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妊娠期糖尿病范文

妊娠期糖尿病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妊娠期糖尿病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妊娠期糖尿病

第1篇:妊娠期糖尿病范文

【关键词】 妊娠; 糖尿病; 分娩期; 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生和首次识别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降低,并不除外妊娠前已发生的糖耐量异常病例。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国内约有2千万人患糖尿病,全世界约1.2亿,已成为致残、致死率的第三位原因。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国外文献报道为1%~14%,国内文献报道为1%~5%。本病对母儿危害较大,并发症较多。尤其在分娩期较正常妊娠者易出现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肩难产等剖宫产手术率增高[1,2]。因此,加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期的观察及护理,是确保母婴健康的关键。笔者所在医院对159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正确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产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分娩6913人,共收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59例,年龄22~44岁,妊娠周数34~39周,初产妇 96例,经产妇63例,足月产110例,早产49例,剖宫产126例,顺产33例,新生儿平均体重3700 g。最重体重5000 g。巨大新生儿4例,发生新生儿窒息3例,无重度窒息患儿,产后出血12例。无顺产产后出血。 本组由于注意围产期间监护仔细观病情变化,适时结束分娩加之产时产后精心护理,产妇均未发生产后大出血及产褥感染,无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

2 诊断检查

2.1 在孕期24~28周进行糖筛查。糖筛查阳性。在此基础上再做糖耐量试验(OGTT),测空腹血糖及服糖后1 h、2 h、3 h静脉血糖值。若其中有任何两项超过正常值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仅一项高于正常值,诊断为糖耐量受损。若两次空腹血糖≥5.8 mmol/L或任何一次血糖≥11.1 mmol/L且再次空腹血糖≥5.8 mmol/L也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测定>6.7%为异常(HbAic)

3 护理体会

3.1 分娩前护理 做好饮食控制,解释病情,取得孕妇及家属的理解支持。产内科共同监护,使孕妇积极主动配合,监测血糖采用系列血糖水平测定法:0点、空腹及三餐后2 h血糖。小于28孕周每两周测一次,以后每周测一次。

3.2 分娩时机 一般在35周左右住院,38周左右终止妊娠。终止妊娠前进行羊水穿刺了解胎肺成熟度,并于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10mg促胎肺成熟,在用药后24 h可终止妊娠,必要时5~7 d可重复。详细观察血糖、尿糖及全身各统变化,为顺利分娩做好准备。如本次妊娠糖尿病病情很难控制,或过去妊娠并重度妊高征、死胎、新生儿死亡者应更早些入院,以定期做NST、B超,动态观察血雌三醇及胎盘泌乳素水平,掌握胎儿安危,及时促胎儿成熟。

3.3 观察血压、水肿、血球压积、血液流变学检查,预防妊高征。重视尿糖、尿酮体、B超和宫底高度检测,及早发现胎儿畸形和巨大儿。

3.4 产时护理

3.4.1 一般处理 整个分娩期做好心理护理,教育孕妇及家人从思想上对糖尿病孕妇的生产有正确认识。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密切配合,正确对待分娩的每一个阶段所出现的情况。指导产妇宫缩时进行深呼吸,帮助抚摸腹部、腰部,分散其注意力,缓解疼痛。给予精神安慰、心理支持。特别注意孕妇休息、镇静。胎膜早破提前用抗生素。

3.4.2 左侧卧位,低流量间断吸氧,严密观察生命体变化并详细记录。

3.4.3 观察孕妇有无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饥饿感、脉搏增快等低血糖症状。宫口开大2 cm行无痛分娩。产程中孕妇体力消耗大,肌肉活动增强,同时伴有呕吐失水容易引起低血糖酮症。鼓励孕妇少量多餐,适当增进食量,防止酸中毒发生。保证热量供应。重视并进行糖尿病孕妇产程中的血糖控制与管理。专人守护产妇,检测血糖和胰岛素用量。每2 h动态监测一次末梢血糖,保持血糖在4.44~6.66 mmol/L。根据产程中测定血糖值使用输液泵调整胰岛素用量,避免出现酮症、低血糖、高血糖。胰岛素使用不当易出现低血糖。产时孕妇高血糖易使胎儿发生窘迫,严重时导致胎儿酸中毒使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增高。孕妇血糖波动大,个体差异大,难以控制血糖水平,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导致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所以严格控制产时血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4.4 宫口开大2 cm持续胎心监测,密切观察胎心音及产程进展、避免产程延长。注宫缩。积极处理宫缩乏力,预防产后出血 。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催产素20 U静脉滴注,催产素10 U加入10%葡萄糖500 ml内静脉滴注,促进子宫收缩,防止产后出血。

3.4.5 分娩前正确估计胎儿体重,预防肩难产。分娩过程中,正确估计胎儿体重,预防肩难产的发生。试产不宜过久,12 h内结束分娩。若产程延长或停滞,胎头下降在中骨盆以剖宫产为宜。尽量避免阴道助产。采用会阴双侧神经阻滞麻醉使产道松弛,应做较大会阴切开术,可行左右神经阻滞麻醉,同时做好肩难产及新生儿抢救准备工作,通知儿科医生到场。帮助产妇屈大腿减小骨盆倾斜度协助胎儿娩出,保证胎儿的安全。

3.4.6 分娩后仔细检查软产道,预防产后出血发生

3.4.7 重视新生儿的护理,降低围产儿死亡率。不论新生儿体重大小,均按早产儿护理。注意保暖,防止低血糖、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新生儿生后2 h内加强监护,生后30分钟内查末梢血糖,尽早哺乳或喂葡萄糖水。鼓励母乳喂养,提高新生儿的免疫抗病能力。

4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临床过程比较复杂,母婴并发症较多,早期发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及时饮食控制能有效地控制好血糖[3]。孕期24~28周进行糖筛查,具有下列情形者应行OGTT检查:(1)反复出现尿糖(++)以上;(2)空腹血糖≥5.8 mmol/L;(3)随机血糖≥6.6 mmol/L;(4)糖筛查试验≥7.8 mmol/L;(5)胎儿发育大于孕周;(6)羊水过多;(7)有糖尿病高危因素。

综上所述,做好心理护理使孕妇积极主动配合,严格的饮食控制,正确使用胰岛素,重视并进行糖尿病孕妇产前产程中的血糖控制与管理,能降低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的母婴发病率和死亡率,使孕妇顺利分娩。

参 考 文 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杨卉,黄金.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2011,17(1):61-64.

