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考个人毕业总结范文

自考个人毕业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考个人毕业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考个人毕业总结

第1篇:自考个人毕业总结范文

本次问卷调查抽样来自参加2010年秋季自学考试答辩的7个助学站,样本量为194人。问卷题目主要包括3个方面:第一,考生来源及其学习基础。自学考试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经从补偿计划经济体制后期和改革前期由于政治原因而被迫中断学业的青年人(多为待业青年),逐步变化到为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更高要求。[5]因此,对考生来源的调查,有可能影响到其教学及管理环节的设计,也必将影响到对该科目自学考试所肩负的责任的认识。第二,参加毕业设计的效果。毕业设计环节是主考院校与广大考生进行直接接触的少有环节之一,通过该环节,可以真实地了解考生思想状态、学习效果和各种要求,以及本次调查问卷的有效性等问题。问卷题目和考生答题结果见表2。第三,学习条件与环境。社会助学是连接个人自学与国家考试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既是自学考试制度的必然产物,又是自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助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自学考试的质量。通过本次调查,可以进一步了解各助学站的条件和助学状况,从而实现对自学考试助学过程的有效监督。问卷题目及其调查结果见表3。

2问卷调查的分析与思考

2.1考生来源及其学习基础

表1显示,有66%的考生是应届大专毕业生,已经毕业的考生,也有29%毕业时间不超过两年,说明绝大多数考生是在专科在校学习阶段报名参加的自学考试,只是由于某种原因当时未参加毕业设计答辩。可见,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是工科自学考试生源的主体,因此,加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的融合,是自学考试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教育与实际结合的需要,更是教育与职业接轨的需要。重视两者的结合不仅可以稳定自学考试生源,而且能使自学考试教育培养的人才迅速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二者的结合,既可以不断完善自学考试的不足和缺陷,发挥自学考试的优势,也可以促进自学考试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进一步了解,那些已经就业的学生,尤其是像数控技术专业这种工科已经就业的学生,他们的就业对象主要是企业。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后,由于企业对人才需求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对职工重使用轻培训,甚至只使用不培训,很少有企业愿意为职工参加社会培训和学习提供方便,加之自考生在单位工作压力大,加班频繁,一旦就业,学生很少有时间参加上课、辅导等学习活动,有的考生甚至连参加答辩的请假都无法得到批准,不得不延期答辩。此外,还有一个现象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由于就业的压力,很多专科学校都取消了毕业设计环节,采取以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方式代替毕业设计,使学生失去对在校专业学习的各科目统一复习和综合训练的机会。很多学生反映,根本不知道专科学习阶段所学的各门课程知识有什么用,如何用。这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是非常不利的。

2.2参加毕业设计的效果

作为主考学校应该坚持做好毕业设计答辩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力图通过毕业设计答辩环节,综合训练考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发挥该实践环节的导向作用。在毕业设计实施方案中,要求考生在答辩时提交以下材料:①开题报告;②设计图纸(A0图纸3张以上)且要求有指导教师签字;③毕业计算说明书12000字以上;④其他应提交的材料(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评语、评阅人评语、答辩成绩评定单)。答辩程序要求:①自我介绍;②答辩人自述(讲解图纸和设计内容);③提问与答辩。通过答辩,发现许多平时难以发现的问题。例如,少数指导教师明显缺乏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的经验,选题缺乏实际背景、设计内容过少,所指导的设计选题、图纸的质量以及工作量存在的问题;在学生方面,部分自考生对学过的课程掌握得不好,图纸画得很不规范,粗细实线不分。在答辩时,有许多应知应会的问题回答不出来,还有的自考生对自己的题目不甚了解,对所设计的图纸不理解。然而,无论毕业设计做得怎么样,成绩如何,几乎所有自考生都对参加毕业设计的收获持肯定态度。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考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是认可的。很多学生对专科阶段没有毕业设计环节而感到遗憾。极少数对毕业设计持否定态度的考生几乎全都是已经就业,且所就业单位与所学专业完全无关的考生(比如售楼员、保险业务员等)。一位自考生在其毕业设计说明书后面的致谢中,用诗一样的语言直抒胸臆,恰当地反映出毕业设计的成效:“回想毕业设计这段难忘的岁月,从最初的不屑与茫然,到慢慢地进入状态,再到对设计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整个设计的过程难以用语言来表达,遇到困难,常常不知道如何来下手。这时,老师通过邮件的指导直至当面的讲解,好像是在黑暗憋屈的密闭空间中豁然展现了一面窗,不但有了明快的思路,而且还会有呼吸到新鲜空气般的畅觉。当图纸经过一次次修改基本成形时,自己会充满了成就感。就在毕业设计的磨炼中,我不仅知道了以前的课程学有何用,而且通过不断的整理资料,不断地汲取灵感,学会了在今后如何去适应和完成新的工作。即使在毕业设计的帷幕落下之后,我相信我也会牢记这些难忘和感动,这个期间的收获将使我将终生受益。”很多自考生反映,毕业设计答辩的环节对他们的帮助也非常大。不少自考生在正式场合讲话的机会很少,有的考生文化基础薄弱,在语言表达与组织能力上较差。为了能通过答辩,他们在答辩前反复熟悉设计内容,甚至将自述部分内容写出并背诵下来;考生之间相互设置问题,互相切磋。所有这些,对于平时相互间联系极少的自考生来讲,是非常难得的。答辩时的气氛常常是十分紧张的,短短几分钟的陈述,却饱含自考生近半年的辛苦努力和其指导教师的悉心付出。答辩中充分展现的是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现场应变能力,而答辩教师的提问以及对考生设计出现的问题的指正与讲解,可以让所有参加答辩的考生感到受益匪浅。

2.3学习条件与环境

13个数控技术专业助学站,有11个主要依托于职业技术学院或高等学校的成人教育学院或专业学院,客观办学条件好,考生生源稳定,授课或辅导相对正规,实验、实践条件充分。其原因可能是开办数控技术专业等工科类助学站客观上要求硬件条件比较高,办学成本也高,自然限制一些办学条件较差的单位申办专业助学站点。因此,数控技术专业自考助学站的情况比较好,有条件根据助学工作的职责为考生选聘相应课程的辅导教师,组织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考核,协调、处理招生或助学中的各种问题,保证助学工作质量。但从问卷调查中也可以看出,各助学站点的助学条件参差不齐,自考生对助学站点的评价不一。有83%的自考生在教学的各环节得到助学站的有效帮助,尤其是在毕业设计阶段,52%的考生都得到2位及以上教师的指导,同学之间也有了更多的交流,达到教学目标和应有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从统计结果上也可以明显看出,考生满意度高的助学站,其参加毕业答辩的人数也多,即招生量多,最终的答辩成绩以及及格率也普遍高。从这一点也反向证明本次问卷的可信度也是很高的。进一步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虽然13个数控技术专业助学站,主要依托于职业技术学院或普通高等学校,但依托学校的成人教育学院还是依托专业学院(系),其助学效果却有很大的不同。依托于高等学校专业学院(系)的助学站,由于助学站的教师对专业和学生都很熟悉,所以其招生、聘任教师以及其他助学工作都比较得力,加之其开办自考专业数量比较少,工作目标比较集中,因此无论从招生数量还是课程考试通过率、毕业率都比较高,考生满意度也比较高。依托于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学院(系)的助学站,目前的主要工作精力并非用于工科自考专业。例如,某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机械或近机专业(如汽车、工业工程、仪器仪表等)的年招生量可达2000余人,但报考数控技术专业的自考生每年平均仅10~20人;再如,另一职业技术学院,以前曾是机电一体化自学考试的招生大户,但现在每年数控技术专业自考招生量平均仅10~20人。这些助学站由于招生专业过多,工作目标分散,与专业联系不多,聘请教师困难,实践教学成本高,教学质量难以保证。(2)个别助学站办学的功利性过强。可能由于招生数量较少,因此所提供的助学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学习要求,所聘师资力量过弱甚至没有指导教师等,从而导致出现助学管理混乱、教学不够规范的情况,影响自学考试数控技术专业的顺利发展。(3)由于就业的压力,很多职业技术学院或专科学校都取消毕业设计环节,采取以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方式代替毕业设计,使学生失去对在校专业学习的各科目统一复习和综合训练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使得部分专业教师(主要是年轻教师)缺少指导毕业设计的经验甚至能力。因此造成一些助学站的考生在毕业设计中,选题缺乏实际背景、设计内容过少和雷同,有的题目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有的毕业设计虽然从题目上有设计对象,但具体设计图却与题目相关性很小;有的毕业设计图纸只有外形图,没有详细结构,明显有凑图纸张数的现象。随着今后招生的进一步扩大,此类问题将可能更加突出。实践证明,社会助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自学考试的质量。凡是社会助学质量搞得好的,考生质量就高,毕业生质量也好。因而社会助学在帮助考生学习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6]

