(6)如图3,若规定列号写在前面,行号写在后面,则购物中心相对于中心广场的位置可以用怎样的有序数对来表示?
其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同时教师进行评价.
第三,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解:
(1)本节课研究了确定位置的方法及用确定位置的方法解决两类问题(已知点求有序数对;已知有序数对找点).研究的基本过程是: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确定具体物体的位置反思确定具体物置的过程并概括出确定物体(点)位置的方法用确定物体(点)位置的方法解决两类基本问题.(语句教师作了修改)
(2)确定位置的方法包括:确定物体(点)位置的步骤、选择参照物的原则、选择描述方式的依据、数对次序的约定等.
(3)当参照物(点)、描述方式、数对次序确定后,点与有序数对一一对应;用有序数对表示点可以用代数的方法来研究几何.
(4)表示直线上的点需要1个数据;表示平面上的点需要2个数据;表示空间中的点需要3个数据.
(5)确定就是有序数对能只能表示一个点.
(6)购物中心相对于中心广场的位置可用怎样的有序数对来表示?这个问题待下节课再来研究.
3 教学点评
尽管培养学生的智慧需要关注“过程”,但关注“过程”也不意味着可以轻视“结果”.因此,“过程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教学内容全面、认知过程完整、教学方法和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认知过程和教学方法符合“过程教育”的基本要求,对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3.1 “经历再认确定物置的过程”的教学符合“过程教育”
确定物置的方法是在小学阶段初步认识基础上的再认识,但小学阶段涉及的是定性描述物体的方位(第一学段)和用有序自然数对定量刻画物体的位置(第二学段),并且问题相对比较封闭(参照点固定、描述方式固定).这个经历性数学活动的内容基于小学,但又高于小学(问题具有开放性――参照点可以选择、描述方式可以选择);认知过程既有描述具体物体的位置,以再认描述物置的方法,也有描述物置之后的深入思考,以认识参照物的不唯一性、描述方式的多样性、数对次序的规定性;教学采用了教师问题引导和适度暗示下的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这符合“过程教育”,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能使学生感受当参照物、描述方式、数对次序不确定时,同一物体可用多种有序数对来表示,从而能使学生感受建立有序数对与物体(点)一一对应的必要性.
3.2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的教学符合“过程教育”
法国数学家笛卡尔的坐标思想包括“由于点不能运算而数可以运算,如果能使数与点一一对应,就可以将点转化为数,从而可以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的想法及能使数与点建立一一对应的具体方法.这个探索性数学活动的内容不仅包括确定位置的方法(确定位置的步骤、选择参照点的原则、选择描述方式的依据、数对次序的约定等),也包括生成确定位置的方法的过程和蕴含的坐标思想等;认知过程既有教师问题引导下的合作研讨,以生成确定位置的方法,也有教师问题引导下的合作反思,以显化坐标思想;教学采用了教师问题引导下的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研讨和合作研讨基础上的教师总结性讲解的方法.这符合“过程教育”,能使学生经历生成确定位置的方法的实质性思维过程,也能使学生感悟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意义等.
3.3 “参与尝试方法应用的活动”的教学符合“过程教育”
用生成的确定位置的方法解答具体问题是整节课认知过程的后半段,其主要涉及解答两类基本问题――已知物体(点)的位置求有序数对和已知有序数对找物体(点)的位置.这个参与式数学活动的内容不仅包括解答两类基本问题,也包括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过程和蕴含的坐标思想等;认知过程既有用确定位置的方法解答具体问题,以再认确定位置的方法,也有解答之后的反思――参照点是什么?选用的是哪种描述方式?数对次序是怎样规定的?以深化对确定位置的方法的认识;教学采用了教师有代表性问题引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合作交流和合作交流基础上的教师点评的方法.这符合“过程教育”,能发展学生的智慧技能,能进一步认识坐标思想和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3.4 “参与回顾与思考的活动”的教学符合“过程教育”
课堂总结也是整节课认知过程的后半段,旨在再认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及进一步感受研究的意义.这个参与式数学活动的内容不仅包括回顾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也包括内容的“延伸点”――“确定”的含义是什么?表示空间中的点需要几个数据?第三象限的点怎样表示?等;认知过程既有教师问题引导下的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交流,也有学生交互反馈基础上的教师概括;教学采用了教师价值引导下的先放后收的适度开放的方法.这符合“过程教育”,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能使学生知道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并对增强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积极的影响.