第2篇:妊娠期糖尿病范文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 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 称为妊娠期糖尿病, 对母亲和胎儿危害极大, 若治疗不及时将会引发一系列母婴合并症, 如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酮症酸中毒、尿路感染、巨大儿、早产、新生儿窒息等。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科收治3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年龄25~38岁, 平均年龄30岁, 文化程度:小学 9人, 中学7人, 大专以上22人,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12例, 肥胖33 例, 有不良分娩史3例, 其中第一胎25例, 第二胎13例。

1. 2 方法及诊断标准

1. 2. 1 妊娠24~28周首先检查空腹血糖(FPG), FPG≥5.1 mmol/L, 可以直接诊断为GDM , 不必在做75 g OGTT而4.4 mmol/L≤FPG

1. 2. 2 在妊娠24~28周及以后应对所有尚未被诊断为糖尿病的孕妇进行75 g OGTT。方法:患者需要在空腹8 h后检测空腹血糖, 然后将75 g纯葡萄糖溶于300~400 ml水中, 5 min内喝完, 自开始口服葡萄糖水开始计时, 分别于1、2 h静脉抽血, 检测血浆葡萄糖浓度[1]。

1. 2. 3 OGTT的诊断标准:空腹及服糖后1、2 h的血糖值分别为5.1、10.0、8.5 mmol/L。任何一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诊断为GDM[2]。

1. 3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

1. 3. 1 妊娠期 ①心理护理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程度取决于病情及血糖的控制水平, 向孕妇及家属介绍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增加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②控制饮食 饮食治疗的原则:控制总能量, 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 均衡营养, 少量多餐, 强调睡前加餐, 有利于控制血糖和预防夜间低血糖, 合理控制孕妇、胎儿体重增长, 其中:碳水化合物50%~60%, 蛋白质15%~20%, 脂肪25%~30%, 每天规律地进正餐和加餐, 妊娠期糖尿病妇女每天应该至少有3次中等量的正餐和2~4次加餐。③运动治疗 适当运动是配合饮食调节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另一种措施, 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使血糖水平逐于正常, 所以运动疗法对于大多数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一般选择比较缓慢的有氧运动。④药物治疗 对饮食、运动治疗不能控制的糖尿病, 胰岛素是主要的治疗药物。注射胰岛素成为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胰岛素注射应使用用量准确的胰岛素笔, 2~3次/d, 应选择臀部、大腿前外侧、手臂外1/4部位皮下注射, 注射部位轮替, 注射时缓慢充分[3]。⑤自我监测 血糖鼓励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妊娠期血糖控制标准 :空腹及餐前30 min血糖3.3~5.3 mmol/L, 餐后2 h及夜间血糖4.4~6.7 mmol/L。⑥健康教育 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有关糖尿病的知识, 使患者了解并学会自我保健, 定期产科及内科复查, GDM产后1周复查空腹血糖, 产后2个月复查OGTT, 正常每2年复查一次血糖。如果在妊娠期被诊断为糖尿病, 那么产后一定要关注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 尽量避免和延缓宝宝加入2型糖尿病。

1. 3. 2 分娩期应注意休息给予适当饮食, 严密观察血糖、尿糖及酮体, 加强胎儿监护。阴道分娩应在12 h内结束分娩, 临产后应用抗生素并注意无菌操作, 以防感染。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出生是应留脐血查血糖、胰岛素。所有新生儿均按高危儿处理, 注意保暖、吸氧、早开奶。在开奶同时, 出生后30 min开始定时滴服25%的葡萄糖, 防止低血糖、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及ARDS的发生。

2 小结

妊娠期糖尿病和普通糖尿病不同, 通过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让患者和家属了解GDM , 在治疗的同时, 监测孕妇的血糖水平和健康状况, 观察胎儿的胎心音情况。及时发现问题, 采取预防措施, 才是保证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工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杨慧霞.妊娠合并糖尿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69-70.

[2] 颜丽青, 李耀军.产科学及护理.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 148-149.

第3篇:妊娠期糖尿病范文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筛查;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02-02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是常见妊娠期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儿健康。自2007年9月始,我院开展50克糖筛查,对GDM采取积极规范治疗, GDM的母儿并发症明显降低。现将我院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56例GDM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分析2003年8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GDM 56例。初产妇38例,经产妇18例,年龄23~42岁,平均32岁。有糖尿病家族史29例,肥胖33例,高龄孕妇6例,不良孕产史3例。按自2007年9月开展糖筛查前后,分成开展糖筛后病例31例(治疗组)及开展糖筛以前25例(对照组)两组,比较血糖控制情况;按血糖控制良好与不良分成血糖控制良好29例(A组)及控制不良27例(B组)两组,比较母婴并发症情况。开展糖筛查前孕妇诊断为GDM已是孕晚期,血糖均控制不良。

1.2 GDM筛查及诊断方法

1.2.1 50g葡萄糖负荷试验(glucose challenge test,GCT)

(1)筛查时间:①所有非糖尿病孕妇在孕24-28周筛查,如筛查正常但有糖尿病高危因素,在妊娠32-34周再复查;②具有GDM高危因素孕妇,首次孕期检查时,即应进行50g GCT筛查,血糖正常者,妊娠24周后重复50g GCT。