3总结与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自考生源数量与成分发生急剧性变化,职业技术学院等专科在籍学生已经是工科自考生的主力军,这将对自学考试体系的自我定位产生重要影响。毕业设计,作为主考院校与广大考生进行直接接触的重要环节,是自学考试体系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客观评价的有效途径。高质量的社会助学,是保证自学考试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主考院校毕业设计的管理与验收提出以下几方面改进建议:

第一,找准自学考试的位置,将毕业设计定位为专业实践和职业技能训练。承认自学考试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区别,承认自学考试生源与高等教育生源之间的差距。普通高等教育和自学考试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不可能完全相同,其评估体系也应该不同。普通高等教育着力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而自学考试教育目标应该是根据现实社会的需要提高在学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将自学考试教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以实用、够用为度,充分发挥自学考试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建议将自学考试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功能定位为根据工业企业的现实要求训练和考核考生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的理解与实践能力,侧重于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技能的把握,从传统的知识学习导向型逐渐向职业技能训练导向型的教育模式转变。在保证教育质量和总体培养目标实现的条件下,适当减少毕业设计工作量和设计说明书字数要求,但应增加对毕业设计题目选题背景、详细结构表达和工艺可行性要求,使毕业设计内容更贴近工业企业实际,尤其注重对应考者进行基本技能的考核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7]

第二,重视选题质量,坚持每人一题,充分体现职业技能训练要求。毕业设计选题是毕业设计的起始和关键。选题决定毕业设计的内容,选题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毕业设计质量。题目的类型根据数控专业特点和要求可以多样化,并尽可能满足生产实际需求。根据自学考试毕业设计过程分散性、独立性和难以监控的特点,要保证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动手,避免互相抄袭,就必须要求毕业设计的选题不能重复,并做到每人一题。在选题方面,应该做到难易适宜,选题不能过大,不能超出自考生的能力和所学专业的知识范围;也不能过窄,使学生难以发挥或施展其能力,选题更要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不能过于超前而与现实严重脱节。选题的难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应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努力后能够完成,或者能有阶段性的成果。既不使学生承担的任务过重,难以按时完成,又不因为任务过少,造成学生空闲,达不到职业技能训练要求。考虑到自考生平时相互之间接触少,缺少合作和相互讨论学习的机会,而现代制造系统的研发经常不是依靠个人奋斗、独立完成的项目,而是通过团体协作,每个人完成其中的一部分,分阶段逐步完成。因此建议在选题时,可以考虑将一个较大的题目(如一个较复杂的设备设计开发)分成若干个各自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子题目交给自考生去做,并将他们分成一组,从而使自考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既有机会互相讨论,互相协作,又能各自独立完成自己的那份工作量。毕业设计的题目在符合专业实践和职业技能训练目标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多地选择与生产、科研、实验等任务相结合的实际题目,选择企业、科研单位的实际工程问题作为毕业设计选题。这类选题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实际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

第三,选择合格的指导教师,是做好毕业设计工作的关键。本科毕业设计涉及的知识面较多,对指导教师要求比较高,指导教师不仅应具有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又要有较丰富的实践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因此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应是知识结构合理、业务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毕业设计水平的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指导教师水平的参差不齐。特别是很多职业技术学院都取消了毕业设计环节,采取以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方式代替毕业设计,使得相关专业教师综合工程能力下降,缺少毕业设计指导经验,就近可用的指导资源相对薄弱。同时教师精力的投入和责任心也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与效果的关键性因素。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建议主考院校通过建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对参与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教师进行培训或通过网络等手段进行经常性指导;另一方面,明确要求指导教师对整个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活动全程负责,坚持要求考生在答辩时,其毕业设计图纸上必须要有指导教师签字,答辩材料上也必须要有指导教师评语,从验收环节强调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责任。由于数控技术专业具有典型的机电结合特征,其毕业设计选题一般也要求能机电结合。如果基层助学站缺少能够独立指导机电结合类毕业设计方面的指导教师,建议可以同时聘任机械专业指导教师和自动化专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毕业设计指导的助学的手段也应该与时俱进。通过网络,打破时间、地域的界限,提供更加便捷适用的毕业设计指导方式。建议指导教师通过多种手段加强自考生与其之间的联系,如采取定期的面对面指导,借助网络通信工具进行经常性的沟通等,确保毕业设计顺利进行。

第2篇:自考个人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自学考试;功能;多元化;素质教育

收稿日期:2007―03―14

作者简介:赵青文(1967―),女,河南省汤阴县人,浙江师范大学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办主任,讲师,主要从事自学考试和教师继续教育研究。

我国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已经走过了25年的历程,期间,它的性质与功能也在悄然变化。创办之初,自学考试最为切实和明确的目标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①21世纪以来,面对普通高校扩招、民办高校迅增的压力,自学考试作为学历教育的生存条件正在逐步弱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才流动加速,就业、转岗越来越频繁,社会对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在具有相应学历后,更注重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以使自己顺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在职场竞争中占据有利条件。自学考试顺应形势发展,不断改革机制,及时更新专业,大量增加非学历教育项目,在提升自考生综合素质,满足社会终身学习需求方面凸显出自身的优势,表现出了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多元功能。

一、以考试满足社会终身教育需求

自学考试作为我国最开放、灵活的高等教育形式,把学历考试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在零门槛的“准入”机制下,每个人的学习权力得到了保障,学习愿望得到了鼓励,学习效果得到了证明和肯定。自学考试为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每一个成员创造了继续学习的机遇和条件。一般来说,参加自学考试的人多是在完成了一定程度的学历教育后离开学校走上了社会,随着工作、生活阅历的日渐丰富,对知识的渴求也日渐迫切,于是便走上了自考道路。2006年上半年,浙江省非学历教育考试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开设项目40余个,报考人数达74万。②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形成了某个学科的专业知识或某种专门技能。自学考试基于继续教育的现实需要,特别是随着终身学习机制的逐步完善,非学历教育考试在拓宽自考服务面,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和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自学考试也必将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

二、以考试促进学习能力提升

培养人的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也是自学考试的重要任务。自学考试首先在命题环节引导自考生的学习方向和价值取向,强调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综合运用。其次自学考试以多元化的考试、考核方式引导、锻炼自考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实践性考核、教育实习、面试、互评等综合测评形式都被或即将被采纳为自学考试的考核形式,这种多元化的考核形式对于发展和提升自考生多元智能极有好处,特别是在考核形式中更多地采用口试、说课、课堂技能等“情景化测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普通理论考试的片面性,也与当今倡导的激励个体性学习理念一致。通过这种测试,自考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被更精确地把握和证实,同时也反过来进一步促进自考生的学习和发展,使他们的学习完全成为依个人的需要主动参与、积极接受的活动。

