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病人档案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1.1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收集效率不高
在医院管理中,各级医院制定了适用于本院的、较为健全的医院医疗、人事、行政、后勤管理制度,而涉及档案管理的制度却较少。在医院目标管理考核方案中,一般也没有将档案管理纳入目标考核,造成档案收集效率不高,档案不齐全。
1.2对医院档案内容界定不清,管理范围不明
到目前为止,医院档案的管理还没有一整套科学统一的管理制度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档案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发生变化。各级医院在管理档案时,由于还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模式,各级医院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进行管理,使许多应该纳入管理的档案没有纳入管理。
1.3档案意识不强,档案利用率较低
对档案管理方面的认识还较淡薄,认为档案工作可有可无,认识不到档案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对档案重视程度不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造成档案利用率不高。
1.4档案管理分散,不利于档案的完整和安全
各科室分散管理,不便于综合利用,不利于档案的完整和安全。每个科室都要有人兼管保存,重复保存,造成人力、物力和空间的浪费。
1.5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档案知识欠缺在医院人才培养中,一般重视医疗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继续教育,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没有纳入计划和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平时进修学习的机会不够,缺乏系统的档案知识培训,许多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停留在经验上,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缺乏创新和活力。
1.6档案工作硬件投入不足,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
有些医院由于医疗用房紧张,致使档案用房狭小,不符合档案保管的标准。另外,档案管理设备陈旧,管理技术落后,也制约了档案事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广泛运用,医院管理手段不断进步。而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管理档案的却较少,一些档案工作还停留在手工收集、检索,信息量小,不利于档案的收集、利用和开发。
2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2.1加强学习《档案法》,提高依法归档的自觉性
大力宣传档案工作,使医院领导、职工都充分认识档案的重要性,认识档案与自己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密切关系,更好地支持档案管理工作,从而促进全员档案意识格局的形成。《档案法》规定: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此外,医院管理干部及医、教、研人员的档案法制观念淡薄,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档案法》的基本精神,缺乏依法归档的自觉性,因而学习、宣传《档案法》非常重要。
2.2档案只能集中统一管理,不能分散管理
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档案进行统一管理,这是建立统一的、科学的档案工作制度,推行档案工作标准化管理的基础。实行档案统一管理,才能对综合性医院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真正地、充分地发挥其凭证和利用作用。
2.3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促进档案工作规范管理,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是促进档案工作规范管理的关键。各医院要结合本单位档案工作实际,根据《档案法》、《医药卫生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订一套比较科学、完整、系统、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制度。对各科室的各类档案材料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统一考核,使档案管理与医疗业务同步考核评价,同步发展。
2.4加强培训、结合实践,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直接影响档案管理水平,医院要将档案人员培养纳入医院人才培养计划,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一是通过专业培训、继续教育、知识更新、进修学习等提高业务和知识水平。二是深入临床一线调查研究医疗、教学和科研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不断总结探索档案管理工作,适应档案业务发展,推动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2.5加大投入,提高配备,实现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加强资金投入,引进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是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必须的条件。一方面要提高档案保护设备和技术现代化的配备,如档案库房的去湿、空调设备,高效灭虫、灭火设备,这些设备和技术的应用是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要引进计算机管理,用计算机储存整个医院的各种业务、行政上的档案,方便使用者及时查找、阅读,既节省时间也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利用计算机管理可以减少档案的有效空间,保存信息方便简单,也增加了其保密程度。因此,医院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应用设计完善的软件和网络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现代化。
2.6建立医院档案三级网络管理模式,为档案的开发利用提供可靠依据
一、合并高职院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档案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对高职院校人事档案工作认识不足,认为人事档案就是裁剪、装订、保管等事务工作,与教学和科研没什么关系,也不能为学校创造经济效益,只要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干部调动或提拔时的查档工作就行。部分高职院校没有配备专用的档案库房,没有设立单独的编制,配备专职的人事档案管理员,仅由组织人事部门配备兼职人员兼管这项工作,很少有领导过问,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
(二)档案存放分散
受校区分散的制约,高校合并中有的是相邻学校的合并,有的是距离较远的数校合并,客观上导致了合并后人事档案的分散性。我们学校是由四所学校合并而来,校区跨浏阳、长沙、望城两市一县,合并后的前两年,人事档案分散在几个不同的校区存放。管档员因为工作的需要,常常不得不奔走于几个校区之间。
(三)管理设施较差