(2)筛查方法:随机口服50g葡萄糖(溶于200ml水中,5min内服完),1h后取微量末梢血检查血糖。血糖≥7.8mmol/L为50g GCT异常,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50g GCT 1h血糖≥11.1mmol/L,首先检查空腹血糖,空腹血糖≥5.8mmol/L,不必再做OGTT,空腹血糖正常者,尽早行75克OGTT检查。监测空腹与服葡萄糖后1h、2h、3h的血糖,4项血糖上限值分别为5.8、 10.6、 9.2、 8.1mmol/L。其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正常值,诊断GDM。

1.2.2 GDM诊断标准:符合下列标准之一,即可诊断GDM。①两次或两次以上空腹血糖≥5.8mmol/L。②OGTT4项值中二项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③50gGCT1h血糖≥11.1mmol/L,以及空腹血糖≥5.8mmol/L。

1.3 治疗方法:经过筛查诊断为GDM的病人,在门诊进行健康教育, 3~5天的饮食及运动治疗,如果病人有2次空腹血糖≥5.8mmol/L,或者有2次餐后2h血糖≥6.7mmol/L收住院。入院后首先按GDM饮食标准制定饮食计划,有氧运动每天30分钟,一周后血糖控制不良,及时加用胰岛素药物治疗,使血糖控制在标准水平。孕期定期母儿监测,于孕35~36周住院待产,适时终止妊娠,进行新生儿及产后随访等管理。其中18例采用饮食加运动治疗,13例采用饮食加运动加胰岛素治疗。

1.4 血糖控制满意的标准:空腹血糖

1.5 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满意情况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P值

2.2 血糖控制满意(A组)与血糖控制不良(B组)母儿并发症比较

2.2.1 两组孕产妇并发症比较:A组除剖宫产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早产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见表2。

表2

2.2.2 两组围产儿结局比较:A组围产儿死亡、新生儿窒息、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低血糖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均低于B组,见表3。

表3

3 讨论

3.1 GDM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糖尿病。发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胰岛B细胞分泌降低、遗传易感性、慢性炎症、氧化应激、吸烟史、不良孕产史、孕妇体重、年龄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结果[1]。易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早产,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低血糖等近期母儿并发症,导致围生儿病死率较高,还引起孕妇GDM复发,产后2型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病等远期并发症[2],其后代在青少年可出现肥胖、糖耐量异常,有代谢性疾病高发现象[3]。

3.2 GDM患者大多无自觉症状,多数空腹血糖正常,妊娠期仅靠空腹血糖检查,易漏诊或确诊时间较晚,使孕妇得不到及时治疗,另外,妊娠期孕妇肾糖阈明显下降,尿糖不能准确反映机体的血糖水平,所以,妊娠期不能用尿糖检查来筛查和诊断GDM,只能依靠血糖筛查,异常者行OGTT确诊[4],妊娠24-28周是筛查GDM最佳时间[5]。对GDM高危因素孕妇注意重复筛查以免漏诊。

3.3 GDM治疗关键是血糖控制良好。研究表明,孕期血糖得到较好控制,母儿并发症明显降低,预后明显改善。本资料显示,开展糖筛查及规范治疗管理后,GDM孕妇血糖控制良好,与未开展糖筛查及规范治疗管理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血糖控制满意与不满意GDM母婴的并发症有显著性差异。也说明经GDM筛查,及早诊断综合治疗管理,控制好血糖,能明显改善母儿结局。剖宫产率无改善,与人为干预有关,需加强分娩期管理,严格剖宫产指征。

3.3.1 饮食治疗:GDM首选饮食治疗。治疗原则:满足母儿的生理需求。控制标准:不引起饥饿性酮体的同时避免餐后高血糖。GDM患者每日总热量25~30Kcal×标准体重,在此基础上妊娠前半期+150 Kcal,妊娠后半期+350 Kcal。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三大营养素结构比例:每日总热量中碳水化合物占50%~60%,蛋白质占15%~20%,脂肪占,20%~30%。将每日总热量分为3大餐、3小餐,每餐供热量依次为早餐20%、午餐35%、晚餐30%。剩余早点、午点、晚点各占5%。如体型肥胖或超重,可减少脂肪摄入量,增加碳水化合物成分,若体型消瘦,可增加脂肪比例达上限[6]。

3.3.2 运动治疗:GDM患者适当运动,能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7],促进葡萄糖利用,有利降低血糖,胰岛素治疗不敏感的肥胖孕妇更应锻炼。运动时间一般20~30min,避免剧烈运动。先兆早产或者有其他严重并发症者不适于进行运动。

3.3.3 药物治疗:饮食加运动治疗1-2周后,血糖仍高于标准水平,尽早加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模拟正常人生理状态基础胰岛素及三餐后胰岛素分泌[8],采用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以控制餐后血糖,空腹血糖较高时,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以提高夜间基础胰岛素水平,控制夜间及凌晨高血糖。具体用法:一般中效胰岛素的量约占全日胰岛素替代量的30%~50%。其余50%~70%的胰岛素用量由三餐前短效胰岛素合理分配,孕期胰岛素用量随妊娠周数增长逐渐增加,在28~32周较为明显。个体化是胰岛素治疗核心。平均胰岛素用量在孕早、中、晚期分别为0.7~0.8u/(kg・d),0.8~1u/(kg・d),0.9~1.2u/(kg・d)。具体应根据三餐用餐及餐后血糖值适当调整,用量个体化,治疗目标是指孕妇无明显饥饿感的情况下,空腹血糖控制在3.3~5.6mmol/L;餐前30min:3.3~5.8mmol/L;餐后2h:4.4~6.7mmol/L;夜间:4.4~6.7mmol/L。尿酮体(-)。血糖正常后,随妊娠进展,血糖有可能再升高,所以,每周一次血糖监测,即空腹、三餐前及三餐后2小时,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重视GDM糖筛查,做到早期诊断综合治疗,控制好血糖,明显降低GDM母儿并发症,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苏会璇,钟宇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9)