一、高效课堂设计的情境必须丰富而且目的明确
小学生的认知主要以形象为主。因此,在新课标理念下,要通过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形象过渡到抽象,在过渡中学习数学。
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多样化设计情境,同时要具有目的性,这样才能真正走向高效。就情境创设的方法而言,操作情境、内需型情境、认知冲突情境、故事情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它们都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在教学“平均数”一课时,教师先提供两个篮球队的分数,如甲队58、52、59,乙队59、50、56,然后以问题“那个队的成绩要好些”来作为引导。当学生根据最高分不能说明问题时,再引入平均分,并以班级篮球队为实际对象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很快掌握了平均分的相关知识。目的性是指情境创设必须根据教学目标而进行。在教学“位置的确定”一课时,预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结合具体生活情境,体验确定位置的必要性,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初步感知直角坐标雏形(思想和方法),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有序‘数对’确定点在平面中的位置的方法。”教学中,教师以“寻宝游戏”(教师可让学生寻找事先藏好的东西,逐步提出信息)来导入,在情境中让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两个必要条件,由此让探究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并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情境在小学数学中必不可少,关键是教师能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创设。切忌只为了花哨而大量采用多媒体,唯多媒体是从,从而让情境背离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
二、高效的课堂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改极力提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述为核心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探究的习惯和思维方法。教师要大胆地引导并放手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预习。我认为,小学生的预习不需要太多的要求,只需学生能在预习中提出问题即可。因为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就掺入了自己的思考,从而为课堂讨论、探究奠定基础。其次,教师的引导要尽量围绕几个主要问题来进行,不能“放任自流”或“满堂问”。以“初步认识小数”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通过购买商品而看不懂价格来引导学生进入问题解决状态;接着出示商品的价格,如圆珠笔1.50元、橡皮0.25元,以问题“谁能告诉老师购买上面的商品需要多少钱”来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小数。当学生进行了表述后,教师以问题“这些标价有什么共同特点”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找出“小数点”,进而掌握小数的概念。在指导学生认识小数的过程中,教师以“上面的商品价格该怎么读”来引导学生在读的对比中掌握小数的读法;当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多个小数进行认读后,教师让全班集体讨论小数的读法,并作出总结(读小数时,小数点的左边的部分叫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的右边部分叫作小数部分,按照顺序依次读出每个数,是几就读几)。在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过程中,教师提供一些商品的价格,如圆珠笔1.50元,以问题“用小数表示价格时,哪几个数表示元,哪个数表示角,哪个数表示分?”引导讨论;理解小数的意义过程中,教师以有10个正方形格子的纸和100个正方形格子的纸为学具,由教师提供小数,让学生在探究中涂抹,并进行汇报,最后以练习进行巩固。
三、高效课堂需要不断地反思
“教无定法。”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动态的、变化的。同样的教学内容,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可能接受的程度就不同;同样的教学方法,在不同的班级授课后其教学效果完全不一样。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没有把握上好每一节课,也无法完全预测每一节课,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提高,从而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首先,教师的反思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反思主要是看教学目标是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规律;在探究中,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学生的参与度;探究后,学生的知识构建效果如何、解决问题能力如何等,这些都是值得教师在教学后进行反思的。
其次,教师要对教学模式的采用进行反思。在新课改下,活动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导学案等模式逐渐在数学课堂上得到应用。但由于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所采用的模式自然就会不同。那么,教师是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是否做到从生活实际出发进行引导、问题设计是否有效等,这些都值得深刻反思。
一、在合适的时机引导反思,让学生有感而发
限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往往是零散的、递进的,在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之后,再引导他们来回味反思,这些零散的知识就能逐步聚拢起来,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巩固起到重要的作用。数学学习中我们要在学习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来进行针对性反思,这样让学生形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反思中有感而发,类似的经历会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