合并后的高职院校档案馆大多基础设施差,库房多是普通办公用房,有的把档案库房安排在办公楼顶楼、底层或地下室,档案长期受到高温潮湿的危害;库房门窗多为普通门窗,封闭不严,起不到防盗、防光及控制库房温湿度的作用,没有配置档案安全保管“八防”设施,与档案安全保管要求差距很大。档案的收集、整理、归类等工作还主要依靠手工操作,无纸化、电子化、信息化程度低。
(四)管理制度不规范
合并高职院校由于先前的隶属关系、办学规模、管理方式不同等历史原因,导致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有的学校没有明确制定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缺乏系统、完备的规章制度;有的只有查(借)阅制度;有的虽然制定了制度,但由于管理不规范,在工作中无法落实。比如由于管理规范不一,导致归档材料规格不一,我们学校合并前材料规格就有三种。档案材料收集过程中纸张大小不一,没有进行规范整理,有的甚至没有进行科学的分类和装订。
(五)材料收集较难
高职院校合并后,机构、院系领导班子和教职工都做了适当调整,有些需归档的材料难以收集齐全,认为以往的资料没有多少用处,随便丢弃;或将一些珍贵资料留在个人手中,不按正常手续移交,给档案收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如教职工的年度考核表,以为没什么用,合并时随便丢弃,等通知归档时,有的不完整,有的根本找不到。我们学校南校区就是这样,2002-2005四个年度的教职工年度考核表很多都找不到了,以前的也只能部分找到。又如有的教职工参加学历和其他短期培训后,认为有了毕业证或结业证就能证明自己达到了某种学历或参加了某种培训,而将培训过程中的学籍和成绩材料仍放在培训单位或自己保管,造成档案材料中学历学籍资料、培训资料不完整。还比如,有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后,认为只要取得了资格证,加了工资就行,而真正反映他职务晋升的材料,如《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评审表》等却没有归档,给学校平时查阅及以后的职务晋升带来很大难度。
二、解决合并高职院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争取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干部人事档案是记载干部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业绩等内容的材料,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关系到每位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作为学校领导,尤其是主管组织人事工作的领导,应充分树立起档案意识,在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上给以充分保证;还要主动关心档案工作者的工作、学习、生活,要让他们享受同等的升迁机会,这样可以促进人事档案工作绩效的提高。
(二)档案集中统一管理
高职院校合并后由于人员情况不熟悉,因此查阅、利用档案较为频繁,特别是涉及领导干部任免、职称评定、工资制度改革时,需要大量查阅教职工的档案材料,因此合并后应尽量将分散在各校区的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人事档案为学校工作服务的功能。我们学校在合并后的第三年实现了三个校区的人事档案集中统一到主校区管理。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设立专门的档案馆,按照档案安全保管的要求配备档案柜和必要的防护设备,确保人事档案的完好保存。
(四)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明确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规范管档人员的工作职责,加强行业指导和管理,规范统一纸质档案规格和要求。规模较大的高职院校还可以根据单位具体情况以及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合理制定考核制度,并确保各项制度全面落实。
关键词:新时期;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
近几年,信息化技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不断更新换代,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全球都陷入了科技的浪潮,在全球都兴起了一股信息化改革的趋势,各行各业中开始应用信息化技术。医院档案主要管理了医院经营过程中收集的各种信息资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病案资料,医院档案不仅记录了医院的发展历程,还记录了大量的医疗科研和教育资料,对于医院的日常管理和经营起着非常大的指导作用。新时期的大背景下,各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完善,加强对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医院档案管理质量,推动医院管理事业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开发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在新时期下,如何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医院档案管理中来,需要医院进一步完善解决。
1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1.1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现代化高速发展,医院档案管理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改革,优化档案管理模式,这是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来记录档案信息,可以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信息整理的效率,节省大量的时间,减少了传统人力看病与手动抄写病例的流程,可以通过网络共享病人的信息,快速问诊,方便患者就医,促进医院未来发展。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档次逐渐提高,接纳的病人越来越多,只有提高信息化程度,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目前,在国内有很多医院在管理档案中开始实行信息化建设,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和医疗服务方式,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因为当今社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大,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大量的私人医院,如果不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就会被其它医院赶超,医院的效益也会大幅度缩水。所以说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2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医院的整体实力
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用纸质病例来记录病人的基本信息,通过这种方式记录的信息不够全面,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电子信息技术,所以各大医院开始转变档案管理方式,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来管理档案,电子病历可以实时监控病人的信息,记录的信息比较全面,提高了档案管理水平。电子信息档案资料能够为临床医学和医疗科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提高医院的整体实力。