[2] 周莉,吴连方.妊娠合并糖尿病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6)

[3] 金镇,高琳,尚丽莉.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对胎儿的近远期影响 [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6)

[4] 牛秀敏.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45

[5] 李凤芹,邵彤华,赵淑芹.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临床研究[J]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4(7)

[6] 董玉英.饮食疗法-妊娠糖尿病的治疗基础[J] .糖尿病新世界,2007,5:36-37

第4篇:妊娠期糖尿病范文

摘 要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诊治要点和妊娠结局。方法:收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12例,阴道分娩5例,剖宫产7例,婴儿体重2.8~4.5kg,平均3.5kg。发生先兆子痫1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结论:做好孕前检查、孕期监护、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分别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母婴死亡率。

关键词 妊娠 糖尿病 空腹 血糖 剖宫产 巨大儿 宫内窘迫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的糖尿病或者是妊娠前已患有糖尿病但孕期首次被诊断的糖尿病。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GDM患者12例,现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谈谈诊疗体会,供同道们参考。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2例,年龄19~39岁,初产妇7例,经产妇5例。12例患者妊娠前从未进行过血糖测定。发现血糖异常时间:孕7~38周,平均孕19周。其中阴道分娩5例,剖宫产7例,婴儿体重2.8~4.5kg,平均3.5kg。发生先兆子痫1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因为严密观察、精心治疗、通力合作,没有发生母婴死亡事件。

诊 断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在孕期开始或首次诊断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妊娠24~28周非糖尿病孕妇均应该进行常规OGTT检查。孕妇发生GDM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巨大儿分娩史、无明显原因的多次自然流产史、糖尿病家族史、死胎史、胎儿畸形史、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分娩史等,存在以上≥1种高危因素的孕妇,首次孕期检查时,即应进行OGTT。血糖正常者,妊娠24周后重复OGTT。OGTT的正常值:空腹、服葡萄糖后1小时、2小时血糖值分别为

治 疗

妊娠期治疗原则:门诊确定为GDM患者,OGTT1项异常者门诊就诊,指导饮食控制并监测血糖,如果血糖控制不满意则收入院。OGTT≥2项异常者,直接收住入院。⑴饮食控制:妊娠期间的饮食控制标准:饮食上要多选用蔬菜,如青菜、韭菜、冬瓜、茭白、豆芽、大白菜、黄瓜、菠菜、蕃茄等。特别是要多吃凉拌菜、生菜,不仅热量低,而且维生素、矿物质含量高,有利于母婴健康。适当限制钠盐摄入,严格控制主食的摄入量,做到既能满足孕妇及胎儿的能量需求,也可以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而且不发生饥饿性酮症。如饮食控制能达到血糖控制理想水平而孕妇又无饥饿感最为理想,否则需要加用药物治疗。⑵药物治疗:口服降糖类药物,因为可通过胎盘,引起胎儿胰岛素分泌过多,导致胎儿因低血糖死亡,或引起胎儿畸形,所以禁止使用。GDM主张胰岛素治疗,依据孕妇血糖轮廓试验结果以及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合理进行胰岛素治疗。孕期血糖理想范围控制标准:①空腹3.3~5.6mmol/L;②餐前30分钟3.3~5.8mmol/L;③餐后2小时4.4~6.7mmol/L;④夜间4.4~6.7mmol/L。凡血糖高于理想值上限时,应用胰岛素。一般孕妇胰岛素的需要量是非孕时的1倍,但是个体差异很大,因此每个人的恰当剂量须通过实践摸索,应适时调整胰岛素用量。调整胰岛素的量以后要及时复查血糖,如果血糖调整到正常范围,还需要每周监测血糖变化,如发现血糖异常,应对胰岛素用量进行重新调整。

分娩期治疗原则:⑴分娩时间的选择:根据有关资料显示,GDM产妇孕36周以后新生儿宫内死亡的发生率逐渐增加,故选择分娩时间很关键。①GDM患者如果未出现妊娠并发症,并且胎儿监测无异常,孕39周时收孕妇入院,严密监测孕妇及胎儿状况,预产期终止妊娠。②应用胰岛素治疗的GDM患者,血糖如果控制良好,可孕37~38周收入院,孕38周后检查宫颈成熟度,孕38~39周终止妊娠。③如果孕妇有死胎、死产史,或并发子痫前期、羊水过多、胎盘功能不全,一旦胎儿肺发育成熟立即终止妊娠。④合并微血管病变的GDM患者,孕36周后入院,静脉给予“地塞米松”,促胎儿肺成熟后及时终止妊娠。⑵分娩方式的选择:①阴道分娩:患有GDM的孕妇如果决定进行阴道分娩,应提前制定分娩计划,在分娩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糖、胎心变化、宫缩情况,避免产程过长。如果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或产程进展缓慢,要果断改行剖宫产。②剖宫产:虽然糖尿病本身不是剖宫产的指征,但GDM患者伴微血管病变、合并子痫前期或胎儿生长受限、胎位异常、胎儿宫内窘迫、既往死胎、死产史、剖宫产史、孕期血糖控制不佳且胎儿偏大,为避免产伤,应优先选择剖宫产手术。

讨 论

GDM患者在妊娠期易发生尿路感染、羊水过多和子痫,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此外,胎儿畸形、流产、死产、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症、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的患病率和病死率明显升高,给孕妇和胎儿带来不利影响。所以GDM患者住院期间要密切监护母婴情况,产后要特别注意对新生儿低血糖症的预防和处理。