与普通高校的教育形式相比,自学考试倡导人的自主学习,更注重对自考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敲门砖。会阅读,才会深刻理解,才能吸收为自己的知识,自学考试一纲一本的特点是培养自考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强的自学能力。调查③显示,自考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能主动读教材、查资料,在理解基础上解决问题的比例占86.1%,只有12.1%的自考生通过问别人、问老师解决难题。

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也是自考生自主学习的必经之路。对待自学考试,你必须研究它,理解它,讲究效率、注重方法,仅凭热情是难以成功的。一般来说,学习成绩与个人的学习效率成正比。大凡成绩优秀的考生,都讲究学习的方式和方法,能够比较合理地安排考试内容和学习时间,尽最大努力提高学习效率。

三、以考试促进考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指学生自我设置目标,规划实现目标的策略,自主选择和执行强化自己的行为,并评价自己成绩的能力。

对自考生来说,完成一个学科的全部考试科目,是一个不小的工程。首先,学员需要为自己制订一个2~5年的愿景规划和较为详尽的学习、考试计划。在我们回收的2440份调查问卷中(见表1),自考过程中有76.7%自考生制订有完善、具体的考试计划,只有大目标而不制订具体考试规划的仅17.7%,想学就学,顺其自然的只有5.6%。其次,自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选择自己的考试科目,然后合理地为每一科目分配学习时间和选择学习方法。调查中发现,自考生在学习方式的选择和平时时间的安排上,77.8%自考生是自己学习为主,接受业余助学为辅,抓住一切时机备考。其中45.3%的考生能见缝插针,利用点滴时间学习,32.5%的自考生定时到夜校或短期班听课,甚至24.2%的自考学员在嘈杂、喧闹的环境中也能有效地学习,只有18.8%的考生平时很少看书,依靠考前突击应付考试。之外,坚忍的毅力是一个学生完成自学考试必须具备的良好品质。一个人只有在目标激励下持之以恒,才能够成功,这需要以坚定的意志和努力来保证自己的安排得到落实。恒心和毅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学习的自觉性、自制力和良好习惯的基础之上,考生能否取得理想的考试成果,很大程度取决于他是否进行了良好的自我管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

四、以考试增强自信心

自信是我们每个人“人格结构”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很多情况下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自学考试之所以能赢得广大社会民众的信赖、认可和积极参与,除了它严格的考试规则,科学而有效的考试管理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学考试能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进行。这样的环境下,考生的成绩与水平不仅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充分的尊重,而且考生取得的每一次成功,每拿到一份成绩合格单,都增加一分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肯定自己的价值,才能够积极地去追求,并取得事业的成功。自学考试的开放性,也为考不上大学的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扭转了过去高考落榜、便有一大批年轻人被巨大挫折感和沉重自卑心理压倒的局面。自学考试也非常注重非智力因素的考核,各种形式的实践环节考核,有利于锻炼自考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日常所学较快地运用于工作实践,增强了考生学习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在调查中,对于“你认为自己的社会活动、交际能力怎样?”“你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这两个问题,在读的自考生认为“较强”的仅有17.9%和21.1%,但在浙江师大2004级431份自考毕业生回收问卷中,认为“较强”的却分别占到了52.2%和80.8%。从自考毕业生对自我能力的判断和评价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自考活动与其自信心和对自己的合理定位基本呈正比。自考生自信心提升还表现在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和为人处事的积极心态上(见表2)。

调查结果表明,87.7%的自考生在参加集体活动时选择“积极参加”或“主动参与组织和服务工作”,大部分自考生都能积极参加单位或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乐于与人交流和沟通,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做事失败和遇到朋友欺骗时,分别有78.4%和66.3%的自考生选择“没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和“找其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态度自信、乐观,积极寻求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可以肯定地说,自学考试有助于提升自考生应对逆境与失败,恰当处理矛盾和分歧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以考试促进自考生的创新意识

自考生本身的经历和经验无形中引导他们带着问题学习,这种学习特性有利于形成对特定问题的个性化的解答,也有利于促进创新意识形成。同时,自学考试命题中,主观性、实践性试题的份额在逐年加大,特别是实践性考核、实习、设计、课堂技能考核等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考核形式及内容,因为没有固定格式和答案,同样的问题,允许学生交出不同的答案,其导向更倾向于张扬考生个性,激发其创造力。在这样的学习和磨砺中,自考生自觉地更新思维方式,拓展思维空间,知识重建的意识也在逐步加强。在这次对自考生创业能力问卷调查的统计中,我们发现,89.5%的自考生选择自考毕业后凭自己的能力,自主择业,65.8%的自考生有自己创业的打算,0.9%已经创业成功。可见绝大部分自考生通过自考强化了创业的意识和抱负,对自己的未来设计更现实也更有特色。对于第一次创业失败,选择“总结经验,重新创业”的有40.5%,选择“等待时机,积累经验,筹足资金,争取下次再创业”的有52.6%,只有8%的学生想依靠父母的关系,安排一份工作,6.8%的自考生第一次创业失败后选择“放弃,不再冒险”。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性质与功能的多元化是与社会需要相适应而逐步形成的,因而它也应随着社会需要的改变而不断完善。首先,命题需要更科学。命题质量决定着自学考试的总体价值,因而是它的灵魂。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命题仍然需要进一步贴近现实需要,强调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加强基本概念的横向联系,减少偏题怪题难题和死记硬背的题目。其次,自学考试的形式需要更加多样化。人的智能大略可分为七种④,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学考试不仅要促进考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发展和挖掘自考生的多元智能潜力,这就需要以多元的考试引导、锻炼自考生的各种能力,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最终实现社会价值的多元化生成。

注释:

①国务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1988.

②张超然.我省非学历教育考试持续快速发展[J].浙江自学考试,2006,(10)封2.

第3篇:自考个人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自学考试;云计算;云学习;助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0—091—02

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30余年的发展,自考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开放式高等教育形式。其中,社会助学作为承接个人和考试的关键环节,对自学考试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本文针对自考助学面临的种种挑战,提出了云计算与自考助学相结合构建云学习视野下的自考助学模式,以期对信息技术时代自考助学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自考助学的现状和挑战

据统计,自1981年以来,已累计有2.1亿人次参加自学考试,毕业学生达920万人。可以说自考为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做出了很大贡献。由于它具有既是一种国家考试制度又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的双重性质,社会助学作为承接个人和考试的关键环节体现了其教育属性。所谓社会助学,概括地说就是社会对自考生学习提供的帮助和支持。可以说社会助学是自考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一方面,没有社会助学就不能体现自考的教育属性;另一方面,社会助学也弥补了自考生“为考而考”功利性带来的不足。“社会助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社会助学的改善和发展必然会加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教育功能,逐步消除由于自学考试制度凸显的考试功能给人们带来的误解”。

当前,自考社会助学主要有面授和网络两种实现途径。面授助学主要包括全日制的自考助学班和业余性质的助学班。其中,全日制的自考助学班的学习者主要是低龄化的高考应届毕业生。这些学习者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高考失利且认为复读后录取的希望渺茫,遂选择自考之路。业余性质助考班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参加工作的成年人,受制于时间和精力等,只能选择周末和节假日来参加自考助学。举办这两类助考班以公立大学的继续教育机构和以一些民办大学为主,虽然这些助学机构为自考助学环节的有效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因素,教学范围、教学手段、教学过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信息技术时代为自考助学开辟了新的战场,网络助学应运而生。网络助学其实是一种数字化的学习方式,它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优势,构建出数字化的学习环境,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变革传统教学模式,降低了教学成本和学习费用。可以说网络助学是自考发展进程中的必然选择,这是由自考的性质和网络教育的特质所决定的。目前,网络助学正成为主要的自考助学模式,但与此同时,自考网络助学良莠不齐现象突出,建设者只是简单地把学习资源数字化后搬运到网络,既鲜有关注学习过程与学习支持服务,又很少考虑学习者的个人学习背景和学习兴趣需求,这些都有悖于教育规律。