1.3加快了医院处理日常事务的效率
在医院档案管理中建设信息管理平台,医院各个部门可以在平台上共享信息,及时了解医疗信息,加快分析、整理和归纳医务档案的速度,使医院内部人员查询相关医务信息更加方便快捷,节省大量的时间去进行其它工作,加快了医院处理日常事务的效率。
1.4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属于半封闭式管理,只有相关的工作人员才能接触到档案资料,一些部门的医务人员想要接触档案资料必须层层上报,这个过程非常繁琐。但是,对医院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更加开放,所有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在线上共享档案资料,然后线上传输信息资料,便于管理人员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医务人员在研究档案资料之后能够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2新时期下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的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信息化管理的制度还不够完善,管理人员的工作没有明确划分出来,档案信息涵盖的内容不够全面,对于收集、整理、分类、保存等一系列管理流程没有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2.2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足医院管理人员对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足,很多医护人员认为医疗档案在医疗工作中只能起到一些辅助作用,并不会影响医疗工作,而且医疗档案管理的功能不够全面,医院内部没有形成资源共享的信息管理模式,档案管理缺乏信息录入、查询以及借阅等多项功能。
2.3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的水平不足
新时期下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非常高,需要管理人员具备基本的档案管理知识、专业医疗知识以及信息化操作技术。但是,目前,很多医院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专业知识面比较浅薄,信息化管理职位由医院的医务人员兼任,管理人员无法适应信息化管理管理模式,缺乏信息化操作能,医院对于管理人员的培训也略有不足,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比较薄弱。
3新时期下加强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3.1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
作为医院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在医院档案管理中融入信息化技术,为了提高信息化管理的质量,必须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制度,符合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本需求,促进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稳步进行。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规范自己的思想和态度,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了解档案管理的每一步工作,保持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加强对档案管理模式的研究分析,不断改进档案管理方式,使医院各个部门都能共享到工作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提高档案消息的时效性和使用率,作为现代的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坚持创新理念,运用科学化的信息管理制度,在档案中纳入医院内部人员的考核资料,调动医务人员的管理积极性。
3.2加大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投入力度
目前,我国的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各项制度和信息技术不够完善,作为医院的管理者,一定要加大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投入力度,重视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以身作则,不惜一切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硬件设施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健全医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保障信息化管理能够顺利开展。对信息技术的投入也非常重要,信息技术属于一种新型技术,很多医疗人员和管理人员不够了解,医院管理者要敢于创新,通过各种渠道引进信息技术,并培养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知识,让他们了解这项新技术,并勇敢尝试。
3.3提高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可靠性
信息化管理技术在提高医院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会减去大量的人工操作部分,转变为用计算机计算、整理资料,所以提高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非常重要,不能随意泄露档案资料,提前检查计算机的安全性。因为有些档案资料中涉及到病人的隐私和某项现金的医疗成果,其中牵扯的经济利益比较大,所以在建设信息化档案管理平台时,加强安全控制,通过指纹、声音等身份认证来获取访问权限,对档案资料及时进行备份,以防丢失,经常扫描计算机病毒和漏洞,确保计算机信息的可靠性。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实际应用信息化技术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强化信息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大投入力度,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提高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洪霞.试论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J].兰台世界,2013(S2):123-124.
[2]陈思卓,吴靖.实现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策略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3):165-166.
[3]崔石珍.探讨现阶段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不足以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4(19):179.
关键词:现代化信息技术;病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057-01
1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医院领导重视不够,档案信息化意识不强