GDM是在孕期开始首次诊断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妊娠是一个高胰岛素血症状态和低胰岛素敏感性(即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糖代谢紊乱状态。孕妇在妊娠前存在代谢综合征由于孕期代谢应急反应会导致代谢异常状态被过度放大,从而引起GDM的发生。

胰岛素抵抗是GDM的本质,孕期胎盘分泌雌激素、皮质醇、孕酮、人胎盘催乳素等多种激素,这些激素均具有抗胰岛素作用,并且随孕周的增加这些激素的分泌也不断增加。胰岛素分泌在正常妊娠情况下也是随着孕周逐渐增加的,与妊娠前相比,孕晚期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可增加1倍,但胰岛素敏感度下降50%~60%。因此,可能是妊娠期妇女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胰岛素分泌的代偿性增加,这一现象提示,发生在孕期的胰岛素抵抗可能是为了增强胎儿的营养供给而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变化。但是当孕期代偿性分泌的胰岛素的量不足以拮抗胰岛素抵抗,血糖水平就会升高,从而导致GDM的发生。

GDM的本质与孕期糖代谢紊乱密不可分,椐文献报告,30%的GDM孕妇可发展为2型糖尿病。此外对于2型糖尿病易感妇女,妊娠可以加速病情的进程,因此所有GDM孕妇分娩后应常规进行空腹血糖检测。空腹血糖正常者,产后6~12周进行OGTT检测,如果血糖异常,可确诊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即使分娩后恢复正常血糖的GDM患者,在产后5~10年内有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仍然很高。

参考文献

第5篇:妊娠期糖尿病范文

惠州市中大惠亚医院,广东惠州 516081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不同的诊断标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制定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前后,临床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及母儿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 采用新标准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17.44%)较旧标准发病率(6.81%)明显升高。但妊娠期糖尿病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机率、初次剖宫产率、巨大儿/大于胎龄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新标准组均低于原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新标准虽致发病率大幅升高,但通过孕期积极的规范化干预,明显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更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母儿结局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2(c)-0100-02

[作者简介] 刘婕(1973.7-),女,湖南邵阳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妊娠期糖尿病方面研究,邮箱:liujie-73@hotmail.com。

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糖尿病合并妊娠及妊娠期糖尿病二种情况,其中80%以上为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常见并发症,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国内外学者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意见存在分歧。随着国外多中心大样本关于高血糖与妊娠不良结局关系研究(HAPO)结果出台,修订了糖尿病合并妊娠及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且这一标准迅速在学术界达成共识[1-2]。该研究就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前后其患病率,母儿近期妊娠结局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及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正规产检并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初产妇,分别为94例和280例。2009年孕妇年龄平均(30.7±3.7)岁,2011年孕妇年龄平均(31.1±3.4)岁。

1.2 方法

将2009年按原标准诊断[3]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2011年按新标准诊断[4]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b组,两组患者孕期均规范化予以糖尿病宣教、医学营养治疗、适当运动、必要时予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并发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率、巨大儿/大于胎龄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情况的差异。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

2009年共分娩1512例,诊断妊娠期糖尿病103例,其中初产妇94例,a组发病率为6.81%。2011年共分娩1 732例,诊断妊娠期糖尿病302例,其中初产妇280例,b组发病率为17.44%。二者间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母儿妊娠结局

a组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1例,剖宫产35例,巨大儿/大于胎龄儿21例,新生儿低血糖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例。b组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6例,剖宫产64例,巨大儿/大于胎龄儿24例,新生儿低血糖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3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该研究提示采用新标准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大幅升高至17.44%,此与近年来生活方式改善,育龄妇女中肥胖和2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加,以及2011年ADA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新标准血糖切点下降,新标准中仅需1项值异常而非二项就可明确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有关。众所周知,孕期严重的血糖升高可导致流产、胎儿畸形、胎死宫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危及母儿生命。然即使是轻度的血糖异常,通过孕期血糖的管理,该研究证实也可明显降低母亲胎儿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如剖宫产、巨大儿/大于胎龄儿、新生儿低血糖等风险。此与HAPO研究结果一致,且大多数并发症无风险阈值[5]。

目前提出的健康与疾病胎儿起源学说,认为成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发生的影响因素作用始于孕前配子的生长发育环境(配子质量取决于其祖父母的营养健康状态),孕期(胚胎,胎儿的生长发育受到母体的多方面影响)和生后2年内的快速生长阶段(营养供给和生长环境因素产生的作用),且可持续至成年[6]。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其成年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呈“U”形关系。胎儿暴露于高血糖,营养供给过剩,脂肪组织堆积均增加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目前我国孕期营养缺乏明显减少,但营养过剩对胎儿乃至成年健康的影响值得重视。

鉴于妊娠期糖尿病日趋增加的发病率及对母儿健康的严重危害,一方面应加强对育龄及孕产妇宣教,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更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重视孕期营养管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与规范化的诊治,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11[J].Diabetes Care,2011,34 (1):13-60.

[2] 杨慧霞. 推进循证依据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治实践中的应用[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14):193-195.

[3] 乐杰. 妇产科学[M].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0-154.

[4] Metzger BE, Gabbe SG, Persson B, et al.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and pregnancy study groups recommendations on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hyperglyeemia in pregnancy[J].Diabetes Care , 2010, 33:676-682.

[5] The HAPO study cooperative research group, Hyperglycemia and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J].N Engl J Med, 2008,358:1991-2002.