三、云学习

云计算是在分布式系统、网格计算、虚拟存储和网络存储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共享基础架构,其核心是向用户提供数据存储和网络服务。云计算将成为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新方向已被学术界普遍承认,故近年来云计算的发展可谓方兴未艾。Stephen Dowries认为“所有的学习技术至少都是某种程度上的网络技术,因为它被设计用来促进公共知识和个人知识之间的互动”。尚建新、解月光、王伟将其引申为“所有的网络技术都可以抽取出来为教育服务,实现网络技术向学习技术的转变”。所以把云计算技术抽取出来为教育服务,或者说在教育领域里运用云计算技术就衍生出了“云学习”的概念。概括地说,云学习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运用云计算技术的学习。

云计算以“资源共享、集中服务”为核心,将所有的可用资源集中于一个平台之上,在平台的统一管理和调配下,给用户提供所需要的服务。云学习继承了云计算的精髓,给学习者提供一个资料丰富、功能强大、交互协作、安全可靠的学习环境。

1.以学习资源为核心:云学习秉承“整合资源,集中服务”的思想,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为学习者提供服务。以往那种分散的、单点集中式的学习资源获取速度慢,资源类型单一,无法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云平台有效聚合分散的学习资源于云端,学习者不需要考虑其技术实现,只需按自己的需求获取服务。

2.以学习者为中心:在云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现状和兴趣需求,方便地获取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等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安排学习进度,反思学习效果等。依托云计算学习平台,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程度将会得到很大提升。

3.以协作学习为方式:学习者在云平台上的学习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可以开展实时的师生、生生协作交流。知识和信息在交流中得到升华提高。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和交流协作能不断引发学习者开展头脑风暴,提高学习效率。

四、云学习视野下自考助学模式

1.自考助学模式关系。云学习视野下的自考助学可以看作网络助学的一个子集,它进一步扩展了当前网络助学的体系框架,丰富了学习手段。同时。当前的网络助学也在学习资源和技术平台上给云学习视野下的自考助学奠定了基础。但云学习视野下的网络助学不仅仅是当前传统网络助学的一个补充,相反,二者在学习行为、学习内容、学习理念上都有着明显差异。

2.结构模型。对比传统网络助学和云学习视野下的网络助学并结合云计算的技术特点,本文提出了一个云学习视野下的自学考试助学模式模型。该模型分为三个层次:(1)用户服务层:主要由学习过程管理、学习支持服务、协作学习环境和个人网络空间等组成。自考学习者使用联网的计算机、智能手机、PDA等设备通过高速通信网络连接到系统平台,并向平台发起请求,平台根据学习者的请求以服务的方式回传数据。其中,学习过程管理实现对学习者的进程管理和监控督导等服务;学习支持服务对学习者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内容、自考信息等服务。协作学习环境给学习者提供交流协作的场所;个人学习空间是个人资料信息收集、知识经验积累的平台。(2)应用组织层:实现对不同平台下的异构学习资源和信息的标准化组织。学习资源和信息以及系统获取的一些面向教育的SaaS(软件即服务)和通过调用其他系统的API获取的web Service等,经过组织和标准化之后传输给用户服务层。(3)基础设施层:是整个系统的数据中心和提供服务的基础,它由一系列的服务器、存储器、网络设备等物理设备组成,经过虚拟化以及动态的可伸缩扩展之后,方便向应用组织层提供资源和计算服务,减少用户终端的处理压力以及降低用户对IT专业知识的依赖度。

第4篇:自考个人毕业总结范文

【摘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的个人自学是一种个人自主学习形式,是自学考试制度的基础。随着自学考试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重视个人自学过程,强化自学考试特有属性和自学成才总目标要求,采取有别于其他教育形式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学考试的教育功能,保障自学考试的健康发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在理论探讨上还是在实践运作中,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理论研究上,关于自考的教育体制、培养方式、考试命题和社会助学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关于个人自学方面的探讨较少,主要围绕着个人自学在高教自考中的性质和地位,但对于个人自学指导和策略以及自考生内在的学习心理过程鲜有关注。很多学者认为[1],国家考试和社会助学都是围绕着“个人自学”展开的,自学考试的规范体系也是为了保障和促进“个人自学”健康发展而设计的,因此,对个人自学给予实质性的重视是自学考试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个人自学指导与自学考试

高教自学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与国家考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但目前可以看到,国家考试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社会助学也形式多样,这些都为考生提供了充分、便捷、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但自考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利用并有效地利用这些支持服务,仅靠考试是很难体现出来的,而是要通过他们学习过程才能发现问题。因此对个人自学过程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否则难以量化和评估,易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高教自考的健康发展。(一)关注个人自学过程是实现自学考试教育功能的客观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早在1972年提出的报告中就提出:“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未来的文盲不在是看他学到了什么,而是看他是否学会如何学习[1]。”所谓的“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就是掌握和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学会自主的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优秀学生的一个很重要的特质就是在学习、记忆和利用信息时采取一定策略。要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必须教学生掌握多种多样的学习策略,学会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地使用这些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在充满竞争、充满变革的二十一世纪,人们如果不能随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就会很快被社会淘汰。因此,加强对自考生的个人自学研究,对个人自学过程进行指导,引导考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和学习策略,增强学习能力,提高自考生对学习型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实现自学考试教育功能具有相当重要现实意义。(二)关注个人自学过程有助于深入了解高教自考发展中的存在的问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举办自学考试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广泛地造就人才,培养大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在其发展的三十年里,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自学考试制度的发展,自学考试面向社会开考的传统意义个人自学的功能正在逐渐淡化,个人自学者对于考试机构政策和学习资源的支持的依赖性更强,这不仅要求有关部门在实际运作中予以重视,而且还需进一步了解自考生对于这些学习支持的利用情况。新的形势的发展,要求教育考试机构要实现职能转变和扩大,从考试管理工作延伸到关注考生学习过程上来,为学习过程提供支持、指导和管理;要求教育考试机构重视个人自学指导,转变把自学考试自主学习归入传统学历教育上来,弱化自学考试特性而偏离自学成才总目标的培养方式。因此,重视自学考试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个人自学问题,重视个人自学者在高教自考中的主体地位和个人自学者的学习策略,强化自学考试特有属性,实现自学考试的差异化战略,以区别于其它的教育形式,可以保障自学考试可持续发展。(三)关注个人自学过程,可以指导自考生更好地学习不管是传统意义上的自学,还是在社会助学下的自学,自考生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最主要的还是要靠考生的自主学习,加强对个人自学学习方法和学习心理的研究,寻求适合他们学习的有效策略,以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同时也可以对社会助学的具体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通过对个人自学过程的研究,可以掌握自考生对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利用程度。关注自学考试个人自学,可以获得自学考试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等反馈信息,可以加强自学考试的专业建设和教材建设,建立适合个人自主学习的专业体系和教材体系,可以更好地帮助自考生进行个人自主学习,这对于完善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和自学考试制度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杨广学等(2002)[2]曾根据自考生个人自学中如学习形式的单一、学习内容僵化的局限等,有针对性地提出开设相关课程来解决自考生在个人自学中的问题,这些做法很有借鉴意义,但其主要针对的是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而如今随着自学考试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自学考试中的个人自学也不单纯是传统意义上的个人自学,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外师生时空相对分离状态下的自主学习,即学习者有选择学习与助学方式的自主权。华东师大的徐志伟(2007)[3]提出,当今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越来越完善,为自考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而具备元认知技能是自考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必要内部条件之一。发展自考生的元认知技能,特别是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是促进自考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因此,在关注自考生学习过程的时候,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学习方法上,而是应该扩展到有关学习心理的整个过程,特别是元认知策略的运用上。