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中,由于分工不明,县级医院档案未设定专门工作部门,另外档案在医院工作中发挥作用和开发程度不够,导致医院领导和职工对档案工作的认识有偏差。至今仍有不少医院,对档案管理的意识还较淡薄。“重临床、轻档案”的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认识不到档案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除去病案重视度不足外,对病案的信息化意识也不足。比如:习惯于手工档案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重收集轻整理、重保存轻统计、重使用轻编研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这就需要各大医院在此后的发展中,不断地对档案工作进行规章制度的建设,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以此来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益。
1.2对档案信息化管理投入不足,硬件技术落后
由于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不足,特别是医院领导重视不够,所以大多数医院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信息化建设硬件条件跟不上,整体基础设施落后。一方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硬件条件缺乏。目前很多医院档案管理业务部门不具备配套的加密计算机、专业扫描仪、移动硬盘、笔记本电脑、档案管理专用机房等。另一方面,档案管理基础设施薄弱,很多单位没有建立专门的档案信息管理局域网,缺少大容量服务器,不能保证档案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已经在医院管理中广泛运用,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管理手段对医院档案进行管理。还非常有限,基本停留在手工收集、检索,不利于医院档案的收集、利用和开发。因此,这就需要在医院的病案管理中,加入信息化的管理,并且投入现代信息化设备,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医院病案的有效管理。
1.3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信息化知识,严重影响档案科学管理水平
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发展,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严重影响着医院病例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其中,一项就是档案的管理人员,缺乏信息化知识。主要表现为:目前很多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管理专业知识,不少档案管理人员要么是转行做档案管理工作的,要么是兼职做档案管理工作的,档案专业出身的人极少。在职人员大多数没有在职培训或外出进修的会与条件,不具备良好的信息技能和素质。诸多的信息化知识不足,就导致传统档案管理人员不适应新时期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人才因素严重制约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2 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
2.1转变观念,提高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认识
要想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病例档案的管理中,首先要在医院中进行传统观念的转变,进行对现代化信息技术认识的提高。首先,首先必须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增强档案管理意识。具体地说,一要充分认识档案信息资源的巨大价值及其信息化管理的重大意义。其次,要把档案管理信息化纳入医院整体发展规划之中,科学规划好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使其与医院其他方面和部门的建设整体规划,共同部署,同步推进。
2.2计算机病案信息管理系统
在病例档案管理中,加入计算机病案信息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才能够提高对医院中病案信息管理的效率。首先,计算机病案信息管理中包括专家系统。此系统在病案管理中引进人工智能技术,就是用专家的知识来提炼分析和总结病案中蕴藏的信息。它不仅能够进行信息的存储和利用,而且可以把专家对疾病诊治的优化方案存入计算机内。计算机根据对病人的检查获得的各种数据自动分析比较、识别诊断疾病,选择最佳方法为病人治疗。其次,还包括有病案首页系统。其主要特点是可用扫描仪输入病案原件,以大容量的光盘进行储存。以原件形式保存,使光盘成为病案原件的可利用的“复制品”。因此,它不仅具备病案首页管理的功能,还可通过输人的首页信息经屏幕显示病案原件。这样就可以为医院节省很多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最后,还包括电子计算机的记录载体的应用。其主要特征是:医生和护士通过电子计算机将病人的诊疗情况记录到作为载体的特殊光卡上,各医技科室问的诊断信息和各医疗机构间的治疗方案可以互通,已经记当在案的资料无法抹掉或篡改。在电子计算机的记录下,可以确保医院中的病例档案在计算机系统中保存良好,需要病人病例档案时,可以及时地对病例档案进行检索、查询等。基于这样的计算机系统,可以为医院的病例档案管理提供更为可靠的储备工具与查阅设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2.3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
1 医疗档案及其数字化管理的内容
医疗档案是病人到医院就诊时,对医务工作人员给出的医疗文书、检验报告、影像资料、处方等进行整理和归档得到的材料,材料内不仅应清楚的记录病人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等;而且还应清楚记录病人每次就诊时的诊断、所用药物、经治医生的资历等。信息化管理指把以上信息转化为电子信息并在统一的软件系统内进行登记、分类和归档。这种信息能够在一个平台内共享,使得病人在不同医院就诊时都能够显示患者的诊疗经过,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便利,同时也为病人节省大量的支出。同时,信息化管理还需要专业的计算机工作人员对软件系统和平台进行维护,从而保障其正常、安全、有效地运行。
2 传统医疗档案的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
2.1 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素质
一些医疗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不具备医学背景,在实际的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很多管理人员不能成功进行档案的合理分类归档,使得难以发挥档案管理实际作用;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态度不认真对待档案随意分类,误导医生及患者使得档案管理缺乏严谨。很多医务工作者在给病人的诊断中记录含糊,省略书写,使档案管理人员对患者疾病不能正确识别及分类,严重阻碍着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系统后台维护人员及业务水平不够使得系统经常发生各种故障,降低系统的使用效率,同时一些恶意木马病毒等的攻击不能有效防范也导致系统瘫痪,档案信息泄露等,从而造成严重的影响。
2.2 医疗档案无法共享
目前,我国各级医疗机构相继建立了信息化医疗服务业务,如:一卡通、电子病历、网络挂号等,但这些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患者的医疗档案保存在不同诊疗医院中,无法共享,相互封闭;由于患者不可能总在同一家医院就诊,所以到了别家医院,往往还需要重新登记,再检查一遍,甚至在同一家医院的不同科室也要重复检查,造成了医疗资源以及资金的极大浪费。尽管有的经济发达地区构建了区域性信息化服务平台,但缺少统一的标准和管理,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反而造成更大浪费。