第6篇:妊娠期糖尿病范文

关键词:糖尿病;糖代谢异常;糖代谢

妊娠糖尿病属于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并且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病率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对孕妇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本文主要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对所有患者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根据产后远耀愿周检测结果将其分为糖代谢异常组(65例)与糖代谢正常组(65例),平均年龄(22.7依3.5)岁。本研究所选患者均采用一步法进行筛查,先对孕妇进行75gOGTT试验,分别在空腹状态下、饭后1、2h进行血糖值的测定,当患者满足以下三个指标其中的一个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三个指标具体为空腹血糖值逸5.1mmol/L;饭后1h血糖值逸10mmol/L;饭后2h血糖值逸8.5mmol/L。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会、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且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跃0.05),可以进行比较。1.2方法本研究中,糖代谢正常组及糖代谢异常组均采用空腹血糖值检测和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等,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尤其是对两组患者C胰岛素水平、血糖值、胰岛素抵抗指标、C肽水平等水平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公式:HOMA-IR=空腹血糖值伊空腹胰岛素值/(22.5)。1.3诊断评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2]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比较。1.4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用x軃依泽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糖代谢异常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7.43依3.50)d、新生儿窒息率为13.76%;糖代谢正常组患者住院时间(14.76依2.45)d,新生儿窒息率为3.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2.2两组患者糖代谢指标比较糖代谢异常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明显低于糖代谢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而餐后2h血糖值、餐后2h胰岛素值、空腹C肽水平、餐后2hC肽水平等明显比糖代谢正常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2.3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糖代谢异常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糖代谢正常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56%;糖代谢异常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糖代谢正常组(P<0.05,表猿)。

3讨论

第7篇:妊娠期糖尿病范文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临床观察; 妊娠结局; 血糖管理

中图分类号 R714.2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7-0112-02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发生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其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健康问题[1]。由于妊娠期糖尿病危害较大,因此需尽早采取有效方法予以诊治,有学者认为,对该症产妇进行全面的临床观察,可对个体化诊治方案的确定提供有效参考,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了43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临床观察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中选取43例为观察组,年龄21~35岁,平均(26.8±3.2)岁,初产妇27例,经产妇16例。另选同期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健康产妇43例为对照组,年龄20~34岁,平均(26.3±3.4)岁,初产妇24例,经产妇19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对产妇进行2次或2次以上的空腹血糖测定,如血糖值均>8 mmol/L,可确定为糖尿病。同时在孕24~28周进行糖筛,将200 ml溶有50 g葡萄糖粉的水在5 min内服完,在1 h后对血糖进行检测,如≥7.8 mmol/L,则糖筛查为阳性,需对空腹血糖进行检查,如空腹血糖异常,则诊断为糖尿病,如空腹血糖值正常,再行葡萄糖耐量试验。

1.2.2 血糖管理方法 根据产妇具体情况,给予适当胰岛素,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糖值及孕期进展对剂量进行调整,尽量对血糖进行控制,同时进行科学的饮食控制,在保证妊娠期间营养及热量,不影响胎儿正常发育情况下,需避免餐后出现高血糖以及饥饿性酮症,孕早期给予同孕期相同热卡,在孕中期后,每周热量增加3%~8%,其中蛋白质占20%~30%,糖类占40%~50%,脂肪占30%~40%,将产后1 h血糖控制为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产前对两组产妇空腹血糖及产后2 h血糖进行检测,同时记录两组产妇分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观察两组新生儿健康状况,作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前血糖比较

观察组产妇产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比对照组均显著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产妇分娩期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产妇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3.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产妇新生儿情况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中,巨大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以及早产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流行病学

妊娠期糖尿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有报道指出,妊娠期糖尿病在世界范围的发生率为1%~14%,我国为1%~5%,且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2]。另有报道指出,具有糖尿病高危因素人群,其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3],国内有学者研究中显示,糖尿病低危妇女的该症发生率为0.74%,而高危妇女发病率达7.4%[4]。

3.2 发病原因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同肥胖、年龄、不良生育史以及糖尿病家族史等具有密切关联。有学者认为,孕妇年龄同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呈正相关性,年龄>35岁的高龄产妇,该症发生几率为正常年龄段产妇的2~4倍[5]。而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肥胖人群增多,而较多研究发现,孕妇机体糖耐量的降低主要因肥胖引起,因此影响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同时国内有报道还表明,存在不良生育史或者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其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概率往往较正常孕妇高[6]。

3.3 临床表现及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主要表现为孕妇多饮、多尿、多食,同时外阴及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反复发作,其主要特征为血糖上升,本研究中,观察组产妇空腹血糖及产后2 h血糖值同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高(P

3.4 诊治方法

由于妊娠期糖尿病具有较大危害,因此需尽早采取有效方法予以诊治。研究发现,对妊娠期糖尿病开展早期筛查与诊断,可对个体化的治疗措施提供有效指导,从而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11]。国外学者认为,在孕24~28周时进行糖筛查试验较为关键,并根据糖筛结果,进行空腹血糖检查及葡萄糖耐量试验[12]。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以血糖控制为目的,主要方法为药物使用及饮食管理。由于常规的降糖药物在妊娠期使用的安全性尚未得到证实,因此临床中主要治疗药物为胰岛素。在使用胰岛素时,需注意根据孕期进展及孕产妇具体血糖值对剂量进行调整。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需实施科学的饮食管理,理想的饮食控制目标是既能保证和提供妊娠期间热量和营养需要,又能避免餐后高血糖或饥饿性酮症出现,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临床观察还发现,适当的运动锻炼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改善也具有一定作用。

综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可引发多种分娩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因此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诊治,提高生产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岸芸,钟龙,吴爱华,等.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后的妊娠结局[J].广东医学,2013,34(14):2206-2208.

[2]田明,吴连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血清CRP、IL-6、TNF-α的水平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9):1318-1321.

[3]刘绪娟,彭艳.妊娠期糖尿病控制血糖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92-93.

[4]李琦,马彦彦.妊娠期糖尿病的规范化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6):3009-3011.