二、个人自学属性与自主学习

目前,我国学者一般认为,自主学习通常是指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它与被动、机械、接受式的学习相对(应皮连生,2003)。自主学习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事先进行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学习活动的监察、评价、反馈;三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自主学习具有能动性、反馈性、调节性、迁移性、有效性等特性。对自主学习,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的齐莫曼(Zimmemrna)教授作了系统的总结,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三个特征:①强调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自我调节策略的运用;②强调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定向的反馈循环过程,认为自主学习者能够监控自己的学习方法或策略的效果,并根据这些反馈反复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③强调自主学习者知道何时、如何使用某种特定的学习策略,或者做出合适的反应。国内外学者对自主学习含义的理解有所差异,但是对自主学习的实质有了较为一致的认识。本文倾向于庞维国先生所提出的自主学习的横向和纵向界定。从横向角度定义自主学习是指从学习的各个方面来综合界定自主学习。如果学习者本人对学习的各个方面都能自觉地做出选择和控制,其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具体来说,如果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自我驱动的,学习内容是自己选择的,学习策略是自主调节的,学习时间是自我计划和管理的,学习者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性条件,并能够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判断和评价,那么他的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反之,如果学习者在学习的上述方面完全依赖于他人指导或者控制,其学习就是不自主的。从纵向角度界定自主学习是指从学习的整个过程来阐释自主学习的实质。如果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如果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完全依赖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调控,其学习就不是自主的[4]。庞维国先生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较为清晰地描述了自主学习的界定和自主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学习者和施教者理解和区分自主学习。根据庞维国先生的对自主学习的界定原则,从横向来看,自学考试的个人自学者参加自学考试都是主动自愿地要求学习,学习动机是自我驱动,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客观条件,选择学习的专业和课程,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安排自主地计划和安排学习时间和选择学习方法,自学考试没有学年限制,在专业未停考之前可以自主安排学习年限,同时可以利用网络和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进行学习。因此,从横向来看,自学考试个人自学符合自主学习的界定要求。另一方面,从纵向来看,自学考试个人自学者自己安排学习计划和进度,调节学习方法,利用历年考试真题,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根据考试大纲要求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因此,自学考试个人自学也符合庞维国先生关于自主学习的纵向界定的要求。所以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个人自学是属于自主学习的范畴。自学考试中的个人自学,并不是“在学校之外没有教师讲解的个人学习”,而是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内容和方式的个人学习,是在国家考试的引导下,按照自学考试专业考试计划和课程考试纲的要求所进行的个人自主学习,同时也是在社会开放教育条件支持下的个人自主学习,是通过国家考试来检验学习结果的个人自主学习。自考生的个人自主学习主要是通过参加全日制助学班、业余助学班和个人在社会学习服务体系帮助下的个人自学三种途径。根据全国考办2010年统计的数据:截至2009年,全国注册登记并经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社会助学组织共有1464个,其中普通高校(成教学院)611所,占42%;成人高校38所,占3%;民办高等教育机构585所,占40%(其中民办普通高校179所,占全部助学组织总数的12%);部门委托办学63个,占4%,其它助学织织167个,占11%。2009年全国参加各类助学组织的自考学员有159万多人,在参加助学辅导的学员中,约有46%的学员是业余学习,54%的学员参加全日制学习。社会助学组织已经形成庞大的教育实体,考生可以自主地选择自主学习的方式。

三、个人自学策略与学习方法

个人自主学习策略是自考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为提高学习效率而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方法技巧、程序步骤和调控反馈方式的总和。策略一,要重视过程学习学习是一个过程,个人自学也是一个自我调控的学习过程,国家考试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检定方式,而不是学习的终点。自学考试专业的课程设置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组成,如果只为了通过考试而采取临时突击,而没有系统的学习,必然导致基础不牢,即使通过本门课程考试,也会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策略二,要重视考试大纲自学考试考试大纲是本门课程所要求的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考试大纲中对所要求的知识点是属于什么样的认识层次均有明确的要求,同时也是自学考试命题工作的依据。因此,要重视考试大纲在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有益于提高学习效率。策略三,要重视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在考试大纲的指导下,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安排,制订学习计划。在制订学习计划时,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逐门通过。在课程学习时,可以与学习相同或相近课程考生组成互动学习小组,共享学习资源,共同分析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这种互动式的学习小组自主学习,会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在个人学习过程中,可以采取划线法、列提纲学习法等进行有效的学习。策略四,要重视借助开放的教育学习途径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个人自学者提供很好的学习方式。华厦大地教育网也开展了以助学为主的网上自学指导,互联网上QQ学习群或课程学习论坛各种课程的自学考试学习课件也日益增多,学习者可以充分利用网上优秀教育资源灵活自主地开展学习。

四、个人自主学习与元认知技能

第5篇:自考个人毕业总结范文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应考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首先是选择课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有关对毕业论文选题的途径和要求是为鼓励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应考者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论文题目,报主考学校审查同意后确立。也可由主考学校公布论文题目,由应考者选择。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应与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相一致,做到通过论文写作和答辩考核,检验应考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达再完善,也将没有丝毫价值。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

首先,要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要从寻找科学研究的空白处和边缘领域中选题,科学研究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应考者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

最后,要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整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考生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由于考生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及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题。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首先,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资料来源的课题,对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很有帮助。其次,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恒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最后,要能结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每个考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选择那些能结合自己工作、发挥自己业务专长的课题,对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大有益处。

选好课题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般程序是:搜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

第一、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搜集资料。考生可以从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做实地调查研究、实验与观察等三个方面来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越具体、细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详细计划都列出来。首先,查阅资料时要熟悉、掌握图书分类法,要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摘、表册、数字等。

其次,做实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能获得最真实可靠、最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调查研究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对象明确、内容明确。调查的方法有: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有:开会、访问、问卷。最后,关于实验与观察。实验与观察是搜集科学资料数据、获得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形成、产生、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本方法在理工科、医类等专业研究中较为常用,运用本方法时要认真全面记录。

第二、研究课题的重点工作---研究资料。考生要对所搜集到手的资料进行全面浏览,并对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阅读、选读、研读。 通读即对全文进行阅读,选读即对有用部分、有用内容进行阅读,研读即对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内容进行全面、认真、细致、深入、反复的阅读。在研读过程中要积极思考。要以书或论文中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与研究方法来触发自己的思考,要眼、手、脑并用,发挥想象力,进行新的创造。在研究资料时,还要做好资料的记录。

第三、研究课题的核心工作―――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在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要突出新创见,创新是灵魂,不能只是重复前人或人云亦云。同时,还要防止贪大求全的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复述已有的知识,那就体现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 根据已确立的基本论点和分论点选定材料,这些材料是自己在对所搜集的资料加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组织材料要注意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注意前后材料的逻辑关系和主次关系。

第四、研究课题的关键工作―――执笔撰写。

考生下笔时要对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注意:拟定提纲和基本格式。

拟定提纲包括题目、基本论点、内容纲要。内容纲要包括大项目即大段段旨、中项目即段旨、小项目即段中材料或小段段旨。拟定提纲有助于安排好全文的逻辑结构,构建论文的基本框架。

基本格式:一般毕业论文由标题、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4方面内容构成。标题要求直接、具体、醒目、简明扼要。摘要即摘出论文中的要点放在论文的正文之前,以方便读者阅读,所以要简洁、概括。正文是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理由、意义,要写得简洁。要明确、具体地提出所论述课题,有时要写些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本人将有哪些补充、纠正或发展,还要简单介绍论证方法。本论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即表达作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及其论据。这部分要以充分有力的材料阐述观点,要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层次、大小段落间的内在联系。篇幅较长的论文常用推论式(即由此论点到彼论点逐层展开、步步深入的写法)和分论式(即把从属于基本论点的几个分论点并列起来,一个个分别加以论述)两者结合的方法。结论部分是论文的归结收束部分,要写论证的结果,做到首尾一贯,同时要写对课题研究的展望,提及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或可能解决的途径等。参考文献即撰写论文过程中研读的一些文章或资料,要选择主要的列在文后。