在学生系统认识转化策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之前的数学学习中运用转化的经历回顾一番,学生对这样的策略就有更直接的认识,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从这里入手,先让学生有感而发,让学生感受到反思的作用,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养成善于反思的习惯。
二、在适切的问题中引导反思,让学生有话可说
如果学生的反思是发自内心的,那么反思的效果将是显著的,反之,如果学生的反思只是流于形式,那么这样的反思将失去应有的意义。在数学学习中,我们要在适切的问题中来引领学生的反思,让他们找到问题的关键,有自己的领悟,有急需交流和表达的东西,这样学生的学习才能深入且深刻。
例如在“角的?J识”学习中,通过感知角、内化角、操作角等多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建立了与角相关的概念,这个时候笔者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的角,学生找到了牛羊头上的角等生活角的模型。在此背景下笔者引导学生对角的概念进行深刻的反思,学生通过对比发现数学意义上的角与生活中的角有本?|的区别,生活中角是立体的,而数学上的角都是一个平面的,虽然两者都有一个尖尖的顶点,但是属于完全不同的范畴。还有的学生提出“如果将生活中的角画下来,忽略边上的弧度,就形成一个数学上的角”。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的反思建立在对角的定义有了充分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做角、画角等环节,学生已然建立了深刻的表象,再在此基础上来反思数学学习中的角与生活中的角的不同,学生就能抓住主要矛盾来比较,从而建立更清晰的认识。有了大量学习环节的支撑,学生的反思就不会无病,不会无从下手,反思的效果也更加显著。
三、在充裕时间中引导反思,让学生深化认识
从功能上来看,反思是数学学习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形式,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一次再出发,当学生在学习中有了不同发现的时候,通过引导学生的反思和交流,我们可以推动学生上升原有的数学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独立思考,将自己的想法整理出来,然后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达成不同观点间的碰撞,从而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
例如在“列举的策略”教学中,笔者给学生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小明有2元和5元的纸币共12张,其面值和为38元,那么两种纸币各有多少张?学生在独立尝试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展示交流的时候,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从2元的开始考虑,从0到12依次增加,一种是从5元的开始考虑,由0到12依次增加。在展示了两种思路的代表作品之后,笔者给学生留了点时间,让他们比较两种方法,看看有什么发现,在之后的交流中,学生有了很多发现,首先是比较两种方法的时候,学生发现从5元的纸币开始考虑明显要简单一些,因为5元的面值更大,所以需要的计算相对较少。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有学生提出从5元的纸币开始列举不需要考虑5元的张数为单数的情况,因为总的面值是38元,所以5元的纸币的总面值不可能是单数,从这个角度来思考,情况确实如此。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的反思是取得很大成效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给学生留了充足的反思时间是关键,当学生面对不同的方法时,他们自然会比较方法的优劣,在这个时候给学生机会去追问为什么会是这样,学生的想法就能由表及里,同时这些成功经验的累积会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他们自觉地去反思和追问。
四、在方向延伸处引导反思,让学生自然生长
学习中有很多需要反思的地方,而在学生思维延伸处来引领反思能够实现效益最大化,通过这样的反思将学生已知和未知的领域联系起来,学生的数学领悟就在无声中自然增长。
例如在“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所在班级中的位置,交流的时候发现这些描述方法太乱了,有的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确定位置的,有的是从讲台的角度来确定的,有的在数第几列的时候是从左向右的,有的是从右向左的,有的用的是横排竖排来表示,有的用的是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面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引导学生反思这些表示方法,并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得出的共识是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于是用横向位置和纵向位置来确定的方法形成共识,并由此延续开去,找出了用数对表示的方法。
[摘 要]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更加重视课结尾的科学处理。课堂教学的末尾,教师应寻找契机巧妙设疑,合理运用留白,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课堂结尾 反思 留白 求知欲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8-043
“编箩编筐,贵在收口”,数学课也是如此。下面通过三个教学案例,与大家共同探讨课结束是句号好,还是问号更好。
案例一:“24时计时法”
在师生合作中,学生学会用两种方法表示一天的时间,明确两种计时法的区别和联系,能够独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末1:请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把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按两种方法进行记录,并制作一个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课末2:世界上有的地方11点在吃午饭,有的地方11点时人却在呼呼大睡,你信不信?如果北京时间是11点,那么在法国、德国、新西兰又是北京时间的几时呢?大家有兴趣的话,请课后查阅一下有关资料。
案例二:“倒数的认识”
在教师的追问中,学生明白了倒数的概念,厘清了倒数的内涵与外延。
课末1:今天这节课就学到这儿,现在让我们结合下面的填空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一下回顾。