2.3 医疗档案不完整
患者在不同医院就诊时,其诊疗经历就出现了间断,医疗记录不完整。医生只有在了解和掌握病人的病史情况下,才能在诊疗过程中做出正确的诊断,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很多医院还未开展电子病历,仍旧采用纸质病历或医疗文书,这就导致许多病人信息不能被上传至档案管理系统,而把纸质载体变为电子档需要繁琐的过程,无疑造成许多病人信息不完善。这就需要医疗档案信息具有连续性、完整性。
2.4 医疗档案保管、查阅难度大
传统的医疗档案以纸质为主,手工操作,过程繁琐,时效差,效率低。各医疗部门和档案信息管理论文人员之间缺乏沟通联系。目前,绝大多数医院的各类医疗档案除住院病历由病案室统一保管外,其余如:X线胶片、病理切片、影像图文等分属各个科室管理并保存。在一个医院内形成多部门管理医疗档案的格局。因此,在需要查阅时费时费力,流程繁琐,还易导致档案损毁甚至丢失。
3 推进医疗档案数字化的措施
3.1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及职业素质
对于档案管理人员,应加强他们的医学基本知识培训,增加对疾病病种的了解及分类,同时还应加强计算机操作和常规软件的培训,使得他们业务更加熟练,定期考核工作量并实行奖惩制度使他们工作更规范更认真。对于医务工作人员,应提高医学水平正确诊断疾病,端正态度认真书写医疗文书,提高计算机水平正确输入医疗档案信息至医疗系统。后台维护人员应加强计算机及系统故障的各种培训及演练,保障系统能正常安全有效地运行。作为医疗档案管理的排头兵,档案管理人员、医务工作者和后台维护人员发挥着重要角色,能够改善医疗档案管理效果等,应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3.2 培养医疗信息化人才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使得医疗档案内容更加丰富,档案信息载体更加多样,档案管理手段更加先进。这些都导致了对医疗档案管理人员的要求更高。现代化管理需要的是既熟悉档案业务、又掌握医学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此外,医疗档案管理人员还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要有敬业精神、创新意识、保密意识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3.3 加大医疗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宣传力度
档案管理人员要在传统的医疗档案保管方法的基础上,接受数字化管理方案,并了解其作用在于更好的为医院医疗等各项工作服务。在此之后,医疗档案管理人员则需积极宣传医疗档案数字化在医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包括介绍这种管理方法的价值,提高公众的认知度,让广大医务人员了解到医疗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意义重大。
3.4 切实开展医疗档案数字化管理
政府机构和医疗部门应投入资金建立信息化网络建设,使各级医疗部门具备数字化管理的硬件条件。优化管理系统使其更方便于操作和管理,从而方便医务工作者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在各大医学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培育优质人才,开展科教兴医战略,促进整个医疗事业的进步。定期开展培训和讲座,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定期开展审核,确保医疗档案的质量。
3.5 建设安全稳定的医疗档案共享服务平台
建立和完善患者病史及诊疗史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使各家医疗机构能共享患者的诊疗信息。对于之前的纸质病案,应通过技术手段生成电子版本上传至系统内。建立个人信息档案,统一编码,从而实现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此外,医疗信息档案都具有非常高的保密性,要根据保密级别进行分类和使用,同时还要区分特例,不能以偏概全。因此,为更深一层的提高医疗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性与保密性,应不断更新计算机等设备并改善其使用环境,加强网络的防火墙建设,防止病毒与木马入侵。
3.6 完善医疗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医疗档案数字化不仅需要有医疗信息化人才、医疗机构的大力宣传与支持,更需要有完整的法律法规来为其保驾护航。然而,我国目前关于档案数字化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依旧不完整,比较落后,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几部法律文件。因此,政府部门应积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来完善医疗档案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些问题,从而使医疗档案数字化管理更加规范化、合理化、制度化和合法化。
4 结语
信息化时代下的医疗档案数字化管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医疗档案数字化建设需要充分的人力、财力、技术、设备等的配套支持。虽然我国医疗档案数字化建设已有多年的经验,但我国医疗档案数字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医疗信息化人才少,宣传力度不够大,信息平台不够完整,相关档案的法律制度研究尚未深入开展,制约了医疗档案的信息化建设[1,2]。立足医疗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发展现状,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推进医疗档案数字化建设、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和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3,4]。同时规范医疗档案在处理医疗纠纷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息的整合便于医务人员和科研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评判某一疾病的发展及预后,总结经验采取更好的治疗方法,从而促进医疗进步。通过对现存问题的分析和给出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为改进医疗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刘亚静.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医疗档案信息共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河北医学,2014(5):878-880.
关键词: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居民隐私
【中图分类号】R197.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299-02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社区卫生工作,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卫生改革问题的重要举措,把居民健康档案列为九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首。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能准确反映疾病谱的真实性,容易确定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随着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工作全面铺开,档案的管理和档案内容的更新深化,为档案专业部门和档案行政机关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在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过程中,有可能会触及建档对象的隐私[1]。随着《侵权责任法》的公布施行,法律第一次承认了隐私权并加以保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建档工作中有可能出现侵犯隐私权的情形,在这一工作中要防患于未然,以保护居民的隐私权免受侵犯。