[5]张海平,李微.妊娠期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2,48(6):513-514,516.

[6]刘学敏,杜鹃.妊娠期糖尿病及高血压疾病孕前体重及增加情况的调查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3,22(10):833-834.

[7]张瀛,丁小彬.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4):1157,1159.

[8]万小红,邹红,黄河清,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自护行为相关性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9):59-60.

[9]罗静,常青,王廷洲,等.新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与围生期母儿结局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9):755-758.

[10]毕显清.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5,21(9):1572-1574.

[11]董娟,王曼丽,王韦,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控制血糖对母婴预后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5):2248-2249.

第8篇:妊娠期糖尿病范文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诊断及治疗。 方法:回顾分析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中,通过饮食控制或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加胰岛素治疗患者中,死亡胎儿2例,巨大儿1例,无糖尿病酮症发生,产后约三分之二患者血糖恢复正常水平。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和治疗对降低母婴并发症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且于产后两个月左右恢复正常,GDM的发病率为1%-14%不等,而西方国家只有2-3%。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均有重大危害,尤其对胎儿及新生儿,可致新生儿窒息、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本文对我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治疗过程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产科住院分娩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GDM)病例,年龄25-30岁10例,大于30岁70例。初产妇50例,经产妇30例,有不良孕产史如死胎、死产、自然流产、胎儿畸形史20例。

1.2 孕期筛查及诊断方法 在门诊对定期产检的孕妇进行筛查,分别在24-28周,32-34周。50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隔晚不限制进食时间,晨间空腹将50g葡萄糖粉溶于250-300ml水中,10分钟内服完,1小时后抽静脉血,用氧化酶法测血浆糖值。结果≥7.8mmol/L(140mg/dl)为阳性,即需进一步做75g或100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前3d正常饮食,禁食8~12h,采静脉血测空腹血糖,然后5min内服饮完75g糖水,服完糖水后1、2、3h分别采静脉血测血糖值。两次或两次以上空腹血糖≥5.8mmol/L;或OGTT 4项值中2项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或50g GCT lh血糖≥11.1mmol/L及FPG≥5.8mmol/L;即可诊断。

1.3治疗方法 取饮食疗法,目标:保证母儿必需营养;维持正常血糖水平;预防酮症发生;保证正常的体重增加。检测血糖值:妊娠期末梢血糖控制范围:空腹血糖3.3~5.6 mmol/L;夜间血糖3.3~6.7 mmol/L;餐前血糖3.3~5.8 mmol/L;餐后2h血糖4.4~6.7 mmol/L。对饮食治疗不能控制,复查血糖不能控制在空腹5.8 mmol/L以下,餐后2h血糖6.7mmol/L以下,均采用了药物治疗,并以胰岛素治疗为主,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尽量延长孕周,并且在分娩前尽量用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治疗,以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80例妊娠期糖尿病中,30例在孕早期发现糖尿病,通过饮食管理加运动及药物治疗,无一例发生酮症酸中毒,无孕产妇死亡,其中2例经产妇,第1胎妊娠时合并糖尿病,未明确诊断而胎儿死亡;第2胎因早期诊断和治疗,母婴平安。余50例于约35周明确诊断,2例母体表现妊高症、巨大儿、死胎,产后2例新生儿低血糖发生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2.2 分娩方式 80例病例中,23例顺产分娩;57例行剖宫产,其中45例因重度妊高症、产程异常、巨大儿、胎窘、均小骨盆、死胎行剖宫产,7例疤痕子宫,5例社会因素行手术。产后切口愈合不良2例,产后出血1例,产后下肢静脉血栓1例。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的糖代谢异常。由于其对母亲产生严重危害,如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巨大儿、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已越来越受到广大产科医生的重视[1,2]。

3.1 饮食治疗 由于妊娠期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完全由孕妇提供,所以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饮食控制不能过分严格,即使肥胖的孕妇也不能过分控制饮食,否则易发生饥饿性酮症。每日总能量按30-35kcal/kg,碳水化合物占50%-55%,蛋白质20%,脂肪占20%~30%。ADA(2001年)建议肥胖(BMI>30)者,每日热卡为25-35kcal/kg,碳水化合物占每日总热量的35%-40%。提倡少量多餐制,每日分5~6餐,早餐主食量不宜过多,注意多摄入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品。

3.2 运动疗法 妊娠期糖尿病者进行适当的运动,能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对降低血糖有一定帮助,尤其对胰岛素不敏感的肥胖孕妇,更应该在餐后进行一定的锻炼。运动时间不宜太长,一般20-30分钟,选择有节奏的运动项目,如散步等,避免剧烈运动。先兆早产或者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者不适宜进行运动。

3.3 药物治疗 口服降糖药致畸的看法虽未肯定,但这类药物能透过胎盘,引起严重的新生儿低血糖,尤其是有长效作用的氯磺丙脲,故妊娠期不宜采用口服降糖剂。当饮食控制失效时,最好应用胰岛素以控制血糖水平。根据正常妇女每天胰岛索的分泌量为241U来衡量,则每天应补充胰岛素20~401U。其精确剂量及治疗方案应个体化,需按病情、孕周、体形、血糖值及胰岛功能计算,并根据血糖监测结果酌情调整,每次调整幅度以增减2U为宜。

GDM是在妊娠时才出现或发生的糖尿病[3],糖尿病对母亲的影响主要是并发血管病变,使血管内皮细胞增厚及管腔变窄,组织供血不足,从而增加高血压和先兆子痫的发生率。—旦并发妊高症,病情较难控制,孕妇及围生儿预后差。GDM孕妇羊水过多发生率较非糖尿病孕妇高lO倍,其原因可能与胎儿高糖、高渗性利尿致胎尿排出增多有关。监护愈早并发症愈少,在妊娠7周前能使空腹血糖值低于100mg/dl(5.5mmol/L),则畸胎率明显下降,并可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的发生,亦可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本文中血糖控制产妇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血糖未控制产妇。因此从孕中期即应开始糖筛查试验,如果对孕妇直接行75gOGTT检查可给孕妇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应首先服50g葡萄糖,服糖后l小时血糖≥7.8 mmol/L为阳性者作糖耐量试验(OCTT)。OGTT检查是—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后,测空腹及服糖后l、2、3d时的4次血浆葡萄糖,两次达到或超过5.6mmol/L,10.3mmol/L,8.6mmol/L,7.8mmol/L即为异常。我院目前对所有孕妇均在妊娠24-28周进行50g糖筛查,有利于GDM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杨慧霞;董悦.加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3): 129~131.