我们认识了( ),倒数不是指( ),而是表示( ),所以讲倒数一定要讲清楚( )。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一定要看( ),所以求倒数的方法有两种:一是( );二是( )。除( )外的数都有倒数,( )的倒数是它本身。
课末2:1÷2 / 3=?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吗?它是一道分数除法的计算题,该如何计算呢?学习倒数到底有什么用?希望大家能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案例三:“确定位置”
在不断的认知冲突中,学生认识到了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三要素对于确定平面上一个具置的重要性,知道用“在( )的( )方向( )千米处”这样的句式来描述某一具体地点。
课末1:让我们带着今天的收获,根据题中的提示,去寻找隐藏在某个地方的宝物吧!(题略)
课末2: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看看“确定位置”给我们留下的知识烙印:一年级认识前、后、左、右;二年级认识东、南、西、北;三年级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五年级认识数对;现在认识如“北偏东45度方向100千米”这样的描述。想想以后,还会学习用什么方法确定位置?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出课堂,做一个有心人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上述三个教学案例,所有的课末1满足于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理解、掌握、运用,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课末2再次创设认知的不平衡,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最后让学生带着疑问离开课堂。对比这两种课的结尾方式,个人认为课的结尾还是寻找契机精心设疑,使学生产生探究新知的欲望来得更好。因为课堂不是一个简单由“?——。”的过程,而应是“?——。——?”这样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学生只有在这样一个矛盾激化、内驱需求、点拨应用、产生求知欲的循环中,能力与技能才会不断得到提升。所以,每节课的结束,我们应尽量做到几下几点。
1.课结尾应引导反思与回顾
“千金难买回头看。”小学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联系性,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把知识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数学模型的形成仅靠一两节课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适当引导反思与回顾,让学生形成主动迁移、顺应、同化的习惯,更有利于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形成。
2.课结尾应留白
记得于永正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墙内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其中的美好都在一道墙,引发人产生无数的联想和猜测。”所以,在课的结尾,教师应适当留白,给学生以神秘感,能更好地引发学生产生后继学习探究的动力。这样,使学生在面对新知识、新方法、新结论时,会自己多问几个“为什么”,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夯实所学的基础知识。
3.课结尾应激励求知欲
一、高效课堂应有的品质
高效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所以,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学科的价值,也不能把自己的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高效课堂教学要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了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
高效课堂教学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应该置学生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
二、构建地理高效课堂的建议
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分为以下三个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的准备
(1)认真搞好集体备课。提前半周备课,首先教师自己要理清教材,熟悉教材,参考教学用书把教材疑难点搞清楚,在心中构建知识网络,编写学案。确定课上该讲或补充的内容及课堂训练题。其次全组教师集体备课,共同设计教学程序,编写“讲学稿”。导学案编写要求以案例和问题串起重难点知识。导学案问题设置要求:问题的出现要有情境性;问题的切入要有生活性;问题的目的要有明确性;问题的形式要有挑战性;问题的内容要有思维性;问题的效果要有拓展性。
(2)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地图,深挖内涵,准备以图带动课堂教学,深化地理教学内容。
2.学生的准备
(1)依据上节课教师布置的复习、预习要求,最大限度地规范书写,做好学案,及时上交。
(2)将复习、预习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填写在学情调查卡上交给小组长,再转交任课教师。
(二)课堂实施步骤
1.分组
按照学生的位置进行分组,选出小组长。
2.讨论
分发导学案,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并选出一名代表到讲台上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小组讨论要求人人参与,共同讨论导学案上所有内容,本组需讲述的内容重点讨论。
3.学生讲述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到讲台上展示本组讨论的成果,重点内容详细讲解。
4.补充及点评
每一位学生代表讲完后,教师及时补充和点评。对于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理解不到位的难点疑点,教师要进行点拨、启发和归纳。讲解知识结构、审题思路、解题技巧,注重夯实基础落实知识点。
5.地图重讲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突出地图的教学,着重训练学生的读图、识图和用图能力,把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中,形成以图促学、图文并茂的地理课堂。在地理课上,要引领学生学习地理,同时训练学生动手画图的能力,在地图中扎实掌握知识。实践证明,以地图为核心,以图释文,以图释疑,图文结合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使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6.课堂训练