1社区居民隐私的内涵
有关的社区居民隐私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身体秘密:指身体隐秘部位,即身高、体重、健康状况、生殖器官、身体缺陷等;(2)私人空间:即个人住宅及居住环境等;(3)个人信息:指个人生活经历、性格爱好、社会关系、学历、婚恋状况、家庭住址、电话、收入情况等;(4)私人生活:指一切与社会无关的个人生活,如日常生活、社交、性生活等。以上几方面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过程或健康档案内容本身都有涉及,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主体是接诊医生或责任医生、护士,在服务管理活动中享有一定的调查权和知情权。但同时,管理活动的主体对由此知悉的隐私,除了法律规定的涉及公共利益以及可能涉及刑事犯罪的,非经本人同意,不得以任何理由向第三方透露相关信息。否则,依《侵权责任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保密。泄露患者隐私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2]。
2健康档案管理中侵犯隐私权的危险因素
2.1建立健康档案的过程中:建档工作中侵犯隐私权危险因素有:责任医生或护士为建档到社区调查时,未经同意就进入个人住宅或居室,或将居民的居住环境扩大宣扬;建档调查询问时,为顺利建档,超出建档内容范围聊家常,获得一些个人信息资料,之后又有意无意间传扬出去。
2.2健康档案保管和存放过程中:档案保管时,混装、错装档案袋,在第三人合法使用、利用本档案时错误取得他人档案,造成错误泄露,或使用完毕,未及时放回原处,导致信息泄露。
2.3健康档案使用过程中:档案建成后,要向服务对象发放档案信息卡,方便服务对象复诊或随访时使用此卡,以期达到建档目的。档案信息卡上的个人身份信息,特别是疾病栏,都属个人隐私。对可能造成服务对象精神伤害的疾病、生理上的缺陷、有损个人名誉疾病、病人不愿他人知道的隐情等,如病毒性肝炎、性病等,为了复诊或随访,不得不在公众场合出示。
2.4健康档案利用过程中:居民健康档案在医学科研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收集了个人、家庭、社区、健康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等多方面资料,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课题研究,特别是连续性资料更是课题研究的良好素材。为了研究或教学,通过新闻媒体或其他途径带有确定性的宣扬,或在公开场合将档案内容传阅、上网粘贴供人阅读,直接侵扰居民的隐私。
2.5健康档案管理过程中:随着现代信息业的发展,档案建立、存放、管理都相继采用了查询方便、共享性好、方便快捷的电子档案[3]。但电子档案需要通过诸多“接口”与不同的系统实现连接,由于缺乏规范而安全的电子档案传输标准,加上本身技术水平的限制,通过“接口”共享方式会给系统运行造成安全隐患,导致系统错误,信息丢失、泄露。档案管理人员因工作疏忽,造成档案损坏、丢失、被盗,或者对档案查阅人的核查不严,允许不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人查询信息而发生隐私泄露。
3社区居民隐私保护的相关对策
3.1提高健康档案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培训,除提高建档人员的自身素质外,还要定期进行法律学习与培训,在服务过程中注意说话的场所和语调,把慎言守密作为行为原则,保证不做、不说、不听,在任何时期、任何场合,不问与健康档案无关的问题,不披露自己在健康档案管理中所知悉的隐私。
3.2健全健康档案的使用环节:居民日常复诊或随访时按要求出示居民个人健康档案信息卡,由导诊人员到健康档案室调取复诊者或随访者的个人健康档案并转交给接诊医生或责任医生,在阅读熟悉了解既往病史后,记录接诊情况,更新相关档案内容或需要转诊会诊的病人,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住院记录,或住院病人出院三天后进行随访并补充完整各项记录,导诊人员或责任医生都应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负责在使用健康档案后的归档。
3.3档案内容注意用词:在信息卡或档案中,特别是有关疾病,建档对象不愿他人了解疾病情况,可以运用疾病的英文缩写或替代诊断,如障碍用“ED”,慢性前列腺炎用“CP”,以此来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
3.4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无论是档案资料,还是病历,都有个人的资讯和信息,从个人隐私角度出发,有相类似的地方。档案的妥善管理承载了保护服务对象隐私权的重任[4]。故对健康档案也应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进行管理,防止没有知情权的人或查阅权的人查看档案,使档案内容外泄。
3.5签订豁免协议书:在档案管理活动中不轻易地向服务对象做出保密的保证。要让服务对象明白保密会有一定范围,要获得服务对象的理解和支持。有可能产生纠纷时,利用信息公开前必须有患者的同意,引用到社区居民的隐私保护中来,事后尽量取得服务对象的谅解,让服务对象与责任医生或护士签订豁免协议书。
4结语
如今,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覆盖面迅速扩大,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推广应用,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保护隐私贯穿于整个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全过程,只要社区责任医生、护士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严格执行健康档案各项工作制度,以保护病人的隐私为出发点,病人就会充分信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必将树立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良好的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张莉.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15
[2]奚晓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432
[关键词]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134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1
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是指档案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工作中,利用计算机等对档案进行采集、编辑、整理、检索等。随着我国医保制度的逐渐推广,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发展档案信息管理信息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1 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1.1 推动档案管理现代化