第6篇:自考个人毕业总结范文

本文试就如何撰写毕业论文作简要论述,供参考。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应考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首先是选择课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第7篇:自考个人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自学考试 全日制 助学班 教学改革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部分高校顺应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和人才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利用高校固有的优良教学资源,在部分实用性专业领域启动了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教学模式(以下简称自考助学)。自考助学是高等自学考试和全日制高等教育的有机结合,为高考落榜生、待岗转岗人员、大中专在校学生提供了继续学习的机会和再就业的智力准备,为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了大量的劳动者和生力军。湖南是农业大省,养殖业在全省农业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随着养殖产业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转变,养殖技术人才供不应求。为了顺应这种需求,湖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畜牧兽医自考助学班,面向社会招收学员,进行全日制助学培养。通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经过不断总结、积累,教学相长,使这种教学模式得到长足发展。

一、畜牧兽医专业自考助学现状分析

1 畜牧兽医自考助学中的利

(1)为现代养殖业输送有知识有技能的实用性人才,缓解了人才供需矛盾,促进行业发展

近20年,畜牧兽医行业飞跃发展,产业链延伸,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产品越来越标准化,产品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养殖行业的发展模式、养殖行业从业者素质、行业准入门槛等要求越来越高,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成为行业的稀缺资源。而仅通过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专业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全日制自考助学这种办学模式便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起来。全日制自考助学以大于全日制本科教学的规模给市场输送了大量的专业化技能型人才,缓解了供需矛盾,促进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优秀教学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优秀师资和优良教学条件的作用,教学相长,有利于更多优秀学生及教师的成长

湖南农业大学是湖南唯一一所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有着60多年的教学科研历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德才兼备的畜牧兽医人才,为湖南乃至全国的畜牧兽医行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专业建设也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沉淀了相当的文化底蕴,积累了大量人脉资源,教学设施及师资条件日益改善。但畜牧兽医作为传统农学专业在发展中遭遇尴尬和瓶颈,招生规模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的人才培养金字塔缺乏足够的人才支撑,顶尖教师、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的基础相对匮乏。全日制自考生源的补充,让更多致力于畜牧兽医行业的有识有为之士共享百年传承下来的优秀教学资源;也因为更多人的参与和投入,学生问的竞争刺激,教师因分工更为具体、工作更为饱和的激励,促进学生及教师团队的更加积极有为,有利于优秀人才的产生。

(3)给更多有志青年以高平台,成就落榜没落志的青年的成才梦想

行业的发展和学校优秀资源的共享,给更多的人以成才的平台,圆了更多人的梦想。参加自考助学教育的学生尽管能力、学识、年龄等参差不齐,对未来的期待也不一样。通过自考助学这个平台,有的学员完成了从专科到本科到硕士甚至博士的蜕变,有的成了富甲一方的企业家,有的成了行业能手,有的成为具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创造财富,享受自己充实的人生。

2 畜牧兽医自考助学的弊

(1)自考助学教学中的弊

自考助学学员知识背景、能力结构及年龄组成与全日制本科生存在显著的差异,自考助学学员之间的差异也较大。部分学员可能是初、高中毕业生,有的可能已经有了大专的水平;有的可能已经在相关行业岗位工作过,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有的可能连基本的专业认识都没有。但这些不同层次结构的学员组成的自考助学班则采用全日制本科生的一套教学、管理模式,不符合学员的实际情况,拔苗助长,老师学生感到力不从心;对于这个参差不齐的群体,采取大班学,援用一套教学内容,采用相同教学方法,实行同样的管理,显然也是得不偿失,达不到人尽其才的效果。

(2)自考助学学习中的弊

对自考助学学生的绩效考核是一年两次的全国自学考试,在应对这两次考试的备考时间,学员们学习任务相对饱和,表现了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在其他的大多数学习时间内,多数学员的学习欠主动,目的性不强,学习没有方向。课堂学习期间,迟到、早退和旷课现象较多,课外时间无事可做。很多学员就业心切,过早的把心思放在工作赚钱上,无心学习;而盲目投入工作,由于缺乏充足的知识和技能准备,在工作中没有优势和成就感,反过来又削弱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二、全日制自考助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策略

1 进行学生分析,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分类教学

自考助学学员来源广泛、层次复杂,知识背景、能力结构差异明显,大多数学员自主选择入学,学习动机和目标较为明确。在学员入学初期,对学员进行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比较容易深入人心,激发更大的学习热情;但由于学生能力结构上的差异,学生本身及其对其职业教育的期望也应该有所差别。对于文化知识底子薄动手能力强的学员应该在进行适当的专业知识传授的基础上,以专业技能的传授为主,并辅以一定的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教育,使其成为行业能手和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合格的劳动者。所以,对于这部分学员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尤其是企业生产实践教学,其中以企业顶岗实习是最佳途径。而对于具有高中及以上知识水平、求知欲望强烈的学员,则是在培养一定的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加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培养,向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领域输送人才。

2 进行教材分析,根据行业岗位需要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自考助学本科层次的学员所用教材是全日制本科教育通用教材,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均源于学科体系的知识结构,可以成就专业人才培养的全面的知识和技能;这种体系对于全日制本科生培养是合适的,但对于大多数自考助学学员而言难度偏大。授课教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进行教材研究,打破原有的框架体系,对知识进行重组,更多的融入以工作岗位需求的技能模块,编排更加适合学员教育的校本教材,增加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改革教学方法,让传统的教学方法推陈出新,积极吸收国内外职业教育成功的经验,推广适用于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如角色扮演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等。

3 进行团队分析,根据优良班风形成的要素构建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辅导员、学生干部组成的管理队伍

自考助学班是一个特殊群体,学生自学原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一旦融入大学这个熔炉,完全依赖其主动学习和自我管理,必然导致学生们更多的时间无所事事;一旦空虚无聊占上风,原有的专业学习的热情就会降低,严重的影响培养质量。形成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辅导员、学生干部组成的学生管理队伍,更加规范的班级管理对于自考助学班的学生就更加重要。通过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督促学生到堂上课,晚上参加自习,组织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及学院资料室查阅资料,并开展丰富多彩学习竞赛、技能比赛和业余文化活动,让学员们在充实中享受学习,在学习中充实校园生活。

三、结语

第8篇:自考个人毕业总结范文

在成人教育中,经常出现学员不主动配合、不及时上课的情况,例如,某些学生在学习、考试、毕业办证等环节发生遗忘、拖拉的情况,不仅给办学单位带来通知及督促工作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还存在无法统筹兼顾的情况(如家务、事务与冲突等),这一情况导致学生手忙脚乱,不仅耽误学生考试,也影响工作单位的工作效果。同时,部分学生对二学历继续教育认识不到位,会出现混文凭的情况,认为只要交钱报名就能拿到文凭。学生认为学校有事儿自然而然会通知自己,不能耐心刻苦的开展学习,也无法积极主动完成相关事务,对办学单位提出的要求视而不见。有些学生因日常工作及生活习惯过于散漫,做事缺乏激情和计划,不讲究实效,因此,参与日常的学习中也表现出散漫懒惰的情况。当然,出现上述问题也因办学不严谨、工作人员方法不佳、学生指导工作不到位等情况,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及按期毕业。

2成人二学历自考教育改革的要点

二学历教育不仅包含成人教育的共性,也有自己的特殊性。为确保二学历教育的健康发展,在保障其质量的基础上,根据特点及实际情况,必须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