知识点处理完后,教师给学生发课堂训练习题。及时集体训练,找到知识漏洞并及时补充和巩固。
(三)课后巩固
1.收集本节课学生的反馈意见。
2.课后习题巩固。
四、加强课堂教学反思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正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
一、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注重数学知识生活化
长期以来,课本一直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是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然而,当前的课程改革使得现在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相对滞后。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有许多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以至于在学生的头脑中数学与实际生活构成了两个互不相干的认知空间。因此,我们要打破传统教学思想,不受现有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体系的影响,为学数学而学习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成为枯燥的数学知识课堂。
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例如,如学习完“圆的定义”后,我就让大家思考讨论如何选择圆规:圆心一端要尖些,扎在纸上可固定位置(圆心确定位置),圆规支架上的螺丝松紧适度,太紧使用不方便,太松半径在画的过程中大小容易改变,画不成一个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定点定长确定一个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提高了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感受到数学的巨大魅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在练习、作业中,尽量体现数学知识生活化
在教学中,善于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数学概念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概念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如学习“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后,我就让学生收集家人手机的收费方式,根据学生收集的不同收费方式,选择几种典型的例子,利用所学知识比较哪种收费更适合自己的家人,感受到数学与自己离得很近,就在自己的身边。
三、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使之生活化
“学起于思”,有深度的探索必定离不开深刻的思考。而反思作为“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恰是指向数学思维活动,着眼于增强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下面笔者列举几个教学案例,谈一谈如何巧妙的设置反思,引领学生有深度地探索。
一、在探寻本质时反思,学“我”所需
教例: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的意义》。
“正比例的意义”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通常采用下面这种展现思路的教学方式:通过例题引导学生探究、感知正比例量的特征,然后运用描述性语言揭示正比例的意义,最后通过一系列的同类练习强化对意义的理解。在这样的教学思路下,学生即使有探索,那也只是因循教师的思路,并非处于一种自我需求的学习状态。因而在练习时,他们对于一些经过变式的习题往往不知所措。究其原因,学生对概念的本质探索不到位,对概念的理解还比较肤浅。
教师不妨稍作调整:先通过例题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感知成正比例的量特征,接着不要急于揭示正比例的意义,继续组织以下的反思性的学习活动:
观察以下表格,哪些表格中所给的两个量和例1中的两个量有相同的变化规律?为什么?其它表格中的数量又是怎样的?
(1)购买一种铅笔的数量和总价如下表:
(2)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如下表:
(3)糖果厂包装一批糖果,每袋的粒数和包装的袋数如下表: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汇报如下:
生1:我认为表(1)和表(2)中的量的变化规律和例1相同。它们都是一个量扩大,另一个量也扩大。表(3)中的两个量是一个扩大另一个缩小。
生2:我认为只有表(1)中的量变化规律和例1相同,它们都是一个量扩大或缩小多少倍,另一个量也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
生3:我也同意生2的观点,表(2)中边长扩大2倍,面积扩大了4倍,变化不一样。而表(1)中是一个量扩大几倍,另一个量也随着扩大相同倍数。
生4:我还发现表(1)和例1中两个量的比值都不变。
生5:因为两个量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所以比值不变。
教师在学生感知知识但并非感悟知识时放手组织学生参与反思性学习活动,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在进一步类比归纳的基础上领悟到知识的内涵:①变量;②变量变化的一致性;③变量变化的一致性导致定量(比值)的不变,定量(比值)的不变又反映出变量变化的一致性。此时此刻学生的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积极、深刻而高效的。
二、在难以释惑时反思,做“我”所想
教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二年级(上册)“认识图形”。
处理一些习题时,教师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尴尬:怎么也讲不清,越讲越糊涂,越说越冷场。如:把下面的每个图形都分成三角形,最少能分成几个?
分五边形时学生出现错误(如下图)。
教师:这个小朋友的分法对吗?
生:不对,它里面有四边形。
教师:尽管这个小朋友只画了一条线,分出的图形最少,但是除了一个三角形外还分出了一个四边形,所以是不对的。如果小朋友要分出最少的三角形,画完线后一定要看看分出的图形是不是都是三角形,如果不是三角形,我们可以把不是三角形的图形再继续分成三角形。
教师在错例上演示一种分法(如下图),让学生说出另一分法。
可是当教师放手让学生完成分六边形时,学生类似于上述的错误并没有减少。
尽管教师费尽唇舌,可所讲并非一定为学生所想。其实教师何苦为难自己,不妨顺水推舟,把问题推给学生,索性来个质疑问难,让学生做自己想做的数学。
教师出示错例,学生指出错误后教师引导反思。
教师:小朋友们,以后如果你也出现这种错误,你怎么帮助自己去发现它呢?