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大大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减轻了档案管理者的劳动量,并能使医疗卫生机构的档案资源得到最佳配置与完善的管理,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建立医疗机构信息化档案管理后,人们可直接通过计算机等设备查看档案内容,不必再去翻找档案原件,这对档案也是一种保护,有效避免了档案在传递过程中损坏、遗失等情况的发生。另外,信息技术可以为纸质的档案配上声音、图像或动画,使档案的展示更加形象、直观,方便了人们的使用。网络上有海量信息,收集的速度又远快于人,因此可以大大丰富档案内容。管理者的精力不再是放在档案的收集、整理上,而是转向服务,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途径去查询所需档案信息,大大节省了人们的时间,也提升了人们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好感。
1.2 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保证
领导在制定决策前要综合分析医疗卫生机构的各项信息,只有保证信息的完整、可靠,才能制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而档案管理信息化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优势:(1)文书的制定、传输、归档都能在网络上完成,为领导做出合理的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2)电子病历大大提高了医疗卫生部门的管理水平。因为病例是最原始的档案资料,是开展研究、指导工作的先行条件,病例可以向人们传达很多信息,比如医疗服务水平、经济效益、病谱构成、病人地域分布等,根据病例,还可为下一步工作制定好计划,提高工作效率。
2 医疗卫生机构档案信息化的基本构成
2.1 文书档案管理信息化
文书档案管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水平的高低对档案管理的影响非常大。档案管理信息化最基本的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利用计算机可以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登记在册、传阅、立卷等。
2.2 病历档案管理信息化
随着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逐渐深入,电子病历系统也将被深入开发。病例随着人们来医院就医而出现,每一个诊治环节都少不了病例,病例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心。所以说,电子病历的意义不单单是实现了病例的信息化,更是将整个医疗过程实现了信息化。如今,电子病历技术还不够完善,由于包括的信息广泛再加上有的信息属于医院或病人的隐私信息,保密性还有待提高。
2.3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
如今的医疗卫生机构已经实施了人员招聘制度,工作人员的流动性也在日益增大,所以建立信息化的人事档案管理就变得非常有必要。医疗卫生机构要与本地的人才市场等人事部门进行联网,同时还要在本机构内建立人事电子档案。
2.4 声像档案管理信息化
声像资料主要包括录音、录像、图片等,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在开展医、教、研等活动时自制的资料;还有一些为了开展活动而搜集的外部资料。这些资料通过信息化管理后,扩大了共享面,能够为更多人提供服务。
3 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对策
3.1 树立信息观念
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已非常完善,人们动手收集、整理档案的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同时也形成了与这种工作模式相匹配的思维定式。面对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必须主动打破原有的工作模式,改变传统的思维习惯,积极学习信息化技术,改变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方式,逐渐形成全新的档案管理的工作观念。
3.2 加强信息安全的监管
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医疗档案、病人病历、科研档案都具有非常高的保密性,这些文件还要根据保密程度进行分类、使用和公开,同时还要区分特例,不能以偏概全。因此要更深一层的提高医疗机构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性与保密性,改善计算机等设备的使用环境,配备防磁化设施,加强网络的防火墙建设,防止病毒与木马入侵。
3.3 注重人才培养
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中,每个人都掌握着大量的珍贵资料,并负责对这些资料的开发、整理、加工,向人们提供使用等,与外界的沟通很频繁。所以这些工作人员的观念一定要新,不仅要有扎实的档案管理知识,还应具备一定水平的医学知识,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等设备,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4 结 语
综上所述,实现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时展的需求,是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卫生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认识到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工作水平,要能熟练使用各种现代化设备,创造性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
1.医院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信息产生价值的关键在于共享。导致信息不能够共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组织内部的管理体制问题。如果部门之间缺乏流畅的沟通机制,不能很好实现一体化,就会使得信息无法在部门之间顺畅地流动。而目前许多医院恰恰存在这种现象。虽然各个科室都同处于一个医院内部,但是各个科室之间界限分明,存在明显的缝隙,在工作中无法实现连接。这直接表现在医院各个科室的资料各自存档管理,没有统一的管理网络和管理模式,存在档案材料缺失、混乱,或形成不规范材料的现象,无法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大大影响了医院档案的开发利用。要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使医院档案部门更好地服务于各个部门,就必须要求消除各个科室之间的界限,改变科室与科室之间独占信息的局面。
2.信息化的建设意识较为薄弱
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模式早已深入人心,影响非常深远,这就导致了很多医院领导层满足于现状,并不重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另外,档案管理人员也缺乏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未能提出相关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对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阻碍。
3.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在医院人才培养中,只重视医疗技术人员素质的培养,并没有把档案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继续教育纳入计划和要求。档案工作队伍存在着专业知识老化、知识面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缺少高层次的档案专业人才等问题。许多档案人员的管理水平停留在传统的经验上,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缺乏创新和活力,这些情况已严重阻碍了档案事业的发展。