2.1改革过去的学年制度

学年制度一直是高校教学管理日常使用的方法,其主要展现出计划经济的特色。基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二学历学生就显然无法适应该制度的内容。首先,学年制磨灭了学生在素质、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各个学生之间的差异极为明显,这成为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基本的因素,硬要按照学年制的管理方法实施管理,会以牺牲水平高、素质好的学生的积极性作为代价。其次,忽略在客观条件下的不同之处。成人所处的工作环境不同,用来学习的业余时间有多有少,加之家庭负担、学习条件等方面的差异,这成为学生学习的客观情况。教学与日常的管理有着必然的联系,管理要设定严格的纪律实施约束。如果均按照一个时间进行限制,部分学生由于请假次数过多,听课无法达到学籍管理的最低学时分数不得以自动退学告终,无法展现学用结合的特点。基于成人教育的特点,学习者在职,实施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工作需要。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二学历教育具有代表性的展现上述特点。但是,学年制的管理措施重点在于强调学员在某个轨道上按照一定的速度运行,执行相应的教学计划,按照设定的模式展开培养,引发学用相互脱离的矛盾。学分制是有利于因材施教的模式,不根据学习时间作为依据,而是以学习结果评价是否达到毕业水平开展管理。学分制是以展现个人知识体系和弹性学习时间为核心,这里所说的学分制与通常意义上的普通生试行的学分制有所差别。因二学历学生无法集中到普通学生那样的程度,开展学分制只能得到学习弹性学习时间或修业年限。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明确学习负担,闲着的时候多学习、忙时少学习,最后修完这一专业所设定的学分方可毕业。这也是学分制与学年制相结合的计划学分制度。如果完成学分制,可以将其与自学考试教育相互结合。具体做法如下:设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及课程学分,学生依照自己的工作情况和学习时间选择相应的课程。学生所选的课程要在指导下进行,学分制与学年制相互结合,实现专业课程规定的学分,学生方可毕业。

2.2开展成人应用心理学二学历教育的注意要点

二学历生源主要分为夜大、函授、全日制,根据学生层次水平可以分为本科生、大专生等。二学历学生具有来源复杂、生源广、学习目标明显等特点,具有基本极高的知识起点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工作与学习发生冲突,实践经验较丰富。根据学生的生源及具体情况,与高校多年的成人教育经验相互结合,使教学计划满足二学历学生的学习要求。在为二学历班级选择教师时,要挑选该校德才兼备、教学水平高的优秀教师任教。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二学历的实际能力,高校教务处不断总结二学历管理相关经验,确保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合市场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传统的学历教育方式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导的班级授课模式,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的是为适应应考的相关知识,丧失提高实践能力的机会。传统的教学方法制约着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二学历教育要避免死记硬背的填充式教学模式,倡导问题+研讨的教学方法,提倡实施互动或网络多向交流,从而获得多元化的信息源。该教学方式以问题为纽带,启发学生进行研究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自学考试教育应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集中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体现应用型自学考试的宗旨。

3加强对实践考核环节的管理

高校必须做好考生实践技能环节的成绩录入管理工作,杜绝出现漏报并且要确保每名考生成绩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实践技能环节,教务处要与考核老师统一思想,从严认真考核考生的实践技能,杜绝考生出现不经过培训就直接参加实践考试环节的现象。

4结论

第9篇:自考个人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自考生;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79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6—072—04

小学教育专业是新疆自考热门专业之一,仅新疆某知名社会助学民办学校在2005年至2010年期间招收的小学教育专业自考生总数近800人,为新疆教育师资注入了大量新鲜血液。随着新疆对基础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新疆教育的迅猛发展,基础教育对合格教师的刚性需求呈增长趋势,客观上刺激了越来越多的自考生投入到基础教育师资队伍里来,关注和探索这些学生的专业成长是新疆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使命。自考小学教育专业考试科目加入师范生必修课之一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以来,对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的考核也经历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可以说,教育技术课程的开设对新疆小学教育专业自考生的师范生素养提高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随着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现代教育理论不断推进,教育技术课程因各种原因逐渐成为教师与学生感到较为困难、吃力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诸多自考科目中被许多学生认为是最难通过,且感觉有些失望的一门课程。笔者从自己的近7年自考生“现代教育技术”助学实践困惑出发,就新疆小学教育专业自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的途径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新疆小学教育专业自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教育技术课作为普通师范类院校的师范类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担负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合格教师的任务。自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在每年的4月进行,7月还有一次补报补考机会,这就意味着自考者每年至少有一次的考试。尽管如此,学生的考试效果并不如意,现代教育技术的实施屡遭尴尬,能力的培养效果并不理想,越来越呈现出许多不容小觑的问题。

(一)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脱离了既定的专业标准规划

目前,自考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教育技术》实施所遵照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于1999年4月制定的《现代教育技术自学考试大纲》(以下简称“1999大纲”)。1999大纲详细规定了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未来教师需要系统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价值观。目标是为了“培养考生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要使“考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相关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教学媒体的基本特性、教育应用,掌握教学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以适应教育现代化、教育改革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新要求”。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4年12月25日,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从制度上保证广大教师具有合格的应用教育技术的专业技能。标准,卜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考核,每个标准同时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创新、社会责任等四个维度对教学人员提出了要求。较之1999大纲,2004年的标准更能反映我国对教育技术课程的准确定位。1999年的教育技术课程在专科阶段的小教专业是选修课,并将其与微型计算机应用基础并列以供选择,很显然,教育技术在自考小教专科还不足以成为“当代教育的制高点”(陈至立),并不是小教专业的必要条件。同时,从1999大纲看出,教育技术能力目标维度主要采用布鲁姆的目标分类体系,而标准则采用与新课程标准一致的四维分类,在不同的分类下,对教师的能力要求已迥然不同,继续使用1999大纲很显然脱离了教育部既定的专业标准规划。

(二)现行教材内容体例背离了新的人才培养的要求

现行的教材内容体例是根据1999大纲编撰而成的,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我国教育技术界对现行教育技术的研究成果。教材围绕“教育技术概念”体系、“教学媒体”和“教学设计”等三个部分展开。毋庸置疑,这三部分内容,至今依然是教育技术的最重要的研究内容,尤其是第三部分“教学设计”的教学普遍得到学生的喜欢和认可。然而概观整部教材的教学,作为自考生考本的教材却不能全部让学习者买账。例如,在助学过程中就有学习者说:“初听现代教育技术,眼前一亮,但随着学习的推进,不禁失望,现代教育技术并不现代”,“它和许多乏味的课程一样,很难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与笔者在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后学生说“时间好快,期望下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现行教材内容体例安排大而全,仅第一和第二章就出现教育技术概念14个左右,使得教材囿于概念的界定与罗列。教材内容的陈旧,让课程总是活在枯燥而非鲜活的历史里,例如,在讲到“投影视觉媒体”时,学生们面对教材上的投影器直发呆,问其原因,答曰:“似乎在老电影里见过……”幻灯片、照相机的原理和使用更是纸上讲技能,学生会问:“我们将来会用到它们吗?”还有诸如电视系统的连接、电视机及录音机的原理、电视系统连接、软盘,window98操作系统以及每种媒体后大篇幅的优缺点等,都很难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应用的情景,脱离学生现在及未来工作的实际,在学生屈服于考试命题者对此类知识的乐此不疲时,学习者必然会产生厌恶的情绪,更别说带着兴趣和热情去学习探索及创新了。“知识是过时了,但是考试会考,所以你们得记”,这句话成为笔者在助学复习时被质疑时无奈的选择。因此,白考教育技术已不能很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背离了“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规范应用”的新人才培养要求。