生1:做完后我可以看一看,分出的图形是不是都是三角形。
教师:如果出现了这样的错误怎样改正呢?
生2:擦掉重新分。
生3:不用擦掉,可以再画一条线(如右图),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生4:还可以画另外一条线(如右图),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教师:也就是说可以再把不是三角形的图形分成三角形。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进入课堂,就像一辆等待发动的汽车,教师的作用则是给他们一把钥匙,去开启他们的动力系统。上述成功的教例中,学生之所以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正是教师在学生愤悱之时,及时给了他们“一把钥匙”――引领学生对两个问题进行反思,刺激、调动、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动机,让他们很自然地踏入自主探索的殿堂,生成自己的智慧。
三、在纵深联系时反思,创造“我”所能
教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
处在教师群中,常听得这样那样的抱怨,诸如:“学生基础不好,只能就事论事。”“还是把课本知识学好,基础打牢吧。”“学生学得太死了,题目活些就一动不会动。”……细想一下,这样的评价是否过激了?
人与人之间固然存在差异,但每个人的思维都有着极强的联系性,它可以绵亘千里,可以纵横古今,可以由此及彼,可以举一反三。在学习新知、解决问题时,这种联系性往往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水平所能达到的高度。
教师在揭示数对的写法后的练习中,组织学生根据“”的位置有序写出了一系列数对:(5,1)、(5,2)、(5,3)、(5,4)、(5,5)、(5,6),并引导学生从中发现数对同列异行的特点。
教师引导反思:如果表示“”的行数更多,如7行,8行等,这一列上其它“”该怎样表示?
生:可表示为(5,7)、(5,8)、(5,9)……
教师继续引导:如果有无数行“”,你能写出数对把这一列的“”全表示出来吗?
学生讨论后得出可以写成(5,x)。
教学实践智慧,更多的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即缄默知识,它往往原生态地保存在课堂教学的那些细节中。要理解课堂教学实践智慧,关键在于使教学细节中内隐的丰富信息外显化,并对这些信息进一步地加以品味、反思、修正和应用。而选择比较典型的体现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那些细节,对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是十分必要且有价值的。下面就让我们点击小学数学教学,从一些比较典型的细节中感悟教学实践智慧的价值。
一、 瞻前顾后――看教学内容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方法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背景,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进行编排,但应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观点,科学地处理了数学知识的逻辑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瞻前顾后,通过关键问题处的追问、处的比较,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间的联系。而要及时把握教学中的这些细节,则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以及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的能力。这既是专业知识的问题,也是教学实践智慧的问题。
一位教师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确定位置”一课时,当学生总结出可以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第几层第几本”确定物体的位置后,教师请学生找出这些方法的相同点,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确定位置的方法需要用到两个“第几”。在此基础上,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小结出“几”就是数,初步认识了用两个数就能说清物体的位置。
这是一个课堂总结处的细节处理,这个细节体现了教师对数学知识前后联系的准确把握,既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与数学中确定位置方法的联系和区别,又初步渗透了用两个数可以确定位置的意识,为学生在第二学段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做好了铺垫。
二、 洞察玄奥――看解题思路的引导
一位教师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时,先出示百数表,让学生圈出其中3的倍数,再引导学生观察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学生竖着看发现:3的倍数的个位数可以是0~9;横着看发现:相邻的3的倍数相差3。这些发现都是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的结果,但都没有涉及到3的倍数的特征。就在这时,教师及时介入,巧妙引导:有序观察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在竖着看、横着看都找不到有关3的倍数的特征时,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来观察。经过启发,学生斜着看发现:相邻的3的倍数相差9;十位与个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
教师的及时介入、精妙提问引发了学生对探究思路的灵活调整和更深层次的思考,很快发现了两位数中3的倍数的特征,为类推出3的倍数的特征奠定了基础。当学生探究受阻时,教师巧妙点拨,引导学生尝试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保证了学生探究的效率,使学生体会到应该学会灵活地思考,从而解决问题。
三、 将错就错――看错误资源的利用
一位教师教学一道分数应用题: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12天完成,乙队单独做要10天完成。甲队的工作效率比乙队低百分之几?正确的列式是(1/10-1/12)÷1/10,但有一个学生列出了这样的算式:(12-10)÷10。其他学生都认为是错的,理由是应该用甲队比乙队低的工作效率除以乙队的工作效率。这位教师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微笑着问:“谁能在这个算式的基础上改一改呢?”学生讨论后将算式改为(12-10)÷12,并给出了下面两种解释:一是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甲队比乙队低百分之几与工作时间乙队比甲队少百分之几是相同的;二是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成反比例,因此甲队和乙队的工作效率比是10∶12。这位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设问,巧妙地把学生的错误发展为关键性教学细节,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育资源。这就启发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错误,给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题目中条件、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正、反两个方面去分析问题,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四、 前后贯穿――看知识结构的完善