第9篇:妊娠期糖尿病范文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胰岛素;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71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4-0142-02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表现为孕妇怀孕期间出现高血糖现象,其发病率占孕妇1%~3%,并出现上升趋势,它是一种高危妊娠,对母婴的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探讨GDM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母体安全至关至要。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GDM组),均符合WHO关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且年龄19~35岁。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50例正常孕妇设为对照组,年龄20~40岁,孕前、孕期均无糖尿病病史。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通过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筛查,妊娠期两次空腹血糖>5.1 mmol/L,或者OGTT中有一妊娠期两次或两次以上FBG≥5.1 mmol/L,或者超过下述标准即可确诊为GDM,OGTT空腹及服糖后1~2 h血糖分别为5.1、10.0、8.5 mmol/L。OGTT三项值中任何一项达到或超过异常时,诊为妊娠期糖尿病。

1.3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发生情况、早产、产后感染、羊水量、酸中毒及胎儿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GDM组患者中,高血压发生情况、早产、羊水过多、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及巨大儿发生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和表2。

表1 两组孕妇病理妊娠情况比较 例

组别 妊娠期高血压 早产 产后

感染 羊水

过多 羊水

过少 酸中毒

GDM组(n=88) 15 15 5 17 2 2

对照组(n=50) 2 2 1 1 1 0

表2 两组出现胎儿并发症情况比较 例

组别 胎儿宫内窘迫 死胎 巨大儿 畸形儿 剖宫产

GDM组(n=88) 25 1 13 1 30

对照组(n=50) 2 0 1 0 5

3 讨论

糖尿病(DM)是血中胰岛素相对或绝对减少,或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增加而引起的血糖过高,出现糖尿进而引起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孕妇体内糖代谢异常现象,对孕妇及胎儿均有较大危害。无论是妊娠期糖尿病还是糖尿病合并妊娠,都是由于孕妇体内血糖过高,导致羊水中葡萄糖含量相应增加,及高渗作用引起羊水过多[1]。母体血糖过高,葡萄糖通过胎盘而引起胎儿血糖升高,刺激胎儿体内也产生大量胰岛素,从而促进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抑制脂肪的分解,使脂肪及糖原在胎儿各组织器官中沉积增多,导致巨大儿。而巨大儿往往又能够引起孕妇难产、产伤、新生儿窒息等一些不良后果[2]。因此妊娠期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妊娠都严重危害着围生儿及孕妇的健康。随着我国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检出率不断增加,探讨妊娠期孕妇血糖有效措施,控制血糖水平显得至关重要。

目前现行医院临床使用的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尿糖测定等测试方法在反应糖尿病控制程度方面引起波动大。对于血糖的测定只能测试出患者即时血糖水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它属于横断面测试血糖法,并不能作为疾病控制评价程度的指标。OGTT是葡萄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诊断和筛选试验,也可用于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但由于受葡萄糖毒性影响,不能客观地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因此血糖控制后,复查OGTT十分必要。胰高血糖素刺激试验(GST)能很好地反映胰岛β细胞残存功能。因此可以将GST与OGTT两者联合,对了解胰岛β细胞残存功能,确定糖尿病类型,合理选择今后的治疗方案,估计治疗效果,判断预后等均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对GDM的治疗也取得了一点的疗效,就当前而言,目前使用较多的是饮食治疗联合适当的运动锻炼法,这种治疗方法能够有助于有效控制GDM患者的血糖。患者通过适量的运动锻炼能增强自身免疫,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机体对葡萄糖的循环利用率,使得患者血糖水平恢复正常。而运动治疗适用于在进行饮食治疗后血糖控制效果不明显,并且没有出现先兆早产及出血迹象、心率、体温均于正常范围的孕妇的辅助治疗。在进行运动治疗的时候应选择适合孕妇锻炼而又不会引起宫缩及胎心变化的运动方式,如上肢功率机等。孕妇同样还可坐在椅子上,依靠两手臂摇动功率机柄,每次运动时间为20 min,并需达到靶心率10 min,同时监护胎心与宫缩情况,每周3次,取得较好效果[3]。对于那些饮食及运动治疗法无效的患者必要时候可以使用胰岛素药物治疗。对于胰岛素的选择可选用人型胰岛素,使用时候需要根据孕妇体型、孕周等严格计算出每日胰岛素用量,在初用阶段时胰岛素的剂量不宜过大,使用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血糖检测情况进行适量调整。然而有些在对胰岛素患者使用后的多年追访中发现,部分GDM患者产后仍存在胰岛素抵抗,并且体内OGTT 2 h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产后妇女,这可能成为胰岛素使用者的现行隐患。

GDM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它对母婴产生了极大地伤害,对于GDM早期的检测尤为重要,而对于早期对于确诊的GDM患者,要有信心、有耐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并根据情况进行充分的运动,同时定期监测血糖,保持血糖在理想水平,进而改善GDM的母婴状况。

参考文献

[1]赖丽,汀金香.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35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0,54(4):286-287.

[2]任兆爱.护理人员对住院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7,13(15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