4.档案管理信息化存在安全隐患
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和外界畅通的联系,是档案信息资源实现共享的前提,是医院管理工作与病人获得良好服务的需要。因此,工作人员和病人都能自由的使用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查询,并进行相关信息的获取。这样一来,档案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有可能会受到电脑黑客与计算机病毒的入侵,从而导致档案信息甚至系统被破坏。
二、解决档案管理工作问题的对策
1.改革管理体制
信息产生价值的关键在于共享。导致信息不能够共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组织内部的管理体制问题。如果部门之间缺乏流畅的沟通机制,不能很好实现一体化,就会使得信息无法在部门之间顺畅地流动。而目前许多医院恰恰存在这种现象。虽然各个科室都同处于一个医院内部,但是各个科室之间相对独立,界限分明,存在明显的缝隙,在工作中无法实现连接。这给档案信息的收集与编研造成障碍。因此,必须淡化科室的概念,消除医院科室之间的界限,改变各自为政的局面,加强横向联系,从封闭式、分散型走向开放式,形成网络化、一体化,实现“无缝隙”管理。这样才有利于医院各个部门的信息能及时汇集到档案管理部门。同时,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信息化设备。根据实际条件,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为档案管理工作配备较先进的技术设备,促使档案管理逐步从传统的手工、经验管理向现代化的科学管理迈进。
2.提高医院档案管理与服务的意识
医院作为社会公众服务性行业,面向社会公众信息资源,实现社会公众个性化需求,通过良好周到的档案服务,使档案管理由传统落后的人工管理转变为信息化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档案业务服务理念,全面积极提高档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服务性,构建科学合理的档案服务体系,树立以医院为整体的档案服务意识,做到与时俱进,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科学档案管理的创新发展要求。
3.重视档案信息安全的管理和防护
一、档案管理概述
档案是一种历史文献,它能够真实地还原出历史从而为现实活动提供参考依据。医院档案则是指医院在过往的发展历程中,各部门以及各工作环节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价值的文件、图表、簿册、影像以及其他各类载体的档案,它们是全体医院工作人员集体劳动的产物,不仅承载了医院的历史与变迁,还对医院日后的发展有着丰富的借鉴意义。医院档案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业务档案与非业务档案,业务档案指与医院医疗卫生事业相挂钩的档案,如科研材料、病人病历、医疗器械使用记录等,这对医院业务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而非业务档案则是医院发展中的一般性档案,如基建工程合同等,记录了医院的发展历程。档案管理就是医院对现有的实体档案以及信息档案进行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而形成的各项业务工作总和,是医院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档案管理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
档案管理工作对医院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记录医院的发展历程、传承医院的精神文化,还能有效地提升医院自身的业务水平以及决策管理的科学性。
1.记录医院的发展历程
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档案,这些档案无一例外地从各个层面记录了医院的发展历程,鉴古可以知今,医院的这些档案对于医院的未来发展也有着多重意义。首先,档案以原始性、真实性而著称,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为日后医院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提供凭证,比如在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实践或其他环节中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档案查询来推动问题的解决;其次,档案管理将不同类型的档案整理归类,如医生个人档案、病案、医疗设备更新档案等,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医院的发展风貌,对医院的长足发展意义重大。
2.提升医院的业务水平
业务水平是衡量医院优良与否的重要指标,它主要包括科研与医疗两大组成部分,而档案管理中的科技档案管理以及病案管理就对医院业务水平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首先,对科技档案而言,它记载了医院科研、医疗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发展历程,整体上体现了医院的医疗水平,是医院业务水平提升的重要基础。尤其是现在档案管理信息化以来,科技档案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不少医院就将本院的科研成果诸如医生发表的医学论文等整理归类,并将之作为信息资源上传到医院网站之上,从而形成一种信息资源库。这对于年轻医师的自我学习以及医院核心业务能力的形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病案作为医院档案中的重要类型,对于医院业务水平的提升以及医院的整体性发展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病案是医务人员在病人就诊过程中所及时、客观记录下来的文件记录,它不仅体现了医院医疗活动的过程以及最终医疗效果,有助于医院不断地更新自身的医疗技术,提升医疗质量。不仅如此,病案还有着更为广泛地教学科研价值以及应用价值,比如病案可以用作医学教学中的资料与案例,也可以充当医院考核医师业务能力的依据。
3.传承医院的精神文化
档案管理不仅有助于医院业务水平的提升,同时也有有助于医院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建设。医院文化是医院在长期的办院实践中所积累出来的无形财富,对医院医德、医风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很好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医院档案中有不少和医院救死扶伤、造福社会相挂钩的内容,对这些档案的整理与发掘,对医院的文化传承而言,意义深远。首先,医院档案中有不少医生治病救人、公而忘私的经典案例,这些案例反映了医生以病人为重、以社会为先的从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这些档案对于其他医务人员尤其是刚入行的年轻医师的医德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转42页)(接92页)有助于提升医院全体人员的精神素养;其次,医院的文化不仅仅体现在某位医务人员个人修养之上,它还体现在整体的院风之上,院风是一个医院在发展中所呈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优良的院风是推动医院长远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内容。档案管理能将医院院风建设中所需要的素材系统化,从而为院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鲜活案例,提升院风建设的水平;最后,医院的文化传承还有赖于社会大众的口碑,档案管理可以方便医院更好的服务社会,从而在社会层面上来推动医院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服务医院的决策管理