一位教师在执教“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一课时,在学生整理出六种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联系图后,出示了课本中的联系图,引导学生观察:从左往右看,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推导出其他图形的面积公式;从右往左看,我们在探讨一种新的图形面积计算时,都是把它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接着转动这幅图,让学生换个角度观察,并将这幅图比喻成一棵知识“树”,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树根”,是基础。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反思;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J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111-01
新课改后,在新理念指导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有所提高,但也有的教学环节还需继续完善,因此,中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课堂教学反思,找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有待改变和完善的地方,重新进行教学设计,以求今后的完美教学。
一、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科学准确定位音乐课堂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兼陶冶学生情操为核心的音乐教学理念要求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让学生聆听音,感受音乐,和学习音乐来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这也是新的音乐教学理念的主要内容。基于这个音乐教学的新理念,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愉悦性,并把其放在首要位置,而不知不觉中忽略了音乐教学的本质性。比如在进行《伏尔加船夫曲》的欣赏课教学时,有的音乐教师让学生提前准备了跟此曲有关的教学道具。之后,教师为了避免课堂过于沉闷,反而采取了让学生分组用所准备的道具来表演纤夫拖着沉重货船时的情景,结果,课堂气氛活跃了,但课堂教学效果却没了。音乐教学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要体现音乐性,削弱音乐课程的审美价值,也就失去了音乐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意义。
二、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合理确定音乐课堂教学中其他知识的综合运用,避免只重共性,忽视个性的教学偏差
事实上,各科知识都不是孤立于存在的,相互间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体现出知识的综合性,这是本次课改的一大亮点,音乐教学作为陶冶学生情操的基础教育组成部分,更要反映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遗憾的是,在实际教学实践中,部分音乐教师没有把握好知识综合的度,在课堂教学中过多介绍了本该起辅助作用的其他相关知识,而给音乐教学本身却留了相对少的时间和精力。比如,在学习歌曲《四渡赤水出骑兵》时,由于这首歌选自《》组歌《不怕远征难》,于是,教师就设定了以下几个问题:的起因与起讫时间是什么?经过怎样?途中发生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一节课过去了大半时间,学生才在课堂上等候到已久的《四渡赤水出骑兵》的歌声。结果,因为时间不够用,作品又较长,教师无法将该讲的内容讲完,学生也没办法详细真切地体验歌曲所传达的情感。因此,音乐教师必须认真解读音乐教学的新理念,准确定位音乐教学新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定位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科学发挥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是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的重点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音乐教学,有直观、快捷的优势,能最大化的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能有效增强学生对美的体验和感受,能充分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音乐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而忽视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作用,具体表现在从网上下载花哨的动感教学课件,虽然活跃了课堂氛围,也激起了学生观看的兴趣,但却没有收到应有的教学实效,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把注意力放在了课件的动画效应上,而忽略了音乐本身的学习和感受。因此,音乐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从实际出发,做到合理配搭,适时展示。
四、遵循音乐教学的新理念,合理科学安排音乐基础知识学习和培养学生音乐情感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后,要求音乐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目标,要体现音乐教学的实效性,即要以审美为核心,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基于此认识,部分教师完全摒弃了以往重视知识学习的传统的教学目标,而只强调审美教育和音乐情感的培养。这种错误的认识,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基本放弃了音乐知识的学习,连最基本识谱等内容也不教了,这完全背离了音乐教学的实质,也误读了新的音乐教学理念的内涵。因此,当前的中学音乐教学应该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合理安排音乐知识学习和培养学生音乐情感的关系。
五、结语
中学音乐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虽然不是中考的内容,但也不可忽视其在培养学生情感和价值观上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要注意运用课堂反思,来循序渐进促进音乐教学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