(三)以应试为目标的助学偏离了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重心

教育部考试中心为了进一步规范教育技术的行业标准,结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于2006年4月推出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教学人员考试大纲》,强调要“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规范应用为目的,构建全国统一规范的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认证体系,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最终实现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很显然,该大纲以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为重要目标,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实施需要有效而规范,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实施不是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而是在于造就应用型的专门人才——教师。但是在“以一考定成绩”的培养格局不能创新的背景下,追求应试和成绩必然成为助学教师和学生的无奈选择。同时实践部分的考核也逐渐简化,降低并异化为计算机操作水平能力的考核。笔试和实践考试都偏离了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重心。笔者曾经试图在新课助学前期介绍引入新的课程内容及新技术培养,因为没有机会和条件动手,纸上谈技术,PPT上讲技能,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的能力上不去,从一开始的新鲜降回了原点,紧张的复习更加淡化了学生对教育技术重要性的重视及学习的积极性。

(四)贫乏的资源环境远离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现代属性

现代教育技术之所以现代,一方面是理论的现代,而另一方面是技术的现代。现代教育技术的现代属性告诉我们,教育技术的教学是有一定的资源环境要求的,如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等。然而,笔者在参观调研了新疆几所小学教育专业助考学校后看到:大部分学校或者助学机构的教学是在普通教室进行的。自考生所占有的最有利的资源就是大部分教师是正在就读的硕士研究生,即人力资源。教学所需的硬件环境,即使有,教育技术课程能够加以利用的机会和时间也是有限的,技术的习得只能让位于各式各样的讲座或者活动,生均资源是比较匮乏的。

二、原因剖析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和国际教育界的基本共识”。当滞后的大纲、教材、被扭曲了的助学及不对称的资源配置综合支撑着教育技术课程的实施时,小教专业自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堪忧,该课程逐渐走出我们当初设置该课程的初衷并落后于改革和发展的步伐。究其原因,既有历史的制度的原因,也有现实的人为的原因,只有准确地定位和分析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为我们制定相应的对策找到依据。

(一)自考教育游离于高校教育之外,导致日标制定滞后

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分为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自学考试教育等三大内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对自学教育的定位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助学活动,推进在职专业教育和大学后继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专科(基础课)、本科等学历层次,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历层次水平要求相一致”。小教自考在新疆采用的是主考院校负责、社会助学及自考中心相结合的方式,但高等学校在介入自考教育时,并没有将其当做正规学校教育看待,而是将其圈起来,设立诸如成教学院、网络学院之类的机构,实际上是将自学考试置于正规教育的体系之外,当高等教育在不断推进教育改革时,自考教育的改革往往被搁置起来。当高等教育中的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发生改变时,并不能引起自考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目标的主动变革,目标的滞后也就理所当然,这也导致教材内容更新的不及时。

(二)教材的更新缺乏良好的适应能力和机制

教材是教学大纲的直接体现,教材更新是教育改革推进的必然结果。现行教材的内容陈旧落后,缺乏时代性、国际性和最新的教育思想和信息,理论缺乏应用的实际土壤,这正是因为教材的更新缺少长效运行机制和良好的适应能力造成的。教材,尤其是应用很强的现代教育技术类教程,不同于著作,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有其生命周期,适时地更新教材也是保持现代教育技术之现代性的重要保证。

(三)助学组织唯考试而教学,缺乏话语权和自我创新力

笔者通过助学实践发现,当社会助学组织将自考生集中进行助学教学时往往能让自学者找到学习的集体归属感,中途退学及完全自我学习的自学者普遍感觉学习困难,这说明助学机构在组织自学者学习方面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实质上,助学组织已承担起了正规高校教育的大部分角色,如教书育人、组织就业等。因缺乏政策制定的话语权和学历授予的资质,往往是助学机构处境尴尬,教学缺乏自。当教育技术的课程实施对助学机构提出环境诸如实验设备、稳定的专业教师队伍时、助学机构并不能自信创新、独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新路,只能在夹缝中生存,考试依然是其原点和终点。在“唯考试论成败”的现实面前,助学机构只能选择服从。以应试能力为核心,以高效通过考试为重点,以顺利毕业为目标的助学现状是必然的归宿。

(四)高校在改革中独享现代教育资源,缺乏社会服务及资源协调能力

正规高校一方面掌握着自学考试的生杀大权,同时又在教育改革中独享着现代化的教育资源,社会助学机构与自考者相对处于弱势。国家教育改革投入的大量现代教育资源,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实施所需的资源,并不会因为哪一个机构在从事小学教育专业教师的培养而自动流向该处。私营、民办的身份和属性使其发展缺乏了很多底气。与此同时,正规高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也没有发掘和彰显其公共的属性,社会服务意识的狭隘,各自封闭的资源利用以及资源配置及协调能力的不足,使得在培养小教自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时无法形成合力,最终结果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需要“回笼教育”的“半成品教师”。

三、应对策略

现实的困境并不能影响小学教育专业的成长,尤其是当前新疆正处于全疆人民投入在跨越式发展的大好背景下。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为新疆描绘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蓝图,而跨越式发展和长治教育基础在教育,关键是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为新疆跨越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国家对双语教学的师资培养培训、教学研究、教材开发和出版给予支持”,还提出要以人为本,“重点扶持和培养一批边疆民族地区紧缺教师人才”来提高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在这个过程中,现代教育课程、高效的教学、掌握先进技术的教师、优质的远程教育资源等都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教育技术学就是围绕这些问题来展开研究的。可见本课程对当前新疆教育的重要性。

新疆的基础教育领域正缺少大量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现代教育理念、懂得和善于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双语人才,这对自考小教专业的发展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此,笔者认为,自考小教专业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要立足于地方,抓住机遇,及时改革,具体需要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一)积极构建适应新疆的小教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体系

小学教育专业的自考教育“无论是从其特点,还是从其定位看,它都不可能,也不宜把培养研究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才是它的发展方向”。职业标准是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考核的基本依据,也是设计新型课程的首要环节。标准相对于教师而言是施教的依据,相对学生则是指南。民族地区教育因其复杂的背景,其评价体系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存在地方适应问题。目前,试行的2004《标准》可以作为构建性的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体系(以下简称“新标准”)的蓝本和依据。新标准应基于新疆特殊的发展时期和地域文化背景。在能力指标设计上,尽可能多地考虑新疆本地的教育信息化现状,因地制宜地增加一些符合新疆信息化教育的能力要求,如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的应用能力水平、双语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共享及使用等,力求新疆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既能与全国保持同步,又能突出特色,服务于本地的教育的发展。

(二)多元参与,采用更加灵活的教材编制途径更新教材

在教育部颁布了《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标准以后,有关部门根据其编写的《教学人员教育技术培训大纲初级》,组织专家出版了两套试用教材。自考教材由于其特殊性,目前还没能做到“一纲多本”,内容相对比较稳定和统一,这更加增加其编制的高要求和高质量。教材的编制可以多方参与,能够让专家、助学机构助学者、自考出生的小学教师、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专家共同提出新教材的编制意见。同样让教材既能反映标准的普遍要求,同时又能兼顾自考教育的特殊性及地方属性。同时,支持开发少数民族语言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资源。此外,建议良好的教材更新和适应的长效运行机制,使现代教育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的现代属性永葆现代。

(三)创新考核形式,重视小学教育师范生能力的考核

在教材更新的同时,考试机构及主管院校还必须改变以往重知识记忆轻实践的考核形式。在考核内容上,既要突显理论的价值,又要重视实践的意义。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利用命题的导向作用,对自考生的自学和社会助学进行导向。命题应该明确考核目标,考什么,怎么考及考的价值是什么必须明确,不能让考试者感到繁难复杂,出现比记忆、抠字眼或玩文字游戏及无助于学习者能力提升的无效考试。其次,重视能力的考核,规范和扶持有能力的助学组织为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创设条件、协调好助学组织的“利”和自考者的“力”的平衡,让自考者获得真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